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国军单兵装备

抗战国军单兵装备
抗战国军单兵装备

抗战国军单兵装备

抗战仅有中央军精锐部队才配备德盔

单兵装具一般就是指士兵所携带的个人装备,现在的单兵装具品种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与抗战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了。

那么在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的单兵装具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先说中国军队,当时的中国军队虽然说名义上是统一的编制,实际上各个派系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别的且不说,就连最起码的军装颜色,各派系就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中央军的夏季军服主要以黄绿色为主,冬季则主要是蓝灰色棉军服。地方杂牌部队中北方部队大多是蓝灰色军服,南方的两广部队是土黄色,而云南的滇军则是蓝绿色。连个军服颜色都搞得这样杂乱,还谈什么其他的单兵装具。相比较来说,自然是中央军比较正规一些,好歹还有些政府军的气度。不过就拿当时的情况来看,就拿中国军队最高标准的中央军精锐部队来说,单兵标准个人装具也就五大件,钢盔、子弹带、水壶、干粮袋和防毒面具。

中国精锐部队才会装备进口德国钢盔。

日军看到德盔就知精锐部队进入战场

抗战初期中央军的典型代表就是著名的德械师了,德械师的钢盔自然就

不用说了,著名的德制M35钢盔。由于是1935年定型所以叫M35,刚一定型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足有22万顶之多。于是德国军方决定,首先满足中国的需要。就这样中国军队成为了M35钢盔的第一批使用者。M35是德军在其一战时期的M17钢盔基础上改进而成,制造工艺有所改进,采用了基本上就是现代的“热压”技术。所以比M17更轻便,对弹片的防护功能也更强。而且M35采用了全新的内盔,使佩戴起来更加舒适。所以无论是外形、材质、功能还是舒适,都是相当不错,德国货硬是要得哩!

到1936年中国总共进口了31.5万顶M35钢盔,几乎将M35在1936年前的产量包圆了。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中央军部队基本上都配发了M35。现在可以从当时很多的历史照片中看到头戴M35钢盔的中国士兵,就是一个明显例证。而佩戴M35钢盔也成为中央军部队的一大标志,日军看到戴M35钢盔的部队就知道是中国军队的主力了,马上就会打点起精神全力以赴。

图为云南省南部怒江前线驻守的中国精锐远征军部队士兵们在从伙食桶里盛饭。

高配置部队士兵才能携带100发子弹

子弹袋是帆布制成的长形袋,携带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最普遍的,一长条子弹带由肩上斜绕一圈到腰间再在腰上绕一圈,最后以布带

打结系在腰间。这一种长子弹袋可以放20个弹包,每个弹包里装一个五发子弹的弹夹,总携弹量100发,这个标准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绝对是高配置了。看过电影《董存瑞》的朋友肯定会记得,八路军的子弹袋看上去满满的,其实真正只有三五发子弹,别的都是用小木杆冒充子弹忽悠人的。第二种是两条较短的子弹带,或在胸前交叉如“X”形,或从两肩挂下,如同倒“U”形。还有肩上挂一条,腰上缠一条的带法。德械师中配备毛瑟驳壳枪的士官和下级军官则是配有驳壳枪专用的皮质弹匣包,可以装12个20发弹匣的弹包,用皮带扣系在后腰,然后由“Y”形肩带呈三点式支撑起弹匣包。驳壳枪手在着装时,先背上手枪套,再背弹匣包,把手枪套固定在弹匣包之下,这样行军打仗时背在身上的驳壳枪就不会乱晃。

除了子弹之外,每名士兵还携带两枚M24型手榴弹,放在一个帆布袋内,帆布手榴弹袋由细布条连接挂在脖子上,袋子则挂在胸前,再在背后用布条固定。从当年留下的照片看,手榴弹袋除了两联装的,还有五联装,甚至八联装的。手榴弹袋有挂在胸前的,也有斜背在腰间的。

就是在中国引以为傲,待遇最好的新38师到了位于印度的美军营地,都被要求烧掉身上破旧肮脏的军装,先洗澡,美军再发新服装,才能正式进入营房。

钢盔皮包军毯仅阅兵拿出来展示军威

水壶一部分是从德国采购,一部分是国内仿制。采用椭圆形木塞盖,肩背带。这和德军部队所采用的系在腰带上的金属盖水壶不同。干粮袋为方形,背带跨肩,也与德军系在腰带上的不同。

防毒面具是德制1930式面具,后来也有少量国内仿制的,防毒面具通常装在帆布袋中,而不是像德军那样装在圆筒中。但是有些当年照片上,可以看到德械师士兵携带的防毒面具也有装在圆筒中,其实那是后期仿制法国的,区别是仿制的圆筒增强纹是横向的,而德军所用的却是直向增强纹。

另外,中央军单兵装具还有皮质背包、军毯、雨布、铁制饭盒、水壶、干粮袋、刺刀、两组三联装的皮质枪盒。这套豪华装具主要参考日军和德军的单兵装具设计,不过只是在阅兵和有高级将领出席的野战训练中才有机会配给士兵,真正在战时却极少配发,只能算是一种充门面的花瓶摆设。遗憾的是德械式师没有配发二战时期德军最具标志性的个人装具“Y”形背带,缺少了德式单兵装具中最有点睛意味的那一抹亮色。

