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砼护壁厚度计算

现浇砼护壁厚度计算
现浇砼护壁厚度计算

挖孔桩现浇砼护壁厚度计算书

说明: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我项目计划采用挖孔桩施工完成引桥部分的桩基,我们取引桥桩基最长的7#墩作为计算对象。根据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计算公式:(见附图)

t≥KPD/2f c

当有地下水时:

P=γhtg2(45。-Φ/2)+(γ-γw)(H-h)tg2(45-Φ/2)+(H-h) γw

P----------土和地下水对护壁的最大总压力,N/m2;

γ--------土的重度,KN/m3;

γw-------水的重度,KN/m3;

H---------挖孔桩护壁深度,m;

h----------地面至地下水位的距离,m;

D---------挖孔桩外直径,m;

f c---------砼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Φ---------内摩擦角;

K---------安全系数,考虑到爆破影响,取2.0

从地质钻探资料可知:H=31.96m h=2.8m γ取最大值24.2 KN/m3γw=10 KN/m3D=1.6m 采用C20砼,f c=10Mpa

Φ取最小值15.1。

P=γhtg2(45。-Φ/2)+(γ-γw)(H-h) tg2(45-Φ/2)+(H-h) γw

=24.2*tg2(45。-15.1。/2)+(24.2-10)(31.96-2.8)tg2(45。-15.1。/2)+ (31.96-2.8)*10=548.72 KN/m3

则t=KPD/2f c=2*548.72*160/(2*10*103)=8.8cm

考虑到孔壁不光滑、支模误差、爆破施工等影响因素,故护壁最小厚度采用20cm。为安全,可再加适量的φ6钢筋,间距20~30cm。

人工挖孔桩_计算工程量的公式说明

人工挖孔桩护壁钢筋计算公式 1?人工挖孔桩护壁水平筋长度怎么计算 是按桩中心点到护壁的外边减钢筋的保护层.为半径计算出周长后,加上搭接的长度, 一般的取值按12D计算,也有图纸给出了,12D是水平段的长度.护壁中心周长最长的地方和最短的地方平均值,加上钢筋搭接,即为每条钢筋长度。纵筋看图纸设计 的搭接部位长度加上护壁高度。 2. 护壁纵筋呢? 护壁纵筋是按每节的高度+与下节的搭接长度,图纸有规定 人工挖孔桩的锅底体积计算公式 人工挖孔桩锅底计算公式 已知锅底长轴a,短轴b,锅底高h,求椭球缺体积V,本公式为微积分导出公式:v= n *b2/a2(ah23/3) 人工挖孔桩桩底处做了扩大头,则桩的工程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桩底面积+桩顶面积+根号下桩底面积*桩顶面积)./3*高度二桩工程量这是个万能公式,计算台体 如何计算挖孔桩桩芯砼清单工程量 挖孔桩桩芯砼在无护壁的情况下如何计算工程量,是否应当考虑充盈系数。为何清单计价规范中没有相关规定? 清单计价中确无规定。 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桩桩壁和桩芯子目,定额未考虑混凝土的充盈因素。人工挖孔的桩 孔侧壁需要充盈时,桩壁混凝土的充盈系数按 1.25计算。灌注混凝土桩无桩壁、直接用桩芯混凝土填充桩孔时,充盈系数按 1.10计算。 编制清单工程量时不考虑充盈系数,充盈系数应该在清单组价时才考虑 人工挖孔桩计算工程量的公式 把实际浇筑桩长部分和地坪面以下空桩部分分开,以下正常套定额,在套用空桩部分 子目时,把定额中填芯砼扣除,并参照后面有的一个砼填芯子目的人工扣除该子目部 分人工,即得采用砼护壁但未填芯空桩部分子目单价。 人工挖孔灌注桩称工程量计算包括挖土方,岩土,砖护壁,砼护壁,和桩芯 1,人工挖桩土方2,护壁工程量3,桩芯工程量4,桩笼钢筋 人工挖孔桩挖土方工程;人工挖孔桩砼及钢筋工程;挖基槽土方工程;基础梁砼,钢筋,模板工程;砖基础工程;平整场地工程。 人工挖孔桩土石方量按挖方断面积从孔底算到孔顶; 人工挖孔桩护壁混凝土量按护壁断面积从孔底算到钢护筒底,没有钢护筒就算到 孔顶。 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量按桩身断面积从孔底算到承台底。 人工挖孔桩按综合单价工程量怎样计算 人工挖孔桩施工合同中,基础的人工挖孔桩按综合单价550元/每立方(含税金与管 理费)进行结算,工程量按实计算.请问工程量结算是应按桩身加护壁厚度*桩深*综合

