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之发展

论电影之发展
论电影之发展

论电影之发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论中国电影之发展摘要:

中国在经济力量腾飞之时,其文化也受着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冲击。而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中国电影充满着危机。中国电影的危机不仅来自如好莱坞等世界强大的电影产业冲击,更是来自自身的体制和机制。以民族主义为理由对抗全球化和好莱坞并不具有必然的合理性。中国电影改革的根本并不是扩展规模而是建立现代企业机制。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产业化改造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政治。

关键词:产业化多元化电影文化电影市场

正文: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几十年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一直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好莱坞在所谓全球化的旗号下对世界电影市场大举进攻,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霸主。而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应该说,就广播影视行业而言,无论是政策措施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电影界的改革力度至少在目前要相对领先于广播和电视。但是,如何判断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成败得失要不要继续改革改革还需要解决哪些课题

一、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

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始于1993年。这一年,一些制片单位开始越过中央级或省市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而直接向下一级发行放映机构销售影片。已经维持了数十年的统购统销局面开始被打破,地域性垄断的防线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但是,电影发行的初期振荡,并

没有很快催发当时电影体制的整体创新,电影界仍处于大变革的前夜。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桎梏,上个世纪整个90年代的电影业几乎处于连年滑坡状态,至此,长期被作为文化事业的电影业,与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不适应性甚至矛盾性,严重凸现了出来。正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窘境中,根据电影自身的特性,把电影作为产业来管理和经营的观念渐渐明朗起来。

二、中国电影成长中的思考

显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中国电影正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下被放置于全球处境的,因而,我们不可能脱离边缘化的处境。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可能也不应该与世隔绝,中国电影需要走向世界、走向国际、走向全球。因为中国大陆电影需要一个国际化的交流环境,使之能够与世界电影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保持一种互动关系,从而成为世界电影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大陆电影也需要一个国际化的经济舞台,利用跨国资本加强电影生产的投资规模,走向境外市场获取电影生产的经济效益,促成中国大陆电影的再生产机制。国际化语境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参照和更多的机遇,成为一种动力因素推进着中国大陆电影的步伐。

因此,“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需要一种民族自信意识。近年来有许多优秀的中国大陆电影如《背靠背脸对脸》、《三毛从军记》(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出品)、《四十不惑》(北京电影制片厂1992年出品)、《心香》(珠江电影制片厂1991年出品),甚至包括陈凯歌早期的《孩子王》(西安电影制片厂1987年出品)、黄建新的《黑炮事

件》(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出品)在国外都没有获得很高的荣誉,但是这些影片却以冷峻的风格、成熟的叙事表现了中国普通百姓日常的人生、日常的体验、日常的欢乐和痛苦,表达着对人生原生态的一种摹仿。它们把这种人生遭遇和人生体验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背景中,因而使影片中的人生具象为中国人的人生,传达的是一种中国人的人生体验。这些影片因为它更加本土化而不能象那些“国际化电影”那样有效参与实际上被编织进欧美视野的国际电影竞争,所以,中国大陆电影不能完全受国际化趋势所制约而忽视或者轻视电影的本土需要和本土价值。中国民族电影更需要发掘中华民族文化那种天行健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表达富强、发展、进步的历史趋势,为世界塑造一个真实而坚强的中华民族形象,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其意义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

三、中国电影的未来之路

对于一个电影制作机构或者一个导演个体来说,无论是创作“艺术电影”或者“商业电影”,似乎都无可厚非。而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艰难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来说,单一的张艺谋或者冯小刚,单一的《英雄》或者《天下无贼》,无论它们取得如何辉煌的票房,都无法完成中国电影文化的整体建构,无法在整体上具备与好莱坞电影抗衡的能力,尽管它们对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中,在实施横向区域电影文化合作的同时,只有在纵向上完成多元形态的电影文化建构,才能够促进中国电影良性、有序的发展。

