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

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
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

企业文化——高速列车的动力

所谓企业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行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

美国提出其近期发展目标是在二三年内,所有与美国公司的合作都须通过Internet来完成,这一举动推进了网络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该借鉴网络的快速发展,加速建立自己的文化,尽早与国际接轨。思科面对这样的发展兼顾三个重点:第一是人才;第二是客户满意度;第三是发展合作伙伴。

思科副总裁林正刚先生对企业文化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口号,需要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学习、认同。文化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种种机制,正式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如为实现“客户满意是我们第一大的责任”的理念,思科每年都聘请一个顾问公司进行调查、打分,结果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薪水,长期下来理念就慢慢形成了文化。对于一个5、6个人的公司,很容易形成默契,产生文化就较容易,但一个具有5000名或以上员工的公司,沟通与形成默契只有靠一套制度将每个人联系起来。

二、在成功的因素中,技术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林总指出,技术不能成为企业的主宰,这样不易看到市场的变化,容易偏离市场。

三、成功的关键是客户,客户决定一切。思科的产品是由客户决定的。客户随时变化的要求就是一种市场信息,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适应这种情况而相应变化。

四、企业文化要形成价值观,形成环境。思科讲求“从正面看问题”,且“不断学习,自我提高”,以员工间的竞争来评价其价值,这样的竞争带给企业活力。

五、员工的态度是企业文化的一方面。思科员工总是“从正面看问题”,认为挑战是机会,失败是机遇。中国有一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保持健康的危机感是思科不断追求更好的一个前提。

思科作为行业中最大的企业,从企业到员工都具有“危机感”,挑战的是自己,所以思科41个季度都没有停止过增长,并准备迎接思科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六、LearningOrganization(学习性组织),这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法,企业的生存需要吸收信息,消化信息,反过来指导行动。

七、奖励。在中国,曾经奖励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升,而事实上是不合理的。企业应接受一种观点:管理只是一个职位,因此不应成为奖励的一种。企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权力不是来自于地位,而是能力,个人影响力来自于个人能力,而不是地位,重要的是让每个员工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才干。

八、信任。思科信任每一名员工,信任思科所创造的文化,将工作的主动权交给员工,给员工便利去创造企业的利益。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中每个员工都认同的一种观念、一种制度。好的企业文化能调动员工最大的能量、担起的责任.。

关于创建中国名牌企业的几个问题

名牌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尖兵。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名牌企业的水平、效益、规模和创新能力决定的。因此,要使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大力创建一批名牌企业和知名品牌,这既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除国有企业外还涌现出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它们已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企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企业的数量虽然不少,但总体素质还不高,在国际上无论水平、规模

还是竞争力,都还处于弱势地位,占有国际市场的份额还很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国内企业必将面临进口产品的冲击,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已是当务之急。在数量众多的企业中,名牌企业是排头兵。要提高我国企业的总体水平,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创建一批名牌企业和名优产品。

凡是名牌企业,必须有名牌产品作支撑,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名牌产品由名牌企业生产,并且通过名牌产品而名扬四方。名牌产品造就了名牌企业,名牌企业的综合实力反映了名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适销对路的名牌产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依托。这样的产品越多,企业的名牌地位就会越稳固。名牌企业越多,我国产业的总体素质就会越高,国际竞争力也就越强。目前随着民族品牌竞争力的逐步增强,国内市场的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购买力向名优产品倾斜日趋显著,城乡市场正在出现一个名优产品热销的可喜局面,这就为名牌企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

创建名牌企业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者仍习惯于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造成决策随意,责权不明,经济效益下降,管理水平低下。因此,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创出一片天地,就必须大力培育一批善于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搏击的优秀企业家。就单个企业来说,则是要有一个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领导集体。企业的产品决策、技术决策、营销决策和用人决策等,都要立足长远,依据市场变化趋势、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作出科学的行业定位与产品定位。实践证明,企业的衰败绝大多数是由企业领导者决策失误造成的。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个人的智慧和经验已经很难使企业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风险,需要有一个以企业家为主组成的领导决策核心。现在我们这方面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靠企业个别领导者拍脑袋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为了使企业能够顺利发展,减少决策失误,使更多的名牌企业脱颖而出,必须十分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企业内部高素质领导集体的形成。

要把握市场发展变化的脉搏。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对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而其媒介就是市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转化为商品,如果没有被市场认可,则不可能转化,更不可能创出名牌。因此,企业要创名牌,就要系统掌握市场需求,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制和开发。准备组织生产时要预先考虑如何搞好市场营销,做销售时又要适时把市场预测和用户需求反馈给生产体系和研发环节。为此就要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富有敬业和奉献精神的市场营销队伍,建立一个高效的市场营销网络,搞好广告宣传、完善售后服务。

要提高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名牌产生于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决策于商品的高质量。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增强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基础。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形成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先进的方法和形式科学地组织生产、销售和服务。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利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使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保证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的适当储备和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和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更新的精良设备。同样一种产品,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作工艺上。而制作工艺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技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和设备是否精良。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技术产业,也不论是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高超的制作工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要造就名牌企业,就必须在重视设备革新、改造和维护的同时,培养一批扎扎实实磨练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

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名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对创建和巩固名牌意义重大。企业文化是展现企业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是衡量企业经营理念的一个重要尺度,更是市场竞争中不可低估的无形资产。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营造以人为本的祥和气氛,增强凝聚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培养集体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团结意识和创新意识,满足职工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求,信任和依靠他们,使之产生归属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成牢固的利益组合和命运共同体,为企业的发展自觉奋斗。

名牌企业的知名度是一个不断扩大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进则退的过程。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跟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推陈出新创名牌;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保名牌,则意味着名牌生产力的终结。因此,已经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绝不能自我陶醉,而是要有危机意识,更加注重技术开发,不断自我否定,进一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通过技术的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巩固产品的名牌地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也随之发展壮大。

兼并或收购是名牌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名牌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产生扩大生产规模,拓展经营领域的内在要求。如果从立项开始另建企业,一是投入大,二是建设周期长。而长期以来我国各地的重复建设情况比较严重,造成了生产能力的大量闲置和资源的很大浪费。如果名牌企业对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企业进行兼并或收购,既可实现低成本扩张,又可使大量闲置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利用。

名牌企业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名牌企业的名优产品不仅要风行国内,而且要行销世界,占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要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争创国际名牌应作为名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名牌企业自身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对名牌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21世纪中国名牌企业的历史责任。

品牌竞天下

北京/顾环宇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我们见过了太多的海外品牌蕴含着沉甸甸的含金量,几乎相同的商品,人家的售价可以高出我们很多很多;我们也见过了太多的知名品牌可以纵横捭阖,随处攻城掠地,随处所向披靡,挤得同业竞争者们日益缺乏生存空间;我们还见过了太多的著名品牌延续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让拥有者与工作其中的每一员满是自豪,并由此更能抵御市场风浪,经得起考验。于是上至政治家、下至生产者呐喊出同样的心声:要创造中国名牌,中国的世界名牌。

品牌是有价之宝

1999年初的一天,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做出了一个首开先河性质的决定:允许北京星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无形资产作为贷款抵押。于是,星伟公司将自己的“星牌”商标权证交到农行,以商品作为抵押担保,贷款500万元。

比起楼宇厂房、机器设备等厚重可靠的常见贷款抵押物来,一纸轻飘飘的商标证似乎无足轻重,但农行通过中介机构对星伟公司的贷款项目、市场前景、信用状况以及商标价值评估等方面的调研表明:该公司的台球桌产品市场看好,“星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其品牌价值被国内机构评估为1.08亿元,由此认定符合以无形资产作贷款抵押的条件。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在讨论品牌战略的意义时最常说的是,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代表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但由于它的价值需要通过产品的销售来转化实现,因此是难以评估的无价之宝;尽管也有一家研究机构在坚持不懈地每年评估中国一些著名品牌的价值,但大多数企业不过是把该结果当作一个可用于新闻炒作的由头;另一种关于名牌价值的说法经过努力后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即品牌价值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具有现实价值,如经中介机构评估后,品牌在企业发生兼并、收购等行为时等同于有形资产,但问题是这类事情并非经常可以遇到,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家来说,这种品牌价值不过意味着有价无市。

而一笔只涉及到500万元的贷款,却让中国企业家和理论界更深刻地认识到,品牌不仅仅是无形资产,它还是有价之宝,而且有价亦有市。

做品牌经营者

品牌经营并不是一个新鲜词,很多人在几年以前便将它理解为一种比产品经营更高级的手段了,在这里之所以老调重弹,是因为在已过去的1999年里,品牌在中国体现出了更多样化的价值,我们甚至可以直接了当地认为品

牌就是一种商品,它几乎具有了一件商品所有的价值属性,开始变得可以买卖、使用、转让、抵押、竞拍等等,而这种品牌环境的成熟,使中国企业家更能够体会到品牌经营的魅力所在。

中国第一台VCD的缔造者、万燕公司的老总姜万勐拿自己与爱多的胡志标比较之后认为,胡更像是在做一个企业。当万燕影碟机高唱着“我们做得早、我们做得好”的广告在去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开始播出时,我们所知道的是万燕开始了从一个二流影碟机品牌的起飞,其与爱多的品牌地位至今仍不可同日而语。正因为如此,爱多才可在经历了巨大的振荡、背负着数亿债务之时,仍能在岁末与新科联手,共同出击DVD市场。

从某种角度说,在经营产品时,有时候企业的领导者更像是一个技术开发人员,而只有在经营品牌时,他们才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家。

1999年6月29日,腰背保健带的创始人——河南英姿带公司将背背佳公司告上了法庭,因为背背佳的老板原先不过是英姿带在天津的总经销商,却在后来依靠同类产品迅速红火,因此告他窃取专利。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英姿带与背背佳产品之间的区别的确难以分辨,那么为什么类似背背佳这样的后来者会有超过创始者的市场绩效呢?关于此事,大部分媒介较为一致地认为,可能英姿带广告中过于强调产品的功能,而背背佳则将功能诉求放在次要位置,主要突出品牌形象。其广告以青春美少女为主角,从拥挤的高楼大厦到滑板、活泼的团队舞蹈、自由的跳跃、强烈的音乐节拍,无一不透露出一股非常现代的都市流行生活气息,使背背佳让人看起来比同类产品更现代、更流行。两者运作产品与经营品牌的差异反映到市场上必然有高下之分。

记得我们在讨论品牌价值时有这样一段阐述:它可以培育一个忠诚的消费群体,当你的竞争对手率先推出新产品时,你的消费者不会马上转向该品牌,而是给你一段推出相似产品的时间。看来,要想高质量的生存,就必须先成为一个品牌经营者。