人工挖孔桩 计算工程量的公式

人工挖孔桩护壁钢筋计算公式 1.人工挖孔桩护壁水平筋长度怎么计算 是按桩中心点到护壁的外边减钢筋的保护层为半径计算出周长后,加上搭接的长度,一般的 取值按12D计算,也有图纸给出了,12D是水平段的长度. 护壁中心周长最长的地方和最 短的地方平均值,加上钢筋搭接,即为每条钢筋长度。纵筋看图纸设计的搭接部位长度加上 护壁高度。 2.护壁纵筋呢? 护壁纵筋是按每节的高度+与下节的搭接长度,图纸有规定 人工挖孔桩的锅底体积计算公式 人工挖孔桩锅底计算公式 已知锅底长轴a,短轴b,锅底高h,求椭球缺体积V,本公式为微积分导出 公式:v=π*b2/a2(ah2-h3/3) 16人工挖孔桩桩底处做了扩大头,则桩的工程量计算公式是什么(桩底面积+桩顶面积+根号下桩底面积*桩顶面积)/3*高度=桩工程量 这是个万能公式,计算台体 如何计算挖孔桩桩芯砼清单工程量 挖孔桩桩芯砼在无护壁的情况下如何计算工程量,是否应当考虑充盈系数。为何清单计价规范中没有相关规定? 清单计价中确无规定。 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桩桩壁和桩芯子目,定额未考虑混凝土的充盈因素。人工挖孔的桩孔侧壁需要充盈时,桩壁混凝土的充盈系数按1.25计算。灌注混凝土桩无桩壁、直接用桩芯混凝土填充桩孔时,充盈系数按1.10计算。 编制清单工程量时不考虑充盈系数,充盈系数应该在清单组价时才考虑 人工挖孔桩计算工程量的公式 把实际浇筑桩长部分和地坪面以下空桩部分分开,以下正常套定额,在套用空桩部分子目时,把定额中填芯砼扣除,并参照后面有的一个砼填芯子目的人工扣除该子目部分人工,即得采 用砼护壁但未填芯空桩部分子目单价。 人工挖孔灌注桩称工程量计算包括挖土方,岩土,砖护壁,砼护壁,和桩芯 1,人工挖桩土方 2,护壁工程量 3,桩芯工程量4,桩笼钢筋 人工挖孔桩挖土方工程;人工挖孔桩砼及钢筋工程;挖基槽土方工程;基础梁砼,钢筋,模板工程;砖基础工程;平整场地工程。 人工挖孔桩土石方量按挖方断面积从孔底算到孔顶; 人工挖孔桩护壁混凝土量按护壁断面积从孔底算到钢护筒底,没有钢护筒就算到孔顶。 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量按桩身断面积从孔底算到承台底。 人工挖孔桩按综合单价工程量怎样计算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 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⑶、框架柱 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如图5 3、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3、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 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

