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

摘要

甘露寡糖又称为甘露低聚糖,是从酵母培养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类新型抗原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由于它不仅具有低热、稳定、安全无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质,还具有保护肠道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国外已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饲料工业。

简介

与β-葡聚糖为同一工艺开发的一种新的产品,其来源于新鲜的食品啤酒酵母。它是一种多糖,主要化学结构β-1,3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其中前者具有抗肿瘤性质,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体自然免疫力。

特点

1. 优良免疫激活剂

2. 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

3. 激活巨噬细胞、噬中性细胞等清除由辐射造成细胞分解碎片

4. 能够使巨噬细胞辨别和破坏变异细胞

5. 协助受损组织如淋巴组织细胞加速恢复产生细胞素(IL-1)

6. 促使包括抗生素,抗真菌,抗寄生药在内的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效用

7. 减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肪,提高高密度脂肪,减少高血脂的发生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酵母细胞壁中有一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后,经过图伦大学Diluzio博士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是一种多糖——甘露寡糖,并从面包酵母中分离出这种物质。

β-葡聚糖的活性结构是由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多聚糖,它们大多数通过β-1,3

结合,这是葡萄糖链连接的方式。它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嗜中性白血球等,因此能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的含量,全面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那么,机体就有更多的准备去抵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β-葡聚糖能使受伤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的能力迅速恢复正常,有效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大量实验表明,β-葡聚糖可促进体内IgM抗体的产生,以提高体液的免疫能力。这种葡聚糖活化的细胞会激发宿主非专一性防御机制,故应用在肿瘤、感染病和治疗创伤方面深受瞩目。经特殊步骤萃取且不含内毒素的β-1,3-葡聚糖在美国FDA已认定是一种安全的物质,可添加在一般食品,许多报导显示老鼠口服酵母β-1,3-葡聚糖,可增加强腹膜细胞抗菌之吞噬作用。

酵母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活性的多糖——β-葡聚糖。广泛存在于各种真菌和植物,如香菇、灵芝、燕麦中,是它们发挥保健作用的主要功效物质。而酵母葡聚糖的免疫增强活性更强,并具有改善血脂、抗辐射、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

作用养殖

促鸡生长

β一甘露聚糖酶已被证实能提高玉米一豆粕型日粮鸡的饲料转化率,并促进肉鸡及火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Jackson等(1998)研究表明,在产蛋初期的前12周,在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增加鸡蛋的重量约0.3g/只(P<0.05);产蛋期的第12周到第 24周,在饲料中添加β

-甘露聚糖酶可使蛋鸡的日产蛋量提高0.7%~1.07%;24周以后添加,日产蛋量可增加约1.5%。研究也表明,β一甘露聚糖酶能增加产蛋初期鸡蛋的重量,可延迟高峰后期的产蛋率的下降。肉鸡的研究数据显示,β一甘露聚糖酶促进了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Teves等,1998)。

促猪生长

在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显著提高猪的采食量、饲料利用率、日增重;日粗粗纤维含量相同时,在饲料中添加β一甘露聚糖酶可减少猪粪的排泄量。Pettey等(1999)研究表明,在仔猪阶段,日粮添加β一甘露聚糖酶,能显著提高仔猪的采食量,促进饲料利用率,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日增重,使猪的生长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饲料中添加β一甘露聚糖酶能显著提高猪对于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的消化能力,也可提高饲料的消化能。在猪的整个饲养阶段日粮添加β-甘露聚糖酶,日饲料消耗量、料肉比、饲养周期都得到明显的降低,平均日增重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结

甘露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β一甘露聚糖酶可降解半纤维素为甘露低聚糖被动物利用,不仅充分利用了饲料资源,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β一甘露聚糖酶因其良好的水解半纤维素的能力,可生成品质好的甘露低聚糖,正成为研究的热点。

常见的代替抗生素的中成药

抗生素替代中成药 一、呼吸系统炎症常用药 1、蒲地蓝消炎片: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 等的治疗。 2、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通便,消炎,一般应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 3、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4、银黄胶囊/颗粒: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 5、复方穿心莲片:清热解毒,利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湿热泄泻。(咽喉炎、急 性肠炎等) 6、黄连上清片: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7、穿心莲胶囊: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涩痛、肿痛疮疡等。对急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腮腺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8、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 9、三黄片: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10、众生片/丸/胶囊: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 11、清热散结片: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12、喉痛灵片:清热解毒,消炎,清咽喉。用于咽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炎,疖疮等。 13、复方公英片: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14、清咽片:清凉解热,生津止渴,用于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干舌燥,咽下不利。(急慢性咽炎) 15芩黄喉症胶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16、复方气管炎片:呼吸道炎症(急慢性支气管炎) 17、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18、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 19、黄芩片: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0、复方黄芩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疡。 二、消化系统炎症 1、消炎利胆片:具有消炎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及肝胆结石并发 感染者。 2、青叶胆片: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肝胆囊炎、尿道炎等) 3、复方黄连素片: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 疾见上述证候者。

