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Food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Food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Food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食品感官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食安1201 学号 12015001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4.12.03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长鼻王膨化夹心卷(蛋黄口味)420g(产地:浙江嘉兴); 伊达玉米味软糖(产地:广东省揭阳市); 金丝猴奶糖(原味)118g(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天使鲜米饼270g(产地:浙江杭州); 上好佳酸奶味硬糖(产地:上海市); 上好佳话梅糖(产地:上海市); 达利低糖海苔饼(产地:四川成都市); 达利香葱咸饼130g(产地:福建省泉州市); 饮用纯净水。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为评价员准备好所需容器及饮用纯净水,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呈送给评价员。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品尝四组样品,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后附问答表)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回收得的32份问答表统计酸味类型及甜味类型的数据,即样品一(上好佳酸奶味硬糖)、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样品四(金丝猴奶糖)的数据。数据汇总如下: 1、酸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得样品一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69; 气味=5.03 ;口感= 5.66;整体=5.66 ②JAR:味道=3.00 ; 气味=3.09 ;口感=2.97 ;整体=2.97 表2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人数统计数据 得样品二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25 ; 气味=5.06 ;口感=5.25 ;整体= 5.28 ②JAR:味道=3.44 ; 气味=3.34 ;口感=3.38 ;整体= 3.34 2、甜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表3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人数统计数据

理化检验实验室计划

理化检验中心计划 理化检验中心的楼房正在建造,如何建立好理化检验中心,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要的事情。我们知道,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极为重要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和企业主要活动的全过程。没有良好的质量管理,企业就无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应从各方面进行完善我们现有的检验项目。 一、完善的理化检验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是对如何开展工作的规定和保障工作按程序进行的依据,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理化检验管理体系,以保证理化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理化检验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观察、试验、测量,以取得证实产品质量客观证据的措施。理化检验工作是控制和提高产品内在质量的基础技术工作,是指导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而它的开展,有许多客观因素如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及理化分析用的检测设备等,同时也于理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理化检测保证体系,使理化检测方面的管理文件、技术文件、测试仪器设备、环境、人员以及质量记录等各方面规范化、标准化,保证理化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以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 二、文件管理 针对质检处现有的文件管理,进一步完善了理化检测管理目标和要求,完善了理化检测程序文件,制定了新的理化检验操作规程。理化检测管理程序文件作为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中企业级程序文件,在质检处的监督管理下,认真贯彻实施程序文件,以保证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统筹协调同理化检测有关的各项工作,具体如下: 1、根据理化检测管理程序,规定理化检测人员配备原则,制定理化工作管理及各类检测人员的岗位职责。

