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英文名称:Botany

课程代码:740052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授课教师:丁春邦、胡超、杨瑞武、袁明、刘静、周莉君

面向专业:生命科学类各专业

编写日期:二OO九年八月修订

本大纲是根据《植物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结合我校的《植物学》教学实际情况,在原《植物学》教学大纲(2005 年8 月修订)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大纲包括植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几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师范及综合院校植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学的相关知识,为后续课和专业课(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基础,同时为从事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下必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植物学由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两大部分组成。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在植物形态解剖部分,以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为主线,讲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基本规律,贯穿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以动态的关点和发展的关点认识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并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特征,细胞的主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徒手切片以及染色、制片等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

植物形态解剖部分(26 学时)

绪论( 2 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的重要性与多样性,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点: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植物学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植物学的历史和发展动态,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植物多样性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重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难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

主要内容:

一、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二、植物的多样性( 基因、物种、居群、群落);

三、植物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五、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六、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七、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植物细胞( 4 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细胞器形态结构与功能。重点:细胞的结构(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与功能。

难点: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和细胞核的结构。

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细胞的概念、细胞学说、植物细胞类型及真核细胞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及原生质体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外被结构特点

一、细胞壁

二、细胞膜

第五节植物细胞质及其细胞器

一、胞基质

二、细胞器

三、细胞骨架系统

第六节植物细胞核

一、核的形态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

二、核的超微结构

三、核的功能

第七节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淀粉

?蛋白质

?油和脂肪

?丹宁和色素

?晶体和硅质小体

第八节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及死亡

?植物增殖的意义及其细胞全能性

植物组织( 2 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组织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组成。

教学要点:组织的概念,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难点: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及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概念

第二节植物组织的类型

?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第三节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种子与幼苗(讲实结合,主要在实验室完成)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种子的结构以及幼苗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要点:种子的概念,种子、幼苗的类型及特点。

重点:种子和幼苗的类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种子

一、种子的基本结构( 种皮、胚乳、胚)

二、种子的基本类型( 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无胚乳种子)

三、种子的寿命及萌发

四、种子的休眠

第二节幼苗

一、被子植物的幼态器官及其形成

二、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

三、幼苗形态学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

营养器官——根( 3 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根的来源、形态结构、发育过程、生理功能以及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要点:根的来源和类型以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和侧根的发生过程。

重点: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难点: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区别。

主要内容:

第一节根的功能和经济利用

第二节根尖的初生生长与根的初生结构

一、根尖分区及其初生生长(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成熟区))

二、根的初生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二)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征

第三节侧根的发生

一、侧根原基的发生

二、侧根的形成及其在母根上的分布

第四节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形成

第五节根和根系的形态类型

一、定根和不定根

二、直根系和须根系

第六节根瘤与菌根

一、根瘤:概念、形成与作用

二、菌根:概念与作用

三、根瘤和菌根的研究进展

营养器官—茎( 4 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茎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发育过程、分枝方式和茎的类型。

教学要点: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植物的初生和次生结构,机械、输导和次生分生组织特征。

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难点: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主要内容:

第一节茎的性质、生长习性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第二节芽与枝条

一、芽:芽的结构及其适应意义、芽的类型

二、枝条的形态特征及分枝方式:二叉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第三节茎尖的结构

一、茎尖分区

二、茎的初生生长

第四节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第五节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组成及其活动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

三、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树皮的形成与形态变化,木材三切面的基本结构,优质木材的特征,

裸子植物茎的特点

第六节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一、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

二、单子叶植物茎的加粗:初生加厚生长、异常次生生长

第七节茎的生长特性与人的生活

一、纤维植物的茎纤维特点

二、枝条生根与人工营养繁殖

三、茎的创伤愈合与嫁接

四、抗倒伏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营养器官—叶( 2 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发育过程、内部结构以及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教学要点:叶的基本形态与解剖结构,叶的衰老与脱落。

重点:单、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难点:单、双子叶植物叶形态和结构的区别。

主要内容:

第一节叶的生理功能

一、叶的普通生理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二、叶的特殊功能:繁殖作用

第二节叶的形态和组成

叶的组成、叶序、单叶和复叶、叶片的形状(叶形)

