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精选5篇)

临床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精选5篇)

第一篇:临床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的目的在于氢来自受试者的当选据迅速、完整、无误地收入报告,所有涉及数据管理的各种步骤均需记录在案,以备审核人员对试验实施过程和收集的数据的质量进行稽查或检查。申办者应当保证有满意的计算机数据库的维护和支持程序。开始试验前需设计可被计算阅读与输入的临床报告表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在临床试验的设计与结果的表达与分析过程中,必须采用规范的统计学分析。因此,临床研究从设计试验方案到完成总结报告的各阶段都要有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参加。他们在临床试验中的作用包括下列内容:

λ参与制订和审查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设计、确定样本量和把握度、在防止试验偏性的方法(如盲法和随机技术)中进行统计学计算、随机化及设盲、制订入选和排除标准、确定伴随或预兆性因素、制订统计分析计划(Statistical analysis plan,SAP)等;λ参与CRF和数据库的设计和审查;λ建立基线标准;λ准备原型分析;λ准备分析程序;λ参与数据监查和筛选;λ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λ起草统计分析报告;λ参与起草总结报告等。

临床试验方案中要写明统计学处理方法,此后的任何变动必须在临床试验总对报告中记述并说明理由。若需做中期分析,应说明理由及规程。统计分析结果的表达着重于对临床意义的理解。对治疗作用的评价应将可信限与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一并予以考虑。

研究者和申办者必须保证收集的数据的高质量,统计人员则必须保证数据处理的完整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和发现要写入总结报告。统计分析中若发现有遗漏的、未用的或我余的资料应加以记录和说明。临床试验的统计报告必须与临床总结报告相符。通常在试验结束时,申办者与研究者协商后安排有资格的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对试验数据

进行统计学处理。应当保证统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在数据一收到后就开始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方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的良好合作和及时报告有助于避免研究结束时数据处理上的无谓延误。数据的输入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可使统计分析和分析报告很快完成。

应当在数据输入和处理的所有阶段进行数据质量保证检查。采用数据双输方法可减少输入错误。统计人员也可以在最后分析之前进行一次人工抽查(抽查率应达10%~20%)。

第二篇:数据处理考纲

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规则

计算机操作员(数据处理)

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

2012年7月

竞赛标准

一、竞赛目的考查参赛选手对于数据处理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析理解竞赛题目给出的数据处理应用系统需求,运用所学数据库语言与工具,以软件工程思想为指导,独立快速完成数据处理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竞赛任务

竞赛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处理的理论试题,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选手对于数据处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本概念和Excel电子表格、Access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等,占总分的20%;第二部分为实际操作试题,任务1要求选手按要求处理给定的Excel电子表格,得出需要的数据和图表结果,任务2要求参赛选手按照题目给定的数据处理需求,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建立数据库,开发出一套符合要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每完成一项操作或实现某一功能均有相应得分。占总分的80%。

三、要求

要求参赛选手掌握以下基本知识和技能:

1.熟练掌握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能进行排序、分类

汇总、筛选、计算和统计绘图等操作。

2.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熟悉SQL语言,E-R图,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数据访问技术(数据库的结构设计与修改,多表间一对多与多对多的关联处理,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功能,数据的统计和排序功能,数据库安全设计等)。

3.熟练掌握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系统,数据表创建、查询、视图、导入、窗体设计、报表输出等,能使用Access开发数据处理应用程序。

4.熟悉Windows操作环境,可以独立进行编程工作;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美观易用。

5.本次竞赛不再提供其它编程环境。

四、评分标准

注:根据具体题目评分标准细则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时,以用时最少的选手排名在前。

五、设备和工具材料

六、竞赛时间

本项目竞赛时间为180分钟(3小时),其中理论测试时间30分钟(0.5小时),实际操作时间150分钟(2.5小时)。

七、注意事项

1.所有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存储媒体(如磁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具有存储功能的手机等)、任何无线上网设备和参考资料进入赛场。竞赛现场的硬盘装有保护卡,关机或断电后不能保存数据,选手必须将开发好的程序、数据库

保存在监考人员指定的分区和文件夹。建议选手及时保存数据。

2.竞赛组委会有权在必要时对竞赛任务、评分标准等进行修改,并及时在官方网站上公示。

3.参赛选手须正确操作、使用竞赛组委会现场提供的设备及工具,以免发生损坏。进入赛场后,及时检查计算机和软件,如有问题,立即向工作人员举手示意。

4.评判时如出现参赛选手得分相同的情况,将考虑作品完成的速

度。

5.竞赛标准的解释权归竞赛组委会所有。

第三篇:数据处理教案

数据处理教案

引言:

根据高专中专部安排,由我带10级综合班的数据处理课和Office 办公自动化课,根据教学的要求,特写此教案,该教案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数据处理定义,结构,常用软件;第二部分计算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Excel数据处理;第四部分介绍常用数据库(access、sql语句),第四部分介绍简单的关系数据库、数据建模等;第五部分介绍简单的数据处理、报表制作等。

第一部分数据处理定义,结构第一节数据处理定义

教学目的:通过对数据处理的定义使学生明白,在当今的社会,数据是如何的重要,数据处理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学内容:重点是数据处理的定义,难点为如何看待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模糊数据和数字数据的区别教学方法:口述与上机教学进程:全面4个课时为理论口述讲解,后面4个课时上机介绍数据处理常用软件。

1.1.1数据处理定义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数据的形式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或声音等。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数据处理是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环节。数据处理贯穿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1.1.2数据处理软件

数据处理离不开软件的支持,数据处理软件包括:用以书写处理

程序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编译程序,管理数据的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及各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软件包。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可靠,还有一整套数据安全保密的技术。1.1.3 数据处理方式

根据处理设备的结构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数据的时间空间分布方式的不同,数据处理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要求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每种处理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应当根据应用问题的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数据处理主要有四种分类方式①根据处理设备的结构方式区分,有联机处理方式和脱机处理方式。②根据数据处理时间的分配方式区分,有批处理方式、分时处理方式和实时处理方式。③根据数据处理空间的分布方式区分,有集中式处理方式和分布处理方式。④根据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方式区分,有单道作业处理方式、多道作业处理方式和交互式处理方式。

1.1.4 数据处理加工

数据处理对数据(包括数值的和非数值的)进行分析和加工的技术过程。包括对各种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编辑等的加工和处理。比数据分析含义广。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数值计算所占比重很小,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进行信息管理已成为主要的应用。如侧绘制图管理、仓库管理、财会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技术情报管理、办公室自动化等。在地理数据方面既有大量自然环境数据(土地、水、气候、生物等各类资源数据),也有大量社会经济数据(人口、交通、工农业等),常要求进行综合性数据处理。故需建立地理数据库,系统地整理和存储地理数据减少冗余,发展数据处理软件,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处理。1.1.5 数据清洗

有关商务网站的数据处理:由于网站的访问量非常大,在进行一些专业的数据分析时,往往要有针对性的数据清洗,即把无关的数据、不重要的数据等处理掉。接着对数据进行相关分分类,进行分类划分之后,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选择模式分析的技术,如路径分析、兴趣关联规则、聚类等。通过模式分析,找到有用的信息,再通过联机分析(OLAP)的验证,结合客户登记信息,找出有价值的市场信息,

或发现潜在的市场。

第二节数据处理结构

教学目的:通过对数据处理结构的介绍使学生明白数据仓库、数据集市与数据挖掘的关系。

教学内容:重点是数据仓库的图像理解,难点也是数据仓库整体结构的理解。教学方法:口述与上机教学进程:全面4个课时为理论口述讲解,后面4个课时上机介绍数据仓库案例。

1.2.1商业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机会(数据处理)

