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古诗文测试题

小升初古诗文测试题
小升初古诗文测试题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包含了几种颜色?()

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

2、“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A李白和杜牧B李商隐和杜牧C李白和杜甫D李商隐和杜甫

3、下列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下列诗句相对应的传统节日是哪些?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引出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哥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樱桃桑椹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A元宵B七夕C清明D春节E重阳F端午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D李龟年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指的是?()

A李延年B李商隐C李龟年D崔久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A汉朝名将霍去病B汉朝名将李广C赵国名将廉颇D三国名将赵云

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B坐下C座位D站着

9、“别是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

A李煜和柳永B柳永和李清照C李煜和李商隐D李清照和李商隐

10、下列写“月”的诗句中,写中秋的“月”是()一句。

A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1、下列诗句分别的什么修辞手法?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A夸张B双关C拟人D比喻

12、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

13、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象?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二、诗句默写。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粉身碎骨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 (于谦《石灰吟》)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

4、____________________,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5、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6、____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7、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浪淘沙》)

8、____________________,雉从梁上飞。(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9、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10、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11、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12、____________________,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13、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

14、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马诗》)

15、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绍翁《游园不值》)

16、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鸟鸣涧》)

17、白毛浮绿水,____________________ (骆宾王《咏鹅》)

18、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春江晚景》)

19、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0、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望天门山》)

21、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渡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山代有人才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4、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6、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8、____________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

9、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1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1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

14、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1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20、桃源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

21、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2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

25、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填写。

1、古诗中含有“花”“红”“柳”“绿”字样的诗句可谓举不胜举,请写一写。

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大人常用《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我们要趁年轻好好努力学习。

3、写出一组咏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日清晨,看雪满枝头,你不禁轻轻吟咏岑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梨花喻冬雪,想象奇特美妙。

5、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道出了天下人共同的美好祝愿。

6、“花”自古是诗人咏叹的对象,杜甫在他的《春夜喜雨》中对花的描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刘禹锡眼中的花又是另一番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杜丹》。

7、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揭示读书能诗人保持知识、思想的先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句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每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10、《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三首诗都是____代诗人写的________诗。其中我最喜欢的写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知道了下雨的时间,李白的《赠汪伦》中有一句夸张句,我还知道他的另一句也使用了夸张的修辞,它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们常用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那些具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默默奉献精神的教师们。

13、“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写出两句含有“雨”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风骚”原来是指《___________》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里的《_______________》。

15、老师曾在冰心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才子”是夸赞她的作文像___________和李贺的文章。

16、古代诗人引领我们与古人对话,“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令我体验到老当益壮的情怀,我曾多次在心中描摹王维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图景,我还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感受到古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

17、《石灰吟》中表现“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放,游客骑马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真可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鸟鸣涧》一诗,诗人描写的时间是________,从_____________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很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_代着名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的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的生命力__________;后两句中的“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的精神。

21、由于“伯牙绝铉”这个传说,人们便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_______,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22、《学弈》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3、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

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村居》和《乡村四月》都是描写田园风光的有名诗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早春二月乡村田野迷人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

25、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他却谦虚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他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26、家长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老师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锻炼。

27、毕业典礼后,我将离开自己的母校。离别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李白《赠汪伦》中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则以酒相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高适在《别董大》诗中则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豁达开朗,权慰勉励,溢于言表。

28、朱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而宋代着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9、奉献是什么?奉献是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贞不渝;奉献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生态度。

30、阅读我国古代诗文,四季美景尽收眼底:早春有“乱花渐入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盛夏有“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深秋有“____________________,霜月红于二月花”,寒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美妙的诗人,令人沉醉。

31、学校长期以来不但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更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因为他们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32、古代诗人曾经写过不少表达对父母感恩的诗,请你写出熟悉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人总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司马迁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的正是这个意思。

34、诵读《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让我们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品读李贺《马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35、根据要求写诗句。

