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设计概述

道路交叉设计概述
道路交叉设计概述

(论文/报告)

学年学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道路交叉设计概述

课程性质:考查课

任课老师:任永明

学生所在系:建筑与测绘工程系

专业班级: 09级房建3班

学号:200902030458 姓名:

份数: 8页

道路交叉设计概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道路交叉、道路交叉发展史、平面交叉设计、立体交叉设计,着重介绍了平面交叉设计和立体交叉设计,并对各种类型进行了简单的讲解。交叉是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严重地影响到道路的使用效率、交通安全、行车车速、运营费用和交通能力。因此,道路交叉设计对保证车辆快速、顺畅、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道路交叉、平面交叉口设计、立体交叉设计、设计内容和原则。

第一节概述

一.道路交叉

道路交叉是不同方向的两条或多条路线(包括道路、铁路、机耕道等各种交通路线)相交或相连的地方,有的路线要通过或跨越交叉,从而形成相交点;而有的路线到达交叉就终止,从而形成相连点。交叉是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严重地影响到道路的使用率、交通安全、行车车速、运营费用和通行能力。每条道路的各个方向的交通车辆到达交叉后有的要直行通过,而有的则要改变行车方向,车辆之间相互干扰很大。因此,如何减少行车的相互干扰,保证车辆快速、顺畅、安全地通过是道路交叉规划设计的根本任务。二.道路发展史

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

平面交叉交通流线的交叉点,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随后由于步行、自行车交通及汽车交通的增长,车流和人流的混合交通,大大降

低了道路交叉的通行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英国出现了人与自行车从道路下面地道通过的环形交叉。这种用地下通道使人、自行车与汽车在空间分离的形式,是道路立体交叉的雏形。

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及干线公路的发展,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确保行车安全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保证车辆大量、快速、安全地通过交叉口,根本的途径是运用一种是交通流线在空间上实行分离的新的交叉形式——立体交叉。

三. 道路交叉分类

1、平面交叉口

平面交叉,形式多样,运用灵活。根据平面交叉的几何形状,常见的平面交叉可分为:十字形交叉口、X字形交叉口、T字形交叉口、Y 字形交叉口、错位交叉口、复合式交叉口

同事,根据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和交通特性,平面交叉口又分为: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时、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

2、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形式多样,目前世界各国已建成的共有180余种,其中应用广泛的有10余种。立交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分类体系如下:

(1)按橡胶路线的类型分类

a、道路与道路的立交

b、道路与铁路的立交

c、道路与打车到的立交

(2)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分类

a、两路立交

b、三路立交

c、四路立交

d、多路立交

(3) 按相交道路是否互通分类

a、分离式立交:相交道路完全空间分离,彼此间屋砸到连接,车辆不能相互转换的立交形式。

b、完全互通式立交:所有方向上的车辆均能相互转换运行的立交

c、部分互通式立交:只允许部分方向上的车辆转换运行的立交。

(4)按相交道路的跨越方式分类

a、上跨式立交:主线上跨与之交叉的道路的形式。

b、下形式立交:主线下船与之交叉的道路的形式。

(5)按立交主线及匝道的空间层次分类

a、两层式立交

b、三层式立交

c、四层式立交

(6)按立交匝道的形式分类

a、定向式立交:采用定向匝道连接实现左转的互通式立交。定向型匝道是指该匝道左转车由车道内侧驶出,驶入直接左转的匝道。

b、半定向式立交:采用半定向式匝道连接实现左转的互通式立交。半定向型匝道是指左转车辆由车道外侧驶出、驶入,转向90*实现左转的匝道。

C、非定向式立交:采用小环道匝道,变左转90*为右转270*来实现车辆左转的立交。

(7)按礼教的外形分类:喇叭形立交、叶形立交、环形立交、菱形立交、梨形立交、海星型立交、碟式立交等。

第二节平面交叉设计

一、设计要求与内容

1、设计要求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两方面:一是保证相交道路上所有车辆与行人的交通畅通与安全,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满足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二是满足行车稳定的前提下,保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2、设计内容

(1)平面设计: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成分的几何尺寸。

(2)立面设计:交叉口的立面设计和雨水口、排水管道的布置。(3)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包括交通信号标志、人行横道线、照明、停车位置等。

三、交叉口的平面选型原则

1、尽量采用正交十字交叉或T字形交叉

(1)适当改线,改X字形交叉口为十字交叉口。

(2)改斜交为双T字形错位交叉口。

2、对于斜交的平面交叉口,宜做部分改进和优化。

(1)改小交角为大交角

(2)改Y字形交叉口为T字形交叉口。

3、主次分明,对于主流交通,其道路线形尽量顺直

4、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错位交叉

5、尽量避免畸形和多路交叉或畸形交叉改为正交

第三节立体交叉设计

一、立交规划设计内容

立交设计范围宽、内容多,它包括多层次、多方面的设计内容。按照立交设计的阶段不同可分为:

1、立交规划:立交设置与否、位置确定、间距、设置数目、立交规模、立交分类及分级、初步确定立交类型和立交设置原则及依据等方面的研究、规划工作。

2、方案设计:立交的形式和类型选择、方案拟定于比选、方案的总体布局、工程估算等。

3、初步设计:立交的定位、方案的确定、初步测量、初步设计图表编制、设计概算编制等。

4、施工图设计:详细测量、施工图表的编制和施工预算的编制等。

二立交的设计原则

立体交叉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网中起着重要作用。设计时,除应遵循道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外,考虑到立交工程是一项综合

性的、涉及道路路线、桥梁、路基、路面及各种交通设施的复杂工程,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性原则

(1)确保行车安全,减少交叉口交通事故;

(2)车辆行驶快速、顺畅,路线短捷,是交叉口耽误时间可能缩短;

(3)行车方向明确;

(4)主次明确,首先确保主线的交通;

(5)通行能力大,能满足远景设计年限的交通量要求;

2、经济性原则

(1)投资少,工程费用节省;

(2)少拆迁,少占地;

(3)运营费以及车两辆行驶的油耗、轮耗、车损最小;

(4)养护和管理费用最小;

3、适应性原则

(1)因地制宜,立交应与自然环境、社会及经济条件相适应;

(2)立交应与其所在的路网中的作用及地位相适应;

(3)立交应与其周围的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相适应;

(4)立交规划与区域的相适应;

4、艺术性原则

(1)立交的造型和结构,要保证其自身的建筑艺术和完美性,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要注意与自然景物的协调,达到与外界相融洽的自然美;

(3)礼教的建设不能对区域的自然景观产生破坏或削弱作用。结论:通过对道路工程的学习,了解了道路交叉与设计的道路交叉、道路交叉发展史、平面交叉设计、立体交叉设计,设计合理的道路交叉才能保证车辆快速、顺畅、安全地通过。我们要好好学习这部分内容,为国家的道路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道路工程(第二版)

道路交叉口设计

Ch6 道路交叉口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6-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要求 §6-2交叉口的形式和选择 §6-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6-4交叉口的视距 §6-5交叉口的转角缘石半径 §6-6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6-7交叉口的环形设计 §6-8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交叉口的交通特征、设计要求、交通组织设计,掌握几种常用交叉口的类型及设计、计算方法。 重点:普通交叉口、拓宽式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的设计内容和方法。 难点:交叉口的立面计算。

§6-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要求 了解交叉口交通的基本特性,掌握减少冲突点的途径。 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车辆和行人汇集、转换方向、相继通过。降低车速、阻滞交通、易发生交通事故,耽误行程时间。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最常见的一种节点形式,它们对道路网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因此,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1 交叉口的特征 1.1 交通特征 1)交通流在交叉口要产生危险点 分流点—来自同一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互相交叉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 2)交叉口交通复杂行车状态复杂。车辆进入交叉口要减速、制动,出交叉口时又要起步、加速,均为变速行驶,使行车的惯性阻力增加。 交通干扰复杂。交叉口一般处于人口集中的繁华地区,行人、非机动车在交叉口转换方向,使交通干扰更为复杂。 1.2 构造特征 共有的公共平面,在几何上应满足各条道路的平、纵面线形和排水的要求。 2 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基本途径 2.1 使交通流线在时间上分离 如装置自动交通信号灯、由交警指挥、限制通行时间等。 2.2 使交通流线在平面上分离 1)设置专用车道; 2)合理组织、变左转为右转;如设环岛、街坊绕行等 3)组织渠化交通;如使用划线、绿带、交通岛和各种标志等 2.3 使交通流线在空间上分离 设置立体交叉。 3交叉口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3.1 设计内容 1)正确选择交叉口类型;

改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方法

改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具体阐述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具体完善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改善设计机动车辆 前言: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日渐增大,各大城市对旧城改造及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也不断扩大。通过强化交通管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交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城市机动车辆增长太快,交通需求远大于供给,以致城市道路网负荷过大,城市交通日趋拥挤,道路交叉口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等候现象,高峰期间更是拥挤不堪。道路交通的拥挤不仅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还产生了大量的废气排放和噪音,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本文针对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方法和改善予以分析探讨。 1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多数城市道路交叉口中,由于对道路路段、路口的几何设计、信号配置及路面构筑物等因素缺乏整体的考虑,交通工程设计不够协调,从而对交叉口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使之成为路网交通的瓶颈。从调查情况看,此类问题在城市道路交通阻塞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合理、迅速地解决这类问题,对于缓解路网压力、疏解地区交通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适当增加交叉口进口车道数,进一步明确车道功能;②选择适当的车道宽度,合理组织行人、非机动车穿越路口;③改善交叉口信号配置;④强化交叉口交通管理措施,减少绿灯损失时间;⑤合理布置和安排交叉口附近公交站点及公交线路,减少对主线行车的干扰。 2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 2.1 交叉口的选择 交叉口位置的选择是确定一个理想和最佳交叉门的首要条件。交叉口的位置一般根据交叉道路的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转向车流的分布和交通量、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1 平面线型 平面线型的选择对交叉口有较大的影响。一般选择在既有路为直线段的位置上最为合适,这对行车安全,减少交叉长度和占地均是较优的。如果必须在曲线上衔接,也应尽量在大半径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曲线),避免和小半径曲线上,因为它对路面平顺衔接,行车安仝和占地都是小利的。衔接要尽量考虑正交或较大

