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郑津洋)课后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过程设备设计题解

1.压力容器导言

思考题

1. 压力容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压力容器由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接管、支座、安全附件六大部件组成。筒体的作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力空间。 封头的作用:与筒体直接焊在一起,起到构成完整容器压力空间的作用。密封装置的作用:保证承压容器不泄漏。 开孔接管的作用:满足工艺要求和检修需要。 支座的作用:支承并把压力容器固定在基础上。

安全附件的作用: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测量、控制工作介质的参数,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2. 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思考题

1. 何谓回转壳的不连续效应?不连续应力有哪些特征,其中β与 两个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回转壳的不连续效应:附加力和力矩产生的变形在组合壳连接处附近较大,很快变小,对应的边缘应力也由较高值很快衰减下来,称为“不连续效应”或“边缘效应”。

不连续应力有两个特征:局部性和自限性。

局部性:从边缘内力引起的应力的表达式可见,这些应力是e x 衰减至 0。

的函数随着距连接处距离的增大,很快 不自限性:连续应力是由于毗邻壳体,在连接处的薄膜变形不相等,两壳体连接边缘的变形受到弹性约束所致,对于用塑性材料制造的壳体,当连接边缘的局部产生塑性变形,弹性约束开始缓解,变形不会连续发展,不连续应力也自动限制,这种性质称为不连续应力的自限性。

β的物理意义:

反映了材料性能和壳体几何尺寸对边缘效应影响范围。该值越大,边缘

效应影响范围越小。

的物理意义:该值与边缘效应影响范围的大小成正比。反映边缘效应影响范围的大小。

2. 单层厚壁圆筒承受内压时,其应力分布有哪些特征?当承受内压很高时,能否仅用增加壁厚来提高承载能力,为什么?

答:应力分布的特征:○1 周向应力σθ及轴向应力σz 均为拉应力(正值),径向应力σr 为压应力(负值)。 K 2 1

在数值上有如下规律:内壁周向应力σθ有最大值,其值为:

max

p i

K 2 1

,而在外壁处减至最小,

其值为

min

p i

2 K 2

1

,内外壁σθ之差为 p i ;径向应力内壁处为-p i ,随着 r 增加,径向应力绝对值

逐渐减小,在外壁处σr =0。○

2 轴向应力为一常量,沿壁厚均匀分布,且为周向应力与径向应力和的一半, 4

Rt

Rt

z

r

2

。○

3 除σz 外,其他应力沿厚度的不均匀程度与径比 K 值有关。

K 2 1 不能用增加壁厚来提高承载能力。因内壁周向应力σθ有最大值,其值为:

max

p i

K 2

1

,随 K 值

增加,分子和分母值都增加,当径比大到一定程度后,用增加壁厚的方法降低壁中应力的效果不明显。

3. 单层厚壁圆筒在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时,其综合应力沿壁厚如何分布?筒壁屈服发生在何处?为什么?

答:单层厚壁圆筒在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时,其综合应力沿壁厚分布情况题图。内压内加热时,综合应力的最大值为周向应力,在外壁,为拉伸应力;轴向应力的最大值也在外壁,也是拉伸应力,比周向应力值小;径向应力的最大值在外壁,等于 0。内压外加热,综合应力的最大值为周向应力,在内壁,为拉伸应力; 轴向应力的最大值也在内壁,也是拉伸应力,比周向应力值小;径向应力的最大值在内壁,是压应力。 筒壁屈服发生在:内压内加热时,在外壁;内压外加热时,在内壁。是因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应力值最大。 4. 预应力法提高厚壁圆筒屈服承载能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使圆筒内层材料在承受工作载荷前,预先受到压缩预应力作用,而外层材料处于拉伸状态。当圆筒承受工作压力时,筒壁内的应力分布按拉美公式确定的弹性应力和残余应力叠加而成。内壁处的总应力有所下降,外壁处的总应力有所上升,均化沿筒壁厚度方向的应力分布。从而提高圆筒的初始屈服压力,更好地利用材料。

5. 承受横向均布载荷的圆形薄板,其力学特征是什么?其承载能力低于薄壁壳体的承载能力的原因是什么?

答:承受横向均布载荷的圆形薄板,其力学特征是:○

1 承受垂直于薄板中面的轴对称载荷;○

2 板弯曲时其中面保持中性;○

3 变形前位于中面法线上的各点,变形后仍位于弹性曲面的同一法线上,且法线上各点间的距离不变;○

4 平行于中面的各层材料互不挤压。 其承载能力低于薄壁壳体的承载能力的原因是:薄板内的应力分布是线性的弯曲应力,最大应力出现有板

面,其值与 R

成正比;而薄壁壳体内的应力分布是均匀分布,其值与 R 成正比。同样的R

情况下,按薄板和薄壳的定义, R

R

,而薄板承受的压力 p 就远小于薄壳承受的压力 p 了。

6. 试比较承受均布载荷作用的圆形薄板,在周边简支和固支情况下的最大弯曲应力和挠度的大小和位

置。

答:○

1 周边固支情况下的最大弯曲应力和挠度的大小为:

3 pR 2

f

pR 4

max

4t 2

2 周边简支情况下的最大弯曲应力和挠度的大小为: w max

64D

3 pR 2

s

pR 4 5

max

8t

w max

64D 1

3 应力分布:周边简支的最大应力在板中心;周边固支的最大应力在板周边。两者的最大挠度位置均在圆形薄板的中心。

4 周边简支与周边固支的最大应力比值

w r k

max

3

0.3

周边简支与周边固支的最大挠度比值

w s

5

2

0.3

1.65

5

0.3

其结果绘于下图

f

max

1 1 0.3

7. 试述承受均布外压的回转壳破坏的形式,并与承受均布内压的回转壳相比有何异同?

答:承受均布外压的回转壳的破坏形式主要是失稳,当壳体壁厚较大时也有可能出现强度失效;承受均布内压的回转壳的破坏形式主要是强度失效,某些回转壳体,如椭圆形壳体和碟形壳体,在其深度较小,出现在赤道上有较大压应力时,也会出现失稳失效。

8. 试述有哪些因素影响承受均布外压圆柱壳的临界压力?提高圆柱壳弹性失稳的临界压力,采用高强度材料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影响承受均布外压圆柱壳的临界压力的因素有:壳体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长度、直径、壁厚、圆柱壳的不圆度、局部区域的折皱、鼓胀或凹陷。

提高圆柱壳弹性失稳的临界压力,采用高强度材料不正确,因为高强度材料的弹性模量与低强度材料的弹性模量相差较小,而价格相差往往较大,从经济角度不合适。但高强度材料的弹性模量比低强度材料的弹性模量还量要高一些,不计成本的话,是可以提高圆柱壳弹性失稳的临界压力的。

习题

1. 试应用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求解圆柱壳中的应力(壳体承受气体内压 p ,壳体中面半径为 R ,壳

体 厚 度 为 t ) 。 若 壳 体 材 料 由 20R (

b

400MPa ,

s

245MPa ) 改 为 16MnR (

b

510MPa ,

s

345MPa )时,圆柱壳中的应力如何变化?为什么?

解:○

1 求解圆柱壳中的应力 应力分量表示的微体和区域平衡方程式:

p z

F 2 rp dr

2 t sin

R 1

R 2

z

k

ax ax

4.08

, pR pR

圆筒壳体:R 1=∞,R 2=R ,p z =-p ,r k =R ,φ=π/2

t

pr k pR 2sin 2t

○2 壳体材料由 20R 改为 16MnR ,圆柱壳中的应力不变化。因为无力矩理论是力学上的静定问题,其基本方

程是平衡方程,而且仅通过求解平衡方程就能得到应力解,不受材料性能常数的影响,所以圆柱壳中的应力分布和大小不受材料变化的影响。

2. 对一标准椭圆形封头(如图所示)进行应力测试。该封头中面处的长轴 D=1000mm ,厚度 t=10mm ,测得 E 点(x=0)处的周向应力为 50MPa 。此时,压力表 A 指示数为 1MPa ,压力表 B 的指示数为 2MPa ,试问哪一个压力表已失灵,为什么?

