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整合教材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整合教材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整合教材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整合教材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整合教材数学教案篇一:幼小衔接讲稿

孩子即将入学你准备好了吗

各位家长:

再过几个月,您的孩子就将进入小学开始人生路上有一段崭新的生活,当您的孩子告别幼儿园轻松温馨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周围的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生活作息是不同的,学习的课程是如此丰富多彩的,那么您一定希望您的孩子能尽早适应这一切,为他的漫长的学业生涯带来一个良好的开始。今天,我们就将围绕幼小衔接的问题和各位家长进行一些探讨,我们希望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能构建一个“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幼儿成为家园协同成果的真正受益者。

在意识上我们要明白,幼儿园教育和小学的教育是不同的。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

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有何不同。

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即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因此,家长必须将适龄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小学教育。

幼儿园“教养并重”,小学则“以教为主。”

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儿童以生活找连和养育等。小学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生活能力养成。

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个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英语、数学、自然、体育与健身,唱游,美术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活动。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除采用讲授的形式教学外,还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您的孩子学习习惯如何,倾听能力,注意力持久程度如何,是否好奇好问,是否对学习具有强烈的兴趣,

小学与幼儿园在师资配备上有何不同

在幼儿园,每个班级都会配备2-3名教师,其中2名是带班教师,另1名是保育员。从教师的具体分工来看,一般两位教师每天各负责半天,上午班,下午班进行轮换。当然,也有一些运动,学习等分组性的活动,两位教师会同时进班。保育员主要负责本班活动室的环境,设备和材料的清洁卫生工作,并管理幼儿的生活等。因此,在幼儿园中,孩子经常接触到的工作人员为3人,即2教1保,而且人员基本是固定的。

在小学,师资配备有很大的不同。每班有一名班主任,或者还配有副班主任,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另外,小学一年级一般开设8门课程,每门学科会有1位教师任教。因此,孩子一进入小学,可能一下子要与十多位新教师接触。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适应上的困惑。家长也要关注,重视这一情况。

小学与幼儿园在作息时间上有何不同

小学和幼儿园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教育机构,因此,在作息是安排方面有比较大的不同。

小学的作息时间以课为单位来安排的,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是以活动为单位来安排的。

小学生每天8点左右入校,四点左右离校,在这段时间里,学校要为学生安排6-7节课,每节课一般35分钟,每节课之间有10-15分钟的休息时间。一般一年级的每周总课时数为32节。

在幼儿园,孩子入园时间一般从7:30-8:45之间,离园时间约在4点左右,家长如有需要可提前或者延后。幼儿园大班集体学习活动的次数,平均每周为5-10节左右,每次学习活动的时间约为30分钟。

小学的作息时间安排以学科科学为主,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则兼顾四类活动。

小学生的身体机能逐渐发展成熟,因此,小学里没有专门的集中午睡时间。幼儿园的作息安排,一般会考虑生活活

动、运动和游戏活动,学习活动这四类活动的平衡。另外,幼儿园大班中午也有午睡时间,一般为一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幼

儿园每天有1小时的游戏活动;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您是否有计划作好作息时间上的准备,

孩子入学后可能会有哪些不适应,

对于孩子来说,入小学是人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般,孩子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方面的不适应。如:在校内课间10分钟的安排以及用餐、用厕、饮水等问题的自我管理。又如:对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校、离校等作息时间方面的不适应。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老师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集体生活,整天都和老师在一起,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入厕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

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的动作慢、能力差,必然会影响他的学习。

2 学习方面的不适应。如对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对小学每天要带好要用的物品、按时完成作业等规则和任务意识方面的不适应。幼儿以游戏为主的活动逐渐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复习、预习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变为书面语。刚刚由大班升入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必定会受到影响,新生入学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学习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学习生

活,出现种种逆反心理。

3 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陌生的教师、同伴,与幼儿园不同的要求,以及有的家长不恰当的话语暗示等,都会使孩子对小学老师、新的同伴产生一种距离感,有的甚至会觉得小学老师挺严厉的,而不太主动亲近老师,影响了孩子建立新的、和谐的师生、同伴关系。

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件事情,都是其成长的契机。所以,面对幼小衔接中的种种问题,您既要予以重视,但也不要过分焦虑。建议您: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当您在关心孩子入学准备是否充分的同时,也请关注一下自己的言语和态度。千万不要用“上小学就要收骨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象小学生了”“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三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您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你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如:让孩子自己起床、吃饭、收拾房间、整理物品等,学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规定孩子应在9:00——9:30之间睡觉;早上,家长要按时把孩子叫醒。起床后应要求孩子迅速穿好衣服,洗脸、刷牙、梳头等等,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孩子做事不拖拉、不磨蹭的好习惯。还要教育孩子保持仪表整洁,爱护玩具用品,学会整理书包,等入小学后就容易养成这种爱护书籍、文具,保持作业清洁的好习惯了,那时候当你们在带孩子时就会觉得很轻松了。

面对问题,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您应该耐心倾听她的述说,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如:“你真有毅力”“你做得不错,但如果??还可以做得更好。”总之,你要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但不要包办,也尽量避免消极的暗示。如:“你为什么每件事都做不好呢,”“你真是不争气”等等。(我担心,我解决。。。)

