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有关文化

襄阳有关文化
襄阳有关文化

襄阳有关文化

襄阳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和东汉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多宝佛塔,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襄阳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也是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历史贤达雅士的足迹和传颂千古的诗章。李白在《襄阳曲》一诗中写道:“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襄阳除了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外,也蕴含着各种不同的文化:

一、荆楚文化

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

二、三国文化

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领荆州牧(公元190—209年),“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把襄阳治理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数以千计的士人纷纷来到襄阳。

诸葛亮、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谋略精英,经学家宋忠、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一批杰出人物汇聚襄阳。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对中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

三、诗赋文化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女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江河女神形象。

历经千百年流传,汉水女神形象成了千万汉水女儿美丽、善良、聪慧、高贵的象征,寄托了汉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向往。襄阳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辞》的主要作者,宋玉推动了楚辞向楚赋的转变,王逸编撰了《楚辞章句》。

四、书画文化

襄阳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杜审言,北宋时期的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

米芾世称“米襄阳”,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他的画以“米点山水”著称于世,他的《研山铭》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习书临摹的法帖。

五、古城文化

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军事文化的烙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

其中,元宋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铁打襄阳”之称名噪海内外。“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阳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

当你来到襄阳,在参观各种景点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其中的文化,这无疑别有一番风味。

襄阳文化

襄樊大道 据市规划局副局长陈建斌介绍,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批复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后,为了能从地名上留驻60年襄樊记忆,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承担联系襄阳古城、樊城旧城和城市窗口火车站这条主干道命名为襄樊大道。 襄樊大道起于襄城胜利街与环城路交叉口,途经环城东路、汉江一桥、解放路、长征路、丹江路、前进路、襄阳火车站、东西轴线,线路全长8.0公里。 襄城文韵段(一桥头到岘山)整体建筑将以“青山碧水、粉墙黛瓦”为底,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为韵,力图营造“恬淡静幽的水墨画”的城市意境。 樊城演绎段(一桥头至人民广场天桥路口)将体现古今交融,传承历史文脉,重现老城商都。 樊城新貌段(人民广场天桥路口至火车站)将见证城市发展之路,营建城市门户形象,打造创新、活力的城市新坐标。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口号 1、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构建健康襄阳 2、襄阳是我家创卫靠大家 3、创建 国家卫生城市提高市民健康水平4、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共享健康生活5、创卫 连着你我他美化城市靠大家6、美好生活靠我们创造创卫目标靠大家实现 7、创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8、创卫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 园9、人人献上一份力共创国家卫生城10、全市人民齐动手,争创国家 卫生城市1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参与人人受益12、人人关心创卫人人 支持创卫人人参与创卫13、人人动手参与创卫个个争当创卫先锋 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 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 襄阳旅游景点介绍

古隆中、米公祠、习家池、夫人城、鹿门寺、护城河、昭明台、仲宣楼、绿影壁(暂关闭)、鱼梁洲、真武山、烈士塔、诸葛亮广场、水镜庄、九道河、承恩寺、五道峡、九路寨、汤池峡 襄阳有什么山 岘山千山万山琵琶山虎头山羊祜山真武山扁山铁帽山 襄阳穿天节 “穿天节”是湖北襄阳古代特有的节日和习俗,时间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一。 “穿天节”是襄阳古代特有的节日和习俗,它源于古襄阳万山才子郑交甫遇汉水女神,赠佩珠定情的美好传说。唐宋时期,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过穿天节,襄阳城里的百姓都来到了万山,乘船沿汉江而下,在江边聚会,在沙滩上捡拾汉江中游特有的带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佩戴在头上、身上,以祈求吉祥幸福,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交往恋爱,整个节日充满浪漫的情趣。它集郊游、采石、交友于一体,体现了襄阳古老的民俗文化,展现襄阳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 穿心石与“神女解佩”的叠映,是一个美丽幸福又浪漫的传说,郑交甫在万山下的汉水之滨,遇见一美丽又温柔的仙女,得到她相赠大如鸡卵的佩珠,激动得闭上了眼睛,可睁开眼,美丽的姑娘就不见了,于是心中无比的怅然,一见钟情,他爱上了这位美丽又善良的姑娘,他珍爱姑娘送给他的这颗佩珠,这佩珠就是“汉江穿心石”,于是每到“穿天节”这一天,他都来到襄阳万山的汉江边,拿着这颗象征着美好爱情,幸福吉祥的汉江穿心石佩,等待着心爱的姑娘。 襄阳九街十八巷 老樊城九街十八巷的九街包括十字街、教门街、大同街、磁器街、前街、后街、铁匠街、丰乐街、机坊街;十八巷包括林家巷、左家巷、杨家巷、余家巷、永丰巷、陈老巷、曾家巷、前马家巷、后马家巷(炮铺街)、基峨巷、火巷、古井巷、莫家巷、财神庙巷(劳动街)、邵家巷、朱家巷、苏家巷、乔家巷。 襄阳名小吃 襄阳牛肉面襄阳凉面襄阳豆腐面襄阳金刚酥襄阳糖醋白菜襄阳玉带糕襄阳夜壶油茶襄阳泡菜牛肚丝襄阳清汤襄阳宜城大虾黄酒大头菜襄阳叫化鸡襄阳薄刀炸酱面豆腐面 襄樊市入选的9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保康县的民间文学《黑暗传》,保康、南漳县的民间音乐《沮水巫音》,南漳县的民间音乐《薅草锣鼓》,老河口市的民间音乐《老河口丝弦》,宜城市的民间舞蹈《赶象》,南漳县的民间舞蹈《端公舞》,宜城市的传统戏剧《襄阳花鼓戏》,宜城市的曲艺《宜城兰花筒》,老河口市的民间美术《老河口木版年画》传承人陈义文。

