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硒氧化铋的光学非线性研究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硒氧化铋的光学非线性研究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硒氧化铋的光学非线性研究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硒氧化铋的光学非线性研究具有新奇非线性特性以及超快宽带红外可饱和吸收的光学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光子学、光电子学等领域的发展。半导体的能带宽度和载流子密度是设计材料新奇特性和超快宽带红外非线性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在本论文中,我们使用Z扫描测量技术和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s,包括MoS2、WSe2和TiS2)和硒氧化铋

(Bi2O2Se)的特殊非线性响应以及超快载流子动力学,为理解和设计基于这些材料的光(电)子器件打下了基础。按研究的材料类别,本论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包括MoS2

WSe2和TiS2)的特殊非线性行为及载流子动力学的研究。1.单层MoSe2的CVD制备以及基于能带动态变化的宽度可饱和吸收特性研究。在少层或者单层的TMDCs体系中,由于介质屏蔽的增加,光生载流子容易形成激子(电子-空穴)、带电激子等多体电子能态。载流子密度增加会改变这些激子能态,引起能带重整效应。

远低于能带宽度的频谱引起的饱和吸收行为可能和这种能带重整有关。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们采用CVD技术制备了具有均匀厚度的单层MoSe2,其带宽为1.53 eV,Z扫描测试表明单层MoSe2在800 nm(1.55 eV)和1550 nm(0.80 eV)具有显著的可饱和吸收特性。为了解释这种远低于其本征禁带宽度的频谱引起的宽带可饱和吸收特性的机理,我们首先计算了单层MoSe2中的载流子密度,发现在近红外脉冲辐照下,载流子密度超过Mott转变阈值,使绝缘半导体MoSe2转变成电子(空穴)等离子体MoSe2。载流子浓度急剧升高并超过Mott转变阈值带来两个结果:一是粒子数反转诱导的能带减小约为0.5 eV(1550 nm辐射时);另一个是载流子温度升高造成能带减小0.51 eV(1550nm辐射时)。

粒子数反转和载流子温度升高的共同效应使单层MoSe2的能带由最初的1.53 eV减小至0.52 eV(脉冲辐射时)。本部分从实验上证明了单层MoSe2的近红外宽带可饱和吸收特性,并基于多体相互作用的理论,首次引入动态能带变化机理理解可饱吸收响应。2.多层WSe2的CVD

制备以及声子辅助的反斯托克跃迁引起的反饱和吸收特性研究。TMDCs系统中激子能级通常位于导带边缘,采用能带共振区域附近的光泵浦TMDCs时,会发生很

强的激子共振效应,提高激子-声子相互作用和光学非线性特性。

为了提高光-物质相互作用,我们采用CVD技术制备具有均一厚度的多层

WSe2(厚度为55 nm)。为此,我们通过能带计算、PL技术得到多层WSe2的能带在1.44 eV附近。800 nm(1.55eV)的泵浦光恰好位于能带边缘,拉曼和PL的共振提高效应也说明了这一点。Z扫描测量表明即使泵浦光能量大于能带宽度,多层WSe2仍然吸收光子,同时湮

灭声子,实现反饱和吸收响应。

更重要地是光限幅阈值为21.6 m J cm-2,这低于目前报道的其他800nm飞秒脉冲激光防护材料的阈值。本部分证明了激光共振区域声子辅助的反斯托克类型的非线性行为,更低的光限幅阈值为多层

WSe2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大的潜力。3.非平衡电子诱导的

TiS2超快可饱和吸收响应和飞秒锁模激光产生。电子材料受到超快激光照射时诱导的非平衡分布电子不仅能扰动费米能级,而且能提升非线性性能。

具有半导体-半金属双性的材料受到脉冲激光泵浦时,电子密度迅速升高,增强材料的金属性。实验结果表明TiS2具有近红外宽带超快光开关的特性:(1)Z扫描测试表明在800 nm和1550 nm具有宽带可饱和吸收行为;(2)瞬态吸收光谱表明TiS2具有超快的光响应(768 fs)

和大的调制深度(145%)。这是由于脉冲激光诱导的表面电子使半导体类型的Ti S2表现出更多的金属特性。与此同时,我们搭建了基于TiS2可饱和吸收体的脉冲激光器,该激光器在光通讯波段能实现脉

402 fs,重复频率为5.70 MHz的飞秒激光输出。

第二部分主要关注的是Bi2O2Se的超宽带可饱和

吸收特性和载流子动态研究。中红外脉冲激光正逐渐成为工业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光源。目前,制约中红外脉冲激光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缺少合适的可用于中红外的可饱和吸收体。本论文中,由弱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层状半导体材料在

