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 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 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 迎接“丢脸” 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生活在太阳底下 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 娇横跋扈 事事占上风。试想 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 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 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 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 经受不了打击 他们只会顺水推舟 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 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 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 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 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 成绩的好坏 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 意见的分歧 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 同学的嘲笑……然而 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 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 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正确的对待自己 与他人友好相处 更好的学习 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 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 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 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 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 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面对现实 找找原因之所在 在认清自己之后 以清醒的头脑 良好的心态 调节自我 战胜自我 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 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人无完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好 只要有信心 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做到的事 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 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 短处要弥补 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 教其反思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 就不能正确面对 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 他们不善言表 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 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 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 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 认识自我的不对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

二 、遇到困难 学会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行为 言谈举止 道德行为 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 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 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 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 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 事事都要顺从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 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 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 要迎难而上 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 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 、受到打击 学会面对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 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 遇到一点小挫折 就不能接受 不能正确地对待。有的人是想不通 情绪低落 闷闷不乐 沉默寡言 十分无助的样子 有的人是发泄 性格暴躁 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 烦心事 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 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 依赖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 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 就要勇敢的面对自己 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告诉孩子 人无完人 孰能无过。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知错就改 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 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 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 与家长产生抵触 不服从家长 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 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 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 查找自己的不对 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 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 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 明辨对错 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其实 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 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 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 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 面对教师 面对父母 面对社会 面对困难 面对人生坎坷的人 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是最了不起的人 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 、心中不愉 学会交流沟通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 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 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 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 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 不善于表达和沟通 受点打击 闷在心里 关在屋里 不愿见人。长期下去 思想压力大 包袱重 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 告诉他 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 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 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要学会自我排解 学会交流、沟通 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切忌有事闷在心中。本班有个孩子 年龄最小 性格十分内向。父母经商 高龄得子 十分惯养这孩子。父母不敢说他的不是 一旦说他不是 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闹 或者当的一声把门关上 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知道此事以后 专门找他谈心 开导他 经过开导 他明白 这样下去不但对自己身心健康没有好处 而且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 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要主动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 求得别人的宽恕、原谅、理解、帮助。渐渐的孩子懂事了 学会与父母交谈了 父母一见到我就是一席感激的话。事实证明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 长大后会成为意志坚强的人。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热爱丢脸 欢迎挫折 经历痛苦”的人 长大后 才能追求成功 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架起沟通的桥梁正确教育孩子

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 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 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 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

教学内容

一、家长应当如何与孩子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说以下几点

(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 一问三不知的家长 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 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 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 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 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 不断学习 提升教子能力 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 不求高档 但求氛围 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 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 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 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 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 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 尽量地包容缺点 用放大镜看孩子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 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 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 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二、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说“不”当孩子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时 家长与其迁就 毋宁说“不行”对他(她)更具有影响力。如今周末无人看管的孩子不知有多少 家长外出 本想把他们放到爷爷奶奶老人家当中 孩子们稍不满意时 他们便让步说 “那好 你就自己呆在家里吧 ”孩子最初似乎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但久而久之 便会有被遗弃的感觉。随便对孩子说“可以” 是冷漠与放纵 而酌情说“不行” 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 父母表现出的坚定绝不容商量 甚至叫着说 “我恨你 ”但孩子正是在反抗的同时 也意识到父母的尊严和权威。孩子需要有一个对立面 才能分出美与丑。如果让他们漫无目标地挥动小拳头 他们会因没有信息的反馈而永远也分不清是与非。如今让家长们说出“不行”两字 又的确不是件容易事 其难处在于父母过于宠爱自己的宝贝或根本没有时间。而教育专家则坚决主张家长说“不行” 必要时“还要适当惩罚”孩子。当然 这并非意味着回归旧传统 对孩子实施随意斥责、打骂的专制式管理。现代社会的“不行” 应该是大人与小孩子之间所达成的共识 是他们心与心的交融。对此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切忌对孩子施以讹诈。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 不能言而无信 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 应及时给孩子解释 向孩子道歉 并

作自我批评 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 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是一向当真的。否则 久而久之 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 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答应孩子

二 让孩子做某件事时 要讲明道理 是为了孩子好 而不是说些“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孩子如果仅仅知道要讨父母的欢心 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的蠢事。

三绝对不能对孩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你不听我的话 好 我也就不满足你的要求 ”家长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并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