高铁对襄阳旅游业的预期影响与对策思考(定稿)

论文题目高速铁路对襄阳旅游业的预期影响 与对策思考 系(院)管理学院 专业酒店管理 班级1321 酒店管理 学生颖慧 指导教师龙雨萍 2016年5月10日

目录 摘要 ............................................................................................................................................................... I 前言 .. (1) 第一章襄阳市高铁建设概况与发展趋势 (2) ●1、汉十高铁 (2) ●2、万高铁 (3) ●3、襄荆宜高铁 (4) 第二章高铁对襄阳市旅游酒店业的预期影响 (2) ●1、改变襄阳客源市场的空间格局 (2) ●2、改变襄阳市旅游空间格局 (2) ●3、促进实现襄阳旅游业的两大战略目标 (7) ●1、做大做强旅游景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4) ●2、“软硬兼施”,提高城市接待能力 (5) ●3、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6) ●4、转变社会管理模式,推进“同城化”发展 (7) ●5、对接高铁特点,加快襄阳旅游酒店业发展 (7) ●6、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文化企业充分挖掘利用高铁带来的商机, 为襄阳文化产业的起飞助力 (8)

●7.加快高铁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9) ●8、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交通条件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汉十等高铁的建设,在综合分析未来铁路格局的基础上,就高铁对于襄阳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并给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速铁路襄阳旅游业影响对策 前言 当今社会,高速铁路依托其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已成为交通运输业的新宠,高铁对一个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已为日本新干线、国高铁等发展实践所证明。我国旅游业初步感受高铁是在“十一五”期间,铁路历经6次大提速,到2007年时速200公里以上,线路超过6000公里;进入“十二五”,高铁时速提升到350公里、通车里程进一步增加;按照发展规划,“十三五”期末,我国高铁客运专线将达1.8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的50%。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不仅是明显的,而且将关乎其走势乃至格局。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作为京广高铁的一部分,武广高铁只是开始。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由目前的八万公里增加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1.8万公里。届时,中国将建成以为中心的八小时高速铁路交通网:除乌木齐、等个别城市外,到全国各省会城市时间都将在控制在八小时以。

襄阳市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新时代新发展 襄阳市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襄阳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四个襄阳”建设,推进襄阳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襄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按照“一主两副三城”、“一花园多节点”和“大小多少”的思路,构建以襄阳大都市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1小时经济圈为重要支撑,以星罗棋布的镇级市、中心镇、特色镇为重要发展节点,以汉江经济带、鄂北岗地经济带和荆山山脉经济带为纽带,建设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带动辐射作用明显的襄阳都市群。 关键词:四个襄阳一主两副三城一花园多节点大小多少 引言 襄阳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湖北除武汉外的经济,教育,文化和体育的中心。位于湖北西北部,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1986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襄阳自古分为汉水(沔水)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二城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分别设襄城区和樊城区。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阳区改名为襄州区。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至今,襄阳已大步跨入工业化,它将在未来成为周边地区的新核心。 一新时期发展 1 战略思想 当前,襄阳正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这意味着未来引领襄阳发展的一定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襄阳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四个襄阳”建设,推进襄阳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襄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因此要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不断推动全市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以打造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和绿色襄阳,建设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襄阳都市群为载体,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重要节点,用足用活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襄阳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影响襄阳发展的体制障碍和制约因素,走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产业发达、经济高效、基础性公共服务到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明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打造襄阳新名片,共同创造襄阳更加美好的未来。 2 发展目标 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平均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村人口在10万人以上,五年转移53万人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建成1个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建成2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成2个3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建成1个2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由32个增加到50个以上,其中5万人以上的中心镇由8个增加到12个以上;镇级市数量达到30个以上;城乡产业良性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城乡发展体制障碍逐步消除,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大为改善,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快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基本构成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城镇体系。 3发展方式 按照“一主两副三城”、“一花园多节点”和“大小多少”的思路,构建以襄阳大都市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1小时经济圈为重要支撑,以星罗棋布的镇级市、中心镇、特色镇为重