主要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及其作用机制-呙于明

呙于明:主要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及其作用机制 时间:2018-06-11 点击:93次来源:阳光畜牧网作者:呙于明- 小 + 大 1、谈禁抗,就是怎么对付好微生物 抗生素的应用效果主要有两点:1.抗菌、保健,提高存活率;2.促生长、增产量、提高饲料转换效率。这些都是与我们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饲料添加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验研究表明,在无菌的饲养条件下,抗生素是无效的。如果没有病原菌,我们就不需要抗生素。那么我总结了一句话:我们谈抗生素,就离不开病原菌或微生物,我们谈禁抗,就是怎么对付好微生物。 2、对蛋白结构的解析,让对付超级细菌成为可能 抗生素的使用最令人担忧的就是耐药性的问题,2010年就报道了耐药基因的存在。去年,美国报道我们的王牌抗菌素——粘菌素的耐药基因:mcr-1,引起了我们的恐慌。在医疗上,粘菌素是在其他抗生素都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抗生素。如果细菌对王牌抗菌素都产生耐药性的话,我们很多病都没法治疗了。为什么这个耐药基因这么厉害?因为它编码一种蛋白叫磷酸乙醇胺转移酶,这种蛋白降低了粘菌素和脂多糖(存在与革兰氏隐形细菌细胞壁中)亲和性从而导致细菌对粘菌素不敏感。澳大利亚的专家对耐药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结构解析,今年二月份就有一篇杂志上有报道。如果可以改变蛋白结构,这个酶(即耐药基因编码的蛋白)就会失活,所以结构的解析对未来开发有效的对抗这种耐药性基因的药物意义重大,这就是新一代的超级抗菌素产生的科学基础。 3、替抗产品作用机制 我们努力寻找的抗生素的潜在替代物,可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类就是益生菌及其营养物质,二类就是针对病原菌粘附的阻断剂或者抑杀物质,第三类就是增强宿主免疫功能的物质。都跟微生物有关,下面主要介绍作用机制。 首先介绍益生菌竞争性排斥病原菌的机制,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就是抢地盘,竞争宿主肠黏膜结构位点,在空间产生竞争优势;第二点是竞争微生物所需的养分;第三点是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如有机酸、细菌素、抗菌肽,这些代谢产物会对其他的菌产生抑制作用。从益生菌的使用情况来看,通过这三种模式都可以构建益生菌优势菌群。我们都知道狮子是吃牛和羊的,但是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有不少狮子被牛踩死了,就是力量的对比,看谁多。比如说发酵乳杆菌,在家禽中最常见的病是坏死性肠炎,如果饲料中添加发酵乳杆菌,即使它存在坏死性肠炎的罪魁祸首——产气荚膜梭菌,它的肠道也是相对健康的。从微观上看肠道结构,在坏死性肠炎组饲喂乳酸菌,肠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是正常,所以发酵乳杆菌保证肠道最基本的物理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反映了肠道上皮的通透性,通透性太大,一些毒素、有害物质会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继而产生败血症等,导致较高的死亡率。用了益生菌后,电阻值增大,通透性减小,屏障功能增强,对外源有害物质的阻断能力增强了。有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对于温度是有感知能力的,高温条件下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趋势是,有害菌增加,有益菌减少。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使用益生菌,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矫正肠道微生物的紊乱。 第二种机制就是粘附阻断排除病原体机制。在细菌或者病原菌的纤毛上都存在一个化学物质,叫凝集素,它由一些糖组成的,是病原菌能够跟动物产生互作的物质基础。我们研究营养或者其他的什么也好,物质基础就最重要的。通过研究,病原菌没有粘附就不会产生互作,也不会致病,如果不让它粘附,有害微生物即使在肠道中存在那也是安全的。如果存在一个物质,跟凝集素上的糖的结构相同,那么病原微生物就可能跟这个物质结合,从而剥

ADM酵母甘露寡糖

---------------------------------------------------------------最新资料推荐------------------------------------------------------ ADM酵母甘露寡糖 酵母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 ADM 李玉欣 ADM 李玉欣甘露寡糖也是一种人用保健食品,对提高人体健康、增强疾病预防能力也有帮助作用。 甘露寡糖最早是由科学家用稀硫酸对魔芋粉进行水解后,在水解液中检测出了大量的甘露糖,从而开始其研究历程的。 随后人们又发现魔芋甘露寡糖中的甘露糖主要以葡甘露寡糖的形式存在的。 1960年以后,日本学者对甘露寡糖的结构、性质及保健功能进行了广泛研究,由此推动了甘露寡糖在人类及动物保健品市场上的开发应用。 甘露寡糖的天然性、安全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使得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对其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甘露寡糖来源广泛,在槐豆胶、田菁胶、魔芋粉、瓜儿胶及很多微生物细胞壁内都可提取出甘露寡糖来。 目前动物养殖行业使用的低聚甘露寡糖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壁的提取物,这种低聚甘露寡糖多为2-10个单糖组成的寡糖混合物。 饲料级甘露寡糖的常规组成成分包括30%的甘露寡糖、30%的葡聚糖、20%的蛋白质和3%的灰分等。 1. 改善肠道微生态系统 1.1 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Shanmugasundaram等人于2019年在肉鸡上的研究表明,来源于季 1 / 7

