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综述

钢管混凝土综述
钢管混凝土综述

钢管混凝土综述

摘要:简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具体阐述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分别论述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拱桥、地铁车站工程中的应用,并对钢管混凝土结构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特点,应用,新型,发展方向

1.引言

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简称CFT)是将混凝土灌入钢管而形成的一种组合材料,是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后形成的构件。构件型式包括内填型、外包型和内填外包型三类。钢管可以是圆钢管, 也可以是方钢管或八角形钢管等,混凝土可以是素混凝土, 也可以配有钢筋。钢管混凝土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及螺旋配筋混凝土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钢管混凝土由于其抗压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突出、施工方便、外型美观和造价经济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单层或多层工业厂房的结构柱、设备构架柱、各种支架和超高层建筑以及桥梁结构中。

目前,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很广泛,国内外学者对钢管混凝土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柱是建筑物中的主要承重构件, 研究柱的承载能力对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学者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以计算其极限承载力为目的计算理论和公式, 并反映在各国的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中。在当今工程实践中, 钢管混凝土柱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巨型框架结构中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其斜撑的交接处存在很大的剪力,以及在钢管棍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处,当梁的剪力通过焊接在节点底部的反牛腿传递给柱子时,钢管混凝土的抗剪力能力可能起着主导作用,此时需根据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来确定钢管尺寸。现阶段只能从实用出发,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做出偏于保守的估算,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钢管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对钢管混凝土的抗剪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特别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推广应用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钢管混凝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1 钢管混凝土分类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建筑上,按截面形式不同,分为方钢管混凝土圆钢管混凝土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等实际结构中,根据钢管作用的差异,钢管混凝土柱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组成钢管混凝土的钢管和混凝土在受荷初期即共同受力;二是外加荷载作用在核心混凝土上,钢管只起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即所谓的钢管约束混凝土柱本文主要论述实际工

程中常用的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和正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结构,及钢管和混凝土在受荷初期就共同承受外荷载的情况。

2.2 工作原理

钢管混凝土是借助圆形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 延缓其纵向微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能力; 同时借助内填混凝土的支撑作用, 增强钢管管壁的几何稳定性,改变钢管的失稳模态,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此时钢管和核心混凝土都处于三向应力状态, 混凝土的工作性质也起了质的变化,由脆性材料转化成塑性材料。

根据钢管混凝土的受力特点, 圆形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和内填混凝土的支撑作用,从而使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轴心抗压承载力高、抗剪和抗扭性能好的特点; 钢管内的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 它的工作性质起了质的变化, 由脆性材料转化成塑性材料, 钢管混凝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钢管内有大量混凝土,能吸收很多的热量,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低而比热大,钢管混凝土耐火极限比钢材长;钢管混凝土柱与结构钢和型钢混凝土柱相比, 在保持自重相近和承载力相同的条件下,可节约钢材50%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相比,构件的截面面积可减少约1/ 2,混凝土和水泥用量以及构件自重相应减少50%, 钢管混凝土的经济效果显著;另外,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施工简单易行,缩短工程周期的优点。

3. 几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

3.1 薄壁钢管混凝土

薄壁钢管混凝土是指其横截面径厚比D/ t (对于圆钢管混凝土)或宽厚比B/ t (对于方钢管混凝土)大于对应受压构件中空钢管局部稳定限值1. 5 倍的情况。对于薄壁钢管来说,其承载力是极不稳定的,因为它对于局部缺陷很敏感。试验证明,其实际轴压力往往只有理论计算值的1/ 3~1/ 5 ,当有残余应力存在时,影响则更大。

相对于厚壁钢管混凝土,采用薄壁钢管混凝土的主要优点是:减少钢材用量,减轻焊接工作量,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构件的耐火极限。在小高层以下包括多层、低层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积极的意义。目前,薄壁钢管混凝土实验室研究的径厚比D/ t 最大达到了150 ,使得柱的含钢率为5 %~7 % ,与钢筋混凝土柱的含钢率接近。

3.2 带纵向加劲肋钢管混凝土

对于薄壁钢管和长细比大的钢管较易产生局部屈曲,国内外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一些抵消这种影响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设置纵向加劲肋、采用约束拉杆和角部隅撑这三种方法,其中设置纵向加劲肋方法制作的板件较少,加劲肋和钢管焊在一起,整体性好,有利于提高钢管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性能,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构件的抗火性能。

3.3 冷弯型钢钢管混凝土

冷弯型钢钢管通常做法是将两个冷弯卷边槽钢的卷边部分相对焊接而成方

管。与普通拼焊的钢管不同:1)其残余应力较拼焊管要小;2)它在冷加工的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出现强度提高和塑性下降的现象,正好可以利用其优点。由于目前冷弯型钢标准中列出的型钢截面尺寸普遍偏小,因而其使用范围通常为网架、网壳和桁架等结构中受力较小的杆件,在实际的钢管混凝土工程中直接采用这些标准产品的情况还不多见。

3.4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是在两个同心放置的钢管之间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是在传统实心截面钢管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常用的钢管截面形式有圆形、方形和矩形,而组成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内、外钢管可采用不同的截面形式,因而可以组合出多种截面类型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继承了实心钢管混凝土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耐火性能好等一系列的优点。此外,由于其特殊的截面形式,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相比,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截面开展、抗弯刚度大、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和防火性能好等特点适于用作海洋平台支架柱、桥墩以及高层建筑中的大直径柱。

3.5钢管高性能混凝土和千米承压材料

这里的高性能混凝土,指具有高强度、高流动性,在自重或少振捣的情况下就能自密实的混凝土。将其灌注在钢管里,可以减小施工工作量和施工的噪声污染,钢管混凝土还具有承载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等诸多优点,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被广泛的运用。

