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沟通体系

有效的沟通体系
有效的沟通体系

5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必须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

承诺提供证据: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质量方针;

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进行管理评审;

e)确保资源的获得。

5.1.1 过程效率

最高管理者必须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以确保它们的有效性和效率。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必需品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和8.2.1)。

5.3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质量方针: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解释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必须进行“走动式管理”,通过;

——就满足顾客、法规和法律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保所需的资源。

5.1.1 ——对最高管理者的特别关注。有效性不再是新的,而增加的效率指出管理者必

须通过衡量来关注组织的效率;也就是说效率可以通过数量和质量来评价。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在增加和改进顾客满意的目标下,必须了解顾客要求并加以满足。

5.2——注意与标准其它部分的联系。

5.3 质量方针

从最高领导层到整个组织,质量方针就“组织内什么是重要的?”的承诺进行了沟通。

这些承诺包括了从a)到e)的内容。

5 管理职责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

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质量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5.4.1.1 质量目标——补充

最高管理者必须确定质量目标和衡量方法,并必须包含在业务计划中,以开展质量方

针。

注质量目标应该考虑顾客期望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

a)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4.1的要求。

b)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解释

5.4.1 质量目标

组织必须定义“相关职能和层次”。一旦得到定义,最高管理者纵览这些相关职能和层

次上质量目标的建立。

这些目标必须可以测量并与质量方针一致。

5.4.1 ——注意与标准其它部分的联系。

5.4.1.1 ——这里的意图或期望不是要求对业务计划的审核,而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和

业务管理体系的同一个体系。太多的体系在错误的印象误导下,质量管理体系与业务

管理体系分离和独立。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经过策划以满足;

——质量目标

——4.1的要求

当策划和实施更改时,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确保维护体系的完整性。

5管理职责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5.5.1.1 质量职责

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必须迅速通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

负责产品质量的人中,为了纠正质量问题,必须有权停止生产。

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必须指定负责人员,或委派代表,以确保产品质量。

5.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必须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必须具有以下

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有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5.2.1 顾客代表

最高管理者必须指定人员职责和权限,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包括选择特殊特性、建立质量目标和相关的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与开发。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解释

5.5.1 指责和权限

必须定义和沟通职责和权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5.5.1.1——为使人理解和表明质量问题而增加的要求——必须被授予正式的权限。

5.5.2 管理者代表

指定管理者代表: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维护;

——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表现和改进的机会;

——确保组织明白顾客要求。

5.5.2.1 ——本要求增强了汽车制造商关于顾客代表增强组织的主动性观点,即不论顾

客是否要求。组织都应该完成顾客的特定要求。积极主动的过程优于反应的过程。

5.5.3 内部沟通

整个组织需要有效的沟通体系,尤其是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

5.5.3 ——目的是以进行沟通作为最终的方法。

5 管理职责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必须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

性和有效性。评审必须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

针和质量目标。

必须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4)。

5.6.1.1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

作为持续改进过程的重要内容,评审必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及绩效趋势。

管理评审必须包括质量目标监视,和不良质量成本的定期报告和评估(见8.4.1和8.5.1)。

管理评审的结果必须被记录,至少要求以下成果的证据:

——业务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目标,和

——顾客对提供产品的满意度。

解释

5.6.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必须按照计划的间隔评审体系以:

——确保体系是适当的、足够的和有效的;

——评定改进的机会。

记录必须保持。

5.6.1 ——本要求的ISO部分从单个组织实施的概念性观点出发。

5.6.1.1 ——汽车产业使要求更加特殊化并描述了要求评审的区域。

5 管理职责

5.6.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必须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改进和建议

5.6.2.1 评审输入——补充

管理评审的输入必须包括对实际的和潜在的市场失效的分析及其质量、安全或环境的

影响

5.6.3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必须包括与以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吕的改进;

c)资源需求。

解释

5.6.2 评审输入

管理者必须使用来自审核、顾客反馈、过程性能、产品符合性、预防和纠正措施状态、

来自过去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策划的更改和改进的建议的信息。

5.6.2.1 ——建立了ISO要求的外延性。

5.6.3 评审输出

管理者必须接受评审输入并转化为输出。输出应该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

的改进、与顾客要求和资源需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5.6.3 ——建立到标准下一个章节的转换,这里强调资源管理。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组织必须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

b)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必须是能够胜

任的。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必须:

a)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c)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e)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解释

6.1 资源提供

必须确定并提供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资源可能包括:人力,供方,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财政资源和设备。

6.2.1 ——这里强调的是能够胜任,即工作人员不仅应该是可以工作,而且必须是有能

力把工作做好的。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必须:

1)确定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要求。

2)提供培训,以确保达到这些要求

3)保持培训的记录

4)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组织必须更进一步——确保人员认识到他们所做的工作如何为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做

出贡献。

6 资源管理

6.2.2.1 产品设计技能

组织必须确保负有产品设计职责的人员有能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熟练的掌握适用的工具

和技术。

组织必须识别适用的工具和技术。

6.2.2.2 培训

组织必须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识别培训需求,所有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

工作的人员具有能力。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的资格,必须特别关注是否按按满足顾客

要求并被考核。

注1 本要素适用于组织内影响质量的所有级别员工。

注2 顾客特殊要求的实例:例如使用数位化的数学数据。

6.2.2.3 在职培训

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组织必须对新到职或调整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在

