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景观设计指导书

步行街景观设计指导书
步行街景观设计指导书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指导书

1、商业街总平面设计的构思

1.1、确定商业区四大部分所占的面积:依据《商业街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

商业街用地中包括四部分,商业用地、公建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每一部分占据的平衡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从总的用地中可以得出

1.2、商业街规划结构

商业街的体制结构因城市规模、基地条件及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有若干不同类型。

1.3、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以线性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或对称或均衡,形式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作用。

1.4、总平面确定后,需要标注各部分的功能与名称,图面上通过不同的颜色

区分。

2、设计分析图

分析图主要是通过图形或加以文字,对设计中的相关元素、条件、相互关系、

合理性的探讨、研究、推理,并通过图形表达设计者的思维,分析图可以用随意

的草图表示,也可以用严谨工整的图案。

2.1、交通流线图:应该充分考虑到汽车专用道、非机动车专用道、人行道

的合理布局。考虑各类道路的宽窄及弯道的尺度规定(见《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

范》

2.2、景观节点分析:景观节点是室外环境中人们交流往来的连接点。交叉点和集中点,人们都会在此聚集、停留、和转移,由于人多,信息量丰富,又处于重要地位,因此要对其进行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区域的中心或缩影。

2.3、景观功能分析:将要设计的内容都排列出来,重要的内容作记号,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定位。

2.4、绿化分析:绿化包括很多,道路绿化、公建绿化、休闲广场绿地,采用的树种及其配置、适用商业街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观赏树木又分为林木、花木、果木、叶木、荫木、蔓木六类。

3、主要景观效果

3.1商业街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

包括:休闲广场、配置环境小品以及绿化等

3.1.1、休闲广场

休闲广场应设于街区的人流集散地(如中心区、主入口处),面积应根据街区规模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形式宜结合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考虑。广场上应保证大部分面积有日照和遮风条件。

广场周边宜种植适量庭荫树和休息座椅,为人们提供休息、活动、交往的设施,设置一些商业店铺,增加商业街的气氛。

广场铺装以硬质材料为主,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广场出入口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3.1.2、环境小品的设计

垃圾箱

垃圾箱一般设在道路两侧和商业街入口附近的位置,其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

垃圾箱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普通垃圾箱的规格为高60~80cm,宽50~60cm。放置在公共广场的要求较大,高宜在90cm左右,直径不宜超过75cm。

垃圾箱应选择美观与功能兼备、并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产品,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倾倒。一般可采用不锈钢、木材、石材、混凝土、GRC、陶瓷材料制作。

休息座椅

座椅(具)是商业街提供人们休闲的不可缺少的设施,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装点景观进行设计。应结合环境规划来考虑座椅的造型和色彩,力争简洁适用。室外座椅(具)的选址应注重人们的休息和观景。

室外座椅(具)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普通座面高38~40cm,座面宽40~45cm,标准长度: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左右,3人椅180cm

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倾角为100°~110°为宜。

座椅(具)材料多为木材、石材、混凝土、陶瓷、金属、塑料等,应优先采用触感好的木材,木材应作防腐处理,座椅转角处应作磨边倒角处理。

信息标示

商业街信息标志可分为5类: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志、广告标志、警示标志。

信息标志的位置应醒目,且不对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造成妨害。

标志的色彩、造型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建筑、景观环境以及自身功能的需要。

标志的用材应经久耐用,不易破损,方便维修。

各种标志应确定统一的格调和背景色调以突出商业街形象。

栏杆/扶手

栏杆具有拦阻功能,也是分隔空间的一个重要构件。设计时应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所,首先要充分考虑栏杆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其次要考虑栏杆的造型美,突出其功能性和装饰性。常用材料有铸铁、铝合金、不锈钢、木材、竹子、混凝土等。

栏杆大致分为以下3种:

矮栏杆,高度为30~40cm,不妨碍视线,用于绿地边缘。也用于场地空间领域的划分。

高栏杆,高度在90cm左右,有较强的分隔与拦阻作用。

防护栏杆,高度在100~120cm以上,超过人的重心,以起防护围挡作用。一般设置在高台的边缘,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扶手,设置在坡道、台阶两侧,高度为90cm左右,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必须设置扶手,以方便老人和残障人使用。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设高度

0.65m与0.85m两道扶手。

花坛

花坛是将花卉在一定范围内,按一定图案进行配植的景观。一般宜设在空间较开阔的视线轴线上,高度在人的视平线以下。花坛植物以花卉为主,搭配草坪或灌木等,色彩要求对比明显,层次分明。

