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建设目标 (4)

1.3设计依据 (5)

1.4设计原则 (7)

1.5需求分析 (8)

第二章总体架构设计 (19)

2.1设计思路 (19)

2.2雪亮工程架构 (21)

2.3系统逻辑架构 (22)

第三章数据中心 (26)

3.1.数据中心概况 (26)

3.2.建设规范和依据 (26)

3.3.建设原则 (27)

3.4.机房总体标准 (28)

3.5.用电容量分析 (29)

3.6.动力配电系统 (30)

3.7.供电线路及控制 (191)

3.8.UPS 系统 (192)

3.9.防雷及防浪涌保护系统 (196)

3.10.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197)

3.11.服务器机柜规划设计 (198)

3.12.数据中心平面布置示意图 (199)

第四章数据存储系统设计 (121)

4.1.存储需求分析 (121)

第五章网络安全边界系统设计 (130)

5.1.整体网络建设方案 (130)

第六章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36)

6.1.全网拓扑管理功能 (136)

6.2.视频质量诊断功能 (136)

6.3.录像诊断功能 (137)

6.4.卡口系统运维 (137)

6.5.维修报表 (137)

第七章系统安全设计 (300)

7.1.安全设计思路 (300)

7.2.安全域规划设计 (300)

7.3.网络安全防护设计 (302)

7.4.网络安全管理 (303)

7.5.系统数据安全 (306)

7.6.故障抢修机制 (307)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

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 号),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

九部委《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 年)、《关

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

﹝2015﹞996 号)等工作要求,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

2016 年6 月27 日,全国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强调:统一思想认识,群防群治,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共享机制;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整合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向基层延伸,实现重点部位、主要道口、人员密集区域、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全覆盖。建成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的“雪亮

工程”。

“雪亮工程”是以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

系统、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

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

防控体系,在强化治安防控、打击暴恐犯罪、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争创新成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系统的建成,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

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

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的需要,以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将特殊人群信息全部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做到各类特殊人群“底数清、去向明、不漏管、不失控、服务好”。

1.2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在中央

政法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市“雪亮工程”建设可行性方案的总体框架下,依托

视频监控共享系统,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资源,依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提供视频图

像信息资源服务,服务公共安全实战需求。到 2020 年,视频监控系统科学覆盖中心

城区、城乡社区、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

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网率达到 100%,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

1.3设计依据

■政策依据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发【2016】4 号)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4】69 号)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 55 号)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 号)

《关于印发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5】2056 号)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31000-201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

《关于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综办【2014】27 号)《2016 年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示范城市(区)项目申报评选办法》

■技术标准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 35114-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GA/T1400-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分析系统》GA/T1399-201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国标 GB/ T28181GB/T25724-201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系统安全规范》(试行)——视频接入部分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

《应急通信手册》(国际电信联盟 2005)

《国际电信联盟应急通信大全》(国际电信联盟 200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17963)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2-2006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3-2006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4856-2009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08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

■其他编制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11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防静电静电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1、2、3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TIA/EIA568-B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修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安装》09DX009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40-2005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_1173-2010

《防静电静电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SJ/T11236-2001

《计算机机房场地静电地板技术条件》GB6650

1.4设计原则

雪亮工程在追求性能优越、经济实用和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原则。使该系统真正成为符合业务实际应用的信息系统,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为今后的发展、扩建、升级等因素留有弹性空间。遵守以下原则:

■先进性和前瞻性

主要功能在满足政法委、公安等各部门业务的基本需要前提下,前端及后端所有的组成要素均充分地考虑其先进性,使系统的扩充和维护简单化,并满足不断提升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要求,保证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技术优势,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潮流。

■标准性和开放性

采用的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均支持国内、国际通用的标准网络协议,选用的设备和技术均符合部标、行标、国标 GB/ T28181 的统一要求,确保在统一的标准下,实现上下级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在遵循标准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开放的技术、结构、系统组件、用户接口,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标准,保障系统在互联或以后的扩展过程中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以满足业务应用需求。

■可扩展性

系统的架构具有可扩展性,即设备在系统结构、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物理联接、产品支持等方面具有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采用的产品遵循通用的工业标准,以便不同类型的设备能方便灵活地接入,并满足系统规模扩充的要求。

■强兼容性

开放的协议,可方便地开发系统新的应用功能要求,实现新的上层应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系统设备满足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时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以及和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性,对系统的管理,根据需要按可分可合的要求进行组合,即在保证单独系统可独立运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多系统的综合管理,最终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化。

■安全保密性

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问题,是系统建设中一个优先考虑的关键,所以整个系统数据要充分安全,要严格实行操作按级管理,对关键数据实施特殊保护,各种操作要做好记录,便于查找。图像传输网络的建设需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系统涉及的数据传输量大及使用人员多,故安全性和保密性就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在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时,除应考虑各种外界干扰外,还需在各个环节提供安全、保密措施。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从以下方面加以保证:

(1)前端准入安全

视频监控资源大量部署在路面,不同的环境面临不同的安全接入风险,需考虑前

端视频资源的准入安全策略,实现视频资源的安全可靠接入。

(2)网络的安全性

不同网络间的安全性,需要政法综合信息网与公安视频专网,政法综合信息网与

电子政务外网,政法综合信息网与各委办局视频网之间考虑安全边界系统或防火墙等安

全设备,保障各个网络的安全性。

(3)应用的安全性

所有的操作人员进入系统前均应登录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并通过角色权限管理服

务器认证,核对准确后方可进入系统。所有的操作人员均应规定相应的级别及权限,任

何越权的操作必须被拒绝。所有的操作、错误均应有日志记录,并可以根据工号或操作

查询。除了用户管理的基本资料外,工作人员不得对用户的其它资料和数据进行更改和

操作,除非有用户指定授权人的授权。

1.5需求分析

我市“雪亮工程”总体架构为“三网两平台”。三网:政法综合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电子政务外网;两平台: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政

法综合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及电子政务外网为各自独立的专用网络,彼此之间通过安

全边界联通,形成互联共享。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与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完成对接,全量推送视频数据,通过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实现平台间的数据汇聚、交换、共享。

1.5.1社会资源接入系统

根据我市政法委和公安局对社会资源联网接入整合需求,依托网络资源建设县级

社会资源接入系统,整合接入各重点职能部门二级视频共享平台、农村(社区)酒店、网吧、商铺等基层单位建设的视频监控资源。社会资源接入系统通过安全边界与公安、

政法委等部门对接实现视频联网和资源共享,实现在公安和政法视频共享系统对全县

公共安全视频的汇聚、调用、控制、转发等基础功能,满足对社会公共安全、重大治

安及敏感案事件综合研判、决策分析支撑的要求。到基层单位的社会资源视频网可利

用现有互联网或各基层单位自建专网,网

络带宽需满足 10M 上下行数据传输。

1.5.2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

搭建县级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实现各级综治中心视频调用、汇聚、转发、指挥、控制、访问权限管理等基础功能,提供各部门之间业务数据的共享服务。

1.5.3重点职能部门二级共享平台

建设重点职能部门(教育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局、文化和旅游局、住建局、银监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民宗局、林业局等县级重点职能部门)二级视频共享平台,各重点职能部门负责接入所管辖的视频资源。

1.5.4人像比对系统

建设一套专业人像比对系统和 200 路深度智能的前端人像卡口。人像卡口对每个经过的人脸检测、跟踪及抓拍,之后把抓拍的人脸图片上传至人脸分析系统。系统对前端人像卡口上传的人脸序列进行最佳人脸计算,对该最佳人脸进行人脸特征分析,提取相应的人脸信息,并将最佳人脸图片及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存储。对照内部储存的人脸信息库进行筛查比对,可做黑名单比对和布控、对嫌疑人员的身份确认以及查询/分析嫌疑人员的行动轨迹,根据要求进行相应联动告警。并将半结构化后的数据按照 GA/T1399-2017 标准对接给省厅智能感知平台,为各级公安机关开展违法人员、暴恐分子动态布控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为实现可视化报警提供技术支撑。

1.5.5视频解析系统

建设视频解析系统,实现对关键视频图像中的人、车、物对象的特征、行为、数量、进行检测或识别判断。解析系统通过接口接收公安视频图像应用平台提交的分析处理任务(行为分析、目标数量分析等),并将分析处理结果反馈给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和公安应用平台。

1.5.6智能感知平台

智能感知平台软件由省公安厅统一建设,本项目根据省公安厅《关于开展智能感知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采购“县(市、区)智能感知平台-基础性”的硬件设备。

1.5.7综合指挥中心

建设统一管理调度指挥中心。解决各成员单位重复建设,各业务条线未实现信息及数据共享通道,无法发挥统一指挥效能等问题。并为实现信息实时传输、

实时共享、实时分析、动态呈现,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全面决策提供综合指挥场所。

1.5.8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实现资源集约化管理、快速适应业务发展、专业级运维保障、最大限度保障业务连续性,满足持续性应用体系建设对计算、存储等资源的需求。

1.5.9智慧综治应用系统

建设智慧综治应用系统,对内处理事务、对外提供管理服务的支撑,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数据为基础,将社会管理工作中重点内容(人、地、事、物、情、组织场所)以一张图方式展现,为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简明直观的图形和数字依据,使工作更效率、决策更科学。

第二章总体架构设计

2.1设计思路

?标准化联网整合

社会资源联网接入整合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图像资源,在安全

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国标 GB/T 28181-2016 标准要求,完成社会资源联网接入整合系统、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和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并实现与市公安机

关视频共享平台、政法委视频共享平台的联网对接。

?集约化资源共享

社会资源接入联网整合系统以开放性的架构,统筹接入整合社会面公共安全的所

有监控视频资源,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共享的视频资源能够在政法综治、公、检、法、司等政法相关部门共享调用,提高政

法委对各级政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协调指挥能力,同时还能为城管、安监、水利、环保、医疗、教育等各行业提供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服务社会、服务民生。

?智能分析应用

通过图像智能分析业务快速分析并提取出视频、图片中的特征属性信息,公安客

户能够快速高效的获取案件相关的有用线索,实现人力的释放,促进大安防时代视频

数据从看清跨入到看懂的阶段。

1) 视频解析系统

视频解析业务功能是对于视频中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活动目标进行分类

检测;同时提取目标小图和场景大图写入存储设备中,便于后续的快速查询检索;能够

提取活动目标的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特征属性信息并写入数据服务器中,搭配数据服务器支持结构化属性信息进行语义化快速检索目标或通过人体特征进行以图搜人;支持智能播放,将非人目标结构化分析结果通过 OSD 的形式叠加至实况画面种实时播放。