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的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1-0172-02 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的探讨 收稿日期:2012-09-11 作者简介:杨笑语(1985-),女,助理工程师杨笑语 (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从交通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广泛参照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平时工作积累的经验,从交叉口危险点、通行能力、渠化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危险点,渠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6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城市道路系统多为网状结构,其主要特点是道路网密度高,路网节点———交叉口数量多,交叉口已成为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汇集、通过或转换方向,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会使行车速度降低,阻滞交通,耽误通行时间,也易发生交通事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功能,减轻交通压力,是各城市重点解决的问题。而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对道路交叉口实施科学有效的交通组织管理。为此在交叉口设计上,提出科学的交通组织管理手段及实施方案。本文将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方法及思路进行探讨。 2交叉口交通情况分析及采用的措施 2.1平面交叉口危险点分析 进出交叉口的车辆,由于行驶方向不同,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交错方式也不同。当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进入交叉口后,以不同的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分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交织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冲突点。此三类交错点存在相互尾撞、挤撞或碰撞的可能性,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冲突点对行车干扰及安全影响最大。 经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都存在各类危险点,其数量随交叉道路条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大,特别是冲突点,其数量随交叉条数的增加而呈级数增大。 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因此,在交叉口设计中正确处理和组织好左转交通,减少冲突点,能大大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减少交通事故。 2.2设计采用的措施 1)进行交通管制,用信号灯或设交通警指挥,使直行和左转弯车辆通行的时间错开; 2)对交叉口进行渠划设计,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车流按一定方向或路径行驶,也可达到减少和控制冲突点的效果; 3)采用立体交叉,使其根本不在同一平面上交叉等。 3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计算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平面交叉口应分为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标志交叉口。 3.1让行标志交叉口通行能力 参考多种研究资料,让行标志交叉口的实际通行能力可按式(1)计算: C=C ·f(1) 其中,C为让行标志交叉口实际通行能力;C 为让行标志交叉口基本通行能力,根据经验,减速让行交叉口的基本通行能力应为1100pcu/h 1580pcu/h,停车让行交叉口的基本通行能力应为970pcu/h 1560pcu/h;f为考虑各种干扰因素的折减系数,可取0.6 1.0。 3.2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 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可按式(2)计算: CAP=∑ i CAP i =∑ i S i λi(2) 其中,CAP为信号控制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pcu/h;CAP i 为第i条进口车道的通行能力,pcu/h;S i 为第i条进口车道的规 划饱和流量,pcu/h;λ i 为第i条进口车道所属信号相位的绿信比。 式(2)中,规划饱和流量应采用实测数据,当无实测数据时,规划饱和流量应按式(3) 式(5)计算: 直行车道规划饱和流量: S t =S bt ?f t ?f g (3)左转车道规划饱和流量: S l =S bl ?Min[f z ,f t ]?f g (4)右转车道规划饱和流量: S r =S br ?Min[f z ,f t ]?f g (5) 其中,S t ,S l ,S r 分别为直行、左转、右转车道规划饱和流量; S bt ,S bl ,S br 分别为直行、左转、右转车道规划基本流量;f t 为进口车 道饱和流量的车道宽度修正系数;f g 为进口车道饱和流量的进口 道纵坡及重车率修正系数;f z 为左右转弯车道饱和流量的转弯半径修正系数。 4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 所谓渠化,其原理是在道路上划出各种管理线(车道线、停车线等)以及设置各种交通岛等,使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方向及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水流一样,顺着一定的方向分车道,互不干扰地通过。渠化路口的车道布设及其几何构成,是影响路口运营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在符合渠化理论原则下,以地方实际作为设计计算的依据来进行设计。 4.1进出口车道数的配置 进口车道数明显影响路口通行能力。因此,进口车道数的设置,必须多于路段车道数,至少应多1道 2道。各流向的车道数,则应按流量比分配。出口车道数,应不小于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上游车道数,并与下游路段车道数匹配。 · 271 ·第38卷第31期 2012年11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8No.31 Nov.2012

《城市道路工程平面交叉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平面交叉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设计内容:确定交叉口类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视距保证、缘石半径、拓宽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 一、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1、按交叉口形式分类 十字形、X字形、T字形、Y字形、错位交叉、复合交叉等。2、按渠化交通的程度分类 简单交叉口、拓宽路口式交叉口、渠化交叉口。 3、按交通控制分类 无信号控制交叉口、有信号控制交叉口(点控制、线控制、面控制)(定周期和不定周期、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4、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 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 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C类:环形交叉口 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1、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交错点的种类: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 冲突点数量多,影响大,主要与左转车流有关,与车道条数成正比。 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冲突点,如采用设置信号灯、合理组织左转车、实行单向交通等方法。