塑造品牌的代价

品牌具有市场价值,品牌能够进一步创造商业价值,于是,要保持一个品牌的个性地位自然也要付出代价。

1999年4月,石家庄丽华商场起诉肯德基,因为其不付房租;肯德基也反诉丽华商场,因为其改换了店面玻璃的颜色。在石家庄,肯德基租用丽华商场的一、二层共600平方米开设了惟一一家分店,而丽华商场在整体外装修时,在肯德基不同意的情况下仍然将其部分店面玻璃由白色改为绿色,于是肯德基视为违约而暂停给付租金。肯德基的代理律师指出,全球统一的标准正是肯德基称雄世界的根本,一致的铁品牌形象不容更改。其潜台词是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为了品牌的独树一帜,当然还要付出与竞争对手针锋相对的斗争代价。去年,当麦当劳推出麦辣鸡翅等相似产品后,肯德基的对策广告可谓铺天盖地,代价不可谓不大矣。

而付出总有回报,所以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全球快餐业里,像两面高擎的旗帜,猎猎飞扬。

小心呵护品牌

1999年是很多企业的品牌蒙难年。面对汹涌而来的危险,谁能够坦然视之、快速反应并真诚对待消费者,谁就能安然渡过难关。专家称之为危机公关。

中国有一句很厉害的话,叫作“舌头底下压死人”,压死的除人之外同样也可能是一个企业或品牌。1999年3月就有流言直指哈尔滨红太阳集团生产的彼阳牦牛壮骨粉,有那么多的牦牛骨头供他们用吗?没准是什么骨头做壮骨粉呢。接下来就是连锁反映:销售下降、退货、消费者追问情况、进行中的合作项目中断。面对问题怎么办?同样也是一句很厉害的话:“眼见为实”。红太阳从全国征集来一批幸运的消费者,浩浩荡荡地将他们拉到其产地青海,让消费者的亲历、让记者的记录纠正了视听,彼阳品牌也算是躲过了一劫。

红太阳集团一直怀疑流言背后有不正当竞争因素作怪,而宝洁旗下佳洁士的遭遇,则纯属碰到媒体发挥监督作用了。佳洁士有则很出众的电视广告,说的是一只鸡蛋半边涂上佳洁士牙膏后浸在醋里,再拿出来敲敲,没涂的半边破了,另一边却很坚固。去年东北某报偏不信这个邪,做了同样的试验之后宣布佳洁士“高价格未必高品质”。这害得宝洁公关经理在年根底下还得从广州飞来北京,邀请了众多记者到宝洁技术中心看他们重做敲鸡蛋壳的试验,并最终表明,两个试验的结果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操作程序不同,而佳洁士真的贵得有道理。

席卷欧洲的“可乐”事件,让可口可乐这个饮料帝国的损失达到了6000万美元以上,并必须开展一系列复杂的拯救品牌行动。当然,人们最难忘的应属那张被很多媒体转载的照片—在欧洲的新闻发布会上,为了向世人表明可口可乐的安全性,艾华士大口大口地喝下自己的产品。

我们想要有可口可乐这样显赫的品牌,就先要具备艾华士这样的企业家精神,毕竟他做到了万分小心地呵护自己的品牌。

品牌营销大千百态

作为一个品牌经营者,他既要有长远的品牌战略规划,又要有眼前的战术推广举措,幸好现在有众多的智囊团、顾问群乃至各种策划、咨询、广告公司,方使企业家们不致手忙脚乱,也让我们在千年之末得以见到种种光怪陆离的“营销大法”。

1999年,沈阳飞龙明明注册的是“开泰胶囊”,却偏要在前面加上时髦的“伟哥”二字;上海一家商场搞“购物不花钱”的活动,竟与顾客打起某日老天是否下雨的赌来;河南某做梦都想创名牌的乳品厂,居然跑到工商局要注册“北约导弹”商标。

当然去年也有很多引人注目、具大气势的品牌传播经典案例。重庆奥妮在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之后,迅即重播“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的广告,并易一字而成“国人当自强”;五星酒借用20年代的美女招贴,广告充满悠远的怀旧文化情调;全聚德卖出了第一亿只烤鸭,并装修了一间百年老铺;华远以品牌命名北大教授,部分跨国公司总裁自愿到北大掏钱演讲;联想第一个在网上召开了新品发布会,长岭在广告里独树一帜地打起了专家牌,武汉广广食府老板包机救助被蛇咬伤的员工以及海尔总裁入选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家等等。

整整一年,我们看过了很多的精彩,也顿悟了创造大品牌与运作小品牌之间,往往不过是一念之差。

让我们回到一年前的瑞士达沃斯,在那里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了21世纪的企业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后两个是“能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有网上销售能力”,而第一条则是“有世界级的品牌”。

因为我们早已处在了依靠品牌争霸天下的时代。

给组织注入活力,准备变革

很多人抵制变革,他们从一开始就在破坏旨在改进组织工作的各种努力。然而,阻力越大,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成就感也就越大。本文讨论的是如何从精神上给你的组织注入活力,以迎接伟大的变革任务的两个步骤。

东南亚一个咨询项目中,我与马来西亚总理一起致力于“展望2020年”计划。总理希望他的国家在2020年以前“跨入”信息时代,从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为达到这个目标,他计划在吉隆坡外建设一座新型电子城—“多媒体超级走廊”。为此,成立了筹划指导委员会,负责高层领导;同时授权一个“多媒体开发公司”负责现场实施工作。我们一起确定了优先项目,比如“电子政府”项目。这个项目投入应用后,人们就可以用设在全城各个地方的“市民服务亭”(即因特网)来支付税款、进行车辆注册,商人可以在网上注册新公司、进行政府供货合同投标。我们将“电子政府”项目细化成具体工作任务,指定了负责人,提出了目标要求,并明确指出将阶段性地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这是我所谈的实现强有力变革之八个步骤中的前三步。我在上一篇文章《大力变革的准备工作》(见《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4期)中就此作了讨论,并说明变革钟情于有精神准备者:为实施你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设计,你需要一个领导小组,需要一个领导日程表,明确任务、职责,有清晰的具体目标和检查机制。

仅仅将军们做好战争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部队的团体作战精神。

完成了这些艰苦的工作后,吉隆坡的政府规划官员们便认为胜券在握了,剩下的就是让下属们去干活了。大多数经理们也是这么想的,尤其是中国的经理们。他们认为只要任务明确且指定了负责人,变革便会自动实现。然而,事情不是这样的。变革面临的阻力存在于组织中的各个层次。人们往往都很忙—忙于过去分派的工作任务和自己的生活,许多人喜欢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因为这样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小。他们常常满足于事情的细微进展,当听说一个宏伟的变革计划时,比如要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机制,他们只是将文件存档,然后继续按过去的路

子做。有许多伟大的梦想就是这么破灭的,而事后谁也不清楚为什么。有的情况下,一部分员工可能听到了总裁的录音讲话,可能这个讲话只是轮廓性地说明了将要进行的机构重组,但这个讲话和相关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好像与他们没有直接“关联”,因而他们并不想改变什么。在多媒体超级走廊和电子政府的例子里,需要普通人改变他们的习惯,否则整个项目就会失败。所以必须告诉人们关于市民服务亭的好处,比如能避免排长队或碰见不太友善的政府官员。人们还需要了解新项目的细节,项目是如何实施的,以及人们怎样去学习使用等等。

总之,仅仅将军们做好战斗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部队的团体战斗精神。无论你是总理,还是首席执行官或是部门经理,你的主要职能是确保组织充满活力。仅仅靠动员(指派人员挥舞着红旗、高喊着口号这种形式在中国屡见不鲜)是不够的,这无助于克服变革中遇到的阻力。给组织注入活力包括我在本文中要讨论的两个步骤:1.树立紧迫感;2.变革计划的交流。经理们首先应当确定变革的方式——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或是横向的?自上而下的变革是指变革的欲望产生于上层,按照组织结构慢慢顺着往下捋,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们必须充满活力;也有横向的变革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跨部门工作小组必须生机勃勃;而如果变革的驱动力为下层(自下而上式变革),则基层必须首先“着火”,并“烧”遍整个组织。在整个变革过程中,领导者必须确定某种长期持有并被公认的观念,作为快速变化过程中的稳定剂,否则,可能产生活力“过旺”的情况,这样组织结构和程序就会瘫痪,一切就会处于失控的混乱状态,就像原子弹导致的连锁反应。

一、树立变革的紧迫感

聪明的领导者并非简单地命令要变革,而是通过操纵信息舆论来实施控制。

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诡也。”这位伟大的战略家如果活到今天,他就能告诉我们有一个神圣的目的是多么重要——比个人更加重要的事业——从而在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心中都烧上一把火。

聪明的领导者并非简单地命令要变革,而是通过操纵信息舆论来实施控制。这是权力的最先进也是最微妙的表现形式。拿科索沃战争为例,西方媒体首先将南斯拉夫领导人描绘成一个残酷无情的暴君,然后“抛出”驻守科索沃的塞族士兵进行杀戮的故事,接着宣称科索沃可怜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需要帮助。通过这种信息“传达”,说服“公众舆论”支持对民用目标的轰炸,并说服父母将自己的儿子送去参加战斗。战争期间,军方继续操纵信息,比如掩盖数以万计无辜平民丧生的事实。其结果是,他们将塞族人赶出科索沃,从而占领该地区,建立保护关系。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商界,因为人们的行为只能依赖于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当然对非正义战争的评价是另外一个问题)。

在所有变革的努力中,基层的“拉力”必须是来自上层“推力”的补充。

在所有变革的努力中,基层的“拉力”必须是来自上层“推力”的补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只有当人们自己意识到必须变革时,才有可能获得最大效果,紧迫感会产生很多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是积极的,即刺激更大的努力;亦可是消极的,即缚住了人们的手脚。努力获取积极的能量、避免消极的可能,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通过正确信息的激励,人们有了“积极的”紧迫感,就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地工作,并不断地寻求解决所列举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他们将超越其职责和正常的工作量。他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更负责任地工作,并付出比单纯接受命令更多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冒险。伟大的领航员知道如何煽动人们内心战胜艰难困苦取得胜利的欲望。他们在启航前通常把船员们召集在一起,向大家说明自己“深深的忧虑”,表明自己的感情:出海可能会危险重重,因此离港将是十分冒险的。船员们听到这里,反而会恳求船长启航。结果,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有责任保证航行的安全。

攻心术是产生紧迫感的关键。

攻心术是产生紧迫感的关键。政治家通常掌握这个道理,而经理们则倾向于过分强调理性的说服。许多专家认为感情与商务无涉,尤其是中国科技界的经理们从这种错误的概念中得到的教训更多。然而,对变革之更强烈的渴望源自感情,必须找准“按钮”,比如人对冒险的欲望。高层管理者亦应了解人类感知的魔力,在现实当中,某个组织可能近乎崩溃,可在内部谁也没有感觉到危机,人们可能在已开始下沉的泰坦尼克号上跳舞;相反,人们有时可能会毫无道理地感受到一种朦胧的危机。上层管理者必须影响这些感觉,因为它们比事实更重要。

人们必须相信,如果不进行重大变革,组织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机会。

变革管理是个解冻、方向调整、重新固定的过程,变革领导者常常鼓动人们对现状产生不满情绪,这将产生变革所需要的流动性。接着他们拿美好的将来与惨淡的现在作鲜明的对比,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紧迫感,一种组织成员