个体花坛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图案为圆形(椭圆形)花坛,短轴以5~8m为宜,花卉花坛为10~15m,草皮花坛可稍大一些。花卉植床可设计为平坦的,也可设计为起伏变化的。植床应高出地面7~10cm,并围以缘石。

种植容器

花盆

花盆是景观设计中传统种植器的一种形式。花盆具有可移动性和可组合性,能巧妙地点缀环境,烘托气氛。花盆的尺寸应适合所栽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有利于根茎的发育,一般可按以下标准选择:花草类盆深20cm以上,灌木类盆深40cm 以上,中木类盆深45cm以上。

花盆用材,应具备有一定的吸水保温能力,不易引起盆内过热和干燥。花盆可独立摆放,也可成套摆放,采用模数化设计能够使单体组合成整体,形成大花坛。

花盆用栽培土,应具有保湿性、渗水性和蓄肥性,其上部可铺撒树皮屑作覆盖层,起到保湿装饰作用。

树池/树池箅

树池是树木移植时根球(根钵)的所需空间,一般由树高、树径、根系的大小所决定。

树池深度至少深于树根球以下250mm。树池箅是树木根部的保护装置,它既可保护树木根部免受践踏,又便于雨水的渗透和步行人的安全。

树池箅应选择能渗水的石材、卵石、砾石等天然材料,也可选择具有图案拼装的人工预制材料,如铸铁、混凝土、塑料等,这些护树面层宜做成格栅装,并能承受一般的车辆荷载。

亭是供人休息、遮荫、避雨的建筑,个别属于纪念性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亭的形式、尺寸、色彩、题材等应与所在居住区景观相适应、协调。亭的高度宜在2.4~3m,宽度宜在2.4~3.6m,立柱间距宜在3m左右。木制凉亭应选用经过防腐处理的耐久性强的木材。

廊以有顶盖为主,可分为单层廊、双层廊和多层廊。

廊具有引导人流,引导视线,连接景观节点和供人休息的功能,其造型和长度也形成了自身有韵律感的连续景观效果。廊与景墙、花墙相结合增加了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廊的宽度和高度设定应按人的尺度比例关系加以控制,避免过宽过高,一般高度宜在2.2~2.5m之间,宽度宜在1.8~2.5m之间。商业街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连廊尺度控制必须与主体建筑相适应。

柱廊是以柱构成的廊式空间,是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定性的空间,能增加环境景观的层次感。柱廊一般无顶盖或在柱头上加设装饰构架,靠柱子的排列产生效果,柱间距较大,纵列间距4~6m为宜,横列间距6~8m为宜,柱廊多用于广场、居住区主入口处。

商业街雕塑

商业街雕塑一般分为纪念性雕塑和艺术性雕塑,多以艺术性雕塑居多,所设计的雕塑尽量与人们产生互动,增加趣味性,使商业街变为有艺术特色的主流商业街。

路灯设计

主广场灯光景观:建议采用立体灯光照射,柱形景观灯和地面光源交汇采光

3.1.3、商业街绿化配置

植物配置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植物形态、生态习性特点,满足不同绿化用地要求。其中包括:形态与空间组合的配置,季相色彩的配置,光照与耐阴植物的配置,建筑物、地下管线与植物的配置,种植设计程序从总体构思到具体配置,都要以植物的空间组织与观赏功能为出发点,考虑多种植物相互间的重叠交错,以增加布局的整体性和群体性。

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乔木与灌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配置,要考虑植物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木本植物和草本花卉的配置,要考虑景观效果和四季的变化。

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植物是商业街景观中最主要的元素,是以植物自然美、形体美、色彩美构筑环境美。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色彩组合应考虑季节特征和人的观赏心理。

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4、景观断面图

景观断面图能更好的表达出景观的层次感和天际线一般包括路面剖切图、景观立面图、环境小品的剖面等,绘制剖面图时参考建筑立面图,和建筑施工图。5.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建议

5.1.住宅商业街应突出商业街的使用性、实用性:应有乔木遮荫、有人员逗留的

场所设计(如茶座、咖啡座、长椅、条凳等户外休闲场所)。

5.2.住宅商业街人行道路宽度要求应在4-5米为宜。

5.3.商业街道路应不低于商铺室内地面0.1m,并设计合理坡度,以利排水;高

差满足的情况下尽量不设计台阶。

5.4. 主广场(中心广场)建议:

