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技巧及模板

新闻评论

文章论点往往放在较醒目的地方,如标题、开头、结尾,用观点统帅材料

构思:从材料出发,材料越多越好,通过对材料的调查研究,形成论点;

表达:从论点出发,根据论点来选择、裁剪、组织材料;

一般步骤:

第一段(如果主题适合用名言,则第一段就为一句名言)

简单叙述现象并提出疑问,现阶段主流观点、立场和态度(新闻事实)

近日,新闻报道...

第二段简要评价

各方反应:政府,大众,媒体,学术界,事件起因者,时间受害者

造成影响:大环境(道德,法制,社会,价值观,示范引导作用)得失(损失,收获,希望,教训,经验)

第三段举例对比(古今中外)

第四段批评现象(分析)

直接原因分析,深度分析: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潜规则,国民性,制度,潜意识,限制因素,既得利益集团,发展历程,经验背景)。分析角度:受害者立场,受惠者立场,不同的群体,情感立场,科学立场,法律角度,道德角度。

第五段如何解决(角度)

第一句要精辟,参考人民网

第六段结尾(用习近平名言或人民时评)

下结论:未雨绸缪,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严厉打击,防患于未然,杜绝此类现场,道德扬颂,道德鞭挞,情绪渲染等。

新闻评论的几种具体结构形式

1、论式: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按照引论、正论、结论来组织文章,表现为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

优点:逻辑上比较完整严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论式(点睛式结构):在小型言论中使用较多,分为两层意思。前一层是关于基本事情

的介绍,后一层是画龙点睛式的评论。常常是叙事多于说理,其论述和结论往往连在一起。

优点:结构简单、灵活、生动、活泼

3、波澜起伏式:新闻评论文章各层次间波澜起伏、正反结合的形式

优点:比较吸引读者,可以避免论证中的片面性,把道理讲得比较透彻,常常是有疑问、迂回、变化

4、递进式:主要使用在文章论证部分,按事物的逻辑联系来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层层深入的关系,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优点:逻辑严密,论证性强

5、并列式(平面展开):用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又互相紧密相连的论据(分论点)共同

论证中心论点,这些论据(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3种并列方式:并列事实;并列分析;逐项反驳

优点:能扩宽论述的广度,有利于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条理清楚

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一)开头:往往为下文定下基调,非常重要

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踏破楚天浓雾,纵横江汉千里”

1、类型:摆论点;摆材料;介绍写作缘由

2、要点:(1)开门见山(2)新颖别致,吸引读者(3)简洁

(二)结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类型:挽结收口,综合全文点明结论,表明态度深化主题,引人思考鼓

舞激励,发出号召

2、要点紧扣主题,不要画蛇添足,简短有力不落俗套

新闻评论作品立意的范例:

(1)、新的提法

(2)、质疑法律条文、行政法规

(3)、质疑某种做法或说法

(4)对新做法或者新现象的赞许

这是褒扬类的评论,尤其应注意表扬代表了社会进步方向的现象。

(5)关注细节和细致的分析

就别人提供的新闻报道中提到的细节;自己是新闻的目击者所观察到的细节;生活中的细节。

(6)、深入全面的思考与分析

(7)、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

(8)、理性的分析

论证的方法

简短是新闻评论的特征,往往不可能有较长的论证过程。因此新闻评论的论证过程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有些短评,可能只是直接提出观点。

a、直接论证

如果是事实论据,要考虑事实发生的概率,要看事实的代表性如何;若为理论

论据,要注意观点的权威性,寻找相对有权威者的观点作论据。

b、比喻论证

c、比较论证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同类事物的比较,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d、间接论证

选言论证

为证明某一观点A的正确,穷尽地列举出除A以外的可能即B、C、D……,并证明B、C、D……的不正确,从而证明A的正确。

反证法(近似说法:归谬法)

要证明A为正确,提出与A相反的观点-A,并证明-A的不正确,从而证明A正确。

新闻评论的结构

(1)、遵守基本范式和不拘一格的统一

a、基本范式是何样的以及形成基本范式的原因:

基本范式即:新闻评论在结构上往往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

(2)、“开门见山”模式

范荣康所说的这个“山”指的是:1、事实(由头事实而非论据事实),2、观点(作者的观点或作者要批驳的观点)。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在文章开头就将引起写作的事件或现象说出来;把观点、论点放在文章开头,此时,事实是普遍情况且是大家能感知的,先凸出观点,没必要多说事实。

这里的“观点”又分为两种情况:作者的观点;作者要批驳的观点。

立论:以建立自己的观点为主体的文章。

驳论: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体的文章,驳论不以反驳作为目的,反驳只是手段,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4)、全文的写作:论点的逐步深入

指的是:如果在一篇新闻评论中,通过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结论,那么,结论中比较浅的、简单的、社会影响性比较轻的放在前面;比较深入的、复杂的、社会影响性比较重的放在后面,逐步深入。这样更符合作者的思维规律和读者的阅读心理。

(5)、结尾

应有收束力,应能概括全篇,且要简练,是谓“豹尾”。或引而不发,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

新闻评论的标题

标题的拟定,大多有三种情况:引发议论的事件在标题中显现出来,事件本身很吸引人;观点很吸引人;所批驳的观点很引人注目。

标题的拟定,大体应做到:生动、简明;艺术化的效果(诗意的、耐人咀嚼的);

语言新颖。

作为编辑结果的评论标题:通过标题来表达文章的观点,增加读者在短时间获得确定的信息的量。

评论标题的类型

a、论断题《有才无德最可怕》《科学不相信等级》

b、论战题《非名校不上之议》《为什么不能提党员优先?》《对杰出科学家

能“法外开恩”吗?》

c、号召题《把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坚持到底》《到西部去》

d、赞颂题《为广州的民企投诉中心叫好》《“伙计闯祸,老板遭殃”,好!》

e、批评题《博士离校即可任职“副县”,不妥》

f、研判题:文章内容体现为对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或新情况的研究、

判断。“专论”多用。《看两岸民商法律统一的可能性》《竞选“造势”

不可缺少制度保障》

g、商榷题:对某一做法,提出异议,该异议是商榷性的。《通缉犯走上商

业广告,值得商榷》《以户籍确定选举权可能是一种误解》《能否适当公

开对外援助的缘由》

h、建言题:提出建议性的言论。《邓小平手植树可否改称“邓公榕”》《高

校对毕业生应加强就业指导》

i、告诫题:对一些不良倾向、可能出现或扩大化的不好现象提出告诫。《媒

体不要误导高考考生》《愚人节:恶作剧当心违法》

j、设问题:既可表达倾向;又可引导思考。《媒体必须与法院保持一致?》《请娱乐业老板监督警察?》《快速增加文化底蕴?》

k、杂文题:杂文中的社会题材杂文被称为“边缘性新闻评论”。杂文的新闻性比新闻评论弱,艺术性比新闻评论强。杂文的特点:讽刺与幽默;

“灵感”思维。“灵感”思维——也即注意使用联想手法,新闻评论不

突出此点。《戒烟杂感》《领导通讯录、厕所地图与难言之隐》

l、化用题:化用的对象很多,包括:成语、谚语、诗词、警句、格言、歌词、著名的理论论断等等。用得好可使文章更生动,可增加文章的文化

品味和吸引力。《杞人忧车》《欣赏需要接近》《纸上得来总觉陋》《莫为

“民愤”遮望眼》

周俊生: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该如何调整

本报特约评论员周俊生

北京市此次决定取消燃油附加费,顺应了市场的变化。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政府需要对现行的出租车定价制度进行“顶层改革”。

《北京市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办法》日前出台。经市政府批准,北京自1月15日起取消出租车燃油附加费1元/运次,出租车运价中不再含有燃油附加费。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出现“腰斩”和我国成品油市场出现“12连跌”以后,北京宣布取消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以此减轻市民出行支出,无疑值得称道。

