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

浅谈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
浅谈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

浅谈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26T14:23:29.0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作者:宋丽丽

[导读] 当前,我国果农在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依然存有许多问题,对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鄄城县董口镇政府山东省鄄城县 274600

摘要:在果树的病虫害防治中,我们要摒弃传统农药治理病虫害的方法,根据果树的实际病害情况,制定最为科学的防治方案,提升其防治效果。相关部门要对果农进行定期的病虫害治理培训,提升其对病虫害防治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构建果农交流群、或者专家交流平台,对其进行详细地指导,保证果农的经济效益,提升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果树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具体应用

引言

当前,我国果农在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依然存有许多问题,对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如合理选择果树品种、加强保护及有效利用天敌、科学使用农药等,以提升果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1 生物防治技术的含义以及作用

生物防治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林业防治技术,传统的林业防治技术通常是以农药等化学作物为主,但同时也会伤害树木本身,而生态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去保护林业。主要的措施是保护和利用害虫在自然界的天敌,以虫治虫,不仅是杀死害虫的有效方法,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防治措施本身对林业的危害,同时,林业生物防治措施有着传统的林业防治技术所没有的优势,如下:

1.1 成本低

林业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的力量保护林业,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使害虫天敌的繁殖优势大于害虫,其害虫天敌的数量增多后,害虫自然而然便会减少,这种措施,不需要人工制造农药,减少了人力物力,不需要原材料,同时也不需要工厂的加工,成本较低,传统的林业防护技术无法达到。

1.2 效果良好

根据一些实例可得出,以虫治虫的措施十分有效,甚至超过了农药杀虫的效果,在所有的林业防治技术中名列前茅,成为现在林业防治领域的首要措施。

1.3 节省了农药的使用,有效保护了环境

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是顺应自然界的发展,利用自然界的规律,保护害虫的天敌,以虫治虫,有效节省了农药的使用,以往使用农药时,或多或少会污染当地的水源,甚至会造成农民或喷洒农药的人中毒,而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有效防止了这一现象的发生,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空气、水源,顺应了当今绿色发展的主题。

2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方法

2.1转变病虫害防治理念

若要真正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就应从源头入手,改变果农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加大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比如依据果树种植基地,开展新技术、新理念的宣传,从而让果农直观地看到采用先进防治理念、技术的作用。其次,定期开展知识讲座,讲解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知识,积极引导果农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再者,相关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的果树栽培现状,开展专项知识讲座,并进行现场演示。同时,与果农积极讨论,帮助果农答疑解难。这样也能转变果农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强化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后,在病虫害防治理念的宣传中,相关部门还应加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治理念的宣传。比如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指导果农开展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2.2推广综合防治措施

就目前来说,果树病虫害防治方式比较单一,防治效果也比较差。对此,可加大综合防治措施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果农采取多种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措施是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手段。其中农业防治是在果树生长期间采取的农业防治技术。如在果树栽培早期选择优良品种,在果树成长期间适当灌溉、浇水,从而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病虫害的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比如采用以虫治虫的方式,用天敌昆虫赤眼蜂、瓢虫、草蛉、管氏肿等;以菌治虫,如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防治苹果卷叶蛾等;利用性激素捕杀。如做成诱捕器,杀死苹果小卷叶蛾等害虫。物理防治是指结合病虫害的习性,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涂白树干。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比如对于桃蛀果蛾,可采用24%螺螨酯悬浮剂4000~6000倍液。在具体推广中,可采用开展技术培训、知识讲座、开展合作社等方式,保证果农能将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到果树栽培中。

2.3加强技术培训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果农多是从农作物种植转行来的,并没有掌握足够的果树种植技术。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大果农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首先,可邀请果树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班,积极推广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如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套袋预防技术等。其次,还可借助农业部门的力量,与果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等积极合作,建立一批果树种植示范园,从而带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进而有效改变果树防治现状。再者,相关部门还可创建病虫害数据库,分析病虫害的产生规律,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出科学的防控方法,将其传授给果农。同时,还可构建APP 共享数据库,从而扩宽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宣传渠道。比如通过植保APP,在对植物病虫害进行识别防治的同时,更可对农业现场环境指数进行实时监测展示、自动报警提醒,远程控制生产现场的灌溉、通风、降温、增温等。

2.4科学应用农药防治技术

首先,科学选择农药使用时期。对此,果农可对果树生长进行监测,充分了解果树病虫害的高发时间,掌握果树的病虫害防治规律,从而科学用药。比如在确认果树达到病虫害防治标准后,再用药。另外,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症状、范围、程度等合理选择药剂、用药时间,对症下药。但是考虑到病虫害的种类比较多,每种病虫害适合的药剂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可给果农提供适当的帮

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为了使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园林植物在发生重大病虫 害时,能够及时、有效、迅速控制,确保安全,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新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城镇公共事业管理局植物病虫害防 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确保园区 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强化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植物重大病虫防治组织化程度,及时有效控制危害,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目标 加强对突发性、爆发性、流行性、毁灭性与危险性重大 病虫的防治,力争使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一下。 三、应急机构及责任 成立园林病虫害预警防治指挥部。具体职责为: 1、严格按照病虫测报制度,以流行性、爆发性、大面积发生的病虫为重点,认真做好重大病虫的基数调查、系统调 查与大面积普查工作,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向园区城镇公共事业管理局与林业部门通报病虫发生情况,关键时期一周一报或随查随报,同时要做好预报,通过预报,提出关键防治时期与重点防治区域。 2、强化生态调控措施,定制病虫预警控制与危险性检疫 病虫围歼扑灭的技术方案,指导疫情疫区进行无害化治理。