解:○

1 根据标准椭圆形封头的应力计算式计算 E 的内压力: 标准椭圆形封头的长轴与短轴半径之比为 2,即 a/b=2,a=D/2=500mm 。在 x=0 处的应力式为:

pa 2 2bt p 2bt

a

2

2 10 50

2 500

1MPa

2 从上面计算结果可见,容器内压力与压力表 A 的一致,压力表 B 已失灵。 3. 有一球罐(如图所示),其内径为 20m (可视为中面直径),厚度为 20mm 。内贮有液氨,球罐上部尚有 3m 的气态氨。设气态氨的压力 p=0.4MPa ,液氨密度为 640kg/m 3

,球罐沿平行圆 A-A 支承,其对应中心角为 120 °,试确定该球壳中的薄膜应力。

解:○

1 球壳的气态氨部分壳体内应力分布: R 1=R 2=R ,p z =-p

t

pr k pR

2sin 2t

pR 0.4 10000

2t 2 20

100MPa ○2 支承以上部分任,一φ角处的应R :力1=R 2=p R z ,

=-[p+ ρg R (cosφ0-cosφ)] r=Rsinφ,dr=Rcosφdφ

sin

102 72

51 10 10

cos

0.7

由区域平衡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h

φ0

2

2

2t sin 22os cos dr

2R c os rdr 2R3cos2sin

R g c os in 2s in 2

2

R 3os3cos3

3

R R cos

2t sin

n 2sin R 2os3cos3

t sin 2

R n 2s in 2R cos n 2sin 2

1 os3

cos3 t sin 2

p

z

R

2 3

t

p os cos

t R

p os cos

R

t

R n 2sin 2cos n 2sin 2

1 os3

cos3

t sin 2 2 3

R

p n 2sin 2

R g

cos n 2sin 2

1 os3

cos3 t sin 2

10 2 106

2 3

n 20.5

0.02 sin 2

10 640 9.81 0.35i n 20.5

1 os3

0.7

3

500 21974.4n 20.5 20928 os30.34

sin 2

5 2.2 n 2

0.5 2.1 os30.34

sin 2

5 2.2 s in 2

2.1cos312.04

sin 2

p os cos R g

MPa

0R

t

R p in 2

sin 2R g

cos in

2sin 2

1 os3

cos3 t sin 2 2 3

221.974 31.392 c os 5

sin 2

2.2 s in 2 2.1cos312.04MPa ○3 支承以下部分,任一φ角处的应力(φ>120°) :

R1=R2=R,p z=-[p+ ρg R(cosφ0-cosφ)],r=Rsinφ,dr=Rcosφdφ

2

2

0 0 2

V 2

os

cos R dr 4R 3g 1

h

3R g

3

3 2 R g c os rdr 2R 3

g

cos 2 sin d

3

R 3 h 3R

R

R g c os

in 2

sin 2

2R 3

os 3

cos 3

3

3

R 3

h 3R

V 2R t sin 2

R p R g cos in 2 sin 2

R 2

os 3 cos 3

2t sin t sin 2

g 4R 2

h

6t sin 2 h 3 R R p

i n 2 sin 2

R g cos

in 2 sin 2

1

os 3 cos 3

t sin 2 g

4R 2 h

2 3 6t sin 2 h 3 R

p z R t

p os cos R g t

R p os cos R g R

t R p

in 2 sin 2

R g cos in 2 sin 2 1

os 3 cos 3

t sin 2 2

3

g 4R 2

h

6t s in 2 h 3 R

2

0g 2

2

R x tg

c

R p i n 2

sin 2R g

cos in

2sin 2

1 os3

cos3 t sin 2

g4R 22h

2 3

6t s in 2

h 3

R

10 .2 106in 2

0.5

0.02 sin 2

10 640 9.81 0.35i n 20.5 1 os30.719656624

500 21974.4i n 20.5

3

20928 o s30.34

sin 2

39313.24

sin 2

5 2.2 i n 2

0.5 2.1 o s30.34 3.

sin 2

5

sin 2

2.2 s in 22.1 c os38.1 MPa

p os cos R g R 4R 2h

t 6t s in 2

h 3

R

R p in 2

sin 2R g

cos in

2sin 2

1 os3

cos3

t sin 2 2 3

200 31.392 .7 cos 5 2.2 in 20.5 2.1 o s30.34 19.656624 200 31.392

sin 2

.7 cos

5

sin 2

2.2 s in 22.1 c os38.1

sin 2

221.974 - 31.392 c os 5

sin 2

2.2 s in 2 2.1 c os38.1MPa

4.有一锥形底的圆筒形密闭容器,如图所示,试用无力矩理论求出

锥形底壳中的最大薄膜应力σθ与σφ的值及相应位置。已知圆筒形容

器中面半径 R,厚度 t;锥形底的半锥角α,厚度 t,内装有密度为ρ

的液体,液面高度为 H,液面上承受气体压力 p c。

解:圆锥壳体: R1=∞,R2=r/cosα(α半锥顶角),p z=-[p c+ρ

g(H+x)],φ=π/2-α,r R xtg

F R p H R 2r 2R

3

2t cos

R p H

1

3

R 2r 2R

2rt cos

2 x 2tg 2

R p

c

H x R

r x 2

c

xRtg

g 3

cos

c

p

z

R

1

R

2

t

H x R xtg

d

t cos

1 R xtg H x

dx t c os

d

c

1

p tg d 22gtg

上。0 x R Htg

c 0

上x 上

dx

2tg

。上

g

。上

dx 2

t cos

p H

1R H p c

g R Htg p

c

tg

2 tg g g

max 2t cos

3.压力容器材料及环境和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

1.压力容器用钢有哪些基本要求?

思考题

答: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制造性能和与介质相容性。

2.压力容器选材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应综合考虑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零件的功能和制造工艺、材料性能、材料使用经验、材料价格和规范标准。

4.压力容器设计

思考题

1.压力容器设计有哪些设计准则?它们和压力容器失效形式有什么关系?

答:压力容器设计准则有:○1 强度失效设计准则:弹性失效设计准则、塑性失效设计准则、爆破失效设计准则、弹塑性失效设计准则、疲劳失效设计准则、蠕变失效设计准则、脆性断裂失效设计准则;○2 刚度失效设计准则;○3 稳定失效设计准则;○4 泄漏失效设计准则。

弹性失效设计准则将容器总体部位的初始屈服视为失效,以危险点的应力强度达到许用应力为依据;塑性失效设计准则以整个危险面屈服作为失效状态;爆破失效设计准则以容器爆破作为失效状态;弹塑性失效设计准则认为只要载荷变化范围达到安定载荷,容器就失效;疲劳失效设计准则以在载荷反复作用下,微裂纹于滑移带或晶界处形成,并不断扩展,形成宏观疲劳裂纹并贯穿容器厚度,从而导致容器发生失效;蠕变失效设计准则以在高温下压力容器产生蠕变脆化、应力松驰、蠕变变形和蠕变断裂为失效形式;脆性断裂失效设计准则以压力容器的裂纹扩展断裂为失效形式;刚度失效设计准则以构件的弹性位移和转角超过规定值为失效;稳定失效设计准则以外压容器失稳破坏为失效形式;泄漏失效设计准则以密封装置的介质泄漏率超过许用的泄漏率为失效。

2.什么叫设计压力?液化气体储存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如何确定?

答:压力容器的设计载荷条件之一,其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

液化气体储存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根据大气环境温度,考虑容器外壁有否保冷设施,根据工作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确定。

3.根据定义,用图标出计算厚度、设计厚度、名义厚度和最小厚度之间的关系;在上述厚度中,满足强

c

3K 2

度(刚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要求的最小厚度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

1 计算厚度、设计厚度、名义厚度和最小厚度之间的关系

○2 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要求的最小厚度是设计厚度。因为设计厚度是计算厚度加腐蚀裕量,

计算厚度可以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再加上腐蚀裕量可以满足寿命的要求。因为腐蚀裕量不一定比厚度负偏差加第一厚度圆整值的和小,最小厚度有可能比计算厚度小,而不能保证寿命。

4. 影响材料设计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材料设计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应力计算的准确性、材料性能的均匀必、载荷的确切程度、制造工艺和使用管理的先进性以及检验水平等因素。

5. 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法和分析设计法有何主要区别?

答: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法和分析设计法的主要区别:○

1 常规设计法只考虑承受“最大载荷”按一次施加的静载,不考虑热应力和疲劳寿命问题;○

2 常规设计法以材料力学及弹性力学中的简化模型为基础,确定筒体与部件中平均应力的大小,只要此值限制在以弹性失效设计准则所确定的许用应力范围内,则认为筒体

和部件是安全的;○

3 常规设计法只解决规定容器结构形式的问题,无法应用于规范中未包含的其他容器结构和载荷形式,不利于新型设备的开发和使用;○

4 分析设计法对承受各种载荷、任何结构形式的压力容器进行设计时,先进行详细的应力分析,将各种外载荷或变形约束产生的应力分别计算出来,然后进行应力分类,再按不同的设计准则来限制,保证容器在使用期内不发生各种形式的失效。

6. 薄壁圆筒和厚壁圆筒如何划分?其强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何区别?

答:○1 当满足δ/D ≤0.1 或 K ≤1.2 属薄壁圆筒,否则属厚壁圆筒。

○2 强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弹性失效设计准则。弹性失效设计准则是以危险点的应力强度达到许用应力为依据的。

3 。对于各处应力相等的构件,如内压薄壁圆筒,这种设计准则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构件,如内压厚壁圆筒,由于材料韧性较好,当危险点(内壁)发生屈服时,其余各点仍处于弹性状态,故不会导致整个截面的屈服,因而构件仍能继续承载。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失效(一点强度)设计准则就显得有些保守。

7. 为什么 GB150 中规定内压圆筒厚度计算公式仅适用于设计压力 p ≤0.4[σ]t φ?

答:因形状改变比能屈服失效判据计算出的内压厚壁圆筒初始屈服压力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因而与形状改变比能准则相对应的应力强度σeq4 能较好地反映厚壁圆筒的实际应力水平

与中径公式相对应的应力强度为

eq 4

K 2

1 p c

K 1 p

eqm

K 1 c

腐蚀裕量 C 2

厚度负偏差 C 1 第一次厚度圆整值

腐蚀裕量 C 2

计算厚度δ

设计厚度δd

名义厚度δn

最小厚度δm i n

eq 4

eqm 随径比 K 的增大而增大。当 K=1.5 时,比值

eq 4

eqm

1.25 表明内壁实际应力强度是按中

径公式计算的应力强度的 1.25 倍。由于 GB150 取 n s =1.6,若圆筒径比不超过 1.5,仍可按中径公式计算圆筒厚度。因为液压试验(p T =1.25p )时,圆筒内表面的实际应力强度最大为许用应力的 1.25×1.25=1.56 倍, 说明筒体内表面金属仍未达到屈服点,处于弹性状态。当 K=1.5 时,δ=D i (K-1)/2=0.25D i ,代入中径公式得:

0.25D i

p c D i

p

0.

