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复习资料

中国书法史复习资料
中国书法史复习资料

1.甲骨文又称龟甲文字,卜辞,殷墟书契。甲骨文是研究商代文学,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资料,也是最早书法的代表。

2.商代的金文与甲骨文同样具有书法意义。在青铜器上铸铭文,从商代中后期开始流行,在周代达到高峰。秦称铜为金,因而把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商,周时期,钟为礼乐之器,鼎为权利象征,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后人又称金文为钟鼎文,青铜器又称彝器,其铸刻文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凹入的阴文,称为款。一种是凸出的阳文,称为识。故青铜器铭文又称彝器款识,钟鼎款识。

3.可以把秦篆文字由籀文发展到小篆的大致脉络概括为:虢季子白盘——秦公钟,秦公镈——秦公簋——石鼓文——秦公大墓石磬刻石——新郪虎符——泰山刻石。

4.什么是隶变?

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说:“隶变者,篆之捷也。”由篆而隶的书体演变过程中,依靠快写,省略,假借,合并部首等篆书快写手法,破坏肢解原有的汉字结构和用笔方法,并在变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规律。当这种变化的规律逐渐成熟和普遍运用时,早期隶书(古隶)便形成了。我们把这种隶书书体的发展演变现象及其内在的规律称之为“隶变”。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隶变过程,正是中国文字由古文字系统走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过程。

从《青川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之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隶的演变过程。

5.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世书法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楷书方面:王羲之在卫夫人和王的基础上对钟繇楷书进行了变革,将其结体易扁为方,横画改平势为斜势,其晚年所书的《黄庭经》《东方朔画赞》,更可以看到其楷书对于前代的改造,结字更加紧凑,变化更生动,经过王羲之的变革,楷书完全“楷化”,脱去钟氏楷书中的隶书遗意。王羲之在楷书技法完善的基础上,表达了情感和意境。王羲之的楷书由技入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草书方面: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史上草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王羲之早期的草书从张芝入手,多有吸收,并自称可以与张雁行。王羲之作品如《寒切帖》《冬至帖》《八日帖》《多日帖》《浮想清和帖》,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式,转折多用翻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妍美并存。另一路作品如《初月帖》《上虞帖》《远宦帖》等,结体开和自由,牵丝连贯,俯仰相应,不少字连成一组,笔画流畅,有强烈的节奏感,突破了篆隶和章草的直线性布局,通篇称飞动之势,在书法史上开创草书风格的新局面。

行书方面: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世文人流派影响最大的是其行书。《姨母帖》是王羲之新体书风尚未形成前的代表作,帖中留有隶书遗意,洋溢出古拙气息。王羲之成熟时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这些作品中,点画之间的顾盼,使转翻折,牵丝应带等都十分丰富,因而大大的拓展了书法的笔法内涵,。在章法上,王羲之的这些作品也有新的贡献,突破了隶书体系的横式而吸收草书章法,以连贯的气势形成纵式,表现出行书的节奏美。

王羲之书法对于后世的影响:王羲之的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自

觉化的产物。他的书法表现出东晋文人的精神风貌,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能够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王羲之因此被后世尊称为“书圣”。王羲之成为影响南朝书法的主角之一,并逐渐侵染北方,唐初,太宗以帝王之业推崇王羲之。楷书一脉,初唐欧,虞,褚,薛均从羲之的真书走出。行书一脉,王羲之行草书原就蕴涵着“平正”和“欹侧”的两个方面,以后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

6.王献之书风与王羲之有何不同?

王献之与其父王羲之的书体不同,新妍过其父,正和世上审美,“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王献之的行草书情驰神纵,超逸优游,被称为“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者”,可见其打破传统束缚,突出人生情感,正所谓“情之所钟,正是吾辈”。王献之的楷书如《洛神赋》,此为晋人小楷的精品,与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比较,明显变内为外拓,变蕴藉为外放,字法端敬,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草书如《中秋帖》《奉别帖》《相彼帖》《先夜帖》《集聚帖》等,气势开张,上下映带,连绵不绝。行书《九日帖》体势偏扁,草行楷间杂,用笔精到,沉着而开阔。这些作品,在继承其父的基础上,更显献之个人风格,其用笔劲挺,体势瘦长而外展,行气紧密,飞扬峭拔,作品充满气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丰神潇洒,韵致卓绝的新书风。王献之在其父的基础上对行草进行创造,完成了自钟繇,王羲之以来的又一阶段的变革,是文人流派书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书法是王羲之书风的延伸和发展,所谓“父子之间又为今古”,在王羲之的“灵和”

之外又显“神骏”,他们共同构成了二王体系为文人流派树立了楷模。

7.东晋时期的著名石刻《爨宝子碑》与南朝刘宋的《爨龙颜碑》被后人称为“二爨”。《爨宝子碑》楷隶相参。

8.北魏在迁都洛阳后,书风为之一变,一改平城时代的质朴书风,而代之以一拓直下斜画紧结的北魏新体楷书,这种楷书出现的时间,可以龙门二十品中《牛橛造像》为起点,此后在邙山墓志中蔚然成风,标志着北魏体楷书的高度成熟。

9.北朝大量的刻石主要以实用为目的,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实用书法之美。而南方文人书法家自觉追求个性解放,表现为雅玩的纯艺术化倾向,南北朝前期,南北士人往来不多,而南方梁朝书家王褒入长安后,其二王一脉的书风大受欢迎,入北南人将南方书风带到了北方,促进了北方书法的发展。

10 .北朝刻石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北朝书法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北朝刻石上,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十六国到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前,北朝的刻石沿用魏晋旧习,此时隶楷二体交叉,属于不自觉的发展时期,这类作品,或形构上为楷书,章法,体势,用笔为隶,或形构上为隶而笔法为楷。这既是石刻追求正体和装饰趣味所致,也是北方楷书落后的表现。

第二阶段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到北魏后期。此时以洛阳龙门石窟像题记和北魏皇族墓地邙山墓志为主体,形成风格鲜明的魏体楷书,因受到南方楷书的影响,开始使用一拓直下法写横画,改平

画宽结为斜画紧结,同时还保留少量隶书时代的用笔,如掠笔(撇)仍旧多为上轻下重,此期作品表现出新的风范,以雄奇角出,熊肆刚健为审美特征,迎来了北魏楷书的鼎盛时期。

第三阶段是东魏,西魏至北齐,北周时期。东魏石刻渐染南朝风气,文效齐梁,书参王谢。甚至出现了夹入古文的作品,就连楷书作品此时也出现了隶楷混合的复古回潮。

北魏刻石种类较多,包括碑刻,造像题记,墓志,摩崖刻石等。

11. 在龙门诸刻石中,以《牛橛造像》为最早,既体现了一种新妍

之风——起笔一拓直下,结字属斜画紧结,又体现出北魏楷书走向成熟,并代表了北魏楷书的新发展方向。就这一时期的风格而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498年《始平公造像》《元详造像》,景明时期的《杨大眼造像》和《郑长猷造像》。

12.《董美人墓志》点画清劲,呈现出端妍古雅的风范。《龙藏寺碑》用笔轻健,结体疏朗,有文人雅士的冲和婉丽之气质。

13.智永,人称“永禅师”。智永积学年久,退笔头装满了容积为一石的五个大竹箱,故称为“退笔冢”。又因求其书法的人甚多,踏破门限,故用铁叶裹之,人称“铁门限”,传世作品有《真草千字文》。

14.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5.孙过庭在学书的过程中,明确指出学书的三个阶段的关键所在:“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勿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孙过庭的草书堪称承继右军草书的优秀代表,对草书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16.唐玄宗时期,隶书的代表人物有:史惟则,韩择木,蔡有邻。