3、对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所需资金进行评估,并提出资金使用计划。 4、建立病虫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农药、药械、防护用品、交通及通讯工具等。 5、培训病虫测报技术人员、农药与药械经营人员及其 她应急防治人员。 6、加大产地检疫与流通检验工作力度,对苗木与疫区进行监测与监督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建立园林病虫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物资,城镇公共事业管理局要积极储备用于重大病虫应急防治的农 药与药械。 (二)资金保障 园林病虫害应急防治与统防统治经费,要纳入城镇公共事业管理局财政预算,确保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三)技术保障 1、建立健全病虫测报信息库,规范病虫调查办法,在重大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及时做出预报与防治警报,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设立病虫诊断专家组,专家组以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专家组提供现场标本的初步诊断,提出防治技术方案与建议。专家组结论或市级实验室的检测诊断结果,作为指挥部进行疫情处理的依据。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果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人工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农业防治;人工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综合利用各种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和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等方法,创造有利于果树和有益生物生长,不利于病原菌和害虫滋生的生态环境条件,以控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其基本原则是: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推迟或减轻病虫危害,把损失控制在经济准许的阈值内。 1 农业防治 1.1 园地选择、规划和定植 选择土壤通透性好,排灌条件良好,前茬未种植核果类果树或同种果树的地块建园。提倡高畦栽培,即在垄背栽植果树,以减轻根部病害的发生。合理规划,按标准要求挖穴、施肥和栽植。合理密植,适时定植。 1.2 品种、砧木和苗木的选择与处理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剔除病虫苗和弱苗,以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不栽植根瘤苗。苗木定植前用根癌灵药剂蘸根处理,预防根癌病的发生。从生长良好的母树上采取接穗,提倡栽植脱毒苗,预防病毒病。 1.3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①扩穴改土。每年果树休眠期,结合施基肥,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或条状沟,进行深翻扩穴改土。其作用是:直接将地面或浅土中的病虫源深埋使其不能出土,或将土中病虫翻至地面暴露在不良气候或天敌侵袭之下致死;直接杀死部分害虫;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虫能力,减轻病虫的发生和危害。②中耕。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以调温保墒。③覆草和埋草。树冠下覆盖麦秸、麦糠、玉米秸、干草等,厚度10~15cm,上压少量土,连覆3~4年后浅翻1次。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 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①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农家肥料包括堆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和饼肥等。商品肥料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

