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c17094548.html,

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张艳孟浩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恰哈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积极推进组织、服务、资源下沉,依托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打牢基层基础,以党群联动实现

“三治融合”,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全面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推进了乡村振兴工作。

关键词:基层治理;三治融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一、夯实基础强堡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恰哈乡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

选派乡机关干部、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到村任职,及时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建立“1+1+5”长效工作机制(即,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与1名村干部、5名党员结对帮带),采取“乡包联领导领着干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干”的“培帮带模式,全面提升村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抓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切实解决基层干部能力差、素质低的问题。深入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自豪感、荣誉感。全面推行“双培双带”工程,以党群共建产业、党员带头创业为裁人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了主角。以“星级化”创建工作为抓手,指导落实规范“三会一课”“四议两

公开”、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推进“一事一议”,有效促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班子齐了、阵地强了,干部的干劲足了、群众的满意率高了,走在恰哈乡的大街小巷,听到的最多的话是“党的政策亚克西、党的干部亚克西”。

二、党群联动聚合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健全自治、法治、德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社会共同协作,党群联动“三治融合”,做到治理为了群众、治理依靠群众、治理成果由群众共享,这样才能使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取得实效。”针对如何搭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问题,恰哈乡党委书记王关朝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增强基层民主自治能力

加强新时代乡村治理,实现基层治理新格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c17094548.html, 加强新时代乡村治理,实现基层治理新格局作者:范方 来源:《新丝路(下旬)》2020年第02期 摘要:中共19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我国广大乡村是构成社会基层的重要组成。本文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阐述了加强乡村治理的新时代意义;加强乡村治理的优化方向;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乡村治理;基层治理;实施路径;新格局 中共19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如何理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它对于未来的乡村治理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乡村是我国基层自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乡村治理,逐渐暴露出如下问题。 1.乡镇政府与自治组织职责不清 1998年公布实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只是概括性的解释乡政府支持引导村委会工作,根据当地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有效引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未对两者的关系和职能权限做出具体界限划分,村委会在哪些领域自主决策管理,哪些需要由乡政府指导支持。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自己的主体性和灵活性,在村里的具体事务决策管理上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的效率堪忧,农民参与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没有相关的制度法律保障农民有效参与。 2.民主理念不够普及 “四项民主”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一是民主选举不规范。选举中存在拉票贿选,请客送礼,利用宗族势力操控选举,培养亲信。选举过程中乡镇不恰当的干预。有时由于村两委班子较弱,乡镇直接派机关干部担任村主任,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二是民主决策不科学。目前,村民自治过程主要是通过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在涉及绝大数人利益的时候,如征地拆迁、低保评定,必须召开村民大会商议再做决策,但常常出现暗箱操作的问题,引起群众不满。三是民主管理不扎实,由于村民民主意识薄弱,管理主体缺失,在未涉及自身利益时,一般采取睁只眼闭只眼、不参与的态度。四是民主监督不力。

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程

“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程” 实施方案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按照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我区科普工作实际,制定“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将科普工作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对标中国科协科普工作要点,以“扶贫、扶智、扶技”为重点,结合我区科普工作实际,通过整合优化各类基层科普资源和项目,组织实施“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充分调动全区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入服务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为基层培训大批掌握脱贫产业适用技术、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农民和农技骨干,做强做大基层农技组织,辐射带动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完善一批规范化标准化基层科普设施,扎实推进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作出新贡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培训活动 将自治区科协组织实施的“五个一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工程”“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培训活动”等各项基层农技培训活动进行整合,统一冠名为“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培训活动”。各市、县(市、区)科协在实施各项基层农技培训活动时,原则上与自治区科协保持一致,进一步突出基层科普工作的精准性和统一性,重点组织高层次科技专家参与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精准扶贫培训。 目标任务:计划2018年组织全区科协组织培训基层农民15万人次。其中,自治区科协组织一次200人规模、以全区基层农技协领办人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组织不少于5次高层次专家参与的“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培训活动”。 (二)建设一支“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专家队伍 以我区各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专家团”为基础,进一步扩大补充人员,组建“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专家团。通过主动对接专家团的人才和项目资源,将我区贫困地区的扶贫产业科技需求与专家和项目进行精准对接、匹配,及时为专家和项目在贫困地区落地创造快捷、便利条件,促进我区扶贫产业深层次科技难题的解决,有效助力我区产业扶贫