“日”在古诗中指“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在古诗中指“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在古诗中指“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古诗词中抒写忧国思乡的名句很多,请任意写出两位诗人的名字和诗句。

诗人: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这首诗是他“生平第一___________诗”。“闻”是_________意思,“官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这首诗通过写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表达了广大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8、《七步诗》中表现诗人悲愤情感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绘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你的朋友将来你们家做客,作为东道主,请你用《论语》中的一句话表达欢迎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必备文学常识试题大全(附答案)

小学生必备文学常识试题大全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 2."四书五经","四书"|指《》《》《》《》, "五经"指《》《》《》《》《》 3.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他的代表作《》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4.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这些神话故事中解释自然现象的有()、()、();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有()、()、();反映社会斗争的有()。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字(),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家。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

司马光的《》并称"史学双壁" 7. 汉赋四大家:()、扬雄、()、张衡 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是《》,作者是东汉的() 9、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 10.我国第一位女诗人是()。 11.乐府双壁指的是《》、《》加上《》为乐府三绝。 12.建安"三曹"指的是( )、( )、( ),"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就是由()的《》诗得来的。其实建安曹家人才辈出,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 13. 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你能写出一个他的作品的名字么? 14.初唐四杰指()、()、()、() 15."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和()。他们分别被尊称为()和()。 16.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分别是唐代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 17.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你知道"小李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 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6、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3、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 14、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赞美他们。 16、《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形容。

小升初最全古诗词名句分类

小升初最全古诗词名句分类 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小升初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 一、 1.《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总集,相传由()选编。 2.()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3.()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4.()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编集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参考答案】 1. 历史文献孔子 2. 《诗经》 3. 《左传》 4. 《论语》 5. 司马迁 二、 1.初唐四杰是()。

2.盛唐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是()和(),被合称为“王孟”。他们的诗歌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 3.盛唐有名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他们的诗表现了祖国边塞风光和唐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4.(),是写七言绝句出名的诗人,《出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作内容为:“(),万里长征人未还。(),不叫胡马度阴山。” 5.李白,字(),号,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年轻时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写下了很多歌唱祖国的好诗。他的诗热情浪漫,想象力很丰富,人称“()”。 【参考答案】 1. 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2. 孟浩然王维 3. 边塞 4.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但使龙城飞将 5. 太白青莲居士诗仙 三、 1.(),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他崇高的爱国爱民的思想,人称“()”。又与李白合称“李杜”。 2.白居易,字(),号(),他的诗通俗易懂,重

在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 3.(),字退之,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绮靡的文风,提倡朴实的散文,气势雄伟。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著名的散文有《师说》、《马说》、《原毁》等等。 4.柳宗元,字(),他的散文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山水的游记,他的诗文与()齐名,人称“韩柳”。 5.晚唐著名的诗人是()和(),人称“ 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清新典雅,长于抒情,以七律为主。杜牧的诗俊迈雅洁,尤工七绝。 【参考答案】 1. 杜甫诗圣 2. 乐天香山居士 3. 韩愈 4. 子厚韩愈 5. 李商隐杜牧 四、 1.欧阳修,字(),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嘉右集》。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小升初语文古诗练习题(附答案)

小升初语文古诗练习题(附答案)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13、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4、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 (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窃:( )②辄默记辄 ( )③儿痴如此痴( )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啖( ) ②欲以去热也去( )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小升初必备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回顾 一、学习目标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古诗文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 小学阶段要背诵70~80篇古诗文,其中绝大多数属唐、宋诗文,内容大多以叙事 和绘景为主。能够准确朗读、背诵和理解这些诗文,对我们的语文学习以及提高 语文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知识点归纳 1.诗句 序 类别诗句作者题目 号 1诗中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2诗中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书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 3诗中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4诗中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柳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劝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6惜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绝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无名氏金缕衣 7诗中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完整版)小升初文学常识练习题