园林绿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发表时间:2019-04-28T17:09:26.6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陶海萍 [导读] 摘要: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内园林绿化工作质量的高低,逐渐成为评估城市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海盐县澉浦古镇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301 摘要: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内园林绿化工作质量的高低,逐渐成为评估城市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园林绿化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植物病虫害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城市内植物的发展,也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针对园林绿化技术与现阶段城市本地植物病虫害的主要特点,应该不断优化现代园林绿化的技术,不断提高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为城市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园林;绿化技术;病虫害防治 1优化现价段园林绿化技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1.1构建现代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区域不断扩大、城市内汽车排放的不断增加、城市能源消耗的不断加剧,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市内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现代城市内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着重考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恢复,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同时,也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能够明显提高现代人生活的外在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水平与生活环境的质量正在呈现反向发展的趋势。通过多年来在城市中发展园林绿化技术,能够明显发现绿化工作开展质量较高的城市内,空气湿度、空气质量、城市内突然流失情况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持续优化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有助于提高现代人生活的外在环境。 2园林绿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之间的主要关系 2.1植物的合理配置与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 在选择城市内的绿化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观赏角度出发,还应该关注植物本身发生病虫害的特点,尽量避免将易感染同一种病虫害的植物种植在同一个区域,例如梨锈病病菌就具有明显的转主寄生的特点,在种植梨树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在梨树周围同事种植龙柏或者欧洲刺柏。在不同植物共同搭配种植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植物之间互补的特点,综合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已达到降低植物病虫害发生概率的作用。 2.2共同构建生态系统 维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是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以生态规律和植物的生长规律为主要导向,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融入对环境的美化因素,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对美化环境、植物健康生长的负面影响,进而构建稳定的园林植物生态系统,能够持续改善和优化现阶段的生态环境。 2.3植物苗木的引进与病虫害的检疫 对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能简单的落脚于后期的治理工作,还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前期的“预防”之上。在购置和引入植物苗木的过程中,应该严格依照植物病虫害检疫的相关规定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禁止不符合标准的植物苗木进入到园林绿化之中,在提高植物苗木的存活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不健康的植物苗木对整个园林绿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园林绿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搭配措施 3.1植物的合理配置防范病虫害 病虫害管控需要在源头进行把控,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绿化植物的选择,不仅要从审美需求出发,还加强对绿植容易发生病虫害的情况相结合,减少同一区域内易感染同一种病虫害的绿植,且对植被的密度进行管控。例如绿蓠植物和草坪植物普遍存在过度密植问题,容易受到天牛、小蠹等海中危害附近树势较为脆弱的苗木;梨锈病病菌具有转主寄生明显问题,在梨树种植的过程中,减少龙柏、欧洲刺柏等绿植的种植,为病虫害管控提供可靠保障,防止大规模区域性病虫害出现,减低园林建设的经济损失。 3.2强化绿植入场检疫力度 我国生态环保工作不断深化,维护和恢复健康的生态环境成为工作重点,但在植物引入的过程中,把控力度存在不足,检测方法不够科学,对苗木的外观、长势等问题较为关注,对病虫害检疫存在不足,标准细致程度不足,尤其是外来引入品种,病虫害与本地区具有较大差异,容易出现害虫没有天敌而迅速泛滥问题。例如包头榆叶梅、国槐苗木,对其害虫桃蚜、锈色粒天牛也随之传入,造成巨大的病虫害危害,不仅对成年苗木造成影响,更造成大片面积的草坪及花卉死亡,使几十年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结果难以用经济指标量进行衡量,为园林维护及生态环境带来深远的影响。 3.3农业防治方法 根据苗木在中和管理期间对病虫害进行农业防治方法运用,从源头进行把握,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苗木,通过科学化检疫进入场地,加强施肥与灌溉,对苗木成长所需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积极进行补充,灌溉以灌溉、滴灌、喷灌等方式在早晨或傍晚,合理进行患病重的枝叶和果实进行修剪,保证苗木足够的光照,加大通风力度,破坏病虫害生活环境,实现病虫害方式,在出现病虫害后,及时进行处理,注重后期的管理,防范病虫害的再次萌芽。 3.4化学方法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的毒性进行病虫害防治和后期养护管理。这种方法在传统病虫害管理与后期养护中较为常用,近年来由于绿色环保、害虫耐药性增加、毒性对人体具有影响等原因,逐渐减少应用。例如草坪褐斑病可利用70%的代森锰锌六百倍进行喷洒防止,也可采用甲基硫菌灵硫八百倍液进行防治。大规模病虫害对城市园林绿化、苗圃甚至森林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化学药剂对大批量、传染迅速等问题的大规模病虫害防治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防止其不断的蔓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防范及养护方式。 3.5生物方法 物种相克的优势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植物的生长、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并降低人工操作及成本,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采用自然生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b5649441.html,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超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15期 果树在栽培过程中一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将会出现病虫害,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健康,进而对果树的果实品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只有针对病虫害类型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当下的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只有利用全方位的防治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果树病虫害防治效果。 一、辽宁绥中县自然气候特点 绥中县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地区,属于葫芦岛市其地形受到燕山山脉的影响,共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四种地形。绥中县水资源总量为7.98亿m3,其中地表水约为6.22亿m3,地下水约为2.76亿m3。 绥中县地处棕壤带,棕壤是其主要土壤类型,总面积为179,118.5公顷,暖温带针阔混 交林气候下会形成棕壤。除此之外,绥中县还有草甸土、盐土、沼泽土、水稻土。 绥中县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较为充足(年平均降水约为652.5mm,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714.6mm),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约为2544小时),年平均气温约为9.8摄氏度,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1.9摄氏度。 二、果树病虫害防治现状 1、部分果农病虫害防治理念较为落后,认为病虫害发生之后果树才需要对其进行防治,不需要提前进行病虫害的预防。除此之外,果农自身对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使用的防治措施不到位,防治时间不合理,直接会影响到最终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2、根据相关调查了解可知,果树遭遇病虫害的类型较为复杂,且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在春季与夏季病虫害繁殖能力较强,而恰巧在此时果树本身的抗病虫能力较弱,会进一步加大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因此,部分果农单一落后的防治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果树病虫害防治实际需求。 3、大部分果农未曾经过专业的种植培训,因此,在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了解的新型方法、技术较少,多半会直接使用农药等解决病虫害,忽视了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部分果农用药的时机错误,同时对农药的使用方法也存在误差,无法根据果树的生长规律喷洒

夏季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夏季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进入夏季,为了有效的控制果树病虫害的爆发,减轻和减少病虫危害,夏季果树病虫害防治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防治的关键时期 1.病虫发生初期防治:一般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分为初发、盛发、末发三个阶段。病害应在初发阶段或发病中心尚未蔓延流行之前进行防治;虫害应在发生量小、尚未开始大量取食危害之前防治,这样就可以把病虫控制在初发阶段。 2.病虫生命活动最弱期防治:一般害虫宜在3龄前的幼龄阶段防治,此时虫体小、体壁薄、食量小、活动集中、抗药能力低、药杀效果好。 3.害虫隐蔽危害前防治:害虫在果树枝干、花、果实、叶表面危害时喷药防治,易触杀而致死,一旦蛀入危害,防治比较困难或无效,所以卷叶虫、潜叶蛾类害虫应在卷叶或潜入叶内之前;食心虫类害虫应在进入果实前防治;蛀干害虫要在未蛀入前或刚蛀入时防治。 4.在防治指标内防治:如果实着桃小卵卵果率达到1%时、食叶

毛虫类在叶片被吃掉5%时、蚜虫每叶有5~6头或每百个幼芽上有8~10个群体时、红蜘蛛每片叶有2~3头时进行防治最为经济有效。 5.选好天气和时间:防治果树病虫害,不宜在大风天气喷施药物,以免影响防治效果。保护性杀菌剂宜在雨前喷施,内吸性杀菌剂应在雨后喷施。具体时间应该避开高温、低温,温度高时杀虫效果好但要预防药物中毒。如果露水未干进行喷施,容易灼伤叶片。 二、防治的有效方法 1.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根据果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习性,在果园内不同方位随机抽取5个点,调查枝干、叶片、果实上病害有无和虫态情况,再根据防治指标,提出防治意见。 2.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害的防治首先通过栽培措施促壮树体,在提高树体的抗病性的基础上进行喷药防护,预防病菌的侵入。对已经发生危害的果树病虫,则根据发生的范围、程度和受害的器官、部位,分别采取人工摘、刮、挖、剪、诱捕和浇灌、喷施生物、化学药剂等手段进行控制和消灭。如人工摘除病、烂、虫果;刮除枝干上的病烂皮、瘤、潜藏的虫体、蛹、卵;挖出地下的病原体和害虫,剪除白粉病、黑星病、腐烂病、干腐病,梨小、桃小、梨茎蜂、蚱蝉(知了)等危害的病虫枝梢;利用性诱剂、糖醋液、黑光灯、频振式杀虫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化管理所 无锡市园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昆山项目组 上海园鼎园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昆山项目部 2007年7月25日

