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

作者:公凤霞王英周静王麦焕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301/200703对19(男10,女9)例早、中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根治术,年龄28~65岁.根据患者术前胃镜、钡餐及活检病理有无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征象等各项检查确诊.19例患者均有1~5mo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病史.全部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建立气腹,采用不同术式在腹腔镜下完成胃肠吻合,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出血量平均120mL,均未输血,平均手术时间240min[1].术后患者疼痛较轻微,胃肠功能恢复早,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60h,较早拔除胃管,较常规开腹手术方式提前.遵循饮食原则常常规进食,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d,依据病理类型,常规辅助化疗,术后随访6~48mo,患者饮食基本正常.B超、钡餐等影像检查及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无异常.

2讨论

2.1术前护理除常规术前护理外,还应给患者介绍有关于腹腔镜技术的知识以减少患者对检查的恐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其能够配合治疗,做好术前的身体及心理准备.

2.2术中护理手术护士应以亲切的语言向患者核对姓名、年

龄等,并以聊天的方式简单介绍麻醉医生、手术卧位,在麻醉诱导下的感觉性变化等以稳定情绪,消除顾虑;麻醉恢复中应放轻松的音乐[2],使患者从睡意朦胧中醒来,降低其紧张的心理、护士应协助患者穿衣,以温和的话语告知手术情况,并亲自将患者送回病房.

2.3术后护理术后护士应适时的给予患者同情和照顾,耐心倾听主诉、细心解答有关问题,鼓励患者战胜病痛,可以通过患者的爱好,如听音乐、看报、杂志、小说等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轻松愉快地配合治疗.术后医护人员还应经常看望患者,询问不适,一旦发现病情变化,积极应对处理,在排除异常的基础上向患者及亲属解答有关问题,使其得致巨大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制定有效的梯状康复训练,促使胃肠蠕动早日恢复,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尽最大可能的帮助患者去接触新鲜事物,以更佳的状态去适应生活,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可邀请患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进一步增强患者和自信心与使命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大家庭中.饮食应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吃过冷、过烫、过辣及油煎炸食物,禁烟酒,注意劳逸结合,行为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乐观进取向上的心情.

【参考文献】

[1]陈凛.新技术(腹腔镜)在胃肠外科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5(2):175-176.

