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详细)

颅脑创伤(详细)
颅脑创伤(详细)

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在创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变化快、多需急诊手术等特点。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时期,颅脑创伤均占全身各部位创伤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居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

【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和机制

颅脑创伤多由暴力直接作用头部或通过躯体传递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平时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挤压伤、刀刃伤、拳击伤等,战争多为火器伤或爆炸性武器引起的冲击波所致。颅脑损伤的方式和机制有下列几种。

1.直接损伤①加速性损伤:为运动中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使头部沿外力方向作加速运动发生的脑损伤;②减速性损伤:为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而突然减速时发生的脑损伤;③挤压性脑损伤:为头部两侧同时受硬物体挤压所发生的脑损伤。一般加速性损伤常较轻,脑损伤通常仅发生在受力侧;而减速性损伤常较重,受力侧和对侧均可发生脑损伤,往往以对侧损伤较重。

2.间接损伤①传递性损伤:如坠落时臀部或双足着地,外力沿脊柱传递到头部所致;②挥鞭式损伤:外力作用于躯体使之急骤运动时,静止的头部由于惯性被甩动致伤;③胸腹挤压伤时,骤升的胸内压或腹内压沿血流冲击脑部致伤;④爆炸气浪伤。

3.旋转损伤外力使头部沿某一轴心作旋转运动时,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外,高低不平的颅底、具有锐利游离缘的大脑镰和小脑镰,均对脑在颅内作旋转运动时产生障碍,并形成剪力(切应力),从而使脑的相应部位因受摩擦、牵扯、撞击、切割等机械作用而受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机制是复杂的。由于颅骨是一坚硬的圆球形和不规则中空的骨性容器,在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的瞬间,除了足以引起凹陷骨折和同时导致脑损伤外,通常还有一个使颅骨局部急速内凹和立即弹回的复位过程,引起颅内压的急骤升高和降低,产生一个负压。因此,脑除了在撞击受力侧发生损伤外,在继发性的负压吸引下,又被撞击到受力点对侧的骨壁致伤。发生在受力点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对侧的脑损伤称为对冲伤。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脑损伤不可能为单一的损伤机制所致,通常是几种机制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

(二)分类

1.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伤和闭合伤。

2.按损伤部位分为①头皮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②颅骨骨折:颅盖骨折,颅底骨折;③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④外伤性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血肿。

颅脑各部位损伤可以单发,也可以同时发生,其核心问题是脑损伤。脑损伤包括脑组织直接受损以及继发病变如脑水肿、脑疝等。

【临床特点】

(一)头皮损伤

1.头皮擦伤、挫伤两者常合并存在,擦伤仅累及头皮表层,表层脱落后伤面不规则,有少量点状出血和血清渗出。挫伤伤及头皮全层,局部组织肿胀、瘀血,压痛明显。常合并头皮血肿。

2.头皮裂伤属开放性损伤,伤口常混有头发、沙泥等异物。根据致伤物的性质和形状不同,伤口呈直线形或不规则形。裂伤浅而未累及帽状腱膜时,裂口不能回缩,出血较多,婴幼儿患者甚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裂伤深时由于出血的血管随裂口退缩而收缩,能自行止血,出血反而可以不多。

3.头皮撕脱伤多见于女性,常因长发被卷入机器中,受强力牵拉使头皮撕脱,深度可及帽状腱膜,骨膜常留在原处。由于大量失血和剧痛,患者常发生休克。

4.头皮血肿根据血肿发生的不同部位,分为:①皮下血肿,血肿小而硬,疼痛明显,触诊时常因中心软、周边水肿隆起而误诊为凹陷性骨折,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②帽状腱膜下血肿,因该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而血肿易于扩散,甚至覆盖整个头部,有明显波动感,出血量可以很大;③骨膜下血肿,位于骨膜和颅骨之间,常为骨膜剥离后渗血或骨折出血所致,其血肿张力较大,波动感不如帽状腱膜下血肿明显,边缘不超过骨缝。

(二)颅骨骨折

1.颅盖骨折颅盖骨折较多见,发生率为颅底骨折的3倍,以顶骨最多,其次为`额骨、颞骨、枕骨。一般骨折线不跨过骨缝,如暴力过大,可引起两块以上颅骨骨折。查体局部软组织肿胀、压痛明显,粉碎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可触及局部颅骨下陷。颅盖骨折常伴发硬外血肿、脑挫裂伤等,引起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2.颅底骨折除一般利器和火器直接损伤外,颅底骨折常为间接外力作用所致,且多为颅盖骨折延伸而来,几呼均属线形骨折,由于暴力较剧烈,常合并脑损伤。根据骨折部位不同,

颅底骨折分为:①颅前窝骨折:出血进入眶内,引起眼睑和球结膜下瘀血,称“熊猫眼征”;骨折累及额窦和筛窦时,出现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气体由破损的副鼻窦进入颅腔,造成外伤气颅;嗅神经、视神经损伤则有嗅觉丧失、视力减退等表现。②颅中窝骨折:蝶骨骨折常造成脑脊液鼻漏,骨折线累及岩骨部,脑脊液可经中耳和破裂的鼓膜从耳道流出,形成脑脊液耳漏;骨折经过蝶骨损伤颈内动脉,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出现头部或眶部的连续杂音、搏动性突眼、眼球活动受限和视力减退;常伴有面神经和听神经损伤,出现周围性面瘫、听力减退和眩晕等。眶上裂骨折或颅中窝内侧面骨折,可损伤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第一支,出现同侧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受限和前额部感觉障碍,称之为“眶上裂综合征”。③颅后窝骨折:骨折常累及岩骨和枕骨基底部,出现枕下或乳突区皮下瘀血,即“B attle’s征”;后组颅神经受损出现下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如伴有脑干损伤则病情危重。

(三)闭合性脑损伤

1.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最轻型的损伤,多数缺乏器质损伤的证据,其临床特点为:①短暂意识障碍,持续数分钟至10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表现为神智恍惚或完全昏迷;②逆行性遗忘,病人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损伤前后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但对往事(远记忆)仍能叙述;③病人清醒后多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④意识障碍期间可有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肌张力降低、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但很快随意识恢复而消失。上述各种症状的轻重差别很大,与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不论伤情如何,脑震荡的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定位体征,脑脊液中无细胞。