幼小衔接,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在幼小衔接方面,家长往往特别关注的是知识的积累,但请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自理活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下这些内容,可以提供您分析,了解孩子的情况。

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

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

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

首先教会孩子对文字有兴趣。对生活周围的文字有敏感度,如商店的招牌、马路上的路牌等;其次是让孩子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文字。(家里人的名字、自己的名字、学校的名字、经常去的商店的名字等);第三、给孩子讲故事,选一

本图文并茂有一定情节但不会过于复杂的书,家长读给幼儿听,当读到紧要关头的时候,突然停住说: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自己先看看猜想一下吧。”给幼儿一个自己阅读的机会。第四、家庭中要有一个喜欢读书的环境,让孩子经常听到家长们的交流:我从一本什么书上看到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等。让书本成为孩子的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

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

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

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

11(孩子是否能说

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

…… 有的孩子像一个容器,可以接纳成人的许多教导和知识,但是当遇到问题时,就不行了,培养孩子主动提问和质疑非常重

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以二年级的课程还浅显一些,孩子不懂家长可以教一教,随着学习的深入,家长也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这时如果孩子能主动提问的话,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自己问老师、问同学,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这样就等于让孩子不但学会了发现问题还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考虑以上这些问题,看看您的孩子进步得怎样了,从中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的培养和教育。请记住,绝不要期望任何孩子在进入一年级之前就完全达到所有这些要求。

幼小衔接整合教材数学教案篇二: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标尺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续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三、内容安排:

1、课程实施内容安排:见附件1

2、课程活动内容设计:见附件2

四、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根据本园的课程方案,结合本园实际设计幼小衔接的整体方案,并注重将幼小衔接的活动和日常活动相结合,并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贯穿在幼儿在园期间的整个教育过程。

2、适宜性原则:

在实施幼小衔接课程方案中注重园本化,并使各类活动和要求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3、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中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发展速度并给予正视、关怀、帮助,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愉快的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4、互动性原则:

在实施幼小衔接课程方案中,我们要加强和小学、社区的互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施活动,形成良好的联系机制。

5、多样性原则:

在实施幼小衔接课程方案中我们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手段,真正做到家园一致的教育,提高幼小衔接活动的有效性。

五、课程评价:

1、评价人员:课程组成员、家长、小学教师

2、评价内容:课程质量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

(1)、课程发展评价:

2 方式:过程性评价、跟踪性评价

2 评价运作方式:

l每月召开一次课程组会议,讨论、反馈实施情况和调整策略。

l每月看班级各类保教活动开展的情况。

l每月查阅教研组长的工作计划与相关记录。

l每月看过程性的教研活动。

l每月看整体环境创设与幼儿活动的情况。

l每月进行幼小衔接专项工作评价。

l每年10月份对幼儿入小学的适应发展情况做专项回访和反馈

(2)、幼儿发展评价:

2 方式:过程性评价、终期性评价(见附件3)

2 评价运作过程:

l 每个月将幼小衔接的发展目标分列到月发展目标中由教师

家长共同进行评估。

l 在学期末围绕幼小衔接目标进行终结性评价

附:幼小衔接活动的评价具体内容:

入学愿望:喜欢学校生活,有入小学的愿望和积极、自信的情感体验。

学习兴趣: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索愿望,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学习习惯:有倾听、专心阅读的习惯,有初步的任务意识等。

生活能力: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有自我服务和保护的能力,有初步的时间概

念。

行为习惯:能初步辨别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的好坏,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交往能力:愿意与同伴、老师和周围的人交往,对人有礼貌,能友好相处。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镇教体办提出的“逐步推广学前三年教育与小学一、二年级衔接办学模式”的要求。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

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二、活动时间和班级:2009年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活动班级为幼儿园大班。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A视觉注意力训练:在语言教学中,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看照片观察人物、地点、事件、动作、表

情??教师要注意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很容易就会没有兴趣。

B听觉注意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或者讲完后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训练孩子捕捉听觉信息的能力。

C动作注意力训练: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教师教孩子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

D混合型注意力训练: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比如舞台表演。这种训练难度大,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让孩子跟着做。

2.培养孩子思考、务求甚解,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养成善于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在学前期,教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长期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A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对许多事情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习惯,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B孩子考教师,教师考孩子,孩子考孩子

安排一节课,全班幼儿及教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教师互相考一考。内容可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出题,谁必须有准确的答案。

C注意小事,改变孩子拖拉的坏习惯

刚入学的小学生大多数有磨蹭、拖拉的毛病。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帮助孩子从许多小事上养成习惯。像日常的算数、画画都要讲究习惯。要求孩子在做数学题、画画要注意坐姿及握笔姿势,并且给幼儿规定好时间,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1、教育活动:(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

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

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4)指导幼儿学写数字、学小学生行为规范、观看有关录像。6月份组织幼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再如,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而使用讨论评价法、语言夸奖法进行鼓励。一日活动环节中,老师还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如:在区角内玩棋类游戏,做词语接龙、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2、教育环境的创设(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后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