1.25 p p c

0.

这就是中径公式的适用范围规定为:p c ≤0.4[σ]t

φ的依据。

8. 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为何均设置短圆筒?

答:短圆筒的作用是避免封头和圆筒的连接焊缝处出现经向曲率半径突变,以改善焊缝的受力状况。 9. 从受力和制造两方面比较半球形、椭圆形、碟形、锥壳和平盖封头的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应用场合。答:从受力情况排序依次是半球形、椭圆形、碟形、锥壳和平盖封头,由好变差;从制造情况顺序正好相反。 半球形封头是从受力分析角度,最理想的结构形式,但缺点是深度大,直径小时,整体冲压困难,大直径采用分瓣冲压其拼焊工作量较大。半球形封头常用在高压容器上。

椭圆形封头的椭球部分经线曲率变化平滑连续,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椭圆形封头深度较半球形封头小得多,易于冲压成型,是目前中、低压容器中应用较多的封头之一。

碟形封头由半径为 R 的球面体、半径为 r 的过渡环壳和短圆筒等三部分组成。碟形封头是一不连续曲面, 在经线曲率半径突变的两个曲面连接处,由于曲率的较大变化而存在着较大边缘弯曲应力。该边缘弯曲应力与薄膜应力叠加,使该部位的应力远远高于其他部位,故受力状况不佳。但过渡环壳的存在降低了封头的深度,方便了成型加工,且压制碟形封头的钢模加工简单,使碟形封头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锥壳:由于结构不连续,锥壳的应力分布并不理想,但其特殊的结构形式有利于固体颗粒和悬浮或粘稠液体的排放,可作为不同直径圆筒的中间过渡段,因而在中、低压容器中使用较为普遍。

平盖封头的应力分布属弯曲应力,最大应力与平盖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板厚的平方成反比,受力状况最差。但制造方便,在压力容器上常用于平盖封头、人孔和手孔盖、塔板等。

10. 螺栓法兰连接密封中,垫片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

1 有垫片比压力y 和垫片系数m 两个。○

2 垫片比压力y 的物理意义为形成初始密封条件时垫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最小压紧力;垫片系数 m 的物理意义为保证在操作状态时法兰的密封性能而必须施加在垫片上的压应力。

11. 法兰标准化有何意义?选择标准法兰时,应按哪些因素确定法兰的公称压力?

答:○

1 简化计算、降低成本、增加互换性。 ○

2 容器法兰的公称压力是以 16Mn 在 200℃时的最高工作压力为依据制订的,因此当法兰材料和工作温度不同时,最大工作压力将降低或升高。在容器设计选用法兰时,应选取设计压力相近且又稍微高一级的公称压力。当容器法兰设计温度升高且影响金属材料强度极限时,则要按更高一级的公称压力选取法兰。 。

12. 压力试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尽可能采用液压试验?

答:压力试验的目的:在超设计压力下,考核缺陷是否会发生快速扩展造成破坏或开裂造成泄漏,检验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对外压容器,在外压作用下,容器中的缺陷受压应力的作用,不可能发生开裂,且外压临界失稳压力主要与容器的几何尺寸、制造精度有关,与缺陷无关,一般不用外压试验来考核其稳定性, 而以内压试验进行“试漏”,检查是否存在穿透性缺陷。

由于在相同压力和容积下,试验介质的压缩系数越大,容器所储存的能量也越大,爆炸也就越危险,故应用压缩系数小的流体作为试验介质。气体的压缩系数比液体的大,因此选择液体作为试验介质,进行液压

c c

pD

pD

pD

试验。

习题

1. 一内压容器,设计(计算)压力为 0.85MPa ,设计温度为 50℃;圆筒内径 D i =1200mm ,对接焊缝采用双面全熔透焊接接头,并进行局部无损检测;工作介质列毒性,非易燃,但对碳素钢、低合金钢有轻微腐蚀,腐蚀速率 K ≤0.1mm/a ,设计寿命 B=20 年。试在 Q2305-A·F 、Q235-A 、16MnR 三种材料中选用两种作为圆筒材料,并分别计算圆筒厚度。 解:p c =1.85MPa ,D i =1000mm ,φ=0.85,C 2=0.1×20=2mm ;钢板为 4.5~16mm 时,Q235-A 的[σ]t =113 MPa ,查表 4-2,C 1=0.8mm ;钢板为 6~16mm 时,16MnR 的[σ]t = 170 MPa ,查表 4-2,C 1=0.8mm 。 材料为 Q235-A 时:

p 1.85 1000 2 113 0.85 1.85

9.724mm

n

C 1

C 2

9.724 0.8 2 12.524mm

材料为 16MnR 时:

n

14mm

p 1.85 1000 2 170 0.85 1.85

6.443mm

n

C 1

C 2

6.443 0.8 2 9.243mm

n

10mm

2. 一顶部装有安全阀的卧式圆筒形储存容器,两端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没有保冷措施;内装混合液化石油气,经测试其在 50℃时的最大饱和蒸气压小于 1.62 MPa (即 50℃时丙烷饱和蒸气压);圆筒内径 D i =2600mm ,筒长 L=8000mm ;材料为 16MnR ,腐蚀裕量 C 2=2mm ,焊接接头系数φ=1.0,装量系数为 0.9。

试确定:○1 各设计参数;○2 该容器属第几类压力容器;○3 圆筒和封头的厚度(不考虑支座的影响);○4 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并进行应力校核。 解: ○1 p=p c =1.1×1.62=1.782MPa ,D i =2600mm ,C 2=2mm , φ=1.0,钢板为 6~16mm 时, 16MnR 的[σ ]t = 170 MPa ,σs =345 MPa ,查表 4-2,C 1=0.8mm 。容积

V

D 2 L

2.62 8 42.474m 3 , pV 1.782 42.474 75.689MPa m 3

4 i 4

2 中压储存容器,储存易燃介质,且 pV=75.689MP a·m 3>10MP a·m 3,属三类压力容器。 ○

3 圆筒的厚度

p 1.782 2600

2 170 1 1.62

13.693mm

n

C 1 C 2 13.693 0.8 2 16.493mm 上

标准椭圆形封头的厚度

n

18mm

pD

0.5 p

1.782 2600 2 170 1 0.5 1.

62

13.728mm

n

C 1 C 2

13.728 0.8 2 16.528mm

n 18mm

D 0 e

D 0

c i

4 水压试验压力

应力校核

p T

1.25 p

1.25

1.782

2.228MPa

p T D i

2.228 2600 18 2.8

191.667MPa 0.9

0.9 345 310.5MPa

2

e

2 8 2.8

s

3. 一多层包扎式氨合成塔,内径 D i =800mm ,设计压力为 31.4MPa ,工作温度小于 200℃,内筒材料为16MnR ,层板材料为 16MnR ,取 C 2=1.0mm ,试确定圆筒的厚度。 解:钢板为6~16mm 时,16MnR 的[σi ]t =[σ0]t = 170 MPa ,σs =345 MPa ,查表4-2,C 1=0.8mm ,φi =1.0,φ0=0.9。为安全起见取φ=0.9,按中径公式计算:

p D

p

31.4 800

2 170 0.9 31.4

91.479mm

上 6mm 上 16 上 。 上 1 上 。 上 17上 17

0.8

13.6mm

91.479 13.6 1 106.079mm 上

n

110mm

4. 今需制造一台分馏塔, 塔的内径 D i =2000mm , 塔身长( 指圆筒长+两端椭圆形封头直边高度) L 1=6000mm ,封头曲面深度 h i =500mm ,塔在 370℃及真空条件下操作,现库存有 8mm 、12mm 、14mm 厚的 Q235-A 钢板,问能否用这三种钢板制造这台设备。 解:计算长度

L

L 1

2h i 3

6000

2 500

6333.333mm

3

查表 4-2 得:8mm 1、2mm 1、4mm 钢板C ,1=0.8mm ;取 C 2=1mm 三。种厚度板各自对应的有效厚度分别为:8-1.8=6.2mm 、12- 1.8=10.2mm 、14-1.8=12.2mm 。三种厚度板各自对应的外径分别为:2016mm 、2024mm 、2028mm ○

1 8mm 塔计算 D 0 e

2016 6.2 325.161 20, L D 0 6333.333 2016 3.142

4 - 6上 , A 0.00007; 上 4 - 上 , E 1.69

105 MPa

8mm 上 ○

2 12mm 塔计算 2 AE

2 0.00007 1.69 105

3 325.161 0.0243MPa 0.1MPa

D 0 e

2024 10.2 198.431 20, L D 0 6333.333 2024 3.129

4 - 上 , A 0.0001; 上 4 - 上 , E 1.69 10

5 MPa

12mm 上

3 14mm 塔计算 2 AE

2 0.0001 1.69 105

3 197.647 0.057MPa 0.1MPa

T

c

D 0

D 0 e

2028 12.2 166.23 20, L D 0 6333.333 2028 3.123

4 - 上 , A 0.00022; 上 4 - 上 , E 1.69 10

5 MPa

14mm 上

2 A E

2 0.00022 1.69 105

3 166.23 0.149MPa 0.1MPa

5. 图所示为一立式夹套反应容器,两端均采用椭圆形封头。反应器圆筒内反应液的最高工作压力

p w =3.0MPa ,工作温度 T w =50℃,反应液密度ρ=1000kg/m 3,顶部设有爆破片,圆筒内径 D i =1000mm ,圆筒长度 L=4000mm ,材料为 16MnR ,腐蚀裕量 C 2=2.0mm ,对接焊缝采用双面全熔透焊接接头,且进行 100% 无损检测;夹套内为冷却水,温度 10℃,最高压力 0.4MPa ,夹套圆筒内径 D i =1100mm ,腐蚀裕量 C 2=1.0mm ,焊接接头系数φ=0.85,试进行如下设计: ○