四 父母一方说“不行” 即使有某些不合理的地方 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 否则孩子容易养成在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五 说“不行”之后 要耐心向孩子解释为什么 让他(她)明白“不行”的道理。

六 可以与孩子“谈判” 但家长必须掌握主动权 而且要当机立断 不能无休止地讨价还价。比如在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上。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 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 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 就打一个钩 如果做得不好 就按合同惩罚……《如何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七 要在融洽的气氛中 从积极的角度给孩子立规矩。挤时间与孩子一起用餐 相互说些有趣的故事 便多了一次寓教于乐的机会。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 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 也许要在游戏中成长 父母们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体 使大家有更多有意思的话题 使沟通更轻松、有趣……《谈亲子沟通有趣的策略》

八 令行禁止。说“不”后 家长对孩子的妥协 意味着食言 失去了威信不说 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习气。言而无信 是人生之大忌。一次“不行”或适当的惩罚最初可能会引发一场暴风骤雨 但处理得当 雨过天晴之后 孩子与你的关系和感情将无疑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华 这也正是说“不行”的意义所在。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谈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学目的:

1、通过交流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有所感悟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 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

教学内容:

第一是无条件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 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而无条件地爱着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是鼓励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妈妈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地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 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得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是表扬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第四是确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不定期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我们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是理解

有些家长来找我咨询,对我说,孩子就是不跟我讲话,最近他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和老师作对,回来什么也不和我说!我问什么原因?他说不知道。如果你去投医,医生什么都不问,就给你开药,那他百分之百是个江湖郎中!一个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可能有二十个原因,你想讨秘方,药不对症能治病吗?很多家长认为“打”是唯一的方法。这么武断,拿人当玩笑一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不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找朋友谈谈,朋友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地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这个

朋友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在“理解”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我请家长记住一句话 “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第六是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的精神世界》正是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促使我开始对教育孩子改变了理念。觉得有一句话很深刻。这句话简单得不得了“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在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假设在此时此刻,让孩子选择给他100块或者父母用1小时来陪伴他,来了解他的生命,他可能会选择100

元钱。这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潜意识里更需要父母用1小时确认他的价值,伴随他成长,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所以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这也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儿不舒服,医生必须像兽医对待小动物那样去观察、了解。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这不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七是批评

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评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

第八是制定规则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该由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家长绝不能包办代替。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只管学习就行了,变成“有事父母服其劳”,那只能将孩子打造成废人了。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坐下来与孩子平等协商,充分认清哪些是孩子应该做的,哪些是家长该做的,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孩子制定出明确的行为标准和行为规则,以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在“和平共处”的氛围下顺利执行。那种“我是你爹我说了算”的错误做法再也要不得了。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目的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而发生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群体。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方面是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道德情操、理想志趣。意义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 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 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 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家教方法一、怎样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 但很多家庭并不

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 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 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 对孩子放任自流 不管不问 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 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 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 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 走出

教育“误区”。 1、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 还需要学习吗 殊不知 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懂得儿童教

育的方法和规律 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 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 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 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 父之过”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 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 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 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 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 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 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 双管齐下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 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 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 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 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 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

更有益处 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 还要注意身教 身教和言教并重 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家庭生活困难的时候怎样教育孩子现在 社会上有一股攀比风。不少人爱比吃、比穿、比派头。学校不是世外桃源 这股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学校 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报、比学习用具 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在这种情况下 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 使之真正顺应我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这句古话呢 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理解孩子的心情中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成熟 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

