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二里九年制学校孙永胜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生理生化机制、中枢疲劳机制、外周疲劳机制;运动性疲劳的简易判断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自感用度。

【关键词】运动疲劳消除

1前言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运动能力或者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的生理过程。疲劳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和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对疲劳的准确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査阅大量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资料。

2.2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观察,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可能机制。

3.1.1生理生化机制。

3.1.1.1衰竭说:疲劳因体内能源物资的耗尽所致。特别是糖原和磷酸肌酸(PCr)的消耗。其依据是,在长时间运动产生的疲劳,常伴随着血糖的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代生理学的许多实验材料也支持了这个假说。伯格斯特龙发现A TP和CP的储备率低于使用率时,运动就不能持久,且发现当疲劳时ATP只略微下降,而CP下降十分明显,表明CP的消耗对疲劳的产生更为重要。

3.1. 1.2堵塞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主要是乳酸积累。其依据是已疲劳的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而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功能下降,使肌肉收縮减弱。

3.1.1.3 "内环境稳态失调"说

内环境里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它依靠细胞与器官的自身调节,内分泌,植物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的调节实现动态平衡,即维持自身稳定。当这种稳定状态被打破,造成失调时,被认为是疲劳。

3. 1.1.4 "保护性抑制"学说: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无论是体力的或脑力的疲劳,是大脑皮质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当工作时大量冲动刺激皮质相应细胞,神经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进一步消耗,这对大脑皮层有保护性作用。

3.1-1.5 "突变"说:"突变"理论认为当身体能量物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兴奋性突然崩溃了,使身体的输出功率突然下降。在细胞遭受损害之前以疲劳出现迫使运动停止,起到保护作用。

3.1-2中枢疲劳机制: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层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使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减少,转而抑制。

3.1.3外周瘐劳机制:外周疲劳是对发生在外周(肌肉本身)的运动性疲劳的一种粗略的定位。当前,对外周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细胞膜、T管与肌浆网(SR)、线粒体、横桥等部位.

3.1.3.1神经一肌肉接点:肌肉兴奋依赖于肌肉细胞膜上运动

3.1.3.2肌细胞膜:细胞膜是运输及产生动作电位的门户。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自由基的产生等都可以对钠泵的活性具有潜在的影响,从而引起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兴奋性发生改变,导致肌肉疲劳。

3.1.3.3肌质网: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钙离子及调节细胞浆钙离子浓度的作用,在肌肉收縮和

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其功能下降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3.1.3.4线粒体:线粒体是氧化产能场所,运动导致的肌细胞浆钙离子浓度过分上升,会使钙离子大量进人线粒体,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因此,人1?的再合成速度却减慢,造成氧化磷酸化过程的解耦联现象,这样就导致细胞能量供应障碍。

疲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引起疲劳的原因和部位也不尽相同,。前还没有一个准确判断疲劳的方法,应作综合评定。这里仅介绍劳,几种可供判断疲劳的生理,生化和心理指标及测定方法。

