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指南

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指南
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指南

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指南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微生物监控措施是保证食品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当相应食品产品安全标准设置指示性微生物指标时,建立的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应以使终产品符合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为目标;当相应食品产品安全标准未设立指示性微生物指标时,建立的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应通过设定生产过程中卫生指示微生物指标确保终产品的安全。

本附录给出了制订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时应当考虑的要点。

监测环境中卫生状况指示微生物(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酵母霉菌或其他指示菌)的水平,可以帮助评估需要保持干燥的加工环境的湿度控制情况,也常常用作验证清洁消毒效果的指标。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涵盖了生产环境的微生物学评估、清洁消毒效果以及微生物控制效果的评价。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种控制手段,而是验证或评估目标微生物控制程序整体有效性的工具。

A.1 在建立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该程序应当包括的要素:取样点、取样频率、样品量,取样方法和检测方法。

2)取样点的分布区域:在全面监控的前提下,将关注点放到清洁作业区域,同时帮助找到适当的纠正措施。例如,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区(参见表1):

一区:在控制区域的产品接触表面;

二区:在控制区域、与产品接触表面接近或邻近的非产品接触表面;

三区:在控制区域,与产品接触表面远离的非产品接触表面;

四区:在非生产区域的所有地方(例如:卫生通道,仓库,衣帽间,卸料平台)。

3)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常规环境微生物监控应当重点监测非产品接触表面。

4)还应当对操作人员的手部、工作服、手套等,以及生产区域的空气进行取样监控。

5)清洁消毒后的环境取样只供验证清洁效果,不用于环境监控目的。

6)取样计划应是动态的,并且应该随着数据变化而有所响应;取样点不宜限定在某个区域的特定位置;需要定期回顾环境监控的结果。

7)监控计划应使工厂中需要监控的区域按照一定的周期(如:每天隔几小时、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得到监控。每个区域的监控周期可以不同,但应保证在一定时间内监控到所有的区域。取样计划应有一定的灵活度,必要时应允许一些额外的取样。

8)在出现新建项目、改建项目、设备安装、设备维修等情况时,在工作进行中和结束后都应该加强环境监控,如增加监控频率和/或取样数量。

A.2

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中各取样点卫生指示微生物的指标,应综合考虑微生物控制程序的效果以及对产品安全的影响后确定。对各生产控制区域的建议指标参见表2。

A.3

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中各取样点卫生指示微生物的实际水平应当符合预先确定的指标并保持稳定。如出现轻微异常,通常需要加强监控,如采取增加取样频次等措施;若异常情况显著,则应当针对微生物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表1 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监控计划示例

微生物控制验证计划

受控状态: 北京港龙华佳食品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微生物验证 (含涂抹实验、食品接触面、车间环境) (依据QS市场准入有关规定编制) 文件编号:HJ-HACCP-02 编制人员:我 审核: 批准: 2013年10月10日发布2013年10月30日实施 北京港龙华佳食品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微生物验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控制要求及验证计划。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控制的验证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技术规范 GB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3职责 品管部对车间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定期开展微生物验证,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车间卫生进行管控,必要时委托化验室抽样检测。 4术语和定义 食品接触面:指生产过程中与所生产的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器具、人、水、空气、包材等;或直接接触的门把手、电源开关等。 5验证计划 5.1工厂应按照GB14881等相关国家规定,采取适宜的措施控制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 5.2验证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人员、生产环境等)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清洗、消毒措施、提高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等) 5.3微生物控制标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具体见表一 5.4可通过以下环节的检测进行微生物控制效果验证 5.4.1生产用水 1)采样时间:生产过程中

环境监测计划#(精选.)