七月份状况 自6月份高温以来,各种病害频频发生,已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种类: 一、虫害: 1刺蛾类2网蝽(毛鹃等)3褐金龟子(樱花) 4红蜡蚧(夹竹桃)5紫牡蛎蚧(金边黄杨)6黄杨尺7蚜虫8金叶女贞潜叶跳甲9樟巢螟10斜纹夜蛾 11地老虎12螨类。 须要特别提醒的是本月中下旬夜蛾类、地老虎类及刺蛾类危害特别严重,某些标段已造成了一定的后果。随着高温天气的延继此类虫害将会持续,希望各施工、养护单位密确注意。 二、病害: 1斑枯病(高羊茅)2白粉病(桧柏、狭叶十大功劳) 3干灼病(毛鹃)4灰霉病(石竹)5桃流胶病三、有害生物: 蜗牛(草坪、金边黄杨绿篱带) 八月份预测

一、虫害防治 1、樟叶瘤丛螟(又名樟巢螟、樟丛螟、樟巢蛾) 该虫在我市已趋大发生的前兆。其第一代幼虫现已结茧化蛹。预测8月份的第二代幼虫将会大爆发。望在近期内①可作部分的喷药处理(效果不佳)喷敌敌畏1:1000倍液。②最好是尽可能多的摘除虫茧包。③在8月10日前后作第一次喷药防治,喷敌敌畏1:1500倍即可 2、金叶女贞潜叶跳甲 目前此虫已进入潜叶危害状态。因此,其防治用药须作改变,即应用有渗透性或内吸性农药,可用2.5%必林可溶剂5000倍液防治此幼虫。 3、刺蛾类 8月份是第二代幼虫发生期,该月既有幼虫病害,同时又有成虫存在。请用20%杀铃脲8000倍或灭幼脲3号2000倍液防治。 4、丝棉木金星尺蛾(又名大叶黄杨尺) 此虫在日本工业园的扶芳藤上见幼虫多已吐丝飘落入土化蛹,少量幼虫仍在危害。近期可作次喷药防治(意义不是太大),仍可灭除部分幼虫。8月份须注意成虫的防治,可用无公害农药20﹪杀伶脲(除虫脲)8000倍,可达到在成虫产卵后对初孵幼虫的杀灭。 5、杜鹃冠网蝽(又名军配虫)

果树病虫害防治论文

果树病虫害防治 姓名:张海献 学号:200902100044 专业:电气自动化2班 院系:电子信息与电 气工程学院日期:2011 / 6 / 4

我省果树不仅资源丰富,种类多,面积大,发展快,而且品质优异,甘甜宜人。享誉内外。因此,果树栽培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在栽培管理中,腐烂病的危害造成果树生长衰弱,树体伤亡,减产和果品质量低劣,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在倡导绿色生活的今天,人民的绿色生活意识和安全生活意识不断加强。水果是我们夏季生活的必须品,绿色安全的水果才能吃出健康。 我国水果产业近年得到迅猛发展,面积和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但受病害而需喷施大量化学农药,农残污染成为制约果品出口和食用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既要控制病害又要减少用药,因而生物物理防治在果树病害防治体系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果树的病害入手,主要论述了腐烂病的病状危害特征,提出了一些较常用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常用的栽植管理技术。 一、果树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一)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 1、病状识别主要危害果树主干、主侧枝和树杈、小枝等处的皮层。症状分溃病型和枝枯型。“溃病型”发病初期,病部红褐色,水渍状,组织松软,用手挤压可流出黄褐色汁液,皮层腐烂,有酒糟味。后期病斑干缩下陷,呈黑褐色,表面出现瘤状黑色小粒,天气潮湿时,滴出黄色丝状物。

2、防治方法第一,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增施肥水,防止早期落叶、冻害,保护伤口等,增强树势。第二,春季彻底刮除病斑,消毒并治疗病部,涂药可用波美10度石硫合剂、蚰平液、拒腐灵等。第三,在病症较大部位进行桥接和脚接,增进养分输导,恢复树势。(二)梨树黑脸病(梨干基湿腐病) 1、症状识别病害主要发生在梨树嫁接口以上接穗的基部,使干基皮层或周皮组织产生黑褐色坏死,病斑干缩凹陷,初期呈浸润状,后期病变部有明显裂痕,病疤出现黑色小粒。 2、防治方法第一,选择杜梨、木梨等抗病砧木,实行高位嫁接育苗或砧木建园。第二,露砧定植,或垄栽,避免树盘积水,保持干基部干燥,避免伤口。第三,药剂治疗。将病斑纵割划道,涂达木质部,涂杀菌剂70%瑞毒铝铜、75%百菌清、90%乙磷铝或75%代森锰锌200倍液,再复涂843康复剂。 (三)苹果霉腐病(褐心病、霉心病) 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元帅、红星系苹果的果实。初期萼筒和心室间出现淡褐色,不连续点状或条状斑,逐渐扩展到果实心室长出黑褐色,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受害果外表一般无明显症状,偶尔看见果面发黄着色早,变形或早落。后期果心变死,并向果肉侵染,病果腐烂,味苦,不能食用。 2、防治方法第一,清洁果园。秋冬季清除病果,残叶,剪除树上僵果,枯枝等烧毁。第二,早春萌芽前全园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柑橘红蜘蛛 学名:柑橘全爪螨,属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 主要寄主:柑橘、桃、梨、桂花、苹果、葡萄等。 危害特点:成、若螨群集叶、果和嫩枝上刺吸汁液,尤以嫩叶受害最重,叶片受害处初呈淡绿色后变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树势。 发生规律:以成螨和卵在叶片凹陷处、僵叶上、枝条裂缝处过冬,一年形成两个为害高峰,常年一般出现在3—6月和9—11月,7—8月由于高温高湿和天敌的控制,虫口降低。温度20℃、相对湿度65%—87%利于其发生。 防治适期:当20%的叶片和果实发现有害螨;或用放大镜观察,春季平均一叶3—5只,秋季平均一叶10只为最佳防治适期。 注:一般国内外防治红蜘蛛的药剂都没有内吸性,关键水量要打足,打湿打透。 二、柑橘锈壁虱 又名锈螨,锈蜘蛛,属真螨目,瘿螨科。 为害特点:该螨以成若螨群集叶果和嫩枝上,刺破表皮细胞吸食汁液,叶片多在叶背呈许多褐色小斑,逐步扩布全叶背,而至叶面。果实受害,一般先在果面凹陷处出现赤褐色小斑,逐渐扩展至全果呈黑褐色,形成“黑皮果”、“铁皮果”。