2、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车行道的交通组织 1、设置专用车道 2、合理组织左转车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2)实行交通管制不准左转 (3)变左转为右转 (4)环形交通 3、渠化交通组织 4、调整交通组织 交通语言包括道路语言和一切关于行的标记、符号、文字指示牌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道路语言。 道路语言是指道路上的交通标线、标示、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还包括以物理形式出现的交通岛、分离岛和栅栏等物理渠化设施(一种特殊的“道路语言”)。 有路必须有道路语言,道路语言是道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二)行人的交通组织 1、交叉口人行道的宽度及行人的组织 2、人行横道的设置(位置、形式、宽度、通行能力) 3、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三、简单交叉口设计 1、交叉口的车道宽度

上海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报批稿) Design Regulations for At-grade Intersections on Urban Street 条文说明 2001年上海

目录

1 总则 1.0.1编订本规程的目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制约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也是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因此,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畅通与安全的决定因素之一。也因此,在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的观念与技术上。从50-60年代起,就有了长足的改进,相应于所设计的新型交叉口,还出现了Hightype Intersection高级交叉口这样的新术语。 因此,为能用新观念新方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安全高效经济适用的平面交叉口而制定本规程。 1.0.2适用范围:城市道路工程分为新建和改建两类,对于平面交叉口为了提高现有大量传统老式交叉口的通车效率,还有对原老式交叉口进行改善治理的实际业务。本规程除对新改建工程规划、设计提出技术标准外,还兼顾交叉口治理的技术要求。 平面交叉口的新建、改建、治理规划或设计受实际条件的约束差别甚大,为实施的现实性,对新建、改建、治理提出了达到技术标准的不同要求。 1.0.3道路类别,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TJJ37-90)》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1.0.4公交车辆停靠站一般都设在交叉口附近。交叉口内站点的设置,在方便乘客与影响交 叉口通车两方面存在矛盾。站点位置选择与布置中处理好这对矛盾,也应是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在交叉口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 2 术语 2.1.4 本规程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有关支路的定义,城市支路分为Ⅰ、Ⅱ、Ⅲ级三个等级。为了便于区别和实际操作以及与《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统一,将Ⅰ级支路定义为交通性支路,而将Ⅱ(Ⅲ)级支路定义为商业性和生活性支路。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 路设计 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 题目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设计指导教师:杨广军 学号: 110905125 姓名:彭怀力

目录 一、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 (1)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 (1) 2.1交叉口的选择 (1) 2.2衔接方式的确定 (2) 2.3连接纵坡 (3)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完善 (3) 3.1平面口立面设计 (3) 3.2对交叉口进行去渠设计 (3) 四、平面交叉口去化设计要点 (4) 4.1进口道适当拓宽,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 (4) 4.2停车视距、路缘石半径、车道宽度满足要求 (4) 4.3利用渠化岛保持交通流畅,减少交通隐患 (5) 4.4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合理组织自行车交通 (5) 4.5重视交叉口景观,合理设置交叉口绿化 (5) 五、平面交叉口现状及改善 (5) 1. 兰州市交叉口特色................................................ (5) 2. 渠化设计方法 ................................................... (6) 3. 结语 (8) 六、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交通立交设计.................................. .9 6.1立交概述......................................................... .9 6.2立交的功能.......................................................... .9 6.3互通式立交.......................................................... .9 6.4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现状...................................... .1.1 七、结语 (13)

道路交叉口设计

Ch6道路交叉口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6-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要求 §6-2交叉口的形式和选择 §6-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6-4交叉口的视距 §6-5交叉口的转角缘石半径 §6-6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6-7交叉口的环形设计 §6-8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交叉口的交通特征、设计要求、交通组织设计,掌握几种常用交叉口的类型及设计、计算方法。 重点:普通交叉口、拓宽式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的设计内容和方法。 难点:交叉口的立面计算。