也蒙毕赤酵母的甘露寡糖(ADM的CitriStim)可使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菌群得到增殖,而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群数量明显下降,有益菌利用这些甘露寡糖还能产生大量的小分子脂肪酸,例如乙酸、丙酸、丁酸或其它有机酸等。 这些小分子有机酸能够降发挥低肠道pH值、给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从而使有益菌群发挥在微生物屏障、营养吸收、免疫调控上的正常功能。 1.2 吸附及清除肠道病原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必须在消化道粘膜上吸附和定植后才能产生致病作用,这种吸附作用主要依赖于病原菌表面或其菌毛上的外源凝集素与肠上皮细胞上的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唾液酸等受体结合才行,因而使用特定的碳水化合物来结合细菌或其菌毛上的外源凝集素便可阻止病原菌与肠上皮细胞结合,防止病原菌入侵造成肠道损害。 与单纯的甘露糖相比,甘露寡糖因为主链主要由-1,6糖苷键组成,并因为含有丰富的-1,3和-1,2侧链而甘露寡糖对带有I型菌毛病原菌产生超强的结合,Newman等人1995年通过体外试验证明:肠上皮细胞表面吸附的大肠杆菌遇到甘露寡糖后可在30分钟内脱落下来,但使用单糖如葡萄糖、半乳糖则对肠道上皮细胞上附着的细菌不产生任何作用。 2. 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 2.1 酵母甘露寡糖免疫佐剂作用周映华2019年在肉仔鸡上的试验指出: 在饲料中添加0.1%的酵母甘露寡糖能明显提高新城疫苗免疫后的

甘露聚糖作用机理

甘露聚糖作用机理 甘露聚糖是一种有分支的聚合物,主链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支链以α-1,2或α-1,3糖苷键结合。以甘露寡糖为主的低聚糖能够干扰肠道病原菌的定殖,改善肠道环境。它还具有抗原作用,可以引起直接的抗体应答,充当免疫刺激因子,增加动物体液及细胞免疫能力。 1、吸附病原菌,干扰有害细菌的定植,调节非免疫防御机制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结构的稳定 科学家发现某些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孢杆菌和弧菌等)的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类丁质(Lectin),它能识别动物肠壁细胞上的“特异性糖类”受体,并与受体结合而附着于肠壁上,在肠壁上发育繁殖,分泌毒素,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酵母细胞壁所含的甘露寡糖(简称MOS)与病原菌在肠壁上的受体非常相似,并与类丁质(Lectin)有很强的结合能力,但这些类丁质(Lectin)若与低聚糖MOS结合时,则不会再附着于肠壁上,病原菌因不能利用MOS而缺乏能源,最终死亡并排除体外。可见MOS能够阻止病原菌在动物肠细胞表面吸附(Duguid等,1996)。许多试验也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可以减少肠道病原菌的数量(Spring ,1996)。因此,有些报告称MOS为“病原菌吸附剂”或“病原菌清除剂”。 2、促进有益菌的繁殖 甘露寡糖含有大量不能被消化酶切断的化学键,在小肠中几乎不能被消化利用,某些对动物体有害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以葡萄糖作为主要的能源,而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则是以寡糖为主要能源。因此,在饲料中添加寡糖有助于肠道有益菌的增殖。进入消化道后段经浓缩才能被动物消化道菌群中的有益菌选择性发酵利用,以有机酸、CH4 、CO2 、H2的形式释放或参与代谢,提供能量。同时,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会使整个肠道的pH值下降,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3、对霉菌毒素如玉米赤烯酮等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甘露寡糖可以螯合胃肠道释放的黄曲霉素,也可以结合玉米赤霉烯酮,结合力呈非直线关系。大量的体外试验证明,酵母细胞壁吸附毒素的程度与霉菌种类和细胞壁的制备有关,最有效的是从啤酒酵母细胞壁中提取的脂化甘露聚糖。和普通的无机霉菌毒素吸附剂纯粹靠正负电荷吸附不同,甘露寡糖的吸附具有针对性,对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结合力超强并且不会损失维生素等饲料中的有益成分。 4、特殊的内源性结构可有效激活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甘露寡糖可增加细胞因子的释放,而细胞因子则可以协调不同免疫细胞的活动;提高白细胞介素(IL一2)的浓度,白细胞介素可使T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强IFN(干扰素)的活性,IFN是由活化的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IFN的出现促使白细胞、体液和蛋白质向感染部位迁移,并活化巨噬细胞,促使其杀死所包围的细菌。 作为酵母细胞壁多糖的一个成分-----------甘露聚糖,具有独特的功效,简而言之