楷书:徐浩,颜真卿。行书:李邕,颜真卿。草书有贺知章,张旭,怀素。张旭是“狂草”的开山祖师。篆书则推李阳冰。17.张旭,世称“张长史”,存世作品有《肚痛帖》《古诗四帖》。18.试述颜真卿楷书的特质,列举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以及风格特征,并阐述颜真卿在唐代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楷书特质:早期:颜真卿的楷书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郭虚己墓志铭》,《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是其40多岁时所作,为早期作品,前两碑用笔清俊遒美,结体方正均匀,端庄谨密,而《东方朔画赞碑》用笔圆劲清雄,肥度适中,结体展促方正,四面撑满,字里行间无处不焕发出神明的光彩和中年奋发献上的勃勃生机。苏轼称此碑“清雄”这一时期的作品已露出颜氏楷书笔势雄浑,体势宽博的最初迹象。

中期:《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60多岁时所作,为中晚期的代表作。其用笔质朴厚重,苍劲端稳,起收笔处少有华饰,结体内疏外密,重心下移,体势宽绰,与前代内敛外放,上紧下松的字法迥异。他就是在这平淡的气氛中营造了雄浑,博大,伟岸的独特风格。

晚期:《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则是颜真卿晚岁时的作品,此时风格稍呈回归之势,且由继承,变革,趋于更加完备。其笔画横细而竖粗,圆劲而刚毅,朴中有华,拙中寓巧,结体仍具有中宫疏朗,外部收敛的特征,框形结构的字既有环包之势,又有左直右抱之态,通篇读来,气势磅礴中还散发着雍容华滋的韵味。由于颜真卿的崛起,使唐楷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风貌,是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里程碑。

地位:苏东坡曾高度总结了颜真卿在唐代的地位,称“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今古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赞誉颜真卿和其他唐代的艺术大师所作出的创造性贡献。

通观中国书法发展史,以颜真卿为代表的中唐楷书一系,庙堂气最重,而离自然的气息则远。正因为如此,颜,柳楷书在用笔上与行书的衔接多有障碍,改变了自晋楷成熟以来,与行书笔法相互贯通的用笔规律。

颜真卿的行书最具代表性的是“鲁公三稿”,即《祭侄文稿》《告伯父稿》《争座位稿》。《祭侄文稿》用笔乎浓乎淡,乎枯乎润,把颜鲁公当时悲痛欲绝,血泪交融,痛恨危难之际无人相助,致使亲人为国捐躯,身不能还得感情宣泄殆尽。

《告伯父稿》心情略显平和舒缓。

《争座位稿》是颜真卿为了维护大唐王朝严谨的政治制度所写的一篇批评文章,故字里行间到处充溢着忠义之士光明磊落的凛然正气。米芾评颜鲁公的行书天下第一。他的行书对于晚唐诸家,五代杨凝式以及宋四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9.杨凝式,人称“杨少师”,又因佯狂自放。亦称“杨风子”。创世作品《韭花帖》《夏热帖》《神仙起居法》。他的书法对后世,尤其是宋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宋四家:蔡襄,米芾,苏轼,黄庭坚

21.苏轼崇尚己意的思想实质是什么?以及苏轼的审美思想?

苏轼在书法上“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努力挣脱唐人重法观念的束缚,注重自我精神的体现和情感的宣泄,

追求一种高度自由的创作心态,开创了宋代“尚意”的新书风。

他曾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实质在于说明书家所抒发的“己意”是在“无法”的状态下“信手”而成,他的“无法”和“信手”,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法度为我所用,而不可以法禁锁天性,即“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二是在“有法”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是通过积学来完成的。

他十分强调以“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与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鋌,不做张芝做所索靖”的执着精神来追求“法”的自由,因而,辩证的处理好“法”和“意”之间的关系,找准振衰继绝的途径,才是真正“自出新意”获得成功的关纽。

苏轼的书法始终透露出他那独特的审美思想,即“淡”和“静”。

所谓“淡”,就是清淡自然,神妙天成。他对“淡”作出这样的解释:“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所谓“静”,则是“欲令诗妙语,无厌空切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他的书法是在这样的审美思想指导下,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受到平淡和静谧,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其实不是静谧,动荡之极也。22.元代书法由于其社会的特征性,特别是赵孟頫的出现,使书法在元代发展成为一种全面回归的潮流,呈现出一种典雅秀逸的风格姿态,形成书法史上的一次转折。

23.赵孟頫担忧当时的书坛状况,力图振兴书坛,由此元代书坛有了一位领袖。他举起了复兴书法的旗帜。他反对学书从颜真卿入手,提出直溯东晋二王,并在实践中全面复古。

23.元初三杰: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

24.吴门四家,又称吴中四名家,是指活动在苏州的文人书家祝允明,文征明,陈淳,王宠,他们是吴门书派中的核心人物。25.云间,古代又称松江,华亭,云间书派又称华亭书派,“云间派”

一词最早由王世贞提出。“云间派”的核心人物是董其昌。26.“以禅喻书”论是董其昌书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淡说”,“淡”是其书法审美的最高境界,“淡”

是一种人格精神的表现,一种性情的反映,其二是“熟后求生说”。其三是“顿悟说”。

27.清代书法的三个时期:

清代前期:(顺治到康熙)的书法,基本传承晚明书法大势,同时预示着碑学的滥觞,傅山和郑簠是最初具有打破帖学传统意识的,可视为清代碑学的先驱者。清代前期的书坛呈三系向前发展,表现为晚明浪漫书风的馀绪,崇董书风和隶书热潮。

清代中期(从雍正到嘉庆)的书法,是书法史上由帖派为主转到以碑派为主流的过渡时期。一方面,前碑派的兴盛,从审美观念的确立到艺术表现手法都为碑派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并导致碑学理论的正式形成。一方面,帖学一派也继续向前发展。

清代后期(从道光到宣统)的书法,帖派一脉急剧衰微,而碑派一统天下,成为书坛主流。继阮元“二论”,对碑学的发生,发展,流派,审美,风格等提出了一套更为完整,也更为偏激的理论,将清代碑学推向高潮。

28.傅山提出“四宁四毋”,他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29.清代碑学:清代中期是中国书法史上帖学和碑学的转换期,邓

石如可视为最早全面师碑学并体现碑学主张的典型书家,并具有开派意义,扬州人阮元以《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篇文章,给施法汉碑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给予了北碑以重要地位,揭开了清代碑学的序幕,我们称阮元的“二论”是清代碑学正式形成的标志。

30.碑学的发生和发展,可谓郑簠,金农发其机,邓石如,阮元导其流,包世臣扬其波,康有为助其澜,碑派遂一统一天下,于是碑派兴盛而帖派衰微,成为清代晚期书坛的总体特征。31.吴昌硕,晚清大写意花卉的一代宗师,以其大写意特征的印风,创办“吴派”。为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

从二十四岁到六十二岁这一段人生的黄金时期里,欧阳询是在隋代度过的,在这一年龄段,正是一个人在艺术创作中确立自我风格的阶段。

实际上,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早年是否学过王羲之——尽管书学史上这样强调。已有人指出,那是作史传的人在投时代之所好而采用的一句含糊之词——按照阮元沈曾植等人的研究,在南北朝时,碑碣体与尺牍体是截然不同的两大流派。作为尺牍体,南朝与北朝的差异甚大。而对于碑碣体来说,南北方是没

有什么差异的。从欧阳询早期的《房彦谦碑》(图5)来看,这是一种相当保守的书体。与后来流行于盛唐的隶书体截然不同,而是与北朝流行的隶书体一脉相承,例如《中岳嵩高灵庙碑》一类的隶楷书法。实际上,欧阳询的活动期与北魏书法的成熟期,相距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远,如果打一个比喻,不过是我们现在与清末民初一样而已——我们当今的书法风格,不是直接与清末民初的书法风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因缘么!

