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搜索非对称性论文

视觉搜索非对称性论文
视觉搜索非对称性论文

靶子封闭性对视觉搜索非对称性的影响

刘敏王路路段雪薇李静范文杰贺顶立扶鹏飞高悦谭秋然张梦钟欣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武汉,430062)

摘要:为了解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现象以及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在前注意加工中的作用,本实验将封闭圆开口圆作为靶子,对视觉非对称性搜索的加工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封闭圆的搜索时间显著小于开口圆的搜索时间,体现了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开口圆的搜索不受开口大小的影响,开口大小对封闭圆视觉搜索时间的影响不显著;无论搜索开口圆还是封闭圆,画面大小都对其反应时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前注意加工阶段的存在及靶子和干扰项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视觉搜索非对称性封闭性

1.前言

视觉搜索的实验范式是了解视觉注意机制的一种途径。典型的视觉搜索任务要求被试在由干扰项和靶子组成的刺激系列中搜索子,当反应时不依赖于干扰项数目变化时,为平行搜索。最有效的搜索条件是:靶子具有单一的显特征,且干扰项都是同质的。当反应时随干扰项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时,为低效搜索,即系列搜索。最低效的搜索条件是:靶子和干扰项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且干扰项是异质的。[1]所谓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是指以反应时为指标,在刺激B中搜索刺激A与在A 中搜索B,搜索效率不一样,且有显著差[2]。Neisser(1963)首先发现并研究了视觉搜索

的非对称性现象。典型的搜索非对称的实验由Treisman设计(见图1),因为额外的垂直线至少表明四种基本特征:方向、大小/长短、交叉、线的终端。而这些特征增大了靶子与干扰子之间的差异,使得带交叉的圆能进行

视觉前注意搜索。

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是视觉基本特征的前

注意或平行加工的结果,如颜色、运动、向凹面、封闭的拓扑特征,Treisman 自八十年代以来进行了一系列非对称性搜索实验,其中拓扑特征与非拓扑特征的非对称性是

较为复杂的一种,而且结果也不确定。Treisman曾用封闭的三角形和角做靶子分

别进行搜索实验,结果表明三角形靶子的搜索快于角。这提示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而Julesz(1981)根据他的质地分离试实验否定封闭性是前注意加

工的特征。他认为自由线段的终端子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直线和角都有两个终端子,而三角形没有终端子。如果要用终端子来说明上述三角形和角的搜索非对称性,那就意味着,从有终端子的干扰项中搜索无终端子的靶子要快于相反的条件。

相同的试验程序和结果,而Treisman和Julesz对结果的解释却截然不同,Treisman 认为封闭性是视觉搜索过程中前注意加工

阶段的特征,而Julesz则认为终端子是视觉搜索中前注意加工阶段的特征。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清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在前注意

加工中的作用并了解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

现象,以封闭圆和开口圆分别做靶子进行视觉搜索,开口的大小分为三种,分别占圆周长的1/2,1/4,1/8;干扰项目的数量有1个、6个、12个三种。若搜索封闭圆的反应时随干扰项的开口变小而显著增加,则说明封闭性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若搜索封闭圆的反应时不随干扰项的开口大小而变化,则说明封闭性不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

2.实验方法

2.1被试

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实验的高校学生,共46名。男生16名,女生30名(平均年龄:19.7岁)。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及矫正视力1.0以上,无色盲色弱,无躯体疾病,听觉正常,此前未进行过类似训练,该研究获得了被试的知情同意权,实验后给予一定报酬。

2.2刺激和设备

2.2.1刺激:呈现刺激是直径均为0.5cm的开口圆和封闭圆两类靶子,颜色均为黑色;开口的大小分成3种,分别占圆周长

1/2,1/4和1/8;画面大小(干扰项的数目)分别为1个,6个和12个。

2.2.2设备:实验用机为17英寸彩色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为真彩色,刷新率为75Hz。实验程序由E-Prime心理实验编程软件编写运行,刺激呈现时间、反应时间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被试与显示屏的距离是60cm,注视点视角为1°×1°,所有刺激均呈现在显示器的中心,背景为白色。实验在避光安静隔音舒适温度适中的房内进行。

2.3实验设计

采用2×3×3×2的组内设计。其中自变量一是靶子(有靶子∕无靶子),自变量二是靶子类型(开口圆∕封闭圆),自变量三是开口大小,即开口占圆周长的比例(1∕2,1∕4和1∕8),自变量四是画面大小,即干扰项的数目(1个,6个和12个);因变量为反应时间。实验由36个block组成,其中开口圆和封闭圆各有18个block。每个block有30个trial。被试完成整个实验需要30分钟。

2.4实验步骤

2.4.1将被试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先搜索开口圆,再搜索封闭圆,第二组先搜索封闭圆,再搜索开口圆。

2.4.2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里,被试端坐在电脑前,双眼看着屏幕,先练习2个block,熟悉按键,两组所练习材料与各自正式试验相同。练习阶段结束后,被试休息10秒钟。

2.4.3休息完后,接下来进入正式试验。第一组被试的屏幕出现以下指导语:“下面进入正式试验,请将你的注意始终保持在注视点上,注视点消失后屏幕会呈现一张图片,请你在图片中搜索开口圆,搜索到了,请按下红键;如果没有找到,请按下绿键。如果按错,请立即改正。准备好了请按空格键开始

正式试验。”屏幕上开始呈现判断项目,被

试做出按键判断。结束后进入下一组的判

断,出现指令“下面搜索封口圆”,被试做

出判断。每六次实验后休息10秒钟。

2.4.4第二组实验同第一组,只需将搜索目标

项改为先搜索封闭圆,再搜索开口圆即可。2.4.5统计分析,用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去掉错误trail的反应以及极