抗生素替代品

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郭影成延吉,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畜牧开发总公司,133000 摘要:鉴于抗生素的诸多缺点,人们研制开发了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鸡卵黄免疫球蛋、中草药添加剂、糖萜素以及牛至油等。在畜禽生产中长期应用有不易产生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无停药期,安全、高效等优点。 关键字: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 绿色抗生素替代品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较抗生素安全范围大,在畜禽生产中长期应用不易产生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无停药期,安全、高效。与其他药物饲料添加剂合用,不发生或很少发生配伍禁忌,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对动物生长不构成危害。在动物产品中无药物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而且,在畜禽的排泄物中不存在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潜在危害的污染物。同时,大多抗生素替代品理化性质或生物活性物质稳定,能有效地进入畜禽胃肠道发挥作用,不影响畜禽采食饲料的适口性。更重要的是,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尤其是植物提取类(中草药等)含有许多有效成分,除了具有抗病促生长作用外,还具有改进畜产品品质及提高畜禽繁殖性能的能力。如有些中草药含有甾醇类物质,对内分泌与生殖机能作用较强,能刺激畜禽的繁殖,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包括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以及中草药添加剂等。下面就每种抗生素替代品概况做以简要陈述。 一、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也称为益生素或活菌制剂,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活性酵母等。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动物消化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优势菌群,维持正常的微生态区系平衡;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从而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刺激动物分泌有机酸、过氧化氢、类抗生素等杀菌物质,杀死病原微生物;可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益生菌能占据靶细胞,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原菌的繁殖;防止动物肠道内产生的肠毒素、毒性肽、吲哚等有毒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动物身体健康;合成D族维生素、赖氨酸、蛋氨酸等营养物质,直接被动物吸收;在动物体内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植酸酶等多种消化酶及多种未知的促生长因子,有利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速动物生长。 1. 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1 微生态制剂首选药主要治疗的疾病 1.1.1 感染性腹泻 1.1.1.1 预防和治疗腹泻 腹泻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腹泻患者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以恢复正常的菌群平衡,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作用,对成人和小儿的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Guandalini[1]等研究显示,嗜酸性乳杆菌治疗可使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迅速恢复,患者的平均病程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缩

甘露聚糖酶作用原理

β-甘露聚糖酶(endo-1,4-β-mannanase)是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属于一种半纤维素酶类,它除具有一般非淀粉多糖(NSP)酶类的作用——降解NSP,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外;近来很多研究表明,β-甘露聚糖酶还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因为它可以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分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同时,它还可消除豆类中富含的β-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极大提高饼粕尤其是豆粕的能量消化率。实际使用中还可看出,添加了β-甘露聚糖酶后动物的抵抗力及整齐度都有提高。 NSP的其中一种组分是β-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其在豆粕中的含量高于其它常用的饲料原料。β-甘露聚糖除了消化率低之外,还对家禽具有多方面负面的生理影响。研究表明,即使是低浓度的β-甘露聚糖也可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生成而降低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Nunes和Malmlof,1992)。其它负面影响包括降低氮存留量、脂肪吸收率和氨基酸摄入量以及减少水的吸收而导致排泄物水分过多(Kratzer等,1967)。 -甘露聚糖在畜禽肠道细胞发育不完全,或在应激环境下,会过度刺激免疫反应,造成对生长性能的的伤害,引起不良免疫反应,摄食量下降,生长更加迟缓,造成体重轻的数量增加,群体均匀度变差。 表1 常见原料的β-甘露聚糖含量 β-甘露聚糖酶作用特点: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可以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分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促进生长。 ◆消除饲料中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极大提高豆粕的能量消化率,能给玉米豆粕型日粮提高100-150kcal/kg的代谢能。 甘露聚糖分解产生的甘露寡糖,可被动物肠道中的有益菌吸收,改善菌群组成,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感染。减少肉鸡球虫病的危害,提高肉鸡均匀度。 ◆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能量、蛋白、纤维素的消化和吸收。

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精)

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 自抗生素被批准用作饲料添加剂后,为畜牧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普及应用,其副作用也逐渐突出,(1)破坏畜禽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干扰畜禽免疫系统,特别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局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降低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影响畜禽健康,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残留,直接威胁人的健康;(3)通过抗生素耐药性的交互遗传和交叉传播,干扰手术后病人和传染病感染人群的治疗,提高治疗用药的剂量,间接威胁人的健康。 由于饲用抗生素的上述问题,早在1992年瑞士就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欧盟1999年1月起通过立法禁止抗生素作促生长剂使用,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尽量不使用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开发其替代产品。近年来,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主要有益生素(微生物制剂)、寡糖(化学益生素)、抗菌肽、中草药、糖萜素、酶制剂和酸化剂等。 1.益生素 又称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主要是肠球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益生素可在消化道内增殖,产生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内pH值下降,并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黏膜的附着与繁殖,平衡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益生素与消化道菌群之间存在生存和繁殖的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繁殖以及在消化道内的定居和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代谢产物。益生素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另外,许多益生素具有抑制消化道内氨及其他腐败物质生成的作用。益生素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魔芋葡甘聚糖颗粒阻溶剂