前面说过,隋代文化实际上就是以北方文化为主的。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而以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从钟繇、卫瓘开始,以索靖、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至欧阳询、褚遂良为“北派”;而以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至智永、虞世南为“南派”。南派书风不显于隋代,像丁道护、房彦谦诸人,所写字体都为当时所流行的北派书风,方严遒劲——这便是欧阳询书法之中“劲峭”的根源。在欧书中明显可见的“戈戟森然”的笔势,正是从北魏直至北周的书法中受到影响。《述书赋》中也有一条资料,说欧阳询曾从北齐的三公郎中刘珉学习书法。有一则故事,也正好说明欧阳询的书法,深受北派书风之影响。他有一次在路上,见到由大书法家索靖所写的一块碑,看了一会儿便走开了。但是不一会儿,他又回到了这块碑下仔细地看起来,看累了,便拿一块布放在地上,坐在那里看,甚至天晚了也不曾离去,而睡在它的边上。就这样,他一连看了三天——这三天,印象该是怎样的深刻难忘!唐人张怀瓘《书断》中这样评价索靖的书法艺术:

“靖善章草及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迨。”

这种“峻险”、“坚劲”的索靖的书风,也在欧阳询的腕下反映出来。张怀瓘在《书断》中评欧阳询的书法时,就多次用到例如“笔力劲险”、“峻于古人”、“有龙蛇战斗之象”、“风旋雷激”、“森森焉若府库矛戟”、“惊其跳峻,不避危险”这样的句子。这在别人那里,是很少用到的,同时也是“南派”书家所没有的。

不过,最为直接的,当属隋代书法——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在隋代书法中为欧阳询留一席地,因为他毕竟在这个时代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青年与中年。

阮元在他的研究中强调了隋代书法传统的重要性,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更以“取隋”为题,强调了隋代书法的特色及其地位。鉴于目前书学研究界对隋代书法重视不够——而它所占的地位又极为重要——我们不妨较为详细地征引一下:

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譬之骈文之有彦升、休文,诗家之有元晖、兰成,皆荟萃六朝之美,成其风会者也。

隋碑风神疏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唐世欧、虞及王行满、李怀琳诸家,皆是隋人。今人难免干禄,唐碑未能弃也,而浅薄漓古甚矣。莫如择隋书之近唐而古意未尽漓者取之。昔人称中郎书曰“笔势洞达”,通观古碑,得洞达之意,莫若隋世。盖中郎承汉之末运,隋世集六朝之余风也。

也许这是到目前为止,对隋代书法的最为权威的论定。

如果说,一时的艺术风格并不会随着某个朝代的结束而结束的话,那么,隋代书法的风格,至少在唐初还在延续着。清人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以为:“唐初人书皆沿隋旧,专为清劲方整,若郭俨之《陆让碑》,殷令名之《裴君倩碑》皆然。率更(指欧阳询)、中令(指褚遂良)独能以新意开辟门径,所以为大家。”从大量的隋碑志中的确可以找出与欧阳询的书法极为近似的作品来。它们清劲而透着一种新鲜的气息,结体狭长,横画已经向右上稍稍翘起,而波画完全是近世楷书的写法——这一切都代表了它们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书写方法,与北魏例如龙门造像题记之类的生拙截然不同。像康有为在评价隋朝碑志时所用的词语如“风度端凝”、“端整妍美”、“运笔爽达”、“匀粹秀整,态度安和”云云,的确是隋代以前的碑刻所没有的。欧阳修《集古录》中说:“隋之晚年,书家尤盛,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余所集录开皇、仁寿、大业时碑颇多,其笔画率皆精劲。”“精劲”二字,最足以证明此点。而这一切,都为唐代的楷法的整理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虽然不能肯定某一块碑就是欧阳询的作品,但也不能否认这里面绝对没有欧阳询的作品。

因此,欧阳询在唐代的出现,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他之前,是以隋碑为基调的书风:甚至在他的身后,这种书风也持续地出现在唐代的碑刻之中。至少,我们可以从以下两通碑中找到与欧阳询书法形神惧似的碑刻:

一、《昭仁寺碑》,无书者名,立于贞观四年(630)。

二、《段志玄碑》,无书者名,立于贞观十六年(642),在陕西

醴泉。赵崡《石墨镌华》谓:“正书中时作一二笔分隶,是六代遗习。”人们说欧阳询的楷书来自于“古隶”,不正是如此么?

但是,如果说欧阳询只是隋代书法的继承者,还不足以表出欧阳询在书法史上所作的伟大贡献。康有为曾有论书诗说:“欧体盛行无魏法,隋人变古有唐风。”(见《广艺舟双揖·取隋第十一》)欧阳询的伟大,正表现在这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卑唐第十二》中又说:

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然缵承陈、隋之余,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淳漓散朴,古意已漓。

末二句虽含贬意,但“古意已漓”,正说明欧阳询的贡献在此。

古代的书法大师们讲求书法的笔势之美,讲求线条的表现之美,然而却还没有人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书法之美,并把结构的表现作为毕生的努力——欧阳询的出现,不正填补了这样的空白么?

------------------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https://www.360docs.net/doc/6c8164698.html, 贵宾统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中国书法史 尔雅通识课习题答案

1 书法定义的要点不包括()。 ?A、书写工具 ?B、表现对象 ?C、表现方法 ?D、书写人群 我的答案:D 2 日本的文字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他们是中国古代()的转写。?A、楷书 ?B、草书 ?C、行书 ?D、隶书 我的答案:B 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汉字文化圈。() ?A、韩国 ?B、日本 ?C、阿富汗 ?D、新加坡 我的答案:C 4 从广义上讲,书法就是书写文字的方法。() 我的答案:√ 5 一个概念内涵丰富了,外延也会随之扩大。() 我的答案:X 1

仰韶文化代表的是()早期的考古学文化。?A、山东地区 ?B、黄河中下游 ?C、黄河中上游地区 ?D、长江流域地区 我的答案: 2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用的文字是()。 ?A、小篆 ?B、甲骨文 ?C、金文 ?D、汉隶 我的答案:A 3 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大约可以划在()时期。?A、唐朝 ?B、西周 ?C、明朝 ?D、魏晋 我的答案:D 4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我的答案:√ 5 书法的历史就是文字的历史。() 我的答案:× 1 奚仲发明了()。 ?A、稼

?B、邢 ?C、书 ?D、车 我的答案:D 2 埃及最古老的文字是()。 ?A、楔形字 ?B、表形字 ?C、圣书字 ?D、汉字 我的答案: 3 下列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结绳记事说 ?B、瓷器符号说 ?C、源于图画说 ?D、其余八卦说 我的答案: 4 《诗经》是十三经之首。() 我的答案:X 5 后稷是西周人的祖先。() 我的答案:√ 1 以下属于南宋著名学者郑桥的作品是()。?A、《题临安邸》 ?B、《过零丁洋》 ?C、《满江红》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问题详解)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1 先秦书法 一、简述题 1、为什么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诸要因素?结合图片进行具体的分析。 答:在甲骨文和金文的遗迹中,我们发现,这些最早的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结合排列上的章法美,以及在书写、刻画和铸造中诸因素所形成的风格美。先秦时期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审美视觉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等均有体现。 2、西周早、中、晚期的金文在风格特征上有哪些变化? 答:西周时期的金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西周前期的金文风格以朴茂凝重、瑰丽沉雄为主要特征,起收多不露锋,线条遒劲峻挺,时有肥厚用笔及点团状的华饰,整体上是线与块面结合的形式美。 西周中期金文风格典雅平和,这一时期的作品用笔柔和而酣畅,笔画圆浑,但装饰意味趋弱。用笔意蕴增强,