北京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是在2009年年底开收的。其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上升,我国成品油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使出租车运营的燃油成本支出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出租车价格是由政府统一管制的,在严控物价上升的环境下,出租车要以加价来消化上升的燃油成本缺乏可行性,因此以推出燃油附加费的措施来平衡市场。这表明,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本来是在成品油价不断上升的压力之下采取的一项临时措施,在油价出现下跌后,它理应取消。因此,北京市此次决定取消燃油附加费,顺应了市场的变化。

从油价在半年前步入下跌通道开始,有关取消燃油附加费的呼声就不断出现,但很多地方的交管部门反应冷淡,与当年设立这一收费项目时的态度大相径庭,有的城市甚至准备在取消燃油附加费的同时提高出租车价,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原因在于出租车价格完全由政府定价,这种价格机制形成了出租车市场的垄断格局,也使出租车的运价丧失了由市场决定的条件。

就北京市的情况来看,2013年7月本市实施《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办法》。根据该办法,燃油附加费实行动态调整机制,3个月为一个周期,周期内油价加权累计平均值每提高(或降低)0.8元/升,燃油附加费相应提高(或降低)1元/运次。联动周期长,就使得燃油附加费的调整可能跟不上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节奏。再加上算法繁琐,公众难免多有疑问。

由此,短期来看,不妨考虑缩短调价周期,使燃油费的调整与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大体同步。长远来看,出租车服务的市场化色彩鲜明,其价格不妨由提供服务的司机和作为消费者的乘客经过博弈得出。实际上,燃油作为出租车运营的一种成本,完全可以纳进运价之中,当油价持续上升致使出租车运营成本上升的时候,在市场机制作用之下,出租车有理由提高运价,而不必另外设立燃油附加费。

出租车市场的政府定价,已经对这个市场的发展形成了某种体制性困扰,甚至引发了一些复杂的矛盾。为了让出租车在市场机制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政府需要对现行的出租车定价制度进行“顶层改革”。取消燃油附加费值得点赞,但它只是出租车价格管理改革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取消政府定价,将定价权还给市场。

相关报道见A07版

(原标题: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该如何调整)

刘雪松:爱国言论,怎可遭此嘲讽

香港演员赵雅芝微博晒了自己途经北京天安门广场时的一张私照,并配文字分享自己此刻心情说,“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不料赵雅芝在收获众多点赞的同时,也遭到不少网友的激烈吐槽。有网友直喷:到大陆捞金就用正当方法,出来讲谄媚的话,要脸吗?

不差钱的赵雅芝,路过天安门表达一下爱国情绪,却引来这么多嘲讽谩骂,令世人再次领教了中国部分网民了无底线的网络素养。一个公民表达自己的爱国言论和情怀,是世界上任何一部法律都不会被禁止的正当权利,恰恰相反,应该被法治所剥夺和限制的,倒是此类野蛮暴戾的攻击言论。遗憾的是,这种突破道德与法律双重底线的冲撞,竟然能够成为中国网络现状中司空见惯的常态,这不得不说是一些网民长期以来自我的娇生,与网络言论环境的惯养,相互作用的结果。

赵雅芝本人对这场意外风波,倒是报以难能可贵的包容与大度。她在回应中说,“很多时候,事情很简单,复杂的是自己的大脑”。作为演艺明星,这番回应,回避了爱国的个人情感表白所可能涉及的政治倾向,仅对这番言论是否出于个人捞财的私欲,表达了希望攻击她的网友,能够不将自己看得过于复杂的愿望,心境可以理解。

事实上,因为表达爱国情怀而被许多网友嘲讽谩骂的,远远不止赵雅芝一个。成龙、温兆伦等众多明星都未能幸免于“复杂网友”谩骂的口水。应有的权利仅仅停留在网友道德的评价体系之中,不应有的权利却能在网络上恣意放纵,这种网络怪象,是法治缺席与道德缺失的相互作用使然,它伤害的不只是诸如赵雅芝们个人对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成员之间的感情,还伤害着公民权利的尊严和法治的尊严,相关的监管与执法部门,应该主动站出来,依法维护这个几近口无遮拦、喷无禁忌的网络秩序。

中国的网络监管并不是完全无法可依,也不是技术落后、人力不足,而是对于赵雅芝们此类爱国情愫表达时遭遇的无底线狂喷,不像相对敏感的政治热点、社会焦点话题那样倾心用力。这或许与明星名人个体,在网络舆论上遭遇种种恶意攻击时,未能依法行使维护权利的行动、以及普遍采取低调回应的个人处理方式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网民中这种逾越法治与道德双重底线的言论,便可以允许在网络上恣意存在。当爱国的言论可以被羞辱,还

有什么敏感的词汇不在网民心里被脱敏?当爱国的情怀可以被攻击,还有什么网络秩序能够被遵守?

新京报:不合理的出租车专营为何改不了

2015年01月08日02:39 新京报我有话说(12人参与)收藏本文

■社论

“专车”引发的出租车停运等事件,最终的解决之道,不是简单地宣布“专车”非法,而应打破出租车行业的既得利益,改革出租车专营制度,让出租车行业回归市场经济的正确轨道。

近日,继上海交通部门之后,北京交通部门也在“专车”是否“黑车”的问题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组织没有出租车运营资质的车辆参与出租运营全部属于违法,这确实符合现行法规,没有太多异议。

但是,各地的表态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是化解矛盾的好办法。在出租车专营制度下,出租车司机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利益受损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出租车司机每天都要交份钱的同时,也享受了限制竞争带来的保护。出租车司机反对“专车”于是就有了黑色幽默的一面,“为了让自己喝口汤,宁可让别人大块吃肉”。

在法治社会,恶法也是法。但是,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就不能不考虑,依法打击“专车”等违法行为,究竟是在维护谁的利益,这样是否限制了市场自由和法律所应追求的公平正义?

所以,对于最近“专车”引发的出租车停运等事件,症结即在市场各主体之间的不公平地位,最终的解决之道,不是简单地宣布“专车”非法,而应打破出租车行业的既得利益,改革出租车专营制度,让出租车行业回归市场经济的正确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公共舆论的反应非常理性,并没有完全站在的哥这一边。1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认为病根不在“专车”分的哥蛋糕,而是出租车领域采取配额制管理,并发出强烈呼吁“是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同一天,新华社也就此事发表短评,呼吁“用改革击碎既得利益群体的垄断”。

两大官媒在出租车改革的问题上,同日强烈表态,并不多见。之所以会如此,一是落后的出租车专营制度已经在制造新的问题,诱发、激化新的矛盾,再不改,已经不行。

另外,这也反映出,公共舆论对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停滞失去了耐心。单说新京报创刊11年来,所刊发的相关评论文章,就不下数十篇。十余年来,因为出租车专营制度问题,在各地引发的停运等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然而,任由公众、媒体、出租车司机等十余年死磕,出租车专营体制坚如磐石,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一些地方十年前定下了应该有多少辆出租车,到现在还是有多少辆出租车。一些地方十年前一个出租车牌照几十万,到现在还是几十万。甚至,十年间货币超发若干倍,都不能对其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一个大家都认为不合理的行业体制,为什么就是改不了。这或许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由此,公众看到,像公车改革这样一些过去认为改不动的老大难问题,说改就改了;一些行政审批权力,说放也就放了;一些身居高位的贪腐官员,说法办,也就法办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让公众对出租车行业改革破冰产生期待。通过改革打破出租车行业反市场的暴利垄断,创造良法以维护公平正义,保护创新,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求。

希望,废止出租车专营制度,不要让公众再等待太久。

相关报道见A08-A09版

(原标题:不合理的出租车专营为何改不了)

王刚桥:“专车”合法化与强化监管不矛盾

2015年01月08日02:19 京华时报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刚桥

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观察,“黑车”为什么不能漂“白”?如果“白”的含义就是合法,这正是社会关切和民众期待之所在。“专车”合法化与交管部门强化对“专车”的监管并不矛盾。