0.8-5.0μm范围存在可饱和吸收行为,并且中红外范围光响应时间达到皮秒量级,调制能力达到330.1%。

基于Bi2O2Se可饱和吸收体,我们搭建了3μm的中红外脉冲激光器,并测试调Q激光输出性能。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在低维物理系统中,二维纳米结构以其独特的微观结构、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引发了广大科研工作者极大的研究热情。与此同时,与二维纳米结构相关的一些新体系的出现以及这些相关体系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规律也为二维纳米结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因其丰富的元素组成及特别的电子结构,展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电子器件、催化、能源转换与存储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此类二维晶体独特的二维边界效应,调节相应晶体结构及元素组成,可以实现对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电子结构、光、热、磁的特性的调节,从而实现材料在各领域功能性的优化,为二维纳米材料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材料研究平台。 本论文旨在对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在光电催化领域优势和限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筑一系列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结构,并有效应用于光电催化系统中。充分发挥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的电子特性和二维纳米材料的结构优势,设计和调控相关晶体结构及多元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系统,以期实现更为高效的电催化活性和能源转换效率。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基于对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结构的研究需求,发展出了一种适合大批量合成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二维纳米片的新方法。通过水热插层剥离处理,成功制备出了超薄二硫化钼,二硒化钼纳米片,产物纯度高,表面光滑,厚度可达4 nm左右。 这种方法普适性强,可适用于其他的层状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利用制备得到的超薄二硫化钼纳米片,通过一系列测试和研究发现,其有着优良的光电化学,

光响应,以及电化学储能性能。 本工作为以后将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应用于光电探测器,传感器,以及 能源存储等领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作者利用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片在液相体系中带电荷的物理特征,采用电泳沉积制备一系列高效的电催化析氢电极。 该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实验结果表明,二硫(硒)化钼纳米片与基底连结 紧密,电催化材料与电极载体之间的电荷转移十分高效。其次,通过选择三维孔状碳纤维布,将超薄纳米片结构有效地负载到碳纤维曲面上,极大程度地将过渡金 属硫属化合物的催化活性位点暴露出来,通过一系列测试证实,该析氢电极具有 优异的电解水析氢效率和稳定性。 该工作提出了一个增加催化剂活性位点和提高析氢电极电导有效的路径,对大规模应用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电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二硒化钴等非层状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本身就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但由于晶体结构不同于二硫化钼等层状硫属化合物,热力学生长过程中不易于形成二维纳米片结构。 作者结合离子交换路径和选择合适形貌的中间过渡产物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超薄的二硒化钴纳米片结构。所制备的二硒化钴纳米片仅有1.8 nm 厚,并原位生长在碳纤维组成的碳布上,与碳纤维电接触良好,可直接用作电解水析氢电极。 在酸性体系下,所制备的超薄二硒化钴纳米片的电催化性能明显优于一般的二硒化钴纳米颗粒,且体现出其优异的稳定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二维结构有利于暴露更多活性界面,为将来制备更多非层状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二维纳米结构和设计高效的电催化活性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为以后进一

硫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

硫及其化合物(讲义) 一、知识点睛 1.硫(S) (1)物理性质 单质硫俗称_______,_________色晶体,_____溶于 水,_____溶于酒精,_____溶于二硫化碳(CS2)。 (2)化学性质 ①表现弱氧化性 Fe+S FeS2Cu+S Cu2S Hg+S HgS H2+S H2S ②表现还原性 S+O2SO2 ③同时表现氧化性、还原性 3S+6NaOH=2Na2S+Na2SO3+3H2O 2.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为_____色、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毒气 体, 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通性 SO2+H2O H2SO3 SO2+2NaOH=Na2SO3+H2O ②漂白性(具有局限性) 使品红溶液_____,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注:______使石蕊溶液退色。 ③还原性(与氧化性物质反应) 2SO2+O22SO3 (注:SO3常温下为液态,标准状况下为固态。) SO2+Cl2+2H2O=H2SO4+2HCl ④氧化性(与H2S溶液反应) SO2+2H2S=3S↓+2H2O

3.硫酸(H2SO4) (1)稀硫酸为均一透明液体,而浓硫酸为油状黏稠液体; 浓硫酸溶于水______热。 (2)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盐反应等。 (3)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①吸水性 做_______;能使胆矾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 ②脱水性 将有机物中的H、O按照2:1脱去,如蔗糖变黑。 ③强氧化性 常温下,浓硫酸可使Fe、Al______。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2H2SO4(浓)CO2↑+2SO2↑+2H2O (4)硫酸的工业生产(接触法制硫酸) 硫黄(S)或黄铁矿石(FeS2)→SO2→SO3→H2SO4 ①S+O2SO2 或4FeS2+11O22Fe2O3+8SO2 (得到的SO2需净化、干燥后进行下一步反应) ②2SO2+O22SO3 ③SO3+H2O=H2SO4 (为了防止形成酸雾,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4.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框架图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的主角――硅