对于多元化,中国如今正处在一个绝好的时机,一个能够迸发多元化的时机,因为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因而,中国本土电影可以比好莱坞电影更加直接地连通中国观众对现实的体验。应该说,90年代以来,像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黄亚洲的《没事偷着乐》,黄建新的《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等系列影片,以及政治电影《生死抉择》、战争影片《黄河绝恋》、中西文化冲突的影片《刮痧》,还有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些新生代青年导演拍摄的影片如《美丽新世界》、《爱情麻辣烫》等,都充分利用了本土现实文化资源,都善于将风云变幻的社会图景和对离合悲欢的普通平民命运与通俗电影模式相结合,不仅表达对转型期现实的体验,而且也表达人们的生存渴望、意志、智慧和希冀,从而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冯小刚的的电影将本土的文化资源与类型剧的商业策略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电影模式,并且一直成为国产影片的票房中坚。这些都表明,本土现实是好莱坞电影目前还不可能替代的中国电影的文化优势。

中国民族电影根深叶茂的基础则在于中国电影业必须成为能够适应文化消费市场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影产业,尽管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不是所有的市场规则都适应于电影,但是如果中国电影不能走向市场,那么它不仅在以产业化为支撑的好莱坞电影的冲击面前没有还手之力,而且也因为没有被观众消费而失去任何再生产的条件。市场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中国电影的一种试金石,而一切试图通过电影来传达的人文理想和意识形态观念也必须借助于市场才能成为现实。因此,适

应市场需要进行产业化改革,应该成为新世纪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主题。

我们应该致力于探索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的电影政治、经济、文化规律,建立一种具有符合全球发展和国情现实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够创造与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更现实、更人性、更关怀、更丰富的电影文化,成为世界性多元电影思潮的组成部分,为全球化提供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尼柯尔斯还着有另一篇讨论国际电影节现象的论文《国际电影节与全球电影》,载《东西方杂志》1994年第1期。

(2)赛义德《东方主义(ORIENTALISM)》,纽约,1979年版第1页。

(3)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当代电影》北京,1989年6期第48页。

(4)黑丁等《在多元发展的格局中走向新世纪》,《当代电影》北京1994年第3期,第27页。

(5)尹鸿《当前中国电影策略分析》,《当代电影》北京,1995年第4期第36-38页。

(6)麦克卢汉《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MEDIA)》,纽约1966年版。

(7)黄会林、俞虹、韩培、陈可红《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第37页。

(8)童刚《2003年电影工作回顾》,《中国电影报》2004年第2期。

(9)国家广电总局调研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和发展繁荣的对策》。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摘要: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正文: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二)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 [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 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电影频道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节目,并拍摄故事片,由此掀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的序幕。 在最初的尝试中,“第一次吃螃蟹”的电视电影人把重点放在独立拍摄影片上,主要参照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等,强调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并且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为了达到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降低成本的目的,尽量选择场面小、情节比较紧凑、人物相对较少的题材。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别了,冬天》,其主演为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对于后来的

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走向

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走向 摘要:“贺岁片”作为特定时期上演的极度张扬大众文化指向的商业电影形态,登上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舞台,根植于传统文化心理需求的“贺岁片”这个名词也就诞生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交融而衍生的词汇,贺岁片的兴起及它丰富的发展历程让电影类型呈现满汉全席似的丰盛与精致,给电影创作和生产带来新的生机,也给电影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无论立足于电影商业美学看贺岁电影的发展,还是以大众的消费文化视角看贺岁电影的发展,中国贺岁电影必将步入繁荣与辉煌。 关键词:贺岁片;历程;商业美学;消费文化;走向

目录 一、中国式的“贺岁电影” (1) (一)“贺岁片”的缘起 (1) (二)中国“贺岁片” (1) (三)中国贺岁电影发展历程 (2) (四)中国贺岁电影的基本特征 (4) 二、从电影商业美学看贺岁电影的发展 (5) 三、从大众的消费文化中看贺岁电影的发展 (8) 四、中国贺岁电影前景展望 (10) (一)影片类型多样化 (10) (二)电影命题多元化 (11) (三)制作形态多级化 (11) 参考文献 (13) 谢辞 (14)