行款布局疏朗自如。 西周后期的金文趋于成熟,笔画趋于统一,字型更加自由,风格也呈多样化。显示了大篆成熟时期的风格特征。 西周初期金文中肥瘦悬殊的笔画和呈方圆形状的团长块,在西周晚期基本鲨,笔画的形式美变得纯粹起来,文字向方整化、平直化的方向演化,风格上或简远或峻秀或浑穆或庄严,极为丰富,金文发展到西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系文字的地域特色。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共分为五个大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和秦系文字。 A齐系文字的书风,结体上由方整变修长,由疏朗变秀丽,书法精劲谨严,结体上多有变化,逐渐摆脱了西周晚期书风的影响,而自成体系。 B燕系文字,结体疏朗,用笔流畅,字体婉转妩媚而不乏率真。 C晋系文字,早期的古茂典雅,承西周书风,中期的侯马盟书,落笔重而起笔轻,侧锋起笔,中锋收笔,结体生动自然,强烈的连笔意识,笔画的相互映带反映了篆书书写速度的加快。晚期的晋系文字,结体修长,笔画纤细犀利,精劲富于装饰美。

书法高考试题汇总打印版

2009 年北京师范大学书法考试试题(加图)第一场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第二场钱起《秋夜送赵冽归襄阳》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1 2009 年山工艺考题(试题图片)临摹北魏穆亮墓志28 字创作,篆隶楷行草任意两种字体徐陵《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惟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繁体徐陵《烏棲曲》繡帳羅帷隱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惟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2 3 广西艺术学院2009 年招生专业考试郑州考点考题4 2009 年临沂师范学院书法考题上午临摹:(时间三个半小时)礼器、乙瑛、张猛龙、九成宫(四贴选一)要求落款。5 下午创作(时间一个半小时)四尺对开(三题选一),不得少于28 字。楷隶篆创作:1、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

楊柳風。2、刘熙载《书概》:“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也。” 學書者有二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如是,則書之前後莫非書也,而書之時可知也3、陈淳《春》09 鞍山师范学院山东考点试题!临帖:初月帖,西狭颂,楷书(不知道啥名)创作: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009年太原师范学院山东考点(济南)试题临摹:礼器、九成宫(图片后附)部分理论试题:1,颜真卿书法的特点及历史地位2、写出五个历代小楷代表作。3、写出四个汉隶代表作。4、初唐四家是哪些?5、《南北书派论》的作者是谁?6、《广艺舟双楫》的作者是谁? 7、杨凝式行书代表作?8、临帖

中国美术史模拟试卷(答案)

中国美术史 姓名 一填空题 1. 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2. 在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作方法主要为打制法。 3.陶器依其用途可分为饮食器器、炊煮器以及储藏器。 4. 陶器据其陶色的不同,主要分为红陶、灰陶、白陶以及黑陶四种类型。 5. 从彩陶的装饰工艺来看,主要分为素陶、彩陶以及印纹陶。 6. 新石器时代在工艺装饰与艺术审美方面的杰出代表是彩陶和黑陶。 7.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代表了彩 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8. 青铜艺术是夏商周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代表。 9. 依据青铜器使用的性质,可把其分为礼器和非礼器。 10.先秦时期最具独立意义和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 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它们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杰出水平。 11.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 12.汉代墓葬石雕中最为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霍去病墓石雕群。 13.在汉画像石研究中,一般认为厚葬和孝悌是汉画像石产生、发展 以及广泛盛行的历史原因。 14.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唐宋摹本有《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 传·仁智图卷》。 15.中国书法史上的二王是指王羲之与王献之。 1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传世作品最著名的莫过于《兰亭序》。 17.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了六法论。 18.六法论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 19.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以及《画云台山记》。 20.东晋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最具代表性 的山水画论著。 21.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 22.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 23.昙曜曾在云冈石窟主持营建了5个大型的洞窟,史称昙曜五窟。 24.游春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卷轴画。 25.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是已知的第一部断代画史。

硬笔书法100题

《硬笔书法》课基础知识100题 1. 最早把书法作为一种专门学科,纳入艺术和技能之列,开创书法教学先例的朝代是周朝。 2. 周朝建立初期,便将书法列为“六艺”之一。所谓“六艺”,就是古时所称的“_礼、乐、射、御、书、数”,并用六艺为启蒙学童以及教养国子的主要课程,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3. 十九世纪末叶,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殷商故都遗址)发掘出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 4. “楷书”又叫正书。经过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逐步发展完善,一直沿用至今。平时人们常说的“魏碑”和“唐碑”都属于楷书范畴。 5. 在中国书法史上,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根据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该是。 6. 临池是学习书法的别称,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 7. 硬笔书法是以硬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铅笔、书法笔、记号笔等)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 8. 硬笔行书,俗称连笔字,除书写工具不同外,和毛笔行书一样,实质上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9. 行书书写时,笔画省简不多,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省简较多,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则称为行草。 10. 行书是楷书的草化,“行者,流行或行走之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行字。 11. 行书以其变化灵活的笔画、结体和布局,给人以流动潇洒之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12.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写毛笔字,执笔在指,运笔在腕;写硬笔字,执笔在,运笔也在。 13. 行书的运笔较为迅速,各笔画之间讲究相互呼应,这就出现了细若游丝、若断若连的痕迹,即所谓的。 14. 硬笔,主要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和书法笔,以 为宜。 15. 钢笔水有纯蓝、蓝黑和碳素墨水之分。一般说来,墨水浓度适宜,色质纯正,不易褪色,效果较好。 16. 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有利于写好字,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写字正确的坐姿应该

中国书法史试题

中国书法史试题(满分100分)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 A、4500年 B、3500年 C、2500年 D、2000年 2、历史上青铜器铭文的兴盛时期是() A、殷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3、学术界认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隶标本是() A、青川郝家坪木牍 B、侯马盟书 C、温县盟书 D、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4、秦代丞相李斯采用新定的小篆颁行天下,作() A、仓颉篇 B、媛历篇 C、博学篇 D、文字志 5、东汉后期的书家曹喜开创了一种书法流派,它是() A、篆书流派 B、隶书流派 C、行书流派 D、草书流派 6、《贺捷表》的作者是() A、皇象 B、索靖 C、王献之 D、钟繇 7、王羲之的早期作品还保留着隶书痕迹,这件传世作品是() A、兰亭序 B、姨母贴 C、初月贴 D、贺捷表 8、洛阳龙门造像中,阳刻的造像是() A、牛橛造像 B、姚伯多兄弟造像 C、杨大眼造像 D、始平公造像 9、开创了以行草入碑典范的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李邑 D、褚遂良 10、唐代僧人怀素的《自叙帖》属于() A、小草 B、章草 C、狂草 D、行草 11、宋太宗诏修的《淳化阁帖》,其中五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大约占()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一半 D、全部 12、苏轼的行书代表作是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 A、丰乐亭记 B、黄州寒食诗帖 C、醉翁亭记 D、杜甫桤木诗帖 13、元代书坛的总体特征是() A、复兴晋唐书风 B、延续宋代书风 C、南北书风融合 D、追求个性解放 14、书法与中国画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时代风尚,源于()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5、明代前期的“三宋”,除了宋克、宋广以外,还有() A、宋濂 B、宋绶 C、宋遂 D、宋钰 16、被袁宏道称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的是() A、徐渭 B、傅山 C、张瑞图 D、王铎 17、晚明个性解放影响下的书家董其昌崇尚() A、天成 B、童心 C、性灵 D、率意 18、清代初期,查士标、沈荃、姜宸英等书家的书法风格延续属于() A、赵孟铫书风 B、董其昌书风 C、以碑破帖书风 D、碑派书风 19、被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的清代书家是() A、刘墉、王文治 B、刘墉、梁同书 C、翁方纲、王文治 D、翁同和、王文治 20、康有为的碑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即() A、南北书派论 B、北碑南帖论 C、艺舟双楫 D、广艺舟双楫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1、属于秦书八体的有()()()()()