商业智能就像几年前的ERP(企业资源管理)一样,正成为企业首席技术官们关注的焦点,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众所周知,在ERP等基础信息系统部署完之后,企业能够对其业务数据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于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创造价值成为企业下一步思考的问题。

商业智能系统已经作为一种含金量极高的管理工具,融合在部分大型企业管理文化的血脉之中了。商业智能在帮助企业管理层发现市场机会、创造竞争新优势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新宠也是必然的。

商业智能软件市场稳步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商业智能领域并购不断,商业智能市场已经超过ERP和CRM(客户关系管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从中国市场来看,商业智能已经被电信、金融、零售、保险、制造等行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操作型商业智能逐步在大企业普及,商业智能不局限于高层管理者的决策之用,也日益成为普通员工日常操作的工具。

不过,尽管这个市场潜力巨大,但仍有不少的现实情况导致这一市场的发育没有大家预期中的那么好。首先一点,国内的成熟、专业的商业智能实施顾问较少,不但上游厂商的相关人才少,下游负责实施的渠道合作伙伴更是缺乏相关人才,很多时候用户要启用商业智能工具,但是不太明确自己的需求,负责实施的人很多时候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给用户很好的解决方案;其次,目前多数商业智能厂商,尤其是国外厂商都是通过分公司或办事处来销售的,而未来国内制造业

企业多数需要本地化服务,这种模式必将改变。同时,商业智能系统的销售、服务要求代理商要有很强的能力,如何选择、培养、发展这些代理商将是商业智能大发展面临的一个很重要问题。

SaaS将成为重要交付模式

同时,商业智能系统的核心不是平台,而是模型。目前,由于国内应用商业智能的企业并不多,应用深入的更少,应用基础也比较薄弱,即使拿来国外先进的商业模型也不一定能运转起来,所以尽快建立各种适合国内企业特色的模型是各服务商未来要加大投入着力解决的。当然,对企业而言,商业智能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数据的支持。如果没有准确的数据,那么所要分析产生的报表、决策都与事实存在差距,将会导致整个决策的错误,因此,必须要求前期的数据准确。

最后,随着云计算的大规模普及,下一代商业智能的精细分析系统很可能会建设在动态的基础架构上,而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也会带动商业智能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这就是“云智能”。我国企业需要抓住“云智能”机遇,加快发展、迎头赶上,才能从容应对下一阶段的全球化竞争。

1.2.2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及概念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是以单一的数据资源,即数据库为中心,进行事务处理工作的。然而,不同类型的数据有着不同的处理特点,以单一的数据组织方式进行组织的数据库并不能反映这种差异,满足不了现代商业企业数据处理多样化的要求。总结起来,当前的商、世企业数据处理可以大致地划分为2大类: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操作型处理也叫事务型处理,主要是为企业的特定应用服务的(这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分析型处理则用于商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这种需求既要求联机服务,又涉及大量用于决策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具体体现在:

1)历史数据量大;

2)辅助决策信息涉及许多部门的数据,而不同系统的数据难以集成;

3)由于访问数据的能力不足,它对大量数据的访问能力明显下降。

数据仓库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数据仓库的创始人Inmon指出:“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它从大量的事务型数据中抽取数据,并将其清理、转换为新的存储格式,即为决策目标把数据聚合在一种特殊的格式中,作为决策分析的数据基础,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从不同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的难题。同时,利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可以对数据仓库提供的数据进行深入加工。

企业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一个典型的企业数据仓库系统通常包含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OLAP服务器以及前端工具与应用4个部分。

1)数据源。

数据源是数据仓库系统的基础,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源泉。通常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包括存放于企业操作型数据库中(通常存放在RD-BMS中)的各种业务数据,外部信息包括各类法律法规、市场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各类外部统计数据及各类文档等。

2)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在现有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抽取、清理,并有效集成,按照主题进行重新组织,最终确定数据仓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同时组织存储数据仓库元数据(具体包括数据仓库的数据字典、记录系统定义、数据转换规则、数据加载频率以及业务规则等信息)。按照数据的覆盖范围,数据仓库存储可以分为企业级数据仓库和部门级数据仓库(通常称为“数据集市”,Data Mart)。数据仓库的管理包括数据的安全、归档、备份、维护、恢复等工作。这些功能与目前的DBMS基本一致。

3)OLAP服务器。

对分析需要的数据按照多维数据模型进行再次重组,以支持用户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发现数据趋势。

4)前端工具与应用。

前端工具主要包括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报表工具、查询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开发的应用。其中数据分析工具主要针对OLAP服务器,报表工具、数据挖掘工具既针对数据仓库,同时也针对OLAP服务器。

1.2.3商业智能(BI)落地需要的三大工具

商业智能(后面简称BI)的各类角色用户必须借助和使用工具实现其需求。BI角色分为业务、业务融合技术、技术这三类,对于其相应的应用需求(含演绎型和归纳型)和管控开发需求,需要借演绎型需求支撑工具和归纳型需求支撑工具,及管控开发型工具来予以实现。本篇先讲述演绎型需求支撑的7种工具,其可分为描述统计工具、经营技术与方法、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OLAP分析、知识发现工具、专家系统以及决策方法与模型。管控开发支持型工具一般包括系统管理工具、开发工具;

笔者认为BI以认识论和组织理论为基本原理,采取相适宜的“工具”,旨在帮助“相关角色”对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内容”做出最佳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它由“三维模式”和“三层漏斗”组成,是辅助整个企业集理念,组织,流程,技术为一体的整体决策支持方案三维模式由角色维、内容维和工具维构成,体现了BI的主体、客体和工具等一般性原理。根据BI的定义,只有清晰划分相关角色并据以确定需求,并借助工具才能实现BI辅助主体对职责范围的有关事项做出最佳决定的宗旨。

BI的业务类角色、技术类角色以及业务融合技术类角色对应存在着业务应用需求(指业务类的演绎型需求和业务融合技术类的归纳型需求)和技术应用需求,即管控开发型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以有效实现和提升,必须借助工具。针对三大类角色的两种需求,BI的工具分为应用型支撑型工具和管控开发支持型工具。鉴于文章的范围,硬件支撑工具的内容请参见相关书籍。

应用支撑工具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工具、经营技术与方法、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OLAP分析、知识发现工具、专家系统以及决策方法与模型。管控开发支持型工具一般包括系统管理工具、开发工具。一

般来说,这些工具以软件包的形式形成产品。鉴于BI对于业务应用的重要作用及业务应用成功对BI的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BI的应用型支撑工具,并对有关产品作简单介绍。

一、实现演绎型需求的7种工具

BI的演绎型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报表查询、综合分析、决策选择讨。如下图所示,BI的演绎型需求通过描述性统计工具、报表与展示工具、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经营技术与工具、OLAP分析及专家系统工具、决策方法与模型来实现。

上图中,描述性统计工具帮助用户在报表查询层次实现对事实的充分了解;综合分析以逻辑的方式帮助相关主体寻求原因或对简单问题直接获得建议,需要运用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经营技术与工具及OLAP分析来得以实现。专家系统和决策方法与模型是实现定量和部分定性决策的有力工具。通过该类工具,用户在决策选择时通过评价各个方案的优劣来辅助主体选择最优,得出结论。BI 演绎型应用的三层次结构合理、有步骤地解决了前提、逻辑规则和结论这一演绎型思维方法的迁移应用。