高。1生理指标

3.2.1.1肌力测定

3.2.1.1.1背肌力与握力。可早晚各测

如次日晨以恢复,可判断为正常肌肉疲劳。

运动疲劳定义、产生原因及判断方法

运动疲劳定义、产生原因及判断方法 1.运动疲劳的定义 疲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指人在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的一种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学术会议对运动疲劳所下的定义是:“机体身理过程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之中、之后,运动员都会感到身体有些劳累,这也是有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表现。 2.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 关于疲劳的原因暂时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有机体的疲劳的原因与机体能量物质的消耗过多和及时补充不足有关系,也有人认为疲劳与工作或运动过程中血液酸度的增加以及人体内的不断缺氧有关。从疲劳的产生部位来看,首先产生于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中,于是有人认为和神经细胞中能量供给的三磷酸酰苷不足有关系。心血管系统的疲劳是运动训练时常常出现的,很多年来一直讲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指标为掌握训练量与强度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运动员的训练中和耐力性的运动项目中更是多见。同时,所有的疲劳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如肌球蛋白的ATP活性降低及骨胳肌细胞的钙离子减少以及TIP在骨胳肌细胞的钙离子减少以及中的再合成减弱。同时脑部运动神经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能力受到限制。由于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开放系统,训练中的疲劳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机能障碍的综合应用。要提高系统的功能,必须引进序参量,所谓序参量就是与系统功能有相关的因素。它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参量。序参量的有序结合,可以产生功能的协同效用,促进系统功能的提高。有序组合,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系统产生新的有序化结构,系统功能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运动疲劳的类型 运动性疲劳根据其运动方式的不同、产生部位不同、产生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根据游泳运动的特点可将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运动性生理疲劳和运动性心理疲劳两种类型。 4.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4.1生理指标测定法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预防及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运动疲劳;身体机能;恢复 Abstract: Exercise fatigue is always a key subject of sports science for a century. This paper analyzes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making deeply research. Key words: exercise; fatigue; body function; recovery 1. 研究目的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竟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我们常说,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或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为了提高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就要及时消除负荷后产生的疲劳。负荷后或过度负荷后不采取有效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所以“没有恢复就不可以继续训练”【1】。恢复与训练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负荷—疲劳一恢复始终是运动训练中紧密相连的过程,是决定训练成败的最基本因素。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训练时的消耗即要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又必须在极限内进行,这使得我们对负荷、疲劳与恢复三者既统一又复杂的关系很难掌握。因此,研究疲劳的发和加快机体恢复的措施已与运动训练本身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运动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与恢复措施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训练和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速度,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和生物化学机制 3.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2】。 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 Mosso )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3】,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直至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3.1.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a.“衰竭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体育锻炼与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1982 年的第5 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种疲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但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而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体育运动员的健康,所以对人体疲劳的这种反应要能掌握其规律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体育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各国学者较公认的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机制有以下几种: 2.1 衰竭学说 2.1.1 磷酸原储备的减少 在人体骨骼肌中,ATP(腺苷三磷酸)含量约为 6mg 分子/kg 湿肌,CP(磷酸肌酸)的含量约为 17~20mg 分子/kg 湿肌。在激烈运动的 30s 内,肌肉中的 ATP 和 CP 大量消耗供能,其储存量明显下降;而以极限强度持续运动 2~3min 至精疲力竭时,CP 的浓度下降至接近于零但不会为零。最新用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结论不支持 CP 大量消耗是疲劳产生的原因,而认为 CP 在运动时的主要作用是使ADP(腺苷二磷酸)再磷酸化为 ATP,以保持 ATP 达到放松时需要的

水平。可见,有关 ATP 和CP 在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1.2 糖原储备的减少 研究表明,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在补充糖以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事实上在血液等细胞外液中,葡萄糖贮量约为 20g,而 1 个马拉松运动员每分钟可消耗的葡萄糖为 5g,因此,肝脏必须不断地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以防止因低糖而导致疲劳,但肝糖原贮量约为 100g,仅可供约 20min 运动时能量的供应。人体肌肉中糖原含量约 300~400g 左右,当肌糖原被大量消耗时,运动能力就下降,这是长时间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 2.2 堵塞或窒息学说 该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首先,19 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乳酸、二氧化碳等可使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其次,1907 年费来切和露普金斯发现,在肌肉疲劳的同时,出现了高乳酸浓度;再次,1925 年迈耶霍夫把离体肌肉放进碱性任格氏中,发现肌肉工作时间延长、乳酸增多,因之认为是氢离子浓度上升造成的 PH 值下降是引起疲劳产生的机制;最后,Karlessonl975 年的研究认为,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机能下降,原因是通过乳酸分子上的氢离子起作用的。上述学者们都是支持“堵塞”学说的,另外,因为乳酸是由于缺氧产生的,所以“堵塞”学说也叫“窒息”学说。

