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地理的环境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地理的环境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地理的环境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

地理的环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摘要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形成气候变迁环境演化古气候模拟

1引言

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隆起是地球演化史上一起重大的自然历史事件,高原隆起不仅对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与环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气象学研究[1~3]表明,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地质时期东亚季风的变迁,必须考虑高原隆起的作用。多年来有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高原隆升的地质事实,但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同来源地质观测资料的局限性,使人们对于高原隆起的历史及过程至今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参见李吉均的介绍[4])。然而,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及环境演化具有重大影响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学科学家的共识。鉴于青藏高原在亚洲季风、全球气候乃至整个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高原隆升再度成为地学界关注的热点。

2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1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5]。季风区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的生长,养育着众多的人口(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析发现,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南亚季风[6]、东亚季风[7]和高原季风[8]。以下仅简单讨论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形成。东亚季风的形成则在5.1节中专门讨论。

2.1.1南亚季风的形成

Flohn[9]最早指出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南亚季风中的重要性。后来Manabe 等[10,11]利用大气环流模式(GCM)进行了有山、无山的对比试验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青藏高原大地形不仅直接控制着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而且决定着夏季风的建立与发展。近年来又有一系列关于高原作用的数值试验[12~14],其中在对亚洲季风的影响方面与以前的结论没有大的区别。Prell等[15]通过一系列GCM敏感性试验的分析得出,高原地形对南亚季风的作用比地球轨道参数、大气CO2含量及冰期—间冰期下边界条件的影响都更为重要。虽然有人[16~20]根据南亚气候突变及阿拉伯海上升流加强的地质证据,提出印度洋地区的西南季风可能开始于中新世末和上新世

初。但是,最近Ramstein等[21]的数值试验表明,由于从早渐新世到晚中新世,欧亚大陆的古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aratethys海的退缩导致欧亚大陆面积扩大,从而使亚洲季风及其降水(主要指30°N以南地区)显著增强,所以他们认为Paratethys海退缩引起的海陆分布变化在对亚洲季风的驱动方面与高原隆升的作用同等重要。综合各种GCM模拟及地质记录的分析结果来看,即使在高原强烈隆起之前、地形高度还很低的情况下,南亚季风就已经存在,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只是随着高原隆升加大了南亚地区由海陆分布所奠定的经向热力对比,从而使南亚季风进一步得到加强。

2.1.2高原季风的出现与稳定

高原季风是大气环流对高原与其周围平原地区热力差异季节性改变的响应在风场上的反映。冬(夏)季高原上大气是个冷(热)源,所以在高原近地面为反气旋(气旋)式环流,这样高原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就呈现出冬、夏季反向的盛行风。研究表明[22~24],在高原隆起过程中,高原季风也是逐步发展的。当高原隆起水平尺度超过斜压大气地转适应的临界尺度时,高原热力作用所形成的气压场才能维持,风场向气压场调整。由于冬、夏季高原大气具有反向的热力作用,于是形成一种浅薄的高原季风,估计浅薄高原季风形成的时间约在渐新世初[23]。地质证据表明[25],当时气候的纬向性显著,而不具有现代季风气候的特征。当高原隆起的垂直高度大于影响气候的临界高度(1 500~2 000 m)时,纬向气流明显受到地形阻挡,并从以爬坡分量为主,转变成以绕流分量为主。冬季高原大气相对于周围的冷源作用增强,夏季地面净辐射开始增加,水汽的相对凝结高度降低,高原上大气浑浊度大大减小。当高原大气因感热加热变得不稳定时,便导致积云对流活跃,大量的凝结潜热随上升气流被输

送到对流层高层,并在那里建立起青藏高压,于是深厚而稳定的高原季风从此建立。据初步研究[23],高原季风稳定出现的时间大约在上新世末和第四纪初期。

2.2大地形对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的控制

高原隆起对半球尺度上大气环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定常行星波的影响上。现代气象观测表明,北半球大气存在一些准静止的行星尺度系统。例如,冬季500 hPa高度场上是三槽三脊,夏季则是四槽四脊形势,在低层表现为被称作大气活动中心的半永久性低压和高压。然而,在高原隆起之前现代的行星尺度系统几乎都不存在。正是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形控制的定常行星波的出现才奠定了现代大气环流的基本格局。

在高原持续隆升的过程中,不仅其冷热源作用随着高原的抬高而增大,以至形成如前所述的高原季风体系,而且其动力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因青藏高原主体位于西风带,当西风急流越过高原时将在其迎风坡被迫抬升,产生分支和绕流,而在高原下风方常常形成背风波。早在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就有一些专门讨论地形效应的理论研究。Charney和Eliassen[26]采用相当正压涡度方程的研究发现,大气的定常扰动是大地形对西风带强迫抬升和摩擦作用造成的。而Bolin[27]认为,从冬到夏海陆热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对流层中部平均槽脊的位置并无相应的改变,原因正在于大地形的影响。他在二维平面上研究了具有均匀基流时大气对圆形地形的响应,指出青藏高原和落基山的存在对西风带中行星波的维持极为重要。朱抱真和叶笃正[28]指出,地形与非绝热加热都是形成准定常行星波的根本原因。以后国内外又有许

多有关地形对行星波影响的研究工作。例如,Nigam等[29]估计地形作用可以解释准静止行星波振幅的三分之二。

后来的一系列数值试验证实,大地形的存在造成了现代定常行星波的分布[10,30]。高原隆起前北半球环流基本呈纬向分布,隆起后才形成冬季以东亚大槽、北美东部大槽和欧洲槽为显著特征的三波型环流形势。青藏高原对北半球夏季定常波结构同样具有重要贡献。黄荣辉等[31]利用一个多层准地转模式的研究也表明,地形与海陆热力差异所引起的不均匀热源对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与准定常扰动系统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Ruddiman等[32~34]最早认识到,地形对定常行星波控制的动力学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新生代以来的某些地质气候变化。由于新生代高原大地形的隆起,加大了准静止行星波弯曲的振幅,结果使北美中东部及西欧地区经向环流增强,有利于当地冷空气南下和气候变冷,最终导致冰盖在这两个地区出现。

3高原隆升引起的气候变化

以上主要讨论了高原隆升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从地球系统的角度看,在地球各圈层中大气圈质量最小,但运动速度最快,而且连续地布满地球空间,因而对发生在地球各圈层内的变化常常具有迅速而剧烈的响应,并能通过大气环流传递到全球各地。因此大气是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下的全球变化中最活跃的角色。高原隆起调制大气环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气候的影响,现将由此造成的几个最显著的气候变化现象简单归纳如下。

3.1高原季风形成及其对高原地区气候的影响

众所周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以大约6.5 ℃/km的递减率下降,因此随着高原隆起,广阔的高原面上地面气温自然会较该地区隆起前降低。据推算