电影是文化里的一道大餐,是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看电影的追求已不是一种奢侈,多种形式与题材的电影让大众们眼花缭乱,而贺岁电影的出现无疑给了大众们新的惊喜。贺岁电影出现在中国亦非偶然,可以说它是电影类型的其中之一,也可以说它是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而已。无论哪者,它都在中国的电影历史上有辉煌的一笔。 一、中国式的“贺岁电影” (一)“贺岁片”的缘起 中国旧时的梨园有个传统,在年关岁末之时,众多的名角儿必定聚集在一起,来一出大戏,以感谢戏迷们多年的厚爱,戏的内容也大多是吉祥喜庆之类。各位名角儿都使出看家的本领,倾力出演。这场应节的大戏唱作之佳,场面之盛,为一年之最。出演“贺岁大戏”的艺人们对观众也是打心眼儿里的感激和酬谢,因此他们不仅比平日里演得卖力,而且票价还减半,深受戏迷们的喜欢。由于有这层含义,这岁末年初的表演就称之为贺岁,甚是应景。在电影中,同样有着“贺岁片”这么一个词儿。“贺岁片”的称呼来源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的一种市场操作理念。它是电影从业人士利用圣诞节期间这一特殊时段而推出的专门为节日中的观众量身制作的影片,背后有着强烈的经济观念。对好莱坞而言,其电影的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暑假和元旦这两个档期,原因在于这两个档期被“释放”的青少年是好莱坞眼中影片的主要关注来源。在这两个档期中,后一个档期因为涵盖着圣诞节和元旦而有着突出的优势。圣诞节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哪怕再忙也不会忘了好好的过一个圣诞,准备众多的圣诞礼物,购买众多的物品,进行各方面的娱乐与休闲享受。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消费需求也历来被商人们所重视。好莱坞的制片商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争取巨额票房利润的大好时机。因此,每年的元旦前后,他们都会专门针对对广大观众的口味绞尽脑汁,动用巨大的资金和高科技,邀请一大批的大牌明星,制作一些轻松、娱乐性强的影片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是为“贺岁片”。 (二)中国“贺岁片” 中国的“贺岁片”概念最早应该出现在香港。有着“东方好莱坞”美称的香港电影,它在世界电影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九十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开始

浅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浅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产业化改革与创新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电影产业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日益彰显,但由于我国的电影产业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产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和明显,如电影产量迅速增长与优秀作品相对不足的矛盾; 电影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影院建设及数字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等等这些,都使得电影产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达到协调发展,而这其中,探寻产业链首要环节国产影片创作的成长路径,就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向着更高、更强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中国电影问题现状发展策略 1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现在市场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不到总产量10%的塔尖作品可基本与世界主流电影的创作观念和制作水平接轨,而绝大多数的国产影片依然观念落后,制作粗糙,显示出整体竞争力的严重不足。这样,我们可看到,一方面,是电影市场需要大量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电影产品; 一方面,又是影院市场国产电影产品供给量的严重不足; 又是大量劣质电影产品的无法进入市场严重积压。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对接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电影制片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段时期以来,国产影片的产量在逐年增长,“影片投资的增长率已经由快速转为过快”,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当数量的国产影片却由于质量低下而未能进入影院放映,国产影片总体质量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二八定律”显著,即,20%、的影片占有着80%的票房,而80%的中小成本影片只能分享20%的票房。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电影市场较为突出的四大矛盾,即:(1)创作的主旋律电影与市场回报差的矛盾; (2)创作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创作质量缓慢提升的矛盾; (3)创作生产的影片多和真正进入市场少的矛盾; (4)一些大片票房高与广大观众口碑差的矛盾。 探寻中小成本国产影片的生存路径; 提高中小成本影片质量; 开拓中小成本影片的市场化出路; 培育优秀的创作群体,已成为改善中国电影市场结构,探寻中国电影科学发展路径的重要课题。 2中国电影发展现状2.1制片不景气近年来电影产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国产电影的繁荣。目前我国电影中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片业的不景气造成了观众流失,影片成本无法回收,影院改营他业,从而导致电影产业链无法实现规模运作。目前我国电影市场的规模狭小,中国人口超过13亿,中国电影从业者近30万人,而国内票房仅25亿左右,综合收入仅为60亿左右。而美国2005年国内票房为89. 9亿美元,全球票房为230亿美元,日本国内票房为17亿美元,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俄罗斯电影市场2006年的国内票房也将首次超过4亿美元。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与中国的人口规模以及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仍不相称。2.2发行放映体系不完善我国现有的发行放映方式采取的是东部绝大部分地区采取院线形式,西藏等西部7省(区)采取原有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一省级发行公司一地市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20)答案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20)答案 姓名:周**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5.0分 2016年7月16日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电影《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开启了现代主义电影经典的叙事模型,即()。 1.0分 ?A、倒叙 ?B、自我分裂 ?C、时空穿插 ?D心里独白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电影中,不含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是()。 1.0分 ?A、《厨师大盗和她的情人》 ? ?B、《燕尾蝶》 ? ?C、《大话西游》