连日来,依托移动互联网的“专车”服务引发持续热议。继沈阳、南京、上海等地交管部门先后认定私家车、挂靠车等非汽车租赁企业车辆拉活属非法运营,1月6日,北京交通执法人员也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前突击查到3辆“专车”,据称全是从事非法运营的私家车。

不难看出,上述城市对非法“专车”的认定均用词谨慎。因为即便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中,也只能说,“专车”中有“黑车”,但“专车”并非都是“黑车”。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中,就明确区分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和“出租汽车电召服务”这三种不同的服务业态,其中“预约出租”专指“七座及以下乘用车通过预约方式承揽乘客,并按照乘客意愿行驶、提供驾驶劳务,根据行驶里程、时间或者约定计费的经营活动”。

《规定》还鼓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发展多样化、差异性的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这说明,交管部门也注意到了当下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市场中的多样化需求。

从“滴滴”“快的”等移动互联网打车平台颇受用户追捧来看,这一新业态是迎合了市场发展取向的。虽然“滴滴”“快的”等预约专车出租与传统的出租车经营市场有一定的重合,但专车收费高、服务品质高,又说明了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专车”针对中高端客户及商务出租的定位,恰恰弥补了传统出租市场的部分空白。同时,“专车”也有效缓解了困扰一些大中城市多年的“打车难”问题。交管部门若只看到“滴滴”“快的”等“专车”的灰色地带,而不积极去规范这一新兴市场,遭受“懒政”的指责就是必然的。

当然,“规定”对“预约出租”也有了初步准入标准:一是司机应取得客运服务的从业资格;二是车辆应取得营运服务的运输许可。但这两道“门槛”是否应照搬传统出租牌照来执行,大可讨论。因出租牌照被严格限制而带来的出租业垄断经营,已使出租车公司成为众矢之的。不少“的哥”对“东家”都有类似的吐槽:公司把油费、维修、保养等负担都扔给了司机,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市场风险,而只管坐收“份子钱”,还时不时坐地抬价。如此落后的营运模式,很难去抗衡整合了多领域资源且专注于服务品质提升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的“预约出租平台”。

出租营运领域的一些既得利益者,对“预约出租平台”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将“黑车”漂“白”也表达了强烈不满。但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观察,“黑车”为什么不能漂“白”?如果“白”的含义就是合法,这正是社会关切和民众期待之所在。“专车”合法化与交管部门强化对“专车”的监管并不矛盾。“预约出租”已为新规所接纳,借助于标准的建立、程序的规范、监管的完善,能够让社会闲置车辆和闲置人员充分利用起来,与现有的出租市场展开差异化竞争,本应是交管部门所乐见的多赢结局。

相关报道见B36-B37版

媒体:交通部肯定"专车模式" 地方政府措手不及

2015-01-17 14:39:07来源: 华夏时报(北京)

出租车停运潮仍在继续。这场史无前例的停运潮因打车软件推出“专车”而起,以降低份子钱提高行业竞争力为目的,正在逐步向全国蔓延。

事实上,政府也曾推出过官方打车软件平台,但最终因为收费过高等问题仅运行了4个多月便夭折了。如今,一场由“专车”引发的风波愈演愈烈,而这背后,围绕“专车”是否合法、合理,各方不断发声。

交通运输部1月8日的表态,首次直接使用“专车”一词,承认专车的积极意义。但这次表态却让部分交通从业人士有些摸不着头脑,也让已经宣布专车违规的地方政府措手不及。地方与中央意见相左,让专车之争日趋白热化。

“96106”之殇

如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打车软件“滴滴”和“快的”,二者皆是民营创新科技企业的代表,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北京也曾推出过“96106”官方打车平台,而那段日子也是“滴滴”、“快的”们被“招安”的日子。

2012年8月,“快的”在杭州上线;同年9 月,“滴滴”在北京上线。虽然自诞生之日起,二者一直在上演打车软件界的“国家德比”,但他们也都代表了新生科技,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竞技。

创建之初,二者同时将发展模式锁定为准许乘客“加价竞标”,这与我国出租车由政府定价的原则不符,于是引发了对打车软件的第一轮声讨。

2013年4月17日,武汉市交通局客管处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出租车企业对使用加价打车软件的驾驶员进行监管,督促他们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这也成为了声讨打车软件的历史第一枪。

同年5月,南京、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先后发表声明,表示要规范打车软件,杜绝加价服务行为。但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将打车软件一棒打死,彼时,时任北京市交通委主任的刘小明曾承诺,会对打车软件进行规范并制定相应标准,只要软件符合标准和服务规范,就可以继续运作,并鼓励市民通过电话、APP等多种方式预约出租车。

3个月后的2013年8月,北京市首批官方打车软件在“96106”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滴滴打车成为首批被招安的软件之一。这批以电话“96106”为核心、联合调派网为网络运作基础而建设的软件,全部被冠以“96106”的前缀,如滴滴打车被改为“96106滴滴打车”。

同时,北京市交通委也出台了《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提出官方打车软件可收取至少5元的电召费,但决不允许有加价行为,而出租车司机则需确保每车每日执行2单电话叫车业务。

但这个带有浓重行政色彩的官方联盟只持续了4个月便宣告解体。由于其收费过高,不被用户认可,96106的官方指定软件失去了对用户的吸引力。

“专车”降世

2014年的上半年,这是打车软件与出租车市场的蜜月期。

“打车补贴”延续了出租车司机们对打车软件的好感,增加了司机收入又未触碰红线,也让打车软件与管理部门相安无事。但“专车”的降世打破了这片宁静。

2014年8月,“专车”以“让红包飞”的方式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专车”有多火?滴滴打车公关部负责人薛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滴滴的后台数据中,每天仅通过滴滴打车一款软件就会生成20余万单“专车”服务。

“专车”有多颠覆?据薛帅估算,专车司机的平均月收入大约在1.2万到1.5万之间,最高者可以达到近2万。

按专车司机平均月收入1.2万计算,这是沈阳交通局官方统计出的沈阳出租车司机平均工资的3倍,多位北京出租车司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个数字应该是北京出租车司机平均工资的两倍左右。

“实际上,早就有交通部的专家发现了‘专车’可能会对出租车市场造成冲击,交通部还专门来滴滴打车调研过。”薛帅说,而来到滴滴调研的,恰好又是刘小明。

2014年11月,“专车”仅诞生3个月,已经成为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道路运输司司长的刘小明亲自带队到“滴滴打车”专门调研“专车”。

此次调研后,刘小明就表示,“滴滴打车在智能交通领域做出的探索和成绩,将推动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升级转型。”

但在各地方城市,管理者们的想法却背道而驰。

2014年11月,沈阳率先叫停“专车”服务。随后,济南、南京、北京等多地交通管理部门纷纷表示,“专车”属于违法运营范畴,一经发现,将被查处。

2015年1月8日,交通运输部明确表态:“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

“措手不及”

山东省济南市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交通运输部1月8日的表态让很多人感到措手不及。

而一位交通运输部的工作人员私下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支持打车软件的做法和表态,源自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的调研。

面对地方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多少有些相互矛盾的表态,“滴滴”方面却显得十分冷静。

“交通运输部是来调研过的,所以他们了解情况,而地方的管理者可能对我们的运营模式还不熟悉,或者还需要时间去了解,所以可能会对‘专车’服务产生误会,这也是正常的。”薛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薛帅进一步解释称:“我们的车全部由租赁公司签约而来,司机全部是劳务公司派遣而来,交通运输部调研后,认为这个方式是合理的。至于争议较大的私家车,我不能保证一定没有,但这个问题出在了很多私家车挂靠于汽车租赁公司,我们过去的系统很难发现和甄别,未来我们会对此进行修正,和监管部门一起让审核过程变得更严谨。”