小升初文学常识练习题 一、中国史部分 1、各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尚书》,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4、“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5、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7、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 (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 (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8、《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0、《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12、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___“田园诗人” 。 13、《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4、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最高: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15、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16、王勃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17、骆宾王 7岁写了著名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升初必背古诗词80首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必背古诗词80首练习题及答案 试题: 1、( ),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2、天似穹庐,( ) 。天苍苍,野茫茫,( ) 。《敕勒歌》北朝民歌 3、( ) ,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 ) 。《回乡偶书》贺知章 5、,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谁言寸草心,。《游子吟》孟郊 8、( ) ,桂树何团团。( ) ,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 9、(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10、( ),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11、(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12、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早发白帝城〉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 )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14、(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15、( )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17、( ),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悯农〉李绅 18、( ),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0、( ) ,春风花草香。( ) ,沙暧睡鸳鸯。〈绝句〉杜甫 21、(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22、( ),一岁一枯荣。( ) ,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3、空山不见人,( ) 。〈鹿柴〉王维 24、( ) ,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 25、( )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26、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王昌龄。 27、(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 28、停车坐爱枫林晚,( ) 。〈山行〉杜牧 29、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 何时复西归 ) ?( 少壮不努力 ) ,( 老大徒伤悲 ) 。〈长歌行〉汉乐府 30、( ),一行白鸳上青天。〈绝句〉杜甫 31、(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竹里馆〉王维 32、墙角数枝梅,( ) 。遥知不是雪,( )。〈梅花〉王安石 33、( )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石灰吟〉于谦

(完整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小升初古诗词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检测 一、古诗填空(19分) 1、接天莲叶无穷碧,()。 2、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3、(),润物细无声。 4、(),听取蛙声一片。 5、(),轻烟老树昏鸦。 6、(),天下谁人不识君? 7、日出江花红胜火,()。 8、(),吾将上下而求索。 9、千门万户瞳瞳日,()。 10、(),明月何时照我还? 11、(),西湖歌舞几时休? 12、等闲识得东风面,()。 13、生当作人杰,()。 14、(),立根原在破岩中。 15、春色满园关不住,()。 16、(),子规声里雨如烟。 17、(),麦花雪白菜花稀。 18、竹外桃花三两枝,() 二、古诗七彩园:(填色彩)(6分) 1、()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2、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总是春。 4、()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三、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5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五、古诗动物园:(填动物)(5分) 1、春()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泥融飞(),沙暖睡()。 3、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 六、古诗数字园:(填数字)(5分) 1、()曲黄河()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白发()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人。 4、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古诗地名园:(填地名)(6分)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故人。

小升初必备文学常识试题大全(附答案)

小学生必备文学常识试题大全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的朝代,帮助大家以后的学习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 2."四书五经","四书"|指《》《》《》《》, "五经"指《》《》《》《》《》 3.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他的代表作《》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4.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这些神话故事中解释自然现象的有()、()、();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有()、()、();反映社会斗争的有()。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字(),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家。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并称"史学双壁" 7. 汉赋四大家:()、扬雄、()、张衡 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是《》,作者是东汉的() 9、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 10.我国第一位女诗人是()。 11.乐府双壁指的是《》、《》加上《》为乐府三绝。 12.建安"三曹"指的是( )、( )、( ),"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就是由()的《》诗得来的。其实建安曹家人才辈出,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 13. 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你能写出一个他的作品的名字么? 14.初唐四杰指()、()、()、() 15."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和()。他们分别被尊称为()和()。 16.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分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 17.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你知道"小李杜"指哪两位么? 18.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三瘦词人"的是宋代的()。 19.唐代诗人雅号:例如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王维--()刘禹锡--() 李贺--()白居易--() 20."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你知道这"三词客""四大家"指的是谁么? 21.宋词主要分为()派和()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后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22.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的诗、()的文、()的书法皆有较高的评价