建议增设商业街精神堡垒,主广场利用灯光和景观来增加吸引力,最好围绕弧形设计,有亲和力。地铺石材呈环形或扇形造型,增设流线型花坛,种植长青灌木类绿植,保证植物的时效性,主广场景观灯和灯杆旗相结合,增加商业气氛,也便于后期使用

5.5.次广场建议:

次广场前停车位较多,建议利用灌木花坛和地面铺装区分人车分流,次广场地面铺装延续主广场风格,主要营造休息气氛,灯光建议采用墙面光源、地面光源、景观灯三者结合的方式

5.6.主入口建议:

主入口是人流聚集的地方,建议在入口处设计LED大屏,入口铺地上增设停留休息的设备,增加人流停留时间,设置灯光走廊,增强空间导向性,引导消费者进入,建议设计现代感雕塑,随意摆放在入口处

5.7.次入口建议:

入口处建议设计小型喷泉水池或小型喷泉区域,建筑上设计道旗,增加商业气氛,并且可以后期使用,种植绿化树木,以增加商业街生气,地灯配合墙面灯,

两侧设立景观灯,立体光线效果

5.8.步行街建议:

步行街内街作为流动场所,建议设计街景小品,产生一步一景的效果,必要的休闲座椅,建议地面安装流线型灯带,引流客群,商铺墙面安装西式风情墙面灯,建议设计造型广告灯箱,除了景观的作用,也便于后期使用

5.9. 后街建议:

后街作为连接住宅和商业的部分,需要动静结合,建议设计植物绿化带,因后街路面宽度较小,建议采光上采用欧式墙面灯

5.10. 屋顶露台建议:

建议地面铺户外炭化木底板,摆放炭化木户外休闲桌椅,摆放欧式休闲绿植小品5.11. 商业街门头建议:

商业街定位高端,适合国际化风格的门头设计,建议线条简单的现代风格,金属质感或高档石材质感的门头设计。或具备几何线条的设计风格

商业街设计说明

商业街设计说明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则 项目背景 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米,东西最宽约356米。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平方米。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的新型住宅区。地块为不规则条形,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33960平方米.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2公里。 设计依据 (1)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求。 (2)用地红线图 (3)甲方提供的该区域地形图及相关电子文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 (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建设场地及自然条件 ⑴该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拥有绝佳的商业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 第二章总体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旅游度假区设计

旅游度假区设计 (一)旅游度假区的演变 由工业的散落到工业的集聚,从而使得散落工厂转变为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也是由此原理而形成的,旅游景点、景区、娱乐、体验等形成旅游的集大成——度假区。度假区设计的原理和传统的项目设计原理不同,要从产业密度、服务功能、产业集成等更高层次方向思考,相应的设计原理、收费标准、技术要求等需要设计人员进一步升级。著者总结了我国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一是旅游景点阶段,二是旅游经济区阶段,就是依托旅游资源周围又做了很多相应的经济开发,靠投资建设来盈利,第三个阶段是旅游度假区阶段,第四个阶段就是旅游城市阶段,如,拉斯维加斯。 度假区的建设始于度假旅游的兴起,由于度假旅游在20世纪60年代的蓬勃发展,在加勒比海岸、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国家的海滨地区、夏威夷、澳大利亚的海滨形成了以夏季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在欧洲的阿尔卑斯、韩国汉城附近的山地出现了以冬季山地运动、健身为主要目的的的山地度假区。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旅游者中休闲度假旅游渐渐成为度假区的一种新功能、新时尚。 我国的度假历史可以追朔到几千年前封建王朝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式的旅游度假区,如,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和皇家园林,以及苏州、无锡等地的私家园林。现代休闲度假则主要集中在海滨、山地和温泉疗养等地。真正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现代度假区的类型可以分为:山地度假区、海滨度假区、乡村度假区以及温泉度假区。 (二)旅游度假区的概念及其特征 关于度假区定义众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度假区的概念的中心原则就是创造出一种能够促进并提高愉悦感觉的环境,在实践中,它是通过提供娱乐设施以及服务项目来创造愉快、宁静的环境,尤其重要的是以亲切、友好的态度来服务客人,根据客人的不同情况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来实现的”(朱卓仁,1992);“旅游度假地是以闲暇为导向、自给自足的设施与服务有机组合体,用以为游客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与经历(邹统钎,1990);还有学者认为定义度假区先要清楚观光、休闲和度假这三者的区别,认为度假区的功能包括了