至于由“专车”引发的停运潮,薛帅表示,“出租车行业积怨过深,停运不是有‘专车’之后才出现的现象,对出租车从业者而言,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而‘专车’的出现对出租车行业的推动而言,也确实是个机会。”

滴滴专车定位于中高端群体,主打中高端商务用车服务市场,与传统的出租车有本质区隔,两者相互补充并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出行方式。在滴滴专车信息平台上,车辆和司机均来自合法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司机劳务公司,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审核培训。每辆专车都是价位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汽车,司机师傅统一着装、全程标准化商务礼仪服务,上下车主动开关车门、提行李,车内还备有免费充电器、饮品、干湿纸巾、雨伞、儿童老人专属靠垫等出行必备用品。[3]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滴滴专车正成为解决城市运力的最有效出行选择。滴滴专车自2014年8月上线以来,已经覆盖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大型城市,城市数量还在进一步扩张中,用户可以预约专车,可以呼叫专车,享受更优质的出行服务。[4]

环球时报:武媚娘风波,社会发发烧或更清醒

2015年01月07日07:36 环球时报我有话说(33人参与)收藏本文

热播剧《武媚娘传奇》经过剪裁复播后引起网上热议。由于片中女角脖子以下部位被剪掉,只剩下人头,一些网友将被剪过的播出剧戏称为“武大头传奇”。

对于为何原剧被停播,几天后复播剪得“只剩下人头”,官方没有回应。剧组方面有人漏出消息说,是因为女角露胸太多,因而复播剧剪掉了她们脖子以下的部位。舆论为此哗然,一些人认为,唐朝的女装就那样,《满城尽带黄金甲》拍得也很露,剪裁是不尊重历史。

也有人支持这一剪裁,认为露胸过于大胆对喜欢看电视的小孩影响不好。还有人指出,问题出在中国没有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原版《武媚娘传奇》大人看没什么问题,小孩看的确就是过分的。

一些批评者显然对影视的审查制度不满,通过对这一件事的抨击,将长时间的“积怨”一吐为快。

对中国每年播出的大量影视剧来说,“武媚娘”被剪裁算不上是很突出的故事。它更像是一个普通事件,但它为互联网抬高成一个标志时,就牵扯到一系列“原则”。由于该剧是审片通过已经播出后,被停播再剪的,这个程序有明显硬伤,对整个审片制度的舆论形象造成进一步牵连。

这件事上叠加了当下社会的多种冲突和分歧,解决它们缺少权威的力量和机制。取消审片恐怕不现实,那样很可能导致难以预期的文艺市场混乱。但目前的审片规则和实践又不断受到非议,它们所能得到的舆论支持显然不足。剪裁“武媚娘”主要是围绕世俗观念发生的,但不少人对它的解读则完全“政治化”了。这增加了事情的轰动。

这起风波在舆论场上搞得沸沸扬扬,或许也有好处:它会触动各方进行反思,更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影视从创作到播出那些现实的东西。

这些现实至少包括,审片机制多国有,它在中国现阶段的角色尤其不会退让。它权力很大,但“威望”不足,这样一来,这一权力的使用过程就需多考虑舆论因素,争取多积累支持,避免因技术问题引发公共舆论事件。

公众对“敏感镜头”的接受度严重不同。在影视剧尚无分级制的情况下,创作者心中需要“分级”。作品瞄准公共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就需主动将尺度把得严一些,如果是通过网络等平台播出,尺度则可宽一点。

从不同的价值观看“武媚娘”风波,会得出旗帜鲜明的结论。但这件事反映的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些犹豫和困惑,未来中国大概还会有很多这样的纠结点。三十几年前的中国,国产电影里连男女拥抱和接吻的镜头都不能有,多少年后或许会有“更裸露”的国产片,历史不断沿革,但每个阶段都是活生生的,也是自成一统的。走在前面的人需要有远见,还要聪明,有大局观。

我们还是希望能在恰当的播放平台和时间段里看到唐女露胸这一“历史真貌”的,如果这的确是“历史真貌”的话。同时也希望审片制度能够成为在文艺圈里很服众的指挥棒,推动创作的繁荣,围绕它的争议会越来越少。审片的具体执行者需要更加负责任,更富有才情的影视剧创作者同样令人期待。双方应共同营造文艺创作的新空间,而不是大玩猫捉老鼠游戏,还偶尔玩砸。?

别脱离现实空谈“武媚娘”

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停播一周后恢复播出。复播的《武媚娘传奇》“妃子”脖子以下镜头全部被剪。对此,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称:“上到爱妃下到宫女,全部从脖子开切,全变成了大头娃娃。”

武媚娘在荧屏上抛胸,大家说不好,现在终于只见人头不见胸了,大家还是说不好,这把剪刀并不好拿,你如果睁只眼闭只眼,有人说你不尊重历史,不尊重青少年,可要是剪得一点想象的空间都没了,又会被视为固步自封,里外不是人。

真实的武媚娘是怎么穿着的,谁也不知道,不过那个时代的人大体上是怎么穿着的是有据可考的,有专家考证出《武媚娘传奇》大尺度服装并非完全是唐朝的风格,唐朝人的着装确实比较大胆,但也不是每个历史时期都这样的,至少在武媚娘生活的那个年代,领口还没低到酥胸半露的地步。

借古代人的嘴巴说今人的事,这是电视电影中惯用的技巧,《武媚娘传奇》恐怕也是想借着开放的唐代博一点现代影视剧的眼球,在老套的宫廷戏中另立一番天地。大家都要尊重历史,但是要是老老实实照历史拍摄,很多戏是不好看的,《史记》算是史书中写得比较有情节的,也大多不长,想改编成电影电视,细节得后人去补充,没有再加工再创造,《三国演义》就不可能这么神奇,没有想象和发挥,四阿哥的皇位问题就不会起这么多波澜,引来后人编撰这么多故事。

我们没必要非把电视电影跟真实的历史划上等号。只要大的事件、人物的评价符合史实,我们实在没必要干涉演员们的创作自由。《武媚娘传奇》的领口确实开得低了,但是不是低到了见淫见性的地步,是个见仁见智的事。而“粉胸半掩疑暗雪”是唐代服饰的一个象征,恐怕也是事实,至于它发生在初唐还是中晚唐,并不影响我们对那个历史时期的基本判断。

这其中有几个观点是可以明确的,首先穿得多少的问题不能跟情色简单地挂上钩,要不然诸如模特走秀、选美、人体艺术这样的东西都该从公共场合消失。同样的,包裹严实不代表这个社会就有了道德上的优越感,《红楼梦》里的人包得都严实,但并不妨碍男盗女娼这样的事发生。

有人说,千年多前古人就习以为常的事,我们现在却视若畏途。但管理者的行为其实并不难理解,我们的青少年的性教育甚至还没起步,满屏比拼“事业线”的确对青少年是个困扰。另外一方面,我们对人本身的看法恐怕也远没有那个时代的奔放自如,我们这个社会对着装的接受度依然是偏向保守的,所以反对者的呼声也在情理之中。也许未来我们会接受这样的开放,可至少现在社会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的历史确实存在过一段热情奔放的时期,那个时代并不以肉体愉悦为耻,并不以情感羁绊为累赘。历史上有过不代表我们就能从容地回到那个年代。强势的国家都是有点任性的,唐代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灿烂的文明,它雍容华贵、大气磅礴,不会把风言风语太当回事。

变身“武大头”以后的确看起来清爽多了,用不着对着晃眼的胸脯惴惴不安,但以为一点衣服就能挡住人性最原始的欲望,也就太天真了。我们可能接受不了尺度太大的武媚娘,但武大头就能给人以安全感了吗?任性的武媚娘和拘谨的武大头给人的感觉恰好走了这两个极端,从一开始的放任自流,到后来的矫枉过正。

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学会用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社会中的异类。同样的,我们也不可能超越现实空谈想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可能简单地替代。

李天扬: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2015年01月06日06:59 中国青年报我有话说(107人参与)收藏本文

李天扬《中国青年报》(2015年01月06日02版)

2015年第一个工作日如期而至,同事见面后几乎没有人说“新年快乐”,连道“新年好”的也不多。显然,大家都依然沉浸在新年夜外滩悲剧带来的伤痛之中——36条年青生命骤然而逝,何其痛哉!