襄樊文化_1500字-高中议论文

襄樊文化_1500字 关于《襄樊文化_1500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汉江临眺》 也许你没听说过襄樊,但你一定听说过襄阳。就是当年诸葛亮隐居,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我们这里原叫襄阳,现在改名为襄樊,并划出一块为襄阳区。但我要介绍的是湖北大市——襄樊! 襄樊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绣,内得人文之胜,拥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我今天不想讨论这座古城悠远的历史,我只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展现古城的魅力! 十四多年的襄樊生活,造就了我——一个地道的襄樊人。我热爱这里,因为这里养育了我。 小吃 作为一个谗猫的我,自然热衷于襄樊的小吃。俗话说:一方山水,一方小吃嘛!去武汉要吃热干面,去新疆要尝烤全羊,去西藏要喝酥油搽,来襄樊嘛,就要随我喽! 一个地方的小吃,体现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过最重要的是——要吃的正宗! 以我多年的经验,吃小吃不可以到餐馆。为啥?恩,少了点什么。走到街口,听到小贩的吆喝声:“豆腐面喽一两六毛,二两一块了啊!热腾腾的面啊,现买现做,现做现吃啊!”再听听这边的小贩也在吆喝:“杂碎,杂碎汤泡馍,刚出炉的馍呀!喷香的汤啊!”这正宗襄樊话了吆喝声中,你感觉到了吧。餐馆缺啥?缺气氛!听到这,你还走的动路么?那就随我一起尝尝吧!

找一张小方桌坐下,襄樊话喊一声:“老板,一两豆腐面,一晚杂碎汤!”“好嘞!”短短两分钟,一碗面,一碗汤,一盘馍就都摆在你面前了!赶紧闻闻,那个香哦,谗的你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啊!快用筷子挑起一口面,“吸溜”,面下肚了!啥味儿?辣!啥感觉?过瘾!那还等什么啊,不一会,一碗面就“呼啦呼啦”地下肚了。等你放下筷子擦着嘴,还觉得意犹未尽。不过没关系啊,还有杂碎汤呢! 先把盘里的馍掰成一块一块的,放入汤中,端起碗,“呼——”先吹一下,再大口喝上一口,那香味儿,直到汤通过肠子到了肚里还在口中回荡。此时刚泡的馍也差不多了。小心夹起一块,咬上一口。恩!面上是软的,里面微软却很有嚼劲儿,绝对是上口的佳品!此时此刻,你可能已经飘飘欲仙了。哦,别心急,情趣自在其中! 地摊 来到襄樊,细心的你应该不难发现,襄樊的“地摊文化”也是独霸一方的。走在街上,时不时会听见有吆喝:“这里有文化用品、服装鞋袜、各类书籍、精美饰品全部一元起价!”凑过去瞧瞧,都还挺漂亮,精美的包装袋,为它们增添了几份亮丽。心情好时,凑到人堆里,在小摊上挑选几样心仪的东西,相信它们便宜的价格也会令你称心如意。还有许多摊主是很懂得“废物利用”的,把自家的旧书,在摊上一摆,不出多久,就会引来一大群人,蹲在一起看书、讨论。这也许也是小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巷 襄樊地虽不大,但有着错综复杂的小巷,从南往北从西到东,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小巷里的团结、互助;小巷里的和谐;小巷里的深情…… 你看,走路不稳的老太太不小心摔倒了,好心的年轻小伙将她扶起,热心的红领巾帮老奶奶捡地上的东西。 可爱的小男孩买东西没带钱,阿姨送他,他不要,急忙跑回家拿了钱气喘嘘嘘地跑来给钱。一元钱的纸币在小手里攥出了汗…… 寒冬,成群结队的小学生,拿着工具,在街上铲雪…… 也许这些事并不起眼,但小巷里的人却一一细心做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来襄樊吧,也许我的描述未能使你心动,但请你一定相信我一次:来襄樊,这里的小吃、地摊、小巷一定会将你留下! 当然,襄樊的魅力远远不只这些……

