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定义标准语义翻译2

翻译定义标准语义翻译2
翻译定义标准语义翻译2

第二讲:翻译的定义及标准、语义翻译(2)

一.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如果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带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

---翻译是技能,再现原文信息时,为避免信息的损失,力戒欠额翻译(undertranslation)和过载翻译(overtranslation),译者要采用增词,减词,引申,并句和分句等技巧。

---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对等,其次是文体对等。

二.翻译的教学标准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汉翻译的评估项目标为:

A.忠实:“原文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文体风格与原文相一致”60%

B.通顺:“断句恰当,句式正确,选词妥贴”40%

三.翻译技巧(2):

语义翻译(2)---翻译时应当注意词义的褒贬。

翻译时,必须正确理解原作者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然后选用适当的语言手段译出。原文中词语的褒贬意义,要根据上下文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即使有些词语孤立起来看似乎是中性的。Eg.

As a demanding boss, he expected total loyalty and dedication.

She is a demanding teacher, yet she’s very kind to her students.

John was an aggressive salesman who did his job quite well.

Hitler pursued an aggressive policy after he seized power.

四.翻译练习(2)

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hoice of words.

1.She is fidgety and restless.

2.All the inventors have a restless mind.

3.They incited him to go into further investigation.

4.The plotters incited the soldiers to rise against their officers.

5.The general ha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courageous.

6.He was an honest man, but unfortunately he had a certain reputation.

II. Improve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and fluency.

1.I have read your articles. I expected to meet an older man.

我拜读过你的文章,我期望可以找到一个年纪稍长的人。

2.They ran away as fast as their legs could carry them.

他们跑得像他们的腿所能载动他们那样的快。

3.I will go and attend the reception, if only to make some new friends.

我将去参加招待会,但只是为了交些新朋友。

4.When she and he met again, each had been married to another.

当再次相见时,每个人都结婚了。

5.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that many staff consider impossible what is really possible if effort is

made.

很多职员认为最有可能的事情努力后也还是不可能的。

五、实用翻译(2):商标的翻译

1.音译:

当商标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时,由于这些词本身没有多少意思,故常使用音译的方法。

Eg. Kodak(柯达), Casio(卡西欧), Changhong(长虹)

2.意译

将原商标的意思用译入语表示出来。采用灵活对等的翻译原则,即意思与原商标基本一致,且符合商标词短小简洁的特点。

如:V olkswagen大众(汽车),Shell壳牌(石油),Camel骆驼(香烟)

3. 音意兼顾

以原商标的音为基础,在译入语中找到发音与原文相同或相似,同时又反映出产品一定特性的词汇。如:

CocaCola可口可乐,Benz奔驰,广百Grandbuy,Ikea宜家

4.不译或部分译

如:IBM公司,Remy Martin X. O人头马XO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引言 一般的翻译教材在讨论翻译问题时,都离不开讨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统编翻译教程(即张培基等编著的教程),主要是讲述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其中包括: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词类转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的译法;名词从句的译法;定语从句的译法;状语从句的译法;长句的译法,和习语、拟声词、外来词语等特别语词的译法等。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也基本上沿用这些方法与技巧,或在此基础上有些改进,例如,柯平编著的《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除了提出与张培基教程大同小异的方法外,还提出了变通和补偿手段:加注、增益、视点转换、具体化、概略化、释义、归化和回译。 ( ) 性” 关于直译之争持续了几个世纪,赞同者坚定不移,反对者(也即意译的赞同者)坚持已见,互不让步。其实,英文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指逐词译 ( ),也包括逐句译()。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用于翻译科技资料;()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也用于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见)。 然而,在现代文学译者中,赞同直译的人为数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所说,“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的排列方式都会有差异。可以说,语际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也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翻译”(:)。

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张培基等:)。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如 () ’ 原文玩了个文字游戏,很风趣,凡是了解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曾导演的读者,看到这句话时,大概都会忍俊不禁。但是这样的文字游戏却造成翻译上的极大困难,如直译成“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使一位淑女失踪”,其意思就会与原文相悖。王先生采用意译的方法,表达了原文的一层意义,说明了一个事实,可惜其双头语的形式消失了,原文的风趣味道也完全丧失了。对此,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性,都有自己独有的声音、文学、修辞手法和社会习惯,这是无法移植的。古书说,‘橘逾淮而北为枳’。橘子好吃,枳可是酸苦的。翻译正是如此。一篇好文章,翻译过来往往读不得。你可以把大意译出,可是原文那些音乐和形象性,原作者那些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你会丢了一大半”(王宗炎:)。