? ?D、《黄土地》 ? 我的答案:D 3 库勒的“游戏冲动说”中,能够缓和感性、理性冲动间矛盾的“游戏”是指()。 1.0分 ?A、艺术创造 ? ?B、辩证思维 ? ?C、社会交往 ? ?D、阅读和体验 ? 我的答案:A 4 格里菲斯的代表作有()。 1.0分 ?A、《放大》 ?

?B《爱情三部曲》 ? ?C、《39级台阶》 ? ?D、《一个国家的诞生》 ? 我的答案:D 5 下列关于希区柯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他是一名电影摄影师。 ? ?B、他被称为悬念大师。 ? ?C、他受弗洛伊德影响,其电影里有很多精神分析因素。 ? ?D、他有一个喜好,其所有电影中他都会露脸。 ? 我的答案:A 6 下列主张,不属于中国80年代新纪录电影运动中第四代导演倡导的是()。

1.0分 ?A、电影语言现代化 ? ?B、电影要反映现实本身 ? ?C、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 ? ?D、长镜头理论 ? 我的答案:C 7 下列关于巴赞的电影思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巴赞反对长镜头理论。 ? ?B、巴赞认为电影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木乃伊情结。? ?C、巴赞赞同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 ? ?D、巴赞提出了“总体现实主义”说。 ?