关于襄阳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的思考

Tourism 旅游经济 https://www.360docs.net/doc/6a9069620.html, 2012年5月 183 关于襄阳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的思考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 汪博兴 摘 要:本文通过对襄阳市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所存在不足的分析,提出了发展襄阳旅游业的具体对策。关键词:襄阳 旅游业 现状分析 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183-02旅游产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性产业,具有对经济带动作用大、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就业机会多、综合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的贡献率超过40%。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襄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2010年,襄阳市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39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但与同期宜昌的旅游收入的104亿元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推动襄阳旅游业的发展,就需要认真研究襄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襄阳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1 襄阳市发展旅游业存在优势 襄阳市是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 江两山三城”旅游开发的中轴和重要门户,是三国文化旅游的中心城市,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文化古城,是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重要集散地。襄阳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2008年提出了“旅游活市”的发展战略,2011年又提出建设“四个襄阳”的战略目标,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在“四个襄阳”建设中,旅游业不仅是“产业襄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地理位置上讲,襄阳拥有“得中独厚”的地缘优势,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南接川陕,东临汉江,南通湖粤,北达宛洛,是鄂、渝、川、陕、豫五省市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从交通条件上看,“十二五”期间,“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格局”将使襄阳市的交通更加便捷,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使游客进出襄阳国家安全部加便利。 襄阳市有着2800多年的建城史,境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十分丰富。文物古迹、宗教活动场所和风景名胜点达708处,其中宗教活动场所68处,国家级景点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景点30余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有道安祖庭谷隐寺、皇赐名寺广德寺、汉代古刹鹿门寺、深山古禅承恩寺, 以及素有 “小武当”之称的真武山等。国家级风景区有隆中风景名胜区、襄樊市米芾纪念馆、谷城县薤山旅游风景区、谷城县南河风景区、南漳县水镜庄风景区等。人文景观资源方面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120回的故事中,有30多回发生在襄阳境内。同时襄阳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又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养育了一代名相诸葛亮(卧龙),魏晋隐士司马徽(水镜先生),三国名士庞统(凤雏),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孟襄阳),张继、杜审言、文学家皮日休,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米襄阳),“允冠百王”的光武帝刘秀,东方圣人释道安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襄阳市是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阳为“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 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 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穿城而过的汉江,是中国流量最大、水质最好的内河支流,又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早期的汉江流域孕育了古老的楚文化,与韩国的汉水流域在名称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时襄阳还坐拥“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岘山,有全国最大的江心洲鱼梁洲,古隆中、九路寨、大薤山、南河、春秋寨、鹿门山、香水河等均位于襄阳的土地上,可谓十里一景,风光无限。 2 襄阳市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襄阳发展旅游业虽然存在着突出的优势,但旅游业并没有成为襄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襄阳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1 旅游的产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 旅游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强的产业群。目前襄阳市的旅游企业和旅游资源无论是横向联合或纵向的合并,一体化程度都比较低,许多企业规模不够大,市场化程度化不够高,在管理上一直沿用计划体制下的模式,不能很好地应对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能力和意愿。旅行社业基本处于画地为牢的状态,同质化现象严重,被动地进行价格战,没有精力进行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景区或景点、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交通、定点商场、餐饮等企业之间配套不够,难以实现统一规范约束下的规模经营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影响了襄阳市旅游行业整体的竞争能力。2.2 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深度广度开发不够 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文化内涵的打造,那么旅游目的地一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以古隆中风景区为例,历史赋予了该景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三国文化。从古隆中的石牌坊、躬耕田、小虹桥、草庐碑到武侯祠、三顾堂、诸葛草庐,每一处的建筑都浸润了三国文化的气息。但是,历史赋予的文化必需借助一定的展现方式才能显示其生命力,变成被大众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而这正是古隆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欠缺的方面,目前古隆中资源开发的现状是抱残守缺,缺乏创新性。以恩施自治州土司城为例,其土家文化的展示就是通过歌舞的形式展现土家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尤其是标志性的哭嫁表演,以直观的方式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增强了景点吸引力。 2.3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 旅游业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好。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发展旅游业创造环境、增加后劲,反之,则会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襄阳市目前所有的旅游景区旅游设施建设落后,没有规范的旅游步道建设,卫生设施建设不足。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已经成为襄阳旅游转型升级及深度开发的“短板”。2.4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宣传有待加强 发展旅游业要靠宣传,而宣传力度不足是制约襄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日常的旅游宣传中,必须要有有形的实物