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3、日常生活的管理:(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4月份我们组织幼儿整理书包及穿脱衣服的比赛活动。

(4)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5)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

幼小衔接整合教材数学教案篇三:幼小衔接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全面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转发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低年级语文

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的通知》(浙教办教研〔2014〕21号)精神,现就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引导学校和家庭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幼儿园“小学化”,不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质量。

二、具体要求

(一)对幼儿园的要求。

1.不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学习拼音,不练习写字和计算,不提前大量识字。

2.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大班下学期安排“参观小学”“邀请小学生、小学教师来园交流”“学做小学生”等主题活动,让幼儿提前了解和体验小学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3.重视培养幼儿倾听和阅读习惯。结合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引导幼儿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养成认真倾听、专心阅读的良好习

惯。关注幼儿书写、绘画姿势,随时提醒和纠正不良坐姿和执笔姿势。

4.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家园协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自我保护和时间管理、物品管理的能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5.适当调整幼儿的作息安排。大班下学期可增加集体活动次数和规则游戏比重,逐渐缩短自由游戏和午睡时间。

6.调整活动室的空间布局。大班下学期增设模拟小学学习情景的活动区域,指导家长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布置独立的学习和阅读空间,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

7.安排“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大班下学期适时开展“幼小衔接”宣传活动,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工作。

(二)对小学的要求。

1.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准确把握一年级尤其是一上学期的学习要求,根据学情整合、优化教材内容。适当延长拼音教学时间,提倡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逐步巩固拼音技能。不进行“拼音过关”测试,不组织口算比赛。

2.开展“新生入学”主题活动。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熟悉校园”“认识同伴和老师”“了解学习科目”等主题活动。

3.放缓入学初始阶段的教学进度。九月份为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着重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幼儿园对

接。一年级要适当延迟到校时间、缩短课时长度、放慢教学进度,保证孩子的睡眠、运动和休息时间。

4.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教学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专注阅读、大胆发言、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学习习惯。重视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5.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经常提醒学生及时整理学习用品、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增减衣服、按需喝水和如厕、熟记家人联系方式等。

6.适当借鉴幼儿园教育方式。低年级课堂教学活动应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倡导游戏化学习、做中学。适时安排课中操。

7.倡导课程整合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班额较小的学校可实施低年级包班教学。

8.创设充满童趣的班级环境。可以把学具、学生作品、课外读物等放置在教室。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摆放课桌椅。

9.建立“幼小衔接”教研机制。倡导一年级教师定期观摩幼儿园活动,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和幼儿学习方式。

10.合理配备一年级教师。合理搭配一年级各科教师,选择有班级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11.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建立与完善家校合作细则,通过走访、电话、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加强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有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少把学业辅导的任务交给家长。

三、条件保障

1.强化督导检查。加大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小学起始年级教学要求的督查力度,严禁幼儿园提前教学小学课程,督促小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实施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不拔高要求,不加快进度,让每个孩子学有信心,学有所得。

2.重视教师培训。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教师的专项培训,让所有教师了解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天性,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引导儿童在趣味性活动中去探索和发现,避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加快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推广“包班教学”模式。

3.加强研究和宣传。定期组织“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深入研究幼儿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大力推广各地“幼小衔接”的典型经验,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合力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导入语

故事:送学生。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的一项制度、学校的一项举措往往会牵涉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

由省教育厅2015年9月正式出台了《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如果我们执行得好,必将会造福无数家庭、无数的孩子甚至很多的老师。今年7月份在杭州,我也参加了这个意见稿的讨

论。

今天我讲的时间是10分钟。不知道能不能把我的想法解释清楚。

我的主题是“我们会做什么”“你们要做什么”,“我们”——你们——,其实本是一家。某个意义上来讲,幼小衔接工作,小学更重要。因为产生不安的、焦虑的时间大都发生在小学。结合《指导意见》,择取几个关键词来略谈。

一、我们会做什么(“零起点”)

(一)什么要“零起点”,

定语:学科知识。

1.人教版第一册语文书:

(1)第一张:家长送到校门口,过渡、衔接

第二张:自己背着书包上学校,教育孩子自己入校,家长不要进入学校(东张西望)。看到了学校,宽阔的操场,高高的教学楼,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第三张:认识字,座位整齐,上台、上课有序。

第四张:读书姿势,写字姿势。

品德:第一单元:你好,学校(1.美丽的校园 2.老师,您好 3.学校里的一天 4.我是小学生)

第五张:学习a o e

“放慢速度”。四声学不会;b——d;p——q 怎么也教不会,不担心。

(2)识字写字。

举例:汉字教学

2.北师大版第一册数学书:

第一周不上,主要是仔细观察,有序数数。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1——5五节课。

(二)怎样做到“零起点”,

动词:坚持

理由:1.小学反正要学。

2.教的方法不对。拼音不准。汉字笔顺,手的发育。

打羽毛球。

舆论。动作。

真理,要坚持。同时要宣传。家校合作。

二、习惯——你们要做什么

习惯:排队,就餐,坐,倾听,表达??