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模板

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模板 景观设计任务书 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 编制单位, 编制部门,研发技术部 编制时间, 1 景观设计任务书 项目概况: 1.1用地概述: 1.2项目现状: 1.3项目概述: 1.4技术指标: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2.1设计依据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1.2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2.1.3建筑工程相关批注文件, 2.1.4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2.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2甲方提供资料

2.2.1规划设计图纸一份 2 景观设计任务书 2.2.2设计范围总平面图 2.2.3项目建筑一层平面图、车库建筑、结构施工图, 2.2.4太原市绿化工程绿地面积计算若干规定 2.2.5项目策划报告 3、景观设计内容 3.1总图分析 3.2总体环境景观设计 3.3硬质景观,含水电,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 3.4软景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 3.5与建筑有关的中心园林、出入口、红线范围内的商业广场、小区出入口大门、小区围墙及周边景观。 3.6项目园林小品的选择,需提供3种不同样式,布臵 3.7项目的导示系统设计、背景音乐式样、装饰小品式样选型及配套设施。 4、景观设计要求: 4.1在统筹规划上: 4.2在总体风格上: 4.3在建筑的空间围合形态上: 4.4在环境小品的选择上: 4.5在植物景观设计上: 4.6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 3

(完整版)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说明要点.doc

西安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和现状 西安是闻名中外的四大古都之一,俗话说:“一千年中国看北京 , 两千年中国看西安”。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到唐朝,西安大部分时间 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 甚至是当时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 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强大的王朝汉朝和唐朝都将都城建在西安。特殊的 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旅游商业开发和城市经营创 造了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西安曲江围绕大雁塔打造的重现大唐盛世 的大唐不夜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文化商业步行街。 2、区位分析 大唐不夜城项目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举世闻名的大雁塔南面, 东边与西安著名的旅游景点大唐芙蓉园相邻。是西安打造大雁塔为核 心的旅游商业服务圈的重点工项目,曲江新区发展的北大门。 3、设计范围 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规划设计范围由文化交流广场、庆典广场、 商业步行街及唐城墙遗址公园组成,总面积约 19.17 万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原则和目标 1、设计依据 (1)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招标文件 (2)大唐不夜城总体规划平面图 (3)地形图等基础资料 (4)大唐不夜城基础资料汇编 (5)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2、设计原则 1、以盛唐文化为主线的原则: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大唐不夜城不仅是唐文化的现代演绎,且是兼有现代文化,世界各国文 化互通、交流的多样化集合形态。 2、唐文化的多样性与现代商业活动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规划要充分体现出盛唐文明的多样性,包括政治、经济、 文化、民生等。运用盛唐文明的元素与现代展示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突 出她在现代商业中的地位,强调经济效益。 3、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以及西安市规划委员会为本工程下 达的规划设计条件与要求。 4、整体性原则:满足分区规划设计条件的同时,应注重总体景观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开放空间重点考虑步行街、文化交流广场及 庆典广场的景观处理,加强中央景观与周边建筑环境的联系。 5、差异性原则:景观总平面布局上,各地块应根据功能特性不 同,分区做相应的设计,并充分考虑人流的引导及疏散。 6、经济性原则:工程造价合理,工程技术经济可行,充分考虑远期经营需要,运营和维护费用合理,具备有效的节能和环保措施。 7、实用性与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8、技术工艺的先进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9、讲求故事性序列的原则:规划遵循“开端(大雁塔南广场)衔接大唐不夜城项目——高潮(文化交流广场)——收局(活动庆典广场)”这样一种故事性的序列。 __3、设计目标 “融古托今”吸取汉唐文化的精髓, 将其融入景观。将其建设成为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钦购物、

商业街景观方案设计

商业街景观方案设计 商业街景观设计是在狭小的空间里面进行创意,一个好的商业街景观设计可以带活这里的商业业态,聚集人气的。下面是商业街景观方案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商业街项目商业业态以娱乐和综合商业为主,服装购物为辅,项目业态布置中缺乏美食布置,缺乏美食的吸引力,导致现状人气不足,在二期项目中建议增加美食比例,打造吃喝游玩购物一体的多重消费体验式的商业街,本次为商业街景观设计的文化和环境营造策划。 1、项目位于**省**市沙坝地,东靠开化北路,北临盘龙河,南到沙北路,总用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面积3万平方米,二期面积3万平方米,均为底层商业,高层公寓或者住宅的建筑布局。 2、**概况:**市是多民族聚居市,世居**的各民族在悠悠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独具特色文化,形成了“壮族能歌、苗族能跳、彝族善舞”的独特民族文化体系;此外还有各少数民族的婚俗、葬礼、歌舞、服饰、食品、习俗等,更是风趣奇异,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年**市域总人口规模在62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左右。**年市域总人口规模在73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70%左右。**年域总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规模在60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81%左右。**年中心城区城镇人