襄阳人文性格

人文地理结课作业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班级:土资1201 姓名:王赛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记襄阳人文地理特色 一、概述 襄阳,位居中华腹地,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扼守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是1986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 襄阳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汽车工业基地,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襄阳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是鄂、渝、川、陕、豫五省市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 二、地理环境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经110°45′-113°43′,北31°14′-32°37′,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适中,雨热同季等特点,区境内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时,年均气温15.1℃-16.9℃之间。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襄阳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襄阳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地下水储量也极为丰富。地表水矿化度低,总硬度适中,多属软水,可广泛用于灌溉和饮用,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也较低,多属中性及弱碱性水,均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水资源条件。 三、人文性格 大智中有市侩 襄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文化之乡,养育和孕育过一批智慧传奇人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千古名相、智慧之神诸葛亮,他的《隆中对》改写了一个时代,创造了一段历史,堪称中国的策划鼻祖、谋略大师;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120回的故事有 32回就发生在襄阳;汉光武帝刘秀,开创了东汉时期“光武中兴”的盛世,受他们智慧和思想的熏陶,襄阳文化中自然含有智慧的灵气与光芒,襄阳人为人处世显得颇有大智,于无为处有为,于不争处有争,有时看似木讷,却深含大智慧。另一方面,襄阳文化中与生俱来的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凡事注重眼前,多少有些急功近利,爱斤斤计较,显得又有些市侩气。但这种市侩气既不让人心生敬畏,也不让人讨厌。 创新中有惰性 襄阳文化中有开拓进取的基因,在时代潮流的大势推动下,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一面。20世纪80年代,襄阳大胆引进全国各地的科技人才和工业项目,开一时风气之先,一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205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20日 项目名称: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襄樊市旅游局 项目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江汉平原与盆地交接处。这里是经济大三角(、襄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大城市,自古有“七省通衢”、“中原门户”、“天下腰膂”等称谓,具有得“中”独厚、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正如它2004年被评为CCTV中国魅力城市之一的评语所言——“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外揽山水之秀,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会聚之地,今天已成为陆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聚集山水精华——襄樊”。 襄阳古城旅游区集襄樊历史文化之大成,沉淀了2800年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粹。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襄阳古城深厚的历史资源,发展襄樊旅游经济,推动鄂西北旅游文化品牌的整体发展,2008年12月,市旅游局组织了《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招标工作,经过认真审核和评定,决定委托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编制《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 规划理念: “跳出古城看襄阳” 在此前提下,我们关注: 以“襄阳古城”的文化品牌提升襄樊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树立“襄阳古城”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形象和地位。

规划原则: 城旅一体的原则:“旅游开发与城市更新”相协调 民旅共生的原则:“以人为本与塑造品牌”相统一 弹性规划的原则:“前瞻理念与弹性规划”相结合 规划目标: 通过挖掘襄樊地域文化,提升襄樊古城品牌形象,依托旅游大项目策划及招商,推动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打造一座既延续传统又创造历史的“大襄阳古城”。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度假休闲、游憩娱乐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古城旅游目的地和“5A”级景区,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襄樊市乃至省旅游的新亮点,旅游业将成为襄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研究方法: 秉承“跳出古城看襄阳”的规划理念,将襄阳古城放在全国、省、襄樊市三个层级区域进行横向对比,明确其作为国际性古城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战略意义。为实现目标,襄阳古城旅游开发需要两大抓手:即实现古城空间完整度和文化吸引力的突破。具体而言,一手抓软环境建设,以塑造个性化的古城文化形象;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以实现古城风貌的恢复和推动城市新区建设。这也是本次规划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保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保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县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纪东 一、保康旅游概况 保康东依襄阳古隆中,西邻林区神农架,北交十堰武当山,南通宜昌大三峡。境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楚文化发源地——荆山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楚先民母亲河——沮水至今奔流不息,800年的楚文化历史有350年在保康演绎,是名副其实的“楚源地”;珍稀花木举世罕见,享有“蜡梅王国、牡丹故乡”的美誉;九路寨大峡谷、保康温泉、五道峡、野花谷、尧治河、百里南河、森林氧吧官山等旅游景区星罗棋布,不仅是襄阳“大荆山”旅游的核心区,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履职以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和前不久市委范书记两次视察保康作出重要指示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襄阳”建设,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深化“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提出了“旅游立县”、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推进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路,把生态旅游作为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绿色襄阳”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和突破口,抓住福银、麻竹、保宜、保神四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

高点定位,高端策划,先后聘请中国甲级旅游规划机构—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规划机构,对全县旅游发展进行设计规划布局。同时,大力引进武汉三特索道集团、深圳永兴华科技公司、襄阳新中昌集团、邦和药业集团、苏州大川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启动和推进了九路寨大峡谷、保康温泉小镇、荆山大峡谷(五道峡旅游区)、野花谷旅游区、尧治河旅游区等一批核心景区建设。现在的保康,正以无法估量的发展潜力和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迈开“振兴保康,炫动华中”的旅游发展步伐。 二、旅游发展总体构想 在战略定位上,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大产业、大市场、大手笔、高标准”为发展理念,以打造鄂西旅游重要战略支点和服务中心、建成中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彰显和传承早期楚文化的载体产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富民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和拉动消费的动力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大力培植,加快景区开发,完善旅游设施,扩大宣传营销,提升服务意识,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襄阳经济发展情况简介