被动性 外界的评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 家长若一看见孩子情绪

低落就呵斥、责骂、不仅不利于调整孩子的低落情绪 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 待搞清楚原因后 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2、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家长可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及支出状况 一起进行家庭收支记帐、核算等待。这样 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 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不要让孩子仅仅在满足了吃、穿、用时才产生愉快的情绪 而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和劳动任务中 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心情。因此 家长应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 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 就易形成积极的情绪 增强自信心 相反 一味地让孩子自我封闭 容易使他们精神状态不佳 再加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 孩子极易形成消极的心态。 4、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 尤其是让他们了解那些曾被家庭生活困难所困扰 后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 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 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 发挥所长 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 自卑心理也就会不驱而散。 5、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 更不要因为生活条件差而争吵 甚至离异 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取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三、父母离异后怎样教育孩子父母离异后 常会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变差 孩子失去应得的爱 心灵遭受创伤 产生诸如自卑、内向、敏感、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曾说过 “家庭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病态的肥沃土壤。”为此 离异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履行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职责 加强对孩子的关怀和引导。 1、要和孩子真诚地讲述家里发生的事情在夫妻双方的婚姻挫折问题上 忽视孩子是不明智的。什么也不告诉孩子 会增大孩子窥视大人隐私的欲望 或对大人产生种种怀疑的心理。而告诉孩子太多 又会使他处于为父母忧虑的状态。较好的方式是 自然而又恰当地表述你们当前关系的变化。你可以这么说 “我和你爸爸之间有些矛盾 不过我们正在着手解决。”更重要的是 你还要真诚地对孩子说 “不论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将永远是你的妈妈和爸爸 我们会永远爱你的。” 2、离婚后父母双言应继续关心孩子离了婚的父母虽然已经不是夫妻 但仍是孩子的父母、妈妈 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些离婚后 的父母觉得孩子成了累赘 是“拖油瓶” 不抚养孩子。勉强抚养孩子的一方往往也不真心爱护孩子 甚至经常拿孩子出气 随意训斥、打骂、这既违反了我国《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 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我们知道 家庭在孩子心目中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家庭的破裂 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不幸 如果离婚的父母双方再不关心爱护孩子 不仅会加剧孩子对爱的失落感 而且表碍于他们对人生道路的正确理解 或自暴自弃 或郁郁寡欢。如此 何谈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要满足孩子生活上所必需的物质要求离异家庭 因为经济条件下降 容易使孩子产生羡慕同伴生活条件的心态。若孩子的物质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 便会产生嫉妒的与憎恨 甚至出现偷窃或其它违法乱纪行为。很多少年犯出自父母离异家庭 其原因即在于此。因此 离异后 作为孩子的父亲、母亲 应加位履行家长之责 尽量关心自己孩子的生活 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一般健全家庭的孩子相差不要太大。即使稍差些 也应该向孩子讲明道理 以消除其自卑心理和不良行为。 4、还应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业家庭破裂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 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并鼓励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这样 一方面可使孩子从忧郁、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另一方面可使其孤独、内向的的性格在活动中和到矫正 促进其性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5、尽可能加强与学校的密切联系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告诉老师家里发生的事情 让老师能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 关心 爱扶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 使他们感到处处有亲人 到处有温暖 以补偿所失去的爱。 四、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家长 其主观愿望一般都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那么 孩子放学回到家里 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中学生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 大人眼中的“小孩”。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 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 因此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 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 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2、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 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 孩子在学习时 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 教导不止 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 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 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 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 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 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 提高学习效率。其实 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 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3、避免“过度教育”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对子女管教过多 监督过多 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 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 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 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 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 退而求其次 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 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 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 增强自信心 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 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 是为人之道 也是家教之道。 4、长的榜样作用常言说 “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家长 其子女会有学习兴趣。其实 在工余时间 家长钻研业务 或通过读书 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 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 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 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 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5、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孩子进行了中学阶段 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他们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 而不是“教导员”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责骂不休的家庭里 只会滋长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 何谈专心致志地学习 五、怎样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现在很多家长有亮这样的感觉 孩子上中学后 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 甚至还和父母顶嘴 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 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 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 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 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 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 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一些建议 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

在时间上有所投资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 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

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 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 谈话才能渐入佳境 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 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关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 “年轻的女士们 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 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 你们回顾你们一生 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 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 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 更不是“大人说 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 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 父母与孩子谈心 若要取得好的效果 既要注意谈话主题 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 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 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 一堂课接一堂课 天天如此。回到家里 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 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 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 准确 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 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 孩子把耳朵堵住 那么 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这个社会因为人多 竞争也厉害 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 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 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

比 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 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 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 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 因此 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 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以利于为两供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 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完整word版)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迪 摘要: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的参与和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灵魂的骨架,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它是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人格是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对待他人具有开阔心胸,能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和自我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1)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定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将自己心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大学生将以一种愉快的心态享受生活。(2)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因此,学校要提供条件和时间、空间,努力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坚信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分析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1、无聊。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