二、富集海水中的元素-氯 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可溶于水(溶解度1:2) ①2Na+Cl22NaCl (白烟) A. 与金属反应②Cu+Cl2CuCl2 (棕黄色烟,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常温下不与干燥氯气反应) ①H2+Cl22HCl 白雾,发生爆炸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HCl工业制法) 1.氯气的 B.与非金属反应:②2P+3Cl22PCl3 (白烟) 白色烟雾 化学性质2P+5Cl22PCl5(白雾) C.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 4. 化学性质:①Cl2+2NaOH = NaCl+NaClO+H2O (制漂白液,制氯气尾气处理) D.与碱反应②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工业制漂白粉制法) ①2FeCl2+Cl2 = 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②2KI+Cl2 = 2KCl + I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用于氯气的检验 E.氧化性: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除废水中的氯) ①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 注意:MnO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2,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 5.氯气的 A.实验室制法:②装置组成: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制法:③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 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⑤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置于瓶瓶口观察是否变蓝。 ⑥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浓硫酸干燥 ⑦尾气处理:用碱液(NaOH)吸收 B. 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 6.用途: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现状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现状 摘要 本文论述了近几年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非线性光学晶体中的两大类:无机非线性晶体和有机非线性晶体的研究现状。 关键字:非线性光学晶体;无机;有机;现状; 1.引言 1961年, Franken首次发现了水晶激光倍频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不仅标志着非线性光学的诞生, 而且强有力地促进了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迅速发展。 随着非线性光学的深入研究和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 使得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在信息通讯、激光二极管、图像处理、光信号处理及光计算等众多领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在应用,这些研究与应用对非线性光学晶体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物理化学性能要求, 同时许多应用也还在层出不穷地发展中,正是由于非线性光学晶体有着如此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这些应用可能带来的光电子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所以寻找与合成性能优异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成为该领域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2.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 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人们研究得较早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大致可分为:(1)无机盐类晶体,包括硼酸盐、磷酸盐、碘酸盐、铌酸盐、钛酸盐等盐类晶体;(2)半导体型非线性光学晶体, 如Te、Se、GaAs、ZnSe、CdGeAs2 和CdGe(As1-xP)2等。随着激光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频率转换方面,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简单介绍几种。 (1)Cr : KTP晶体 晶体磷酸钦氧钾(KITOPO4,KTP )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非线性光学系数大, 透光波段宽,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等特性.现已广泛地被用于激光频率转换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掺杂KTP型晶体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一系列KTP晶体家族.掺入有价值的稀土离子并使其符合发光要求,可获得激光自倍频晶体.1990年,LinJT首次简单地报道了Cr: KTP晶体实现激光自倍频运转情况. Cr : K T P 晶体的荧光发射波段为8 00-8 50n m, 可望在自倍频后转换成波长为400-425nm的蓝色激光输出.但Cr: K T P晶体对蓝光有较强的吸收, 可采用晶体的定向生长方法来加以弥补.波长800-850nm 的基频光, 远小于KTP晶体的n类位相匹配的截止波长(1000nm左右), 因此, 当Cr :KTP晶体自倍频时, 只能使用I类位相匹配,而I类相匹配的有效非线性光学数相当小.但随着对KTP晶体应用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它在光波导领域中的应用,人们已成功地研制出多种新的位相匹配技术,如准位相匹配技术,实现了高效率I类倍频转换,输出波长范围为380-480nm,效率已超过50 % /w·cm2, 这些新的应用技术的发明,为进一步研究Cr:KTP晶体的激光自倍频效应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AgGaS2 和AgGaSe2 晶体 AgGaS2 属于黄铜矿结构的晶体,点群42m。其透过范围从0.53 ~12μm。尽管它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红外晶体中非线性光学参数最小的,但由于它达到550 nm的超短波透明性, 可用在Nd:YAG激光器泵浦的OPO中以及使用二氧化碳、Ti:蓝宝石、Nd:YAG与IR 染料,波长范围3-12μm的激光器的各种不同混频试验中。它还应用于直接对抗红外系统和CO2激光器的SHG。 AgGaSe2 也属于黄铜矿结构。具有0.73 ~18μm的透过波段范围。它的有效传输范围是0.9 ~16 μm,当使用各种现行常用的激光器泵浦时,其相位匹配范围大的特点使其应用到OPO中具有很大潜力;当使用波长2.05μm的Ho:YLF激光器泵浦时, 波长在 2.5 ~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知识精要】 1.二氧化硫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通性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SO2澄清石灰水反应: (2)还原性 ①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SO3物理性质:无色固体,熔点:16.8℃,沸点:44.8℃都较低。SO3是硫酸的酸酐,SO3与水化合生成硫酸,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方程式为:SO3 + H2O = H2SO4 + Q ②SO2的水溶液可被O2、H2O2、X2、Fe3 +、KMnO4、Ca(ClO)2等强氧化剂氧化: SO2通入氯水 (3)氧化性 (4)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①品红通二氧化硫后颜色变化;②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后的颜色变化。 2.酸雨的形成 3.硫酸的制备 4.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例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 。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C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D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例2.一定物质的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Na2SO3和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参加反应的SO2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3∶5 C.8∶11 D.18∶8 例3.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高中化学 重难点讲义+巩固练习题- 第9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硫”(目)(2)