(一)描述性统计工具

统计的基本意义在于利用统计指标,通过指标值的对比关系和发展变化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和数量关系,表明其变化发展的过程、结果及其规律。作为统计学两大基本内容之一的描述性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对数据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而对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分析则是其主要内容。描述性统计工具指为实现相关主体对基本事实了解的需求而需利用基本指标。这些基本统计指标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总量指标:表明具体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数值,是计算各种派生指标的基础。如某集团公司年销量即是总量指标。它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和时期总量(如某个事业部门的总销量)、时点总量(如月末库存)。总量指标可通过直接计算和间接计算求出。

相对指标:表明两个互有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统计指标。如竞争企业之间库存周转率的对比,或行业内某企业销量与行业总销量的对比等等;常用的同比和环比也是相对指标的运用。相对指标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及其数量的对比关系,从现象间数量对比关系中清晰地认识事物。其次,可使原来无法直接比较的现象,找到共同的基础进行科学地对比分析。相对指标又包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结构相对指标(高中低档产品利润在全部利润中的各自占比)、比例相对指标(产品A与产品B的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某企业销量增长率与竞争企业销量增长率的对比)、强度相对指标(如烟草行业销售情况中条/人指标的对比)、动态相对指标(如历年的销售额的比较)。运用时,要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确定可比的对比指标、相对指标要与对比基数结合使用。

平均指标:反映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可以对比总体的一般水平,如分公司年平均销量与总公司平均销量的对比,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推算和预测。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较少用,主要用于已知标志总量而不知单位总量的情况)、几何平均数(一般用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众数(一组序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处于中间的数)五种。使用平均数时要与变异指标结合使用,有时需要用组平均数补充总体平均数。

标志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数值差异程度,通过变异指标可以揭示被平均指标掩盖了的差异情况,也可作为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可分为: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志变异系数。全距是标志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如2006年某产品在全国各省中最高销量与最低销量之差;平均差是各个标志值与总体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绝对值。标准差为各个标志值与总体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的正平方根,其值越大表明差异越大,平均值不能很好代表一般水平;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的比值称为标志变异系数,用以两个平均数指标不相等时的对比。

描述性统计工具在当前BI的行业应用中非常普遍。值得关注的是,

当前一般BI的报表查询应用涉及更多是描述性统计的总量指标、平均指标和比较指标,而对于描述离中趋势的标志变异指标运用得相当不够。事实上,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解决B I的应用主体很多实质性问题,比如在众多品牌中找到销量不稳定的品牌,在众多客户中找到交易额波动大的客户,这些信息为BI的应用有关主体在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库存方面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二)报表与展示工具

以报表应用类别区分,BI系统能利用报表与展示工具来生成统计报表和查询报表。查询报表较为简单,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较容易地定制。由于中国式统计报表众多的表头项以及表头中首格的一重甚至多种斜线的特征,甚至在表头项中又切分子表头的复杂情况,致使生成统计报表较为困难。国外的BI产品在生成统计报表方面和国内的某些产品相比,如水晶报表,操作过程较繁锁。对于报表的展示,一是产生表格,二是产生与表格对应的图形,如曲线图、柱形图、三维图等。一般来说,要求报表与图形连动。即当报表数据发生变动时,图形跟着变动。或者相反,图形的变动要带来报表数据的变动。这是在钻取时较容易产生的情况。如SAS的Business Intelligence和BO的图形互动功能都能实现此种需求。

报表与展示工具注重实现报表的灵活性,更强调图形展示的美观、图形色彩的模板化定,强调图形种类的多样。这是BI工具的基本功能。前两年大家谈到BI时,更容易评判到某个厂家的BI的界面制作的是否美观等等,这是当时人们对BI应用认识不够造成的。现在厂家在宣传BI时,不仅注重更深层次的综合分析功能和预测、决策功能,更扩大到数据集成与整合,数据存储和元数据管理等全套BI平台上。

(三)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是统计学中统计推断部分的运用,复杂且灵活。它是BI在综合分析层次上的应用。该方法满足业务类用户展望未来的需求。统计推断一般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以及分类与选择。经济预测方法是参数估计的应用推广,包含了点估计和参数估计,如某上时间段销量的预测值,或者预测值所处的区间。经济预测模型是在预测方法的指导下,根据行业的实际经

过修正后建立的预测模型。

定量的预测方法实战中可以建立很多模式,此处以时间序列预测为主简要介绍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的运用。

时间序列预测法是动态分析法的一种运用。动态分析法是在统计研究中,把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进行对比,以了解现象变动的方向、速度、趋势和规律,并据此预测未来的方法。动态趋势分析与预测是动态分析法的重要用途。时间序列是动态分析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前提是编制时间序列,并形成时间序列预测法。当前时间序列有100种左右的预测方法,但其基本方法一般包括简单平均、移动平均、指数平滑、最小二乘等,可以运用到直线趋势预测和曲线趋势预测方面。时间序列影响时间序列的值变化的四种因素:趋势变动、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循环变动在短期预测中通常不考虑。将这四个因素从时间序列值中分解出来的方法称为分解分析法。如2月份在某地的某品牌白酒销量为60箱,通过分解技术,可获知趋势变动(平均水平与增长势头)的影响值为40,中秋的季节变动影响值为15,但不规则变动影响值是5,所以即销量为60。时间序列预测的基本方法结合上述四种因素并运用到直线预测和曲线预测中,就形成了近100种的具体预测方法,如加权平均,加权移动平均、温特斯法等。温特斯法是以指数平滑法为基本模型,结合季节因素并运用到直线趋势中而形成的季节直线趋势和季节变动指数平滑模型。下图分别是直线趋势和曲线趋势预测的结果。

1.2.4数据仓库架构的建立

每一个数据仓库有一个架构。这架构要么是即时的或计划过的;或隐式的或形成文件的。不幸的是,许多数据仓库开发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架构,这极大的限制了它的灵活性。在没有架构的情况下,主题区域就无法契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连接变得无目的,并且使整个数据仓库的管理和变更都难于进行。此外,虽然它可能看起来不重要,数据仓库的架构已成为选择工具时的框架。

让我们把开发一个数据仓库与建造一个真正的房屋进行比较。你如何建造一幢300万美元的大厦呢?更不用说建造一间10万美元的房

子了。你要有蓝图、图纸、技术规范、和在多个层次细节上显示这个房子将如何进行建造的标准。当然,针对房子的各种子系统要有不同版本的蓝图,如管道工程、电气、暖通空调系统(HVAC)、通信、和空间。针对所有的家用的设备也有相应的标准,包括插头、灯具、卫生洁具、门的尺寸等。

对于数据仓库,架构是对数据仓库的元素和服务的一种描述,用具体细节说明各种组件如何组合在一起,和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将如何地发展。就像这房子的比喻,数据仓库架构是一套文件、计划、模型、图纸和规范,针对每个关键的组件区域有独立的分区,并且足够详细到让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实施它们。

这并是一个需求文件。需求文件说明架构需要做些什么。数据仓库架构也不是一个项目计划或任务清单;它说明数据仓库是什么,而不是怎么去做或为什么去做。

一个数据仓库的开发也并不容易,因为相对于房屋的5000年建筑史,我们发展数据仓库系统只有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的标准还不多,工具和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关于我们已经拥有数据仓库系统的档案还很少,而且数据仓库的术语还有很大的出入。

所以,虽然开发一个架构是困难的,但它也是可能的,并且又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最主要的是,架构应该受业务的驱动。如果你的要求是每夜进行更新,这一要求就该包含在架构内,而你必须弄清实现你目标的技术需求。下面是一些业务需求的例子,和针对每种需求的综合技术考量:

●每夜更新――充足的数据准备能力

●全球可用性—平行或分布式服务器

●顾客层次分析――大型服务器

●新数据源――带有支持元数据的灵活工具

●可靠性――工作的控制功能

关键组件区域

一个完整的数据仓库架构包括数据和技术因素。架构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区域。首先,是基于业务流程的数据架构。其次是基础设施,

包括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和电脑。最后,是技术区域,包含用户所需的决策制定的技术以及它们的支持结构。对这些区域将在下文分小节进行详述。

●数据架构

如上所述,在整体数据仓库架构中的数据架构部分是受业务流程所驱动的。例如,在一个制造环境里,数据模型可能包括订单、装运和帐单。每一个区域都依据一套不同的维度。但是在数据模型中对相交维度的定义必须相同。所以相同数据项应该有同样的结构和内容,并有一个创建和维护的单一流程。

当你完成一个数据仓库架构并呈现数据给你的用户,就要做出对工具的选择,但随着需求的设定,选择就会变窄。例如,产品的功能开始融合,就像多维联机分析处理(M OLAP)和关系型联机分析处理(ROLAP)。如果停留在你建造的立方体,多维联机分析处理(MOLAP)便可以了。它速度快又允许灵活的查询――在立方体的范围内。它的缺点是规模(整体上和一个维度内)、设计的局限性(受立方体结构所限)、需要一个专有的数据库。关系型联机分析处理(ROLAP)是多维联机分析处理(MOLAP)的一种替代方案,它克服了多维联机分析处理(MOLAP)的这些缺点。通常,混合联机处理(HOLAP)更受欢迎,它允许一部分数据存储在维联机分析处理(MOLAP)中,另一部分数据存储在关系型联机分析处理(ROLAP)中,折衷了各自的长处。

●基础设施架构

对硬件及数据库选择的问题在于其大小、扩展性和灵活性。在大约80%的数据仓库项目中,这并不困难,大多数企业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他们的需要。

在网络、检查数据来源、数据仓库准备区、以及它们之间的任何设施方面,要确保有足够的带宽用于数据的移动。●技术架构技术架构被元数据目录所驱动。一切都应该受元数据所驱动。服务应该依从表格所需的参数,而不是它们的硬编码。技术架构的一个重要组件是ETL(提取、转换和加载)流程,它涵盖了五个主要区域:

●提取-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并且种类繁多。在这个区域如果有数据的应用时必须考虑对它的压缩和加密处理。

●转换-数据转换包括代理主键的管理、整合、去标准化、清洗、转换、合并和审计。

●加载-加载通常是利用加载最优化和对整个加载周期的支持对多种目标进行加载。

●安全-管理员访问和数据加密的策略。

●元件控制--它包括元件的定义、元件安排(时间和事件)、监控、登录、异常处理、错误处理和通知。

数据准备区需要能够从多种数据源提取数据,如MVS、ORACLE、VM和其它,所以当你选择产品时要具体。它必须将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转化、加载(可能对多个目标)和安全处理。此外,数据准备区的活动要能够自动化进行。不同的供应商的产品做不同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企业将需要使用多种产品。

一个监控数据仓库使用的系统对查询的采集、使用的跟踪是有价值的,而且也有助于性能的调整。性能优化包括通过“管理者”工具进行的成本估算,而且应包括即时查询的时间表。有工具能够提供查询管理服务。可使用工具来针对这些和其它相关任务,如对前台的基于服务器的查询管理和来自于多种数据源的数据。也有工具可用于报表、连通性和基础设施管理。最后,数据访问块应包括报表的服务(如发布和订阅),还应包括报表库,调度程序和分布管理员。

关于元数据

在数据仓库流程中数据的创建和管理要遵循以下的“步骤”:

●数据仓库模型

●数据源的定义

●表的定义

●数据源到目标的映射

●映射和转换信息

●物理信息(表格空间,等)

●提取数据

●转移数据

●加载统计

●业务描述

●查询请求

●数据本身

●查询统计

为显示元数据的重要性,上述的步骤列表中只有三步包括了“真正”的数据-

7、8和12。其他的一切都是元数据,而且整个数据仓库流程都依赖于它。元数据目录的专业技术要素包括:●业务规则--包括定义、推导、相关项目、验证、和层次结构信息(版本、日期等。)

●转移/转换信息--源/目的地的信息,以及DDL(数据类型、名称等等。)

●操作信息--数据加载的工作时间表、依存性、通知和信息的可靠性(比如主机的重定向和加载平衡)。

●特定工具的信息--图形显示信息和特殊功能的支持。

●安全规则--认证和授权。

建立架构

在开发技术架构模型前,要先起草一份架构需求的文件。然后将每一项业务需求计划包含到它的架构中。根据架构的区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组(远程访问、数据准备、数据访问工具等)。了解它如何于其它区域相适应。采集区域的定义及其内容。最后提炼和形成模型的文件。

我们认识到开发一个数据仓库架构是困难的,因此要有一个周密细致的规划。但ZACHMAN框架又超出了大多数企业对数据仓库的需要,所以建议使用一个合理的折衷方案,它由四层流程所组成:业务需求、技术架构、标准和工具。

业务需求本质上驱动着架构,所以要对业务经理、分析师、高级用户进行访谈。从你的访谈中寻找主要的业务问题,以及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挫折、业务流程、时间、可用性、业绩预期的指标。将它

们一一妥善归档。

从IT的角度来看,跟现有的数据仓库/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支持人员、联机分析处理(OLTP)应用组成员、数据库管理员们(DBA);以及网络、操作系统和桌面支持人员进行讨论。也要与架构师和专业规划人员进行探讨。你应该从这些讨论中得知他们从IT的观点考虑数据仓库的意见。从中了解是否有现存的构架文件、IT原则、标准文件、企业数据中心等。

关于数据仓库并没有太多现存的标准,但对于许多组件来说是有标准的。下面是一些需要牢记的标准:

●中间设备--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对象链接与嵌入(OLE)、对象链接与嵌入数据库(OLE DB)、数据通信设备(DCE)、对象请求代理(ORB)和数据库编程(JDBC)

●数据库连接--ODBC, JDBC, OLE DB, 和其它。

●数据管理--ANSI SQL 和文件传输协议(FTP)

●网络访问--数据通信设备(DCE)、域名服务器(DNS)、和轻量目标访问协议(LDAP)

无论它们支持的是哪种标准,主流的数据仓库工具都受元数据所驱动。然而,它们通常并不互相共享元数据而且在开放性上也所有不同。所以,要仔细研究和购买工具。架构师是你选择适当工具的向导。

一个数据仓库架构需要具体到怎样的程度呢?这个问题要问的是:它有足够的信息可以让一个有能力的团队来建立一个满足业务需求的数据仓库吗?至于它要花多长时间,随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它的开发中来(即:它变成了“复杂的技术策略”)和生成的系统需要变得更复杂(即“复杂的功能”),架构的完成会呈指数倍的发展。

像数据仓库中几乎所有的事情一样,一个迭代进程是最好的。你不能一次做完所有的事情因为它太大了,而且业务不能等。同时,数据仓库的市场还没有完备。所以从流程中影响大、高价值部分开始,然后,利用你的成功去带动另外的阶段。

总结: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数据仓库架构的好处如下:

●提供了一个组织结构的框架--架构对什么是单独的组件、如何将它们组装在一起、谁拥有什么部分以及优先次序的问题划出了界线。

●提高了灵活性和维护性--让你能快速加入新的数据来源,接口标准允许即插即用,模型和元数据允许影响分析和单点的变化。

●更快的开发和再利用--数据仓库开发者更能够快速了解数据仓库流程、数据库内容和业务规则。

●管理和通信的工具--定义未来方向和项目范围,确定职务和职责、对供应商传达需求。

●协调多项任务同时进行——多种、相对独立的工作有机会成功地集合。

我们建议公司对准业务需求而又要务实一些。时刻跟上数据仓库产业的进步是很重要的。最后,请记住架构总是存在的:或隐性或具体的,或无计划或计划内的。经验证明,有一个计划内和具体的架构会使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项目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1.2.5如何规划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清洗

可以将数据仓库的数据清洗比做政客们募集资金的过程。几乎不存在任何一方独立存在的可能性。数据清洗往往是数据仓库项目中时间最密集的,最有争议的进程。

什么是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确保无法辨认的数据不会进入数据仓库。无法辨认的数据将影响到数据仓库中通过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所产生的报表。”

在哪里会用到数据清洗的一个简单例子是,数据是如何储存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的。例如:2007年3月11号可以储存为“03/11/07”或“11/03/07”及其他格式。一个数据仓库项目将数据输入数据仓库之前需要将不同格式的日期转变成一个统一的格式标准。

为什么要进行提取,转换和加载(ETL)?

提取、转换和加载(ETL)指的是一种可以帮助确保数据在进入数据仓库之前被清洗过(即符合标准)的工具。供应商提供的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工具更加容易被用来管理持续进行的数据清洗。供应

商提供的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工具坐镇在数据仓库之前,监测输入的数据。如果它遇到了程序指定转换的数据,它就会在数据载入数据仓库之前对其进行转换。

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工具也可以用来从远程数据库或者通过自动设定的事件或通过人工干预提取数据。有替代工具可以替换ETL 工具,这要取决于你项目的复杂性和预算。数据库管理员们(DBA)可以编写脚本来完成提取、转换和加载(ETL)的功能,通常能满足较小的项目需要。微软的SQL服务器都有一个免费的被称为数据转换服务(DTS)的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工具。数据转换服务(DTS)是一款不错的免费工具,但它确实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数据清洗的持续管理上。

提取、转换和加载(ETL)的供应商有Informatica、IBM (Cognos)及Pentaho等。在对所有产品进行选择时,在接触供应商之前列出你认为对一个提取、转换和加载(ETL)供应商的需求。从咨询顾问那里获得服务还是值得的,它能在产品的选择上帮助你进行需求分析。

数据清洗和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对一个数据仓库项目的成功有多重要?

在数据仓库产生的结果符合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值时,提取、转换和加载(ETL)通常被忽视和置于脑后的。结果是,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冠以数据仓库项目的“沉默的杀手”的称号。大多数数据仓库项目由于数据清洗方面的意外情况而体验到延迟和预算超支的情况。

如何规划数据清洗?

及早开始对将要进入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筹划是很重要的,这一筹划可能会随着项目的成熟发展而改变,但当你需要获得数据拥有者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不会改动数据的格式的承诺时,这些文件的踪迹就变得极为有价值。

创建一个需要提取、转换和加载的数据列表。为极有可能需要转换格式的数据设立一个独立的列表。对是否需要购买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工具做出决定,并留出一个全面的预算。从该领域的专家那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精选五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精选五篇) 第一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同的研究设计方法、资料类型、研究目的,适用的统计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临床科研人员应依据自身研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统计软件的发展为数据统计分析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有SAS、SPSS、STRATA等,其中SAS被公认为统计标准软件,也是FDA在其网站上唯一推荐临床试验数据分析软件,该分析系统在临床试验领域应用较为普遍。常用的基本统计方法包括: 1、统计描述:指用统计指标、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 2、参数估计:用样本指标来估计总体指标; 3、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分析、衡量各组研究结果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4、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的相关性。 统计资料按其性质分为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及介于其中的等级资料。不同类型的资料应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基本统计分析原则如下: 1、定量资料分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用参数检验法,偏态分布资料或有不定值资料用非参数检验法。完全随机设计两组比较方差齐时,用t 检验;方差不齐时,用秩和检验法或近似t 检验法。完全随机设计多组比较方差齐时,用方差分析检测在总的资料比较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当肯定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需作组间的两两比较,用q检验、最小显著差法或新复极差法;方差不齐时,用近似F检验或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配对设计资料,用配对t 检验法。配伍组设计的资料,需用配伍组的方差分析。 2、定性资料分析对于计数资料的差异检验,也即率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两组比较:样本数较大,用u检验法或χ2检验法;样本数小

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概述

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概述 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概述 ㈠、统计分析计划书 统计分析计划书由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起草,并与主要研究者商定,其内容比试验方案中所规定的统计分析更为详细。 统计分析计划书上应列出统计分析集的选择、主要指标、次要指标、统计分析方法、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等,按预期的统计分析结果列出统计分析表备用。 统计分析计划书应形成于试验方案和病例报告表完成之后。在临床试验进行过程中,可以修改、补充和完善。在盲态审核时再次修改完善。但是在第一次揭盲之前必须以文件形式予以确认,此后不能再作变动。 ㈡、统计分析集 用于统计的分析集需在试验方案的统计部分中明确定义,并在盲态审核时确认每位受试者所属的分析集。在定义分析数据集时,需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使偏倚达到最小;②控制I类错误的增加。 根据意向性分析(简称ITT)的基本原则,主要分析应包括所有随机化的受试者。即需要完整地随访所有随机化对象的研究结果,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达到。因此,常采用全分析集进行分析。全分析集(简称FAS)是指尽可能接近符合意向性治疗原则的理想的受试者集。该数据集是从所有随机化的受试者中,以最少的和合理的方法剔除受试者后得出的。在选择全分析集进行统计分析时,对主要指标缺失值的估计,可以采用最接近的一次观察值进行结转(last observation carry forward,简称LOCF)。 受试者的“符合方案集” (简称PP),亦称为“可评价病例”样本。它是全分析集的一个子集,这些受试者对方案更具依从性,依从性包括以下一些考虑,如接受治疗,主要指标可以测定以及没有对试验方案大的违反等。将受试者排除在符合方案集之外的理由应在盲态审核时阐明,并在揭盲之前用文件写明。

临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临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临床数据统计分析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为医生们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决策。在此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临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分析 描述统计分析是对数据的整体情况进行概括和描述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百分位数等。 1. 均值(Mean) 均值指的是给定数据样本的平均值,通过将所有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数量得到。均值对于衡量集中趋势非常有用,但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2. 中位数(Median) 中位数是将数据样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的中间值。与均值不同,中位数对于极端值并不敏感,更能反映数据的典型特征。 3. 众数(Mode) 众数指的是在数据样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众数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集中的常见特征。 4.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它可以告诉我们数据的变异程度。标准差越大,代表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 5. 百分位数(Percentile) 百分位数是将数据样本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将其划分为百分之一等分 的数值。通过计算百分位数,我们可以了解数据集中某个特定百分比 的数据所处位置。 二、推断统计分析 推断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推断出总体的特征和参数 估计的方法。 1. 抽样技术 在推断统计分析中,抽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合理的抽样方法,可以从总体中获取到代表性的样本数。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2. 置信区间估计 置信区间估计可以帮助我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并给出估计的置 信水平。通过计算样本均值和标准差,可以根据特定的置信水平得出 总体均值或差异的估计。 3. 假设检验