口规模为70万人。 1、项目的优势 项目位于**城的传统商业区心,地理位置优越,其中**市城市总体规划把包括项目所在地范围内的**城市中部建设成为商贸的空间载体。 项目紧依盘龙河——景观优越。 **中心城区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河”的城市格局,盘龙河九曲十八弯穿城而过。**应因地制宜,全力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绿色家园。形成以盘龙河沿河绿化为重点,广场公园绿化为节点,道路绿化为纽带,小区绿化为补充,面山绿化为屏障的生态绿网。 项目紧依开化路,交通便捷: 开化路为**城南北主要通道,人流车流繁忙,项目东侧紧靠开化路。沙中路和沙北路都紧靠项目地,为项目的交通便捷性提供了方便。 2、项目不足 项目周边环境杂乱,特别是沙北路以南,还有大量传统民居,居住人群参差不齐。盘龙河河水浑浊,河岸脏乱,特别是烤鸡商业街一侧,垃圾遍野,岸边还有垃圾房和公测。 在项目地周边未形成有效的商业景观,城市高端消费水平总体不高。 项目内部环境未进行系统的景观设计,环境暗淡无光,

住宅小区景观电气设计指导书

住宅小区景观电气设计指导书 1、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G16-200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GJJ/T163-2008)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负荷等级及电源 2.1涉及城市排涝防洪的泵房供电按工程规模及相关规范明确其负荷等级。 2.2其他景观负荷按三级设置 2.3项目公司在设计前应协调土建电气设计及景观电气设计单位,明确电源 设计交接范围,避免设计真空。 2.4室内电源点至室外景观配电总箱电缆截面不应小于6mm2。 3、照明 3.1 夜景照明照度标准: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版)表12.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G16-2008)表10.9.2,《城市道路照明 设计标准》(CJJ45-2006)表7.1.2。 3.2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入口、门头、雕塑、喷泉、绿化等,可采用重点照明 突显特定的目标,被照物的亮度和背景亮度的对比度宜为3~5,且不 宜超过10~20。 3.3 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照明白炽灯;在特殊情况下需采 用时,其额定功率不应超过1OOW。 3.4 气体放电灯采用单独功率补偿,功率因数不小于0.9。 3.5 当采用安装与行人水平视线以下位置的照明灯具时,应避免出现眩光。 3.6 景观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应避免在白天对建筑外观产生不利的影响。

3.7 常用光源选择:泛光照明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草坪灯宜采 用紧凑型荧光灯、发光二极管(LED)或小功率的金属卤化物灯;自发光 的广告、标识宜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场致发光膜(EL)等低耗能光源; 庭院灯光源一般宜采用节能灯,主要道路如口处庭院灯光源宜采用金 卤灯。 3.8 庭院灯高度可按0.6B(单道布灯时)~1.2B(双道对称布灯时)选取(B 为道路宽度),但不宜高于3.5m;间距可为15~25m。 3.9 大片绿地做轮廓的草坪灯的间距宜为 3.5H~5.0H(H为灯距地安装高 度)。 4、供电与控制 4.1 每单相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 4.2 庭院灯具宜每套设置单独的熔断器保护,其后导线截面不宜小于 2.5mm2。 4.3 灯具功率大于250W及以上者,每个灯具设短路保护。 4.4 室外单相220V支路长度不宜超过100m,三相线路长度不宜超过300m。 4.5 长距离线路应进行保护灵敏度及压降校验。 4.6 门卫房应设置配电箱,配电箱负责门卫照明、插座、空调及电动门控制, 电源宜接至景观配电箱。 4.7 景观照明应根据供电设备性质分组集中控制,宜采用光控、时控、程控、 手控等功能,设置整夜开、前半夜开后半夜关、节日开等模式。 4.8 围墙灯宜根据视频安防监控摄像机的要求确定是否作为安全照明整夜 开。 4.9 高档别墅庭院照明控制应纳入室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4.10普通别墅可采用电子智能开关集控模块+配套开关来实现室内多地多 回路的手动集中控制功能。 5、电气安全 5.1 安装于建筑内的景观照明系统应与该建筑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安