高考要求 内容 要求层次 具体要求 ⅠⅡ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 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 √ 结合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实例,了解 运用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能实现物质间的转化 √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高考解读年次201020112012 题 6、9、10、 25(2)、27(2)(3) 25、26(2)(4)、 27(1)(2)(3) 10、25(1)(2)、 27(1)(2)(6)分值18 18 16 解析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相关的无机推断仍是主要考查方式。此外 非金属相关基本实验,现象解释、定性推测、反应原理、定量计算、 元素周期律、以及和生产生活相关的具体应用也会是考查的重点,试 题形式的变化会比较多。 知识网络 新课标剖析 满分晋级 第9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硫” 元素化合物11级 硫及其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12级 氮及其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17级 非金属元素——氮、硫

知识点拨 一、硫的性质与用途

二、二氧化硫与亚硫酸

三、 硫酸与硫酸盐 1. 浓硫酸: (1)物理性质:无色黏稠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98.3%, 其密度为1.84g·cm -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1。 (2)化学性质: ①难挥发性:可利用该性质制备挥发性酸:244 H SO ()+NaCl(s)NaHSO +HCl ↑ 微热浓 ②强氧化性:冷的浓硫酸与铁、铝有钝化现象。热浓硫酸可将大部分金属、非金属单质 及还原性化合物氧化,产物不生成H 2,而生成的还原产物是SO 2。 ③脱水性:能将有机物里的H 、O 原子按2:1的比例脱去水的性质。 ④吸水性:能吸收物质中的水分,利用此性质可用浓H 2SO 4做干燥剂,干燥一些不与浓 H 2SO 4反应的气体。注意碱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除SO 2)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强酸性。 (3)工业制备:22224 O O H O H SO 22324FeS SO SO H SO ??→??→?????→或浓吸收 2. 硫酸根的检验 (1)操作方法:2 BaCl 24SO - ????→????→滴加加足量盐酸 酸化溶液 待检液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有无) (2)先酸化的作用:排除Ag +、CO 32-、SO 32-等离子的干扰。 (3)不用Ba(NO 3)2检验的原因:酸性情况下,NO 3-会氧化SO 32-生成SO 42-,造成干扰。 【例1】SO 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 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 -1。下列措施 中能够减少SO 2排放量的是( )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 2氧化成SO 3 ④使用CS 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⑤ 【答案】 D 【例2】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等方面有广泛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例题精讲

过渡金属催化C-S合成

过渡金属催化的C-S的合成 摘要:过渡金属催化的C-S交叉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方法学的研究中一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经过交叉偶联反应所形成的一系列含碳-硫键结构的化合物,在染料、医药、农药、化工以及聚合物的制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不同过渡金属催化合成硫化物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简单综述了不同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合成含C-S的化合物。 关键词:过渡金属;硫醇;催化;偶联反应;碳一硫键构建 Transition Metal Catalyzed Synthesis of C-S bond Abstract: transition metal catalyzed C-S cross coupling rea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rganic synthetic methodology. The compounds synthesized through cross coupling reaction have very good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in colorant, pharmaceutical, pesticide, and chemical industry , and the preparation of polymer.So transition metal catalytic synthesis of C-S bond becomes a hot issue. In this paper,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reaction was briefly summarized. Key words: transition-metal; thiols; catalyze; coupling reaction;C-S bond formation 许多含硫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包括磺酰胺类抗生素和哮喘药物顺尔宁抗生素等[1-2]。多种含硫化合物的各类构建方法需要深入地研究,碳一硫键的构建和以及进一步的官能团化已经引起科学界的相当关注。硫化物,硫醇及它们的氧化衍生物在有机合成方面有广泛的应用[3-4]。与碳一氧键和碳一氮键的构建方法相比,有机金属试剂催化的碳一硫键的构建方依然是不足的。尽管人们始终认为硫能够毒化金属催化剂,但是金属催化的碳一硫键的构建方法研究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过渡金属催化通过偶联反应构建碳一硫键的各种方法有很多报道,我们接来将介绍不同的过渡金属催化合成碳硫键的这类反应最近进展。 1铜催化