农村土地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曾经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潜能,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农村面貌。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化和减少,农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产出低效化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并逐步滞后于现代农业的要求,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坎。近年来围绕落实农业农村改革部署,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经营体制的方式,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及难题 街道村地处街道北面,距离城区2.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9户,农业人口1781人,现有耕地面积1947亩,人均耕地约1.09亩。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将耕地分级搭配,整田整土划割为若干小块分到农户,导致每家每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零散分布。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留守农户”接手耕种承包地,使地块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组其中一户农民3.5亩旱地被划分成10余块,最小的一块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一是难以进行机械作业,耕作效率低;二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五是对外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协商一致;六是地块分割产生了较多不能耕作的边界,浪费了耕地资源。围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通过承包权入股、土地预流转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耕地的“团聚”和适度规模经营,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益也相应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构想 在村调研发现,虽然群众意识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种弊端,也有将土地“集零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具体路径,缺乏组织者。如农户间相互可以进行土地调换,但各怀心思,效果有限;外部业主整体流转集约经营因农户意见不一难以达成。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试点的构想:以生产社为单位,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农户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对农田进行集中整理,引进专合社、龙头企业进行成片经营。在具体探索过程中,我们分别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经营试点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流转协议》等,组织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动员并与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情况下,以书面协议形式,每户农民将所有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所在村民小组,村民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金题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 热点直击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11月,领袖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2018年,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意在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2018年,“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中国农民丰收节”“全面小康”“农村电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业品牌推进年”“农业文化遗产”“乡风文明”等成为中央农村政策的关键词。 ②领袖在多个场合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在故乡的沃土上施展才华、挥洒汗水;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服务乡亲、无怨无悔。2018年有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 ③领袖不到16岁插队到梁家河,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情谊。他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的是系统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等多种发展要素的耦合格局。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肩负着为人口集聚、产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基于影响乡村发展的关键要素阐释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的内涵及其互馈关系,剖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的区域实施路径。最后,就未来乡村振兴视角下土地整治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与讨论。 标签:土地整治;乡村振兴;农村 农村的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首要步骤、关键步骤,是站在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规划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是广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达到小康生活水平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的基础上引领农村进一步发展。土地整治要围绕此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拓展,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构建美丽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乡村振兴的内涵 乡村地域系统是由多种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综合多维性和动态演变性的开放系统。人口、土地和产业是影响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131。其中,人口作为乡村地区的发展主体,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生产和生活活动为乡村地区创造经济、社会及生态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土地资源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着提供资源支撑的基础性作用,以其多功能性发挥着保障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需求的多元价值,土地资源禀赋作为区域发展的本底因素,也催生了不同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通过利用土地资源和吸纳人口就业将乡村人口与土地有机结合,构成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产业结构的优劣影响着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生产决策,甚至决定着乡村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人口一土地一产业”的内在耦合助推“资源一资本一资产”的集成是培育发展动能、增强乡村活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2.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乡村振兴方法 2.1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利用新理念和新的发展思维来实现土地综合整治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即用改革的方法推动土地结构的调整,矫正土地资源在农村发展中的配置扭曲,扩大有效地土地供给,不断对土地资源和引入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不断利用新的发展理念来挖掘自身的土地资源优势,既要实现土地总量的优化,也要从土地资源用途、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资源开发技术提升等方面实现质的优化,借助资源整合包括自身资源的利用以及引入社会资本等资源整合为契机来推动土地综合整治,补足“三农”中存在的短板,特别是资金短板、技术