中国书法史精彩试题(填空)

《中国书法史》试卷 一、填空 2、甲骨文和金文是殷商时期书法的代表。它们是考古资料可证实的数量较多又相当成熟的最早文字。 3、甲骨文又称“龟甲文字”、“卜辞”、“殷墟书契”等。现出土累积约15万片,单字总数有4600多个,目前可识1000多个。 4、甲骨文是研究商代文字、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资料,也是早期书法的代表。 5、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为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 7、在青铜器上铸铭文,从商代中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秦称铜为金,故把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后人又称“钟鼎文”。青铜器又称“彝器”,其铸刻文字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凹入的阴文,称为“款”;一种是凸出的阳文,称为“识”,故青铜器铭文又称“彝器款识”、“钟鼎款识”。 8、商代金文代表作有《司母辛鼎》(中期)、《戌嗣子鼎》(晚期)、《小臣艅尊》(晚期)等。 9、殷商时期除了大量青铜器铭文外,还有少量石刻铭文。《殷墟妇好墓石磐刻字》有“妊冉入石”字样,为我国石刻文字系统中最早的代表作。 2、西周前期金文代表作:《利簋》、《何尊》、《康侯簋》、《大盂鼎》等。 3、西周中期金文代表作:《大克鼎》、《询簋》、《墙盘》等。 4、西周晚期金文代表作:《(害夫)簋》、《散氏盘》、《毛公鼎》、《颂鼎》、《虢季子白盘》等。 5、《(害夫)簋》,西周厉王时期的金文,为西周青铜簋中最大的一种。《散氏盘》,西周厉王时期的金文,结构多变,取横势,重心较低,粗放厚重,显壮实遒迈之气,后世书家多效之。《毛公鼎》,西周宣王时期的金文,铭文32行,497字,为目前所见西周金文中最长的铭文,整体浑穆磅礴,为西周晚期金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与《散氏盘》相反,其字形趋长,取纵势;《大盂鼎》的肥厚笔画和点团已趋于消失。《颂鼎》,西周宣王时期的金文,形式上或整齐或错落,是西周晚期大篆中最为成熟的作品。《虢季子白盘》,宣王时期的金文,是西周晚期笔画向更简练、流畅方向发展的代表作,对以后秦系书法如《秦公簋》、《石鼓文》等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3、楚系文字中越国的《越王勾践剑》铭文以鸟虫加以组合变形,结体精严,疏密变化有致,富于装饰性,习惯上称其为“鸟虫篆”。 5、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秦系文字代表有《秦公簋》和《石鼓文》。 8、学术界普遍认为《虢季子白盘》、《秦公钟》、《秦公簋》、《石鼓文》所用的文字为籀文,比较纯正地保留着西周文字的传统。 9、秦篆文字由籀文发展到小篆的大致脉络:虢季子白盘—>秦公钟、秦公鎛—>秦公簋—>石鼓文—>秦公大墓石磐刻石—>新郪虎符—>泰山刻石 10、“草篆”的出现与使用,加快了隶变的过程。战国晚期《青川郝家坪木牍》、《放马滩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等简牍可清晰地寻到秦篆隶变的轨迹。 11、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隶变过程,正是中国文字由古文字系统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过程。 1、秦末至西汉初年,隶书发展很快,并替代了小篆的官体文字地位。西汉时期,首先由隶书演化出了较成熟的章草,约于东期,已有早期出现楷书,东汉后期又出现了行书。 2、两汉时期的书法极为丰富,从大的类别上可分为金石铭刻类类(包括汉金文、碑刻、砖瓦铭文等)和墨迹类类(包括简牍、帛书等)两大类。(金石铭刻类,墨迹类) 5、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 6、东汉书论:壹的《非草书》反映了汉代草书发展热潮的真实情况。崔瑗的《草书势》、蔡邕的《篆势》等,可视为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2、斯作《仓颉篇》、高作《爰历篇》、毋敬作《博学篇》,均采用新改定的小篆颁行天下。 3、秦斯与阳冰唐均工篆法,史称“二之法”。

中国书法简史复习题

中国书法简史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仰韶器上的线条符号具备了( D ) A:汉字形状B:汉字结构C:文字记载条件D:书法艺术的雏型美 2、造字传说中最有影响、最形象具体的是( A ) A:伏羲八卦传说B:神龙结绳传说C:仓颉造字传说D:大禹治水传说 3、原始书法艺术是( A ) A:艺术前的艺术 B :艺术后的艺术C:史前艺术 4、书法艺术的真谛——抽象美在何时已定论( C )A:新石器时期B:器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 5、晋代最有名的书法世家是( D ) A:卫氏世家 B :索氏世家C:陆氏世家D:王氏世家 6、行书盛于(A ) A:晋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7、下列书法文字最多的篇目是(D) A:千字文B:兰亭序C:平复帖D:圣教序 、“二爨”碑出于( B )A:省B:省C:省D:省 9、愈七律诗句“数纸尚可换白鹅”是指书法家( D ) A:王珣的事B:王凝之的事C:王献之的事D:王羲之的事 10、“破体”“一笔书”的创造者是( A ) A:王献之B:王羲之C:王维之D:王焕之 11、操留下的摩崖书作是( B ) A:观沧海B:衮雪C:神龟寿D:受禪表 12、八分书指的是(D ) A:草书 B :楷书C:篆书D:隶书 13、唐太宗写得赞美“书圣”的书是(B ) A:晋祠铭B:晋书。王羲之传论C:论书D:艺文志 14、褚遂良的代表作是(A )

A:孟法师碑 B :阴符经C:雁塔圣教序D:枯树赋 15、心正则笔正是谁之名言(A ) A柳诚宣B:颜真卿C:太子太保D:太子少师 16、没有毛笔就没有中国的书法,在我国历史上毛笔出现最早的时代是() A:新石器时代B:商代C:战国时代D:唐代 17、永字八法指的是( B ) A:楷书结构B:楷书基本用笔方法C:行书用笔方法D:隶书用比方法 18、世人多称米芾为(A ) A:米南宫B:米元章C:襄阳漫士D:海岳外史 19、世人多称文壁是(B ) A:衡山B:文征明C:衡山居士D:文长洲 20、行书对联大家是(D ) A:板桥B:黄慎C:金农D:何子贞 21、吴昌硕一生临写最多的石刻文是(C ) A:千字文B:三体石经C:石鼓文D:天发神谶碑 22、我国最大的书法碑林在(C ) A:B:C:D: 23、最有名的汉代帛书是(A ) A、马王堆汉代帛书B:国南部图C:驻军图D:导引图E:表服图二、多项选择题 1、全世界围独立发展的古文明艺术是(BCD) A:法国艺术B:古埃及两河流域艺术C:中国古文明最具特色的书法艺术D:中南美的墨西哥秘鲁艺术 2、最有名的汉简牍书法是(CD) A:敦煌流沙坠简B:汉简C:居延汉简D:汉代医简E:甘谷汉简 3、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六块记功刻石是(BCE) A:《诅楚文》刻石、《三体石经》刻石B:泰山刻石、琅岈刻石C:绎山刻石、碣石刻石D:群臣上寿刻石E:会稽刻石、之罘刻石 4、北宋四家及代表作是(ABCD)