[35],目前高原上的年平均气温比上新世晚期低12~20 ℃。按Kutzbach等[14]的数值模拟结果,青藏地区在高原隆起后比隆起前1月气温下降了

14 ℃,而7月气温下降达22 ℃;冬季降水变化不大,但夏季降水大大增加。可见,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造就了全球最高的一个巨型构造地貌单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高原气候区。

以前的研究[22,36]已指出,高原季风是高原邻近地区气候形成、变化的主宰者。虽然高原周边地区气温变化的长期趋势也随着高原隆升而降低,但由于高原季风的建立大大破坏了原来准纬向的气候带,使高原东、西两边,以及南、北两侧气候出现了巨大的差异。高原冬季风增强了高原周围的反气旋式环流,从而使高原东侧受到来自北方大陆性气团的偏北气流控制,结果在那里形成了干燥寒冷的冬季气候;高原西侧受到来自低纬海洋性气团的偏南风影响,造成相对温和潮湿的冬季气候。夏季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流层低层环绕高原的气旋式环流大大增强,于是在高原东南侧形成潮湿气候,而在高原西北侧形成干旱气候。值得注意的是,高原隆升不仅增加了地形降水,而且增大了与季风降水相关的水文过程对轨道尺度日射强迫响应的敏感性[37]。

3.2新生代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冷

很早就有人提出造山运动能引起全球变冷,甚至导致冰期出现的论断[38]。近年来,Ruddiman等[39]又提出新生代构造隆升导致气候变化的假设。认为以青藏高原为主的构造隆升,不仅对大气和海洋环流具有大规模的影响[12,14,30],而且通过风化和侵蚀等作用,使大气CO2浓度降低,从而造成新生代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冷[40, 41]。高原隆升可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使气候变冷。一方面,高原抬升使当地因气温直减率效应而变冷,同

时像青藏高原这样的大地形隆起之后,会使部分地面进入冰冻圈,促使高原面上大范围冬季雪盖形成,并通过反射率—温度反馈而影响到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42]。另一方面,高原隆升可以通过间接的生物化学作用使全球,特别是高纬地区变冷。在高原隆起地区,硅酸盐矿物化学风化的增强可以吸收大气中更多的CO2以生成碳酸钙,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O2的含量,结果使高原隆起的气候效应扩大到全球。此外,关于高原隆升导致全球气候变冷的机制还有其他观点。例如,汤懋苍等[43]认为,高原隆起使地球大气的热机效率增大,造成行星西风增强,从而引起高纬地区降温,以至形成大冰期。Rea等[44]则指出,高原隆起使大气含尘量增加是造成气候变冷的重要原因。总之,高原隆升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决定了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冷的总趋势,尽管高原隆升对区域气候具有更直接和更显著的影响(见3.1节)。虽然有人[45]对高原隆升是否通过加剧侵蚀和风化而使气候变冷仍存疑虑,但“高原隆升-气候变化”假说的提出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地质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认识。毫无疑问,这是近年来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3.3北半球中纬度干旱气候的发展

大量的地质证据揭示了亚洲中部及北美内陆自晚新生代以来气候在向着干旱化方向发展[46, 47]。现代高原气象学研究[1, 48, 49]表明,包括中亚和我国西北在内的高原邻近地区的干旱气候,与过山气流的动力性绕流以及夏季高原上升气流在高原外围的补偿性下沉有关。近年来的许多数值试验[13, 14, 50]进一步肯定了高原隆升对中纬度干旱气候形成的作用,其中以Broccoli与Manabe的工作[13]最为细致。他们利用一个具有较高分辨率(相应的经纬网格距为2.25°纬度×3.75°经度)包括陆地水文循环过程和地形重

力波参数化的9层GCM,通过有、无地形试验的对比分析表明,中纬度干旱区主要位于地形强迫形成的驻波槽的上游,因为这些地区存在大尺度下沉,抑制了风暴扰动的发展。与经向分布的落基山地形引起的西风气流强迫上升及其随后的下沉相联系的“雨影”效应,是造成北美内陆干旱的重要原因。但中亚干旱的成因与此不完全相同。在欧亚地区夏季西风带北撤,以致西风带主流几乎碰不到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通过激发夏季风环流而影响中亚干旱的,即与低层相对干燥的气旋式流动、中亚的下沉气流以及风暴路径的北移密切相关。此外,地形也减少了进入大陆内部的水汽输送和地表蒸发,因而对周围干旱的形成有贡献。这些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构造隆升造成北半球中纬度干旱气候物理机制的理解。

4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高原隆升意味着河流下切、山地增高等区域地貌的改观,由此会引起如前所述的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巨大变化,气候变化进而又影响局地甚至远离高原地区的地貌、冰川、生态系统乃至人类的演化。以下将初步讨论除气候之外与高原隆起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及人类的起源等问题。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丰富,文献巨浩,这里只能择其重要又有全球意义的几个问题作简要论叙,取舍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4.1高原冰川的发育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反馈

随着高原隆升和地表气温降低,在青藏高原山区发生过多期冰川作用[51]。Kuhle[52]甚至认为,高原第四纪时期曾经出现过统一的大冰盖,并由此触发了全球冰期的来临。虽然我国多数第四纪冰川学者[51, 53]认为Kuhle的论据并不完全可靠,但据施雅风等[51, 54]综合推算,在高原最大

冰期时期,仅高原中、东部4个山区的冰川面积已达40 000 km2,为现代冰川面积的18倍,如果再考虑到积雪量的增加(据GCM模拟[14]高原北部地区年积雪量在高原隆起前比隆起后增加400%以上),则高原冰雪的反馈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估的。例如,GCM的敏感性研究发现[55],冬、春季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欧亚雪盖异常增多,会导致随后夏季风减弱,并可能通过减弱热带东西向大气环流而激发以赤道太平洋为源地的o事件。与冰雪增多密切相关的高原地表反射率增加能够引起东亚及更大范围的气候变动[56]。关于第四纪高原冰雪广泛积累对全球气候影响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和加强。

4.2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沙漠的扩展

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已被证明是风成成因的粉尘堆积物[57]。一些研究[23, 58]认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起的产物。因为高原隆升促使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建立与发展,强盛的冬季风,特别是近地层风速增大[23]为黄土搬运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同时高原西侧和北侧严重地干旱化,这些地区沙漠和干草原植被也随高原隆升而广泛发育[59],为维持黄土堆积和成土作用提供了物质保证。事实上,随着高原隆升,风尘沉积的粒度逐渐变粗、范围不断扩大正是气候干旱化的证据[47, 59, 60]。亚洲内陆戈壁、沙漠大发展,包括塔克拉马干在内的我国许多现代沙漠均是在高原隆起的构造格局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59]。气候变干同样反映在风成的海洋沉积中[60]。