挖孔桩护壁计算

人工挖孔桩护壁计算 护壁采用岳阳市建筑设计院岳进工程师所著《人工挖孔桩护壁设计》(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2月)中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复核计算。仅针对D=4.80m扩大头部位进行复核。 1、基本参数: 护壁采用C20混凝土,护壁厚度δ=0.15m, 护壁内半径a=2.40m,护壁外半径b=a+2·δ=2.40+2·0.15=2.70m,护壁半径R=(a+b)/2=(2.40+2.70)/2=2.55m,单节护壁高度h=0.50m, 全风化花岗岩土的坚硬系数fk取1.0,内摩擦角φ=25 o, 土拱宽度的一半a1=a+h·tg(45o-φ/2)=2.4+ tg(45o-25o/2)=2.72m, 水重度γ水=10kN/m3,水头高度H=18.00m, 土浮重度γ浮重=8kN/m3。 2、护壁侧压力计算 无粘聚力砂类土 土侧压力 p a土=γ浮重·(h1+h) ·tg2(45o-φ/2)=8·(0.5+2.72)·tg2 (45o-25o/2)=16.41kPa 水侧压力p a水=γ水·H=10·18.00=180.00kPa 护壁侧压力p a= p a土+ p a水=16.41+180.00=196.41kPa 3、环向应力σ计算 σ=-(1+a2/R2)·p a/(1-a2/b2)= -(1+2.402/2.552)·196.41/(1-2.402/2.702) =-1764.81kP a=-1.77MP a 4、护壁强度验算 安全系数K=2.0 护壁混凝土(C2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0.85·fc=0.85·9.6=8.16Mp a K·σ=2.0·1.77=3.54Mp a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圆台体积==3.14H÷12(D2+Dd+d2) H——高度,D——底面直径,d——上面直径 圆环体积=3.14c(R2-r2) C——高度,R——圆环外半径,r——圆环内半径=R-(a+b)/2 扩大头圆台体积==3.14h1÷12(D12+D1d1+d12) h1——圆台高度,D1——圆台底面直径,d1——圆台上面直径 扩大头圆柱体积=D12×3.14÷4×h2 D1——圆柱底面直径,h2——圆柱高度 扩大头圆缺体积=3.14h3÷24(3D12+4h32) H≥0.2M≤0.3M简化为下式:0.4D12×h3 D1——圆缺底面直径,h3——圆缺高度 单位:(m)桩基数据±0.00=1849.8 桩径=Φ1000

人工挖孔灌注桩单桩施工记录 工程名称:混凝土设计强度 等级:C25

扩大头高度= 1.4m 桩身圆台砼:V=3.14×1÷12(1.22+12+1.2×1)=0.9525m3/M 桩身混凝土=0.9525m3/M×(设计标高尺寸-扩大头高度+超高量) 规范要求混凝土超高量0.5m 扩大头:圆台+圆柱+圆缺=〔3.14×0.75÷12(1.32+1.72+1.3×1.7)〕+〔1.72×3.14÷4×0.5〕+〔0.4×1.72×0.2〕=1.3325+1.1343+0.2312=2.698m3

护壁=圆柱-圆台=〔d2×3.14÷4×H〕-〔3.14H÷12(D2+Dd+d2)〕 =〔1.32×3.14÷4×1〕-0.9525=1.3267-0.9525=0.3742M3/M 挖土方量=桩身的圆柱体积+扩大头体积 桩身的长度=桩圈顶标高至扩大头顶标高 单桩混凝土方量=桩身混凝土方量+扩大头混凝土方量 单桩钢筋长度=根数×钢筋笼长度,(钢筋长度规格为9M,超过部分增加搭接长度,需弯 钩的增加弯钩长度)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S——螺旋箍筋螺距 R——桩直径 C——保护层厚度 d——螺旋箍筋直径 n——螺旋圈数 根据11G101-1图集要求,保护层厚度为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开始与结束位置应有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 上下各加一个1350弯钩及平直段的长度 内环定位筋焊接圆环间距1.5m,直径≥12mm 混凝土(m3)=0.9525m3/M×(设计标高尺寸-扩大头高度+超高量) 01#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2.683-1.4+0.5)=11.2233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11.083=4.1473m3 02#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9.861=18.9176m3 扩大头方量=2.698 m3 护壁方量=0.3742×19.161=7.17m3 03#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1.856=11.2928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11.156=4.1746m3 04#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1.170=10.6394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10.470=3.9178m3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 ⑶、框架柱 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1 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2 c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如图3 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如图4 三十一、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3、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三十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 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计算公式——V=板长×板宽×板厚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3、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