《中国书法史》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书法史》期末考试新1(分数未知,不保证100%正确率) 2016-05-03 20:31:22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张怀瓘的著作是()。 A、《书估》 B、《书仪》 C、《历代名画记》 D、《书断》 我的答案:C 2楷书主要包括()和魏碑。 A、宋楷 B、明楷 C、唐楷 D、清楷

我的答案:C 3下列属于褚遂良的代表作是()。 A、《九成宫碑》 B、《梦奠帖》 C、《唐人书评》 D、阴符经 我的答案:D 4“楷书四大家”中属于元朝的是()。 A、颜真卿 B、赵孟頫 C、柳公权 D、欧阳询 我的答案:B 5《书史》是()的代表作。 A、米芾

B、黄庭坚 C、苏辙 D、周越 我的答案:A 6米芾是()四大家影响最大的。 A、唐 B、明 C、清 D、宋 我的答案:D 7()的特点是在行楷之间的一种书体。 A、《三坟记》 B、《城隍庙碑记》 C、《夏热帖》 D、《韭花帖》

我的答案:D 8金文刻铸在()的表面。 A、刻石 B、简牍帛书 C、龟甲兽骨 D、青铜器 我的答案:D 9王珉的《行书状》形容的是()之美。 A、楷书 B、隶书 C、草书 D、行书 我的答案:D 10奚仲发明了()。 A、稼

B、邢 C、书 D、车 我的答案:D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出自()。 A、《法书要录》 B、《书谱》 C、《虞美人》 D、《文字论》 我的答案:C 12以下不属于书法基本理论的是()。 A、本质论 B、现象论 C、技法论 D、创作论

我的答案:B 13周宣王时期出现的著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大方鼎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龙虎尊 我的答案:C 14“自汉代以来,碑碣云起。”这句话出自刘勰的哪部作品()。 A、《灭惑论》 B、《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 C、《文心雕龙》 D、《神思》 我的答案:C 15下列哪个碑是出土在安阳。() A、《草金碑》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1 先秦书法 一、简述题 1、为什么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诸要因素?结合图片进行具体的分析。 答:在甲骨文和金文的遗迹中,我们发现,这些最早的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结合排列上的章法美,以及在书写、刻画和铸造中诸因素所形成的风格美。先秦时期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审美视觉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等均有体现。 2、西周早、中、晚期的金文在风格特征上有哪些变化? 答:西周时期的金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西周前期的金文风格以朴茂凝重、瑰丽沉雄为主要特征,起收多不露锋,线条遒劲峻挺,时有肥厚用笔及点团状的华饰,整体上是线与块面结合的形式美。 西周中期金文风格典雅平和,这一时期的作品用笔柔和而酣畅,笔画圆浑,但装饰意味趋弱。用笔意蕴增强,行款布局疏朗自如。

西周后期的金文趋于成熟,笔画趋于统一,字型更加自由,风格也呈多样化。显示了大篆成熟时期的风格特征。 西周初期金文中肥瘦悬殊的笔画和呈方圆形状的团长块,在西周晚期基本鲨,笔画的形式美变得纯粹起来,文字向方整化、平直化的方向演化,风格上或简远或峻秀或浑穆或庄严,极为丰富,金文发展到西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系文字的地域特色。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共分为五个大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和秦系文字。 A齐系文字的书风,结体上由方整变修长,由疏朗变秀丽,书法精劲谨严,结体上多有变化,逐渐摆脱了西周晚期书风的影响,而自成体系。 B燕系文字,结体疏朗,用笔流畅,字体婉转妩媚而不乏率真。 C晋系文字,早期的古茂典雅,承西周书风,中期的侯马盟书,落笔重而起笔轻,侧锋起笔,中锋收笔,结体生动自然,强烈的连笔意识,笔画的相互映带反映了篆书书写速度的加快。晚期的晋系文字,结体修长,笔画纤细犀利,精劲富于装饰美。 D楚系文字,早期的楚公家钟,铭文结体朴肆,行款错落自然,呈纵势;中期的王子午鼎等笔画屈曲宛转,有轻重

高考中国书法史复习纲要

高考中国书法史复习纲要 作者:书法高考、高考书法培训、书法学校发布日期:2015-4-22 一:书法史知识点(准确背诵并默写)书法高考 1.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殷商 2.“甲骨文”指上古及殷商时期古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因其所刻的内容为占卜所以称为“卜辞”,又因其所在地域为殷墟,所以称为“殷墟文字”。自1899 年为王懿荣、刘鹗发现。 3.金文是指殷周时期古人铸和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固器物以钟和鼎为多,又称作“钟鼎文”“籀文”“古籀”。其主要代表作有《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4.晚期金文的三件代表作品:《虢(guó)季子白盘》《散氏盘》《毛公鼎》 5.《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四大国宝” 6.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是《毛公鼎》,铭文32 行499 字。 7.《散氏盘》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 8.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 9.“秦书八体”指的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音shū)书、隶书,八种秦代时期的字体。 10.李斯被称为小篆的鼻祖。其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芝罘刻石》等。小篆的笔画比大篆细,细如玉箸(即玉制的筷子)一般线条,所以有“玉箸篆”之称。 11.汉隶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摩崖,石经,碑刻等,摩崖代表作有《石门颂》;石经代表作有《熹平时经》;碑刻代表作有《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 12.汉代《石门颂》,隶中带篆、带草、带行,素有“隶中草书”、“草隶”之称。13.“摩崖”指镌刻在山崖,天然石上的文字。 14.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为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第一位书法理论家为东汉的蔡邕,代表作《九势》《笔论》。第一部书法批评著作为东汉的赵壹《非草书》。最先提出书法理论的是西,东汉之交的杨雄,指出“书,心画也。” 15.书法史上被称为“草圣”的是东汉张芝,《冠军贴》传为其代表作。 16.“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出自于《张迁碑》。 17.创造“飞白书”的书法家是东汉时期的蔡邕。 18.许慎是东汉的著名文字学家,其著作有《说文解字》。其造字主要以“六书”为主,即:象形、形声、会意、指事、假借、转注。 19.“龙门四品”即《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龙门四品》为北魏时期书法的代表作。 20.在摩崖石刻中,四山摩崖石刻是指:《尖山摩崖石刻》、《岗山摩崖石刻》、《葛山摩崖石刻》、《铁山摩崖石刻》。 21.古代有《三希堂法帖》,此“三希”指的是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 22.书法史上被推为大字之祖的书法是《瘗鹤铭》。 23.魏碑造像记的龙门四品是《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 24.历史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王羲之,被誉为“草圣”的书法家是张芝。

书法常识试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部名帖不属于乾隆“三希堂”中的“三希” A《快雪时晴帖》B《中秋帖》C《伯远帖》D《鸭头丸帖》 5、下列哪位书法家不是和尚? A怀素B智永C金农D怀仁 6、下列哪位书法家没有政治污点? A蔡襄B赵孟頫C张瑞图D王铎 8、“蚕头雁尾”是哪一种书体的用笔特征?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9、“似我者死,逆我者生”是我国现代哪位艺术家的名言? A潘天寿B启功C齐白石D李可染 10、下列古代书法家中哪一位不是以写篆书而闻名的? A李斯B李阳冰C吴昌硕D薛稷 11、下列书法家哪一组不是父子关系? A王羲之、王献之B欧阳询、欧阳通 C 康熙、乾隆D米芾、米友仁 12、下面哪幅作品不是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A《四十二章经》B《洛神赋》C《赤壁赋》D《道德经》 15、金文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请问其兴盛于哪个朝代A商朝B商代C春秋D战国 16、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哪三个方面世称“三绝” A诗、画、文B诗、书、画C诗、文、书D文、书、画 17、石刻文是刻在石头上的一种字体,产生于周代,请问兴盛于哪个朝代