武术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

武术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武术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疲劳的消除和机体机能不断恢复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按照现代竞技的要求,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遵循着“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生理现象一直伴随着武术运动的实践存在而存在,疲劳与恢复决定的训练的成败,而合理的机能恢复手段正是弥补了运动性疲劳的不足。因此,研究武术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与恢复手段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sports fatigue或sport fatigue)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2.武术运动性疲劳机制: 2.1.身体疲劳机制: 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其套路演练要求节奏明快、劲力顺达、动作连贯,是一种短时间、运动强度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生理理论已阐明,运动时人体内的能量供应可以分两种代谢类型: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这两种代谢类型包括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一般情况下,武术的供能体系是由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两部分组成。运动时,肌糖原是骨骼肌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运动强度越大,糖供能的百分率也越高。耐力训练对运动时肌糖原的利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较多的利用脂肪酸的氧化来供能,对糖的利用有节省作用。根据上述生化的特点,要提高武术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提高肌体在缺氧时的能量供应和增加肌糖原消耗,使肌糖原达到较高的超量恢复,以保证运动员在激烈比赛时的能量供应。 2.2心理疲劳机制: 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长期处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劳感,称之为“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性心理疲劳认识不同,项目不同对其定义的界定亦有所不同。结合我国的训练实际情况,学者张力伟、林岭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是特指在运动训练环境中发生于运动员身上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疲劳现象,从成因、环境到发生的主体,该现象均应具有明显的运动性特征;是“一种运动因素性的包括中枢疲劳(中枢信息加工能力下降)、负性情绪变化、训练动机水平下降、躯体行为症状等内部外部现象的脑功能下降为:训练动机不强,甚至厌倦训练,比赛成绩下降、发挥失常等。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学号:2010540101018姓名:莘建一 一运动疲劳不同层面的概述 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早在1880年,莫索(Mosso就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此后,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指出,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概念把疲劳时体内 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同时有助 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 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 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疲劳时工 ,疋 作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工作能力又会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并不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运动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以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有其不同的表现,躯体性疲劳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 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

运动性疲劳诊断详述

运动性疲劳诊断详述 *导读:运动性疲劳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变化: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人体的各个部位, 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都能产生疲劳。根据研究结果,将躯体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是指缺乏动机、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或募集发生改变。外周疲劳包括接点传递、肌肉点活动和肌肉收缩活动能力下降。这里仅阐述躯体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的鉴别诊断: 1、情绪性疲劳: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 伴随着肌体生化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情绪性疲劳的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人体的各个部位,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都能产生疲劳。 2、紧张性疲劳: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导致身体处于疲劳的亚 健康状态,严重的形成紧张性睡眠障碍。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

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运动性疲劳的诊断,运动性疲劳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3.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5.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6.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8.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9.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3.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4.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5.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6.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7.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8.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9.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10.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三) 多选题 1.突变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在于() A 能量消耗引起肌肉的兴奋性下降; B 在ATP耗尽时,不引起肌肉僵直; C 肌肉兴奋性下降、能量消耗和肌肉力量衰退的综合表现; D 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2.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发生部位的外周疲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脊髓运动神经元 B 神经-肌肉接点 C 肌细胞膜 D 肌质网 3.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较容易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 A 不习惯性的动作 B 节奏性强的动作 C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的动作 D 运动中动作多变化的动作 4.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 A 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B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不变。 C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各器官功能立即恢复到原来水平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 【摘要】: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也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及恢复手段对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价值,对运动实践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通过资料文献法着重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和恢复手段做综合分析。 【关键字】:运动疲劳产生机制中枢疲劳外周疲劳恢复方法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不能维持原强度运动,即为运动性疲劳。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才正式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某一运动的特定强度。从生物化学方面看: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下降;二是运动能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持运动强度。 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2.1中枢疲劳:近几十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腺上腺素乙酰胆碱以及代谢物氨和细胞介素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神经生物学因素。2.11脑5-HT浓度升高对唤醒,失眠和心境有重要作用,可能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有重要关系。此外,5-HT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机能 2.12 DA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李倩茗等发现大鼠尾核DA代谢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加。NE 和DA下降共同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这是中枢疲劳产生的可能原因。ACH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神经递质。如马拉松在比赛中其血浆水平约下降40%,如果补充血浆胆碱水平或补充适当胆碱饮料,其疲劳发生将会延迟。当中枢ACH浓度下降时中枢疲劳就会发生。

