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答案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答案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答案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答案

【篇一:我国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txt>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

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

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如果我们不

加以制约、预防,我们地球的环境将越来越恶化,也将制约经济的

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限塑、低碳的号召。作为未来接班人

的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

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老天将

对我们做出严厉的惩罚。为了同时发展经济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

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

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

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

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

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一)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现状:

1. 工业污染,所谓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

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目前,中国的很多

工业往往伴随着资源大量消耗,生产出现的大气随意排放到空气当中,还有极为严重的噪声污染。面对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

的危害呢?一是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

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

造成极大的危害;二是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

三是环境污染,公害泛滥,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还有

些污染不容易发现,发现以后造成的危害已经很严重。对此我们发

现了众多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工厂采取现排

放后处理的处理方式,导致环境的恶化。也有一些工厂为了获取更

多的利润,对一些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江河中,废气直接排

放到空气中导致环境的恶化。

2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

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

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一是噪音污染,据有关部门

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噪音有损听力和

心血管系统,就此看来,噪音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但是噪音污染有

逐年增加的趋势。二是城市空气污染,在北方城市以沙尘浮颗粒污染为主,南方城市酸雨污染比较严重。三是城市污水污染,近年来随

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生活的水平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而且水质污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

下降,地面下沉,等问题,在沿海和北方缺水城市十分突出。四是

城市垃圾污染,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建设和人类生

活最严重的公害之一。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多人还没有意识

到环境对人体的伤害,不能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3. 农业环境污染,在上世纪,农村是多么一片舒适的地方,但随着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资料不断需求,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使

现在的农村也面临了一个问题—环境问题。如今的农村,一些人以为保护环境只是城市人的事,然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农村垃

圾没有统一堆放,洗衣洗菜在同一条小河沟里,喝的是离自家牛栏、猪栏不远的地下井水等等。在农村很多地方你可以发现,垃圾的大

量焚烧,一些池塘里面有很多垃圾,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一些水藻

的大量繁殖??在农村,还有的就是化肥污染,农村人民缺少一定的

知识,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对土地

的大面积的污染。近几年来,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

的环境也越来越差。

(二) 环境破环原因分析:

1.人们的意识不够强,特别是在农村的居民,不能明白环境的重要性,一些人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些人并不明白环境的问题。

而且很少一部分人能感觉到环境的压力,好像这些都不关自己的事

情一样,也许因为环境暂时还没有影响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导致

现今农村的环境和上世纪农村环境相差甚大。

2. 政府的管理不善,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危害性呢?为

什么还有一些工厂的三废任意排放呢?为什么只求快速的经济发展,开山建房呢?. 这么多的问题,都和政府的管理有关,政府没有加大

宣传力度,来增加全国人民的知识,以达到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

对于一些工厂的制度的不完善,乱排问题抓的不够严,处罚的不够重,导致一些人的行为。

在引进外资和批准新建项目中严格把关,对破坏生态环境、危害居

民安全、破坏性开发、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没有加以严格的控制。

3. 人们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问题,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追求利益的心日益迫切,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

环境为代价,只顾眼前,没能够展望未来。所以一些工厂的废水,

废气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省去很

多的钱,达到增长利益。

4. 植被面积的大量减少,石油,煤炭等的大量燃烧。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的植被面积都在以大面积的减少,植被面积的减少,意味

着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一些气体吸收减少,造成温室效应或者酸

雨等有害环境的情况。每年都会有含硫化合物的大量燃烧,造成二

氧化硫大量排放。

(三) 对环境的解决对策

面对全球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

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

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

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在党的十

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其中

可持续发展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

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

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

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

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

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达到人与

自然的相持平衡。

2.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目前,在中国有一大批对环境有重大破

坏的项目,我们不能只顾经济的发展,应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协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在引进外资和批准新建项目中严格把关,对破坏生态环境、危害居民安全、破坏性开发、高能耗高排放

的项目不再批准。政府还需要宣传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使工

厂负责人明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3. 环境与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一些企业抓住法律的不够完善,利

用执法不严等问题。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得一时的利润,没能更

明确的执行国家方针—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么一些情况,国家应加

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约束政府、企业、组织和

个人的行为保护环境和资源;人们在赚取经济利益的前提要考虑环

境等。不要等到污染之后再来治理,那样会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预防环境的污染,这样就会更好的推行

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纵观全球环境形势,环境问题以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我们需要加