2) 人像比对系统

人像比对系统一般布置在重要出入口如安检口、场所等,前端摄像机自动抓拍出

入口人员头像,拍摄到头像发送给联网后台进行海量数据检索与比对,确定是否为非法

入侵人员。应用人脸抓拍系统可以对于违法人员、暴恐分子进行有效动态布控。

?可靠性数据存储

从安全可靠的角度考虑社会资源联网整合的视频数据备份存储,满足实时对各级

社会单位接入的任意监控视频进行录像存储,同时能够调用回放各级系统存

储的任意视频录像。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公安或政法委视频共享平台能够实时

监看、存储事发现场监控视频,并提供视频的分发共享服务。

根据高清监控视频、人员图片、车辆图片、数据信息的多种格式数据存储需要,

采用存储系统满足视频、图片、数据信息等非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结构化等全数据的

稳定、可靠存储。

存储系统应具备存储节点间故障保护、负载均衡,任一节点故障,不影响系统录

像数据读写服务;具备高并发读写性能,满足热点数据的高并发读写要求;具备秒级

快速检索与回放、录像无法手动直接删除的功能;支持 N+M 备份满足存储异地容灾需求,支持双流直存满足重要视频双份存储需求。

?系统化安全控制

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制,加强非涉密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从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五个层面加强对监控视频系统的安全加固。

1) 物理安全

前端摄像机、监控客户端到网络接入交换机之间启用 AES 加密或者三重搅动加密,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障机制,满足政法专网的安全性需求,杜绝外界对网络的非法入侵

和攻击。

2) 网络安全

采用网络传输 L2-7 层的白名单安全准入机制,允许授信的终端才能接入到网络

之中,合法的视频、图片等业务流量才能在网络中传输,非法终端及非法流量全部阻断,构建一个安全的视频传输网络系统。

3) 主机安全

在核心服务主机之前设置堡垒主机,对所有主机访问提供不同安全域的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等保护措施,并对核心服务主机的服务能力

做提前引流和限流,从而保证核心服务主机的安全。

4) 应用安全

应用软件需具有严格的权限授予机制,权限授予根据每一个用户按照每一种业务

操作类型和每一个监控资源进行二维综合部署,使业务系统能控制指定用户对指定资源

的指定业务操作。

5) 数据安全

通过数字水印、图像加扰、录像块存储加密等方式,对图像预览、录像存储等数

据做二次保护,防止窃听、非法拷贝和翻拍等手段引起的数据泄露问题。

?自动化运维管理

为保障系统的全时可用,采用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对前端采集、网络传输、后端管

理等全网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对视频图像的效果、录像完整性进行诊断分析,提供系统运维态势报表,方便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系

统故障,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1)

网络拓扑

基于 SNMP 网络协议,实现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图形化的界面直观的进行管理和维护。在自动生成的网络拓扑图上实时查看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可以显示设备连通、带宽、告警、流量等信息,方便对所有设备进行集中管理。

2) 状态监测

对全部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查看和分析,并设置性能阀值,当 CPU、内存、设备问题、磁盘状态等超过阀值时触发报警,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设

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快速修复。

3) 视频诊断

实时监测诊断接入的所有视频图像质量并输出诊断结果进行人工审核。通过视

频质量诊断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视频图像偏色、被遮挡、虚焦、干扰等问题,及时

提醒运维管理人员进行修复,避免长时间出现故障未被发现造成安全隐患。

2.2雪亮工程架构

系统组网拓扑图

“雪亮工程”总体架构为“三网两平台”。三网:政法综合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电子政务外网;两平台: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

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依托公安视频专网接入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的一

类监控资源以及接入社会资源系统上传的视频资源。

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横向对接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

政法综合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及电子政务外网为各自独立的专用网络,彼此之

间通过安全边界联通,形成互联共享。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与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

完成对接,全量推送视频数据,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实现系统间的数据汇聚、交换、共享。

2.3系统逻辑架构

2.3.1前端感知层

进一步扩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覆盖范围。优化完善城区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

统建设,在公交站点、汽车客运站、码头、城市制高点等公共区域以及重点单位等布设

多维感知设备,实现多维数据采集。按照“城区出入口、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

关键节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无遗漏,要害部位、重要涉外

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主要出入口全覆盖”的原则,进一步补点、扩面,并按照标准改造升级现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推进监控摄像机升级换代,持续提升

运行质量。

2.3.2基础网络层

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体系,为视频资源的高效传输提供网络承载基础。充分利用现有光纤资源,依托波分复用、智能网络技术,完善覆盖市级、县级、乡镇(街道)、社区(村组)的四级高清视频传输网,全面支撑视频监控系统采集、传输、管理、控制和共享的需要,为实战部门提供高效、快捷、多方位的信息支撑网络环境。