4.3湖泊水系与生态系统的演化

高原隆升带来了湖泊水系的巨变。高原诸多湖泊及黄河等数条河流的发育均与高原隆升直接相关[61, 62]。晚更新世以来高原湖泊呈退缩的总趋势,湖面下降,若干湖泊向盐湖演变,一些外流水系也转化为内陆水系[63]。青藏高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也是在高原隆起过程中长时期生物进化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产物。受高原隆起后的大气环流影响,高原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出现了三维空间分异[63]。不消说,在高原邻近,特别是季风区的自然环境随高原上升引起的亚洲季风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地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化,这里不再赘述。数值模拟与观测分析都表明,高原隆起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冷使新生代以来北半球生物带普遍南移,而高纬地区的植被变化最为显著[64]。

4.4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不少科学家[23, 58, 65]已经注意到青藏高原隆起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关系密切,虽然他们在高原上升影响人类发展机制上的看法并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在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当高原隆升突破其影响大气的临界高度[23, 24]时,不仅引起气候变冷,同时由于在对流层高层夏季高原南侧的东风急流向西减弱造成辐合下沉[13],加上高原上升气流给周围带来的补偿性下沉,使印度西北部至北非一带与中纬度内陆一样变干,于是由森林气候变为草原气候,古猿为适应气候变干后的生态环境而首先在非洲变为人属(Homo),它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

5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5.1东亚季风形成与高原隆升的关系

过去对东亚季风形成的研究较少,至今尚缺乏清晰和全面的认识。这里我们首先应当澄清几个概念。有人曾经认为,在地质时期东亚冬、夏季风形成的时代不同。例如,一种说法为夏季风早就存在,而冬季风是上新世或第四纪以来才开始出现的。这种提法未必合适,因为季风的基本定义是指盛行风向冬夏反向的现象,所以冬夏季风必然是相伴相随的。在一个没有冬季风的时代就谈不上夏季风,反之亦然。其次,东亚季风的存在以什么为标志?以前有人发现第三纪甚至更早我国东部已有较好的植被,即认为当时有较多的降水,因此判定必然存在夏季风;还有一些人仅从反映风成沉积的某些记录来推断东亚季风的形成等看来都有失全面。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季风系统应当包含“季风风系”和“季风雨系”两个方面[66]。我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东亚季风建立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在东亚30°N以北地区存在季节性交替的夏季偏南而冬季偏北的盛行风;第二,冬夏反向的气流来自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团,因而造成冬季干冷、夏季相对湿热的气候。

一些地理学家从高原隆起和环境变化的地质证据方面论证了东亚季风的发展[25, 67~69],他们认为现代东亚季风气候格局主要是随着第四纪以来高原的强烈隆升而建立的。从过去的某些数值试验看,东亚夏季风的确是随着高原高度的上升而不断向北发展。例如,Kutzbach等[12, 14]利用大气及海气耦合GCM模拟的结果说明,夏季高原东侧的偏南风随着高原隆升逐渐向北扩展。无地形时夏季地面南风一般不越过20°N,当高原地形上升到现代的一半左右时,地面南风可以向北扩展到30°N附近,只有在高原完全隆起之后,高原东侧的偏南风才能向北推进到40°N以北。DeMenocal和Rind[70]及Ramstein等[21]的数值试验也都表明,在无地形时亚洲夏季风及其降水主要

分布在30°N以南。同时大多数模拟研究都表明,在高原东侧30°N以北地区,冬季对流层低层的风是随着高原隆升从偏西风逐渐转变成偏北风的。最近,刘晓东和焦彦军[71]完成的一系列改变青藏高原地形高度的数值试验进一步说明,东亚季风、特别是东亚长江以北地区的冬季风比夏季风更为敏感地响应于高原隆升。再考虑到低纬度的印度季风主要来源于南半球的马斯克林高压[6],而中纬度的东亚夏季风主要源于澳大利亚高压[7],结合2.1.1节对南亚季风形成的讨论,我们认为,即使在高原尚未大幅度隆起的情况下,南亚地区海陆之间的经向热力对比就足以激发具有一定强度的热带季风;但只有当高原隆升达到较高的高度时,主要受东西向热力对比控制的东亚季风才能出现在30°N以北的中纬度地区。虽然一些研究[21, 72, 73]认为,海陆分布是亚洲季风形成的基本原因,然而按照以上我们提出的东亚季风出现的标准,只有青藏高原达到足够的高度才能真正维持现代的东亚季风形势。所以在高原隆起过程中南亚季风与东亚季风可能是非同步发展的,这一看法还有待更多数值模拟和地质证据的检验。关于东亚季风形成的具体时代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5.2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线性与非线性作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的影响一般随高原高度上升而增大。地面气温等气候要素随高原上升几乎呈线性变化。但降水对地形变化的响应却往往是非线性的。例如,在一系列改变地形高度的数值试验中[71],高原东侧的东亚北方季风区夏季降水随高原隆升而增加,然而在高原西南侧的中南半岛及中国华南一带降水却是减少的。地形的抬升也使季风对轨道尺度强迫的响应更加敏感[37]。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青藏高原是气

候变化信息的放大器。事实上,由于气候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所以气候对高原隆升并不是完全的线性响应。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随着高原隆起,通常情况下地面热源增强且促进了东亚夏季风的发展。然而,当高原隆升进入冰冻圈并有利于高原冰雪积累时,反而可能减弱高原热源,从而使夏季风得不到与高原上升同步的发展。Fennessy等[74]的数值模拟试验颇具启发意义。他们在青藏高原地区使用经过平滑的地形,即比真实地形降低了的地形高度,模拟的印度季风降水反而增加了。另一个例子是与高原隆升引起的气候变冷有关的负反馈过程[39]。当高原隆起造成风化和浸蚀作用加强时,全球气候会因大气中CO2含量的减少而变冷。一旦气候变冷,则气温降低又会导致降水和植被覆盖减少,这样就减弱了硅酸盐的风化,所以也减缓了大气中CO2含量的减少,故使气候变冷又得到了抑制。正是由于气候系统中大量存在的正、负反馈过程,使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只有认真研究这些过程及其起作用的时空尺度,才能真正理解青藏高原在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5.3高原隆升引起的气候突变与渐变

高原隆升是地质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高原隆升的形式不同,则对气候的影响也不一样。在线性驱动的情况下,当高原逐步地缓速隆起时,将导致气候逐渐而缓慢地变化;但当高原跳跃式阶段性隆起时,则会引起气候突变。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由于气候系统中的非线性作用,在某些气候突变点附近,渐变式的高原隆起却可以导致气候突变。Birchfield等[42]曾利用一个纬向平均能量平衡模式的研究发现,在无地形条件下北半球平均的地面气温随太阳辐射增强基本上呈线性增加;但当中纬度存在高原时,在某个临界值