非线性光学材料小结

非线性光学材料 一、概述 20 世纪60 年代, Franken 等人用红宝石激光束通过石英晶体,首次观察到倍频效应,从而宣告了非线性光学的诞生,非线性光学材料也随之产生。 定义:可以产生非线性光学效应的介质 (一)、非线性光学效应 当激光这样的强光在介质传播时,出现光的相位、频率、强度、或是其他一些传播特性都发生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与入射光的强度相关。 物质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原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会发生迁移,即发生极化,产生一诱导偶极矩p 。在光强度不是很高时,分子的诱导偶极矩p 线性正比于光的电场强度E。然而,当光强足够大如激光时,会产生非经典光学的频率、相位、偏振和其它传输性质变化的新电磁场。分子诱导偶极矩p 就变成电场强度E 的非线性函数,如下表示: p = α E + β E2 + γ E3 + ?? 式中α为分子的微观线性极化率;β为一阶分子超极化率(二阶效应) ,γ为二阶分子超极化率(三阶效应) 。即基于电场强度E 的n 次幂所诱导的电极化效应就称之为n 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对宏观介质来说, p = x (1) E + x(2) E2 + x (3)E3 + ?? 其中x (1) 、x(2) 、x(3) ??类似于α、β、γ??,表示介质的一阶、二阶、三阶等n 阶非线性系数。因此,一种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应是易极化的、具有非对称的电荷分布的、具有大的π电子共轭体系的、非中心对称的分子构成的材料。另外,在工作波长可实现相位匹配,有较高的功率破环阈值,宽的透过能力,材料的光学完整性、均匀性、硬度及化学稳定性好,易于进行各种机械、光学加工也是必需的。易于生产、价格便宜等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二阶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常见非线性光学现象有: ①光学整流。E2项的存在将引起介质的恒定极化项,产生恒定的极化电荷和相应的电势差,电势差与光强成正比而与频率无关,类似于交流电经整流管整流后得到直流电压。 ②产生高次谐波。弱光进入介质后频率保持不变。强光进入介质后,由于介质的非线性效应,除原来的频率ω外,还将出现2ω、3ω、……等的高次谐波。1961年美国的P.A.弗兰肯和他的同事们首次在实验上观察到二次谐波。他们把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3千瓦红色(6943埃)激光脉冲聚焦到石英晶片上,观察到了波长为3471.5埃的紫外二次谐波。若把一块铌酸钡钠晶体放在1瓦、1.06微米波长的激光器腔内,可得到连续的1瓦二次谐波激光,波长为5323埃。非线性介质的这种倍频效应在激光技术中有重要应用。 ③光学混频。当两束频率为ω1和ω2(ω1>ω2)的激光同时射入介质时,如果只考虑极化强度P的二次项,将产生频率为ω1+ω2的和频项和频率为ω1-ω2的差频项。利用光学混频效应可制作光学参量振荡器,这是一种可在很宽范围内调谐的类似激光器的光源,可发射从红外到紫外的相干辐射。 ④受激拉曼散射。普通光源产生的拉曼散射是自发拉曼散射,散射光是不相干的。当入射光采用很强的激光时,由于激光辐射与物质分子的强烈作用,使散射过程具有受激辐射的性质,称受激拉曼散射。所产生的拉曼散射光具有很高的相干性,其强度也比自发拉曼散射光强得多。利用受激拉曼散射可获得多种新波长的相干辐射,并为深入研究强光与

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 (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Al 2S 3的唯一途径) 2S (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 2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S+6HNO 34+6NO 2↑+2H 2O S+2H 2SO 4+2H 2O 2S+Na 2SO 3+3H 2O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农药、和火柴的原料。 2.硫的氢化物: ①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H 2S 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2H 2S+O 22O (H 2S 过量) 当22/O S H n n ≤2/3时,2H 2S+3O 2 点燃 2SO 2+2H 2O (O 2过量) 当2322 2<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第1课时硫和硫的氧化物学案新人教版