第三节叶的发生和生长

一、叶原基的发生

二、完全叶各部分的发生

三、叶片的发育

第四节叶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第五节叶的衰老与脱落

一、叶的衰老

二、叶的脱落:离层与落叶

第六节叶的生长特性与物质生产关系

一、叶的生长特性与种植方式

二、不同叶位的叶与生物产量

三、叶的再生长与草皮、蔬菜,饲用植物的生产

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及其与功能的

统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1 学时)

教学目的:建立植物器官间相互联系、结构与功能统一和对环境适应性的观点。

教学要点:植物营养器官的联系,特别是维管束的互相联系,结构与生活功能的互相联系和统一,结构对环境的适应,营养器官的变态。

重点:维管束的互相联系,结构与生活功能的互相联系和统一。

难点:根、茎、叶过渡区维管束的互相联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营养器官的整体性

一、营养器官功能的协同性:植物体内木质部水分的吸收,输导和蒸腾;植物体内韧皮部有机物质的制造,运输,利用和贮藏

二、营养器官间结构的联系:维管系统,营养器官的序列性

三、营养器官生长的协调性

第二节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及环境的统一

?茎形态结构的力学特点,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超级稻的株形分析

第三节叶片结构与生态条件关系

一、阳地和阴地植物叶的结构

二、旱生和水生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三、盐生植物叶的特点

第四节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茎的变态

?叶的变态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8 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花的概念及花的各部分的变化类型,雌雄蕊的发育过程及基本结构,了解植物从花到种子、果实的发育过程。

教学要点:花的基本概念,花的形态,花及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开花,传粉与受精,果实和种子的概念,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全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

重点:雌、雄蕊的发育、形态结构特征;双受精及其意义,胚和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态及类型。

难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胚的发育。

主要内容:

第—节花的组成及其在发育上的意义

一、花在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的意义

二、花的组成及形态

三、花序

四、禾本科植物小穗和小花的构造

第二节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花丝和花药的发育

?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

?花粉粒的生活力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现象

?花粉植物

第三节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雌蕊的组成及心皮的概念

?胚珠

?胚囊的发育过程及结构

第四节开花、传粉、受精

一、开花

二、传粉: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含义,植物异花传粉的适应性,生产上对植物传粉的利用与控制

三、受精:花粉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双受精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受精作用与现代生物技术、多倍体的概念,试管受精,子房培养,远缘杂交,植物生殖工程

第五节种子的发育

一、胚的发育( 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种皮发育及结构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五、胚状体和人工种子

第六节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一、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二、真果和假果的含义及其结构

三、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四、果实的类型:单果、聚合果、复果

五、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第七节被子植物生活史概述

实验教学

植物解剖部分(22 学时)

总体要求

1. 掌握一般光学显微镜、解剖镜的使用和保养;

2. 掌握常用植物学实验方法:临时装片法、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离析法、涂片法等;

3. 学会对实验中所列各种制片或标本的显微镜像的基本识别方法;

4. 掌握植物学绘图方法;

5. 了解研究植物常用药品的配制。

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及植物细胞(3学时)

实验目的:

1. 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识别细胞中几种主要细胞器的显微结构;

4. 识别和检验细胞中主要贮藏营养物质;

5.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6. 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7. 学习植物学绘图方法。

实验内容及方法:

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维护: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重点掌握使用方法;对显微镜的维护要注意取、放和清洁的正确方法,禁止自行拆卸和安装。

2. 临时装片技术:学习取材、撕片、染色、盖片等步骤及操作要领,先观察教师演示再亲自操作。

3. 徒手切片技术:学习取材(用马铃薯块茎作实验材料)、切片、显色、盖片等步骤及操作要领,先观察教师演示再亲自操作。

4. 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制作临时装片,注重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5. 植物细胞的质体和后含物的特点与分布: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有色体、淀粉粒、糊粉粒、油滴、晶体、花青素的特点与分布。

6. 原生质流动现象:观察原生质流动的特点,理解原生质流动的生物学意义。

7. 胞间连丝:观察胞间连丝的特点,理解胞间连丝的生物学意义。

8.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洋葱根尖制片,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实验二、植物组织(3 学时)

实验目的:

1. 掌握植物体各种组织分布及其特点;

2. 学习观察各种植物组织的制片方法;

3. 结合观察,理解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方法:

1. 分生组织——洋葱根尖纵切片、椴树茎横切片;