浅谈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

浅谈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 我只是个将看电影作为一向娱乐的一个小民众,实在不敢深谈什么,对于这个话题,先是看了看网上各个网友不同的观点,知道了很多新的名词,很多观点不敢说是原创,但至少是相当赞同的。 对于中国电影,相对于外国电影来说,看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其中的原因倒不是中国电影拍的有多好多棒,这全全是来自于我对母语的好感,以及对黄皮肤黑头发的亲切感。而舍友常常不屑于看中国电影,觉得自己国家没有出色的电影,电脑中的电影文件夹全是外文。我常常反驳,想说服她看部国产的,却常常找不到真的很值得推荐的,于是我想说,中国电影真的有那么差么?现在的现状有那么糟糕么?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有了新的气象,创作者们不但继承和延续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电影的第二次高潮的经验和传统,而且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创作者们在现实题材领域里的坚持不懈与开拓,探索和创新能力又胜于以前。可是面对眼花缭乱的市场一时不知所措,一些看起来挺不错的作品却受到了市场的冷淡,一些挺不起眼的东西却受到了市场的青睐。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有以下三点。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导演,导演拍什么,我们当然就看什么,我们只能在导演拍出的电影范围内选择。曾经,导演们拍电影只是为了纯粹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制片人和艺术家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再将艺术价值放在首位,他们的心中加上了商业,加上了名利,也许是为了赚钱,也许是为了获奖。其实这些本无可非议,好莱坞的电影产业,目的就是赚钱,获奖也只是一种想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中国电影应该走商业道路还是艺术道路,也没有太大的绝对性,无论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事业,还是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商业和艺术都是需要的。譬如商业如好莱坞每年也会出品大量的艺术电影,艺术如法国,现在也在学习好莱坞的商业手法。对于电影,离开了市场将无法生存,离开了艺术就不会有发展。当然现在我们认识到了商业电影的重要性,知道了要发展自己的电影产业,但是不是因此就要牺牲掉中国的艺术电影呢。在我们中国,商业味道越来越浓厚,追求艺术价值的越来越少。难道商业与艺术就不能共存么?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最经典就是“教父”了,他们不仅没有到你死我活,还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实际上既便不能有机结合,和平共处还是可以的。所以导演到底应该拍什么样的影片,到底应该以什么目的去拍,便成了关键。 在网上看到某个导演的观点,不管真也好假也罢,我看到了他的踏实与真诚,他认为,不要迎合“商业”而去拍“商业”,不要迎合观众而去拍“趣味”,那样反而失去了商业和观众,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顺自己的思路,更多的关注现实题材,因为现实是观众最为关注的,可以这样说,谁最关心平民百姓谁就拥有了观众。当然,现实题材的创作不能浮躁,不论市场怎样喧嚣,我们不能为蝇头微利所惑,不能丢掉我们对电影的热爱之情,需要真情投入,需要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这里面提到了责任感,现在一提责任感,许多影视人都呲之以鼻,好像这是过了时的话题。如今时兴的说法是按着艺术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这话没错。他所说的责任感是创作者内心深处的东西,真正的责任感是诞生优秀作品的基础,特别是导演,一个导演连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很难想象他能拍出有人生况味、有深度的作品。如果说中国的导演都能做到如此,我相信也不会再有烂片的存在了。 再者,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我们观众自己身上,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说,如果那些烂片没人看,那么导演还会去拍么,还能赚到钱么?导演们无非是为了迎合市场的口味赚取更多的钱,也就是说烂片看的人多了,导演才会去拍。而现在,我们的观众开始只认大片,这要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其实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无论如何是有贡献的,他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摘要:电影产业化的观念和制度并没有真正确立、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严重失衡,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日益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产业好莱坞电影发展现状 第一、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阵痛。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影业在市场压力下逐渐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过渡首先是制片方式的转变。电影制作机构的增扩,电影出品权的逐渐放开,部分地分散了电影生产的垄断性,为电影作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因而,10多年来,不仅国家或者电影企业投资生产影片,而且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与非电影企业、大陆与港台、中国与外国联合拍摄的影片,各种社会资金注入电影企业,使国产影片的投资规模年增长幅度从90年代以来达到了10%以上,国产电影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这些资金所代表的运作机制、文化观念、以及市场竞争意识,这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其次是发行方式的转变。90年代初期,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多种机制、多种形式的发行放映模式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扩大引进发行外国电影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引进世界"流行"影片,在刺激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影响到本土电影的制作策略和影片风格。 (一)近年来电影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发行业和制片业的相互渗透和参与趋势仍在增加,许多地区和机构已经建立或者正在酝酿建立制作、发行甚至放映

[中国电影]论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未来发展

论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未来发展 从电影传入中国到现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肩负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到来,中国电影的多样化,新颖化、创新化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质量及数量的稳步增长,表明中国电影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影的创始 1895年12月28日,世界上第一次活动电影正式公映,它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研制成功的,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成为公认的“电影之父”。从此,电影综合技术的产生,使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电影是什么,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中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被称作“第七艺术”,在迄今为止的所有艺术种类中,只有电影和电视是人们知道其诞生日期的两门艺术。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于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二、中国电影经历三阶段 在经历了最初成形的创业期,中国正式电影诞生于1905年,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从无声到有声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从模拟到数字,创作的优秀代表作有《孤儿救祖记》、《中华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中国电影还开创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影三时期,艺术电影时期、独立电影时期、跨国制作时期。艺术电影是一种着重艺术性而非商业性的电影,大多为独立电影,也有大制片厂制作,具有原创性和批判性。艺术电影是电影的拓荒者,通过展示电影作为艺术的魅力,表达电影创作者自己独特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所谓的商业电影活动真正区别开来,反对程式化的情节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刻画,并力图运用独创性的电影语言,有着电影文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被惯上严肃沉重的刻板印象。而独立电影与传统主流电影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某部电影的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公司或制片人,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甚至包括个人出资等形式来制作的影片,它独立的存在,独立的表达、独立的观点,往往所呈现的东西纯粹感强烈。最后跨国制作电影是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向全球开放,中国人面对国际市场的电影产业主流,去探索新的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模式。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和好莱坞的合作,提高了电影的声誉度及创作技术的水平。中国电影这三个阶段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了不同时期的特征和性质。

