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题1化肥和农药试题

高中化学课题1化肥和农药试题
高中化学课题1化肥和农药试题

高中化学课题1化肥和农药试题 2019.09

1,1mol甲烷完全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

物,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A 1mol

B 2mol

C 2.5mol

D 4mol

2,下列有机物,其一氯代物的结构可能只有一种的是

A C2H6

B C3H8

C C4H10

D C5H12

3,已知Mg2C3的结构与CaC2的结构相似。由此可断定Mg2C3与水反应的产物

A Mg(OH)2和CH≡CH

B MgO和CH≡CH

C Mg(OH)2和CH3CH=CH2

D Mg(OH)2和CH3C≡CH

4,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5,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

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

探讨分子体系性质,引起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说法正

确的是()

A.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 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 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7,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CO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易潮解或腐蚀性物质放在玻璃仪器中,其它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9,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 )

A、四氯化碳(CCl4)

B、乙醇(酒精)

C、苯

D、汽油

10,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1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

发的方法分离

12,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

A.干燥的B.瓶塞不漏水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不符合要求

13,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六项中的()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1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

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C.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计量粒子数目的物理量

D.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16,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17,除去NaCl中含有的Ca2+、Mg2+、SO42-、HCO3-等离子,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①Na2CO3②BaCl2③NaOH ④HCl。加入试剂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18,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A、氧化铜和碳粉

B、硝酸钾和硝酸钠

C、水和酒精

D、硫酸钠和硫酸钡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0,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A.1 :4 B.1 :2 C.1 :1 D.2 :1

试题答案

1, C

2, AD

3, D

4, D 5, C 6, C 7, C 8, D 9, B 10, B 11, A 12, B 13, A 14, C 15, A 16, D 17, D 18, D 19, A 20, B

化肥农药对农业的利弊辩论会

化肥农药对农业的利弊辩论会 活动目的: 1.知晓化肥农药对农业的利弊得失。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地点:九(5)教室。 正方:杨平、陈聪、魏志超、徐兆辉 反方:陈佳、杨琳、杨婳、史雅娟 主持人:陈华华 主持人:化肥农药对农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举行了辩论会。然后介绍正方和反方的成员。然后请正方和反方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 正方:主持人好!反方辩友好,我方的观点是:使用农药化肥利大于弊。人们称化肥是作物的 “粮食”,因为化肥能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的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性状。因此,化肥对调节作物营养和培肥土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物质保证,所以有句俗话叫“肥是农家宝”。 反方:主持人好!正方辩友好,我方的观点是:使用农药化肥弊大于利。化肥农药进入水中硬气水中藻类生长,引起水质下降,严重时发黑、发臭。施入土壤中改变了原有土壤的结构,造成有机质减少,而且还会影响农作物耕作,对土壤有很大的污染。 正方: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不施肥。 反方:无可否认,化肥在农业中的作用。我国氮肥施用量的一半在被农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遗失到大气中或从水沟渠流失到水体环境中,造成极大的危害。是要危害还是要好处呢?如果是要好处而忽略危害,我认为是得不偿失,请问对方辩友你认为呢? 正方:有句实话叫 “事实胜于雄辩”,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事实吧:农业是人类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根本。自从1840年著名的《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发表以后,创立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至今160多年间,矿物营养的研究发展较快,在植物营养学领域基本处于统治地位。当进入到20世纪,无机化学肥料及农药的应用,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成倍增加,满足了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的需求。化肥技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所以我方认为农药化肥的使用是利大于弊。 反方:我先举个例子:我国庆元县东部9个乡镇90多个行政村,有1700多户因使用“飞雁”牌过磷酸钙,引起了大面积烂秧伤农事件,这给当地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2第4单元课题1化肥和农药学案 (1)

化肥与农药导学案 知识与能力: 1 . 了解农药、除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关的化学原理。 2. 通过典型事例了解农药、除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1. 了解农药、除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关的化学原理。 知识梳理: 1.人类最早驱除害虫的方法是 2农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写出三个阶段中农药的种类和特点 3.对农药中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砷、硫、氟、氯、磷,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4.拟除虫菊酯是在对天然除虫菊进行等大量的研究基础上,确定六种有效成分后人工合成的。 5.特异性农药改变了的传统观念,而用微量的激素类物质干扰害虫的来保护害虫的。 6.农作物的病害是由等引起的。 7.石硫合剂的成分是 8.波尔多液的成分是 9.杂草不仅与作物争夺还会。 10.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人们用催熟果实。 11有人认为人类目前研制和使用杀虫剂已经进入恶性循环,是否应该完全取缔使用化学农药?