环境监测计划 三河矿业 2015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编制目的 0 三、监测依据 0 四、废水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情况及要求 (2) 4.1 废水治理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2) 4.2排放要求 (2) 五、监测评价标准 (3) 5.1 监测执行标准 (3) 5.2 执行标准限值 (3) 六、监测内容 (4) 6.1 废水治理设施监测 (4) 6.2废气治理设施监测 (5) 6.3 噪声检测内容………………………………………………… ..5 6.4 监测管理要求 (6) 6.5 监测分析方法及使用仪器 (6) 附件:********************工艺流程图 (8)

一、编制依据 根据公司实际建设情况、环评批复要求及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定,编制本年度监测方案。 二、编制目的 环境监测是企业搞好环境管理,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了解公司三废排放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监督公司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及环保设施的运转情况。 三、监测依据 1.《关于三河矿业1000吨/日铅锌选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2.《关于明确1000吨/日选矿吨/日铅锌选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 3.《关于1000吨/日选矿吨/日难处理铅锌选矿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定意见的报告》

四、废水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情况及要求 4.1 废水治理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序号污染物产生环节污染因子治理措施排放去向 1 制酸系统污酸废水pH、Pb等 经石灰中和处理回用 2 金精炼废水pH Cu Ag 3 地面冲洗水COD、CN-、Pb、 Cu 4 脱药废水浮选药剂曝气处理回用 5 氰化贫液CN-、Cu 酸化法处理回用 6 初期雨水/ 沉降池沉降回用 7 生活污水COD、BOD5、氨氮地埋式生活污水 处理装置 排入重义河,最终 进入伊河 4.2排放要求 4.2.1 SO2制酸,尾气经碱液吸收塔脱硫后由30米高排气筒排放,烟尘、硫酸雾、SO2排放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 4.2.2各类废水分别处理后,外排水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 表4一级标准要求后排放。 4.2.3根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初步核定意见,该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SO22 5.39t/a,COD 2.211t/a。

微生物实验室环境监测制度

1 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检测制度,以满足检验要求。 2 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 3 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速、照度、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换气次数等的检测,并及时将结果通知相关部门。 4内容 4.1尘埃粒子数监测 公司品管部应按附件图中监测点对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进行尘埃粒子数检测,当测量数据超过表1标准要求最大值时,应及时通知设备部进行整改。 表1尘埃粒子数标准要求 4.1.2 测试状态: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4.1.3 采样高度:采样点一般与操作面水平(离地面0.8m~1.5m高度)。 4.1.4 采样时,应避开回风口,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4.2照度监测 室内照度可用便携式照度计测定,室内照度必须在室温已趋稳定、光源光输出趋

于稳定,测点平面离地面0.8m,按附件图中监测点进行测量,结果取平均值(照度≥300Lux),每季度监测一次。 4.3换气次数的检测 在空调系统正常运转不少于30分钟后,检测人员按定点测量法要求,使用风速仪贴近风口处测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换气次数。 表3换气次数标准要求 4.4沉降菌的检测 按照GB16294-1996标准进行检测。 表3沉降菌标准要求 4.6 微生物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监测由实验室人员每天监测并留有记录。要求实验室的温度条件为15℃-25℃,湿度条件为35%-65%。 4.7 环境指标超标状况的处理 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对洁净室的环境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设备部以及相关负责人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之后,品管

部需要对环境进行二次监测,直至符合要求。 5.相关记录 《照度检测记录》 《风速检测记录》 《温湿度记录》 《洁净区沉降菌检测记录》 《微生物室环境检测报告》

环境监测计划

1.1环境监测计划 1.1.1环境质量监测 (1)空气环境 结合规划特点,在片区评价区域内共布设4个大气采样监测点,条件成熟时,建议在康王、木里港片区规划居民区和康王、木里港片区的下风向设立环境空气 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为SO 2、PM 10 、NO 2 、二甲苯。具体监测项目和频次详见表 15-1。 (2)水环境 本项目不新建污水处理厂,片区污水通过截污管道送入片区外罗家坡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本片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无需进行常规监测,可直接通过罗家坡污水处理厂常规监测数据了解片区污水纳污水体水质变化情况。 (3)声环境:在康王、木里港片区各个组团的工业区、居住区和交通干线各设置2个监测点,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分昼间和夜间进行测量,具体监测项目和频次见表15-1。 (4)建立片区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理跟踪体系,特别对危险废弃物的发生、收集、运输、堆放及处置的全程建立审计制度。 表15-1 片区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1.1.2污染源监测 对片区内所有的污染源(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情况以及各类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性监测,监测结果作为环境管理和