人工挖孔桩护壁护壁厚度的计算

人工挖孔桩护壁护壁厚度的计算 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为防止塌方,保证操作安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大多采用分段挖土、 分段护壁的方法施工。分段现浇混凝土护壁厚度,一般取受力最大处,即地下最深段护壁所承受的土压力及地下水的侧压力。由计算确定护壁厚度。设混凝土护壁厚度为t ,则可按下式计算: c f KN t ≥ ……(11-97); 或者c P f D K t 2≥……(11-98) 当挖孔无地下水时: )2 45(2φ γ-=o Htg p ……(11-99); 当地下有水时: w w o h H tg h H Htg p γφγγφγ)()2 45())(()2 45(222-+---+-=……(11-100) 公式符号: N —作用在护壁截面上的压力,N/m ,N=pD/2; P —土和地下水对护壁的最大总压力,N/m2; γ—土地重度,KN/m3; w γ——水的重度,KN/m3; H ——挖孔桩护壁深度,m ; h ——地面至地下水位深度,m ;

D ——挖孔桩或圆形构筑物外直径,m ; c f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K ——安全系数,取1.65。 算例: 深30m 、直径1.8m 混凝土灌注桩,采用人工挖孔,混凝土护 壁采用C30混凝土,每节高 1.0m ,地基土壤为粘性土,天然重度为γ=19.5KN/m3,内摩擦角φ=20O ,地面以下6m 有地下水。计算确定混凝土护壁所需厚度。 解:最深段的总压力为: w O w O h H tg h H htg P γφ γγφγ)()245())(()245(22-+---+-= =19.5×6×)1045(2O O tg -+(19.5-10)(30-6))1045(2O O tg -+(30-6)×10 =409.05(KN/m2); 用C30混凝土,c f =14.3Mpa ,D=1.8m 。则有: c f KpD t 2==【1.65×409.05×180】÷【2×14.3×103】=4.3(cm ) 一般护壁最小厚度为8cm 。考虑挖孔作业每天施做一节,护壁混凝土 增长跟不上,24小时护壁强度最多达到20%,护壁厚度按20cm 施工。进度为安全起见再加适量的φ6mm 钢筋,间距20~30cm 。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现浇混凝土 1.现浇混凝土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和伸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 (1)带形基础:外墙基础长度按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基础长度按内墙基础净长计算,截面面积按图示尺寸计算。 (2)独立基础:包括各种形式的独立柱基和柱墩,独立基础的高度按图示尺寸计算,柱与柱基以柱基的扩大顶面为分界。 (3)满堂基础:有梁式满堂基础中的梁、柱另按相应的基础梁及柱子目计算,梁只计算突出基础以上的部分,伸入基础底板部分并入满堂基础底板工程量内。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满堂基础底板、柱、梁、墙、板有关规定计算。 (4)框架式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柱、梁、板等相应规定计算,楼层上的钢筋混凝土设备基础按有梁板子目计算。 (5)设备基础的钢制螺栓固定架应按铁件计算,木制设备螺栓套,按个数计算。 (6)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以体积计算。 2.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构造柱断面尺寸按每面马牙碴增加3cm计算,依附柱上的牛腿和升板的柱帽并入柱身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其柱高: (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

高度计算。 (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4)构造柱的柱高按全高计算,嵌接墙体部分并入柱身体积。 3.现浇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1)凡加固墙身的梁均按圈梁计算。 (2)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的体积。 (3)在圈梁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12cm以内的,并入圈梁体积内计算;挑出部分在12cm以外的,以圈梁外皮为界限,挑出部分执行挑檐、天沟子目。 4.现浇混凝土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但应扣除门窗洞口及单个面积在0.3m2以外的孔洞所占体积。 (1)墙的高度按下一层板上皮至上一层板下皮的高度计算。 (2)现浇混凝土墙与梁连在一起时,如混凝土梁不突出墙外且梁下没有门窗(或洞口),混凝土梁的体积并入墙体内计算;如混凝土梁突出墙外或梁下有门窗(或洞口),混凝土墙与梁应分别计算。 (3)现浇混凝土墙与柱连在一起时,当混凝土柱不突出外墙时,混凝土柱并入墙体内计算;当混凝土柱突出外墙时,混凝土墙的长度算至柱子侧面,与墙连接的混凝土柱另行计算。 5.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薄壳板的肋、基梁并入薄壳体积内计算。