随着人们对高度在千米以上的超级摩天大楼的设想和规划,首先遇到的就是用什么样的承压材料的问题,所以就有了千米承压材料这一概念。千米承压材料是指材料在承受压应力的状态下,在承受压力的方向上材料尺度可以延续至1 km 以上。其主要是由C100 以上高强混凝土和高强度无缝钢管制成的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目前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3.6空心钢管混凝土

空心钢管混凝土是采用离心法浇筑管内混凝土并通过蒸汽养生制成的钢管混凝土构件。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已较广泛地在输电变电工程中采用。这种构件在工厂中预制,运抵现场组装。由于构件中心部分的混凝土抽空了,减轻了自重,因此便利了运输和施工。和传统的钢杆塔相比,节约钢材50 %以上。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塔相比,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基本相同,但不存在混凝土开裂问题,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度。由此可见,空心钢管混凝土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此外,还有蜂窝状钢管约束混凝土、复式钢管混凝土、异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等一些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这些结构在实践中应用得少,在此不一一论述。

4. 钢管混凝土的应用

根据钢管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特点,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单层和多层工业

厂房柱、设备构架柱、各种支架、地铁站长柱、送变电杆塔、桁架压杆、桩、空间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以及桥梁结构等。

4.1钢管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钢管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主要是作为受压管柱的建筑构件使用,与钢梁和梁柱节点等共同构成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钢管混凝土的特征与优势如下:1)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压和抗剪承载力高,相当于钢管和混凝土二者之和的2 倍以上;2)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比钢筋混凝土柱可减少60 %以上,轮廓尺寸也比钢柱小,扩大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和面积;3)柱子截面减小,自重减小,有利于结构抗震,相当于设防烈度下降一级;4)钢管混凝土柱自重减小,减轻了地基承受的荷载,相应降低了地基基础造价;5)钢管壁薄便于选材、制造与现场焊接,是施工最为快捷的建筑结构;6)钢管混凝土柱内的混凝土可大量吸收热能,其耐火性优于钢柱,从而比钢柱可节省耐火涂料50 %以上;7)钢管混凝土具有的核心混凝土三向受压特性,利于刚刚问世的C60~C80 高强度混凝土安全可靠地推广应用钢管混凝土。

我国采用或部分采用钢管混凝土的高层建筑主要有:福建泉州邮电大厦(高87. 5 m) 、福建厦门阜康大厦(高86. 5 m) 、福建厦门金源大厦(高96. 0 m) 、福建福州侨益大厦(高115. 7 m) 、天津今晚报大厦(高137 m)和广州的好世界等。深圳赛格广场的柱结构及抗侧力体系的内筒全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共70 层,地上部分高为278. 8 m。在国外,也有很多采用钢管混凝土的高层建筑,例如美国西雅图的Two Union Square和Pacific First Center等。

4.2钢管混凝土在拱桥中的应用

将钢管混凝土用于拱桥,符合拱桥建设中要求材料高强和拱圈无支架施工及轻型化的发展方向。钢管混凝土拱桥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钢管混凝土直接用作拱桥结构主要受力部分,同时也作为结构施工时的劲性架,截面设计由前者控制;另一种是先将钢管用于施工时的劲性骨架,然后再内灌混凝土并与外包混凝土共同形成断面,钢管混凝土参与拱桥成型后的受力,截面设计以施工阶段控制。

目前,钢管混凝土用于拱桥结构的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尤其以我国的应用最为广泛,1991年建成的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大桥是我国采用钢管混凝土的第一座公路拱桥,跨度115 m ,拱肋由上下两根钢管2< 800×10组成哑铃形,内填C30 混凝土,Q235钢材。1998年建成的广西三岸邕江大桥,跨度达270 m,是迄今我国和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拱肋用两对2< 1 020×16 横向设置的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截面组成四边形,管内充填C50混凝土,截面宽 2.

4 m ,高5. 6 m ,腹杆用<400 ×12 空钢管,钢材皆采用Q345。

此外,以钢管混凝土做劲性骨架而组成拱桥的工程也有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重庆市万州区长江大桥, L = 420 m ,上承式拱桥。采用了10 根钢管组成空间桁架(10< 402 ×16 ,Q345 钢材) ,吊装成拱后,向管内灌C60 混凝土,然后挂模板浇筑混凝土,成为高7 m、宽15. 6 m的单箱三室箱形截面拱肋,桥面总宽24 m。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跨度最大的以钢管混凝土为劲性骨架的公路拱桥。

4.3钢管混凝土在地铁车站工程中的应用

地铁车站是我国最早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项目。早期的地铁车站是深

埋地下的多跨结构,用明挖法施工;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主要是利用其承载力高的特点,以减小柱子的截面尺寸,有效地利用空间。近年来,在城市中心地区修建的地铁车站多为浅埋式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层地下建筑。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以尽量减少城市正常生活的干扰以及对地面交通和邻近建筑的影响。盖挖逆作法,是先施工地下结构的顶盖,在顶盖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按照从顶到底的顺序进行施工。为此,必须在土方开挖前设置好顶盖的中间支撑柱,钢管混凝土柱将施工阶段的临时柱和结构的永久柱合二为一,因此是最好的选择。

4.4钢管混凝土在单层工业厂房中的应用

单层工业厂房的柱属于偏心受压构件,为了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很多工程中的柱子设计成格构式组合柱,如双肢柱、三肢柱和四肢柱,把偏心弯矩转变为轴心力。

5. 钢管混凝土的技术经济效益

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的特点,使其在技术经济上优于其他结构,以下主要从其结构的优越性施工方便和材料消耗少等方面进行分析。

5.1 结构的优越性

通过将钢管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作对比,突出了其在结构强度使用功能和抗震性能的优势,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结构强度高钢管混凝