国军真正特色标配是草帽遮阳挡雨

此外,所有中国军队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杂牌,都有配备的一种装具就是草帽。由干稻草编制而成,晴天可以防晒,雨天可以防淋,草帽上通常还有所在部队的番号或代号。那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单兵装具。

到了抗战后期,中国军队中装备最精良的自然要属在印度接受美国训练与装备的驻印军了。由于整训初期是由英国提供服装和单兵装具,所以驻印军的个人装具,就是英制1937型个人装具组,也就叫作P-37装具组,这一套装具组包括:帆布腰带、帆布吊背带、帆布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壶组、帆布子弹袋等,还可根据执行任务的性质再加配其他装具,如可加挂铲组、十字镐等。1937型装具组是二战时期英军以及英联邦军队采用最多的单兵装具系列,所以驻印军的单兵装具一下就达到了当时国际的先进水准行列。

1944年9月,国军最精锐的第5军第200师乘坐美国飞机进入滇西缅北抗日战场。虽然贵为国军最精锐师级部队,但是挑着扁担,扛着木水桶和竹筐,穿着土布衣服的士兵,看起来更像是一支杂牌军。

1937型装具组采用的帆布腰带是卡其色棉帆布制成,前端有ㄇ字型公勾,背面缝有垂直布肋与各型袋子后方的C型金属勾连接,而腰带上没有任何穿孔式挂点,正是最典型的英式风格,这种设计非常有利于稳固性。

1937型装具组还非常强调装具模块化的理念,帆布吊背带就可以结合大、小背包的背带当作是系统吊背带,也可以不挂任何背包,作为单独的负载吊带来使用,或者只用单条背带来当侧背带,用于侧挂及肩挂来使用。在使用吊带时还可以把背带、帆布腰带、子弹袋都连结起来,在结合了所有装具后就成为整套装具组的系统负载吊带。

驻印军通用子弹袋方便所有人供弹

驻印军配备的帆布子弹袋有好几种,一种是指北针/手枪通用型袋,帆布质地,方形,可携带指北针也可以放置手枪弹、步枪弹。第二种是步枪帆布子弹袋,双弹袋设计,也就是说一袋两包,通常每人都携带两组字弹袋。

还有一种比较大型的BASIC弹袋,也叫MK-3型通用子弹袋。这款子弹袋,既可以装步枪弹,也可以装冲锋枪弹匣,还可以装布伦机枪的弹

匣。由于布伦机枪射速较快,弹药消耗自然也就大,所以需要携带更多的弹匣,而单靠机枪手携带的弹匣肯定不够,于是MK-3型通用子弹袋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这点,让步兵也能为机枪兵携带弹药以备补充。子弹袋为直式长方体,卡其帆布质地,可以穿过帆布吊背带来进行固定,也可与背包背带上的铜勾、勾跨相互连接,使用起来灵活方便,深受广大官兵喜爱,成为驻印军士兵使用最普遍的子弹袋,在很多历史照片上也都可以看到。

除了英式装具外,驻印军还配备了少量美式装具,不过美式装具多是单个的零散配件而很少有整套装具,配件主要有M-1936型帆布腰带、M-1923型腰带式子弹袋、卡宾弹匣袋、.45手枪侧挂皮套、M-3肩挂枪套、.45手枪弹匣袋、M-1942型刺刀组等。之所以只配备了少量的美式装具的原因是英式1937装具组设计精良,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很受中国士兵的喜爱,而且补给也相当充裕。所以美式装具也就仅仅配备给有特殊任务需要的士兵以及少数下级军官和士官而已。

图为1944年9月4日,在中国远征军在即将向腾冲日军发起冲锋前,美军联络组把自己的钢盔送给中国士兵。这些钢盔将优先配备给冲锋在最前边的敢死队。

驻印军美国和英国钢盔都有各占一半

驻印军的钢盔早期是英制MK-2型托尼(TOMMY)钢盔,进入缅北作战

后,由于战斗中的消耗,加上英制钢盔的防弹性与舒适性都不理想,所以后来美军就给驻印军陆续配发美军现役的M-1钢盔,最早换装M-1钢盔的是新编第三十八师,后来整个新编第一军也基本换装完毕。而新编第六军除了少数直属单位得到M-1钢盔外,大部分部队依然还是英制的MK-2型钢盔。

驻印军当时用的M-1钢盔是Model-1943/44型,盔体比后来的改良型Model-1956型钢盔略高,卡其色棉织悬吊带固定在内盔,在悬吊带上再结合汗圈,并在内盔有铝质凸钉来连接内盔皮带,内盔皮带的作用是在戴上头盔后,不使钢盔前后晃动,不过很少有士兵这样使用,大多数把内盔皮带挂在钢盔的前帽沿。驻印军所用的M-1钢盔平时除素色面盔体外,也大量采用套在钢盔外面的伪装盔网,并在钢盔的左侧漆有青天白日记号以作识别。

可以说驻印军的单兵装具已经是当时世界上的一流水准,再加上美式装备和训练,确实是抗战后期中国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在缅北地区取得了辉煌胜利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军为从中国各地抽调来的精锐部队发放胶鞋,以替换他们的草鞋。他们将参加即将开始的反攻滇缅印的大战役,需要一双好鞋。