襄阳经济发展背景资料 一、襄阳经济发展指标 2010年襄阳市GDP达1538亿元,较上年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较上年增长54%;地方财政总收入141亿元,较上年增长4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较上年增长37.8%。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襄阳市排第75位,较2009年上升3位;在省内GDP排第三位,仅落后宜昌市9亿元。襄阳市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居湖北省第二位。 2011年前三季度,襄阳市实现GDP1422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工业实现增加值665亿元,同比增长27.8%,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39亿元,同比增长47.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49.6%。 襄阳市计划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5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35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0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二、建设“四个襄阳”简介

《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四个襄阳”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努力使襄阳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支撑点,走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前列。 建设“四个襄阳”是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内在要求,要以“产业襄阳”为核心,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功能、产业带动力和产业竞争力。以“都市襄阳”为载体,按照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构建空间结构科学、功能分区合理、人文特色鲜明的主城区布局,构筑中心城市、中等城市、特色镇、农村新型社区“四位一体”的大都市城镇体系,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体系。以“文化襄阳”为特色,牢固树立“文化立市”理念,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山水资源优势,建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城,形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影响力。以“绿色襄阳”为灵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提升规划层次,加强投资保

历史文化与城市景观以襄阳为例

历史文化与城市景观设计探讨 ——以襄阳为例 摘要:襄阳是被誉为聚集了山水精华的国家园林城市,有学者研究指出她是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山水城市,是城市意境的经典形态。而襄阳作为山水园林城市的环境特色为什么会非常突出呢?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就可以看出,它是具有田园特色的山水城市。这种特征至今仍然保留在襄阳的城市环境格局中。本选题想从环境艺术美学角度展开实地考察、调研和文献搜集研究,从城市的农业基础构成、城市文化的农业气息、城市周边农业景观构成方式等方面,系统分析、阐明襄阳城市环境的田园性特征及其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襄阳城市环境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对城乡建设的和谐统一也有促进作用,从环境艺术设计美学角度提出保护城市田园环境特色的基本思路。 关键字:襄阳;山水城市;田园特色;城市景观 襄阳市地处鄂西北地区,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衡”之称,是鄂、豫、川、陕的物资集散地。丰富的自然山水和农业田园构成这个城市整体环境的基本元素,有学者认为它是城市意境的典型体现[1]。而如何有效地维护这座城市的田园风特色,也成了当今襄阳城市环境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襄阳城市环境的田园特色 《诗经》中的很多内容已经证明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人类生活环境的理想特点是由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组成的。自然山水成了田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田园环境以自然山水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精神寄托。对于襄阳这个城市来说,他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依山傍水的山水人文城市,整个城市环境因山水地势的规律布局,对于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也布置的恰到好处,襄阳城市山水延绵不绝,江河相互依靠,群山绿树怀抱,山不高但到处体现灵秀之美,水不深而处处体验灵动之感。一直以来是声名远扬的护城河守护着襄阳,是淳朴的汉江大堤,清澈的汉江之水养育着襄阳的世世代代子民,当我们来到这个青山秀水的宝贵之地,便觉走进了仙境,感受了山水,游览了山水也便体味了城市独有的人文特色,达到你中有我,我中见你的境界,景观设计也只有在这些情感的光芒下才能发射其真正的魅力。 人文历史是一个城市形象内涵的体现,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生活,从文化发展史角度来看,襄阳的自然山水与其自身的田园生活是分不开的。从很多唐诗中可以看出襄阳的历史文化具体体现在唐诗中,襄阳是唐代诗人歌咏山水、讴歌襄阳的集中地区,它是“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这里还是汉水女神传说的发源地,是汉唐“襄阳乐”,历代浪漫爱情诗篇的重要渊源之地,可称“女神之路”。这些山水景观及其构成的环境体系,在自然美层面具有鲜明的原生性、生活性、园林性、田园性,也正是襄阳山水之美的意蕴特征[1]。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很对文人志士厌倦官场的生活转而向往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空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的诗田园味十足,孟浩然所作佳句——“语淡而味终不薄”,当然这种深刻的审美情趣是来自于襄阳山清水秀的环境以及人文历史。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襄阳的自然山水中所蕴含的田园风味是很浓厚的,正是孟浩然的思想与襄阳自然山水的独特性格相融合才有描写襄阳城东边的鹿门山田园风光的绝美诗篇《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传递了浓郁的襄阳山水的田园风情。 今天的襄阳,依旧到处散发着十足的田园风味。田园文化不是单指农田小院有山有水,田园文化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生活领域:民以食为天,饮食习惯上,襄阳人喜好吃天

