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端字的楷书写法

颜真卿端字的楷书写法

颜真卿的楷书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端庄秀丽的风格而闻名。以下是颜真卿《端字碑》的楷书写法的简要步骤:

1.字形结构:《端字碑》是一个单字,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上部分为"立"字形,中部分为"段"字形,下部分为"宀"字形。

2.用毛笔书写时,先描绘字形的外框,注意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平衡。

3.线条特点:颜真卿楷书的线条粗细相间,有断续和衔接的变化。用粗笔勾勒字的外框和主要笔画,再用细笔填充细节。

4.端字部分的书写要点:

-上部分的"立"字形:画两个竖直的长直线,上端稍微向右倾斜。

-中部分的"段"字形:先画一个横线,稍微向右倾斜。在横线的右上方,画一个从左上到右下的斜线,再画一个由右上到左下的斜线,形成"段"字形。

-下部分的"宀"字形:从中部的横线下方延伸两条斜线,再画两个向上的弯曲横线,形成"宀"字形。

5.注意用笔的力度和速度,力求笔画饱满、流畅。

1/ 1

颜体楷书的特点

颜体楷书书法特点 江宁中专张昌宝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书法特点。 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一、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书史亦称颜鲁公。为人刚直不阿。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且为后世立则。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中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标志之一。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 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其中年作品以《郭虚己碑》、《多宝塔碑》等为其代表作,个人风格尚未形成,结体谨严,清丽俊秀,老年作品首推《颜勤礼碑》为其代表作,此时外拓开张,刚劲雄强的个人风格已然形成,晚年作品则以《麻姑山仙坛记》等为代表,用笔结体多古拙之趣。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在吐露风华的青年时代,颜真卿就向张旭请教“如何齐于古人”的问题。这是颜氏的书学心声,亦是颜氏高悬的鹄的。这位从小以黄土帚扫墙习字的颜氏苗裔,几乎在一开始就站到一个高耸的书学起点上。而在书学上鲲鹏展翅,则经过了几乎长达三四十年岁月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继之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 时代造就了颜书境界,就像时代造就了王羲之的书学境界一样。在魏晋南北朝这一长期社会动荡的时 颜真卿书法作品-颜氏家庙碑 代,而文化史上却成了光焰万丈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书法艺术已成了士大夫手中一种自觉地寄托高妙意兴的艺术、本领。他们深入地发现了自然的外在美,又深入地发现了精神的内在美。王羲之就是这一时代造就的“书圣”。然而,唐代进入了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唐帝国政治、经济、军事超越以往,达到鼎盛,文化艺术如百花吐艳;人们以一种新的目光和价值观面对社会的巨大进步。唐太宗笃好王右军书法,亲自为《晋书》本传作赞,且重金购求,锐意临摹,又拓《兰亭序》以赐朝贵,故士大夫皆宗右军。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这些初唐大家虽各有成就,却未能真正为唐代创立新书体。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盛唐的颜真卿便是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艺术极具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盛唐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书法史上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的又一面革新的旗帜。本人近期对其楷书艺术进行了探究,有了更进一步了了解。 一、颜真卿其人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景龙三年(709),逝于贞元元年(785),享年77岁。颜真卿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学者,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有关于书法和文字学的论述。颜真卿又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父亲颜惟贞亦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在这种学术和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里,颜真卿从小就受到熏陶和影响,他聪明好学,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也受到长辈们的赏识。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登甲科,中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因受杨国忠排斥,天宝末年出任平原太守,肃宗即位,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朝曾当过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所以后世多称他为“颜平原”或“颜鲁公”。他为人刚正不阿,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在平原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抵抗,