附近,当太阳辐射略有变化即可导致气候突变。据分析,该模式气候敏感性增加是由于中纬度高原存在使高原积雪反射率—温度反馈机制增强造成的。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就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而言,存在着某个(或几个)临界高度。当高原隆起突破临界高度时,能对大气产生强烈作用,从而造成大气环流、大气热力结构、亚洲季风乃至全球气候的一系列巨大转变[24]。一些仅考虑高原动力作用的理论研究[75, 76]指出,青藏高原的动力临界高度大约在1.5~2 km之间或更低,一旦高原超过这一临界高度,过山气流将从以爬坡为主转变为以绕流为主,这必然引起大气环流格局的一次大调整。高原大气的水汽凝结高度也大致在这一临界高度附近,因此高原上升达到这一高度,会使相对凝结高度大大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和潜热加热的增强,从而在动力和热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造成气候突变[23, 24]。Plumb等[77]基于大气

角动量守恒的简单理论分析指出,对季风影响而言,高原热源的变化存在一个临界值。当高原热源强度超过这个临界值时,才能在青藏高原南侧夏季形成与Hadley环流反向的经向季风环流圈,维持与现代相近的强季风形势。于是,与达到这个热源临界值相对应的地形高度(估计不低于3 km)便被认为是晚新生代以来亚洲季风突变的一个重要原因[16, 20]。最近完成的数值试验[71]表明,在高原隆升达到现代高度的一半之前,东亚大约30°N以北地区近地面风冬夏反向意义下的季风现象是不存在的。因此在高原高度超过现代的一半左右时,东亚北方季风可能经历了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如此看来,目前人们对高原隆升如何导致亚洲季风气候突变存在着迥然不同的观点。欲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首先应进一步弄清楚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气候突变的事实,特别是其年代和时滞关系,这样才能了解高原突变性隆起与气候

突变事件是否相对应。其次,要深入研究高原隆起过程中的各种临界高度及其气候效应。如果某个临界高度确实导致某次大的气候突变的话,这意味着,当高原隆升到临界高度附近,只要高度稍有改变,即可导致巨大的气候响应。这种情况下气候突变与高原隆升的快慢无关。所以,确定临界高度出现的时代也极为重要,但这又涉及到对高原隆升过程的认识,否则就可能张冠李戴,例如把第四纪初才能达到的临界高度提前到中新世末。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某些气候突变可能无法从高原隆升得到解释。第四纪冰期的开始具有某种突变的性质,虽然有人认为第四纪冰期的来临也是青藏高原隆起的结果[23, 39, 43, 44, 78],但冰期的开始是当时高原强烈隆起造成的,还是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引起的气候持续变冷使气候系统在第四纪初发生突变的结果仍不清楚。总之,高原隆升对气候及环境突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是个远未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5.4高原隆起对气候和环境影响的范围及时效

高原隆起虽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更直接、更剧烈,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更持久、更深远。而且高原隆升影响高原邻近、远离高原地区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方式不同,造成不同时空尺度上气候变化的方向可能也有差异。青藏高原隆起在区域尺度上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因直线率效应降低隆升区的地面气温,受热力和动力影响,促进亚洲季风的发展;在半球尺度上通过改变行星波而使高原隆起作用传递到远离高原的地区;而在全球尺度上主要是通过风化减少大气中CO2,使高纬降温,冰雪积累,进而导致全球变冷[39]。这样,在东亚地质气候记录中既包含区域气候又包含着全球变化对高原隆升响应的信息。要深入分析高原隆升的直接作用,最好能从区域气候记录中扣除全球变化

的影响。例如,从作为推断高原隆起的孢粉证据所指示的气候变化中,扣除当地受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变动,才能更好地说明高原隆起的幅度。事实上,施雅风等[51]已经利用这一思想,推算了最大冰期以来高原的上升量,虽然具体算法还有待改进。又如,高原隆升引起全球气候变冷,就长期趋势而言,减少了海表、地表蒸发和大气可持水量,总体上使降水有减少趋势;但高原隆升同时又造成夏季风增强和季风降水增多。东亚季风区的降水变化可能主要还是取决于后者,但在高原隆起相对稳定时期或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前者的作用可能是不能忽视的。高原隆升对气候的影响并不限于高原隆升发生的时段。事实上,一旦高原隆升达到某个阶段,其影响可能会不可逆转地存在下去。有人[32, 79]把第四纪气候变化在频率域中的转型也归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可能反映了高原隆起更深层的影响,当然这一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可见,在高原隆起过程中,不同时空尺度上气候变化信息的叠加和综合效应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5.5地质记录和大气环流模式中高原隆起气候效应的对比

从地质证据及大气环流模拟两方面都可以研究高原隆升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但这两种方法都各有其不足。地质证据定年有时比较困难,难以确定不同事件之间的时滞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在空间分布上也常常是不够的,不同地区记录的差异有时会影响对气候宏观变化特征的判别。GCM模式虽然在研究强迫因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具有观测研究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80],但目前的GCM模式对于研究高原隆升气候效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是空间分辨率太低限制了模式对实际地形的精确表现。现在的GCM模式水平分辨率通常为好几百公里,所以在模式中所用的地形是区域平均地形,因而

在地形高度和坡度上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平滑处理。例如现代青藏高原的最高峰在海拔8 km以上,而模式中所用的格点地形最高处一般都不超过5 km。而且,实际的高原隆起过程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异,如高原北部和南部的隆起时间可能不同,隆起的速率也有差异[81]。随着气候数值模式的发展和计算条件的改善,用更高分辨率的模式进一步试验高原隆升对环流和气候的影响是必要的。其次,目前的气候模式对全球平均气候模拟结果比区域尺度上更可靠[82],换句话说,气候模式对区域气候的模拟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例如,在同样方案的敏感性试验中不同模式得到的同一区域模拟结果可能相去甚远。因此在利用模拟结果讨论东亚季风等区域尺度上的气候现象时也应格外小心。再次,由于目前气候模式中物理过程的处理还不尽完善,某些重要的反馈过程尚无法正确地描写,这不仅影响了对现代气候的准确模拟,更重要的是可能会虚假地缩小或放大模式气候对地形变化响应的敏感性。所以有必要利用不同模式进行更多、更系统的高原隆升的敏感性研究。

把地质气候记录与古气候模拟研究相结合是促进今后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有效措施。通过地质记录分析可以提出许多适用于气候模拟研究的科学问题,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检验,并能为数值模式的改进提供线索;而数值模拟和试验则有助于理解观测研究结果,并可能为观测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互相印证,而且可以提出许多新问题。例如,观测研究和简化的理论分析都指出[16],高原隆升可能导致气候突变,然而某些数值试验[12]结果表明,南亚季风气候总体上是随高原隆升而线性变化的。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是GCM模式没有描写气候突变的能力呢还是高原隆升确实与气候突变无关诸如此类的新问题是我们以前未曾碰到的。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是全球构造运动的产物,而高原隆起又对现代大气环流格局的构成,亚洲季风体系的建立,区域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沙漠黄土、高原冰雪、湖河水系及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以至人类的起源与进化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隆升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然而,在与高原隆升相关的诸多问题中,研究高原隆升对大气环流与气候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这是理解环境演化的基础。虽然近年来对此已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但其中许多问题仍不明确,例如,东亚季风的形成,高原隆升对气候突变的影响,地质气候记录与古气候模拟结果的可比性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值得深入研究的。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 N ,北止40° N ,纵跨纬度13° ;总面积约23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 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作一肤浅的阐述。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