[2]薛富善.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2-49.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操作流程(建议收藏)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操作流程 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胃手术:胃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下完成,胃的切除或吻合是通过腹壁小切口辅助完成,是目前我院采用的手术方式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体位:分腿大字位,双腿各外展30°,左脚折刀15°,与会阴形成的三角位置刚好能站1人为宜.头高脚低倾斜30°。患者臀下垫一薄软垫,由于受体位的影响,手术床与患者骶尾部的接触面及力度增大,使用软垫可保护患者皮肤,减少摩擦。。.。。。.文档交流 手术机位:显示屏两台分别放在病人头端左右两侧约45°,超声刀主机放在病人左侧 术中提醒:腔内拭血用若干白纱布对半剪开并缝3针固定,以及水杯内放置一块小号纱垫以保护镜头,巡回护士做好记录.。.。..文档交流 用物准备 器械包一次性物品仪器设备 中型包电刀及清洁片高清腹腔镜摄像系统手术衣包吸引管道及吸头气腹系统 敷料包1#4#7#缝线冷光源 LC器械及各连接线腹腔镜镜套3显示器 超声刀及连接线荷包线负压吸引装置 胃补八根针高频电刀主机 食道吻合器0#可吸收线超声刀主机 1 / 1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1 / 1 文档交流 感谢聆听 腔镜下胃肠钳一套 尿管引流管及引流袋 强生一次性大穿刺器 胃镜胶 瑞奇26#吻合器1 瑞奇蓝钉(60-3。5)1 60#闭合钉1 可吸收夹若干 水杯1(内置灭菌注射用水) 手术配合步骤 ..。..。文档交流 。。。.。.文档交流 。。.。..文档交流 配合体会 1.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难度大,而且常联合多脏器切除,更增大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所以要求医护配合默契,技术操作必须熟练。..。...文档交流 2. 由于手术难度大,仪器多,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洗手护士对各种器械必须熟练掌握功能及使用的注意事项,确保配合的准确、及时,以缩短手术的时间。 。.。。.。文档交流 3. 巡回护士要掌握各仪器的操作规程及常规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使用完好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中根据手术的需要及时调整仪器各参数,及时调整手术需要的体位。密切配合麻醉医生,保证 洗手护士提前30min 洗手,与巡回护士常规清点器械、敷料及缝针 准备好1块小号纱垫,碘伏纱布一块放入吸引袋内外加一块白纱布用巾钳夹住,上好可吸收夹备用 按要求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把各种设备连线递给巡回护士连接好,并把腹腔镜器械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放好并处于备用状态,上好腹腔镜镜头,调试好超声刀 递11号刀片在脐孔处行10mm 戳孔放置镜头,左侧腋前线肋缘下行12 mm 戳孔为主操作孔,脐左5 cm 偏上行5 mm 戳孔为辅操作孔,右侧腋前线肋缘下5 mm 戳孔,右锁骨中线平脐偏上5 mm 戳孔(操作孔为5个,2大3小)。 分别递上超声刀,肠钳置入操作孔,入腹后全面探查。 镜下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情况,及时传递器械 腹腔内淋巴结清扫完成后,于剑突下切口与脐连线切开4~6cm 作辅助切口,取出胃部 标本并进行吻合。吻合后,用温热灭菌蒸馏水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 与巡回护士严格物品清点无误后关腹。 用超声刀分离达十二指肠球部,距肿瘤>5 cm ,递可吸收夹钳结扎胃网膜右血管 近端达胃网膜无血管区,游离小网膜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递可吸收夹钳结扎胃右动脉 剥离裸露腹腔干及肝固有动脉,向近端游离达贲门,递可吸收夹钳结扎胃左血管 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瑞奇蓝钉)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完成胃的游离和淋巴结清扫。 毕Ⅰ式吻合 清扫完成后, 上腹正中取长约4~6 cm 切口。塑料袋保护切口。先将十二指肠提于切口外,距幽门3 cm 作荷包缝线切断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残端放入吻合器蘑菇头后;在胃前壁做小切口,置入吻合器完成吻合,再用闭合器切断胃。胃十二指 毕Ⅱ式吻合 清扫完成后,上腹正中取4~6 cm 长切口。闭合器切断十二指肠,分别以无损伤肠钳抓持胃残端 及近端空肠。将胃脱出腹腔外, 距肿瘤5 cm 以上以闭合器离断胃。将空肠提出腹腔外,在胃大弯侧及空肠对系膜缘分别戳孔,插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操作流程.doc

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胃手术:胃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下完成,胃的切除或吻合是通过腹壁小切口辅助完成,是目前我院采用的手术方式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体位:分腿大字位,双腿各外展30°,左脚折刀15°,与会阴形成的三角位置刚好能站 1 人为宜。头高脚低倾斜30°。患者臀下垫一薄软垫,由于受体位的影响,手术床与患者骶尾部的接触面及力度增大,使用软垫可保护 患者皮肤,减少摩擦。 手术机位:显示屏两台分别放在病人头端左右两侧约45°,超声刀主机放在病人左侧 术中提醒:腔内拭血用若干白纱布对半剪开并缝 3 针固定,以及水杯内放置一块小号纱垫以保护镜头,巡回护士做好记录 用物准备 器械包一次性物品仪器设备 中型包电刀及清洁片高清腹腔镜摄像系统 手术衣包吸引管道及吸头气腹系统 敷料包1#4#7#缝线冷光源 LC 器械及各连接线腹腔镜镜套 3 显示器 超声刀及连接线荷包线负压吸引装置 胃补八根针高频电刀主机 食道吻合器0#可吸收线超声刀主机 腔镜下胃肠钳一套尿管引流管及引流袋 强生一次性大穿刺器胃镜胶