一年级老师讨论:坐不住的、不会倾听的,什么幼儿园的。有时候刚刚是凑巧。以下几个问题:

1.倾听与表达。

倾听:上课会听老师讲,听同学讲。

表达:1.上课发言先举手(人多)2.有事情向老师汇报,与同学会交流。有委屈、有不愉快向老师倾述。

2.自理能力。

整理习惯:玩具入手,逐步过渡整理书包、用具、家务。

脱衣服,喝水。

少依赖家长。

3.自我约束能力。

上课、下课时间。玩耍。

上厕所(40分钟)铃声。

排队。(就餐、上音乐课等专用教室、体育课)

4.自我保护能力。

5.男孩问题。身体发育,心理发展都是落后于女孩子。

坐不牢,好玩、好动,睾丸素。不爱看书的原因,体能(协调能力) 为什么最终高中差不多,只能说明一点:所谓的知识掌握的优势白费劲。对男孩子要更多的期待和爱护。

6.阅读。听、母子共读;图画书。字少图多。

三、我们共同做什么

1.教研机制——打通。大班老师到小学去听课;小学到大班去听课。互相观摩、提出意见。

教研室层面;园与校层面。

2.宣传。

幼小的过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幼儿园毕业大多数家长很年轻,刚刚从青春期过来不久;孩子恰恰面对一个非常陌生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身心发展正处于最无助的时期,如果过渡不好,衔接不顺,有的家长夫妻为此吵架,孩子焦虑不安,老师身心疲惫。

先撇开不说怎么有效衔接,甚至说,这个意见虽然通过很多的讨论、论证,它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首先要要认定这项工作,要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要我们每一位园长,把这个意见,复印给每一位老师,特别是非公办老师,要不折不扣,认认真真地逐条学习。统一认识

入学一年级的感觉:学生茫然,家长焦虑。

变化:校园更宽阔,铃声响,找不到;老师更多了;

座位整齐有序,上课坐好,

知识方面的任务一下子加重了。每天读拼音,一天一天的任务

拔苗助长

一年级需要怎样的准备,

一年级不需要准备什么,

“零起点”:语文(拼音、写字),倾听,口语,读写

数学(计算)

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乐考)

会做到什么

已经做或做得比较好的

欠缺的、痼疾的、需要加强的

课程标准,语文书、数学书

一年级:焦虑。学会等待 b d;pq;

衔接课程

教学建议:

1(培养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小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采用游戏、比赛等活动教学形式要讲究效益,要逐步引导学生把兴趣点从学习形式转向学习内容本身。

2(养成良好习惯。从入学开始就应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教学要着重培养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主动交流、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要特别关注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学生要多给表现机会,多加鼓励和指导。

3(课内完成作业。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分钟。书面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落实识字任务。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生字教学要区分不同汉字在音、形、义上的难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要坚持音形义结合的原则,以字义为核心,帮助学生识记字音和字形。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

幼小衔接数学下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下教案1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幼小衔接数学下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观看时钟的整点与半点,并尝试探索出其规律。 2.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认识整点与半点,并掌握其规律。 难点:能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学会珍惜时间。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 ;幼儿一日生活照片;自制时钟卡片。 2.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针、分针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音乐导入:《时间像小马车》请幼儿入场。 2.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是谁呢?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幼小衔接教学方案精选五篇

幼小衔接教学方案精选五篇 为了更好地让大班的孩子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接下来橙子给大家带来幼小衔接教学方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小衔接活动优秀方案(一)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活动准备 2019年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幼小衔接活动优秀方案(二)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计划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时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计划做事的意识。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分类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分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根据标准进行分类。 2. 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受分类的意义。 3.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1.初步按照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准确区分分类的用途。 活动难点:准确区分分类物品的特征和功用 活动准备: 上衣、裤子、帽子等服装,各种蔬菜、水果、玩具,纸盒,球,易拉罐饮料,蜡烛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物品。我不小心把它们弄乱了,你愿意帮助我把它们整理好吗? 教师出示带来的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区分同类物品 (1)动手操作 教师:你们能从这些物品中将衣物找出来并把它们放在一起吗? 逐步请幼儿按照衣物、蔬菜、水果、玩具的标准将物品找出来并放在一起。 (2)观察情境图 教师出示情境图: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的这些物品应该怎样分类呢? 教师:动手连一连吧,分好类与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看一看你分得对吗? 2.区分相同形状的物体 (1)动手操作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桌子上有什么?(正方体、长方体的纸盒、易拉罐饮料、蜡烛等。)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动手分一分,将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分完之后你要给同桌讲一讲你是怎样分的。 教师随时加以指导,在总结幼儿作品时,复习巩固对物体形状的认识。 (2)观察情境图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片上还有什么? 教师:请小朋友根据图片上的物体进行分类吧。 3.区分颜色相同的物体 (1)动手操作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看看这个盒子中有很多的玩具,你能将相同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吗?分好后,请你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2)观察情境图