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 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院:资源与坏境学院 班级:10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2010084023 姓名:石继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 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

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

自然地理课程作业一一一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概述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说“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湖泊众多。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这些湖泊主要靠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门户,独成“一家”。著名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达3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纳木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 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这些湖泊大多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矿物,有不少湖还盛产鱼类。在湖泊周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所以这里是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 它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全部、和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部分,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一、青藏高原隆起对地貌的影响 我国现代地貌格局与特点的最终形成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内、外营力做共同做用的结果,燕山运动以前形成的山脉高原在进入第三纪时,已经长期侵蚀夷平。与现代地貌关系最密切的是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期间隆起的青藏高原,与高原巨大高度,广阔面积屹立在我国西南部构成第一级阶梯,最后奠定了我国现代地貌格局。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高原总面积的1/2,是我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由于地势高亢和山脉阻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由于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原因,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 一、水土流失 青藏高原的土壤侵蚀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三种类型,此外,在一些地区重力侵蚀和泥石流也很发育。 水蚀区主要集中于藏东的“三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等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0%以上。由于山高坡陡,表层岩石破碎,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层砾石含量高,一旦地表植被遭到扰动或破坏,极易造成大面积的侵蚀,甚至诱发滑坡、泥石流,引发严重灾害。 风蚀区主要集中在阿里地区、那曲地区的中西部及加查山以西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区。这些地区土质疏松,加之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少,大风作用常造成严重的风力侵蚀。 冻融侵蚀分为冰川侵蚀和冻土侵蚀,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高海拔地区。西藏东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和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分布较多的海洋性冰川。冰雪经常崩落,冰川活力旺盛,由于其补给量和消融量很大,经常形成爆发性洪水泥石流。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青藏高原内部山地。大陆性冰川侵蚀作用较弱,但夏天会突然滑动,造成灾害。过渡性冰川主要分布于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其侵蚀作用介于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之间。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主要分布在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南至雅鲁藏布江北侧及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南侧海拔4200米~4780米的地带亦为季节性冻土区。其次是山坡上的草皮和表土在重复的冻融作用下,一旦被水饱和、稀释则形成融冻泥流,顺坡沿冻土层徐徐蠕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也越来越大,新增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同时陡坡地开垦逐年增多,草原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沙化、退化,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渐加剧。 二、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是当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全区退化草原面积已达11万平方千米,占草原面积的13.93%,而且退化日趋严重。草地退化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而且还将继续增高。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具有明显联系。这些变化体现在亚洲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比如,由此导致中国南方广大湿润地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出现,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大面积黄土堆积而形成黄土高原,奠定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环境的宏观格局。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该区降基本上都在西北气流控制下,盛行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即干热类荒漠或沙漠气候;没有高原,也就没有了印度低压和蒙古高压,就不会形成现在的冬夏季风。当高原开始隆起,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当高度达到1000-2000m时,雨量增到最大,当高度达2000-3000m,高原季风形成,但较弱,气温继续降低;当高度达到3000-4000m时,夏季青藏热低压、冬季青藏冷高压更明显,高原季风也接近现在的情况,东亚季风也更明显,高原气温更低,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湖泊逐渐干涸,于是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一个较暖湿到凉干的过程。值得详细说明的是,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着高原东南部、南部,形成暖湿气候,高原内部则形成雨影区,十分干旱,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交替控制着青藏高原。 水分入不敷出:高原北部、西北部刮到海洋的空气却又能带走部分水汽,使得高原内陆水分更加缺乏。从北部蒸发上高原的水分,无法从高原北沿流回北部,反而顺着高原的南坡流入印度洋或向东流入太平洋。塔里木盆地的低热与其南边紧邻的青藏高原的高寒恰成鲜明对照。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热胀冷缩的空气而单向地漂移到高原。由于空气热胀冷缩以及盆地高温与高原低温,使得盆地相对于高原总是高压,造成常年的东北风将盆地的水汽吹往高原。水汽遇到高原低温冰川而凝聚。低海拔盆地中的水就这样被蒸发作用送到高原。这些从盆地吹往高原的水汽凝聚在高原广阔的地域,而不是限于高原北坡,这使得凝聚在高原上的水难以循环回盆地。空气中的水分近乎均匀地凝聚在高原群山的四周,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9.1青藏地区的板块-地体演化史 9.2印度-古亚洲板块碰撞的定时 9.3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中间为陆壳块体,有称为地体,有的亲冈瓦那,有的亲扬子,后来由于板块分裂、漂移碰撞一起。 青藏地区原来大的板块都分裂成为小块,现在一般成为地体 地体原来就是某个板块的一部分,由于某种原因,从母体板块中裂离出来,开启独立演化史——独立 拼贴:两个地体的暂时连结(联合地体),总体仍处独立状态。 终极增生:独立的地体重新称为板块(母体或异体)的一部分,后期可以发生板内离散作用,但不再有独立演化史 泊位增生:独立的地体重新成为板块(或母体或异体)的一部分,后期可以发生板内离散作用,再次分离成独立的地体。 构造有争论:羌塘地区是整体还是要区分 西(南)羌塘地体: 冰筏 东(北)羌塘地体:(亲扬子板块) C1 日湾茶卡组:富含珊瑚、腕足(大长身贝等) C2 含蜓碳酸盐岩 P3 热觉茶卡组:双湖地区上部夹煤层,含华夏植物群(大羽羊齿、单网羊齿等) T1 康鲁组:飞仙关型红色地层(干旱气候带) 9.2印度-古亚洲板块碰撞的定时 9.3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不同学科学者不同观点 高原隆升争论焦点:青藏高原什么时间开始快速隆起以及青藏高原何时达到其最大高度 构造学者的主张: M.Coleman和K.Hodges(1955):青藏高原在晚中新世以前就达到了最大高度。在过去某一段时间达到了最大高度,然后开始坍塌;14Ma是青藏高原保持其最大高度的最小年龄 T.M.Harrison etal.(1992):青藏高原于8Ma达到最大高度 南北向裂谷 “高原隆升”反方观点 从珠峰升高看青藏高原隆升,18mm/年,南面22mm/年 实测5.8mm/年 垮塌的是中间区域 没有百年历史高程的记录,无从谈隆升还是下降 岩石学家、构造地质学家认为:青藏高原最高的时段已经过去,现在处在降低,垮塌的时期古生物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者认为:青藏高原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 证明5Ma来强烈上升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李吉均①② 方小敏① 潘保田① 赵志军② 宋友桂① (①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730000;②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要 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形成的上限年龄为3.6MaB.P.,临夏盆地新生代湖相沉积同时结束,青藏运动开始,分为A (3.6MaB.P.),B (2.6MaB.P.)和C (1.7MaB.P.)3幕,A 幕现代亚洲季风形成,B 幕黄土开始堆积,C 幕黄河出现;昆黄运动(1.2~0.6MaB.P.)使黄河干流切入青藏高原,大面积山地进入冰冻圈,可能导致中更新世之气候转型;共和运动造成黄河切穿龙羊峡,青海湖孤立,高原达到现代高度。中国三大自然区是高原隆升驱动大气环流改变而导致的中国最高层次的景观分异。本文讨论了8MaB.P.的有限高度隆升及亚洲干旱化的问题,亚洲夏季风22MaB.P.已经开始,是高原隆升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亚洲古季风阶段。3.6MaB.P.才是现代亚洲季风真正开始的时期,可能北半球进入冰期也与此有密切关系。 主题词 新生代晚期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环境变化 1 前言 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竺可桢先生领导的全国自然区划工作过程中就发现中国存在着3个大的自然区域,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任何区划都脱不了这一框架。但是,这种大的区域分异因何而来,则不甚明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基本清楚,在诸多原因中青藏高原的隆升是造成这种巨大分异的主要原因。但是,青藏高原何时隆起,高度变化历史,整体隆升中的区域差异以及相邻其它地区的彼此关系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亦将阻碍对高原隆起及其环境影响的进一步认识,因而成为研究热点,意见分歧很大。例如,关于强烈隆起开始的时间,本文作者主张年代很新、最 强的隆升发生于3.6MaB.P.[1~3],多数西方学者则认为主要发生于8MaB.P.[4~6]。近来 的发展趋势有相互接近[7~11] 的苗头,关于季风形成时间虽然差异很大,但也有逐步趋 近[1,10,11]的表现。总之,随着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第一作者简介:李吉均 男 68岁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貌学与冰川学专业 E 2mail :li jj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6566022.html,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 1998040809和G 199804081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731010)资助重点项目 2001-05-02收稿,2001-06-29收修改稿第21卷 第5期  2001年9月 第 四 纪 研 究QUA TERNAR Y SCIENCES Vol.21,No.5 September ,2001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对策