政法综合信息网。包含党委政法委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国安局、

司法局的内部工作信息共享基础网络,市、县两级综治中心视频共享系统依托政法综合信息网进行建设,横向与公安视频专网、电子政务外网通过安全边界实现互联,带宽规划为 10000M;纵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网络带宽市、县互联为 1000M,县、乡互联为 100M,乡、村互联为 100M。

公安视频专网。作为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承载网络,横向与政法综合信息网互联,带宽为 10000M;纵向实现市、县、乡三级公安机关联通,市、县互联网络带宽为 1000M,县、乡互联网络带宽为 100M。

电子政务外网。作为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承载政府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业务和无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同时接入市直各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市政务办根据有关要求对现有电子政务外网进行升级改造,与市直“雪亮工程”重点单位互联网络带宽不低于100M,其他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容。

2.3.3视频共享平台

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实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资源的融合汇聚、高度共享、交互整合,为构建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系统的“智慧大脑”奠定基础。

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与综治视频共享平台、横向互通,从市、县、乡、村纵向到底的视频联网共享体系。实现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的联网整合,建立安全准入控制系统,实行严格保护措施,为实现数据交互共享提供保障。通过合理设计系统架构,切实划分业务关系,确保各级系统具备图像点播、远程控制、时钟同步、流媒体分发等基本业务功能,确保各级系统具备录像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地图管理等基本管理功能。合理设计各级系统的图像质量、互联带宽、时延质量、系统容量等性能指标,既要符合统一规划,又要结合当地实情,规范多种视频资源的接入要求,加强社会资源接入认证审核。

公安视频共享平台构建视频图像数据中心,实现各类视频图像资源的数据汇聚。运用大数据技术,为视频联网共享、动态人像分析、车辆大数据及视频深度应用等提供协同高效、弹性灵活、稳定可靠的计算、存储资源。形成视频、图片、人/车特征及案事件等基础资源库或价值资源库,提供快速检索、轨迹还原、关联分析、人车布控等服务,实现对案事件事前、事中、事后等实战业务的支持。

2.3.4业务应用层

按照“事前有效预防、事中及时处置、事后高效研判”的应用思路,建设

GIS 离线地图、视频联网共享、车辆大数据、多维数据研判分析、价值视频串并案等特色业务应用,未来以实战业务应用为导向,以视频图像应用为手段,充分利用视频共享系统提供的各类基础资源,建设更加丰富多样的实战应用,深化视频图像信息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快速检索等应用,打造视频综合应用体系,满足面向综治治理、反恐维稳、治安防控、便民服务等实战需求。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精.选)

雪亮工程指挥调度解决方案1概述 1.1需求分析 全国综治“江西会议”指出,中央已将“雪亮工程”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并作为综治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部署推进。“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雪亮工程”建设对象主体为乡村,其特点决定了地域覆盖面广,节点建设相对分散,要真正做到“可看可控”,单纯依靠视频监控系统是无法全部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以及群防群治的最终目标。当警情发生时,必须依靠一套集成度高、实时性强、扩展性强、便捷可靠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达到及时、准确、高效处警的目的。目前,针对“雪亮工程”报警对讲与指挥调度方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覆盖区域广,系统运维管理困难; 2.村级巡防人员对管辖区域全面监控、协防能力较弱; 3.前端设备相互独立,部分已建成,系统融合度较低; 4.中心指挥调度流程较繁琐,较难在一个平台上有效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 1.2建设目标: 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实现接处警可视化、快速化,各部门、各通讯系统快速联动,快速响应,提高综治中心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报警实时性提高 群众报警后能够立即与监控中心人员实现可视对讲,中心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报警联动智能化程度提高 中心在接收到前端群众报警后,能自动联动调取多路摄像头视频,自动通知其他同组村民,联动文件广播、信息发布等。

3.接处警操作流程规范化 中心接警后可启动预先设置的预案,预案支持查看相关的资料文件,指导中心人员处理警情,支持一键启动相应的现场应急措施,支持一键通知领导或其他相关部门。 4.多部门联合处警能力提高 支持通过融合通讯设备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协助处理警情。 2系统设计 2.1系统概述 来邦雪亮工程指挥调度系统是以IP网络高清音视频通讯技术为基础,包含可视对讲模块、视频会议模块、应急广播模块、信息发布模块,与视频监控系统、集群对讲系统、SIP电话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具有报警联动、可视对讲、指挥调度、群防群治、应急预案、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应急广播、信息发布、集群对讲、录音录像等功能。系统采用软交换技术和分布式架构设计,以综合接入、互联互通、融合通讯为目的,充分运用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构建了一套功能完善、扩展性强、实时性高的综合音视频通讯平台。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雪亮工程平台包含可视对讲模块、视频会议模块、应急广播模块、信息发布模块,与视频监控系统、集群对讲系统、SIP电话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平台各个应用模块具备良好可移植性、伸缩性,适应未来应用升级的需要。 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是雪亮工程的基础系统,本系统所有调度的视频监控摄像头由视频监控系统提供,指挥调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之间为相互对接关系,本方案中不再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做详细阐述。

雪亮工程验收计划和方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雪亮工程验收计划和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验收过程要 求 (2) 1.1 准备阶 段 (2) 1.2 初步验 收 (2) 1.3 系统试运 行 (2) 1.4 系统终验与交 付 (3) 1.5 项目审批部门组织的工程竣工验 收 (4) 第2章项目验收工作流 程 (5) 2.1 验收流程 图 (5) 2.2 项目验收前期准备工 作 (6)