这场拥挤踩踏事件刚满一周,远未到“痛定”之时。不过,这几天,人们都在讨论:悲

剧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关于前一个问题,不妨静候权威调查结果;对后一个问题,大家众口一词:“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这几天,作为一名父亲,看着那令人痛彻心扉的遇难者名单,想着“彼亦人子”,多少有些庆幸自己的孩子没有去外滩,在这样的复杂心情下,我一直在思量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句话。

我在各种场合都没有附和这句话,而是问了自己两个问题:其一,如果有朋友邀请我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去?答案很肯定,不会!因为一怕天寒地冻,二怕人多拥挤。人到中年的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的。其二,如果我的孩子要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阻拦?答案也很肯定,不会。原因很简单,我无法做到让他永远不去“人多的地方”。即使,他是我的孩子;即使,悲剧已经发生。

如果我们的孩子,永远小心翼翼,见到人多的地方就躲,一天到晚宅在家里……那,还有什么生气?

如果我们的社会,人人都怕去“人多的地方”,商场门可罗雀、景点乏人问津、看台不见球迷……那,还有什么活力?

如果我们的政府,真的“吃一堑,长一智”,再不敢举办大型活动,甚至一纸令下,禁止所有集会……那,还有什么出息?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各种不安全因素,确实跟人多人少成正比。因此,不去人多的地方,无疑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如前所述,于私,恐怕很难完全做到不去人多的车站、码头、地铁、商场、剧院、景区;于公,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无法做到不再有大型活动、大股人流。

那么,怎么办?

同样,先说于私。我们当然要提升公共安全意识,每个人都要有公共空间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对于坐飞机有时要脱鞋和解腰带安检、连一瓶水也不许带等“严苛”规矩,大家都很习惯。一是因为执行得很严格,二是谁都怕空难。但同样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长途汽车、公交车、地铁等,那些带着易燃易爆物品“闯”关者,为什么就不为自己的安全考虑呢?外滩的跨年人群中,既有任意推搡、胡乱起哄的“作乱者”,也有挺身而出、大声疾呼的“后退哥”。悲剧过后,我们总要想一想,在“人多的地方”,我们如何保护好自己,如何维护好公共秩序。

再说于公。维护公共安全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流动越来越快,确保“人多的地方”安全,是各级政府必须呈交的答卷,而且只能满分,不容出错。外滩新年悲剧,是一个极为惨痛的教训。类似踩踏事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都发生过,当事地都痛定思痛,探索出一整套控制人流、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这几天,微信、微博上就此介绍了很多,相信上海也会吸取教训并举一反三,把安全措施做到位,让“东方明珠”重放光华。

即使我们再热爱田园风光,再向往山林野趣,也不能否认,大都市的繁华兴旺、五光十色、人气炽热,自有其魅力。大都市这种“人多的地方”,是我们无可遁逃的。我们能做的,而且必须做的是,共同维护城市公共安全。至于“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样的“人生经验”,应该像“老人倒地不要去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之类的“信条”一样,越快过时越好。

环球时报:外滩踩踏,除了追责还有什么重要

2015年01月04日07:46 环球时报我有话说(109人参与)收藏本文

上海外滩严重踩踏事故造成的震动贯穿了整个新年,它必将带动中国全社会的一系列反

思。由于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出事地点又是象征这座城市精华的窗口,这起事故对国人的触动十分强烈。

一个人去上海外滩这个著名的景点欣赏夜景“有可能被踩死”,中国的城市管理尚无法完全排除这一不可思议的可能性,无论我们多么生气、愤怒,这个低概率事件都在新年到来之前的深夜突然成为事实。

回过头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那个夜晚上海市有关当局工作的疏漏,如果它们因为制度原因或者临时性原因被侥幸堵上,或者现场群众对可能出事的警惕性早几分钟觉醒,那么悲剧就可能避免。

这起特大事故必将导致追责,对此用不着怀疑。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搞清楚事情发生的那些“必然原因”,不能简单以为惩罚种种“偶然性因素”背后的责任人就是在解决问题。

我们相信,如今不仅上海,全国各地对安全问题都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所有城市当局都知道如果发生恶性伤亡事故,将对官员们意味着什么。但严重事故还是不断发生,它们有着各自不尽相同的“偶然因素”。

现在反思上海的那个晚上,只要在外滩采取增加警力、临时关闭地铁站等措施,就能控制住局面。但这种清晰只有往后看时才会有。往前看,我们仍将是迷惘的,下一个周末或节日,是不是该把所有人多的地方都加倍布置警力呢?除了上海,全国人多的地方是否都该采取加倍的临时措施呢?踩踏避免了,火灾隐患是否会增多呢?哈尔滨1月2日就发生了严重火灾,导致5名消防员牺牲。

防患于未然比什么都重要,但预防不仅枯燥,而且昂贵,在不出事的时候,它未必能得到社会真实的支持。在上海踩踏之前要通过治理体系节日里正常的力量使用排除掉那些致命的隐患,那么这个力量就需要有大幅增加。力量的增加会自动提升警惕性的密度和质量,当力量不足时,各种反思大多只能是“事后诸葛亮”。一个安全体系当然可以动员出非常态的警惕性,但社会安全取决于这个体系“松弛下来”的状态。

我们都为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震惊,但我们现在能相信未来这样的悲剧在中国永不发生吗?大概不能。我们愿意让中国的安全投入成倍增加吗?比如让上海、北京以及各地的警察数量都增加一倍以上,达到世界每10万人口拥有警察的平均数,还有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个人安全知识教育,所有旅游景点强制限制客流,更严格地执行防范火灾标准,火车汽车春运期间都严禁超员载客,等等,我们都很愿意吗?

这些全都要增加成本,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大概会犹豫,甚至直接反对。而如果不做这一切,我们就是在“纵容”下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

常言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要避免公共安全的这一失,除了加大当局的责任心,中国社会提高安全成本是必由之路。客观而言,中国各地政府问题重重,但对安全的警觉和责任心这些年都大幅提高,相对做得还是不错的,上海更不能说是其中差的。要让社会公共安全上一个新台阶,就不能只在鞭策政府上打转,我们必须做得更多。

安全是发达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应当成为未来中国社会运行的主轴之一。它有一些冷峻的客观规律,而远非只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态度。那些客观规律所涉及的领域将是我们未来提高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的主战场。?

红网:外滩踩踏事故,素质问题还是安全问题?

2015年01月03日00:03 红网我有话说(166人参与)收藏本文

2015新年的第一缕晨光,还没有照亮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外滩踩踏发生群死群伤的噩耗就传遍了大江南北。灾难来得太突然了,竟使得我们所准备的一切欢乐的设想,一

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表情。根据最新的相关消息,遇难人数已经达到了36人,尚有49人受伤正在接受治疗,官方对外滩踩踏事故系“抛洒美金”引发的传言也进行了辟谣。尽管我们不愿意相信,但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为何我们起初那么相信抛洒“美金”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呢?这其实和民间心理的定势是有关的,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对于国民素质不高的假想。那么,这次踩踏事故究竟是素质问题还是安全问题?