防毒面具仅特殊兵种配钢盔是精锐标志

不过要明确一点,德械师也好,驻印军也好,其数量只占到当时全部中

国军队的很少一部分,其单兵装具的水准比最高水准的普通中央军部队都要先进,根本不具有代表性。而更多的中国军队其单兵装具完全可以用惨淡两字来形容。由于国力贫弱,物资匮乏,防毒面具只配发给了中央军和一些如炮兵、防空兵、装甲兵这样的特殊兵种,地方杂牌部队几乎都没有装备防毒面具,遇到日军施放毒气就只能把毛巾搞搞湿捂住口鼻,如果是催泪性质的毒气还好些,要是窒息性毒气那就只有死路一条。而钢盔也不是所有部队都有,只有中央军和杂牌部队中少数主力才有配备。

当时中国军队配备的主流钢盔是英制MK-2型托尼(TOMMY)钢盔,外形像个扁平状的锅子,也就是飞碟形状,所以也叫“飞碟盔”,这是英国沿用一战钢盔的外形,要知道一战主要是堑壕战,士兵基本上都是躲在战壕里,钢盔主要保护头部不被弹片杀伤,所以设计成锅子状。而到了抗战时期,这种形状的钢盔无论是抗弹性还是佩戴的舒适性,都已经明显落伍了。就这样的过气型号钢盔,都是中国军队中的好东西了。

军鞋是草鞋野战食品自己背干粮袋

中国军队的官兵腰间都系皮带,士兵的是窄皮带,军官则是宽皮带,有的还配有斜背武装带。武装带最初是用来挂军官佩刀的,后来虽然佩刀被手枪所取代,但是武装带却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军官的识别标志。就这样简陋的武装带,都是军官炫耀的资本,由此也就在战场上成为日军狙击手的绝佳识别记号,因此在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军政部就明令禁止军官系武装带上战场。

地方杂牌部队使用的干粮袋,也和中央军不同,是一头缝实一头开口的粗布袋,装上粮食(通常是生米或馒头干)后,把开口处用绳子系紧斜搭在肩上,或者是把棉被套在干粮袋外面,然后背在肩上。从这一点来看,就能知道当时中国军队的野战炊事供给相当落后,很难保证热食,那么体力和营养都肯定难以保证。

在列多公路旁的一座康复营,一位美国将军向一群中国残疾军人脱帽致敬。这些残疾军人从统一的服装上看得到了比较好的照顾。伤愈后,他们将回到国内。

中国绑腿打到膝盖为防止灌木钩挂

军靴就更不用提了,只有少数高级将领有马靴,普通军官能有双皮鞋就相当不错了,对一般小兵来说布鞋就是奢侈品了,所以当时中国军队尤其是南方部队的标配就是草鞋了。

有张驻印军和来自国内的远征军在芒友会师的照片上,驻印军士兵钢盔军靴冲锋枪,外加全套单兵装具,而远征军士兵布小帽草鞋,步枪,帆布子弹带。两人的巨大反差,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

而草鞋的最佳搭配就是绑腿了,这也是中国军队的一大传统。即便后来全副英美装备的驻印军也仍然坚持打绑腿。中国军队打绑腿很有特色,总是将绑腿缠到膝盖部位,而不是外国军队大多只缠绕到小腿三分之二的高度。打绑腿也很有讲究,有经验的老兵打出的绑腿既不会因太紧而影响血液循环,又不致因太松而走走就散开来。绑腿的作用是士兵在野外徒步行军时裤腿不会被地表植物所钩挂,而且特别是在长距离徒步行军时可以避免大量血液涌入脚部,造成脚部不适。

综观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单兵装具除了少数如德械师、驻印军这样的精锐部队外,即便是中央军也只有最基本的钢盔、子弹带、水壶、

干粮袋和防毒面具的五大件,而地方杂牌部队,就这连五大件都配备不齐,几乎都没有防毒面具,能有钢盔和子弹带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部队就只有最最简陋的三大件:草帽、草鞋与大刀片!姑且不谈轻武器与火炮,仅仅是从单兵装具这个角度也就可以看出中国当时装备的落后与物资的匮乏,但是正是在这样情况下,中国军队依然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作战,其中所付出的艰辛与牺牲,足以使我们后人由衷地敬佩!

系列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 100集全

系列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100集全 本文转载自李海《国军抗战全纪实——100集系列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100集系列纪录片 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整,全球中国人都在重新回望和纪念一百年前的那场革命。上海上德文化传媒公司精心创作推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从历史发展的宏伟视角出发,以一群纪录片人的热情和良知,尽可能再现了抗日战争每一个激动、感人的历史瞬间,以此缅怀在抗战中牺牲的所有中华英烈。 《国军抗战全纪实》全片分为三部分——《惨烈大会战》、《抗日人物志》、《抗战那些事》,高视角、全方位地铺展开抗战时期艰苦卓绝、风云诡谲、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并融入当代中国历史研究专家的最新观点,反映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正面战场、侧面战场、敌后战场等的各个方面,第一次全方位地再现了正面战场的内容,解密了抗战时期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涉及抗战各个时期各个领域,以影像再现的方式打造的一部抗战百科全书和抗战史图像志。 本片史实准确、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影像珍贵、编辑精彩,是历年来抗战纪录片中最有气势、最接近真实、最具权威的一部史诗式大片。