2. 保护组织——(1)初生保护组织:临时装片观察蚕豆叶表皮、玉米叶表皮;

(2)次生保护组织:观察椴树茎、马铃薯横切制片;

3. 机械组织——(1)厚角组织:观察南瓜茎横切片;

(2)厚壁组织:石细胞——梨果肉中的砂粒;

纤维——杉木解离材料;

4. 基本组织——(1)同化组织:荷叶横切片;

(2)通气组织:荷叶横切片;

(3)贮藏组织:马铃薯切片;

(4)吸收组织:小麦幼根根毛;

5. 输导组织——(1)导管:南瓜茎(环纹导管、螺纹导管、网纹导管)、凤仙花茎(梯纹导管)、蓖麻茎(孔纹导管);

(2)管胞:杉木解离材料;

(3)筛管与伴胞:南瓜茎;

6. 分泌结构——(1)精油腔:柑桔果皮;

(2)腺毛:天竺葵叶表皮。

实验三、种子与幼苗和植物的根(3学时)

实验目的:

1. 了解种子的组成与类型、禾本科植物胚的详细结构以及幼苗的类型;

2. 了解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特点;

3. 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了解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4. 了解侧根的发生;

5. 了解根瘤与菌根的形态。

6. 结合观察,理解植物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方法:

1. 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蓖麻种子;

2. 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蚕豆种子;

3.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玉米籽、小麦籽;

4. 取小麦、玉米颖果纵切片观察胚的详细结构;

5. 幼苗类型——(1)子叶出土幼苗:大豆幼苗;

(2)子叶留土幼苗:蚕豆幼苗;

6. 根尖各区的结构特征:观察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的外部形态特征。

7. 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重点观察初生结构,识别表皮、皮层、中柱,区分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理解根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根的次生结构,在显微镜下识别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

8. 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禾本科植物根与双子叶植物根的主要区别。

9. 观察根瘤与菌根的形态。

实验四、茎(3学时)

实验目的:

1. 了解枝条的外形及芽的类型;

2. 掌握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3. 了解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4. 了解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5. 了解裸子植物茎的结构及木材三切面;

6. 结合观察,理解植物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方法:

1. 枝条的外形及分枝方式、芽的各种类型;

2.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菊花茎或向日葵茎横切片观察,识别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区分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理解茎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 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茎的结构特点——玉米茎横切片观察,比较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主要区别。

4.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椴树茎横切片观察,在显微镜下识别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早材、晚材、年轮。

5. 裸子植物茎的结构——松茎横切片观察,比较裸子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主要区别。

6. 木材三切面——在显微镜下识别杉木茎的三切面。

实验五、叶(3学时)

实验目的:

1. 了解并区别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叶的构造,理解结构同生理功能的关系;

2. 了解水生植物、旱生植物叶的结构,理解植物叶片形态结构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方法:

1.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观察海桐叶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识别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

2. 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水稻叶片(C 3 植物)、玉米叶片(C 4 植物),比较禾本科植物叶与双子叶植物叶的主要区别。

3. 水生植物叶片的结构——荷叶横切片;

4. 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夹竹桃叶横切片,通过观察,比较旱生植物叶和水生植物叶的结构特点,理解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

5. 裸子植物叶的结构——观察松针叶横切片,比较裸子植物叶与被子植物叶的主要区别。

实验六、生殖(3学时)

实验目的:

1. 了解花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2. 掌握花药、子房与胚珠的形态结构;

3. 了解胚的发育;

4. 了解常见花序和果实的类型;

实验内容及方法:

1. 花的形态和基本结构:观看花的形态结构的投影片、幻灯片或相片,再用放大镜解剖观察油菜花或百合花的形态结构。

2. 花药的结构;百合花药横切片,幼嫩花药、成熟花药、成熟花粉粒的观察:显微镜下观察识别幼嫩花药中的药壁各层、花粉母细胞,成熟花药中的表皮、纤维层、花粉粒。

3. 子房及胚珠的结构:百合子房横切片,子房、幼嫩胚珠、成熟胚珠和成熟胚囊的观察:显微镜下观察识别子房壁、子房室、胚珠、胎座类型、成熟胚囊的结构特点。

4. 胚的发育:荠菜角果切片观察,识别胚胎发育的各阶段;

5. 识别常见花序和果实的类型:观看花序和果实类型的投影片、幻灯片或相片,再结合实物标本观察。

实验七、综合性实验( 4 学时)

1. 综合应用本学期学习的实验方法;

2. 综合分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3. 综合分析不同植物类群(木本、草本、一年生、多年生)结构上的差异;

4. 解释植物器官的颜色与细胞结构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方法:

1. 采集各种颜色的植物花瓣和各种颜色的叶片,用撕片法作临时水装片,观察表皮细胞中是否含有花青素或有色体?

