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_王星

HGT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_王星
HGT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_王星

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例题图文稿

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例 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例题10-3 试设计一减速器中的直齿锥齿轮传动。已知输入功率P=10kw ,小齿轮转速n1=960r/min ,齿数比u=3.2,由电动机驱动,工作寿命15年(设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解]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选用标准直齿锥齿轮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20°。 (2)齿轮精度和材料与例题10-1同。 (3)选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z2=uz1=3.2×24=76.8,取z2=77。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29)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 d 1d ≥√ 4d dd d 1 d (1?0.5d )2d ( d d d d [d d ])2 3 1) 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 试选d dd =1.3。 ②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d 1=9.55×106×10 960d dd =9.948×104d ?dd ③ 选取齿宽系数 d =0.3。 ④ 由图10-20查得区域系数d d =2.5。 ⑤ 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d d =189.8MPa 1/2 。 ⑥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d d ]。 由图10-25d 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d ddddd = 600ddd ,d dddd2=550ddd 。

由式(10-15)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d 1=60d 1dd d =60×960×1×(2×8×300×15)=4.147×109, N 2=d 1d =4.147×1093.2 =1.296×109 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d HN1=0.90,d dd2=0.95。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4)得 [d d ]1=d dd1d dddd1d =0.90×600 1ddd =540ddd [d d ]2=d dd2d dddd2d =0.95×550 1 ddd =523ddd 取[d d ]1和[d d ]2中的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d d ]=[d d ]2=523MPa 2)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 1d ≥√ 4d dd d 1 d (1?0.5d )2d ( d d d d [d d ])2 3 =√4×1.3×9.948×104 0.3×(1?0.5×0.3)2×(7724) ×( 2.5×189.8523)2 3 dd =84.970mm (2)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圆周速度d 0 d d1=d 1d (1?0.5 d )=84.970×(1?0.5×0.3)dd =72.225dd d d = dd d1d 160×1000=d ×72.225×960 60×1000d /d =3.630m/s ②当量齿轮的齿宽系数 d 。 b = d d 1d √d 2 +1/2=0.3×84.970×√(77/24)2+1/ 2mm =42.832mm

行星齿轮传动设计详解

1 绪论 行星齿轮传动与普通定轴齿轮传动相比较,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以及传动平稳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这些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了解和重视。由于在各种类型的行星齿轮传动中均有效的利用了功率分流性和输入、输出的同轴性以及合理地采用了内啮合,才使得其具有了上述的许多独特的优点。行星齿轮传动不仅适用于高速、大功率而且可用于低速、大转矩的机械传动装置上。它可以用作减速、增速和变速传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其特殊的应用中;这些功用对于现代机械传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行星齿轮传动在起重运输、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建筑机械、轻工纺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汽车、船舶、兵器、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2]。 1.1 发展概况 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对行星齿轮传动的应用、生产和研究都十分重视,在结构优化、传动性能,传动功率、转矩和速度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并出现一些新型的行星传动技术,如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行星齿轮变速传动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等早已在现代化的机械传动设备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行星齿轮传动在我国已有了许多年的发展史,很早就有了应用。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才开始对行星齿轮传动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试制工作。无论是在设计理论方面,还是在试制和应用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获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近20多年来,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已从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经过我国机械科技人员不断积极的吸收和消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努力奋进,使我国的行星传动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1-8]。 1.2 3K型行星齿轮传动 在图4所示的3K型行星齿轮传动中,其基本构件是三个中心轮a、b和e,故其传动类型代号为3K[10]。在3K型行星传动中,由于其转臂H不承受外力矩的作用,所以,它不是基本构件,而只是用于支承行星轮心轴所必需的结构元件,

齿轮传动最佳齿数比复习进程

齿轮传动最佳齿数比

齿轮传动最佳齿数比 直齿轮传动齿数比有合适值么。。。比如3还是2.5 回答: 没有一定数值,根据需要,最好是二只齿轮齿数除不尽,使其每一转二齿不重复磨合! 追问: 那我打算采用一个大齿轮带八个小齿轮的话,会出现什么么。。 回答: 一个大齿轮带八个小齿轮,那也不会出现什么,一个大齿轮的齿面硬度比八个小齿轮稍硬 一点, 约2~3度,这样大齿轮的使用寿命会长一点, 1、已知一对正齿轮传动,其速比等于3.5,模数m=4,两齿轮齿数之和Z1+Z2=99, ( 10分 ) 满意回答 小齿轮,齿数22,模数4,压力角20°,分度圆88,齿顶高4,齿根高5,全齿高9 。大齿轮,齿数77,模数4,压力角20°,分度圆308,齿顶高4,齿根高5,全齿高 9 。 中心距198 。