2018届湛江二模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A 2018届湛江二模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2.环境负外部性是指污染者自身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对称造成了社会损失。通过开征环境保护税可以有效地矫正环境负外部性。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用S 、D 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能够正确反映征收环境保护税对煤炭行业影响的是 1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指因政府的各种制度工具所带来的成本,包括税费、融资成本、交易成本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传导预期是 A .“营业税改增值税”全面试点—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 B .下调银行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C .降低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比例—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D .适当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 14.2017年11月9日,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按照10%的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这一举措 ①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有利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代际公平 ③更好地体现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④能够为被保险人提供最大程度经济保障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15.近年停车难已经成为很多城市治理的新顽疾。据统计,我国停车场、停车位缺失率达到50%,同时停车场、停车位的使用率也仅是50%左右。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需要 ①加大立体停车场的建设力度 ②严惩机动车乱停乱放的行为 ③开发智能停车管理信息系统 ④适当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用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记住乡愁,守望相助”,某村外出务工村民,依法申请成立“村联合基金会”,以自愿形式筹集资金,奖励本村优秀学子、慰问80岁以上老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村委会及广大村民的赞许和拥护。据此可判断 ①当地村民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②当地村委会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 ③返乡村民积极参与本村公益活动 ④当地乡贤反哺家乡、回报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7.2018年全国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代表委员们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B C D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研究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研究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长远战略部署,为农村土 地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文献归纳法、 理论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研究表明,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复合功能弱化,联动效应不足;生态保护意识较弱,破坏乡村乡风文明;理论研究不足,整治模式固化。并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打造生 态宜居环境;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等建议。 关键字:土地整治;农村;乡村振兴 1 引言 随着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不断增加及农村各方面问题的不断凸显,乡村振兴 战略被提上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而土地整治作为促进农村发展、推进城乡统筹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程度[1]。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土地整治的要求,提出农村土地整 治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期为推动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2 乡村振兴对农村土地整治的要求 2.1 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助力产业兴旺,实现乡村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2],因此,在农村土地整治中既 可根据各乡村当地的独特景观、历史文化等开展整治工作,发展乡村旅游,推动 相关产业发展,也可利用农田整治后集中连片的耕地资源,运用高科技农业生产 技术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从而推动农村各类产业的发展,实现 产业兴旺、融合。 2.2 强化生态效益,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是生态宜居[3],强调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农村土地整治 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乡村道路建设、交通设施、水利、污水处理、 垃圾收集、改厕等方面对乡村面貌进行整改,将“山、水、林、田、湖、草”等土 地整治重要要素有机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2.3 加强文化建设,助力乡村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开展土地整治活动过程中,通过完 善农村的基础、环境和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文化传统,打造具有优良乡风文明的山水田 园农村,助力乡村乡风建设。 2.4 促进上下联动等政策的落地,助力乡村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在此任务的要求下,农村土地整治开展过 程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土地整治机构应积极组织项目实施管理任务,制定行 之有效的政策,如上下联动政策[4]等,减少土地整治项目开展的阻力,推进项目 顺利实施,助力乡村治理有效。 3 传统农村土地整治的问题 3.1 复合功能弱化,联动效应不足 传统农村土地整治更强调单一功能,而忽视复合功能,如在整治过程中以增 加耕地面积为目标,重视生产功能,忽略土地生态功能。此外,农村土地整治注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 摘要: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乡村土地整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的土地 整治主要是对农村土地重新组织的土地整理及对有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土地的利用,是农村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分析土地整治发 展现状,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理念,阐述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担任的角色。 关键词:土地整治;乡村振兴;农村 引言 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激活这个宝贵的要素资源,唤 醒沉睡的土地对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乡村振兴目标至关重要。农村土地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土地政策,在优化村 庄布局、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乡村振兴的内涵 乡村地域系统是由多种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综合多维性和动态演变性 的开放系统。人口、土地和产业是影响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3]。其中, 人口作为乡村地区的发展主体,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生产和 生活活动为乡村地区创造经济、社会及生态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 土地资源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着提供资源支撑的基础性作用,以其多功能性发挥着 保障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需求的多元价值,土地资源禀赋作为区域发 展的本底因素,也催生了不同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通过利用土地资源 和吸纳人口就业将乡村人口与土地有机结合,构成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产 业结构的优劣影响着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生产决策,甚至决定着乡村 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人口—土地—产业”的内在耦合助推“资源— 资本—资产”的集成是培育发展动能、增强乡村活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2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担任的角色 2.1土地整治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在政府投资为主的土地整治背景下,乡村振兴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和 谐的前提下进行,绿色、生态理念将贯穿于整治的全部流程和环节,为我国农村 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的土地整治主要是将农村闲置的土地、宅 基地进行重新规整利用,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地形、气候、水源等进行相应的整改,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①增加农村硬化道路覆盖率。利用原有的路基进行乡村公路的修建,对道路进行相应扩宽或者改道,实现交通便利的户户通工程,便于后续整治的进行以及为产业和农村相结合提供有利条件。②兴修水利工程,加强蓄水能力,提高用水效率。水是万物之源,一切农作物的生产都离不开水的 灌溉。兴修水利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生产力。③因地制宜,在绿色生态前提下实现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利用地方特色实行旅游、种植产业 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引入新技术对原有不能用作生产的酸、碱、沙、沼 等土地进行改良,加大农村土地的利用面积,促进产业兴旺发展。 2.2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借助资源整合来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从而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利用新 理念和新的发展思维来实现土地综合整治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契机,即用改革的方法推动土地结构的调整,矫正土地资源在农村发展中 的配置扭曲,扩大有效地土地供给,不断对土地资源和引入资本进行优化配置,