英语新课程标准

<<英语新课程标准 >>在语言技能教学的建议中对听力技能、口语技能及阅读技能 的教学目的的描述中都分别指出要培养语感。语感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 践。虽然语感随着语言 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可是教师若是能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 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样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语感训练具有很强 的综合性 , 他们彼此渗透 , 互为条件 , 就需要我们整体把握, 适度倾斜 , 不断深化。我在日常教 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语 感的 一、把好开口关,引导用英语直接思维,培养良好语感,加强朗读训练,从生活 切入教学主 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并借助一 定的体态语 言以及多种教学媒体,加强英语的信息输入量,以尽量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 语思维 习惯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促进学生良好口语语感的有效形成。其次,尽量利用英语释义, 而不用母语作为中介的翻译, 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并尽量在大量呈 现后再鼓 励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 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 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反而易产生语义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 歧义。因 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中获取信息或语言知 识,这样,会 妨碍良好英语口语语感的生成,而要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提 取语言信 息,并在一定语境中通过强化、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如 在教单词“mother ”时可用“ Mum” 一词解释,教“ father ”可用“ Dad”来解释,教“ All right ”可借助“ Yes”等词表 示, 教“ see you ”可借助“ Good bye ”一词来释义。再次,创设语境,使学生在英语直接思维 中形成良好语感。有时,我们还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有些英语词、句很难用汉语解释, 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出若干包含该词、句的 句子,让 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体会和感悟。给出的语境应力求与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 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如教“favorite ”时,可先大 量呈现“I like ? best ”这 一结构,再过渡到“ My favorite ? is ?”,然后通过“ What’s your favori te? ”的操练, 使学生获得了对该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 助学生 理解、掌握词、句含义的目的,又能增大语言实践量,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语言活动 直接领悟词、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及感情色彩,使学生在这种直接思维过程中有效地生成初 步的英语口语语感。 朗读有助于语感的形成。虽然小学阶段涉及的词汇量少,句型少,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

英语翻译之词义省略法

英语翻译之词义省略法 一、从语法角度来看 (一)省代词 1.省略作主语的人称代词 (1)省略作主语的人称代词 I had many wonderful ideas, but I only put a few into practice. 我有很多美妙的想法,但是只把少数付诸实践了。 He was thin and haggard and he looked miserable. 他瘦弱憔悴,看上去一副可怜相。 (2)英语中,泛指人称代词作主语时,即使是作第一个主语,在汉语译文中往往也可以省略。联展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6c5643529.html,/xkyfd/ 考研学习:https://www.360docs.net/doc/6c5643529.html,/kcnet1450/ We live and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When will he arrive?—You can never tell. 他什么时候到?——说不准。

The significance of a man is not in what he attained but rather in what he longs to attain.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已经获取的,而在于渴望得到什么样的东西。 2.省略作宾语的代词 The more he tried to hide his mistakes, the more he revealed them. 他越是想要掩盖他的错误,就越是容易暴露。 Please take off the old picture and throw it away. 请把那张旧画取下来扔掉。 3.省略物主代词 I put my hand into my pocket. 我把手放进口袋。 She listened to me with her rounded eyes. 她睁大双眼,听我说话。 (二)代词it的省略 Outside it was pitch dark and it was raining cats and dogs.