直行§6-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要求 了解交叉口交通的基本特性,掌握减少冲突点的途径。 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车辆和行人汇集、转换方向、相继通过。降低车速、阻滞交通、易发生交通事故,耽误行程时间。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最常见的一种节点形式,它们对道路网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因此,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1交叉口的特征 1.1交通特征 1)交通流在交叉口要产生危险点 分流点—来自同一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互相交叉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 当相交道路均为双车道时,各类危险点数目如表: 三条四条五条n条 分流点3815n(n-2) 合流点3815n(n-2) 冲突左转点3 31245 1650 045 n2(n-1)(n-2)/6 冲突点是交叉口的最危险点,而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车辆。 2)交叉口交通复杂行车状态复杂。车辆进入交叉口要减速、制动,出交叉口时又要起步、加速,均为变速行驶,使行车的惯性阻力增加。 交通干扰复杂。交叉口一般处于人口集中的繁华地区,行人、非机动车在交叉口转换方向,使交通干扰更为复杂。 1.2构造特征 共有的公共平面,在几何上应满足各条道路的平、纵面线形和排水的要求。 2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基本途径 2.1使交通流线在时间上分离 如装置自动交通信号灯、由交警指挥、限制通行时间等。 2.2使交通流线在平面上分离 1)设置专用车道; 2)合理组织、变左转为右转;如设环岛、街坊绕行等 3)组织渠化交通;如使用划线、绿带、交通岛和各种标志等 2.3使交通流线在空间上分离 设置立体交叉。 3交叉口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3.1道路交叉的分类及其选择 3.1.1城市道路交叉宜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类。应根据道路交通网规划、相交道路等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 3.1.2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并应符合满足下列要求: 1 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 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口道展宽交叉口。 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口道不展宽交叉口。 2 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平B1类:干路中心隔离封闭、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简称右转交叉口)。 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简称让行交叉口)。 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 3 C类:环形交叉口 平C类:环形交叉口。 3.1.3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注: 1 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经交通预测分析,需要设置立体交叉时,宜按本规程表3.1.4选用; 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次干路与次干路相交,因景观需要,采用环形交叉口时,应充分论证。 4.2.9平面交叉口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的最小宽度可取3.0m;当改建交叉口用地受到限制时,一条进口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2.80m。转角导流交通岛右侧右转专用车道应按设计速度及转弯半径大小设置车道加宽。 4.2.10当高峰15min内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2辆时,宜设左转专用车道;当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10辆时,或需要的左转专用车道长度达90m时,宜设两条左转专用车道。左转交通量特别大且进口道上游路段车道数为4条或者和4条以上时,可设3条左转专用车道。 4.2.11进口道左转专用车道设置可采用下列方法: 1展宽进口道,以便新增左转专用车道。 2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左转专用车道,但压缩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对于新建交叉口至少应为2m,对改建交叉口至少应为1.5m,其端部宜为半圆形[图4.2.11(a)]。 3道路中线偏移,以便新增左转专用车道[图4.2.11(b)]。 4在原直行车道中分出左转专用车道。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 1、道路与道路交叉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交叉形式应根据道路网规划、相交道路等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 2、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 1.平A类:信号交叉控制 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 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不展宽交叉口; 2.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平B1类:之支路只准右转同行的交叉口; 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 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 3.平C类:环形交叉口 关于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下表, 3、交叉口的形式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 常见的几何形状有: 十字形环行交叉T形极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 错位交叉多路交叉畸形交叉 T形平面交叉口:T形交叉口是指交角为75~105的三路相交。 T形交叉口适用于主次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直行方向。

Y形平面交叉口:Y形交叉口为三路相交直行方向的交角小于75或大于105的交叉口; Y形交叉口在交角较小的时候交通不利,而且锐角街口处的视线条件不好。 十字形平面交叉口 四条道路相交交叉口,交角为75~105. 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使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 (1)简易十字交叉口:设计车速不高,交通量不大的三四公路或一般城市道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简易十字交叉 (2)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口。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第七章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7.1平面交叉口 7.1.1 道路交叉口的作用 道路与道路(或与铁路)交叉的部位成为道路的交叉口。道路与道路在同一个平面相交的交叉口称为平面交叉口。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节点,道路借助交叉口相互连接,形成道路系统。交叉口在路网中起着使城市交通由线扩展到面的重要作用解决各个方向的交通联系,同时,交叉口也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平面交叉口世道路交叉口的主要形式。它是直行道路与横向道路在同一平面上交叉的道路。车辆和行人至平面交叉口时,要与横向道路的车辆和行人分时共用交叉口空间,其通行能力比路段中的小。另外,部分车辆和行人要在交叉口改变前进方向,交通流之间的干扰较多,通行的顺畅性、安全性都较路段中的低。我国城市中交通阻滞主要发生在平面交叉口。为此,当交通流量较大时,需要采取展宽交叉口的措施,弥补通行时间的不足(即:时间不足,空间补);还要按车流前进的方向划分车道,以减少相互干扰,提高通行能力及安全(图7-1-1)。 7.1.2 平面交叉口车流的矛盾 7.1.2.1 分叉点、交汇点与冲突点 由于车辆进出平面交叉口的行驶方向不同,在时空上相互干扰。概括说来,交叉口车流间的基本矛盾可以分为:分岔、交汇与冲