职培训。包括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员。必须告知其工作影响质量的人员不符合顾客质

量要求的后果。

6.2.2.4 员工激励

组织必须建立一个促进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和建立促进创新的环境的

过程。该过程必须包括促进整个组织对质量和技术的认知。

组织必须具有衡量过程,衡量员工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活动与对如何达到质量目标所做

贡献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见6.2.2d)。

解释

6.2.2.1 ——注意组织在识别工具和技术时所负的职责。

6.2.2.3 ——注意应包括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员。

6.2.2.4 ——这是一个促进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和建立促进创新

的环境的过程。要求有一个衡量建立这种过程的意识的过程。

6 资源管理

6.3 基础设施

组织必须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

施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

6.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

组织必须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见7.3.1.1)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工厂的

平面布置必须尽量减少材料的搬运,优化对场地窨的增值使用,促进材料的同步流动。

必须制定和实施监测现有操作和过程有效性的方法。

注这些要求应该关注于精益制造原则,并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相联系。

6.3.2 应急计划

组织必须准备应急计划(如公用事业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市场退货

等)以在紧急情况下满足顾客要求。

6.4 工作环境

组织必须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6.4.1 确保人员安全以达到产品质量

组织必须考虑产品安全和员工潜在风险最小化的方法,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过程和

制造过程活动中。

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东西,你越是在意,越会失去。一个人的生活,快乐与否,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美貌,不是名气,而是心境。

有时候极度的委屈,想脆弱一下,想找个踏实的肩膀依靠,可是,人生沧海,那个踏实肩膀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也要面对自己的不堪与无奈。岁月告诉我:当生活刁难,命运困苦,你的内心必需单枪匹马,沉着应战。

有时候真想躲起来,把手机关闭,断了所有的联系,可是,那又怎样,该面对的问题,依旧要面对。与其逃避,不如接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主动去解决。岁月告诉我:美好的人生,一半要争,一半要随。

有时候想拼命的攀登,但总是力不从心。可是,每个人境况是不同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生。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落空,纯属生活的常态。岁月告诉我:挫败,总会袭人,并且,让你承受,但也,负责让你成长。

人生漫长,却又苦短,幽长的路途充满险阻,谁不曾迷失,谁不曾茫然,谁不曾煎熬?

多少美好,毁在了一意孤行的偏执。好也罢,坏也罢,人生的路,必须自己走过,才能感觉脚上的泡和踏过的坑。因为懂得,知分寸;因为珍惜,懂进退。最重要的是,与世界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就是说,做事不必完美,享乐不可享尽,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弄巧成拙。心灵松绑了,活着才自由。

半生已过,走走停停,看透了生活,选择了顺流的方式,行走。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感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每一个阳光的日子,于时光的碎屑中,静品一盏流年的香茗。

撕开浮云的遮掩,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山水,都有一段难捱的时光,好在,总有一天,你的淡然低调,你的暗自努力,你的理性豁达,终将点燃你的整个世界,让故事的结局,美好而温柔。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的,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人生本就不是尽善尽美,也正因为有了缺憾,才显得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心情平和,与是非渐行渐远,再多的兵荒马乱,也抵不过时光的洪流,唯有日常才惊天动地。夫切菜,妻拌菜,菜菜交缠,洒在热腾腾的面条上,剥头蒜就着,哧啦哧啦的,心里爽透了。这世间最美的,不就是这样的烟火么。

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一首经典,低徊吟唱,年少不知歌者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管理沟通以案例分析为视角英文版第5版教辅文件Hershey Foods Teaching Note

Eugene D. Fanning Center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03-03 TN Mendoza College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Hershey Foods: It’s Time to Kiss and Make Up TEACHING NOTE Purpose of the Case Study 1.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impact that a corporation’s culture has on its business operations. 2.To allow students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valuable effective crisis management is for corporations who find their reputation tarnishing; 3.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by establishing business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a crisis situation; 4.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value of clear communication to stakeholders about a business issue; 5.To give students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ing communication, both internally and publicly, to the long-term success of any business enterprise. Identifying the Business Problem In his first year as CEO of Hershey Foods Richard Lenny faced conflict with the community, employees and investors. He had already endured the longest strik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pany, closed plants, and managed to increase profits by 10%. This case was prepared by Research Assistants Michaelyn M. McCoy and Laura A. Castrillo under the direction of James S. O’Rourke, Concurrent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as the basis for class discussion rather than to illustrate either effective or ineffective handling of an administrative situation. Copyright ?2003. Eugene D. Fanning Center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used in a spreadsheet,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by any means – electronic, mechanical,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otherwise – without permission.