100集系列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 迄今最全面的一部抗战影像大记忆, 迄今最真实的一部抗战史实大揭秘 一场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 1937年到1945年,国军发动大会战22次、战役1117次、普通战斗28931次。 3211419名官兵壮烈牺牲,206名将军殉国。4 321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 国军海军全军覆没,104艘舰艇全部打光。他们再次用鲜血向世人证明, 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征服中华民族!硝烟远去,历史尘封,千古英雄,魂归何处。 3 2 0万永远最伟大的殉国英烈们他们永远活在所有中国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谨以此片缅怀反法西斯战场上的所有牺牲的英烈! (点击下方题目直接观看) 1国军抗战全纪实卢沟晓月的枪声之谜 2淞沪会战之先发制人 3国军抗战全纪实淞沪会战之十里火海 4国军抗战全纪实淞沪会战之功亏一篑 5国军抗战全纪实淞沪会战之后退者死

共产党在抗战时降日的高级将领或中央委员

解放军报整版刊文:抗战期间“汉奸现象”的现实反思 其他的不敢说了,不然再删掉我的帖子。 文中一句为:而共产党在抗战时没有一个降日的高级将领或中央委员,也找不到一个营、一个连成建制投敌当伪军的部队。 我就说一句,这种连基本历史常识都不具备的所谓解放军“作家”,也能在众多官方媒体上大放厥词吗? 我党军事将领投降日寇部分名单,注意,只是部分。 1,朱镇,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独立师师长,1934年率部投日。 2,罗英,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2月率部投日。 3,兰志渊,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师师长,1937年1月率部投日。 4,胡国臣,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需部长,1937年12月21日率部投日。 5,安光勋,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参谋长,1938年2月13日率部投日。 6,张绍东,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团长,1938年2月25日在晋东南的臯落镇投敌。 7,兰国清,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参谋长,1938年2月25日在晋东南的臯落镇投敌。 8,高世魁,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0师师长,1938年4月率部投日。 9,秦秀全,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1师师长,1938年5月率部投日。 10,王振祥,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2师师长,1938年5月率部投日。 11,陈云升,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4师师长,1938年夏率部投日。 12,赵庆珍,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6师师长,1938年6月率部投日。 13,程斌,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1师师长,1938年6月29日率部集体投日。14,宋一夫,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7月率部投日。 15,王子孚,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3师师长,1938年8月在杀害政治部主任刘曙华后投日。 16,曲成山,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1师师长,1938年9月率部投日。 17,董宪章,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5师师长,1938年9月率部投日。 18,韩铁汉,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2师参谋长,1938年10月在杀害政保师师长常有钧后投日。 19,关文吉,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2师师长,1938年冬率部投日。 20,洪喜波,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参谋长,1938年11月率部投日。 21,郭成,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1师师长,1938年12月被俘后投日。 22,关书范,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1师师长,1939年1月在投日前被发现。23,滕松柏,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副军长,1939年归顺关东军当了汉奸。 24,李华堂,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军长,1939年2月李华堂承认失败率部投降了。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最新.docx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

共产党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族各界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国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

抗战时期中国自研军用飞机:缅怀中国的航空先驱

抗战时期中国自研军用飞机:缅怀中国的航空先驱(1) 2009-07-06 10:08:32 中华网论坛【大中小】发表评论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的英勇表现已经被广为传颂。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中国的航空科研人员亦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顽强地开发了一系列军用飞机,尽管它们没有能够扬威于长空,也鲜为人知,但这一切不应该被埋没。 “研驱”系列战斗机

提到前掠翼飞机,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俄罗斯的苏-47或是美国的X-29,或许还会有人想到纳粹德国的JU-287(世界上第一种前掠翼重型轰炸机),但又有谁会想到,在战火连天的上世纪40年代,中国科技人员已在提高机动性的要求下开发出采用前掠翼的“研驱”系列战斗机。 事实上中国的早期的航空工业与其他的国家相比起步并不晚,最早有1909年制造第一架飞机的冯如(1883-1912,非常遗憾的是他在国内的一次飞行表演失事丧生,享年29岁,他拥有着中国航空史上的多项第一),后有谭根、饶国璋、张富天、袁葆光、田培业、潘鼎新、朱家仁等诸位先驱的不断努力奋斗下,各地方政府也开始了向国外飞机和各种零部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空军和地勤。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十几家的飞机制造维修工厂(较为知名的有:由福州到上海的海军制造飞机工程处,由广州、韶关、贵阳、昆明到宜兰的第一飞机制造厂,由南昌到南川又回南昌的第二飞机制造厂,由成都到台中的第三飞机制造厂,桂林的第四飞机制造厂,由杭州到垒允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大定、广州到台中清水的发动机制造厂,由杭州、长沙、乐山、回杭州到台中清水的降落伞制造厂,由成都到南昌再到台中的航空研究院,由于战争的原因他们大都经过屡次的迁移),除修理各型空军使用之作战飞机外,也自制及仿制各型飞机的零部件,同時也进一步的仿制及改进飞机。 但是当时我国各项与航空相关配套的基础工业不是还未形成就是实在是过于薄弱,以致于影响到了航空工业本身的发展。再加上当中国先有军阀割据,后有日本侵华,在长期战乱中,航空工业也就始终未能得到稳定的生存环境,发展自然也就更显得事倍功半,进展缓慢了。而当时各地中发展最好的还要数广东飞机制造厂,这和广东地方政府不迷信外国飞机,也敢于使用本国飞机有着很大的关系。从1928年起,广东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飞机,并将所有的飞机都定名为“羊城号”。据统计,广东飞机制造厂在1936年前共研制生产了“羊城”系