食品分析与检验

绪论 1、什么是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一门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和卫生状况的学科,是运用感官的、物理的、化学的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食品的组成成分、感官特性、理化性质和卫生状况进行分析检测,研究检测原理、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应用性科学。 2、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任务是什么? (1)根据指定的技术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对食品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及成品进行分析与检验,从而对食品的品质、营养、安全与卫生进行评定,保证食品质量符合食品标准的 要求 (2)对食品生产工艺参数、工艺流程进行监控,确定工艺参数、工艺要求,掌握生产情况,以确保食品质量,从而指导与控制生产工艺过程 (3)为食品生产企业成本核算、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基本数据 (4)开发新的食品资源,提高食品质量以及寻找食品的污染来源,使广大消费者获得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和经济卫生的食品,为食品生产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 (5)检验机构根据政府质量监督行政部门的要求,对生产企业的产品或上市的商品进行检验,为政府管理部门对食品品质进行宏观监控提供依据 (6)当发生产品质量纠纷时,第三方检验机构根据解决纠纷的有关机构的委托,对有争议产品做出仲裁检验,为有关机构解决产品质量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7)在进出口贸易中,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合同规定,对进出口食品进行检测,保证进出口食品的质量,维护国家出口信誉 (8)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检验机构对残留食物做出仲裁检验,为时间的调查及解决提供技术依据 3、食品分析与检验包含了哪些内容? 食品的感官检验 食品的理化检验: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功能性食品的检测转基因食品的检测食品包装材料和盛放容器分析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鉴定腐败变质食品的检验掺假食品的检测 第二章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一般程序 1、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一般程序:样品的采取及制备→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检验结果的数据处理 2、采样的原则是什么? (1)采样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采样数量应能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及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要求,一式三份供检验、复检与备查用,每一份不少于0.5kg (2)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一切采样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在检验之前应防止一切有害物质或干扰物质带入样品 (3)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写明采样单位、地址、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条件、包装情况、采样数量、现场卫生状况、运输、储藏条件、外观、检验项目及采样人等 (4)采样后应在4h内迅速送检验室检验,尽量避免样品在见眼前发生变化,使其保持原来的理化状态。检验前不应发生污染或变质、成分逸散、水分增减及酶的影响 3、采样的步骤有哪些? 需检验的批量食品(采样)→原始样品(混合、处理缩分)→平均样品→试样样品复 检样品保留样品 4、样品与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湿法灰化)、蒸馏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溶剂提取法(溶液层析法、浸泡法)、盐析法化学分离法(硫化和皂化法、沉淀分离法、掩蔽法)、色层分离法(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浓缩法(常压浓缩法、减压浓缩法) 5、数据处理方法 例:0.0121+25.04+1.05782=? 结果位数按小数点后面位数最少的计算 0.0121*5.64*1.06=? 结果按有效数字最少的计算 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 1、食品感官评价包括哪些? 味觉评价嗅觉评价视觉评价听觉评价触觉评价口感评价

食品感官分析的意义与特点

第一章概述 一、食品感官分析的意义与特点 与其他许多应用技术一样,食品感官分析或感官评价也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已成为许多食品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预测、顾客心理研究等许多方面的重要手段。食品感官分析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学、生理医学、仿生学的发展,新近开发的电子鼻、电子舌就是例子之一。 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不仅实用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可靠,而且解决了一般理化分析所不能解决的复杂的生理感受问题。感官分析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管理、产品开发以及广大消费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食品感官分析在新产品研制、食品质量评价、市场预测、产品评优等方面都已获得广泛应用。 与传统意义上的感官评价不同,现代感官分析不单只是靠具有敏锐的感觉器官和长期经验积累的某一方面的专家的评价结果,这是因为:由专家担任评价员,只能是少数人,而且不易召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感觉敏感性、嗜好和评判标准,所以评价结果往往不相一致;人的感觉状态常受到生理(如疾病、生理周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专家对评判对象的标准与普通消费者的看法常有较大差异;不同方面的专家也会遇到感情倾向和利益冲突等问题的干扰。为了避免传统意义上的感官分析中存在的各种缺陷,现代的感官分析试验中逐渐引入了生理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使得结果分析快速而准确。 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每次感官分析实验均由不同类别的感官评价小组承担,实验的最终结论是评价小组中评价员各自分析结果的综合。所以,在感官分析实验中,并不看重个人的结论如何,而是注重于评价小组的综合结论。 现代感官分析技术包括一系列精确测定人对食品中各种特性的反应,并把可能存在的各种偏见对消费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尽量解析食品本身的感官特性,向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该产品感官性质的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 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组织:包括评价员的组成、评价程序的建立、评价方法的设计和评价时的外部环境的保障。其目的在于感官分析实验应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在规定的程序下进行实验,从而使各种偏见和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测量:根据评价员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的行为反应、采集数据,在产品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表达产品的定性、定量关系。 分析: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来自评价员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它是感官分析过程的重要部分,可借助计算机和优良软件完成。 结论:在基于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判断,包括所采用的方法、实验的局限性和可靠性。 食品感官分析也是一门测量的科学,像其他的分析检验过程一样,也涉及到精密度、准确度和可靠性。统计学的应用可将风险降到很低的水平,感官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显著性为≤5%。 感官分析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除了食品行业外,在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也都涉及,如彩色电视的色调、音响器材的调音、塑料制品的外型、纺织品的手感等等。