排污收费的依据。

(1)废气污染源 片区内各企业的含特征污染物的废气污染源每年进行一次,监测项目根据各废气排放特点确定。 (2)废水污染源 ①本项目不新建污水处理厂,片区污水通过截污管道送入片区外罗家坡污水处理厂处理。康王片区、木里港片区污水通过沿路各污水管道分散汇入罗家坡污水处理厂,因此片区无污水总排口,无需监测各污水管道内污水流量及水质。 ②应在企业废水排入口配设流量计,以便对排入污水管网的废水水量计量,并动态监控废水是否达到接管标准。废水排入口应明显,且便于采样。清下水排口监测COD、石油类、氨氮,每年2次。 ③向罗家坡污水处理厂排污水超过100t/d的企业,必须安装在线监测仪和流量计,废水中含有特征污染物必须实施定期监测。 (3)增加事故应急监测准备。 废气、废水污染源监测计划详见表15-2。 表15-2 片区污染源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3分) 1.环境监测微生物测试主要包括的项目有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人员微生物。其中 沉降菌测试的时间一般为4h。 2.对于洁净区表面微生物取样,对于规则表面通常使用RODAC双碟进行测试,对于不规则表面 一般使用擦拭取样法。 3.静态状态下进行的环境监测,除监测操作人员(不得超过2人),无其他操作人员活动。 4.酵母菌和霉菌的监测为1年4次,一般在1、4、7、10月采用沙堡氏培养基加测。 5.所用的每一批号的培养基,应选取3只进行阴性对照,以检验此批号培养基无菌是否良好。 6.应在A级关键操作的同时,对A级背景区域进行微生物项目的监测。 7.807车间的N1070/06房间及809车间的T128、T149、T207、T239房间,如某一品种在该 区域生产时需要进行A级操作,则该房间按相连B级频率测试;如该房间没有A级操作过程,则按不相连B级频率测试。 8.无菌双碟在洁净区使用时,应在双碟表面标明测试区域、测试位点、测试日期、产品批号 (限有产品的A级区域),避免混淆。用于写标识的笔应为不易擦除的无尘记号笔。 9.沉降菌测试时,在准备好的双碟底部写好编号后放置在各取样点,将培养皿大盖全部打开, 并扣在不产尘的灭菌纸或PE膜上。 10.沉降菌测试过程中,如双碟被不慎触碰,A级双碟继续监测;其他级别的双碟结束测试 并重新放置双碟继续监测,结束后结果按累加计数。 11.浮游菌测试测试位置一般距地面0.8-1.5m左右,A级区域仪器放在工作台面上。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20分) 1.简述培养基双碟递入递出流程。 1.培养基由车间物流通道进入。 2.在D级递物柜间黄线外去掉纸箱或转运筐。 3.打开物流递物柜房间递物柜紫外灯,空照30分钟后,递入培养基双碟。 4.用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后方可递入C级区。5操作人员在C级区对双碟进行表面清洁,去掉最外层塑料袋包装,递入B级区递物柜内,用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后递入B级区存放。 6.A级隔离器内使用的双碟,在隔离器前灭菌去掉第二层包装,带单层塑料袋包装递入灭菌。 7.监测完毕,将培养基用双层聚乙烯包装袋热封好,递出无菌室。 2.简述使用R ODAC双碟进行表面微生物测试的步骤。 取R ODAC双碟倒置,打开培养皿盖,用适当压力(保证双碟表面与被测表面完全接触)使R ODAC双碟培养基表面接触被测部位,接触面积为25cm2,盖上培养皿盖,倒置。取样完毕,用蘸有75%乙醇的丝光毛巾擦取样部位三遍,以杜绝培养基或其他擦拭液的残留。