说是素质问题,当然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国人爱热闹、喜扎堆、善拥挤,在公共场所不但缺少管理个人行为的能力,也缺少管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这次事件是一次血的教训。不知道天堂之路是否拥挤,逝者已去,也唯有祝愿那些可怜的遇难者,一路走好,小心脚下。

不过,我个人不同意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素质问题。这如不久前,一对国内乘客大闹亚航航班一样,很多人觉得这是素质问题,实质上这属于不折不扣的安全问题,泰航被迫中途返航,不是因为两位中国乘客的素质本身,而是因为他们的表现已经严重威胁到飞机的飞行和所有乘客的安全。假如一个人(一些人)低下的素质,可以预见会引发公共安全危机,则这就是安全问题,就像炸药包会爆炸,不是引线问题的道理一样简单。随地吐痰,是素质问题;扬言炸飞机什么的则是安全问题、法律问题。

为何要不厌其烦的纠缠这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假如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是市民素质问题,则上海官方就没有管理市民素质的法定义务,也不可能针对某些人的素质进行惩罚,而且,我们需要警惕的恰恰是官方定性往市民素质这个层面靠拢。市民素质不高,上海官方岂不是很无辜吗?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上海官方的辟谣还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那么,既然是安全问题,就应该纳入到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体系之中,有关部门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有效?警力配置和现场处置是否得当?举行大型跨年活动之前有无应急预案?有无实行交通管制?甚至事后的赔偿追责等问题,官方都不能回避。

既然是安全问题,就不必然会引发这起事故。我在数年前曾经参加过一次国外的狂欢(出于不至使人产生厌恶感的原因名字隐去),早在狂欢节的前几天,当地政府就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发布了这次公共聚会的时间地点,以及可能预见的人流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交通管制的级别做出调整,提醒市民一些必备的常识。狂欢聚会的当天,不仅警方如临大敌,无论是场地的核心地带还是边缘地带,随处可见志愿者和警察的影子,急救车停靠在应急车道内,广场的电子屏幕在直播市民狂欢的同时,不断发布人流和警示信息,台阶等危险地带都设有警示标志并有专人值守,考虑到狂欢现场游客自身信息传播能力的局限性,警方还在周围架起了高音喇叭……

这结合到上海外滩跨年大聚会来说,人家的做法的确可以有借鉴的地方,其实,一切大型的公共聚会,官方都应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假定市民的素质不高而强化政府责任,官方必须具有应对因素质问题引发安全问题的能力。并且国民素质无论多低,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夜之间得到训练与成熟,近年来,因踩踏事故导致群死群伤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怎能坐等国民素质提高从而有效规避类似事件的发生呢?倒是正因为大型聚会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政府必须具有责任意识才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秩序意识与安全意识固然重要,这无需多言,但绝不能因此把责任推给市民,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和任何一次踩踏事故一样,只有受害者而无法明确“加害者”的身份(别有用心或者恐怖事件不在此列)。究竟谁应对此次事故负责显然是不言自明的。并且,我特别不愿听到的是,民间对中国人为何这么爱热闹的指责,事实上,人有不同的性格和心态,有的人爱清静,有的人更爱嗨翻全场的痛彻淋漓,本质而言这都没有错,更不应该让爱热闹的人为此次事故背书。

文/猫之鱼

(原标题:外滩踩踏事故:素质问题还是安全问题?)

本报评论员李晓鹏

发生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的仓库大火,导致五位消防战士英勇牺牲。杨小伟、侯宝森、张晓凯、傅仁超、赵子龙,他们均生于1992-1996年,平均年龄仅19.6岁,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却义无反顾地冲入火场,被坍塌的建筑物掩埋。

素不相识的人们,对这些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卫士,不约而同地在网络上向他们致以敬意,表达哀思。然而,在悲伤的眼泪中,一篇不合时宜的官方通报强行挤入眼角,点燃了人们的情绪。

这篇官方通报发布于1月3日凌晨4点25分,共分三段。第一段用69个字对事件进行了简单概括;第二段用258个字强调了“领导重视”,提到名字的领导有9位,详细介绍了他们的12种头衔,以及他们是如何高度重视、如何具体指挥灭火的;第三段同样是258个字,简要介绍了灭火工作过程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对于当时已经确认牺牲的3位战士和已经失联的2位战士,仅仅一笔带过。

官样文章冰凉的文笔,蕴含着一股透骨的寒意。发生了如此重大的火灾,一般民众最需要知道的,是及时有效的权威信息,特别是有关灾情和救灾的各种信息,而牺牲战士的亲人以及现场的受灾群众,则需要的是温暖人心的抚慰。对他们来说,代表官方态度的灾情通报,提及牺牲的战士名字,就是一种最应该体现的抚慰。“领导重视”这一条并不是民众最想要知道的信息,根本不应当占据如此多的篇幅和如此靠前的位置。

然而,“领导重视”虽然不是民众最需要知道的,却能够成为当下涉及灾难时最普遍的行文格式,是出于何种动机?领导们通过表达对灾情的重视,无非是成则邀功,败则减罪,向上级和群众表示,领导是重视的,灾难是巨大的,牺牲是难免的。若成功处置灾情,是我们指挥得当,处置有功;若没能有效处置,也足以说明已经尽力而为,事后追究责任,也可算“戴罪立功”。

需要“领导重视”的,还有一系列下级官员。他们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贴近领导,表达对领导英明神武的仰慕之情,因此才会有这种多位领导排着队“现场指挥灭火、救援、救治”怪现状,而真正相关的公安、消防、安监、卫生等一线主力部门,却谦虚地成了“协助指挥”。

领导不是事事都懂的,这种谦虚,表面上是奉承,实际上是挖坑。扑灭火灾,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作业,自有一套严格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稍不留意,就会出现差池。与之相关的医疗救助、现场维护等也是如此,均应当有成熟的指挥动员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重视”不能代替专业判断,指点火场不能代替消防战士。如真像通告中所说的那样,相关与不相关的领导纷纷指挥,现场指挥系统该如何维系?

然而,在各种官方的灾情通报中,这种把“领导重视”放在灾情通报之前的做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只不过“平安哈尔滨”这篇通告,于此用力过猛,在重大的牺牲面前,显得过于突兀,这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几年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感召下,媒体对领导干部的报道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视角更加亲民,行文更加贴近,赢得了受众普遍欢迎。然而,灾难通报却如此冰冷,浑不把群众关切当回事,而是从“领导重视”出发行文布局,不能不说是逆潮流而动。建议有关部门在准备类似通报时,先讲灾难,再提领导。

(原标题:领导重视应让位于灾情)

红网:“领导重视”别总是拖延到灾后

2015年01月04日00:04 红网我有话说(43人参与)收藏本文

2日,哈尔滨一日杂品仓库发生火灾,5名消防战士救火时牺牲。可是,“哈尔滨市道外

区太古街727号库房火灾基本情况”的通报,585字消息,领导占258字,列出省委书记、省长、省委秘书长、省政府秘书长、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宣传部长、副市长等领导名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安监局、省公安厅、省卫计委、省公安消防总队等政府部门。可救火牺牲的消防战士连个名字都没有。(综合新华社、央视等) 一旦有火灾等安全事故,“领导重视”就如影随形,这是官方消息饱受舆论诟病的根源。因为借灾难寻找存在感,这样的行为大家不买账。尽管写消防战士的只有约30字,但大家敬佩他们的行为,惋惜他们的生命,却对字数多好几倍的“领导重视”嗤之以鼻。

火灾发生之后,领导不受待见,因为他们是调查和追责的对象。可是,官方稿件中罗列的“领导重视”却暗示,他们才是救火的“指挥官”,这不仅抢了消防战士的功劳,也推卸掉了灾后应当背负的责任。因此,每次发生火灾、车祸、地震等天灾人祸,“领导高度重视”和“群众情绪稳定”就成了官方消息的标配,前者是推卸责任窃取功劳,后者是假装群众认同此说。

显而易见,领导干部主导社会治理,他们的“重视”应当在火灾发生之前,应当在生命牺牲之前,应当未雨绸缪,而不是当事后诸葛亮。以此观之,安全之后的“领导重视”的逻辑何其荒谬:火灾夺人性命,说明领导干部的社会治理能力低下,无力组织大家应对不测的风云。可是,却不得不借助同样的治理能力弥补社会失序。救灾和重建的过程中,专业不搭边的“领导重视”,只会凸显权力对生命的冷漠,并不能改善社会治理的水平。“领导”浪费公共资源,“重视”拔高治理成本。

