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大会-中国药学会

中国药学大会-中国药学会
中国药学大会-中国药学会

附件3:

7月13日下午技术培训班

技术培训一:生物活性方法开发与验证

培训内容:

1.生物活性方法开发

-生物活性方法的种类

-美国药典生物活性方法的相关章节

-相对效价的定义

-用于产品放行和稳定性研究的生物活性方法的选择

-基于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 plate setup, 复孔的数量, 细胞株的选择和特性分析,剂量曲线的优化和模型,平行性/相似性分析等-基于动物的生物活性方法:动物种属的选择,剂量曲线的优化,替代方法等

-DOE 在生物活性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效价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如何设定效价的质量标准

-生物活性方法的生命周期管理

2.生物活性方法的验证

-专属性

-准确性和精确性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显示稳定性的能力

培训讲师:

胡朝红, Ph.D,上海美雅珂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CEO

姜绪荣,Ph.D,阿斯利康Bioventures 质量和技术总监,美国华人生物制药科技协会会长

丛梅, Ph.D, Promega Corporation

— 1 —

技术培训二:液相色谱及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药物糖基化定性与定量分析

培训内容:

1.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分析的分析策略与工具选择

-完整蛋白分析

-蛋白亚基分析

-糖肽分析以及如何选择不同的质谱碎裂技术(CID/ETD)进行糖基化位点分析

-借助数据库进行糖链结构和糖型分析

-糖的定量

2.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荧光标记游离N-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色谱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HILIC(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原理、方法开发与优化策略

-GlycoBase 糖型数据库的建立及使用

3.不同色谱分离模式用于糖蛋白分析表征

-完整蛋白反相色谱分析原理、方法开发与优化策略

-肽图分析方法开发与优化策略

培训讲师:

Tomas Wheat 博士,产品研发总监,首席应用科学家,Waters美国

俞映清博士,生物制药科学应用部总监,资深应用科学家,Waters 美国杜敏博士,生物制药业务部高级经理,Waters 美国

技术培训三:蛋白质药物理化性质分析常用分析方法开发、

验证等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分享

1.蛋白质药物质量研究中的分析方法开发、验证及相关文件体系的构建

-液相色谱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常用生物色谱柱的介绍

-液相方法开发及验证在工艺不同阶段的要求

-如何快速、高效的开发离子交换色谱方法

-分析实验室文件质量体系的建立及数据完整性的考量

2.对于关键质量属性的质控采用先进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液质联用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在宿主细胞残留研究中的选择-如何在临床阶段的早期开发针对自己工艺的宿主细胞残留检测试剂盒

-离子交换色谱方法中针对酸性峰、碱性峰的表征分析

-二维液相质谱技术针对肽谱图方法中特征性肽段的鉴别

— 2 —

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试行

附件1 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广大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药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普及与提高,促进药学人才的成长,促进药学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药学会设立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全国药学领域中的科学技术奖,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等奖励内容。 第三条中国药学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若干人组成。 第四条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属社会力量设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包括基础研究奖和应用研究奖。 第五条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二章奖励 第六条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授予在药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 第七条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是药学基础、应用基

础研究中取得的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等成果;药学应用、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新方法、新方案、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成果。 第八条中国药学会从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中,推荐国家科技奖励项目。 第三章推荐 第九条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接受以下单位推荐: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有关副省级城市药学会; (二)中国药学会各专业委员会; 第十条推荐本奖励的项目必须是完成研究工作之后和没有争议的项目。推荐应用研究的项目必须是在实践中应用一年以上。仪器、器械、设备和工艺流程研究项目,应完成工业性试验;形成商品的须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 第十一条推荐本奖励的项目若是在国外完成的,应该明确产权属于我国。 第十二条推荐本奖励的项目不得推荐为其他同级、同类奖励项目。推荐本奖励的项目属于重大项目时,应当包括其子项。若某子项科技水平很高,不仅适用于本项目,还可应用其他方面,在去除该子项后不影响总项目的前提下,征得总项目负责人同意,方可单独予以推荐。重大项目申报时,应当写明其中的某子项推荐、获奖情况。 第十三条推荐本奖励项目必须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填写《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第十四条单位和专家应当对推荐的项目负责,推荐时应按规定填写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学药人员利器---药学专业常用网站