发生规律:7—9月为发生盛期。该螨喜隐蔽,在一株树上,先从树冠下部和内部的叶上发生,然后转移至果面和外部的叶片上为害。在叶片上以叶背的主脉两侧为多,叶面较少。果实上从果蒂周围蔓延至果面的阴面,后遍及全果。 防治方法:喷药时必须先喷树冠的内部,后喷树冠的外围。叶背和果实的阴暗面多为柑橘锈壁虱的生活场所,更应周密喷洒,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柑橘介壳虫 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 介壳虫是柑橘、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白蜡蚧、红盾蚧、褐圆蚧、康氏粉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 为害特点: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刺入叶片、枝条和果实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为害极大。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 防治适期: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易杀死。 并且需合理修剪,使树冠内部通风透光,可以减轻介壳虫的为害。重视冬季防治。采果后,结合清园,剪除重虫枝,压低越冬虫口。 四、脐橙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指导 月份 物候期 主要病虫害

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园林病虫害防治措 施

第三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学习目标 经过本章学习,树立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五大技术措施的特点,了解五大防治技术措施的一般实施办法。 第一节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规形式,禁止某些危险性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植物检疫与其它防治技术具有明显不同。首先,植物检疫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违规。其次,植物检疫具有宏观战略性,不计局部地区当时的利益得失,而主要考虑全局长远利益。第三,植物检疫防治策略是对有害生物进行全面的种群控制,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或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将其彻底消灭。因此,植物检疫是一项最根本性的预防措施,是园林植物保护的一项主要手段。 园林植物检疫对保证园林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搞好园林植物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引种或调苗日益频繁,人为传播园林植物害虫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给中国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搞好植物检疫工

作对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播蔓延、保护园林绿化成果、保障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检疫依据进出境的性质,可分为国家间货物流动的对外检疫(口岸检疫)和对国内地区间实施的对内检疫。对外检疫的任务是防止国外的危险性病虫传入,以及按交往国的要求控制国内发生的病虫向外传播,是国家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物品进行检疫。对内检疫的任务在于将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是由各省、市、自治区等检疫机构,会同交通运输、邮电、供销及其它有关部门根据检疫条例,对所调运的物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虽然两者的偏重有所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有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疫情的处理。 1.确定检疫对象 根据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79)的定义,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一个受威胁国家当前尚未分布,或虽然有分布但分布不广,对该国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根据这个定义,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一般原则如下:必须是中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主要植物的病虫害;必须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价值,而防治又是比较困难的病虫害;必须是容易随同植物材料、种子、苗木和所附泥土以及包装材料等传播的病虫害。