2. 采集水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的根、茎、叶,用徒手切片法作临时水装片,观察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植物器官结构的差异,分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与生态条件的适应关系。

3. 采集不同植物类群(木本、草本、一年生、多年生)的茎,用徒手切片法作临时水装片,观察不同类群植物茎在结构上的差异。

实验报告:(选作一题)

?分析实验所观察的各种有色花瓣和叶片颜色与细胞结构的关系。

?分析植物体(以根或茎或叶为例)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与生态条件的适应关系。

?分析不同植物类群(木本、草本、一年生、多年生)的茎在结构上的差异。

四、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结业考核方法为闭卷考试,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占30% ,包括作业和读书报告)加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注重实验考核,实验考核分为三部分:( 1 )实验内容在期末课程考试中占30% ;(2 )平时成绩(包括每次实验报告成绩和提问抽查成绩);( 3 )实验考试(口试、笔试、显微观察、标本识别)。实验考核成绩占植物学课程总分的30-40% 。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学》(上、下册)陆时万吴国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教材不同专业选用)

主要参考书:

《植物学》郑湘如王丽主编中国农大出版社

《植物学》李扬汉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植物学》曹慧娟主编林业出版社

《植物学》高信曾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物学》杨世杰主编科学出版社

《植物生物学》杨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种子植物分类学》汪劲武主编高教出版社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 册)科学出版社

《中国植物志》(有关各分册)科学出版社

《四川植物志》(有关各分册)四川民族出版社

《植物学报》,科学出版社,期刊

《植物学杂志》,科学出版社,期刊

《森林植物学》课堂教学大纲

《森林植物学》课堂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种子植物的解剖结构。同时,掌握植物系统分类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识别和鉴定植物种类,为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育种学、植物栽培学、野生植物资源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植物解剖部分阐述植物体的结构基础(细胞和组织)以及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植物系统分类部分主要介绍植物各大类群的划分、主要特征及相互之间关系,重点介绍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方法、形态术语及北方重点科的识别特征,科中所包含的重点属、种的识别特征的要点及拉丁学名拼写及发音,同时以专题的形式介绍落叶树木冬态识别的形态术语及方法、树木物候观测的意义及方法,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 共40学时,植物形态解剖部分20学时;植物系统分类部分20学时 植物形态解剖部分 20学时 1、绪论1学时 (1)植物界 (2)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植物学发展简史与趋势 (4)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 2、植物细胞2学时 (1)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 (2)植物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原生质体、液泡及细胞内含物、细胞壁 (3)植物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染色质和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4)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5)细胞死亡 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概念、特征与生物学意义 3、植物组织3学时 (1)植物组织及形成 植物组织概念、植物组织的形成 (2)植物组织类型 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及功能 (3)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4、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形态构造及功能 8学时 (1)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发生 种子的构造与类型、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 (2) 根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花卉学 3.学时/学分:50/3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 5.先修课程:植物学 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目标: 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繁殖学、种苗学等。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是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实验实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在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300种,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主要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与布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花卉的概念; 2.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3.明确花卉学在园林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4.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 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中国花卉业的概况 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 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四)思考题 1.简述花卉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2.花卉常识知多少:园林之母、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 3.加入WTO后,中国花卉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章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花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花卉分布的气候型分区及其特点; 3.掌握花卉生产及应用中的主要分类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世界栽培植物的地理起源 2.世界气候型及代表花卉 3.中国花卉的地理分别及其特点 4.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4.1物种多样性 4.2品种多样性 4.3生态系统多样性 5.花卉的分类 5.1按生活类型分类 5.2按栽培方式的分类 5.3按观赏特性分类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基本建设和分类。 2、基本建设程序。 3、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建设和分类。 2、了解基本建设程序。 3、了解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掌握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重点:基本建设和分类、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难点: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第二章水工程造价编制与组成 课程内容: 1、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3、施工图预算。 4、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要求: 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本章重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本章难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第三章工程定额 课程内容: 1、定额概述。 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 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4、单位估价表。 5、工程预算定额。 基本要求: 1、熟悉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2、掌握单位估价表。 本章重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本章难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水工程概预算费用与计价程序 课程内容: 1、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水工程计价程序。 3、水工程费用计算。 4、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要求: 1、熟悉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了解水工程计价程序。 3、掌握水工程费用计算。 4、了解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 本章重点:水工程费用与组成;水工程费用计算。 本章难点:水工程费用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概述。 2、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5、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基本要求: 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系统。 2、熟悉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掌握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本章重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本章难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第六章消防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消防工程系统概述。 2、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完整版)种子学教学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 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调控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操作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内容,熟悉操作规程,能独立解决种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种子的涵义,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种子的涵义,了解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难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区别 第二章种子的形成与植物学分类 1、教学内容 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主要农作物种 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熟悉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了解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有个充分的认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皮上的构造及其与胚珠类型的关系;种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态结构;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难点: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双受精过程及意义;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 1、教学内容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种子水分;种子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其他化学成份; 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理解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60 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农学专业、植科专业、种子专业必修课 3.课程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栽培作物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以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园艺学等学科为基础,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 (1)《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4)《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张满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5)《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上、下册).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 (6)《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David W. Par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Cereal Diseases,Their Pathology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D. Gareth Jones and Brian C. Clifford ,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New York. Brisbane. Toronto.1983 (8)《Rice Diseases》 Seond Edition, S. H. Ou, 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1985 (9)《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York.1986.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 (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林业技术经济学》(新版)教学大纲