(激励与沟通)管理沟通答案

管理沟通期末复习题 1.沟通、管理沟通和有效沟通的概念。 ?沟通的概念:沟通是为了设定的目标,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发送者通过一定的渠道,以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为载体,与接受者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等交流,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管理沟通:指在一个组织范围内,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围绕组织的管理活动而进行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信息的传递者与接收者所感知的心理图像完全一致。 2.何谓非语言沟通?包括哪些内容? ?非语言沟通: 1)身体语言沟通:面部表情、手势、身体位置、动作、服饰等表达意图。 2)副语言沟通:重音、声调、哭、笑、停顿来表达意愿。 3)物体的操纵:通过物体运用和环境布置表达意图。 3.管理沟通的过程模型及基本要素。 一、管理沟通的过程模型 管理沟通的过程是发送者将信息通过选定的渠道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模型包括8个要素:发送者、编码、通道、解码、 接受者、背景、反馈、噪声。 ?二、管理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 发送者与接受者:主动与被动,目的明确沟通与潜意识沟通。 编码与解码:最佳效果:编码信息=解码信息——对称

通道: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通道。 背景:1)心理背景:心情和情绪,双方态度 2)社会背景:社会角色关系,影响沟通的其他人 3)文化背景 4)物理背景:沟通场所 噪声: 1)影响信息发送的因素:表达能力、信息符号系统、知识经验、形象因素 2)影响信息传递的因素:信息意识、外界干扰、条件限制、媒介不合理 3)影响信息接受和理解的因素:选择性知觉、信息过滤、解码与理解偏差、信息估量、阶层差别、目标差异。 ?反馈:检验信息沟通效果,获得反馈的方式很多。 4.管理沟通各类型特点。主要的管理沟通障碍。 一、发送者信息表达的障碍 (1)错觉 (2)错猜 (3)发送人信誉不佳 (4)选择性过滤 (5)语言障碍 (6)地位与心理障碍 (7)环境与知识的局限 (8)沟技技能的障碍 二、信息传递障碍 (1)时机不适 (2)渠道不当 (3)媒介冲突 (4)沟通渠道太长 (5)外部干扰 三、接受者对信息理解的障碍 (1)知觉的选择性:只接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接收者对信息的过滤:领导需要什么报什么,需要下属做什么说什么。 (3)接收者的理解差异和曲解: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易接受,否则,不接受或不重视。 (4)信息过量:接受信息过多,只能选择性接收。 四、组织内部固有障碍

管理沟通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管理沟通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131059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管理沟通课程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沟通 2、非语言沟通 3、倾听 4、冲突 5、跨文化沟通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信息接收者的障碍()。 A、过度加工 B、表达模糊 C、知觉偏差 D、心理障碍 2、在沟通距离的划定中0—0.5属于()。 A、社交距离 B、私人距离 C、亲密距离 D、公众距离 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纵向沟通的障碍()。 A、管理者展示的沟通风格与情境不一致 B、接收者沟通技能上的障碍 C、猜疑、威胁和恐惧 D、不善倾听 4、组织结构中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形式是()。 A、直线职能型组织 B、矩阵型组织 C、扁平型组织 D、流线型组织 5、下面哪种沟通不属于非语言沟通()。 A、面露微笑 B、咳嗽 C、眉头紧蹙 D、打电话 6、人在一天里精力最旺盛的阶段是()。 A、11:00~13:00 B、7:30~10:30 C、13:00~15:30 D、18:00~20:00 7、下列哪种方式不利于会议沟通形成成效()。 A、明确会议目的 B、限制发言时间 C、会上分发会议文件 D、对参加人员有选择性 8、沟通是管理中的黏合剂,可以理解为()。 A、沟通可以将个体与团体捆绑在一起 B、沟通有利于消除摩擦 C、沟通促进个体发展 D、沟通不可或缺 9、商务场合行握手礼时,右手握对方的同时左手握对方肩膀,表示()。 A、支持 B、熟悉 C、诚意 D、支配 10、对于情绪性冲突,应采取何种冲突解决取向()。 A、回避式 B、对抗式 C、迎合式 D、合作式

