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试题A卷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试题A卷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试题A卷

复习

一、填空(在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词汇,使其原理成立)

1、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的比值。对线性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常数。

2.用石英晶体制作的压电式传感器中,晶面上产生的电荷与作用在晶面上的压强成正比,而与晶片几何尺寸和面积无关。

3、有源滤波器由集成运放和__ RC网络__ 组成。

4、采用热电阻作为测量温度的元件是将温度的测量转换为电阻的测量。

5、单线圈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主要由线圈、铁磁性外壳和可沿线圈轴

向移动的活动铁心。

6、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用同名端反向形式连接,所以又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7.闭磁路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工作时,衔铁与被测物体连接。当被测物体移动时,引起磁路中气隙尺寸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导致圈磁阻的变

化。

8、动态标定的目的,是检验测试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

9、在电阻应变片公式,dR/R=(1+2μ)ε+λEε中,λ代表__ 材料压阻系数。

10、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 CU50 ,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镍铬。

11、红外图像传感器由红外敏感元件和电子扫描电路组成。

12、空气介质变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高灵敏度和减少非线性误差是矛盾的,为此实际中大都采用差动式电容传感器。

13、当半导体材料在某一方向承受应力时,它的电阻率发生显着变化的现象称为半导体压阻效应。

14.影响金属导电材料应变灵敏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导电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

15.为了测得比栅距W更小的位移量,光栅传感器要采用细分技术。

16.若测量系统无接地点时,屏蔽导体应连接到信号源的接地端

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压电式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2.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温度)。

3、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C )。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4、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A )。

A.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5、在光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物体电阻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光电导效应 )。

6、改变电感传感器的引线电缆后,( 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

7、自感传感器采用相敏检波电路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 C )。

C.使检波后的直流电压能反映检波前交流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8、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光电式传感器)。

9、单色光的波长越短,它的( A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越大)。

10、差动电桥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为( 0 )

1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固有频率 )。

12、( 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13、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

14、当石英晶体受压时,电荷产生在( B.X面上 )

15、减小霍尔元件的输出不等位电势的办法是( A使用电桥调零电位器)

16、发现某检测仪表机箱有麻电感,必须采取( B将机箱接大地) 措施。

17、在实验室中测量金属的熔点时,冷端温度补偿采用( C .冰浴法) 。

18、电涡流式传感器激磁线圈的电源是( A高频交流)

19、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 是一种( B 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20、将电阻R 和电容 C 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吸收电路,其作用是( B消除电火花干扰)。

21.电阻应变片的初始电阻数值有多种,其中用的最多的是(120Ω)

22.下列三种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有一种是我国目前使用的( A )。

1、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有什么不同? 答:金属电阻的应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几何形状的变化而产生的,半导体材料的应变效应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随应变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

2、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作用是什么?其核心是解决什么问题? 答: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压电晶体产生的电荷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其核心是要解决微弱信号的转换与放大,得到足够强的输出信号。

3、简述光电池的工作原理指出它应工作在电流源还是电压源状态。答:光电池是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制成的,是自发电式,是有源器件。它有较大面积的P--N结,当光照射在P--N结上时则在结的两端出现电动势。它应工作在电压源状态。

4、什么是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试说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答:热电效应就是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热电偶测温就是利用这种热电效应进行的,将热电偶的热端插入被测物,冷端接进仪表,就能测量温度。

5、简要说明差动变压器中零点残余电压的产生原因。、答:零残电压包括基

波和谐波分量。基波分量主要是因为差动变压器两个二次绕组的结构和电气参数不完全相等(不对称)使感应电势幅值不等而形成;谐波分量主要由导磁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引起。

6、试说明光纤的导光原理。、答:光纤导光基于入射到光纤内的光能够实现全反射。由于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大,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其折射角大于90度,形成全反射,使得光不会进入包层而只在纤芯内传播。为使进入光纤的光能够在纤芯内全反射,必须使从外部入射的光线限制在一定的入射角内,从而使入射到纤芯和包层界面的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即在某个临界角内的入射进入光纤的光才能实现全反射。