入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为地球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小力量。保护环

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

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

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

懈和怕麻烦的思想。然而政府也需要加大力度,完善一些法律,来

拯救地球。此时的全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合作起来,共同来解决这个

艰难的问题,美化我们的家园。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

水蓝天。

【篇二: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

txt>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摘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问题。我国在经济社

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本文在对环境问题的产

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并根据

我国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特殊性,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进行

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法制建设、政府干预、环境保护产

业化

前言: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

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

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

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

利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

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

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

境污染尤为突出。环境恶化己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威胁着

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因此,深刻认识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深

入探索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1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它不仅被单独使用,也常和其

他词组合成复合词,如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地理环境等。不同的学科对其涵义有不同的界定。本文所研的环境,“是指影

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

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

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

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

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伐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

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

灾害频繁等等。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

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

坏加剧外,也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

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

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

包括环境破坏)。

1.2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均物质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与全球化的

经济体系“接轨”的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激烈

化和外显化,尤其是环境污染十分突出。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

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中煤占70%以上,燃煤产生的烟尘,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都将增加。我国已成

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全球空气污

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我国占7个。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空气

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为数很少。此外,汽车尾气污染突出。汽

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的重要流动污

染源。

1.2.2水体污染形势严峻

由于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污染物使得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

度的污染,造成水质恶化。七大水系中,1/3以上的河段的水质不能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我国

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仅占10 %,基本符合标准的占20%,不

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达 70%。以地下水为饮水的城市,90%以上的地

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污染逐年加重。

1.2.3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不仅使我国

失去了大片宝贵的土地,还使河床升高,湖泊、水库淤积,因而洪

涝灾害频繁,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建国以来,我国沙漠面积已由15 亿亩扩大到 2 5亿亩,全国已有66.7万公顷

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流沙。荒漠化年均扩

展速率达4%以上。

1.2.4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

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又由于我国对固

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率均较低,多数垃圾只是露天放置。不仅占用

大量土地,还污染了耕地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

垃圾已累积7o亿吨,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

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

环境隐患。

1.2.5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

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

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

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

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中央型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在此过程中,各

种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所呈现的矛盾也愈发加剧。由于政府(环境治理的供给者)和生产厂商(环境治理的消费者) 目标函

数的差异以及预期收益——成本大小的不同,决定了环境治理与经

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国环境问题固然有其国情、

历史、技术、伦理等方面的原因,但造成我国目前环境状况不断恶

化的原因主要有:

2.1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

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

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

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

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

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

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

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

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

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

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

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

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

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2 环境立法的滞后

我国的环境立法大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立法指导思想多少在

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兼顾环境保护,基本上是建立在适应计划经

济体制要求的基础上, 90 年代开始注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但并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而长期遵循“成熟一条制定一条”的原则,这一原则使环境立法只注

重经验性而忽视先导性,许多条款明显滞后,甚至与现实脱节,使

得市场经济带来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措施无法可依。同时,

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创设时间短,且是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不稳定

因素大量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的:一是尚未经过、也未有成熟的市场

考验;二是有些制度援引或借鉴西方法律体系的内容,很难在短时

期完全吻合我国特定社会经济的现实条件。

2.3 环保部门执法监督职能不到位

在现行体制下,环保法律几乎未授予环保部门任何直接强制执行权力,尤其是无工商、税务等部门所拥有的查封、冻结、扣押、没收、强制划拨等手段,使得环保部门对层出不穷的违法行为常感力不从

心或束手无策,难以有效地进行监

督管理。环保部门只能通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迫使不履

行环保法律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在实际工作中,环保部门普遍

感到缺乏必要的直接强制执行权力来保证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

这就决定了环保执法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呈现软弱的状态,它不仅影

响了执法部门的执法积极性,降低了执法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助长了环境违法行为的滋生。

2.4政府干预的失灵

在我国赶超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级地方政府无论是从地方利益

还是政治前途出发都会选择经济利益至上的战略,甚至为此牺牲环

境利益。原因很简单, 环境质量的改善通常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更为直接和明显。地方官员的任期通常

比较短,在此前提下,忽视环境而发展经济就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

理性的选择。再者,地方政府与其所辖的污染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

缕的利益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往往维护企业的发展,在制定和执行

污染控制任务时敷衍、搪塞;况且,环境质量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不仅表现在一个地区对公共环境的污染会损害相邻地区的利益,而