常用药学专业论坛 1 丁香园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cms/ 2 中国制药技术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cms/ 3 冻干技术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4 中国GMP 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5 北国药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6 小木虫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7 中国色谱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dvbbs/ 8 药师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9 西部药学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bbs/ 10 鸭绿江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11 SFDA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12 我爱药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bbs/index.php 13 辅料中国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14 植提空间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15 诺贝尔学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search.php? 16 渡岸学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 17 食品伙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18 零点花园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药学专业常用网址 -------------------------------------------------------------------------------- 1 医药法规 1.1 医药法规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library/law01.htm有关医药管理、卫生方面的法规。 1.2 医药经济信息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gyy/guide列有中国医药政策法规、医疗保健及上海联合名医中心。 2 药事新闻 2.1 国外药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NEWDRUGS.HTM国外医药界新闻和新药信息等。 2.2 国内药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国内药学界最新动态。 3 医药机构 3.1 卫生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html/weisheng.htm研究和制订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制订重大疾病防治规划。 3.2 中国药学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tcm/chinacpa.htm全国各地的药学会介绍。 3.3 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提供中药保护政策法规及相关数据库查询。 3.4

细胞生物学在药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细胞生物学在药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摘要:细胞是生命的基础,一切生命问题的真正解决都必须在细胞中得到真正解决。细胞生物学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药物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理解新的药物靶标的细胞学基础。细胞生物学采用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原理与技术,通过揭示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药物的吸收、转运与作用机制,来解决新药筛选,细胞工程制药等方面的难题。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药物筛选制药 1.新药筛选 1.1细胞周期与抗肿瘤药物 癌症的进展涉及无休止的基因突变,并通过进化选择成为最具侵袭性的肿瘤表型。这些基因突变形成了癌症的几种特质:漠视增殖、分化停止信号的存在;具备无限增殖的能力;逃避凋亡;侵袭性;新生血管生成的能力。其中前三种特质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并为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1] 林晓钢等人据Hela 细胞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嘌呤以及嘧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应变化引起的光谱变化建立Hela细胞的紫外吸收光谱模型,并且可以通过该光谱模型判读出Hela 群体大致处于细胞周期的哪一时相。[2]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从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来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规律。研究细胞周期的规律与调控机制对于探索肿瘤发生机制、抗癌药物的设计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DNA与靶向药物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许多分子能与DNA结合,破坏DNA的模板作用,影响基因调控和表达功能,从而诱发很多生物效应。因此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重要领域。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过程机理、疾病的致病机制,而且可以引导药物的设计与合成、药物体外筛选以及探讨药物的治病机理。另外,对双链DNA(或单链DNA)具有选择性结合或具有序列特异性结合的靶向药物分子可以作为DNA分子杂交与否或识别特定序列