德育工作论文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德育工作论文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 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遗传、学习、文化生活、自我意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何谓健康人格呢?台湾师范大学贾馥茗教授认为,“所谓健康人格,是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住的环境,能做正确的适应。”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理想人格,应从个体对人对事,对内对外两方面来抽象其人格结构,建构适应性系统。 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认为:人格既有“稳定”的属性,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博拉姆·卡丁纳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愉快的校园文化,班级氛围,建设先进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通过观察、模仿等学习,以及外部对人的行为的认可与否定,人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人格缺陷及现代人所必须的健康人格的要求,把人格教育融入一种班级精神之中,并以此作为载体,使人格教育时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 现在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大人们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宠爱,再加上他们学业成绩优秀,受到老师的喜欢。久而久之,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人格失落现象。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优越感特强,虚荣狂妄;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考虑成绩一不理想,恨不得寻死觅活;有的学生懒惰成性,被子不叠,鞋袜不洗,每到放假大包小包往家里拖脏衣服,让父母代劳。有的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嫉妒心强,缺少为他人服务,助人为乐的热情并且在当前学习生活中有孤独感,觉得学习压力特重,有厌学情绪,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莫名其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 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 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 迎接“丢脸” 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生活在太阳底下 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 娇横跋扈 事事占上风。试想 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 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 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 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 经受不了打击 他们只会顺水推舟 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 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 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 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 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 成绩的好坏 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 意见的分歧 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 同学的嘲笑……然而 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 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 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正确的对待自己 与他人友好相处 更好的学习 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 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 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 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 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 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面对现实 找找原因之所在 在认清自己之后 以清醒的头脑 良好的心态 调节自我 战胜自我 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 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人无完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好 只要有信心 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做到的事 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 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 短处要弥补 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 教其反思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 就不能正确面对 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 他们不善言表 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 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 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 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 认识自我的不对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 二 、遇到困难 学会解决

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第二章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认识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生的意义;掌握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途径。 【教学重点】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1、人格的定义 一提及“人格”,我们可能会想起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人人格太差;那位人格高尚”“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这些包含了人格的多重含义,有道德意义上的,有文学意义上的,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那么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的含义是什么呢 “人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就像我国戏曲中的脸谱,它代表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综合各心理学家的观点,可以将人格界定为:“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具有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统合性(多种成分构成有机整体,内在一致性,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功能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命运,甚至影响到个人成败) 举例说明。 2、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乃至失调 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由此,埃里克森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的人格品质分别是: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引言 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心理卫生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而且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包含着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寻找通向健全人格之路、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以及反应的方向、速度和程度。进一步说,人格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因此,重视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及其构成 人格也称作个性(personality),词源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人格(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不同,因此个性表现也是千差万别。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这些心理特征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来了解和认识。 1、气质是人格的先天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提到气质,就和风度、气度联系起来。在评价某某人的言谈举止时,都会自然地用到“气质”。其实,这里所评价的气质,准确地说,应该是气度。从心理学上谈气质,更多的是指人的脾气、秉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上。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在人的人格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它能使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是构成人格的重要部分,由于人的气质类型不同,其行为表现的特点就会有差异,甚至是明显的差异。 关于气质类型的学说,最有影响力的是“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分别产生于心脏、脑、肝和胃,以每个人所占优势的体液为主导,构成的四种气质类型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每种气