必须通过努力实现理想的紧迫感。人们必须相信,如果不进行重大变革,组织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机会。然后要向人们展示具体的变革方案怎样导致成功。那么能够促使现状“解冻”的关键变革因素是什么呢?这里有一些实用的建议:你可以结合新的世界级业绩标准,通过展示公司业绩与世界级最佳业绩的差距,说明公司有改进的机会。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你可以让他们接触现实。比如,你可以请经理们走访一个竞争对手的店铺,或试用其产品,也可以去与客户交谈或聆听专题调查组的报告,如迪斯尼时不时地让其经理们扮演各自主题部分的米老鼠或其他角色;或更进一步,高层管理者可以阅读客户投诉信并亲自给予答复,而如果身处摩天大楼和象牙塔上,他们眼中的世界则完全可能是另一副样子。

公司停止运转的方式也有可能刺激变革,比如公司合并和收购。如果你接收一家公司,你可以解雇一些阻碍变革的经理,而建设一种新的企业文化。政治和战争也是这样。英国在使印度殖民化时,就改变了印度的法律体系。国际化也是公司停止运转的办法。当你进入新市场时,关于你的顾客是谁以及如何服务于这些顾客的猜测就要在许多人心目中发生变化。

让我们再看两则案例。一家著名的中国国有百货公司的经理计划改变压制工作热情的企业文化。其原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员工盲目依赖工作单位的福利,如稳定的工资收入、免费住房、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等。无论他们的工作表现如何,生活都是有保障的。结果,销售人员只是在商店里站着,对顾客的询问和购物要求态度冷漠、粗鲁。经理要求他们积极主动与顾客交谈,推荐商品、介绍商品,要友好待客,从而提高销售额。但他们的表现毫无提高。他意识到,必须营造一种紧迫感。他向大家讲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许多西方竞争对手将进入中国,然后他解释说,如果大家的业绩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公司就将破产,所有的人都要丢饭碗。员工有了心理准备并确信变革的需要后,他便实施了必要的变革措施,比如以工作业绩计工资。同时他为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培训,使大家知道怎么做。

用地理政治术语说,新加坡的战略位置不理想。作为一个岛国,它缺乏关键的能源,因而依赖于进口。它只有快速发展经济并不断创新才可能生存。在其它许多先进国家,人们一旦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后便放慢了工作节奏。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对新加坡来说,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激励人们不断地创新。资深内阁李光耀是这么做的:一天早上,他宣布,新加坡人如果不去迎接重大变革、继续辛勤工作,那么强大的邻居马来西亚将很快将新加坡纳入到它的领域中,而在那种情况下,新加坡根本无力自保,人民将失去他们的独立、自由和财产。这一警告树立了紧迫感,促使了变革的继续。

你必须避免虽能树立短期紧迫感却不利于长期事业的行动。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撒谎或编造事实,比如制造虚假账面等。谎话是不道德的,即使你不关心道德问题而只是追求策略,也会适得其反。员工们发现你编造了数字后会怎么样?你会失去所有的信任,员工也会变得不诚实。

此外,要确信你的目的不是自私的。如果大家意识到变革只会让老板一个人获得所有的回报和荣誉,那么谁都不会努力变革的,必须让大家清楚“大家得到的是什么”,那样大家才会全身心地工作。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中国的首席执行官往往不爱树立紧迫感,他们只是将决定下达,期望着下属们盲目服从,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发布“没必要”的信息以说明某项工作的必要性。从而,他们忽略了驱动任何重大变革行为的根本力量。

二、变革计划的交流

一个正式的交流方案可保障整个组织理解变革的蓝图,其结果是组织整体充满活力、目标明确、力量集中。交流方案要细述目标观众、关键信息、交流对象和适宜的媒体,以便在每个目标群都取得最大影响。除了组织内部的成员外,还必须顾及利益相关的外部人员。中国的公司经常是“内视”而忽略外部环境。为避免这种危险,你可以做个内外部观众检查。自问:“在我的环境中对变革方案至关重要的关键性舆论领导人和决策人是谁?”除内部选民外,还可能包括新闻界、顾客、股东、债权人、供货商、政府以及当地社区。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他们,可以做三件事:仔细观察他们的行动;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直接向他们提出正确的问题。

变革冠军们常常是起初承担非正式角色,事后才正式批准。

作为交流计划的一部分,你必须确定对变革方案的成功至关重要的目标群。那些“变革冠军们”的影响力往往不取决于他们的职位和职能,变革冠军们常常是起初承担非正式角色,事后才正式批准。你必须首先确定舆论领导人和“最早接受(变革)者”是谁,这些人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推动变革的进程;你还必须注意潜在的阻力,这些是必须克服的早期障碍;要争取笼络那些“军阀头子”,即能够有力地控制某个组织且独立性非常强的那些

人;要发布的信息必须因目标群的不同而编制,以摸到他们各自的“电门”。交流对象包括在位的权势人物,也包括具有很大的非正式影响力的“内部网络人”;不同的观念和信息要求用不同的媒体,包括:首席执行官的书面信、录像带、讨论、研讨会、项目简报、传单、布告和T恤衫。主管们应当通过关注某种“交流韵律”来跟踪自己的交流策略效果。

人们通常希望从一线经理处获得信息,而不是首席执行官的录像。

除了正式方案外,实际交流过程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变革计划必须全方位连接组织的各个层次——横向的、纵向的、对角方向的。在“传达研讨会”上,与会者传达信息,直至传达到最重要的前线——前线的新行为是向外界展示成就的窗口。信息的传达要有权威性,就需要通过最可信的中介并采用面对面的方式交流。人们通常希望从一线经理处获得信息,而不是首席执行官的录像。在日本,人们首先是争论,然后开始统一意见的过程(“中层向上式管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全方位也好,中层向上式也罢,必须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体验不同思路,从而给他们一种主人翁的感觉。主管们可以控制主要讨论组的压力和竞争,以促进寻求新的见解。这种双向交流提供了反馈的机会,有利于对现状的审视和发现新的突破点。

首席执行官和他的高层管理者在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孟子曰:“大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我曾经与克林顿总统的亚洲事务主任会面。他解释说,每当美国总统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比如中国事务,整个机构就开始研究这个题目并投入工作。这种集中力量的方法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使工作得以迅速完成。此外,个人的行为比他的话要更加有力量。首席执行官必须向大家展示,进行要求的变革是可能的,同时在如何开展新行动方面给人们一个概念,而不是解释具体细节。他不可能就每一种情况都拿出个正确的答案。即便他知道这些答案,但如果他教人们每一个小步骤,他就会抑制人们的创造力。

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只要求人们履行他自己也会履行的职责。

作为一个模范角色,首席执行官必须为他的追随者立下高标准。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只要求人们履行他自己也会履行的职责,并表现出对变革计划的坚定信念。例如,面临着自己生产的化学品的危险性,实业家杜邦要求他的员工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于是,他把自己的住宅造在工厂厂房附近。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为确保自己不受塞壬的诱惑,将自己绑在船的桅杆上——这对他的船员来说是种强有力的象征。领导者必须确保人们清楚地知道:没有退路可走,并表现出对胜利的强烈欲望——一种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铁一般坚强的意志。他们必须投入到“空前的困难”中去,过头的话一般只说三句。他们必须在整个组织内进行充分协商——聆听、建议、寻求支持。

变革信息必须“鹤立鸡群”。

除了信誉,能见度也是尤其重要的,因为这已是整个组织的注意焦点。变革信息必须“鹤立鸡群”,因此,高层经理们应当采取一些样板性的行动。比如,为在整个组织改善顾客服务,首席执行官可以亲自接待牢骚满腹的顾客;为引导员工关注业绩的增长,可在你的总部或分部入口处树立一块显示日收入的数字牌;为使组织恢复活力,绕过固守成法者,你可以安排年轻人担任拥有显著权力的职位。各种仪式和其它重要活动也能产生能见度和激动的心情。管理班子也可以大张旗鼓地引进变革代理,如更换首席执行官或管理顾问。例如,平安保险公司聘请麦肯锡公司时,安排了大型签约仪式。首席执行官邀请了主管、分部经理、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参加,他确保媒体会全面报道该和约。还有一个例子,美国冰淇淋制造商Ben & Jerry在其创始人退出后,希望成为更加专业化的公司。为表现这种变革的重要性,他们大做广告,在全国竞选新的首席执行官。申请人必须书写一份100字的短文,说明他们能成为公司伟大的首席执行官的原因;还必须说明自己最喜爱的冰淇淋口味。在收到来自世界各地22500份申请后,公司聘用了一位管理顾问作为首席执行官。此人经验丰富,为公司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并雇佣了更多的专家。

在任何一个视等级制度尤为重要(如同在中国)的国度里,首席执行官露面并亲自发布信息是极其有效的。

中国的首席执行官尤其不习惯与下属直接交流,也不喜欢采取令人瞩目的行动。相反,他们通常喜欢在后面,根本不去多言多语。他们最多也就是委派“专家”去执行传达信息的任务。交流通常是单向的,下层不许参与决策,因为领导者不希望任何人进入或了解权力密室。因而,他们不应当奇怪为什么最后会偏离目标。特别是在任何一个视等级制度尤为重要(如同在中国)的国度里,首席执行官露面并亲自发布信息对获得信誉和支持是极其有效的。此外,正因为这种人亲自介入是不同寻常的现象,才会产生“突然效果”,从而提高了能见度,许多雄心勃勃的员工会非常希望更多地介入。于是,首席执行官亲自介入及其强大的交互作用,便是振奋组织的最佳方式,在中国尤其是这样。

三、结论——点火者,

必须经历燃烧

真正的领导者是“不可理喻”的,他们投身于他人告之无法完成的事业。要踏上一条走向不可知的道路,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是难度最大的挑战。但仅此还不够。在许多重大变革工作中,有需要克服的顽强阻力。由于是件“不可理喻”的工作,很多追随者即使十分忠心,也会充满疑虑——经常是这样。其他人则直接站在对立面,试图抵消这种努力。因此,在建立了领导平台、制订了领导日程表后,这个将军需要为自己的士兵打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举起三万头牛,但却举不起一根羽毛?答案是:举不起来不是因为他不能,而是因为他没有去那么做——他根本没有用力。领导者完全可以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真正的潜能,尽其所能,但常常因为不相信人们有这个能力而没有那么做。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你敲门,门就会打开。”万物皆备于我矣。人的一种心理特征有助于领导者完成使命:人为自信而吸引。当所有人都在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时,众人会跟随那个非常肯定地声称自己知道出路的人——即使他实际上不知道。

如果你表现出强大的领导力,就能够取得变革的成功,否则人们是不会冒险随你走上一条不可知的道路的。孙子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者国必强,辅际隙则国必弱。”如果领导者有能力点燃这把火,那么,稳步增长的集体的力量将能移山填海。孙子曰:“故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⑦