端数据。

3.结果

3.1封闭圆和开口圆的非对称性搜索的平均

时间,见表1

表1 封闭圆和开口圆的非对称性搜索的平均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项目

开口圆封闭圆

画面大小开口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 1/2 1087.83 989.685

1/4 913.51 925.34

1/8 941.465 518.025

6个 1/2 1104.445 605.285

1/4 1073.055 654.28

1/8 1165.785 939.515

12个 1/2 1148.805 615.37

1/4 1321.6 1138.605

1/8 1439.835 1333.2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一显示了被试在各任务上的反应时

间平均数,从上表可以看出,对封闭圆的搜

索时间都显著小于开口圆的搜索时间,因此

需要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

3.2开口大小与视觉非对称性搜索平均反应

时与方差,见表2

表2 开口大小与视觉非对称性搜索反应时与方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口大小平均数标准差 F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 1/2 1053.23 350.2 1.801 0.12

1/4 1086.31 245.1

1/8 1202.11 345.45

封闭圆

为靶子 1/2 615.516 124.0 0.14 0.97

1/4 560.583 256.7

1/8 1203.957 344.9

开口圆

为靶子

1/2 1026.026 288.4 2.3 0.086

1/4 1025.453 344.2

1/8 1197.26 12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二可以看出,1/2开口的搜索总时间平均小于1/4开口的搜索时间,而1/4的搜索时间也小于1/8,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在分别以封闭圆和开口圆为靶子的实验结果中出现了1/4搜索时间小于1/2的搜索时间。

3.3画面大小与视觉非对称性搜索平均反应时与方差,见表3

表3画面大小与视觉非对称性搜索反应时与方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大小平均数标准差 F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1个983.34 300.1 10.23 0.004

6个987.33 234.4

12个1023.4 433.3

封闭性

为靶子1个980.23 379.3 5.34 0.0001

6个988.5 259.2

12个1235.5 234.5

开口圆

为靶子1个992.12 403.4 8.23 0.0032

6个1024.34 446.1

12个1344.5 34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三可以得知,画面大小对视觉搜索的时间有显著性影响。无论是封闭圆还是开口圆做搜索靶子,画面大小对搜索时间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4.讨论

4.1从表1可以看出封闭圆的搜索时间显著快于开口圆的搜索时间,体现了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

4.2从表2可以看出开口大小对视觉非对称性搜索的反应时间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封闭性不是前注意加工的特性。而在以封闭圆为靶子和开口圆为靶子时,出现1/4搜索时间小于1/2搜索时间,这可能是由于本次实验中被试输入量比较少,实验数据收集和处理不当导致的。

4.3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封闭圆还是开口圆作为搜索靶子,画面大小会显著影响视觉搜索的反应时间。当干扰项分别为1个,6个和12个时,视觉搜索时间差异显著。干扰项为6个时,搜索时间与干扰项为1个的搜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干扰项为12个时,搜索时间显著大于干扰项为1个时的搜索时间。该结果表明本实验中的视觉搜索为系列搜索而非平行搜索。Schneider和

Shiffrin(1977)提出了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两种理论。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分配注意的加工,其加工容量有限,但是可能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自动加工是一种不受人的意识所控制的、无需注意参与,并且无容量限制的加工。他们认为,在视觉搜索中,平行搜索不需要注意参与,通过将呈现项目中的所

有干扰子与目标同时加以比较,便可确定目

标是否存在。目标搜索的反应时间不受呈现项目数量的影响,搜索速率几乎是0毫秒/项目。一般认为,在实验中搜索速率不超过10毫秒/项目,便是平行搜索。系列搜索需要分配注意,被试通常把呈现项目中的干扰子逐

个地与目标进行比较,一旦发现目标就中止

搜索过程,否则继续搜索。目标搜索的反应时间受呈现项目数量的影响,反应时间(因变量)对于呈现项目数量(自变量)的关系是线性单调递增函数。[3]

4.4本实验结果证实了前注意加工阶段的存在及靶子和干扰项的互动关系。还存在许多不足。本实验中,被试数量比较少,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实验时间太长,被试可能会出现厌倦情绪,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如何使我们能利用有限的心理资源在众多的干扰

刺激中辨认出目标刺激,增加我们的效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5.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封闭性不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且前注意加工阶段的存在及靶子和干扰项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永梅曹立人《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研究综述》

[2]Rosenholtz R.search asymmetries? What Search asymmetries?[J].Perception&Psychophysics,2001,63(3):476-489. [ 3]马艳云,沈模卫,水仁德. 数量化维度的特征搜索. 心

理科学,2001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范文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范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 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 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思路: 新世纪是网络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随着以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继印刷、声音、图像诸媒体之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综合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多种信息载体,代表着一种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目前国内外网络。 题目:网页的视觉传达与设计表现研究 思路: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利用视觉符号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给受众以视觉美感的设计活动,从诞生之初就与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介技术的发展带动视觉传达设计不断进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最新发展形式,以数字媒介为载体的视觉传达以新技术创造新的设计语言和新的设计形态,在设计观念、设计流程、设计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转变,为视觉传。 题目: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感官表达研究 思路: 一个世纪以来,视觉传达设计以其丰富的形象特征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极大地

拓展了人们的经验领域,丰富了人们对客观世界信息的掌握,对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情感体验以至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物质生活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物质需要逐渐满足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感官需求。同时,新媒介的普及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 题目:视觉传达设计的绿色化研究 思路: 本文从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及其在应用性范畴内的基本现状出发,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基本要求及特性的重读和再认识,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当前现实状况及凸现的主要问题,认为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质量亟需提高,同时设计作品投放到社会生活空间的形式数量有待于调控。在这些分析研究之上,结合绿色设计理念,提出视觉传达设计的。 题目:论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中的媒介和发展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思路: 新媒介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样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也发生了从设计形式到设计内容的变化。本论文着重讨论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分析其设计内容,比较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以探求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与媒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介的发展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 题目:基于观者位移产生的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思路: 在图像信息激增的读图时代,受众面对海量视觉信息的刺激已渐渐变得麻木,视觉传达设计仅仅囿于静态的视觉语言已不能再持续吸引受众的注意。基于观者位移产生的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相对于静态的传达方式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浓厚的视觉兴趣,并且观者对信息的记忆度和识别度也大大提高。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推。