食品感官检验 总结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资料第一章:食品感官检测 1,感官评价: 国标: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根据美国食品科技专家学会(IFT),感官评价(sensory evaluation)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感知到的食品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唤起:指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以使偏见因素最小; 测量(measure):指通过采集数据在产品和人感知之间建立起合理的、特定的联系; 分析(analyze)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解释(interpret):指对结果的解释,它是基于数据、分析所做出的合理判断;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的分类:

3,用人作为感官检验仪器的特点:(填空或是简答) 特点①:不一致性: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感觉差异,对同一事物 有不同反应; ②不稳定性: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其感觉也有差异; ③易受干扰;其影响因素有心情、时间、环境、周遭状况、过去经历、对所测项目熟悉程度。 4,感官检验的一般任务:①项目目标的确定;②实验目标的确定;③样品的筛选;④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人员培训、问卷;⑤设计、样品准备和呈送、数据分析方法;⑥实验实施;⑦分析数据;⑧解释结果。 第二章:人类的感官及反应 1,感官因素:(一)、外观包括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 ~ 颜色:是一种涉及物理及心理因素的现象,是给人最快、 最强的第一感觉;Munsell颜色系统的基本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大小和形状:指食品的长度、厚度、宽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等; ~表面质地:指表面特性,如光泽/暗淡,粗糙/平滑,干 燥/湿润软/硬酥脆/发艮等 ~透明度:指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浑浊度或透明度以及肉眼 可见的颗粒存在情况 ~充气情况:指充气饮料/酒类倾倒时产气的情况,可通过专门的仪器测试。(二)、气味/香气/香味: 挥发性成分进入鼻腔并被嗅觉系统捕获时,就感觉到了气味;

食品的感官评定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感官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感官分析方法一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味觉敏感度的测定、风味刻面检验、排序法、“A”-“非A”检验、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等7项国家标准(GB 12310~12316—90),为感官鉴别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南。在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都应按这些国家标准无一例外地参照执行。 对于实施质量感官鉴别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鉴定人员自身感觉器官必须机能良好,对色、香、味、形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对于非食品专业人员,还要求对所鉴别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其色、香、味、形有常识性的知识和经验。具体的要求在下文中还要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基本鉴别方法 (一)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如核桃的核仁变质所产生的酸败而有哈喇味,西瓜变质会带有馊昧等。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增减。在鉴别食品的异味时,液态食品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味的挥发;识别畜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一把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 食品气味鉴别的顺序应当是先识别气味淡的,后鉴别气味浓的,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在鉴别前禁止吸烟。 (三)味觉鉴别法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法定计量单位的是(D) A.里B.磅C.斤D.千米 2.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A ) A.赖氨酸B.甘氨酸C.丙氨酸D.丝氨酸 3.下列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A) A.敌百虫B.六六六C.DDT D.毒杀芬 4.斐林试剂与葡萄糖作用生成红色的(C )沉淀 A.CuO B.Cu(OH)2 C.Cu2O D.Fe(OH)2 5.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 )A.两分子葡萄糖B.两分子葡萄糖C.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D.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6.下列物质中属于B族黄曲霉毒素的是(B ) A.黄曲霉毒素G1 B.黄曲霉毒素B1 C.黄曲霉毒素G2 D.2-乙基G2 7. 维生素D缺乏引起下列哪种疾病(A ) A.佝偻病B.不孕症C.坏血病D.神经炎 8.下列属于多糖的是(C) A.乳糖B.果糖C.淀粉D.麦芽糖 9.物质的量的法定计量单位是(A ) A.mol B.mol/L C.g/mol D.g 10.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所用的基准试剂是(B) A.CaCO3 B.Na2CO3 C.NaOH D.KOH