2.脑挫裂伤是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既可发生在着力部位,也可发生在对冲部位。损伤多见于额极、颞极、额底与脑凸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血肿和脑水肿。其临床特点为:①意识障碍明显,持续时间长,昏迷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天、数周甚至数月,有的为持续性昏迷或植物生存,直至死亡;②有明显的神经损伤后的定位体征,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神经损伤体征,如瞳孔散大、单瘫、偏瘫、失语、偏盲、局灶性癫痫、一侧或双侧锥体束征等;③颅内压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等颅高压症状;④生命体征变化,可出现高热或低温、循环与呼吸功能障碍、血压波动,以脑干损伤和下丘脑损伤最为明显;⑤脑膜刺激症状,脑挫裂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过多的红细胞及其破坏后形成的胆色素引起化学性刺激,使病人头痛加重、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并有克氏征阳性

等脑膜刺激症状;⑥癫痫发作,可在伤后短期内出现,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

3.原发性脑干损伤脑干损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指外伤直接造成的脑干损伤,继发性是指由于颅内血肿、脑水肿所致的脑移位或脑疝对脑干压迫而引起的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约占颅脑损伤的2%~5%,但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脑干损伤是指中脑、脑桥和延脑等处的损伤,其临床特点为:①长时间的意识障碍;②瞳孔和眼球位置异常,表现为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多变,眼球位置固定,两侧眼球分离和眼球震颤;③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发作时两上肢伸直、内收和内旋,两下肢挺直,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强直;④生命体征异常,出现呼吸循环功能改变、中枢性高热;⑤交叉瘫痪,一侧脑干损伤可引起同侧颅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的中枢性麻痹或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4.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最近才被认识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损伤脑的中轴及其邻近结构,如脑干、胼胝体、基底节区及第三脑室周围。轻度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脑震荡相似,而严重者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时间超过24小时,甚至一直昏迷至植物状态。CT检查可见大脑半球皮质和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内襄区域、胼胝体、脑干或小脑有一个或多个直径≤2cm的出血灶,或为脑室内出血及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但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多小于2mm。

(四)外伤性颅内血肿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急性颅脑损伤最常见的继发性损伤之一,占全部颅脑外伤的8%~10%。根据血肿出现时间可分为:急性血肿,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亚急性血肿,伤后3天~3周内出现症状;慢性血肿,伤后3周出现症状。根据血肿所在部位可分为下列几种。1.硬脑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多数为硬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亦可由脑膜中静脉、静脉窦或板障静脉损伤所致,常由直接暴力引起,伴有颅骨骨折,多见于成人。其临床特点为大多数病人伤后出现昏迷—清醒—昏迷的中间清醒期,清醒期持续时间与出血快慢有关,一般短于24小时。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如不及时救治可在数小时后迅速变化,瞳孔由一侧散大至双侧散大,出现去大脑强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硬脑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急性型大多为重型颅脑损伤,伤后意识障碍严重,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神经损害体征多见,脑疝进展快;亚急性型临床表现与急性型相似,但症状较轻;慢性型多见于老年人,头部外伤轻微,以颅内压增高表现为主要症状,可出现精神障碍。

3.脑内血肿根据血肿发生部位深浅可分为浅部血肿和深部血肿。浅部血肿见于比较表浅的脑灰质损伤区或脑裂伤的裂口附近,血肿所在脑表面可有损伤迹象;深部血肿位于脑白质深部,或靠近脑室壁而最终同时形成脑室出血。上述两种血肿都较少见,症状表现为严重脑挫裂伤。

4.脑室内出血与损伤时头部作旋转运动所致剪刀损伤有关,或者由脑深部血肿破入脑室所致。如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使血液凝结成血块,形成脑室内血肿。除原有脑损伤症状和颅内高压症状外,伤后早期即发生高热、昏迷,但缺乏定位体征。

5.颅后窝血肿除急性血肿之外,亚急性血肿亦较多见。主要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小脑、脑干和后组颅神经受损的症状。伤者可有颈项强直、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及锥体束征等脑干症状,软腭麻痹、发音和吞咽困难等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

6.迟发性颅内血肿常见于脑内血肿和硬膜外血肿,伤后首次CT扫描未发现颅内出血或无重要意义的发现,当病情恶化颅内压升高时再次作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常见于伤后6小时至3天,以意识变化与颅内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五)开放性颅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头皮、颅骨和脑膜均发生破裂,使脑组织与外界相交通,包括非火器伤和火器伤。其特点为致伤物进入颅腔,如不及时彻底清创处理易导致颅内感染,此外,伤口出血多,易发生失血性休克。

【诊断要点】

(一)外伤病史

注意受伤部位、致伤方式,受伤着力点擦伤、挫伤或撕裂伤及血肿、出血等,了解受伤时间、伤后意识改变情况。

(二)神经系统检查

1.注意瞳孔变化、眼球活动;两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是病危征象。

2.检查意识状态,可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动态评估昏迷程度。

3.检查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阳性表现可有锥体束征、肢体抽搐或偏瘫、神经功能缺失或颅神经功能障碍,若损伤位于非功能区,可无阳性体征。

4.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膜刺激征。

(三)全身检查

1.生命体征血压上升、脉搏缓慢、呼吸加深变慢提示有颅内压增高;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心律不规则及中枢性高热,提示有脑干损伤;呼吸浅而不规则或叹息状,提示中枢性呼吸衰竭。

2.检查有无合并其他部位损伤。

(四)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可见多量红细胞。

(五)特殊检查

1.X线检查可明确有无颅骨骨折;凹陷性骨折需加摄切线位片。

2.CT与MRI检查可了解颅骨、脑组织损伤情况和颅内血肿部位、大小及脑水肿程度,有时需复查CT或MRI以明确有无迟发性血肿。

【急救与处理】

(一)现场急救

1.保持气道通畅颅脑损伤伴有呕吐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异物。昏迷病人可用口咽通气管,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血块堵塞气道,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呼吸节律改变者应及时呼吸机辅助通气。

2.包扎止血开放性创口用消毒敷料包扎伤口,切忌在现场拔除致伤物,以免引起大出血。有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开放性损伤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脱水降颅压有明显的意识障碍或神经定位体征、无休克的病人可快速静脉推注20%甘露醇250ml和(或)呋塞米40mg。

(二)急诊室处理

1.一般治疗

(1)充分休息:至少卧床1~2周,有耳鼻出血和脑脊液漏者,应保持引流通畅,不宜堵塞,无休克者可置头高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脱水降颅压:有颅内压增高病人,应积极使用脱水剂降颅压,如能在颅内压监测下使用脱水剂更佳。常用药物有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呋塞米针20~40mg静推,每6~8小时1次,可与甘露醇交替使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甘露醇,可改用甘油果糖。白蛋白、激素均可酌情使用。