实验心理学实验讲义

3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一、实验介绍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对偶比较法和顺序量表的概念,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 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 刺激,则一共可配成 n( n-1)/2 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 n( n-1)次。 二、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 橙(Orange)、黄(Yellow )、绿(Green)、蓝(Blue )、青(Cyan)和白(White )。 实验顺序如下表: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21次 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刺激红橙黄绿蓝青白 红—— 橙 1 —— 黄 2 3 —— 绿12 4 5 —— 蓝13 14 6 7 —— 青19 15 16 8 9 —— 白20 21 17 18 10 11 ——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红、绿键认可,按黄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 三、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有每种颜色被选择的次数,即选择分数(C)。 如果要制作等距量表,还需按如下公式计算选中比例P。 P= C/(2*( n-1))=C/12 再把P转换成Z分数,按Z分数制图即可制作成颜色爱好的等距量表。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65-82页 4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实验介绍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选题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选题 篇一:视觉传达设计XX届毕业设计选题方向最终 周口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XX届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方向 XX届艺术设计11级视觉传达设计、14级专升本视觉传达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有限定性、针对性的进行选题,实题实做,校地结合的形式进行。希望本专业师生认真考量,展示学生四年来的专业实力,获取优秀成绩。 一、选题如下: 选题一:(附件一) 毕业设计以周口市川汇区东新城区作为项目基地,充分挖掘东新城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结合政府和群众的实际需求,以“周口市川汇区东新城区而设计”为母题进行选题和研究。 选题二:(附件二) 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毕业设计大赛”。 备注:1、毕业设计所有表格内容填写按去年格式进行。 2、毕业报告书按照“毕业设计大赛”的具体要求进行。 3、特别注意毕业设计和报告书的完成都在4月底完成。篇二:XX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选题 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XX级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设计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的考察,也是学生本科阶段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四年专业学习的情况,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或者毕业创作设计。 一、毕业论文选题 视觉传达的相关问题研究: 1、设计科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问题 2、视觉传达的有效性问题 3、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辩证思考 4、关于视觉传达的主体与客体问题研究 5、视觉传达的功能性研究等 6、视觉传达媒介研究 图形创意 1、图形创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问题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调研报告

视觉传达设计调研报告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视觉传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并且已经从传统的美术、装饰发展到新闻、电子等新兴领域。广告媒介的发展也非常之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规划”期间,仅北京市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就有3000多家。时代呼唤高质量的广告和高质量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一、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状况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平面视觉符号——文字、插图和标志,来传递给接受者各种信息的设计。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是一个兴旺的产业,利润极高,我国设计比欧美发达国家要落后30-50年,所以在设计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平面设计行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近日来,社会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虽然国内各主要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艺术系的有关专业都不断地在扩大招生人数,但培养出的设计专业人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商品市场的刺激和需求,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一直是社会热门行业。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应用已无处不在,各类展览展示发布机构、超市、银行、大中型商场橱窗、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视觉传达行业的介入。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大量涌现,急需经过系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市场分析

设计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性强,瞬息万变的世界,要求广告从业人员对社会有准确的领悟,既对时尚潮流了如指掌,又对民族的,精典的,传统的设计元素领会透彻;既要关心商家想要做到什么,又要关心老百姓在想些什么;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有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这一切没有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是办不到的。很多很好的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正是从这样一点一滴小处着眼,从基础理论,基本思维,基本技巧,基本训练等方面为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视觉传达设计师而做准备。现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各媒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车体、车内、展位、户外、DM刊登都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也被各商家所看好,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如果在这一行业做久了,对自身也是一个相当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个人发展,对以后的从事行业也有一定的帮助。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有偿的、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它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被设计内容传播给大众。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也是文化观念的载体之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就会产生适应这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广告。一方面,视觉传达设计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反应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因此,视觉传达设计除了宣传具体商品以外,还宣传了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进入21世纪,人类不得不承认技术正在重新构造我们的现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决定了社会、经济、文化及其未来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人们直接面临“数字化生存”,与此同时,它们也冲击着传统的传达方式,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探索设备、先进的研究