管理沟通课程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沟通课程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 1、沟通:是人们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行为及过程。 2、非语言沟通:指的是除语言沟通以外的各种人际沟通方式,它包括形体语言、副语言、空间利用以及沟通环境等。 3、倾听:就是用耳听,用眼观察,用嘴提问,用脑思考,用心灵感受。换句话说,倾听是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搜寻行为。 4、冲突:一般来说,冲突可以描述为个体或组织在实际目标或所关心的事物中察觉,或经历挫折的过程。 5、跨文化沟通: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 1、面谈: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而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交换信息的活动。 2、网络沟通:指企业通过基于信息技术(IT)的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沟通和企业与外部相关关系的沟通。 3、团队沟通:“团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雇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这种工作小组内部法伤的所有形式的沟通,即为“团队沟通”。 4、会议:是群体或组织中相互交流意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常见的群体活动。 5、潜在冲突:是旨在企业和个人关系所处特定环境里潜伏者但尚未凸显出来的冲突。 1、管理沟通:是围绕组织运作而进行的信息、知识与情报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实现管理目的的媒介,也是企业有效运作的润滑剂。 2、口头沟通:管理者的口头表达,系指管理人员在经营实践中,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以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和过程。 3、书面沟通:是指以书面或电子作为载体,运用文字、图式进行的信息传递。 4、纵向沟通:组织中沿着组织结构直线等级进行的沟通就是纵向沟通,包括下行沟通和上行沟通。 5、横向沟通:组织中沿着组织结 构中横线进行的沟通就是横向沟通, 包括同一层次上的管理者进行的跨部 门沟通和不同部门间不同层次上的管 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斜向沟通。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信息接收 者的障碍(B、表达模糊)。 2、在沟通距离的划定中0—0.5属于 (C、亲密距离)。 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纵向沟通 的障碍(C、猜疑、威胁和恐惧)。 4、组织结构中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形 式是(A、直线职能型组织)。 5、下面哪种沟通不属于非语言沟通 (D、打电话)。 6、人在一天里精力最旺盛的阶段是 (B、7:30~10:30)。 7、下列哪种方式不利于会议沟通形成 成效(C、会上分发会议文件)。 8、沟通是管理中的黏合剂,可以理解 为(A、沟通可以将个体与团体捆绑在 一起)。 9、商务场合行握手礼时,右手握对方 的同时左手握对方肩膀,表示(A、支 持)。 10、对于情绪性冲突,应采取何种冲 突解决取向(A、回避式)。 1、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信息发送 者的障碍(D、心理障碍)。 2、冲突过程大致可分为(B、五个) 个基本阶段。 3、(C、追根寻源者)类倾听者常急 于获得正确的信息,他们表现出强烈 的专注,这样往往会使信息传播者感 到发窘甚至恐慌。 4、(A、肯定性信函)信函的主要目 的在于向读者提供好消息,便于读者 正确理解,消除负面影响。 5、(D、公开冲突)冲突阶段被称为 是冲突的“行动阶段”。 6、在沟通距离的划定中0.5—1.2m之 间属于(B、私人距离)。 7、以(A、合作)姿态来处理冲突是 一种十分理想的冲突处理方式。 8、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横向沟通 的障碍(D、不善倾听)。 9、会议的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常采取 (C、头脑风暴法)。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网络沟通的优势 (C、安全性差)。 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信息发送 者的障碍(C、知觉偏差)。 2、在沟通距离的划定中1.2~3.5米属 于(A、社交距离)。 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纵向沟通 的障碍(C、猜疑、威胁和恐惧)。 4、商务信函属于(A、书面)沟通形 式。 5、下面哪种沟通属于语言沟通(D、 打电话)。 6、颁奖词属于(C、口头沟通)。 7、(D、公开冲突)冲突阶段被称为是 冲突的“行动阶段”。 8、交流的目的在于集思广益的会议, 常采取( C C、头脑风暴法)。 9、商务场合行握手礼时,右手握对方 的同时左手握对方肩膀,表示(A、支 持)。 10、以(A、合作)姿态来处理冲 突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冲突处理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信息发送者的障碍包 括(ABCD)。A、目的不明B、表达模 糊C、选择失误D、形式不当 2、根据沟通所采用的媒介,管理沟通 可以分为(AD)。A、书面沟通B、正 式沟通C、非正式沟通D、口头沟通 3、团队决策的模式有(ABCD)。A、议 会讨论法B、冥想法C、头脑风暴法D、 德尔非法 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跨文化沟通的 障碍(ABCD)。A、语言和非语言B、 信仰与行为C、文化的多样性D、价值 观 5、个人对待人际冲突的态度有 (ABCD)。A、回避B、对抗C、妥协D、 迎合及合作 1、工作冲突的处理方法包括 (ABCD).A、否认或隐瞒B、压制或 缓解 C、妥协 D、合作 2、有效的会议的策略应注意(ABD).A、 不搞形式主义B、明确会议的目的和 目标 D、控制好会议 3、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网络沟通的优 势(ABD)。A、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B、 使工作便利化D、跨平台,容易集成 4、下列选项中,属于横向沟通的障碍 有(ABC)。A、部门“本位主义”B、

管理沟通英语期末整理

管理沟通英语期末整理: 1. 管理沟通的五大策略,并且如何用这些策略分析视频或平面广告的沟通效果;Communicator Strategy: Is to analysis Who am I-[credibility]. What’s my object-(why). What style should I choose-(how), in all, is credibility, objective and style Audienc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gearing your communication toward your audience’s needs and interests. Containing five parts: Who are they? What do they know? What do they need? What do they feel? How can you motivate them? Message Strategy: 2 basic approaches: Emphasize(强调)and organize(有条理的): Defining the object \Clear ideas\ contend and structure. Channel choice Strategy: 1. Writing or speaking? ---Writing: keeps a permanent record and more formal; ---Speaking: need a “richer”communication (需要更丰富的沟通) — much more than words, difficult to arrange and unproductive and easier to be forgotten IM’s problem 1.The other person is not always available 2. Not suitable for long conversation and complicated conversation. 3. easy to be forwarded! 4. Informal and bad grammar leads to a bad impression. 5. Too much multitasking and lead to embarrassments; Culture Strategy: How to influence:It affects objective, style, credibility in communicator strategy. And selection and motivation in audience strategy. 2. 成功会议的标准,根据给定的信息撰写会议开场白或者总结发言; The meeting 1.should be prepared well 2.have clear purpose, 3.Everybody should be given a role, 4.has a clear procedure. A successful meeting contain three parts: 1. preparation before the meeting 2. participation and control during the meeting