电影知识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 二、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

谈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

谈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 电影史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特别借助于技术的革新。纵观电影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起着先导的作用。上世纪末以来,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如计算机图形技术、数字影响合成技术、三维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三维动画、虚拟技术及全数字电影拍摄、下载、播映等新技术即给全球观众带来了匪夷所思三维惊喜和焕然一新的视听体验,使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存储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使电影艺术的范围、性质、电影的表现力,创造了人们前所未闻的视听奇观,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全面应用是继电影史上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第三次革命。这次革命对电影业的冲击是天翻地覆、前所未有的、其深度和广度与前两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是作为一种连续摄录并映现世界原貌的科学技术手段而出现的,摄录技术,感光胶片的发明,从技术上提供了电影诞生的可能性,电影的技术性是它自身的本质属性,是它与生俱来的东西。电影诞生后,迅速介入艺术文化活动中,作为一种技术性的艺术,电影一方面建立在以技术手段记录现实世界某些侧面的基础上,是摄影机运用的有机体,另一方面靠着大量大量吸收文学、绘画、音乐、表演等艺术营养而成长起来。电影的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完美的创造欲,它将商业、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如此成功。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介入电影业给电影带来一场新技术革命,为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是数字技术已像潮水般涌入了电影制作领域,数字化的浪潮将电影制作与计算机技术两者结合到了一起,使电影的制作工艺、视听效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法。 数字技术对电影的积极影响: 1.数字技术促使了新的电影样式、电影类型的出现: 其中中外灾难片、动画片,科幻片等类型的出现和成熟。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电影中的想象境界是如此高原、奥妙,真正的令人难以想象、神秘无比。 2.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的创作、发行、剪辑手段: 数字技术带来了电影创作的数字化。在前期创作、实际拍摄及后期创作过程都要应用到计算机技术。比如在前期创作中运用计算机设计影片需要的场景、情节、画面等,以便

浅谈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与出路(一)

浅谈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与出路(一) 提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经济力量腾飞之时,其文化也受着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冲击。而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中国电影充满着危机。中国电影的危机不仅来自如好莱坞等世界强大的电影产业冲击,更是来自自身的体制和机制。以民族主义为理由对抗全球化和好莱坞并不具有必然的合理性。中国电影改革的根本并不是扩展规模而是建立现代企业机制。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产业化改造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政治。 关键词:产业化多元化电影文化电影市场民族电影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几十年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一直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好莱坞在所谓全球化的旗号下对世界电影市场大举进攻,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霸主。1998年,美国好莱坞电影出口的收入为68.7亿美元,而2000年竟然达到120多亿美元。而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应该说,就广播影视行业而言,无论是政策措施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电影界的改革力度至少在目前要相对领先于广播和电视。但是,如何判断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成败得失?要不要继续改革?改革还需要解决哪些课题? 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 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始于1993年。这一年,一些制片单位开始越过中央级或省市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而直接向下一级发行放映机构销售影片。已经维持了数十年的统购统销局面开始被打破,地域性垄断的防线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但是,电影发行的初期振荡,并没有很快催发当时电影体制的整体创新,电影界仍处于大变革的前夜。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桎梏,上个世纪整个90年代的电影业几乎处于连年滑坡状态,其负面效应甚至延续到了2001年——这一年,连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拍摄的20来部16毫米胶片电视电影计算在内,全国的故事片产量总共才88部。与影片产量减少相伴而行的是:电影观众人次下降,专业电影院在渐离主营业务的同时数量也不断减少,一贯享受拍片特许权的电影制片厂度日艰难。至此,长期被作为文化事业的电影业,与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不适应性甚至矛盾性,严重凸现了出来。正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窘境中,根据电影自身的特性,把电影作为产业来管理和经营的观念渐渐明朗起来。 中国电影成长中的思考 显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中国电影正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下被放置于全球处境的,因而,我们不可能逃脱“后殖民”的基本现实,不可能脱离边缘化的处境。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可能也不应该与世隔绝,中国电影需要走向世界、走向国际、走向全球。因为中国大陆电影需要一个国际化的交流环境,使之能够与世界电影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保持一种互动关系,从而成为世界电影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大陆电影也需要一个国际化的经济舞台,利用跨国资本加强电影生产的投资规模,走向境外市场获取电影生产的经济效益,促成中国大陆电影的再生产机制。国际化语境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参照和更多的机遇,成为一种动力因素推进着中国大陆电影的步伐。 但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它毕竟不是象可口可乐、麦当劳一样的简单功能的消费品,而是负载了一种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的文化载体,特别是在中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电影文化除了其视觉、心理的娱乐功能以外;不可避免地还担负着“再现”民族生活处境、激活民众的现实主义热情、塑造人生理想和民族理想的使命。 因此,“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需要一种民族自信意识。近年来有许多优秀的中国大陆电影如《背靠背脸对脸》、?《三毛从军记》(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出品)、《四十不惑》(北京电影制片厂1992年出品)、《心香》(珠江电影制片厂1991年出品),甚至包括陈凯歌早期的《孩子王》(西安电影制片厂1987年出品)、黄建新的《黑炮事件》(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出品)在国外都没有获得很高的荣誉,但是这些影片却以冷峻的风格、成熟的叙事表现了