河北一带十七郡纷纷响应,被推为盟主。由于颜真卿为人忠烈耿直,后李希烈叛唐攻破汝州,宰相卢杞平常就忌恨颜真卿的刚正,要趁机陷害他,就谎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让他去说服李希烈,可以不动刀枪不流血而平定强敌。皇上愚昧听了卢杞的话。这时候,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许多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他到叛贼那里去,都为他的安全担心。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到淮西去了。颜真卿见了李希烈之后,正宣读诏书,李希烈的养子等一千多人亮出兵刃争先恐后要杀他,围绕在四周骂他。他神色不动,毫不畏惧,面不改色,朝着他们冷笑。后来,李希烈让人在院子堆积了柴薪,浇上油,让人对颜真卿说:“你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看劝说无效就自己跳到火里去。那些叛贼把他救出来,颜真卿就自己作了和皇帝决别的奏章、墓志铭和祭文,用来表示自己必死的决心。被叛贼囚禁了两年后,叛贼就把他吊死了。那是兴元元年八月三日,颜真卿享年七十七岁。朝廷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停止朝政五天,谥号文忠公。 二、颜真卿的书学境界 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大略有三: 第一境界: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颜真卿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寄居于舅父家,少时家贫缺纸笔,他就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长大后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在五十岁以前,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如果以天宝五年(746),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为一个界线,那末在此以前颜真卿尚在艰苦的摸索阶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1. 颜体楷书碑帖众多,初学者可从《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和《告身帖》等碑帖入手。临习颜真卿楷书,应专工一帖,重点放在颜真卿楷书的用笔和字的结构布局特点上。 2. 书法用笔,宜用狼毫或兼毫,唐代时期人们使用的笔都是硬毫笔,那个年代还没有羊毫笔,所以从颜鲁公楷书作品特点分析得出,其楷书作品也是硬毫笔书写,也就是现在的狼毫笔,狼毫笔写出来的字挺拔、有力,富有弹性。 3. 临习颜体楷书用纸,初学者可选择半生半熟宣纸或人工毛边纸,用墨瓶装书画墨汁即可。 4. 临写与读帖相结合。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笔画、结构和章法。临帖前要通读,对每一笔画的位置安全都要知道心中有数,下笔才能准确。 5. 临写和摹帖相结合。 6. 临写和背帖相结合。 7. 初学者每节临习后,授课老师要将上节的临习作业进行逐字解析点评和学生互评,指出临帖中笔法、字体间架结构等存在偏差等突出问题,要求初学者正确掌握颜体楷书笔画运笔方法和结构组成,通过笔画技法练习,提高初学者对颜体书法特点的认识和培养初学者对书法艺术的整体审美水平。 颜体书法的特点 1.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丰厚饱满”指的是颜体的笔画,“阔大端正”指的是颜体的结构。颜体的笔画之所以能做到“丰厚饱满”的效果,主要是在通过笔画的圆弧效果造成的,颜体字中的竖钩,都是使用转笔笔法将竖变成弧形,也有内疏外密的笔画处理方式的原因。而“阔大端正”的结构特点,则是通过笔画的齐平造成的,颜体字会将字中大的结构收缩,小的部分展开,这样子出来的效果就是齐平。 2.大气磅礴、气象宏伟 其字愈大愈见气势,与中唐的审美风格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唐人博大的胸怀。 3.结字宽博、端庄方正 颜体楷书与初唐书法家结字中宫紧收不同。颜体呈方形,填满界格的结字特点,且字形端正,其审美境界与汉字印章相表里、相一致。 4.以篆书用笔入楷、点画圆润浑厚 颜真卿成熟期的楷书及行书化用篆书笔法,园劲浑厚,方圆笔并用,极具立体感。其行书几乎纯用中锋,圆转流走纵横涂抹,极具感染力。 书法-简介 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书史亦称颜鲁公。为人刚直不阿。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弃担应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归删多台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以汉分为魂,融合诸体,牢笼百态,裴旻剑舞活现于鲁公笔端。欲医草之轻浮,可于此贴中求之"。 书法-特点