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

9205 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洁净室等受控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的监测和控制。 药品洁净实验室是指用于药品无菌或微生物检验用的洁净实验室、隔离系统及其它受控环境。药品洁净实验室的洁净级别按空气悬浮粒子大小和数量的不同参考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分为A、B、C、D 4个级别。为维持药品洁净实验室操作环境的稳定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对药品洁净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监测和控制,使受控环境维持可接受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水平。 本指导原则包括人员要求、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参数确认、微生物监测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监测标准、警戒限和纠偏限、数据分析及偏差处理、微生物鉴定和微生物控制。 人员 从事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的人员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通则中“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通则9203)”的相关要求。 确认 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应进行参数确认,确认参数包括物理参数、空气悬浮粒子和微生物。洁净实验室若有超净工作台、空气调节系统等关键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参数测试。 药品洁净实验室物理参数的测试应当在微生物监测方案实施之前进行,确保操作顺畅,保证设备系统的运行能力和可靠性。主要的物理参数包括高效空气过滤器完整性、,气流组织、空气流速(平均风速),换气次数、压差、温度和相对湿度等。测试应在模拟正常检测条件下进行。 各级别洁净环境物理参数建议标准及最长监测周期见表1,必要时,各实验室应根据洁净实验室使用用途、检测药品的特性等制定适宜的参数标准。物理参数测试方法参照《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现行国家标准中附录D3高效空气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方法、附录E12气流的检测、附录E1风量和风速的检测、附录E2静压差的检测、附录E5温湿度的检测进行。 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其空气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确认及监测照以下“监

《环境监测行动计划》

精品文档 环境监测行动计划 以监测先行,力求准确掌握入海污染物总量及*污染的状况,为行动计划的执行及滚动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碧海行动计划各阶段的实施效果 为主线,结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需求和已有的监测基础,优化选择相应的监测站位,合理安排监测项目和程序,制订科学的监测计划,为*碧海行动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与此同时,要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掌握和利用遥感、自动检测等先进的技术,逐步实现监测手段现代化,更有效地掌握*水环境的时空变化。 第一节-*年环境监测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建立、启动*碧海行动计划的环境监测程序,完成监测站位的优化调整; 监控陆域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评价陆域入境河流、重点陆域污染源入海河口、海上污染源以及入海通量控制断面的水质状况,初步掌握可控入海点源与非点源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开展海洋环境质量与趋势监测和*海岸带生态监测的试点工作; 根据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要求,进行特别专项的监测试点工作; 评估已有的环境监测条件和数据资源可利用程度,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调查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近期效果; 实现主要入海点源的水质自动监测。 二、行动计划 (一)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 参照相关的法规、标准和监测方法,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该规范应确定不同类型站位的监测项目、采样分析方法和监测频率(见表8-1),并且作为各省市和部门实施环境监测计划的技术依据。 (二)优化监测站位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污染源排污状况、*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准确地评估*碧海行动计划实施效果,按照*碧海行动计划确定的环境功能区、污染控制带、污染控制区和控制单元的要求,结合环境监测行动的实际经验,在20xx年底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建设项目所引起的环境破坏受到普遍的关注。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必须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加强污染的控制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企业的生产和排污状况,确保建设项目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的认真落实,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环境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专业管理,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力度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环境监测计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时发现环保措施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确保环保设施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9.1 环境管理 9.1.1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 为有效地保护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减轻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新星轻合金材料(洛阳)有限公司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拟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设立环保管理机构—安全环保部,实行主管副厂长负责制。安环部配备有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全厂的环境管理和统计工作,并在各主要生产车间配备相应兼职人员负责本车间环保管理工作。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的长期环保管理及规划工作。环保管理人员由具备生产管理经验和环保基础知识,熟悉企业生产特点,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同时在各车间配备若干有经验、懂技术、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车间兼职管理人员,以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状况和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同时也有利于环保措施和清洁生产措施的落实。 9.1.2 环境管理机构主要职能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清洁生产管理 ①组织协调并监督实施本次评价中所提出的清洁生产内容; ②经常性地组织对企业职工的清洁生产教育和培训; ③根据企业发展状况,继续进行新一轮的清洁生产审计;