基桩护壁厚度计算

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计算 护壁厚度计算: 混凝土护壁厚度一般由地下最深段护壁所承受的土压力及地下水的侧压力确定,地面上施工堆载产生的侧压力的影响可不计。 圆孔护壁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t≥kN/R a 式中:t:护壁厚度; N:作用在护壁截面上的压力,KN/m; N=pd/2 式中:p:土及地下水对护壁的最大压力,kPa; d:挖孔桩桩身直径,m; R a:混凝土的轴心抗压设计强度,kPa; k:安全系数,取1.65。 p=γh*tg2〔45°-(φ/2)〕+(γ-γw)*(H-h)* tg2〔45°-(φ/2)〕+(H-h)γw 式中:γ:土的容重,kN/m3; γw:水的容重,kN/m3; H:挖孔桩护壁深度,m; h:地面至地下水位深度,m; φ:土的内摩擦角。 清溪公路跨线桥左线9#墩为最不利情况,桩径1.6m,桩长23.4m,其护壁厚度计算结果如下: 桩顶标高为111.3m,其下土层厚度分别为:粉质粘土(6.5m),全风化花岗岩(5m),强风化花岗岩(8.9m),中风化花岗岩(0.9m),微风化花岗岩(2.1m)。 R a=30Mpa,粉质粘土按湿粘土(γ=17~19、φ=25°~35°)计算;全风化花岗岩按湿砂砾(γ=19~20、φ=25°~35°)计算;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和微风化花岗岩不列入计算。 1、粉质粘土层: p=γh*tg2〔45°-(φ/2)〕+(γ-γw)*(H-h)* tg2〔45°-(φ/2)〕+(H-h)γw =19.5*2* tg2〔45°-(25°/2)〕+(19.5-10)*(25-2)* tg2〔45°-(25°/2)〕

+(25-2)*9.8 =334.51 kPa t≥kN/R a=kpd/2R a =1.65*334.51*200/(2*30*1000) =3.7cm

钢筋砼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钢筋砼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一、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 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二、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 (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三、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 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四、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人工挖孔护壁计算书

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3、《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著 4、《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5、《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2、土层参数 3、荷载参数 4、计算系数

二、土压力计算 荷载示意图 1、水平荷载 1)主动土压力系数 K a1=tan2(45°- φ1/2)= tan2(45-0/2)=1; 2)土压力、地下水产生的水平荷载 第1层土:0 ~ 2.7m H1'=[∑γ0h0+∑q1+∑q1b1/(b1+2a1)+∑q1b1l1/((b1+2a1)(l1+2a1))]/γ1=(0+0+0+0)/1=0m; Pak1上=γ1H1'K a1-2c1K a10.5=1×0×1-2×0×1=0kN/m2; Pak1下=[γ1(h1+H1)]K a1-2c1K a10.5=(1×(2.7+0))×1-2×0×1=2.7kN/m2; 井筒压力计算值取最不利的情况即:p = max(Pak1上、Pak1下)= Pak1下=2.7kN/m2; 三、井筒结构计算 1、材料参数

2、井筒的受力简图 3、井筒壁厚及强度验算 混凝土井筒轴心抗压强度: f= KpD/2t=1.65×2.7×3.3/(2×0.15)=0.049×106N/m2 f<f c=14.3×106N/m2 满足要求! 4、井筒配筋验算 人工挖孔桩井筒在侧向压力作用下,截面上同时作用有轴向力N和弯矩M,由于人工挖孔桩为圆心井筒且同一高度一圈作用力相同,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轴心受压公式进行计算。另:在井壁设计中一般采用对称配筋的方式。 环向配筋计算 N=pD/2=2.7×3.3/2=4.455×103N/m σ=N/A=4.455/(2.7×0.15)=0.011×106N/m3 井壁圆环截面配筋率 μ= (σ- f c)/f y=(0.011-14.3)/300=-0.048 A s'=μth=-0.048×0.15×2.7=-0.019×106mm2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砼工程量计算规则 分享 (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 〔b×H+h1(2b+B/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m3)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 (二)柱 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最新版】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提示: 现浇混凝土工程按以下规定计算 1、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图示尺寸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构建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中0.3平方米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2、基础: (1)混凝土与墙或柱的划分,均按基础扩大顶面为界。 (2)框架式设备基础应分别按基础、柱、梁、板相应定额计算。楼层上的设备基础按有梁板定额项目计算。 (3)设备基础定额中未包括地脚螺栓的价值。地脚螺栓一般应包括在成套设备价值内,如成套设备价值中未包括地脚螺栓的价值,低价螺栓应按实际重量计算。 (4)同一横截面有一阶使用了模板的条形基础,均按带型基础相应

