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肠鸣音描述,肾输尿管五个叩击痛,膀胱叩诊

呼吸、肠鸣音描述,肾输尿管五个叩击痛,膀胱叩诊
呼吸、肠鸣音描述,肾输尿管五个叩击痛,膀胱叩诊

一、呼吸音描述

1 正常呼吸音:①气管呼吸音:吸气相与呼气相几乎相等,于胸外气管上方可听及。

②支气管呼吸音:类似把舌尖抬高张口呼出空气所发出的 " 哈 " ("ha") 音。其特点为呼气期较吸气期为长,音较强,调较高。正常在喉,胸骨上窝,背部 6 、

7 颈椎及第 1 、 2 胸椎附近可听到。

③肺泡呼吸音:类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所产生的 ' 夫 " ("fu-fu") 音,声音柔和,有如微风吹拂的声音。其特点为吸气比呼气的声音长,强而调高,呼气期音短,弱而调低,此音在正常两侧肺野均可听到。

④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特点为吸气似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呼气音似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吸气与呼气声音在时间,度及音调几乎相等。正常此音在胸骨两侧第 1 、 2 肋间隙,肩胛间区的第 3 、 4 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

2 识别下列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与肺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或进入肺内的空气流速减慢及呼吸音传导障碍有关。可在局部、单侧或双肺出现。发生的原因有:①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肋软骨骨化和肋骨切除等;②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②支气管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等;④压迫性肺膨胀不全,如胸腔积液或气胸等;

⑤腹部疾病,如大量腹水、腹部巨大肿瘤等。

哮鸣音:又称干啰音,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呼吸道狭窄或不完全阻塞的病理基础有炎症引起的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内肿瘤或异物阻塞;以及管壁被管外肿大的淋巴结或纵隔肿瘤压迫引起的管腔狭窄等。

其特点:①调高,清楚,不连续②性质,部位,数量易变化③咳嗽后可消失④呼吸相均可听到,但以呼气相为主。

分类:①高调干啰音:源自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②低调干啰音:源自气管或支气管。

喘鸣音:干啰音的一种,发生在主支气管以上的大气道的干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及,称为喘鸣音。

啰音: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湿啰音的特点:①连续短暂一连串②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泡音可同时存在③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④呼吸相均可听到,吸气末最响。

分类:①粗湿啰音:大水泡音,见于吸气初期;②中湿啰音:中水泡音,见于吸气中期;③细湿啰音:小水泡音,见于吸气末期④捻发音:吸气终末听及。

二、肠鸣音描述

1、肠鸣音:右下腹为听诊点。

2、肠鸣音正常 4-5次/分、

1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

2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

3、肠鸣音非正常

①肠蠕动增强包括肠鸣音活跃、肠鸣音亢进;(1)肠鸣音活跃 >10次/分音调不特别高亢常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胃肠道大出血;(2)肠鸣音亢进: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②肠蠕动减弱包括肠鸣音减弱、肠鸣音消失

(1)肠鸣音减弱,1次/N分,常见于肠梗阻持续存在、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胃肠动力低下

(2)肠鸣音消失,持续3-5分无肠鸣音、用手指轻扣或搔弹腹部无肠鸣音。常见于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

三、肾、输尿管五个压痛点

季肋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处,相当于肾盂位置;上输尿管点――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夹角的顶点;肋腰点――背部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肾及尿路炎症或结石病变时,上述各点可有压痛。根据肾脏的解剖位置和体表投影,肾区痛主要有以下4个区域:①脊肋角区:位于腰背部脊柱与第12肋交角处,此处若有疼痛、压痛等可以提示是否有肾脏、肾周围组织、肾盂的病变。②肋腰区:位于背部腰大肌外侧缘与第12肋交角处,

此区出现深压痛,常提示肾脏、肾盂、输尿管的病变。③上输尿管点:位于腹直肌外缘平脐处,此点压痛,提示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的病变。④中输尿管点:为腹直肌外侧缘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处,此点压痛,提示输尿管的病变。肾区痛的特点因其病的种类不同而不定。一般来说明显的肾区痛多是由于炎症、梗塞、积水、结石等使肾体积增大或者肾孟和输尿管梗阻时才会出现。因为肾脏本身没有感觉神经,一般的肾炎仅有轻微的肾区不适,压痛及叩击痛均不突出。

四、膀胱听诊音

充盈之膀胱,有囊性感,叩之呈浊音。不能排尿或排尿后仍为浊音,则提示有尿潴留,常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或神经原性膀胱。叩诊为实音可见于膀胱内巨大肿瘤或结石。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超声表现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疾病超声诊断 泌尿系为分泌、输送和贮盛尿液的器官,许多疾病都会有尿液积贮,易为超声检出,所以颇适于超声诊断。 第一节肾脏疾病诊断 一.正常肾(normal kindey) (一)正常肾二维声像图 正常肾二维声像图有周边的肾轮廓线和肾中央的肾窦回声,二者均为高回声。二者之间的肾实质呈低回声,肾锥体回声较肾皮质回声更低。肾窦内可以见到条状低回声为肾静脉回声(图1-1)。膀胱充盈时或大量饮水后,肾盂回声常有轻度分离,但排尿后肾盂分离可减少,正常肾在呼吸时能随呼吸活动。

图1-1 正常肾声像图 (二)正常肾彩色血流图 正常肾彩色血流图可见彩色肾血管树,自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直至小叶间动脉及各段伴行静脉均能显示。彩色血流分布直到肾皮质,呈充满型。然而彩色血流图显示与仪器的彩色灵敏度,患者条件(年龄、胖瘦及个体其他条件)有关(图1-2)。