第1课时 硫和硫的氧化物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硫、二氧化硫的属类及硫元素化合价角度认识硫及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核心理念。2.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理解SO 2的酸性、漂白性及强还原性。 一、硫的存在和性质 1.硫元素的存在 (1)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例如硫铁矿(FeS 2)、黄铜矿(CuFeS 2)、石膏(CaSO 4·2H 2O)、芒硝(Na 2SO 4·10H 2O)。 2.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化学性质 硫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请写出硫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各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Fe:Fe +S=====△ FeS ,S 是氧化剂,Fe 是还原剂; ②Cu:2Cu +S=====△ Cu 2S ,S 是氧化剂,Cu 是还原剂; ③H 2:H 2+S=====△ H 2S ,S 是氧化剂,H 2是还原剂; ④O 2:S +O 2=====点燃 SO 2,S 是还原剂,O 2是氧化剂。 硫的性质 例1 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 B .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 .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答案 D 解析 硫单质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应生成SO 2,而不能直接生成SO 3。 【考点】硫的存在与性质 【题点】硫的综合 思维拓展 实验室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硫的两种方法: (1)物理法:加二硫化碳(CS 2)溶解; (2)化学法: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3S +6NaOH=====△ 2Na 2S +Na 2SO 3+3H 2O 硫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例2 下列化合物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 .Fe 2S 3 B .CuS C .SO 3 D .SO 2 答案 D 解析 硫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铁、铜化合时,只能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FeS 和Cu 2S 。 【考点】硫的存在与性质 【题点】硫的化学性质 二、硫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2)实验探究

非线性光学晶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非线性光学晶体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赵斌 沈德忠、王晓洋、陈建荣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前言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发展程度与激光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激光频率转换,扩展激光的波长;用来调制激光的强度、相位;实现激光信号的全息存储、消除波前畴变的自泵浦相位共轭等等。所以,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高新技术和现代军事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各发达国家都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列入各自的高技术发展计划中,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 伴随着激光技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非线性光学晶体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石英倍频晶体开始,不断涌现出铌酸锂(LiNbO3—LN)、磷酸二氢钾(KH2PO4—KDP)、磷酸二氘钾(KD2PO4—DKDP)、碘酸锂(LiIO3—LI)、磷酸氧钛钾(KTiOPO4—KTP)、偏硼酸钡(-BaB2O4—BBO)、三硼酸锂(LiB3O5—LBO)、铌酸钾(KNbO3—KN)、硼酸铯(CSB3O5—CBO)、硼酸铯锂(LiCSB6O10—CLBO)、氟硼酸钾铍(KBe2BO3F2—KBBF)以及硫银镓(AgGaS2—AGS)、砷镉锗(CdGeAs—CGA)、磷锗锌(ZnGeP2—ZGP)等非线性光学晶体,广泛应用于激光倍频、和频、差频、光参量放大以及电光调制、电光偏转等。比较有代表的例子是:用LN制作的光波导器件及调制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光通讯;利用KTP晶体的商业内腔倍频YAG激光器,其绿光输出可达几百瓦;用CBO和频的YAG三倍频激光器,355nm输出已达17.7瓦;用CLBO四倍频的YAG激光器,266nm紫外光输出已达42瓦;用KBBF直接六倍频已获177.3nm的深紫外激光;使用KTP、BBO、LBO的光参量振荡器,其调谐范围覆盖了可见光到4.5m波段,并实现单纵模运转。 就非线性光学晶体、器件及应用整个领域的科技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居于世界前列,从最初的原理提出、新材料的探索、器件的开发,他们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非线性晶体材料的生产上,日本、中国、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则主要侧重于非线性晶体器件及设备的制造。我国在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中国在本领域的世界地位 我国无论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学术研究还是产业化方面,都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可见、紫外波段非线性晶体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受到世界瞩目。我国在非线性晶体领域最主要的成就是(1)发明了掺镁LiNbO3晶体,通过掺杂使得LiNbO3的抗损伤阈值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以上,大大开拓了铌酸锂晶体的应用领域;(2)在硼酸盐系列中发现并研制出- BBO、LBO、CBO、KBBF等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开创了紫外激光倍频的新纪元,使得人类不断向固体紫外激光的极限推进;(3)首次在国际上用溶剂法生长出可实际应用的KTP大单晶,并实现产业化,使KTP晶体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应用,促进了激光技术的发展。(4)主导了周期、准周期极化人工微结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和实验验证,开拓了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新领域。 我国多种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国外已有的所有晶体生长方法我国都有,几乎所有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都已生长出来,一些重要晶体满足了国内重大工程需求,一批高技术晶体已成为商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现状及进展