中药发展史

中药发展史简论 作者:任胜科专业:药学学号:1041418 引言:中药在古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健康,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世界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许多人由于西药的冲击与对中药的误解而失去了信心,因此我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热爱中药,感受中药的独特魅力。 摘要:本文我将通过对中药发展的九个阶段、相关中药典著的介绍及其现况与发展所面临问题、对策等来阐述中药发展史。 关键字:中药发展问题对策感悟 一﹑中药发展九阶段 (一)、先秦时期 人类对于药物的认识,最初是与觅食活动紧密相连的。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逐渐认识到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并予以注意。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认识药物的艰难。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二)、秦汉时期 秦汉之际,药学已初具规模,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现。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其“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用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药发展已趋成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文籍焚靡,千不遗一”,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有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该书“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说,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南朝刘宋时期雷党纪敦著《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四)、隋唐时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1,18(6):493-494 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抗心绞痛耐药性对比研究 吴铿陈华萍韦冰吴万征莫振兆回皓升夏小明 (湛江524001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消心痛是经典的抗心绞痛药物,但长期服用产生耐药性[1].因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自临床应用以来已证实在治疗心绞痛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和毒副作用少的特点,临床疗效优于消心痛[2_4]。但有关复方丹参滴丸抗心绞痛长期疗效报道较少.以及抗心绞痛耐药性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对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长期使用抗心绞痛的耐药性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所有入选病例临床症状,ECG表现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年龄40~70岁,病程三个月以上,心绞痛发作每周5次以上.踏车运动试验阳性.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病状。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入选之列:(1)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衰、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肝、肾功能损害;(3)工作和生活近期内有较大变化。 1.2 分组:观察病例除含服硝酸甘油外.逐渐停用所有抗心绞痛药物,以单盲方式给予vitc安慰治疗2周,病情稳定者入选。之后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40例,两组间的年龄(56±7和55±8岁)、性别(男性24与22例,女性16与18例)、平均病程(5.2与5.6年)均无显著差异(P>0.05)。 1.3 方法:以双盲方式给药,疗程8周A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25mg/粒) tid,B 组口服消心痛10mg tid;观察期间心绞痛发作时可含服硝酸甘油片并记录每周用量,停用其它扩血管药物。 1.4 观察指标:按全国疗效标准评定心绞痛疗效和ECG疗效[5]。心绞痛疗效,显效:同等劳动强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增加。ECG疗效;显效:静息ECG恢复正常,或(和)次极量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或运动耐量上升2级以上;改善:静息ECG 或次极量运动试验ECG由缺血性ST段下移治疗后回升0.5mm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倒联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运动耐量上升1级以上;无改变:有关的各种ECG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静息ECG、ST段较治疗前下降0.5mm以上,主要导联T波倒置,T波加深≥50%或直立的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的T波变为倒置.或

中国药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药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药学杂志稿约 本刊为中国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布发行的综合性药学学术刊物(半月刊),是一本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高、中级药学工作者及其他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如生物技术、药剂学、临床药学、药理学、药品检验学、药物化学、生化药学、中药学、天然药物学等,辟有专家笔谈、综述、论著、知识介绍、药物与临床、新药评述、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治理、学术讨论、知识介绍、科研简报、科技园地、编读园地、学术动态等栏目。本刊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期刊奖,并入选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药学类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IPA)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2006~2007年连续两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资助,并获得“2007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进入中国知网(CNKI)光盘版、网络版。 表格用三线表,两端开口,不用纵线;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除栏头外,表身中不用或少用横线;表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上、下行的数字最好对齐;表内计量单位的名称要使用单位符号。表格最好设计成单栏表,表宽的字数(包括空格和直列与直列间空格在内)不超过33字。表注依序用1),2),3)……表示,写在右上角。 曲线一样应经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并尽可能“直线化”,例如通过对数(lg)、倒数(reciprocal)、概率单位(probit)、算出单位(logit)等转换。直线应按照回来方程绘图。如有图注者应在稿内图位的框线下写明:1-……;2-……;3-……,或者A-……;B-……;C-……。照片用黑白片,必须反差鲜亮,清晰易辨,常用大小为127 mm×178 mm。显微镜照片内应画长度标尺,如|—|,示1 μm,必要时,以↑标明上方位。 3.15讨论应讨论本实验(试验)的新发觉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应该交代本实验(试验)的不足之处,专门是某些实验(试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操纵之处。对不作为本实验(试验)的内容不必写出。不要重复在结果一项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实验(试验)的目的与结论,应联系实验(试验)结果与其他结果。幸免推断太远,幸免不成熟的论断,幸免因资料不足得出的结论,幸免将本应纳入引言(前言)的内容放在讨论中。 3.16致谢对论文仅作过某种关心,或协助作了某项工作,则不一定按作者身份署名,可在文末以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谢意。致谢只写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对文稿关心批阅修改者不列。 3.1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要紧公布文献为限。尽量勿引内部资料和教科书。“未发表的观看资料”和“个人通讯”不能列为参考文献。书面通讯和内部资料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已被采纳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参考文献,但在刊名后加圆括号注明“在印刷中”。尚未被采纳的稿件,可在文中用圆括号注明“待发表资料”,但不能列为参考文献。“在印刷中”和“待发表资料”等,作者在投稿时应附复印件以供审稿时核查。正文中引用中文作者姓名时,应写全名,勿写×氏。参考文献序号加[],