7.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有什么不同? 金属电阻的应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几何形状的变化而产生的,半导体材料的应变效应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随应变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

8. 影响差动变压器输出线性度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差动变压器输出线性度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传感器几何尺寸、线圈电气参数的对称性、磁性材料的残余应力、测量电路零点残余电动势等。

9.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答: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要受导体的电导率、磁导率、几何形状,线圈

的几何参数,激励电流频率以及线圈到被测导体间的距离等因素影响。电

涡流式传感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宽、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抗干忧能力强,特别是有非接触测量的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实用价值。答:一是匀质导体定律: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为零。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二是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它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在回路中直接接入各种类型的显示仪表或调节器,也可以将热电偶的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或直接焊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三是标准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只要测得各种金属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各种金属之间相互组合而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可直

接计算出来。四是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t、t

时的热电动势

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

n 和t

n

、t

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中

间温度定律为补偿导线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计算题(请列出运算步骤)

1 、在以钢为材料的实心圆柱形试件上,沿轴线和圆周方向各贴一片电阻为120Ω的金属应变片R1和R2[如图1(a)所示],把这两应变片接入电桥[见图1(b)所示]。若钢的泊松系数0.285

μ=,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2,电桥电源电压U=2V,当试件受轴向拉伸时,测得应变片R1的电阻变化值

10.48

R

?=Ω。试求:①轴向应变;②电桥的输出电压。

2、某一霍尔元件尺寸为10

L mm

=, 3.5

b mm

=, 1.0

d mm

=,沿L方向通以电流 1.0

I mA

=,在垂直于L和b的方向加有均匀磁场0.3

B T

=,灵敏度为22/()

V A T?,试求输出霍尔电势及载流子浓度。

3、某热电偶的两个电极为A、B,其灵敏度为0.04mV/℃,将它置于1200℃处的温度场,若指示表(冷端)处温度为50℃,试求热电势的大小1

①灵敏系数:

11

/

R R

k

ε

?

==2

轴向应变:

1/0.48/1200.002

2

R R

k

ε

?

===

②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2、

因为 22/(), 1.0,0.3H K V A T I mA B T =?==

输出霍尔电势为: 6.6H H U K IB mV ==

3

热电偶灵敏度: k=0.04mV /℃ 工作端温度: T=1200℃ 冷端温度: T 0=50℃,

则 ()()(),0,120050,0AB AB AB E T E T E =+

4、一测量吊车起吊重物的拉力传感器如图1(a )所示。R 1、R 2、R 3、R 4按要求贴在等截面轴上。等截面轴的截面积为0.00196m 2,弹性模量

E=2×1011N/m 2,泊松比0.3μ=,且R 1=R 2=R 3=R 4=120Ω, 所组成的全桥型电路

如题图1(b )所示,供桥电压U=2V 。现测得输出电压U 0=2.6mV 。求:①等

截面轴的纵向应变及横向应变为多少②力F 为多少

5、4霍尔元件灵敏度40/()H K V A T =?,控制电流 3.0I mA =,将它置于4110-?~4510T -?线性变化的磁场中,它输出的霍尔电势范围有多大

6、某热电偶的热电势在E(600,0)时,输出E=5.257 mV ,若冷端温度为0℃时,测某炉温输出热电势E=5.267 mV 。试求该加热炉实际温度是多少 4 因为: 21234120;0.3;0.00196;R R R R S m μ====Ω==

按全桥计算: 0

0.156U R R U ?==Ω

①纵向应变: //0.000812512l R R R R

l k εμ???====+

横向应变: 0.0004875r

l

r l μ??=-=-

②力: 53.18510F SE N ε==?

5 因为

:4440/(), 3.0,110510H K V A T I mA B T --=?==?-?