1 确定各设计参数; ○

2 计算并确定为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内筒和夹套的厚度; ○

3 确定水压试验压力,并校核在水压试验时,各壳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解:○1 各设计参数: ◇1 反应器圆筒各设计参数: 按 GB150 规定,选择普通正拱型爆破片,静载荷情况下,其最低标定爆破压力

p s min

1.43 p w

1.43 3 4.29MPa

查 GB150 表B3 爆破片的制造范围,当设计爆破压力高于 3.6MPa 时,取精度等级0.5级,其制造范围上限为3%设计爆破压力,下限为 1.5%设计爆破压力,设计爆破压力为

p b p s mi

0.015

4.29 1.015 4.354MPa

按内压设计时的设计压力( 并取计算压力等于设计压力):

p p

0.03

4.354 1.03 4.485MPa

按外压设计时的设计压力( 并取计算压力等于设计压力):

p 0.4 1.25 0.5MPa

按外压设计时的计算长度:

L

4000 300

40

1000

3990mm

4

设计温度取工作温度

钢板为 6~16mm 时,16MnR 的[σ]t = 170 MPa ,查表 4-2, C 1=0.8mm ,腐蚀裕量 C 2=2.0mm ,φ=1.0 ◇2 夹套各设计参数:

设计压力(并取计算压力等于设计压力):取最高工作压力。设计温度取 10℃,C 1=0。 ○

2 内筒和夹套的厚度: □1 圆筒和标准椭圆形封头壁厚设计 ◇1 按内压设计时

D B 0

R 0 e

R B 0

。 pD

p 4.485 1000 2 170 1 4.485

13.368mm

n

C 1 C 2

13.368 0.8 2 16.168mm 上 n 18mm

。 pD 0.5 p 4.485 1000

2 170 1 0.5 4.485

13.279mm

n

C 1 C 2

13.279 0.8 2 16.079mm ◇2 按外压设计时

上 n 18mm

。 上

n

18mm ,

e

18 2.8 15.2mm , D 0 1000 36 1036mm

D 0 e

1036 15.2 68.158 20, L D 0 3990 1036

3.851

4 - 6上 , A 0.00055; 上 4 - 8上 , B 70MPa

n

18mm 上

70

1.027MPa 0.5MPa 68.158 上

。 上

n

18mm , e

18 2.8 15.2mm , D 0 1000 36 1036mm 。 上 4 上

K 1 0.9, R 0 K 1 D 0 0.9 1036 932.4mm

A

0.125 0.125

15.2 0.002 932.4 上 4 - 上 , B 160MPa n

18mm 上

2 夹套壁厚设计 160 15.2

2.608MPa 0.5M P a

932.4 上

。 pD

p 0.4 1100

2 170 0.85 0.

4 1.525mm

n

C 1

C 2

1.525 1

2.525mm , 上 n 4mm 3mm

pD

0.5 p

0.4 1100

2 170 0.85 0.5 0.4 1.524mm n

C 1

C 2

1.524 1

2.524mm , 上

n

4mm 3mm

6. 有一受内压圆筒形容器, 两端为椭圆形封头, 内径

D i =1000mm ,设计(计算)压力为 2.5MPa ,设计温度 300℃, 材料为 16MnR ,厚度δn =14 mm ,腐蚀裕量 C 2=2.0mm ,焊接接头系数φ=0.85;在圆筒和封头焊有个三接管(方位见图材),料均为20号无缝钢管,接管a 规格为φ89×接6.0管,b 规格为φ219×接8,管 c 规格为 φ159×6,试问上述开孔结构是否需要补强?

答:根据 GB150 规定,接管 a 不需要另行补强。接管 b 、c 均需计算后确定。

椭圆形封头的计算厚度:

16MnR 在 300℃时许用应力,查表 D1,6~16mm 时,[σ]t = 144 MPa ,查表 4-2,C 1=0.8mm ;查表 D21,≤10mm 时,[σ]t t = 101

e e e et

et

3 e et

et

3 1 2 r

2 MPa ;f r =101/144=0.701。

pD

2.5 1000

10.265mm

0.5 p 上

b 上

2

144

0.85

0.5

2.5

t

t

pD

p c 上

pD

p 2.5 203 2 101 2.5

2.5 147

2 101 2.5

2.557mm

1.851mm

接管 b 的补强计算:

上 。

e t

8 2.8 5 2mm 。 上 。

e

14 0.8 2 11.2mm

上 。 d 219 2 8 2

0.8

197.4mm

上 A d

2

f

197.4 10.265 2 10.265 5.2

0.701

2058.231mm 2

B 2 d 2 197.4 394.8mm , h 1 150mm 。 h 2 0

A 2 f r 197.4 0.935 2 5.2 0.935 0.299 181.662mm 2

A 2h

2h

C

2 150 2.557 0.701 537.737mm 2

A 36mm 2

A e A 1 A 2

A 3

181.662 537.737 36

755.399mm 2 A 。 上

接管 c 的补强计算:

。 A 4 A A 4

2058.231 755.399 1302.832mm 2

上 。

e t

6 2.8 3.2mm 。 上 。

e

14 0.8 2 11.2mm

上 。 d 159 2 6 2

0.8

152.6mm

上 A d

2

f

152.6 10.265 2 10.265 3.2

0.70

1635.204mm 2

B 2 d 2 152.6 305.2mm , h 1 150mm 。 h 2 0 A 2 f 152.6 0.935 2 3.2 0.935 0.299 140.892mm 2

1

A 2h e

e

2h

C

2 150 1.349 0.701 283.695mm 2

A 36mm 2

A e A 1 A 2 A 3

140.892 283.695 36

460.587mm 2 A 。 上

。 A 4

A 4

1635.204 460.587 -1174.617mm 2

7. 具有椭圆形封头的卧式氯甲烷(可燃液化气体)储罐,内径 D i =2600mm ,厚度δn =20 mm ,储罐总长10000mm ,已知排放状态下氯甲烷的汽化热为 335kJ/kg ,储罐无隔热保温层和水喷淋装置,试确定该容器安全泄放量。 解:容器安全泄放量

r

r

r

A

r

上, m2。上上。

A

r

D 0.3D 2.64 0 0.3 2.6483.595m 2

F 上上

上, 上

, 上

, 上F 0.6

, 上

F 1;上10L

F 0.3;

m 2min

q 上上, kJ / kg, q 335kJ / kg

2.55 105FA0.82 W r

s q 2.55 105183.5950.82

335

28686.85kg/h 7.969kg/s

过程设备设计试题(附答案)

一. 填空题 1. 储罐的结构有卧式圆柱形.立式平地圆筒形. 球形 2. 球形储罐罐体按其组合方式常分为纯桔瓣式 足球瓣式 混合式三种 3. 球罐的支座分为柱式 裙式两大类 4. 双鞍座卧式储罐有加强作用的条件是A《0.2L条件下 A《0.5R 5. 卧式储罐的设计载荷包括长期载荷 短期载荷 附加载荷 6. 换热设备可分为直接接触式 蓄热式 间壁式 中间载热体式四种主要形式 7. 管壳式换热器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固定管板式 浮头式 U型管式 填料函式 釜式 重沸器 8. 薄管板主要有平面形 椭圆形 碟形 球形 挠性薄管板等形式 9.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强度胀接 强度焊 胀焊并用 10. 防短路结构主要有旁路挡板 挡管 中间挡板 11. 膨胀节的作用是补偿轴向变形 12. 散装填料根据其形状可分为环形填料 鞍形填料 环鞍形填料 13. 板式塔按塔板结构分泡罩塔 浮阀塔 筛板塔 舌形塔 14. 降液管的形式可分为圆形 弓形 15. 为了防止塔的共振 操作时激振力的频率fv不得在范围0.85Fc1 Fv 1.3Fc1内 16. 搅拌反应器由搅拌容器 搅拌机两大部分组成 17. 常用的换热元件有夹套 内盘管 18. 夹套的主要结构形式有整体夹套 型钢夹套 半圆管夹套 蜂窝夹套等 19. 搅拌机的三种基本流型分别是径向流 轴向流 切向流其中径向流和轴向流对混合起 主要作用 切向流应加以抑制