魔芋葡甘聚糖颗粒阻溶剂的筛选与应用 鲜魔芋块茎磨碎时,其异细胞中所含的魔芋葡甘聚糖颗粒(即KGM颗粒)立即吸水溶胀,随后粘连成块;磨碎时如果预先加入足量的酒精,则可以防止KGM颗粒的溶胀粘连,随后经过进一步的分离、干燥即可得到湿法魔芋精粉。国内也有用无机溶剂代替酒精作为阻溶剂(或称作溶胀抑制剂)的。 阻溶剂:硼酸盐-柠檬酸盐-亚硫酸盐(硼含量0.2%,柠檬酸含量0.2%,亚硫酸含量0.1%;PH8~9) 魔芋精粉制备度验:阻溶剂↓ 鲜魔芋—去皮清洗—切块护色—魔浆分离—清水冲洗—离心脱水—热风干燥—粉碎筛理—成品。 1.去皮清洗:人工去皮后用阻溶剂浸洗防粘,随后切块,置于0.2%Na2SO3水溶液或清水中护色。 2.磨浆分离:在自分离磨浆机上边加阻溶剂边磨浆,收集滤液。阻溶剂用量约为鲜魔芋块茎的1.5倍。 3.清水冲洗:用自来水充分洗涤滤渣。 4.离心脱水:在过滤式离心设备上脱水或甩干。 5.热风干燥:在实验室鼓风干燥箱中60~80℃鼓风干燥8~11h。当含水量达14%左右时取出。 6.粉碎筛理:粉碎筛理除去残渣及120目筛下物即可得到成品(即试制产品)。 结论:阻溶剂对KGM颗粒的阻溶效果略低于酒精,但在魔芋精粉溶胶中KGM分子与阻溶剂作用形成一种透明状的弹性凝胶状物,其性状不同于KGM分子,与酒精作用形成的白色棉絮状沉淀物。这可能是作用机理不同所致。 根据阻溶剂的阻溶机理,作者(邬应龙等)认为硼酸(盐)与KGM颗粒表层的葡甘露聚糖分子之间可能形成了一种复合物。可能是:A天然硼酸盐的(B4O5(OH)4)2-之间通过氢键互相连

接成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借Na+联系互相连接成一种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中可包含大量水分。KGM分子也可能与(B4O5(OH)4)2-通过氢键、Na+联系而成为凝胶。B硼酸盐水溶液中,缺电子的硼原子(B)可与多羟基有机化合物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KGM颗粒表层的KGM分子也可能因为种作用而发生分子间交联,达到一定交联度时即可成为短时间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用此法制的魔芋精粉残存一定碱度,不易脱除,产品溶胀性也较一般魔芋精粉速度慢。这可能是由于KGM颗粒表层形成了不溶性复合物。这些有待进一步研究。 (《食品科学》1998年第9期,邬应龙等)

甘露寡糖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甘露寡糖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摘要:甘露寡糖是从酵母细胞壁中提取的磷酸化的葡糖甘露聚糖蛋白复合体,广泛存在多种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壁内。作为一种新型微生态效应添加剂,甘露寡糖就能够优化动物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提高动物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机体抗病能力,在动物饲料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甘露寡糖的来源、生理功能,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甘露寡糖;生理功能;应用;影响因素;发展前景 1.甘露寡糖的来源 甘露寡糖又称甘露低聚糖或葡甘露寡聚糖,是由几个甘露糖分子或甘露糖与葡萄糖通过α-1,2、α-1,3、α-1,6糖苷键连接组成的寡糖,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 目前商品用甘露寡糖主要通过酶解法进行生产。饲料用甘露寡糖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壁提取物,其中含有磷酸化的甘露糖,少量葡萄糖和一些蛋白质。 2.甘露寡糖的生理功能 2.1优化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环境,降低胃肠道疾病 动物胃肠道中存在许多微生物,包括有益菌和致病菌,它们共同构成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环境。 甘露寡糖可以作为生长代谢的营养物质,被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选择性发酵利用,促进其生长繁殖,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却