(3)改善脑细胞代谢:可试用能量合剂、维生素、胞二磷胆碱、吡硫醇、吡拉西坦等药物。(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尤其对使用大量脱水剂的病人应注意保持钾平衡。

(5)消化道出血的防治:可用西米替丁等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时可用奥美拉唑、凝血酶等药物,也可用冰水加去甲肾上腺素保留灌胃,但高血压病人慎用。

(6)营养支持:尽量使用胃肠内营养,昏迷病人可鼻饲要素流质,并发应激性溃疡者暂禁食,改用胃肠外营养。

(7)对症治疗:开放伤常规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血清,有抽搐者予以解痉药,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

2.局部治疗

(1)开放创口:原则上应在6小时内彻底清创,在使用抗生素情况下,48小时仍可进行清创缝合,有明显感染者应扩大骨窗引流。

(2)颅骨骨折:单纯线性骨折无特殊处理。凹陷骨折深度超过1cm、有脑压迫症状、骨折刺破硬脑膜者应手术处理。颅底骨折不需特别处理,重点在于治疗骨折损伤血管、神经等所造成的继发性损伤。

(3)脑损伤:脑震荡无须特殊治疗;脑挫裂伤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少数脑组织损伤严重而局限,出现液化坏死或合并脑疝征象者,可考虑清除坏死组织、去骨瓣减压或颅骨开窗减压;脑干损伤的治疗原则与脑挫裂伤相同。

(4)颅内血肿:根据血肿大小、症状体征严重程度,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5)颅脑损伤的非手术治疗适应证:①伤后意识障碍不明显,GCS≥8分;②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③CT片示硬脑膜外血肿≤15ml,硬脑膜下血肿≤30ml,颅后窝血肿≤10ml,④脑内多发性小灶血肿;⑤中线结构移位<10mm。

(6)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①伤后呈渐进性意识障碍、再昏迷或昏迷逐渐加深;②颅内压≥20mmHg,并呈进行性升高;③伤后出现一侧迟发性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④有明显神经定位体征,出现一侧肢体偏瘫;⑤CT片示血肿较大,幕上>40ml,幕下>10ml,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脑室或脑池明显受压。

颅脑损伤急救操作程序

(中山市急救中心尹刚赵双彪)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颅脑损伤

颅脑外伤 头颅部的外伤,以跌坠伤和撞伤最为多见,击伤次之。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类 头皮外伤单纯的头皮外伤可分为头皮擦伤、裂伤、血肿、撕脱伤。头皮擦伤有少量出血和血清渗出,有不同程度的头皮肿胀,有时皮下有瘀血,局部有压痛。治疗主要是清洁伤面,不需包扎,忌局部热敷。头皮裂伤出血较多,需要压迫止血,头皮血肿可根据头皮解剖部位的深浅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在对血肿进行抽吸治疗时,一定剃去头发并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发生感染。头皮裂伤为开放性,治疗上应注意彻底清创,有头皮缺损的裂伤,可行头皮转移皮瓣缝合。头皮撕脱伤视情况植皮。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常与脑外伤合并存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折两大类。 颅盖骨骨折以额顶骨多见,其次为颞骨。以线样骨折居多,其次为凹陷骨折和骨缝哆开。①线样骨折的骨折线呈线条状,可多发。骨折线多不移位。局部头皮可有挫伤及头皮下血肿。X射线摄片可助确诊。骨折本身无临床意义,亦不需特殊治疗,但若骨折线穿过硬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可使其破裂而致颅内血肿。②粉碎性骨折多为钝器猛击颅部的加速性损伤或头部坠地的减速性损伤。其临床意义亦在于其引起的脑损伤、脑受压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③凹性骨折,系头颅坠于有尖石块或突起的地面,或较强的暴力击于头颅所致。小的凹陷性骨折常与头皮血肿相混淆,诊断依靠X射线颅片并增拍颅骨切线位片。婴幼儿颅骨较软,其凹陷骨折多呈乒乓球样凹陷。有时在婴儿哭闹颅压增高时可自行复位,半年以上不自行复位的可以考虑手术。有局部性脑受压、癫痫发作、影响美容或深度超过0.5cm的凹陷骨折,应行手术复位。④嵌入性骨折是截面较小的钝器用力击于头颅,使骨折片脱落穿入脑内而成。临床意义在于硬膜或脑皮层血管的破裂所致的颅内血肿及脑组织盲管性损伤。无血肿并发症者亦需彻底清创。 颅底骨折属线样骨折。90%以上由穹窿部线样骨折延续到颅底所致。与穹窿部骨折相反,颅底骨折在X射线颅片上很难显示。其诊断常依靠临床表现而定。合并有脑脊液漏的颅底骨折属开放性颅脑损伤。 ①前颅窝底骨折的临床特点为眼睑及结膜水肿瘀血、青紫(称熊猫眼征),口鼻有血性脑脊液流出。②中颅窝底骨折时,外耳道有血性脑脊液流出,有时血性脑脊液通过耳咽管从口鼻流出。③后颅窝底骨折较少见,常在同侧颈部或枕部见到皮下瘀血斑(巴特尔氏征)。所有颅底骨折均可合并相应的颅神经损伤。其治疗主要着眼于脑损伤(脑脊液漏及颅内血管损伤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有脑脊液鼻、耳漏的颅底骨折千万不能堵塞或冲洗鼻腔和外耳道,以免引起颅内感染,亦禁腰穿、擤鼻,应给予抗生素治疗。脑脊液漏一般在1周左右自止,若超过1个月不愈,需行开颅修补术。 脑损伤分为闭合性(伤后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和开放性脑损伤(伤后脑组织通过颅骨及头皮的伤口与外界相通)两大类。中国的分类标准:①轻型(主要包括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有轻度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②中型(指轻度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征),昏迷时间不超过12小时,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轻度改变。③重型(主要指广泛脑挫裂伤、广泛颅骨骨折、脑干损伤或颅

简要介绍颅脑损伤的分型

简要介绍颅脑损伤的分型 *导读:临床应用分型只能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受伤部位和病理类型做出诊断和分型,而无法对患者病情的轻重进行判断。我国于1960年首次制定了"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分型"标准,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将病情分为轻、中、重3型,经两次修订后已较为完善,已成为国内公认的标准。…… (一)、临床应用分类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断,以颅脑损伤部位和损伤的病理形态改变为基础。首先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颅伤和脑伤两部分,二者又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脑损伤依据硬脑膜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open craniocerebral injury)和闭合性颅脑损伤(closed craniocerebral injury)。前者的诊断主要依据硬脑膜破裂,脑脊液外流,颅腔与外界交通。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者又称之为内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又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二)、根据病情轻重分类 临床应用分型只能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受伤部位和病理类型做 出诊断和分型,而无法对患者病情的轻重进行判断。我国于1960年首次制定了"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分型"标准,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将病情分为轻、中、重3型,经两次修订后已较为完善,已成为国内公认的标准。