输出的霍尔电势范围:

低端 12H H U K IB V μ== 高端 60H H U K IB V μ== 6 已知:热端温度是600℃时,冷端温度是0℃时,有

()600,0 5.257E mV = 则该热电偶的灵敏度为

5.257/6000.008762/K mV C ο== 现测得加热炉冷端温

度为0℃,输出热电势是(),0 5.267E T mV = 得实际温度是

7.如图所示正方形平板电容器,极板长度a =4cm,极板间距离δ=0.2mm.若用此变面积型传感器测量位移x ,试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并画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极板间介质为空气,F/m 1085.812-0?=ε。

7解:这是个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共有4个小电容并联组成。

32.2810

21085.810164431242

00=?????==---δεa C /pF x kx C x a a C x 8.7032.28)

(400-=+=-=δε (x 的单位为米)

δε)400ax C C C x -=-=?

8.701021041085.8443

2

1200-=?????-=-=-=---δεa x C C K x /pF 8.用镍铬-镍硅(K)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这时的热电动势为29.188mV ,求被测点的温度。

解:由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查出E(40,0)=1.638mV ,根据式计算出

再通过分度表查出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9.已知铂铑10-铂(S)热电偶的冷端温度t 0=25℃,现测得热电动势E(t ,t 0)=11.712mV ,求热端温度是多少度?

解:由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查出E(25,0)=0.161mV ,根据式(5-2-1)计算

再通过分度表查出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8.1216851.11159.1310011.851)-(11.8731200t =-?+=℃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考试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 》典型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第二章:主要是化简系统结构图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用化简,也可以用梅逊公式来求 一、(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请写出系统在输入r(t)和扰动n(t)同时作用下的输出C(s)的表达式。 G4 H1G3 G1 G 2 N(s)C(s) R(s) - -+ + + 二 、(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求传递函数 )()(s R s C ,) () (s N s C 。 三、(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s)/R(s)。 G1 G2 R(s) - + + C(s) - + 四、(共15分)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X(s)的表达式

G4(s)G6(s) G5(s)G1(s) G2(s) N(s) C(s) R(s) -- G3(s) X(s) 五、(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s)/R(s)和C(s)/D(s)。 G1 G2 R(s) - + + C(s) -+ D(s) G3G4 六、(共15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 () (s R s C 。 七、(15分)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求题图所示各系统的传递函数 ) () (s R s C

一、(共15分)某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欲保证阻尼比ξ=0.7和响应单位斜坡函数的稳态误差为ss e =0.25,试确定系统参数K 、τ。 二、(共10分)设图(a )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b )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1K 2K 和a 。 三、(共15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求系统在输入r(t)=t 和扰动信号d(t)=1(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和稳态输出)(∞C 2/(1+0.1s) R(s) - C(s) 4/s(s+2) E(s) D(s) 四、(共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4)(625) K G s s s s s = ++++ 试确定引起闭环系统等幅振荡时的K 值和相应的振荡频率ω 五、(15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2 ) 1()(23++++=s s s s K s G α 若系统以2rad/s 频率持续振荡,试确定相应的K 和α值 第三章:主要包括稳、准、快3个方面 稳定性有2题,绝对稳定性判断,主要是用劳斯判据,特别是临界稳定中出现全零行问题。 相对稳定性判断,主要是稳定度问题,就是要求所有极点均在s=-a 垂线左测问题,就是将s=w-a 代入D(s)=0中,再判断稳定 快速性主要是要记住二阶系统在0<ξ<1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公式以及指标求取的公式。 准确性主要是稳态误差的公式以及动态误差级数两方面

《课程理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15 页 《课程理论》模拟试卷一 一、基本知识题(选择最合适的答案,每题2 分,共15 题,总计30 分) 1.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的代表作是:C A.《课程》 B.《课程论》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的哪位学者提出的:A A.斯滕豪斯 B.泰勒 C.施瓦布 3.强调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课程开发模式是:C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实践模式 4.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其中一个 “筛子”是学校教育哲学,另一个“筛子”是:A A.学习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儿童心理学 5.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的特点是:C A.以课程目标的厘定为起点 B.以有争议的问题为内容 C.以集体审议为方法6.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与“逻辑顺序”相对的原则是:B A.经验顺序 B.心理顺序 C.社会顺序 7.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际可分为不同的层次,他将课程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 其中,“在课堂里实际实施的课程”属于哪个层次:B P333 A.理想的课程 B.执行的课程 C.经验的课程 8.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泰勒提出目标的确定要有三个来源,下面哪一个不属于 泰勒所指的目标的来源之一:C P97 A.对学生的研究 B.学科专家的建议 C.家长的意见 9.课程概念重构运动的代表人物是:C P24 ? A.泰勒 B.施瓦布 C.派纳 10.在“理解有关营养的重要事实和原理”这一目标中,属于“目标的内容方面”的信息是: A A.“理解” B.“营养” C.“重要事实和原理” 11.下列不属于课程内容选择原则的是:B ? A.适合学生发展水平 B.与学科逻辑一致 C.与社会生活一致 12.从课程组织的角度看,与“学科课程”对应的课程组织形式是:B