无法利用。 许多病原微生物细胞表面有凝集素,能通过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相应的糖受体相互作用而黏附。甘露寡糖可结合肠黏膜上皮细胞受体,竞争性地排除病原微生物。 因此,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调控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正常的消化道环境。 2.2调节免疫防御,增强动物免疫力 甘露寡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而且能与某些毒素、病毒和真菌细胞的表面结合,作为这些外源抗原的佐剂,减缓抗原的吸收,增加抗原的效价,从而增强动物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2.3吸附霉菌毒素 甘露寡糖可通过物理吸附或直接结合霉菌毒素,消除和减弱霉菌毒素的毒害作用,且不影响饲料中的其他成分。 2.4改善肠道生理形态 肠道的生理形态直接影响动物机体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改善断奶仔猪小肠黏膜的形态,从而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 3.甘露寡糖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3.1家禽饲料 国外试验证明,在肉鸡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甘露寡糖,能提高肉仔鸡日增重,降低饲料报酬及减少腹泻率的发生,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 摘要 甘露寡糖又称为甘露低聚糖,是从酵母培养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类新型抗原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由于它不仅具有低热、稳定、安全无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质,还具有保护肠道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国外已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饲料工业。 简介 与β-葡聚糖为同一工艺开发的一种新的产品,其来源于新鲜的食品啤酒酵母。它是一种多糖,主要化学结构β-1,3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其中前者具有抗肿瘤性质,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体自然免疫力。 特点 1. 优良免疫激活剂 2. 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 3. 激活巨噬细胞、噬中性细胞等清除由辐射造成细胞分解碎片 4. 能够使巨噬细胞辨别和破坏变异细胞 5. 协助受损组织如淋巴组织细胞加速恢复产生细胞素(IL-1) 6. 促使包括抗生素,抗真菌,抗寄生药在内的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效用 7. 减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肪,提高高密度脂肪,减少高血脂的发生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酵母细胞壁中有一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后,经过图伦大学Diluzio博士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是一种多糖——甘露寡糖,并从面包酵母中分离出这种物质。 β-葡聚糖的活性结构是由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多聚糖,它们大多数通过β-1,3 结合,这是葡萄糖链连接的方式。它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嗜中性白血球等,因此能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的含量,全面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那么,机体就有更多的准备去抵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β-葡聚糖能使受伤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的能力迅速恢复正常,有效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大量实验表明,β-葡聚糖可促进体内IgM抗体的产生,以提高体液的免疫能力。这种葡聚糖活化的细胞会激发宿主非专一性防御机制,故应用在肿瘤、感染病和治疗创伤方面深受瞩目。经特殊步骤萃取且不含内毒素的β-1,3-葡聚糖在美国FDA已认定是一种安全的物质,可添加在一般食品,许多报导显示老鼠口服酵母β-1,3-葡聚糖,可增加强腹膜细胞抗菌之吞噬作用。 酵母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活性的多糖——β-葡聚糖。广泛存在于各种真菌和植物,如香菇、灵芝、燕麦中,是它们发挥保健作用的主要功效物质。而酵母葡聚糖的免疫增强活性更强,并具有改善血脂、抗辐射、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露寡糖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实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从酵母培养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类新型抗原活物性物质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2-2002,ISO6353 1:1982,NEQ) GB/T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3-2002,ISO6353-1:1982,NEQ) GB/T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10648 饲料标签 GB/T14699.1饲料采样(GB/T14699.1-2005,ISO6497:2002,IDT)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 甘露寡糖又称为甘露低聚糖,是从酵母培养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类新型抗原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与β-葡聚糖为同一工艺开发的一种新的产品,其来源于新鲜的食品啤酒酵母。它是一种多糖,主要化学结构β-1,3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其中前者具有抗肿瘤性质,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体自然免疫力。 3.2甘露寡糖含量 甘露寡糖含量为≥15% 4. 产品分子量 甘露寡糖结构分子示意图 5. 要求 5.1 感官要求 粉状低聚木糖颜色为浅黄色,具有特有的甜味、香气,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异常。 6. 检测方法 6.1 原理 甘露寡糖经酸水解后形成甘露糖,甘露糖经衍生化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在245nm波长处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甘露糖

抗生素替代品_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解读

近年来 ,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 ,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日益广泛 , 同时针对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及其所产生的抗药性等问题的出现 , 研制抗生素替代品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一些天然的饲料添加剂 , 中草药以它独特的作用方式、良好效果 , 无残留、无抗药性以及无污染而受到了青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依据我国中医中药理论 , 科学组方配伍 , 不仅具有扶正祛邪、健脾开胃、抗菌促生长、增强动物免疫机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等效果 , 而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 ,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 , 祖国这一宝贵遗产因而得以不断发掘 [1] 。 近年来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一大热点 , 大力开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 , 提高生产率 , 发展绿色畜牧业 , 满足人们的食品安全需求 , 缩小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 , 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加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基础理论研究 , 解决目前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将有助于更好利用我国中草药的资源优 势 , 使之在畜牧生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有效成分、作用原理及主要 功效的研究 1.1有效成分 一般认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有 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甙类、挥发油、鞣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油脂、无机成分及色素 , 对于中草药不能孤立地去认识和研究 , 其有效成分的不同决定了其作用的不同。 1.1.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

生物体中含 N 的碱性天然有机物 , 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 , 在应用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生物碱具有 M 受体的作用 , 如食槟榔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 , 增加肠蠕动 , 使消化液分泌旺盛 , 食欲增加 , 其发挥的作用与其所含的生物碱密切相关 [2,3] 。 1.1.2 糖类 :多糖是自然界中分子机 构复杂庞大的糖类物质 , 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发现某些中草药的多糖成分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 , 如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 , 而目前对多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 特别是在提高和改善动物免疫功能方面 [4] 。因 此 , 可以说多糖类是一类免疫增强剂 , 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 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1.1.3甙类 :凡水解后能生成糖和非 糖化合物的物质都称为甙 , 因此甙类又称配糖体 , 它是中草药中分布非常 广泛的一大类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 其生物学活性仅次于生物碱。皂甙是甙类物质中最典型的一种 , 是由皂甙元和糖、糖醛酸组成的一类复杂的甙类化合物 , 皂甙的药理学研究比较多 , 如人参皂甙有明显的促进血清、肝脏、骨髓等的 RNA 、 DNA 、蛋白质及糖的生物合成 ,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黄芪中的三菇皂甙 , 能促进 DNA 合成 , 加速肝脏分化增殖 , 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等。因此 , 含皂甙类的一些药物可以作为添加剂中的免疫增强剂 [5]。