2.3 提交项目验收申 请 (6) 2.4 项目验收申请审 批 (7) 2.5 组织项目验收评审 会 ..........................................................................................7 第3章评审验收的组织形式 (7) 3.1 评审验收组的成员要 求 (7) 3.2 评审验收组织结 构 (8) 3.3 评审验收组成员及相关人员的职 责 (8) 第4章评审验收依 据 .....................................................................................................9 第5章验收实施过程 (10) 5.1 分系统初步验 收 (10) 5.1.1 验收条件 ............................................................................................... 10 5.1.2 验收组织 ............................................................................................... 10 5.1.3 验收步骤 ............................................................................................... 11

雪亮工程简要分析报告

雪亮工程简要分析报告 目录 一、雪亮工程概述。 (2) 1.1雪亮工程是什么 (2) 1.2“雪亮工程”基本功能介绍 (2) 1.3雪亮工程的建设意义。 (2) 二、雪亮工程的技术方案 (3) 2.1网络拓扑图 (3) 2.2联网技术要求 (5) 2.3设备及用户编号规则 (5) 2.4网络安全保证措施 (6) 2.5管理平台业务功能介绍 (7) 2.6雪亮工程主要设备清单 (11) 2.7核心设备技术功能介绍 (12) 三、山东雪亮工程相关信息 (14) 3.1部分雪亮工程中标信息 (14) 3.2 雪亮工程的参与企业介绍 (14) 3.3雪亮工程的相关政策 (23)

一、雪亮工程概述。 1.1雪亮工程是什么 “雪亮”一词源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口头禅,意在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安防治安工程中来。“雪亮工程"通过在乡村、城镇等基层地区安装摄像头通过协议与公安专网等法制平台连接起来,并通过手机APP、IPTV、广播电视等方式将安防视频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1.2“雪亮工程”基本功能介绍 向上可接入现有的“天网系统”可将视频资源传递公安专网、交通专网等安防指挥中心。 下达: 1.村民们可通过电视机观看村里几个重要路口的实时影像。 2.对于乡村治安防控,事后破案留存依据,震慑社会违法犯罪行为有着很好的效果。 3.可增加联动报警模块,村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电视机遥控器按下报警建,警局接收报警信息。 4.可利用广播电视,手机APP等工具使外出务工人员观看远程视频,实时了解家乡动态,起到防盗和威慑的作用。 1.3雪亮工程的建设意义。 1.随着今年城市化的推广,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治安防控能力薄弱。对远程监控的需要日益紧迫。 2.“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当今政策正偏向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所以需要类似“雪亮工程”的项目将村镇安防体系纳入天网,纳入“平安城市”的框架之内。 3.外出务工人员对远程视频的需求,在雪亮工程未推广的区域,已有不少乡村家庭自己安装了可远程观看的摄像头,但这种方式成本高,网络不稳定,维护困难,且不能群策群力共同监督。所以需要“雪亮工程”这种集中化的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述 (3) 1.1建设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1.3设计依据 (4) 1.4设计原则 (6) 1.5需求分析 (7)

第一章方案概述 1.1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 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 号),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 九部委《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 年)、《关 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 ﹝2015﹞996 号)等工作要求,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 2016 年6 月27 日,全国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强调:统一思想认识,群防群治,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共享机制;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整合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向基层延伸,实现重点部位、主要道口、人员密集区域、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全覆盖。建成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的“雪亮 工程”。 “雪亮工程”是以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 系统、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 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 防控体系,在强化治安防控、打击暴恐犯罪、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争创新成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系统的建成,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 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 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的需要,以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将特殊人群信息全部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做到各类特殊人群“底数清、去向明、不漏管、不失控、服务好”。 1.2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在中央 政法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市“雪亮工程”建设可行性方案的总体框架下,依托 视频监控共享系统,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资源,依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提供视频图 像信息资源服务,服务公共安全实战需求。到 2020 年,视频监控系统科学覆盖中心 城区、城乡社区、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 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网率达到 100%,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 (5) 1 智慧城市项目背景 (5) 2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5) 3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6) 3.1 建设目标 (6) 3.2 主要建设内容和功能 (7) 3.2.1总体功能 (7) 3.2.2 基础平台 (8) 3.2.3智慧应用 (13) 第二部分“智慧城市”项目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智慧城市”整体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智慧城市”整体规划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一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二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三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智慧城市”云平台整体规划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顶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培训资料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