图1-2 正常肾彩色血流图 (三)正常肾测值 正常肾超声测值一般为长度10 ~ 12cm,肾实质厚度1.4 ~ 1.8cm,肾皮质厚度为0.8 ~ 1.0cm。肾的径线测值因断面角度位置不易固定,重复性差,只能大体上反映肾的大小。 二.肾积水(hydronephrosis) (一)各型肾积水声像图表现 轻度肾积水,在声像图上出现肾窦分离,肾盂肾盏均有轻度积水,但肾实质厚度和彩色血流不受影响。中度肾积水,肾窦回声中出现无回声区,因各人肾盂肾盏原来形态不同,显示各种形态的肾积水声像图,肾盏积水明显可见(图1-3~图1-5)。重度肾积水,肾盂肾盏明显扩大,显示各形无回声区,肾实质明显变薄,肾实质内彩色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 对肾积水可用超声向下追踪探测,常能找到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详见输尿管疾病的诊断。 图1-3 肾积水声像图调色碟型

肾及输尿管、膀胱疾病超声诊断笔记#精选、

第16章肾及输尿管疾病超声诊断 肾脏正常值长度10-12cm、宽度5-7cm、厚度3-5cm。 肾发育不全 USG:肾区内见小肾回声,外形正常,体积<正常50%,长5-7cm、宽3-4cm、厚2-3cm;包膜不光滑,少数呈分叶状,皮质较薄;CDFI:患侧肾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健侧肾脏代偿性增大。 单纯性肾囊肿 临床表现:多无临床症状,较大时可有患侧腰部酸胀不适 USG:实质内异常回声区,圆形或类圆形,壁薄而光滑,内呈无回声,透声好,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壁及内部不能探及血流信号。 肾盂源性囊肿 USG:肾窦周围或略突入肾窦内的轮廓较小的圆形无回声区,直径约1-1.5cm,壁欠光滑,排尿前后可见囊肿大小有一定变化,囊内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及感染时的云雾状回声。 肾窦旁囊肿 USG:肾窦内或肾窦旁突入肾窦的圆形无回声区,大小不一,直径约2-5cm,内透声好,伴后壁增强效应,不与肾盂及肾盏相通。 乳钙性肾囊肿:又称肾钙乳症 USG:围绕肾窦周围的较小的囊肿内见结石回声,且随体位改变移动;排尿前后可见囊肿大小有一定变化。肾包虫囊肿 USG:肾脏体积增大,内见体积较大的囊性不均质性肿块,内有多个分隔,类似花瓣状,囊中囊表现,囊肿内见强回声沉积物,随体位改变像重力方向移动。 获得性肾囊肿(长期血液透析) USG:肾脏体积缩小,皮质、髓质、肾窦均有不同程度萎缩,肾窦周围见直径约1cm的圆形无回声区。 多囊肾 临床表现:成人型者多于40岁以后发病,以腹部包块、腰痛、血尿、高血压和肾功不全为主要表现。USG:婴儿型:双肾弥漫性增大,肾内弥漫分布直径约1cm的无回声区,难以明确显示肾窦、髓质回声。 成人型:双肾显著增大,肾内布满无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难以显示正常肾实质、肾窦回声。 肾髓质囊肿又称海绵肾 USG:先天性疾病,双肾髓质轮廓增大,内部回声明显增强(囊状扩张的集合管腔直径约1-3mm,似“海绵状”,内偶见与其类似大小结石填充),并围绕肾窦呈放射状排列。 多房性肾囊肿 USG:肾脏轮廓增大,内见较大的囊性肿块,薄壁,内见多条光滑分隔带将囊肿分隔成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房,部分可相通。 肾多囊性发育异常 婴幼儿多见,患侧肾脏轮廓增大,肾内布满大小不等、透声较好的无回声区,并不能显示肾实质回声。 肾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表现:无临床症状,若肿瘤出血,瘤体可迅速长大,出现腰部胀痛,低热等表现。 USG:肾实质内可见中强回声结节或团块,边界清晰,回声欠均,后方无声衰减,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较大者回声不均,高回声及低回声呈层状分布,呈洋葱皮样改变,CDFI:周边及内部不能探及或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肾嗜酸细胞瘤 USG:肾内显示体积较大、分布较均匀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团块内见片状、带状较低回声,即“星样”瘢痕,边缘较规则,并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内部很少发生出血与坏死;CDFI:内部血流信号稀少。肾血管瘤 先天性肾脏良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肉眼或镜下血尿。 USG:肾窦旁或肾窦内见内部回声较高的结节或团块,CDFI:无明显血流信号。 肾脂肪瘤 USG:肾窦周围或其他位置有较高回声结节或团块,后方声衰减。肾周围脂肪瘤特征声像图:肿瘤内部回声较高,并沿肾周脂肪囊间隙生长,可包绕部分肾,或患侧肾脏受推压移位,但一般不导致肾脏轮廓变形。后肾腺瘤 USG:肾内体积较大的实质性团块,直径约2-9cm,其内常见因出血、坏死、液化而形成的透声较差的无回声区。 囊性肾瘤又称多房性肾瘤 USG:肾内孤立性囊性肿块,内见多个或无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之间见许多光滑、较薄的高回声分隔带。 肾恶性肿瘤 肾细胞癌又称肾腺癌或肾癌 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腹部包块、腰痛。 USG:肾实质内结节或团块状回声,当肿瘤突入并压迫肾窦或肿瘤向外突出时,引起肾包膜隆凸不平,内部呈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CDFI显示肿块周边有血管出入或绕行。