2.2外周疲劳。从神经-肌肉接点致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等,都是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2.21神经-肌肉接点:乙酰胆碱是调节运动神经末梢及纤维之间的必须神经递质,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不足会导致运动终极板的去极化过程不出现,使骨骼肌不能产生收缩,这一现象称为“突触前衰竭”。 ACH在接点后膜堆积,导致后膜持续性去极化的代谢障碍,引起做功能力下降。 2.22肌细胞膜:及细胞膜结构、机能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肌肉的功能。研究认为,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脂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等都对酶得活性具有潜在影响,从而引起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降低了动作电位峰的高度和传导速度。 2.23田野等认为肌质网的生物化学功能是调节胞浆内钙离子的浓度。钙离子的转移是指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和重摄取。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导致胞浆中钙离子不足,可引起兴奋收缩脱偶联,从而影响肌丝的滑行。当肌质对网钙离子重摄取能力下降时可表现为肌纤维舒张期的延缓,进而影响横桥的摆动频率。 2.24神经内分泌学说: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是造成过度疲劳的主要机制。 2.25兴奋收缩偶联:神经冲动可以引起肌细胞膜兴奋,却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可能是兴奋收缩-偶联所致。细胞内钙离子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减少和再释放钙离子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2.26自由基损伤学说:高强度或衰竭运动导致机体自由基代谢增强,有学者认为氧自由基与膜性结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物,可破坏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并可能参加以下病理性改变:运动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血清酶和肌蛋白升高、肌肉疲劳、延迟性肌肉酸痛等。 3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在运动训练结束后, 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仍然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这段时间的机能变化叫做恢复过程, 运动的恢复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手段的研究综述*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手段的研究综述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diagnosis and recovery of exercise induced fatigue 摘要:运动性疲劳不仅严重的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制约着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威胁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运动寿命。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相关问题一直受到教练员及运动医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疲劳研究发展进行初步了解,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及恢复手段进行研究综述,以期对运动训练和竞赛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诊断方法;恢复手段 Abstract:sport fatigue not only serious affects training effects and restricts the improve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and even a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athletes and sports life. About exercise fatigue related problem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great concern and attention of the coaches and sports medicine workers.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rough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fatigu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exercise-induced fatigue diagnosis methods and means of recovery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sports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Key words: exercise induced fatigue; diagnostic method; recovery method 1 前言 “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疲劳成为衡量训练效果的重要标尺之一[1]。近年来,各种竞技体育运动高度发展,竞争空前激烈,随着人们对于运动能力和健身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问题在面对日益庞大的体育群体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也将是21世纪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2 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 关于肌肉疲劳的研究自1815年Mosso的手指肌力描述和1903年谢切诺夫的交替性、重复性力竭肌肉工作开始,已有百余年历史。直到20世纪70-80年代,各国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 黄江镇中心小学黄志强 摘要: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人体要经过一定程度的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机能得到提高。消除疲劳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心理法、休息和睡眠和加强膳食营养,还有利用药物消除,都是消除疲劳恢复身体运动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地恢复体力。 关键字:运动;疲劳;恢复;消除 前言:现代竞技体育的首要任务便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不断提高运动成绩。随着竞技运动竞争的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致于提高1厘米或缩短百分之一秒都变得非常艰难。向人体极限挑战,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任务,愈发突现出来。为了不断地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依靠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与手段,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竞技体育的极限化训练模式必然给机体带来最大限度的疲劳,如何快速地消除疲劳并达到超量恢复,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目标。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适度的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不仅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更有利于人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过度的运动性疲劳不及时消除会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而且有可能形成运动损伤,最终对健康形成损害,从而和体育运动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了解运动疲劳的发生机制,掌握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消除疲劳对提高运动成绩、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研究首先解决的是疲劳的概念问题。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Mosso)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终于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有了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概念,大会认为运动性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现象。而有别于精疲力竭: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2.疲劳产生的机制 2.1 能源物质的消耗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分解供能,当跑至60-80米处,无论是一般运动员还是世界优秀运动员都会出现跑速降低的现象,即出现了运动性疲劳。究其原因是体内储存的高速率供能物质——磷酸肌酸被大量消耗,人体运动中需要的能量不得不依靠糖的无氧酵解,由于糖本酵解供能的速度约为磷酸肌酸的二分之一,所以跑的速度出现了下降。 2.2 代谢废物的积累