《林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林学专业2007级 学时数:27 学分数: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选修课。林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或称边缘科学。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即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林业技术经济学也是林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 要求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全面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简述林业技术经济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原理(1.5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如何处理林业生产中不同技术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全面理解:经济效果原理。 难点分析:经济效果原理和如何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和评价标准(2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 全面理解:评价林业技术方案的客观标准。 难点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 综合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三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2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全面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重点掌握: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难点分析: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第四章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3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及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全面理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难点分析:因素分析。 第五章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4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概述。 全面理解: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其它方法,马尔科预测技术,技术经济决策和效用曲线。 难点分析:回归预测和效用曲线的应用。 第六章线性规划(1学时) 本章内容要做好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到数学内容的较多,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讲解清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TEACHING PROGRAM) 执笔者:洪宇 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 编写日期:2017年8月 二、课程简述 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系统性地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和发育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与发育等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了解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技能,及一部分被子植物常见的科、属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为识别、利用和改造植物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 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类群的基础知识以及植物界演化规律,了解植物个体发生、发育、生长、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2. 使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础知识,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以及从事园艺产业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学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掌握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发育过程,掌握雌蕊和雄蕊的结构与发育,掌握被子植物传粉与受精的过程,掌握被子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科。 (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占30%。其中: 出勤考核:占10%。 作业成绩:占2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1340051《植物保护学》实验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植物保护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植物保护学是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综合起来的一门课程。它包括昆虫基础知识和水稻、甘蔗、蔬菜和水果等害虫防治知识以及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和多种农业植物病害防治知识。总学时90 理论60学时实验30学时。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学好植物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和防治通过实验和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求学生采集昆虫标本50种以上,病害标本30种以上。 三、面向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 四、先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气象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植物保护学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学习植物保护学要有上面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依托。 六、实验名称与类别: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昆虫体躯的外部特征 实验目的:了解昆虫各部分构造和名称 实验内容:1。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2.观察口器构造与类型 3.观察昆虫的头式 4.观察昆虫触角、足和翅的类型。 实验要求:每个学生一台双目解剖镜按实验指导书观察每一顶内容。 实验2 昆虫的发育与变态 实验目的:了解昆虫的发育与变态的各种类型 实验内容:1。变态的主要类型 2.昆虫卵的类型 3.全变态类幼虫的类型 4.蛹的类型 实验要求:掌握昆虫的发育与变态类型。 实验3 昆虫目的分类 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检索表鉴定昆虫的方法。 2.重点掌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昆虫十个目的成虫特征,认识代表种类。实验内容:1。观察10个目昆虫的代表种类。 2.根据所列检索表,鉴定自己所采的标本属哪个目。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昆虫的标本,完成实验作业。 实验 4 昆虫标本采集及一般制作方法 实验目的:1。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方法 2.了解昆虫标本的一般制作方法 实验内容:1。毒瓶的制作 2.野外采集保存 3.干标本的制作 4.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 实验要求:要求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按实验内容认真去做。 实验 5 主要农作物害虫识别 实验目的:认识水稻、甘蔗、花生、甘薯、果树、蔬菜等作物主要害虫。 实验内容:1。甘蔗暝虫 2.水稻螟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3.花生斜纹夜蛾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的标本,用实验报告描述各种昆虫的主要特征。 实验 6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实验目的:通过室外观察,认识植物病害的多样性。 实验内容:观察五大症状类型和各种病征。