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03T11:34:17.3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王国柱 [导读] 下面就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现阶段大部分农民所采取的片面性、错误性的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与对策分析,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抚顺市园艺科学研究所 113123 摘要: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建设的提升与完善,农业果树种植面积也呈现了较大的增长与扩张,一些地域的果树种植面积已经占据了当地农业种植面积总数的55%以上。然而对于果树种植而言一旦遭受到病虫害的威胁,那么便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就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对策分析。 关键词: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分析 作为对果树产业综合发展与建设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病虫害治理水平将会直接对中国的果品产量、果树业领域发展、果蔬经济社会效益等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下面就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现阶段大部分农民所采取的片面性、错误性的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与对策分析,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一、现阶段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一)对农药的盲目应用 在实际的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很多人并没有展开细致、科学、有效的预测工作,不仅对相关的果树病虫害出现规律知之甚少,同时也对哪类药能够发挥最大作用感到茫然,只是凭借所谓的经验和感觉来进行农药的喷洒工作,然而这种防治手段却无法从本质上实现对病虫灾害的有效抑制和消除。 除此以外,在进行每次果树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很多人都盲目的将各种、各样的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混合应用,这种做法不仅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也将一部分益虫一同杀死,不仅对果树病虫害的问题起不到积极的效果,严重的也会对果树的健康生长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与损失。 (二)防治手段的不规范与不科学 很多人在进行果树病虫害治疗的工作中,由于缺少专业而又科学的防治手段与技巧,对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并没有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例如针对于被病虫害叮咬后产生果实腐烂现象防治为例,最科学、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生成的病斑进行刮除,然而在实际的果农防治、处理实践中很多果农仅仅是通过铁锹、斧头、镰刀等工具进行简单处理,且没有对刮除的病皮进行掩埋,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果实病斑面积的扩大。 (三)忽略了预防工作的作用 在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与治理的过程中,很多果农也会由于专业防治知识的匮乏而忽略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仅仅是在果树发生了虫害侵袭后才想起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然而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防患于未然”,在果树病虫害的预防治理过程中同样也应当遵循这句古训来展开具体的工作,通过对病虫的消灭和预防来提升整体的果树结果能力。 二、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农药喷洒与配置的科学操作 在对果树开展农药喷洒的过程中,很多果农都会更加强调对果穗、果实的防治,从而忽略了对果叶的关注,然而果叶与果穗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可以说对果叶的保护与果实的保护而言二者是同样重要的,只有健康的果叶才能够将其制造出的养分有效的输送给果穗、从而为其发育与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保障,所以在进行农药的喷洒与配置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的对所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进行研究与分析,同时也应选择最为有效的农药类型、严格按照既定的配制比例进行稀释,最终实现对果树从叶到穗的全方位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科学进行病虫害防治计划 科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仅仅要做到未雨绸缪,同时也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病虫害的治理工作。例如对整个果园而言不仅要具备较为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同时也要通过细致、有效的管理工作展开系列的害虫预防治理。例如清园工作而言,不仅要制定相关的计划对何时清理杂草、何时清扫落叶、何时进行打扫等进行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于一些落叶的垃圾清理而言更是要摆在首要任务位置上,否则一旦果园清理工作不到位便会为一些害虫的冬眠创造了良好而又优越的环境,在病菌不断增加密集度的同时也会导致整个害虫的数量出现直线上升趋势。不仅如此,在科学进行病虫害防治计划的过程中也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应急预案来应对不可预料的果树病虫害爆发危机。 (三)重视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与人类的各类病菌一样,对于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样也应当从预防为主这个理念上大下功夫。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未雨绸缪等方式来做好果树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在建立完善的果树生态体系作用下来实现生态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减少各类病虫害的群体密度;同时也要定期对土壤进行优化与改良,从本质上提高果树的病毒抵抗能力与应对能力;最后则是要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条件优势来确保果树与果树之间存在足够的生长空间,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分支过多、果树栽种过于密集等现象所导致的疯长、乱长、分支过多现象,从本质上减少各种果树病虫害的传染几率。在实际的果农预防工作中,也可以通过隔离、诱杀、覆盖、捕杀等方式来进行虫害的消除工作,这种预防手段方式虽然略显费时、费力,但也是最为行之有效、最无残留的预防手段之一。 除此以外,在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广大果农还应当利用自然界的天敌作用来进行防治工作的推进。纵观现阶段的果树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都会由于生态系统的制约而导致了天敌的缺失。如果能够有的放矢的发挥天敌作用,很多病虫害不仅能够降低农药残留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够对减少果树发病率、提升果树自身御虫能力提供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仅要将生物防治与生态防治进行有机融合,同时也要在治理的过程中强调计划性与预防性的重要地位,通过“预防为主、治理结合”的方针来实现最佳的防治效果,从本质上实现果树结果率的提升和果肉质量的保

果树的病虫害防治

果树病虫害防治知识论文 韩凡红 摘要:本文从果树的一些常见病虫害入手,论述了病害的病状和虫害的危害特征,提出了一些较常用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常用的栽植管理技术。关键词:果树病虫害识别防治 我省果树不仅资源丰富,种类多,面积大,发展快,而且品质优异,甘甜宜人。享誉内外。因此,果树栽培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在栽培管理中,病虫害的危害造成果树生长衰弱,树体伤亡,减产和果品质量低劣,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果树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一)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 1、病状识别主要危害果树主干、主侧枝和树杈、小枝等处的皮层。导致皮层腐烂坏死。症状分溃病型和枝枯型。“溃病型”发病初期,病部红褐色,水渍状,组织松软,用手挤压可流出黄褐色汁液,皮层腐烂,有酒糟味。后期病斑干缩下陷,呈黑褐色,表面出现瘤状黑色小粒,天气潮湿时,滴出黄色丝状物。“枝枯型”症状多见于2~4年生的小纸条,果胎等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扩展速度快,很快环绕枝一周,造成枝条枯死。 2、防治方法第一,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增施肥水,防止早期落叶、冻害,保护伤口等,增强树势。第二,春季彻底刮除病斑,消毒并治疗病部,涂药可用波美10度石硫合剂、蚰平液、拒腐灵等。第三,在病症较大部位进行桥接和脚接,增进养分输导,恢复树势。第四,树干涂白,冬前和早春进行树干涂白,可降低树皮的温差,

预防冻害。第五,注意果园的卫生,病死的树枝和刮下的病残体及时带出果园。(二)梨的黑斑病(梨干基湿腐病) 1、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及新稍,叶片侵染重要发生在嫩叶上。幼叶发病开始时产生针头大小,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的斑点,边缘明显,后病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白色至灰褐色,有时病斑上有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大量黑色霉层,幼果受害,初在果面产生一个至数个褐色圆形针头,大小的斑点逐渐扩大,呈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略凹,潮湿表面也产生黑色霉层。随着果实的生长果实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裂缝内产生黑霉,病果早落,长成的果实受害,病斑较大,黑褐色,后期果实软化,腐败而落果,新稍及叶柄受害,病斑初期为椭圆形黑色,稍凹陷。后扩大为长椭圆形,淡褐色,明显凹陷的病斑,病健交界处常产生裂缝。 2、防治方法第一,清除菌源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剪除有病枝梢,以减少菌源。第二,品种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栽培优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第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好其他病虫害,对于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的果园,应做好开沟排水工作。第四,果实套袋保护果实不被病害侵染。第五,药剂防治在梨树发芽前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北方一般从五月中旬开始喷第一次药。 (三)苹果霉腐病(褐心病、霉心病) 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元帅、红星系苹果的果实。初期萼筒和心室间出现淡褐色,不连续点状或条状斑,逐渐扩展到果实心室长出黑褐色,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受害果外表一般无明显症状,偶尔看见果面发黄着色早,变形或早落。后期果心变死,并向果肉侵染,病果腐烂,味苦,不能食用。