课堂反馈 1.波尔多液能防治虫害的原因是()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盐析 B.石灰水使菌体蛋白变性 C.蛋白质能溶解与硫酸铜 D.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使蛋白质变性 2.制取漂白粉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都要用到的物资是() A.硫磺 B. 熟石灰 C.胆矾 D.石膏 3.关于DDT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DT是烃的衍生物 B.DDT易熔于水 C.DDT能杀死有益生物 D.DDT不易被分解 4.DDT的结构如图 DDT的化学式是 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 并写出官能团的电子式 5.氯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苯和氯气反应制取氯苯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加成反应 C. 取代反应 D.水解反应 6.使用农药的危害有哪些? (1) (2) (3)

走入农村一农药与化肥的调查报告

关于走入农村一农药与化肥的调查报告 分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班级:1021A 学号:3331021117 姓名:何娟

走入农村一农药与化肥的调查报告 农药、化肥是农作物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农民提高作物产量、质量的有力武器,由于现在的农民文化水平还不高,对农药化肥的用途、组成认识不够,还有对农作物所需的农药、化肥也不够理解,往往盲目地使用,致使农作物营养严重不良,甚至过量的使用与农作物不相符的农药、化肥,导致庄稼枯死等,直接影响产量质量,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在农药的具体应用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根据防治的病、虫、草对象,选择适当的药剂,做到“对症下药”,农药的种类很多,它们都有各自的用途,如对硫磷、西维因与杀虫双是治虫的;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茵灵是治病害的;敌稗、除草迷与杀草丹是灭草的,诸如此类,均不能错用,在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中,每种药剂都有各自的防治对象,有的药剂使用范围广一些,有的使用范围窄一些,绝没有“万能灵药”。比如西维因能杀死很多害虫,但对红蜘蛛和甲壳虫却无效:多尔多液能治很多种害虫,却不能防治葡萄白腐病;敌稗能杀死多种杂草,对茄科杂草和多年杂草则没有多大效力。又如杀菌剂春雷霉素反能防治稻瘟病,杀虫剂灭蚜木瓜主要防治蚜虫,三氯杀螨砜专用于防治红蜘蛛,因此,我们在防治病、虫、草害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才能发挥药剂本身的效能。 2、要掌握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把农药用到“火候’’上适量施药是防治病、虫、草害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选择在病虫杂草的最敏感阶段施药才能收到最睦效果。化肥的使用、化肥能培肥土壤和营养作物,是保证稳定高产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努力增产肥料,广辟肥源,合理使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农村生产的基本任务。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是高中教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一样,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有效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这是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需要。为此,作为化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按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对化学知识体系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为此,作为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线教师,需要从信息化、生活化与兴趣化等方面寻找切入点,以促进高中化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在实施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才能使高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获得有效提升,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所谓有效性即是一种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创设良好的氛围,以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属性。有效教学的推进需要教师培育起现代教学理念,创新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 一、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其中只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接受知识被动,自主能力不强,学习方法陈旧,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压制。 (二)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不畅 课堂教学的过程原本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亦即二者实现互动的过程,而通过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然而,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这种互动与交流显得尤其薄弱。师生间的交流还仅限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向是单一的。这种呆板、单一的交流形式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不利影响。 (三)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不足 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这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新的理念的推行,对高中化学教学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然而,从实际运行来看,这种变革虽说是巨大的,但实际效能却是低微的。原因是,一些教师似乎是在为完成新课改的要求而被动地实施合作教学方式。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置内容与课型于不顾,为合作而合作,这就导致徒有其表,而乏其实。 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路径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其主动学习化学的基本前提,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找寻合适的切入点,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就会活力迸发,就会对学习变得更加自觉、更加积极。教师要在精心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课堂教学的推进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轻松、愉快的环境会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特

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讲解学习

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1.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4.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5. 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6.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7.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8.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9.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0.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1.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2. 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3.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4.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5.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6. 酸雨与人体健康 17.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8. 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19. 汽车与环境 20. 无污染汽车 21.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2. 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3. 降解塑料的发展 24. 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25. 水体的富营养化 26.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7.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8.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29. 创造绿色电能 30. 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1.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2. 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3. 绿色消费 34. 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5. 氟利昂问题 36. 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7. 臭氧层破坏 38. 某河流综合整治 39. 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与健康 40.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41.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42.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43. 农药污染的影响 44.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45. 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46.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47. 居室污染