老年人社区教育教案:颜体楷书技法

颜体楷书技法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特征,感受颜体楷书苍茫浑厚之感; (2)学习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 2、方法和过程目标: (1)采用“学习新知—临摹练习—作品展示—探究总结”教学模式;(2)掌握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特点并在过程中巩固对其的掌握。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目标: (1)激发热爱书法艺术的兴趣 (2)培养不同艺术风格美的鉴赏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利用手中的毛笔来表现颜体楷书的基本风格 教学难点: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 教学方法:解析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毛笔、墨汁、砚台、清水、毛边纸 课时时间:一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教师(播放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图片,请学员们谈谈我们与这两幅作品“初次见面”的感受。(颜体楷书) 教师:各位学员,上面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他的风格给人苍劲雄浑的感觉。 教师: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做到这样的风格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颜体楷书》这一课 二、走进颜真卿: 1、认识颜真卿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七)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七)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想,是时候逐渐把颜真卿的章节告一个段落了,尽管写专栏不是网络发帖,不会有读者因为审美疲劳在后面跟帖骂你。但我还想把之前写了一半的欧阳询续上,或找容易写的碑帖来缓解我的交稿压力。 颜真卿拖得时间长,是因为他活的够长又能写,有唐一代书家辈出,他的石刻和墨迹遗存最多,时间跨度整整四十年。每件作品又几乎都有故事,足够写一本以上的专著。而在这里,我只能把前面有意无意写剩下的,出过单行本的颜真卿代表作按时间记一个流水账:《郭家庙碑》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十四日,名臣汾阳郡王郭子仪入觐,群臣在安福寺举行兴道之会,仆射郭英乂两次把宦官鱼朝恩的座次排于尚书之前,激怒颜真卿,会后写了《与郭仆射书》,试图纠正郭的错误,书史称之为行书剧迹《争座位稿》。七天后,他应郭子仪之请为郭父郭敬之撰书的《郭氏家庙碑铭》立碑。 碑高318厘米,宽170厘米。碑额“大唐赠太保兴国贞公庙碑”11字,是代宗李豫亲笔隶书。碑阳30行,行58字,颜真卿撰文并楷书,碑阴4列34行行书郭子仪兄弟子孙的官职名字,无书写者姓名,但显然不是颜真卿的手笔。(见图1)碑石原来在陕西布政司下庙,也就是传说中的郭子仪汾阳府邸家庙所在地,后来保存在西安蕃府,1950年移入西安碑林。2021年郭子仪的老家山西阳曲县郭家堡还按原样复原了一块等大的石碑,竟然刻得很认真,可以参考。(见图2)《郭氏家庙碑》的风格和《颜勤礼碑》接近,但却没有相应的地位,究其原因,或许是入碑林晚,拓片流传不广,但最主要的,是碑石保存情况不太好。明代赵崡《石墨鎸华》记载了当时的保存情况:“其碑在役人杂遝之所,虽巍然壁上,而不无磨蚀之忧然。”原碑笔画由于石面的斑驳显得纤细漫漶,而真正既早又好的拓本几乎没有。北