齿轮传动比计算 检举| 2011-12-31 00:24 提问者:lmg52099|浏览次数:5910次 如图,点击放大查看,求解题过程,万分谢谢! 问题补充: 按图所示传动系统,试计算: ⑴轴A的转速(r/min);⑵轴A转1转时,轴B转过的转数;

满意回答 你好,轴A转速: 1440r/mi n×5/22×23/23×20/20×20/80=81.7r/min 轴A转1转轴B转速: 1×80/20×20/20×23/23×35/30×30/50×25/40×1/84=0.02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齿轮箱的传动比如何计算?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对于两根轴组成的传动系统,若设:主动轴(输入轴)的转速为n1,齿轮齿数为z1;从动轴(输出轴)转速为n2,齿轮齿数为z2。则传动比k为: k=n1/n2=z2/z1 即: 传动比 = 主动轴转速/从动轴转速 = 从动齿轮齿数/主动齿轮齿数 请教高手,怎样去确定两齿轮参数,急!!!!!!!!!!! 两齿轮中心距为138不能变化,传动比为68/36,模数2-4都可以,请问使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此要求,谢谢. 相关资料:齿轮基础.pdf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管理员代为选出 模数(法面模数) Mn=4 齿轮1齿数 Z1=24 齿轮1齿宽 B1=25.00(mm) 齿轮2齿数 Z2=45 齿轮2齿宽 B2=20.00(mm) 实际中心距 A=138.00000(mm) 齿数比 U=1.87500 端面重合度εα=1.66888 纵向重合度εβ=0.00000 总重合度ε=1.66888 齿轮1分度圆直径 d1=96.00000(mm) 齿轮1齿顶圆直径 da1=104.00000(mm) 齿轮1齿根圆直径 df1=86.00000(mm) 齿轮1齿顶高 ha1=4.00000(mm) 齿轮1齿根高 hf1=5.00000(mm) 齿轮1全齿高 h1=9.00000(mm) 齿轮2分度圆直径 d2=180.00000(mm) 齿轮2齿顶圆直径 da2=188.00000(mm)

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例题

例题10-3试设计一减速器中的直齿锥齿轮传动。已知输入功率P=10kw,小齿轮转速n1=960r/min,齿数比u=3.2,由电动机驱动,工作寿命15年(设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解]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选用标准直齿锥齿轮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20°。 (2)齿轮精度和材料与例题10-1同。 (3)选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z2=uz1=3.224=76.8,取z2=77。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29)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 1) =1.3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9.948 选取齿宽系数=0.3。 查得区域系数 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 由图 由式( , 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4)得 取和中的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2)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 1 3.630m/s ②当量齿轮的齿宽系数 0.342.832mm 2) ①由表查得使用系数 ②根据级精度(降低了一级精度) ④由表 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3)由式(10-12),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圆直径为 及相应的齿轮模数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27)试算模数,即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试选 ②计算 由分锥角 由图 由图 由图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 由图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由式(10-14)得 因为大齿轮的大于小齿轮,所以取 2)试算模数。 =1.840mm

齿轮传动计算题(带答案)

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36,顶圆d;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解:144=4/2(Z1+iZ1)Z1=18Z2;d 1=4*18=72d2=4*54=216 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 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36,顶圆da=304mm。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根圆直径df、齿距p以及齿高h。 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动齿轮转速n1=750r/mi n,中心距a=240mm,模数m=5mm。试求从动轮转速n2,以及两齿轮齿数z1和z 2。 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0, Z1=25,Z2=50,求(1)如果n1=960r/min,n2=?(2)中心距a=?(3)齿距p=?答案: n2=480 a=7 5 p=6.28 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大齿轮已损坏,小齿轮的齿数z1=24,齿顶圆直径da1=78mm, 中心距a=135mm, 试计算大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及这对齿轮的传动比。解: 78=m(24+2) m=3 a=m/2(z1 +z2) 135=3/2(24+z2) z2 =66 da2=3*66+2*3=204 df2=3*66-2*1.25*3=190.5 i =66/24=2.75 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00,m=4mm,传动比i12 =3,中心距a=144mm。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

行星齿轮结构和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机构和工作原理

§3-3 行星齿轮机构和工作原理 Ⅰ授课思路:在初步了解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结合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原理使学生掌握单排行星齿轮的工作原理。拓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概括出单排行星齿轮的基本特征。Ⅱ过程设计: 1.提问问题,复习上次课内容(约3min) ⑴导轮单向离合器有哪几种?(楔块式、滚柱式) ⑵锁止离合器的作用?(提高传动效率,使液力变矩器有液力传动变为机械 传动) 2.导入新课(约1min) 自动变速器是怎样实现自动换挡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讲的主要内容3.新课内容:具体内容见“授课内容”(约73min) 4.本次课内容小结(约2min) 5.布置作业(约1min) Ⅲ讲解要点:单排行星齿轮的工作原理和单排行星齿轮的基本特征这一主线进行讲解。 Ⅳ授课内容: 一、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的特点 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 简单(单排)的行星齿轮机构是变速机构 的基础,通常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都由两排 或三排以上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简单行星齿轮