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九大要素: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 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 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 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 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 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 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 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 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 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 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 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 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 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 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 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 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 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 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 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 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 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 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 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 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 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 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 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 是什么,才能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 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人教版】2017版选修2化学:4.1《化肥和农药》示范学案(含答案)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1.通过实例了解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以及使用特点和发展趋势。 2.掌握常见化肥的生产原理。 3.知道化肥、农药使用的负面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据报道,2010年9月,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350”工程之一,广西专用于甘蔗和桉树的10万吨环保复混肥项目在扶绥县建成投产。化肥主要为农作物补充哪几种元素? 答案:化肥主要为农作物补充氮、磷、钾三种元素。 一、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 1.大量施用的三种化肥 (1)磷肥: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磷肥;钙镁磷肥[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缓效的多元复合肥。 (2)钾肥: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氮肥:农业生产中氮肥的用量最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尿素和硝酸铵的生产 (1)尿素的生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铵的生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思考:①氮肥与磷肥、钾肥在生产原料上有什么不同?,②草木灰的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农作物的保护神——农药

高中研究性学习之生活中的化学

课题: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组长:经过了一学期的研究学习,本小组完成了对生活中的化学研究。具体分工如下: :生活中的化学试验 :网上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经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是与化学密不可分的。经过多次的试验我将找到了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化学本质,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例如苹果在空气中的氧化试验,洗衣粉的清污原理。。。另外对一些网络资料进行了整理,从而了解到我们所不能亲自试验的化学现象。得出以下结论。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这就是科教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中《空中斩鬼的把戏》。 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我们留心,就会有收获。请看: 1.同一支笔使用不同型号的墨水,为什么容易造成堵塞。 墨水是胶体,不同的墨水胶体粒子带不同的电荷。当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由于互相中和电性,使胶体粒子间因带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减小,从而使之聚集成大的颗粒,出现胶体的聚沉造成堵塞。 2.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 你知道吗?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如果你家里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尽快催熟,可以把它们与熟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过几天就成熟了。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乙烯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3.为什么用同一种粘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红色 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Fe2O3而制得红色的砖瓦。若烧制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喷洒冷水,窑内会因发生化学反应C + H2O = CO+H2而产生大量的CO和H2,它们把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3O4和FeO,从而制得青色的砖瓦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四单元课题1化肥和农药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四单元课题1化肥和农药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现有一由Na2SO4、Na2SO3、Na2S组成的混和物,经测定硫的质量分数为2 5.6%,则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为() A . 37.6% B . 36.8% C . 25.6% D . 51.2% 2. (2分) (2017高二下·南充期末)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份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B . 热的纯碱能去厨房油污是因为其水解呈碱性,可以使油脂水解成水溶性物质 C . 在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有氢氧化铝)期间可以食用醋、可乐等食品 D . 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利用了沉淀转化的原理 3. (2分)将磷矿石〔Ca5(PO4)3F〕加工成过磷酸钙的主要目的是() A . 增加磷的质量分数 B . 使它性质稳定,便于贮存、运输 C . 使它转化为较易溶于水的物质 D . 施用时肥分不易流失 4. (2分) (2016高一下·南通期中) 中国和瑞典的科学家共同发现了治疗非典的新方法:吸入一氧化氮可快速改善重症非典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有关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NO任意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