20. 常用的搅拌器有桨式搅拌器 推进式搅拌器 涡轮式搅拌器 锚式搅拌器_ 21. 用于机械搅拌反应器的轴封主要有填料密封 机械密封两种 22. 常用的减速机有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 齿轮减速机 三角皮带减速机 圆柱蜗杆减速机 23. 大尺寸拉西环用整砌方式装填 小尺寸拉西环多用乱堆方式装填 二. 问答题 1. 试对对称分布的双鞍座卧式储罐所受外力的载荷分析 并画出受力图及剪力弯矩图。 2. 进行塔设备选型时分别叙述选用填料塔和板式塔的情况。 答 填料塔 1分离程度要求高 2 热敏性物料的蒸馏分离 3具有腐蚀性的物料 4 容易发泡的物料 板式塔 1塔内液体滞液量较大 要求塔的操作负荷变化范围较宽 对物料浓度要 求变化要求不敏感要求操作易于稳定 2 液相负荷小 3 含固体颗粒 容易结垢 有结晶的物料 4 在操作中伴随有放热或需要加热的物料 需要在塔内设置内部换热组件 5 较高的操作压力 3. 比较四种常用减速机的基本特性。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 传动效率高 传动比大 结构紧凑 拆装方便 寿命长 重量轻 体积小 承载能力高 工作平稳 对过载和冲击载荷有较强的承 受能力 允许正反转 可用于防爆要求齿轮减速机 在相同传动比范围内具有体积小

知识产权课程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课程考试试卷 专业:全校年级:2015 考试方式:开卷学分:1 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长江公司委托黄河大学设计了一项锅炉自动检测系统,但在委托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该研究成果专利申请权的归属,黄河大学指派罗教授承担这一委托项目,研究生张某参加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撰写了研究报告,大学科研部的赵老师参加了该项目的评审和验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项目结束后,罗教授就该项目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申请了专利,发明人署名为罗教授和研究生张某,但是长江公司和黄河大学对此有异议。长江公司认为其提供了资金和研究需求,专利申请权应当属于自己独有;黄河大学认为是其提供了研究条件、组建项目团队并最后完成该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应当属于黄河大学的职务发明,发明人应当为罗教授和研究生张某;科研部的赵老师认为其提出了改进建议应当作为发明人署名。请回答: 1.这一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应当属于谁?为什么?(10分) 2.谁是发明人?为什么?(10分) 1、答:这一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应当属于黄河大学。我国专利法规定,委托研究中产生的研究成果,其申请专利的权利依委托合同约定,没有约定的,专利申请权属于研究成果的完成方。此案中黄河大学受托承担这项研究任务,委托合同没有约定权利归属,所以专利申请权应当归属于完成方黄河大学。 2、答:发明人是罗教授和研究生张某。因为他们二人真正参与了此项研究,是对该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科研部的赵老师提出的仅是建议, 不属于对技术方案的具体研究和改进、故其不是发明人。

二、2010年1月A石油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王某研制出一种节油装置,完成了该公司的技术攻坚课题,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3月,王某未经单位同意,在向某国外杂志的投稿论文中透露了该装置的核心技术,该杂志将论文全文刊载,引起A石油公司不满。同年6月,丙公司依照该杂志的报道很快研制了样品,并作好了批量生产的必要准备。A石油公司于2010年7月向我国专利局递交专利申请书。2010年12月丁公司也根据该杂志开始生产该节油装置。2012年2月A的申请被公布,2013年5月7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予A石油公司发明专利,2013年7月A石油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分别要求丙公司和丁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问: 1. 2010年7月A石油公司申请专利时,该项发明还是否具有新颖性?为什么?(15分) 2.高级工程师王某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10分) 3.如果A石油公司的专利申请文件于2012年2月被专利局在其官方刊物《专利公告》中公布,丁公司自2010年12月开始直到2013年7月一直在生产销售节油装置,丁公司的这一期间的生产销售行为是否都构成侵权?如果并非都构成侵权,那么哪一期间的生产销售行为构成侵权?为什么?(20分) 1、答:2010年7月A石油公司申请专利时,该项发明具有新颖性。因为其不属于丧失新颖性的例外的第三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①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②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③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2、答:高级工程师王某享有在专利文件中署名的权利及受单位奖励及给予报酬的权利;因为其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职务发明人享有以上相关权利。 3、答:丁公司在2010年12月至2013年7月的生产销售行为不全都构成侵权;丁公司在2012年2月后至2013年7月所生产销售的节油装置是构成侵权的,因为A石油公司的专利申请文件已于2012年2月在《专利公告》公布,其专利权已开始受法律保护,丁公司在2012年2月之前销售节油装置未侵犯A石油公司的专利权,因为之前仅系专利申请,还未取得相关专利权利。

《数学史》朱家生版+课后题目参考答案+第五章

1.导致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中世纪时期是欧洲最为混乱的时期,也是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全面停滞发展的时期,当时的欧洲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被称为黑暗时期. 1、政治的黑暗、政权的分散:自罗马帝国衰亡后,中欧、西欧被来自东欧的日耳曼民族统治,日耳曼民族又有很多种族,因此相互征伐不断,如法兰克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王国、教皇国等等,这些国家相互征伐、动乱不已,而且中世纪时期虽然是欧洲的封建时期,但却不集权、不统一,类似分封制的封建制度导致封建国家缺乏强有力的基础,例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仅仅是一个称号而已.而封建地主又对百姓盘剥,加之战乱不断、瘟疫横行,民不聊生. 2、宗教的干涉:这一时期的基督教对各国的干扰极强,甚至对政权的建立、稳定都十分重要.宗教严格的控制文化教育、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他们严格要求中下层教士及普通百姓,另一方面,上层教士又和封建势力相勾结,腐败没落,压榨百姓和人民,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又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处死他们所认为的异端分子,由于思想、科学被严格控制,这一时期的欧洲思想、文化、科学鲜有成就. 3、经济的没落,由于盘剥严重、科技落后,这一时期的经济几乎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就代表了落后; 4、瘟疫盛行:宗教的干涉,科技的落后,医学的不发达,导致瘟疫的盛行,540年~590年查士丁尼瘟疫导致东地中海约2500万人死亡;1346

年到1350的鼠疫导致欧洲约2500万人死亡,灾难极大地打击的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甚至人口的发展. 简而言之,这一时期的欧洲百姓生活在一种暗无天日,毫无希望的生活里,所以被称为黑暗时期. 2、在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曾经出现过那些知名的数学家,他们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各自做了哪些数学工作? 答:罗马人博伊西斯(罗马贵族),曾不顾禁令用拉丁文从古希腊著作的片段中编译了一些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初级读物,他把这些内容称为“四大科”,其中的数学著作还被教会学校作为标准课本使用了近千年之久,但博伊西斯本人还是遭受政治迫害被捕入狱并死在狱中。 7世纪,在英格兰的北部出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这就是被称为“英格兰文化之父”的比德。在数学方面,比德曾写过一些算术著作,研究过历法及指头计算方法。当时,对耶稣复活期的推算是教会讨论最热烈的课题之一,据说,这位比德大师就是最先求得复活节的人。 培根是英格兰人(贵族),曾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任教,会多种语言,对当时几乎所有的知识感兴趣,号称“万能博士”。他提倡科学,重视现实,反抗权威(应为不惧权威)。他认为,数学的思想方法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是与自然规律相一致的。在他看来,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真理之所以是珍贵的,是因为它们是在数学的形成中被反映出来,即用数量和尺规刻画的。培根认为:“寻找和发

过程设备设计题库.docx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单选题 1. 压力容器导言 1.1所谓高温容器是指下列哪一种:(A ) A. 工作温度在材料蠕变温度以上 B. X作温度在容器材料的无塑性转变温度以上 C. 工作温度在材料蠕变温度以下 D. 工作温度高于室温 1.2GB150适用下列哪种类型容器:(B ) A. 直接火加热的容器 B. 固定式容器 C. 液化石油器槽车 D. 受辐射作用的核能容器 1.3 一个载荷稳定均匀的内压厚壁圆筒最好采用哪种设计准则:(B ) A弹性失效 B塑性失效 C爆破失效 D弹塑性失效 1.4有关《容规》适用的压力说法正确的是:(B ) A.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0.01MPa (不含液体静压力) B.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C.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D.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1.5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PV>=0.2MPa.m3的低压容器应定为几类容器:(C ) A. I类 B. ∏类

C. m类 D. 不在分类范围 1.6影响过程设备安全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强度、韧性和与介质的相容性;设备的刚度、抗失稳能力和密封性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 材料强度是指在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B. 冲击吸收功是指材料断裂过程中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C. 刚度是过程设备在载荷作用下保持原有形状的能力 D. 密封性是指过程设备防止介质或空气泄漏的能力 1.7毒性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最高容许质量浓度为:()C A. <0.1mg∕m3 B. 0.1~<1.0mg∕m3 C. 1.0~<10mg∕m3 D. 10mg∕m3 1.8内压容器中,设计压力大小为50MPa的应划分为:(C) A. 低压容器 B. 中压容器 C. 高压容器 D. 超高压容器 1.9下列属于分离压力容器的是:(C) A. 蒸压釜 B. 蒸发器 C. 干燥塔 D. 合成塔 2. 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2.1在厚壁圆筒中,如果由内压引起的应力与温差所引起的热应力同时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内加热情况下内壁应力和外壁应力都有所恶化 B. 内加热情况下内壁应力和外壁应力都得到改善 C. 内加热情况下内壁应力有所恶化,而外壁应力得到改善 D. 内加热情况下内壁应力得到改善,而外壁应力有所恶化 2.2通过对最大挠度和最大应力的比较,下列关于周边固支和周边简支的圆平板说法正确的 是:(A)