管理沟通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管理沟通课程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沟通 2、非语言沟通 3、倾听 4、冲突 5、跨文化沟通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信息接收者的障碍()。 A、过度加工 B、表达模糊 C、知觉偏差 D、心理障碍 2、在沟通距离的划定中0—属于()。 A、社交距离 B、私人距离 C、亲密距离 D、公众距离 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纵向沟通的障碍()。 A、管理者展示的沟通风格与情境不一致 B、接收者沟通技能上的障碍 C、猜疑、威胁和恐惧 D、不善倾听 4、组织结构中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形式是()。 A、直线职能型组织 B、矩阵型组织 C、扁平型组织 D、流线型组织 5、下面哪种沟通不属于非语言沟通()。 A、面露微笑 B、咳嗽 C、眉头紧蹙 D、打电话 6、人在一天里精力最旺盛的阶段是()。 A、11:00~13:00 B、7:30~10:30 C、13:00~15:30 D、18:00~20:00 7、下列哪种方式不利于会议沟通形成成效()。 A、明确会议目的 B、限制发言时间 C、会上分发会议文件 D、对参加人员有选择性 8、沟通是管理中的黏合剂,可以理解为()。 A、沟通可以将个体与团体捆绑在一起 B、沟通有利于消除摩擦 C、沟通促进个体发展 D、沟通不可或缺 9、商务场合行握手礼时,右手握对方的同时左手握对方肩膀,表示()。 A、支持 B、熟悉 C、诚意 D、支配 10、对于情绪性冲突,应采取何种冲突解决取向()。 A、回避式 B、对抗式 C、迎合式 D、合作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信息发送者的障碍包括()。 A、目的不明 B、表达模糊 C、选择失误 D、形式不当 2、根据沟通所采用的媒介,管理沟通可以分为()。 A、书面沟通 B、正式沟通 C、非正式沟通 D、口头沟通 3、团队决策的模式有()。 A、议会讨论法 B、冥想法 C、头脑风暴法 D、德尔非法 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跨文化沟通的障碍()。 A、语言和非语言 B、信仰与行为 C、文化的多样性 D、价值观 5、个人对待人际冲突的态度有()。 A、回避 B、对抗 C、妥协 D、迎合及合作 四、判断题 1、用耳听就是倾听。() 2、非语言沟通在沟通活动中有时比语言沟通起的作用更大。() 3、明确演讲的目的和自己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成功演讲的第一步。() 4、在决策前目标冲突越大,决策后认识冲突就越小。() 5、感知冲突阶段被称为是冲突的“行动阶段”。() 6、下行沟通利于保证信息的传递和完整性。() 7、一个会议成功与否取决于会议主持人、与会者以及会议秘书的共同努力。() 8、引荐发言的目的是要激发听众去听发言人讲话,而不是去听引荐者讲话。() 9、团队的规模越大,规范可能越简单。() 10、会议的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常采取“议会讨论法”。() 五、简答题 1、书面沟通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 2、冲突处理态度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 3、横向沟通中存在哪些障碍如何提高横向沟通的效果 4、面谈的技巧有哪些

职业沟通教程

职业沟通考试重点内容 1.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流畅。 2.什么是同理心倾听 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考虑对方的感受来倾听。 3.倾听的原则 1)耐心,及打断对方 2)关心 3)别一开始就假设明白对方的问题 (保证有效倾听的四个原则:1、尊重你的倾听伙伴,相信自己的注意力和效力。2、倾听的时候,专注于对方的话题和问题,不要因自己的问题而分心。3、识别倾诉对象所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4、协助你的倾听伙伴放松紧张的情绪。) 4.倾听的几种类型 听而不闻,选择倾听,专注式倾听,有效倾听 (倾听的作用:有利于知己知彼、获得友谊和信任、也是推销的最好

手段) 5.有效倾听的三个层次 排除干扰,身体参与、言语参与,思想参与(同理心倾听) (有效倾听:在对话中,把感观、感情和智力的输入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感情过程。) 6.什么是说服 用自己的观点、想法劝说别人,使他接受自己的意见,然后付诸实施的过程。 7.说服的原则 1)用真诚、可靠、权威、魅力来建立信耐感。 2)打造信息内容,利用真理的力量,晓之以理。 3)关注说服方式,依靠情感的力量,动之以情。 4)了解说服对象,感同深受,运用同理心。 8.说服的七大技巧 1)学会提问,运用苏格拉底说服术 2)以对方的认识为起点,强调给对方带来的利益。 3)模仿对方,寻找相似点。 4)名言支持法 5)“使人信”五步定式

6)暗示说服法 7)对比说服法 9.沟通中的拒绝 1)拒绝别人的心理基础; 说“不”需要勇气,但要认识到“拒绝不等于伤害” 2)说“不”需要技巧; 直接分析法,巧辩转移法,微笑打断法,拖而不办法,李代桃僵法3)说“不”的过程详解; 放下手中的事情,认真倾听;认可对方的感受,表示理解; 说些体谅或赞赏的话,暂不表态;态度真诚,语速缓慢; 事后保持热情、体贴 4)说“不”的艺术 书上77页10点 10.什么是冲突 冲突是指表现在满足个人或者群体需要的过程中遇到阻力或障碍,使得双方的观点,需要,欲望,利益上发生矛盾,又因不相容、不相让而引发情感上的激烈争斗。 11.化解冲突的技巧