现代农村治理体制的构建

现代农村治理体制的构建 吴理财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我国乡村治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治理朝着多元治理、间接治理和依据法律/契约治理方向发展。“县政、乡派、村治”是符合后税费时代农村治理需要的一种较好的制度选择。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农村基层政府无论如何改革,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是转变政府职能,主动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农民和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一、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结构 对于农村税费改革和随之进行的乡镇改革,许多人都是从“减负/减人”“增效”角度进行分析的;很显然,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往往很难看出这两项改革所具有的深刻意义。一旦转换一个视角,例如从“治理”的视角来看,或许我们会发现这两项改革对中国农村政治、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然而,即便是从“治理”这个维度来考察,也可能因为研究者关切点的不同而得出迥乎相异的评判。例如,对于农村税费改革这种“税费合并、摊税入亩”式改革,有学者就引用钱穆先生这样一句话表达了他对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某种担忧:“这样一来,变成只有土地与政府发生了直接关系,人口与政府却像没有直接关系了。一个国民,只要没有田地,不应科举考试,不犯政府法令,甚至他终身可以与国家不发生丝毫直接关系,这又岂是中国政治上历来看重轻摇薄赋制的理想者所预期而衷心赞成的呢?”另有学者则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各项近代化/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都依赖于向农民收费、征税来解决原始资本问题,正是由于这种收费、征税,导致了基层社会“官”“民”的对立和“草根”社会“吏治”的劣化,从而加剧了中国农民问题的恶化和中国乡村社会的落后;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发展内涵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发展内涵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土地整治工程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工程措施 之一,其整治内涵在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工程作用机制,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土地整治工程由传统的耕地增量转变为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进行产业融合,协调一、二、三产业进行综合土地整治转变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整治;发展内涵;产业融合 0引言 根据中共十九大报告,树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当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空心化、老弱化的现象,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土地闲置。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善城乡发展 不协调,协调城乡关系的战略构想,其目的是不断改善乡村发展水平,提高乡村 环境建设,实现乡村经济文化生活的整体提升。而土地整治工程作为改善农村农 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活动之一,其工程内涵也发生着转变,本文正是探讨在乡村振 兴战略背景下土地整治工程的发展内涵。 1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内涵转变 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在70年代就已经开始,工程主要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水平,其整治类型主要侧重农业土地整治,通过40多年的工程实践,土地整治工 程的内涵在发生着拓展和延伸。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土地整治工程逐渐转变为 土地的复耕开发。其整治范围有所扩大,但仍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2000年后土地整治活动逐渐转变为综合性的土地整治工程,其整治对象不仅包含于耕地数量 的增加,也包括耕地质量的提升及环境的改善。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土地整治工程作为农业重要的提升渠道之一,其内涵也发生发展和转变。 1.1更加侧重全面建设 土地整治工程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工程整治目标从单一的 增加耕地面积转变为促进农业生产,改善乡村建设,优化生态保护等全方位的建设,逐渐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的 建设 1.2逐渐注重以人为本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土地整治工程以提高乡村生活生产水平,促进农 民生活富裕,为农民服务,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因此土地工程整治以原来的以地 为本,转变为以农民切身利益为出发点,落实以人为本,保障农民权益,改善农 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1.3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土地整治工程将由原来的单一农业作 为整治范围,转变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因此要求土地整治工作, 不仅关注于农业生产,同时也应提高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推进乡村工商服务 业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旅游特色观光,协调当地发展特色进行相应产业调 整和转变。 1.4注重区域统筹 土地整治工程同时打破原来的单个项目作为整治对象的固化思维而转变为全 面的全域的规划与设计统筹建设,依据整治地区的实际条件,统筹土地整治项目,