过程设备设计试题及答案

浙江大学2003 —2004 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材化学院任课教师:郑津洋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分钟 1脆性断裂的特征是断裂时容器无明显塑性变形,断口齐平,并与轴向平行,断裂的速度快,常使容器断裂成碎片。(错误,断口应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 2有效厚度为名义厚度减去腐 蚀裕量(错,有效 厚度为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和钢材 负偏差) 3钢材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和热处理有较大影响,提高含碳量可使其强度和可焊性增加。 (错误,提高含碳量可能使强度增加,但可焊性变差,焊接时易在热影响区出现裂纹) 4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开孔与接管、支座以及安全附件组成。 (错,缺密封装置) 5盛装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制造时,容器上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对) 6承受均布载荷时,周边简支圆平板和周边固支圆平板的最大应力都发生在支承处。 (错周边简支发生在中心处) 7筒体是压力容器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制造要求高,因此筒体的制造必须用钢板卷压成圆筒并焊接而成。(错,也可以用锻造筒节、绕带筒体等) 8检查孔是为了检查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等缺陷产生,所有压力容器必须开设检查孔。(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开检查孔) 二、选择题(答案有可能多余于一个,每题2分,共16分) 1 《容规》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条件的压力容器(ABCD) A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不含液体静压力); B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

C 容积(V )大于等于0.025m 3 ; D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下列关于热应力的说法哪些不正确 (AD ) A 热应力随约束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B 热应力与零外载相平衡,不是一次应力 C 热应力具有自限性,屈服流动或高温蠕变可使热应力降低 D 热应力在构件内是不变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BCD ) A 单层厚壁圆筒同时承受内压P i 和外压P o 时,可用压差简化成仅受内压的厚壁圆筒。 B 承受内压作用的厚壁圆筒,内加热时可以改善圆筒内表面的应力状态。 C 减少两连接件的刚度差,可以减少连接处的局部应力。 D 在弹性应力分析时导出的厚壁圆筒微体平衡方程,在弹塑性应力分析中 仍然适用。 4下列关于压力容器的分类错误的是 (AC ) A 内装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是第一类压力容器。 B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是第二类压力容器。 C 真空容器属低压容器。 D 高压容器都是第三类压力容器。 5下列对GB150,JB4732和JB/T4735三个标准的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CEF ) A 当承受内压时,JB4732规定的设计压力范围为0.135MPa p MPa ≤≤. B GB150采用弹性失效设计准则,而TB/T4735采用塑性失效设计准则。 C GB150采用基于最大主应力的设计准则,而JB4732采用第三强度理论。 D 需做疲劳分析的压力容器设计,在这三个标准中,只能选用GB150. E GB150的技术内容与ASME VIII —1大致相当,为常规设计标准;而JB4732基本思路 与ASME VIII —2相同,为分析设计标准。 F 按GB150的规定,低碳钢的屈服点及抗拉强度的材料设计系数分别大于等于和。 6 下列关于椭圆形封头说法中正确的有 (ABD ) A 封头的椭圆部分经线曲率变化平滑连续,应力分布比较均匀 B 封头深度较半球形封头小的多,易于冲压成型 C 椭圆形封头常用在高压容器上 D 直边段的作用是避免封头和圆筒的连接处出现经向曲率半径突变,以改善焊缝的受力状 况。 7 下列关于二次应力说法中错误的有 (ABD) A 二次应力是指平衡外加机械载荷所必需的应力。 B 二次应力可分为总体薄膜应力、弯曲应力、局部薄膜应力。 C 二次应力是指由相邻部件的约束或结构的自身约束所引起的正应力或切应力。 D 二次应力是局部结构不连续性和局部热应力的影响而叠加到一次应力之上的应力增量。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C ) A 相同大小的应力对压力容器失效的危害程度不一定相同。

数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数学史论约》复习题参考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22分)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一般规律); 2、数学史分期的依据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知识领域的演进)来分期,其一是根据(数学学科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来分期; 3、17世纪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它们分别是(解析几何)、(微积分)、(射影几何)、(概率论)、(数论); 4、18世纪数学的发展以(微积分的深入发展)为主线; 5、整数458 用古埃及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6、研究巴比伦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是(契形文字泥板),而莱因特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 书是研究古代(埃及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 7、古希腊数学发展历经1200多年,可以分为(古典)时期和(亚历山大里亚)时期; 8、17世纪创立的几门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分别是笛卡儿和(费马)创立了解析 几何,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笛沙格)和帕斯卡创立了射影几何, (帕斯卡)和费马创立了概率论,费马创立了数论; 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是(创造)精神和(严格)精神都高度发扬; 10、整数458 用巴比伦的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1、数学史的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内史,即(数学内在学科因素促使其发展), 其一是外史,即(数学外在的似乎因素影响其发展); 12、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 (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复变函数论创立), (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射影几何的完善, (3)群论和(非交换代数诞生); 13、20世纪数学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其显著趋势是:数学基础公理化, 数学发展整体化,(电子计算机)的挑战,应用数学异军突起,数学传播与(研究)的 社会化协作,(新理论)的导向; 14、《九章算术》的内容分九章,全书共(246)问,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曾为它作注; 15、整数458 用玛雅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6、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一般规律); 17、古希腊数学学派有泰勒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厄利亚学派)、巧辩学派、柏拉图学派、欧多克索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 18、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模)在他的著作(《代数学》)中,系统地研究了当时对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1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复变函数论的创立;(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射影几何的完善);(3)在代数学领域(群论)与非交换代数的诞生。 20、整数458 用古印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二、选择题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C);

过程设备设计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和经济性。 2.压力容器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包括设计、材料、 制造和检测四个方面。 3.我国压力容器设计规范主要有GB150《钢制压力容器》和 JB4732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同时作为政府部门对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的法规主要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压力容器用钢,力学性能的保证项目一般有σs 、σb 、 、 δ和A RV。并且控制钢材中化学成分,含碳量为≤0.24% ,目的是提高可焊性;含硫量为≤0.02% ,目的是防止热脆;含磷量为≤0.04% ,目的是防止冷脆。 5.法兰设计中,垫圈的力学性能参数y称为预紧密封比压,其含义为初始密封条件初始密封时,施加在垫片上的最小压紧力;m称为垫片系数,其含义为操作密封比压/介质计算压力。 6.华脱尔斯(waters)法是以弹性设计基础的设计方法,将高颈法兰分成(1) 壳体,(2) 椎颈,(3) 法兰环三部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壳体理论和平板理论对三部分进行应力分析。 7.常见的开孔补强结构形式有(1) 贴板补强,(2) 厚壁管补强,(3) 整锻件 。 8.双鞍座卧式容器设计时,对筒体主要校核跨中截面处轴向弯曲应力σ1,σ2 ;支座截处(1) 轴向弯曲应力σ3,σ4, (2)切向剪应力τ,(3) 周向弯曲应力和周向压缩力σ5,σ6,σ71,σ8。 9.塔设备在风力作用下,平行于风力的振动,使塔产生倾倒趋势,

垂直于风力的振动,使塔产生诱导共振。 10.固定管板换热器中,由于壳体壁温和管束壁温的不同, 固而在壳体和管束上产生了温差应力,在设计中,可以采取壳体上设 膨胀节的方法减少温差应力。 二、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正确画√,错误画×) 1.当开孔直径和补强面积相同时,采用插入式接管比平齐式接管更有利于补强。(√) 2.在筒体与端盖连接的边缘区,由于Q0,M0产生的边缘应力具有局部性,属于一次局部薄膜 应力。 (×) 3.密封设计中,轴向自紧密封,主要依靠密封元件的轴向刚度大于被联接件的轴向刚度(×) 4.外压容器失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壳体材料的不均匀和存在一定的椭圆度所致。(×) 5.受横向均布载荷作用的圆平板,板内应力属于一次总体薄膜应力。(×) 6.“分析设计法”是比“规则设计法”更先进的设计方法,过程设备设计将用“分析设计法” 取代“规则设计法”。 (×) 7.等面积补强法,是依据弹性理论建立的一种精确补强方法,因而能较好的解决开孔引起的 应力集中问题。(×) 8.高压容器设计,由于介质压力较高,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壁厚t d越厚越好。(×) 9.圆筒体上开圆孔,开孔边缘轴向截面的应力集中现象比环向截面更严重。(√) 10.轴向外压圆筒的临界载荷通常以临界压力P cr表征,而不用临界应力 cr。(√) 11.压力容器制作完毕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 12.卧式容器鞍式支座结构,在容器与鞍座之间加垫板,以焊接固定,有效地降低了支座反 力在容器中产生的局部应力。 (√) 13.一夹套反应釜,罐体内压力为0.15MPa,夹套内压力为0.4MPa,则罐体内设计压力取

(完整版)Word2010考试题及答案

Word201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Word 2010具有的功能是( D ) A.表格处理 B.绘制图形 C.自动更正 D.以上三项都是 2、下面关于Word标题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双击标题栏,可最大化或还原Word窗口 B.拖曳标题栏,可将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C.拖曳标题栏,可将非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D.以上三项都不是 3、Word 2010中的文本替换功能所在的选项卡是(B) A."文件" B."开始" C."插入" D."页面布局" 4、Word 2010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在( B ) A.段落的首部 B.段落的结尾处 C.段落的中间位置 D.段落中,但用户找不到的位置 5、Word 2010文档的默认扩展名为( C ) A.txt B.doc C.docx D.jpg 6、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可以显示页面四角的视图方式是( C) A.草稿视图方式 B.大纲视图方式 C.页面视图方式 D.阅读版式视图方式