果树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果树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9-10-17T16:40:41.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作者:刘春霞[导读] 摘要: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尤其是饮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人民政府 251200摘要: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尤其是饮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饮食质量。果林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绿化的重视,果树栽培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覆盖面逐渐扩大,病虫害发生率也在增加,影响果树的生长质量和果实品质。本论文针对果树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策略引言:果树栽培应选择优质品种,苗木健康,无病虫害。果树种植前,应检查苗木,选择健康的育苗方式。果树生长中如有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果树的生长通常果树不需要高生长环境,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它们的适应性高于其他果树。一些地区的树种植面积很大,沙质土壤由于其良好的土壤组成,适合于果树和苹果树生长。因此,可以种植优质苹果树,提高苹果产量,保证苹果质量。除了土壤,果实需要的生长条件更少,白天只需要足够的阳光。在阳光下,除了使果树在开花和结果之前更加茂盛外,更重要的是苹果的含糖量也会增加,通过大面积的阳光,果实的甜味也会增加。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果实的品质得到提高,成熟的水果更甜更脆。 二、果树栽培技术(一)果树栽培的定植穴开挖果树种植时,如需挖大坑,应考虑果树的种类和根系,确定种植坑的规格。果树的种植孔通常在55厘米到60厘米之间。移栽有利于果树根系对养分的充分吸收和根系的快速生长。在种植坑的开挖过程中,开挖质量对果树的生长至关重要。(二)果树栽培的施肥有机肥是主要的水果基肥,化肥是辅助肥。施用腐化土和杂肥的效果很好。平均植物重40至50公斤。腐熟鸡粪1.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应该充分混合[1]。在果树栽培中采用绿色施肥方法,保证果树的养分供应,不致对果树造成危害,保证环境不受污染,是十分重要的。合理控制施肥时间。施肥应以果树的生长为基础。还应考虑果树的品种,因为中国不同果树对化肥的需求不同。在施肥过程中,虽然商品肥料需要同时使用,但应严格控制,注意不要使用含硝酸盐的肥料。包括商品肥料的使用和投入用量应得到很好的控制。要控制好果树施肥时间。根据果树的品种和生长情况,控制时间和施肥策略,保证果品质量的提高和产量的提高。(三)果树实施套袋栽培技术为了保证水果的绿色安全,可以采用袋装水果。但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投资大,果袋价格高,包装需要人力物力。这种方法虽然能保证果实的质量,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却很困难。积极研究高效、低成本的套袋技术,使其在果树栽培中发挥更好的作用[2]。 三、果树病害防治对策 (一)炭疽病防治对策药品可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喷洒。使用农药浓度为70%的托巴嗪。以75%真菌毒素可湿性粉剂与妥巴嗪按1:1的比例混合使用,40%浓度的聚硫悬浮液可配置为600倍液体。为防治病虫害,可在幼果期和膨大期对三种红蜜柚进行喷药处理。托普丁浓度70%可作为防病药物,支原体浓度75%可湿性粉剂,配置比例为1:1。40%浓度、600倍液量的聚硫悬浮液对疾病的预防具有良好的作用。(二)轮纹病的防治对策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是在弹簧顶部喷洒铜和铵的混合物,从0.5厘米到3厘米。效果更好。果实期可喷500倍甲基苯液体。当病情发展到初期,可采用36%浓度的600支甲基萝卜硫悬浮液或50%浓度的1500支苯甲醛可湿性粉剂预防[3]。 四、果树虫害防治对策(一)诱杀害虫的方法冬季应确定越冬虫、幼虫的位置,采取诱捕、杀灭这些虫、幼虫的方法。通常在冬天,害虫化蛹。收获后,果树种植者用袋子或杂草包住果树的枝条,剥皮,吸引幼虫。果园清除后,害虫就可以清除了。采用该方法对苹果树进行杀灭,对卷叶蛾和旋毛虫的杀灭效果较好。该方法可诱捕杀灭越冬昆虫,清除多种害虫。(二)药物方法防治在树干上发现天牛后,虫孔内填充80%浓度的敌百虫霜,液体浓度为1500倍,然后用粘土封住虫孔入口。秋天,果树处于落叶阶段。此时,果树的抗逆性不高,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在脆弱区域喷洒农药,喷涂一次效果明显[4]。如果虫害严重,可以喷两次。危害果树的害虫很多,如蜘蛛、鳞片等。采用石硫混合料可获得明显的效果。(三)选用抗病虫的果树品种以及脱毒苗木选择检疫合格、抗病性强的果树品种,可以提高果树的营养,提高抗病性,保持果树的强壮,减少用药数量。(四)采用物理法防治虫害果树病虫害防治可采用采光、色泽、白树干等物理方法,及时清除病虫枝、叶、果,刮去翘曲的皮,定期清理果园。避免选择常见病虫害的树种和果树病害,使害虫无寄主,可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五)采用生物法防治虫害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高效生物农药,可用于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对螨类、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Bt杀虫剂安全有效,投资少,不会对害虫天敌造成危害,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5]。二氟苄脲3和二氟苄脲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害虫诱捕中,昆虫的外源激素,如信息素和其他引诱剂,也可以起到消灭害虫的作用。结束语:

病虫害防治测试题

病虫害防治专业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害虫有多型现象的是()。 A、蚜虫 B、吸浆虫 C、黏虫 2、黑光灯诱杀害虫是利用害虫的()。 A、趋光性 B、趋化性 C、趋食性 3、引起昆虫休眠的环境因子主要是()。 A、温度 B、水分 C、食物 4、下列不属于植物病害常见的病症是()。 A、霉状物 B、粉状物 C、坏死 5、“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斑:描述的是( )。 A、赤霉病 B、锈病 C、黑穗病 6、药剂防治害虫的最适时期为()。 A、成虫 B、蛹 C、低龄幼虫 D、高龄幼虫 7、三九一一是()农药。 A、剧毒 B中毒 C、低毒 8、()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3.5%锐丹乳油,投入喇叭口中,每株“三指一撮”。 A、小喇叭口期 B大喇叭口期 C、孕穗初期 9、喷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6 B、8 C、10 10、交替使用农药是延缓病虫产生抗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一些()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菌剂。 A、菊酯类 B、氨基甲酸酯类 C、有机磷类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60分) 1、()抗蚜威能防治对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蚜虫

2、()小地老虎活动高峰在白天。 3、()果树病虫害防治原则是“治疗为主,预防为辅” 4、()花前花后是果树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 5、()果树收获后果园可以不进行管理。 6、()当病虫害大发生时,化学防治是最有效的办法。 7、()长期用一种药防治一种病虫,不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 8、()敌百虫主要防治食叶害虫。 9、()红蜘蛛喜高温干旱,七八月小雨能控制其发展。 10、()很多害虫都能交叉为害,最好不要发展混杂果园。 11、()果树夏季修剪时期是果实采取以后。 12、()枣疯病是病害,而不是病毒病。 13、()红地球葡萄是晚熟品种。 14、()桃树长枝修的优点是提高产量。 15、()增加果实色泽,增施氮肥。 16、()大风和中午高温应停止喷药。 17、()小麦锈病是一种大区域流行性病害。 18、()配药时,必须按照规定的剂量取药,不得任意增加或减少用量。 19、()敌敌畏对幼苗易产生药害。 20、()代森锌在日光下不稳定。 三、简答题:( 10分) 1、2007年1月农业部第632号文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是哪些农药?

园林病虫害防治手册

园林病虫害防治手册 (简本) 二〇一五年九月八日

目录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 (2) 二、园林植物害虫防治 (4) 1.食叶害虫 (4) 2.蛀干害虫 (6) 3.枝条害虫 (9) 4.地下害虫 (10) 三、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11) 1.叶花果病害 (11) 2.茎干病害 (14) 3.根部病害 (15) 4.草坪病害 (16) 四、常用的农药 (16) 五、石硫合剂 (17) 六、波尔多液 (20) 七丶园林病虫防治原则 (23)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 1.园林植物病害的含义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和储运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的非正常影响或受到其他生物的侵染,导致生理丶组织结构或形态上产生局部或整体上的不正常变化,使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降低绿化效果及观赏价值,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2.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 病原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 生物性病原主要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的生物,主要有真菌、病毒、细菌、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和寄生瘿螨类等,通常将这类病原也称为病原物或寄生物。 非生物性病原是指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营养和有毒有害物质等多种因素。 3.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因素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植物与病原在特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相互斗争,最后导致植物生病的过程。所以,影响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是: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 病原物的存在及其大量繁殖和传播是植物侵染性病害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消灭或控制病原物的传播蔓延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 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是各种不利的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

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新技术——综合防治

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新技术——综合防治 果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是最根本、最经济的办法,可提高树体的抵抗力,并能有效控制侵染。合理施肥和排灌,可增强树势,减少病虫害发生;搞好果园卫生,及时查找和剪除病虫枝梢,摘除病果、虫果等,可减少侵染源。 2.抓好最佳时期及时防治 在害虫抵抗力弱、暴楼最明显或虫体群居的时期进行防治,效果最好。以预测预报为基础,依据害虫的发生规律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如梨木虱在若虫的孵化盛期,若虫集中且未分泌黏液,药液可直接接触虫体,此时防治,杀虫率最高。 3.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由于果农在防治病虫害时长期用药单一,多种果树病虫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广谱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下降,因此要提倡科学使用农药,不使用违禁农药。 (1)交替使用农药用没有施过或互抗性的药剂交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例如,为防梨黑星病,第一次可在早春喷洒退菌特,第二次喷洒苯醚甲环唑,第三次喷洒氟硅唑。这样,前期选用杀菌力强的退菌特,后期选用治疗性的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增强了防治效果。

(2)混合使用农药混合使用理化性质相近的农药,可提高防治效果,并可起到兼防多种病虫的效果,如杀虫剂间或与杀菌剂混用等。 (3)农药中添加增效剂和黏附剂一般常用的增效剂有有机硅、增效散等;黏附剂用柔水通等。通过添加增效剂和黏附剂,可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提高农药喷洒质量 农药喷洒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喷药时应确保果树片正反两面,树冠内外上下,包括树干都要喷洒细致周到,防止漏喷而致防治病虫漏网。 5.实行区域性联防联治 目前,果园大多都是以户为单位分散经营,独立管理。因此对集中连片的果园,果农间应进行联防联治,在一定时间内统一喷药。这样才能减少区域内由于一户防治但另一户不治而造成病虫害再侵染、再传播的现象,避免重复防治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