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

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正服务

1
、进行社会技巧训练
2

加强补救性教育
3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连接,开展家庭层面的辅导
服务
4
、建立有效的青少年支持网络

网络成瘾原因: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青少年自身

网络成瘾危害:交往方式错位、人性异化、自我迷失、道德失范、技术崇拜、社会功能退化

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

与网络成瘾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评估网络成瘾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和程度→谈那套网络
成瘾行为你的深层次问题→缓解网络成瘾者的压力并调整其认知→协商制定克服网络成瘾
行为的具体方案→建立双方认可的监督评估机制→具体实施矫治网络成瘾的计划→效果评
估与随访

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服务

受案审查与审前服务;

心理评估;

法庭调查;

法庭作证;

观护处遇、保护管束监督及社
区服务;

提供观护处遇或保护管束监督的人员常被要求由社会工作者或者有社会工作专业
训练背景的工作人员担任;

街头的外展工作与与转介;

需求与兴趣的评估;

与成人建立
支持性关系;

有效的角色规范;

同辈团体讨论;

家庭介入;

邻里计划;

教育与职业训
练;

导向至其他计划的准备

犯罪行为与矫治(社会工作介入诉前考察制度)

社会家庭互动法—了解考察对象内心世界,
精心设计考察计划,
并要考察对象向检察院和社
工站书面汇报思想状况

任务中心介入模式—分析犯罪成因根源及教训,
社会工作者每周上门家访,
带考察对象进行
3
小时公益劳动,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人生教育和心理、思想辅
导。另外,还通过联系家长、社区,确定帮教小组,通过分析犯罪,制
定帮教措施

分类考察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为立足社会打好基础

社会工作介入监内矫正工作

面谈—当面晤谈,
一方面从人、
问题和环境三个方面了解和把握受助者的情况、
问题成因以
及发展轨迹,
另一方面也让受助者有一个宣泄情绪的机会,
从而促使其更加冷静的面
对现实

诊断—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帮助服务对象分析犯罪的成因并制定矫治方案

辅导—根据矫治方案并运用有关社会工作辅导模式,
帮助服务对象纠正偏差的价值理念,

正错误行为方式,学习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模式以及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联络—随时和监狱管理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随时协商、
改善矫治服务对象的最佳方案和方法

社会工作对社区矫正的介入

个案工作方法—在帮助被矫正青少年分析导致其犯罪

行为的基础上,
协助那些社会功能失调
的家庭,使其更好的发挥家庭的作用

小组工作方法—将特征相近的被矫正青少年聚集起来形成小组,
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

他们分享经验,发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改变环境,增
强适应能力

社区工作方法—将社区中被矫正青少年组织起来,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以解决问题

刑释人员的社会工作矫治和介入途径

福利措施:
1
、提供住宿场所
2
、提供就业或就学辅导
3
、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生

活辅导

4
、提供物质援助

人性管理:
1
、家庭给予温暖
2
、学业和生活上给予保证
3
、社会给予关注
4
、建立社区矫正
志愿者队伍

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
1
、基本权利保障服务
2
、司法保护
3
、教育权益保障服务
4
、就业保
障服务
5
、健康保障服务
6
、社会保障及服务

流浪青少年的社会救助

救助方式:街


头救助—固定救助亭、巡回救助车











机构内救助—紧急救助、矫正偏差、尽早返家、社区安置




续服务—

类家庭

服务

家庭寄养

救助技巧:与救助对象接触技巧—互相信任的关系、宽容对待服务对象







与救助对象会谈技巧—口头语言符号技巧、
身体语言符号及支持性技巧、
环境符
号传递技巧

与监护人谈判技巧—促使其重视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照料

流浪青少年的社会救助优化策略

1
、将流浪青少年救助纳入社会救助的体系→(
1
)扩大救助范围,实行专门救助服务


2
)建立信息化、网络化救助管理系统


3
)明确部门职责,设立统一协调机构


4
)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基金


5
)建立有效的救助管理监督机制


6
)建立早期干预和救助保护服务办法


7
)成立流浪儿童青少年心理救助中心

2
、加强对监护人和学校的事先预防→(
1
)家庭和监护人的事先预防


2
)学校和老师的事先预防

3
、优化社会大环境

4
、重视对青少年自身的教育和培养

残疾青少年与扶持(残疾青少年的残疾预防)

一级防御:
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二级防御:
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三级防御:

疾出现后采取的措施

残疾青少年的残疾康复

康复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模式、社区服务模式、家庭病床模式

康复类型:医学康复、教育康复

残疾青少年的社会支持

1
、平等、真诚地与残疾青少年交往

2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

3
、重视残疾青少年的教育,提高残疾青少年的素质

4
、帮助残疾青少年就业,实现自强自立

5
、繁荣残疾青少年文化体育事业,丰富残疾青少年的生活

6
、发展残疾人服务业,改善对残疾人的服务

7
、关心残疾青年的婚恋问题

残疾青少年的扶持方法

个案、小组、社区工作







第四章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区别:
1
、对

服务对象自决

的差别化理
2
、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

3
、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角色

儿童社会工作中评估的应用:
发育量表、智力量表、行为量表、社会期望量表、自我意识量
表、儿童受虐量表、多动症量表

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1
、儿童辅导:游戏治疗模式
2
、儿童小组工作:亲职教育服务
3
、受虐儿童社会工作介入

与受虐儿童会谈的注意事项

1
、多问开放性问题、使用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注意力较低

2
、放松的环境、做好相信儿童的准备

3
、可以用娃娃作媒介

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类型

以服务领域为依据→
1.
间接社会工作方法
2.
直接社会工作方法

以服务对象为依据→
1.
青少年个案社会工作
2.
青少年小组社会工作
3.
青少年社区社会工作

以服务目标为依据→
1.
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2.
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3.
发展性青少年社会
工作

以服务场所为依据→
1.
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
2.
青少年学校社会工作
3.
青少年社区社会工作

4.
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
5.
青少年网络社会工作

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

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

青少年家庭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个人问难题就是家庭问题,社会工作应该以家庭为治疗单位

?