镜下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情况,及时传递器械 瑞奇 26#吻合器 1 瑞奇蓝钉() 1 60#闭合钉 1 可吸收夹若干 水杯 1(内置灭菌注射用水) 手术配合步骤 洗手护士提前30min 洗手,与巡回护士常规清点器械、敷料及缝针 按要求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把各种设备连线递给巡回护士连接好,并把腹腔镜器械按 准备好 1 块小号纱垫,碘伏纱布一块放入吸引袋内外加一块白纱布用巾钳夹住,上好可 递 11 号刀片在脐孔处行10mm戳孔放置镜头, 左侧腋前线肋缘下行12 mm 戳孔为主操作 孔 , 脐左 5 cm 偏上行 5 mm戳孔为辅操作孔, 右侧腋前线肋缘下 5 mm戳孔 , 右锁骨中线平 分别递上超声刀,肠钳置入操作孔,入腹后全面探查。 镜下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情况,及时传递器械 用超声刀分离达十二指肠球部,距肿瘤> 5 cm,递可吸收夹钳结扎胃网膜右血管 近端达胃网膜无血管区,游离小网膜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递可吸收夹钳结扎胃右动脉 剥离裸露腹腔干及肝固有动脉,向近端游离达贲门,递可吸收夹钳结扎胃左血管 腹腔内淋巴结清扫完成后,于剑突下切口与脐连线切开4~ 6cm 作辅助切口,取出胃部 标本并进行吻合。吻合后,用温热灭菌蒸馏水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 毕Ⅰ式吻合毕Ⅱ式吻合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的方法与技巧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的方法与技巧 作者:牟一平, 徐晓武 作者单位:31001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浙江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 刊名: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gestive Oncology(Electronic Version) 年,卷(期):2011,03(3)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7条) 1.Kim JJ;Song KY;Chin HM Totally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with various types of intracorporeal anastomosis using laparoscopic linear staplers:preliminary experience[外文期刊] 2008(02) 2.Lee WJ;Wang W;Chen TC Totally laparoscopic radical BII gastr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a comparison with open surgery 2008(04) 3.Kinoshita T;Shibasaki H;Oshiro T Comparison of laparoscopy-assisted and total laparoscopic Billroth-I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a report of short-term outcomes 2011(05) 4.Omori T;Oyama T;Mizutani S A simple and safe technique for esophagojejunostomy using the hemi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 in laparoscopy-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 2009(01) 5.Kinoshita T;Oshiro T;Ito K Intracorporeal circularstapled esophagojejunostomy using hand-sewn purse-string suture after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2010(11) 6.Sakuramoto S;Kikuchi S;Futawatari N Technique of esophagojejunostomy using transoral placement of the pretilted anvil head after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2010(05) 7.Kunisaki C;Makino H;Oshima T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orally inserted anvil (OrVil) after laparoscopy-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 2011(04) 引证文献(1条) 1.李晓辉.刘特彬.王锦祥OrVil经口抵钉座置入在腹腔镜食管-空肠(残胃)吻合的应用[期刊论文]-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2(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a8273227.html,/Periodical_xhzlzz201103002.aspx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一)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一)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16例胃癌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注意与腹腔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6%,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精心、周密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手术;护理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腹腔镜技术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已有普遍开展的趋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有着共同点,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同点〔1〕,而正是这些不同点,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不同点,有重点的为患者提供术后的临床护理,对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预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2006年3月~2009年9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16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17~82岁,平均53.6岁。肿瘤位于胃底及贲门部31例,胃体部33例,胃窦及幽门42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2例。术前均常规行上消化道钡餐及电子胃镜或超声胃镜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 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双腿略分开。脐下缘切口刺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1.6~2kPa置入5个trocar进行腹腔的探查及肿瘤定位、淋巴结清扫,腹腔内操作完成后,通过上腹部5cm辅助切口整块移除网膜及切除胃大部组织并完成消化道重建。术后常规腹腔内放置引流管,一般由两侧腹部腋前线戳口引出。 1.3术后并发症本组术后有9例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76%(9/116),分别为皮下气肿1例、吻合口瘘1例、胃蠕动无力症1例、腹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死亡病例。 2术后护理 2.1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全麻护理常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常规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地记录胃管、尿管及引流管引流液的量及性状。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有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后有发生高碳酸血症的危险〔2,3〕,从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肺部并发症增多等,虽然其发生率不高,但后果较重,仍需引起重视〔4〕,术后的密切监护、及时发现对于预防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轻症的高碳酸血症表现为头痛、气促、胸闷、发绀等,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昏迷、血压下降〔5〕。一旦发生,应保持呼吸道通常,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持续低流量吸氧,同时查电解质、血气分析,详细记录呼吸情况,报告医师进一步处理。本组病例在术后24h常规进行心电和血氧饱和度检测,同时去枕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6~24h常规查血气分析,以了解血气情况。在本组病例中,未发现术后高碳酸血症病例发生。 2.2引流管的护理 2.2.1胃管的护理以往的观点认为,留置胃管对于胃癌手术是必要的,它可以及时将胃内分泌物引流出体外,同时也可以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判断术后恢复情况,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留置胃管后,多数患者感觉咽喉部不适、疼痛,长期留置还可能导致咽喉部粘膜水肿、口腔溃疡等,有部分患者术后因胃管引起的不适而自行将胃管拔出,给预后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在护理中应当向患者详细解释留置胃管的作用,消除思想压力,并时常检查胃管的固定情况,避免脱出。随着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观点的发展和应用〔6〕,有学者认为胃癌手术患者不必常规放置胃管,即使放置,也可以在术后早期拔除。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手术配合及护理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手术配合及护理 屠丽娜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手术室)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30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的患者,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 较好。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做好术中配合以及良好的设备保障,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配合护理安全Laparoscopic Gastric Cancer Radical Surgery and Nursing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oints of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operation were summarized.Results: All the 30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The patients who were not converted to open laparotomy had good cooperation with the nurse and equipment nurses. Conclusion: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peration and ensure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 radical operation for carcinoma of stomach; operation cooperation; nursing safety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是在人工气腹创建的腹腔空间内,通过穿刺孔建立的可视通道和操作通道。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越性,因此在外科手术领域有了迅速发展。今后将有越来越多且难度越来越大的手术由腹腔镜来完成。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必须具备气腹、光导仪器设备、鞘内操作器械、特殊体位等条件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安全问题也要多些。如何确保手术圆满成功,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重视的。其中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相应固定,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各种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对仪器设备严格消毒和精细保养,这些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腹壁切口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的微创优势,因而深受广大患者喜爱。现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到6月在本院住院的3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8.7±4.3)岁。 2 手术配合 2. 1 术前准备 2. 1. 1 患者准备手术前1天巡回护士到病房做术前访视,仔细查对患者的各项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 作者:公凤霞王英周静王麦焕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301/200703对19(男10,女9)例早、中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根治术,年龄28~65岁.根据患者术前胃镜、钡餐及活检病理有无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征象等各项检查确诊.19例患者均有1~5mo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病史.全部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建立气腹,采用不同术式在腹腔镜下完成胃肠吻合,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出血量平均120mL,均未输血,平均手术时间240min[1].术后患者疼痛较轻微,胃肠功能恢复早,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60h,较早拔除胃管,较常规开腹手术方式提前.遵循饮食原则常常规进食,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d,依据病理类型,常规辅助化疗,术后随访6~48mo,患者饮食基本正常.B超、钡餐等影像检查及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无异常. 2讨论 2.1术前护理除常规术前护理外,还应给患者介绍有关于腹腔镜技术的知识以减少患者对检查的恐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其能够配合治疗,做好术前的身体及心理准备. 2.2术中护理手术护士应以亲切的语言向患者核对姓名、年