对领导干部来说,治下出现了夺去生命财物的灾难,第一反应得是道歉并请求家属和社会原谅,继而为救援和重建提供必须的资源,最后决定是否引咎辞职以谢天下。这涉及政治道德和人性底线,但领导干部却被保护得好好的,说明社会治理体系有供其藏身的漏洞。领导干部,尤其是政府和部门的一把手,对治下资源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在进行社会治理时,听不到内部的不同意见,也听不进社会大众的建议,完全靠个人认识和好恶,这样的治理必然效率低下,并在美丽外表后面埋下种种隐患。而且,领导干部在权力体系中处于有百利无一害的位置,治理能力不够造成的风险由政府用公信力承担,公共资源事倍功半换来的收益由个人收入囊中。连国际化都市上海,都缺乏和其经济文化实力相匹配的治理体系,以至于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踩踏事故,何况其他地方。

很简单,避免灾后出现“领导重视”、“情绪稳定”等冷漠的官话空话套话,必须破除权力体系对领导干部的保护,让他们对所有治理行为肩负责任,才会把“重视”提前到安全事故之前。这样权力的代理人也会谨小慎微,并听得进不同意见,进而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不测。

■社论

2003年衡阳大火之后,尽管“职业化”已是从消防部门到社会大众的共识,但相关的改革迟迟未启动。各地消防员普遍面临人力不足、专业滞后、待遇偏低的职业尴尬。

1月2日13时14分,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一仓库发生火灾。21时37分大楼突然坍塌,造成5名消防员牺牲,14人受伤。

人们哀悼5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同时更向这些英勇的消防员致以崇高敬意。消防员是烈火中的英雄,他们总是不顾自身安危,出现在危险关头。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30名消防员在救火中牺牲,近300名消防员受伤甚至致残,消防员以生命为代价,守护公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消防员的献身精神固然可歌可泣,但如何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减少消防员的伤亡,也值得思考。事实上,中国消防员的伤亡率在全世界是偏高的,许多火场伤亡事故并非不可避免。

以建筑火灾坍塌事故为例,这样的事故虽来得突然,但并非无可征兆,伤亡并非不可避免。在消防指挥层面,可在救火初期就对失火建筑进行充分的评估,评估火场坍塌的可能性,制定防止坍塌的救火方案,同时设置专门的安全人员,加强火场安全的侦察;在救火操作层面,如果现场消防人员有着足够的警惕意识和丰富的判断经验,随时捕获火场的异常信号,那么就有可能在坍塌发生前,及时撤出灭火人员。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火场经验之上的,对于消防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非常之高。可是,我国消防员主体为现役武警官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服役多年的消防员刚累积了一些实际经验,就得退役,新来的消防员则是经验全无。许多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消防指挥官由于不能获得晋升,往往在黄金从业年龄离开了这一行业。近年来出现的合同制消防员,也属于“临时工”性质,人员流动频繁。这样的现实下,消防员的职业素质堪忧。

而在国外,消防员基本上都走职业化之路。在英国,专门设有消防学院,从新入职的消防员到地方消防官员都需到学院接受培训。日本建有56所消防学校,队员经过严格的职业教育训练,才能成为合格消防指挥员。而各国对于消防员都有优厚的福利薪酬制度,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消防员队伍,如美国从业5年的消防员比大学教授工资还高。

2003年衡阳大火中20名消防官兵牺牲,其后的十余年间,呼吁消防人员“职业化”的声音不断,但遗憾的是,尽管“职业化”已成从消防部门到社会大众的共识,但相关的改革迟迟未启动。各地消防员普遍面临人力不足、专业滞后、待遇偏低的职业尴尬,这样的现实,正是消防员伤亡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所在。

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中国,消防遇到的挑战正越来越大,所需承担的消防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复杂,这对消防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消防人员“职业化”不能再拖。我们当借鉴国外经验,在消防员人员编制、薪酬待遇、学习培训、上升通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职业化建设,让我们的消防员不仅“英勇”,而且“善战”,在维护公众安宁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流血牺牲。

(原标题:再次呼吁消防人员“职业化”)

王石川:“抵制洋节”的不妥之处到底在哪里

2014年12月26日06:20 扬子晚报我有话说(1,195人参与)收藏本文

新闻引子华商报报道,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

又见抵制圣诞节!这次连平安夜也抵制了,也不是此前十博士抵制圣诞节那样比较纯粹的民间人士,而是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浙江温州市教育局也发文,要求各学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别说抵制圣诞节,就是抵制春节,抵制中秋节,别人也干涉不了。但是应探讨,由权力介入的抵制是否妥当?是否过西方节日、如何过西方节日,学生有判断也有选择,学校真没有必要干涉,如果“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属实,学校就有越权之嫌。

其实,对圣诞节不是该不该抵制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抵制的问题。近年来,不少人特别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但应看到,过洋节,多是赶时髦而已,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洋节的价值内涵?眼光敏锐的商家,更是顺势而动或故意造势,把洋节变成一个蛊惑人们消费的商业符号,甚至就是一个购物节罢了。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日前刊文称:“中国人喜欢节庆。假如给他们一个庆祝的理由,他们就会去庆祝,即便他们并不明白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意义。”不管是洋节还是本土节日,

如果把过节当成了一次庆祝理由,当做消费出口,甚至是释放情感、排遣压力的一个载体,有何不可?

洋节不是想抵制就能抵制掉的,传统节日不是想扔掉就能扔掉的。比如元旦就是新年的“洋节”,但又有谁过元旦不过春节的?如果洋节没有生命力,不用抵制它自然衰微。强者文化总被弱者所效仿,唐宋期间,欧洲上层人士也模仿中国人的春节和中秋。而现在中国人过洋节,原因大致相同,此外还寄寓了一种朴素的理想,比如过感恩节,过平安夜,我们的感恩和平安与西方宗教所代表的意涵当然不一样,但感恩和平安却是人们的朴素期待,有何不可?

洋节不是洪水猛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传统节日仍是最重要的主餐,洋节只是甜点而已,偶尔吃点甜点,天塌不下来!

(江苏王石川)

红网:抵制圣诞节是一种文化自卑

2014年12月26日00:04 红网我有话说(30人参与)收藏本文

24日晚,西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有网友透露,“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此举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12月25日《华商报》)

在中国,每年的圣诞节,除了是娱乐场,还是舆论场。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批评总是不绝于耳。今年的圣诞,这种批评,愈演愈烈。浙江温州教育局发文禁止校园内进行圣诞节活动、湖南高校学生着汉服举牌“抵制圣诞节”、西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一系列强制措施,无不都是这种声音在歇斯底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胜利、西方节日文化的败亡。相反,这恰恰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卑,在西方节日文化面前,感受到了威胁和恐慌。但在笔者看来,这种威胁不存在,这种恐慌也没必要。禁止学生过平安夜、强制其看宣传片,不仅是逆时代潮流而行,可笑;也是故步自封、孤芳自赏,甚至是残留的“闭关锁国”思维,可悲。

圣诞节不是洪水猛兽。学生们过圣诞节,无非是送送苹果等礼物、聚个会、办个派对,再疯狂一些,也就约个会、表个白,为什么要禁止呢?再说了,这些很多都是圣诞节与中国文化交融后的演化,比如平安夜吃苹果。12月24日,只不过是个时间节点,一个名义载体而已。而圣诞节之所以受年轻人青睐,是因为形式新奇、内容有趣,他们能够从这样的节日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放松。

反观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什么被冷落呢?这才是应该反思的地方。粽子、月饼吃了上千年,难免会厌;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已于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入。换句话说,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活动,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有些落后了,难免与时代脱轨,也渐渐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载体。这就要求我们结合现代生活,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推陈出新,方可永葆生机。