注:作者是牛津大学管理博士,哈佛商学院博士后,前麦肯锡高级顾问,著名中国经济、管理学家,本刊顾问。在规范中走向双赢

■王荣耀

某农药企业给经销商产品的出厂价是每吨70000元,而返利则高达50000元。

某企业把产品的出厂价定得很低,给经销商所有的优惠和支持都包含在低廉的价格中了。年底经销商向厂家要年终返利和奖励,厂长说,我们出厂价很低,你已经赚到钱了。但经销商认为,其他厂家都给返利,你为何不给?明年我们不卖你的产品。

某企业在召开经销商会议时,向经销商宣布一个业务政策,经销商不愿签合同。总经理意识到给经销商的政策不优惠,马上修改销售政策。新的销售政策出台后,经销商争先恐后地抢签合同,这时总经理又意识到政策太优惠了,宣布政策作废,重新出台新的销售政策。

这些例子说明,企业在制定经销商的业务政策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一个好的销售政策就好像企业为经销商安上了发动机、为销售工作安上了助推器和控制阀,从而确保销售工作顺利、健康地进行。因此,厂家如何对经销商制定一个好的销售政策,成为企业销售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我国众多企业的销售政策是以销售量为中心、以返利为手段、以鼓励经销商最大限度地销售产品为目的的政策。这种政策在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对鼓励经销商扩大销售量有重要作用,但随之就会出现问题。

企业在制定销售政策时,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

1.企业是要销售量还是要市场?有销售量并不一定就会有市场。有许多企业要销售量,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就以“利”来诱使经销商扩大销售量。结果经销商把销售量做大了,但销售量的质量不高;窜货和降价倾销严重、市场占有率不高、销售费用居高不下,销售量上去了但市场乱了,结果又影响了销售量的进一步提高。从实际情况看,这一政策对提高销售量是有用的,但企业想做大市场、做大规模时,就产生了许多问题。

2.把产品销售出去是谁的事?一些企业认为我把产品卖给经销商,销售工作就结束了,经销商如何再把产品卖出去那是他的事,因此企业的销售政策除了返利就没有其他内容。有的企业认为销售是自己的事,因此在销售政策上就千方百计地支持、支援经销商搞好销售。

3.企业是要大客户还是好客户?不同的销售政策会培养出不同的客户。以销售量为目的,以返利为手段的销售政策培养出了大客户,但大客户未必就是好客户。企业不仅需要能卖产品的客户,更需要忠诚于企业的好客户。

具体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双赢销售理念

企业在制定销售政策时,首先要树立双赢理念,即要正确处理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四种:

1.厂家赢—经销商输。厂家只考虑自己如何获利,根本不考虑经销商的利益。

2.经销商赢—厂家输。经销商只关心自己如何赚钱,根本不考虑厂家的利益。

3.厂家输—经销商输,即双输。由于厂家和经销商都在考虑怎么从对方的手中多拿一点,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做些什么,结果双方两败俱伤。

4.厂家赢—经销商赢,即双赢。厂家和经销商团结起来,共同做市场、做销售。

双赢就是企业帮助经销商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然后,厂家也从经销商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厂家为经销商着想,实践自己对经销商的承诺,履行自己的责任。这样经销商满意了,就会让厂家也满意。在一次成功的销售活动中,没有败者,只有胜者。

然而,许多厂家和经销商实行的是赢—输观念。双方都想从对方身上索取更多的利益,把市场看成是角斗场,双方都在努力地打倒对方,以便自己能赢。

从厂家的角度来讲,许多企业和业务员只希望经销商能够更多更快地将产品销售出去,却不考虑如何支援、帮助经销商。一些厂家因自己销售工作中的问题,给经销商造成风险。如:厂家产品的质量存在问题,给经销商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损失;有些厂家不善于控制货流和价格,致使个别经销商窜货或降价倾销,“掠夺”其他经销商的市场;厂家供货不及时,致使经销商投入浪费;厂家没有兑现或及时兑现所承诺的广告费、奖金等;一些厂家在经销商遇到问题、困难需要厂家支持时,却千方百计地推卸责任,服务不到位,等等。

优秀企业早已认识到厂商双赢的重要性。可口可乐公司提出与渠道共创财富的理念。可口可乐向麦当劳提供操作方便、不占空间的汽水机,并经常主动策划一些促销活动或公益活动,吸引消费者上门。在麦当劳每次的促销活动里,可口可乐公司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台湾,可口可乐与一些大饭店合作,只要开席在20桌以上,就免费招待可口可乐和雪碧,并在杂志媒体上定期刊登“每月推荐餐厅”。超市开业,可口可乐罐装车到场助阵,并配合特价促销。可口可乐免费为学校小卖部设计制作明亮醒目的可口可乐看板,使小卖部焕然一新。此外,还赞助各种学校活动,如运动会,既与学校生活紧密结合,又可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

双汇公司提出要与商家共同“营造命运共同体”。董事长万隆说得好:双汇公司与经销商,干,则齐心协力;胜,则举杯同庆。

从本质上讲,厂家与经销商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厂商双方在目标、观点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如厂家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市场,而一些经销商却低价抛货走量,扰乱了市场秩序;厂家希望薄利多销,而经销商的原则则是量少利厚,追求高利润率;厂家给经销商提供促销赠品以吸引消费者,而许多经销商却将厂家的市场支持费用视为利润补贴,将促销赠品拆零销售或只是用来拉拢下级客户,很难如厂家所愿用在终端消费上;厂家希望提高铺货率,但经销商考虑到货款回收等风险,产品铺点数很难达到厂家的要求,特别是对前途未卜的新产品,经销商更难以大规模铺货;厂家希望产品出现在更多的商店,摆放在最好的位置,这项工作需要有人长期认真地去做,但经销商的销售代表一般只负责系列产品的订单与收款,终端的理货很难顾及;厂家希望经销商提高竞争能力,而经销商不愿意为此投入,此外缺乏计划、资金短缺、管理落后、现金周转不畅等低效率管理现象也让厂家失望;厂家希望经销商增加库存,这对提高销售量非常重要,而经销商却因害怕占压资金而不愿多库存,为解决这个问题,厂家不得不提高经销商的佣金;大多数经销商希望多进一些不同品种、价格的产品,厂家无法通过合法手段禁止经销商同时推销竞争对手的产品,为此,厂家常常要给经销商一些折扣,鼓励多进自己的货,并专售自己的产品;由于市场的多变,现有的经销商常常跟不上形势,一旦经销商被证明无法完成规定的销售任务,厂

家就会增加经销商或是撤换原来的经销商,这就造成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如此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企业如果不能给予一个很好的政策,就会影响销售。

二、了解经销商的要求

为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在制定对经销商的业务政策时,厂家要了解经销商的购买动机。市场营销的中心思想就是“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努力满足他”。经销商追求利润是正常的,关键是大多数经销商认同的是稳中有赚。如果产品经销差价很高但销量不好或不能长期保证销量,经销商同样没有积极性。具体来说,经销商关心的问题如下:

1.经营利润率;

2.商品具有吸引力,包括商品的价值、产品的知名度、畅销程度、品种齐全、时兴、流行、廉价供应、优先权;

3.产品档次符合经销商的要求;

4.技术上可靠的产品(没有商人愿意当试验品);

5.尽可能不让客户没有购货就走,即备齐所有需求的商品;

6.吸引购买力强的消费者;

7.重新赢得被夺走的客户;

8.保持老客户;

9.赢得新客户;

10.认识市场空白,并从中获利;

11.因势利导,利用旺季的兴隆给自己带来收益;

12.价格和折扣;

13.广告支持;

14.促销活动;

15.有没有最低订货限额;

16.资金需求和付款条件;

17.售后服务;

18.及时送货能力;

19.对投诉的处理,不因索赔而恼火;由于厂家的合作而不必消耗、分散太多的精力;

20.厂家是否允许退货与换货;

21.厂家能否及时提供市场和产品信息;

22.竞争的欲望(对竞争对手的妒忌、不让竞争对手获益、不让竞争对手居优先地位);

23.与经销商的客情关系;

24.双方是否容易接近和沟通;

25.厂家是否诚实可靠;

26.厂家给经销商决定有关产品的销售政策的自由度;

27.订货程序的复杂程度;

28.厂家的市场控制力;

29.厂家的长期承诺;

30.是否提供多种奖励措施;

31.厂家提供的销售建议;

32.厂家提供的销售培训;等等。

三、企业制定的销售政策的内容

北京东方战略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炬先生认为,企业销售政策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对客户的宣传教育

产品状况。介绍产品的主要功能、特性、品质、品牌和市场定位等信息资料,强调产品与竞品的差异性和优势,加强经销商对产品的了解,刺激经销商的销售欲望。

企业状况。介绍企业的现有规模、实力和目前的发展状况及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的销售计划,增强经销商对企业的信心,使之产生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欲望。

市场状况。全面分析市场环境(社会、经济、竞争和政府),介绍需求与供给的现状,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强调本企业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经销商对产品和企业的信心。

销售政策。明确而详细地介绍企业的各项销售政策:价格政策、促销政策及其活动安排、地域划分、职级授权和推广计划等,其中推广计划直接体现着企业对经销商的支持程度,是重点中的重点。推广计划主要包括:广告宣传计划、广告宣传方式、广告宣传媒介、广告宣传费用和目前的实施状况与市场收效等。

销售政策关系到经销商的切身利益,在介绍过程中,必须站在经销商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真正协助经销商共同开拓市场。

2.厂家对经销商的服务支持

销售培训。企业对经销商的销售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客户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提高经销商的销售能力、竞争能力和管理能力。

产品管理。包括:

产品的物流管理:协助经销商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运输安排,以加速产品的周转过程。

产品的退换管理:首先与经销商分析产品退换的原因,并安排适当的退换工作,同时就产生退换对经销商进行致歉或解释说明,重新获得经销商的满意度。

产品的库存管理:协助经销商制定合理的存货计划,并安排适当的进、出货计划,以加速产品的流转。

3.广告宣传

联合推出广告、展示会或促销活动。在经销商自己进行广告宣传时,一方面要协助经销商开展宣传工作,参与其整个的运作过程,帮助经销商确定主题和形式,安排详细的程序、步骤,并参与其具体的实施过程等;另一方面,把握经销商的宣传方向,保持其与企业宣传主题及产品品牌视觉的统一等。

提供销售辅助工具。为经销商在开展广告宣传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销售辅助工具,如:展示样品、陈列器具与设备、产品目录、宣传资料等,并说明其使用方法或具体内容等。

4.技术服务

编制技术手册。安排技术人员讲解产品的专业知识及产品的维修和保养、运输和保管技术知识等。

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对大的经销商可安排定期的技术人员走访或电话拜访等,对于中小经销商可进行临时的现场指导和咨询,即由业务员拜访客户时回馈信息,或在经销商寻求帮助时及时提供技术服务。

5.协同销售

对其下游的经销商提供服务支持。帮助一级通路开拓市场,发展其下游的经销网络,可以迅速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实现产品的市场扩张。