肾及输尿管结石,肾及输尿管结石的症状,肾及输尿管结石治疗【专业知识】

肾及输尿管结石,肾及输尿管结石的症状,肾及输尿管结石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约3∶1。近30多年来,我国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明显提高。 疾病病因 一、病因结石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与代谢以及感染因素有关。 症状体征 一、症状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极少数病人可长期无自觉症状。 一、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腰痛或腹部疼痛。较大的结石,多为患侧腰部钝痛或隐痛,常在活动后加重;较小的结石,多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出现绞痛,这种绞痛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如刀割样,向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有时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脉弱而快、血压下降等症状。疼痛常阵发性发作,或可因某个动作疼痛突然终止或缓解,遗有腰、腹部隐痛。 二、血尿:由于结石直接损伤肾和输尿管的粘膜,常在剧痛后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 三、脓尿:肾和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出现脓细胞,临床可出现高热、腰痛。 四、其它:结石梗阻可引起肾积水、肾功能不全,有的病人尚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贫血等等。 用药治疗 一、西医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要根据结石大小、部位、数目、形状、一侧或两侧,有无尿流梗阻、伴发感染、肾功能受损程度、全身情况以及治疗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但当绞痛发作时,首先应该使症状缓解,而后再选择治疗方案。 1、肾绞痛的处理。1.解痉止痛:

2.指压止痛: 3.皮肤过敏区局部封闭: 4.针刺疗法: 2、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一般适合于结石直径小于1厘米、周边光滑、无明显尿流梗阻及感染者,对某些临床上不引起症状的肾内较大鹿角形结石,亦可暂行非手术处理。 1. 大量饮水:增加尿量冲洗尿路、促进结石向下移动,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 2. 中草药治疗: 3. 针刺方法:增加肾盂、输尿管的蠕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4. 经常作跳跃活动,或对肾盏内结石行倒立体位及拍击活动,也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5.其它:对尿培养有细菌感染者,选用敏感药物(奥复星,灭滴灵)积极抗感染,对体内存在代谢紊乱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及调理尿的酸碱度等等。 三、体外冲击波碎石。3、手术疗法。结石引起尿流梗阻已影响肾功能、或经非手术疗法无效,无体外冲击波碎石条件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术前必须了解双侧肾功能情况,有感染者先用抗菌素控制感染。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进手术室前或在手术台上术前摄尿路平片作结石的最后定位。 手术方式:根据结石大小、形状和部位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手术方式: 1.肾盂或肾窦切开取石术:切开肾盂、取出结石,鹿角状结石或肾盏结石,有时须作肾窦内肾盂肾盏切开取石。 2.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结石较大,不能经肾窦切开取石者,需切开肾实质取石。 3.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肾一极多发性结石(多在肾下极),或位于扩张而引流不畅的肾盏内,可将肾一极或肾盏连同结石一并切除。 4.肾切除术:一侧肾结石并有严重肾积水或肾积脓,已使肾功能严重受损或丧失功能,而对侧肾功能良好者,可行切除患肾。 5.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或结石嵌顿引起尿流梗阻或感染,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肾输尿管结石病人的健康知识宣教

肾输尿管结石病人的健康知识宣教 一、诱发因素: 1、长期食入高糖、高脂膳食者,可造成胆汁中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胆汁酸)的比例失调,胆固醇过饱合而引起结石; 2、惯用低蛋白,粗碳水化合物饮食者,容易发生胆红素结石; 3、不按时进餐,胆汁在胆囊内存留时间过长易成结石; 4、长期禁食,缺乏营养,可导致胆囊内胆汁郁滞,结石形成; 5、某些溶血性疾病或肝硬变时,也可导致胆囊结石(但这种结石多半是黑色结石); 6、胆道感染,胆囊壁发炎,其收缩功能减退,胆流障碍; 7、由于细菌的感染,可使结石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颗粒,以脱落细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粘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二、主要症状:疼痛、血尿、脓尿 三、因对措施: 1.多饮水,至少每日饮水2000~3000ml,以稀释尿液,使结石易于排出,除白天大量饮水外,睡前也须饮水500ml,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200ml.多饮水可冲洗泌尿系统结石,又可稀释尿液,改变尿pH.如长期酸性尿易致尿酸结石,长期碱性尿易 2.适当调节饮食,可以预防结石的再生。含钙结石患者应少吃牛奶等含钙高的饮食,草酸盐结石患者应少吃菠菜、马铃薯、豆类和浓茶等。磷酸盐结石患者宜用低磷、低钙饮食,并口服氯化胺使尿液酸化,尿酸盐结石患者应少吃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肉类及豆类,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亦利于尿酸盐结石的溶解。 3.观察排石现象,如绞痛部位下移,表明结石下移,疼痛突然消失,结石可能进入膀胱,这时病人应努力排尿,使结石排出。 4.增加体育活动。除多饮水外还要增加休育活动,如跳跃等使结石易排出。 5.为排出结石病人增加日饮水量,如突然出现心慌、胸闷、脉博细弱等症状,应注意可能由于大量饮水而致使心脏负担过重,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6.经皮肾镜或经膀胱输尿管肾盂镜取石或超声碎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恐惧焦虑心情,术后患者常伴有尿漏、出血,甚至肠穿孔或其他周围脏器损伤的并发症,应加强观察。 7.肾盂切开取石术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的护理: ①肉眼血尿情况。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肉眼血尿。 ②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用针筒生理盐水作冲抽。 ③有无漏尿。一般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尿液漏出,最好术中伤口内放置负压球吸引,术后可以作持续吸引漏尿,正确记录漏尿量,并可避免多次伤口换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病人,术后漏尿在3周以上,应作膀胱镜输尿管内插导管作内支架,可促使输尿管壁切口愈合而停止漏尿。