实验3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三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2.懂得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 3.了解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二、实验原理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土壤、江河湖海、尘埃、空气、各种物体的表面以及人和动物体的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都存在着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体积微小,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它们个体的存在。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在发霉的面包、朽木上看到某些微生物群体。这些现象表明,自然界只要有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物质和环境条件,微生物就可以在其上生长繁殖。据此,我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用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 培养基是用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其中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气体和水分。此外,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要求,在配制培养基时还需用酸液或碱液调节至适宜的pH。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所谓灭菌是指采用各类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使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经过灭菌后的物体是无菌的。消毒是与灭菌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指用较温和的物理因素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病原微生物的一种常用的卫生措施。 灭菌的方法较多,广泛使用的是高温灭菌,其中最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可密闭的加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的。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温度可达121℃。一般只要维持15~20min,就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它们的各种孢子。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操作技术。为了确保纯种不被杂菌污染,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无菌概念,经常保持实验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的污染,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一、监测指征 1.感染暴发或感染流行时,环境因素在感染传播中有流行病学意义。 2.监测潜在的危险环境状况,证明有危险的病原体存在或证明危险的病原体已被成功清除。 3.当某项感染控制措施改变时,评估其效果;或者根据规范要求,仪器设备或系统启用时监测。 4.目标性监测的需要。 5.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二、空气监测(沉降法) (一)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 (二)采样高度:距地面垂直高度80~150 cm。 (三)采样点设置 1.非洁净房间:室内面积≤30 ㎡,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3点。里、外两点位置各距墙1 m;室内面积>30 ㎡,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4点均距墙1 m。9 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 min后送检培养。 2.洁净房间:清洁房间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根据房间的不同清洁级别进行布点,操作按照GB 50333—2002。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30 min后送检培养。 (四)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人员做好手部卫生,佩戴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清洁房间采样须穿洁服。 2.皿盖打开顺序应先内后外;手臂及头不可越过培养皿上方;行走及放置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对空气流动状态的影响;皿盖应扣放,以防污染。 3.采样结束后,由外向内合上皿盖。 4.采样完毕的培养皿应在6 h内培养。 (五)实验室检验 1.培养皿在37℃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和致病菌检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的配制按照GB/T 4789.28—2003;菌落计数方法按照GB\T 7918.2—1987;致病菌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按照GB/T 4789.11—2003,沙门菌检验按照CB\T 4789.4—2003,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按照GB/T7918.4—198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按照CB\T 7918.5—1987,, 2.计算结果:非洁净房间以100 c㎡的平皿在空气中暴露5 min即相当于10 L 空气中的细菌数,计算公式为: 细菌数(cfu/m3)=1 000÷(A/100×t×10/5)×N=50 000N/At 式中:t——平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min);N—一培养后平皿上的菌落数(cfu/平皿);A——所用平皿的面积(c㎡)。 洁净房间直接以“个/(30 min·Φ90)”平皿为单位计算结果。 (六)结果判断: 参照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三、物体表面监测 (一)采样时间: 消毒处理后4 h内。 (二)采样方法 被采样本面积<100 c㎡取全部表面;如采样面积≥100 c㎡,连续采样4个位置(不可有重叠),每个位置采5 cm×5 cm的大小,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不规则的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面积≥30 c㎡ (三)采样注意事项

微生物原始记录(消毒效果监测)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受理编号:检(20 )号第页/共页 检验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一、实验器材 1.试验菌株:大肠杆菌,菌株号:1022,培养代数代,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培养条件: 2.试剂及培养基配制、灭菌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记录C》:第1次; 第2次;第3次。 3.恒温培养箱(36±1°C):编号 SCCDC 。 4. 载体:玻片(10mm×10mm). 5.样品名称:,批号:。二、试验方法 1.试验步骤: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5.2红外线消毒碗柜和2.1.5.7臭氧消毒柜消毒效果监测方法进行。 2.培养条件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 三、结果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片。 对数值: 阴性对照:菌生长。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片。 对数值: 阴性对照:菌生长。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片。 对数值: 阴性对照:菌生长。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四. 结果处理:三次试验平均结果

阳性对照:菌液浓度: cfu/片。 对数值: 阴性对照:菌生长。 五.计算公式: (1)接种稀释倍数=V×A×B=5.0×A×1.0=5A 式中V为PBS体积(5ml);A为接种前中和管液体稀释倍数;B接种样液体积。 (2)试验组菌片菌数或阳性对照菌片菌数=平皿生长平均菌数×接种稀释倍数(3)杀灭对数值=lg(阳性对照菌片菌数)-lg(试验组菌片菌数) (以下空白) 检验者:复核者:

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高敏华丁昕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8期 摘要: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监测手段越来越丰富,各种监测方法的监测精度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生物监测方法用于弥补物理和化学污染监测的不足。它可以预测污染对环境和生物的综合影响。它是监测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检测。 自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农业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等的飞速发展,已经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整个地球生态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无论是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还是能源问题,都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关于污染监测方面的工作,而微生物对于环境的各种变化极其敏感,利用微生物监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及时、精确的掌握环境状况,能有效弥补理化监测方法的不足。 1、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 环境中的污染物包括:①化学性污染:如糖类、含氮有机物、脂肪、有机酸等天然有机物及磷、钾、硫等无机化合物;生物污染: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众所周知的是,微生物在我们身边的环境中无处不在,但是目前不可能对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逐一进行检测,必须开发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微生物我反应环境中常见有机物及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这一种微生物即被称为指示微生物,也称作指示菌。指示微生物一般分为三类,包括:一般污染指示微生物、粪便污染指示菌和其他指示微生物。[1] 2、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有显微检测技术、染色检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和其他一些微生物检测技术。[2] 2.1显微检测技术 顯微检测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之一,包括光学显微镜、暗场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在不同的检测需求中使用的检测设备是不同的。显微

微生物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1.0 目的 本指导书明确规定了原料,工艺过程,车间环节, 车间环境,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等各方面的微生物监控标准操作方法,以指导相关操作人员按此规程进行工作。 2.0.使用范围 本工作指导书适用于原料,工艺过程,车间环节, 车间环境,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等各方面的微生物监控。 3.0.职责 质量部微生物检测人员负责此程序的执行,每周/每月将报告发送给主管和经理审阅,主管和经理负责更正行动的制定和执行。 3.0.引用文件 3.1.原料规范 3.2. WI-8202-S07(13)微生物测试指导书。 3.3. WI- 耐热芽胞菌测试。 3.4. 3M petrifilm Aerobic Count Plates 使用说明。 3.5. 3M petrifilm Coliform Count Plates 使用说明。 3.6. GB 饮用水。 3.7. WI-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0. 微生物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4.1. 原料微生物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以下列微生物风险较大的原料作为主要监控对象,并按下步骤进行。 4.1.1. 小麦粉的监控 4.1.1.1. 在每批小样验收时,IQC应首先核对供应商的COA中理化指标是否符合Spec.,若不符合,即可拒收。 4.1.1.2.若符合,用于微生物测试的样品应优先取用,由微生物分析员先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试验,必要时,增加芽胞菌的测试,然后由IQC 再进行理化指标分析。 4.1.1.3.若理化和微生物检验结果都符合其Spec.时,可通知供应商供货,若有一项不合要求,则明确不可进货。 4.1.2.调味粉的监控 4.1.2.1.在每批调味粉来料验收时,IQC应首先核对供应商的COA是否符合Spec.,如果不符合,即可拒收。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通常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他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

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可以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1. 微生物计量法 1.1 体积测量法 又称测菌丝浓度法,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 mL)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 min)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干燥可用烘箱在105 ℃或100 ℃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 ℃或40 ℃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 ℃下进行真空干燥。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 注:本附录给出了制定食品加工过程环境微生物监控程序时应当考虑的要点,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参照执行。 A.1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监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验证或评估目标微生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确保整个食品质量和安全体系持续改进的工具。 A.2 本附录提出了制定食品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程序时应考虑的要点。 A.3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主要包括环境微生物监控和过程产品的微生物监控。环境微生物监控主要用于评判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状况,以及找出可能存在的污染源。通常环境监控对象包括食品接触表面、与食品或食品接触表面邻近的接触表面、以及环境空气。过程产品的微生物监控主要用于评估加工过程卫生控制能力和产品卫生状况。 A.4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涵盖了加工过程各个环节的微生物学评估、清洁消毒效果以及微生物控制效果的评价。在制定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a) 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应包括微生物监控指标、取样点、监控频率、取样和检测方法、评判原则以及不符合情况的处理等; b) 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指标:应以能够评估加工环境卫生状况和过程控制能力的指示微生物(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酵母霉菌或其他指示菌)为主。必要时也可采用致病菌作为监控指标; c) 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的取样点:环境监控的取样点应为微生物可能存在或进入而导致污染的地方。可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取样点,也可以根据经验或者积累的历史数据确定取样点。过程产品监控计划的取样点应覆盖整个加