第21卷第5期2006年5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CE S I N E AR TH S C I ENC E V o l.21 N o.5 M a y.,2006 文章编号:1001-8166(2006)05-0459-06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及其适应对策 姚檀栋1,朱立平1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和强烈影响。青藏高原的现代环境与地表过程相互作用,引起包括冰冻圈和水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对高原本身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目前出现三个新的科学动向:关注关键地区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关注以现代地表过程为核心的监测研究;关注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本项目的研究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的发展、国际科学前沿的贡献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项目的研究将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到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构造事件和环境事件; 重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阐明青藏高原冰冻圈、湖泊和主要生态系统与土地覆被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点和高原热力与动力过程对不同气候系统变化的影响。本项目将在高原南北典型区域利用地貌学与沉积学手段,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的形成过程;利用湖芯、冰芯、树木年轮等手段,研究青藏高原过去环境变化的特征事件、区域分异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利用冰川、冻土、积雪的时空变化,结合对高原特殊大气边界层的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与能量水分循环过程;从冰川、湖泊、大气的监测入手,结合模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机制; 利用生态系统碳的源—汇变化,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综合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变化所产生的区域效应和适应对策。 关 键 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全球变化;适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气候格局[1];其地表过程变化不但会引起亚洲大气环流的重大变化,还会在北半球甚至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给青藏高原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特殊问题,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则举世关注[2]。因此,青藏高原研究既是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科学意义 在国家以及各部门的不断支持下,特别是通过已经完成的“973”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中国的青藏高原研究已经完成从面上考察、定性研究、静态研究和分散研究阶段到定点研究、定量研究、动态研究和集成研究阶段的转移。通过一系列专著和论文的发表,积累了大量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6-04-21;修回日期:2006-04-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编号:2005C B422000)资助. 作者简介:姚檀栋(1954-),男,甘肃通渭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冰川与环境研究. E-m a i l:t dya o @i t pca s. a c. c n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大陆对撞的产物,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众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于6000~8000米的高峰。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形成是晚新生代亚洲地质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隆起不仅改造了高原本身的自然环境,也对周围地区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更本性的,如亚洲东部和南部强大的季风就是高原隆起的结果。目前,亚洲季风区以全球约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养活这占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物种资源丰富、单位面积生产量高,都是季风的赐予。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中国气候乃至亚洲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青藏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无疑具有巨大的作用, 这是地质历史记录和模拟试验证明了的。老第三纪不存在亚洲季风已是不争的事实,广阔的干旱带(包括膏盐沉积)从西藏一直延伸到长江中下游。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高大的青藏高原,还在于亚洲西部古地中海还有很大海域,欧洲与亚洲隔着一个海峡而被孤立。亚洲东部和南部的边缘海尚未开裂,因此海陆对立不强,难以引发深入内陆的季风现象。渐新世中国东南部显著变湿润,东部季风已经出现,但其原因并非是青藏高原隆起,而更可能是亚洲中部地中海收缩、欧洲与亚洲连接形成超级大陆的结构。中新世的开始是和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同时发生的,人们有理由把西南季风的开始与高原隆起联系起来。 当代的亚洲季风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印度洋西南季风、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中的夏季风一支来自南中国海的越赤道气流,与南半球澳大利亚冬季的高气压有关,另一支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的偏南气流。前者为热带季风,后者为亚热带季风。东亚季风总所周知来自 亚洲北部,主要是冬季北半球最强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压。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试论述青藏高原上气候特点以及它对我国和东亚气候的影响