土强度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构件受压时,由于钢管和混凝土的泊桑系数不同,随着荷载的增加,钢管由弹性工作状态进入塑性工作状态,其泊桑系数由0.283 增大到0.5 后就保持不变;而混凝土的泊桑系数大约由0.2 增大到0.5 以后仍继续增大这时钢管始终对填入的混凝土产生紧箍力,这样钢管和混凝土都处在二向应力状态下工作,因而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都得到极大地提高使用功能强由于钢管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高,用作柱子时,截面尺寸小,因而增加了建筑有效使用面积例如深圳赛格广场大厦,柱子采用Q345钢材和C60钢管混凝土代替钢筋混凝土柱时,柱子截面减少一半以上,使用面积增加了3 000 m2.又如上海市人民广场大型二层地下停车场的400 根柱子,用钢管混凝土柱比用钢筋混凝土柱每层节省有效面积160 m2,两层共节省320 m2

同时,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出现,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工程中长期存在的胖柱问题,从而提高了建筑水平,塑性和抗震性能好塑性是指在静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验表明,当试件压缩到原长的2/3,纵向应变达30%以上时,试件仍有承载力,说明了钢管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塑性。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好是指在动荷载或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吸能性在抗震性方面,钢管混凝土构件要比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得多在压弯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吸能性能特别好,无刚度退化,和不丧失局部稳定性的钢柱相同,但在一些建筑中,钢柱常常要采用很厚的钢板以确保局部稳定性,但还常发生塑性弯曲后丧失局部稳定因此,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也优于钢柱此外,对于高层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柱,可限制长细比而不限制轴压比这极大地提高了采用钢管混凝土的经济效益

5.2 施工速度快,缩短了建设周期

钢管混凝土柱的零件较少焊缝少构造简单,柱脚常采用在混凝土基础上预留杯口的插入式柱脚,因而工厂制造比较简单,同时构件自重较小,运输和吊装也较容易,施工很简便,而且钢管混凝土柱采用板材卷制,板材厚度都不大,一般在40 mm以内,无论工厂焊接和现场进行对接,都没有什么困难同时,与钢筋混凝土柱相比,钢管混凝土柱的外皮钢管具有钢筋的功能,兼有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的作用,所以管内毋须再设钢筋,省了钢筋下料和绑扎钢筋等一系列工艺,由于柱外皮钢管本身就是耐侧压的模板,同时也省了支模和拆模等工序近年来,泵送混凝土相当普遍,现场浇灌并无困难,而且我国创造并广泛使用的高位抛落免振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更简化了现场浇灌混凝土的工序,简便了施工也有在管柱下部开临时浇灌孔,用混凝土泵自下而上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既快又保证浇灌质量。而且,在浇筑后,钢管内处于相当稳定的湿度条件,水分不易蒸发,省去了浇水养护等工序,简化了混凝土的养护工艺。

5.3 材料消耗少,成本低

随着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C60 及C60 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已被普遍使用,但是高强混凝土的强度虽得到提高,却增加了脆性,降低了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在钢管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下,极大地改善了性能,防止发生脆性破坏,充分发挥了高强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了材料消耗和工程成本,实现了混凝土材料与钢材的最佳组合。

6. 钢管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6.1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当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时,就必须借助于柱上的牛腿和加强板如果与柱连接的梁较多且不在同一标高时,就会有许多的牛腿和加强板如果采用明牛腿可能在美观上会受到影响如果用暗牛腿,又会或多或少地给浇灌混凝土带来不便,影响施工进度当钢管混凝土柱与无梁盖连接时,尤其是采用升板法施工时,板与柱的连接构造是相当复杂的,会直

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钢管混凝土的连接应尽可能地将连接力可靠地传递到核心混凝土上。常采用柱顶盖板、柱脚底板和层间隔板、穿心板等来实现。当然前提条件必须是应保证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做到这一点也是不易的。横隔板和上、下柱的连接是比较繁琐的,尤其是对于小直径管,特别不便于施工穿心板的制作也很麻烦,而且还会妨碍管内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一般仅在大直径钢管混凝土中使用。

6.2钢管构件的制作、安装要求具有一定难度和繁琐性

钢管混凝土柱用的钢管,焊接制作要求较高;一般应优先采用螺旋焊管,无螺旋焊接管时,也可以用滚床自行卷制钢管,但卷管的方向应与钢板压延方向垂直且对管的内径有一定的要求,焊接时除一般钢结构的制作要求外要严格保证管的平直不得有翘曲,表面锈蚀和冲击痕迹,特别是它对钢管内壁的除锈要求,可能会增加钢管的制作周期。显然在制作难度上也较普通钢结构高。在构件制作过程中,钢管的对接是一个难点,结构要求焊后的管肢要平直,这就需要在焊接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注意焊接的顺序考虑焊接变形的影响管肢对接焊接

前,对于小直径钢管应采用点焊定位,对于大直径钢管应另用附加钢筋焊于钢管外壁作临时固定联焊。在钢管对接焊过程中,如发现点焊定位处的焊缝出现微裂缝,则该微裂缝部位必须全部铲除重焊。为了确保连接处的焊缝质量,在现场拼接时,在管内接缝处必须设置附加衬管,对于格构式柱要求柱的肢管和各种腹杆的组装连接尺寸和角度必须准确。特别是腹杆与肢管连接处的间隙应采用自动切管机按照连接面管的直径和角度切割成空间相交曲线的管端,如无自动切割机时应按钣金展开图进行放样切割。在高层建筑中常常采用变径的钢管,变径管的对接就又是一个施工难点,变径处节点构造较为复杂,无疑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