幼小衔接班数学优秀教案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幼小衔接教案

幼小衔接教案:课间十分钟 大班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一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I)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数量,知道这些数都是由1个10和几个1组成的,了解各数的意义。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和十位,掌握数位顺序;能读会写11-20各数,能按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数数。 3.在认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应用意识。 活动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读会写11—20各数,能按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数数。 活动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 活动准备:情境图,铅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20枝铅笔,创设情境,让幼儿猜一猜铅笔的数量,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学习11—20的数数,认识11—20各数 (1)教师请小朋友任意拿一些铅笔,数出铅笔的数量。 (2)摆一摆、数一数,认识12。 教师:摆12枝铅笔,怎样摆能看得清楚?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 教师指导幼儿先数出10枝铅笔,捆成1捆。 教师:捆成一捆,10个“1”就变成了1个10,接着应该怎么数呢? 教师:1捆铅笔就是1个10,和旁边的两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枝铅笔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枝合起来是12枝也就是几个100和几个1合起来是12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认识十几。 教师:先看11枝铅笔图,说说它是怎么摆的,你们能照样子摆出来吗? (4)摆一摆、说一说,理解“2个10是20” 当小朋友们能很快地摆出19枝铅笔后,教师提问。 教师:19枝铅笔再添1枝是多少枝看看右边这些单枝的铅笔,你有什么发现?单枝的满了10根以后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几个102个10是多少?20是几个10 2.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 (1)请幼儿观察教材第42页的情境图:在美丽的花园里,有许多小蜜蜂在采花蜜,小朋友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蜜蜂(12只。) (2)请小朋友观察情境图右边表示个位和十位的算珠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吗?其实数学上早已规定了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有几个1;第二位是十位,表示有几个10。十位上的1就表示1

幼小衔接教案设计(数学)-幼升小衔接数学教案设计

幼小衔接教案 数学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课堂,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往后的学习生涯起着重要作用。本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一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版本教材容、难度和编排的进行分析整合,多方位考虑,承前启后,进一步为丰富幼儿的数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1、根据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幼儿熟悉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联系实际的容,为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各种数学情景来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初步发展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材数学教学的主要分类有:10以数的读写,

以及相对应的加减法;20以数的认识和意义,以及20以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两位数比较大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多少、高矮等关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有关日历以及钟表的的粗浅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 三、阶段学习容及目标: 第一阶段教学容: 1.美丽的海底世界 2.我是数字小能手 3.我最喜欢的食物 4.比较(一) 5.找邻居 6.小狗分骨头 7.分小圆片 8.小猴分桃 9.苹果熟了 10.打雪仗 11.火眼金睛 12.小象摘苹果 13.节日礼物 14.拼图乐园(一) 15.找路线

最新幼儿园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序数

教学名 认识:序数 称 教学目标1、了解序数的概念,能按要求准确找出序数;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能在实践中运用,如:货架编号、 房间号、站队队列等; 3、发展孩子逻辑思维力与观察判断力和快速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认p49)、数字卡片若干、图形卡若干、12宫格大挂图(也可直接在黑板上画) 课程延伸数学区:一百板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程导入:游戏-站队列 请幼儿站队列,并以提问的方式问幼儿队列中的位子,让幼儿感知序数的概念,导入课题; 二、进行部门 (一)认识数序,感知数序的概念(表示物\数所在位子顺序的数);(认p49) 1、横向数序 幼儿站队列的游戏过程,感知横向从左往右\从右往左的序数; 例:小青蛙请数字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做个数序游戏…….

注:第一个、第三个是序数,横线上要填的数不是序数! 2、纵向数序 横向数序,引出纵向数序,感知纵向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的序数; 例:小图形可淘气了,不愿意横向排队站好,非要站到小方格里和我们做游戏…….. (二)序数的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认P49) 1、请幼儿说说自己生活当中\身边熟悉的序数运用; 例:班里衣帽间第一排,第四个格子是我的;做操的时候,我站在操场第三排,第5个小圆点上……. 2、序数在社会大环境中的运用; 例:银行办理业务号,超市货架号,商场的停车位…….. (三)学做数序的思维题(认p49) 例:动物王国要开运动会,来了很多动物朋友!动物们拿到房卡,都在找自己的房间,其中有四个动物朋友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帮它们找到自己的房间吧!