龄等,并以聊天的方式简单介绍麻醉医生、手术卧位,在麻醉诱导下的感觉性变化等以稳定情绪,消除顾虑;麻醉恢复中应放轻松的音乐[2],使患者从睡意朦胧中醒来,降低其紧张的心理、护士应协助患者穿衣,以温和的话语告知手术情况,并亲自将患者送回病房. 2.3术后护理术后护士应适时的给予患者同情和照顾,耐心倾听主诉、细心解答有关问题,鼓励患者战胜病痛,可以通过患者的爱好,如听音乐、看报、杂志、小说等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轻松愉快地配合治疗.术后医护人员还应经常看望患者,询问不适,一旦发现病情变化,积极应对处理,在排除异常的基础上向患者及亲属解答有关问题,使其得致巨大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制定有效的梯状康复训练,促使胃肠蠕动早日恢复,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尽最大可能的帮助患者去接触新鲜事物,以更佳的状态去适应生活,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可邀请患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进一步增强患者和自信心与使命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大家庭中.饮食应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吃过冷、过烫、过辣及油煎炸食物,禁烟酒,注意劳逸结合,行为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乐观进取向上的心情. 【参考文献】 [1]陈凛.新技术(腹腔镜)在胃肠外科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5(2):175-176. [2]薛富善.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2-49.