湖北襄阳特色小吃有哪些

湖北襄阳特色小吃有哪些 湖北襄阳这个城市在历代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和军事要地,所以被称之为华夏第一城池,该市的总体面积接近两万平方千米,旅游的景点也很多,比如古隆中和仲宣楼以及夫人城还有古城墙等等,另外湖北襄阳的襄阳菜也非常有名气,该菜以鲜辣为主,那么湖北襄阳特色小吃有哪些? 第一,湖北襄阳特色小吃有哪些? 襄阳缠蹄,是湖北省襄阳市的特色传统小吃。将猪蹄用多种香料腌渍数天,然后用细麻绳缠紧放在通风处吹晾,数日后即可取下煮熟食之。食用时切成圆片状,外圈的猪肉颜色深红,内圈的猪肉颜色透亮。此菜多用于冷盘拼盘,味道清香,加上姜丝、米醋等佐料,是下酒的好菜。 第二,宜城板鸭,又名宜城酱板鸭,是湖北襄阳宜城市特产之一。宜城板鸭选料考究,加工精细,从原鸭到成品烤鸭,要经过十几道基本工序。每年中秋节前后,厂家开始大量收购自由放养的草麻鸭进行育肥。板鸭加工受气候限制,加工时间一般在寒露至第二年立春前,其他时间不宜加工。鸭肉丰满细腻、皮薄鲜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 第三,牛油面,是湖北省襄阳市特色面食之一,是襄阳人最喜欢的早餐,可分为荤系和素系。荤系是在牛油面中加入牛肉或者牛杂等肉类,一般有辣椒。素系是在牛油面中加入豆腐海带等素菜,一般不放辣椒。牛油面的汤一般要用牛骨和牛肉熬制,再加许多种佐料。吃面时,配上一碗豆浆,味道可口,回味悠长。

湖北襄阳特色小吃有哪些?宜城盘鳝,是湖北襄阳宜城市的特色小吃。主要制作原料有黄鳝、植物油、盐、葱、姜、蒜、花椒、八角、料酒,辣椒、麻辣酱等。盘鳝的吃法很有些讲究,用筷子夹住鳝头,咬住头背脊骨处,往下一撕,肉骨便分离,整条黄鳝的肉吃入口中,余下的部分就是一根骨头和肠子。此菜肉嫩味鲜,食之香酥可口。

襄阳的饮食文化

襄阳饮食文化 襄阳市原名襄樊市,襄阳市处湖北省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同时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等称号。襄阳市也称“华夏第一城池”。 作为中国古老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名垂千古、有勇有谋的忠义之将诸葛亮的故乡。所以襄阳有它独到而优久的人文风情和特色美食,真是想到就令人垂涎三尺,下面具体介绍几种特色菜:中国有句谚语叫:“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所以每天的早晨都应该保持最开心的心理状态。那就必须从早餐做起,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从五千年的生活经验中又总结了一句话叫做“早晨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所以在中国吃早餐是非常讲究的,而襄阳人民最推崇的要数牛油面,牛油面是襄阳人最经典的面食中的一种。牛油面的特点是一辣儿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两天不吃牛油面就会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牛油面做法简单:水开后,将面下入锅中,煮开后捞起,加香油凉拌,然后加上熬好的牛油、辣子及其他佐料即可。吃牛油面时再喝一碗襄阳黄酒,惬意而舒服! 众所周知:西方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是晚餐,就是所说的“diner”,而在中国最主要的一餐要数中餐了,襄阳广大人民当然也不会忽视这重要的一餐,每当这个时候善良而殷勤的襄阳人就会把自己的传家之宝“襄阳缠蹄”拿出来与亲朋好友共享,分享喜悦之情。襄阳缠蹄在国内名声较大,可与金华火腿相媲美,是传统的佳肴。做法:将猪蹄