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第29卷第4期2008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y ang N o rmal U niv ersity N o.4V o l.29 A ug.2008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李伟强,甘 超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4—0135—03 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有专家预测,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的人格健全者[1]。通常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等,一般是对良好的人格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2],而很少涉及到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从而给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明确健全人格的涵义,充分了解他们的人格发展的状况,从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未来更全面深入的探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健全人格是“能协调个体的内部关系的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是人“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不仅使个人生活得更快乐和幸福,而且使社会得到更多的和有价值的个人回报”,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充分的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指标,包含“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等一些要素[3-5]。简单来说,健全人格强调健康和全面两方面,健康是保证,全面是要求。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表现出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稳定积极、心理健康等发展状态[6]。 从心理学视角,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即应具有内隐的人格心理特质和外显的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人格心理特质调节人格行为特征,而人格行为特征又可内化为人格心理特征。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标准性的特征,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特质应是健康、全面的,而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也应是合乎个体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再次,健全人格还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即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环境及知识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健全人格也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收稿日期:2008—04—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3jqw58)。 作者简介:李伟强(1975—),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135 DOI:10.13914/https://www.360docs.net/doc/6c777777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6c7777776.html,43-1453/z.2008.04.033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1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我们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3、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 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调适 (一)悲观 悲观心态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对人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伤害极大,应引起大学生自身的重视。 如何调适、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呢?德国心理学家皮特·劳斯特提出了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10种调适方法:1.越担惊受怕,就越易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努力去发现有利的条件。 6.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 9.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 (二)激惹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有的大学生更容易冲动,引起激情。 为了克服激惹的缺点,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种调适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人格最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任务,怎么样能够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自己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方式,尤其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找到适合他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以便于适应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下面就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得出的一些列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过多年在教育一线的教学工作,不停地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努力探索和实践习得,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时机,增进了解 要想培养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及思想理念,了解学生个人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阵下药。 为了对同学们增进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在每次升旗、上课间操时,我坚持跟班,了解他们的情况;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每次同学们进行班内、校内劳动时,我积极与同学们一起劳动,增加与他们每个人接触的机会;在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工作与同学们共同协商等。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利用青年教师这一年龄优势,在自己在同学中建立威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 在出现问题时,我从未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我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受。比如,我校举行的第一届广播体操比赛中,那几天学校网站工作刚好也比较忙,学生们每天下午的训练时间我就没能长时间陪他们训练,我们班没有得到第一名,同学们都心灰意冷的,就有几位同学哭着给我说:“张老师,这几天您就不管我们的训练才导致今天的表演成绩不高!对我们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使我即高兴又有些愧疚。高兴的是学生们承认了我作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愧疚的是由于其他工作忽略了他们。当时,我诚恳的向他们道歉,并说明了原因,而没有因为我是老师而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予生硬的回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三、相信学生,珍视成功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传道解惑的教师,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应该是教育变革的核心,有效的德育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凡言出,信为先。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与人友好相处不可缺少的礼仪修养。讲礼仪是做人的起点,是治事之本。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礼字,密切地关系着国家的盛衰,个人的成败,这点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知道,所以远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巨着,倡导礼貌运动,而使我国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老师要处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宣传,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人格,讲文明,讲礼貌,不讲脏话和粗话,这对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孝顺之心。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青年学生首先要学习孝道,坚守孝道。东汉时的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专心服侍父亲,炎热的夏天为父亲扇枕,严寒的冬季为父亲温衾而受到人们颂扬。 五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必备的起码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感恩之心对他们很重要,老师要教育他们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如今,中学生守则里写入学会感恩条款,这也充分肯定了感恩之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如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格乃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包括了人所有方面的品质,从人的身体结构到人的思想、品质、态度、价值系统等,其形成是人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据专家认定:人格因素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林崇德讲“小胜在智,大胜在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一点常常超出人们的认识”。因此,班主任传授学生知识重要,培养学生智力更重要,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那么班主任如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 (一)、尊重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它包含三层意思“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班主任要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而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学生。不尊重学生,就无法谈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尊重学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条件。 (二)、赏识学生 教育与人性的最佳切合点是什么呢?是赏识。这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周弘历经20年磨难探索出的结论。