雪亮工程指挥调度解决方案 1概述 1.1需求分析 2016年10月,全国综治“江西会议”指出,中央已将“雪亮工程”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并作为综治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部署推进。“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雪亮工程”建设对象主体为乡村,其特点决定了地域覆盖面广,节点建设相对分散,要真正做到“可看可控”,单纯依靠视频监控系统是无法全部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以及群防群治的最终目标。当警情发生时,必须依靠一套集成度高、实时性强、扩展性强、便捷可靠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达到及时、准确、高效处警的目的。目前,针对“雪亮工程”报警对讲与指挥调度方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覆盖区域广,系统运维管理困难; 2.村级巡防人员对管辖区域全面监控、协防能力较弱; 3.前端设备相互独立,部分已建成,系统融合度较低; 4.中心指挥调度流程较繁琐,较难在一个平台上有效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 1.2建设目标: 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实现接处警可视化、快速化,各部门、各通讯系统快速联动,快速响应,提高综治中心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报警实时性提高 群众报警后能够立即与监控中心人员实现可视对讲,中心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报警联动智能化程度提高 中心在接收到前端群众报警后,能自动联动调取多路摄像头视频,自动通知其他同组村民,联动文件广播、信息发布等。 3.接处警操作流程规范化 中心接警后可启动预先设置的预案,预案支持查看相关的资料文件,指导中心人员处理警情,支持一键启动相应的现场应急措施,支持一键通知领导或其他相关部门。 4.多部门联合处警能力提高 支持通过融合通讯设备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协助处理警情。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规划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规划 I

目录 1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3) 1.1指导思想 (3) 1.2发展原则 (3) 1.3建设目标 (4) 2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8) 2.1概念设计 (8) 2.2总体架构 (8) 2.3网络架构 (10) 2.4数据架构 (11) 2.4.1智慧城市数据架构 (11) 2.4.2非结构化数据规划 (11) 2.4.3结构化数据规划 (14) 2

1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政策部署,紧抓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契机,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释放数据红利为核心,以信息惠民为宗旨,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善政法治为保障,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为我市创建成为智能泛在的“互联网+城市”中部标杆、高效幸福的信息惠民重点示范、健康繁荣的新兴产业特色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1.2发展原则 整合共享,数据兴市。充分重视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推进现有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应用,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突破部门界限和体制障碍,加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数据共享,逐步有序推动数据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激发数据创新活力,提升数据创新能力,充分释放数据红利。 产城融合,信息强市。促进大数据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协同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契合。积极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效,充分发挥信息流对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驱动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驱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3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综合运维运营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综合运维运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建设目标 (4) 1.3设计依据 (5) 1.4设计原则 (7) 1.5需求分析 (8) 第二章总体架构设计 (19) 2.1设计思路 (19) 2.2雪亮工程架构 (21) 2.3系统逻辑架构 (22) 第三章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25) 3.1.全网拓扑管理功能 (25) 3.2.视频质量诊断功能 (25) 3.3.录像诊断功能 (26) 3.4.卡口系统运维 (26) 3.5.维修报表 (26) 第十二章综合指挥中心设计 (27) 12.1概述 (27) 12.2设计理念 (28) 12.3建设原则 (28) 12.4指挥大厅规划设计 (140)

12.5LED 大屏综合管理平台规划设计 (145) 12.6会议室多媒体音视频系统规划设计 (168) 12.7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80) 第十四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00) 14.1建设目标 (200) 14.2基础地形图数据库 (200) 14.3单元网格划分 (200) 14.4仿真三维模型数据 (203) 14.5地名地址数据 (204) 14.6兴趣点数据 (205) 14.7政务电子地图数据 (206) 14.8数据存储 (208) 14.9数据更新 (215) 14.10数据备份 (216) 14.11数据内容脱密 (216) 第十五章智慧综治应用系统设计 (218) 15.1智慧综治系统总体架构 (218) 15.2社会综合治理应用系统设计 (262) 15.3社会综合公众服务平台设计 (285) 15.4应用扩展系统建设 (286)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 1/ 22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 1 智慧城市项目背景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市综合管理已成为推动城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在城市综合管理的综合协调与沟通方面,仍然不尽完善。城市管 理工作尚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有些可以通过改善城市 管理体制加以解决,有些属于加强法治建设范畴。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 可以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手段参与城市管理,辅助解决上述问题中的部分内 容,使城市管理形成法制、行政、技术手段“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是今后城市综 合管理发展的必然。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系统正以其信息海量化、 网络互联化、动态实时化、覆盖全面化、现实虚拟化、表现丰富化等优势,成为现代 化城市管理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手段之一。 我国许多地方早在年就着手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到现在已是遍地开花。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加强,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 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已成为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2 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建设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组织保障、建设管理保障、运行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人才队伍保障);打造集成、高效的数据中心平 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建成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各种应用系统, 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显著提高城市管 理能力和应用效果。 智慧城市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性与全局性的系统设计,将为社会、政府、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并全面带动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 设施和资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等技术,清晰梳理城市级基础设施和行 业应用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和竖井式建设,实现安全、可靠、开放、集约共享的智慧 城市系统。智慧城市围绕下述服务和支撑能力进行建设: 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具备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等能力。通过创 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环境,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信息亭都多 种方式获得信息和政务服务。 3/ 22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建设目标 (4) 1.3设计依据 (5) 1.4设计原则 (7) 1.5需求分析 (8) 第二章总体架构设计 (19) 2.1设计思路 (19) 2.2雪亮工程架构 (21) 2.3系统逻辑架构 (22) 第三章数据中心 (26) 3.1.数据中心概况 (26) 3.2.建设规范和依据 (26) 3.3.建设原则 (27) 3.4.机房总体标准 (28) 3.5.用电容量分析 (29) 3.6.动力配电系统 (30) 3.7.供电线路及控制 (191) 3.8.UPS 系统 (192) 3.9.防雷及防浪涌保护系统 (196) 3.10.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197)