1、轻型 (1)伤后昏迷时间O~30分钟; (2)有轻微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 (3)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单纯性脑震荡,可伴有或无颅骨骨折。 2、中型 (1)伤后昏迷时间12小时以内; (2)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轻微改变。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 3、重型 (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 (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4、特重型 (1)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 (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急性颅脑外伤的治疗目标,围绕降低颅内压、维护脑血流灌注为中心,绝非为单纯升压。治疗相当复杂,临床处理中常常难以得到确切的指导指标和数据。 我院在较长一段时间中,急性颅脑损伤病例很多,出现脑疝需要紧急开颅减压的手术不少,都是脑外科医生直接送病人入手术室的,术前情况麻醉者确实一点不明白,所以,多年来我始终没有摸清麻醉处理规律,但目标都是以围绕降低颅内压、维护脑血流灌注为中心的,没有指导数据硬着头皮干,至今还未能取得具体规律,但很少集中在使用大剂量强力升压药的,好像这是规律。术毕大多数病人可以送回病房,但极少数还是死亡在手术台上。 有一篇综述,较老年代发表的,是神经外科院士王忠诚教授具名的,姑且贴出供大家阅读思索,可能还是有助的: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年1月第15卷第1期 作者单位:100050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李小勇王忠诚 关键词:颅脑损伤治疗原则 一、颅脑损伤以及损伤机制 创伤性颅脑损伤,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美国每年就诊病人达200万以上,其中约7500人致死,125000人致残。英国每年达100万以上,死亡率为9/10万,占住院全部死亡数的1%;15%~20%的死亡者年龄,在5~35岁之间。损伤的原因大多为坠落伤,其次为斗殴和交通事故。目前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不断加重,交通事故在其中有主要作用:虽然其引起的颅脑损伤占住院病人的13%,但死亡率却高达58%[1]。 目前认为创伤性脑损伤,起初仅为部分性损伤,但以后数小时至数天内会有许多继发性损害[1]。graham等发现,创伤性脑损伤(tBI)死亡病人的90%,有缺血性改变,是继发损伤的主要机制。颅内压(iCP)增高的原因,在没有血肿的损伤后24~36小时内的急性期,大多为细胞毒性水肿,少数为血脑屏障损害引起的血管源性水肿,而血管充血引起的脑肿胀比以往认为的作用要小得多[2,3];在急性损伤的后期,或在第3天终末或第4天开始,iCP升高的原因又可能是血管充血,因为脑血流(cBF)第2或3天已有增加,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在损伤后12~24小之内也已经恢复[2]。当iCP升高时,颅内缓冲最快的是脑内血液体积,其次是脑脊液。当缓冲能力耗竭时,iCP就会急剧增加。当iCP在增加到20~25mmHg(1mmHg=0.13kPa)以上时,便可以迅速升高至很高的水平。如果iCP增加超过平均动脉血压(mAP),就会对脑灌注产生液体静力学性阻塞,数分钟便可引起脑的死亡[2]。 二、颅脑损伤治疗原则的进展 轻型颅脑损伤的数量远远多于中、重型,其中仍包括一些需要神经外科处理的危险病人。1993年stein和ross首次提出,将轻型颅脑损伤进一步分为轻微型和轻型,目的是将危险性增加的患者鉴别出来并给予有效处理,这样可以为很多国家减少严重的资源负担。(1)轻微型病人:没有意识丧失或健忘,gCS为15分,机敏反应和记忆力正常,没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且没有可触摸到的凹陷性骨折。一般可以在告知有关颅脑损伤注意事项后,准其回家。但应收住院的适应证为:有颅脑以外损伤;年龄很小或很大;家中没有可靠的照看人;有潜在严重的内科性疾病需要治疗等。(2)轻型病人具备下述一个以上特点:小于5分钟的短暂意识丧失;对出事情况有健忘;gCS为14分;机敏反应和记忆力受损;可触摸到凹陷骨折。轻型病人都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练习题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练习题 1.患者,女,58岁,车祸导致语言理解障碍半年收入院。查体:患者神清,有自发言语表达,但不能和周围人进行有效交流,构音清晰,肢体运动功能未发现异常。该患者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 A. 对患者进行言语、认知功能评定,采取综合治疗手段 B. 采取多途径的言语刺激方法,促进言语解释功能的恢复 C. 对患者进行听力功能评定,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D. 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 E. 主要重视言语、认知评定,无须进行听力评定 2.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一位颅脑损伤患者被捏时能睁眼,被捏痛时能撤出被捏的手,说话能被理解,但无意义,评分为:() A.10分 B.13分 C.15分 D.4分 E.8分 3.脑可塑性理论关于功能重组的可能因素,不正确的是() A、突触阈值的变化 B、功能转移 C、再生作用 D、同侧支配学说 E、抑制原始反射 4.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多少时,患者可被主为重度脑损伤:() A.≤8分 B. ≤10分 C.≥15分 D.≤5分 E.≥20分 5.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 ) A.工伤 B.运动损伤 C.交通事故 D.跌倒 E.撞击 6.颅脑操作患者的康复治疗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A.急性期和恢复期康复治疗 B.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C.急性期和慢性期康复治疗 D.急性期、好转期、恢复期康复治疗 E.急性期、好转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7.颅脑损伤患者的PQRST训练法,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P→预习 B.Q→提问 C.R→复习 D.S→陈述 E.T→检测 8.肌张力增高是由于 ( ) A.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B.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C.感觉神经损伤引起 D.交感神经损伤引起 E.肌纤维损伤引起 9.下列关于严重颅脑损伤预后预测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年老 B.瞳孔散大 C.GCS评分<7分 D.Doll眼征受伤 E.眼偏向刺激侧 10.有关颅内血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命的原发性脑损伤 B、依部位不同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C、硬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膜之间 D、硬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 E、脑内血肿:血肿位于脑实质内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目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有下面中的结局: ⒈死亡; ⒉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吸允、呵欠等局部运动反应; ⒊严重残疾: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残疾,24小时均需他人照料; ⒋中度残疾:有认知、行为、性格障碍,有轻偏瘫、共济失调、言语困难等残疾,但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尚能勉强独立的状态; ⒌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有各种轻的后遗症; 治疗的目的旨在使重型脑损伤病人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中型病人力争达到表中第5项结局。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总的来说是要使其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交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二)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在闭合性脑损伤康复中,运动和知觉障碍的治疗可参考脑血管以外的康复部分;情绪障碍易于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所控制。最有特征性的是认知障碍的治疗,应依据障碍程度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⒈早期(Ⅱ、Ⅲ):对病人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其觉醒能力,使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 ⒉中期(Ⅳ、Ⅵ):集中在减少病人的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补缺填空)和学习能力。 ⒊后期(Ⅶ、Ⅷ):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颅脑损伤治疗方法:

⒈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的方法可从两个角度来分类: (1)单维或多维法:但维法即单独地治疗认知障碍中的某一功能如知觉、记忆等。多维法是一种环境治疗,即治疗不仅针对某一种认知缺陷,而且将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和社会等多维因素都考虑到康复计划之中,多维法现已成为较公认的方法。 (2)直接法和代偿法:直接法是直接治疗存在的功能缺陷从而提高或恢复其功能的方法;代偿法是通过其他完好部分的功能或外界的辅助来代偿有缺陷的功能的方法,对于重症患者,代偿法常比直接法有效。 1) 记忆的训练:每次训练,患者需要记住的内容要少,信息呈现的时间要长些;两种信息出现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些;在袭击出现和反应之间的间隔也应加大。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可采用PQRST法 P(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Q(向自己提出与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 R(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资料); S(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2)注意力训练: A猜测游戏; B删除作业; C时间感; 注:以上3点请咨询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 3) 思维的训练: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⒉行为障碍 1)发作性失控:往往是聂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性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或物等。给予卡马西平0.1-0.3/次,一日2-4次,配合行为疗法中的暂停法。

创伤性脑损伤台湾

690 Market Street, Suite 600 San Francisco, CA 94104 (800) 445-8106 (415) 434-3388 传真:(415) 434-3508 电子邮件:info@https://www.360docs.net/doc/6c16090252.html,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c16090252.html, 疾病常识 创伤性脑损伤 (Traumatic Brain Injury) 定义 创伤性脑损伤,也称为脑损伤或头部损伤,是由外伤引起的脑组织损害。脑损伤有两种类型: 闭合性脑损伤是由于运动中的头部遭到急停,如撞到挡风玻璃或被钝物撞击,致使颅骨内的脑髓拍击坚硬的骨质层。头部未受到直接外伤,但在头部快速前后运动时也会发生闭合性脑损伤。例如颈部过度屈伸,或者婴儿受到摇动时。 贯穿性脑损伤由快速移动的物体,如子弹,穿透颅骨所致。 闭合性脑损伤和贯穿性脑损伤都可能造成大脑局灶性和弥漫性损害。 资料 据估计,每年有 200 万人遭受脑损伤。约500,000 人因严重脑损伤而需住院治疗。脑损伤最常见于 15 至 24 岁的男性,但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许多脑损伤是轻微的,通常只要给予适当的注意,症状就会逐渐消失。而有些则较为严重,并可能造成永久性残疾。后果 认知缺陷包括注意力范围缩小、短期记忆下降、解决问题或判断的能力欠缺和无法理解抽象概念。可能丧失时空感觉,以及自觉和感觉他人的能力下降。还可能无法同时接受一步或两步以上的命令。 运动功能缺陷包括瘫痪、平衡能力差、耐力下降、运动动作计划能力下降、动作迟缓、震颤、吞咽困难和协调能力差。 知觉障碍指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可能发生变化,身体部分感觉丧失、身体左侧或右侧麻木。患者的肢体可能会运用不自如。 语音缺陷最常见的是由发声肌肉(嘴唇、舌头、牙齿等)控制不良、呼吸方式不当引起的吐字不清晰。 语言缺陷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其它问题困难。包括辨别物品及其功能的问题,以及阅读、书写问题和数字运算能力的问题。其它还会出现语言的实际运用障碍、词汇量减少、替换字词困难等。语言问题有必要通过语言疗法加以解决。

颅脑创伤详细

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在创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变化快、多需急诊手术等特点。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时期,颅脑创伤均占全身各部位创伤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居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 【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和机制 颅脑创伤多由暴力直接作用头部或通过躯体传递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平时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挤压伤、刀刃伤、拳击伤等,战争多为火器伤或爆炸性武器引起的冲击波所致。颅脑损伤的方式和机制有下列几种。 1.直接损伤①加速性损伤:为运动中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使头部沿外力方向作加速运动发生的脑损伤;②减速性损伤:为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而突然减速时发生的脑损伤;③挤压性脑损伤:为头部两侧同时受硬物体挤压所发生的脑损伤。一般加速性损伤常较轻,脑损伤通常仅发生在受力侧;而减速性损伤常较重,受力侧和对侧均可发生脑损伤,往往以对侧损伤较重。 2.间接损伤①传递性损伤:如坠落时臀部或双足着地,外力沿脊柱传递到头部所致;②挥鞭式损伤:外力作用于躯体使之急骤运动时,静止的头部由于惯性被甩动致伤;③胸腹挤压伤时,骤升的胸内压或腹内压沿血流冲击脑部致伤;④爆炸气浪伤。 3.旋转损伤外力使头部沿某一轴心作旋转运动时,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外,高低不平的颅底、具有锐利游离缘的大脑镰和小脑镰,均对脑在颅内作旋转运动时产生障碍,并形成剪力(切应力),从而使脑的相应部位因受摩擦、牵扯、撞击、切割等机械作用而受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机制是复杂的。由于颅骨是一坚硬的圆球形和不规则中空的骨性容器,在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的瞬间,除了足以引起凹陷骨折和同时导致脑损伤外,通常还有一个使颅骨局部急速内凹和立即弹回的复位过程,引起颅内压的急骤升高和降低,产生一个负压。因此,脑除了在撞击受力侧发生损伤外,在继发性的负压吸引下,又被撞击到受力点对侧的骨壁致伤。发生在受力点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对侧的脑损伤称为对冲伤。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脑损伤不可能为单一的损伤机制所致,通常是几种机制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 (二)分类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2015 知识点:颅底骨折的分类;脑脊液漏防止颅内感染的护理;颅内血肿的分型和病情评估; 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硬脑膜外血肿的特点。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骨骨折;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硬脑膜外血肿。 患者,张先生,男性,51岁,高中文化,车祸致头痛头晕伴呕吐2小时入院。患者早上6:00骑电动车时不慎被货车撞伤,当时有短暂的昏迷史,醒来时感头痛头晕,恶心未吐,耳鼻流血,被送入医院。 入院检查:神志清楚,瞳孔双侧等大,直径0.25cm,对光反应灵敏,T 37.6℃,P 52 次/分,R 18次/分,BP134/92mmHg,右侧枕后头皮挫伤,4cm×4cm瘀斑,右耳及双鼻流血,胸腔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感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入院后予补液抗炎止血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者无高血压病史。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 4.87×1012 /L,HB138g/L,WBC10.2×109/L,中性粒细胞82.9%。 凝血功能检查:PT12.9秒,APTT27.4秒,TT16.4秒,INR0.95。 急诊床边B超检查:胸腔无出血,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脑挫伤,右侧膜外少量出血。 医疗诊断: 1.脑挫伤; 2.硬膜外血肿; 3.颅底骨折。