β-榄香烯的分析检测方法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β-榄香烯的分析检测方法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黄汉昌a,b,姜瑞瑞a,b,张明贤c*(北京联合大学,a.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b.应用文理学院,c.生物化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摘要:目的介绍β-榄香烯的分析检测方法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方法本文对榄香烯的双键异构及β-榄香烯的光学异构体分子结构、分析检测方法及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进一步评述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及分离β-榄香烯的方法及技术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气相或液相色谱结合核磁、质谱等光谱技术能较好地检测β-榄香烯成分及含量;众多植物挥发油富含β-榄香烯,采用真空精馏及柱层析联用技术能获得高纯度的β-榄香烯。 关键词:β-榄香烯;提取;分离;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4.2; R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693(2011)02-0116-06 The Progress on Analytical Methods and Isolated Techniqu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β-Elemene HUANG Hanchang a,b, JIANG Ruirui a,b, ZHANG Mingxian c*(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a.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and Functional Foods, b.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c.Colleg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the progress of β-elemene on th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isolated techniques. METHOD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about the structures of elemene’s cis-trans isomers and optical isomers of β-elemene, th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isolated techniques of β-elemene, and further comment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the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of β-elemene from natural product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β-elemene will be well detected by gas 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plus spectrum techniques, lik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mass spectrum (MS). β-elemene is contained on a host of essential oils and will be well isolated by the combined techniques of vacuum distillation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y. KEY WORDS:β-elemene;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alysis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KM201011417002) 作者简介:黄汉昌,男,硕士,助理研究员 Tel: (010)62004534-8105 E-mail: hanc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通信作者:张明贤,男,硕士,副教授Tel: (010)52072047 E-mail: zhangmx@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116·Chin JMAP, 2011 February, V ol.28 No.2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年2月第28卷第2期