肾、输尿管结石预防和治疗大全

肾、输尿管结石预防和治疗大全 原本一粒小小的石头,如果安分守己地留在肾脏里面,倒不至于有太大危害,然而当其进入狭小的输尿管管腔,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对肾脏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引起梗阻,诱发感染,造成肾脏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另外,结石和局部的尿路粘膜长期摩擦刺激,有导致尿路上皮癌变的可能。所以,一旦发现结石,我们应该到医院进行积极、正规的治疗。 如何抓结石预防 1. 增加饮水量,稀释尿液 每天至少保持2.5—3.0升的尿量,,保持尿液颜色呈清亮淡黄为宜,这对预防任何成分类型的结石都是有益的。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弄清:第一,饮什么水?多喝白开水、矿泉水,而不是浓茶、咖啡、可乐等饮料;第二,什么时候饮水?这里讲究“一天的时间内均匀分配”,而不是白天“开怀畅饮”,晚上“滴水不沾”。研究表明,增加50%的尿量,可使肾结石发病率下降86%。但是,肾功能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应注意适量饮水,勿过量。 2. 调整饮食结构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食物,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如果既往患有泌尿结石,饮食上应该根据结石成分,按医生意见更改饮食结构。

(一)少吃肉类、动物内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二)合理补钙,尤其饮食上补钙肾结石患者往往“谈钙色变”,错误地认为肾结石的元凶是钙,其实不然,肾结石患者也需要补钙。目前医学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肾结石患者为什么要补钙。 第一是补充钙能和胃肠道中蔬菜含有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部分被肠胃吸收和经肾脏排出体外的草酸,从而减少了形成肾结石的几率。 第二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酸碱平衡学说”。即血液呈酸性时,结石容易形成。呈碱性时,抑制结石形成。缺钙时血液偏酸性,合理补钙,血液偏碱,这样反而有利于抑制结石形成。 (三)限量摄入糖类美国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糖食品的摄入,可以使患肾结石的机会增加,因此,要注意少吃甜食。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专家指出: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过2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

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 院前健康教育 (一)基本常识 (1) 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少食高嘌呤,高动物蛋白,高草酸,高糖,少纤维素饮食,如马铃薯、菠菜、甜菜、动物内脏、豆类、巧克力、浓茶、咖啡、腌制品等,应注意饮水均衡,睡前饮水250ml可稀释尿液。 (2) 及时治疗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柯兴综合征等及肠瘘或短路手术后,慢性腹泻,维生素K缺乏等。 (3) 及时治疗尿路感染,梗阻等疾患,尿道内不要存留异物。 (二)肾、输尿管结石易患因素 1. 体质因素①遗传因素;②代谢异常:钙、磷、草酸、尿酸、枸橼酸、镁等的代谢异常。 2. 生活方式饮水量不足、乳儿乳食缺乏、高嘌呤、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钠、高草酸、高糖、少纤维素饮食等,长期户外作业,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 3. 疾病因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柯兴综合征,肠瘘或短路手术后,慢性肝胆胰疾病,慢性腹泻,维生素K缺乏,需长期卧床的疾病、骨瘤、恶性疾患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磺胺、维生素D中毒;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 院内健康教育 (一)入院检查内容 1.尿常规尿常规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尿糖、酮体、比重等,是肾脏疾病的初步检查。留取病人清晨第一次尿送检,因此时尿液较浓,且不受运动及饮食的影响。 2.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血常规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电解质、血糖等,可协助临床诊断用药。应采取清晨空腹血送检。

3. 心电图、胸透了解心脏及胸部情况,指导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 B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过筛与诊断手段,可观察泌尿器官与组织的大小、形态、结构与质地情况。在做膀胱B超前应多饮水、憋尿,使膀胱充盈,图像清晰,以利诊断。 5. KUB+IVP患者术前常规行KUB+IVP,以了解是否合并肾、输尿管积水及了解双肾功能。摄片前12小时服泻药,禁食含高原子序数药物(如含铋、铁的药物)和使胃肠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粗纤维菜类等。检查前4小时禁食、水,尽量排空大小便,造影者还需行碘过敏试验。 (二)术前健康教育 1.术前常规准备及注意事项 (1) 备皮:将手术区域及会阴部皮肤的毛剃掉,并清洗干净,其目的是去除手术区的毛发和污垢,使消毒皮肤的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以减少伤口感染。 (2) 洗澡:术前一日备皮后洗澡,清洁皮肤,减少不适感。 (3) 禁饮食:术前晚进食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饮食,目的是防止因麻醉引起呕吐,呕吐物误吸人气管导致窒息,同时减少术后胃肠胀气,有利于伤口愈合。 (4) 患者术晨排空膀胱,更换清洁衣裤(脱掉内衣、内裤、袜子)如有活动假牙,应摘下妥善保存,手表、发夹、耳饰、项链等也应摘下,贵重物品交家属保存。 (5) 训练有效咳嗽的方法:嘱患者双手捂住腹部,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从胸部向外咳而非喉咙处,每次练习510次,每日2~3次。 (6) 训练卧床大便:如手术较大,术后不能下床,应练习卧床排便,以免手术后不能下床引起排便闲难。 2. 讲解麻醉的目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麻醉目的是清除术中疼痛,减少痛苦,使全身肌肉放松,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手术顺利进行,一般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