11.下列维生素中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B) A.烟酸B.维生素A C.维生素B1 D.生物素 12.下列属于双糖的是(D) A.果糖B.淀粉C.葡萄糖D.蔗糖 13.下列属于人工甜味剂的是(A ) A.糖精钠B.甜叶菊糖苷C.甘草D.麦芽糖醇 14.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A ) A.气体B.液体C.固体D.胶体 15.下列属于天然着色剂的是(B) A.姜黄素B.胭脂红C.靛蓝D.新红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分) 16.20℃时,1% 的纯蔗糖溶液的锤度为。 17.免疫分析法是利用抗原与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分析的方法。 18.亚硝胺又称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和。 19.酱油中氨基酸是酱油的主要成分,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酱油的鲜味程度,是衡量酱油优劣的重要指标。我国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是。 20.碳水化合物的化学通式是。 21.食品检验的内容主要分为营养成分和。 22. 铅能与二硫腙作用生成配合物。 23.检验需要量应根据检验项目的多少和采用的方法来决定,一般每个食品样品采集1.5kg即可满足要求,并将样品分为、复验和备查三部分。 24.食品样品无机化处理主要分为湿法消化法和。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一:前言 (3) 二:选址 (3) 三:实验室布局规划 (3) 1、实验室功能性房间规划 (3) 2、实验室配电规划 (4) 3、实验室上下水规划 (4) 4、实验室通排风规划 (4) 5、实验室消防系统规划 (5) 四:实验室仪器设备规划 (5) 1.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 (5) 2.分析仪器部分 (6) 五:实验室三废处理 (6) 1、废气处理 (6) 2、废水处理 (7) 3、废渣处理 (7) 六:实验室家具设计规划 (7) 一:前言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在功能上涉及到给水、排水、通风、排风、强电、弱电、空调、消防、废气废液处理和集中供气等复杂的工艺技术,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安全、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因素,因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是同时在专业上涉及到食品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食品

感官评定等多个学科,因此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对研究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其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选址 1.实验室应选在清洁安静的地方,远离生活区、锅炉房等交通要道; 2.实验室应选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3.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取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4.实验室估计面积在160m2左右,估计价格在150万元左右。 三:实验室布局规划 1、实验室功能性房间规划 1.1 样品前处理室 面积:15m2,配有通风处一台,工作台,有独立的排风管道和下水管道。1.2 理化室(综合实验室) 分类:无机理化室、有机理化室;面积:20m2/间;通风橱2台/间;并且有中央台、边台、独立于生活用水的上下水管道,便于废水的处理与集中并设有独立的通风管道。 1.3 理化分析室 色谱室面积20m2,配有色谱仪和光谱仪;光谱室面积15m2,配有光谱分析仪。 1.4 高温室 面积15m2,配有高温台和三相电380V。 1.5 天平室 面积:10m2,配有工作台,专用天平台和三不同标准的天平各两台,共六台。 1.6 药品室和留样室 面积:15m2;配有样品柜,工作台;要求通风良好并且具有外排管路。 1.7 小型仪器室 面积:15m2;配有分光光度计,显微镜等小型仪器,工作台。 1.8 办公室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令狐采学 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 1)不稳定性 2)人容易受到干扰 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 何克服避免): 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 之间 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项目目标的确定 2)实验目标的确定 3)样品的筛选 4)实验设计 5)实验的实施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二、填空题: 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T )

理化实验室布局

理化实验室得设计与布局 一、设计要求 1、环境要求 1、1、通风: 实验室经常由于实验时间长,人员多与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浊,对人体不利。为了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得、可致病得或毒性不明得化学物质与有机气体,实验室中应有良好得通风,必要时应设空调。通风设备有:通风柜、通风罩或局部通风装置。除了楼主提到得外,需要注意有机溶剂前处理与使用电炉进行前处理得通风柜应分别布置在不同得实验室,局部排风装置与排风罩必须具有足够得功率,否则实际工作中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1、2 湿度与温度: 实验室要求适宜得温度与湿度。室内得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与气流速度等,对在实验室工作得人员与仪器设备有影响。夏季得适宜温度应就是18-28℃,冬季为16-20℃,湿度最好在30%(冬季)-70%(夏季)之间。除了特殊实验室外,温湿度对大多数理化实验影响不大,但就是天平室与精密仪器室应根据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控制 1、3 洁净度: 经常保持实验室得清洁就是非常重要得。室外大气中得尘埃,借通风换气过程会进入实验室,实验内含尘量过高,空气不净,不