6.3结构构件形式在质检及施工方法上存在弊端

从混凝土浇灌方面讲,如果采用泵送顶升法,施工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泵及输送设备,而且对粗骨料的粒径水灰比坍落度要求比较严格如采用高位抛落法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亦很严格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施工,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相比都必须有更严密的施工组织管理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的浇筑属于隐蔽工程,混凝土的浇灌质量是无法直观检查的当采用人工浇灌并振捣时,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严密的施工组织管理来保证施工质量。如果超声脉冲检测发现有不密实部位,就得将钢管钻孔压浆补强,然后再将钻孔补焊封固所以无论从质量检测还是完善施工质量都是较为费工的。

7.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方向

1)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研究。目前,对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构件方面,而对由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或钢筋混凝土等形式的梁组成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则很少涉及。今后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充分考虑结构空间作用的基础上,提供合理的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和节点的抗震技术参数,便于工程应用。

2)在防火设计方面,要简化钢管混凝土防火极限的设计方法,制定钢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推广钢管混凝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3)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火灾后的性能研究。火灾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有其特点,应当合理地评估其强度,为该类结构的维修加固提供科学的依据。

4)节点动力性能的研究。节点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部位,也是施工的难点。对于钢管混凝土节点,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整个工程的造价。

5)结合实际工程,进一步完善钢管混凝土住宅建筑的设计理论、不同类型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程,尽快编制各类构件的配套图集。

此外,钢结构住宅对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国内大部分地区主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建设,因此应该加强对钢结构专业施工队伍的培训,进一步促进钢管混凝土在住宅中的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华. 钢管混凝土综述[D]. 江苏. 盐城工学院. 2009.

[2]付小超李艳罗利伟. 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运用[J]. 山西建筑. 2008 34(22):65-68.

[3]郭远宏李芳。浅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J]. 山西建筑. 2010 36(17):71-72.

[4]王文博王建伟. 钢管混凝土研究进展[D].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5]蔡绍怀.现代钢管混凝土结构[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l- 190

结构全套图集名称编号

结构全套图集名称编号 "1类制图规则" 1 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2 03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3 "03G101-2 附:03G101-2s"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含平法楼梯软件用户使用手册) 4 04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 5 04G1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 08G1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 7 06G101-6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8 08G101-11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9 03G102 钢结构设计制图深度和表示方法 10 04G103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11 05G104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12 05SG105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结构专业 13 "SG109-1~4 (2005年合订本)"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结构专业 14 05SG110 建筑结构实践教学及见习工程师图册 15 SG111-1~2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2008合订本)" 16 06G112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17 08SG115-1 钢结构施工图参数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8 08G118(上、下册)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选用(上、下册) 19 07G120 工程做法(自重计算) "2类 构筑物" 20 04G211 砖烟囱 21 05G212 钢筋混凝土烟囱 22 08SG213-1 钢烟囱(自立式30~60m ) 23 "08G221 08J332" 砌体地沟(建筑、结构合订本) "3类 混凝土构件" 24 04SG307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25 04SG308 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构造 26 04SG309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 27 06SG311-1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 28 08SG311-2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

钢管混凝土柱

摘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方向。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 近20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逐渐被应用于建筑结构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钢管高强混凝土和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 1.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如厂房和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相应的钢管柱承载力和混凝土柱承载力之和。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钢管内部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构件的延性性能明显改善,耗能能力大大提高,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不锈钢管混凝土的发展综述

综 述 不锈钢管混凝土的发展综述 廖飞宇 1,2  陶 忠 3 (1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 100084;21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福州 350002; 31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州 350108) 摘 要:新型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兼有不锈钢和普通钢管混凝土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耐久性能,在海洋环境的建筑和桥梁以及一些对耐久性和美观要求较高的重要建筑结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阐述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存在的差异,并对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不锈钢;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耐火性能 THE STATE 2OF 2THE 2ART OF CONCRETE 2FI LLE D STAIN LESS STEE L TUBU LAR STRUCTURES Liao Feiyu 1,2  T ao Zhong 3 (11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21C ollege of T ransportation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 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China ; 31C 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China )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concrete 2filled stainless steel tubular (CFSST )structure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stainless steel and conventional concrete 2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structures.Therefore ,excellent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t can be expected ,and this construction has a g ood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offshore buildings and bridges ,as well as other specific buildings.I t is briefly reviewed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n CFSST structures.The differences of structural and fire 2resistant behaviour between CFSST structures and conventional CFST structures are summarized.T o better use stainless steel ,further research w ork on CFSST structures is discussed.K eyw ords :stainless steel ;concrete filled stainless steel tube ;behaviour ;fire 2resistance 3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8F3007)。第一作者:廖飞宇,男,1978年7月出生,讲师,博士后。 E -mail :liaofy @https://www.360docs.net/doc/694554349.html, 收稿日期:2008-12-20 不锈钢是指至少含有1015%铬的防腐蚀合金钢。不锈钢的种类有很多,适合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主要为奥氏体型钢(Austenitic )和奥氏体-铁素体型钢(Duplex )[1]。由于添加了合金元素,不锈钢具有外表美观、耐久性好、维护费用低及耐火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已经有不少作为结构构件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实例。 虽然不锈钢具有优越的性能,但制约其在结构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主要因素是其造价昂贵[1]。如若在不锈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形成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则可大大减少不锈钢用量,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目前,普通钢管混凝土已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综合了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不仅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且具有施工方便、使用经济等优点[2]。新型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可望兼有普通钢管混凝土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不锈钢优越的耐久性能,综合具有外表美观、耐久性好、维护费用低、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耐火性能好以及相对经济等优点。因此,这种新型组合结构在海洋平台、海边建筑和桥梁以及一些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重要建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如图1所示)已应用于一些工程实践[3-4],同时国外也对其力学性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5-12]。本文将对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将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这种新型组合结构需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探讨。 1 不锈钢和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概述111 不锈钢的应用 由于添加了合金元素,与普通钢材相比,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强、耐久性好、外表美观、延性好、耐火性能好以及抗冲击和疲劳性能好等优点,但其力学性能与普通钢材相比 411 Industrial C onstruction V ol 139,N o 14,2009 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4期

高层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节点_pdf.