酶解棕榈粕制备甘露寡糖及其组分的结构确定【VIP专享】

酶解棕榈粕制备甘露寡糖及其组分的结构确定 摘要:以棕榈粕为底物,用中性B-甘露聚糖酶降解得到甘露寡糖粗品,并对其采用纸层析法分离纯化其中的各组分,最终得到甘露二糖、甘露三糖和甘露四糖三种寡糖组分。通过气相色谱(GC)检测可知,这三种寡糖中只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且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比例依次为119B1、318B1和318B1。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分离得到的三种寡糖的结构。 关键词:棕榈粕,甘露寡糖,制备,结构 Study on manna-oligosaccharides prepared from paml mealby enzyme and the determ ination of their structures Abstrac:tThe sample ofmanno-oligosaccharides(MOS)was prepared from paml mealby neutralB-mannanase1 The components ofmanno-oligosaccharide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paper chromatography, and three different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 ) of oligosaccharides were obtained: mannobiose, mannotriose and mannotetraose1The structures of them were determ ined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mi e-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 I-TOF MS) and gas chromatography(GC)1The results ofGC showed that they were allcomposed ofmannose and glucose, and the ratio ofmannose and glucose were119B1,318B1and318B1, respectively1While the results of MS showed that the three oligosaccharides DP were DP2, DP3and DP4, respectively1 Key words:paml mea;l manna-oligosaccharides; preparation; structure 棕榈粕是棕榈的果实和种子榨油后所产生的饼 粕,主要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甘露聚糖是棕榈粕 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其含量达36%[1],是除酵母细 胞壁以外制备甘露寡糖的最佳原料。甘露寡糖属于 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免 疫应答,增强动物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Kazuto[2]等人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甘露寡糖可明显降 低白细胞介素-10的产生,并能抑制血清中特异性卵 清蛋白IgE,从而起到抑制过敏症状的作用。甘露寡 糖还能促进有益菌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机体 免疫力。Ichiro[3]等人通过体外实验发现,甘露寡糖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是无法被消化的,而是被大肠中 的微生物转化为以乙酸、丙酸和丁酸为主的短链脂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67分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 67分 (共16道题,共100分,限时:180分钟,还剩174分钟2秒) 多选题 1. 要检索“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有关“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的技术主题,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A61B5/055,应该()。 (5分) A. 在“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B. 在“优先权”中输入:医用 and 核磁 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C. 在“主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D. 在“摘要”或“名称”中输入:医用 and 核磁 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2. 要检索有关稀土荧光材料的国外专利信息,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 (5分) A.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用英文词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B. 用“稀土荧光材料”的中文主题词查出一些中国专利文献,然后照出所对应的IPC分类号;用分类号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C. 查找国外有关公司的名称,用公司的名称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D.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3. 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稀土荧光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该公司准备开发新型稀土荧光材料。在开发之前,公司欲进行专利信息的全面检索,以便为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此时该公司了解到国外某公司甲有类似产品。请问该公司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专利信息检索()。 (5分)