机构包括一个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和一个齿轮圈,其中行星齿轮由行星架的固定轴支承,允许行星轮在支承轴上转动。行星齿轮和相邻的太阳轮、齿圈总是处于常啮合状态,通常都采用斜齿轮以提高工作的平稳性(如图l所示)。 如图2表示了简单行星齿轮机构,位于行星齿轮机构中心的是太阳轮,太阳轮和行星轮常啮合,两个外齿轮啮合旋转方向相反。正如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一样,太阳轮也因其位置而得名。行星轮除了可以绕行星架支承轴旋转外,在有些工况下,还会在行星架的带动下,围绕太阳轮的中心轴线旋转,这就像地球的自转和绕着太阳的公转一样,当出现这种 情况时,就称为行星齿轮机构作用的传动 方式。在整个行星齿轮机构中,如行星轮 的自转存在,而行星架则固定不动,这种 方式类似平行轴式的传动称为定轴传动。 齿圈是内齿轮,它和行星轮常啮合,是内 齿和外齿轮啮合,两者间旋转方向相同。 行星齿轮的个数取决于变速器的设计负 荷,通常有三个或四个,个数愈多承担负 荷愈大。 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通常称为三构件机构,三个构件分别指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这三构件如果要确定相互间的运动关系,一般情况下首先需要固定其中的一个构件,然后确定谁是主动件,并确定主动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结果被动件的转速、旋转方向就确定了。 二、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三个元件上输入和输出的功率的代数和应等于零,从而得到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 特性方程:n1+an2-(1+a)n3=0 n1——太阳轮转速,n2——齿圈转速,n3——行星架转速,a——齿圈与太阳轮齿数比。 由特性方程可以看出,由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两个自由度,在太阳轮、环形

齿轮传动比计算汇总

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z1=20, z2 =40, z2’ =20, z3 =30, z3’ =20, z4=40,求轮系的速比i14,并确定轴O 1和轴O 4的转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6202020403040'3'214324114=????===z z z z z z n n i 在图示的轮系中,z1=16,z2=32, z3= 20, z4= 40, z5= 2(右旋蜗杆), z6= 40,若n1=800 r /min ,求蜗轮的转速n6并确定各轮的转向。 80220164040325316426116=????===z z z z z z n n i min /10808001616r i n n === 顺时针方向 如图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z1=28,z2=18,z2’=24,z3=70。求传动比i1H 。 '21321313113 )1(z z z z n n n n n n i H H H H H -=--== 202020403040'3'2143241????===z z z z z z n n 202020403040'3'2143241=????===z z z z z z n n 2 201640403253164261????===z z z z z z n n 875.124 28701801-=??-=--H H n n n

875.2875.1111=+==H H n n i 已知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48,z2=48,z2’=18,z3=24,n1=250r/min ,n3= 100r/min ,转向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试求系杆的转速nH 的大小及方向。 解:划箭头得,转化轮系中齿轮1、3的转向相反。 18 482428100250??-=---H H n n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17,Z2=20,Z3=85,Z4=18,Z5=24,Z6=21,Z7=63,求: (1)当n1=10001r/min ,n4=10000r/min 时,np=? (2)当n1=n4时,np=? (3)当n1=10000r/min ,n4=10001r/min 时,np=? 解:nP=n7 421 186324)1(6475174-=??-=-=--z z z z n n n n H H 517 8512132231==-=z z z z n n )( H n n n ==132.0 (1)np=0.25 (2)np=0 (3)np= -0.25 在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Z1=32,Z2=34,Z2'=36,Z3=64,Z4=32,Z5=17,Z6=24,轴Ⅰ按图示方向以1250r /min 的转速回转,而轴VI 按图示方向以600r/min 的转速回转。试求 875.111-=+- H n n '2132 31z z z z n n n n H H -=--517 8512132231==-=z z z z n n )(