6.公共关系

发展个人友情关系。制定定期拜访制度,鼓励业务员发展与经销商之间的个人友情关系,实现与竞品在人情上的优势。但此时企业应制定政策,以防止业务员因私欲而与某些分销商进行不正当的交易。

建立长期业务伙伴关系。对市场覆盖率、产品产量、市场开发与促销、技术指导与维修、市场信息等内容进行沟通,并共同规划销售目标、存货水平、员工培训和广告宣传、促销计划等。企业要以合同方式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实施对经销商的激励。根据企业的价格政策或促销政策,安排人员实施对经销商的激励。如发放奖品和礼品,组织旅游参观活动等。

处理经销商抱怨。对经销商提出的抱怨要给予及时、热情、恰当的处理。

构建“精致企业”

文:居易

现阶段的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有不少在表面化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似乎总是伴随着一个摆脱不掉的幽灵,致使一批批的企业走向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悲壮结局。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经营者的心态浮躁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企业运作行为的短视,使企业处于一种粗放型的应付式的运行状态。“精致企业”的提出,目的首先就在于正视这类弊端,使每一个企业都能及时地建立和形成一套最适合自己并具有全方位运作效率的理念、机制和经营方式,以保障企业在明确目标前提下的良性发育。

“精致企业”旨在全方位优化现代企业运作机制,强化企业家创业观念的更新和倡导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精化管理环节,注重企业质量。“精致企业”的管理模式,重在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设计和目标运作。

一、发展战略——不求最快,但求最实

发展战略必须以现实状况为基础,务必坚守以下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1.看得见,摸得着。

什么样的目标最具诱惑力和鼓动性?是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企业发展战略的“说而不做”或“做而不达”,往往是引发企业精神涣散的致命因素。

2.谨慎跨行。

在别的企业已在你拟进入的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时,跨行的扩张应慎而又慎。

当某一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拥有25%~40%的占有率时,后来企业的同类产品几无“翻天”的可能。所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制定扩张战略时坚持三条原则:只在本行业扩张;必

须有12%的投资回报;要有做当地市场前三名的把握。

3.不该赚的钱坚决不赚。

在一方面赚的钱多了,另一方面赚的钱肯定就少了,这是由你的精力、能力及所相关的条件决定的。要赚足本该你赚的那份钱,惟一的办法是摆脱各种其它赚钱的诱惑。在经历了“见钱就赚”的苦涩竞争之后,西方的各大企业在这方面已是极有主见的了。所以,西门子卖掉了彩电生产线,百事可乐放弃了饭店和餐饮业,菲利浦出让了生产大家电的子公司,生产“万宝路”的莫利斯公司宣布,将着手拍卖“非核心企业”。

二、组织机制——不求最全,但求最顺

组织机制的“全”与“顺”,尽管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全”是一种形式,而“顺”则是一种功能。许多企业的组织机制的“全”,往往是受着来自于惯性思维、外界压力以及横向比较的影响,因此观念与作风的务实至关紧要。

“不求最全,但求最顺”的组织机制的设计,可在以下三条设计大纲的基础上加以逐渐的补

充与完善。

1.健全第一个三角形。

无论是金字塔结构、网络结构或者是其它结构的组织机制,其内在都需要有一个隐形的第一权力(职责)三角形的支撑。这个三角形的构成条件(人员素质)及架构状况(权力分配),往往就直接反映着组织机制的整体结构及运行特征:不规则三角形预示着组织的动荡;等边三角形可能引发组织目标的涣散;底边大于边长的三角形,则可能导致劳而无功或疲于奔命的权力集中;只有边长适度大于底边的三角形,才有利于形成组织机制的目标性权力运作,实现组织机制的有效性和控制性,达到“顺”的目的。

现行许多企业的组织机制在运行状态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有这么几点:一是权力过于集中,管理层形同虚设;二是权力中心倾斜或分散,政令不畅;三是局部替代全局,机构偏瘫。而所有这些毛病,究其根源,关键在于“第一个三角形”未能成形,从而导致机构发育不良

。这种状况一旦持续存在,机构越大,问题也就越多,最终就极可能促发企业“大厦”的突然坍塌。

2.制定并实施“钢性制度”。

成功的企业所施行的管理规范,即使在世界范围,到目前来看,还是极有共性的。其中,“用制度说法”几乎已成为最具广泛适用性的经营法典。

管理的灵活或许是一种艺术,而制度的灵活肯定是一种灾难。“用制度说法”,直接取决于制度制定和实施的“钢性化”程度,其最直接的操作方法就是“量化处理”,这也是企业实施“精致管理”的最必要条件。量化处理得越精确、越刻板、越没有弹性,即钢性化的程度越高,企业的组织机制就可能越顺,良性化运行的可能性就越大。把数字化管理引入管理制度,可能是“钢性化”的最具体的支撑。

麦当劳经营的只是大众快餐,但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却极具钢性。比如,规定炸薯条在暖箱中不能超过7分钟,以防止返潮;泡菜端出来时必须保持某种图案,以防止滑落。其它如冻肉饼的大小轻重、在烤箱中转动的次数等,都有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从而所产生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当然也就无须争议了。

3.开辟晋升通道。

这好像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问题,但其实质却直接地关系到企业组织机制的相关运行。

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一个组织中管理人员或职员没有感觉出自己的前途和希望所在,也不明确自己究竟应该从什么方向努力,那么这个组织的机制必然是大有问题。

在我们现行的许多企业中,“晋升”对绝大多数的管理者和职员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奢侈”的字眼。面对成功,企业的绝大多数人如果表露的只是一种旁观,而不是最起源的参与心态,那么企业的向心力必然是极弱的。为企业中的每一分子提供“晋升”的机会和途径,为其展示他现有基础上的努力前景和方向,不但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职责,也是保障企业组织机制有效顺畅运转的必要前提。

一家外资企业《员工手册》的扉页上这样写道:“进入我们的机制,你就具备了成为我们最高领导的可能。但是,这必须循序渐进,而且永远是不进则退。”在这本手册里,从每个岗位的试用人员开始,都可以很明确地找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相应的要求、职责和报酬,也注明了他下一步可能谋取到的职位和发展前景,包括什么时转正,什么时候调资,什么时候出国进修以及什么时候享受什么样的休假待遇等,都一一登录在案,从而使公司的每一个在职人员都明显地感到了压力与动力的存在,形成了企业特定的凝聚力和积极的作用力。

每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发展的前景越宽,就越具活力,进取感越强,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组织机制的运转就越趋良性,越趋通畅。

三、人员管理——不求最亲,但求最行

不少的企业经营者,最为感叹的问题多半是“人”的问题,既为没有人而烦恼,更为没有得力的人,尤其是贴心的人而烦恼。即使用上了得力的人、贴心的人,关键的时候可能又发现,原来坏事的根源正在于他们!

可对比的是大批来自于西方的外资企业。他们常常是只来一两个主要负责人,揣着一本手册类的规章,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公开地招兵买马,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办厂、办公司、出产品、做业务,干得风风火火,尽管也频频发生跳槽现象,但似乎并不会对企业产生任何“伤筋动骨”的影响。

“精致企业”的人员管理思想,原则上就是要体现外资企业似的人员管理效果——不求最亲,但求最行。其主要的设计原则可概括如下。

1.建立“普通人制度”。

企业是一个工作的场所,那么从本质上讲,所需要的当然也就是“工作的人”,即“工作”是客观意义上的最明确的要求,除此以外的其他要求,都是可以相对忽略的。建立“普通人制度”,其实质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具体细化。它至少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的观念和特征:

·工作是靠“普通人”完成的,而不是靠“非凡人物”完成的。没有“普通人”的企业,肯定是无法管理的企业。

·“按部就班”的工作,永远是企业最重要,也是最大量的工作。

·企业的任何环节的工作,都应适合这一环节中技能最差的人员承担。它可以确保企业任何情况下的人员储备,而且也有助于显示这一环节中技能优秀者的能力优势,引发每个环节中的竞争氛围和竞争积极性。

在企业的许多工作环节,因错误的人事政策而导致不能安于现状的高学历者、高技能者的增多,往往就预示着企业不稳定因素的加大。

2.重同心,更重同路。

“同心同德”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企业就应该在人员管理思想上倡导另一种更符合实际的

运作标准和运作原则。这类标准和原则应有助于企业人员管理的运作更趋科学,更趋实际。

·“工作关系”是企业与员工的主要关系,所以“工作约束”也就成为企业对员工的主要约束。

·企业家不是政治家,他要求员工的是任务,而不是信仰。

·企业与员工,“同心”是理想,但不是要求;“同路”是职责,必须履行。

·倡导“同心”,坚持“同路”;重“同心”,更重“同路”;不“同心”,照样“同路”。

3.实施“授权管理”。

授权不同于放权,因为“放权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混淆管理职能、模糊职责定位的运作模式,对企业这样一种目标任务十分具体明确的组织机构来说,不但是无的放矢,而且是极具灾难性的。

“精致企业”的授权管理,其运作基点在于:

·企业的决策者、执行者职责具体,性质单一,二者没有调和的余地。

·“放权”意味着权利的转移,也意味着人员角色的转换。所以,“放权”对决策者而言是一种失职,对执行者而言是一种越权。失职和越权都是管理的大忌。

·“授权”构架了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同时也是对决策人和执行人双方职责及任务的具体规范和明确,是可以实施精致管理的前提。

“精致企业”所涉及的理念还有许多相关的方面,它需要企业经营者的观念变革和思维拓新,才能达到全方位革新企业的根本目的

浅谈品牌管理工作职责

浅谈品牌管理工作职责 一、品牌管理所担负的使命是创建、培育以及提升品牌资产 1、品牌的价值在于品牌资产 品牌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的重要性在于其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品牌具有不可复制性,也因此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品牌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创建、培育以及提升品牌资产的价值。 2、何为品牌资产 品牌资产包含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和其他资产。品牌资产是通过长期投资和营销努力,建立的顾客心目中的顾客品牌态度。品牌资产的建立需要整体的战略规划,是由内而外的。 3、品牌管理具有由内而外管理的特征 由于品牌资产的建立首先在于企业内功的修炼,以及通过整合营销推广的手段,将企业的品牌规划内容与顾客进行深入沟通。注定品牌管理也是由内及外的。对内以品牌为核心目标进行组织结构建设,并制定相应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文化,使品牌成为各个部门的核心目标,从而通过产品品质、顾客服务品质、关注成本、注重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内涵,影响外部客户。对外实现与顾客的多维度和立体化沟通,采取广告、公关、促销、人员推广等手段加强顾客对品牌的记忆、理解、认同和忠诚。 4、品牌管理要使品牌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的印象清晰化