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12期(总第464期)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落脚点。新形势下乡村治理在不断取得进步,乡村党建基础正在不断夯实。近几年来,乡党委以党建统领为导向,牵住“牛鼻子”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极大程度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程度。但是,根据目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来看,基础工作不好做、难做与落实不彻底,思想认识不到位与党建服务不到家导致整体服务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新形势下要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关键是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让“政绩”与发展实绩真正统一起来,实现党建强、乡村发展强的目标。 1?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阵地 完善党建责任体系。要发挥好党建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就必须完善党建责任体系,以党建为突破口压实政治引领责任。以区委为核心,确立各村红色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红色三乡工程发展,让区、街乡、村联合起来,让三级党组织形成合力、上下联动,压实党建责任,建立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以严格的标准来检查落实党建工作任务,通过考核来追责问责,确保党建政治引领作用。 打造党建工作样板。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乡村治理中的党建工作问题以及人员问题,通过调查摸底和调研活动,找准党建工作症结,明确以党建助推乡村治理,引领乡村振兴的党建样板建设,从而总结做法和经验,明确乡村治理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党建工作指导思想、实现路径以及保障措施等。再者,将党建助推乡村治理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成果总结应用起来,打造组织文明村、星光村,通过党建工作样板来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为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党建工作样板。 完善制度保障。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建立责任清单和项目清单,严格对照项目清单抓好乡村治理与党建项目管理工作,通过过程管控与全程督办落实党建工作。同时,要整合乡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狠抓试点示范,为推动党建工作和乡村治理重点任务落地生根创造条件。再者,要完善考评制度,将党建工作和乡村治理推进情况纳入考评范畴,压实村书记党建工作责任,让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激励联系起来,倒逼书记履行好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同时,可以开展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基层党组织互评、互比、互学、互促活动激发党建工作活力,确保党支部工作往前沿基层落实,为创建乡风文明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2?汇聚党建力量筑牢服务高地 以党建为统领发挥好区街合力。要整合区街资源,汇聚区街两级力量,在保证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助推乡村治理。要加强区领导作用,建立区街党组织与党员联系制度,让区领导与一个街乡保持着密切联系,积极打造“红色三乡”示范村,带动党员示范户发展,并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积极引进产业项目和回乡能人,以党建带动组织振兴,实现组织振兴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的共频共振。 以党建为统领发挥好村企合力。要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企业链上,让党建工作在村企建设方面发力。整合区域产业资源,按照产业相近原则联合组建一定区域范围的综合党委,由各村党组织书记支持指导,从产业企业中选任副书记,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真正实现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功能,从而进一步整合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资源,让企业资金、科技等资源与党组织优势连接起来,让党组织为企业发展服好务,实现乡村振兴中企业与党组织的互利双赢。 以党建为统领发挥好部门合力。要整合乡村各个部门资源,让各个部门联结起来开展党建工作,形成乡村治理“推力”。要找准党建工作“痛点”,精准对接乡村治理要求和群众需求,让基层党组织提供优良“红色代办”服务。要以党员干部为依托,让群众坚信有困难有需求就认准党员干部,让相关部门合作交流,设立党员干部先锋岗,划分党员干部责任区,为乡村治理和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跑腿引路。进一步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发挥好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让基层党组织与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紧密联系,为企业、群众服务提供平台。同时,要落实好党群干群“直通车”制度,确保党群干群之间信息、诉求与服务都步入直通车,畅通群众信息反馈渠道,为基层党组织精准发力提供条件。 3?加强领头雁示范筑牢人才高地 加强领头雁培养。选齐配强党员干部,集聚用好党员干部,将其培养成为党建工作和乡村发展的带头人和领头雁,为乡村治理提供人才保障。要准确把握村“两委”人选要求,以换届为契机让能者居上。要积极挖掘任用回乡“能人”,让他们在乡村发展重担上承担起村干部职务。当然,这就需要党组织深入基层,与群众建立密切的沟通关系,积极挖掘发现党性素养高、责任担当意识强、懂农业、爱农村的青年农民、返乡创业大学生、回乡能人等,将其发展成为优秀党员,为村两委干部(下转213页)? 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蔡?杰 (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委党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100)[摘 要]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推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根据目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 况来看,基础工作不好做、难做与落实不彻底,思想认识不到位与党建服务不到家导致整体服务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在农村精英流失、空壳化背景下,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加强乡村治理,要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阵地,汇聚党建 力量筑牢服务高地,加强领头雁建设筑牢人才高地,并坚持四治结合筑牢治理平台。 [关键词]党建;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8 -211-