中国国内临床药学发展现状概述

中国国内临床药学发展现状概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些医院的临床药学已发展至药学服务这_更高阶段,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如察看患者、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接受用药咨询、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和服务等已成日常工作;在药师的配合下,临床合理应用药物、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正确掌握药物剂量等实际用药问题均能得以较好地解决,从而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在我国,随着近十年来人们对临床药学发展的重视,对其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医院药学本身.因此,积极发展临床药学事业、推行临床药师制、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和参与用药决策,已成为药学界的共识。但是,由于存在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国内临床药学进展缓慢,地区和地区之间、医院和医院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一些曾备受鼓舞的年青药师在具体实践中遭遇挫折,开始感到药师下临床之艰难;也有一些医院管理者认为,目前药师下临床的条件尚不具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鉴于此,笔者就当前国内临床药学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述﹁点自己的看法。 1 正确认识国内、外临床药学发展的现状与差距 目前,有不少学者认为我国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时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几近相等,即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临床药学的概念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刚刚兴起。再来看看40年后的今天,国内、外临床药学发展现状的差距似乎越来越明显,于是开始有人对国内临床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怀疑。事实上,在20世纪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药品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医疗用药品种单一,制剂生产设备落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医院药学的任务主要是保障药品供应和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因此,尽管早在40多年前国内就有学者提议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但当时主、客观条件并不具备或允许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开放和繁荣,药品管理的逐步规范,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等新兴学科的设置,医院合理用药才最终获得医药界的重视,临床药学工作才真正起步和发展。如果以1982年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及医院药剂工作条例》中列入临床药学内容为标志,国内临床药学的发展应该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短短的20年里,尽管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存在政策支持滞后、缺乏教育支撑、临床药学研究不足等诸多问题,但还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已获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政策和管理上的支持 如,1987年,国家卫生部批准了12家重点医院作为全国临床药学试点单位;1991年,国家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首次规定了三级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作为医院考核指标之一;2002年1月,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9版)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持续推进高警示药品管理与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2019-07-08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多年来注重药剂科规范化管理与用药安全,于2011年12月起成立用药安全项目组,通过学习借鉴国际用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深入研究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规律和特点,为我国建立有效的用药错误防范措施、推进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做了大量研究和普及工作,包括先后开展了全国医院药师用药安全调查、医院药学服务视觉标识系统、全国LASA数据库项目等研究、宣传推广用药安全文化等。为了促进用药错误防范的学术交流,还组织召开了国际用药安全学术论坛,编写《用药安全时讯》和《中国医学论坛报》“用药安全专栏”等。 高警示药品(曾称高危药品)是指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所在。由于国内外临床药物治疗实践的差异,我国不宜照搬国外高警示药品目录,也不宜照搬国外高警示药品管理策略。为切实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在参照美国ISMP高警示药品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用药的实际情况,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推出高警示药品管理的专用标识和分级管理策略。因高警示药品品种较多,为更有效率地进行管理,专家组提出了“金字塔式”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 级,B级和C级。之后,该模式为国内医疗机构广泛采用。2015年,专家组采用德尔菲法开展研究,建立并发布了《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这是我国第一部高警示药品目录。该目录在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网站发布后,得到国内广大医务人员、特别是医院药师的关注和引用。专家组根据所收到的医务人员反馈和问卷调查,2019年对该目录进行了更新。 基于我国用药安全现状,有必要针对每种高警示药品研究和制定用药错误防范策略,使医务人员在临床使用这些药品时更加有的放矢。2015年以来,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由北京、山东、安徽等地三级甲等医院牵头的课题组,针对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静脉途径用茶碱类药物、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胰岛素(皮下或静脉注射)、华法林钠片、甲氨蝶呤(口服,非肿瘤用途)、阿托品注射液(规格5 mg/ml)、水合氯醛溶液、凝血酶冻干粉、高锰酸钾外用制剂等10种/类高警示药品,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制定用药错误防范策略并已陆续发表。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联合各地、市药学质量控制中心,进一步扩大高警示药品防范策略研究制定范围,提取其中重要而可行的内容推荐为医疗质量安全评估标准,使高警示药品用药错误防范策略逐步落实到医疗实践中,为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国内外药学网站大全

药品标准目录: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standard/index.htm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目录,既可浏览也可按汉字或拼音搜索。 中文医网-药品检索: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doctor/pharma/index.ht m提供5000余种药物的药物参数,药代动力学检索,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检索。 中国金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可提供科研信息检索等服务。 药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药学交流最好的平台。 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包括政策法规、中医药专业杂志等,可进行药材市场、药品制剂等的数据库查询。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全国中药信息工作委员会主办。 中国医药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包括医药数据库查询、医药信息服务等。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 药品快速查询: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nhi/Medicine.htm可依台湾药品编号,名称,剂型和制造商查询。 国外相关网站 Pharminfo:http://www.santel.lu/SANTEL/diseases/diabet.html是反映药学领域最新信息的网站,信息量大,更新快,内容包括药物信息、出版物、重要会议及讨论组等。两个数据库分别是:Drug database 和 Disease database。Dr ug database用于检索具体药物信息的资料库,可以按照通用名和商品名两种方式检索。 Pharmacy: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内有众多的药学数据库。 美国药典数据库USP: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chi/resource/pharmacy 开设网上药刊,发表研究成果,促进药学科研。 国内药学信息网站 中国药讯: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 提供药品市场动态及分析、供求信息。中国药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内容包括新药研究、开发、咨询、资料检索、药理研究。 医院药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a8902932.html,/介绍药事管理、临床药学、药物研究、药品信息等。