品牌管理的基本步骤包含了研究过程、品牌定位过程、品牌规划过程、品牌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过程。研究与定位的根本目的是寻求品牌在目标消费群心目中的位置,创建品牌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而品牌规划与品牌实施则是使品牌定位的理念和思想具像化,并通过立体化的传播和沟通手段使企业关于品牌的理想及文化内涵为目标客户所感知和认同。 二、品牌管理的三大职能和三大关系 1、品牌管理的三大职能 品牌管理的基本职能在于三个方面:明资源、妥协调和善经营(如图1)。 明资源——明确企业的资源现状以及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包括企业人力资源、财力、物力、技术、创新力、核心竞争力、生产工艺、成本、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的企业现状,明确企业资源相对于竞争者而言的核心资源区域所在;明确以企业现状可获取的外部资源,包括可选择的外部合作伙伴的范畴(调研公司、广告公司、咨询企业等外脑的实力和服务素质,品牌合作企业等),可获得的政府资源等其他方面,从而依据企业的实际,制定出着实有效的品牌发展规划。 妥协调——从营销链的视角来看,品牌管理不仅要搭建外部营销平台,同时也要搭建内部营销平台。外部营销平台是实现品牌与目标市场的沟通,内部营销平台则是建立销售、生产、采购、人力资源等部门在品牌管理的框架下展开工作。通过与各职能的协调实现以品牌为核心的企业内部作业规范,促进以品牌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理念的落实。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学习资料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从品牌战略的层面讲授品牌运作过程中各环节的关联之处。本课程结构遵循开发、管理和维护品牌的顺序。通过运用不同的理论框架,为学生对品牌的基本原理、品牌的发展历史、品牌战略整合设计等每个问题都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在对企业品牌树立的时机选择;品牌设计的市场定位;品牌资产;品牌个性;品牌形象等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等问题,深入探讨建立技术品牌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较全面了解品牌运动的社会经济构成。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企业品牌战略的基本理论,具有品牌整合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企业品牌战略策划和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品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品牌管理方法,充分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品牌的重要性,了解品牌的发展、品牌形象、品牌资产、品牌战略和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能合理地运用于营销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要求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市场调查、品牌策划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决策能力。 课时:36课时

《品牌战略》教学大纲目录 第一章品牌定义 第一节品牌定义 第二节品牌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品牌要素 第二章品牌定位 第一节定位与品牌定位 第二节定位的过程与定位策略 第三节品牌个性特征 第四节品牌再定位 第三章品牌成长 第一节新品牌的建立 第二节品牌的成长 第三节做品牌领导者 第四章品牌资产 第一节品牌忠诚度

第二节品牌知名度 第三节品质认知度 第四节品牌联想 第五章品牌形象塑造 第一节品牌形象的含义 第二节品牌形象力 第三节品牌形象塑造 第六章品牌发展战略 第一节单一品牌与品牌延展 第二节多品牌策略与创建新品牌第三节品牌特许经营 第七章品牌整合营销传播 第一节市场营销的变革 第二节整合营销传播的出现 第三节整合营销传播实践 案例:WIN95的整合营销传播战略 第八章品牌管理与品牌维护 第一节品牌管理 第二节商标管理

浅谈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浅谈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一、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1、品牌的含义及作用 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品牌可以是一个名称,一个术语,一种记号,一种象征或设计,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组合。换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图形或文字,图形的有机组合等。现在,品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标记了。按照营销学权威P·道尔的说法,品牌是"一个名称、标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用以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 P·费尔德维克关于品牌的解释是:"品牌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费尔德维克是著名的广告代理商BMP公司的执行董事。在过去的大约20年里,该公司开创性地使用较完善的研究技术来了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应注意的是,费尔德维克所说的"品牌"已不再等同于"标记",而是成为一个含义更广、更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quot;徽章"或标记创造的"无形资产" 换句话说,商标不是品牌的全部,而仅仅是品牌的一种标志或记号。这一区分很重要,把品牌不再作为一个名称、标识或图形来考虑,而是作为一组"无形资产"来考虑,是一种更完善更有力度的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是20世纪90年代营销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它是用来解释成功品牌与不成功品牌之间区别的一把钥匙。 企业品牌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首先是品牌具有识别商品的功能,为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提供了基础,对消费者购买商品起着导向作用。其次,有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将有力遏制不法竞争者对本企业产品市场的侵蚀。第三,商誉好的商标,有利于新产品进入市场。第四,名牌商品对顾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品牌是商品质量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评估系数和识别徽记,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无形资本。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商誉。对产品质量不敢掉以轻心,害怕砸自己的牌子。创名牌的过程必然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论文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的关系研究

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论文: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的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从时代的发展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间的竞争由开始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单一方面的较量,发展到企业整体形象之间的较量,即企业形象竞争,竞争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形象力”的强弱。本文拟就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关系品牌形象 迄今,人类已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正全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农业经济是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以原材料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人类曾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时代徘徊了几千年,直到200多年前,一位英国学徒工发明了蒸汽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才把人类带进了工业经济时代。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浪潮汹涌澎湃,席卷而来,传统的商品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经济迈入了不断完善的阶段。由于企业之间的产品(或服务)项目上趋向同质化;而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文化视野的扩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变得更复杂、更多元、更超前。他们不单单是对企业要求提供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优越,并且要求企业同时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成了企业形象及品牌的竞争。 如今,在这个每天早晨你睁开眼睛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的新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正在迅速崛起,知识正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知识经济的一个特征是“未来引导”。由于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以他由于网络化等特征,知识经济的增长已不再只是靠投入劳动力、资金和资源来获得,而主要是依靠持续的新需求来拉动。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品牌竞争时代,品牌是战略性资产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现代品牌运营的经济中,企业必须树立品牌创新意识,才能壮大品牌实力,树立品牌形象。 一、企业形象与企业竞争的关系 所谓企业形象,是指消费者、社会公众、企业员工对企业及其各种所留下的总体印象及给予的整体评价。企业形象包括是产品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外观形象、发展形象、员工形象、公关形象、服务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竞争致胜的法宝。 企业的诚信,有对消费者的诚信,你不欺骗消费者,给他们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对投资者的诚信,你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你承诺达到的目标一定要实现。在当今商品日趋丰富的社会中,消费者选择哪个公司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形象。因为良好的企业形象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使消费者对企业充满信心,对企业产品产生好感。正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与好感,激发其购买欲望,导致连续购买行为,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不仅如此,这些对企业充满信任与好感的消费者,会自发地为企业进行宣传,从而不断地给企业带来新的顾客。可见,卓越的企业形象,有助于赢得消费者,不断地开拓、占领市场。 企业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政府的诚信就是依法纳税,这是我们良好的企业形象的社会责任。同时可以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得到政府、社会、舆论的信任和支持; 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自身建设,能够吸引更多人才,为他们充分施展才华营造合理的空间; 企业良好的形象,能获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和好感,取得及时、充足、条件优惠的资金

浅谈企业品牌化经营策略

浅谈企业品牌化经营策略 [论文关键词] 企业品牌经营策略 [论文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品牌管理,以树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探讨了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几个品牌经营的误区,进而提出了树立国有品牌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只有科学的进行品牌化经营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在当今时代,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价值不言而喻。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强烈的创品牌意识,而且也需要有强烈的品牌经营意识。为此,四川科特提出了品牌化经营策略,在品牌经营上不断创新,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本文在分析企业品牌经营重要性及品牌经营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品牌化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1.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品牌经营是通过企业品牌实力的积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与发展名牌。一方面,企业品牌经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企业品牌经营在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品牌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潜在价值有利于企业的业务拓展。由于客户对企业品牌的认同,企业可以利用品牌的光环在投入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降低成本、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品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源泉。 2.企业品牌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实施品牌经营策略。首先,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无品牌或弱势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企业的贴牌加工厂,不会拥有自己的终端市场,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有竞争的基础和可能性。其次,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今的时代已走入了品牌力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开始深化品牌认识,并倾向于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品牌又有了较为深刻的含义。作为质量安全监督测评中心,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消费者选择的基础,也是保证服务品质的基础,可以有效降低购买风险。 二、国有企业品牌化经营中存在的误区 1.缺乏正确的品牌经营意识 品牌化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向消费者传递一种承诺的过程。然而,许多品牌的企业经营者缺乏长期的品牌经营意识,没有真正意识到品牌对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促进作用,常常把品牌经营作为一个短期行为。基于对品牌经营的错误认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品牌的企业经营者很难抗拒短期内迅速获取高额利润的强烈诱惑,最终以牺牲品牌承诺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利益,导致许多品牌在无序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2.企业的品牌经营缺乏规划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重要性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9-08-23T16:00:08.8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作者:李杰[导读]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战略性的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它是每一个企业成长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品牌不仅是战略目标,也可以为企业竞争力提供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现状及其问题,并且阐述品牌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提升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对策。 (常州宏悦妇产医院)摘要: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战略性的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它是每一个企业成长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品牌不仅是战略目标,也可以为企业竞争力提供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现状及其问题,并且阐述品牌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提升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管理;分析研究 如今是品牌经营和品牌竞争的时代,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在国际上力推中国“产品”,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向外界展示“中国品牌”的产品优势和中国投资的优越机会。因为中国的经济要发展,就必须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来支撑,就必须要有具有高美誉度、高顾客忠诚度的强势品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越发显露出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及令人鼓舞的经济发展前景,以至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总裁或董事会高级成员纷纷来华。他们凭借自身的国际名牌优势,迅速抢占中国市场份额。在这些跨国集团面前,中国的名牌几乎难以应付其攻势。 一、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现状及其重要性的分析研究 (一)中小企业缺少对品牌核心价值的发掘在品牌竞争日益加剧下,很多的中小企业家开始关注品牌的核心价值。企业的品牌核心价值能够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牢记住一个品牌,并且对一个品牌产生认同进而产生长期消费。例如苹果的核心价值是“简洁”,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是“激情”,海尔的核心价值是“真诚”。 中小企业因为对品牌核心价值挖掘不深,致使在竞争中无法体现出品牌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的竞争力,故而败下阵来。中小企业缺少对品牌核心价值挖掘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对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发展模糊,没有正确的引导消费者,另一个对本行业内其他产品没有深刻的了解与研究,因此不能体现出本企业产品的特别之处。 (二)中小企业品牌管理意识不强品牌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门面,品牌意识对一个企业的长存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今社会,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在市场竞争中,为了盈利,采取一些不公平的竞争,“制假造假”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在品牌的认识上出现偏差,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假冒伪劣产品,导致某一品牌在公众间的舆论受挫。如此下去,由于不换位思考消费者的认识,不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企业形象,造成企业形象严重受损。如过去红极一时的品牌“健力宝”,如今早已销声匿迹了。再如“三鹿奶粉”,曾经也风靡一时,是大家所认可的品牌,后来因为“三聚氰胺”这一化学物质的使三鹿奶粉走向了绝路。 不过有少数中小企业意识到品牌观念的问题,并且努力把品牌营销整合到日常的市场营销当中去。但是在很长的时间中,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的时候,放松警惕,致使企业的元气严重损伤。还有中小企业家普遍认为把品牌做大只是那些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事,做品牌营销是一个浪费钱财并且没有多大收获的行为,缺乏足够的品牌欲望和把品牌做大的自信。 (三)中小企业品牌创新力度薄弱举国上下都在谈创新,可见创新的巨大作用。品牌要成长,也离不开创新,否则轻则裹足不前,重则日趋衰退。在市场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默默无闻的商品突然走俏成为“名牌”,相反一些众所周知的名牌却突然不知去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残酷。企业就像逆水行舟的帆船不进则退,这就需要企业在奋力搏杀创出自己的品牌之后不能坐享其成,创新出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先进技术,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加完善的服务,这样企业已创出的品牌才能永葆青春。中小企业为了追求稳定发展,因此,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满足与现状,为了避免失败与挫折,不进行创新,等到同行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成就之后,本企业的竞争力迅速衰弱,等到失去市场竞争力的时候就来不及创新了。 二、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启示 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要充分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1)品牌定位差异化大、精准度高。品牌定位的差异化和精准度,决定着中小企业能否找到大品牌下的细分市场,大品牌做的是面,中小企业可以从点下手,在大品牌没有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重点出击,以在特定领域形成自主品牌。 (2)产品品类少而精。中小企业的研发力量、资金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产品种类不宜多,但要尽量把产品做到最好,做到最精,在同类市场品牌中做出明显的差异化和优势。 (3)核心能力积累坚持“专业、专注、专精”原则。中小企业必须以“专业、专注、专精”的态度在同一产品领域,做出品牌特色,积蓄更大的核心能力推动品牌建设,切忌产品过于大众化,没有特点,没有优势。 (4)品牌传播方式的选择。中小企业品牌传播,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方式,获取最大的效果,切不可像大企业一样进行广告轰炸、广开专卖店,大企业的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往往是中小企业的短板。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必须以适合的方式,切实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尽量降低风险,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增强对于品牌核心价值的管理万科的核心价值是创建健康丰盛的人生;微软的核心价值是正直和诚实;惠普的核心价值观是尊重个人。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精髓,这是一个品牌最有价值最特别的部分,也是消费者对品牌理解的中心。中小企业要想在品牌竞争中取得巨大的优势,就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品牌核心价值。