高层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节点 摘 要:我国一些高层建筑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本文主要综合介绍用于高层建 筑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节点的形式,供设计时参考。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节点 在高层建筑中使用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其特殊优 "概述 钢管混凝土是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利用钢管 点:用钢管混凝土柱代替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可以使柱截面大大缩小,而且可以提高抗震性能,方便施工等;利用钢管混凝土柱代替钢结构中的钢柱,可以减少用钢量,加强结构刚度;在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的逆作法施工中,它更充当重要的角色。广州市的好世界广场大厦(##层,图!$),新中国大厦(%&层, 图!’),合银大厦(("层,图!)),深圳的赛格广场(*"层,图等大型高层建筑,都以不同的形式采用了钢管混!+) 凝土柱,部分还将之构成内框筒或用于逆作法建造多层地下室,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填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使核芯混凝土受纵向压力时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从而提高其轴向抗压能力。钢管混凝土结构除强度高外,还有重量轻、延性好、[!] 耐疲劳和冲击、省料和施工方便等优点。 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在民用和工业建筑、桥梁和地铁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利用钢管混凝土作为其主要承重柱的也逐渐增多。 !

好世界广场大厦" 新中国大厦 图" $合银大厦#赛格广场 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中使用的钢管混凝土柱主要是圆形截面的,但有时也会采用其他截面型式而形成异型柱。我国对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已有深入的系统研究[!,",#]和实践经验,而对异型截面柱的研究则比较少, 的节点形式,为在高层建筑中推广应用钢管混凝土柱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主要就高层建筑中所采用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节点的形式和应用作一扼要的综合介绍。 应用也还不很多。 钢管混凝土柱与楼盖连结的节点,是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它与钢结构楼盖连结时,构造比较简单,但与钢筋混凝土楼盖连结时则比较复杂,甚至影响了对它的使用,因此不少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提出了多种多样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高层建筑在数量上不断增加,高度也不断加高,而建造高层建筑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自重很大, !钢管混凝土柱 !""!年#月第#期容柏生:高层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节点 1@A!""!AB)# 加,柱的轴压力就越大,加上抗震设防的需要,为保证构件的延性,有关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柱均有控制轴压比(!"!#$")的要求,同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只做到#$"或再高一些,

钢管再生混凝土综述

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现状研究 摘要:再生混凝土是指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而成的再生集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钢管混凝土结构将钢管和混凝土有机结合起来,因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与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等承重结构中。而将再生混凝土浇筑在钢管内形成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既能提高钢管的承载能力,又能弥补再生混凝土的不足。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着对这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钢管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抗震性能;黏结滑移;研究展望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建筑垃圾不断排出,其中废弃混凝土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费用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为这些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减少了环境污染,并能带来经济效益[1]。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将钢管和混凝土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钢管和混凝土各自的优越性。钢管混凝土结构凭借其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势,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且较好地解决了施工速度与混凝土硬化时间较长的矛盾。 伴随着钢管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将再生混凝土灌入钢管中从而形成钢管再生混凝土这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对再生混凝土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2]。这种组合结构日益引起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1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析 国内外的研究者和学者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许多学者集中在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受压性能方面的研究[3-5]。王玉银[6]等采用分级单调加载,对12个钢管再生混凝土和12个配置螺旋箍筋的钢筋再生混凝

钢管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 1、前言 钢管混凝土即在薄壁钢管内填充普通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形成的复合结构,它是将钢管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结构。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构件形式最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被设计应用做桥墩,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它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从八十年代末开始,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很快。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泛。 2、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 钢管混凝土柱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是十分复杂的,仅以常用的一种加载方式为例,对其受力、变形特点进行简单剖析。据有关大量实验表明,如图l的一根钢管混凝土短试件在轴向力N作用下钢管和核心混凝土随着纵向压

力的增加两者均产生较大的纵向应力和纵向应变,同时将产生横向变形。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关系为S S IS 3εμε=,C C C 31εμε=(式中的13,εε分别为纵向、环向应变,μ为材料的泊松比,下标s ,c 分别代表钢管和核心混凝土)。在轴向力N 作用下钢管和核心砼的变形是协调的,即C S 33εε=。钢材的泊松S μ在弹性阶段为一常数(O.283),进入塑性阶段(应力达屈服点y f 时)增大至0.5而保持不变。而混凝土的横向变形系数C μ则为变数,可以从低应力时的0.17增加到0.5至1.0甚至大于1.0。由上式可见,钢管混凝土在轴心压力N 作用下,开始时C S μμ>, 钢管 1σ 混凝土2 1 N 图1 试件轴压时的内力状态 故C S 11εε>,但C μ在很快赶上S μ,则S μ=C μ,而C S 11εε=,随后C μ>S μ,S C 11εε>。这说明钢管混凝土在压力N 作用下混凝土向外的横向变形大于钢管向外的横向变形。钢管约束了砼,在钢管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力P ,称为紧箍力。从而使钢管纵向和径向受压而环向受拉,混凝土则处于三向受压状态。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塑性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工作性质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94554349.html,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作者:齐红甲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03期 【摘要】本文对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对该类型剪力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提出当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刚度延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其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研制抗震性能好的剪力墙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 1 综述背景 为克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工作中的缺点,提高其抗震能力,国内外学者针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开缝剪力墙主要包括:同济大学吕西林提出的填充氯丁橡胶带的带缝剪力墙[1];东南大学李爱群提出的采用摩阻式控制装置的带缝剪力墙[2];清华大学叶列平提出的双功能带缝剪力墙[3]。研究资料表明带缝剪力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的整体性 和受力性能。 1905年日本建造了第一个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的结构,1950年后,日本主要研究了型钢混凝土(SRC)梁的抗弯性能、SRC柱的偏压性能、SRC梁和柱的剪切性能、SRC梁柱节点抗 剪性能及钢管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等[4]。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SRC结构,近年来日渐增多[5][6]。90年代初清华大学对SRC剪力墙进行了抗弯性能试验研究[7],随后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8],研究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控制剪力墙中裂缝的发展,形成较完备的耗能机制,起到了良好的二道设防作用,使结构的抗震能力明显提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献[9]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等设计 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组合剪力墙及筒体可有效地将混凝土剪力墙侧向刚度和承载力大的优势与钢管混凝土柱抗震延性好的优势组合,钢管混凝土边框柱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抗剪连接键能可靠工作,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文献[10]研究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抗震性能,对不同轴压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这种剪力墙可有效地组合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管混凝土边框柱的优势,抗震效果良好。 文献[11]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带框剪力墙用SAP2000软件做了有限元的弹性分析。该研究认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12]中将作用于带框混凝土剪力墙的整体