英语翻译法与直接法的比较与结合(2)

英语知识 2.2 直接法的主要特征 直接法着重口头表达和自然交际,语言学习始于日常表达,而非古老的语言文学。课堂行为用目的语以口头形式展开,强调模仿,培养语言习惯。大部分时间用于提问和回答,练习包括替换、听写和叙述等形式,课堂上还会涉及听力理解,听力不是游离于口语之外的技巧。而是其基础,听力知识也会转化为口语知识,一其学习也有利于其他技能的训练。在直接法中,通过已知的外语词汇或其他辅助手段,直接学习新词语和表达法,具体词汇用物体或图画示范,抽象词汇则用意义联系讲授,不采用母语作参照,教师采用外语授课,充分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讲解避免翻译和语法阐释,将新语言直接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通过直接法,目的语在语内习得,意旨在第二语言(外语)内部,将其作为惟一参考的教学方式,不借助翻译是这一方法的一大特点,仅用外语进行传授,不涉及两种语言的翻译转换,单语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二语内部建立言辞关联,使学习者能够在没有母语辅助的情况下驾驭二语系统,同样,通过语内策略,口头表达直接与物体、情境以及思想直接相连。这种论点是直接法的基石,基于此,二语的学习更接近于第一语言(母语)似的直觉学习,语法规则的教学采取归纳式,学习者的错误被容忍,课堂上,教师须激励学生直接、自觉地使用外语,再归纳出语法规则,由于学习者需自己总结语言点,难免会犯错,如果交流中犯错,教师不会打断、纠正,以免影响其兴趣,相反,鼓励他们用外语思考,积极使用二语,重在理解和交际。 2.3 直接法的目标 直接法强调口语优先于其他方面,以保证交流,口头表述

作为初期教学目标,有别于前者。口语的重要性体现在教学法和课堂表现上,听说先于写作,小班集中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提问——回答逐步训练口头表达技巧。 2.4 直接法的优势和劣势 外语能力的一大特征是能够口头表达,有效地进行交际,直接法倡导的口语,是交际中最受欢迎的外语使用形式。课堂上,教师创造气氛使学习者在会话中运用新语言,熟悉语音、语调以及如何断句,从最常使用的日常习惯表达人手,以增强、维持兴趣和自信,学习者自如流畅地用目标语进行交流。也会促进理解和感悟,学习者完全置身于逼真的外语环境中,使得二语学习似母语般自然。仅使用外语的教学手段使得外语信息集中输入学习者脑中,只要输入的信息无误,学习者可以自动地、不费力地掌握二语,自然会从这一方法中获益,加快学习进度,此外,高级阶段用外语思考,会促使其不断接近二语水准。 但是,直接法过分强调和歪曲了自然的母语学习与课堂外语习得间的相似性,把课堂与外部现实世界等同起来,因其缺乏强有力的语言学理论根据,对许多语言现象缺乏科学、系统阐释,屡遭抨击。直接法要求教师的母语即为目标语,或具有类似语言水平的专业人士。并非所有教师都可以依靠其自身能力和技巧掌控课堂。主要问题在于,直接法是用外语授课,尽量避免使用母语。 3 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结合 对于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采用哪一种方法,这与教学目标有关。我们通常把熟练运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或目标,将其界定为听、说、读、写四种技巧,或日交际能力。听说与读写同样重要,两种教学法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不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编码:TA0B28 开设时间:第5学期课时数:72学时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传授翻译理论知识及实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英汉翻译任务。课程是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的典型翻译例文向学生传递实用的翻译技巧,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通过实际的翻译任务锻炼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课程设计从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结合基本的翻译理论、方法以及实际外贸业务对英汉翻译的专业知识需要,在比较全面的介绍英汉翻译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补充了大量实际有用的专业翻译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不仅对英汉互译有进一步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将所学翻译技巧充分运用于实际工作,从而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理论灵活运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把实践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翻译任务独立完成

等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独立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熟悉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 (2)掌握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3)熟悉各种商务文体翻译的过程。 (4)了解译者的工作原则和职业操守。 2.社会能力目标 (1)能够处理对外贸易企业的日常涉外文件翻译。 (2)能够对外贸企业各种函电进行专业翻译。 (3)能够做到对外贸易工作过程中的陪同口译。 3.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类转译法、增词法、省词法、被动结构的译法和正反、反正的译法。