驾照科目一试题大全.doc

驾校一点通2017科目一模拟考试 总分100分(90分及格),考试时间45分钟 1、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驾驶证的驾驶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 ?错误 2、路中心黄色虚线的含义是分隔对向交通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越线超车或转弯。 ?正确 ?错误 3、驾驶机动车超车后立即开启右转向灯驶回原车道。 ?正确 ?错误 4、驾驶人一边驾车,一边打手持电话是违法行为。 ?正确 ?错误 5、机动车仪表板上(如图所示)亮时,提醒驾驶人安全带插头未插入锁扣。

?正确 ?错误 6、未上坡的车辆遇到这种情况让对向下坡车先行。 ?正确 ?错误 7、驾驶机动车找不到停车位时可以借人行道停放。 ?正确 ?错误 8、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正确 ?错误 9、机动车参加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车辆各项性能系数,及时消除车辆安全隐患, 减少事故发生。 ?正确 ?错误 10、下列做法是否正确?

?正确 ?错误 1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感觉疲劳时,应立即停车休息。 ?正确 ?错误 12、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转移登记前,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 处理完毕。 ?正确 ?错误 13、行车中当车辆突然爆胎时,驾驶人切忌慌乱中急踏制动踏板,尽量采用“抢挡”的方法, 利用发动机制动使车辆减速。 ?正确 ?错误 14、如图所示,驾驶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时,A车可以长鸣喇叭提醒道路养护车辆暂停喷水。

?正确 ?错误 15、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经大修后可以上路行驶。 ?正确 ?错误 16、行车中突遇对向车辆强行超车,占据自己车道时,可不予避让,迫使对方让路。 ?正确 ?错误 17、这个标志的含义是告示前方是拥堵路段,注意减速慢行。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v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x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v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按其输入量的变化规律特性可分为_恒值控制_系统、随动系统和_程序控制_系统。 2、传递函数为 [12(s+10)] / {(s+2)[(s/3)+1](s+30)} 的系统的零点为_-10_, 极点为_-2__, 增益为_____2_______。 3、构成方框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 信号线、比较点、传递环节的方框和引出点 。 4、我们将 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 称为偶极子。 5、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反馈控制方式、_开环控制方式和_复合控制方式_。 6、已知一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t e t g 5.16)(-=,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7、自动控制系统包含_被控对象_和自动控制装置两大部分。 8、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其中五种形式是微分方程、传递函数、__差分方程_、脉冲传递函数_、__方框图和信号流图_。 9、_相角条件_是确定平面上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而用_幅值条件__确定根轨迹上各 点的根轨迹增益k*的值。当n-m ≥_2_时, 开环n 个极点之和等于闭环n 个极点之和。 10、已知一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 t e t g 25.1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 _。 11、当∞→ω时比例微分环节的相位是: A.90 A.ο 90 B.ο 90- C.ο45 D.ο 45- 12、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稳定性__、_快速性_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 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快速性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稳定性和准确性_。 13、当且仅当离散特征方程的全部特征根均分布在Z 平面上的_单位圆 _内,即所有特征根的模均小于___1____,相应的线性定常离散系统才是稳定的。 14、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D.普通数控加工系统

基础理论课试题

基础理论课试题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 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 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 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 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 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 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

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 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 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

新课改知识试题和答案

1、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3、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 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4、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 —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5、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主要目的。 6、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促进学生发展全面发展、教师提高不断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改进 7、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本次课程实 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8、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理念相适应的体现一的教育观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指定了几个领域, 它们是(ABCD)