方钢管混凝土综述

方钢管混凝土综述

方钢管混凝土综述 【摘要】:介绍了方钢管混凝土的定义和结构特点,以及其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并举出实际工程例子来阐明其在建筑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了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稳定性;应用 【Abstract】I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square steel tube concrete structure,and its theo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ives som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amples to clarify it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building,and has also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quare steel tube concrete structure. 0引言 伴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人类建筑史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及螺旋配筋混凝土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指在钢管中填充

应用。在对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时,他们大多集中于承载力,并且大多集中于普通混凝土的研究,对应力一应变关系研究不多。 80年代后期由于先进的泵灌混凝土工艺的发展,解决了现场混凝土浇灌工艺问题,加之现代高强混凝土迅速发展,因此被认为是高层建筑营造技术的一次突破。国外对于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编制了多种规范,如美国的混凝土协会编制的ACI(1999年),美国颁布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柱设计规范》AIJ(1997年)[4][5],JCI 319—89,LRFD(1994年),英国的标准规范BS 5400,欧洲钢结构协会(ECCS)出版了《组合结构规程及其说明》,欧洲出版的EC4(1996年),德国指定的《桥梁标准》,日本建筑学会颁发的《型钢混凝土结构计算标准》,还有德国的NI 88009(1997年)等。 2.2方钢管混凝土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在我国开发利用已有40多年历史。我国最早开展对钢管混凝土基本理论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土木建筑研究所。此后,国内的哈尔滨建筑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

国家现行标注图集-结构专业

结构专业图集1类制图规则 序号图集号图集名称 价 格 备注 1 03G10 2 钢结构设计制图深度和表示方法130 2 07G120 工程做法(自重计算)15 3 SG109-1 ~4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结 构专业(2005年合订本) 85 4 08SG115- 1 钢结构施工图参数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详图 58 5 SG111-1~ 2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建筑结 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合订本) 45 6 08G118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选用(上、下册)248 7 G103~ 104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深度图样(2009年合 订本) 82 代替04G103、05G104 8 09SG117- 1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示例(一)56 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 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梁、板) 69 替代03G101-1、04G101-4 10 11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 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 基础及桩基承台) 65 替代04G101-3、08G101-5、06G101-6 11 11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 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39 替代03G101-2 12 11SG102- 3 钢吊车梁系统设计图平面表示方法和构造详 图 47 13 12SG121- 1 施工图结构设计总说明(混凝土结构)29 14 12G1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 构造详图(剪力墙边缘构件) 38 15 12G112-1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钢筋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地基基础) 58 替代06G112。 16 13SG121-施工图结构设计总说明(多层砌体房屋和底29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 . word. GB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应知条文 必会条文 4.1.8 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在浇筑混凝土前,其轴心应力不宜大于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的60%,并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4.1.11 直径大于2m 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及边长大于1.5m 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钢管混凝土收缩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5.4.1 对轴压构件和偏心率不大于0.3的偏心钢管混凝土实心受压构件,当由永久荷载引起的轴心压力占全部轴心压力的50%及以上时,由于混凝土变的影响,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u 应乘以折减系数0.9。 7.2.1 等直径钢管对接时宜设置环形隔板和衬钢管段,衬钢管段也可兼作为抗剪连接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下钢管之间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坡口可取35°,直焊缝钢管对接处应错开钢管焊缝; 2 衬钢管仅作为衬管使用时(图7.2.1a ),衬管管壁厚度宜为4mm ~6mm ,衬管高度宜为50mm ,其外径宜比钢管径小2mm ; 图7.2.1 等直径钢管对接构造 1-环形隔板;2-衬钢管 3 衬钢管兼作为抗剪连接件时(图7.2.1b ),衬管管壁厚度不宜小于16mm ,衬管高度宜为100mm ,其外径宜比钢管径小2mm 。 7.2.2 不同直径钢管对接时,宜采用一段变径钢管连接。变径钢管的上下两端均宜设置环形隔板,变径钢管的壁厚不应小于所连接的钢管壁厚,变径段的斜度不宜大于1:6,变径3.1.4 抗震设计时,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 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9.4.1 钢管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禁使用含氯化物类的外加剂。