定额项目执行;未使用模板而沿槽浇灌的带型基础按混凝土垫层执行;使用了模板的混凝土垫层按相应定额执行。 (5)杯型基础的颈高大于1.2m时(基础扩大顶面至杯口底面),按柱的相应定额执行,其杯口部分和基础合并按环形基础计算。 3、柱: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柱高计算。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楼板上表面计算。 (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主机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计算。 (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4)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镶嵌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5)突出墙面的构造柱全部体积以捣制矩形柱定额执行。 (6)依附柱上的牛腿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依附柱上的悬臂梁按单量有关规定计算。

4、梁: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1)主、次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次梁与柱子或主梁连接时,次梁长度算至柱侧面或主梁侧面;伸入墙内的梁头应计算在梁头长度内,梁头有捣制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 (2)圈梁与过梁连接时,分别套用圈梁、过梁定额,其过量长度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50cm计算。 (3)悬臂梁与柱或圈梁连接时,按悬挑部分计算工程量,独立的悬臂梁按整个体积计算工程量。 5、板: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其中: (1)有梁板是指梁(包括主、次梁)与板构成一体,其工程量应按梁、板总和计算,与柱头重合部分体积应扣除。 (2)无梁板是指直接用柱帽支承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之和计算。 (3)平板是指无柱、梁,直接由墙支撑的板。

任务六现浇砼工程工程量计算

任务六现浇砼工程工程量计算 一:现浇砼工程相关知识 1:主要内容包括砖现浇砼基础、柱、梁、板、及其他构件等项目。 2:现浇构件的施工工艺:支模—扎筋—浇筑--养护。 3:现浇基础、梁、板、柱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1)无梁式满堂基础,其倒转的柱头(帽)应列入基础计算;有梁式(肋形)满堂基础的梁、板合并计算。 柱墩 底板 无梁式满堂基础 无梁式满堂基础: V=底板长*宽*板厚+单个柱墩体积*柱墩个数 有梁式(肋形)满堂基础: V=底板长*宽*板厚+∑梁断面面积*梁长 (2)框架式设备基础应分别按基础、柱、梁、板计算工程量,执行相应项目;楼层上的块体设备基础按有梁板计算。

(3)箱式基础有钢筋砼底板、顶板,中间设有内外纵、横墙板或柱组成的整体性基础,多用于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分别执行基础、柱、梁、板、墙项目,底板按无梁满堂基础定额,顶板按现浇板体积执行板 定额。内外纵横墙体或柱按体积分别执行墙体或柱定额。

(4)砼高杯柱基(长颈柱基)高杯(长颈)部分的高度小于其横截面长边的3倍时,则该部分高杯(长颈)按柱基计算,高杯(长颈)部分的高度大于其横截面长边的3倍时,则该部分高杯(长颈)按柱计算。 (5)砼墙基的颈部高度小于该部分厚度的5倍时,颈部按基础计算,颈部高度大于该部分厚度的5倍时,颈部按墙计算。 (6)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有梁板柱高,自柱 基的上表面至楼板 的上表面计算

(7)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柱帽并入无梁板中计算。框架柱的高度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无梁板柱高,自柱 基的上表面至柱帽 的下表面计算