B . 汽车尾气、制硝酸工厂的废气均含NO C . 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唯一直接原因 D . 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奇数 5. (2分)下列化肥:①(NH4)2SO4②氨水③过磷酸钙④K2CO3⑤KCl ⑥尿素,其中能混合使用的是() A . ①④⑤ B . ③⑤⑥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⑥ 6. (2分)下列各组中的三种微粒,所含质子数与电子数都相等的是() A . Na+、Mg2+、Al3+ B . HCl、H2S、Ar C . H2O、OH﹣、Na+ D . NH4+、Na+、F﹣ 7. (2分) (2018高二上·陆川期末) 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A . NaCl B . CH3COONa C . Na2CO3 D . NaHCO3 8. (2分)(2016·青岛模拟)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 + 2C = Si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2020_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化肥和农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doc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1.了解为农作物补充的必要营养元素及常见农药。 2.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了解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5页 一、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钾肥。 1.磷肥:目前广泛使用的磷肥是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Ca(H 2PO 4)2·H 2O 和CaSO 4,简称普钙,其生产原料是Ca 5(PO 4)3F(填化学式)。 2.钾肥:农业上常用的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和硝酸钾。 3.氮肥:农业上使用最多的是氮肥,如尿素、硝酸铵和碳酸氢铵等。 (1)写出工业制尿素的主要反应式: 2NH 3+CO 2=====加压、加热H 2NCOONH 4; H 2NCOONH 4=====加热H 2NCONH 2+H 2O 。 (2)用方程式表示硝酸铵的生产原理: 4NH 3+5O 2=====Pt -Rh ,高温4NO +6H 2O ; 2NO +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 ; NH 3+HNO 3===NH 4NO 3。 4.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对植物的肥效优于单一肥料,常用的复合肥有铵磷复合肥、硝磷复合肥等。 钙镁磷肥的主要成分是Ca 3(PO 4)2和Mg 3(PO 4)2,它是一种缓效的多元复合肥。 二、农药 1.杀虫剂 (1)分类:按照化学组成和结构,常用的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等。 (2)农药的更新换代 属于第一代农药的是天然产物和无机物;属于第二代农药的是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属于第三代农药的是拟除虫菊酯和特异性农药。第三代农药也被称为“环境友好农药”。

化学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化学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化学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课前五分钟听写阶段性报告 王群 初三学生化学学习的时间已有三个多月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化学内容也进行到了第七单元。 初中的化学虽说是理科,但也有很多需要学生背会的内容,比如一些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些物质的反应及对应的反应方程式,都需要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所以,课前听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组本着组内制定的原则,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听写,现将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听写或得的认识,做如下报告: 1.课前听写对上节课的复习起到明显的作用。每节课的听写内容都是对上节课重点内容的复习,包括基础性的文字知识和表达式,以及符号。比如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定义是要求学生严格掌握的,因为是定义性的东西,所以,不容半点含糊的东西。该强调的地方,一点都不能出错。对这个定义的听写一直进行了3-4节课,直到所有的学生完全掌握为止。 2.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从第一到第七单元,每个单元都会出现需要学生掌握的化学方程式。在中考中,化学方程式的默写,所占分值也比较大,去年中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占了12分,是化学总分数的五分之一,可见,方程式的默写是多么重要。我们每节课都坚持默写化学方程式。中考中要求的,从学习之后,就开始默写,像这样重要的方程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听写一次,以免学生会忘记。 3.化学知识比较零散,及时听写能把上下两节或两章以致整册书的

内容很好的联系起来。比如我们在第五单元之前,所学的都是表达式,有文字和符号表达式,在进行了第五单元之后,我们就可以把符号表达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如果没有及时的听写复习,学生可能都会想起去改写前面的表达式,这样能复习前面的内容,也能联系及时学习的内容,把配平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改写中去,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联系了现在的新知识。 课前听写给化学带来了好处,但也有一点影响,就是每节课都进行听写,会占用一定的时间。有时新课的进行会有一定的影响,就是时间问题,这也是下一步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扩展阅读:小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结题报 郭莉芳 告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 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学习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课倾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验部分。本研究着重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优化设计,通过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分析,以及历年高考题中实验部分的研究,对实验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以使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在实验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自觉地对知识进行建构。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J.Schwab)在哈佛大学举行的纪念演讲中,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教研组:理科综合组 负责人:邹正友 课题组成员:邹正友熊卓军何艳舞杨再兴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改进创新实验研究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高中化学实验正朝着探究型、生活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验微型化发展领域,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已逐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审定和推广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因此,它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我国是从80年代未 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进行了十年,召开了全国研讨会三次,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探究活动应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化学实验设计在体现化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取向,突出探究性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注重过程的科学化设计。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和开展研究型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怎样使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应该显得更重要一些。 2、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改革 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要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首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这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方面面都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应走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通过课堂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通过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表明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坚定改革的决心,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只有经过广泛而具体的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更切实际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化学实验活动能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 3、我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直以来,我校的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缺少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与整理。教师们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往往把演示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临时处理,只是在备课中遇到了需要进行的实验才去了解、查询与研究,教学结束后,也无暇对本次实验的效果、优劣进行思考与评估,更不可能将每次的实验方案、实验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也很少谈及系统的改进与创新。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基于此,本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作为一个校级重点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2 第4单元课题1、2 化肥和农药+表面活性剂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课题1化肥和农药 1.了解常见化肥的组成、性质、作用。 2.了解常见农药的成分及其作用。 3.通过典型事例了解化学肥料、农药及其发展趋势。 一、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 1.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 2.常用的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 3.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大的氮肥有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等。 二、农作物的保护神——农药 1.最早使用的农药石硫合剂是用石灰和硫黄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石灰配制的。科学家们在不断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这样的农药可能从元素周期表的非金属区域寻找。 2.人们通过研究合成了一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在植物体内产生乙烯。 三、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 农药主要用于对有害生物的防治,但它们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如能毒害水生物和污染水源等;不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往往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现象。