且一个地区政府治理本地区环境的好处肯定会被其他地区所获得,

这就削弱了地方进行环保投资的积极性。这种政府负责环境治理与

发展经济的矛盾存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全

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环境监测、监理、统计、科研、宣传、

教育体系,环境保护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源头控制。但是,冰冻

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

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因此,必须寻找与所有者利益

兼容的治理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的宏观治理,建立并健全干预机制,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长期、有效地开展。

3.1 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环境保护的开展,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需要全国的共同参与与

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广泛普及和宣传

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特

别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教育,以提高环保执法水平。

3.2 强化法律手段,切实落实环境保护

我国虽然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法律

的执行中问题题还很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还很普遍。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

保护法律制度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因此,环境保护要进一步强化法律手段,修订与市场经济和可

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要努力填补环境法领域的空白,

尽早出台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有毒化学品管理法以及与单行法相配

套的实施细则:加强地方环境资源立法,使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相互配套,使法律对环境的保护更具有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我国的环境执法体制及各执

法机构的职责。避免由于执法机构的职责不清、多头执法而影响执

法效力的问题。

3.3 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使环境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

分离的误区,确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分的理念。我们再也不

能沿袭过去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型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

统发展模式,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

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

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从传统的发展模式改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从资源消耗型的发

展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从破坏环境型的发展转变为环境友好型,从

技术落后型转变为技术先进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变为管理科学型;

要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运用市场和科

技的力量,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

3.4 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

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发展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产业之一。发展环保产业,要通过观念更新,创造环保产业的需求。要在决策体系中增加和突出环保评价程序,依法采取环境评价一票

否决制,从而确立环保在经济活动中的根本地位和权威,由此创造

环境保护产业的需求。

要通过体制创新,引进环保市场化机制,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化。要

通过调节税收政策。优化推进环保产业化的政策体制;要通过转化

和应用环保科技成果,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含量与水平;要加大对

生态建设的财力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方式,鼓励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人类对自身的不良活动及不良后果的认识更加深刻,大气的污染、环境的破坏、地球的升温等一系列突出的生存危机问题,已摆在人类的面前,人类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又

好又快发展,好是前提,把发展放在好的基础上前进,已经成为人

们的共识。今天困扰我们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将会遗留

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虽然今天在我们的努力后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这样的进度是远远不够的,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正所谓任

重道远。只要我们真正认清环境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的

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遏制住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徐辉.我国当前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

丛,2010,(17):197.

[2]雷家骕,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1998(03).

[3]黄敬宝.莫小红.中国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r}2.11:48~50.

[4]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教学与研究.1998(8).

[5]朱德明.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5(71).

[6]魏菊梅.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建设论坛.2010(8).

【篇三:当今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txt>沈灿灿生命科学学院1401班

摘要:近年来,在现代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当今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快速的发展趋势下,中

国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

废物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接踵而来,环境问题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存

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目前中国存在的最

严重的几类环境污染,对当今环境保护问题提出针对性和科学性的

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环境问题;中国;发展;保护对策

引言:中国人民在经过了漫长的奋斗历程之后,在社会发展的各

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也造成

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各种废水不断排入河流、海洋之中,城市

周围垃圾堆成山,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天空被雾霾笼罩,森林的大

量砍伐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沙化面积日益扩张,水资源过量

开采,农田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损失逐年加剧,生态环境急剧

退化。洪涝、干旱等各种灾害,作为大自然向我们的报复不断发生,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现阶段,环境的保护是全人类重

视的问题。环境保护是我们国家一切发展的前提,有效地提高全民

的环保意识对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人类的环

保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延续,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本文分

析目前中国存在的最严重的几类环境污染,对当今环境保护问题提

出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建议与对策。

1.当今中国的几大环境问题

1.1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现象主要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所没有的

微量物质,而这些微量物质的持续以及数量的增加,对人、动植物、材料、物品产生不利影响及危害,且这种状态最终破坏了生态系统

及人类的正常生存与发展时,便被称作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主要

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和卤

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它们的主要来源

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1.1.1 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

从1990年的

9.8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

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

其他8%[1]。

1.1.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201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

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

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

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201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

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

尘的主要排放源[1]。

近年来,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每年全国乡镇工业二

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

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1]。工业污染物排

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1.1.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自8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全国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3%,特别是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城市