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二里九年制学校孙永胜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生理生化机制、中枢疲劳机制、外周疲劳机制;运动性疲劳的简易判断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自感用度。 【关键词】运动疲劳消除 1前言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运动能力或者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的生理过程。疲劳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和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对疲劳的准确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査阅大量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资料。 2.2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观察,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可能机制。 3.1.1生理生化机制。 3.1.1.1衰竭说:疲劳因体内能源物资的耗尽所致。特别是糖原和磷酸肌酸(PCr)的消耗。其依据是,在长时间运动产生的疲劳,常伴随着血糖的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代生理学的许多实验材料也支持了这个假说。伯格斯特龙发现A TP和CP的储备率低于使用率时,运动就不能持久,且发现当疲劳时ATP只略微下降,而CP下降十分明显,表明CP的消耗对疲劳的产生更为重要。 3.1. 1.2堵塞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主要是乳酸积累。其依据是已疲劳的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而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功能下降,使肌肉收縮减弱。 3.1.1.3 "内环境稳态失调"说 内环境里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它依靠细胞与器官的自身调节,内分泌,植物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的调节实现动态平衡,即维持自身稳定。当这种稳定状态被打破,造成失调时,被认为是疲劳。 3. 1.1.4 "保护性抑制"学说: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无论是体力的或脑力的疲劳,是大脑皮质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当工作时大量冲动刺激皮质相应细胞,神经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进一步消耗,这对大脑皮层有保护性作用。 3.1-1.5 "突变"说:"突变"理论认为当身体能量物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兴奋性突然崩溃了,使身体的输出功率突然下降。在细胞遭受损害之前以疲劳出现迫使运动停止,起到保护作用。 3.1-2中枢疲劳机制: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层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使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减少,转而抑制。 3.1.3外周瘐劳机制:外周疲劳是对发生在外周(肌肉本身)的运动性疲劳的一种粗略的定位。当前,对外周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细胞膜、T管与肌浆网(SR)、线粒体、横桥等部位. 3.1.3.1神经一肌肉接点:肌肉兴奋依赖于肌肉细胞膜上运动 3.1.3.2肌细胞膜:细胞膜是运输及产生动作电位的门户。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自由基的产生等都可以对钠泵的活性具有潜在的影响,从而引起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兴奋性发生改变,导致肌肉疲劳。 3.1.3.3肌质网: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钙离子及调节细胞浆钙离子浓度的作用,在肌肉收縮和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实验20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目的】正确评价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及其程度,对于科学地指导训练、健身运动,提高运动成绩和工作绩效,增进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学生自行设计与实地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要求】 (1)学生依据导论课进行分组(4-5人/组)设计运性疲劳的检测方法 (2)注意测试指标的选择科学性和合理性 【器材与药品】 肺活量计,反应时测试仪,血压计,听诊器,心肺功能仪,心电图,脑电图,握力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尿液分析仪,遥测心率表,乳酸仪等 【内容】 (一)生化测量 1.血液 (1)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终产物。检测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时和恢复期的血尿素变化,可以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供能和合成情况,以此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疲劳程度。血尿素变化与运动负荷量的关系较负荷强度更密切,当负荷量越大时,血尿素增加越明显,恢复也较慢。血尿素用于疲劳评价一般以其在运动后上升程度及次日晨的恢复程度为依据,我国运动员和正常人血尿素的正常参考值见表。 对象人性别血尿素物质的量浓度mmol/L 作者(年) 正常人 1.8-8.9 胡望平(1992) 摔跤7.24 宋成忠(1985) 足球男 6.72 刘丹(1990) 马拉松男 6.11 秦孝梅等(1985) 女 5.53 秦孝梅等(1985) 男 6.06 许文豪(1983) 游泳男女 4.61±1.24 河北体科所

4.82±1.09 河南体科所 划船男 5.22±0.64 杜中林等(1992) 女 4.89±0.75 田径(等)男女 2.27-6.68(4.82)李 协群(1989) 目前应用血尿素指标进行疲劳后恢复状况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系统法和周监督法。 ①系统法 检测:在周训练期每日晨测定血尿素水平。 评价:A.运动负荷合理,身体适应无疲劳积累: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增加,但在训练周期末恢复至正常水平; B.运动负荷过小,身体应激不足: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无明显变化;C.运动负荷过大,疲劳积累: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上升,并持续至训练周期末; D.一般以晨安静时血尿素值较低且大负荷运动后次日晨恢复较好者为身体机能状况较佳。 ②周监督法 检测:A.先测定基础值,在训练期开始前取晨血测定; B.以基础值的2个标准差为上升临界值; C.以基础值的1.5个标准差为恢复临界值; D.在连续一周训练的第六天后次日晨测定值为运动值,在第七天休息(或积极性休息)后次日晨测定值为恢复值。 评价:见表 (2)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CK)又称磷酸肌酸激酶(CPK),是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能量补充和运动后ATP恢复的反应催化酶,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思考题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