肉用多种香料腌制数天,再用细麻绳缠紧在通风处吹晾,数日后即可煮熟食之。此菜多用于冷菜拼盘,色泽红亮,肉质清香,是下酒的好菜。你若有机会在襄阳过年便会发现襄阳人过年时家家有缠蹄,每家缠蹄风味独特各不相同。 与此同时襄阳人也会和西方人一样很重视晚餐,他们会用襄阳特有的海鲜宜城大虾来款待自己早已在“唱空城计”的胃,宜城大虾是90年代兴起的风味小吃,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入夏开始到秋天结束,传言跨栏冠军刘翔就来襄阳吃过宜城大虾。宜城大虾个大肉多,鲜嫩爽口,吃起来一麻二辣三香。做法:将洗净的大虾干炒,然后放入胡椒、花椒、辣椒、酱油等各种佐料,猛火卤煮。2005年8月,在襄阳人民广场举行的中国湖北襄樊美食文化节烹饪大赛上,宜城大虾经过专家与群众评比,在众多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襄阳名菜中的首道名菜。 以上是襄阳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菜,简单的三种菜却是几千年来襄阳人民生活经验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彰显了襄阳人民的饮食嗜好,也是襄阳人民的祖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珍品。襄阳的美食不胜枚举,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道明的,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襄阳饮食文化,欢迎来襄阳亲身感受!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湖北省旅游发展现状 湖北的旅游资源丰富, 在全国居于中上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钟祥明显陵,拥有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神龙架,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的所在地。全省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 2013年11月2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在华中师范大学公布《201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报告》借鉴全球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旅游业现实竞争力、旅游业潜在竞争力和旅游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三方面共52个评价指标。《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湖北省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3位,旅游现实竞争力处于中上水平,潜在旅游竞争力居中,发展环境竞争力较弱,总体处于第二梯队。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的发展速度竞争力指标居全国第三位,近五年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位列第一,且在旅游接待规模上表现十分突出。 由此可见,我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湖北省的旅游产业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湖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 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中, 一级城市北京、天津等发展得很好, 但是这些地区的二级城市和一级城市发展的悬殊不是很大。湖北省与这些地区不同, 无论是入境旅游还是国内旅游, 武汉市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近两年来国内旅游收入有50%左右、入境旅游收入有60%左右集中在武汉,而被确定为湖北省的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和襄阳两市的国内、入境旅游收入总和还不到武汉市的一半,可见湖北省旅游产业产值呈现高度集中性和不均衡性。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看在旅游总收入绝对值方面,武汉、宜昌、襄阳三市均有所增长,但武汉市在全省的百分比略有下降,而宜昌和襄阳则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宜昌上涨了1%左右。国内旅游收入方面,以武汉、宜昌、襄阳、荆州、十堰、恩施等六市份额较大,六市总和占全省17个市总量的80%以上。但是除了武汉、宜昌外,其他四市的国内旅游收入差距不大。由此可见,湖北旅游产业呈现出极度的不均衡化发展趋势。 2、品牌文化内涵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可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

襄阳 一、城市概况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襄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我国古建文物专家赞为“人类文明进程之标志,中华历史发展之瑰宝”。在《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示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中,这样描述襄阳:“周属樊国,战国时为楚国要邑,三国时置郡,后历代多为州、郡、府治。襄阳城墙始建于汉,自唐至清多次修整,现基本完好,樊城保存有两座城门和部分城墙。文物古迹有邓城、鹿门寺、夫人城、隆中诸葛亮故居、多宝佛塔、绿影壁、米公(芾)祠、杜甫墓等”。 二、城市历史沿革 襄阳地处中国中部南北交接地带,上古时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在今日襄阳的城市范围内,曾先后建立起三座城邑:古邓国国都邓城,楚国北津戌基础上形成的襄阳城和汉末出现的樊城。 (1)邓城:邓国是春秋时期以前、上至西周(或更早些),位于汉水以北、南阳盆地南部的一个具有一定经济文化水平的古国,距今已有三千一百年左右。邓城作为邓国的国都,曾是政治经济中心,后被楚灭,邓城逐渐为更靠近汉水的樊城所代替,今存邓城遗址。 邓城遗址位于樊城北约6公里处的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现存土城墙略呈长方形。东墙长766米,南墙长896米,西墙长713米,北墙长858米,墙厚10至15米。

墙残高3米左右,四角稍高,最高处6.3米。四面均有城门。护城河宽40米左右。城东南处有高约8米的土台,俗称烽火台,也称阅兵台。西北角有明代建的宁国寺。 (2)襄阳古城:楚之北津戌,是楚国为挺进中原所作的外交和军事准备。清代其间曾对襄阳城墙进行了多次改扩建,修缮城门城楼,加建敌台炮台和兵房,加固城墙,疏浚护城河及清理岸界。其城垣达周十二里,高八点五米,城基宽六至十二米,城外护城河宽约百米,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铁打的襄阳”。上个世纪80年代,襄阳市政府对襄阳城墙进行修缮,加建了南门两侧的城墙,重新修复了北依汉江的小北门城楼,东南角的仲宣楼及一桥以东的长门城楼,形成了今日所见之襄阳城墙。 (3)樊城旧城:南依汉江樊城一直都是襄阳的外围据点,随着邓城的逐渐衰落,樊城一直作为南北商贸交易汇聚的中转点繁荣昌盛多年。城沿汉江而筑,形态呈东西带形,东西长约6里,南北仅1.2里,共有九门。今樊城城墙仅剩鹿角门(屏襄门),定中门,柜子城遗址和建在城墙上的米公祠。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1、古城山水,极富特色 襄阳城位于东北角汉江边,正所谓“岘山亘其西南。汉水萦其东北”。樊城夹江而峙,作为襄阳的藩城(樊篱、屏蔽)与襄阳互为犄角,扼水陆交通要冲。这个地形特点决定了襄阳不是通都大邑,只能是一座府城,必须在西南方向远离群山,压住东北靠汉江的一端。以湍急的汉江为北部城池,凿开东南西三面宽阔的护城河作为排涝和防御体系,辅以不甚高大的坚城,就构成了著名的“方城”、“铁打的襄阳”,难以攻克的军事防线。 2、通衢要津,南北交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