行星齿轮传动原理

行星齿轮传动原理 每一部汽车上都有行星齿轮,少了它们,汽车就不能自由行走。汽车上的行星齿轮主要用在两个地方,一是驱动桥减速器、二是自动变速器。很多网友都想知道,行星齿轮有什么功能,为什么汽车少不了它。 我们熟知的齿轮绝大部分都是转动轴线固定的齿轮。例如机械式钟表,上面所有的齿轮尽管都在做转动,但是它们的转动中心(与圆心位置重合)往往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上,因此,它们的转动轴都是相对机壳固定的,因而也被称为"定轴齿轮"。有定必有动,对应地,有一类不那么为人熟知的称为"行星齿轮"的齿轮,它们的转动轴线是不固定的,而是安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支架(蓝色)上(图1中黑色部分是壳体,黄色表示轴承)。行星齿轮(绿色)除了能象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B-B)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蓝色的支架(称为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A-A)转动。绕自己轴线的转动称为"自转",绕其它齿轮轴线的转动称为"公转",就象太阳系中的行星那样,因此得名。 也如太阳系一样,成为行星齿轮公转中心的那些轴线固定的齿轮被称为"太阳轮",如图2中红色的齿轮。在一个行星齿轮上、或者在两个互相固连的行星齿轮上通常有两个啮合点,分别与两个太阳轮发生关系。如右图中,灰色的内齿轮轴线与红色的外齿轮轴线重合,也是太阳轮。 轴线固定的齿轮传动原理很简单,在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中,有一个齿轮作为主动轮,动力从它那里传入,另一个齿轮作为从动轮,动力从它往外输出。也有的齿轮仅作为中转站,一边与主动轮啮合,另一边与从动轮啮合,动力从它那里通过。 在包含行星齿轮的齿轮系统中,情形就不同了。由于存在行星架,也就是说,可以有三条转动轴允许动力输入/输出,还可以用离合器或制动器之类的手段,在需要的时候限制其中一条轴的转动,剩下两条轴进行传动,这样一来,互相啮合的齿轮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有多种组合: 动力从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入,从另外一个太阳轮输出,行星架通过刹车机构刹死;动力从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入,从行星架输出,另外一个太阳轮刹死; 动力从行星架输入,从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出,另外一个太阳轮刹死; 两股动力分别从两个太阳轮输入,合成后从行星架输出; 两股动力分别从行星架和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入,合成后从另外一个太阳轮输出;动力从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入,从另外一个太阳轮和行星架分两路输出; 动力从行星架输入,分两路从两个太阳轮输出; 我们知道,汽车发动机只有一个,而车轮有四个。发动机的转速扭矩等特性与路面行驶需求大相径庭。要把发动机的功率适当地分配到驱动轮,可以利用行星齿轮的上述特性。如自动变速器,也是利用行星齿轮的这些特性,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改变各个构件的相对运动关系而获得不同的传动比

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例题

例题10-3 试设计一减速器中的直齿锥齿轮传动。已知输入功率P=10kw,小齿轮转速n1=960r/min,齿数比u=3.2,由电动机驱动,工作寿命15年(设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解]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选用标准直齿锥齿轮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20°。 (2)齿轮精度和材料与例题10-1同。 (3)选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z2=uz1=3.224=76.8,取z2=77。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29)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试选=1.3。 ②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9.948 ③选取齿宽系数=0.3。 ④由图10-20查得区域系数。 ⑤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⑥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由图10-25d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 ,。 由式(10-15)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 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4)得 取和中的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2)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圆周速度 3.630m/s ②当量齿轮的齿宽系数。 0.342.832mm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①由表10-2查得使用系数。 ②根据Vm=3.630m/s、8级精度(降低了一级精度),由图10-8查得动载系数Kv=1.173。 ③直齿锥齿轮精度较低,取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④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悬臂时,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 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3)由式(10-12),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圆直径为 及相应的齿轮模数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27)试算模数,即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试选。

机械设计中必须掌握的齿轮传动知识!

机械设计中必须掌握的齿轮传动知识! 【每日学机械】第89期,今天我们聊聊在机械设计中,我们必须掌握的齿轮传动知识! 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 机械传动。在所有的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应用最广,可用来传递相对位置不远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齿轮传动的特点:效率高,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以齿轮传动效率为最高,闭式传动效率为96%~99%,这对大功率传动有很大的经济意义;结构紧凑,比带、链传动所需的空间尺寸小;传动比稳定,传动比稳定往往是对传动性能的基本要求。齿轮传动获得广泛应用,正是由于其具有这一特点;工作可靠、寿命长,设计制造正确合理、使用维护良好的齿轮传动,工作十分可靠,寿命可长达一二十年,这也是其它机械传动所不能比拟的。这对车辆及在矿井内工作的机器尤为重要; 但是齿轮传动的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较贵,且不宜用于传动距离过大的场合。齿轮传动的分类: 齿轮传动按齿轮的外形可分为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非圆齿轮传动、齿条传动和蜗杆传动。 圆柱齿轮传动用于传递平行轴间动力和运动的一种齿轮传动。按轮齿与齿轮轴线的相对关系,圆柱齿轮传动可分为直