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选择的自动导向作用

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选择的自动导向作用 潘毅1,许百华1,刘伟2 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杭州(310018) E-mail:panyirich@https://www.360docs.net/doc/6a2951854.html, 摘要:对Downing(2000)的实验范式加以改进使得实验设计完全符合检验自动导向假说需要的所有条件,实验一采用要求被试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探测区分任务的双任务范式,结果发现被试对呈现在匹配图片空间位置上的探测项反应时显著快于对呈现在非匹配图片空间位置上的探测项反应时,而在实验二中当对被试没有记忆要求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空间位置一致的优势效应,说明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产生了自动导向作用,从而为自动导向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选择性注意,重复启动,重复抑制 1 引言 由于视觉信息加工系统的资源有限性,当视场中同时出现大量信息时,视觉注意只能选择与当前任务相关的有限信息。影响注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视觉工作记忆可能就是其中一种因素。近年来,视觉工作记忆与选择性注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中,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导向作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Awh等(1998)研究发现,空间工作记忆内容会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分配,视觉注意会优先选择工作记忆中积极保持的空间位置[1]。当然,关于视觉工作记忆对选择性注意的导向作用的证据主要来自于客体工作记忆与基于客体的注意的关系研究。Desimone等(1995)提出注意的偏向竞争模型(biased-competition model)激发了此后研究者对视觉工作记忆是否引导注意选择开展了大量研究[2]。该模型认为,在视觉搜索场景中,视场中充满许多物体,由于注意资源有限,视场中的物体就会竞争注意资源。若某一物体表征与当前视觉工作记忆中所保持的物体表征相同,那么该物体表征就会取得竞争优势而被视觉注意优先选择。对灵长类动物的单细胞神经生理学研究为偏向竞争模型提供了重要证据[3~5]。偏向竞争模型也得到了以人类为被试的大量行为实验支持,Pashler等(1999)采用注意瞬脱范式研究发现,当对一个物体形成表象并保存在工作记忆中后,即使没有明确要求被试搜索该对象,视觉注意也会自动选择与工作记忆中所保持的表象相匹配的物体[6]。Downing(2000)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明显的搜索目标的情况下,视觉注意也会优先选择客体工作记忆中当前所保持的物体表征[7]。此外,Moores等(2003)研究发现,客体工作记忆中积极保持的物体表征也会使得视场中与记忆表征有着语义关联的物体获得注意资源的竞争优势[8]。其他研究者利用颜色和形状作为任务相关刺激研究发现,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选择起着自动导向作用[9~11]。 偏向竞争模型提示视觉工作记忆当前积极保持的记忆表征会引导注意自动选择视场中与之相同或类似的物体,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与选择性注意的关系远比偏向竞争模型所描述的要复杂,个体能根据当前任务要求灵活利用视觉工作记忆来引导注意选择,视觉注意并非一定会自动选择工作记忆内容。Downing等(2004)采用双任务范式研究了视觉工作记忆对视觉搜索过程中注意导向的作用,实验要求被试在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的同时在视觉工作记忆中保持一个项目,在一半的试验(trials)中这个项目作为分心物出现在搜索系列中。实验结果没有发现视觉工作记忆对视觉搜索起干扰作用,从而说明注意没有自动选择与工作记忆内容相匹配的分心物[12]。Woodman等(2007)设计实验使得被试没有理

悬念式广告语

悬念式广告语 篇一:悬念广告 什么是悬念广告 悬念广告指广告信息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信息逐渐充实和完善。悬念,是叙事性文学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到了某个关头,故意停住,设下卡子,对矛盾不加以解决,让读者对情节,对人物牵肠挂肚,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最后通过解悬,使读者恍然大悟或顿开茅塞,产生强烈的艺术感受。悬念体广告创意亦有此种效果;通过设悬,激发起消费者的关注情绪,通过解悬,使消费者记住了商品或劳务信息。悬念广告的表现方式 一、一悬一答式 一悬一答,即这一次设出悬念,下一次解答悬念。比如解放前上海某剧院请梅兰芳赴沪演出,当时梅兰芳已在北京唱出了名,但上海人却知之甚少,剧院在上海各大报纸上登广告,只推出斗大的“梅兰芳”三个字,其它则只字不提。许多人不知道“梅兰芳”是个什么人物,竞相猜赌,“梅兰芳”一时成了上海人关注的焦点。不久,各大报纸又登出广告,对梅兰芳进行了介绍和宣传,人们才知道“梅兰芳”原来是个京剧名角儿。广告极好地达到了宣传目的。又如,1989年7月,湖北襄樊工业贸易中心在《襄樊日报》上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版面,推出

“襄樊工贸近日将举行一次大型活动”、“请注意近期襄樊日报和襄樊电视台的消息”几行大字,引起了人们注意。一个星期后,襄樊日报和电视台上同时出现了解悬广告: “襄樊工贸盛夏奉献给襄樊人民一片冰心:让利50万。”一时襄樊沸腾。 二、一悬多答式 一悬多答,即这一次设出悬念,接下来的几次分批解答悬念。比如联想集团于1993年5月在《参考消息》上登发的一系列广告。5月6日的为: 明天将会发生什么? 偌大一个空间,只有这八个小字,外加一个巨大的问号,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明天将会发生什么呢?到了5月7日,在同一版的同一地方,联想集团以同一个标志推出了这样一个广告: 汉字时代开始了! 第一台专为中国设计的HPdJ500Q汉字喷墨打印机今天诞生了!全汉化的使用方法,工作安静无噪音,打印质量清晰精美。这就是让您耳目一新的HPdJ500Q!——现代办公设备精品。5月8日接着推出:砸碎旧的针式打印机! 避免嘈杂的噪音、彻底提高公文、报表的输出质量,您只需用HPdJ500Q汉字喷墨打印机替代旧的针式打印机,即插即用而您的花费也许会更节省。 5月9日又接着推出:

实验1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

实验1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 实验目的通过对开口圆和封闭圆分别进行视觉搜索,了解视觉搜索中非对称性现象。 实验原理视觉搜索的实验范式是了解视觉注意机制的一种途径。典型的视觉搜索任务要求被试在由干扰项和靶子组成的刺激系列中搜索靶子, 当反应时不依赖于干扰项数量变化时,为平行搜索。最有效的搜索条件是:靶子具有单一的显特征,且干扰项都是同质的。当反应时随干扰项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时, 为低效搜索,即系列搜索。最低效的搜索条件是:靶子和干扰项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且干扰项是异质的。 视觉搜索的非对称现象 Neisser(1963)首先发现了视觉搜索的非对称现象。 所谓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是指:在若干个甲类项目(干扰项)中搜索一个乙类项目(靶子),与在同样的乙类项目(干扰项)中搜索一个甲类项目(靶子),两者的搜索速度有显著差异,即出现非对称现象。 在特征搜索和联合搜索中,都存在搜索的非对称现象。 实验解释:Treisman认为,在(b)中搜索Q,只需判断画面中有无一竖线,就可作出反应,不必考虑竖线在哪个位置或与哪个圆相交。这种搜索属前注意加工的快速过程,是以平行方式实现的。然而,在(a)中搜索O,则需要对画面上的每个项目依次扫描,以判断哪个圆不与竖线相交,需要将注意依次集中于有关的位置。这种搜索属集中注意阶段的慢速加工,是以系列方式实现的。前注意阶段的加工原则是表征“特征有”,而不表征“特征无”。