突三种形式(图7-1-2) 分岔点、交叉口内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称为分岔点(或称分流点)。在车速较慢时,或前进中没有其他方向的车人流干扰时,转向的车辆很容易驶出,对分岔点的交通没有什么影响。但在车速较高的快速路上,转向车速要减速,或在道路上因转向时受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影响,也要减速,以策安全,就会影响到分岔点的车速和车流密度。 交汇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交汇点(或称合流点)。对于已过交叉口的转向车流,要与横向的直行车流汇合在一起,驶离交叉口,车流产生一个交汇点。在车流密度较稀时,转向车辆可以顺利地汇入直行车流。当直行车流的密度很密时,尤其是在快速路上,转向车辆难以汇入直行车流,就需要有较长、较宽的交汇路段候驶。否则,转向车辆强行插入,会造成直行车流紧急制动,迫使它后面的一系列车辆都制动减速,降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相互交叉的交会点称为冲突点。在没有信号灯管理的交叉口上,直行车流,或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或左转车流在时空上不能错开,会产生冲突点。由于它们在流向上是相互垂直的,或逆向对流的,所以相互干扰的严重程度越过交汇点和分岔点。从图(7-1-2)中可以看出,大量冲突点主要是由左转车流引起。在一个十字交叉口的16个冲突点中的,有12个是由左转车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范 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图示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范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图示 WJG203-xx 武汉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管理技术规定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mechanical regulations for At-grade Intersections on Urban Street in Wuhan (试行) xx-4-21发布 xx-7-1实施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联合发布 武建〔xx〕157号 市建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关于发布《武汉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 设计、管理技术规定》 __

市有关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指导和规范我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建设,提高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市建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研所、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武汉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现予发布,自xx年7月1日起在我市施行。在执行过程中若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向市建委科技处反馈。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技术规定通知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xx年4月21日印发 前言 根据武汉市建设委员会武建[xx]94号文件下达的研究和编制任务要求,《武汉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管理技术规定》编

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工程,参考国内外先进成果,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讨论、修改和完善,通过了市建委、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本规定的内容有10章,包括:总则、一般规定、规划设计、平面设计、竖向设计、照明及安全工程设计、绿化与环境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设计、交通监控设施布设、交通信号配时、服务水平评价与交通防真。 本规定由武汉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华中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函寄武汉市建设委员会科技处(汉口云林街38号,邮编:430015,电话:85734014),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华中科技大学 参编单位: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

道路工程技术网上辅导材料5 第5章道路交叉口设计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要求、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交叉口类型及其适用范围,立交的组成和类型;理解环形交叉的设计内容并掌握平面交叉立面设计方法。 【学习重点】 1.环形交叉的各项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 2.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几种方法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5.1 道路平面交叉口类型 1.道路交叉口设计的意义 在交叉口上,由于不同方向的车流和行人要汇集、通过或转向而相互影响和干扰,不但会使车速降低影响通行能力,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据统计,道路交通事故半数以上就发生在交叉口,在城市中这一比例高达60%以上,另外半数以上的行车时间延误也发生在交叉口的附近。因此,正确设计交叉口,合理组织交通,对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避免交通阻塞,具有重要意义。 2.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1)平面交叉口的交错点 进出交叉口的车辆,由于行驶方向的不同,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交错方式也不尽相同,可能产生的交错点(存在碰撞可能的点)的性质也不一样。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分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冲突点。此三类交错点都存在相互挤撞或碰撞的可能,是影响交叉口行驶速度、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后可知: 1) 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以及直行与左转车辆之间所产生的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的安全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再次是分流点。而且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因此,在交叉口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冲突点和合流点,尤其要减少或消灭冲突点。 2) 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交错点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为冲突点。 (2)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 1) 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 2) 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线行驶,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 3)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空间上分开,各行其道使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城 市 道 路 设 计 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 题目: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设计指导教师:杨广军 学号: 110905125 姓名:彭怀力