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3种。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 圆柱齿轮传动的传递功率和速度适用范围大,功率可从小于千分之一瓦到10万千瓦,速度可从极低到300米/秒。啮合特点由齿廓曲面形成过程可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时,齿廓曲面的接触线是与轴线平行的直线,在啮合过程中整个齿宽同时进入和退出啮合,轮齿上所受的力也是突然加上或卸掉,故传动平稳性差,冲击和噪声大。 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由一对锥齿轮组成的相交轴间的齿轮传动,又称伞齿轮传动。按齿线形状锥齿轮传动可分为直齿锥齿轮传动、斜齿锥齿轮传动和曲线齿锥齿轮传动,其中直齿的和曲线齿的应用较广。 ▲直齿锥齿轮传动 ▲斜齿锥齿轮传动 非圆齿轮传动是指传动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节曲面不是旋转曲面的齿轮传动。齿条传动齿轮与齿条的传动结构,齿条分直齿齿条和斜齿齿条,分别与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配对使用;齿条的齿廓为直线而非渐开线(对齿面而言则为平面),相当于分度圆半径为无穷大圆柱齿轮。蜗杆传动是在空间交错的两轴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两轴

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字体[大][中][小]行星齿轮变速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齿轮传动装置,与定轴轮系齿轮传动装置相比,它有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材料消耗少、输入与输出轴同轴等优点。因之,在很多机械上,如透平压缩机、各种起重机等,目前已较多地使用行星齿轮变速器。 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中,一般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星轮参与啮合,使参与传递动力的各行星轮之间载荷分布均匀,是各类行星齿轮传动中的基本问题,故在装配时,除了一般性的工艺要求外,还应注意提高和检查各齿轮间的啮合质量,使各行星齿轮的载荷尽量分布均匀,从而保证其运转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为此在制造单位往往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其啮合质量。 (1)控制各个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和齿厚公差,有的单位为此而采用选择装配。 (2)采用定向装配,使部分误差能在装配时相互抵消。 (3)注意保证机体、内齿圈、端盖和主、从动轴的同轴度。 由于这种情况,在现场安装行星变速器时,如欲进行解体装配,则应对上列情况予以注意,对于采用定向装配的行星变速器,在解体时应在对应的啮合齿上打上标记,以免在解体装置后降低原有的啮合质量。 行星齿轮装配完成后,各部分应转动灵活,并可用涂色法检查各齿面的啮合情况,接触精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在进行空载荷试运转时声音应平稳,不应有冲击或特殊声响。 由于各类产品上的使用要求不同,因此行星齿轮变速装置的种类繁多,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结构的装配。 (一)一般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此类行星变速器的传动原理见图6-19。按其啮合特点系属NGW型,其特点是内齿轮3与太阳轮1和公用的行星轮2相啮合。当太阳轮作高速旋转时,行星轮在太阳轮和内齿轮之间既作自转运动,又绕太阳轮作公转运动。行星转架则将行星轮的低速公转运动输出。图6-20为NGW型减速器的结构形式之一。 按照上述结构原理,当以行星转架作为输入轴时,即为行星增速器。图6-21为行星增速器结构形式之一,用于透平压缩机的增速。

行星齿轮传动的特点

行星齿轮传动的特点 行星齿轮传动与普通齿轮传动相比较,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在传递动力时它可以进行功率分流;同时,其输入轴与输出轴具有同轴性,即输出轴与输入轴均设置在同一主轴线上。所以,行星齿轮传动现已被人们用来代替普通齿轮传动,而作为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减速器、增速器和变速装置。尤其是对于那些要求体积小、质量小、结构紧凑和传动效率高的航空发动机、起重运输、石油化工和兵器等的齿轮传动装置以及需要差速器的汽车和坦克等车辆的齿轮传动装置,行星齿轮传动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行星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如下。 (1)体积小、质量小,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由于行星齿轮传动具有功率分流和各中心轮构成共轴线式的传动以及合理地应用内啮合齿轮副,因此可使其结构非常紧凑。再由于在中心轮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数个行星轮来共同分担载荷,从而使得每个齿轮所承受的负荷较小,并允许这些齿轮采用较小的模数。此外,在结构上充分利用了内啮合承载能力大和内齿圈本身的可容体积,从而有利于缩小其外廓尺寸,使其体积小,质量小,结构非常紧凑,且承载能力大。一般,行星齿轮传动的外廓尺寸和质量约为普通齿轮传动的1/2~1/5 (即在承受相同的载荷条件下)。 (2)传动效率高由于行星齿轮传动结构的对称性,即它具有数个匀称分布的行星轮,使得作用于中心轮和转臂轴承中的反作用力能互相平衡,从而有利于达到提高传动效率的作用。在传动类型选择恰当、结构布置合理的情况下,其效率值可达0.97~0.99。 (3)传动比较大,可以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只要适当选择行星齿轮传动的类型及配齿方案,便可以用少数几个齿轮而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在仅作为传递运动的行星齿轮传动中,其传动比可达到几千。应该指出,行星齿轮传动在其传动比很大时,仍然可保持结构紧凑、质量小、体积小等许多优点。而且,它还可以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实现各种变速的复杂的运动。 (4)运动平稳、抗冲击和振动的能力较强由于采用了数个结构相同的行星轮,均匀地分布于中心轮的周围,从而可使行星轮与转臂的性力相互平衡。同时,也使参与啮合的齿数增多,故行星齿轮传动的运动平稳,抵抗冲击和振动的能力较强,工作较可靠。 总之,行星齿轮传动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比大及效率高(类型选用得当)等优点。因此,行星齿轮传动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起重运输机械、轻工机械、石油化工机械、机床、机器人、汽车、坦克、火炮、飞机、轮船、仪器和仪表等各个方面。行星传动不仅适用于高转速、大功率,而且在低速大转矩的传动装置上也已获得了应用。它几乎可适用于一切功率和转速范围,故目前行星传动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机械传动发展的重点之一。 随着行星传动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高速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装置所传递的功率已达到2000KW,输出转矩已达到4500KNm。据有关资料介绍,人们认为目前行星齿轮传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下。