完全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姓名:马尕肉 性别:女 年龄:49岁 住院号:642346 手术日期: 麻醉种类:全麻 术前诊断:胃癌 术后诊断:胃癌 拟施手术: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已施手术: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根治性远侧胃大部分切除术、残胃-空肠吻合术) 手术者:朱万坤 助手:魏登文 麻醉者:王公校 洗手护士:常晓蓉 手术经过:麻醉满意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脐下横弧形切口,长约1cm,置入气腹针造气腹,维持腹内压12mmHg,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插入腹腔镜。探查见:腹腔内无腹水,腹膜、盆腔、大网膜未见结节,肝、脾表面光滑,肿瘤位于胃窦小弯侧,约有6×8cm大小,突破浆膜层,可见第3、4、5、6组淋巴结明显肿大。腹腔镜明视下分别于双侧锁骨中线脐水平、左侧锁骨中线平肋缘,上腹正中剑突下作小切口,置入戳卡,经戳孔置入超声刀、抓钳等。在横结肠上缘无血管区用超声刀剪开胃结肠韧带,进腹网膜囊,将横结肠系膜之前叶分离,向右至胃网膜右血管,钛夹夹闭后超声刀离断,清除第6组淋巴结;向左至胃网膜左血管,以超声刀离断,向胃大弯侧游离,至大弯侧预定切缘处;剔除胰腺被膜,游离胃左血管,清扫第7组淋巴结,打开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第8、9组淋巴结;胃左血管近端以两枚Homelock牢固夹闭,远端再以钛夹夹闭后离断胃左血管,将胃铺平,小弯侧打开肝胃韧带,充分近端游离至预定切缘,向远端游离胃右血管,钛夹夹闭后以超声刀离断,裸化十二指肠;在幽门下方约3cm处用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十二指肠,找到距屈氏韧带15cm处的空肠为预定吻合口处,用布袋标记。取上腹正中切口长约4cm,保护切口,将胃及网膜组织提出腹腔,于预定切缘切断,移去标本。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结肠前胃-空肠毕Ⅱ式吻合。以灭菌水2000ml冲洗腹腔,重新建立气腹,检查见吻合口牢固无张力,术野无活动性出血,吻合口旁放置引流管,由右腹部穿刺处引出固定,拔除各套管,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缝合逐层缝合腹部小切口,10mm以上穿刺孔间断缝合,手术顺利,术毕。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手术记录 姓名:刘召琼住院号626041 日期 2009年 5月 5日 11:45-18:40时 术前诊断:胃窦癌 术后诊断:胃窦癌 手术名称: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大部切除+D2),毕I氏吻合术。 手术人员:主刀:张宏宇二助手:潘广彪洗手护士:周舟一助手:吴淞三助手:罗鸣麻醉师:高进 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 麻醉效果:好。更改麻醉情况:无 术中所见:大网膜与右侧胆囊底、腹膜明显粘连。肿瘤位于胃窦部,为溃疡型,约1.5cm×1cm×0.5cm大小,尚未侵及浆膜。局部及胃周未探及明显淋巴结肿大。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 手术经过: 1.改良膀胱截石位,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导尿。于脐下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2mmHg气腹。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及肠管未见穿刺损伤。 2.腹腔镜明视下在左右上腹作2个套管针穿刺、两侧平脐左右水平作2个套管针穿刺,分别置腹腔镜操作器械。探查全腹,术中所见如上。拟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3.在横结肠上缘用超声刀锐性切开胃结肠韧带,向左游离至脾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将横结肠系膜前叶剥离至胰腺下缘,再分离胰腺包膜至胰腺上缘。 4.向右游离胃结肠韧带,至胃网膜右血管根部,于胃网膜右动脉、静脉根部分别用生物夹、钛夹钳夹后切断,清除第6组淋巴结。 5.沿幽门上分离胃右动脉,于其根部离断,清除周围淋巴结。游离十二指肠上段约4cm。6.在肝下缘切开小网膜,裸化肝动脉、胃左动脉根部、胃冠状静脉,清除血管旁淋巴结。于胃冠状静脉根部用生物夹、钛夹钳夹后切断;同法处理胃左动脉根部。 7.沿小网膜继续向左游离,清扫第3组淋巴结,直至距肿瘤近侧上缘约12cm。 8.停气腹。取上腹部正中约6cm切口,逐层进腹。再次探查腹腔,如上所见。距幽门下约3cm 切断十二指肠,荷包包埋SDH29吻合器蘑菇头待吻合用。于胃小弯侧距肿瘤近端约12cm,大弯侧相等位置上用闭合器闭合切断胃体,移出标本,术后送病理。于胃残端近侧胃前壁切开小口,置入吻合器,从胃后壁穿出中心杆,与蘑菇头对接,完成胃-十二指肠吻合。吻合口加浆肌层缝合数针加强。胃残端与吻合口相距约3cm。用闭合器闭合胃前壁小口并浆肌层间断缝合包埋。将胃管放过吻合口,置于十二指肠降段内。胃残端予浆肌层间断缝合包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工作配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工作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护理工作配合,提出了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引导的方法及其重要性,提出术中的配合要点,强调了术后对患者进一步引导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9月的32例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手术,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经验和手术配合过程中的体会,提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护理要点。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手术的成功,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收到好评。结论积极有效的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建立护理人员和患者良好的信任关系和认真细心的护理以及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熟悉手术步骤及器械的使用、清洗、保养,可极大的提高手术的配合质量和成功率、并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标签: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 腹腔镜技术自1987年法国医师Philippe Mouret完成世界上第一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由于其具有微创方面的诸多优点,如创口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领域。1994年日本学者Kitano 等首次报道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1],此后应用逐渐广泛。由于腔镜胃癌根治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操作复杂、要求高,国内至限于大型医院开展。现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9月的32例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手术护理配合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68.5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临床、影像和胃镜下行病理活检后,确诊为胃癌,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淋巴结清扫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剪刀位,常规消毒、铺单。主刀站于左侧,一助站于患者右侧,扶镜助手站于患者两腿之间。于脐上切皮穿刺入气腹针、戳卡,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 Hg置入腹腔镜头探查,确诊手术指征后再分别置入其余戳卡,使用吸引器、分离钳、超声刀,在腔镜下游离胃大弯、十二指肠、胃小弯,分别胃体清扫淋巴结后,距贲门4~5cm处切断食管,距离幽门5~6cm切断胃远端,上腹正中靠近剑突取5cm切口,并将胃拖出腹腔食管-胃残端吻合。 2术前准备 2.1 术前访视术前1d由巡回护士访视患者,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病情,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优点,仔细查对患者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式及配合、手术目的、手术体位及术前准备,包括患者饮食、药物、服饰准备、身体准备、心理准备、家庭准备等[2]。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让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2.2 手术间器械物品的准备除常规器械急诊包、大服敷料包、手术衣、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 王颖竹 【期刊名称】《中外健康文摘》 【年(卷),期】2013(000)025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10例胃癌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并注意与腹腔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0%,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精心、周密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actomy. Methods There are 210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routine postoperative car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with targeted nursing to the patients. Results Postoperative patients is with stable vital sign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8.90%. All the patients are rehabilitation and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no deaths. Conclusions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patients to recover smoothly that careful nursing after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actomy.【总页数】2页(368-369)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护理 【作者】王颖竹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 215004【正文语种】中文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现状与前景_余佩武

