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精神征文范文优秀篇

嘉庚精神征文范文优秀篇

我们都知道,集美,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而集美是个美丽、静谧而又整洁的地方。

高大的行道树在微微的海风里婆娑。陈嘉庚先生创办和资助的学府隐藏在绿树之中,学子

的朗朗书声绽开了先生的微笑,大海均匀的涛声,像先生均匀的呼吸。

陈嘉庚先生17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

的精神,经过艰苦创业,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下面有整理的嘉庚

精神征文范文,欢迎阅读!

嘉庚精神征文范文1

11月22日下午,集美区隆重召开纪念区侨联成立50周年会议,海外嘉宾和各级领导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区侨联走过的50年历程,展望侨联事业的美好前景。

参加本次纪念会议的海外嘉宾有世界李氏宗亲总会副会长、马来西亚槟城中华总商会

执行顾问、慈善基金信理、拿督李雅和,澳大利亚全澳华人联络会全国秘书处主席、太平

绅士洪绍平,新加坡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及亲友代表团陈嘉谋、黄秀[伉俪携公子陈泽

南伉俪、陈嘉麟、苏诗琳伉俪、魏达人、魏达勇伉俪及柯国金伉俪等13人,新加坡汪氏

总会主席席汪家裕伉俪携公子汪绥昌、厦门集美侨乡经济促进会会长蔡罗莎、加拿大北美

集美校友会会长、厦门南顺鳄鱼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宏等20余人。

省侨联副主席陈式海、省侨联副主席、厦门市侨联主席王德贤、集美区委副书记、区

长黄晓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启德、副区长蔡冬梅、区政协副主席、侨联主席陈友谊,以及省侨联机关领导、集美学校委员会、集美校友总会、厦门市各区侨联领导、厦门

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侨联领导、集美区各镇(街道)分管侨联的领导、区侨联名

誉主席陈忠信、陈月莲、高正其和区侨联常委、委员、青年委员会委员120余名代表出席

了会议。

会议由区侨联常务副主席陈群英主持。区侨联主席陈友谊在会上做工作报告,总结了

区侨联50年来在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充分挖掘丰富侨源、服务中心大局、凝聚侨心侨智,成为区委、区政府联系和服务广大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侨益、服务

归侨、兴办公益、开展联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并要求要围绕共圆中国梦目标加

强侨联工作,积极投身区委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在爱侨、惠侨、护侨上要有新举措、新机制,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进侨联事业不断发展。

陈式海代表省侨联对集美区侨联成立50周年表示祝贺。他说集美人文底蕴深厚,侨

务资源丰富,尤其集美学村学子遍布世界,是集美区独特的资源宝库。希望集美侨联高举

嘉庚精神旗帜,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力,拓展海外联谊工作,大力发展华文教育,打

造全国华侨文化的品牌名片,在新的形势下,探索创新特色工作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

侨务侨联工作的典范。

王德贤主席代表市侨联对集美区侨联成立50周年表示祝贺,并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我还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的精神。陈嘉庚支持和帮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因为他知

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后来,他创办了《南洋商报》,并组织华侨,开展反日活动。他发出了“宁愿站着死,也不愿倒着生”的豪言壮志。陈嘉庚的爱国之情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的精神。

通过您这几天苦口婆心的教育和我父母的帮助,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都怪我以

前不懂事,从今往后我一定认认真真的学习,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作业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不懂就问,每次考试都认真对待,考前认真复习,考后认真听老师的试卷分析,争取弄懂

试卷上的错题,有些学科争取建个错题本。努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进步**名,请老师相

信我,也请同学们监督和帮助我。

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晓舟表示,近年来,集美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不断进步,人民

安居乐业。今年下半年以来,围绕省市委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美丽厦门战略规

划的决策部署,集美区提出“人文集美” 发展战略,将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指明目标、方向、途径。他希望侨联能够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大限度把广大华

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拓展海外联谊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使区侨联真正成为

归国侨眷和海外侨胞之家,不断增强侨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区上下要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回信精神为动力,为加快推进人文集美发展战

略作出新的贡献。

一个名字就是一座丰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在建设美丽厦门、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奋斗过程中,嘉庚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同样催人奋进。在