齿轮传动最佳齿数比

齿轮传动最佳齿数比 直齿轮传动齿数比有合适值么。。。比如3还是2.5 回答: 没有一定数值,根据需要,最好是二只齿轮齿数除不尽,使其每一转二齿不重复磨合! 追问: 那我打算采用一个大齿轮带八个小齿轮的话,会出现什么么。。 回答: 一个大齿轮带八个小齿轮,那也不会出现什么,一个大齿轮的齿面硬度比八个小齿轮稍硬 一点, 约2~3度,这样大齿轮的使用寿命会长一点, 1、已知一对正齿轮传动,其速比等于3.5,模数m=4,两齿轮齿数之和Z1+Z2=99, ( 10分 ) 满意回答 小齿轮,齿数22,模数4,压力角20°,分度圆88,齿顶高4,齿根高5,全齿高9 。大齿轮,齿数77,模数4,压力角20°,分度圆308,齿顶高4,齿根高5,全齿高9 。中心距198 。 齿轮传动比计算 检举| 2011-12-31 00:24

提问者:lmg52099|浏览次数:5910次 如图,点击放大查看,求解题过程,万分谢谢! 问题补充: 按图所示传动系统,试计算: ⑴轴A的转速(r/min);⑵轴A转1转时,轴B转过的转数; 满意回答 你好,轴A转速: 1440r/mi n×5/22×23/23×20/20×20/80=81.7r/min 轴A转1转轴B转速: 1×80/20×20/20×23/23×35/30×30/50×25/40×1/84=0.02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齿轮箱的传动比如何计算?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对于两根轴组成的传动系统,若设:主动轴(输入轴)的转速为n1,齿轮齿数为z1;从动轴(输出轴)转速为n2,齿轮齿数为z2。则传动比k为: k=n1/n2=z2/z1 即: 传动比= 主动轴转速/从动轴转速= 从动齿轮齿数/主动齿轮齿数 请教高手,怎样去确定两齿轮参数,急!!!!!!!!!!! 两齿轮中心距为138不能变化,传动比为68/36,模数2-4都可以,请问使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此要求,谢谢. 相关资料:齿轮基础.pdf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管理员代为选出 模数(法面模数) Mn=4 齿轮1齿数Z1=24 齿轮1齿宽B1=25.00(mm) 齿轮2齿数Z2=45 齿轮2齿宽B2=20.00(mm) 实际中心距A=138.00000(mm) 齿数比U=1.87500 端面重合度εα=1.66888 纵向重合度εβ=0.00000 总重合度ε=1.66888 齿轮1分度圆直径d1=96.00000(mm) 齿轮1齿顶圆直径da1=104.00000(mm) 齿轮1齿根圆直径df1=86.00000(mm) 齿轮1齿顶高ha1=4.00000(mm) 齿轮1齿根高hf1=5.00000(mm) 齿轮1全齿高h1=9.00000(mm)