专家论坛【文章编号】1007-9424(2007)05-0506-04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现状与前景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Laparoscopic G astrectomy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Gastric Cancer 余佩武* 罗华星*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胃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R656.61∶R735.2 【文献标识码】C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早期胃癌所占比例很小,约90%的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胃癌。随着内镜、B超、超声内镜等诊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出率逐渐增多,日本约50%的胃癌为早期胃癌。胃癌的微创治疗包括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腹腔镜胃腔内黏膜切除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3年Ohg ami报道了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994年Ohashi报道了腹腔镜胃腔内黏膜切除术用于治疗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胃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这两种手术方式均不对胃周淋巴结进行清扫,其应用范围比较局限。1994年日本Kitano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因而在其国内、外逐步得到了开展。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用于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报道较多,取得了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腹腔镜早期胃癌良好的疗效促使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1997年开始Go h等[2]已将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其在技术上的安全性、可行性得到证实。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由于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国内、外开展单位及报道例数均较少,但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是目前临床探索研究的热点问题。 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 1.1 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 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为具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胃癌。综合文献报道,早期胃癌原发病灶限于胃黏膜内者,其淋巴结转移率为2.4%~16.7%,一旦癌肿侵及黏膜下层时,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16%~46.7%[3]。腹腔镜用于早期胃癌手术的方法主要有:腹腔镜胃腔内黏膜切除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以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普通外科、微创胃肠外科中心(重庆400038)  【作者简介】余佩武(1961年-),男,湖北省麻城市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胃癌微创外科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腔镜胃腔内黏膜切除术及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与传统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相同,均属于对癌灶的局部切除,且清除病灶范围有限,并不清扫胃周淋巴结,术后均有肿瘤残留及复发的风险[4]。然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既能达到足够的切缘,又能根据肿瘤侵犯深度采取不同范围的胃周淋巴结清扫,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早期胃癌的治疗。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按淋巴结清扫范围分为D1、D1+α、D1+β及D2根治术。关于胃周淋巴结清扫范围,日本胃癌规约规定为:D1+α根治术适用于胃黏膜癌、不适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及黏膜下癌直径<1.5cm者;D1+β根治术适用于胃黏膜下癌直径>1.5cm、术前检查无淋巴结转移及早期胃癌直径<2.0cm、术前检查仅有第一站淋巴结转移者;D2根治术适用于早期胃癌直径>2.0cm及第一站淋巴结转移者[5]。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也必须遵守上述淋巴结清扫的原则,才能达到胃癌的根治性切除。 1.2 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 在我国,约90%的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胃癌。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胃癌患者获得治愈的惟一途径。开腹胃癌根治性切除的概念至少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充分切除原发灶及罹患的周围组织器官,保证足够的切缘。②彻底清扫胃周淋巴结,尽管关于淋巴结清扫范围东、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胃癌D2根治术能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且不增加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日本、韩国、中国及部分欧美国家的学者主张和支持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时采取广泛的淋巴结清扫[6]。新版的日本胃癌治疗规约将胃癌D2根治术定为标准胃癌根治术,它的适应证为:ⅠB期、Ⅱ期及部分Ⅲ期病例。③完全消灭腹腔内脱落的癌细胞。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也必须遵循上述开腹胃癌手术的根治原则,惟有如此,才能保证理想的长期生存效果,同时体现其微创手术的优势。 目前,虽然多数学者认为腹腔镜下行胃癌D2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但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适应证仍存在争议。目前,已被认可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性手术的适应证为肿瘤浸润深度在T2以内的胃癌患者[7]。而我国