如北京、广州、成都、上海等市机动车数量增长速率远远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

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

运输量相对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

上升。

地形或地面状况复杂的地区,会形成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如山区

的山谷风,滨海地区的海陆风,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都会对该

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发生影响。

1.1.4政策出台后的大气状况

自2002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

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废气排放中,电力行业

所占比例高达47.52%,而钢铁、水泥建材、有色冶金行业的二氧化

硫排放量分别达10.64%、13.26%、6.04%。从我国大气污染排放量

来看,2000-2011年,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速为19.06%,由2000年的138145亿标立方米增长至2011年的674509亿标立方米,11年间增长了2.39倍[2]。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

蒙古自治区、山东省,这一区域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1.2水体环境问题

1.2.1水资源管理模式有缺陷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相结合”,国务

院水行政主管部统一管理和监督全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这是我国200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相关条例所规定[3]。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并非如此,水资源被分类,并且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例如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由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开发和利用,

而国家气象局又拥有大汽水的管理权,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用于

分别有建设部、农业部以及林业局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又负责水污

染的防治工作。不同的管理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不同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缺少合作和协商,不同管理部门制定的水

资源管理和保护政策也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水资源保护政策难以得

到有效地实施。总的来说,“多龙治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影响了我

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成效[4]。

1.2.2水资源保护执法队伍素质不高

水资源保护队伍主要指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在众多制约水资源保

护机制是否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的因素中,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

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甚至直接决定了

水资源保护机制是否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然而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和

保护的实践中,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却表

现出参差不齐、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普遍偏低和偏弱的特点,缺少

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水资源行政执法工作,素质不高造成

日常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暴露出众多的问题,不仅导致水资源保护的

效率不高,也使人们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认识出现偏差,破坏政府

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1.2.3人民对水资源认识不到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的两

个方面,但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往往把二者区别看待。在水资

源的需求方面,人们一般都会考虑到工农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

但往往忽视了生态用水。在进行水资源开发时,人们只重视地下水

的储藏量,比较关心可以开发到多少水,而忽视了地下水的补给能力,往往由于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退化[5]。

人们在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往往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阻碍我国制

定保护水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政策,并影响到其实施效果。同时,在水资源污染问题的讨论上缺乏长远眼光,仅仅停留在一些常规、宏观的污染讨论上,而没有对一些新兴的、微观的污染进行研究。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在保护方法的制定,手段的选用

上往往会给水资源污染留下漏洞。

1.2.4水价制定不合理,无法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的稀缺

我国虽然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拥有的

水资源还是非常有限的。节约水资源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在日

常的生活中,每一位公民都要有节约意识,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

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感化身边

的人节约用水。与此同时,必须要认识到光靠公民的自觉意识还远

远不够,建立一套系统的制度,对公民的日常用水行为进行约束与

规范,包括对企业用水的约束。在水资源的使用是否收费的问题上,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可以用到免费的水,那么每个人都会想最大

限度占用水资源,这样不能更好的实现节约用水。因此,在市场经

济环境下,制定合理的水价反而是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方法[6]。由于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价格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此外,在水资源的产权问题上要有明确的认识,水资源是上天赐予

我们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从理论上来说,水资源应该改为其所在

区域的居民共同享有,但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水资源免费

基本上还是不可能的。在我国颁布的《水法》中明确规定了水资源

属于国家所有,其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7]。实际上,在我

国实行的是取水许可制度和用水有偿制度,也就是说,在水资源的

实际使用过程中,水价的制定以及征收标准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

同制定,此标准的制定充分结合当地水资源情况,供需情况以及人

们是经济生活水平,因此,不同地方水资源费用的征收标准具有明

显的区域性,很多地区存在的差异较大。由于没有进行全国范围内

的集中管理与规范,各地方在进行水资源费用征收时存在很大的随

意性,严重扭曲了制定水价的初衷。可见,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的

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1.3土壤环境问题

1.3.1 工业污染源

在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其浓度一般都比较高,一旦

进入农田造成土壤污染,在短期内即可引起对作物的危害。一般直

接由工业“三废”引起的大面积土壤污染仅局限于工业区中数千米,

数十米范围内。工业“三废”引起的土壤污染往往是间接的,是由于

以废渣等作为肥料施入农田,或以污水灌溉等长期作用使污染在土

壤中长期积累引起的。

1.3.2农业污染源

农业生产本身产生的土壤污染包括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污染,这些物质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数量和品种在不断增加。喷撒农