气候特点; 一、、、、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 /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MJ/m2,为高值区。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 /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另外,通过计算表明,波长较短的波段,海拔越高时,其红外波段的能量越低。高原的紫外和可见波段的相对通量高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尤以紫外波段更甚,而红外波段的相对通量低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就各波段的绝对量而言,高原比东部平原要高得多,以紫外、可见、红外三个波段的能量为例,西藏高原分别是苏州的2.9、l.6和1.1倍。从太阳辐射资源来看,红外、可见光和紫外各波段太阳辐射4至9月的总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7%。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资源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同步,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紫外到辐射虽然在太阳辐射的总通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藏北、阿里地区观测到紫外辐射及其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大的,那曲(海拔4500米)观测到晴天正午紫外辐射瞬时值达70W/m2,神仙湾(海拔5300米)为99W/m2,表明晴天时高原地区大气对紫外辐射的消光能力很弱。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各波段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大,但各波段辐射强度占总辐射强度的百分比的变化则不一样,紫外波段将上升,可见光波段略下降,而红外波段将下降较多。二二二二、、、、气温低气温低气温低气温低、、、、日较差大日较差大日较差大日较差大、、、、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年变化小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日较差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的大小与地形、植被、于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摘要: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特殊的热力和动力循环而形成的天气气候系统对我国、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气候在时空上的变化的剖析,引出这些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并提出如何应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策略。 关键字: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草场退化;冻土;冰川 1.概述 1.1研究区概况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巨型构造地貌单元,包含冰川、积雪、冻土、森林、草原、荒漠和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青藏高原的隆起,深刻地影响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环境的演化,被视为南极和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形及其独特的热力和动力循环系统作用,不仅在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天气气候系统,对我国、亚洲地区甚至全球的气候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青藏高原被称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和“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统一研究的最佳天然实验室”。 1.2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地区面积辽阔,地势高,气候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压低;温度、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高原西北部风大沙多。 青藏高原温度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年均气温为 1.37℃,海拔4000m 以上地区,年均温度在0℃以下,从地区差异上来看,高原边缘的气温较高,内部气温较低,相对暖区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青海东部的黄河、湟水谷地,年均气温3~5℃,雅鲁藏布江以南和横断山区的三江源地区,年均气温分别为18℃和12℃,低温区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巴颜喀拉山的玛多、清水河和祁连山的托勒地区,年均温度在-5~-3℃间。青藏高原最暖月份因地区不同而不同,一般出现在6-8 月。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mm 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既有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也有我国的多雨中心。总的分布趋势为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柴达木盆地和藏西北为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多雨区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到怒江下游流域以西,黄河流域松潘地区和祁连山脉东南部,年降水量在500mm 以上。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变化不大。 1.3研究意义 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基本事实情况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考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对于气候要素变化的反馈作用等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对青藏高原气候要素的研究仅集中在现状的研究,对未来的估计较少,这不利于防范措施的制定和施行。如何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系统地预测和模拟青藏高原未来气候要素的变化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青藏高原环境

1 古近纪期间青藏高原未整体隆升,中国西部的沉积-构造面貌与气候、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成果表明,古近纪期间在日土-改则-班戈-丁青以南的藏南地区为潮湿的热带雨林,当时应该是准平原,以北地区为干旱的副热带高压气候,形成山麓剥蚀平原。在准噶尔、吐鲁番-哈密盆地和蒙古、西伯利亚以南地区,始-渐新世发现大量的哺乳类如吐鲁番犀、新疆巨犀化石[23-25],以及在宁夏同心、甘肃临夏、贵德、广和一带也发现大量犀牛和乌龟等化石[2],都说明当时没有高原的阻隔,南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长驱直入到达中亚北部地区,广袤的中国西北大地正处于行星纬向气候带控制下的干旱亚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环境。 2 青藏高原初次隆升的环境效应 由于高原整体的初次隆升引起了中-晚中新世中国西部广袤地域古沉积-构造面貌的变化,作为青藏高原西北边界的阿尔金断裂从高程上分隔了两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得到了来自高原对盆地沉积的快速补给, 这次隆升是穿时的,其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使得柴达木盆地中新世中期隆升剥蚀,而且以不同形式影响了中国西北所有盆地。 高原整体的初次隆升也引起了古气候环境和生物面貌的变化,中新世青藏高原南缘仍为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发育阔叶植物,而北缘则为干旱的荒漠草原环境,发育三趾马动物群[22]。22 Ma古黄土的出现[43],恰恰是由于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隆升的阻隔使古近纪的纬向气候带开始转变为中亚季候风,才可能在风速减弱的甘-陕地区形成古黄土。黄土作为大气环流的产物,从此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以来给中亚和全球气候带来的变化。青藏高原整体初次隆升后又经历了一段剥蚀夷平,到7.0-3.6 Ma最终形成了高原的主夷平面[44]。 3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环境效应 青藏高原的这次快速隆升不仅使高原本身的环境骤变,出现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48],带来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而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北极圈冰盖的扩展[56,57]。由于青藏高原阻隔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强劲的西风带和中亚季候风的影响下,高原以北广袤地域开始从草原化向荒漠化转变,同时引起了古人类的迁徙,原来(2.08+0.04 Ma)在低海拔羌塘盆地生活的古人类,由于高原隆升,一部分适应了高寒缺氧环境成为高原人,而大部分则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向东迁徙成为黄河人等。古黄河在三门峡的贯通,长江在三峡的贯通都发生在早更新世末[44]。因此可以说,青藏高原的这次快速隆升对于我国地形地貌和莫霍面起伏的形成都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而现今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高寒草原也开始退化,藏南垫状植被的高寒草原到藏北羌塘-昆仑山一带逐渐向高寒荒漠化演变[58,59],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广大面积的荒漠化,成为制约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气候影响 1、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位于东亚副热带地区,屹立高达对流层中部,它以巨大的地形所产生的动力作用( 阻挡和磨擦) 和热力作用, 对大气环流和我国乃至世界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巍然屹立于亚洲的中部,它的隆升对亚洲乃至世界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没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一片亚热带沙漠,我国的新疆地区也不会如此干旱。青藏高原的存在,不仅加强了亚洲的季风环流,而且阻挡了源于印度洋的盟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的输送,并在高原北侧形成下沉气流,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个深入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而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一个巨大的冷流,将其上方的空气冷却,从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导致北方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从而形成强大的冬季风。青藏高原现代地貌格局与季风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青藏高原对世界存在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从不同学科角度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作了大量的工作,认为青藏高原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开始隆升:在距今1000-800万年前或更近时期进一步隆升,并达到有意义的高度。然而,晚新生代以来(1000-800万年以来)高原隆升过程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环境效应,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数学模拟表明以冬季风和夏季风组合为特征的东亚季风系统形成演变的良好地质记录。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既是对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的响应,又是北半球大冰期气候变化的反映.中国黄土高原多个风尘堆积序列的底界年龄均显示中国内陆风尘堆积自900-800万年前开始,标志着东亚环境系统分异为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区。此外,印度洋北部ODP/722钻孔研究表明,在距今约900-800万年前阿拉伯海近岸上涌流持续加强,反映印度西南季风(夏季风)加强.而印度洋东北部的ODP/758钻孔的磁化率通量记录则表明,距今900万年前,印度恒河以及其他河流携带至孟加拉湾的陆源碎屑物明显增加。北太平洋ODP885/886钻孔沉积记录显示,距今800-700万年前,由西风携带至北太平洋的亚洲内陆粉尘的堆积速率显著增大。巴基斯坦土壤碳酸盐记录的氧同位素组分在800~700万年发生显著变化,碳同位素变化指示的植被从C3植被向C4植被变化。85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植被由针叶-阔叶混交林向草原植被转化,均指示了在800万年前左右,季节性的凸显和夏季降雨的增加。联系到同一时期北半球高纬和极地冰川的发育,均说明这些变化的出现决非偶然,应是北半球陆地-海洋-大气耦合过程的产物,可以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在900~800万年前一次重要隆升的环境响应。 在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中,磁化率和Rb/Sr比值可以作为夏季风强度代用指标;而粗颗粒含量和铝通量则可分别作为冬季风强度和风尘源区干燥度的代用指标。根据这些季风气候代用指标的时间变化序列,距今600~200万年以来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距今360万年以前,季风气候开始形成,但与后两个阶段相比,变化趋势还不明显。距今360~260万年,由磁化率、Rb/Sr 比值反映的夏季风和由粗颗粒含量以及铝通童所反映的冬季风同时持续加强,季风降雨增加,导致湖泊广泛分布。这也和北太平洋所记录的粉尘通量的持续加强相一致。由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反映这一时段大陆冰盖迅速增长,气候向冰期方向发展,而根据气候模型的数字模拟结果,在冰期气候条件下,夏季风将减弱,冬季风加强。因此,这一阶段东亚冬、夏季风的同时加强很难解释。鉴于此,青藏