7、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当前正编辑一个新建文档"文档1", 当执行"文件"选项卡中的" 保存"命令后( B ) A."文档1"被存盘 B.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C.自动以"文档1"为名存盘 D.不能以"文档1"存盘 8、在Word 2010中,欲删除刚输入的汉字“李”字,错误的操作 是( D) A.选择"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撤消"命令 B.按Ctrl+Z键 C.按Backspace键 D.按Delete键 9、在Word 2010编辑状态中,使插入点快速移动到文档尾的操作 是( B ) A.Home B.Ctrl+End C.Alt +End D.Ctrl+ Home 10、在Word 2010,如果无意中误删除了某段文字内容,则可以 使用"快速访问工具栏"上的( A )按钮返回到删除前的状态。 A. B. C. D. 11、在Word 2010文档中插入数学公式,在"插入"选项卡中应选 的命令按钮是(D) A.符号 B.图片 C.形状 D.公式 12、在Word 2010的"字体"对话框中,不可设定文字的( B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学史复习题

数学史复习题 一、1.对于数学史的分期,1820’—现在属于 1.A.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B.初等数学时期 C.近代数学时期 D.现代数学时期 是希腊演绎几何的最高成就。 A.《原本》 B.《方法》 C.《圆锥曲线论》 D.《大成》 2.______的《数学汇编》被认为是古希腊数学的安魂曲。 3.A.海伦 B.托勒玫 C.丢番图 D.帕波斯 4.“百鸡问题”是“算经十书”中的______卷下的最后一题。 A.《孙子算经》 B.《张邱建算经》 C.《缉古算经》 D.《海岛算经》 5.关于一次同余组求解的剩余定理被称为“______”。 A.中国剩余定理 B.孙子定理 C.秦九韶定理 D.杨辉定理 6.“我思故我在”是______的名言。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笛卡儿 D.莱布尼茨 7.______是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微积分文献。 8.A.《流数简论》 B.《运用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 C.《流数法与无穷级数》 D.《曲线求积术》 8.“每个偶数是两个素数和;每个奇数是三个素数之和。”这就是着名的 9.A.费马小定理 B.费马大定理 C.哥德巴赫猜想 D.华林问题 世纪数学家们在对几何学作统一处理的观点下进行探索,在所有这些努力中,______ 在《几何基础》中使用的公理化方法最为成功。 A.希尔伯特 B.庞加莱 C.罗巴切夫斯基 D.黎曼 10.英国生物学家和统计学家______在现代数理统计的建立上起了重要作用。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了他老师高尔顿首先提出的“相关”与“回归”的理论,成功地创立了生物统计学。 A.贝叶斯 B.皮尔逊 C.费希尔 D.克拉默 1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发展再一次表明,人类计算机工具的改进是离不开数学与数学家的贡献的。电子计算机都是以______的设计思想为基础的。 A.帕斯卡 B.巴贝奇 C.冯·诺依曼 D.图灵 12.费马大定理是1994年由英国数学家______完成的。 A.库默尔 B.谷山丰 C.弗雷 D.维尔斯 13.古典数学名着《圆锥曲线论》的作者是阿波罗尼奥斯。 2.“宋元数学四大家”是秦九韶、李冶、杨辉和朱世杰。

2003练习题及答案(Word)

Word 2003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通过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修改保存文档的默认文件夹? A 在“选项”下,单击“保存”选项卡。 B 在“自定义”下,单击“选项”选项卡。 C 在“选项”下,单击“文件位置”选项卡。 D 在“自定义”下,单击“文件位置”选项卡。 2.有关格式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首先双击格式刷,然后在段落中多次单击 B 首先将光标插入点定位在目标段落中,再双击格式刷 C 首先将光标插入点定位在源段落中,或选中源段落,再双击格式刷 D 取消格式刷工作状态,不能用Esc键 3.在Word文档中,关于设置字号,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大字号为“初号” B 可在工具栏的“字号”框中直接输入自定义大小的字号,例如200 C 最大字号为“72”号 D 最大字号可任意指定,无限制 4.在Word中输入“叁万贰千捌佰肆拾柒”,最便捷的方法是: A 利用“插入”→“数字”的方法,再选择“壹,贰,叁…”数字类型 B 利用查找替换 C 插入特殊符号 D 插入符号 5.以下哪一项功能可以帮助您查找不熟悉单词的近义替换词? A 同义词库。 B 自动编写摘要 C 拼写和语法。 D 自动更正。 6.在Word 2003中,通过以下哪一项功能可以将不同人员的编辑内容合并到一个文档中: A 自动编写摘要。 B 插入引用。 C 比较并合并文档 D 插入文件。 7.通过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最便捷地统计文档的行数和段落数? A 使用“字数统计”功能。 B 启用行号功能。 C 查看“文档结构图”中的统计信息。 D 通过“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看每页的行数。 8.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工具栏主要包括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 B 标尺分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 C 状态栏可以显示正在使用何种中文输入法 D 滚动条可以隐藏。 9.通常情况下,“标题栏”是以何种颜色为底色 A 黑色 B 白色 C 蓝色 D 灰色 10.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状态栏位于文档的底部,可以显示页号、节号、页数、光标所在的列号等内容 B 滚动条是位于文档窗口右侧和底边的灰色条 C 通常情况下,菜单栏中有8个菜单 D 标题栏可以显示软件名称和文档名称 11.新建文档的快捷键是 A Alt+N B Ctrl+N C Shift+N D Ctrl+s 12.在Word2003文档中,对图片设置下列哪种环绕方式后,可以形成水印效果。 A 四周型环绕 B 紧密型环绕 C 衬于文字下方 D 衬于文字上方 13.在Word2003中,“页面设置”命令在下列哪一菜单中。 A 格式 B 文件 C 视图 D 插入 14.在word2003中,使用______可以设置已选段落的边框和底纹 A “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 B “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 C “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 D “视图”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

大学数学史题库附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 1.对古代埃及数学成就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A ) A.纸草书 B.羊皮书 C.泥版 D.金字塔内的石刻 2.对古代巴比伦数学成就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C ) A.纸草书 B.羊皮书 C.泥版 D.金字塔内的石刻 3.《九章算术》中的“阳马”是指一种特殊的( B ) A.棱柱 B.棱锥 C.棱台 D.楔形体 4.《九章算术》中的“壍堵”是指一种特殊的( A ) A.三棱柱 B.三棱锥 C.四棱台 D.楔形体 5.射影几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 C ) A.音乐演奏 B.服装设计 C.绘画艺术 D.雕刻艺术 6.欧洲中世纪漫长的黑暗时期过后,第一位有影响的数学家是( A )。 A.斐波那契 B.卡尔丹 C.塔塔利亚 D.费罗 7.被称作“第一位数学家和论证几何学的鼻祖”的数学家是( B ) A.欧几里得 B.泰勒斯 C.毕达哥拉斯 D.阿波罗尼奥斯 8.被称作“非欧几何之父”的数学家是( D ) A.波利亚 B.高斯 C.魏尔斯特拉斯 D.罗巴切夫斯基 9.对微积分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的“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其发现者是( C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开普勒 D.牛顿 10.公元前4世纪,数学家梅内赫莫斯在研究下面的哪个问题时发现了圆锥曲线?( C ) A.不可公度数 B.化圆为方 C.倍立方体 D.三等分角 11.印度古代数学著作《计算方法纲要》的作者是( C ) A.阿耶波多 B.婆罗摩笈多 C.马哈维拉 D.婆什迦罗 12.最早证明了有理数集是可数集的数学家是( A ) A.康托尔 B.欧拉 C.魏尔斯特拉斯 D.柯西 13.下列哪一位数学家不属于“悉檀多”时期的印度数学家?( C ) A.阿耶波多 B.马哈维拉 C.奥马.海亚姆 D.婆罗摩笈多 14.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著名的数学问题的数学家是( A ) - 1 - / 9

过程设备设计试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试题及答案 浙江大学2003 —2004 学年第 2学期期末考试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 材化学院任课教师: 郑津洋姓名: 专业: 学号: 考试时间: 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 ? 总分评阅人 得分 一、判断题(判断对或者错,错的请简要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16分) , 脆性断裂的特征是断裂时容器无明显塑性变形,断口齐平,并与轴向平行,断裂的速度快,常 使容器断裂成碎片。 (错误,断口应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 , 有效厚度为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 (错,有效厚度为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 和钢材负偏差) , 钢材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和热处理有较大影响,提高含碳量可使其强度和可焊性增加。 (错误,提高含碳量可能使强度增加,但可焊性变差,焊接时易在热影响区出现裂纹) , 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开孔与接管、支座以及安全附件组成。 (错,缺密封装置) , 盛装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制造时,容器上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 (对) , 承受均布载荷时,周边简支圆平板和周边固支圆平板的最大应力都发生在支承处。 (错周边简支发生在中心处)