药时,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落于土壤表面,一部分则通过落叶,降雨

而进入土壤。农药的大量使用是土壤中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来源。

1.3.3生活污染源

人类尿及畜禽排除的废物长期以来被看做是重要的土壤肥来源问题外,也会产生严重的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含有人畜遗弃,排泄物

的生活污水和被污染的河水等均含有致病的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将

这种未经处理的肥源施与土壤,会引起严重的生物污染。

此外,自然因素也会造成土壤污染。例如,强烈的火山喷发,富含

某些重金属或放射性元素的矿床附近地区的土壤,由于含矿物质

(岩石,矿物)的风化分解和传播,可使有关元素在自然界的作用下向土壤中迁移,引起土壤污染。

1.4固体废物处理问题

个人环境保护行为

2.环境保护对策

2.1

参考文献

[1]平措.《环境科学与管理》[m].环境科学与管理杂志

社.2006,31(01):18-21.

[2]席中军,崔宾飞,胡海平.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灰色综合评估法[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1,32(3):235-237.

[3]田志红. 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2).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业生态学课程论文》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资职31102班张梦瑶 【摘要】:根据统计数据,列举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开发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和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 气候、土壤、生物、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既是生物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全球变化趋势的出现,将进一步加重资源短缺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我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增强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在发达国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在我国却有很大差距,其关键是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教育,现阶段的我们就是要了解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增强他们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 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二)森林资源锐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四)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 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

从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来分析相应的对策

从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来分析相应的对策 摘要: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关于环境方面 的限制只会越来越多。本文从当前环境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中分析出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最后提 出了我国在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时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外贸管理;环境壁垒 一、环境对贸易的不利影响 各国早已开始关注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动 。环境问题对贸易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是为保护环境而采取某些限制性措施来禁止一些产品的贸易构成“绿色贸 易壁垒”,影响着正常贸易的发展,盲目增长的进出口贸易也会给国内的生态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例如, 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盲目出口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出口而生产高污染产品也会对环境 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加入WTO 之后,遭遇关税、配额限制的可能性减少, 而环境壁垒却成为我 国外贸发展的新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发生的重大调整导致发达国家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向 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因生产外国的污染严重的产品,造成本国的环境严重恶化,但同时我国由于技术和资金等 方面的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治理。以1991-2001年间为例,我国进口了大量污染废弃物, 1991年为99万吨,占 当年全国进口额的0.49% ,而2001年我国的进口污染物为1 119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占当年全年进口额的2.07% 。 绿色壁垒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绿色壁垒从环境保护上来说,它可以限制那些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人类生 活健康的贸易活动;从出于贸易保护的绿色壁垒上看,它利于发达国家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而实行贸易保护,这对 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壁垒。中国处于发展的状态下,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产品和服务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绿色环保要 求,致使很多产品出口受限。例如,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最苛刻的食品安全标准——日本《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与解决对策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目前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1〕大气环境污染 *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 m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在 3~248 微克/3 m。以下是近期一些图表显示了污染的程度。(图 1 和图 2) 66 微克/3 *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中国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环境概论 中国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GDP第二高的国家,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让世界惊叹。但是在光环背后还是有诸多隐忧,其中以环境问题最为严重。在很多国外舆论的印象中,这条崛起的“中国龙就像从下水道里腾空而起的,身上流淌着污水,散发着难闻的恶臭”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从中可以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了。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不到十分一之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中国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 生态系统全面退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 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 水土流失急剧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 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濒危物种增加 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 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1988~2000期间,黑龙江省嫩江县天然林斑块数由240上升为343,平均斑块面积由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总的状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 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土地荒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3)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 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耕地是制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人地关系始终非常紧张。根据统计数字,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自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由于国家基建、退耕造林、退耕改牧等原因,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进入90年代,更由于大搞“ 开发

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思源(北京思源兼并与破产咨询事务所所长)小学识字课本告诉我们,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但是,最新信息告诉我们,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重重侵袭之下,我们这960万平方公里遍体鳞伤,完好的肌肤所剩无几,生态环境脆弱区已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如果不奋起救治,国将不国! 一、灾难就在前头 我国的生态环境灾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沙漠可能吞没中国 土地沙化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不断扩展的沙化土地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建国以来,我国沙漠面积已由15亿亩扩大到25亿亩,全国已有6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流沙。荒漠化年均扩展速率达4%以上。由于风沙的影响,许多地方人畜已失去生存条件,农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 现在我国从西北、华北北部到东北平原的西部,分布着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200多万平方公里,已是国土面积的1/4。而且土地沙漠化面积还在继续扩大,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每年扩大1560平方公里,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每年扩大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末每年扩大3460平方公里。绵延万里的沙漠正在向中华腹地进军,最近的沙漠距天安门仅70公里,以致一些人发出了迁都的呼声。