三、结束部分 1、师小结课堂,巩固幼儿对序数的认识; 2、请幼儿按师要求,按序排好队下课。(根据课堂时间,可设计成数序游戏) 教学反思: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 拼音1 教师用书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 拼音1 教师用书 1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目录 活动计划表 (3) 活动 1 单韵母ɑ (5) 活动 2 单韵母o (6) 活动 3 单韵母 e (8) 活动 4 单韵母i (9) 活动 5 单韵母u (10) 活动 6 单韵母? (12) 活动7 单韵母的复习课 (14) 活动8 声母 b (15) 活动9 声母p (17) 活动10 声母m (19) 活动11 声母 f (20) 活动12 声母 d (21) 活动13 声母t (23) 活动14 声母n (24) 活动15 声母l (25) 活动16 声母ɡ (27) 活动17 声母k (28) 活动18 声母h (30) 活动19 声母j (31) 活动20 声母q (33) 活动21 声母x (34) 活动22 声母z (35) 活动23 声母 c (36) 活动24 声母s (38) 活动25 声母zh (39) 活动26 声母ch (41) 活动27 声母sh (42) 活动28 声母r (43) 活动29 声母y (45) 活动30 声母w (46) 活动31 声母的复习 (47) 活动32 总复习 (48) 2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活动计划(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3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4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活动1 单韵母ɑ 活动内容:教材P4的内容 活动目标: 1.激发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会单韵母ɑ的正确发音和它的四个声调。 3.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活动重点:读准单韵母ɑ的音及四个声调,并能正确书写。 活动难点:学会ɑ第二、三声的正确读音。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与单韵母ɑ相关的情境图和字母卡片,如ɑ,张大嘴巴ɑ、ɑ、ɑ,医生给我做检查。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拼音乐园,拼音乐园里有好多的拼音宝宝,小朋友想和它们做朋友吗? 2.认识单韵母宝宝ɑ。 教师:嗨,小朋友好!(教师挥动单韵母ɑ的卡片) 小朋友:单韵母宝宝好! 教师:小朋友和拼音打招呼,欢迎它到我们班来做客。 二、兴趣导入,探索新知。 (一)ɑ的发音。 1.韵母宝宝生病了,医生给它做检查,它张大嘴巴大声说ɑ,单韵母宝宝ɑ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2.仔细看老师的口形,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嘴巴大大的) 3.请小朋友跟老师读ɑ的音,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张大嘴巴ɑɑɑ)幼儿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记口诀:张大嘴巴ɑɑɑ,医生给我做检查。 (二)学习ɑ的四个声调。 1.小朋友,让我们再插上翅膀起飞吧!拼音乐园还有许多有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教师出示ɑ的四个声调)瞧,这是什么?这是单韵母ɑ的四顶帽子,单韵母ɑ戴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这四个符号来读韵母。 (1)ɑ戴上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幼儿跟读) (2)ɑ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在问你话,你没听清,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教 师领读,幼儿模仿,读准á) (3)ɑ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三声了,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幼儿跟读) (4)ɑ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啦!(教师发音,幼儿跟读) 5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连加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连加 活动目标: 1.在熟练掌握10以内加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20以内连加,能正确计算。 2.熟练掌握计算20以内连加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幼儿快速口算的能力以及动脑思考的能力。 活动重点: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连加。 活动难点:掌握计算20以内连加的方法和步骤。 活动准备:情境图,口算题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教师出示口算题卡,幼儿快速抢答。 5+4= 9+3= 4+4= 8+7= 4+3= 7+9= 2+4= 6+5= 5+3= 8+7= 2+1= 3+9= 二、观察情境图,导入新知识 1.创设情境 (1)教师:请小朋友们观察教材第63页的情境图,这张情境图上有什么?(有树、彩虹和小兔。)有几只小白兔?(9只。)又跑来4只小灰兔,一共有几只小兔?(幼儿列式:9+4=13)过了一会儿,又跑来5只小黑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幼儿列式:13+5=18) (2)教师: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列出的是什么算式?9+4+5=18(连加法。)这与10以内连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前学过的是两个数相加,现在的是三个数相加。)(3)教师:计算20以内连加法,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2.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教材第63页的“做一做” (1)教师: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堆雪人,第一小组堆了6个雪人,第二小组堆了5个雪人,第三小组堆了4个雪人,小朋友们一共堆了几个雪人?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把你的得数填写在方块中吧。 (2)教师:秋天来了,树叶一片一片飘了下来,先飘下来几片树叶?又飘下来几片树叶?然后又飘下来几片树叶?这道题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应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算式填写在下面的方块中并进行计算。 (3)教师:你们能自己说一说最后这道题的意思和计算方法吗? 请幼儿看图编题并进行计算。 2.游戏:击鼓传花 教师敲鼓让幼儿列算式并计算,如:教师第一次敲8下,第二次敲5下,第三次敲3下,请幼儿仔细听并记住每次敲几下,然后列算式并计算。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教师出题目,请幼儿进行闯关练习。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左右

大班数学活动名称:左右游戏 设计意图:幼儿园的孩子升入小学后会面临自己进入教师,独立寻找学校中的各个地点的问题,因此设计本节课程,重点放在以客体为中心来辨别左右方位,帮助幼儿将左右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 2、尝试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并运用到生活中。 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地图、参观小学、向左向右棋)、有左右标记的图书若干本、书橱、向左向右闯关棋、彩笔、色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 1)、区分自己的左右手。 2)、在我们的身体上除了手分左手和右手,还有什么地方分左右呢?(二)、区分环境的左右 (1)、请你看一看我们的周围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2)、谁能为我介绍一下你左边的小朋友? 二、尝试运用左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地图上找出路线,并试着用语言准确表述。