12、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 (一)入院检查内容 1、尿常规尿常规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尿糖、酮体、比重等,是肾脏疾病的初步检查。留取病人清晨第一次尿送检,因此时尿液较浓,且不受运动及饮食的影响。 2、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血常规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电解质、血糖等,可协助临床诊断用药。可采取清晨空腹血送检。 3、心电图、胸透了解心脏及胸部情况,指导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B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过筛与诊断手段,可观察泌尿器官与组织的大小、形态、结构与质地情况。在做膀胱B超前多饮水、憋尿,使膀胱充盈,图像清晰,以利诊断。 5、KUB+IVP 患者术前常规行KUB+IVP,以了解是否合并肾、输尿管积水及了解双肾功能。摄片前12小时服泻药,禁食含高原子序数药物(如含铋、铁的药物)和使胃肠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粗纤维菜类等。检查前4小时禁食、水,尽量排空大小便,造影者还需行碘过敏试验。 (二)术前健康教育

1、术前常规准备及注意事项 (1)备皮:将手术区域及会阴部皮肤的毛剃掉,并清洗干净,其目的是去除手术区的毛发和污垢,使消毒皮肤的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以减少伤口感染。 (2)洗澡:术前一日备皮后洗澡,清洁皮肤,减少不适感。 (3)禁饮食:术前晚进食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饮食,目的是防止因麻醉引起呕吐,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同时减少术后胃肠胀气,有利于伤口愈合。 (4)患者术晨排空膀胱,更换清洁衣裤(脱掉内衣、内裤、袜子)如有活动假牙,应摘下妥善保存,手表、发夹、耳饰、项链等也应摘下,贵重物品交家属保存。 (5)训练有效咳嗽的方法:嘱患者双手捂住腹部,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从胸部向外咳而非喉咙处,每次练习5-10次,每日2-3次。 (6)训练卧床大便:如手术较大,术后不能下床,应练习卧床排便,以免手术后不能下床引起排便困难。 2、讲解麻醉的目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麻醉目的是清除术中疼痛,减少痛苦,使全身肌肉放松,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手术顺利进行,一般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3、练习正确的翻身方法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翻身,翻身时动作要轻,缓慢将身体转向另侧,携带引流管的患者,应夹闭引流管,置于对侧,再翻身,固定好,同时注意引流管

肾输尿管结石病历模板

姓名:**** 科室:中西科住院号:0000001**** 入院记录 主诉:右下腹疼痛3天,加剧2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可忍受,误以为是腰肌劳损,自己贴敷壮骨膏和内服三七片和芬必得胶囊,效差。并出现右侧小腹阵发性胀痛,(放射至同侧会阴部)腹疼时即感小解,量少。为求治疗,遂急来我院,门诊查诊以“输尿管结石”病收入我科。患者于入院2小时前,突然出现右侧小腹剧烈锐疼,并向会阴部放射,伴有恶心、小便频数,无呕吐,表情痛苦。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一般,小便频数,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有“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无其它特殊不良嗜好。 婚姻史:适龄结婚,配偶与子女均体健,家庭夫妻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7.0℃ P 64次/分 R 18次/分 BP 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卷曲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64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

呼吸、肠鸣音描述,肾输尿管五个叩击痛,膀胱叩诊

一、呼吸音描述 1 正常呼吸音:①气管呼吸音:吸气相与呼气相几乎相等,于胸外气管上方可听及。 ②支气管呼吸音:类似把舌尖抬高张口呼出空气所发出的 " 哈 " ("ha") 音。其特点为呼气期较吸气期为长,音较强,调较高。正常在喉,胸骨上窝,背部 6 、 7 颈椎及第 1 、 2 胸椎附近可听到。 ③肺泡呼吸音:类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所产生的 ' 夫 " ("fu-fu") 音,声音柔和,有如微风吹拂的声音。其特点为吸气比呼气的声音长,强而调高,呼气期音短,弱而调低,此音在正常两侧肺野均可听到。 ④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特点为吸气似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呼气音似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吸气与呼气声音在时间,度及音调几乎相等。正常此音在胸骨两侧第 1 、 2 肋间隙,肩胛间区的第 3 、 4 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 2 识别下列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与肺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或进入肺内的空气流速减慢及呼吸音传导障碍有关。可在局部、单侧或双肺出现。发生的原因有:①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肋软骨骨化和肋骨切除等;②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②支气管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等;④压迫性肺膨胀不全,如胸腔积液或气胸等; ⑤腹部疾病,如大量腹水、腹部巨大肿瘤等。 哮鸣音:又称干啰音,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呼吸道狭窄或不完全阻塞的病理基础有炎症引起的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内肿瘤或异物阻塞;以及管壁被管外肿大的淋巴结或纵隔肿瘤压迫引起的管腔狭窄等。 其特点:①调高,清楚,不连续②性质,部位,数量易变化③咳嗽后可消失④呼吸相均可听到,但以呼气相为主。 分类:①高调干啰音:源自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②低调干啰音:源自气管或支气管。 喘鸣音:干啰音的一种,发生在主支气管以上的大气道的干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及,称为喘鸣音。