1.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施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解析:选C。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有破坏作用,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必定会导致树木大量砍伐,对环境保护不利。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家乡农业生产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A.要加大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应同时施加碳铵(NH4HCO3)以提高土壤肥力 D.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 解析:选C。熟石灰的成分是Ca(OH)2,溶液显碱性,与酸性土壤中的H+能反应,但易使土壤板结盐碱化,加入NH4HCO3,则会与Ca(OH)2反应产生CaCO3和NH3,使肥效降低,土壤硬化。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不相符的是() A.(NH4)2SO4硫酸铵 B.CO(NH2)2尿素 C.KH2PO4磷酸二氢钾 D.Ca(H2PO4)2过磷酸钙 解析:选D。过磷酸钙是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要点1化肥 探究导引1常见化肥大致分为哪几类? 提示:常见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等。 1.化肥的分类 氮肥: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NH4HCO3、NH4Cl]、硝酸盐[NH4NO3、NaNO3]。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经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是与化学密不可分的。经过多次的试验我将找到了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化学本质,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例如苹果在空气中的氧化试验,洗衣粉的清污原理。。。另外对一些网络资料进行了整理,从而了解到我们所不能亲自试验的化学现象。得出以下结论。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这就是科教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中《空中斩鬼的把戏》。 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我们留心,就会有收获。请看: 1.同一支笔使用不同型号的墨水,为什么容易造成堵塞。 墨水是胶体,不同的墨水胶体粒子带不同的电荷。当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由于互相中和电性,使胶体粒子间因带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减小,从而使之聚集成大的颗粒,出现胶体的聚沉造成堵塞。 2.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 你知道吗?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如果你家里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尽快催熟,可以把它们与熟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过几天就成熟了。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乙烯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3.为什么用同一种粘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红色 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Fe2O3而制得红色的砖瓦。若烧制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喷洒冷水,窑内会因发生化学反应C + H2O = CO+H2而产生大量的CO和H2,它们把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3O4和FeO,从而制得青色的砖瓦 4.洗衣粉是怎样把衣服洗干净的 洗衣粉的成分是合成洗涤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钠等,从它的分子结构上看,可以分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化肥的研究

化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钼、锌、氯等,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因此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由于现在化肥品种众多,适用的范围和使用方法、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该掌握一些化肥的知识。 二.研究价值 研究本课题可以让我们综合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化肥,调查不同的化肥的主要成分,分析不同的成分对农作物的作用,明确不同化肥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对人们农业生产中化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 2.对化肥的分类; 3.化肥中化学成份的作用; 4.化肥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四.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课题组成员都来自农村,熟悉农业生产,对化肥的成分和使用有一定的认识。课题组成员具备一定的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且吃苦耐劳,做事细心。指导教师可以给予技术和硬件支持,专业知识的指导。学校图书馆资料充足,也可以上网搜集信息。整个活动无需经费保障等条件,利用课余时间即可方便进行。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2.归纳汇总,对比分析; 3.文献资料检索; 4.综合分析。