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疲劳和恢复过程

疲劳和恢复过程 一、运动性疲劳 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我们提出疲劳的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过程,提高人体功能能力。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这就是说,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素等因素,运动能力的下降是暂时的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与过度训练和某些疾病不同。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现象,不同性质、不同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运动,其疲劳产生的原因不同。从大脑皮层到肌纤维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发生疲劳,只是在不同性质的运动和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首先和主要发生的部位可能会不相同。我们所提到疲劳是疲劳的主要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躯体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性疲劳即疲劳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疲劳即疲劳发生在外周部分,即神经肌肉接点或肌纤维。中枢性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研究表明,动物在运动时如不产生明显疲劳,运动又在稳定状态下进行,脑中的生物化学变化不明显;如果在长时间运动引起疲劳时,中枢神经系统也会产生不同的抑制过程,并与外周系统的变化相互影响。其生化机制可能是神经细胞技能失调。而外周性疲劳发生于神经肌肉接点至骨骼肌收缩蛋白。应用肌电图技术测定表面动作电位证明,运动性疲劳可能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如果在10秒钟内运动的最大功率输出、力量的下降与CP储量减少并行发生。长时间运动可以使体内糖原大量消耗;糖原消耗越多,疲劳症状越明显。一旦糖储备量下降而使脂肪酸大量参与供能,做功能力随之下降;同时还会因为血糖水平低下引起的中枢供能不足,并发生疲劳。大强度运动会引起肌肉乳酸生成增多。乳酸在体内的堆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肌肉的张力和ATP的合成,引起运动性疲劳。有时候骨骼肌在收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代谢堆积物积累及其力量产生的影响。由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元、综合、复杂系统,是多因素的综合,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变化相互作用导致疲劳出现。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种种假说,主要有四种: 1、“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的耗竭。研究证明,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这些物质主要是乳酸。有学者发现,在肌肉产生疲劳的同时出现了高乳酸浓度。1925年时迈耶霍夫把离体肌肉放进碱性任氏溶液中,发现肌肉工作时间延长乳酸增多引起疲劳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肌组织和

运动疲劳的判定

运动疲劳的判定 生化测量 1.血液: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终产物。检测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时和恢复 期的血尿素变化,可以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供能和合成情况,以此评定运动员 身体机能和疲劳程度。血尿素变化与运动负荷量的关系较负荷强度更密切,当负荷量 越大时,血尿素增加越明显,恢复也较慢。 2.血液: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CK)又称磷酸肌酸激酶(CPK),是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能量补充 和运动后ATP恢复的反应催化素,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系。安 静时,血清CK主要是由骨骼肌和心肌中的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清,男:10至100U/L、女:10至60U/L。运动时,骨骼肌局部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自由基增多,细胞膜损 伤和通透性增加,肌细胞内的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导致运动后血清CK升高。由于CK在血清中上升和细胞损伤有关,因此是评定疲劳程度和恢复过程的重要指标。血清CK的变化受到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量。一般短时间极量强度运动后5至6小时,血清CK升高,8至24小时达高峰,48小时后逐步恢复,负荷强度越大,恢复越慢。运动员疲劳后,血清CK活性上升,在安静时可高达300至500U/L,但目前尚无量化评价标准。使用血清CK做评价时,需做CK同工酶的测定,同时测定血清GOT和Mb(肌红蛋白),并同其它临床诊断相结合,以区别于心肌炎时血清CK的上升。 3.血液:血清睪酮/皮质醇比值 睪酮有助于加速体内合成代谢,皮质醇可加速分解代谢。测定恢复期血清睪酮/ 皮质醇比值,就可了解体内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平衡的状态。比值高时,是合成代谢 过程占优势;比值下降,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机体仍处于消耗占主导地位的状 态,疲劳不能有效恢复,长期会导致过度训练。目前认为,此比值变化大于原值30% 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 4.尿液:尿蛋白 正常人在安静时尿中蛋白质含量甚微(日排出量<150mg,一般为2至8mg%),常规 检验方法不能检出,故通常称为阴性。运动能使尿中蛋白质排出量增加呈阳性,称为 运动性尿蛋白。运动性尿蛋白属于功能性尿蛋白,一般在24小时内可自行消失。运动 后尿中蛋白质的排泄量因机体机能状态、运动负荷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可根据运动后 尿蛋白排泄量和组成成分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或其适应情况。一般取运动后和 次日晨尿做检验来评定其疲劳和恢复程度。如果晨尿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或超过正常值 ,可能是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的表现。运动性尿蛋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但个体 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应用尿蛋白指标时应特别注意个体特征,而且,评定身体 恢复过程的机能水平时,需要和其它指标对照。