3.11.服务器机柜规划设计 (198) 3.12.数据中心平面布置示意图 (199) 第四章数据存储系统设计 (121) 4.1.存储需求分析 (121) 第五章网络安全边界系统设计 (130) 5.1.整体网络建设方案 (130) 第六章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36) 6.1.全网拓扑管理功能 (136) 6.2.视频质量诊断功能 (136) 6.3.录像诊断功能 (137) 6.4.卡口系统运维 (137) 6.5.维修报表 (137) 第七章系统安全设计 (300) 7.1.安全设计思路 (300) 7.2.安全域规划设计 (300) 7.3.网络安全防护设计 (302) 7.4.网络安全管理 (303) 7.5.系统数据安全 (306) 7.6.故障抢修机制 (307)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 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 号),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 九部委《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 年)、《关 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 ﹝2015﹞996 号)等工作要求,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 2016 年6 月27 日,全国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强调:统一思想认识,群防群治,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共享机制;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整合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向基层延伸,实现重点部位、主要道口、人员密集区域、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全覆盖。建成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的“雪亮 工程”。 “雪亮工程”是以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 系统、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 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 防控体系,在强化治安防控、打击暴恐犯罪、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争创新成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系统的建成,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 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 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的需要,以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将特殊人群信息全部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做到各类特殊人群“底数清、去向明、不漏管、不失控、服务好”。 1.2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在中央 政法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市“雪亮工程”建设可行性方案的总体框架下,依托 视频监控共享系统,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资源,依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提供视频图 像信息资源服务,服务公共安全实战需求。到 2020 年,视频监控系统科学覆盖中心 城区、城乡社区、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 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网率达到 100%,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雪亮工程项目意义及发展

雪亮工程项目意义及发展 “雪亮工程”旨在从整体入手,统一规划,构筑一个功能完善、兼容并包、互联互通的音视频共享资源体系,可以充分发挥一体化资源整合优势,合成作战。市公安局将充分利用好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战略协作关系,在高端技术引进,人员技能培训,战术战法提炼固化推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力打造具有信阳特色的“雪亮工程”,携手雪亮工程龙头代表英飞拓共保百姓平安。 “雪亮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为2017年——2018年。第一阶段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完成市、县、乡三级承载网络建设,市县两级综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第一阶段建设及市行政执法局、市安监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和联网任务。 第二阶段从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完成市县两级综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联网对接,完成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和联网任务。 第三阶段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完成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第二阶段建设,市区及7县共1.3万个一类监控点的建设。 18个高清摄像头覆盖全村主要街口,坐在村办公室就能监控村里安全,还能收看市、区、乡组织的各类会议。11日上午,参加全省“雪亮工程”建设佳木斯现场推进会的与会人员,在佳木斯郊区西格木乡平安村等地考察,对这个村乃至全市“雪亮工程”建设工作给予肯定。 “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互联网应用工程项目,织就了守护百姓安全的一张网,对刑事打击、交通管治、网吧管理、市场监管、水务监察、校园周边安全整治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佳木斯是我省第一个全国示范城市,自2016年11月以来,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要求,整合现有资源与新项目同步推进,截至7月末,全市已累计完成投资4300多万元,建成监控点位8588个,搭建53个传输环网,整合安全生产、视频接访系统、政务云存储系统、电子认证系统等10余个子项目,实现了23个部门分平台联网共享。 为了增强民众的安全感,一个现代化城市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共安全性,而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有序的工作生活氛围则是这种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信息化的发展为犯罪分子创造了高科技、智能化和专业化的犯罪手段,大大增强了犯罪行为在时间上的突发性、空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手段上的对抗性。因此,作为“天网覆盖”的基础保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筑必须以科技为支撑,通过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从以人力为主体的“人防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

雪亮工程指挥调度解决方案 1概述 1.1需求分析 2016年10月,全国综治“江西会议”指出,中央已将“雪亮工程”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并作为综治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部署推进。“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雪亮工程”建设对象主体为乡村,其特点决定了地域覆盖面广,节点建设相对分散,要真正做到“可看可控”,单纯依靠视频监控系统是无法全部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以及群防群治的最终目标。当警情发生时,必须依靠一套集成度高、实时性强、扩展性强、便捷可靠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达到及时、准确、高效处警的目的。目前,针对“雪亮工程”报警对讲与指挥调度方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覆盖区域广,系统运维管理困难; 2.村级巡防人员对管辖区域全面监控、协防能力较弱; 3.前端设备相互独立,部分已建成,系统融合度较低; 4.中心指挥调度流程较繁琐,较难在一个平台上有效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 1.2建设目标: 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实现接处警可视化、快速化,各部门、各通讯系统快速联动,快速响应,提高综治中心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报警实时性提高 群众报警后能够立即与监控中心人员实现可视对讲,中心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报警联动智能化程度提高 中心在接收到前端群众报警后,能自动联动调取多路摄像头视频,自动通知其他同组村民,联动文件广播、信息发布等。 3.接处警操作流程规范化 中心接警后可启动预先设置的预案,预案支持查看相关的资料文件,指导中心人员处理警情,支持一键启动相应的现场应急措施,支持一键通知领导或其他相关部门。 4.多部门联合处警能力提高 支持通过融合通讯设备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协助处理警情。 2系统设计 2.1系统概述 来邦雪亮工程指挥调度系统是以IP网络高清音视频通讯技术为基础,包含可视对讲模块、视频会议模块、应急广播模块、信息发布模块,与视频监控系统、集群对讲系统、SIP电话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具有报警联动、可视对讲、指挥调度、群防群治、应急预案、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应急广播、信息发布、集群对讲、录音录像等功能。系统采用软交换技术和分布式架构设计,以综合接入、互联互通、融合通讯为目的,充分运用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构建了一套功能完善、扩展性强、实时性高的综合音视频通讯平台。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雪亮工程平台包含可视对讲模块、视频会议模块、应急广