但影响检测结果,而且,其微粒落在仪器设备得元件表面上,可能构成障碍,甚至造成短路或其她潜在危险。洁净实验室就是要花银子得,建议不就是特殊需要可不进行洁净实验室设计,若有需要可以对大型精密仪器室、特殊实验室进行设计,一般达到万级净化要求即可。若有多个洁净实验室,送排风系统应各自独立设计,独立使用。 2、设施要求?2、1 供水与排水、排污: 实验室都应有供排水装置,排水装置最好用聚氯乙烯管,接口用焊枪焊接。化学检验实验台有可能都应安装水管、水龙头、水槽、紧急冲淋器、洗眼器等,一般实验室得废水无须处理就可排入城市下水网道,而实验室得有害废水必须净化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网道。现代化得实验室都应建设配套得污水处理站,一般实验室得废水无须处理就可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对高浓度得酸碱废水应先中与再排入污水处理站,对此类废水得排放建议采用耐酸减得排水管道,从实验室直接排放到处理站,对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得实验室应安装耐有机溶剂得排水管道,例如可采用铸铁管接入污水处理站,也就就是说,实验室应根据不同功能,采用不同材料得排水管道,分别设计相互之间不交叉,分别排放到污水处理站。实验室得有害废水必须净化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网道。实验室得供水有自来水与实验用纯水,除了自来水,建议安装纯水处理装置,保障实验室用水,并且再相关实验室纯水终端加装超纯水处理装置,满足精密仪器使用要求。

食品感官评定试题答案.doc

一、简答题(本题总分55 分,每小题 5 分) 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 答:是用于揭示、测量、分析和说明食品或材料在为人的视、嗅和触等感觉器官所接受时的特性的一门 学科或是用人们的感觉器官(即嗅、味、触、听、视)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2 分)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分析( 1 分),其原因如下( 2 分): (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分析方法简单、应用; (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 (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 (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 2、感官评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要求? 答:( 1)分析型感官评定(分) 特点:将人作为测量仪器来测定试样感官质量性质及其差别,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只有具有一定感觉灵 敏度的人才能参加此类试验;评价结果不反映评定员主观喜好或接受性。( 2 分) (2)偏好型感官评定(分) 特点:以物品为工具来测定人对物品的感受官嗜好性,市埸研究时常用;对参加感官评定的人的感觉灵敏 度无要求;对试验方案,参加试验者的人群特点有许多要求,如年龄、性别、生活水平、文化素养、 地区、生活习惯、嗜好和宗教习俗等。( 2 分) 3、什么是感觉阈?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感觉器官所能感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的灵敏程度。( 2 分) 感觉阈可分为: 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分) 差别阈:是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分) 4、什么是味觉?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是如何分布的(见下图 )? 答: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人的味觉感受器进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 2 分) 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的分布见下图( 3 分) 5、视觉对感官评定有何影响? 答:( 1)食品处于正常颜色才会使味、嗅觉评定正常,否则灵敏度下降或不能正确感觉( 2 分) ( 2)色泽对分析评价食品具有的作用( 3 分) ☆ 便于挑选食品和判断食品质量 ☆ 影响对该食品的食欲 ☆ 有助于判断该食品所应具有的特征 6、试述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和嗅觉的基本特性。 答: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 2 分): 空气中气味物质分子在呼吸作用下进入嗅感区,吸附和溶解在嗅黏膜表面→ 进而被嗅细胞所感受→ 嗅细胞将所感受的气味刺激通过传导神经以脉冲信号形式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嗅觉。 嗅觉的基本特性( 3 分): ⑴嗅觉疲劳:嗅觉长期作用于同一气味刺激而产生的适应现象 特点: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或嗅感消失有一段时间间隔;产生嗅觉疲劳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刺激疲 劳发生后嗅觉灵敏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⑵气味的相互影响 两种或两种以上气味混合时可能产生:主要气味特征受压制或消失,无法辨认混合前气味;混合后无味而发 生“中和作用”;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它气味特征保持不变;原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新气味;保 留部分原气味特征,同时产生新气味。