药学学科各研究方向介绍

药学学科各研究方向介绍 药物化学 学科基地: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化学、医学、生物学科的基础上,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建有国家化合物卫星分库、全军特种损伤防治药物重点实验室,是浙江省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小分子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的参与单位。 学科队伍: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教工15名,其中教授/研究员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8名,讲师1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药学会药化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入选者。 研究方向与成果:本学科研究领域包括天然活性物质及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和构效关系、类药组合化合物库的构建及筛选、分子探针设计与应用。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韩A3前瞻计划等20多项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自主开发获得临床批件2项,已在Science、Nat Chem Biol、J Med Chem、JACS、Angew Chem Int Edit 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 研究生培养: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学科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49人。学科胡永洲教授团队入选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提名奖。本学科积极为研究

中国药学史

第一章 火的发明和意义 意义:熟食使人类逐渐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状态 1、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可以对食物消毒灭菌。 2、熟食减少了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大大缩短了食物消化过程,对人类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有很大帮助。 3、熟食增加了对蛋白质的吸收,促进大脑发育。 黄帝 黄帝,姓公孙,一姓姬,名轩辕。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原始社会末期。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以之托名。 神农 神农,一说即炎帝,姓姜,名魁。传说中农业和中药的发明者。东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以之托名。 伏羲 中药学、针灸学始祖。 砭石 砭石,我国最早的原始医疗工具。用于针灸、按摩。 第二章 酒的发明和意义 1、少量服用,通经活血,精神振奋。多量服用麻醉神经。 2、祛寒止痛 3、酒有挥发性,可作为溶剂,酒是制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 4、酒有杀菌作用,可作为消毒剂。 汤剂的发明和意义 汤液是中医最主要剂型之一。传说中由伊尹发明的。汤剂的出现是我国药物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不仅减少了药物的毒性,提高药物的功效,而且为生药转为熟药,单位药转向复位药提供条件,从而促进方剂的诞生。 伊尹:传说中汤剂的发明者。 鬯其酒:一种芳香药酒。 第三章 《五十二病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已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以外科尤为突出。方剂283首,药物247种。 治疗方剂大部分为复方,并体现了早期的辨证论治思想。如“疽病方” 药名种类繁多,有草木、果蔬,米谷,禽兽、鱼虫。矿、土、器物、物品等。不少药物的疗效都与后世文献和临床实践一致。 药物炮制与多种剂型。 《内经》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药物气味理论:辛甘酸苦咸;组方配伍: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提出七种组方形成:大小轻重奇偶重。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创立了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最早的药物分类法。1.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寒热温凉;2七情合和的配伍理论;3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4阐述了药物采集加工炮制方法。 《伤寒杂病论》 东汉名医张仲景所撰写。是我国临证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被誉为“医方之祖”,全书共375首,伤寒113,金匮262.影响:①确立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临床实践②提出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的方法③“医方之祖”,许多方剂流传至今④后世医家注解、阐发著作多。对方剂学的贡献:1记载了大量有效方剂2讲究处方配伍及化载3注重药物的剂型及炮制4强调给药途径及煎服方法。 扁鹊、华佗、淳于意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家。姓秦,名越人。1精通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讳疾忌医;2精通各科,随俗为复;3医德高尚—明确“信巫不信医”不治。 淳于意:诊藉:最早的案例记录。1注重病历记录—诊藉;2精通望诊和脉诊;3对病因的分析观察也较为准确;4多种治疗方法,物理降温法。 华佗:东汉杰出的医学家《三国志》,后汉书》都为他做了传记。1精外科—麻醉,麻沸散;2精通妇,内科,尤注重于心理疗法;3针灸,华佗夹脊穴;4创五禽戏。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pdf