方钢管混凝土综述

方钢管混凝土综述 【摘要】:介绍了方钢管混凝土的定义和结构特点,以及其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并举出实际工程例子来阐明其在建筑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了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稳定性;应用 【Abstract】I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square steel tube concrete structure,and its theo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ives som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amples to clarify it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building,and has also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quare steel tube concrete structure. 0引言 伴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人类建筑史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及螺旋配筋混凝土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按截面形式分为圆钢管混凝土、矩 形钢管混凝土、方钢管混凝土、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等;按材料组成分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以下的素混凝土,外包普通钢管,简称钢管混凝土)、薄壁钢管混凝土(普通素混凝土外包薄壁钢管)、高强钢管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外包钢管)、钢管膨胀混凝土(钢管内填膨胀混凝土)、钢管自应力混凝土、增强钢管混凝土(钢管内填配筋混凝土或含有型钢的混凝土)、离心钢管混凝土(钢管内用离心法填充一层厚度为20 mm~50 mm的C40等级以上的混凝土而成型的空心钢管混凝土)等[1][2]。 1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所谓方钢管混凝土,是指用钢板或角钢拼焊而成的方形空钢管,其内充填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类组台构件。它一方面通过钢管内混凝土的支撑作用防止钢管壁发生向内屈曲,提高了钢管壁的屈曲承载力;另一方面通过四壁的钢板对内填混凝土提供侧向约束,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因此两者的组合承载力大于两者独立承载力之和。方钢管混凝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3] 1.1和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相比 承载力高,在保持截面形式相同的情况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明显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质量轻,在保持钢材用量相近和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构件的截面面积可以减小约一半,从而使得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得以增大,混凝土构件的自重相应减小约50%。抗震性能好,方钢管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吸能性强,刚度基本不退化,延性性能好。施工方便,可以简化施工工艺,节省脚手架用量、缩短工期,减少施工用地。 1.2和刚结构相比 经济效益好,在保持自重相近和承载力相同的条件下,可节约钢材50%,焊接工作量可以大幅减少。耐火性能好,方钢管混凝柱由于管内有混凝土存在,可以吸收热量.因而耐火时间比钢柱长。动力性能优越,在高层建筑中,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比钢结构优越的动力性能,能减轻风致摆动,增加居住人员的舒适感。 1.3和圆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相比 节点形式简单,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的交贯线在一个平面内,节点形式简单便于加工,可节约人工费用.降低工程造价。截面惯性矩大,稳定性能好,建筑布局灵活,方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高,可以采用大柱网,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且自由分隔满足各种功能要求;另外,采用方钢管混凝土结构更符合人们传统的审美观。施工更方便,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外形规则,有利于梁柱连接,克服了圆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截面形式特殊所带来的施工上的不便。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发表时间:2015-12-28T15:32:05.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作者:何波 [导读] 广东城建达设计院有限公司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在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使用方面,为今后的建筑施工的提供科学的借鉴。 何波 广东城建达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工程对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高层建筑使用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保证结构安全合理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使用空间的最大化、节约经济成本的目的。接下来本文将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技术经济进行合理的分析,为今后的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一个合理的价值参考。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受力特性;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数量上不断增加,高度也不断加高,而建造高层建筑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自重很大,柱的轴力大,加上抗震设防的需要,为保证构件的延性,有关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柱均有控制轴压比的要求,所以柱的截面很大,甚至达到了占用过大使用面积,影响建筑功能和观感的地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结构设计中可使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来代替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由于其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柱的截面可以大大缩小,因此,高度较大的高层建筑很多都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下面对于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高层建筑当中的应用和各自受力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再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分析两种结构方式的优点,来提出最佳的使用方案,实现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双重价值。 一、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各自的结构受力特性 (一)、钢管混凝土柱的结构受力特性 (1)受力合理,能充分发挥混凝土与钢材的特长,从而使构件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对混凝土来说,由于钢管的约束,改变了受力性能,变单向受压为三向受压,使构件抗压承载力提高显著。从另一方面而言,对于同样的负荷,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断面将比钢筋混凝土构件显著减小。对钢管来说,薄壁钢构件对于局部缺陷特别敏感,由于混凝土充填了钢管,保证了薄壁钢管的局部稳定,使其弱点得到了弥补。 (2)具有良好的塑性性能。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混凝土的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性质。而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核心混凝土是处于三向约束状态,约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不仅改善了使用阶段的弹性性质,而且在破坏时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完全没有脆性特征,属于塑性破坏。 (3)施工简单,缩短工期。钢管本身就是模板,因此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省去了模板。钢管本身既是纵筋又是箍筋,这样便省去了模板及钢筋的制作安装工作。 (4)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大约可减少混凝土量的一半,而用钢量也减少,减少了结构占地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5)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由于结构自重大大减轻,这对减小地震作用大为有利。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这在抗震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 尽管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很多,但是由于它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尚存在的一些弊端,比如在节点连接构件上处理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具体如下:a.当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时,就必须借助于柱上的牛腿和加强板。如果与柱连接的梁较多且不在同一标高时,就会有许多的牛腿和加强板。如果采用明牛腿可能在美观上会受到影响。如果用暗牛腿,又会或多或少地给浇灌混凝土带来不便,影响施工进度。b.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钢管混凝土的连接应尽可能地将连接力可靠地传递到核心混凝土上。常采用柱顶盖板、柱脚底板和层间隔板、穿心板等来实现。当然前提条件必须是应保证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做到这一点也是不易的。 (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的结构受力特性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由截面中部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管外的钢筋混凝土叠合而成的柱。钢管外的钢筋混凝土可以滞后(不同期)浇筑,也可以和管内混凝土同期浇筑(但可以用不同的强度等级)。叠合柱的核心部分设置钢管混凝土柱,让它承受总轴力的约3/4,并提供主要抗剪承载力;外围混凝土仅承担总轴力的1/4左右,让它的轴压比小,变形能力大,并承受截面上的大部分弯矩。 在高层重载柱设计时,增强柱子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主要理念和方法有:1)强化,采用高强高性能建筑材料;2)组合,将不同材料组合到一个构件中,取长补短;3)约束,通过对材料间的相互约束,或对弱性材料的约束改善其性能;4)叠合,使内力在截面中的分布更趋合理,从而增强其抗力和延性。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兼容并蓄了以上四种增强理念,优化配置各种成柱材料,充分地发掘其潜力,大幅度减小柱断面。 叠合柱设计理念正是综合利用以上四种(强化、组合、约束、叠合)增强手段,使各种材料合理巧妙地组合于一个构件之中,实现优化配置。因此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抗压、抗剪、抗弯、抗扭强度大,抗震、抗火、抗爆、抗冲撞性能好,而且截面积比普通混凝土柱明显减小、施工方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二、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下面结合工程实例,对于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高层建筑当中的应用和技术经济条件,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分析两种结构方式的优点,来提出最佳的使用方案,实现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双重价值。 实例:江门市某酒店,地下2层,地上27层,99.0米,51200㎡,底部大空间,3层框支转换,应用型钢混凝土梁解决大跨度转换梁的结构设计问题,但是工程经济性及使用空间的合理性却遭受考验,框支柱的尺寸直接影响首二层酒店大堂空间舒适性。下面为框支框架部分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专业资料 GB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应知条文 必会条文 4.1.8 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在浇筑混凝土前,其轴心应力不宜大于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的60%,并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4.1.11 直径大于2m 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及边长大于1.5m 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钢管混凝土收缩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5.4.1 对轴压构件和偏心率不大于0.3的偏心钢管混凝土实心受压构件,当由永久荷载引起的轴心压力占全部轴心压力的50%及以上时,由于混凝土变的影响,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u 应乘以折减系数0.9。 7.2.1 等直径钢管对接时宜设置环形隔板和衬钢管段,衬钢管段也可兼作为抗剪连接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下钢管之间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坡口可取35°,直焊缝钢管对接处应错开钢管焊缝; 2 衬钢管仅作为衬管使用时(图7.2.1a ),衬管管壁厚度宜为4mm ~6mm ,衬管高度宜为50mm ,其外径宜比钢管径小2mm ; 图7.2.1 等直径钢管对接构造 1-环形隔板;2-衬钢管 3 衬钢管兼作为抗剪连接件时(图7.2.1b ),衬管管壁厚度不宜小于16mm ,衬管高度宜为100mm ,其外径宜比钢管径小2mm 。 7.2.2 不同直径钢管对接时,宜采用一段变径钢管连接。变径钢管的上下两端均宜设置环形隔板,变径钢管的壁厚不应小于所连接的钢管壁厚,变径段的斜度不宜大于1:6,变径3.1.4 抗震设计时,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 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9.4.1 钢管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禁使用含氯化物类的外加剂。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南昌大学研究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混凝结构理论与应用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李海学号:4160146150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得分: 任课教师:熊进刚时间:2016年6月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实用价值,展望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 抗震性能; 工程应用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review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 prospects; points out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composite structure;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按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钢管混凝土,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等。钢管混凝土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螺旋配筋混凝土和钢管结构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之下,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大为改善。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可以避免或延缓钢管发生局部屈曲,保证其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经济效果好、施工方便、耐火性能较好。 钢管混凝土结构早在19 世纪80 年代就出现了,到目前为止,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有百年历史。由于钢管混凝土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开始便受到世界各国土木工程界的重视,并争先恐后开发利用。1879年,英国最早将钢管混凝土杆件用于Severn 铁路桥的桥墩,在钢管内填混凝土以承受轴向压力,并防止钢管内部锈蚀。1897 年,美国人JOHN LALLY 提出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重柱,并获得专利【1】。我国从1959 年开始研究钢管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应用,1963 年成功地将钢管混凝土柱用于北京地铁车站工程。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地铁车站和大跨度桥梁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上述领域营造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2008 年汶川地震中,钢管混凝土建筑显示了优越的抗震性能,钢管混凝土的研究成为热门课题之一。 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差,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 如厂房和高层)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相应的钢管柱承载力和混凝土柱承载力之和。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钢管内部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构件的延性性能明显改善,耗能能力大大提高,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结构浇筑