管理沟通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资料

精品文档 管理沟通课程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沟通 2、非语言沟通 3、倾听 4、冲突 5、跨文化沟通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信息接收者的障碍()。 A、过度加工 B、表达模糊 C、知觉偏差 D、心理障碍 2、在沟通距离的划定中0—0.5属于()。 A、社交距离 B、私人距离 C、亲密距离 D、公众距离 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纵向沟通的障碍()。 A、管理者展示的沟通风格与情境不一致 B、接收者沟通技能上的障碍 C、猜疑、威胁和恐惧 D、不善倾听 4、组织结构中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形式是()。 A、直线职能型组织 B、矩阵型组织 C、扁平型组织 D、流线型组织 5、下面哪种沟通不属于非语言沟通()。 A、面露微笑 B、咳嗽 C、眉头紧蹙 D、打电话 6、人在一天里精力最旺盛的阶段是()。 A、11:00~13:00 B、7:30~10:30 C、13:00~15:30 D、18:00~20:00 7、下列哪种方式不利于会议沟通形成成效()。 A、明确会议目的 B、限制发言时间 C、会上分发会议文件 D、对参加人员有选择性 8、沟通是管理中的黏合剂,可以理解为()。 A、沟通可以将个体与团体捆绑在一起 B、沟通有利于消除摩擦 C、沟通促进个体发展 D、沟通不可或缺 9、商务场合行握手礼时,右手握对方的同时左手握对方肩膀,表示()。 A、支持 B、熟悉 C、诚意 D、支配 10、对于情绪性冲突,应采取何种冲突解决取向()。 A、回避式 B、对抗式 C、迎合式 D、合作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信息发送者的障碍包括()。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创始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目????的:增进顾客满意 功????能:质量评价和监督 (二)概念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三)发展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2008年,再次系统进行了改进,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的由来1.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 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2000版的修订过程 1998年02月WD—工作组草案 1998年09月CD1—委员会草案(1版)

试论企业内部沟通体系的构建

试论企业内部沟通体系的构建 完善的企业内部沟通体系有利于保证企业战略的实施、营运流程和过程的控制,保证执行过程与执行结果与计划目标的一致。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沟通中所存在的不足分析,提出了构建企业内部沟通体系的初步方案:确定沟通目标,创建鼓励性的沟通氛围,构建内部沟通的多种网络,根据沟通内容确定沟通方式及方法和建立内部沟通监督评估机制。 标签:沟通网络;沟通方式;评估机制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内部沟通渠道单一或不完善,缺乏灵活性,进而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进程缓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进程和决策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沟通体系,有利于提高组织决策的正确性和员工的归属感,及时化解组织的危机,实现组织的目标,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 确定沟通目标 构建企业内部沟通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为了配合企业管理的根本经济和社会目的。更具体的来讲,是通过构建企业内部沟通体系,实现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降低离职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 创建鼓励性的沟通氛围 组织中的沟通氛围有鼓励性沟通及防御性沟通。根据杰克.吉布(1991)所说,沟通氛围是一个从防御性到鼓励性的连续体,鼓励性氛围有利于促进开放,而防御性的氛围则会限制沟通过程。 在防御性的氛围内,员工表现得谨慎和退缩;在鼓励性的氛围内,员工能够进行广泛的交流。然而防御性与鼓励性氛围在企业中是一个连续体而并非是二者的统一或是完全对立的,完全的鼓励性氛围会让管理者对企业内的沟通失去控制,完全的防御性则会让员工感到威胁,使企业与员工处于对立面上。因此,企业在建立内部沟通体系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合适的沟通氛围,把握合适的程度,致力于营造一个鼓励性的沟通氛围,使员工能够进行广泛的交流。 3 构建内部沟通的多种网络 作为管理的主要活动,内部沟通的网络与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模式相匹配。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就会设置或不自觉地形成有对应特色的内部沟通网络。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存在链型、环型、Y型、轮型和全

管理沟通期末试卷B资料讲解

期末考试《管理沟通》(B卷)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 分) 1.管理沟通与其他类型的沟通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2.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管理沟通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什么?3.沟通的目标包括哪三个层次? 4.笔头沟通包括哪五个阶段?5.实施面谈应注意哪三个阶段?6.请简要介绍演讲的准备工作。7.请介绍危机的基本类型。 8.简述危机管理过程的六个阶段。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 分)

1.请谈谈管理沟通的信息策略。 2.请分析建设性沟通的合理定位原则。3.请分析与上司沟通的策略。 4.请谈谈自我沟通的艺术。三、操作题(每题10分,共10 分) 1.如果要你准备公司的一次年终总结大会,请谈谈会议的准备工作应该包括哪些环节? 四、案例题(每题10分,共10 分) 1.如果你要面试招聘一批新员工,请谈谈你该如何从教育、工作经历和自我评价方面进行问题设计?