英语翻译之词义

1、一个单词多种表达 a thank-you letter 感谢信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推荐信 a love letter 情书 a suicide letter 绝命书 a “Dear John” letter 绝交信(女孩子给男孩子) letter of condolence唁函 letter of confirmation 确认信 2、多个词表达一个意思,如表达“死” to go west 归西 to pass away 谢世(常用) to die a martyr 牺牲 to rest in peace 安息 to end one’s days 寿终正寝 to commit suicide 自杀 to kick the bucket 民间说法:蹬腿 to abandon the world 撒手人寰 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了结尘缘 to come to a violent death 暴毙 to depart to the world of shadows 命赴黄泉 to release the souls from suffering 超度、解脱 to return to dust 入土 除此之外,还有多个词翻译成一个意思(主要指英译汉),不再具体讲。 3、几个单词 return to dust:与基督教文化有关 fig leaf:遮羞布 Adam’s apple:男性的喉结 You came from dust and to dust you shall return. 来自尘土、归于尘土。 original sin:原罪 suicide:自杀,cide表示“杀”, 如:insecticide 杀虫剂,pesticide 杀虫剂,herbicide 初草剂,genocide 种族屠杀, homicide 杀人, matricide 弑母, patricide 弑父, regal君王君主, regicide 弑君commit no nuisance 请勿在此大小便 restroom 厕所 faculty lounge 教室休息室 bathroom commode 厕所(委婉的表达厕所之意) Baptist Church 洗礼会教堂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 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

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 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形式的开放性 本着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确定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主要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等)、项目实施(小组活动、随堂测试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的开放性 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拓展学习项目,实施课外学习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能力,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和研究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二是以素质教育为本,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和基本的行文结构,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能力目标 学习动机明确,有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

英汉翻译 之 合译法

英汉翻译之合译法 合译法多用于英语简单句的翻译,特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文句子共用相同的主语的时候,汉语一般不喜欢重复某一名词,或重复使用某一代词作主语,这这种情况下,往往将原文数句合译为一句。 This novel is of no great literary merit. It is merely a pot-boiler. 这部小说纯属胡编乱造,没有多大文学价值。 I wasn’t an enemy, in fact or in feeling, I was an ally. 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情感上,我都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他们的盟友。 Confucius was a believer in moral action and in what we today call human development. He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within the social order. 孔子信仰道德的行为,信仰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发展,提倡在社会秩序内建立和谐。 Young people don’t hesitate to attempt one thing after another. Eager to experiment, they welcome new ideas. They are restless and alive and never satisfied. They seek perfection. 年轻人总是不停地探索,急于实验,乐于接受新的思想。他们充满活力,永不满足,追求尽善尽美。 有时候是为了行文紧凑、简练的原则而将两句或数句合并为一句来翻译; I was slow to understand the deep grievance of women. This was because, as a boy, I had envied them. 我迟迟未能理解女人的深切苦楚,因为我小时候曾羡慕过她们。 A man in a newish suburb feels that he has one foot in the city and one in the country. As this is the kind of compromise he likes, he is happy. 住在新郊区的人,觉得一只脚在城里,一只脚在乡下,非常开心,因为这种城乡妥协之地是他喜欢的。 Towards evening, the attack of the French slackened in its fury. They had other foes besides the British to engage, or were preparing for a final onset. 将近傍晚,法军的攻势逐渐松懈,或许因为它们除了英国人之外还有别的交战敌人,或许正在准备发动最后的一次总攻击。 Although the size of the task waiting to be carried out is daunting and there are many hurdles to be overcome, it would be wrong to end my address on a note of pessimism. Many countries have already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is regard. 尽管等待我们去完成的任务规模之大令人畏惧,尽管有许多障碍有待克服,但是以悲观的调子来结束我的发言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国家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合译时,可充分发挥汉语标点符号的作用; Nine of the 13 children have never held a meaningful job, nor do they care to. Only one of