公务员之家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国内所有合法期刊征订及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不是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官网,直投稿件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编辑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刊名:中国现代应用药学ChineseJournalofModernAppliedPharmacy 主办:中国药学会 周期:双月 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 语种: 中文开本:大16开 ISSN1007-7693 CN33-1210/R 邮发代号32-67 曾用刊名:现代应用药学 创刊年:1984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信息: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稿件要求: 1文题题名须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不要副题。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等。 2作者文稿的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参加者对论文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序,第一作者须事先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意见,包括排列顺序。附第一作者简介,2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注明联系人,并附联系方式。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字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用“;”号隔开。 3摘要为适应读者了解论文全面内容的需要,并便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中、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摘要的四个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4关键词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和便于读者寻找文献,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为关键词,一般3~8个。中英文关键词数排列应一致。 5标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具体由编辑部填写)。 6脚注置首页底,注明该文获得课题基金来源和编号;第一作者简介;通信作者简介等。 7前言(引言或序言)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创新性。 8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应说明来源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全国自然科

《中国药学会2011年赴美临床药师学习人员选拔简章》

《中国药学会2011年赴美临床药师学习人员选拔简章》 一. 选派计划 根据我国临床药学发展之需要,为提高临床药师工作水平和为患者服务能力,加强临床药学科研与管理等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临床药学界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按照中国药学会2011年国际交流工作计划安排,中国药学会计划从2011年起,通过中国药学会国际临床药师培训专项经费资助方式选派优秀青年临床药师出国培训学习。2011年计划选派6人赴美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培训。 二. 选拔范围 鉴于2011年是我会首次公开选拔人员出国接受长期系统培训学习,为摸索经验,需要进行试点工作。经前期酝酿,并经当地药学会提出申请,现确定在北京、上海和浙江三地进行试点,选拔暂限上述三个地区的报名申请。 三.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 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并在工作、学 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祖国临床药学事业服务的事业心 和责任感。 2. 申请者应为试点地区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在职职工,现从事临床 药学工作。将优先考虑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临床药师。暂 不受理正在境外学习或工作人员的申请。 3.申请者应具有相当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须主管药师以上职 称。外语水平须达到我会规定的考核水平,具体要求面试方案中 公布。 4.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须附市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四.报名办法 申请者应在2011年5月25日前(以邮戳为准)递交以下申请材料: 1.《中国药学会临床药师国际培训申请表》; 2.本人所在单位出具的由单位负责人签发和盖有单位公章的《单 位推荐意见函》; 3.《个人简历表格》; 4.获奖证书复印件(若无可不附); 5.身份证、职称证书、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药学发展简史

药学发展简史 作者:张钰麟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日

药学发展简史 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 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种族繁衍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珍宝,是现代国际交流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一)中国药学发展简史包括我国固有的中药学(传统药学)和由西方传入的西药学(现代药学) 1中药学:中药起源于人类的出现和医疗活动的产生过程。据考古发现约在50万年便有了医事活动。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当些现象反复出现时,痛苦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使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东西对人体有不同影响。于是便由被动接受转为有意识的开发利用,从而变害为利,使其为人类除病痛、恢复健康服务。所以说人们对医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及同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创造、积累逐渐丰药

富起来的。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二)中药学的形成: 1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非药学论著中记载的药学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论载3200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地类古书,书中记载药353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前人经验,于治代写成的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药剂学发展有较大贡献。书中记述了除当代注射