六.任务分工 1.资料搜集: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 2.数据整理: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3.文献资料检索:李永彪,王英明,齐学伟; 4.资料信息汇总,撰写研究报告: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研究方案 第一阶段:组建研究小组,确定课题,撰写开题报告,明确组员任务分工。 第二阶段:调查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 第三阶段:对前期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初步总结成果并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阶段:通过上网搜索、图书室查资料、采访教师解决研究中的问题。 第五阶段:汇总小组成果,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第六阶段:成果展示,与全校师生交流。 实施记录 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 2011.4.27 办公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确定课题,开题、任务分工 2011.5.6 供销 社、集 市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调查临夏地区市面上 的主要化肥品牌、品 种、成分 2011.5.15 教室李永彪,齐学伟整理资料,确定需要 解决的问题 2011.5.20 微机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查阅资料,解决难题2011.5.28 图书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查阅资料,解决难题2011.6.3 教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撰写结题报告2011.6.15 办公室李永彪,齐学伟,王英明修改,完成结题报告

化肥和农药教案

化肥和农药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化肥和农药 一、教材分析和建议 化肥和农药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者都是体现化学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典型实例。 化学肥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某种(或几种)元素,目前,人为地向土壤添加含有所需元素的化学物质仍然是解决地力贫瘠的主要途径,农业生产的需要促进了肥料工业的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生活用地和农、林、牧争地现象日趋激烈,由此产生的粮食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初化学肥料的工业化生产,特别是固定大气中氮的合成氨技术的发明,为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保障。教科书围绕着如何获得农作物可吸收的氮肥、磷肥和钾肥这一中心问题,介绍了农业上常用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其中,还以氮肥为例指出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多种获取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从中体会化学技术应用的特点。 用农药来防止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细菌和其他形式的微生物,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与病虫害争夺粮食,是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贡献。教科书通过几种典型农药的简介,揭示了三代农药的发展趋势——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的开发和研究,还通过一些讨论和学生活动,阐释利用为数不多的几种化学元素合成出来的组成与结构并不复杂的分子,竟然可以成为农作物的保护神,体现了化学与技术的奇妙功效。 教学重点: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主要化肥的生产原理;了解农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是决定其防治病虫害效果的关键因素。 教学难点:化肥、农药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如下: 1. 关于化肥的教学,由于学生对这些内容在初中化学中大多有所了解,主要通过复习、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其中的化学原理。另外,还要注意通过一些思考与交流栏目,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多种反应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附件 4: BXJKGH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学改革与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LN0138Z 所属学科化学 课题主持人王萍 所在单位本溪市第一中学 上报时间2013年7月 本溪市第一中学制 2013年 8月

一、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开题时间、主要参加者及分工落实情况、研究工作进度、调研 地点与时间等,不超过2000 字,可加页。 2013 年 7 月王萍参加课题开题仪式会议,领取开题协议书,参加仪式的有国家教 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以及 参与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张绍宾校长宣读了课题报告 , 就本课题及学校化学教学发展的 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 , 要求本校教研组要努力学习 , 加强科研 ,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2013 年 8 月 28 日召开化学组教师会议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的课题组,会议地点一中主校五楼会议室。 2013 年 8 月 30 日填写开题协议书,并听取学院教研室专家张文敏教师的建议修改 完善。 2013 年 10 月 8 日下午市教研室鞠文革主任,张文敏老师荐临我组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仪式上课题负责人王萍报告了课题立项过程及意义 . 鞠文革主任 , 张文敏老师就我校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 就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都作了具体而详尽的指导 . 学校信息中心对本次活动在设备、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课题研究主要进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实施 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子课题研究小组。由国家教育 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推动课 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实验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组采用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化学高效 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目 标、主要内容、遵循原则、主要方法、规章制度、操作方法、责任与义务等,加深对本 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同时,课题组组织学习《有效教学》,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 十讲》等理论专著。 为课题组成员征订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新课程》、《福建教 育》、等教育期刊,购买了《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等理论书

高中化学课题1化肥和农药试题

高中化学课题1化肥和农药试题 2019.09 1,1mol甲烷完全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 物,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A 1mol B 2mol C 2.5mol D 4mol 2,下列有机物,其一氯代物的结构可能只有一种的是 A C2H6 B C3H8 C C4H10 D C5H12 3,已知Mg2C3的结构与CaC2的结构相似。由此可断定Mg2C3与水反应的产物 是 A Mg(OH)2和CH≡CH B MgO和CH≡CH C Mg(OH)2和CH3CH=CH2 D Mg(OH)2和CH3C≡CH 4,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5,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 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 探讨分子体系性质,引起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说法正 确的是() A.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 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 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7,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CO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易潮解或腐蚀性物质放在玻璃仪器中,其它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9,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 ) A、四氯化碳(CCl4) B、乙醇(酒精) C、苯 D、汽油 10,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1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