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宁乡筑梦实践联盟(国会青年)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新要求。为扎实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近期,我校联合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八所高校学生组织成立宁乡筑梦实践联盟,以“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贫困村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对接政府、走访农户、召集乡村干部、参观企业等方式,广泛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调研整体概况 (一)宁乡筑梦实践联盟概况 宁乡筑梦实践联盟由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发起,联合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八所高校学生组织以“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专题调研。该联盟总人数多达40人,且有30人为各高校学生组织骨干。此外,参与此次活动的预备党员多达7名,在本次活动中均具有模范带头作用。 (二)调研时间 2018年7月10日——2018年7月18日 (三)调研地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 (四)调研地概况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的泰和村,收入来源主要以物流、劳务输出、畜牧养殖及退耕还林等国家政策性补助为主。泰和村贫困现状形势严峻,精准扶贫迫在眉睫,助力乡村振兴,须聚焦精准扶贫。 被誉为“中国硒砂瓜之乡”的香山乡,硒砂瓜是其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发动机”。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05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6元,其中硒砂瓜种植及销售收入是社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9%和90%。

大学“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活动总结

大学“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活动总结乡村振兴离不开社会广大的资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大学“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活动总结,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6月9日中午,在结束长汀红山乡赤土村的考察调研后,厦门大学第四届“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科技中国小分队”、“幸福中国小分队”、“健康中国小分队”,前往宁化。深入种植养殖基地考察,集中签约,前往曹坊镇下曹村、宁化武警中队等地调研,继续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实地调研基地,了解种植养殖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科技中国小分队”与“健康中国小分队”主动与项目负责人对接交流,实地调研基地,了解种养殖情况。三明市畲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xx年自产菌种100万袋,年产茶薪菇40吨,产值达320万元,为当地提供50人的就业岗位,带动6户贫困户就业,但是该公司因交通不便和运输时间长,目前茶薪菇等菌类无法实现远距离运输销售,销售平台缺乏;三明市鹤翔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集蛋鸡养殖、茶叶种植加工于一体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发展茶园5000余亩,现有12户贫困户承包管护茶园245亩;宁化县东华山养蜂专业合作社中蜂养殖规模化养殖初步形

成,目前以自产自销为主,如果可以解决销路问题,将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调研结束后,在宁化县举行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4个项目。盘中餐、果蔬卫士分别与三明市畲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明市鹤翔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宁化县东华山养蜂专业合作社、伊洛千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4个项目签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主任谢火木、宁化县副县长邵东珂等出席仪式并共同见证签约。签约仪式之后, __客户端记者采访了企业、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代表。 三明市畲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的培养基不出菇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新鲜采摘的菇不能及时卖出,厦门大学团队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与技术支持,对培养基与菇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出菇量,盘中餐平台可以提供销售平台和渠道,将新鲜的菇及时卖出,这些正好满足了种植户当下最迫切的需求”。伊洛千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与盘中餐平台合作1个多月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当地农民拓宽了销路,增加了收入,客户的好评率百分百好评,对于刚刚起步的平台已经非常不错。”“果蔬卫士”团队负责人说,“感谢学校能够给我们团队参赛的机会,特别是红旅赛道,能够真正地深入乡镇,走入乡村,踏上田间地头,用自己在学校所学,切实地帮助农村和农户,解决农户的实际问题,响应国家号召,用自己的技术帮助农村”。“盘中餐”指导老师张德富教授指出,