抗战国军单兵装备汇总

抗战国军单兵装备 抗战仅有中央军精锐部队才配备德盔 单兵装具一般就是指士兵所携带的个人装备,现在的单兵装具品种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与抗战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了。 那么在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的单兵装具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先说中国军队,当时的中国军队虽然说名义上是统一的编制,实际上各个派系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别的且不说,就连最起码的军装颜色,各派系就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中央军的夏季军服主要以黄绿色为主,冬季则主要是蓝灰色棉军服。地方杂牌部队中北方部队大多是蓝灰色军服,南方的两广部队是土黄色,而云南的滇军则是蓝绿色。连个军服颜色都搞得这样杂乱,还谈什么其他的单兵装具。相比较来说,自然是中央军比较正规一些,好歹还有些政府军的气度。不过就拿当时的情况来看,就拿中国军队最高标准的中央军精锐部队来说,单兵标准个人装具也就五大件,钢盔、子弹带、水壶、干粮袋和防毒面具。

中国精锐部队才会装备进口德国钢盔。 日军看到德盔就知精锐部队进入战场 抗战初期中央军的典型代表就是著名的德械师了,德械师的钢盔自然就不用说了,著名的德制M35钢盔。由于是1935年定型所以叫M35,刚一定型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足有22万顶之多。于是德国军方决定,首先满足中国的需要。就这样中国军队成为了M35钢盔的第一批使用者。M35是德军在其一战时期的M17钢盔基础上改进而成,制造工艺有所改进,采用了基本上就是现代的“热压”技术。所以比M17更轻便,对弹片的防护功能也更强。而且M35采用了全新的内盔,使佩戴起来更加舒适。所以无论是外形、材质、功能还是舒适,都是相当不错,德国货硬是要得哩!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贡献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15-2016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小结 姓名:许晓焱学号: 0154842851 班级: 15物管A2 成绩:在形式与政策课上,第一个主题就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针对这一主题,撰写了有关《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的小结报告。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国民党军队为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在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 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旗。 第二、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主张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三、提出持久的战略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四、抗日民主根据地及党自身的建设。 第五、在国民党统治区,推动国民党坚决抗战和进行民主改革、争取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和活动自由。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 读后感 食工1102 1110100231 王鸣智 内容提要: 在这次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对于“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这一章节仅仅有3分钟不到的视频课程,而“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章节却有整整40多分钟的视频课程,感觉这就是政治。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犯的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我认为这次战争的胜利同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是紧密相联的。研究抗日战争,就不能不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其它重大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所以我找到找到了这篇文章。 关键字: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战争 正文: 就行我在内容提要中提到的,在这次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对于“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这一章节仅仅有3分钟不到的视频课程,而“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章节却有整整40多分钟的视频课程,我觉得可能中国共产党可能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完全对于国民党在战略防御阶段和其他阶段的作用一无所知,或是一味夸大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是可笑的。但也许是某些政治家、当局就是只希望我们记得共产党的伟大才导致我们的教材或课程、考试才这样,让我们像井底之蛙一样,看到的只是他们希望我们看到的,从而避免一些类似“运动”的发生。 一开始我只是对于视频课程的时间分布感觉很可笑,就像是怕我们了解到什么一样才这么编排,才去找类似的文献或是书籍。却没想到有人写了这么完整的一本书,这么生动的的描述了国民党中也有大批爱国将领,用他们的鲜血保卫着中国的领土。 对于正面战场,过去基本上是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抗战一开始国民党就完全是消极避战和大溃退。现在好像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承认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是主战场,但同时又批评国民党实行了片面的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的军事方针,因而导致了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和丧师失地。事实是否如此,这也不能完全相信,但也感觉不能完全相信这本书,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在的除了真正经历过那些的人,除此之外谁也不知道那时候究竟发生的是不是现在为大部分世人所了解的。 到目前为止,人们普遍认为(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抗战时戴笠领导的军统五大锄奸行动