情景1 入院护理 问题1 如何评估该患者病情? 1.评估患者的健康史: (1)车祸致伤有短暂的昏迷史; (2)无高血压病史; (3)感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 2.护理体检: (1)T 37.6℃,P 52 次/分,R18次/分,BP134/92mmHg; (2)右侧枕后头皮挫伤,右耳及双鼻流血; 3.观察心电监护情况; 4.配合医生做好进一步检查。 问题2 针对该患者病情,目前需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绝对卧床休息,取右侧头高卧位; 3.予氧气吸入2~4L/min,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脑缺氧,缓解疼痛; 4.注意头痛呕吐情况,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并观察脱水的效果; 6.暂禁食; 7.动态CT检查,必要时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8.保持大便通畅。 问题3 就患者的脑脊液耳漏、鼻漏,该如何处理?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取头高位(30°~60°),宜患侧卧位; 3.脑脊液鼻漏耳漏者严禁堵塞鼻腔和耳道,不可用水冲洗或注入药物,局部保持清洁,用消毒酒精棉球洗外耳及外耳道;

急性颅脑损伤

FIGUIi£ 1 MONfKMCflUE DOCTRINE 四、 分类 1. 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 2. 按受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3. 按严重程度分级 (1) .轻型:GCS 13-15,昏迷时间<20m (2) .中型:GCS 9-12,昏迷时间 20m-6h (3) .重型:GCS 3-8,昏迷时间>6h 五、 对多发性创伤病人的分诊和处理 (一)对合并轻中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如留观或住院,在受伤后 24h 内禁食,禁用镇静药, 禁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慎用镇痛药。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请专科会诊: 1. 嗜睡(每2小时叫醒病人一次) 2. 恶心、呕吐 、简介 、解剖 Cemtcirivt t?ue A|WWiiiWit — L$?? fliwkiF tdvfUf Pcnc^ahum . \ larenil tak* 急性颅脑创伤 Anadifl?i吹H (mm Mflil

3. 抽搐、痉挛 4. 耳、鼻渗血、渗液 5. 头痛加剧 6. 肢体乏力或麻木 7. 意识错乱或行为异常 8. 瞳孔不对称、眼球运动异常、复视或者其他视觉异常 9. 脉搏太快或者太慢,呼吸节律异常。 (二)对合并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必须优先初评和分诊 1. 所有昏迷的脑损伤患者应该一抵达急诊室就进行复苏(ABCDEs ) 2. 一旦血压恢复正常,马上行神经系统初评(GCD 和瞳孔对光反射)如果血压无法恢复正常,仍 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同时记录低血压状态。 3. 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仍然<100mmHg ,必须优先查找低血压的原因,神经系统检 查推后。可以在急诊室行诊断性腹腔灌洗(DPL ),腹部超声,或者送手术室行急诊剖腹探查。探查术后再进行头部CT 检查。如果有临床证据显示有颅内占位,可以在开腹术的同时进行诊断性颅骨钻孔术或者开颅术。 4. 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 而且出现颅内占位的体征(如单侧瞳孔散大,肢体 运动不对称),则优先进行头部CT 检查。DPL 和超声检查可以在急诊室、CT 室或者手术室再进行。 5. 对于临界性病例,即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 ,但仅能勉强维持血压的病例,则首选头 部CT 检查,再送病人行开腹探查术或者开胸术。 六.脑损伤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所有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血容量、维持正常平均动脉压、恢复正常供氧和二氧化碳分压,达到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灌注的目的。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在60-70mmHg 可以改善脑血流。 1. 静脉补液:行复苏时必须进行静脉补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低血压十分有害,但纠正低血压同时 要注意不能补液过多。禁用低渗液。由于高血糖会使脑损伤进一步恶化,所以建议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术。低钠可以导致脑水肿,故须严密监测血钠浓度。 2. 过度换气:正常的CO2 分压对大部分病人有利,最好维持PaCO2 在35mmHg 以上。过度换气仅能有限适度采用,对于急性恶化的患者,可以短暂地将PaCO2 降到25-30mmHg (4 kPa)。长时间过度换气可以引起脑血管收缩,导致脑缺血。 3. 甘露醇:1g/Kg 在5 分钟内快速滴入。禁用于低血容量病人。不支持无颅内高压的病人预防性 使用甘露醇。 4. 速尿:仅与甘露醇联用降低颅内压。0.3-0.5mg/Kg 。 5. 激素:不建议。 6. 巴比妥盐:可用于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由于可以引起低血压,不建议在急性复苏阶段采用。 7. 抗惊厥药:外伤后癫痫发生率在闭合性颅脑损伤入院患者为5%,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为15%。有双盲实验显示苯妥英(大伦丁)可以减少外伤后第一周的癫痫发生率。在急性期成人起始剂量250mg 缓慢静注(<50mg/m ),100mg/8h 维持(缓慢)。II-III 度房室阻滞、窦房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人,乙内酰脲药物过敏史、盎司综合征患者禁用。老人、肝功能受损者慎用。 8. 颅内压监测 (二)手术治疗 1. 开颅血肿清除术