微生物检验室、理化检验室设计方案

1.微生物检验 一、微生物实验室概况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负责各类微生物项目的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乳酸菌、双歧杆菌、罐头商业无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分区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 无菌室一般为4 - 5 平方米、高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辟于微生物实验室内。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 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 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2. 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安装在外室中央。 (3)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来苏儿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 (4)内室应有酒精灯、常用接种工具、不锈钢制的刀、剪、镊子、70%的酒精棉球、工业酒精、载玻璃片、特种蜡笔、记录本、铅笔、标签纸、胶水、废物筐等。

食品感官分析

食品感官分析 第一章概述 1. 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 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 3. 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4. 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5. 食品感官分析的适用范围:食品的评比、消费者的择食、开发新产品。 第二章感觉的基础 1. 感觉是生物(包括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能,是外部世界通过机械能、辐射能或化学刺激到生物体的受体部位后,在生物体中产生的印象和(或)反应。 2. 感官通常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①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②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③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④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⑤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3. 感觉阈值是指刚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各种感觉的感觉阈分为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4. 绝对阈: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的两个阈值。 5. 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或者是最小可察觉差别水平( JND)。 6. 影响感觉的因素: 1) 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现象、阻碍现象。 2) 温度对感觉的影响: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25?30)C 的范围内。 3) 年龄与生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各种感觉阈值都在升高,敏感程度下降,对食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变 化。另外,人的生理周期对事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的感觉敏感度。 7. 疲劳现象:疲劳现象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当一种刺激长时间施加在一种感官上后,该感官就会产生疲劳现象。 第三章食品感官分析的环境条件 1.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应达到的要求: I 一般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应建立在环境清净、交通便利的地区,周围不应有外来气味或噪声。 II 功能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III 试验区内的环境要求:这里专指试验区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室温、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程度。(1) 试验区内的微气候:①温度和湿度:室温保持在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眩右。②换气 速度: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③空气的纯净度:检验区应安装带有磁过滤器的空调,用以清除异味。 (2) 光线和照明:桌面上的照度应有300?500lx ,推荐的灯的色温为6500K。 (3) 颜色:检验区墙壁的颜色和内部设施的颜色应为中性色,以免影响检验样品。 (4) 噪声:检验期间应控制噪声,推荐使用防噪声装置。 2.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中隔挡的数目一般为5?10个,但不得少于3个。 3. 样品制备的要求: (1) 均一性:所谓均一性就是指所制备的样品的各项特性均应完全一致,包括每份样品的量、颜色、外观、形态、