颜色、运动、方向、凹面、封闭的拓扑特征,都是视觉系统进行前注意加工的基本特征,在搜索具有这些基本视觉特征的靶子时, 显示容量效应可以忽略(即进行平行加工)。

思考题: 1、本实验有几种实验条件? 2、你知道什么是图形的拓扑特征?能和大家讲一讲吗? 3、尝试解释实验结果。 4、本实验为一教学演示实验,如果为一个真正的实验程序,你认为合理吗?应 该做哪些改进?说说你的实验设计? 实验报告写作要求: 严格按照发表文章的格式写,包括引言、实验材料和程序、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实验报告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实验报告 1.引言 非对称性搜索是指在若干个甲类项目(干扰项)中找到一个乙类项目(靶子),与从同样的若干个乙类项目(干扰项)中找到一个甲类项目(靶子),两者的搜索速度有显著差异,出现非对称现象。也就是说,当甲乙两类项目互易靶子或干扰项的角色时,搜索所需时间不同。Neisser (1963) 首先发现并研究了视觉搜索的非对称现象。典型的搜索非对称的实验由Treisman 设计。Treisman自八十年代以来进行了一系列非对称性搜索实验,其中拓扑特征与非拓扑特征的非对称性是较为复杂的一种,而且结果也不确定。Treisman应用封闭圆和开口圆做靶子分别进行视觉搜索的实验。以封闭圆和开口圆作为靶子,开口的大小分成三种,分别占圆周长的1/2,1/4和1/8。实验结果发现对这两类靶子的搜索存在着强烈的非对称性,开口圆的搜索是快速的,基本不受开口大小和干扰项数目的影响;但是,封闭圆的搜索却是较慢的、系列的。总体上,开口圆的搜索要快于封闭圆的搜索。 本实验通过对封闭圆和开口圆分别做靶子进行视觉搜索实验,来了解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现象以及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在前注意加工中的作用。 2.方法 2.1 被试 某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19名。 2.2器材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选择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实验。 2.3实验材料: 靶子:开口圆或封闭圆。 开口大小:三种,1/2、1/4、1/8(指开口占圆周长的比例)。 画面大小:干扰项的数目,1个、6个、12个。 2.4实验设计 采用3×3×2×2的组内设计。 自变量一:画面大小A,即干扰项的数目,其中A1=1,A2=6,A3=12; 自变量二:开口大小B,即开口占圆周长的比例,其中B1=1/2,B2=1/4,B3=1/8; 自变量三:是否开口C,其中C1=开口圆,C2=闭口圆; 自变量四:有无靶子D;其中D1=有靶子,D2=无靶子。 因变量为反应时间。 2.5实验程序: 按实验要求在屏幕上搜索一段圆弧(开口圆)或一个圆圈(封闭圆)。搜索到了,请按下红键;如果没有找到,请按下绿键。如果按错键,要求立即改正。每六个试次后休息10秒钟。每六次试验后休息10秒钟,共6组试验,即36次试验。 2.6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19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进行一系列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总体结果。

广告语,论文

广告语,论文 篇一:关于广告语言的毕业论文 一、唐宋时代背景与诗词的发展状况 (一)唐代的时代背景和诗的发展状况 唐代(公元618—907)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从“贞 观之治”到开元天宝年间,即公元七世纪中叶到八世纪中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追忆说:“忆昔开元全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代水陆交通发达,中外商贾南来北往,沿途贸易,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联系和各地商品的流通,商业空前兴旺。《全唐诗·卷十八》中记载:”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可见当时从商者甚重。京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长安兴建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2年),至唐时,其规模有了更大的拓展,周围长70里,南北宽15里,东西宽18里,城分宫城、皇城、外郭成三部分。长安城内有东西二市,是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东市主要经营来自全国的土特产,共有220多个行业;西市是少数民族商人和外国客商进行贸易的地方。此时东京洛阳也有130行,3000余店肆。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专业性行市,如米市、草市、丝市、药市等。 在文学艺术上,唐代文人互相酬赠唱和,切磋琢磨,取长补短,蔚然

成风。如初唐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盛唐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中唐的刘长卿、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温筠庭、李商隐等,他们之间都有创作上的交流启发,对形成流派,繁荣唐代文学起了推动作用。 (二)宋朝时期的时代背景和词的发展状况 北宋时期,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安定社会秩序,奖励生产的办法,使封建经济从唐末的严重破坏中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尤其是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使手工业和商业得以迅速发展,经济再度回升。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经营方式也较前朝有着显著的不同。唐代基本上保留着秦汉以来的坊市商业制度,都市的贸易时间仍有严格的管制,官府对市肆的干涉也比较多。而宋代则打破了坊市的束缚,不但住宅和商业区的围墙被废除,而且可以在大街小巷等处临街开设店铺,形成了居民住宅与商业店铺混杂交错的局面,使各行业自由买卖,自由竞争,商业活动有了更广泛的活动余地。商业的迅速发展,使一些服务性行业应运而生。茶坊、酒楼、饭馆、客店遍布街头巷尾,生意兴隆。北宋时期商业广告就是在这种雄厚的商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选题

视觉传达的相关问题研究: 1、设计科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问题 2、视觉传达的有效性问题 3、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辩证思考 4、关于视觉传达的主体与客体问题研究 5、视觉传达的功能性研究等 6、视觉传达媒介研究 图形创意 1、图形创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问题研究 2、图形创意训练方法研究 3、视觉图形与概念传达问题的研究 4、图形创意表现手法的研究 5、图形创意法则研究 6、摄影类图形创意分析 7、绘写类图形创意分析研究 8、图形创意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9、图形创意与构图的关系分析研究 10、图形创意信息传递的研究 11、图形创意与电脑辅助设计的研究 12、图形创意与插图的关系 13、图形创意的手法和材料的研究 14、图形创意种色彩的研究