抗战时戴笠领导的军统五大锄奸行动 2012-12-04 00:28:11 红潮导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华民族和国家十分危急的时候,有相当数量的高层人员贪生怕死,丧失民族气节,卖国求荣,充当日伪汉奸,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戴笠作为国民政府军统局的掌门人,对汉奸叛国行径恨之入骨,积极贯彻最高当局和蒋委员长的意志,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和除奸反谋工作,搜集日伪情报,分化瓦解日伪集团,并领导抗战全面胜利后的全国大肃奸行动,对民族的解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刺杀张啸林 张啸林与黄金荣、杜月笙等并称“上海三大亨”。1937年11月上旬,上海沦陷。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很快便与张啸林达成了协议。张啸林的投敌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不安。蒋介石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戴笠向潜伏在沪上的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发出了针对张啸林的锄奸令。 1938年与1940年1月两次针对张啸林的暗杀都被他躲过,此后张啸林整天待在家中,还向日本人要来了一个宪兵班,并在大门口安排内外双岗,凡有人来访未经他同意一律不得入内。 张啸林不出家门,行动组只好动用内线,由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执行。陈默以5万块银元和除汉奸的民族大义,争取到林怀部作内线,听候指令执行任务。 1940年8月14日林怀部借故与张啸林争吵,将其格杀。林怀部击杀张啸林准备逃离张宅时,被张的保镖拦腰抱住,另几个保镖跟着围了上来。这时法租界巡捕赶到,林怀部从容就擒。法租界判处林怀部15年徒刑。 刺杀傅筱庵 傅筱庵,宁波人,1938年10月16日继苏锡文成为上海市长,在任期间帮助日本军队维持上海统治,破坏抗日,捕杀抗日军民。军统遂决定将其除掉。傅筱庵为人十分机警,加之在其刚就任时就遭逢过一次暗杀,故防范相当周密,很难得手。其寓所就在上海虹口,属于日军势力范围,强攻也不太可能。就在军统一筹莫展之际,傅筱庵的一个贴身佣人朱升联系上了军统,愿意刺杀此奸。1940年10月10日晚间,傅筱庵很晚才回到寓所,11日凌晨,朱升用早已准备好的斧头将其格杀在床,随后在军统的策应下出逃。 “天马号”爆炸案 1938年11月,军统得知上海日伪高级官员将于月末乘坐“天马号”快车由沪赴宁出席《日汪协定》签字仪式,乃由军统苏州站爆破小组全体出击,于11月28日晚间,在李王庙附近埋设地雷炸药于铁轨旁,29日上午,由沪至宁的快速火车“天马号”驶到此处,遂碰触地雷引发爆炸,列车颠覆,共炸死日军大佐2人,内阁专员2人,情报员多人,共计175 人。 刺杀陆伯鸿

二战各国单兵装备(欧洲各国及美国)

1945年在意大利的波兰第二军第二步兵师第四装甲团上尉 01 - M37/40 battle dress, regiment banners on the collar tabs, 8th Army's "Crusaders' Shiled" on the right sleeve 02 - decorations: different ribbons from the Polish-Bolshevik war (1920), "armoured badge" above, Horse Artillery and 2nd Armoured Division memorial badges below

03 - armoured corps beret 04 - boots 05 - M37 belt 06 - American woollen shirt 07 - garrison "rogatywka" cap

1945年美军宪兵下士 01 - M1 helmet, ebonite 02 - woollen shirt 03 - M38 jacket 04 - white MP cord 05 - whistle 06 - armband 07 - belt 08 - gloves 09 - Colt M1911A1 pistol 10 - trousers 11 - "Baush and Lomb" sunglasses 12 - MP forage cap 13 - wooden baton 14 - "Victory" matches 15 - white leggins 16 - boots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中国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说:“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这是许多年来我党领导人第一次正面阐明了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战场上分别承担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略任务,是客观的历史评价,不仅有极好的政治影响,也具有学术上的指导意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大战场,在对日作战上始终实施着全面的战略配合,在取得抗战胜利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战略支撑的作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略配合,展示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共同抗敌的英勇气概,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两个战场的支撑力量是什么?这就涉及抗日战争中的领导权问题。 抗日战争中的领导权问题,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老问题。我们过去强调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台湾学术界则只承认国民党的领导作用。对抗战历史中的这个重大原则性问题的不同认识,至今还影响着海峡两岸的人们。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冷静地、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和推动全民族抗战的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个领导中心。正是这两个领导中心构成了两大战场的政治保障。 关于抗战期间存在两个领导中心的基本观点如下: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企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绝续的问题。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抗日战争既是民族战争,也是人民战争,这是对抗日战争的基本定性。从民族战争的全局来看,中华民族内部各党派、各政治团体和政治势力,只有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才有出路。 说国民党是领导中心,是因为当时国家权力掌握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手中。这个政府是民族战争所必需的、国际国内承认的统一政权,它指挥200万军队,担负着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抗日战争必须要有蒋介石、国民党参加,才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全国抗战的开展,才可能有全民族的抗战。没有蒋介石、国民党的参加,单凭共产党的力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难以独立支撑全国抗战大局的。抗战后期,蒋介石与国民党政权的国际联系作用也不可忽视,他们代表中国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发生国际关系,谈判废除《辛丑条约》和治外法权,蒋介石作为中国首脑出席开罗会议,做出了从日本手中收回台湾等地的决定以及参与建立联合国,这些成绩离开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也是不行的。我们要尊重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 说共产党发挥了领导作用,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是因为它倡导、推动并始终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民族战争所必需的国内团结能够维持下来,而且,共产党还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动员敌后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担负着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敌后战场吸引了一半以上的日军和大部分伪军,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共产党还团结各民主党派,利用各种宣传文化的形式,对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的政治动员,形成了全国高涨的抗战

抗战英雄人物故事

抗战英雄人物故事 第1篇: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董存瑞: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