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要把英语准确,通顺地译成汉语,正确选择词义此意,注重词义的引申至关重要。 【关键词】引申;翻译;选择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选择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中心问题。英语单词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其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的,许多英语单词与汉语中有些词只是部分对应,而英语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一词多类的现象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将英语多义词译成汉语时,必须根据上下文和全句的意思确认其中一个正确的含义,而不能不求甚解,望词生义,想当然地进行翻译。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一、词义的选择 1. 文化背景知识与词义的理解及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大不同语系,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候对英语某些词汇的理解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如果这方面的知识匮乏,翻译出的句子就会出错,甚至闹出笑话。 例(1): Franz Boas was a specialist in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弗兰兹·博厄斯是一位美洲的印第安人语言专家。 这句中的American Indian不能译为“美国印第安人”,因为不仅美国有印第安人,而且加拿大、南美洲和中美洲各国也有,这里涉及普通历史、地理常识。事实上,America和American严格地来说应作“美洲”和“美洲的”解,当然有时也用来指“美国”,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应注意区分。 例(2): South African leopard-spot policy came under fierce black fire… 南非实行的“豹斑式”的种族隔离政策受到了黑人的猛烈抨击… 这句中的leopard-spot是一个专门术语。如译者不了解它的背景知识,就很难把它准确地翻译出来。“豹斑”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南越人民武装力量在战区后方建立了许多小块根据地,美方军事地图上就此标有“豹斑”状异色标示区。以后“豹斑”这一军事术语又被转用为政治术语,指白人种族主义者把黑人强行驱入若干小块地区居住的种族隔离政策。 2. 从词的联立关系及上下文确定词义 所谓“词的联立关系”是指词在行文中的搭配组合关系。一般来说,一个孤立的英语单词,其词义是游移不定的,具有该词可能具有的一切含义。但当词出于特定的联立关系中时,它的词义受到上下文的制约就稳定化了,因此根据词的上下文关系确定词义是词义解析中非常重要而又切实可行的手段。如英语单词“wet”的意思是“湿的”,但它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义就差别很大。 例(1): Wet Paint! 油漆未干! 例(2): He was wet to the skin. 他全身都湿透了。 例(3): If you think I am for him, you are all wet. 如果你认为我支持他,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last”这一形容词,它的一般意义为“最后的”,但在翻译中我们应注意它在不同的句中所表达的含义。 例(1):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

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 Division & Combination *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把原文的句子结构整个保存下来或只稍加改变即可,但在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作较大的改变。 * 分译法和合译法是改变原文句子结构的两种重要方法。 * 所谓分译法是指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所谓合译法是指把原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一个复合句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来表达。 * 一、分译法 * (一)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1.副词 They, *not surprisingly, did not respond at all. 他们根本不回答,这是不足为怪的。 * 2.形容词 * Chairman Mao might have spoken with understandable pride of his policy of “self-reliance”. * 毛主席在谈到他的“自力更生”政策时,也许有些自豪感,这是可以理解的。 * That region was the most identifiable trouble place. 那个地区是个麻烦的地方,这是大家很容易看到的。 * 3.名词

* A movie of me leaving that place would look like a shell leaving a rifle. * 我离开那个地方的速度之快,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像出膛的子弹一样。 * He shook his head and his eyes were wide, then narrowed in indignation. 他摇了摇头,双目瞪地圆圆的。 * (二)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1.分词短语 * She sat with her hands cupping her chin, staring at a corner of the little kitchen. * 她坐在那儿双手托着下巴,眼睛凝视着小厨房的一角。 * Sunrays filtered in wherever they could, driving out darkness and choking . the shadows 阳光射到它所能透过的所有地方,赶走了黑暗,驱散了幽影。 * 2.名词短语 * I wrote four book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a record never touched before. * 我头三年写了四本书,打破了以往的记录。 * Energy can neither be created nor destroyed, a universal accepted law. * 能量既不能被消除也不能被创造,这是一条普遍公认的规律。 * 3.前置词短语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 熊兵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翻译》2014(3)82-88 摘要:本文对学界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基本概念上所存在的普遍的混淆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混淆;定义;分类 1.话题缘起 在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即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其中又尤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混淆为甚。一方面,学界对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讨论虽多如牛毛,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方法论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深入考察其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当少见。另一方面,学界在对这三个术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着定义不明、分类不当、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翻译教材中中,“归化”与“异化”一方面被作为“翻译方法”加以讨论(如龚芬,2011:79—81),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同上:93—106)。一些翻译论文把本应属于翻译技巧层面的增补型翻译(类似于增译)、浓缩型翻译(类似于减译)划归为“翻译策略”的类别(如李克兴,2004:66—67)。在一些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为一谈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翻译专业的老师对此问题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把归化等同于意译,把异化等同于直译)。 国外学界对此也存在一些模糊或混淆(或未予严格区分。比如Shuttleworth & Cowie (2004:44,59)一方面把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称作是“strategy”,另一方面却又把free/literal translation也视为“strategy”(同上:63,96 )。Vinay & Darbelnet (1958/2000:84—93) 把翻译方法(method)分为两类: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前者包括三种处理方式(procedures),即借译,拟译,直译,后者包括四种处理方式,即词类转换,视点转换,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可在论述中却经常把其划分出来的“方法”(methods)和“处理方式”(procedures)混为一谈。另外,他们把“借译、拟译、直译、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和“词类转换、视角转换”划归为一类(同属procedures)也欠妥当,因为前者应属“翻译方法”的范畴,而后者则应属“翻译技巧”的范畴。实际上,这里Vinay &Darbelnet的分类涉及到三个层面: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其划分出来的两大“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实应为“翻译策略”(所以Munday说,“The two gener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dentified by Vinay &Darbelnet are direct translation and oblique translation”,见Munday,2008:56),而在其划分出来的七类“处理方式”中,前三类和最后两类属于“翻译方法”,第四、第五类则属于“翻译技巧”。总之,Vinay &Darbelnet在其分类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淆在一起,这也导致后来很长时间学界在这几个概念上的混淆(Molina &Albir,2002:506 0 关于国外译学界在译学术语,特别是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三个术语上所存在的概念混淆、使用混乱的问题,Chesterman(2005)和Molina & Albir(2002)曾专门撰文予以讨论。如Chesterman指出,学界用于描述文本操作过程的术语除翻译“策略”外,其他还有“技巧、方法、转换、转化、变易”等等(2005:17)。他认为这种众多术语相互混用