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C、劳动与技术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主要内容的是ABCD A、走进社会: B、珍惜环境; C、关爱他人: D、善待自己 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标准内涵的是(CD) A、规定〃了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B、 B、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C、 C、提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D、 D、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E、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特性的是(ABC) F、A、整体性;B、开放性;C、生成性:D、自由性 G、 5、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ABD) H、A、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B、设置综合课程 I、C、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D、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J、 6、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所包含的基本含义是(ABD) K、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L、 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M、 C、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N、 D、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O、 7、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的是(ABCD P、A、主动性;B、独立性;C、体验性;D、问题性 Q、 8、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包括(CD)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卷

洛阳理工学院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卷(B) 适用班级:B 考试日期时间:适用班级: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传递函数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一种内部描述模型。() 2.劳斯判据是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的一种代数判据。() 3.频域分析法是根据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闭环系统性能的一种图解方法。( ) 4.频率响应是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下的全部响应。() 5.绘制系统Bode图时,低频段曲线由系统中的比例环节(放大环节)和微积分环节决定( ) 6.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开环传递函数不包括积分和微分环节,则当0 ω=时,开环幅相特性曲线(Nyquist图)从正虚轴开始。() 7.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系统输出量不会对控制器产生任何影响。() 8.Ⅰ型系统,当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对斜坡输入信号的跟踪误差为零。() 9.控制系统分析方法中,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有频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时域分析法。() 10.已知某校正网络传递函数为 1 () 1 s G s as + = + ,当满足a>1条件时,则该校正网络为滞后校正网络。()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述()属于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A)稳定性(B)准确性(C)快速性(D)前面三个都是 2.分析线性控制系统动态性能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单位脉冲函数(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D)单位加速度函数 3.典型二阶系统阻尼比等于1时,称该系统处于()状态。 (A)无阻尼(B)欠阻尼(C)临界阻尼(D)系统不稳定或临界稳定 4.稳定最小相位系统的Nyquist图,其增益(幅值)裕度()。 (A)0 hdB<(B)0 hdB>(C)1 hdB<(D)1 hdB> 5.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 (5) G s s s = + ,则系统在()2 r t t =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10 4 (B) 5 4 (C) 4 5 (D)0 6.一个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A)系统的输入(B)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

足球理论课考试试题

理论课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我国古代在()就有足球游戏,称为“蹴鞠”。 A、战国时期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A 2、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 A、英格兰 B、巴西 C、德国 D、中国 参考答案:A 3、第一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后更名为世界杯赛),1930年在()举行。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乌拉圭 参考答案:D 4、1857年,( )成立了第一个足球俱乐部。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荷兰 参考答案:B

5、国际足球协会联合会简称国际足联,英文缩写,1904年成立于( )。 A、比利时 B、法国 C、瑞士 D、西班牙 参考答案:B 6、1996年在美国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女足荣获(),实现了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历史上的突破。 A、冠军 B、亚军 C、季军 D、第四名 参考答案:B 7、我国男子足球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时间是()。 A、1998年 B、2002年 C、2006 年 D、1994年 参考答案:B 8、1930年,英国人契甫曼根据新的越位规则精神,创造了()阵型。 A、 B、四二四 C、四前锋 D、四三三 参考答案:A 9、足球比赛中的“四三三”阵型是由()阵型演变而来。

A、 B、四二四 C、四四二 D、三五二 参考答案:B 10、国际足联规定哪个国家3次获得世界冠军便可永久的占有金女神杯,1970年( )成为第一个3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球队,该奖杯已归其占有。 A、意大利 B、德国 C、阿根廷 D、巴西 参考答案:D 11、1974年()队在第10届世界杯上采用了全攻全守的打法,使足球运动进入了“全面型”时代,因此被誉为足球运动的第三次变革。 A、荷兰 B、英格兰 C、匈牙利 D、巴西 参考答案:A 12、一场足球比赛应有两队参加,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11名,其中必须有一名守门员,如果任何一队少于()人则比赛不能开始。 A、6 B、7 C、8 D、9 参考答案:B

科目一考试题库(900题)