近几年来,我国对荒漠土地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总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每年新增的荒漠化面积相当于丢失一个中等县。过去几十年里,国家对沙漠化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研究显示,仅有约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最近在对40年来中国681个气象站气象实测资料综合分析后,中国科学家发现,青藏高原已成为新的风沙策源地。青藏高原荒漠化土地已达到50多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二成,比上世纪70年代净增近4万平方公里,增长率超过8%。青海湖已在日渐浓缩,趋向干涸。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整个青海湖干涸,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和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大半个中国全变成沙漠就指日可待了。 2. 水资源缺乏且严重污染 虽然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中国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缺乏,特别是北方地区,其农业占全国的66%,而水资源供给的80%却在南方,主要在长江流域。中国的粮食生产严重依赖水资源,大约80%的粮食产自水浇地。从1982年到2000年,黄河每年有2/3的时间干涸。与20世纪50年代初相比,全国湖泊面积减少15%,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全国每年平均消失20个天然湖泊。建国以来,已有1000个湖泊干涸。 中国北方的蓄水层被消耗的速度要快于它能得到补给的速度。海河流域的水位线下降了50至90米,许多城市,如天津和济南发生了严重的地表沉降。中国水资源使用效率很低。有专家估计中国用来灌溉的水资源的60%由于种种原因而浪费掉了。中国也长期受到洪水的困扰。2003年7月的洪水影响了中国南方、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GDP第二高的国家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让世界惊叹。但是在光环背后还是有诸多隐忧,其中以环境问题最为严重。在很多国外舆论的印象中,这条崛起的“中国龙就像从下水道里腾空而起的身上流淌着污水散发着难闻的恶臭”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从中可以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了。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不到十分一之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自2003年以来提倡“科学的发展观”,不再单纯追求增大GDP。为了打破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的困境,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2简要论述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

简要论述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 1、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大气污染问题: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②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③垃圾处理问题: xx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 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xxxx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④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 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⑤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⑥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 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 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⑦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⑧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 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化学品之中。 2、环境保护制度 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现在,我国在积极探索环境管理办法中,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①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②xx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通过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中国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本文就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治理 1. 引言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过程密不可分。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为高速的工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局部环境恶化带来了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效应。受其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邻国,甚至是全球的环境。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取得的。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 而与我们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则表现在大气污染及水污染上。笔者生长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小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水是清澈的。炎热的夏日,经常可以看见下河洗澡的人们;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绚烂夺目的红霞。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白,而今这些景象一去不返,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回到家乡所见的是漂浮着生活垃圾的臭水沟和偶尔泛蓝的灰色天空,再也没有人下河下澡,再也没有河虾小鱼可供垂钓,再也没有“火烧云”样的红霞了。笔者经常在想,到底是谁夺走了这一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近几年来,“雾霾”成为了媒体及公众口中的热点词汇,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M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M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长40%。 治“霾”已成为当下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 2015年2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该片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与危害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如何为治理雾霾去做些什么。尽管其中的部分数据和观点受到质疑,但这部记录片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雾霾大面积的出现和扩散,不仅在国内为民众所诟病,也日益为国际所关注和讨论。例如韩国和日本,就常把本国出现的雾霾天气归咎于中国,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认为中国的雾霾“飘洋过海”,荼毒美国。可以看到,雾霾在加速累及中国形象。近日,美国彭博社报道吐槽:“还有什么比索契这个满是棕榈树、没有雪的亚热带地区搞冬奥会更糟糕的事吗?或许是在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进行滑雪比赛、在雾霾笼罩的华北平原举办冬奥会开幕式吧。”报道直指目前的北京没有资格申办冬奥会。另一方面,雾霾也成为经济、环境失衡的形象代言,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就犀利地指出,雾霾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尽管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出现雾霾外交问题,但如果中国的雾霾天气继续恶化的话,不排除它会成为一个周边的公共外交问题。 第二,是水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