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1 课程基本信息 2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通信、供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电子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使学生增加英语专业术语词汇量的积累,并能借助工具书阅读相关英语专业资料的能力而开设的课程。 3 课程设计思路 (1)教师明确课程及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项目(课程目标)以及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单元目标)的任务设计,创建“真实教学环境设计”。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这是一个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摸索,独立自主寻求问题、发现问题、逐渐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按照小组讨论——各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模式,分三个层次进行。 4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①通过电子专业英语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提高英语的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对电子专业人才的要求。 ②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后,能够阅读专业方面的英语文章和杂志,能够使用英语作为其工作语言。 能力目标 ①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符合认知和学习的规律,注意循序渐进,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②为学生根据所在岗位工作实际补充专业知识和进一步学习提供便利,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素质目标 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个性化内容的学习,获得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开放、包容、合作、乐观、积极的性格,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意识。 5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6 教学条件 (2)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 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课堂内完成,在课外主要采用口语交流方式进行强化练习。 (3)教材及参考书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主编冉利波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气工程类高级科技英语》主编王建平等 其他课程资源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

基础笔译课程标准

《基础笔译》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制定时间:2011-05 课程代码: 040249 所属系部:工商外语系 学分:4.5 学时:60 制定人:谢盛良批准人: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等。 2)熟练掌握合格译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准则等。 3)熟练掌握笔译的几种基本技巧和方法。 4)在正确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熟练而通顺地将英文翻译成汉语,忠实于原文,速度为 每小时250-300词。 5)熟练掌握数字、专有名词、成语熟语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6)熟练掌握商务、科技等各类文体句子、段落、篇章的基本笔译技巧和方法,具备良好的 双语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别笔译材料的体裁,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2)能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基本差异,正确认识英汉语言的内容与结构逻辑次序的不 同,摆脱原文束缚,准确翻译。 3)善于参考利用各种词典、百科全书、网络等工具在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从事翻译活动。 4)具备广博的知识,能够自主学习,自觉关注译学理论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译员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精神和文化修养。 2)具备译员敏锐的政治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基础笔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实践为主的技能性课程。是翻译专业或(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汉笔译基本能力,初步胜任一般日常性笔译工作。它以《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汉表达技巧》《英语阅读》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关联学习《商务笔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资格证书》《商务翻译单证》等课程的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读写译等各种语言运用能力,熟悉商务、科技及外事翻译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要求,掌握基本的笔译理论和方法,能给客户提供一般书面笔译服务。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传授英汉笔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讲授和练习及各种文体翻译训练,使学生熟悉翻译理论的基本知识和翻译的基本技巧,熟悉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异同,熟练运用常用的翻译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汉翻译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借助词典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进行一般水平的书面翻译,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商务、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笔译工作,并为进一步翻译学习做好准备,为毕业后从事商务涉外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开发思路 笔译是各类涉外书面交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笔译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因此,《基础笔译》则是依据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设计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围绕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笔译方面的能力为中心,依托学校的翻译服务中心(可筹建),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英汉书面翻译的基本技能,强化不同语境下不同语篇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笔译水平,突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翻译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笔译过程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翻译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进行生产实训,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R.Jacobson 翻译的分类