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

第五章混凝土工程 说明 一、本章混凝土构件分为自拌砼构件、商品砼泵送构件、商品砼非泵送构件三部分,各 部分又包括了现浇构件、现场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构件、构筑物等。 二、混凝土石子粒经取定: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按下表规定计算: 注:本规定也适用于其它部位。 三、毛石砼中的毛石量是按15%计算的,如设计要求不同时,可按比例换算毛石、砼数量,其余不变。 四、现浇柱、墙子目中均按规范规定综合考虑了底部铺垫1:2水泥砂浆的用量。 五、室内净高超过8m的现浇柱、梁、墙、板(各种板)的人工工日分别乘以下系数:净高在12m以内1.18;净高在18m以内1.25。 六、现场预制构件,如在加工厂制作,砼配合比按加工厂配合比计算;加工厂构件及商品砼改在现场制作,砼配合比按现场配合比计算;其工料、机械台班不调整。 七、加工厂构件,其他材料费中已综合考虑了掺入早强剂的费用,现浇构件和现场预制的构件未考虑使用早强剂的费用,设计需使用或建设单位认可时,其费用可按每立方米4.00元计算。

九、小型混凝土构件,系指单位体积在0.05立方米以内的未列出子目构件。 十、砼养护中的草袋子改用塑料薄膜。 十一、构筑物中砼、抗渗砼已按常用的强度等级列入基价、设计与子目取定不符合综合单价调整。 十二、构筑物中毛石砼的毛石量是按20%计算的,如设计要求不同时,可按比例换算毛石、砼数量,其余不变。 十三、钢筋砼水塔、砖水塔基础采用毛石砼、砼基础按烟囱相应项目执行。 十四、构筑物中的砼、钢筋砼地沟是指建筑物室外的地沟,室内钢筋砼地沟按现浇构件相应项目执行。 十五、泵送砼子目中已综合考虑了输送泵车台班,布拆管及清洗人工、泵管摊销费、冲洗费。当输送高度超过30m时,输送泵车台班乘以1.10,输送高度超过50m时,输送泵车台班乘以1.25。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现浇混凝土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图示尺寸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 筋、支架、螺砼孔、螺栓、预埋铁件及墙、板中0.3㎡内的孔洞所占体积。留洞所增加工、料不再另增费用。 2、基础 (1)有梁带形混凝土基础,其梁高与梁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梁式带形基础计算(带形基础梁高是指梁底部到上部的高度)。超过4:1时,其基础按无梁式带形基础计算,上部按墙计算。 (2)满堂(板式)基础有梁式(包括反梁)、无梁式应分别计算,仅带有边肋者,按无梁式满堂基础套用子目。 (3)设备基础除块体以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

人工挖孔桩验算护壁厚度计算书

人工挖孔桩验算护壁厚度计算书 分段现浇砼护壁厚度,一般取受力最大处,即地下最深段护壁所承受的土压力及地下水的侧压力由计算确定,设砼护壁厚度为t,则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t≥KN/f c t≥KpD/2 f c 式中N-作用在护壁截面上的压力(N/m2),N=p*D/2; p-土和地下水对护壁的最大侧压力(N/m2); 对无粘性土,当挖孔无地下水时,p= rHtg2(45°-φ/2) 当有地下水时,p= rHtg2(45°-φ/2)+(r-r w)(H-h)tg2(45°-φ/2)+(H-h)r w 对粘性土:当挖孔无地下水时,p= rHtg2(45°-φ/2)-2c tg(45°-φ/2) 当有地下水时,p= rHtg2(45°-φ/2)-4 c tg(45°-φ/2) 对无粘性土:当挖孔无地下水时,p= rHtg2(45°-φ/2) 当有地下水时,p= rHtg2(45°-φ/2)+(r-r w)(H-h)tg2(45°-φ/2)+(H-h)r w 对粘性土:当挖孔无地下水时,p= rHtg2(45°-φ/2)-2c tg(45°-φ/2) 当有地下水时,p=rHtg2(45°-φ/2)-4ctg(45°-φ/2)+(r-r w)(H-h)tg(45°-φ/2)+(H-h)r w r---土的重试(kN/m3); r w ---水的重度(kN/m3); H---挖孔桩护壁深度(m);

h---地面至地下水位深度(m); D---挖孔桩或圆形构筑物外直径(m); f c---砼的轴心抗压强度预计值(N/mm2); φ---土的内摩擦角(°); c---土的粘聚力(kN/m2); K---安全系数,取1.65. 1.4m直径砼灌注桩,深20m,用人工挖孔,砼护壁采用C30,每节高1.0m,内摩擦角为20°,地面5.5-6.1m有水。 人工挖孔桩护壁所需厚度经验算建议同意设计图纸中的厚度7.5cm。