(1)、生活里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能分清左右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像你们一样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从他家到小学需要过几个路口,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帮他把从家到小学的路线图画出来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述。 请幼儿对照大屏幕讲述。(2)、既然到了小学我们就进去看一看! 图一:高年级的同学在欢迎我们!哥哥在我们的哪边?姐姐呢?图二:走进校园里有花坛、教学楼和操场。左边是什么呢?右边呢?图三:教学楼里看一看花在我们的哪边?教室呢? 图四:来看看我们的教室吧!右边有什么?左边呢? 图五:来到课桌前,铅笔盒在我们的哪边?书呢? (二)、幼儿操作,按标记摆放图书。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要学着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今天我想请大家帮我一个忙,帮我把这些图书按它的左右标记分别放到左边或右边的橱子上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检验幼儿放的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感知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一)尝试探索,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1)、请你把啪啪圈戴在你的右手上,举起来看一看! (2)、我也把啪啪圈戴在我的右手上(教师面对幼儿戴啪啪圈)。咦?怎么不一样了呢?我戴错了吗?你发现了什么? (3)、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试试看,什么时候左右的方向一样,什么时候方向不一样,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幼儿俩俩体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讲述他们的发现。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1 活动名称: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幼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

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和客体为中心,能区分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2、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左右及相对关系。 二、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 三、活动流程 (一)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 1、找自己的好朋友 请幼儿围成半圆而坐。伸出自己的右手。 T:右手能做哪些事呢?左手又能做什么?两只手一起就可以搬东西、吃饭、穿衣等等,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握手、拍手。 T:右手、左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 T:再在你们的身上找找,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左脚、右脚,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 2、听口令做动作 T:现在我们找到自己身上许多的好朋友,那么老师来说口令,你们来做动作。

最新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

最新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 左右偏向,是指个体在使用手、脚、眼形成单侧优势的过程中,优势手、优势脚、优势眼不在同一侧的现象。如手为右优势、脚为左优势。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供大家参考。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1 活动名称: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幼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

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和客体为中心,能区分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2、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左右及相对关系。 二、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 三、活动流程 (一)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 1、找自己的好朋友 请幼儿围成半圆而坐。伸出自己的右手。 T:右手能做哪些事呢?左手又能做什么?两只手一起就可以搬东西、吃饭、穿衣等等,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握手、拍手。 T:右手、左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 T:再在你们的身上找找,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左脚、右脚,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一:大班幼小衔接方案】 淮阴实验小学幼儿园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等不适应现象。因此,孩子是否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具体措施: (一)幼儿园方面: 1.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的环境,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兴趣与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 ①数学能力——加减运算、时间、空间方位、形体、人民币、等分及自编应用题等能力的训练。 ②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③社会适应能力——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良好个性的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及独立性的培养。

④动手能力——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如: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整理小书包、写数字等比赛。 4.注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及10以内加减运算的训练,班级开展看图说话、晨间说新闻、续编故事、绕口令及儿歌朗诵比赛;举行写数字、口算能力等比赛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5.进行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专题研讨活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6.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 7.向小学一年级教师展示幼儿园的语言、数学及英语的教学活动。 8.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上课期间尽量减少幼儿入厕及喝水的次数,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举手发言等。) 9.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各环节实行“限时制”,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各项活动。如:吃点心、穿衣服、洗手、吃饭等。 10.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二)、幼儿方面: 1.会在田字格里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正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 3.认识文具,能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会收拾、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用品。 4.有时间观念,能在相应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 5.会看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6.能用符号记录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能及时完成。 (三)、家长方面: 1.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鼓励孩子独立,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幼小衔接数学全部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全部教案1 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学生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5以内的加减. 教学过程: <复习数的组成>幻灯片演示 <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羊村里去玩,好不好,看,草坪上有1只羊(喜羊羊)在玩耍,咦,美羊羊来找喜羊羊玩了,小朋友们,现在看看草坪上共有几只羊?你怎么算的? 学生回答 师:1只羊加上1只羊是两只羊,我们可以写作,1+1=2,1和1组成2,所以,1+1=2。 现在草坪里有了两只羊,懒羊羊也找来和他们玩了,现在有几只羊? 学生回答 师:2只羊加上一只羊共有三只羊,我们可以写作:2+1=3,2和1组成3,所以,2+1=3 过了一会儿,沸羊羊也参与他们其中了,现在,有几只羊了呢? 学生回答 老师解释,同上 玩着玩着,村长过来要叫懒羊羊回去吃饭,现在加上村长,共有多少只羊? 学生回答,老师解释,同上 村长,把懒羊羊叫走了,还剩下多少只羊? <练习> 用笑脸练习:1+2 2+2 3+2 1+3 2+3