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

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 发表时间:2018-10-01T12:50:13.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郑海鹏 [导读] 摘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研究,主要是提升我国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土地与人类发展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 杭州博思雅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30011 摘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研究,主要是提升我国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土地与人类发展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整治也由传统的单一技术逐渐向综合技术发展过度,土地整治技术更加细致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同时,近些年材料、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更新,在土地整治技术中也得到了更好的应用和发展。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发挥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是当前土地管理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战略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中,土地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发展中缺乏科学的土地开发利用体系,会出现一系列土地问题,也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建设。土地工程政治技术,简单讲就是为解决土地与人类供需矛盾服务,运用该项技术,能在协调人地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对未利用土地的科学开发,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可用土地面积,在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中,运用土地工程技术,能提高其利用效率。针对当前我国土地政治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完善工程技术政治体系,重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强调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土地整治发展概述 土地整治是世界范围内颇受重视的问题,很多国家将其作为重点工程,近些年的发展中,国外研究都更加重视土地整治的效益、景观生态环境等问题,国内研究侧重对土地整治和规划水平进行分析,并运用新的技术。 1.1 国外土地整治发展 土地整治工作有着很长的历史,传统社会经济发展中,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不同地区,因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差异的存在,土地整治的模式也存在不同。国外土地整治过程中,有着丰厚的实践经验,从初期的简单组织和规划土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到后期结合工业社会发展要求,为城市建设进行土地整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整理工作也更显得综合性,围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力图通过土地整治,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化有序发展。 1.2 我国土地整治发展 我国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土地整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井田制的出现推行,现代化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现阶段,我国土地整治功能主要是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对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提升耕地的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等,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2 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 2.1 规划衔接与融合 近期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经拉开序幕,各项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而作为广义上乡村振兴战略组成部分的土地整治,也应积极应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从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其设计理念抓起,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必须要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格局进行构思和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其设计理念必须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做到着眼未来%布局合理,整合资源,协调一致,有序衔接,无缝融合。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规范要求,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充分征求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意见,认真听取群众对乡村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意见和愿望,仔细研究地方传统文化和民俗特点,着力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土地整治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大局。 2.2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意识形态和物质文明领域的建设和推进,土地整治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也应发挥推陈出新,引领潮流的标榜作用,理应将新技术和新材料运用到具体的项目工程中。当前,土地整治工程可以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新型节能节水灌溉技术,新型土壤改良技术,新型治污环保技术等,新材料主要有新型节能环保砌体,新型给排水管材,新型环保涂料,新型土壤改良材料等,将新技术新材料运用于土地整治项目,不仅是项目本身的需求,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技术创新的体现和支持,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标志,具有深远的创新带动意义。 