省市县雪亮工程整体建设方案

省市县雪亮工程整体建设方案 2018 版
省市县雪亮工程
整 体 建 设 方 案
2018-7-21 第 1 页, 共 234 页

省市县雪亮工程整体建设方案 2018 版
目 1
1.1 1.2 1.3

项目概述.................................................................................. 12
项目背景 ...................................................................................................................... 12 项目建设需求 .............................................................................................................. 13 建设原则 ...................................................................................................................... 16 1.3.1 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 16 1.3.2 法规遵从,统一规范 .............................................................................................. 17 1.4 设计原则 ...................................................................................................................... 17 1.5 设计依据 ...................................................................................................................... 20
2
2.1 2.2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 24
总体建设思路 .............................................................................................................. 24 “雪亮工程”总体架构及设计 ....................................................................................... 25 2.2.1 采集子系统 .............................................................................................................. 26 2.2.2 视频存储子系统 ...................................................................................................... 27
2.2.2.1 2.2.2.2 存储方案设计 ............................................................................................................... 27 监控存储容量计算 ....................................................................................................... 27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传输网络子系统 ...................................................................................................... 28 显示与控制子系统 .................................................................................................. 28 业务管理平台子系统及图像综合研判应用系统 .................................................. 29 运维管理与视频诊断平台子系统 .......................................................................... 29 监控系统的社会资源接入 ...................................................................................... 30 IPC 准入控制系统 .................................................................................................... 30
3
3.1
“雪亮工程”系统前端设计........................................................ 32
高清监控前端系统分类设计 ...................................................................................... 32 3.1.1 道路监控系统 .......................................................................................................... 32
3.1.1.1 3.1.1.2 功能分析 ....................................................................................................................... 33 点位设计 ....................................................................................................................... 33
3.1.2
复杂场所监控系统 .................................................................................................. 36
3.1.2.1 3.1.2.2 功能分析 ....................................................................................................................... 36 点位设计 ....................................................................................................................... 37
3.1.3
重点单位监控系统 .................................................................................................. 38
3.1.3.1 3.1.3.2 功能需求分析 ............................................................................................................... 38 点位设计 ....................................................................................................................... 38 第 2 页, 共 234 页
2018-7-21

2014-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

第39卷第6期2014年6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Vol.39No.6 June  2014收稿日期:2014-01- 25项目来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731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2174) ;数字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LDO201307);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项目(2012YQ160185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H42F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项目(NCET-12- 0426)。第一作者:李德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从事以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 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推进数字城市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与智慧中国的研究及相关建设。E-mail:drli@w hu.edu.cn通讯作者:姚远,博士生。E-mail:whyaoy uan@163.comDOI:10.13203/j.whugis20140135文章编号:1671-8860(2014)06-0631- 10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 李德仁1,2 姚 远1 邵振峰2 1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探讨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总结了其发展历程,剖析了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动力和目标,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即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以实现对现实城市中人和物的自动控制和智能服务。针对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网对智慧城市的大数据进行了分析,面对智慧城市中大数据将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应对大数据的策略和思路,重点论述了云计算与数据挖掘,并给出了云平台的基础框架,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建议,最后展望了智慧城市未来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服务中图法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 1 智慧城市的概念 1.1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数字城市存在于网络空间(cyber space)中,虚拟的数字城市与现实的物理城市相互映射,是现实生活的物理城市在网络世界中的一个数字再 现[ 1] 。智慧城市则是建立在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上, 通过无所不在的传感网将它与现实城市关联起来, 将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决策交由云计算平台处理,并按照分析决策结果对各种设施 进行自动化的控制[2] 。在智慧城市阶段,数字城 市与物理城市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虚实一体化的空间(cyber physical space)。在这个空间内,将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人类生存繁衍、经济发展、 社会交往等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从而建立一个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用易于理解的简单公式表达,可以这样认为: 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 1.2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按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程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信息化城市阶段、数字城市阶段和智慧城市阶段。其中可以代表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如下: 1)1993年9月, 美国启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5年,中国推动全国信息化的“八金”工程,标志着城市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 2)1998年, 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 概念[3] ,“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标志着城市信息化开始步入数字城市建设新阶段。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初步建成数字城市基础框架,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天地图”成了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的载体, 已有数亿网民使用。3)2006年,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式推出形成对城市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与整合应用;2008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提出智慧城市的新理念;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