家庭问题产生于家庭结构的不良和家庭交往方式的障碍

?

多元化、多层次和现实主义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方法

青少年家庭问题的解决策略(家庭结构治疗法的程序)



贴近立场

进入家庭—
1.
尊重青少年家庭成员的互动习惯和规则

2.
模仿青少年家庭成员的语言表达方式、行为互动方式

3.
适时表达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对青少年家庭结构和互动规则看法



中间立场

评估家庭—
1.
家庭面谈法:针对家庭中需要帮助的青少年采取直接提问法;针
对全体家庭成员采取循环或轮流提问法

2.
家庭观察法









3.
家庭图表法



远离立场

介入家庭—
1.
运用家庭雕塑,重塑家庭正常关系

2.
练习角色扮演,引导家庭正确互动

3.
采用理性引导,调整家庭权

力结构

青少年学校社会工作

基本类型:
问题导向或治疗型社会工作、
学生导向或发展型社会工作、
社区导向或预防型社
会工作

常见方法:学校个案工作—
>
心理社会模式、行为修正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任务中心模式

危机干预模式


学校小组工作

学校社区工作


学校社区工作

基本模式:
友群辅导工作计划、
志愿者训练和服务计划、
青少年成长支持网络计划、邻舍关
怀行为偏差青少年计划

青少年社区社会工作

主要任务:
1
、开展社区文化教育,为失学青少年提供助学服务











2
、创造社区就业机会,为失业青少年提供就业服务

3
、建立社区帮教系统,为失教青少年提供帮教服务

4
、组织社区文体活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成才服务

常见方法:社区教育模式、社区策划模式、社区发展模式

青少年社会工作专项服务(历奇辅导)

核心理念:

你当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
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
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
是他们达到以下目标:
互勉,
愿意做任何促进小组
成功的事;
互助,力使小组成功;互爱,
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
的,而合作最能增进组员之间的接触。


主要元素:野外呼或户外活动、历奇活动、体验式学习、个人与团队辅导

抗逆力

涵义:
个人在面临生活困境时,
能够理性的做出正向的、
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
力。可以被定义为面对逆境时的回弹、回复和成功的适应能力
,
即面对当今世界各种
各样的压力
,
能够发展出社会的、学术的和职业的竞争力

基本思想:
个人或者家庭虽然面临比正常情况严重的问题和危险,
但能够很好的适应所面临
的危机状态,并达到比预想结果积极的发展状态

表现形式:常规和非常规两种形式

抗逆力的构成要素

外部支持因素:正向连接关系—拥有良性的人际关系

坚定清晰的规范—有人能够帮助明确基本的生活规范

关怀支持的环境—至少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给予关爱

积极合理的期望—有人寄予自己高度的期望

有意义的参与机会—在集体生活中拥有参与的机会

内在优势因素:积极的个人形象感—个体对自我具有极强的自我认同感















积极乐观感—相信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效能因素:人际技巧—适应不同文化的沟通能力等











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











情绪

管理—觉察自己的情绪并正面表达











目标订立—制订计划达到目标

抗逆力方法的基本步骤

建立环境中的抗逆力: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1
、将学校管理项目交给学生

2
、对学生进行领导力培训

3
、将现实环境与课程教学结合





















建立和表达高期望—
1
、不放弃任何学生

2
、接纳每位学生的独特性

3
、使班级校园成为多元和谐共处的乐园

提供关怀与支持—关注每位学生,
倾听学生心声,
组织激励性活动,
及时介入


缓解环境中的危机因素:增加亲社会连结




1
、积极组织学生活动,相互学习

2
、创造机会吸引父母参与学校工作

3
、在教育、教学环节中促进师生沟通

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
1
、学校制定纪律规范

2
、让学生参加学校纪律的制定

3
、以多种形式加强宣传

4
、将学生制定的纪律规范送到家长手中

教授

生活

技能




与人合作、冲突解决方法、抵制、决策、沟
通、解决问题、自我决定、压力管理

叙事治疗

辅导员通过引导当事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使他们懂得当前的问题是主流叙事压迫下个体赋予
消极意义的结果,
进而帮助他们找回那些被忽视和遗忘的积极故事因子,
重新建构积极的故
事版本,唤醒其改变生命的动力和效能,体验生命的连续性。

外化当事人所面对的问题→发掘独特结果和重新编写故事→巩固新故事

具体步骤:

与当事人或家庭就所困扰的问题达成彼此共同的定义






















将问题拟人化,藉此与当事人一起描述为何及如何压迫当事人或其家庭



探讨问题如何干扰、支配或阻挠当事人与家庭完成他们的意愿



发掘出有哪些时候当事人并未受到问题的支配,或生活未受到其干扰



找出过去的证据支持新观点,显示当事人与家庭有足够能力站起来打击或对抗问题的压迫



引导当事人与家庭思考在有上述能力之下,未来过何种生活










找出一群听众听取当事人如何宣告新的认同感和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