15、图形创意的形象演绎过程的研究 16、图形创意与团关系的研究 招贴设计研究 1、广告的定位问题研究 2、广告的媒体研究 3、招贴画的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研究 4、招贴画的设计元素研究(图形、色彩、文字、图形、板式、装饰性的点线面、标志) 5、招贴设计创意思维研究 6、招贴设计的教育性功能研究、 7、招贴设计二维空间尺度研究 8、绘画手段在招贴设计制作中应用研究 9、招贴新形势的探索研究等 书籍装帧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1、书籍装帧新型结构探索研究 2、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索研究 3、读者类群的分析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定位研究 4、书籍类别的分析与书籍装帧风格研究 5、书籍装帧设计材料的探索与研究 6、影响书记传播推广比设计因素研究 7、民族图书设计的探索研究 8、系列书籍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9、书籍设计之中版式、色彩、构成、文字、图形等元素的探索研究 10、封面设计与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关系 11、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封面、扉页、环衬、勒口、次目、空白页、赠献、版权页的整体配合关系的研究 12、插图相关问题的研究 包装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1、包装设计中的材料探索与研究 2、包装设计中的结构探索与研究 3、包装设计中内外包装的和谐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4、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构成、文字、图形、肌理等元素的研所与研究 5、包装设计中不同产品的消费群定位分析研究 6、系列包装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7、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地域性的探索与研究 8、包装设计中造型的探索与研究 9、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10、包装设计与产品附加值的探索与研究 11、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探索与研究 12、包装设计中广告与宣传效应作用的探索与研究 13、礼品包装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VI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1、企业标志设计与企业精神的探讨与研究

视觉搜索

实验目的:通过对封闭圆和开口圆分别进行视觉搜索,了解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现象。 实验介绍: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 英文名称:FIT 简介: 非对称性搜索是指在若干个甲类项目(干扰项)中找到一个乙类项目(靶子),与从同样的若干个乙类项目(干扰项)中找到一个甲类项目(靶子),两者的搜索速度有显著差异,出现非对称现象。也就是说,当甲乙两类项目互易靶子或干扰项的角色时,搜索所需时间不同。 Treisman自八十年代以来进行了一系列非对称性搜索实验,其中拓扑特征与非拓扑特征的非对称性是较为复杂的一种,而且结果也不确定。Treisman曾经用封闭的三角形和角做靶子分别进行搜索实验,结果表明三角形靶子的搜索快于角。这提示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但是封闭性是否为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一直存在争论。Julesz(1981)根据他的质地分离实验结果否定封闭性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他认为自由线段的终端或终端子(terminater)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直线与角都有两个终端子,而三角形没有终端子。如果要用终端子来说明上述三角形和角的搜索非对称性,那就意味着,从有终端子的干扰项中搜索无终端子的靶子要快于相反的条件。但是在另外一个实验中,Treisman应用封闭圆和开口圆做靶子分别进行视觉搜索的实验却发现了与三角形实验相反的结果。以封闭圆和开口圆作为靶子,可以研究封闭性和线段终端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开口的大小分成三种,分别占圆周长的1/2,1/4和1/8。实验结果发现对这两类靶子的搜索存在着强烈的非对称性,开口圆的搜索是快速的,基本不受开口大小和干扰项数目的影响;但是,封闭圆的搜索却是较慢的、系列的。总体上,开口圆的搜索要快于封闭圆的搜索。比较以上的两个实验,结果令人困惑。三角形搜索快于角,这提示封闭性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但封闭圆搜索慢于开口圆又否定封闭性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Treisman尝试解释这种矛盾的结果,她设想三角形可能在某个其他的简单特征上有别于角或线段。开口圆具有的线段终端可在前注意阶段被觉察,因此开口圆可被快速搜索;而封闭性可看作封闭程度的连续体,可在不同程度上被封闭圆和开口圆共有,当二者差别大时(开口比例为1/2),封闭圆较易搜索,而开口小时搜索就慢。 总的来说,这个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实验通过对封闭圆和开口圆分别做靶子进行视觉搜索的实验,来了解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现象以及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在前注意加工中的作用。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 靶子:开口圆或封闭圆。 开口大小:三种,1/2、1/4、1/8(指开口占圆周长的比例)。 画面大小:干扰项的数目,1个、6个、12个。 实验程序: 按实验要求在屏幕上搜索一段圆弧(开口圆)或一个圆圈(封闭圆)。在实验中使用一号接口反应盒,搜索到了,请按下红键;如果没有找到,请按下绿键。如果按错键,要求立即改正。 每六个试次后休息10秒钟。 结果与讨论: 1.封闭圆和开口圆的非对称性搜索实验结果(建议取全班整体实验结果的平均数)。 表1 封闭圆和开口圆的非对称性搜索的时间(ms) 搜索项目开口圆封闭圆

(完整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及管理条例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及管理条例 一、毕业设计整体要求 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学习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一次总体实践过程。按照美术系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向,本届毕业生毕业设计本着切合市场实际,落实设计项目,完成全面的、整体的项目设计。毕业设计要求体现项目的整合性,表现的丰富性与创意性。 1、总的实施方案以美术系为准,请本届毕业生重视毕业设计,仔细解读并理解毕业设计实 施方案,严格按要求执行。 2、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方案依选题范围确定选题类别,一人一题,依照不同选题的具体 要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制作,不符合要求者,视为无效作品。 3、毕业设计工作和时间要严格按照学校和美术系的总体要求执行。学生要按照毕业设计题 目的要求,认真进行毕业设计的各项工作。对于没有按规定时间提交毕业设计作品的同学,教研室有权拒收迟交的毕业设计作品。 4、设计能充分表现设计的主题,达到设计目的,视觉效果统一。设计创意与表现手法独到, 视觉吸引力强,展示效果风格独特,能体现时代新精神和新审美。 5、严格杜绝在网上或文献上直接下载或抄袭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同学之间作品不得雷同, 发现以上情况,教研室有权拒收并取消其毕业设计与答辩资格。 二、毕业设计选题范围与要求 毕业生可任选其一(学生如有其它意愿,在遵循总体要求的前提下,亦可另行选题,但须经指导老师和系部审核同意)。 (一)广告策划与设计 选择一种品牌或产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确定其品牌形象内容及广告定位、广告策略和媒介策略,撰写广告策划书,并进行以广告创意表现为主的视觉传播设计。 设计内容及具体要求: 1、选题操作性要强,有明确的诉求和品牌概念(可以选择概念策划)。 2、撰写广告设计策划书,要求策划书具备系统性、全面性。 3、创作作品形式为以下两种(可任选一种): A、企业形象或产品宣传系列广告媒体设计 要具有组合媒体形态,符合所宣传品牌形象的特点和要求,具有较好的展示效果(主题画面应体现于实际媒体之上,或以展示等空间形式表现主题)。媒介形式如:报纸杂志广告、招贴、网络广告、户外广告、实物展示等,根据传播策略及诉求需要自定。创作作品数量为不少于3张。