小升初古诗词习题含答案

小升初必背古诗词80首练习题 1、(),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2、天似穹庐,()。天苍苍,野茫茫,()。《敕勒歌》北朝民歌 3、(),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贺知章 5、(),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谁言寸草心,()。《游子吟》孟郊 8、(),桂树何团团。(),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 9、(),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元日》王安石 10、(),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11、(),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12、两岸猿声啼不住,()。《早发白帝城》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14、(),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15、(),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17、(),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悯农》李绅 18、(),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0、(),春风花草香。(),沙暧睡鸳鸯。《绝句》杜甫 21、(),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22、(),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3、空山不见人,()。《鹿柴》王维 24、(),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 25、(),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26、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王昌龄 27、(),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 28、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杜牧 29、阳春布德泽,()。常恐秋节至,()。百川到东海,()?(),()。《长歌行》汉乐府 30、(),一行白鸳上青天。《绝句》杜甫 31、(),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竹里馆》王维 32、墙角数枝梅,()。遥知不是雪,()。《梅花》王安石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 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6、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3、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 14、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赞美他们。 16、《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升初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小升初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的朝代,帮助大家以后的学习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 2、“四书五经”,“四书”|指《》《》《》《》, “五经”指《》《》《》《》《》 3、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他的代表作《》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4、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这些神话故事中解释自然现象的有()、()、();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有()、()、();反映社会斗争的有()。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字(),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家。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并称"史学双壁" 7、汉赋四大家:()、扬雄、()、张衡 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是《》,作者是东汉的() 9、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10、我国第一位女诗人是()。 11、乐府双壁指的是《》、《》加上《》为乐府三绝。 12、建安"三曹"指的是()、()、(),"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就是由()的《》诗得来的。其实建安曹家人才辈出,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 13、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你能写出一个他的作品的名字么? 14、初唐四杰指()、()、()、()

15、"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和()。 他们分别被尊称为()和()。 16、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分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 17、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你知道"小李杜"指哪两位么? 18、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三瘦词人"的是宋代的()。 19、唐代诗人雅号:例如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王维--()刘禹锡--()李贺--()白居易--() 20、"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你知道这"三词客""四大家"指的是谁么? 21、宋词主要分为()派和()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后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阅读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向) 2.术未尽.也(穷尽) 3.先则恐逮于.臣(被) 4.夫.诱道争远(发语词)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答: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郑人买履[lǚ]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的字。 先自度.其足(度量)吾忘持度.(量好的尺寸) 2、翻译。 (1)何不试之以足?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的大小呢?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小升初必背古诗词及重点句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饮酒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示儿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论诗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完整版)小升初文学常识测试题(含答案)[1]1

关于小升初文学常识练习题 一、中国史部分 1、各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元、明清 。 2、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等。 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4、“四书”指:;“五经”指:。 5、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子和,法家的 。 7、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花甲(六十) 古稀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8、《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里的名言。 10、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 12、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 13、《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4、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的成就最高: 诗仙,诗圣,诗魔,诗佛,诗鬼,诗囚和,诗豪。 15、初唐四杰是卢照邻、、王勃、。 16、王勃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17、骆宾王7岁写了著名的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8、盛唐有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和。他们的诗歌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 19、盛唐有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他们的诗表现了祖国边塞风光和唐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20、李白,字太白,号,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年轻时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写下了很多歌唱祖国的好诗。他的诗热情浪漫,想象力很丰富,人称“诗仙”。 21、杜甫,字,他的诗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他崇高的爱国爱民的思想,人称。又与李白合称,成为唐代诗歌艺术的顶峰。杜甫的诗歌记下了很多当年的历史事件,所以他的诗又被称为。 22、白居易,字乐天,号,他的诗通俗易懂,重在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白居易有两首特别有名的长诗,分别是《长恨歌》和。 23、范仲淹,字希文,宋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24、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欧阳修、苏辙、王安石、曾巩”,前两位是唐代人,后六位是 人。北宋时期“三苏”指三父子。 25、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豪放派”代表词人。“婉约派” 代表词人。

最新小升初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