《管理沟通》试题(B卷)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 分) 1.管理沟通与其他类型的沟通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1)管理的信息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实现(1分);(2)沟通内容包括信息沟通、情感、思想、观点与态度交流(2分);(3)信息因素发挥重要作用(1分);(4)过程中会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1分); 2.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管理沟通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1)听众能够感知到沟通的信息内涵(1分);(2)沟通是一种听众期望的满足(1分);(3)沟通能够激发听众的需要(2分);(4)所提供的信息是有价值的(1分)。3.沟通的目标包括哪三个层次? (1)总体目标:沟通者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结果(1分);(2)行动目标:指导走向总体目标的具体、可度量的步骤(2分);(3)沟通目标:沟通者就受众对笔头、口头沟通起何种反应的期望(2分)。 4.笔头沟通包括哪五个阶段? (1)收集资料(1分);(2)组织观点(1分);(3)提炼材料(1分);(4)起草文章(1分);(5)修改成文(1分)。5.实施面谈应注意哪三个阶段? (1)引子阶段:建立一种支持性交流的氛围(2分);(2)面谈主体阶段:根据面试指南进行谈话和组织提问(2分);(3)结束面谈阶段(1分)。 6.请简要介绍演讲的准备工作。 (1)环境准备和适应(1分);(2 )5W1H准备:演讲目的、受众情况、演讲具体内容、演讲时间、演讲地点、演讲方式(3分)。(3)演讲材料的准备:整理思路、收集资料、设计提纲(1分)。 7.请介绍危机的基本类型。 (1)人力资源危机(1分);(2)产品服务危机(1分);(3)领导危机(1分);(4)财务危机(1分);(5)安全事故与公共危机(1分)。 8.简述危机管理过程的六个阶段。 (1)危机预防(1分);(2)危机管理的准备(1分);(3)危机的确认(1分);(4)危机的控制;(5)危机的解决(1分);(6)从危机中获利。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 分) 1.请谈谈管理沟通的信息策略。 (1)怎样强调信息(2分);(2)如何组织信息(2分):a)确定目标(2分);b)明确观点(2分);c)安排内容和结构(2分)。 2.请分析建设性沟通的合理定位原则。 (1)问题导向定位:对事不对人(4分);(2)责任导向定位:自我显性(3分);

打造立体沟通体系

打造立体沟通体系 2010-7-28 下午 12:21:35 非常高兴,又收到了《万通》。自然是先看了卷首语和编后,打心眼里佩服万通历史陈列馆专设的案例陈列,赞赏万通的守正出奇。请接受一位企业读者由衷的敬意! 孙祖春江苏华昌(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 公司刊物在对外沟通中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它对客户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渠道无法取代的。在公司内部,虽然刊物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已经失去优势,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它有独特的作用,是传承企业文化的载体,展现员工风采的舞台,联结员工感情的纽带。 鉴于此,公司杂志应该走差异化的路线,和公司内外的其他沟通工具在“企业利益第一”这个目标的基础上互为补充、加强,一同成为一个立体的沟通体系。杂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信息量和内容深度上的优势,针对读者精准这一特点,对外成为公司信息的集散地,在潜移默化中细水长流地传播公司的理念和文化,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对内顺应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成为文化建设的手段和载体。 同时,杂志应该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途径来获得新的生命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许多传统媒体通过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华丽转身,获得新生。 许多人习惯把公司刊物称为“内刊”,因为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公司刊物基本上是内部人办、内部人看的媒体。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内刊”这个名称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和发展的需求。如我的一位做内部沟通的同事说的,之前我觉得(联想)杂志可能是我们内部自编、自导、自娱自乐的一块自留地;现在我觉得其实它肩负着宣传以及对外传播作用,那它的定位可能就不一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刊物应该和公司其它的沟通手段互为补充和加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打造一个合理的立体沟通体系。对外,它应该是公司信息的集散地,通过合理的内容组合传播公司理念和文化,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对内,发挥在文化建设上的优势,成为员工沟通感情的纽带和展现风采的平台。 同时,媒体网络化也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国有3.38亿网民,世界第一,手机用户6个多亿,也是世界第一。当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的新一代成为社会的主体时,传统媒体的退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就像活字印刷术的出现终结了竹简一样。对于我们来说,web 2.0带来了挑战,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杂志也不例外。 李国利《联想》主编 请看看我的网站并提意见,https://www.360docs.net/doc/6a11310590.html,这是一个专门介绍西方最新商业新书的书摘,使用者可以省时省脑。是吹牛前夜找灵感和提纲的弹药库。中国的老板肯定有需求。看看你们是否有兴趣。

管理沟通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30分): 一、王通的困惑 问题: 1、比较王通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所观察到的各种沟通类型,指出中外企业管理沟通方法、内容中的差异。 2、说明企业沟通与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国有企业看似沟通全面却缺乏效率的原因。答:企业沟通应当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才能提高企业效率。 答案: 1、分析:组织沟通中的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人际沟通中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状况。 2、A、沟通必须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服务于组织目标,才能提高组织效率。 B、国有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但承担了经济目标以外的社会稳定和心理安慰目标。 C、正式沟通缺乏权威性和创造性,过多的非正式沟通浪费时间,提高成本,使企业无效率。 二、三大品牌在新闻公关行动上。表现不同…… 问题 (1)危机沟通的定义? (2)评价三个品牌在危机面前所采取的做法? (3)2008年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请你谈谈当前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自身危机应对能力?应该避免哪些现象出现? 答案: (1)是指个体或组织为了防止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造成的破坏或尽快从危机 中得到恢复而进行的沟通过程。 (2)雀巢在危机面前选择了回避,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导致媒体围追堵截, 企业的形象严重受损。肯德基和亨氏反应迅速,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开透明,而且 都采取了转移公众注意力的方法,而后都采取了有效的新闻公关,其中,肯德基 更为主动,媒体的积极评价也更多。 (3)加强,建立危机预警系统,诚信至上,创建开放式组织文化。避免一味回 避,处理过程不透明等。 二、名词解释(24分) 3、冲突 学生答案:一般来说,冲突可以描述为个体或组织在实际目标或所关心的事物中察觉,或经历挫折的过程。 4、倾听 答案: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发映出,咨询者正全神贯注聆听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细读当事人的非语言表达、关切、疼惜和重视当事人的遭遇,愿意伴随当事人上天下海窥视问题的始末。 5、跨文化沟通 答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沟通 6.面向大众媒体的商务交流