《异乡创弘业》、《故乡开基业》、《自强展宏图》篇章里,展现嘉庚先生以勤劳执着、

诚信果毅、自强不息的精神拼搏开拓,创立了一个华侨商业王国,并倾资兴学,教育救国,先后创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

我们都知道,集美,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而集美是个美丽、静谧而又整洁的地方。

高大的行道树在微微的海风里婆娑。陈嘉庚先生创办和资助的学府隐藏在绿树之中,学子

的朗朗书声绽开了先生的微笑,大海均匀的涛声,像先生均匀的呼吸。

嘉庚精神征文范文2

陈嘉庚,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他带回了国外的优秀技术,是他对于祖国所做出的捐赠,才使中国能够发展到现在一个富强昌盛的世界强国,都是他的功劳:是他在清政府腐

败时,受到了孙中山思想的启迪,向往进步,甚至还在中国同盟会盟书上发誓签名:“驱

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有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有渝此,任人处罚。”

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

大会文件、决议成为纲领性文件,为未来五年和新的一年明确了“施工图”。这是承前启

后的大会——“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昂首开局。这是催人奋进的大会——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打响决胜战役,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在望。这是凝心聚力的大会——增强自

信迎难而进,上下同心全力冲刺。

之后,他唤醒了海归华侨,支持民主革命以及振兴中华等回报祖国的活动。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南下,风卷残云、势不可挡。此时的蒋军却在校内修筑工事,学校被迫停课,集美学校又再次陷入困境。1949年9月23日集美解放,10月17日厦门

解放,11月1日集美学校开学,这么快速就开学,这与陈老的竭尽心力、沥血呕心是密不可分的。

“橡胶大王”在橡胶种子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西亚的时候,他立马用2000元(相

当于现在20万)购买了一批橡胶的种子撒播在菠萝园里,当到 1925年时,他已经有1。5

万英亩橡胶园,在海外被新加坡人称为四大橡胶开阔者之一。为祖国开辟了一条经济之道,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的赤诚之心。

陈嘉庚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哲学家、实业家、爱国者、还是一个尽心尽力的教育者,

他创建了集美大学,厦门大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他还捐赠海外新加

坡成立了崇福女校,南洋华侨中学。陈嘉庚在于民国10年联络新加坡华侨,组织同安教

育会,支持同安县创办40多所小学。对于厦门的建设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民族教育、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

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生前曾被毛主席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让我们

一起向陈嘉庚学习,学习他为祖国做出贡献的精神!

集美大学是一所省属的多科性的综合大学。正式成立于1994年10月。由我国著名华

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内的5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而成。目前在校学生1万多人。

嘉庚精神征文范文3

11月22日下午,集美区隆重召开纪念区侨联成立50周年会议,海外嘉宾和各级领导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区侨联走过的50年历程,展望侨联事业的美好前景。

从办学主张和办学实践看,陈嘉庚不但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卓越的教

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几点:第一,提倡女子教育,突破封建禁锢。开风气之先;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第三,20年代即提倡学生要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第四。工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第五。为—厂振

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倡办职业技术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订彳:同安“十年

普及教育汁划”。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以开拓者的姿

态和革新者的精神,心力交瘁,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真正做到“诚毅”二字。

关于办学的动机与目的,陈嘉庚自己说得很清楚:“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

计日绌。……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迫.难逃天演之

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

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又说:“复以平昔服膺社会主义,欲为公众服务,亦以办学为宜。”

有人批评他为“教育救国论”者,他对友好解释道:“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

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陈嘉庚对捐资办公益的热心家勒碑留名,对自己

却不居功、不务名。他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没有一所刻上他的名字

或以他的名字命名。1923年集美学校师生和校友为了庆贺他的50寿辰和表彰他的兴学业绩,募捐筹建“介眉亭”。

他拒绝了,认为“建亭祝寿是沽名钓誉”,“决不接受”。陈嘉庚可贵的民族气节,在不接受施舍式补助一事充分表现出来。战后,集美学校校舍遭日本狂轰滥炸损坏不堪,

美国善后救济总署厦门分处拟予补助。他复函道:“国家不幸.遭抗战之损失,战事告终后,不能奋志自主,以图强盛,反而依靠外国救济,政府如是,社会如是,华侨机工复员

亦如是,甚至教育机关亦如是.其可耻可悲、可羞可痛,为何如是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