丁酸钠替代抗生素在水产上的应用

丁酸钠替代抗生素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丁酸钠在陆生动物上的研究进展已经广为普及,也因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抗药性,欧盟决定于 2006 年禁止用抗生素作为所谓的“生长促进剂”添加到饲料中。在寻找抗生素替代品的过程中丁酸钠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物调节作用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科学研究报告已证实丁酸钠在陆生动物具有以下的作用, 例如抑制人类结肠粘膜发炎及癌症生成;改善禽类的蛋壳品质及减少肉鸡下痢;增长增生猪肠道绒毛、使肠壁变丰厚;及刺激犊牛瘤胃肌层及突触的生长。至于丁酸钠在鱼类上的应用,可从以下的试验得到验证。(1)丁酸钠对罗非鱼生长、血液参数及免疫反应的影响(Ahmed H.A., 2015) 1)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罗非鱼 200 条,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各 100 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丁酸钠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 0.03%丁酸钠,基础日粮含有蛋白质 24.7%,总能 3896 千卡/公斤。罗非鱼的喂食量以每日 3%鱼体重量喂食;每日分两餐。2)试验结果 表 1 丁酸钠对罗非鱼的生长表现 表 2 丁酸钠对罗非鱼肉品质的影响 表 3 丁酸钠对罗非鱼血清蛋白、血葡萄糖及肝指数的影响 注:肩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2)丁酸钠对美洲鳗鲡采食、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ZhangS,2011) 1)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美洲鳗鲡 600 条,随机分成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2 个重复,每个重复各 100 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丁酸钠 1 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5%丁酸钠,丁酸钠 2 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 0.1%丁酸钠。试验预饲期 20 天,正式期 6 周。 2)试验结果 表 4 丁酸钠对美洲鳗鲡生长情况的影响 表 5 丁酸钠对美洲鳗鲡肝脏健康情况的影响 (3)丁酸钠对淡水鱼生长表现及肠道粘膜结构的影响(Wang et.Al., 2008) 1)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鲤鱼 360 条,随机分成四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 3 个重复,每个重复各 30 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外三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15%的丁酸钠。饲料期 60 天,每日投饵 2 次,喂食量为鱼体重的 3-4%。2)试验结果 表 6 丁酸钠对鲤鱼生长情况的影响 图 1 丁酸钠增长鲤鱼肠绒毛长度 Nuez-Ortin 2011 也指出包被丁酸钠对鲶鱼(P. hypohthalmus)生长有非常优异的表现,如下表。 注:肩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在维护肠道健康方面, 丁酸盐能抑制陆生动物肠道发炎。当细菌入侵时,单核球/巨噬细胞产生大量促进发炎的细胞激素(cytokine)如 IL-12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12)及少量 IL-10。IL-12 刺激 T 细胞生成γ干扰素(interferon-γ),肿瘤坏死因子(TNF,tumornecrosisfactor)及 IL-2(白细胞介素 IL-2)。全都会促使肠道发炎反应。见图 2。 图 2 而丁酸会刺激单核球/巨噬细胞产生 IL-10,IL-10 反抑制 IL-12 生成,因此肠道发炎反应被抑制。见图 3。 图 3 水产饲料配方中普遍使用鱼粉及鱼油来促进鱼虾生长,但因这几十年来全球,鱼粉鱼油

甘露寡糖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甘露寡糖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9-5 目录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1)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1) 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 (2)

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 (3) 第二部分:甘露寡糖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 (5)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 (9)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有机化工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简称,又称有机合成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主要生产各种有机原料的工业。 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丙烯、碳四以上脂肪烃、苯、甘露寡糖、甘露寡糖、乙苯等。从原油、石油馏分或低碳烷烃的裂解气、炼厂气以及煤气,经过分离处理,可以制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脂肪烃原料;从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烃类裂解的裂解汽油以及煤干馏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芳烃原料;适当的石油馏分也可直接用作某些产品的原料;由湿性天然气可以分离出甲烷以外的其他低碳烷烃;从煤气化和天然气、炼厂气、石油馏分或原油的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可以制成合成气;由焦炭制得的碳化钙,或由天然气、石脑油裂解均能制得乙炔。此外,还可从农林副产品获得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品种繁多,按化学组成可分类如表。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很多物质含有两种以上的特定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基团,它们常又按其主要特点划入某一类。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按所用原料分类: ①合成气系产品(见合成气)。 ②甲烷系产品(见甲烷)。 ③乙烯系产品(见乙烯)。 ④丙烯系产品(见丙烯)。 ⑤C4以上脂肪烃系产品(见碳四馏分;碳五馏分)。 ⑥乙炔系产品(见乙炔)。

常见的代替抗生素的中成药

中成药替代抗生素 一、呼吸系统炎症常用药 1、蒲地蓝消炎片: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的治疗。 2、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通便,消炎,一般应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 3、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4、银黄胶囊/颗粒: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 5、复方穿心莲片:清热解毒,利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湿热泄泻。(咽喉炎、急性肠炎等) 6、黄连上清片: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7、穿心莲胶囊: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涩痛、肿痛疮疡等。对急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腮腺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8、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 9、三黄片: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10、众生片/丸/胶囊: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 11、清热散结片: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12、喉痛灵片:清热解毒,消炎,清咽喉。用于咽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炎,疖疮等。 13、复方公英片: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14、清咽片:清凉解热,生津止渴,用于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干舌燥,咽下不利。(急慢性咽炎) 15芩黄喉症胶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16、复方气管炎片:呼吸道炎症(急慢性支气管炎) 17、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18、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 19、黄芩片: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0、复方黄芩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疡。 二、消化系统炎症 1、消炎利胆片:具有消炎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及肝胆结石并发感染者。 2、青叶胆片: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肝胆囊炎、尿道炎等) 3、复方黄连素片: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4、消炎止痢灵片:清热燥湿、抗菌消炎,主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 组织感染等的治疗。 5、黄芩片: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三、泌尿系统炎症 1、尿塞通片:理气活血,通经散结。用于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炎,尿闭,尿潴留等。 2、清热通淋片:清热,利湿,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热淋,症见小便频急、尿道刺痛、尿液浑浊、口干苦等 以及急性下尿路泌尿系感染见于上述症侯者。 3、复方石淋通片:用于结石及泌尿系炎症 4、复方金钱草颗粒: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