将进酒颜体楷书作品欣赏

将进酒颜体楷书作品欣赏 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名篇,其书法风格也成为了楷书书 法中的代表作之一。颜体楷书是指由颜真卿所创立的楷书风格,具有 端庄、雄浑、稳健的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文化底蕴, 成为中国书法界的重要流派之一。 下面是将进酒颜体楷书作品的欣赏: 1. 将进酒帖 这是颜真卿最著名的楷书作品之一,也是他将进酒这首诗写成的 楷书作品。整幅作品气势雄浑、端庄稳健,笔画圆润、饱满,间架结构疏朗、大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此作品以祭侄为主题的楷书,字形端庄、用笔刚劲、笔画犀利,气势磅礴,反映了颜真卿的豪放不羁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3. 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的又一经典之作,是一幅以道教为主题的楷 书作品。此作品笔画疏朗、简洁,结构严谨、规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之一。 除了以上三幅作品外,颜真卿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楷书作品,如《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祭侄文稿》等,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 经典之作,值得大家欣赏和学习。 扩展阅读: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楷书风格独特,影 响深远。除了以上三幅作品外,颜真卿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楷书作品,如《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祭侄文稿》等,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大家欣赏和学习。 颜真卿的楷书风格独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书法界的重要流派之一。他的楷书笔画饱满、刚劲有力,间架结构疏朗、大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颜真卿的楷书作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颜真卿的豪放不羁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九)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九) 《臧怀恪碑》全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碑石原在陕西三原县陵前镇三合村的臧怀恪墓前,一九八O年搬到西安碑林,和《郭家庙碑》、《颜勤礼碑》同处第三室,但不是并列一起,而是在两碑的对面。(见图1)在碑林可以防止碑面的进一步破损。看原碑可以发现,下半部分曾被人为敲砸,导致斑驳不堪,从拓片上看就像片片飞雪;上半部分砸碑的人够不着,保存就相当完整(见图2)。 原碑文中没有立石年月。《集古录》说作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 年),就是臧怀恪的卒年,那时候颜真卿才十五岁,当然不可能;叶奕苞《金石录补续跋》认为刊立于广德元年(公元763 年);朱关田先生考为大历七年(公元772 年),我认同。碑文记臧怀恪的战功,及其死后被三次追封的荣耀,颜真

卿撰文,并书。 原石337 x 180cm碑额是悬针篆书“唐故东莞臧 公神道碑”,根据前面文章对颜真卿篆书的认识,我判断也是颜书。(见图3)碑文计二十八行,每行64 至68 字不等。有行无列,具体原因,应该是与摹刻有关。立碑的时候颜真卿正在湖州任上,所以不是据石书写,而是之前写好或者在湖州写好寄到长安,然后再由一个叫李秀岩的,复制到碑石上。 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中关于《臧怀恪碑》的评述,包含了很多信息,抄录如下: 此碑虽出鲁公手笔,而腕力较弱,似逊他碑。碑内有题字一行云:“翰林院待诏、光禄寺卿李秀岩模勒。” (自注:“模勒”二字,他书误为“题额”,谛视之,实模勒二字也。)乃知此碑笔力之弱,实由模勒之故,论书者不可不知也。 李秀岩的题记在第一行,可以看出这个充翰林待诏的光禄卿

颜真卿舞字的楷书写法

颜真卿舞字的楷书写法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颜真卿,字延清,晚唐著名书法家,被誉为“颜筋道”,与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并称“唐四大书法家”。他的楷书作品,尤其是“颜真卿舞字”,被誉为楷书的最高境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 史意义。颜真卿舞字的楷书写法,融合了笔画的力度和动态,形成了 独特的风格,至今仍被后人推崇。 颜真卿舞字的楷书写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笔画力度:颜真卿的楷书作品中,笔画的力度非常均匀而有力,每一笔都显得沉稳有力,表现了书法家的气节和风采。在书写时,要注重笔画的力量和灵动,力求笔墨浑厚,墨色浓郁。 二、笔画精度:颜真卿舞字的楷书写法,严谨而细密,每一笔都 非常准确而精致,形态丰满端庄。写字时,要注意每一笔的精准度和 准确性,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影响整体的效果。 三、运笔轻盈:颜真卿舞字的楷书,在力度的同时也有轻盈的笔 墨运用,使得字体显得更加灵动和生动。在书写时,要注意轻重得当,体现出笔墨的流畅和舒展。