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1〕大气环境 *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 * 全国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趋势加重。氮氧化物已成为一些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广州、北京为首,其次是上海、鞍山、武汉、郑州、沈阳、兰州、大连、杭州等城市; *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 * 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1996年我国酸雨区面积迅速扩大,已约超过国土面积40%,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巨大。仅江苏、浙江等7省便因酸雨而造成农田1.5亿亩减产,年经济损失约37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54亿元。酸雨频率大于90%的城市有宜宾、衡阳、长沙、赣州;酸雨频率大

于80%的城市还有梧州、厦门、怀化、南昌、图门;酸雨频率大于70%的还有乐山、广州。 2〕水资源和水环境 *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减少的产值达1200亿元; * 我国著名的5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减少,湖面缩小了1/4甚至一半; * 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从河流的氨氮、高锰酸盐、挥发酚等主要污染参数来看,水质情况普遍不好。有些河流中铜、氰化物、汞有超标现象。城市河段悬浮物超标现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氯化物等。 * 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的次序为:巢湖(西半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镜泊湖、兴凯湖、博斯藤湖、松花湖、洱海。主要淡水湖泊水库磷、氮污染面广,部分湖泊和水库汞或其他重金属污染严重;

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

重。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3、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分析 ——中国七大环境问题 伴随着中国粗放式制造业扩张达到极限,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奠定。然而,在人均GDP 达到5000美金这一中等发达水平的时候,中国同时也进入了环境压力高峰。 如果说四万亿之前的环境污染还只是个别局部现象,而今就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了。2012年入冬以来的全国性雾霾天气,再清楚不过地揭露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生态的极端脆弱性。 当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蓝色的天空都成为民众的奢望之时,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之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一、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中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中国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大气污染是中国第一大环境污染问题。 二、水污染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75%以上的湖泊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三、垃圾处理 中国工业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四、土地沙化 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

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时粑N 镏置骋坠肌妨谐龅?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

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随着地球的演化,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人类的诞生使地表环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在人类参与和干预下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辩证发展的新阶段。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一方面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人类必须要在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从事生产和活动。当人类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时候,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总之一句话: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是在环境所能容忍,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必须要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否则人类必将收到环境的惩罚。 二、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生活生产工艺迅速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随着百年来的高速发展,世界如今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二)、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中国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如此高速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刚刚提到的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在中国无一不存在。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 (1)、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达。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工厂企业将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当中;高高的烟囱连续不断的冒出各种颜色的废气;早晨起来晨练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味。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历过的。由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山西地区盛产煤矿采煤业发达,由于采煤业的发展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很高,将这些颗粒物质吸入到肺里可以想象其严重后果。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根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将我国地面水划为五类:在这五类水中第一类最好会珍贵第五类最差,只有前三类水可以与人体直接接触。而实际上后两类以及更加差的劣五类占我国所有水体的一半左右。据统计全国有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1/3城市空气严重污染。 (2)、由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老问题还未解决,各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大气SO2及颗粒物污染,水体有机污染等老问题想来人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这些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开始凸显。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等。这些新老问题共同发生共同治理使得环境问题愈发的复杂,治理所需要的时间愈发的长,治理的难度愈发的大了。 (3)、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 生态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断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衡,森林草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 ▲自然环境污染 一、水污染。 目前中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持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例外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危机,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枯竭,未来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依然严苛。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伍,造成了危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我国的水体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污染: 1、二氧化硫。中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得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素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 2、烟尘、粉尘。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由于我国目前许多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除尘器,因此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危机危害大气环境。 3、机动车排气污染。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的现状、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保护对策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全社会都应该齐心协力,一起来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关键字:生态环境资源安全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伴随着工业、农业等高效快速地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肥及除虫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使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失衡,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醒国人对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充分重视,积极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合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面对我国13亿人口压力,加上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数量的增加,做过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土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环境资源安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尤

为突出。 1、国土资源安全问题 国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国土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重要。 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短短7年内被砍完,我国草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草地质量也在明显下降,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我国湿地资源占世界湿地面积10%,但已有近40%的湿地受到中度和严重威胁。其他生态系统也退化严重,造成生态功能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已对国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2、水资源安全问题 我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8000-9000亿立方米,现在一年的用水总量达到56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8000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可用水资源的极限。 现有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由局部发展到整体,由城市发展到乡村,由地表发展到地下,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七大水系有1/3以上河段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向国人敲响了警钟。 3、环境安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