临床试验中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中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一、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试验在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案优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临床试验的进行过程中,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数据管理是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完整准确的重要工作,也是确保试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此,数据管理在临床试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数据管理的流程 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第一步,包括病人基本信息、病史、常规检查和试验的数据等。 2.数据录入:将采集的数据录入到电子数据系统,比如CRF (临床试验记录表)中。 3.数据清理:对录入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清洗,识别和纠正错误和缺陷数据,使数据更精确可靠。 4.数据审核: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须对录入的数据进行验证和审核。审核可以由数据管理员和临床研究员共同完成。

5.数据备份:临床试验中产生的数据十分重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备份。 三、统计分析的意义 统计分析是临床试验数据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统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临床数据,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构建能够用以支持临床决策的理论模型,以最小化患者风险和最大化临床成功率。一般来说,临床试验采用单盲、双盲、无盲的模式进行,以保证所做的统计分析尽可能客观地表达药物的疗效。 四、统计分析的方法 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 1.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方法可以通过对数据集中、离散、分布、偏斜等统计指标的描述来描述数据集的基本情况。 2.推断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可以确定治疗效果和其随机误差范围,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生存分析:生存分析用于评估药物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包括生存曲线分析、危险比比较等。 五、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的挑战

临床分析工作中的数据处理技巧

临床分析工作中的数据处理技巧数据处理是临床分析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准确地处理临床数据,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展开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下面将介绍几种在临床分析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技巧。 1. 数据清洗 在进行临床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清洗的主要目标是去除错误数据、填充缺失数据以及处理异常值。这可以通过检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数据与已知的范围或标准、使用统计方法等来实现。例如,当某个患者的体重记录为负数时,可以将该数据标记为异常值,并进行删除或者校正。 2. 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更具实际意义的形式。常见的数据转换包括数值化、离散化、标准化等。数值化是将某些非数值类型的数据转化为数值类型,以便进行计算和分析。离散化是将连续变量转化为离散变量,例如将年龄分为不同的年龄段。标准化是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不同单位或者量纲的数据可以进行比较和统一分析。 3.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图形或者图表的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

点图、雷达图等。通过数据可视化,医务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数据的 分布和趋势,从而更好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例如,在分析某种药物的 效果时,可以使用散点图来展示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药 物的疗效。 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通过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对数据进行量化和分析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发现潜在的关联、趋势和规律,并从中得 出结论。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例如,在分析某个疾病的流行趋势时,可以使用时间序 列分析方法,以便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5. 数据存储和管理 在临床分析工作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日后 的查询和使用。因此,良好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常见的 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法包括数据库、电子病历系统等。通过建立完善的 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并且便于后 续的分析和研究。 在实际的临床分析工作中,以上提到的数据处理技巧常常是相互关 联和相互作用的。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选 择和应用这些技巧。通过科学、准确地处理临床数据,将能够更好地 服务于患者,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临床医学数据分析报告

临床医学数据分析报告 一、引言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数据分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临床 医学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规律、推断病因、评估治疗方 法的有效性,甚至预测未来的趋势。本报告旨在对某个特定临床医学 领域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研究背景 为了保护病人隐私,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聚焦于心血管疾病领域的 数据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对 其进行深入的数据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三、数据采集与样本描述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收集了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 临床数据,并进行了合理的脱敏处理,以确保数据分析的隐私安全性。样本总量为1000例,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患者的年龄范围 从30岁到80岁。 四、数据分析方法 我们采用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来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相关 特征。具体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我们将逐步解读每种分析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五、数据分析结果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对样本中各项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等)的描述 性统计,我们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岁,体质指数(BMI)的平均值为26.5,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40 mmHg 和90 mmHg。在样本中,30%的患者有吸烟史,40%的患者有高血压 病史,并且60%的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2. 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BMI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 系(r=0.25,p<0.05),即体重过重的患者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此外,年龄与血压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35,p<0.01),随着年 龄的增长,血压也相应增加。 3. 回归分析 我们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探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影响 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BMI、高血压和糖尿病均与心血 管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关联(p<0.05)。这表明年龄越大、体重越重、同时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高。 4. 生存分析 通过对患者随访数据的生存分析,我们得出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 存曲线,并计算出了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60%。 六、结论

临床分析工作的数据处理技巧

临床分析工作的数据处理技巧数据在临床分析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效的数据处理技巧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临床数据。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临床分析数据处理技巧。 一、数据收集和整理 在进行临床分析工作时,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数据。数据可以来自于病人病历、实验室结果、医疗设备等多个渠道。为了方便数据的后续处理和分析,我们需要将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整理数据包括将数据按照特定的格式进行保存,例如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将数据存储为表格形式。清洗数据则是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去除错误数据或者缺失数据。 二、数据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临床分析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获取数据的特征和规律。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例如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推断性统计则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例如构建置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等。在进行统计分析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并根据数据类型进行相应的数据转换和处理。 三、数据可视化

数据的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表或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人们直 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发现数据的模式和 趋势,推导出更有意义的结论。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柱状图、 折线图、散点图、饼图等。在选择数据可视化方法时,我们需要考虑 数据的特点和分析目的,并选择最合适的可视化工具和图表类型。 四、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是用于在大规模数据中发现隐藏模式和规律的 方法。在临床分析工作中,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 人员识别复杂的临床特征、预测疾病风险、优化治疗方案等。常用的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回归分析、决策 树等。在应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和模型,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和模型评估等步骤。 五、数据的质量控制和隐私保护 在临床分析工作中,数据的质量控制和隐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数 据的质量控制包括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及处理异常值和离 群点。隐私保护则是保护患者隐私信息的安全性。在处理数据时,我 们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总结: 临床分析工作中的数据处理技巧包括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统计 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以及数据的质量控制和 隐私保护。合理有效地处理和分析临床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临床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的目的在于氢来自受试者的当选据迅速、完整、无误地收入报告,所有涉及数据管理的各种步骤均需记录在案,以备审核人员对试验实施过程和收集的数据的质量进行稽查或检查。申办者应当保证有满意的计算机数据库的维护和支持程序。开始试验前需设计可被计算阅读与输入的临床报告表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在临床试验的设计与结果的表达与分析过程中,必须采用规范的统计学分析。因此,临床研究从设计试验方案到完成总结报告的各阶段都要有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参加。他们在临床试验中的作用包括下列内容: ●参与制订和审查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设计、确定样本量和把握度、在防止试验偏性的 方法(如盲法和随机技术)中进行统计学计算、随机化及设盲、制订入选和排除标准、确定伴随或预兆性因素、制订统计分析计划(Statistical analysis plan,SAP)等; ●参与CRF和数据库的设计和审查; ●建立基线标准; ●准备原型分析; ●准备分析程序; ●参与数据监查和筛选;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起草统计分析报告; ●参与起草总结报告等。 临床试验方案中要写明统计学处理方法,此后的任何变动必须在临床试验总对报告中记述并说明理由。若需做中期分析,应说明理由及规程。统计分析结果的表达着重于对临床意义的理解。对治疗作用的评价应将可信限与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一并予以考虑。 研究者和申办者必须保证收集的数据的高质量,统计人员则必须保证数据处理的完整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和发现要写入总结报告。统计分析中若发现有遗漏的、未用的或我余的资料应加以记录和说明。临床试验的统计报告必须与临床总结报告相符。通常在试验结束时,申办者与研究者协商后安排有资格的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应当保证统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在数据一收到后就开始进行统计学分析。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是现代医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临床数据的管理和 分析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探讨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重 要性、挑战以及现代技术的应用。 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疗法或者治疗方法对人类的效果和安全性的 重要手段。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是指收集、整理、存储和审核临床试验 所产生的大量数据的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临床试验数 据管理的关键任务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等 方面。数据录入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清洗则是指对数据进行 审核和校正,确保数据的质量。数据存储则需要使用可靠的数据管理 系统,以便数据的查找和整理。数据安全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首要 任务,保护受试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是不可忽视的。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临床试验数据通常来自 于多个来源,包括医院、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等。数据的采集、整合和 比对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其次,临床试验数据量庞大,涉及到 大量的数据变量和统计指标,需要合理的统计设计和分析方法。此外,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还面临着多中心的数据协作、缺失数据处理和临床 研究伦理等问题。 为了解决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挑战,现代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首先,电子数据捕捉(EDC)系统的使用使得数据的采集和整 合更加便捷和高效。EDC系统能够实时记录数据、自动校验数据的合