客车专用试题(57道题) 1.1.1 选择题:(25题) 1.1.1.3 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 留和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 A.200元 B.500元 C.1000元 D.2000元 答案:D 1.1.1.4 一年内有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内 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A.1年 B.3年 C.5年 D.终身 答案:C

1.1.1.11 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时,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 A.4米 B.4.2米 C.5米 D.5.5米 答案:A 1.1.1.13 申请增加大型客车准驾车型的,应当取得驾驶中型客车或者大型货车准驾车型资 格以上。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答案:D 1.1.1.14 申请增加大型客车准驾车型的,应当在申请前最近连续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 记录。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1.1.1.16 取得驾驶牵引车准驾车型资格,并在申请前最近1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 录的,可以申请增加大型客车。 A.1年以上 B.2年以上 C.3年以上 D.年限没有规定 答案:B 1 1.1. 2.1 报考中型客车准驾车型科目三考试的,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满30日后预约。 答案:错误

1.1. 2.2 报考大型客车准驾车型科目三考试的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满40日后预约。 答案:错误 1.1. 2.3 大型载客汽车允许牵引总质量700千克以下的挂车。 答案:错误 1.1. 2.6 已持有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增加中型客车准驾车型的,应当在申请前最近一个 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 答案:错误 1.1. 2.7 在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记录的,不得申请增加大型客车准驾 车型,但可以申请增加中型客车准驾车型。 答案:错误 1.1.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 1 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2 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 3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 4 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 5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6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7 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 8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 9 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1 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12 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13 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 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题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D、抛锚式) 三、简答题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 2.)创新思维的培养 3.)创新技能的培养 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 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尊重教育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 3)、尊重教育者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答:(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探索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 7.启发性原则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五)解放学生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分) 1、 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 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 3、 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或无穷远。 4、 PID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 5、 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 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1 52512++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21 B .1 C .51 D .25 1 2、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3、 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 .稳态性能 B .动态性能 C .抗高频干扰能力 D ..以上都不是 4、 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篮球专项课理论考试试题(八)

篮球专项课理论考试试题(八)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现代篮球运动是()年由美国体育教师()设计发明的,于()年传入我国。 2、篮球比赛的正规球场面积应该是(长)(),(宽)(),是从界线()量起的。 3、本学期学过的技术动作有:()、()、()等。 4、行进间运球时按拍球的(),快速急停时按拍球的()。 5、行进间单手投篮的要求是:一()、二()、三()。 6、持球队员用一只脚做轴进行旋转,这只脚被称为()。 7、常用的急停动作方法有()种。即:()和()。 8、篮球的持球、运球、投篮是用()接触球,掌心()。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4分,共20分) 1、投篮时,如果抛物线太低,球飞行入篮的弧线接近水平,篮圈露在球下的范围较小,就不宜取得应有的入篮角,也就难以命中。() 2、我们学过的持球突破技术有:原地顺步持球突破和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 3、篮球运动中的侧身跑要求队员的整个身体放松地向球的方向扭转。() 4、传球中,球的飞行速度仅仅取决于手腕和手指的用力大小。() 5、运球开始时,在球离开手前,中枢脚不可以离开地面。()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简称是()a、CBA b、CUBA c、NBA 2、罚球时投中一球得分是()a、1分 b、 2分 c、 3分 3、在持球突破时,球离手前中枢脚移动应判()a、带球走 b、两次运球、c、没有违例 4、在下面的突破当中,哪一种属于持球突破()a、跨下运球、b、背后运球、c、交叉步突破 5、篮球比赛每队场上共有()名队员。 a、4、 b、5、 c、6 三、综合题(40分) 1、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如何认识在校接收体育教育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和实现的途径。(20分)(一 年级) 2、制定一份适合个人身体健康锻炼的运动处方。(20分)(一年级)