一直以来,我们就缺乏学习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必须抛弃接纳他人就是丢失自己的错误认识。日本,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典型案例。一千多年如饥似渴地学习唐文化;一百多年前又几乎全盘西化,但现在再看日本,虽穿了西服,也没丢和服,其茶道、柔道、料理等传统文化享誉世界。文化,只有在碰撞交融中才能生存发展。

西安这所高校的行为,说轻了,是增加学生的反感、进一步隔阂传统文化;说重了,是侵犯学生的权利,干涉自由。真正该受到处分和需要改正的,恰恰是这种行为。一定要认识到,接纳洋节日和继承传统文化,二者不仅不抵触,还有相互促进作用,而如何让我们的文

化自信起来,不妨先从消除这样的文化自卑做起。

文/王磊

(原标题:抵制圣诞节何尝不是一种文化自卑)

议论风生

很多情况下,舆论摇摆都是因为我们在对事件的判断上,情感、经验以及自身常识的植入成分多于专业素养的剖析。

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合影事件”还在舆论场里继续激荡,连涉事的病人也站了出来。患者白文海表示,当时他在手术台上,医生拍照他也知道,“医生辛苦那么久保住了我的腿,想不通大家为何要批评他们。”

患者白文海表达着他朴素的疑惑,“力挺医生”的立场恐怕也无法暂时平定舆论场里的争议。回顾“手术室合影事件”的全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舆情接连逆转。在每一个转折的拐点,都可以引申出一些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

“手术室合影”在网络上曝光后,很快酿成了一场风波。风波中,众多网友指责医生不顾病人安危丧失职业操守,激化了医患矛盾等,舆情汹汹,当地卫生局很快就涉事医院和医生做出了严厉处罚。待媒体剥丝抽茧还原了整个事件后,围观者才知道这张合影是源于“手术成功后的庆祝”,以及“告别老手术室”的留念。再加上涉事医生伤心流泪诉委屈,舆论场里,同情的声音一下子变主流。当然,裹挟在“同情和理解”中,依旧也有一部分声音坚持在批评医生,坚持反对在手术室里合影留念。

在这一场风波中,从舆论场里“主流舆情”的变化来看,逆转之所以发生,归功于事件的完整还原。值得注意的是,与拐点之前相比,拐点之后的在一片感动和同情之声里显得鹤立鸡群的批评,很多恰恰出自医生或者专业人士之口。比如说,手术室里必须佩带口罩、手术室里不得进行与手术无关的任何活动等等。

应看到,与舆论逆转之前一边倒的指责和批评相同的是,逆转之后的同情和感动,也是基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原来的“无良医生不顾病人安危”,变成了“医生辛苦了,庆祝一下未尝不可”。只是不知道,凭借普通情感的带入做出的判断,与专业素养的判断,哪个更有价值?哪个更受人关注?病人自己觉得医生自拍没问题,真的就没问题了吗?

舆论有时就像墙头草,哪头风劲往哪倒。在事件没有完整呈现时,急于发声,于人于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除了对事实判断不准急于发声的冲动外,很多情况下,舆论摇摆都是因为我们在对事件的判断上,情感、经验以及自身常识的植入成分多于专业素养的剖析。因为常常“感同身受”,所以容易当局者迷,甚至上纲上线。不是说情感判断不重要,而是说如果二者能很好结合,舆情判断可能才会更独立、更“坚挺”。

□陈方(媒体人)

(原标题:手术室自拍风波,谁让舆情随风倒?)

医患关系冲突不断,医患信任急速流失,此二者间到底孰为因,孰为果,答案恐怕只能是互为因果了。12月21日,一组医生在手术台上自拍,并摆出“V”手势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发布图片网友“当维美不再唯美”称,这组图片系从同学空间转载,发生在西安某医院。一时间,这组图片成为许多人诊断医患冲突不断的最佳证据,矛头纷纷指向了医生。

事后经西安市卫生局调查,该照片摄于今年8月15日,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在完成手术后拍照留念。由于引起较大舆论风波,西安市卫生局已经作出给予该医院常务院长闫某记过处分,并对分管院长和其他医护人员分别作了处理。

不过,正如调查结论显示,拍照行为发生在手术结束之后。微博认证为“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医师”的@白衣山猫对此事发表评论:“图1主刀已下台,两助手在缝合皮肤。图2、3手术全部完成,病人即将送回病房。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病人安全,医生比病人家属还要开心。手术台边拍照合影以纪念本是好事……”。

除此之外,更多专业化的隐秘信息也因为此一轮的争议被公之于众。例如,手术在获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后,不但可能进行拍照,也有可能进行摄像,这是因为医学院学生与年轻医生的实习都必须仰仗不断地参与实践。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较为活泼的学生在术后出现自拍行为,并不影响手术本身,而这些举动如果未经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事实上并不构成什么“惊奇之举”。

专业医学自媒体“丁香园”称:在患者还未下台的情况下,以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为背景,拍合影庆祝、留念,“显然违背医学伦理”。知名网友@急诊科女超人于莺也说,“手术还没结束,拍照片的已经脱下手套的手就搭在了还在台上的医生肩膀上。原始微博里一边倒地在骂媒体,唉,医生这个集体就那么接受不了批评么?这件事不管背后是多么大的喜悦,多么骄傲的拯救,当事方就是错了”。(详见今日南都网眼版)

当然,值得提醒的是,同样是从技术上进行分析,即便医护人员摆拍本身并不构成对患者安全的威胁,但却有必要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在照片中,患者的一部分身体裸露,半边脸庞也依稀可见,尽管并不能看清手术台上究竟是谁。但这样的做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本身的不尊重,却已经真实存在。

所以,应该承认,这一起由医护人员手术台摆拍引发的争议,的确为抽象化的医患冲突再添了一把火。医生们看似轻佻的举动,激怒了一些已经从内心丧失对医护人员信任的人群。在社交媒体时代,类似照片的效应演变至今,也是可以预料的。但反过来,公众舆论尤其是大众媒体和知名大V,在报道或转发此类事件中,有必要回归技术性的分析。那些看似义愤填膺的抨击,如何与专业性的意见进行糅合,这也许是所有在社交媒体时代被大量信息轰炸的人群,所需要面对的重要命题。

中青报:如何才能让冤案少一些

2014年12月16日04:59 中国青年报我有话说(1,594人参与)收藏本文

沈亚川《中国青年报》(2014年12月16日01版)

被执行死刑18年后,原先被认定为强奸杀人案“凶手”的呼格吉勒图,被判决无罪。12月15日,内蒙古高院公布了再审判决。

迟来的正义让人唏嘘。尽管真凶还有待最后确认,但是,不管是呼格吉勒图案,还是佘祥林案、浙江张氏叔侄案等的逆转,都与“真凶归来”、“被害人死而复生”等小概率事件不无关联。给人乐观期望的是,前段时间福建念斌案改判无罪,终于没有再依赖这类“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呼格吉勒图案一审辩护律师的辩护意见是“认罪态度好”,而二审的上诉理由也是“没有杀人动机,请求从轻处理”,这意味着对这么一个有重大疑点的案件,律师做的竟然是有罪辩护。佘祥林案中也有类似情况。对当事律师来说,冤案昭雪以后,他们的辩护策略与职业态度,将和当年的办案机关一样,面临质疑。当然,一味指责律师显然有失偏颇,如果律师面临重重阻力,甚至连阅卷都很艰难之时,又如何指望他们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可见,在避免冤狱铸成的机理上,辩护律师敬业无惧的“死磕”精神何等重要,给律师创造“死磕式”辩护的条件又何等重要。

应该看到,此类冤案中舆论监督的推动力量。呼格吉勒图案中,新华社记者的内参起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从2005年赵志红归案等重大疑点曝光以来,始终有媒体在跟踪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