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

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

试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

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都曾经或正在统治中国。一个政党能从白手起家,而又能走向国家的最高权力,这肯定不是偶然的,这个政党也不可能真如某些人的是邪恶的政党,人民在一定的时期选择了他,说明他肯定有可取之处。而一些人之所以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完全是因为反对而反对。 国民党正面战场总体上看充当了抗日的主力,这是与它作为中央政府,拥有几乎全部国家资源、外援和国家军队的地位一致的;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会战,抵御了日军的全面大举进攻,取得了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基本上稳住了阵脚,但因敌强我弱,不得不从沿海地区退守内地,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抗战中后期,日军尽管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还发动过一系列较大规模的进攻,甚至在1944年还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但总体上日军的压力已经比抗战初期大大减轻。这个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总的战略仍取守势,依靠美援物资,改进装备,整训部队,为反攻作准备,对于日军的进攻则进行有限的反击,一般是把日军打退回去,恢复原有阵地,偶尔也发动一定规模的反击作战。 共产党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后,将八路军大部开赴前线(留下一个旅保卫陕甘宁边区。稍后组建的新四军也是大部开赴前线作战,军部及其直属部队驻扎云岭),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取得了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随即深入敌后,分散主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战奠定了基础。共产党敌后战场面临的斗争形势则要复杂得多:日军一次又一次地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三光”政策等毒辣手段无所不用;同时还要对付大量的伪军和汉奸、特务,与国民党“顽军”周旋。共产党的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也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1940年以后,国民党减少乃至停止供给八路军和新四军装备给养,中共搞大生产运动渡过难关,同时加强政治、军事、思想建设,在实力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水平。1944年开始,敌后战场开始向敌伪据点发起局部反攻。到1945年,二战已近尾声,国共两党军队逐渐开始加强了对敌反攻作战,直到取得抗战胜利。 往者虽已逝.来者犹可追.中国的抗战史应该重新为国民党书写.那些国军的抗日老战士应该得到尊重.哪怕是迟到的尊重.否则我们对不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历史将永远记住那些为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为了保卫民族和人民而捐躯的烈士们.不管他们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将永垂不朽!

国军抗战全纪实

《国军抗战全纪实》——100集系列纪录片 (点击可播放) (2012-01-31 22:26:29) 大型电视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

迄今最全面的一部抗战影像大记忆 迄今最真实的一部抗战史实大揭秘 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圣战 一部悲壮恢弘的英雄史诗 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 历史永远铭记的一段历史 硝烟远去,历史尘封 千古英雄,魂归何处 320万永远最伟大的殉国英烈们 用鲜血向世人证明 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征服中华民族 他们永远活在所有中国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1937年到1945年 国军发动大规模会战22次 战役1117次 普通战斗28931次 国军320万名官兵壮烈牺牲 206名将军殉国 4321名飞行员血洒升空 2468架战机被击落 国军海军全军覆没 104艘舰艇全部打光

(以下点击可直接播放) 1卢沟晓月的枪声之谜 2淞沪会战之先发制人 3淞沪会战之十里火海 4淞沪会战之功亏一篑 5淞沪会战之后退者死 6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 7淞沪会战之转入防御 8淞沪会战之尸积如山 9淞沪会战之四行仓库 10淞沪会战之同仇敌忾 11南京保卫战之誓死保卫首都 12南京保卫战之绝望之城 13南京保卫战之最耻辱的溃退 14徐州会战之血战台儿庄 15徐州会战之首次打破日军不败神话16徐州会战之花园口决堤 17武汉会战之包围大武汉 18武汉会战之万家岭大捷 19武汉会战之血战大别山(暂无视频)

20长沙会战之兵临城下 21长沙会战之天炉战法 22长沙会战之血胆英雄 23长沙会战之国军最荣耀之战 24桂南会战之鏖兵昆仑关 25桂南会战之大捷传来 26中条山战役之完败中条山 27远征入缅作战之十万青年十万兵 28远征入缅作战之荒野雄狮 29远征入缅作战之遗恨丛林 30远征入缅作战之绝地反攻 31远征入缅作战之雪耻雪耻 32国远征入缅作战之松山大捷 33国军抗战全纪实常德会战之命悬一线 34国军抗战全纪实常德会战之铁血神兵 35国军抗战全纪实常德会战之奇迹再现 36国军抗战全纪实衡阳会战之决死孤旅 37国军抗战全纪实湘西大捷之狂飙袭击 38国军抗战全纪实胜利之后的受降仪式内幕 39国军抗战全纪实菊与刀的悲歌:日军死亡人数之谜40 死在中国最倒霉的日本最高级将领 41菊与刀的悲歌——东京大审判 42西安事变真相揭秘 43庐山抗战宣言内幕(上)

2020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主题活动方案.docx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为了切实搞好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活动,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我院全体学生进行重温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着力宣传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着力宣传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青少年忧患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青少年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激励和动员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主题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三、活动时间 201X年7月--9月 四、活动目的 共同纪念那场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法西斯战争,共同缅怀在这场战争中付出宝贵生命的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共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既是为了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悲壮 五、活动介绍 (1)抗战题材优秀影视剧放映 (2)全院各班级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 (3)参观抗战纪念馆 六、前期宣传 1、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要内容,通过我院各个网络平台(飞信、微信、微博、qq、人人等)进行宣传。 2、由宣传部负责出宣传板。 七、具体内容 抗战题材优秀影视剧放映 1、放映地点:阶梯教室 2、放映时间:某周六晚上(待定) 3、放映对象:全院学生及老师 4、放映影片:《董存瑞》、《西安事变》、《南京南京》之一 5、放映流程: a、选主持人一名,放映前对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主题宣传 b、放映正式开始 c、组织退场 d、各班组织写观后感 参观抗战纪念馆 1、参观地点:太原市抗战纪念馆 2、参观人员:党支部人员、各班入党积极分子、各班优秀团员