媒体的品牌管理战略和研究综述

媒体的品牌管理战略及其研究综述 1. 前言 中国正在告别“媒体无战略”的年代。媒体战略管理的新潮已经来临。媒体战略管理不同于媒体经营管理和媒体职能管理,它是媒体管理中最高层次的管理,关系到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公司、网络公司等媒体组织的兴衰成败,在整个媒体管理体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总体上讲,媒体品牌的经营与其他产品的品牌经营要求一致,如独特的品牌定位,鲜明的品牌个性,有效的品牌推广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每一位管理者都在容改革和管理改革上大下功夫。而如何创建一个强有力的媒体品牌以及如何保持这个品牌的话题己经在很多媒体管理者的谈话当中被提及,在“2002中国传媒资本市场与运营高级论坛”上,MTV全球电视网中国区总裁亦非、光线电视公司总裁王长田都不约而同地呼吁媒体应该创建自己的品牌。本文分别对品牌及媒体品牌的相关容进行了综合行叙述,旨在为国媒体品牌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品牌概述 2.1 品牌的涵 “品牌”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企业产品经营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某种产品与服务的名称及其标识,用以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是在整合先进生产力要素、经济要素条件下,以无形资产为主要经营对象、以文化为存在方式、以物质为载体、具备并实行某种标准与规,以达到一定目的为原则,并据此设定自身的运动轨迹,因而带有显著个性化倾向的、具备优势存在基础的相关事物,它是由精神、物质、行为有机融合的统一体。[1] 关于品牌的概念,对于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综合说:世界著名广告学大师、奥美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不仅被认为是提出“品牌”这个概念的第一人,他给品牌下的定义也最为流行。早在1955年,奥格威为品牌作了如下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2] 符号说:商标、色彩等符号标示是品牌最直观的物化表征,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属性之一。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这样给品牌下定义:“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和劳务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3] 关系说:在一些品牌专家眼中,品牌的核心是品牌关系。奥美广告公司把品牌定义为:消费者与产品间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消费者经验的总和[4]。美国的汤姆·邓肯和桑德拉·莫利亚蒂明确指出:“在很多公司眼中,看到的品牌只是印在产品包装上的名称和商标,他们忽略了以下真象:真正的品牌其实是存在于关系利益人的心和想法中。”[5] 资产说:上世纪90年代,以美国品牌专家大卫·爱格为代表,资产说开始流行。“强势品牌的价值是一组与品牌、名称和符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这组资产(和负债)可能增加或减少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以及提供这项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所带来的利润。”[6] 传播说:中国著名品牌专家余明阳等认为,品牌的关键在于传播,应该从这一层面来定义品牌:“品牌是在营销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用以将产品与消费者等关系利益团体联系起来,并带来新价值的一种媒体。”[7] 2.2 品牌的特征 2.2.1品牌本身没有物质实体。品牌自身是无形的,不具有独立的物质实体,不占有空间,它必须通过一定直接或间接的物质载体表现其自身。其直接的载体多是图形、品牌标记等,间接载体则是与该品牌相关的价格等信息。因此,品牌虽然没有物质实体,但并非没有物质载体,只是以间接形

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的关系

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的关系 【原文出处】经济管理 【原刊期号】200507 【复印期号】200506 【作者】何志毅/王广富 【作者简介】何志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王广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消费者态度来研究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之间的关系。首先从消费者感知的角度来定义企业家形象,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测定出企业家形象的三种属性为:企业家品质、企业家魅力、企业家与企业产品的关联度。然后,对企业家形象属性与企业品牌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好的企业家品质、企业家魅力及其与企业产品的关联度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本文讨论了本研究的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引言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特别是企业创始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家的家庭出身、精神气质、经营理念等会对企业的成功产生重要的影响(Howard,1990)。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企业的核心领导人退休后,企业的经济绩效常常会下降。对此,现有文献往往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解释,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继任者经营能力上的欠缺。但是本文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限于此,优秀企业家的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会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这种印象的好坏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评价,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企业家往往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消费者所感知的企业家形象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评价,进而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品牌消费行为。 但是现有文献中关于企业家形象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则不多见。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基于消费者的态度来定义企业家形象,确定企业家形象所包含的重要属性;二是研究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1.企业家形象 现有文献中对企业家形象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陈宏军等(1996)认为“企业家的形象是指企业家外部可见的表征和内部的思想品德、心理和精神等非实体因素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形象。”严良等(2000)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是一体的,企业家形象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企业家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公众聚焦的中心。企业家形象为企业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一些重要企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的加深,一些知名企业的核心领导者成了社会的热点人物,他们进而也成为了所在企业的象征和精神领袖。但是,上述学者的结论都没有经过实证检验。同时,现有文献中有关企业家和企业家形象的研究都忽视了消费者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基于消费者调研数据对企业家形象属性及其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品牌形象 现有文献中有关品牌形象的研究很多。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们在品牌形象研究的许多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A.Belen(2001)设计了一个量表来测量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态度,并区分出了品牌形象的四个维度分别为:品质保证(guarantee)、个性认同(personal identification)、社会价值认同(social identification)和地位象征(Status)。该量表对品牌形象的测量效果

宝洁公司品牌管理分析_副本

宝洁公司 宝洁的企业理念:“众志成城,创造未来!” 一、宝洁公司简介 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织物及家居护理、美发美容、婴儿及家庭护理、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 二、宝洁公司发展事迹 1.宝洁公司出售过的品牌 2003 宝洁公司出售Sunny Delight果汁饮料品牌 2005 宝洁先后出售了Folgers福爵咖啡、吉夫花生酱、科瑞起酥油和SunnyDelight饮料等食品品牌。 2011 宝洁公司将其水净化设备部门PUR Water Purification Products Inc 出售给美国个人护理及家居用品制造商Helen of Troy Ltd(HELE)。2012宝洁以27亿美元现金将品客出售给家乐氏 2.回顾宝洁170多年的历史,其收购的品牌 收购年份收购的品牌收购的公司所属行 业 收购目的 1930 Fairy Thomas Hedley有限 公司日化行 业 扩建机构 1935 菲律宾制造公司制造行 业向国际发展 1957 Charmin Paper Milk 公司制造行 业 进军纸业 1963 J.A. Folger & Co. 公司食品行 业 进军咖啡 市场

1973 Nippon Sunhome公司制造业进军日本 1982 Norwich Eaton制药 公司制药行 业 进军保健 行业 1985 Mefumucil、Dramamine 和Icy Hot Richardson Vicks公 司 保健品 行业 扩展保健 市场 1987 Blend-a-med和 Blendax牙膏Blendax 日化行 业 扩张 1989 Cover Girl、Noxzeme 和Clarion品牌Noxell公司日化行 业 进军化妆 品和香料 生意 1990 Shulton's Old Spice 日化行 业扩展男士护理生意 1991 Rakona、Max Factor和 Betrix 日化行 业 扩张化妆 品和香水 生意 1997 Tampax(丹碧丝) Tambrands公司日化行 业扩展妇女卫生用品市场 1999 lams公司、Recovery 工程公司宠物食 品行业 进军宠物 保健领域 2001 伊卡露系列日化行 业2003 威娜公司日化行 业 2005 Gillete 日化行 业开辟男士剃须用品市场

企业形象及品牌管理制度

企业形象及品牌管理制度 为了合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准确有效的企业宣传,统一企业形象,积累品牌价值,需要认真贯彻和大力推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特制订本制度。 1.品牌管理工作的主要范畴 (1)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建立、推广以及实施监控。 (2)新的产品和服务品牌的设立和审核。 (3)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的管理。 (4)企业形象和产品服务品牌的公关工作管理。 (5)涉及以上范畴的总公司以及分公司所有印刷品、广告投放等媒体和介质的制作实施前的审核工作。 (6)其他与品牌管理工作相关的工作。 2.品牌小组的设立 (1)涉及企业形象、新品牌创立、品牌营销定位等重大事宜的,由公司领导参与讨论,并给出最终决策。 (2)讨论定案后的推广与实施,在既定方案和原则的前提下,本着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保障质量的原则,所有涉及品牌管理和审核的工作,由品牌小组独立负责 (3)品牌小组的组长设在公司总部,根据需要配置具体组员;在公司的后勤、营销或人事等兼管部门设立兼职的组员,负责监督和实施品牌管理工作在各自公司的运作情况,贯彻和传达品牌小组的工

作要求,并向品牌小组的领导汇报和负责。 3.品牌小组的常规工作 (1)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培训和推广工作。 (2)总公司所有印刷品、广告投放等媒体和介质的制作实施前的审核工作。 (3)分公司所有印刷品、广告投放等媒体和介质的制作实施前的审批工作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和协助工作。 (4)总公司以及分公司品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整改工作。 (5)品牌发展策略和规划。 (6)企业公关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7)其他涉及品牌管理范畴的工作安排与组织。