药学常用网站及药学期刊

国内相关网站 丁香园药学: 萍萍家园: 药品标准目录: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目录,既可浏览也可按汉字或拼音搜索。 中文医网-药品检索:提供5000余种药物的药物参数,药代动力学检索,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检索。 药联盟:药学交流最好的平台。 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包括政策法规、中医药专业杂志等,可进行药材市场、药品制剂等的数据库查询。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全国中药信息工作委员会主办。 中国医药信息网:包括医药数据库查询、医药信息服务等。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 药品快速查询:可依台湾药品编号,名称,剂型和制造商查询。 国外相关网站 Pharminfo:是反映药学领域最新信息的网站,信息量大,更新快,内容包括药物信息、出版物、重要会议及讨论组等。两个数据库分别是:Drug database 和Disease database。Drug database用于检索具体药物信息的资料库,可以按照通用名和商品名两种方式检索。Pharmacy:内有众多的药学数据库。 美国药典数据库USP: 开设网上药刊,发表研究成果,促进药学科研。 药学信息相关网站 Pharmweb: 1994年在Internet上第一个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的机构,是目前药学方面的重要网站。列出有关药学、化学、世界各国的药学网、出版物、药学院校等167个与药学有关的网站,按字顺索引。 美国药学会:介绍美国药学会的新闻、会议、出版物。 加拿大药学会:发布学会活动消息及出版物等。 虚拟药学图书馆:内容包括全世界有关药学机构、团体、期刊、书籍、会议资料、讨论组等。还收录了全球有药学专业的大学名录。 药学信息: FDA:提供了生物药品、化妆品、食品、人用药品、兽用药品、医疗器械等方面最新信息,其中FDA药品批准表收载了FDA每月最新批准的药物信息。 Medicinenet:可在此站查得药物的详细资料。 Pharmacyweb:主要为药剂师服务的澳大利亚药学网站。 PharmaceuticalOnLine:登载每周药品新闻,介绍药物分析仪器设备,设有讨论组。Toxiline:在此站可查得药物的毒理学资料。 Griffin:药物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网站。 美国FDA批准的新药 香港药网:主要面向药师的网站,提供药物资料。 虚拟药学中心:可按药物的学科分类进行查询,内容包括制药、临床药学、毒理学等。 植物药材:, , 美国药典:

中国药学大会-中国药学会

附件3: 7月13日下午技术培训班 技术培训一:生物活性方法开发与验证 培训内容: 1.生物活性方法开发 -生物活性方法的种类 -美国药典生物活性方法的相关章节 -相对效价的定义 -用于产品放行和稳定性研究的生物活性方法的选择 -基于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 plate setup, 复孔的数量, 细胞株的选择和特性分析,剂量曲线的优化和模型,平行性/相似性分析等-基于动物的生物活性方法:动物种属的选择,剂量曲线的优化,替代方法等 -DOE 在生物活性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效价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如何设定效价的质量标准 -生物活性方法的生命周期管理 2.生物活性方法的验证 -专属性 -准确性和精确性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显示稳定性的能力 培训讲师: 胡朝红, Ph.D,上海美雅珂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CEO 姜绪荣,Ph.D,阿斯利康Bioventures 质量和技术总监,美国华人生物制药科技协会会长 丛梅, Ph.D, Promega Corporation — 1 —

技术培训二:液相色谱及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药物糖基化定性与定量分析 培训内容: 1.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分析的分析策略与工具选择 -完整蛋白分析 -蛋白亚基分析 -糖肽分析以及如何选择不同的质谱碎裂技术(CID/ETD)进行糖基化位点分析 -借助数据库进行糖链结构和糖型分析 -糖的定量 2.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荧光标记游离N-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色谱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HILIC(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原理、方法开发与优化策略 -GlycoBase 糖型数据库的建立及使用 3.不同色谱分离模式用于糖蛋白分析表征 -完整蛋白反相色谱分析原理、方法开发与优化策略 -肽图分析方法开发与优化策略 培训讲师: Tomas Wheat 博士,产品研发总监,首席应用科学家,Waters美国 俞映清博士,生物制药科学应用部总监,资深应用科学家,Waters 美国杜敏博士,生物制药业务部高级经理,Waters 美国 技术培训三:蛋白质药物理化性质分析常用分析方法开发、 验证等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分享 1.蛋白质药物质量研究中的分析方法开发、验证及相关文件体系的构建 -液相色谱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常用生物色谱柱的介绍 -液相方法开发及验证在工艺不同阶段的要求 -如何快速、高效的开发离子交换色谱方法 -分析实验室文件质量体系的建立及数据完整性的考量 2.对于关键质量属性的质控采用先进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液质联用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在宿主细胞残留研究中的选择-如何在临床阶段的早期开发针对自己工艺的宿主细胞残留检测试剂盒 -离子交换色谱方法中针对酸性峰、碱性峰的表征分析 -二维液相质谱技术针对肽谱图方法中特征性肽段的鉴别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