赏识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不断走向完善。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暗示”,属于一种正强化行为。赏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和专长;赏识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赏识每一位学生对权威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赏识能培育学生的信心、责任心、兴趣、爱好;赏识能开发学生潜能;赏识能发展学生个性。因此,赏识学生是班主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三)、长善救失 长善救失是《学记》所倡导的一种教育思想,也是迄今我国德育工作一条重要原则,旨指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即优点长处。克服学生的消极因素,即缺点短处。 班主任塑造学生健全完美人格,长善救失,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最优秀的学生,人格全貌也不可能“完善无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择善去恶,强化优点,淡化缺点。此侧重培优而言。另一方面,即使品德最差的学生,身上也存在积极的因素,只是因他们身上消极因素占了优势,积极因素被掩盖了,只要班主任怀着积极的心态,留心注意,总能找出隐藏内心深处的“闪光点”。班主任捕捉闪光点,诱发闪光点,使其自身逐步增长其克服缺点和错误的的内在精神力量,促使其内部矛盾转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总和。一般由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诸要素构成。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对人格塑造的轻视以及教育方法的偏差,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的种种压力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缺陷,如认知失衡、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调适和承受能力差、价值取向过分自我化和功利化等。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未最终定型,大学生人格仍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为此,大学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培养。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是人生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格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期。大学生在主动寻求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接受着来自各方面思潮以及多样化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错位和缺失,理想信念有了一定的偏差,致使大学生极易产生迷茫感、空虚感、挫败感等,为不良人格和心理疾患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入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法制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实践能力,这是培养和维护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思想认知基础。 1.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人奋斗的动力之源,是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是推动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要以“两课”教学为主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有高尚的人生目追求,并将这种追求贯穿与一生。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以科学、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与社会的交流过程,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只有人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人生才有意义。 2.引导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认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挖掘和选用生动的事例,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接纳、选择并内化为自己高尚的道德认知;引导他们参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研讨,提高他们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辨别能力。也可以针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反思自己的不良人格和不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做出正确选择,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公民权利与义务意识。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淡化知识传递色彩,多采用讨论、辩论、答辩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实现着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与升华,进而实现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 二、重视大学生人格的自我管理,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要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重点。因为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需要外力的推动,更需要大学生自觉地把外在的要求和影响进行内化。正确合理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能力,能极好的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对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不良人格的抑制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要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重点,通过构建合理的自我意识,培养和维护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信念。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指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件的信念、评价、解释,而非来自事件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改善不良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困扰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之极这三个特点,正是由于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极易使人们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引发人的人格障碍。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发展的和辩证的思想和观点,认识和消除生活中的不合理信念,为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维护提供理性基础。 2.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客观、合理的自我认知对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起着保驾护航作用。要引导大学 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 赵剑平 [摘要]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重要的思想认知基础;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和维护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完善和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使得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作者简介]赵剑平(1965-),男,河南济源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53-02

家长学校教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家长学校教案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

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它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友爱的基础上。客观上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似乎无“平等”可言。但是,从师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主体来讲,两者之间人格地位应当是平等的。但传统的师道尊严一直占统治地位,学生从来就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师生间缺少沟通亲近。若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来看,

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开启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开启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 航 摘要: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们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关键词:健全人格;心理健康;學生成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邢台市第七中学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们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邢台市七中通过如下的途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一、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心理建设紧密相连 以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班级管理渗透研究》为依托,将开展心理课题的研究与学校的心理建设紧密相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 与“不健康”的教育,而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班级管理是一个学校最核心的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学

生,而是面向全体成长中、正常的、健康的学生。进行学生心理教育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邢台七中教师的职责。 二、打造一支强大的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队伍 邢台市七中现有26名具备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与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年级—班级”三级工作模式,形成了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学习的培训,为学校队伍充实坚实的力量,打造了一支强大的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队伍,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 特别注重班主任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并推出班主任系列活动之心理健康教育团辅课观摩活动。活动中,全体班主任学习观摩老师精心准备的一堂主题为“携手共进,心灵相约”的心理健康教育团辅课。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同舟共济、最佳配图、心有千千结”等活动环节,用心体验到“相互信任、支持、协作才能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交流分享了要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心灵感悟。课堂上,教师语言亲切、自然、激情飞扬;学生积极参与、真诚乐观、勇于展示自我。 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如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通过与学生的心理接触,提升了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望,增进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通过心理教育也同时架起来了班主任与学生,任课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2、及时把握学生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出现问题,及时疏导与解决。学生从中受益与成长。 3、通过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良好的班风。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 武汉中学萧兴国 一、人格与教育 1、何谓人格? “人格”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为“面具”。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人格”尚无一致的定义。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说:“人格一词在涵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二指权利义务主体之资格: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现代心理学》)我们认为学校人格教育中的“人格”一般指前边引文中一、三两义,即品格和个性。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人所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通过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和性。(4)功能性。 在结构上,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三我”结构:(1)本我。(2)自我。(3)超我。我国哲学家冯友兰提出人生四种境界:(1)自然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境界。 韩幼贤《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天生的潜能。②同一文化下的共同经验。③独特的经验。具体说人格的成因包括: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 ④早期童年经验。⑤学校教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2、人格因素及类型 (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 因素 高分 低分 A 乐群性 热情 孤僻 B 聪慧性 聪慧 迟钝 C 稳定性

稳定 E 恃强性支配 顺从 F 兴奋性轻松 严肃 G 有恒性坚定 多疑 H 敢为性冒险 畏怯 I 敏感性灵活 自恃 L 怀疑性刚愎

M 幻想性任性 稳妥 N 世故性精明 天真 O 忧虑性烦恼 安详 Q1实验性激进 保守 Q2独立性自负机智附和 Q3自律性自律严谨不顾大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