R.Jacobson翻译的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曾明确地指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他的那句名言“没有符号就没有意义”已被普遍接受。他对翻译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基于他的符号学观。将翻译活动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语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语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符际翻译 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来解释一种语言的语符。符际翻译。是指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语言符号用图画、手势、数学或音乐来表达。 雅可布逊(R.Jacobson)认为翻译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翻译仅指语际翻译;广义翻译除语际翻译外,还包括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下面是雅可布逊对广义上的三种翻译的定义: 1)语内翻译或复述是指在同一种语言中用不同的文字符号去解释某些文字符号。(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or rewording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other signs of the same language.) 2)语际翻译或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是指用另一种语言解释某种语言符号。(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on proper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c other language.) 3)符际翻译或嬗变是指用非语言系统的符号解释某种语言符号。(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or transmutation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igns of nonverbal systems.) (Jacobson 1959/2000:114) 简言之,语内翻译指在同一语言内部进行的翻译;语际翻译指发生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符际翻译指不同符号之间进行的翻译。语内翻译虽然不如语际翻译那么引人注意,但在实际生活中,语内翻译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例如把一个人的话传给另一个人,用自己的话复述别人的话,或把我国的古文献译为现代汉语等,都属于这一范畴。符际翻译常见于通讯和保密工作,也可见于日常的交流,例如用文字解释交通指示标志或用身体动作把某种文字的意思表现出来。

合译法

Combination(合译法) 所谓合译法,是指把原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译成一个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合译为一个句子,或将一个复合句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来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英语重“形合”,连接词较为发达,句子结构层层包孕,句子在空间上呈大树型结构,长句较多。汉语重“意合”,句子与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词,积词成句,积句成章,流水句较多,呈线性排列,一句接一句,短句较多,句子结构呈竹竿型分布。另外,英语的后置修饰语有时很长,而汉语的修饰语一般前置,不宜过长。因此,为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也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原文意思,在翻译时需要对原来的句子结构进行调整,即适当改变原文结构。与分译法把原文的某个成分从原来的结构中分离出来,译成一个独立分句相反,合译法是将不同的句子成分组合在一起,用一个单句来表达,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法。由于英语句子一般比汉语句子长,英译汉时切分用得较多,但是较口语化的英语句子也比较短,英译汉时有时也得用合并,故合译法多用于英语简单句的翻译,特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文句子共用相同的主语的时候,汉语一般不喜欢重复某一名词,或重复使用某一代词作主语,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将原文数句合译为一句。 Combination in E-C Translation (合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A.Words (词的合译) This technique is used to integrate two words of close meaning into one expression. 词的合译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合译成一个词,使译文清楚整齐。Examples: 1. You will supply financial power, and we’ll supply man power. Isn’t that fair and square? 译文:你们出钱,我们出人,这难道还不公平吗? 2. His father is a man who forgives and forgets. 译文:他的父亲非常宽容。 3. Her son was wise and clever, but her daughter was silly and foolish. 译文:她的儿子非常聪明,可女儿却很笨。 4. He suffered aches and pains. 译文:他遭受百般疼痛。 5. He is a man of culture and learning. 译文: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Try to translate: 1. He was kindly, generous and obliging. 2. He was jealous and envious of his brother. He resented that his younger brother was so successful. 参考译文: 1. 他乐善好施。 2. 他嫉妒他弟弟,痛恨弟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 B.Phrases (固定词组的合译) 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独特的语言表达系统。在英语中,词的粘合力和搭配力较强,一个动词往往可以同多个名词或多个介词搭配,一个介词也往往与多个名词搭配,构成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