, 筒体是压力容器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制造要求高,因此筒体的制造必须用钢板卷压成圆筒 并焊接而成。(错,也可以用锻造筒节、绕带筒体等) , 检查孔是为了检查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等缺陷产生,所有压力容器 必须开设检查孔。 (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开检查孔) 二、选择题(答案有可能多余于一个,每题2分,共16分) 1 《容规》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条件的压力容器 (ABCD) A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B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 3C 容积(V)大于等于0.025m; D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下列关于热应力的说法哪些不正确 (AD) A 热应力随约束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B 热应力与零外载相平衡,不是一次应力 C 热应力具有自限性,屈服流动或高温蠕变可使热应力降低 D 热应力在构件内是不变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BCD ) A 单层厚壁圆筒同时承受内压P和外压P时,可用压差简化成仅受内压的厚壁圆筒。 io B 承受内压作用的厚壁圆筒,内加热时可以改善圆筒内表面的应力状态。 C 减少两连接件的刚度差,可以减少连接处的局部应力。 D 在弹性应力分析时导出的厚壁圆筒微体平衡方程,在弹塑性应力分析中 仍然适用。

过程设备设计第1章课后习题试题

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 单选题 1.1高温容器 所谓高温容器是指下列哪一种:() A.工作温度在材料蠕变温度以上 B.工作温度在容器材料的无塑性转变温度以上 C.工作温度在材料蠕变温度以下 D.工作温度高于室温 1.2GB150 GB150适用下列哪种类型容器:() A.直接火加热的容器 B.固定式容器 C.液化石油器槽车 D.受辐射作用的核能容器 1.3设计准则 一个载荷稳定均匀的内压厚壁圆筒最好采用哪种设计准则:() A 弹性失效 B 塑性失效 C 爆破失效 D 弹塑性失效 1.4《容规》 有关《容规》适用的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工作压力大于0.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B.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C.最高工作压力大于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D.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1.5压力容器分类 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PV>=0.2MPa.m3的低压容器应定为几类容器:()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不在分类范围 1.6材料性质 影响过程设备安全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强度、韧性和与介质的相容性;设备的刚度、抗失稳能力和密封性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材料强度是指在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B.冲击吸收功是指材料断裂过程中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C.刚度是过程设备在载荷作用下保持原有形状的能力 D.密封性是指过程设备防止介质或空气泄漏的能力 1.7介质毒性 毒性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最高容许质量浓度为:() A.<0.1mg/m3 B.0.1~<1.0mg/m3 C.1.0~<10mg/m3 D.10mg/m3 1.8压力容器分类 内压容器中,设计压力大小为50MPa的应划分为:() A.低压容器 B.中压容器 C.高压容器 D.超高压容器 1.9压力容器分类 下列属于分离压力容器的是:() A.蒸压釜 B.蒸发器 C.干燥塔 D.合成塔 单选题1.1 A单选题1.2 B单选题1.3 B单选题1.4 B单选题1.5 C单选题1.6 B单选题1.7 B 单选题1.8 C单选题1.9 C

最新过程设备设计试题

第一章规程与标准 1-1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遵循哪些主要法规和规程? 答:1.国发[1982]22号:《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简称《条例》); 2.劳人锅[1982]6号:《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劳部发[1995]264号:关于修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压力容器部分"有关条款的通知; 4.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 5.劳部发[1993]370号:《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6.劳部发[1998]51号:《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 7.劳部发[1995]145号:关于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实施《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的规定; 8.劳部发[1994]262号:《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 9.化生字[1987]1174号:《液化气体铁路槽车安全管理规定》; 10.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1-2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职责是什么? 答:1.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2.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 3.容器设计总图应盖有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标志。 1-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适用与不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适用范围: 1.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的钢制容器; 2.设计温度范围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 不适用范围: 1.直接用火焰加热的容器; 2.核能装置中的容器; 3.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如泵、压缩机、涡轮机、液压缸等)中自成整体或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 4.经常搬运的容器; 5.设计压力低于0.1MPa的容器; 6.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 7.内直径(对非圆形截面,指宽度、高度或对角线,如矩形为对角线、椭圆为长轴)小于150mm的容器; 8.要求作废劳分析的容器; 9.已有其他行业标准的容器,诸如制冷、制糖、造纸、饮料等行业中的某些专用容器和搪玻璃容器。 1-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适用与不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3个条件的压力容器(第2条第2款中特指的除外): 1.最高工作压力(p W)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大于等于0.025m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在Word中,单击下面四个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下拉列表,该按钮是: (A)显示比例(B)拼写检查(C)帮助(D)新建 2.在Word窗口的工作区中,闪烁的垂直条表示: (A)鼠标位置(B)插入点(C)键盘位置(D)按钮位置 3.在Word中,不打印却想查看要打印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可单击: (A)"打印预览"按钮(B)"文件"按钮 (C)"新建"按钮(D)"文件名"按钮 4.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选取全部文档。 (A)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或按Ctrl+A组合键 (B)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 (C)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连续三击鼠标

(D)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双击鼠标 5.把单词cta改成cat,再把teh改成the后,单击"撒消上一次"按钮会显示: (A)cta (B)cat (C)teh (D)the 6.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 (D)使用剪切板粘贴其他文件的部分图形或全部图形 (C)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 (D)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 7.要改变文档中单词的字体,必须: (A)把插入点置于单词的首字符前,然后选择字体 (B)选择整个单词然后选择字体 (C)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选择单词 (D)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单击单词一次 8.Word把格式化分为等3类。 (A)字符、段落和句子格式化(B)字符、句子和页面格式化 (C)句子、页面格式和段落格式化(D)字符、段落和页面格式化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到八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储运设备 1 设计双鞍座卧式容器时,支座位置应按哪些原则确定?说明理由。双鞍座卧式储罐的受力状态可简化为受均布载荷的外伸简支梁,由材料力学可知当外伸长度A=0.207时,跨度中央的弯矩与支座截面处弯矩绝对值相等,所以一般近似取A≤0.02L,其中L为两封头切线间的距离,A为鞍座中心线至封头切线间距离2)当鞍座邻近封头时,封头对支座处的筒体有局部加强作用,为充分利用加强效应,在满足A≤0.2L下应尽量满足A≤0.5R0 (R0为筒体外径) 3卧式容器支座截面上部有时出现“扁塌”现象是什么原因?措施?原因:当支座截面处的圆筒不设加强圈,且A<0.5Ri时,由于支座处截面受剪力作用而产生周向弯矩,在周向弯矩作用下,导致支座处圆筒上半部发生变形,产生所“扁塌”现象。 措施: 1)设置加强圈 2)A<0.5Ri,使支座靠近封头布置,利用加强圈或封头的加强作用 3)补设加强圈,且A<0.5Ri 4 双鞍座卧式容器中应计算哪些应力?分析这些应力如何产生的?(1)圆筒上的轴向应力,由轴向弯矩引起 2)支座截面处圆筒和封头上的切应力和封头的附加拉伸应力,由横向剪力引起3)支座截面处圆筒的周向弯曲应力,由截面上切应力引起 4)支座截面处圆筒的周向压缩应力,通过鞍座作用于圆筒上的载荷所导致 5 鞍座包角对卧式容器筒体应力和鞍座自身强度有何影响? 鞍座包角θ时鞍式支座设计时需要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大小不仅影响鞍座处圆筒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而且也影响卧式储罐的稳定性及储罐支座系统的重心高低。鞍座包角小,则鞍座重量轻,但是储罐一支座系统的重心较高,且鞍座处筒体上的应力较大。常用包角有120,135,150 6 在什么情况下应对双鞍座卧式容器进行加强圈加强? 如卧式储罐支座因结构原因不能设置在靠近封头处,且圆筒不足以承受周向弯矩

过程设备研发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储存设备 5.1设计卧式储存罐双鞍座支承时,两支座的状态应采用:(C) A.两个都固定 B.两者均可移动 C.一个固定,一个移动 D.以上均可 5.2低温球罐的支柱与球壳连接处最好采用:(C) A.接连接结构形式 B.加托板结构 C.U型柱结构形式 D.支柱翻边结构 5.3卧式储罐发生扁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 A.支座处截面受剪力作用而产生周向弯矩 B.圆筒上不设置加强圈 C.支座的设置位置不适合 D.设计压力过高 5.4随着石油业的发展,在大型球罐上最常采用的罐体组合方式是:(C ) A.纯桔瓣罐体 B.足球瓣式罐体 C.混合式罐体 D.两个半球组成的罐体 2.换热设备 6.1根据结构来分,下面各项中那个不属于管壳式换热器:(B )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B.蓄热式换热器 C.浮头式换热器 D.U形管式换热器 6.2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换热器:(C )

A.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B.蓄热式换热器 C.间壁式换热器 D.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 6.3下面那种类型的换热器不是利用管程和壳程来进行传热的:(B ) A.蛇管式换热器 B.套管式换热器 C.管壳式换热器 D.缠绕管式换热器 6.4下列关于管式换热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 A.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管式换热器仍占绝对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换热器。 B.蛇管式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它由金属或者非金属的管子组成,按需要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C.套管式换热器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小,检测、清洗和拆卸都较为容易。 D.套管式换热器一般适用于高温、高压、小流量流体和所需要的传热面积不大的场合。 6.5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换热器的防振效果的有:(A) A.增加壳程数量或降低横流速度。 B.改变管子的固有频率。 C.在壳程插入平行于管子轴线的纵向隔板或多孔板。 D.在管子的外边面沿周向缠绕金属丝或沿轴向安装金属条。 二、多选题 6.换热设备 6.1 按照换热设备热传递原理或传递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ABC) A.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B. 蓄热式换热器 C. 间壁式换热器 D. 管式换热器 6.2 下面属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的有:(ABCD) A. 换热管 B. 管板 C. 管箱 D. 壳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