青藏高原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邓亚东(2008100207) 1、青藏高原概况 青藏高原雄踞亚洲大陆中南部,周围群山环绕,山体高大雄伟。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还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 m,喜马拉雅山不少山峰超过8000 m。 青藏高原东西跨越从75·E ~ 102·E,长约3000 km的距离;南北跨越从25°N ~ 40°N近15个纬度,约1600 km,占西风带宽度的三分之一。总面积约为250 km2,相当于我国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 m以上,其高度占中纬度对流层厚度(10 ~ 12 km)的三分之一。它形成于早第三纪,第四纪以来,高原大幅度上升。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有着影响深远。 2、青藏高原的对中国地质地貌的影响 (一)青藏高原地貌特点与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地面海拔3500—5000 m,平均海拔4500 m以上。在高原上分布着多条长大的山脉,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主要山脉有: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上、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等。许多山脉耸立有6000—8000 m,高逾雪线的山峰。高原山脉之间分布着广阔的高原、盆地,同时河流、谷底交错而生。这些山脉大致将青藏高原分为藏东川西山地高原、青东南川西北高原、藏南山地与谷底、藏北高原、昆仑山地、喜马拉雅山地、柴达木盆地。 上新世初,当时青藏高原及华北地区高度均不高,处于相似的环境条件下,我国地貌的三大阶梯并不明显,青藏高原的海拔在1000 m左右。到了上新世末,青藏高原剧烈隆起,与此同时,我国地形加速分化,西北地区古老褶皱带大幅度抬升,褶皱带之间的盆地则进一步相对下陷,地面高差进一步加大,形成高大山脉与盆地相间的地形结构。我国兴安岭以东地区,则形成一系列沉降盆地,最终导致我国三大地貌阶梯的形成。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地理的环境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摘要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形成气候变迁环境演化古气候模拟 1 引言 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隆起是地球演化史上一起重大的自然历史事件,高原隆起不仅对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与环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气象学研究[1~3]表明,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地质时期东亚季风的变迁,必须考虑高原隆起的作用。多年来有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高原隆升的地质事实,但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同来源地质观测资料的局限性,使人们对于高原隆起的历史及过程至今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参见李吉均的介绍[4])。然而,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及环境演化具有重大影响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学科学家的共识。鉴于青藏高原在亚洲季风、全球气候乃至整个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高原隆升再度成为地学界关注的热点。 2 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1 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5]。季风区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的生长,养育着众多的人口(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析发现,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南亚季风[6]、东亚季风[7]和高原季风[8]。以下仅简单讨论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形成。东亚季风的形成则在5.1节中专门讨论。 2.1.1 南亚季风的形成 Flohn[9]最早指出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南亚季风中的重要性。后来Manabe 等[10,11]利用大气环流模式(GCM)进行了有山、无山的对比试验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青藏高原大地形不仅直接控制着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而且决定着夏季风的建立与发展。近年来又有一系列关于高原作用的数值试验[12~14],其中在对亚洲季风的影响方面与以前的结论没有大的区别。Prell等[15]通过一系列GCM敏感性试验的分析得出,高原地形对南亚季风的作用比地球轨道参数、大气CO2含量及冰期—间冰期下边界条件的影响都更为重要。虽然有人[16~20]根据南亚气候突变及阿拉伯海上升流加强的地质证据,提出印度洋地区的西南季风可能开始于中新世末和上新世初。但是,最近Ramstein等[21]的数值试验表明,由于从早渐新世到晚中新世,欧亚大陆的古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aratethys海的退缩导致欧亚大陆面积扩大,从而使亚洲季风及其降水(主要指30°N以南地区)显著增强,所以他们认为Paratethys海退缩引起的海陆分布变化在对亚洲季风的驱动方面与高原隆升的作用同等重要。综合各种GCM模拟及地质记录的分析结果来看,即使在高原强烈隆起之前、地形高度还很低的情况下,南亚季风就已经存在,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只是随着高原隆升加大了南亚地区由海陆分布所奠定的经向热力对比,从而使南亚季风进一步得到加强。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地理的环境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 地理的环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摘要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形成气候变迁环境演化古气候模拟 1引言 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隆起是地球演化史上一起重大的自然历史事件,高原隆起不仅对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与环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气象学研究[1~3]表明,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地质时期东亚季风的变迁,必须考虑高原隆起的作用。多年来有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高原隆升的地质事实,但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同来源地质观测资料的局限性,使人们对于高原隆起的历史及过程至今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参见李吉均的介绍[4])。然而,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及环境演化具有重大影响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学科学家的共识。鉴于青藏高原在亚洲季风、全球气候乃至整个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高原隆升再度成为地学界关注的热点。 2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1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5]。季风区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的生长,养育着众多的人口(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析发现,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南亚季风[6]、东亚季风[7]和高原季风[8]。以下仅简单讨论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形成。东亚季风的形成则在5.1节中专门讨论。 2.1.1南亚季风的形成 Flohn[9]最早指出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南亚季风中的重要性。后来Manabe 等[10,11]利用大气环流模式(GCM)进行了有山、无山的对比试验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青藏高原大地形不仅直接控制着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而且决定着夏季风的建立与发展。近年来又有一系列关于高原作用的数值试验[12~14],其中在对亚洲季风的影响方面与以前的结论没有大的区别。Prell等[15]通过一系列GCM敏感性试验的分析得出,高原地形对南亚季风的作用比地球轨道参数、大气CO2含量及冰期—间冰期下边界条件的影响都更为重要。虽然有人[16~20]根据南亚气候突变及阿拉伯海上升流加强的地质证据,提出印度洋地区的西南季风可能开始于中新世末和上新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