A、汉代B秦代 C 魏代D晋代 19、楷书四大家中谁不是唐朝的? A颜真卿B柳公权C欧阳询D赵孟頫 20、甲骨文被誉为“最早的文字、最晚的书法”,它的发现者是谁?A清王懿荣 B 明王懿荣 C 明刘基D清刘基21、隶书是哪个年代发明的 A汉代B秦代C魏晋D唐 1.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书法术语()。 A.翰墨 B.勒石 C.临摹 D.透视 2.“入木三分”这一成语与下列哪位书法家有关()。 A.赵孟頫 B.薛稷 C.王羲之 D.欧阳询 3.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有效手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临帖六法()。 A.实临法 B.指临法 C.意临法 D.笔临法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吴门四才子。() A.唐伯虎 B.文征明 C.徐渭 D.祝允明 5.书法作品的落款有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是上款敬语()。 A.谨书 B.顿首 C.嘱书 D.雅鉴 6.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学习书法的别称() A.临摹 B.临帖 C.临池 D.临渊 7. 请勾出与书法无关的成语() A.颜筋柳骨 B.文如其人 C.笔走龙蛇 D.铁画银钩 E.蚕头燕尾 8.下列选项中,哪一位被称为“唐初四大家”() A.李世民 B.薛稷 C.房玄龄 D.魏征

书法考研试题汇总

书法考研试题汇总(一)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书法艺术研究生课程班考试试题 《书法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书法美学 2.意象 3.形质 4.气韵 5.意境 6.神采 7.书法的艺术审美 二、论述题: 1. 如何认识《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的文化美学意义? 2. 根据学习书法心得,谈谈书法线条与审美感知。 3.如何认识“金石气”的美学属性? 4.选一幅你喜欢的书法作品,从美学的角度谈谈其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书法艺术的“结构美”? 6.谈谈书法艺术的“中和美”。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书法艺术研究生课程班考试试题 《书法理论批评与创作》复习题 一、简答题: 2.书法风格 3.卫夫人的“书道”思想。 4.张怀瓘的书法发展论 5.刘熙载南北书法论 6.“书法”与“书道” 二、论述题: 1.如何认识书法理论的批评标准问题? 2.试述孙过庭《书谱》关于书法批评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 3.谈谈当代书法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 4.新世纪书法的文化性与文化书法空间。 5.中国书法发展之我见。 6.试述康有为关于中国书法的发展观。 7.我看“南北书派”说。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书法艺术研究生课程班考试试题

《中国书法文化思想发展史》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书乐同质与书乐同法 2. “心画”说 3. 书画异同与书画互补 4. “书势”说 5. 诗境与书境 6. 书法意境与绘画境界 7. 书品 8. 书法与虚无之境 二、论述题: 1.中国书法文化输出的方式及其可能性。 2.书法之“道”与书法人生。 3.谈谈中日韩书法的关系与发展。 4.书之境界与人生境界。 5.试论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 6.谈谈“雅”与“俗”。 7.谈谈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8.谈“佛”“禅”与书法。 9.谈谈老庄精神与书法艺术。 参考书目:《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上课笔记及相关资料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书法历史及理论 北师大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考试题 2005 级“古代书论课”为闭卷考试,以下思考题,仅作参考附:古代书论课程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法书要录》 《三十六法》 《心成颂》 《南北书派论》 书法的“神彩” 永字八法 横鳞竖勒 二、简答题

中国书法等级考试高级试卷

中国书法等级考试高级试卷(七) 本试卷及格标准(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八级及 格:90分; 九级及格:100分。 一、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得 分:分 1. 西汉时期,( A )书法带有篆书的笔意,没有波磔,是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文字。 答:A《五凤刻石》□B《莱子侯刻石》□C《居延汉简》□D 《武威汉简》□ 2.( A )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刻石,被称为“石刻之祖”。答:A《泰山刻石》□B《峄山刻石》□C《石鼓文》□D《琅玡台刻石》□ 3.( B )是研究碑学的系统著作,是在金石学研究的基础上,从书体衍变、书法流派以及书法技巧等方面,结合自己的书学经验论述力倡碑学。 答:A《南北书派论》□B《广艺舟双楫》□ C《艺舟双楫》□D《北碑南帖论》□

4. 草书由章草发展到今草,相传是由东汉时期的书法家 ( B )奠定的。 答:A皇象□B张芝□C赵壹□D杜度□ 5.王国维《“流沙坠简”考释》一文认为:“(D)与二爨相近,为今楷之滥觞。” 答:A《居延汉简》□B《马王堆汉简》□C《武威汉简》D《神爵四年简》□ 6.唐代( A )《书断》评价钟繇书法:“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 答:A张怀瓘□B赵壹□C崔瑗□D阮元□ 7.篆刻以“印从书出”,对后世篆刻影响很大的是清代(B),并被康有为成为清代篆书的集大成者。 答:A吴让之□B邓石如□C伊秉绶□D赵之谦□8.( D )是书法史上重要的时期,不仅五体发展齐备,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书法家群体,而且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书法开始从实用走向艺术追求。 答:A魏晋南北朝□B宋代□C元代□D汉代□9.( D )是我国最早探讨书法艺术理论的人。 答:A康有为□B萧何□C张怀瓘□D赵壹□

中国书法史试题

1、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B) A、4500年 B、3500年 C、2500年 D、2000年 2、历史上青铜器铭文的兴盛时期是(B) A、殷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3、学术界认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隶标本是(A)P15 A青川郝家坪木牍B侯马盟书C温县盟书D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4、秦代丞相李斯采用新定的小篆颁行天下,作(A)P22 A、仓颉篇 B、媛历篇 C、博学篇 D、文字志 5、东汉后期的书家曹喜开创了一种书法流派,它是(A)P47 A、篆书流派 B、隶书流派 C、行书流派 D、草书流派 6、《贺捷表》的作者是(D)P58 A、皇象 B、索靖 C、王献之 D、钟繇 7、王羲之的早期作品还保留着隶书痕迹,这件传世作品是(B)P66 A、兰亭序 B、姨母贴 C、初月贴 D、贺捷表 8、洛阳龙门造像中,阳刻的造像是(D)P85 A、牛橛造像 B、姚伯多兄弟造像 C、杨大眼造像 D、始平公造像 9、开创了以行草入碑典范的是(A)P99 A、唐太宗 B、武则天 C、李邑 D、褚遂良 10、唐代僧人怀素的《自叙帖》属于(C)P117 A、小草 B、章草 C、狂草 D、行草 11、宋太宗诏修的《淳化阁帖》,其中五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大约占(C)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一半 D、全部

12、苏轼的行书代表作是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B)P148 A、丰乐亭记 B、黄州寒食诗帖 C、醉翁亭记 D、杜甫桤木诗帖 13、元代书坛的总体特征是(A)P175 A复兴晋唐书风B延续宋代书风C南北书风融合D追求个性解放 14、书法与中国画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时代风尚,源于(C)P176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5、明代前期的“三宋”,除了宋克、宋广以外,还有(C)P205 A、宋濂 B、宋绶 C、宋遂 D、宋钰 16、被袁宏道称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的是(A)P231 A、徐渭 B、傅山 C、张瑞图 D、王铎 17、晚明个性解放影响下的书家董其昌崇尚(D)P230 A、天成 B、童心 C、性灵 D、率意 18、清代初期,查士标、沈荃、姜宸英等书家的书法风格延续属于(B) A、赵孟铫书风 B、董其昌书风 C、以碑破帖书风 D、碑派书风 19、被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的清代书家是(A)P263 A、刘墉、王文治 B、刘墉、梁同书 C、翁方纲、王文治 D、翁同和、王文治 20、康有为的碑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即(D)P278 A、南北书派论 B、北碑南帖论 C、艺舟双楫 D、广艺舟双楫 21、甲骨文( B )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遗址——殷墟 A、1800年 B、1898年 C、1919年 D、1818年 22、属于端庄平正、法度严谨一路的东汉碑刻是(A)