2.3 协调好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 生产活动以及生活活动是无法脱离生态空间的,因此一定要协调规划好三者的关系,使各自的作用可以有效发挥出来,最终推动乡村整体的发展。而三者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土地整治这一助推机制。首先,农业种植区是生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为了避免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发生,生产用地会展开集中管理,并通过对周围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生产空间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生活空间即居民居住的空间,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减少占地面积,土地整治工作将民宅民居集中建设,并将其与生产区严格区分开,避免二者产生相互干扰。最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传统生产、生活工作极有可能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土地整治中会采取退耕还林等措施,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4 提升土地整治机构和队伍业务水平 土地整治机构和队伍是土地整治管理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建立完善的机构和充满活力的队伍,才能加大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管理,才可能更加高效地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一要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管理系统,完善各级土地整治机构设置,同时加强管理机构的队伍建设,不断引进高技术、懂管理、高素质的人才;二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相关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工作的办事效率和业务能力。不断从组织机构、人员数量、业务素质等多个方面给予土地整治工作更多保障。 2.5 土地整治与生态宜居 土地整治必须坚持生态风貌不变的原则,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护的全部流程和环节。政府投资土地整治必须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为目标,对土地整治的规划和设计,要选用技术先进、业务水平优良的设计单位对村庄合理布局和整体谋划,对于生态红线范围内的乡村土地不可用作其他用途,并根据乡村历史发展脉络和现状布局把握村庄扩张态势和发展方向,引领村庄在建设用地面积不突破的规制下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拓展,将土地整治引领农村逐步向生态宜居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又要严守

2021年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开展情况报告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开展情况报告 一、强化三个意识,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一)细化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出台《市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方案》梳理39项重点项目,确定15个牵头单位,18个配合单位。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点位打造、建设项目和模式探索等内容,形成工作清单,制定月度工作计划。 (二)逗硬考核,强化落实意识。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责任单位工作进度。创新推进“三个一”督查激励机制,对重点项目每月一通报一交账一约谈,将乡村治理工作纳入重点目标考核,细化考核细则,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重点突出,强化表率意识。形成“清廉村居”建设、“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法治建设等重点任务清单。同时结合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的契机,积极争取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典型。 二、强化两个支撑,建强乡村治理队伍 (一)强化组织支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通过纵向构建党的领导治理架构、横向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基层党组织由“单打独斗”转为“联合作战”,已初步构建“一网兜起区域大小事”的乡村治理格局。 (二)强化队伍支撑。充分利用村组干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三支队伍,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健全乡村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同时,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推进“一肩挑”。目前涉改村全部实现“一肩挑”,比例提升至72%。 三、强化三个抓手,推进试点成效明显 (一)抓重点,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持续深化以“定向代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2次,意见建议会6次,集中商讨、听取村党支部书记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关于《县村民议事代表制度工作规则》修改和完善的意见。下发《市区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试行)的通知》,赋予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在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前,讨论决定有关村组事务的议事权,推动议事代表的职责归位。以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为依托,目前全区共确定常设定向议事代表3457人,并赋予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信息收集员等职能职责。 (二)抓保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搭建“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平台,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建成区级中心、镇法律服务站、村(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