组织沟通体系对绩效的影响

一.总论 组织沟通是组织的生命线, 有效的组织沟通不仅能够有利于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创造和提升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向心力, 以及能够更紧密的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 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效的组织沟通对于企业的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效的组织沟通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 增强员工责任心和自信心, 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进而提供员工的组织忠诚度和归属感, 而这些都会使组织成员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把组织的目标转化为组织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行动, 共同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这样大大的提供了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组织的业绩, 另一方面在沟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扮演者关键的角色, 在主管人员与员工双方只有在持续动态组织沟通的基础上, 经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考核、绩效结果反馈这一系列环节,以促使员工、部门和企业绩效持续改进和提高,并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发展。 综上所述,内部管理沟通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 增强员工责任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方式, 更是实现组织绩效目标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个健全的组织沟通体系和科学使用组织沟通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二.理论概述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等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是人们了解他人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以下六个环节(如图 2-1 ,即信息源(发送者、编码(将信息以相应的语言、文字、符号、图形或其他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渠道、接收者、解码(接收者理解所获信息的过程和反馈 1。 1< 大型国有企业管理沟通体系构建初探 > 王献龙 2006年 6月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二组织沟通的定义和分类

管理沟通以案例分析为视角英文版第5版教辅文件IM Mgt Comm 5e Chapt 12

B USINESS M EETINGS T HAT W ORK C HAPTER 12 “People don’t have good meetings because they don’t know what good meetings are like.”I. Most managers are forced to meet with colleagues because: A. They are scheduled and attendance is not optional; B. Participants have ulterior or non-meeting-related motives for attending; C. They have no other options for achieving their goals. II. A formal meeting is a communication alternative available when you cannot accomplish your goals or objectives in any other way. A. Professional meeting consultants see the following as legitimate reasons for taking people’s time, spending their company’s money, and devoting both energy and effort into a meeting: 1. To motivate; 2. To educate; 3. To recreate; 4. To initiate; 5. To network; 6. To reward. III. A business meeting is a gathering in which a purposeful exchange or transaction occurs among two or more people with a common interest, purpose, or problem. A. Think about calling a meeting when you need to: 1. Talk about goals; 2. Listen to reports; 3. Train people; 4. Build morale;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医疗器械的概述 (一)医疗器械的定义 制造商的预期用途是为下列一个或多个特定目的用于人类的,不论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机器、用具、植入物、体外试剂或校准物、软件、材料或者其他相似或相关物品。这些目的是: ?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补偿; ?解剖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支持或维持生命; ?妊娠控制; ?医疗器械的消毒; ?通过对取自人体的样本进行体外检查的方式来提供医疗信息; 其作用于人体体表或体内的主要设计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的手段获得,但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 (二)医疗器械的分类 1)有源医疗器械:任何依靠电能或其他能源而不是直接由人体或重力产生的能源来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能源的种类:电能、核能、射线能、超声波能、电磁波能、热能等)2)植入性医疗器械:任何通过外科手段来达到下列目的的医疗器械: 全部或部分插入人体或自然腔口中;或 为替代上表皮或眼表面用的并且使其在体内至少留30天,且只能通过内科或外科手段取出。3)有源植入医疗器械:任何通过外科或内科手段,拟部分或全部插入人体,或通过医疗手段介入自然腔口且拟留在体内的有源医疗器械。 4)无菌医疗器械:旨在满足无菌要求的医疗器械类别。 (三)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 我国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是根据产品的风险程度,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产品,对不同

类别产品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办法,不能混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注:管理类别查询《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及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随时公布的产品分类界定通知。 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认证用标准: YY/T0287-2003idt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企业申请时)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一)ISO13485:2003(国内等同转换标准YY/T0287-2003)标准介绍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3年7月15日发布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国际标准,该标准是专门用于医疗器械产业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标准。该标准是以ISO9001:2000标准为基础,采用了ISO9000: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理念,引用了ISO9001:2000标准的结构、条款和格式,包含了ISO9001:2000标准的大部分质量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以医疗器械法规为主线,强调实施医疗器械法规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医疗器械法规要求,通过满足医疗器械法规要求,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同采用了ISO13485:2003标准,在2003年9月17日发布了YY/T0287-2003/ISO13485:2003标准。 (二)与ISO9001:2000标准的关系 该标准是以ISO9001:2000为基础的独立标准,遵循了ISO9001:2000标准的格式、结构、过程方法,并且不加更改直接引用ISO9001:2000标准的大部分要求,因此两个标准有许多共同点;另一方面,ISO13485对于ISO9001:2000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进行了部分的删减,或以增加信息或裁剪的方式进行局部的更改或增加附加内容。删减了ISO9001:2000中不适于作为法规要求的某些要求。删减了ISO9001:2000中“持续改进”和“顾客满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