工环节中微生物水平可能发生变化且会影响产品安全性和/或食品品质的过程产品,例如微生物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之后的过程产品。具体可参考表 A.1 中示例; d) 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的监控频率:应基于污染可能发生的风险来制定监控频率。可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或者积累的历史数据,确定合理的监控频率。具体可参考表 A.1 中示例。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应是动态的,应根据数据变化和加工过程污染风险的高低而有所调整和定期评估。例如:当指示微生物监控结果偏高或者终产品检测出致病菌、或者重大维护施工活动后、或者卫生状况出现下降趋势时等,需要增加取样点和监控频率;当监控结果一直满足要求,可适当减少取样点或者放宽监控频率; e) 取样和检测方法:环境监控通常以涂抹取样为主,过程产品监控通常直接取样。检测方法的选择应基于监控指标进行选择; f) 评判原则:应依据一定的监控指标限值进行评判,监控指标限值可基于微生物控制的效果以及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来确定; g) 微生物监控的不符合情况处理要求:各监控点的监控结果应当符合监控指标的限值并保持稳定,当出现轻微不符合时,可通过增加取样频次等措施加强监控;当出现严重不符合时,应当立即纠正,同时查找问题原因,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微生物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

1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 14.1环境管理 14.1.1环境管理的基本目的和目标 本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均会对邻近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通过环境措施来减缓和消除不利的环境影响。为了保证环保措施的切实落实,使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得以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环境管理,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要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步同规划、同步发展和同步实施的方针。 14.1.2环境管理和监督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务院第256号令《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环境保护管理权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省环保局为该项目的环境管理机构。其职责是根据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各项环保要求,并负责工程的环保设施的验收。义乌市环保局及其监测站,依据有关环保法规及省环保局对项目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对本项目在施工建设期和营运期的各项环保措施进行具体的监督和指导管理。 14.1.3环保机构设置要求及职责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义乌广信实业公司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单位应将评价报告中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到各项设计之中,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环保管理部门对环保措施的设计进行审查确 在施工建设期,义乌广信实业有限公司应由一名主要领导负责对建设期的 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配合各级环保管理和监测机构对施工期的环保情况进行监督在营运期,义乌广信实业公司应委派专人进行各类环保设施的管理,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转,同时配合各级环保管理和监督机构实施对项目的环保情 况进行监督管理。

14.1.4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1)施工造成的扬尘,噪声的防治; (2)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染和生活垃圾处理; (3)营运期各类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营运期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14.2环境监控计划 14.2.1施工期的环境监控计划 (1)施工招标阶段 ①指标说明中应包括有关环保条款和要求 ②投标方案中应有详细的环保方案 ③分包合同上应包括有关环保考核目标和相应的奖惩条例 ④义乌广信实业公司应在施工工程开工前,完成土地补偿,拆迁赔偿等前期工作 (1)施工实施阶段 ①义乌广信实业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施工点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写出相应的检查报告(至少每月一次)。 ②监督检查的重点可放在:各施工点扬尘、噪声的控制、水土流失的防治; 各施工队伍生活污染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处置等方面。 (3)施工完成阶段 ①施工完成阶段应重点对各类临时性占地的还原,建筑垃圾和失衡土石方的清运及施工现场的清理进行监督检查。 ②义乌广信实业公司应对合同中所定的各项环保条款进行完成和实施情况评估,并写出最终评估报告。 ③只有在完全履行了包括环保在内的各项条款,并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后,方可认为完全履行了施工合同。 (4)职责和权力

环境监测计划

附件5: 环境监测计划、辐射工作人员监测计划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环境监测计划 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列》的要求,特制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环境监测计划: 1.环境监测单位为省内有监测资质的单位 2.新进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在使用前必须取得环境监测报告; 3.使用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每年监测一次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规范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对象 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所有人员(以下称放射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理人员;射线装置的使用、和维修人员;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人员。 二.监测方法 此次开展的个人剂量监测为常规监测,监测周期为三个月。即每个月对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的剂量进行剂量测读;测量的量为Hp(0.07).Hp(3).Hp(10) 三个测量量值。 三、监测机构 为保证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可比性和可靠性,推荐由取得省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为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技术服务单位。四、佩戴要求 放射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常规个人剂量计佩戴方法;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剂量计应佩戴人体躯干前方中部位置,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戴在背部中间;当受照剂量可能大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还需要在防护服外面衣领上宁外佩戴一个剂量计。 五.工作要求 1.各放射单位必须按要求安排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监督其正确佩戴剂量计,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2、院医疗部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的组织具体实施工作。 3、凡不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的一律不得发放《放射工作人员证》。并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法进行查处。 湖北省肿瘤医院 二0 0八年四月二十日