食品分析实验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

食品实验食品感官检验实验 一、基本味觉训练实验 (一)实验内容 练习甜、酸、咸、苦四种基本味觉的评价方法。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品尝学会判别基本味觉,对感官鉴定有初步了解。 2、掌握味觉评价的方法。 (三)试剂及溶液 1、蔗糖贮备液(20g/100mL):称取50g蔗糖,溶解并定容250mL。 2、蔗糖使用液:分别取20、30mL贮备液,稀释、定容1000mL,配成浓度为0.4g/100mL、0.6g/100mL的溶液。 3、NaCl贮备液(10g/100mL):称取25g NaCl,溶解并定容250mL。 4、NaCl使用液:分别取8、15ml贮备液,稀释、定容1000mL,配成浓度为0.08g/100mL、0.15g/100mL的溶液。 5、柠檬酸贮备液(1g/100mL):称取2.5g柠檬酸,溶解并定容250mL。 6、柠檬酸使用液:分别取40、80mL贮备液,稀释定容1000mL,配成浓度为0.04、0.08g/100mL的溶液。 7、硫酸奎宁贮备液(0.02g/100mL):称取0.05g硫酸奎宁,溶解(水溶70~80℃)、定容250mL。 8、硫酸奎宁使用液:分别取10、40ml贮备液,稀释、定容1000mL,配成浓度为0.0002、0.0008g/100mL的溶液。 (四)仪器 1、4个250mL、12个500mL容量瓶。 2、12个50mL、1个100mL、1个500mL烧杯。 3、10、20、25、50mL移液管各2支。 4、1个25mL、1个50mL量筒。 5、电子天平、洗瓶、滴管、吸球、漏斗、样品匙。 (五)实验步骤 1、对于每个试液杯(50mL烧杯),先取一个三位数,然后随机排列样品顺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复习题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1. 食品仪器检测分析常用的有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 2. 水是食品中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食品水分含量差别很大,乳粉中 水分的含量应控制在 3. 选择萃取的深剂时,萃取剂与原溶剂 4. 使空白测定值较低的样品处理方法是 5.色谱分析法的作用是 6. 测定样品灰分时,常加入碳酸钙与样品一起灰化,则碳酸钙的作用是 7.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质量正确的读数是() 8. 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9. 在样品的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容器、储样场所、() 10. 样品烘干后,正确的操作是 11.除了用干燥法测定液态食品水分含量外,还可用的间接测定法是 12.用波美密度计测定酱油密度时,正确读数是( )。 13. 耐碱性好的灰化容器是() 14. 样品保存的原则是() 15. 干法灰化方法优点是() 16.溶剂提取法可用于提取() 17.湿法灰化方法缺点是() A.产生有害气体 B.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C.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D.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18.根据食品中水分在性质和作用上的差异,可分为两种存在形式,即为和。测定水分含量约18%的面

包水分含量时,采用方法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 果。 19.感官检验的种类包括、、和。 20. 折光法是通过__________ 的分析方法。它适用于__________ 类食品 的测定,测得的成份是 __________含量。常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 名词解释题 1.简单随机抽样 2.相对密度 3. 旋光法 4. 感觉阈 简答 1.食品感观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蒸馏法以及常用的蒸馏方法? 3.温度对密度、折光率和旋光度有何影响? 六、计算题 1.某检验员要测定某种面粉的水分含量,用干燥恒重为24.3608g的称量瓶称取样品 2.8720g,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3小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27.0328g;重新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2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26.9430g;再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2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26.9428g。问被测定的面粉水分含量为多少?

食品感官检验总结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资料 第一章:食品感官检测 1,感官评价: 国标: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根据美国食品科技专家学会(IFT),感官评价(sensory evaluation)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感知到的食品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唤起:指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以使偏见因素最小; 测量(measure):指通过采集数据在产品和人感知之间建立起合理的、特定的联系;分析(analyze)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解释(interpret):指对结果的解释,它是基于数据、分析所做出的合理判断; 特点①:不一致性: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感觉差异,对同一事物 有不同反应; ②不稳定性: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其感觉也有差异; ③易受干扰;其影响因素有心情、时间、环境、周遭状况、过去经历、对所测项目熟悉程度。 4,感官检验的一般任务:①项目目标的确定;②实验目标的确定;③样品的筛选;④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人员培训、问卷;⑤设计、样品准备和呈送、数据分析方法; ⑥实验实施;⑦分析数据;⑧解释结果。 第二章:人类的感官及反应 1,感官因素:(一)、外观包括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 ~ 颜色:是一种涉及物理及心理因素的现象,是给人最快、