品牌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品牌管理 第一章品牌概论 一.品牌的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 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P3 二.品牌的六种属性: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P4 三.品牌的种类:产品品牌、服务品牌P12 四.其他类型品牌类型:个人品牌、组织品牌、事件品牌、地理品牌。P15 第二章品牌核心价值与品牌定位 一.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指一个品牌能对消费者持续提供一种独特(差异) 利益点的能力,然后把这个核心能力的元素渗透到品牌的各个环节中,使消费者真实 地感受和体验到这个品牌对自己的重视和关怀,从而感受到品牌所给予自己的一种价 值感。 二.品牌的定位:定位是指公司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和形象,从而在目标顾客心中确立与众 不同的地位,定位要求企业能确定向目标顾客推销的差别数目及具体差别。P24 三.品牌的定位策略(课本有8种,授课讲20种):1.功效定位2.品质定位3.情感定位4.企 业理念定位5.高级群体定位6.首席定位7.自我表现定位8.质量价格定位9.生活情趣定位 10.类别定位11.档次定位12.文化定位13.对比定位14.概念定位15.历史定位16.生活理 念定位17.比附定位18.形态定位 19.情感定位20.消费群体定位P34 第三章品牌设计 一.品牌的名称设计:命名的过程是一个将市场、定位、形象、情感、价值等转 化为营销力量并启动市场定位与竞争的过程。品牌名称,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号, 它能强化定位,参与竞争,而且还以其可能隐含的形象价值“使某一品牌获得持久的市场 优势”P43 二.品牌的命名策略(产品的定位策略):1.目标市场策略 2.产品定位策略 3.描述 性与独立随意性策略 4.本地化与全球化的策略P47 三.品牌标志的设计(颜色、线条的含义):品牌标志是品牌中可以被识别、但不能用语言表 达的部分,即运用特定的造型、图案、文字、色彩等视觉语言来表达或象征某一产品的形 象。品牌标志分为标志物、标志色、标志字和标志性包 装。品牌标志自身能创造消费者认知、消费者联想和品牌偏好,进而影响品牌 标志所体现的产品品质与顾客忠诚度。P50 四.品牌标志的作用:1、更易于识别品牌2、引发消费者联想3、便于企业进行宣传 五.品牌标志设计的五大原则: 1营销原则:LOGO总是用来体现一个企业的品牌核心价值的 2创意原则:颜色与线条代表的含义

浅谈企业品牌管理策略

[论文关键词]企业品牌经营策略 [论文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品牌管理,以树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探讨了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几个品牌经营的误区,进而提出了树立国有品牌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只有科学的进行品牌化经营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在当今时代,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价值不言而喻。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强烈的创品牌意识,而且也需要有强烈的品牌经营意识。为此,四川科特提出了品牌化经营策略,在品牌经营上不断创新,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本文在分析企业品牌经营重要性及品牌经营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品牌化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1.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品牌经营是通过企业品牌实力的积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与发展名牌。一方面,企业品牌经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企业品牌经营在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品牌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潜在价值有利于企业的业务拓展。由于客户对企业品牌的认同,企业可以利用品牌的光环在投入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降低成本、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品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源泉。 2.企业品牌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实施品牌经营策略。首先,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无品牌或弱势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企业的贴牌加工厂,不会拥有自己的终端市场,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有竞争的基础和可能性。其次,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今的时代已走入了品牌力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开始深化品牌认识,并倾向于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品牌又有了较为深刻的含义。作为质量安全监督测评中心,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消费者选择的基础,也是保证服务品质的基础,可以有效降低购买风险。 二、国有企业品牌化经营中存在的误区

浅谈企业品牌战略

浅谈企业品牌战略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品牌战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但目前,在我国为数不少的企业领导层中,对品牌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许多企业领导者一说起品牌,往往把品牌仅仅看成是商品的一种标识,认为创立品牌就是多注册几个商标,多开发几个产品,而没有看到品牌深层意义上的含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品牌基本含义的阐述,探讨了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对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品牌战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品牌与品牌战略的定义 品牌是指打算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货物或劳务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并打算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或其竞争者。一个好的品牌商品往往使人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生好感,最终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其他产品产生认同,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灵魂,一定要把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企业品牌的发展战略完整的联系起来,二者不可偏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的竞争优势,维持企业健康的发展 品牌战略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品牌战略的定义在品牌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协同中彰显企业文化,把握目标受众充分传递自身的产品与品牌文化的关联识别。在战略上胜出的企业最终在销售层级才有持续增量的可能;在市场层级才有品牌资产累计的可能;在企业层级才有资本形成的可能。 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战略的本质就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 二、品牌的作用 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品牌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创立和发展品牌,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有效手段。 品牌是区分标识,能在法律和视觉上区别于竞争品;品牌是沟通代码,浓缩了所有接触点上的信息刺激;品牌是承诺和保证,能够提高优势利益并确保持续提升;品牌是无形资产,能产生区隔性的收益。 品牌自身能增加许多附加价值,而这些附加价值正是一个品牌在与同类替代品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技术进步使竞争者可以模仿并超过品牌的功能性优势,但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产生的无形的情感价值却更容易受到大众的认可,要想使企业得到一个快速而长远的发展,良好的品牌战略就成为了一个必要的条件。 (一)、品牌是体现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品牌是企业以自己的注册商标为发展载体,长期用心经营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经营理念,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的生动集中展示.品牌展现的是企业的经济实力,21世纪将是知名品牌争夺天下产品市场的世纪,以知名品牌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来分割世界资源、拓展全球市场,将是国际经济运行的一大特色。 以品牌来树立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树立企业形象,是企业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也是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重要部分。品牌既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特有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标准和承诺。它既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又是企业

品牌管理组织

品牌管理组织

作者: 日期:

品牌管理组织 一、品牌管理组织概述 1、品牌管理组织的建立 “环境决定战略,战略决定组织”,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方面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强调了组织 是因为战略的存在而存在,同时又明确了组织对实施战略的重要作用。品牌战略作为企业 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来支撑品牌战略的实施。 2、品牌管理组织的发展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品牌管理就收到了西方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被作为营销管理乃至整 个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 从实施的发展上来看,品牌管理的组织从传统形式到新兴形式大致经历过以下六个阶段::权负责制-职能负责制-产品品牌经理制-类别品牌经理制-企业品牌经理制-企业品牌领导制 二、集权负责制(业主负责制) 1、概述 集权负责制,也称为业主负责制。20世纪20年代以前,在西方国家企业中占有统治地位。 是指企业品牌(或产品层次)的决策活动,乃至很多的组织实施活动全由业主或公司经理以及 公司的高层领导承担,而只是那些低层次的具体活动授权下属去执行的一种高度集权的企业品牌管理制度模式。 2、优势

决策迅速,协调能力强,同时可以注入企业高层核心人物的企业家精神,从而为企业品牌发 展提供强大的策动力。 3、劣势 这种模式先天不适合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换句话说,当企业规模到达一定程度,需要与各方面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品牌机构打交道时,集权负责制模式就会显示器越来越大的局限性。因此,这个模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企业品牌管理组织模式。 三、职能经理负责制 1、概述 职能经理负责制,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标志着品牌管理真正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 20年代到50年代在西方国家比较盛行,我国目前很多企业还在采用。 是指在企业统一协调下,企业品牌管理职责主要由企业各职能部门分担,各职能部门在各自 的权责范围内分别对企业品牌进行管理,其中通行做法是主要由市场部或广告部等职能部门 制定有关的企业品牌管理制度。 2、优势 (1 )可使企业领导摆脱很多具体事物的纠缠,集中精力思考和解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职能部门承担了企业品牌管理的职能,使得企业领导能将时间分配到构建企业发展的重大问 题上。

浅谈企业品牌建设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品牌概述 (3) 1.1什么是品牌建设 (3) 1.2品牌建设的作用 (3) 1.3品牌建设的三个阶段 (4) 第二章品牌战略定位 (5) 2.1品牌定位 (5) 2.2品牌形象 (5) 2.3品牌个性 (6) 2.4品牌承诺 (6) 2.5品牌文化精神 (7) 第三章品牌管理 (8) 3.1品牌推广 (8) 3.1.1营业推广 (8) 3.1.2广告推广 (9) 3.1.3公共关系 (11) 3.1.4客户管理 (11) 3.1.5网络推广 (12) 3.2品牌渠道 (12) 3.3品牌延伸 (13) 总结 (14) 致谢辞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逐步确立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已走过了三十一个年头,在这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激活民间资本的力量,采用西方自由市场贸易方式,中国GDP年年攀升,尤其是近十年平均达到10%以上的增速,即使在刚刚过去的09年金融危机中,中国依然成功,成为寒冬中世界经济版图里唯一一抹亮色,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企业所发挥出来的活力。历经三十年,我国已经迅速崛起了第一代的民营企业家,李书福、马云、张朝阳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偶像,也是这第一批企业家中的佼佼者。而更多的民营企业正在面临着凤凰涅槃的最后冲刺,这就是我国的众多的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己经摆脱了创业初期的种种困境,在各自的领域拥有了各自的比较成熟的企业运营模式,但尚且无法形成大型企业那样的巨大影响力,想要赢得更大市场,扩大公司规模,“品牌”成为其瓶颈,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注重企业品牌形象,注重品牌管理。品牌的观念是舶来品,目前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己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共识。 关键词:品牌建设品牌推广品牌形象

浅析企业品牌战略与对策

毕业设计题目:浅析企业品牌战略与对策 作者: 学号: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者: 成绩:

浅析企业品牌战略与对策 内容提要 自国内改革开放,国内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纵观全局,国内品牌的发展趋于平稳缓增,各种品牌模式蓬勃发展,企业品牌也不断壮大,一大批知名企业品牌进入大众视野,如:格力、美的、联想等。但由于政策与市场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国内企业还未形成完整的品牌战略体系。 对于近年,国内一些品牌在战略体系上略显成效,但是,企业在实施战略上仍存在很大的压力,对市场战略体系理论缺乏,品牌营销策略落后,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等问题都限制着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综合所述,解决对策总结为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品牌战略意识,准确地对企业定位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适应国际化潮流,建立强势品牌,提高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企业营销品牌战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品牌战略的内涵与其功能意义入手,探讨了品牌战略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企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竞争手段提高品牌意识,搞好品牌定位,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关键词:企业运营品牌品牌战略品牌管理必要性

Ligh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brand strategy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brand awareness of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gradually increased, in general,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rand showing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brand, industry brand, corporate brand is also growing, the emergence of a number of brand-name enterprises and products, such as: Hai Er, Meng Niu and so on. But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 the enterprise has not formed a complete brand strategy consciousness and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the bran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but the enterpris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trategy,lacking a sense of urgency,on the theory of a lack of brand strategy,brand marketing gaps,lack of appropriate mechanisms and other issues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trategy,Address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i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establish a sense of corporate brand strategy,and accurate market positioning,the use of capital operation and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net. In today'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 to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rong brand,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aced by domestic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terprise marketing brand strate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brand strategy in enterprise marke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rand strategy and its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Enterprises need to use a variety of means of competition to enhance brand awareness, improve brand positioning, create a good brand image. KEY WORDS:Business operation, Brand ,The Brand Strategy,The Brand management,The Necess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