2018年环境监测计划

2018年环境监测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部《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我公司积极开展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积极建立企业污染物监测体系,制定具体的年度污染物监测工作计划。 一、污染物监测机构 1、浙江锦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月度、季度、年度监测内容,由其出具监测报告。 2、公司安环部设立为污染物监督机构,设一名环保专员和四名污染物监测人员,全面负责公司各车间污染物检测点的监测工作。 二、污染物监测内容和频次 2.1废水排放监测 2.1.1监测点位 本公司为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根据HJ883-2017的要求,总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设置监测点位,本公司的雨水和生活污水经总排放口排放,因此只设立一个总排放口监测点位。车间排放口根据生产使用的原辅料、成品等物料分析不含总汞、总镉、六价铬等重金属元素,因此无须设置监测点位。 2.1.2监测指标及监测频次 2.2废气排放监测 2.2.1有组织废气排放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及监测频次。 2.2.1.1监测点位 各工序废气通过尾气收集设施收集和处理装置排放至外环境。目前公司有一套尾气排放装置。 2.2.1.2监测指标及监测频次

2.3无组织废气排放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及监测频次 2.4厂界环境噪声监测 2.5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监测 本公司环评批复为2006年11月份,环评报告无明确要求。 三、自测要求 1、要求健全监测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污染源监测工作,制定并落实企业污染监测监控方案,加强监测过程质量控制、规范和保存污染源监测原始记录,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2、监测工作应该在稳定的生产状况下进行,监测期间有专人负责监督工况。 绍兴兴亚药业有限公司 原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滨海) 安环部制 2018-01-10

环境微生物监测频次

环境微生物监测频次 环境卫生学监测是检验消毒效果及工作质量的一种手段。已经废止的《医院感染管理 规范》曾要求环境卫生的监测要每月进行,而近几年颁布实施的新规范却大大降低了监测频次的要求。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常规监测是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消毒后或医疗操作前采样,只要监测过程没有被污染,监测结果一般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也即是说,常规监测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环境的污染程度,监测结果并非日常环境消毒工作的真实反映,因此,常规监测与医院感染之间没有相关性。美国CDC“医疗机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提出医疗环境很少会直接引起疾病的传播,除非病人有免疫缺陷或无意中暴露于环境中的病原体(如曲霉菌、军团菌)。因此美国CDC 建议医院不必对环境进行常规取样、监测,除非样本直接用于流行病调查或监测结果可直接用于感染控制。 近年来的医院感染中,因病毒所致的医院感染暴发很常见,但环境卫生学监测却不包含病毒,因此,监测结果是有局限性的。同样,医院感染的聚集性发生,并没有通过常规 环境卫生学监测被及时发现,常规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无相关性。近几年国家陆续更新的规范中对环境微生物的监测要求搜集整理如下: 一、WS/T368 —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要求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频度为每季度。洁净手术部(室)及其

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二、WS/T313 —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要求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三、WS/T510 —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 四、WS 509-2016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应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 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应随时进行监测,采样方法及判断标准应依照GB15982 。 重症监护病房是指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病房,为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 五、WS 507 —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一)消毒剂浓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及计划完整版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 度及计划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2016年修订)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卫计委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一、监测目的 定期对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液、消毒后物品、透析液、紫外线灯管等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保证消毒效果和灭菌质量,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 全院重点科室的空气、物表及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紫外线灯等消毒灭菌器材,高效消毒后物品,透析液及反渗水、内毒素,医用织物等。 三、监测要求 空气监测: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其他监测:对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后(灭菌后)物品、医用织物等每季度进行监测一次,当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各科室院感小组成员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院感科及细菌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负责采样,采样后及时送检验科微生物室进行培养。院感科负责督导与协调工作,以保证监测效率。 四、监测时间 一般安排在每个季度中间那个月的中旬,具体时间由院感科与微生物实验室商榷后通知临床科室。 以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应符合相应规范标准,若结果超标或出现异常结果时,微生物实验室应及时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与相关科室共同调查分析原因,必要时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或建议,相关科室应认真参照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及时复查,直至合格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