钢管混凝土结构浇筑 钢管混凝土的浇筑常规方法有从管顶向下浇筑及混凝土从管底顶升浇筑。不论釆取何种方法,对底层管柱,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先灌入约100mm厚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以便和基础混凝土更好地连接,也避免了浇筑混凝土时发生粗骨料的弹跳现象。采用分段浇筑管内混凝土且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终凝时间时,每段浇筑混凝土前,都应釆取灌水泥砂浆的措施。 通过试验,管内混凝土的强度可按混凝土标准试块自然养护28d的抗压强度采用,也可按标准试块标准养护28d强度的0.9采用。 钢管混凝土结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应采取减少收缩的措施,减少管壁与混凝土间的间隙。 (3)在钢管适当位置应留有足够的排气孔,排气孔孔径应不小于20mm;浇筑混凝土应加强排气孔观察,确认浆体流出和浇筑密实后方可封堵排气孔。 (4)当采用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5mm的高流态混凝土或粗骨料粒径不太于20mm的自密实混凝土时,混凝土最大倾落高度不宜大于9m;倾落高度大于9m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等辅助装置进行浇筑。 (5)混凝土从管顶向下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应有充分的下料位置,浇筑应能使混凝土充盈整个钢管; 2)输送管端内径或斗容器下料口内径应比钢管内径小,且每边应留有不小于100mm 的间隙; 3)应控制浇筑速度和单次下料量,并分层浇筑至设计标高;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管口进行临时封闭。 (6)混凝土从管底顶升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钢管底部设置进料输送管,进料输送管应设止流阀门,止流阀门可在顶升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拆除; 2)合理选择混凝土顶升浇筑设备,配备上下通信联络工具,有效控制混凝土的顶升或停止过程; 3)应控制混凝土顶升速度,并均衡浇筑至设计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