科目一考试试卷和答案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且构成犯罪的驾驶人,将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 得驾驶证。 A正确 B.错误 2.驾驶机动车应当随身携带哪种证件? A.工作证 B.驾驶证 C. D.职业 3.未取得驾驶证的学员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技能,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使用所学车型的教练车由教练员随车指导 B.使用所学车型的教练车单独驾驶学习 C.使用私家车由教练员随车指导 D.使用所学车型的教练车由非教练员的驾驶人随车指导 4.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驾驶证后的实习期是多长时间? A.6个月 B.12个月 C.16个月 D.18个月 5.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驾驶证被依法撤销驾驶许可的,多长时间不 得重新申请驾驶许可? A.3年 B.终身 C.1年 D.5年 6.上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的,交通警察可依法扣留机动车。 A. 正确 B.错误

7.驾驶拼装机动车上路行驶的驾驶人,除按规定接受罚款外,还要受到哪种处 理? A.处10日以下拘留 B.暂扣驾驶证 C.吊销驾驶证 D.追究刑事责任 8.驾驶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的驾驶人,除按规定罚款外,还要受到哪种处理? A.撤销驾驶许可 B.收缴驾驶证 C.强制恢复车况 D.吊销驾驶证 9.这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有下列哪种行为? A.逆向行驶 B.未按规定悬挂号牌 C.故意遮挡号牌 D.占用非机动车道 10.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的交通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下列 哪种制度? A.登记制度 B.奖励里程制度 C.累积记分制度 D.强制报废制度 11.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累积记分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新课程改革试题

新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2)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学习方式的几种特点: 1、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变量。 2、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学习方式反映了学习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新课改的几个转变: 1、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3、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7、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B 》 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 .(1)0s s += B. (1)50s s ++= C.(1)10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 .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 .有超调 C .无超调 D .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 ()()(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一、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 三、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申,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学校,教案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实效。 4、“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这一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

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错 2: 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正确 3: 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的方法的优化。错 4: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对 5: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不主张接受式学习。错 6: 质疑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 7: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对 8: 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错 9: 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正确 10: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对 11: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错 12: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错 13: 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错 14: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不再被重视,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对 15: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错 16: 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错 17: 出现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马家爵因打牌而残杀四位学友等极端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刘、马等人的个人品质、素质低下,与社会风气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关系不大。错 18: 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家为根本目标。错 19: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对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G s,则G(s) 为G1(s)+G2(s)(用G1(s)与G2(s)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ω,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n 7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 K s s Ts τ++ 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 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 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调整时间s t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是指闭环传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 s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 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劳思判据、根轨迹、奈奎斯特判据等方法。

篮球理论课 考试复习题

篮球理论 一、填空:(每空一分) 1、篮球运动起源于()国,是()于()年发明的。世界业余篮球联合会是()年()月()日在()()成立。 2、篮球场地的长为( )米,宽为( )米,从界线的()沿测量,中圈半径为( )米,从圆周的()沿丈量。篮球场地每条线的线宽是()厘米。 3、篮圈上沿距地面高度为( )米,篮板下沿距地面高度为()米。 4、篮球的重量不得少于()克,不得多于()克。 5、在比赛开始时,每队应有()名队员上场。 6、篮球比赛由()节组成,每节为()分钟,决胜期的时间为()分钟。 7、篮球比赛中的时间违例有( 3 )秒、( 5 )秒、(8 )秒和(24 )秒违例。 8、篮球运动是()年传入中国。 二、简答题: 1、什么是3秒违例? 2、什么是5秒违例? 3、什么是8秒违例?

4、什么是24秒违例? 5、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6、篮球比赛中有哪几种时间违例? 7、何谓中立区域?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都不得侵占的区域 8、持球突破的动作要领是什么?转体探肩放球加速 9、行进间三步跑篮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10、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三、选择题: 1、限制区的线是()的。 A、立体B、平面 2、限制区旁位置区的分位线是()的。 A、立体B、平面 3、跳球时跳球圈的线是()的。 A、立体B、平面 4、跳球时中线是()的。 A、立体B、平面 5、3分投篮线是()的。 A、立体B、平面 6、甲1持球进攻时,一脚踩在对方限制区的线上,在持续的3秒钟后,他仍没有投篮,如何处理?() A、裁判员应鸣笛判甲1三秒违例,由乙队发界外球继续比赛。 B、裁判员不应该鸣笛,使比赛继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