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现状及进展 摘要:介绍了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作为高效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根据催化剂中配位原子的性质将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分为配位原子为0、配位原子为N、硼苯类、类茂类等四大类进行讨论。在分述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类型的同时,详细介绍了各类催化剂的特点,综述了各大聚烯烃公司的研究情况。最后时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当前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前过渡金属;非茂;催化剂;进展 纵观聚烯烃工业的发展过程,其进步无不与新型催化剂及工艺技术的开发有关。因此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应用是聚烯烃工业中研究的焦点。茂金属催化剂有很多优点,如催化体系具有单活性中心、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调、聚合活性高等。但茂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制得树脂的加工性差且专利纠纷不断,致使与茂金属催化剂性能相似,而成本较低的非茂单中心催化剂成为研究开发的新热点。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简称前过渡金属催化剂)是指不含环戊二烯基,金属中心包括前过渡金属元素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与茂金属催化剂相似的特点,可以根据需要定制聚合物,而且成本较低,专利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 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分类及进展 1.1 含氧类配体 Kakugo等首先报道了烷氧基钛在MAO助催化作用下对丙烯有较好的聚合催化活性,并发现联二酚类衍生物与钛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很好的烯烃聚合催化活性,如2,2 硫代双(6 一特丁基一4一甲基苯酚)与钛((TBP)TiCl )的配合物在MAO助催化作用下能获得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如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4.2×1O。、聚丙烯则高达8×1O 以上。这类催化剂不仅能够使烯烃均聚,而且能够使a烯烃共聚合。(TBP)TiC1:还可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所得聚苯乙烯的间规度高达98%以上。这是人们第一次将非茂催化剂成功应用于苯乙烯间规聚合。而且,这种催化剂还能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 Schavorien等进一步扩展了联二酚类衍生物的研究[2]。他们在考察不同取代基对烯烃聚合的影响时发现,只有硫桥基的联二酚配合物具有高催化活性,而其它桥基或非桥联的联二酚的催化活性较低。该类催化体系对长链烯烃及二烯烃也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其后,相继又有β-酮与钛及锆形成的配合物应用于烯烃聚合催化的报道,其中β-二酮-锆配合物在MAO助催化作用下对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β-二酮-钛配合物则对苯乙烯聚合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所产生的聚苯乙烯具有间规结构,间规度达98%以上,与单茂钛催化剂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方程式汇总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方程式汇总 (一)硅及其化合物姓名班级 1. 硅与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Si与氟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硅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4.Si与HF作用:化学方程式: 5.C在高温下与Si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6.SiO2与氢氟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7.SiO2与碱性氧化物(CaO)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8.SiO2与强碱NaOH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9.Na2CO3固体与Si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10.H2SiO3与强碱NaOH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11.硅酸的热稳定性很弱,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12.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13.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14.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15.硅酸盐产品: 玻璃、、。它们都是以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1)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和。 普通玻璃的成份:、。 (2)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和。 水泥的成份:、、。 (3)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 (二)氯及其化合物 1.铁丝在氯气中点燃:化学方程式: 2.氢气在氯气中点燃:化学方程式: 3.氯气通入到FeCl2溶液中: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4.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消除污染: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气与NaOH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6.氯气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最新硫及其化合物讲课讲稿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高三复习课 【硫及其化合物】在近五年全国卷中的考察情况: 【2015年全国1卷】:选择:8:亚硫酸的可逆电离; 【2014年全国1卷】:选择题13:稀H 2SO 4 与Na 2 S的反应;蔗糖与浓硫酸碳化反 应;稀HCl与Na 2SO 3 反应;SO 2 与Ba(NO 3 ) 2 溶液反应; 大题26:MgSO 4 固体做干燥剂; 大题28: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 2H 5 OSO 3 H),再水解生成乙醇。的 反应方程式书写; 【2013年全国1卷】:选择题9:S2-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2011年全国1卷】:选择题12:FeS与稀HN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少量SO 2 与 苯酚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选择题13:硫元素与碳元素形成是否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 2 ; 大题26:一定质量CuSO 4·5H 2 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为载体的相关计算 及信息型方程式书写; 【课前活动说明】学生预先完成环节2中的实验设计原理及装置图。 【教学过程】 环节1:硫及其化合物基本性质梳理 请用以下词语描述硫及其化合物并回忆各类物质通性: ①氧化性②还原性③强氧化性④强还原性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⑥弱酸⑦强酸⑧酸性氧化物⑨碱性氧化物⑩非金属单质 ⑾弱酸强碱盐⑿强酸强碱盐⒀强酸弱碱盐⒁弱酸弱碱盐⒂酸式盐 ⒃吸水性⒄脱水性⒅漂白性 H 2 S: S: SO 2: SO 3 : H 2SO 3 : H 2 SO 4 :(稀) H 2SO 4 :(浓) MgSO 4: NaHSO 4 : Na 2SO 3 : NaHSO 3 :