直齿锥齿轮传动设计

锥齿轮是圆锥齿轮的简称,它用来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两轴交角S称为轴角,其值可根据传动需要确定,一般多采用90°。锥齿轮的轮齿排列在截圆锥体上,轮齿由齿轮的大端到小端逐渐收缩变小,如下图所示。由于这一特点,对应于圆柱齿轮中的各有关"圆柱"在锥齿轮中就变成了"圆锥",如分度锥、节锥、基锥、齿顶锥等。锥齿轮的轮齿有直齿、斜齿和曲线齿等形式。直齿和斜齿锥齿轮设计、制造及安装均较简单,但噪声较大,用于低速传动(<5m/s);曲线齿锥齿轮具有传动平稳、噪声小及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用于高速重载的场合。本节只讨论S=90°的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 1. 齿廓曲面的形成 直齿锥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与圆柱齿轮类似。如下图所示,发生平面1与基锥2相切并作纯滚动,该平面上过锥顶点O的任一直线OK的轨迹即为渐开锥面。渐开锥面与以O为球心,以锥长R为半径的球面的交线AK为球面渐开线,它应是锥齿轮的大端齿廓曲线。但球面无法展开成平面,这就给锥齿轮的设计制造带来很多困难。为此产生一种代替球面渐开线的近似方法。 2. 锥齿轮大端背锥、当量齿轮及当量齿数

(1) 背锥和当量齿轮 下图为一锥齿轮的轴向半剖面,其中DOAA为分度锥的轴剖面,锥长OA称锥距,用R表示;以锥顶O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应为球面的投影。若以球面渐开线作锥齿轮的齿廓,则园弧bAc为轮齿球面大端与轴剖面的交线,该球面齿形是不能展开成平面的。为此,再过A作O1A⊥OA,交齿轮的轴线于点O1。设想以OO1为轴线,以O1A为母线作圆锥面O1AA,该圆锥称为锥齿轮的大端背锥。显然,该背锥与球面切于锥齿轮大端的分度圆。由于大端背锥母线1A与锥齿轮的分度锥母线相互垂直,将球面齿形的圆弧bAc投影到背锥上得到线段b'Ac',圆弧bAc与线段b'Ac'非常接近,且锥距R与锥齿轮大端模数m之比值愈大(一般R/m>30),两者就更接近。这说明:可用大端背锥上的齿形近似地作为锥齿轮的大端齿形。由于背锥可展开成平面并得到一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模数m、压力角a和齿高系数ha*等参数分别与锥齿轮大端参数相同。再将扇形齿轮补足成完整的直齿圆柱齿轮,这个虚拟的圆柱齿轮称为该锥齿轮的大端当量齿轮。这样就可用大端当量齿轮的齿形近似地作为锥齿轮的大端齿形,即锥齿轮大端轮齿尺寸(ha、hf等)等于当量齿轮的轮齿尺寸。 (2) 基本参数 由于直齿锥齿轮大端的尺寸最大,测量方便。因此,规定锥齿轮的参数和几何尺寸均以大端为准。大端的模数m的值为标准值,按下表选取。在GB12369-90中规定了大端的压力角a=20。,齿顶高系数ha*=1,顶隙系数c*=0.2。 (3) 当量齿数 当量齿轮的齿数zv称为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与锥齿轮的齿数z的关系可由上图求出,由图可得当量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v

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装配技术

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装配技术 行星齿轮变速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齿轮传动装置,与定轴轮系齿轮传动装置相比,它有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材料消耗少、输入与输出轴同轴等优点。因之,在很多机械上,如透平压缩机、各种起重机等,目前已较多地使用行星齿轮变速器。 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中,一般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星轮参与啮合,使参与传递动力的各行星轮之间载荷分布均匀,是各类行星齿轮传动中的基本问题,故在装配时,除了一般性的工艺要求外,还应注意提高和检查各齿轮间的啮合质量,使各行星齿轮的载荷尽量分布均匀,从而保证其运转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为此在制造单位往往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其啮合质量。 (1)控制各个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和齿厚公差,有的单位为此而采用选择装配。 (2)采用定向装配,使部分误差能在装配时相互抵消。 (3)注意保证机体、内齿圈、端盖和主、从动轴的同轴度。 由于这种情况,在现场安装行星变速器时,如欲进行解体装配,则应对上列情况予以注意,对于采用定向装配的行星变速器,在解体时应在对应的啮合齿上打上标记,以免在解体装置后降低原有的啮合质量。 行星齿轮装配完成后,各部分应转动灵活,并可用涂色法检查各齿面的啮合情况,接触精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在进行空载荷试运转时声音应平稳,不应有冲击或特殊声响。 由于各类产品上的使用要求不同,因此行星齿轮变速装置的种类繁多,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结构的装配。 (一)一般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此类行星变速器的传动原理见图6-19。按其啮合特点系属NGW型,其特点是内齿轮3与太阳轮1和公用的行星轮2相啮合。当太阳轮作高速旋转时,行星轮在太阳轮和内齿轮之间既作自转运动,又绕太阳轮作公转运动。行星转架则将行星轮的低速公转运动输出。图6-20为NGW型减速器的结构形式之一。 按照上述结构原理,当以行星转架作为输入轴时,即为行星增速器。图6-21为行星增速器结构形式之一,用于透平压缩机的增速。 图6-19 NGW型传动原理图 1—太阳轮;2—行星轮;3—内齿轮