四、结构严谨:颜真卿舞字的楷书结构严谨,各个部分紧密相连,整体呈现出一种紧凑而有序的美感。在书写时,要注重字形的结构, 保持每个部分的比例协调,注重整体的布局和空间的利用。 五、意境深邃:颜真卿舞字的楷书作品,富有意境和内涵,不仅 仅是简单的字形,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抒发。在书写时,要注重字 的意趣和情感表达,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激发力。 颜真卿舞字的楷书写法,凝聚了书法家的自身修养和艺术素养, 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味。在学习和模仿颜真卿舞字时,要 注重练习笔法和结构,注重表现力和灵动性,力求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使得楷书这一传统书法形式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共计901字】 第二篇示例: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楷 书最为著名,其中尤以“颜真卿舞字”最具特色和影响力。颜真卿舞 字的楷书写法是其创造的一种独特书体,融合了行草和楷书的特点, 极富动感和力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颜真卿舞字楷书的写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骨式刚劲有力,线条挺拔有韵律感。颜真卿舞字在楷书的基 础上加入了行草的隶势,字形呼之欲出,带有明显的书法风格和个性。字体笔直、规整、有力,每个笔画都充满力量和动感,表现了作者的 豪迈与豁达情怀。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 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

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四)《颜勤礼碑》简介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碑侧5行,每行37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后移新城,现在西安碑林。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 第二章:基本笔画笔法分析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基本它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者可认真练习,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的练习。 (1)点和点的变化 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所以点应该有力。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二)横和横的变化 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三)撇和撇的变化 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颜真卿楷书字帖大全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十)

颜真卿楷书字帖大全颜真卿的楷书字帖(十) 《元次山碑》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又叫《元结墓表》,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元结病死在长安旅舍,长他十岁的好友颜真卿撰写并书丹碑文,惋惜他德才兼美,未得要职,英年早逝。 碑原来立在河南鲁山县城北青岭梁洼镇泉上村元结墓前,元代墓前的祠堂被烧毁,只剩下碑裸露在野外。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鲁山教谕唐世宾将原碑移至县学,出钱建碑亭保护。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颜碑亭重修。今天县学成为鲁山县第一高中,碑亭就在校园内。(见图1)1963年《元次山碑》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省文物局曾下令调《元次山碑》陈列,但鲁山县文化局文物办公室以碑风化严重不堪移动为由,硬是把原碑留在了鲁山。2006年《元次山碑》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碑身高1.9米,宽0.95米,厚0.28米,从上端有石榫看,原来应该有螭首。碑文四面环刻,正背两面各17行,两侧4行。该碑字径在5.5cm。碑正面背面各17行,侧面各4行,共42行,每行34字。碑身下部残损一角,一个侧面缺损下半

部分字。实际应有字1377字,现存原字为约1147字,缺失230字。(见图2) 见过最早的印本是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明拓颜鲁公元次山碑》,字略有缩小。(见图3)商务艺术馆1939年大开本石印本《颜书元君碑》,字是原大。(见图4)王壮弘在《增补校碑随笔》中认为这两本都是清初拓本。天津古籍的唐颜真卿元结墓表,出版说明说是翻印商务印书馆1939年石印本,字形有缩小,而且有修版。(见图5)文物出版社1982年6月出版的经典《中国书法・颜真卿》第三册,缩小影印《元次山碑》的两张整拓本和原大影印装裱本均出自北京图书馆。图版说明很诚实,说这“是一个存字最多的早期拓本,惜拓工不精,墨晕较重,碑阴底部有少数字未拓出”,其实还有缺字较多,装裱前后错乱的毛病,但制版和印刷质量都没的说。(见图6)1998年,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博物院珍藏历代碑帖墨迹选”系列的《宋拓元次山碑》,也是用这个拓本,但制版就差了不少,字也缩小了很多。(见图7) 197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曾经出过一个现在不太常见的8开本《唐颜真卿书元次山墓碑》,原大影印,制版清晰。前面有义正词严的出版说明,批判了文字内容的“封建性糟粕”,然后在前言里说明了编排标准:主要从书法艺术角度出发,不考虑碑文内容的完整性,对严重残脱的字,在编排时都已经删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