(整理)肾输尿管结石中西医诊疗方案及优化

肾和输尿管结石通称为上尿路结石。输尿管结石一般来自肾脏,结石易停留在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部,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髂血管处及输尿管膀胱壁段。 诊断标准:1.疼痛和血尿:肾盂内大结石及肾盏结石可无明显症状。巨大结石或继发梗阻、肾积水可有腰部钝痛、胀痛。较小结石如在肾盂内活动,或嵌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刺激输尿管壁引起强烈蠕动或痉挛,可出现绞痛和血尿。2.肾区叩击痛及压痛:在绞痛发作时病侧脊肋角可有压痛和叩击痛。肾绞痛发作静止期,体检可无阳性体征或肾区有轻度叩击痛。3.并发感染:可有尿频、尿痛、脓尿等症状;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4.无尿:常由双侧输尿管结石造成完全性梗阻性肾积水,或一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对侧肾缺如或无功能所致,膀胱呈空虚状态,并 发急性肾功能衰竭。5.尿常规:大多数患者可见到红细胞,伴感染时可见到脓细胞。6.尿菌培养:伴感染时应作尿细菌培养。7.24 h尿定量分析:测定钙、磷、尿酸、草酸等含量有助于结石成因的分析。8.血液检测:血清钙、磷、尿酸、尿素氮、肌酐等,必要时测定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9.泌尿系X线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90%以上的患者X线平片上显示结石阴影,纯尿酸结石不显影。10.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了解结石位置、肾盏肾盂形态、有无肾积水及对侧肾功能状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X线平片上阴性结石在显影的肾盂内可表现为充盈缺损。显影欠佳时,可采用双倍剂量或大剂量造影剂及延缓造影。血肌酐超过正常值1倍则不能做。11.逆行尿路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m,RPG):逆行造影不作为常规检查,但经KUB、IVU不能确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者,可插入输尿管导管做X 线腹部平片,并可了解结石以下输尿管有无狭窄及通畅程度。12.B超检查:可作为肾结石的筛选检查方法。能显示2 mm以上X线阳性及阴性结石,了解肾实质情况和集合系统形态,积水状况。对没有声影的“强回声团”,X线平片也不能确认时,不能判定为结石。 13.CT:一般不宜作为结石的首选检查,但发现结石的敏感性比KUB、IVU高,尤其对肾绞痛患者诊断,可作为重要补充,因而对X线检查阴性结石或者怀疑合并肾肿瘤者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4.肾图:可了解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提示有无梗阻。15.结石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可作为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

超声试题集(第十四章 肾上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

超声试题集(第十四章肾上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 时间:2008-04-25 1 右肾上腺解剖描述中,下列哪一项最确切(B) A右肾上腺呈半月形,位于右肾上极内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膈肌脚前方B右肾上腺呈三角形,位于右肾上极内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膈肌脚前方C右肾上腺呈半月形,位于右肾上极内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膈肌脚后方 D 右肾上腺呈半月形,位于右肾上极内前方,下腔静脉后方,膈肌脚后方 E 右肾上腺呈三角形,位于右肾上极内上方,下腔静脉外侧,膈肌脚后方 2 左肾上腺解剖描述中,下列哪一项最确切(C) A 左肾上腺呈三角形,位于左肾上极内侧前方,胰尾后上方,腹主动脉外侧B左肾上腺呈半月形,位于左肾上极内上方,胰尾后上方,腹主动脉外侧C左肾上腺呈半月形,位于左肾上极内侧前方,胰尾后上方,腹主动脉外侧 D 左肾上腺呈三角形,位于左肾上极内侧前方,胰尾后上方,腹主动脉后方E左肾上腺呈半月形,位于左肾上极内侧前方,胰尾后上方,腹主动脉后方 3以下肾上腺皮质组织学中,哪一项是错误的(D) A球状带 B 束状带C网状带D交感神经节细胞 E A+B+C 4下列肾上腺疾病中,哪一项是肾上腺髓质病变(E) A库欣综合症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 无分泌作用的皮质腺瘤D艾迪生病E神经母细胞瘤 5下列正常肾上腺声像图,哪一项描述正确(E) A 正常肾上腺超声显示率左侧低于右侧B新生儿肾上腺约为肾的1/3大小C成人肾上腺约为肾的1/13大小D新生儿肾上腺部位表浅,周围缺乏脂肪,其检出率高于成人E以上描述均正确 6一患者,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毛和痤疮明显,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肾上腺区显示7cm的低回声区,分叶状,内回声不均匀。下列哪项诊断可能性大(C) A肾上腺皮质增生B皮质腺瘤C皮质腺癌D神经母细胞瘤E以上均对 7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描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主要症状是高血压,肌无力或麻痹,多尿B血压为持续性中等增高,用降压药疗效差C 血钾低,尿钾高,晚期出现多尿D腺瘤直径大都在1cm左右E血压升高,波动较明显,腺瘤直径>4cm 8下列哪一项不是肾上腺髓质病变(D) A嗜铬细胞瘤B神经母细胞瘤C节细胞神经瘤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E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母细胞瘤 9一3岁男孩,消瘦明显,右上腹饱满,触及巨大肿块,B超探及右上腹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内回声不均,肝右叶向上推移,右肾下移至盆腔,可能是(C)

肾输尿管结石病历模板

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 3.96×1012/L WBC 6.8×109/L Hb 123g/L PLT:183×109/L。尿常规:WBC(+);RBC(+)腹部彩超示:1.肝内稍高回声;2.双肾小结石并右肾轻度积水。心电图示:心电轴正常。 初步诊断:1.输尿管结石 2.肾结石