目录 一、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 (1)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 (1) 2.1交叉口的选择 (1) 2.2衔接方式的确定 (2) 2.3连接纵坡 (3)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完善 (3) 3.1平面口立面设计 (3) 3.2对交叉口进行去渠设计 (3) 四、平面交叉口去化设计要点 (4) 4.1进口道适当拓宽,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 (4) 4.2停车视距、路缘石半径、车道宽度满足要求 (4) 4.3利用渠化岛保持交通流畅,减少交通隐患 (5) 4.4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合理组织自行车交通 (5) 4.5重视交叉口景观,合理设置交叉口绿化 (5) 五、平面交叉口现状及改善 (5) 1.兰州市交叉口特色 (5) 2.渠化设计方法 (6) 3.结语 (8) 六、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交通立交设计 (9) 6.1立交概述 (9) 6.2立交的功能…………………………………………………………………… .9 6.3互通式立交…………………………………………………………………… .9 6.4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现状 (11) 七、结语 (13)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日渐增大,各大城市对旧城改造及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也不断扩大。通过强化交通管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交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城市机动车辆增长太快,交通需求远大于供给,以致城市道路网负荷过大,城市交通日趋拥挤,道路交叉口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等候现象,高峰期间更是拥挤不堪。道路交通的拥挤不仅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还产生了大量的废气排放和噪音,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本文针对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方法和改善予以分析探讨。 一、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多数城市道路交叉口中,由于对道路路段、路口的几何设计、信号配置及路面构筑物等因素缺乏整体的考虑,交通工程设计不够协调,从而对交叉口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使之成为路网交通的瓶颈。从调查情况看,此类问题在城市道路交通阻塞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合理、迅速地解决这类问题,对于缓解路网压力、疏解地区交通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适当增加交叉口进口车道数,进一步明确车道功能;②选择适当的车道宽度,合理组织行人、非机动车穿越路口;③改善交叉口信号配置;④强化交叉口交通管理措施,减少绿灯损失时间;⑤合理布置和安排交叉口附近公交站点及公交线路,减少对主线行车的干扰。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 2.1 交叉口的选择 交叉口位置的选择是确定一个理想和最佳交叉门的首要条件。交叉口的位置一般根据交叉道路的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转向车流的分布和交通量、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1 平面线型 平面线型的选择对交叉口有较大的影响。一般选择在既有路为直线段的位置上最为合适,这对行车安全,减少交叉长度和占地均是较优的。如果必须在曲线上衔接,也应尽量在大半径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曲线),避免和小半径曲线上,因为它对路面平顺衔接,行车安仝和占地都是小利的。衔接要尽量考虑正交或较大角度斜交,最小交角不宜小于45°。 2.1.2 地形条件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辅导: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 (1)无交通管制: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道路交叉口; (2)渠化交通:使用交通岛组织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叉口。在交通量很大的交叉口,配合信号灯组织渠化交通,有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增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3)交通指挥(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察指挥):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 (4)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2.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交叉口按竖向位置可分为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两大基本类型。 3.平面交叉口设计 (1)形式:十字交叉、X形交叉、丁字形(T形)交叉、Y形交叉、多路交叉、环形交叉。 (2)转角半径:根据道路性质、横断面形式、车型、车速来确定。 交叉口转角半径 (3)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设置要考虑尽可能缩小交叉口面积,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提高交叉口通过效率,将人行横道设在转角曲线起点以内;要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设置,缩短行人横过车行道的时间;尽量靠近交叉口,缩小交叉区域,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

人行横道宽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过路行人的数量及行人过路信号放行时间,通常选用的经验宽度为4~10m,规范规定最小宽度为4m。规范规定:机动车车道数4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则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最小宽度为1m)。当行车密度很大或车速很高,过街行人很多时,可考虑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人行地道或天桥。 (4)停止线:停止线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1~2m处,以保证行人通过时的安全性。 (5)交叉口拓宽:建议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大于3~4辆时,增辟左转车辆的专用车道。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辆多于4辆时,需增设右转车辆的专用车道。增设车道的宽度,可比路段车道宽度缩窄0.25~0.5m,应不小于 3.0m;进口段长度一般为50~75m。 4.环形交叉口设计 平面环形交叉口又称环交、转盘,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车辆绕中心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连续不断地通过交叉口,这也是渠化交通的一种形式,使所有直行和左、右转弯车辆均能在交叉口沿同一方向顺序前进,避免发生周期性交通阻滞(相对于信号灯来管制),消灭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提高了行车安全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平面环形交叉口多适用于多条道路交汇的交叉口和左转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当相交道路总数超过8条时,就应当考虑道路适当合并后再接入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改造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改造 【摘要】道路交通是城市建设着重规划的一部分,而在道路中,交叉口是连接贯通道路的纽带,承载着高密度的流量通行,自然也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带,因此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十分重要。本文以乌伊路―延安路交叉口为例,通过设计改造,明显减缓了拥堵现象,降低了交通压力,提升了道路安全。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一、交叉口概况 1.周边区域概况 乌伊路与延安路交叉口位于昌吉市老城区市中心,交叉口周围分布着昌吉州州政府、州党委等机关单位,昌吉商场、飞马财富、新纪元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商业设施和延安路商业街,州二中、昌吉学院学校等,是全市地位最为重要的路口,交通压力很大。 2.道路交通概况 乌伊路与延安路交叉口是两条主干路相交的十字形交 叉口,两条路中央均设置隔离护栏。 乌伊路既是国道,又是城市主干路,过境交通未能有效地分离,车辆组成以大型和小型汽车为主,早、中、晚由于