最强的第一感觉;Munsell颜色系统的基本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大小和形状:指食品的长度、厚度、宽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等; ~表面质地:指表面特性,如光泽/暗淡,粗糙/平滑,干 燥/湿润软/硬酥脆/发艮等 ~透明度:指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浑浊度或透明度以及肉眼 可见的颗粒存在情况 ~充气情况:指充气饮料/酒类倾倒时产气的情况,可通过专门的仪器测试。 (二)、气味/香气/香味: 挥发性成分进入鼻腔并被嗅觉系统捕获时,就感觉到了气味; ?? 感官检验中,食物的气味通常叫香气。化妆品和香水的气味则叫香味; ?? 食物的香气是通过口中的嗅觉系统感知到的; Eg: 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甜香味、腐腥味 (三)均匀性和质地:要用嘴来获得,但不是味觉和化学体验,包括黏稠性(同质的牛顿流体)、均匀性(非牛顿流体或非同质的液体和半固体)和质地(固体或半固体);黏度:液体在某种力(如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不同物质的黏度差异很大,如水、某些胶体物质等; 均匀性:指果汁、糖浆、调味酱、化妆品等的混合状况; 质地:定义有多种,如对压力的反应,可被当作机械性能,通过手指舌上腭或唇上肌肉的动感感应来测定,如硬度、黏着性、聚合性、弹性、黏性等。 (四)、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包括香气、味道、化学感觉因素等; 香气:由口腔中的食品逸出的挥发性成分所引起的通过鼻腔获得的嗅觉感受; 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所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味觉感受; 三叉神经感:也叫化学感觉,是口腔和鼻腔黏膜内的神经末端所感知到的刺激感或侵入感。 (五)、声音:听觉系统感受到的食品发出的声响,包括音调、音量、持续性; Eg:食品清脆的咯吱咯吱声。 2,人的感觉因素:(一)视觉、(二)触觉、(三)味觉、(四)嗅觉、(五)听觉、(六)三叉神经的风味功能因素、(七)感官的相互作用、(八)阈值及阈值以上的感受 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类神经系统反映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一种特殊功能,是大脑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及外界和自身变化情况的一种认知。 感觉阈(Sensation Threshold ):感官或感受器所能接受刺激变化的上下限,以及在这个范围内对最微小变化产生感觉的灵敏度。分为绝对阈和差别阈。 察觉阈(Detection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也叫刺激阈,但通常直接称之为阈值。 差别阈(Difference Threshold):指感官所能接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阈不是一个恒定值,它会随一些因素而变化。 (一)、强调味觉:(重点掌握) 味觉的产生是口腔内味蕾对味道刺激的感觉 味觉是一种化学感觉,涉及到味蕾对溶解在水、油或唾液中刺激的辨别。味觉是由味蕾感受到的; 味蕾:味觉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表面、上颚的粘液中和喉咙周围,由大约30~50个细胞成簇聚集而成,味觉感受器就分布在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上; 可溶性呈味物质→味蕾(味细胞)→感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内容

实验一阈值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三种基本味酸、甜、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掌握标度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三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三种基本味的识别;基本味觉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标度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每位学生品尝事先给定样品的味道,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并统计个人的正确率,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氯化钠、柠檬酸、蔗糖; (2)样品制备 储备液:蔗糖32g/L、氯化钠3g/L、柠檬酸0.5g/L,分别配制各种溶液,于室温下保存; 样品液:三种基本味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蔗糖0.4、0.8、1.6g/100mL;氯化钠0.08、0.16、0.32g/100mL;柠檬酸0.02、0.04、0.08g/100mL。 (3)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1-1与表1-2中。 表1-1 味觉测定 姓名地点 样品编号未知样酸味咸味甜味

表1-2 阈值测定 姓名地点未知甜味酸味咸味样品编号 记录 注:○无味;×察觉阈;××识别阈; ×××识别不同浓度,随识别浓度递增,增加×数。 五、思考题 1.实验环境对品评实验有何种影响? 2.影响个人嗅觉和味觉的因素有哪些?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评价员不要相互商量评价结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二感官差别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方法,熟悉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制定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实验方案; 2.通过实验比较所给定三个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的甜度,并排序; 3.使用标度,估定三个样品的甜度; 4.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每个人分别记录品尝结果,将样品按照甜度强度排列顺序;按照12人/组分组,统计各组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2)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2-1与表2-2中。 表2-1 三种饼干甜度评定 姓名班级学号 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样品编号783 931 657 甜度顺序 估定甜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