浅谈电影作者论在中国

浅谈电影“作者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一、“作者论”的发展演变 1948年3月30日,法国电影人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在《法国银幕》第144期发表了题为《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的论文,为“作者论”开辟了道路。该文提出:“剧作家不复存在,因为在这种电影中,剧本作者和导演的区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电影作者用他的摄影机写作,犹如文学家用他的笔写作。”换言之,摄影机笔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书写,可以表现人的思想、心理情绪等等,电影导演不再是仅仅机械模仿和搬演小说或电影剧本情节的摄影者,而是具有自身独特创造性的艺术家,他可以自己写剧本,全面控制电影拍摄的一切情况。 1954年1月,在法国《电影手册》第31期上,弗朗索瓦·特吕弗发表了《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在公开抨击法国20世纪50年代华丽虚假、千篇一律的文学改编和历史古装剧,主张重新审视电影评价问题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作者政策”。特吕弗批评法国著名编剧让·奥朗什和皮埃尔·博斯特在编写电影剧本时,“轻视和低估电影的作用”,用“文学的行话”去处理剧本。“按照他们的想法,任何故事都要包括甲乙丙丁各色人物。在这种程式内部,一切都是按照仅仅涉及已知人物的已知标准编排就绪的”,“这种追求真实性的学派就在企图把握真实性的同时破坏了真实性,这种学派更关注把人们关入一个受成规、文字游戏和定理制约的封闭世界中,而不是让人物如实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以至于“法国每年摄制一百多部影片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故事里总有一个受害者,一般就是妻子有外遇的丈夫”,故事情节雷同、对白相似。为此,特吕弗提出“作者政策”,即用原创性导演来替代传统剧作家支配电影的状态。他认为,影片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导演而非编剧。一个导演如果在他的一系列影片中坚持表现某种一贯的题材和风格特征,就可以被称为是自己影片的“作者”,这些影片则可称为“作者电影”。在特吕弗的影响下,《电影手册》展开了关于在好莱坞片厂制度夹缝中生存的美国电影导演可否称为“作者”的争论。新浪潮主将认为希区柯克、霍克斯等尽管受到好莱坞制片人大权独揽制度的限制,但仍然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应该划归在“作者”行列。此后,“作者政策”对世界范围内的电影批评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美国,电影理论家安德鲁-萨瑞斯1962年在该国电影杂志《电影文化》中,发表了美国作者电影理论的开山之作《1962年关于作者论的笔记》(Notes on the Auteur Theory in 1962),把法国《电影手册》派的“作者政策”与美国电影的实际结合,并把“作者政策”简称为“作者论”。他提出衡量一个导演是否是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电影发展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Films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6 (三周课程)学分: 2 适用对象:新闻学专业本13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电影发展史》是新闻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向同学介绍评析中国和外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梳理出中外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同学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观摩任课教师指定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电影文本,并结合历史语境进行鉴赏分析,把握中外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总共两个专题《世界电影发展概况》、《美国好莱坞系统的建立》。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跨三个周次,分为《世界电影发展概况》、《美国好莱坞系统的建立》两个专题。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电影发展史》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将讨论法、经典片段评析观摩法相结合。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电影发展史》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 段 章 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 外 其 它 小 计 1 绪论 2 PPT 视频 2 世界电影发展概况 2 PPT 视频 3 美国好莱坞系统的 建立 2 PPT 视频 合计 6 6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与《影视艺术》课程是相互联系的关系,旨在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曹毅梅,《新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世界电影史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八)说明 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 考核形式:开卷考查。 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10%,平时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70%。 三、教学内容纲要