中国军队单兵军需装备发展历程

中国军队单兵军需装备发展历程(1) 2002-07-30 10:31:05 我军单兵军需装备主要包括头盔、防弹背心、防护眼镜、作战服、作战鞋(靴)、水壶、单兵携行具、雨衣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军单兵军需装备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功能单一向具有多种防护性能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根据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要求,为防护战场上多种因素的威胁,我军单兵军需装备的研究克服了以往"单打一"的研究模式,把单兵从头到脚的装备品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为士兵提供全面的、均衡的综合防护。 单兵防护是现代局部战争官兵存亡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局部战争的频繁发生,单兵防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90年我国举办亚运会期间,为提高安全防护水平,有关人决定从美国买进一批"开夫拉"防弹衣,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周国泰知道消息后,告诉有关部门:我们有防弹衣,用我们的吧,我们的不比外国的差。周国泰知道这很难叫人相信,因为"我们的"从未报道过,而"开夫拉"已是举世闻名。周国泰知道:挑战"开夫拉",只有和"开夫拉"比试才能让人信服。一场激动人心的较量就要开始了,这不仅仅是防弹衣的比试,也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两国科技之间的较量。左边是美国的"开夫拉"防弹衣,右边是周国泰的"护神"牌防弹衣。砰!砰!砰!十枪打完后,在场的人争相跑去看结果:同是五发子弹,"开夫拉"留下了两个圆圆的弹孔,"护神"仅擦了几道白色的痕迹。人们兴奋不已,周国泰笑了。外国专家们翘起了大拇指"OK!OK!"。这清脆的枪声响彻全世界,激发了中国人的志气,震惊了白宫五角大楼的将军们。自然,"护神"进入了亚运会,也保护了亚运会的安全。 近几年,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系统开展了与单兵战场防护与生存技术相关的生物力学、生理学、弹道创伤学、复合材料学、人机工效学等诸多领域、学科的理论研究,并在高性能防弹材料、制造工艺与检测评价技术、人机工程分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相继研究成功了弹药防静电理论与技术、第一代非金属防弹头盔、防弹背心、防护迷彩、军用救生衣、防油拒水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等一系列防护材料和装备。其中, 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还逐步建立了开展单兵战场防护与生存技术研究所需的设计和实验测试设备等硬件环境。相继建立了单兵战术人机功效学实验室、单兵抗弹防护装备测试实验室、国家特种防护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继续筹建"先进制造中心";并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国家CIMS中心合作,将计算机虚拟技术引入单兵战场防护装备的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和仿真评价中,使我所的单兵战场防护与生存装备研究,从基础理论,到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形成完整体系,涌现出了以周国泰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单兵防护装备研究技术人才,研究水平在国内、军内相同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打造高技术"士兵系统"平台,提高单兵防护能力。在现代单兵防护中,除了需要充分发挥作战服装的防护作用之外,还必须积极研究开发夜视技术单兵防护装具。在形形色色的防护装具中,现代新型防护头盔在未来战争中仍是军队战时佩戴重要防护装备。除了必须的防护功能之外,更加突出适配性、战术适应性和现代美学等原则。在高技术材料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辱之战,是一场卫国之战,经过八年的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而提到抗日战争,就不得不说当时领导中国的国民党,这个执政党当时对抗战做了什么贡献呢? 提起国民党当时的状态,我们总会想到“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这几个字眼,国民党费尽心力的阻止共产党的发展与行动,限制了全民抗战的力量。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否认国民党在抗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抗日战争只会持续更久,只会让我们的发展晚的更多。那么国民党的贡献都有什么呢? 首先,国民党作为当时的中国政府的执政党,提出了抗战,就证明着中国并不甘遭人侵略,他在抗战初期抛弃了“让外必先安内”的口号,鼓励各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且最终做出了“联共抗日”的重要国策,从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次,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代表中国政府,他的动员力是其他政党所不能相比的,国民党可以通过动员全国的武装力量,经济力量来抗战。国民党在1938年3月召开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抗战之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尤其取决于民力。”可见国民党认识到了动员人民的重要性。同时,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拥有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队。1937年国民党有党员165万多人,其中军队党员达到100万多。而同期的共产党只有党员4万余人,相差十分悬殊。而国民党同时拥有在中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与日抗战的实力。最后,在外交上国民党同样做了杰出的贡献,积极利用同盟关系,积极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先后与和中国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签订了和平新约,中国从此摆脱了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从这四方面来看,国民党对于抗战所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十分巨大的。 作为政府军,在面对日本野蛮的侵略的时候,在不抵抗只能亡国的情况下,国民党做出了顽强的抵抗,并且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这场战役是日军的噩梦,让日军同样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让他们明白侵略中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这次战役虽然以国民军退出武汉失败告终,但是他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而日军由于国力损耗巨大而只能延缓进攻,并且战线的拉长使得日本的后勤补给十分困难,所以拖住了大量的日本军队。从而阻止了日军的继续行动,局面变得僵持了起来。 同时国民党的积极抗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法西斯之一的日本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国土上,使得日本无心攻打其他国家,从而使得最终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中国也因此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然而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