法性和逻辑性,并提供数据导出和报告功能。其次,临床试验数据管 理还应用了CDISC(临床数据交互标准联盟)标准,以实现数据的互 操作性和共享性。CDISC标准规范了临床试验数据的格式和结构,使 得数据的比对和分析更加方便。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临床 试验数据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 术可以自动化整理和分析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是评估药物或治疗方法效果的基础。统计分 析根据试验设计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 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和回归分析等。描述性统计用于描述数据的分 布和特征,推断统计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参数和结论,回归 分析则用于评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偏倚分析,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临床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还要遵守统计学原则和伦理准则,确 保数据的合法性和隐私保护。 总之,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是现代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 环节。通过科学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能够全面评估药物和治疗方 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和医疗健康政策提供依据。随着技术 的不断进步,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临床分析临床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

临床分析临床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数据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决策支持。然而,医疗领域的数据非常庞大和复杂,人们往往难以从中快速有效地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床数据挖掘领域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探讨临床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的应用和意义。 1. 临床数据挖掘的定义与意义 临床数据挖掘是指通过分析临床领域中的海量数据,挖掘其中潜在的规律和模式,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的病情、病因和治疗方法,还可以辅助医疗机构进行资源优化和绩效评估。临床数据挖掘的目的是实现个性化医疗,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2. 临床数据挖掘的方法与技术 在临床数据挖掘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如决策树、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决策树可以帮助医生根据病人的特征和病情进行分类和预测;关联规则可以用来发现不同病因之间的关联性;聚类分析可以将病人按照相似的特征分为不同的群体;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3. 临床数据挖掘的应用案例 临床数据挖掘在实际的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医生可以利用临床数据挖掘的方法,预测病人的血糖水平

和危险因素,并根据预测结果为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肿瘤的诊断中,临床数据挖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和预测患者的生存期。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临床数据挖掘在提高医疗水平和效果方面的巨大潜力。 4. 临床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的关系 临床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是紧密相关的领域。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总结和分析,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而临床数据挖掘则是通过对大规模的临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挖掘其中的隐藏知识和模式。临床数据挖掘不仅可以发现统计分析所无法揭示的规律,还可以为统计分析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和依据。 5. 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临床数据挖掘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医疗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数据挖掘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仍然是临床数据挖掘面临的难题。此外,医疗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保证。 总结: 临床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医生和医疗机构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随着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数据的不断积累,临床

临床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规范

临床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规范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数据统计与分析在临床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统计和分析数据,可以为医学的进步和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为了确保临床研究数据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制定统一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一、背景介绍 在医学领域中,临床研究是指对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观察、实验和研究的过程。临床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则是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以获取可靠的结果,并为医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收集与管理 (1)数据收集:临床研究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收集,包括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和标准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管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研究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管理数据,如建立数据库、备份数据、限制数据访问权限等。 三、数据录入与验证

(1)数据录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是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第一步。研究者可以使用电子表格等工具,将数据按照指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录入。 (2)数据验证:验证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双录入、逻辑性检查等方式来验证数据的正确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四、数据分析方法 (1)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描述的方法,包括计数、百分比、均值、标准差等指标。通过描述性统计,可以对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2)推断性统计:推断性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对总体的推断和结论的方法。常用的推断性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五、结果呈现与解读 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得出相关结论并将其呈现给读者。在结果呈现时,需要以清晰简明的方式进行,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文字描述等形式进行展示。同时,对结果的解读也同样重要,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结果进行阐释。 六、数据统计与分析规范的意义 制定统一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规范对于保证临床研究数据的质量和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规范统一了数据的收集、管理、录入和分析流

临床分析医学统计与数据解读

临床分析医学统计与数据解读数据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临床数据的统 计和解读,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 治疗方案。本文将探讨临床分析医学统计与数据解读的重要性以及常 见的统计方法和技术。 一、引言 临床分析医学统计与数据解读是一门研究如何处理和分析医学数据 的学科。通过采集、整理和统计临床数据,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 的病情和变化趋势。在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评估中,临床数据的统计 和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临床数据的统计方法 1. 描述性统计法 描述性统计法是对临床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常见的描述性 统计指标有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数据的集中 趋势和离散程度,有助于医生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2. 推论统计法 推论统计法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得出总体的特征和参数估 计的方法。常见的推论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和回归 分析。通过推论统计分析可以给出医生科学的结论,支持决策和预测。 三、临床数据的解读

1. 异常数据的处理 在临床数据中,常常存在一些异常值。医生需要对这些异常值进行检查和处理。如果异常值是由于数据采集或录入错误引起的,可以进行修正;如果异常值是合理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对病情进行评估和分析。 2. 数据的趋势和规律 通过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和解读,医生可以了解到某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这些数据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3. 数据的关联性分析 临床数据中可能存在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医生可以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如药物的剂量与治疗效果的关联性、血压与心脏疾病的关联性等。这些关联性分析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四、临床分析医学统计的局限性 尽管临床分析医学统计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统计结果可能受到样本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其次,临床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数据的统计和解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医生的统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也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五、结语

医学统计与数据分析

医学统计与数据分析 第一章医学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医学统计则旨在通过定量化的方法分析医学数据,从中发现规律,作出合理的医学判断和决策,为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和指导。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1.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效果的规律。医学统计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医学数据,得出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变量和因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作出更加准确和科学的医学判断和决策。 2.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风险。医学统计可以对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可靠的分析,从而评估治疗效果和风险,为医生提供支持和指导,使医生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对效果和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 3.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医学研究是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医学统计可以将大量观察数据转化为可解释的结果,帮助研究人员准确地获取研究结果,从而推动医学研究的进步。 第二章医学统计分析方法

医学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数据的类型和分析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两类。 1.描述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是针对数据的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如中心趋势、变异程度、分布形态等。 (1)中心趋势测量。中心趋势测量反映数据的核心表现形式,它的主要测量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是样本中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样本量,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据。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数据。 (2)变异程度测量。变异程度测量反映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通常用方差和标准差来表示数据的变异程度。 (3)分布形态测量。分布形态测量反映数据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差异程度,通常用偏态和峰态来描述数据的分布形态。 2.推断统计学 推断统计学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性分析,进行总体参数总体特征的估计和相应统计分析结果的推断。 (1)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标准,从而对研究假设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医疗器械等医学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则是临床试验的核心环节。本文将为您介绍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流程以及关键考量。 一、临床试验数据管理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是确保试验数据质量和完整性的过程。它包括数据采集、存储、验证、清洗和整合等环节。以下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一般步骤: 1. 数据采集:设计合理的数据采集表或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收集到准确、完整的数据。 2. 数据存储: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库或数据管理系统,妥善保存试验数据,防止数据遗失或篡改。 3. 数据验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检查是否符合试验方案和规定的质量控制标准。 4. 数据清洗:纠正数据中的错误、缺失和逻辑问题,保证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5. 数据整合:将来自不同试验中心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以便进行后续统计分析。