3.2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护理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按普外科围手术期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病情。 2、术后重视患者主诉,观察呼吸情况,如有胸闷、呼吸困难等气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处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多发生于胸腹部,应注意皮下捻发音有无扩散和加重。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及肠蠕动情况。 4、注意下肢的血运与肿胀程度,观察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警惕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 应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造成的下肢水肿区分。 【术前护理】 1.患者病史长,多有贫血症状,营养情况差。同时,患者及家属对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这种 比较新的治疗手段往往缺乏了解。因此应该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实施此术式的必要性,特别是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2.患者有幽门完全梗阻时,术前禁食,需要时行胃肠减压,每晚用生理盐水200~1000ml 洗胃1次,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幽门部分梗阻者:术前3天流质,每晚洗胃1次,术前1天禁食,并给予补液。 3.术前一日督促患者剪短指甲,理发,沐浴,更衣。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4.术前晚口服恒康正清清洁肠道,备皮时特别应注意清洁脐部,使用松节油及新洁尔灭酊 去污消毒脐孔,避免因清洁不彻底造成切口的感染,清洗过程中动作轻柔,用力适当,避免损伤皮肤。 【术后护理】 1、按全麻后常规护理。 2、按外科术后一般护理。 3、置胃管者,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若管腔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压力宜低,每次 20ml。 4、术后禁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做好静脉输液通路的护理,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继发 感染。 5、警惕与腔镜有关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气胸、皮下气肿等。气胸由于术中损伤胸膜、 肺,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 6、皮下气肿是由于腹腔内灌注的CO2部分经穿刺鞘周边进入皮下,引起皮下气肿,一般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16例胃癌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注意与腹腔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6%,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精心、周密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手术;护理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腹腔镜技术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已有普遍开展的趋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有着共同点,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同点[1],而正是这些不同点,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不同点,有重点的为患者提供术后的临床护理,对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预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2006年 3月~2009年9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116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17~82岁,平均 53.6 岁。肿瘤位于胃底及贲门部31例,胃体部33例,胃窦及幽门42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2例。术前均常规行上消化道钡餐及电子胃镜或超声胃镜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 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双腿略分开。脐下缘切