621植物学

2015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植物学) 学科、专业:食品科学(097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97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7203),林木遗传育种(090701),森林培育(09070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是园林植物、园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植物保护、草业、城市规划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有关学科研究生的业务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植物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绪论 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多样性;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 第一章种子与幼苗 种子的构造;种子的主要类型;种子的萌发条件、过程和幼苗出土类型,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植物细胞概念;植物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功能;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种类及其结成;细胞壁的结构和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主要变化过程。 组织和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三章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 根的基本功能;根和的根系的类型;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其特点;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及次生构造;侧根的形成过程;根瘤和菌根及意义。

2. 茎的基本功能;芽的类型及分枝方式;茎尖的构造与发育;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生长与次生构造;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及其增粗生长方式。 3. 叶的基本功能;叶的发生与生长及其组成;被子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及其特点;叶的生态类型与形态结构的关系;叶的寿命及落叶原因、变化等。 4.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 5.营养繁殖的繁殖方式: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概念、营养繁殖的概念及营养繁殖的形式、解剖学基础。 第四章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 花的概念、组成和类型;花芽分化的基本过程; 2.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花药的发育与结构,花粉粒的形成、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结构)。 3.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雌蕊的组成和结构、胚珠的形成发育与结构、胚囊的形成与发育及其结构)。 4. 植物的开花、传粉与受精过程;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概念和意义;种子的形成(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胚、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发育与结构及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概念。 第五章裸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略考) 第六章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 1. 植物分类的基础(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命名法;植物检索表的表达方式和使用。) 2. 掌握现代植物的基本类群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地衣类。高等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本课程采用两界系统)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各大类群间的区别要点。(进化的观点) 3.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茎、叶的形态学术语;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花序概念及花序的类型;花冠类型;雄蕊类型及花药着药和开裂方式;雌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胚珠类型;花程式、花图式表达方式;果实类型) 4.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 5.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及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主要是前两个系统) 三、考试要求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重庆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教研组编写教师:魏佳强 2013年2月23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概述。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27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专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教学对象:20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成专学生。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本课程由浅入深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一名技术强、能力过硬并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用到的知识较为全面,既牵涉基础课,又涉及专业基础课,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工程量计价》。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四、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学会工程经济规范条文的应用,熟悉各种经济指标,能熟练地运用规范进行各种基本构件的经济效果评价。 作业对熟悉基本理论和计算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足够的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范的相关规定。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教案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理论教案学时,实践教案学时) 学分: 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本科生 所属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化学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工业的特点; .通过学习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效计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增强经济效益观念,提高效益分析能力; .理解和应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工程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能对生产、科研、设计等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先学习化工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以增加了解本课程化工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 四、本课程的教案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教案内容和教案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及作用;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目的与要求: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了解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 明确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 了解化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 明确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二)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原则;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投资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 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成本及费用的估算;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 目的与要求: . 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评价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了解投资的基本概念和项目资产的组成; .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 了解设备的折旧和折旧率; . 掌握设备折旧计算的基本方法; . 了解成本及费用的概念; . 掌握成本及费用的估算方法; . 理解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之间的关系。(三)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可比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衡量; 利息与利率;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资金等效值的概念;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方法。 目的与要求: . 了解可比原则的概念和应用;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考试大纲 注:请考生以考试大纲为复习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所列“852植物生态学”,包含“植物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含植物生态学)是自然保护区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自然保护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植物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细胞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的变化。 第三章植物组织 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种子的构造和类型及种子萌发过程和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根、芽、茎、叶的类型,构造与生长发育;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及应用。 第五章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花的结构和发育;开花传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大、小孢子叶球的产生和发育;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传粉与受精;胚、胚乳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注意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的分类单位、命名和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各基本类群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1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基础知识:茎的生长习性;单、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雌、雄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及重要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特点相近科的区别。 第二部分植物生态学部分 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因子 植物的环境及相关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和作用规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园林专业)(20200919034443)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14106 适用专业:园林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教学时数:12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一切结论都源于科学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做到手、脑并用,无论是重新演示前人的某些结论还是利用所学的实验技术得出某些新结论,对初学者来讲,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学习方式是读书、听课所绝对不能代替的,因此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课程。2、地位和任务: 近年来,实验课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是学好植物生理理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随着国家教改的进行,实验课在教学中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这方面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 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课与理论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应为促进理论教学和为科研、生产实践需要而选定,应尽量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总体要求: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包括: 学生能自己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解释。 能够正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能够借助教材(或说明书)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植物学、普通化学、通用物理、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5、修订的依据: 本大纲修订的依据如下: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国家各类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对本科生人才培养定位的有关规定。 二、教学大纲内容 教学重点:常规生理指标测定实验原理及方法。