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计算公式与实例验算

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计算公式与实例验算 (一)、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计算公式 分段现浇砼护壁厚度,一般取受力最大处,即地下最深段护壁所承受的土压力及地下水的侧压力由计算确定,设砼护壁厚度为t,则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t≥KN/f c t≥KpD/2f c 式中 N-作用在护壁截面上的压力(N/m2),N=p*D/2; p-土和地下水对护壁的最大侧压力(N/m2); 对无粘性土,当挖孔无地下水时,p= rHtg2(45°-φ/2) 当有地下水时,p= rHtg2(45°-φ/2)+(r-r w )(H-h)tg2(45°-φ/2)+(H-h)r w 对粘性土:当挖孔无地下水时,p= rHtg2(45°-φ/2)-2c tg(45°-φ/2) 当有地下水时,p= rHtg2(45°-φ/2)-4 c tg(45°-φ/2) 对无粘性土:当挖孔无地下水时,p= rHtg2(45°-φ/2) 当有地下水时,p= rHtg2(45°-φ/2)+(r-r w )(H-h)tg2(45°-φ/2)+(H-h)r w 对粘性土:当挖孔无地下水时,p= rHtg2(45°-φ/2)-2c tg(45°-φ/2) 当有地下水时,p=rHtg2(45°-φ/2)-4ctg(45°-φ/2)+(r-r w )(H-h)tg(45° -φ/2)+(H-h)r w r---土的重试(kN/m3); r w ---水的重度(kN/m3); H---挖孔桩护壁深度(m); h---地面至地下水位深度(m); D---挖孔桩或圆形构筑物外直径(m); f c ---砼的轴心抗压强度预计值(N/mm2),,C30混凝土取14.3N/ mm2; φ---土的内摩擦角(°); c---土的粘聚力(kN/m2); K---安全系数,取1.65. (二)、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计算实例 1、计算假设与取值 根据本标段的设计情况,为确保施工安全,现取本项目最大直径,最深基桩进行验算:桩径为2.2m,桩长为24.2m,C30混凝土,护壁每节高1m。

现浇砼护壁厚度计算

挖孔桩现浇砼护壁厚度计算书 说明: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我项目计划采用挖孔桩施工完成引桥部分的桩基,我们取引桥桩基最长的7#墩作为计算对象。根据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计算公式:(见附图) t≥KPD/2f c 当有地下水时: P=γhtg2(45。-Φ/2)+(γ-γw)(H-h)tg2(45-Φ/2)+(H-h) γw P----------土和地下水对护壁的最大总压力,N/m2; γ--------土的重度,KN/m3; γw-------水的重度,KN/m3; H---------挖孔桩护壁深度,m; h----------地面至地下水位的距离,m; D---------挖孔桩外直径,m; f c---------砼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Φ---------内摩擦角; K---------安全系数,考虑到爆破影响,取2.0 从地质钻探资料可知:H=31.96m h=2.8m γ取最大值24.2 KN/m3γw=10 KN/m3D=1.6m 采用C20砼,f c=10Mpa Φ取最小值15.1。 P=γhtg2(45。-Φ/2)+(γ-γw)(H-h) tg2(45-Φ/2)+(H-h) γw =24.2*tg2(45。-15.1。/2)+(24.2-10)(31.96-2.8)tg2(45。-15.1。/2)+ (31.96-2.8)*10=548.72 KN/m3

则t=KPD/2f c=2*548.72*160/(2*10*103)=8.8cm 考虑到孔壁不光滑、支模误差、爆破施工等影响因素,故护壁最小厚度采用20cm。为安全,可再加适量的φ6钢筋,间距20~30cm。

房建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常用计算公式 (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