医师: 首次病程记录 2017-05-02 11:00 患者****,男 61岁,以“右下腹疼痛3天,加剧2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可忍受,误以为是腰肌劳损,自己贴敷壮骨膏和内服三七片和芬必得胶囊,效差。并出现右侧小腹阵发性胀痛,(放射至同侧会阴部)腹疼时即感小解,量少。为求治疗,遂急来我院,门诊查诊以“输尿管结石”病收入我科。患者于入院2小时前,突然出现右侧小腹剧烈锐疼,并向会阴部放射,伴有恶心、小便频数,无呕吐,表情痛苦。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一般,小便频数,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查:T 37.0℃ P 64次/分 R 18次/分 BP 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卷曲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 力, 跳痛,(+), 123g/L PLT:183 现病史;超显示。 医师: 2017-05-8 8:00 今日查房,患者诉腰部胀痛不适,下腹疼痛较昨日好转。查体:体温正常,神志清,精神一般,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功能无异常,服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睡眠一般,大便正常,小便次数较多。余无不适。继续抗炎治疗。 医师: 2017-05-11 09:30 今日查房,患者诉腰痛,下腹疼痛症状消失,伴随症状亦消失。小腹未再有胀痛感。查体:体温正常,神志清,精神尚佳,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功能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腹软无压痛,睡眠改善,二便已正常。患者病情恢复顺利,办理出院手续。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 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 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 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 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 水和无机盐类。 机体排泄的途径 机体排泄的途径有如下几种:①由呼吸器官排出,主要是二氧化碳 和一定量的水,水以水蒸气形式随呼出气排出②由皮肤排泄,主 要是以汗的形式由汗腺分泌排出体外,其中除水外,还含有氯化钠和尿素等。 ③以尿的形式由肾脏排出。 尿中所含的排泄物为水溶性并具有非挥发性的物质和异物, 种类最多,量也很大,因而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此外,肾脏是通过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 ,排出氢,维持酸碱平衡,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因 此肾脏又是一个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肾脏还可生成 某些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所以肾脏还具有内 分泌功能。 每个肾脏是由12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一共有240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肾小 囊。 其中肾小球只能滤过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这种在肾小囊中的 液体我们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 尿的生成是在肾单位中完成的,有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分泌等过程而完成的,它是持续不断 的,而排尿是间断的。将尿生成的持续性转变为间断性排尿, 这是由膀胱的机能完成的。尿由肾脏生成后经输尿管流入膀 胱,在膀胱中贮存,当贮积到一定量之后,才排出体外。 尿的形成过程: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

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

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 院前健康教育 (一) 基本常识 (1) 每日饮水量2000~ 3000ml,少食高嘌呤,高动物蛋白,高草酸,高糖,少纤维素饮食,如马铃薯、菠菜、甜菜、动物内脏、豆类、巧克力、浓茶、咖啡、腌制品等,应注意饮水均衡,睡前饮水250ml可稀释尿液。 (2) 及时治疗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柯兴综合征等及肠瘘或短路手术后,慢性腹泻,维生素K缺乏等。 (3) 及时治疗尿路感染,梗阻等疾患,尿道内不要存留异物。 (二) 肾、输尿管结石易患因素 1. 体质因素①遗传因素;②代谢异常:钙、磷、草酸、尿酸、枸橼酸、镁等的代谢异常。 2. 生活方式饮水量不足、乳儿乳食缺乏、高嘌呤、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钠、高草酸、高糖、少纤维素饮食等,长期户外作业,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 3. 疾病因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柯兴综合征,肠瘘或短路手术后,慢性肝胆胰疾病,慢性腹泻,维生素K缺乏,需长期卧床的疾病、骨瘤、恶性疾患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磺胺、维生素D 中毒;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 院内健康教育 (一) 入院检查内容 1. 尿常规尿常规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尿糖、酮体、比重等,是肾脏疾病的初步检查。留取病人清晨第一次尿送检,因此时尿液较浓,且不受运动及饮食的影响。 2.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血常规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电解质、血糖等,可协助临床诊断用药。应采取清晨空腹血送检。 3. 心电图、胸透了解心脏及胸部情况,指导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 B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过筛与诊断手段,可观察泌尿器官与组织的大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一、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01.1)或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ICD-10:N20.201)。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病(TCD编码:BNS03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石淋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 症状:发作时患侧腰腹绞痛,痛及前阴,可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体征:患侧腰部叩击痛或患侧腹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腹部或泌尿系B超检查见肾、输尿管结石和或输尿管扩张伴肾积水。 2、证候诊断: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肾气亏虚。 (三)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肾、输尿管结石)。 2、患者适合并接受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结石(ICD-10:N20.001.1)或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ICD-10:N20.201)疾病编码。结石横径≤6mm。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肾输尿管结石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右下腹疼痛3天,加剧2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可忍受,误以为是腰肌劳损,自己贴敷壮骨膏和内服三七片和芬必得胶囊,效差。并出现右侧小腹阵发性胀痛,(放射至同侧会阴部)腹疼时即感小解,量少。为求治疗,遂急来我院,门诊查诊以“输尿管结石”病收入我科。患者于入院2小时前,突然出现右侧小腹剧烈锐疼,并向会阴部放射,伴有恶心、小便频数,无呕吐,表情痛苦。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一般,小便频数,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有“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无其它特殊不良嗜好。 婚姻史:适龄结婚,配偶与子女均体健,家庭夫妻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7.0℃ P 64次/分 R 18次/分 BP 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卷曲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