急性颅脑损伤的术中急救与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的术中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5-09-16T11:06:17.6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张凤琼 [导读] 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楚雄 651300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疾病,颅脑损伤的病情较为复杂多变,而且发病比较急,病情较为危重. 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楚雄 651300 摘要:目的:对急性颅脑损的术中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急救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一般资料、急救措施、护理措施以及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成功并治愈出院41例,成功率为97.62%,其中1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死亡率为2.38%。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与严密、细致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值得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术中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疾病,颅脑损伤的病情较为复杂多变,而且发病比较急,病情较为危重,临床症状表现也各有不同[1]。其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更为危重,并时常伴有其他器官、组织的复合伤,使得术中急救与护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如果术中急救不及时或者护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急性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伤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科对急性颅脑损伤进行及时的术中急救,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急救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0-63岁之间,平均年(41.5±4.3)岁,男女比例为23:19。42例患者的脑损伤均为复合伤。其中坠落损伤8例、交通事故伤17例、撞击损伤6例、钝器伤2例、打架斗殴伤5例、其他损伤4例。患者的就诊时间在受伤后的30min-24h之内,入院时昏迷的有28例。 1.2方法 1.2.1术中急救 在进行术中急救过程中,首先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脉搏、意识以及呼吸情况,并进行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施救措施。其次,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及氧气的供给。并协助麻醉医师准备气管插管,如有窒息者或者呼吸道阻塞者立即行气管切开。置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者侧卧,并将床头抬高15至30度,以方便分泌物的流出,以及减轻患者头部出血及脑水肿症状。此外,及时用静脉留置针建立起静脉输液的通道,以便及时进行输液以及术中输血。 1.2.2护理措施 在常规护理如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病情监测等基础上再使用以下护理措施进行相应的护理:(1)呼吸道护理。入室后迅速用吸引器吸尽口、咽、鼻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放置口咽通气道或喉罩,吸氧。如果患出现呼吸困难、血氧的饱和度不断下降或者低氧血症的现象,可将患者的气管切开,以帮助患者呼吸及吸氧。 (2)进行有效的高热护理。重型的急性颅脑损伤会引发高热,高热会加重患者的脑水肿及缺氧现象。在护理的时候要将患者的体温尽量控制在38℃之下,并采用五点冰敷及冰帽等进行降温及脑细胞的保护,以避免患者出现高热的情况,从而使患者更快的恢复。 (3)体位护理。根据血肿部位及手术需要安置患者体位。用头圈或头架稳妥固定头颅,充分暴露手术切口,对侧卧患者躯干、四肢必须垫好软垫,并系好约束带,防止压疮及坠床意外发生,进而使患者得以较好的恢复。 (4)对患者的血压、意识以及瞳孔的变化、脉搏等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如果患者双侧的瞳孔出现不等大、血压持续升高、对光的反映较为迟钝或者消失、呼吸不规律等异常情况,相关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及时的抢救,从而保证护理的质量,减轻急性颅脑损伤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 2.结果 经术中急救及护理后,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急救成功并治愈出院41例,成功率为97.62%,其中1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死亡率为 2.38%。 3.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突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及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恢复健康,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进行急性颅脑损伤护理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并对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以及瞳孔等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意识是评估患者颅脑损伤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越深,说明患者的颅脑损伤越严重[3]。所以,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术中急救的工作,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术中急救,并对患者实施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从急救的成功率为97.62%,死亡率就为2.38%就可以得到证实。由于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比较严重,病情的变化很快,死亡率及伤残率也较高,因此急救及护理的难度都比较大,为了更好的进行救治,相关医护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以便采取各种合理的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性命。在进行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控患者瞳孔的变化、患者的意识情况,可以有效地判定患者脑组织的病变情况;保证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阻塞、吸入性肺炎的几率。此外,对患者进行高热及体位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对患者脑组织的伤害,进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及时的术中急救和科学的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护理的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还能减少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与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急性颅脑损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颅脑创伤 一、简介 二、解剖 三.生理 四、分类 1. 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 2. 按受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3. 按严重程度分级 (1). 轻型:GCS 13-15,昏迷时间<20m (2). 中型:GCS 9-12,昏迷时间20m-6h (3). 重型:GCS 3-8,昏迷时间>6h 五、对多发性创伤病人的分诊和处理 (一)对合并轻中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如留观或住院,在受伤后24h内禁食,禁用镇静药,禁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慎用镇痛药。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请专科会诊: 1.嗜睡(每2小时叫醒病人一次) 2.恶心、呕吐 3.抽搐、痉挛 4.耳、鼻渗血、渗液 5.头痛加剧 6.肢体乏力或麻木 7.意识错乱或行为异常 8.瞳孔不对称、眼球运动异常、复视或者其他视觉异常 9.脉搏太快或者太慢,呼吸节律异常。 (二)对合并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必须优先初评和分诊 1.所有昏迷的脑损伤患者应该一抵达急诊室就进行复苏(ABCDEs) 2.一旦血压恢复正常,马上行神经系统初评(GCD和瞳孔对光反射) 如果血压无法恢复正常,仍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同时记录低血压状态。 3.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仍然<100mmHg,必须优先查找低血压的原因,神经 系统检查推后。可以在急诊室行诊断性腹腔灌洗(DPL),腹部超声,或者送手术室行急诊剖腹探查。探查术后再进行头部CT检查。如果有临床证据显示有颅内占位,可以在开腹术的同时进行诊断性颅骨钻孔术或者开颅术。 4.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而且出现颅内占位的体征(如单侧瞳孔散 大,肢体运动不对称),则优先进行头部CT检查。DPL和超声检查可以在急诊室、CT 室或者手术室再进行。 5.对于临界性病例,即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但仅能勉强维持血压的病例,则 首选头部CT检查,再送病人行开腹探查术或者开胸术。 六.脑损伤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所有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血容量、维持正常平均动脉压、恢复正常供氧和二氧化碳分压,达到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灌注的目的。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在60-70mmHg可以改善脑血流。 1.静脉补液:行复苏时必须进行静脉补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低血压十分有害,但纠正低 血压同时要注意不能补液过多。禁用低渗液。由于高血糖会使脑损伤进一步恶化,所以建议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术。低钠可以导致脑水肿,故须严密监测血钠浓度。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 一、定义: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按受伤部位分为颅和脑两部分,颅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指颅脑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脑脊液。按发病急绥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临床上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裂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脑血肿等。受伤后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意识、思维感觉的障碍。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 一、心理指导: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多呈昏迷状态,有的甚至长期昏迷,一般都由家属及护理人员观察病情变化,而清醒病人意识的伤害,疼痛的刺激及伤后可能导致的伤残甚至死亡的威胁,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应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励,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恢复期病人因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常因此而焦虑、抑郁、烦燥、应安慰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健康的心理状况,积极加强功能锻练。 二、饮食指导:持续昏迷后24小时应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的供给,鼻饲流质时应少量多餐,每次鼻饲量宜200毫升为宜,宜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丰富的饮食,鼻饲前应证实胃管确是在胃内,避免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伤后