中国书法史汇总

绪论(一) 1 书法定义的要点不包括()。 A。书写工具 B。表现对象 C。表现方法 D。书写人群 正确答案: D 2 日本的文字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他们是中国古代()的转写。A。楷书 B。草书 C。行书 D。隶书 正确答案: B 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汉字文化圈。() A。韩国 B。日本 C。阿富汗 D。新加坡

正确答案: C 4 从广义上讲,书法就是书写文字的方法。()正确答案:√ 5 一个概念内涵丰富了,外延也会随之扩大。()正确答案:× 绪论(二) 1 仰韶文化代表的是()早期的考古学文化。A。山东地区 B。黄河中下游 C。黄河中上游地区 D。长江流域地区 正确答案: C 2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用的文字是()。 A。小篆

B。甲骨文 C。金文 D。汉隶 正确答案: A 3 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大约可以划在()时期。A。唐朝 B。西周 C。明朝 D。魏晋 正确答案: D 4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正确答案:√ 5 书法的历史就是文字的历史。() 正确答案:× 关于文字起源问题的考察(一)

1 奚仲发明了()。 A。稼 B。邢 C。书 D。车 正确答案: D 2 埃及最古老的文字是()。 A。楔形字 B。表形字 C。圣书字 D。汉字 正确答案: C 3 下列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结绳记事说 B。瓷器符号说 C。源于图画说 D。其余八卦说 正确答案: B 4

《诗经》是十三经之首。() 正确答案:× 5 后稷是西周人的祖先。() 正确答案:√ 关于文字起源问题的考察(二) 1 以下属于南宋著名学者郑桥的作品是()。 A。《题临安邸》 B。《过零丁洋》 C。《满江红》 D。《通志》 正确答案: D 2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主张的观点。A。儒家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1 先秦书法 、简述题、为什么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经具备了 后世 书法的诸要因素?结合图片进行具体的分析。 答:在甲骨文和金文的遗迹中,我们发现,这些最早的 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结合排列上的章法美,以及在书写、刻画和铸造中诸因素所形成的风格美。先秦时期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审美视觉 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等均有体现。 2、西周早、中、晚期的金文在风格特征上有哪些变化? 答:西周时期的金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西周前期的金文风格以朴茂凝重、瑰丽沉雄为主要特征, 起收多不露锋,线条遒劲峻挺,时有肥厚用笔及点团状的华饰,整体上是线与块面结合的形式美。 西周中期金文风格典雅平和,这一时期的作品用笔柔和 而酣畅,笔画圆浑,但装饰意味趋弱。用笔意蕴增强,行款布局疏朗自如。

西周后期的金文趋于成熟,笔画趋于统一,字型更加自 由,风格也呈多样化。显示了大篆成熟时期的风格特征。 西周初期金文中肥瘦悬殊的笔画和呈方圆形状的团长 块,在西周晚期基本鲨,笔画的形式美变得纯粹起来,文字向方整化、平直化的方向演化,风格上或简远或峻秀或浑穆或庄严,极为丰富,金文发展到西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系文字的地域特色。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共分为五个大系:齐系、燕 系、晋系、楚系和秦系文字。 A齐系文字的书风,结体上由方整变修长,由疏朗变秀 丽,书法精劲谨严,结体上多有变化,逐渐摆脱了西周晚期书风的影响,而自成体系。 B燕系文字,结体疏朗,用笔流畅,字体婉转妩媚而不 乏率真。 C晋系文字,早期的古茂典雅,承西周书风, 马盟书,落笔重而起笔轻,侧锋起笔,中锋收笔,结体生动 自然,强烈的连笔意识,笔画的相互映带反映了篆书书写速 度的加快。晚期的晋系文字,结体修长,笔画纤细犀利,精劲富于装饰美。 D楚系文字,早期的楚公家钟,铭文结体朴肆,行款错 落自然,呈纵势; 中期的王子午鼎等笔画屈曲宛转,有轻重

书法艺术赏析考试题

2015年《书法艺术赏析》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二○一五年四月 目录 1、单选题------------------------------------------------------------3 2、多项选择题------------------------------------------------------7 3、判断题-----------------------------------------------------------11 一、单选题。 1. 李斯因在书法领域的造诣被后世誉为(B ) A. 书圣 B. 小篆之祖C草书圣手 D.. 四贤之一 2. 相传是谁改进了秦篆,发明了最初的隶书( C ) A. 史籀 B. 赵高 C. 程邈 D. 蔡邕 3.“飞白”书是指( A ) A.笔画中丝丝露白 B.模仿飞鸽所书 C.用白色颜料书写 D.在白天创作 4.并称“钟王”的是( A )

A.钟繇、王羲之 B.钟繇、王献之 C.钟繇、王次仲 D.钟繇、王珣 5.并称“二王”的是( B ) A.王次仲、王羲之 B.王羲之、王献之 C.王旷、王羲之 D.王导、王羲之 6.王羲之因在书法领域的造诣被后世誉为( B ) A.“草圣” B.“书圣” C.“初唐四杰”之一 D.“唐宋八大家”之一 7.千古名篇《兰亭序》是他的什么作品( A ) A.行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 8.王献之的什么书体略胜其父王羲之( A ) A.行草 B.楷书 C.篆书 D.隶书 9.王献之能突破其父的限制,自创别体,是因为他( B ) A.自小就比别人聪明 B.溯源而上,师法钟张 C.不练父亲的字 D.做官被贬,流放偏僻之地,只能自学 10.“楷书四大家”是指( A ) A.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B.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 C.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D.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1.颜真卿书体被称为“颜体””,与()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B )

书法类中考试题.doc

书法类练习 【新教育】7.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晋代,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书圣”_____________。 (1)将横线上应填的人名用正楷体书写在右面方格内。(2 分) (2)他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请你从书法作品中,判断哪一幅是他的作品(填写序号)。(1 分) () A B 【中传媒】一、主题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战国有孟尝、平原、信陵、春申四君子,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千古流芳;花中也有四君子,傲雪、幽香、坚毅、淡雅,以其清高的品质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它们便是点缀.在 中国文化史长河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中国文化从先秦开始即推崇君子人格,“君子坦荡荡”“君子泰而不骄”“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之交淡如水”……与君子有关的诗文不绝于篇籍。自古而来华夏士人吟诗作赋,挥豪泼墨,便是借着梅兰竹菊的幽香雅致、冰清玉洁表现自己的独立精神,“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抒发自己对于君子人格的向往。 文学史上,那些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无不点缀着梅兰竹菊的意象。比如,一部《红楼梦》,梅兰竹菊四君子在大观园中频频亮相,甚至是许多儿女的精神寄托。白雪寒冬,盛开着红梅的栊翠庵,住着傲视俗物的妙玉;千竿翠竹掩映的潇湘馆里,黛玉风骨逸致,泪洒斑竹,以“咏絮才”夺魁菊花诗。曹雪芹将梅兰竹菊美好的意象,赋予了大观园中一群身处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