建设工程经济 教学大纲

《建设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建设工程经济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查) 学时:36 学分:4 适用对象: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经济总论,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营预测与决策,价值工程,工程建设方案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供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高职高专作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 1、熟悉基本建设的概念,内容,作用,分类及其程序; 2、了解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 3、理解经济效果的含义; 4、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固定资产折旧; 5、熟悉建筑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本章首先从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入手,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主要论述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简要介绍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5 讲课学时:45 实验学时: 学分:2.5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植物生物学是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及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两界系统为依据,研究植树物界中物种形成和种系发展、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生理代谢及形态建成、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以植物的发育和进化为主线,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层次上系统扼要地介绍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分类演化、与环境间的关系,揭示植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直观性强,教学内容多,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1、认识植物的组成基础、结构和功能; 2、揭开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 3、控制、保护、利用和改造植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各类群特别是被子植物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及其主要功能,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植物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使学生掌握和识别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生物进化的概念;了解植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及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树立植物生态的观念。注意体现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植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绪论 重点: (1)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2)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 (2)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难点: (1)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2)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育和功能 重点: (1)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种子的类型。 (2)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如何打破。 (3)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4)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6)明确年轮形成的原因。 (7)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难点: (1)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生长过程。 (3)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具体组成。 (4)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叶的结构与特点:双子叶植物叶柄和叶片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脉维管束的类型。(6)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的结构特点,水生叶的结构特点。 (7)如何区分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第三章植物的无机营养 重点: (1)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外界条件。

《遗传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遗传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遗传学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s of genetics 课程编号: 02241046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基础必修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教材:王金发、戚康标、何炎明主编.遗传学实验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指导书:刘祖洞等.遗传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87;吴鹤龄等. 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鄢慧民等.遗传学实 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卢龙斗等.遗传学实验技术.安徽:中国科技 大学出版社1996。 学时学分:总学时 54 总学分2 实验学时 54实验学分 2 开出时间:三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生科院本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学、普通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最富于综合性的中心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的学科之一。自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以来,遗传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阐明了许多遗传学现象和规律。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家对线虫、果蝇、拟南芥等动植物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更加突现出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与前沿学科的地位。遗传学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一样,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遗传学本身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而设计周密的实验研究,因此遗传实验课程是开展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遗传学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遗传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 根据遗传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共开出21个实验项目,可供108学时使用。内容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的遗传学实验,这些实验涵盖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等领域,既有验证性实验,使学生从个体形态、细胞、染

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ical Economy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27 学分:1.5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化工技术经济是一门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互渗透和外延发展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是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化学工业的特点,研究化学工业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及科研等个方面和个阶段的经济效益问题,任务是将化工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化工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的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等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掌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达到能对具体化工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准确评价的目的。 开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增强经济观念,培养效益意识,使学生能将化工技术实验与经济效果正确地结合起来。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讲述化工生产中技术经济问题,培养学生作为化学工程师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了解 2 第二章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掌握 4 重点与难点投资、项目资产、成本和费用的基本概念及销售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