在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保密 性以及合规性。严格的合规要求可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这对于后续的统计分析至关重要。 二、临床试验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是根据试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并得出结论 的过程。它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和生存分析等内容。以下是一般的统计分析步骤: 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整体摘要和描述,包括均值、 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此外,还可以通过绘制直方图、散点图 等图表形式进行数据可视化。 2. 推断性统计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判断治疗效果的显著性差异。同时,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 等深入探究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3. 生存分析:对试验数据中的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如计算生存率、 绘制生存曲线等,评估治疗效果对生存期的影响。 在临床试验统计分析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样本量、数据的正态性、 随机性以及多重比较等问题。合理选择适用的统计方法和工具,避免 统计误差和偏差,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关键考量和挑战 在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考量和挑战需 要重视:

临床统计分析

临床统计分析 在医学研究领域,临床统计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通过对临 床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获得一系列定量的数据结果和相应的概 率分布,从而为医学实践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将探讨临床统 计分析的背景、方法和应用。 一、背景 临床统计分析起源于对疾病和治疗效果的评估与研究,旨在通过收 集临床数据并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和结论,为 医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临床统计分析的过程包括数据的搜集、整理、分组以及统计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二、方法 1. 数据搜集与整理 临床数据的搜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临床试验、病例对照 研究、队列研究等。数据的搜集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设计和伦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验证,排除无效或异常 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编码 和分类,以便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方法

临床统计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根据不同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和生存分析等。 描述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包括计算测量指标(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和绘制图表(如频率分布直方图、箱线图等),从而揭示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推断统计分析用于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总体数据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等。通过推断统计分析,可以对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行判断,并评估治疗效果的显著性。 生存分析主要用于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风险,如生存时间、复发率等。常用的生存分析方法有生存曲线分析和危险比分析等,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情况。 3. 统计软件的应用 统计软件在临床统计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丰富的统计分析工具和方法,并自动完成复杂的计算和图形展示。常用的统计软件包括SPSS、SAS、R等,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应用 临床统计分析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评估预后风险因素、确定诊断标准和预测疾病流行趋势等。同时,临床统计分析还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决

临床分析临床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临床分析临床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领域的数据积累越来越多,其中包 括丰富的临床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同时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临床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为医疗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临床大数据分析的意义 临床大数据分析是指对大规模的临床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以发现潜在的模式、规律和趋势。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我们可以深 入了解不同疾病的特点、发病因素以及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个 性化、精准的医疗服务。同时,临床大数据分析还可以为医生提供决 策支持,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二、临床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在进行临床大数据分析时,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技术来提取和 处理数据。其中,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应用较为 广泛的工具。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庞大的临床数据进行自动化 处理和分析,快速发现规律并生成预测模型。此外,数据可视化也是 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可视化展示,直观地呈现出数据的信息,使医 生和研究人员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三、临床大数据分析的应用领域 临床大数据分析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为医疗决策和研究提供支持。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疾病诊断与预测:利用临床大数据分析,可以构建疾病诊断模型,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2. 药物研发与评估:临床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挖掘新的药 物靶点和治疗方法。通过分析临床数据中的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和临床结局,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药物研发和使用提供 指导。 3. 健康管理与预防:通过对大规模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 对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测和预测。基于临床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和预防策略,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潜在疾病风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 高整体健康水平。 4. 医疗资源优化:临床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医院管理者优化医疗资 源的分配和利用。通过分析临床数据中的病例数量、疾病分布和就诊 流程,可以合理规划医生、护士和设备的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 效率。 四、临床大数据分析的挑战和前景 尽管临床大数据分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 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由于医疗数据的复杂性和隐私性,数据的 获取和共享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重 要的问题,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临床大数据的应 用还需要满足医学伦理和法律的要求,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报告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报告 [正文] 一、试验概况 本次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新型药物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式进行,共纳入200名患者, 分为两组进行观察。试验周期为12周,其中第1周为筛选期,第2-8 周为治疗期,第9-12周为随访期。本报告将针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数 据分析。 二、样本信息 样本总数:200名患者 年龄分布:18-65岁 性别比例:男性 50%,女性 50% 病种分布:A病种占70%,B病种占30% 其他基线特征:根据参与者的基线特征分布情况,保证两组间的随 机性。 三、治疗结果 1. 治疗效果评估

根据临床评价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患 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组,治疗组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比例为65%,而安慰剂组为25%。 2. 主要观察指标 在试验期内,我们对多个主要观察指标进行了监测,包括XXX指标、XXX指标和XXX指标等。数据显示,治疗组在这些指标上均表 现出较好的改善趋势,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显著。 3. 安全性评估 针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 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安慰剂组 为20%;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和10%。需要注意的是,治 疗组中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不适,严重不良事件均未导致严重后果。 四、统计分析 1. 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严格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校对,排除了异常和缺失值。然后,应用 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和回归分 析等。 2. 假设检验

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概述

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概述引言: 临床试验是评估新药、新疗法和医疗器械是否安全有效的一种重要方法。正是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才能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本文将概述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一般流程和常用方法,以期帮助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临床试验的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药物剂量和疗程、临床症状和体征等等。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的统计分析至关重要。因此,在收集数据时应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质量。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试验数据进行整体和个体特征的描述和总结。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百分位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数据的基本分布情况,并为后续的推论性统计分析提供基础。 三、推论性统计分析: 推论性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对总体进行估计或者进行假设检验。其中,总体一般指的是相同条件下所有可能的个体或事件。常用的推论性统计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可

以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值,如平均值、比例等。而假设检验 可以用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与某个假设相符,从而验证研究假设的有 效性。 四、多变量分析: 除了单变量分析外,临床试验数据还常常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 关系。多变量分析旨在探究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独立性。常用的 多变量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生存分析等。这些方法可 以帮助揭示试验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趋势,为研究人员提供更深入的 信息。 五、统计软件的应用: 现代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往往依赖于统计软件的应用。常用的统计软 件包括SPSS、SAS、R等。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各种 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结语: 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是评估新药、新疗法和医疗器械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证据的基础。合理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描述性统计分析、推 论性统计分析、多变量分析以及统计软件的应用,都是保证数据分析 质量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只有通过规范的统计分析,才能更好地指 导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患者的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贡献。

临床研究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临床研究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评估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得出准确的结论,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是临床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以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一、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在临床研究中,首先需要收集与研究目标相关的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标准。例如,研究人员可以设计问卷、观察表或者利用医学设备等方式来收集数据。此外,在收集数据之前,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等。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体的有效概括和描述。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数据的中心位置、离散程度、分布形态等信息,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数据的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包括频数分布、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百分位数等。 三、推断统计分析 推断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推断总体的参数。在临床研究中,样本数据的收集相对容易,而研究的目标往往是对总体进行推断。推断统计分析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例如,对于某 种新药的疗效评估,可以通过对随机抽取的样本进行分析,估计总体 的药效范围。参数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等。 假设检验用于验证某种假设是否正确。在临床研究中,常常需要验 证某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或安全性。假设检验的过程包括设置零假设 和备择假设、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进行计算,最后计算p值判断是否拒 绝或接受零假设。 四、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强度和方向。在临床 研究中,常常需要分析某个治疗因素与疾病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相 关分析的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等。 回归分析用于探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在临床 研究中,回归分析可以用于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回归分析的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等。 五、生存分析 生存分析用于研究时间相关的事件发生率,如患者的生存时间或复 发时间。在临床研究中,生存分析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手段对患者生存 时间的影响。常用的生存分析方法包括卡波-迈尔曼生存曲线和Cox比 例风险模型等。 六、统计软件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