SolidWorks导入ansys齿轮接触分析

原料:SolidWorks,ansys, 1、SolidWork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如图1所示,要保证实体没有干涉。保存为***.X_T格式,注意用文件名不能出现中文字符。 2、打开ansys软件,设定储存目录,然后preference,勾选structural,点击OK。如图2. 3、添加两种单元类型,mass21和solid185.选中solid185,点options,将 K2改为Reduced integration。如图3。

4、点real constant 选中solid185,将下面的框键入4. 设置材料属性.弹性模量2.1E11,泊松比0.3. 摩擦系数设置为0.1. 5、file-import-PARA,找到***.X-T文件,打开。只有线框。点击plotCtrl-style-solid model face –normal faceing ,点plot-replot,即可出现三维

实体。如图6. 6、在两个齿轮的中心分别建立两个关键点,如图7.1所示,在两个齿轮的旋转中心分别点击鼠标,点OK,即可建立两个keypoint. 7、划分网格,用meshtool,如图8.1.然后给两个关键点划分网格。如图8.2.

8、设定接触, 8.1点击图标,然后点击图标,点pick target,选取小齿轮上的可能与大齿轮接触的齿面,——OK,

8.2 点击next,点击pick contact,选取大齿轮上可能与小齿轮接触的齿面,——OK,——next——create。_finish.

9、建立刚性区域 9.1 打开select entities ——OK,选择小齿轮侧的关键点,——OK, 9.2 建立一个主节点,name 设为为M1.

行星齿轮传动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计算行星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2.熟悉轮系的应用。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转化机构法求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2.掌握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轮系的应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行星轮系、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转化机构法求轮系的传动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实际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任务及内容 一、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行星轮系的分类 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 行星轮系的组成:行星轮、行星架(系杆)、太阳轮 (二)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 转化机构(定轴轮系) T的机构

1 2 3 4 差动轮系:2个运动 行星轮系:, 对于行量轮系: ∴ ∴ 例12.2: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100,Z 2=101,Z 2'=100,Z 3=99。求:输入件H 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解:1,3中心轮;2,2'行星轮;H 行星架 给整个机构(-W H )绕OO 轴转动 H H W W W -=111W H H W W W -=222W H H W W W -=333W 0=-=H H H H W W W H W 13 313 113 )1(Z Z W W W W W W i H H H H H ?'-=--==03 =W 1 3 10Z Z W W W H H -=--11 3 11+==Z Z W W i H H ) (z f W W W W W W i H B H A H B H A H AB =--==0=B W AH H A H H A H A B i W W W W W i -=-=--=110H AB AH i i -=1

什么是齿轮传动比

i=n1/n2=z2/z1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的比值=它们直径的反比。即:i=n1/n2=D2/D1 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 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 比为ⅰ=ωa/ ωb=na/nb,式中ωa和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 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注:ω和n后的 a和b为下脚标)。当式中的角速度为瞬时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对于 大多数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 动和非圆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对于啮合传动,传动比可用a 和b轮的齿数Za和Zb表示,i=Zb/Za;对于摩擦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 轮的直径和b表示,b=b/。这时传动比一般是表示平均传动比。在液力传动中,液力传动元件传动比一般指的是涡轮转速和泵轮转速B的比值,即=/B。液力传动元件也可与机械传动元件(一般用各种齿轮轮系)结合使用,以获 得各种不同数值的传动比(轮系的传动比见轮系)。 编辑本段传动比计算方法 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的比值=它们直径的反比。即: i=n1/n2=D2/D1 i=n1/n2=z2/z1(齿轮的) 编辑本段传动比分配原则? 多级减速器各级传动比的分配,直接影响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其体积、重量和润滑。传动比一般按以下原则分配:使各级 传动承载能力大致相等;使减速器的尺寸与质量较小;使各级齿轮圆周速 度较小;采用油浴润滑时,使各级齿轮副的大齿轮浸油深度相差较小。 低速级大齿轮直接影响减速器的尺寸和重量,减小低速级传动比,即 减小了低速级大齿轮及包容它的机体的尺寸和重量。增大高速级的传动比,即增大高速级大齿轮的尺寸,减小了与低速级大齿轮的尺寸差,有利于各 级齿轮同时油浴润滑;同时高速级小齿轮尺寸减小后,降低了高速级及后 面各级齿轮的圆周速度,有利于降低噪声和振动,提高传动的平稳性。故 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末级传动比小较合理。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寿命,取决于最弱一级齿轮的强度。仅满足于强 度能通得过,而不追求各级大致等强度常常会造成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 很大浪费。通用减速器为减少齿轮的数量,单级和多级中同中心距同传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