运动性疲劳判断方法

运动性疲劳判断方法 疲劳是一种感觉,在生活里面,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会有这种感觉的出现的。比如说当我们连续工作到很晚的时候,这种疲劳感就会侵袭而来;当我们在田地里长时间干活儿的时候,我们常 常也会出现这种感觉的;而当我们运动不当或者运动过度的时候,这种感觉也是极有可能会出现的。而对于运动之中的疲劳,大部分人就认为是运动性疲劳,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要想判断是否是运动性疲劳,其实还是需要依靠一些方法的。那么,运动性疲劳判断方法有哪些呢?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方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二)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1.膝跳反射阈值 疲劳时阈值升高。 2.反应时 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3.血压体位反射 受试者坐位静息5分钟后,测安静时血压,随即仰卧3分钟,然后将受试者扶成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立即测血压,每30秒测一次,共测2分钟,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三)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1.皮肤空间阈 运动后皮肤空间阈(两点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2.闪光融合频率 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三次取平均值。疲劳时闪光融合频率减少。如轻度疲劳时约减少1.0-3.9Hz;中度疲劳时约减少4.0-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8Hz以上。 (四)用生物电评价疲劳 1.心电图 疲劳时S-T段下移,T波倒置。 2.肌电图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EMD)延长。积分肌电图(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均增加,中心频率(FC)和平均功率频率(MPF)降低。EMD是指从肌肉兴奋产生动作

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运动疲劳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是非常多见的,不少人在运动之中都会有这种疲劳的感觉,一般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每次或者多次的运动中都会产生这种疲劳的感觉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某些身体的疾病导致的。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导致运动疲劳的原因也有很多的。那么,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是什么呢?这点想必大家都是想要充分了解的吧。 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具体有下面三种: 1、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变化导致运动性疲劳因素 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与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紧密联系。身体素质就是人体各功能器官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各器官功能的下降,必然影响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譬如,长时间的肌肉活动导致肌肉功能下降时,力量速度等当然下降,于是在完成练习时,往往会力不从心而感到疲劳;再耐力运动中,如果心肺功能下降,承受耐力负荷的能力就会降低,机体就会疲劳而降低工作能力。 2、体内能源储备的减少使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降低导致运动

性疲劳 当人体从事运动导致疲劳时往往伴随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如极量运动2-3分钟至非常疲劳时,肌肉内的磷酸肌酸可降至最底点;长时间的持续运动中,由于糖的大量消耗,肌糖元及血糖均下降。能源储备的消耗与减少,会导致各器官功能的降低。加之肌肉活动时代谢产物的堆积及水盐代谢变化等影响,机体工作能力就会下降而出现疲劳。 3、精神意志因素与运动疲劳 运动中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完成 的神经系统功能的降低会使疲劳加深。例如,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情绪低迷,这种状态称“极点”。此时,如果依靠意志力和减慢速度继续下去,不久这种难受的感觉就会消失,动作变得轻快有力,这种现象就是“第二次呼吸”。这样就可以推迟疲劳的出现或减轻疲劳的程度。 由上文可知,运动疲劳主要就是由这三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而了解了运动疲劳的主要产生机制之后,其实对我们缓解、消除运动疲劳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只有针对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