5-3 4-3 4-2 3-2 2-1 小结:我们今天学了1~5之间的加减法,要想很快的算出1~5的加减法,必须,理解1~5的组成。 幼小衔接数学全部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 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重点: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难点:序数的理解。 准备: 1、教具:10张动物卡片,数字卡片1-10。 2、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教学过程: < “0”的认识> 1、幻灯片演示,猴子吃桃子,把篮子里的桃子吃光光的,篮子里没桃子了,引出“0” 用现实中的例子,举例说明,“0”的含义 <序数> 2、集体活动:(1)拍手游戏:(2)认识序数出示动物卡片排成一横排,引导幼儿观察动物以及动物排列的位置,并按顺序说出每只动物的位置。 A小动物王国要召开运动会,瞧!小动物排好队进场了,看看图上有什么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带领幼儿从1数到10。 B第1个是什么小动物呢?第2个是什么小动物呢?第3、4----请个别幼儿说说,指一指。 C这个动物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动物的位置呢?启发幼儿上来在每只动物下面放一个数字来表示动物的位置。(1)游戏:什么动物不见了 3、操作活动:(1)第一、二、三组:添画空格、圈小动物(2):第四、五、六组:观察两组物体,想一想怎样使它们一样多。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20200415202631)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 1 教师用书 1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 目录 活动计划 (4) 活动 1 横(一二三) (6) 活动 2 竖(十上土) (7) 活动 3 撇(人禾个) (9) 活动 4 捺(木八天) (10) 活动 5 点(下火头) (12) 活动 6 横折(口日片) (13) 活动7 复习课 (15) 活动8 横钩(皮) (15) 活动9 提(虫) (17) 活动10 竖折(山出牙) (18) 活动11 竖提(长瓜衣) (20) 活动12 竖弯(四) (22) 活动13 竖钩(小) (23) 活动14 弯钩(了子手) (24) 活动15 复习课 (26) 活动16 入大 (27) 活动17 文六 (28) 活动18 中五 (29) 活动19 不开 (30) 活动20 目耳 (32) 活动21 米少 (34) 活动22 白田 (36) 活动23 复习课 (37) 活动24 牛羊 (39) 活动25 尺贝 (40) 活动26 卜广 (41) 活动27 升正 (43) 活动28 足走 (44) 活动29 半业 (45) 2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 活动30 本平 (47) 活动31 复习课 (48) 活动32 自西 (49) 活动33 生今 (50) 活动34 里果 (51) 活动35 来年 (52) 活动36 左右 (54) 活动37 千干 (55) 活动38 王主 (56) 活动39 复习课 (58) 活动40 石舌 (59) 活动41 竹可 (60) 活动42 只豆 (62) 活动43 父夫 (63) 活动44 百早 (64) 活动45 工兰 (65) 活动46 井寸 (66) 活动47 复习课 (68) 活动48 立兴 (69) 活动49 太犬 (70) 活动50 卡午 (71) 活动51 后乐 (72) 活动52 爪川 (74) 活动53 关士 (75) 活动54 复习课 (76) 活动55 总复习 (77) 3

最新幼儿园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不进位加法

教学名称20以内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1、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 3、看图列算式,能根据图意准确列出算式并运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认p53-54)、10的加法题卡若干、20以内不进位加法题卡若干、小桃子图片若干 课程延伸彩色串珠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以摘桃子(10的加法),引出课题; 请幼儿到黑板处“摘桃子”,每个桃子下边都有一道10的加法题,幼儿算对答案,才能将“桃子”拿走!(桃子卡片有一面是数字10) 二、进行部门 (一)借助教具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让幼儿感知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认p53) 1、先学习看图列式计算; 例:老师这还有些桃子,现在这些桃子们要考考大家! 注:如果班级孩子较多,这个环节幼儿答对了或表现好,也给幼儿发桃子(桃子有一面有数字10)。 2、用游戏的方式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横式算术题; 例:现在我们手上的小桃子们要和我们做个游戏,每个小桃子找了一个/个位数做朋友,要我们算算它们合在一起\加起来,变成了\等于什么数? + =15 10 5

注:幼儿出桃子卡,师出数字卡片,板书答案! (二)练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术题,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做准备;(认p53) 1、先引导幼儿做题; 2、再引导幼儿观察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术题特点; 例:10 + 1 = 11 10 + 7 = 17 10 + 4 = 14 小结:十位数不变,个位数和加数相同。 (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认P54) 1、教授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先分解算术,再计 算; 例:11 + 5 = 16 10 1 6 16 2、再请幼儿练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题,师巡回辅导;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数(P54) 请幼儿做算术题,帮小动物找题卡! A+B=C A叫被加数 B叫加数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 活动名称:比较高矮长短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长有短; 2、知道长和短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铅笔3支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短 1、出示3支铅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比一比 3、动手比一比,看看谁长谁短。 4、汇报比较结果。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4页,将铅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写出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高矮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高有矮; 2、知道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1-5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 一、认识高矮 1、请高矮不同的两个小朋友站到前面,认识“高”和“矮”。 2、请5个高矮不同的幼儿上台,其他人比较高矮。 3、引导幼儿请最高的小朋友取数字1,第二高的小朋友取数字卡片2,依次为5个小朋友编号。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5页,按动物的高矮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粗细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粗游戏; 2、知道粗和细是相比较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彩色圆柱体(红盒)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将彩色圆柱体取出散放于桌子上 2、取最粗和最细的圆柱体,分别命名“粗”、“细 3、将其他的彩色圆柱体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来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6页,将圆柱体、树、绳子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活动名称:比较宽窄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宽窄 2、知道宽窄是相对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活动过程: 一、认识宽窄 1、将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排列到桌子上 2、取最宽的与最窄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宽”、“窄” 3、将其他的彩色纸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7页,将长方形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薄厚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薄厚; 2、知道薄和厚是相对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薄厚程度不同的书活动过程: 一、认识薄厚 1、将薄厚不同的书排列到桌子上 2、去最薄的和最厚德书进行比较,分别命名“薄”、“厚” 3、将其他的书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二、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