上下班引起的交通流高峰及乌伊路东西向过境交通流高峰 尤为明显。乌伊路现状断面:三块板,25米机动车道+2*2.5米绿化带+2*6米辅道+2*1.5绿化带+2*3.0米人行道,红线51米; 延安路是昌吉市主要的商业街,车辆以小型汽车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行人,早、中、晚由于上下班及学校上、下学引起的交通流高峰尤为明显。延安北路现状断面:一块板,16米机动车道+2*13.0米人行道(人非共板),红线42米;延安南路现状断面:一块板,22米机动车道+2*5.0米绿化带+2*5.0米人行道,红线42米。两条路的交通压力都很大,交叉口排队拥堵现象严重。并且乌伊路的东西向过境交通与城市内部南北向的冲突干扰加剧。交通调查结果表明,该交叉口是全市交通量大、也是全市交通安全隐患较大的路口之一。 二、交叉口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可知,该交叉口整体通行能力较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乌伊路承担过境交通,大型车辆和小型车辆交通流量都很大,尤其大型车东西向穿城,严重影响了小型车在交叉口的运行速度和秩序,交叉口通行安全度低。 (2)该路口除延安北路渠化拓宽外,延安南路、乌伊路均未渠化拓宽,交叉口车道数与路口车道不匹配。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方法探讨(通用版)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方法 探讨(通用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25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方法探讨(通用 版) 摘要:本文在对道路交叉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对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进行了描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1.前言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上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是管理、组织道路各类交通的控制点。在整个道路网中,交叉口成为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上的卡口。据统计,在交叉口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20%左右,有些国家甚至高达40%,其主要原因是交叉口布置不合理。因此,交叉口对道路网的形式及道路交通的影响足非常重大的。当前,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已逐步认识到改善城市道路的综合环境,提高道

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和居民的出行质量,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叉口的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2.平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 2.1交叉口过大,缺少必要的渠化 城市道路车道数的多少,直接影响交叉口面积。交叉口面积过大,容易导致车辆行车轨迹混乱,冲突增多;另外,交叉口清空时间随着面积增大而相应增加,造成信号周期过长,并造成相位间隔时间的浪费,降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这类交叉口应进行进一步渠化改造。 2.2行人过街安全设施不足 很多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设施设置不足,缺乏二次过街设施,当交叉口较大时,弱势群体(老人和儿童)过街就比较困难,在一个行人信号周期不能顺利通过,容易造成人车冲突,并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另外即使在行人信号绿灯期间通过,行人仍有可能同转向车流冲突,使得行人过街缺少安全感。 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

第七章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第七章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交叉口上的车流,在前进中有不同去向,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称为分岔点( 或称分流点)。 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交汇点(或称合流点); 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相互交叉的交会点称为冲突点。 夹角一般大于75?,最小不应小于45? 机动车与机动车干扰产生的冲突点为2点,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干扰产生的冲突点为2点,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干扰产生的冲突点竟多达14点。若道路越宽,车流量越多,则冲突点的干扰越严重,这就是三幅路平面交叉口的致命弱点, 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在两个道路网系统上行驶最佳。难点是如何加密城市道路网,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能各行其道,达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真正分流。 15公里/小时以下。 最靠右侧的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R 1 路口最小缘石转弯半径(米); R 机动车最外侧车道中心线的圆曲线半径(米); b 最外侧机动车道的宽度(米); e 最外侧机动车道的加宽值; C 分隔带宽度(米); w 路口转弯处非机动车道宽度(米); V 右转 路口车辆右转弯计算行车速度(公里/小时), μ 横向力系数,采用0.15; i 右转弯处路面横坡度,向曲线内侧倾斜用“+”号,向外侧倾斜用“-”号。i 值一般应按交叉口的设计等交线来计算确定。当i 值的变化不大时,它对计算R1值的影响不大。因此,可按一般常用的路面横坡i=0.015来计算R1值。 3 1 (1)有利于提高通行能力,当无信号控制不能满足通行能力的要求时,就必须选用信号控制。 R R b e C w 1=-+++()

道路交叉口设计相关规范基本原则

宽度可取3 .0 m,当改建交叉口用地受到限制时,一条进

口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2.8m。 进口道左转专用车道设置可采用下列方法: 1 展宽进口道,以便新增左转专用车道。 2 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左转专用车道,但压缩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对于新建交叉口至少应为2 m ,对改建交叉口至少应为1.5 m ,其端部宜为半圆形 3 道路中线偏移,以便新增左转专用车道 4 在原直行车道中分出左转专用车道。 进口道右转专用车道设置可采用下列方法: 1 展宽进口道,新增右转专用车道。 2 在原直行车道中分出右转专用车道。确因需要在向右展宽的进口道上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利用展宽段的延伸段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并应增加站台长度。

进口道长度由展宽渐变段长度( L t) 与展宽段( L d )组成 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少于:支路20m ,次干路25 m,主干路30m ~35m 。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支路30m ~4 0 m ,次干路5 0 m ~70m ,主干路70m ~90m ,与支路相交取下限,与主干路相交取上限。 进口道可不设路缘带 出口道长度由出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组成。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3 0 m ~60 m ,交通量大的主干路取上限,其他可取下限;当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再加上站台长度。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20 m 。

平面交叉口转角处缘石 平面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宜为圆曲线或复曲线,其转弯半径应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当平面交叉口为非机动车专用路交叉口时,路缘石转弯半径可取5m ~1 0 m. 一般可取15m;

交叉口转角交通岛内侧右转专用车道 需设右转专用车道而加设转角交通岛时,交角曲线半径应大于 25m,且右转专用车道应设置信号控制 人行横道: 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人行横道应设置在分隔带端部向后1m ~2 m 处。 当人行横道长度大于1 6 m 时,应在人行横道中央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其宽度不应小于2 m ,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1.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