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64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叩击痛阳性(. 辅助检查 1299血常规:RBC 3.96×10/L WBC 6.8×10/L Hb 123g/L PLT:183×10/L。尿常规:WBC(+);RBC(+)腹部彩超示:1.肝内稍高回声;2.双肾小结石并右肾轻度积水。心电图示:心电轴正常。 初步诊断:1.输尿管结石 2.肾结石 医师: 首次病程记录 2017-05-02 11:00 患者****,男 61岁,以“右下腹疼痛3天,加剧2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可忍受,误以为是腰肌劳损,自己贴敷壮骨膏和内服三七片和芬必得胶囊,效差。并出现右侧小腹阵发性胀痛,(放射至同侧会阴部)腹疼时即感小解,量少。为求治疗,遂急来我院,门诊查诊以“输尿管结石”病收入我科。患者于入院2小时前,突然出现右侧小腹剧烈锐疼,并向会阴部放射,伴有恶心、小便频数,无呕吐,表情痛苦。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一般,小便频数,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查:T 37.0℃ P 64次/分 R 18次/分 BP 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卷曲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64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肝脾肋缘未及,肠129/L Hb 123g/L PLT:183×10RBC 3.96×10/L WBC 6.8 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9/L。尿常规:WBC(+);RBC(+)腹部彩超示:1.肝内稍高回声;2.×10双肾小结石并右肾轻度积水。心电图示:心电轴正常。初步诊断:1.输尿管结石2.肾结石。诊断依据:1.根据主诉及现病史;2.右侧小腹绞疼,放射至同侧会阴伴尿频;2. 尿常规:WBC(+);RBC(+);3.根据B超显示。鉴别诊断:诊断明确,勿需鉴别。诊疗计划:1.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肾及输尿管、膀胱疾病超声诊断笔记演示教学

肾及输尿管、膀胱疾病超声诊断笔记

第16章肾及输尿管疾病超声诊断 肾脏正常值长度10-12cm、宽度5-7cm、厚度3-5cm。 肾发育不全 USG:肾区内见小肾回声,外形正常,体积<正常50%,长5-7cm、宽3-4cm、厚2-3cm;包膜不光滑,少数呈分叶状,皮质较薄;CDFI:患侧肾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健侧肾脏代偿性增大。 单纯性肾囊肿 临床表现:多无临床症状,较大时可有患侧腰部酸胀不适 USG:实质内异常回声区,圆形或类圆形,壁薄而光滑,内呈无回声,透声好,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壁及内部不能探及血流信号。 肾盂源性囊肿 USG:肾窦周围或略突入肾窦内的轮廓较小的圆形无回声区,直径约1-1.5cm,壁欠光滑,排尿前后可见囊肿大小有一定变化,囊内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及感染时的云雾状回声。 肾窦旁囊肿 USG:肾窦内或肾窦旁突入肾窦的圆形无回声区,大小不一,直径约2-5cm,内透声好,伴后壁增强效应,不与肾盂及肾盏相通。 乳钙性肾囊肿:又称肾钙乳症 USG:围绕肾窦周围的较小的囊肿内见结石回声,且随体位改变移动;排尿前后可见囊肿大小有一定变化。 肾包虫囊肿 USG:肾脏体积增大,内见体积较大的囊性不均质性肿块,内有多个分隔,类似花瓣状,囊中囊表现,囊肿内见强回声沉积物,随体位改变像重力方向移动。 获得性肾囊肿(长期血液透析) USG:肾脏体积缩小,皮质、髓质、肾窦均有不同程度萎缩,肾窦周围见直径约1cm的圆形无回声区。 多囊肾 临床表现:成人型者多于40岁以后发病,以腹部包块、腰痛、血尿、高血压和肾功不全为主要表现。USG:婴儿型:双肾弥漫性增大,肾内弥漫分布直径约1cm的无回声区,难以明确显示肾窦、髓质回声。成人型:双肾显著增大,肾内布满无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难以显示正常肾实质、肾窦回声。 肾髓质囊肿又称海绵肾 USG:先天性疾病,双肾髓质轮廓增大,内部回声明显增强(囊状扩张的集合管腔直径约1-3mm,似“海绵状”,内偶见与其类似大小结石填充),并围绕肾窦呈放射状排列。 多房性肾囊肿 USG:肾脏轮廓增大,内见较大的囊性肿块,薄壁,内见多条光滑分隔带将囊肿分隔成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房,部分可相通。 肾多囊性发育异常 婴幼儿多见,患侧肾脏轮廓增大,肾内布满大小不等、透声较好的无回声区,并不能显示肾实质回声。肾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表现:无临床症状,若肿瘤出血,瘤体可迅速长大,出现腰部胀痛,低热等表现。 USG:肾实质内可见中强回声结节或团块,边界清晰,回声欠均,后方无声衰减,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较大者回声不均,高回声及低回声呈层状分布,呈洋葱皮样改变,CDFI:周边及内部不能探及或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肾嗜酸细胞瘤 USG:肾内显示体积较大、分布较均匀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团块内见片状、带状较低回声,即“星样”瘢痕,边缘较规则,并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内部很少发生出血与坏死;CDFI:内部血流信号稀少。 肾血管瘤 先天性肾脏良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肉眼或镜下血尿。 USG:肾窦旁或肾窦内见内部回声较高的结节或团块,CDFI:无明显血流信号。 肾脂肪瘤 USG:肾窦周围或其他位置有较高回声结节或团块,后方声衰减。肾周围脂肪瘤特征声像图:肿瘤内部回声较高,并沿肾周脂肪囊间隙生长,可包绕部分肾,或患侧肾脏受推压移位,但一般不导致肾脏轮廓变形。 后肾腺瘤 USG:肾内体积较大的实质性团块,直径约2-9cm,其内常见因出血、坏死、液化而形成的透声较差的无回声区。 囊性肾瘤又称多房性肾瘤 USG:肾内孤立性囊性肿块,内见多个或无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之间见许多光滑、较薄的高回声分隔带。 肾恶性肿瘤 肾细胞癌又称肾腺癌或肾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