故事型电视公益广告语篇的介入评价分析

故事型电视公益广告语篇的介入评价分析 孙韵雪 (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广州510180) 摘要:以语篇的介入资源(engagement )为切入点,选取香港政府电视公益宣传广告(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 )中7个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故事型语篇为素材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公益广告语篇构建之解决模 式,选取了多角度介入,极大地增加了语篇的对话效果。同时,语篇通过缩小对话性空间来实现其广告诉求,虽然每个语篇都蕴含着多个角度的介入,从根本上说,语篇的话语指向只有1个。语篇采用否定与赞同的介入资源的搭配,形成了公益广告特有的修辞策略,以实现其劝说的人际功能和传达其社会目的。 关键词:公益广告;介入系统;评价理论中图分类号:H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10)01-0129-05 收稿日期:2009-11-30 作者简介:孙韵雪(1982-),女,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 广告语篇作为一种形式、风格多样的言语事件(speech event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广告可大致被划分为商业广告(commer - cial advertisement )、政治广告(political advertisement )和公益广告(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 )等几大类别。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方式告知或教育受众某一个有意义的社会议题,从而为公共利益服务。公益广告的投放者主要包括政府、慈善机构、宗教团体等非盈利组织。公益广告的推广有利于为社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突发的社会事件进行及时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引。公益广告的导向性与针对性促成了它强有力的说服效果,从思想上感染受众。 功能语言学界对广告语篇的分析始于上世纪90年代,很多学者从语类结构、语篇衔接与连贯和三大言语功能等角度对广告语篇,尤其是商业广告语篇进行了多层次的剖析。近年来,公益广告语篇也开始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青睐,黄国文[1]从广告诉求的角度分析公益广告语篇,对比了中英公益广告的差别并就有争议的语篇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对商业广告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深入细微,但对公益广告的人际意义探讨还比较薄弱,本文将从功能评价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故事型的电视公益广告如何利用介入 资源形成互动,达到劝说与教育的目的。 一、功能评价理论与介入系统 语言学界对语篇的评价研究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Labov &Waletzky [2]将“评价”纳入他们的叙述体系中,并认为它是区分复杂阶段和解决阶段的重要因素。在随后几十年间,针对语篇人际功能的研究,尤其是作者如何向读者传达态度与评价以构建主体间立场的研究日渐兴旺起来,如Biber &Finegan [3]对态度(stance )的研究,Huston &Thompson [4]对评价(evaluation )的研究,Martin [5]对功能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 )的提出、论证与探讨,以及Hyland [6] 对元语篇手段(metadis course )的分类与研究等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际评价立场,各有侧重,为我们展现了研究评价意义的多个维度,本文将立足于功能评价系统,在系统功能语法的范畴下分析公益广告语篇。 评价理论是由悉尼学派的Martin 等人于上世纪 90年代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人际功能所进行的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它主要研究个人如何运用语言去对事物作出评价,关注作者如何就某个事件或命题作出判断、表明态度、采取立场,并与读者协商。评价理论包括态度、介入、分级三个子系统。其中,介入(Engagement )子系统的理论来源于Bakhtin [7]提出的语篇的对话性概念,他认为语篇中存在两个以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25卷第1期2010年2月 Vol.25No.1Feb.2010