清醒病人应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损伤的修复。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暂禁食,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如有恶心呕吐,应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三、康复期的护理:颅脑损伤病人恢复期应尽量减少脑力活动,少思考问题不阅读长篇读物,少看刺激性电影、电视节目,可适当听些轻音乐,以绥解紧张情绪,,对头痛、失眠较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员下酌情服用镇静剂及镇静催眠药物,恢复病人常有头痛、恶心、耳呜、失眠等症状,一般在数周至数月逐渐消失,但如存在长期头昏、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且超过3~6个月仍无好转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四、功能锻炼: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颅脑损伤的病人有重要的意义,肢体瘫痪疾病功能康复训练,注意由小关节到大关节,先轻后重,由被动到主动,由近心端及远心端,先下肢后上肢,循序渐进。早期先在床上锻炼,以后逐渐离床,随后锻炼行走。平时多饮水,注意防止泌尿系感染。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颅脑创伤处理原则

颅脑创伤处理原则 一、颅脑创伤的处理步骤和方法 了解重点伤情,系统、简要地检查伤者全身情况,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病症,迅速脱离现场,转送医院。对严重脑创伤患者来讲,伤后一小时是抢救治疗的黄金时段。因此,颅脑损伤患者现场抢救是否及时正确,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一)首先处理窒息和出血 对于伤后立即昏迷、意识不清的患者,要注意两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 (二)急诊室神经外科的专科处理 脑是神经中枢,脑组织最脆弱,难再生修复。颅脑损伤易造成伤员死亡、留下残疾。颅脑损伤死亡原因主要是: 颅内出血、脑挫裂伤,这两者相互关联,均会发展形成脑疝。脑疝形成2~3小时则可造成伤员致残,时间越长,抢救成功的机会越少,脑疝超过6小时的,救活的机会渺茫。脑出血的疗效优于脑挫裂伤,而脑出血中的硬膜外血肿疗效最佳,抢救及时可完全恢复。 医院急诊室的医护人员要及时果断地处理病情,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给患者做头颅CT检查,以确定颅脑受伤的情况,同时立即与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最大限度地保证脑功能恢复。对于颅脑损伤治疗越及时,患者预后越理想。医生在治疗颅脑外伤的同时,要注意检查患者全身的伤势情况,综合处理先联系做头颅CT扫描,出现脑疝的要立即在急诊室做术前准备。有实力的医院可在急诊科设置手术室,颅脑损伤手术做完后,然后再将伤员送回神经外科做进一步的治疗。 二、治疗原则

(一)病人的分类处理 1.伤情分类根据伤情和就诊时的情况,可按伤情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分别处理: (1)紧急抢救伤情急重的闭合性头伤,持续昏迷或曾清醒再昏迷,GCS3~5分,颅内压增高,一侧瞳孔散大或对侧也开始扩大,生命体征改变明显,情况危急来不及作进一步检查,应根据受伤机理和临床特点定位,直接钻孔探查,行开颅手术抢救;若属脑干原发损伤、去脑强直、瞳孔时大时小、高热、生命体征紊乱,但无颅内高压时,则应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冬眠降温、过度换气、脱水、激素及颅压监护等非手术处理。 (2)准备手术伤情严重,昏迷超过6小时或再昏迷,GCS 6~8分,生命体征提示有颅内压增高改变,应立即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扫描等,明确定位,安排急症手术;若经辅助检查并未发现颅内血肿,则给予非手术治疗,放置颅内压监护及12~24小时定时复查CT;若属开放性颅脑损伤则应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准备手术清创。 (3)住院观察伤情较重,昏迷时间20分钟至6小时之间,GCS 9~12分,有阳性或可疑的神经系统体征,生命体征轻度改变,辅助检查有局限性脑挫伤未见血肿,应收入院观察,必要时复查CT,或有颅内压升高表现时行颅内压监护。 (4)急诊室观察伤情较轻,昏迷时间在20分钟以内,GCS13~15分,神经系统检查阴性,生命体征基本稳定,辅助检查亦无明显阳性发现时,应留急症室观察4~6小时;若病情加重即收入院作进一步检查或观察;若病情稳定或好转,则可嘱其返家休息,但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即遵嘱返院复诊: ①头疼、呕吐加剧。②意识再障碍。③躁动不安。④瞳孔不等大。 ⑤呼吸抑制。⑥缓脉。⑦肢体出现瘫痪。⑧失语。⑨癫痫发作。⑩精神异常。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救治病人生命,纠正或保存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颅脑损伤手术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损伤伴颅内血

颅脑损伤病人护理

第五章原发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护理 1脑挫裂伤的护理评估 (1)呼吸道有无血液、呕吐物、分泌物、异物阻塞或舌跟后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 (2)受伤局部有无口鼻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漏发生,眼眶有无皮下淤血,眼球是否突出搏动。山口的大小和出血量的多少,以判断损伤类型,是否有开放性颅脑损伤或颅底骨折。(3)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病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损伤程度和范围直接相关;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意识的判断方法有传统分级法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两种。 (4)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的动态改变亦能提示损伤程度和预后,人工监测通常依次测定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评估时避免因刺激引起躁动而影响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5)神经系统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包括瞳孔、肢体运动和锥体束征,对颅脑损伤有定位意义和重要临床意义。评估是要注意病人有无瞳孔异常改变,包括瞳孔的形状大小间接和直接对光反应,并比较,以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同时需了解是否用过影响瞳孔变化的药(6)颅内压增高征:评评估病人有无两慢一高(脉搏﹑呼吸慢血压高,即cushing征),是单项发生变化,还是多项同时发生变化,颅内压急性增高时

可出现典型的cushing征。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否出现剧烈头痛或烦躁不安等。若出现,可能为颅内压增高或脑疝预兆,尤其是躁动时无相应脉搏增快,可能已有脑疝存在。与进食无关的频繁呕吐,呈喷射状多为颅内压高引起。上后有无头痛呕吐抽搐,有无视盘水肿等颅压增高表现,症状是否进行性加重。 (7)有无其他合并伤。 (8)个人史评估: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受伤情况、入院方式﹑疾病史、用药史。 (9)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费用支付,病人的个性特征,有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10)辅助检查。 2 脑挫裂伤的护理问题 (1)意识模糊—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意识不清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4)有费用综合症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感染、昏迷、癫痫发作、应急性溃疡。(6)个人能力缺陷。 3 脑挫裂伤急救期的护理措施 (1)解除呼吸道梗阻,防止误吸:应置病人于侧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颌开放气道,用手抠或吸引器清除分泌物、呕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