Na 2 S: NaHS: 【设计意图】让学生慢慢养成通过类别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习惯,使学生看到 一个物质能够联想到其类别及其同性。 环节2:SO 2 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提供以下试剂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制备收集干燥纯净 ....的SO2气体,要求进行 尾气处理并画出实验装置图。 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浓硫酸、Na 2SO 3 固体、Na 2 S、石墨、金属铜、NaHSO 3 溶液、NaHCO 3溶液、Na 2 CO 3 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 饱和食盐水。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气体的制备装置、除杂试剂的选择、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有较完整的认识,从而更容易读懂较为复杂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析各步骤产生气体成分的方法。体会评价实验方案优劣的一些思维角度。 环节3:SO 2 性质实验 《备考指南》P28-29:【学生活动2】【学生活动3】 【学生活动2】预测以下实验现象并解释: 【学生活动3】预测以下实验现象并解释:

新高考总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doc

第3讲 硫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硫单质和硫的氧化物 1.硫单质 (1)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形态: 形态—? ?? ? —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淡黄色固体。 溶解性:水中不溶,酒精中微溶,CS 2中易溶。 (3)化学性质 2.硫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 ①物理性质 色味态: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毒性:有毒。 ②化学性质 (2)三氧化硫 ①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况下,SO 3为无色晶体(填色态)。

②化学性质 (3)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①硫的氧化物来源、危害及治理 ②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 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2SO2+O 2催化剂 2SO3、SO3+H2O===H2SO4。 途径2: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 1.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 2.潮湿的Cl2和SO2都具有漂白性,那么将二者混合时其漂白能力是否增强?3.将SO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填写有关问题。 反应物溴水 酸性 KMnO4 溶液 氢硫酸 (H2S溶 液) 滴有酚酞 的NaOH 溶液 石蕊 试液 品红 溶液反应现象 SO2的性质 提示: 1.硫单质易溶于CS2且可以与热的强碱液反应:3S+6NaOH===== △ 2Na2S+Na2SO3+3H2O。所以当试管壁上沾有单质硫时,可用CS2或热强碱液洗涤。 2.将二者混合时,会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故漂白性减弱或失去。3.褪色褪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褪色变红褪色 还原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酸性漂白性 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S――→ O2/点燃 SO3――→ H2O H2SO4() (2)硫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必修1 4 3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师版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实验室:_S+_O 2— ; _Cu+_H 2SO 4(浓)— ; _Na 2SO 4+_H 2SO 4(浓)— 工业上: 工业尾气,_FeS 2+_O 2— 。 2、氮氧化物的来源:_NH 3+_O 2— ;汽车尾气。 一、二氧化硫 1、硫,俗称 , 色粉末 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 色、有 气味的 气体,密 度比空气 ,易 , 溶于水。 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水溶液的酸碱性,二氧化硫或亚硫酸 氧化硫有什么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SO 2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辨析】可逆反应:在 下,既能向 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 方向进行的反应。 (2)SO 2与NaOH 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举两例反应酸性氧化物这一通性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 2与O 2的反应——二氧化硫表现____________性,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工业上制硫酸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硫酸酸雨如何形成?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O 2或亚硫酸有漂白性:二氧化硫或亚硫酸有漂白作用,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利用品红溶液可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辨析】氯水也有漂白作用,次氯酸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中国有句农谚,叫“雷雨发庄稼”,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 SO 2漂白性的实质,是SO 2 与水反应生成的H 2SO 3跟有机色素结合成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SO 2漂白原理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性漂白:漂白剂具有氧化性,将有机色素氧化成稳定的无色物质。 (1)氯水、Ca(ClO)2的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布条褪色,而能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 2,而是HClO 。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不能复原,其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Ca(ClO)2在水中极易发生水解,或与CO 2反应生成HClO,从而表现出漂白性。 (2)H 2O 2、Na 2O 2的漂白性: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自动分解:2H 2O 2=2H 2O+O 2↑,因此它是一种强氧化剂,纺织工业常用它作漂白剂,就是利用它的氧化性。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与水或者稀酸作用时,生成过氧化氢,并猛烈放热。生成的H 2O 2在受热情况下立即分解放出氧气,表现出强氧化性:2Na 2O 2+2H 2O=4NaOH+O 2↑。因此,Na 2O 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漂白剂。 (3)臭氧的漂白性:O 3分子是不稳定的,氧化能力远比O 2强,且在水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当有水存在时,O 3是一种强力漂白剂,还用于水和空气的消毒。 3、吸附性漂白: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异同及鉴别 1、物理性质。相同点: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水。 不同点:二氧化碳没有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 40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液化。 2、化学性质。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 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的酸不稳定.只能存在于溶液中CO 2+H 2O H 2CO 3 SO 2+H 2O H 2SO 3 ②都能与碱反应。用量比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盐。SO 2、CO 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是先生成沉淀。当SO 2、C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