儿童视觉搜索的速度_正确率平衡_刘彤冉

儿童视觉搜索的速度-正确率平衡 刘彤冉1,施建农1,2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与认知实验室,北京100089)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处理速度-正确率平衡问题。方法:提出了“真实能力”和“使用策略”两个指标,而不采用传统的根据正确率的指标删除某些被试后再做统计的方法。结果:在儿童视觉搜索能力的发展中,对字母和汉字的真实搜索能力的发展存在这样的规律:搜索字母的真实能力从8到9岁有显著的提高,搜索汉字则从10到11岁有显著的提高,对数字的搜索则从7到12岁都有稳步的提高;而在搜索策略的使用方面:对于字母搜索的策略的显著提高出现在9到10岁的过渡,对数字搜索的策略在11到12岁有非常显著的提高。结论:新的统计方法支持了视觉搜索是以平行加工为主,部分存在序列加工的理论,而且其中的序列加工只和被试的策略有关,而与其真实能力无关。 【关键词】速度-正确率平衡;视觉搜索;儿童;认知能力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7)04-0359-04 Speed-accuracyTrade-offEffectonChildren’sVisualSearch LIUTong-ran,SHIJian-nong KLMH,InstituteofPsych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Wecreatedanewapproachtostudytheeffectofspeed-accuracytrade-offphenomenonwhich madeupsomeshortcomingsoftheclassicalapproach.Methods:Twoconceptsoftrueabilityandapplyingstrategyhavebeenusedtosolvetheproblemofchildren’ svisualsearchability.Results:In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trueabilityofvisualsearch,childrengotimprovementduring8to9yearsoldonthesearchforalphabets,andtheimprovementforChinesecharacterswasduring10to11yearsold.Inthedevelopmentofchildren’ sapplyingstrategy,thereweretwoim-portantperiods:from9to10yearsoldonalphabetsearchingandfrom11to12yearsoldonnumbersearching.Conclu-sion:Thenewapproachsupportsthatvisualsearchismainlyaparallelprocess,butapartlyserialprocess,andthelatterhasaverycloserelationshipwiththeapplicationofstrategy. 【Keywords】TheSpeed-AccuracyTrade-offPhenomenon;Visualsearch;Children;Cognitiveability 被试在完成认知任务时,他们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如觉醒水平,采用策略,年龄和对刺激本身的感知等,这些较难控制的因素和状况从19世纪以来就一直困扰着实验心理学家们[1]。在这些复杂的情况中存在一种现象:被试在进行认知任务时,会采取不同的反应策略,有的被试只求快速做出反应而使正确率降低,而有的被试则为了追求高正确率而降低反应速度;这种强调速度和正确率之间关系的状况,就是速度-正确率的平衡现象(speed-accuracytrade-offphenomenon,SAT)[2]。目前也有少数学者试图通过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3-7]。本研究试图通过采用一种新的统计方法来整合反应时和正确率之间的关系,并对速度-正确率平衡现象给予新的解释。 在以前的计算、统计中,速度和正确率是分开考虑的,即反应时和正确率两个指标是单独计算的,之后根据实验的需要而采用相关的数据。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反应时和正确率是同一个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的两个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又有着相当紧密和微妙的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再生硬的将两者分开考虑,但是两者并不属于相同范畴,不可直接的进行加减运算;这时统计学中的Z分数就可以派上用场,通过Z分数转化,不但原始数据的性质不会改变,而且可以对两组原始范畴不匹配的数据在Z分数转化后可以作加减运算。对整合后的数据意义的分析:经Z分数转化后的反应时,数值越大,表明行为反应越差,反之则越好;而对于经Z分数转化的正确率,数值越大,表明行为反应越好,反之则越差。这样就分为四类反应类型:既快又准的行为反应;不但慢而且犯错多的行为反应;只重视正确率而不顾反应速度的行为反应;只注重速度而不顾正确率的行为反应。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找出更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71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Z-SW-211)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与认知实验室》资助通讯作者:施建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5卷第4期?359 ?DOI:10.16128/https://www.360docs.net/doc/6a2951854.html,ki.1005-3611.2007.04.018

中美广告语篇中_软卖_与_硬卖_手段解码分析

第21卷 第3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1 No.3 2008年5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May 2008 —————————————— 收稿日期:2007 - 12 - 18 作者简介:丁俏蕾(1974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讲师,硕士。 中美广告语篇中“软卖”与“硬卖”手段解码分析 丁俏蕾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摘要:“硬卖”(理性诉求)与“软卖”(情感诉求)是广告语篇的两种基本表现手段。这两种技巧的运用比例 随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社会经济等因素而改变。通过对中美两国广告的解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不 同广告技巧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应用状况和其深层的社会、认知以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软卖;硬卖;解码;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08)03 - 0132 - 04 一、广告语言中的理性诉求与情感诉求 广告语篇,由于其积极强烈的人际沟通欲望和鲜明直接的说服目的,被众多的语言学家和学者们称为“独具魅力的交际语篇”。在广告中,无论是匠心独具的语篇结构,循循善诱的描绘说辞,激发共鸣的情感暗示,还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都直奔一个主题:让受众(观众或读者)信服,达到其说服目的,激起受众的购买欲望。广告语篇常巧妙地将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情感诉求糅合在一起,许多经典的广告往往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许多广告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认识到了“理性”与“情感”诉求这两项技巧在广告语篇中的广泛应用。美国学者Sandra E.Moriary 将广告称作为“与顾客的对话,为引起对方更多关注,往往提供最有利的信息,运用最有说服力的手段,吸引对方去购买、尝试或 行动”。[1]从上述定义可看出广告具有两大功能:提供信息的功能(即理性诉求)和说服的功能(即情感诉求)。同时,“没有一则广告是只具有单一的提供信息的功能或只具有说服功能的”,Vestergaard &Schroder 在1985年发表的《广告语言》中指出,“一则成功的广告必须是这两种功能的完美结合,成 功的广告,不仅能吸引顾客的头脑,还能冲击他们的内心,于理于情都有吸引力。”[2] 1992年,广告学和语言学专家Cook根据广告的运用技巧将广告分为“硬卖”(说理型)与“软卖” (情感型)两类。“硬卖型”广告是指广告从“硬指标”即商品的特征、价格、质量、和性能等方面向顾 客显示产品的竞卖能力,引导顾客作出广告暗示下的“理性分析”,使顾客自认为“理智”地产生了购买心理。而“软卖型”广告则通过对顾客心理活动的分析和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顾客的感情,使顾客主动产生购买商品的情感需求,并付诸于购买行动。如“养生堂龟鳖丸”象征着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爱妻牌洗衣机”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体贴,等等。Cook同时强调,“没有一则广告是纯“硬卖型”或纯“软卖型”的,精确地说这并不是广告的分类,而是在广告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技巧……这两种技 巧的运用比例随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思维、行为方式等因素而改变……”[3]目前对于广告语篇的研 究更多地侧重于对语言文字、语用手段和语篇结构的理论分析,根据笔者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章统计,还没有论文在文化视角下,运用统计软件对广告语篇的运用手段和技巧进行解码分析。本文拟选择中国和美国作为广告语篇的文化背景,对广告语言中“软卖”与“硬卖”手段进行解码分析。 二、解码的理论基础和统计研究的设计 (一)解码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Mccollum 认为“‘硬卖型’广告利用‘理性诉求’的技巧,用充分的理由与论据引导顾客注意广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