口刺入气腹针建立 CO2气腹,气腹压力 1.6~2kPa 置入5个trocar 进行腹腔的探查及肿瘤定位、淋巴结清扫,腹腔内操作完成后,通过上腹部5cm辅助切口整块移除网膜及切除胃大部组织并完成消化道重建。术后常规腹腔内放置引流管,一般由两侧腹部腋前线戳口引出。 1.3术后并发症本组术后有 9例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76%(9/116),分别为皮下气肿1例、吻合口瘘1例、胃蠕动无力症1例、腹腔积液 2 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死亡病例。 2术后护理 2.1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全麻护理常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常规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地记录胃管、尿管及引流管引流液的量及性状。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有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后有发生高碳酸血症的危险[2,3],从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肺部并发症增多等,虽然其发生率不高,但后果较重,仍需引起重视[4],术后的密切监护、及时发现对于预防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轻症的高碳酸血症表现为头痛、气促、胸闷、发绀等,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昏迷、血压下降[5]。一旦发生,应保持呼吸道通常,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持续低流量吸氧,同时查电解质、血气分析,详细记录呼吸情况,报告医师进一步处理。本组病例在术后24h常规进行心电和血氧饱和度检测,同时去枕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6~24h常规查血气分析,以了解血气情况。在

第十一章 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

第十一章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对于胃上部癌选择根治性全胃切除还是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一直存有争论。支持全胃切除者认为该术式根治彻底,因此不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曾将全胃切除作为一种主流手术,但全胃切除改变了消化道结构,失去了胃的消化吸收及内分泌功能,且手术创伤大,术式复杂,并发症及死亡率高。而支持近端胃大部切除者认为该术式保留了胃的功能,同时保留的十二指肠路径,符合生理,但存在肿瘤切除不彻底的风险。 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不但手术根治彻底性好,而且显著降低了处理脾胃韧带、裸化食管下段及完成食管胃吻合的难度,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一、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早期胃上部癌是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适应征之一,浸润深度在T2以内的进展期胃上部癌行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也已被认可,对胃上部进展期局限型癌(肿瘤直径≤3 cm),同时第5、6 组淋巴结阴性的病人也可行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但应注意根治性手术后残胃容积应占全胃容积三分之一以上,且残胃与食管吻合应无张力。 对于胃上部癌伴大面积浆膜层受侵,或肿瘤直径大于10cm,或淋巴结转移灶融合并包绕重要血管者或/和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广泛侵润者不宜采用腹腔镜手术。而对胃上部进展期浸润型胃癌、胃上部局限型胃癌且肿瘤直径>3cm者,或第5、6组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则应考虑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以保证手术根治的彻底性。 二、淋巴结清扫范围 第1站淋巴结(N1):No.1、No.2、No.3、No.4sa、No.4sb。 第2站淋巴结(N2):No.4d、No.7、No.8a、No.9、No.10、 No.11p、No.11d。 腹腔镜胃上部癌行D2根治术应清扫第1、2、3、4sa、4sb、4d、7、8a、9、10、11p、11d组淋巴结。对疑有第5组或第6组淋巴结阳性者应先切除送冰冻病理检查,如确诊转移则应行全胃切除并加第5、6组淋巴结清扫,但不必清扫第14v 和12组淋巴结。腹腔镜淋巴结清扫应选择恰当的解剖平面,从特有的筋膜间隙进行操作,这样即可以保证淋巴结清扫的顺利实施,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清扫的次序不能照搬开腹手术,建议按照“从左到右、先大弯后小弯”的操作原则,即按“No4sb→4sa→10→2;No4sb→4d→6;No11→9→7→8a;No5→3→1”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