国产喜剧电影发展前景

国产喜剧电影发展的前景 在世界影坛,近年来各国的电影市场均呈现出以本土化的小成本喜剧来与大制作电影甚至好莱坞重磅炸弹相对抗的态势。中国的《渣男的100种死法》,韩国的《阳光姐妹淘》,法国的《不可触碰》,英国的《中间人》,西班牙的《多浪迪警官4》等等,均是以独特的文化本土特色和本土明星,借助民族化的喜剧风格,以小博大,捍卫了本土市场。中国电影近年来的票房黑马多是中小成本喜剧制作。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再到《泰》,国产喜剧电影以现实感、平民化、娱乐性在大片挤压下的成功突围,无疑为中小成本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在低成本、高回报的利诱面前,扎堆创作的喜剧电影的整体质量依然令人堪忧。未来的国产喜剧电影创作在叙事、内涵等各个方面亟需创新,走出“同质化”、“低质化”泥沼,迈向“多样化”、“优质化”。 突破叙事瓶颈 从题材选择上来看,当下的国产喜剧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中小成本喜剧,如《夜·店》、《人在途》、《失恋33天》、《泰》;一是“山寨”风格,比如《越光宝盒》、《三枪拍案惊奇》等。从近年的案例来看,能够爆出票房黑马和赢得观众口碑的往往是前者,究其原因,现实生活题材的喜剧在剧作上具有较高的完成度,能以良好的结构呈献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是这类喜剧的普遍特点。而“山寨”喜剧所遵循的“恶搞”和“无厘头”路线,多数形成的是简单粗暴的生硬搞笑,无法让观众以真正轻松的方式获得有效信息,“山寨”的外形之下掩盖的是没有核心的散乱叙事,其特点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低质化”倾向。[14] 一部《泰》在《血滴子》、《王的盛宴》、《十二生肖》等大片的围剿下成功突围取得12亿的高票房,说明商业类型意识明确的、有诚意的喜剧片是国产电影应当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电影技术尚不能对西方构成竞争力的背景下,紧抓“故事至上”的策略,才能应对外国高技术影片的压力。“引人发笑”是衡量喜剧电影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合理安排笑料是喜剧叙事结构性的体现,《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全片笑点密集,语言幽默和动作幽默相得益彰,同时在人物性格的设置和叙事结构上下足了功夫,使得电影呈现出内在和外在的喜剧性的完美融合。[15] 如前所述,小品化叙事作为国产喜剧电影的制胜法宝,在很大程度上又制约着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失恋33天》上映时,曾被人批评为电视剧模式,但笔者就此指出,正是在这样一种不炫技的前提下,贯穿影片始终的独白迅速拉近了角色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将一个失恋的悲情故事圆满地以喜剧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与当下都市男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最大限度的契合。[16]《失恋33天》的写作源于豆瓣网的直播贴,继而发展成小说,最终成为电影文本,经历了重重读者的把关考验后登上了大银幕,观众认可的是源于影片的内容及叙事方式。[17]与同期沦为炮灰的众多爱情喜剧相比,舍弃小品化片段式的喜剧建构,转而走向常规的戏剧性结构叙事,是《失恋33天》对国产创作的最大启示。 总之,喜剧电影创作不应是简单商业元素的生硬拼接,也不应是天马行空的空虚恶搞。无论是现实主义创作还是非现实主义创作,都应有最真实的情感来打动观众,努力提升国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