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景观设计 这是一个需要仔细阅读的设计!每次看到它的图片都想再次转发,希望精品的设计能得到后续精品的管护!中国时下管护应当要提到和设计同等重要的层次上了 上海古北(集团)委托SWA在繁华的上海市设计一条步行街(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步行街跨越三个城市街区,两侧是20楼层高的住宅大厦,大厦的第一层是零售商店。步行街的两端是SWA设计的公园。新的步行街带动附近地区的活力,是上海市的新亮点所在。步行街上有广场、喷泉、咖啡店、饭店、零售商店、剧场和一个四周环树的阶梯平台。 步行街位于人口密集的古北新区,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露天场地,它是这座繁忙城市的一处桃源胜地。古北路是一条大型的商业街,和步行街道西口交叉。交叉处有一个雄伟的广场,上面有一个大型喷泉,这个广场是步行街和商业街之间的缓冲区。 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中融入了现代元素和法国古典风格。高大的银杏树沿着商店前的街道排成一排,让住宅大厦自然地过渡到街道花园;四季常青的樟树和城市的硬边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树木组成了一个全年的迎客“天篷”;而每年落叶的樱树能让你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为了能刺激人们的各种感觉,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也采用了一些芬香植物,如桂花树,细小的黄色花朵能散发出成熟桃子和杏子的香味。 古北新区拥有一个快速发展的华侨社区。这个发展地区的社会生态也对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带有微笑的室外区别,商店、画廊和饭店的室空间和30英尺宽的人行道融合在一起。铺石路面和定制的户外座椅加强了大厦和露天场地之间的联系。 距离大厦一楼商店不远处是步行街的中央广场,上面大量的长凳和浓密的树荫为住户提供了一个社区交流场所。家长们坐在长凳上,看这他们的孩子滑旱冰,而老人们则在小的花园区打太极。 这次景观设计也非常注重细节,铺路材料使用了中国庙宇的屋顶砖。一些华丽的建筑像玻璃宝石一样座落在每一个区域的中央——这些地方不仅实用,而且美丽。设计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摩天楼群中的舒适之地。

校园中心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心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高校形象,彰显教育理念,倡导人文精神,激发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热情,使广大教职员工和师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2.探索地域、文化、环境、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综合考虑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社会因素、生态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努力实践建筑与人的和谐、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3.倡导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设计理念,实现功能性、实用性、生态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促进建筑与环境艺术的交流,推动景观创作的发展,促进高校教育向更高目标、更深层次、更广泛的领域持续发展; 4.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设计主题 “微空间”——校园景观空间修补设计 三、设计任务 当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建成环境资源的时候,空间品质的问题就更加重要,并且主要体现在细微之处。如果细微之处无序,则整体校园品质也会降低。对此,请学生在规定范围内自己发现和定义“微空间”,并提出设计挑战,充分挖掘华水校园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周边环境,创造整体、多元、舒适的校园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环境优美、适合工作、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 要求基地内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已建建筑不可变动;水体所在地势较低,水体形状和大小可变动;基地内道路、广场、绿化、地形均可变动。 四、设计要点 1、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要体现文化内涵,在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与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对校园人文精神的孕育和挖掘; 2、以人为本,塑造宜人空间。设计要新颖、具有美感与活力,与周边建筑、环境协调。设计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应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出功能与形式、物质空间与精神体验的融合,满足师生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3、因地制宜、因势造景,设计充分体现场地精神,充分利用校园及其周边的地理和人文资源,围绕构建和谐校园的整体目标及其文化内涵,构筑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且具有传统人文韵味的校园景观; 4、节能(包括合理利用绿色能源)、节地、节水、节材方面有所突破,充分体现现代绿色、环保、生态的设计方向; 5、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无障碍设计应到位。 五、成果要求 (一)图纸内容包括: 1、现状分析图:根据已掌握的全部资料,经分析、整理、归纳后,对现状作综合评述。可用圆形圈或抽象图形将其概括的标示出来。在现状图上,可分析设计中有利和不利因素,以便为分区提供参考依据。 2、规划总平面图 (1)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灰汤紫龙湖南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 1、本广场用地狭长,位于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紫龙湖核心景区的南入口。也是灰汤健翔综合商业开发项目的南入口。需要同时满足核心景区入口广场的要求和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南入口的要求。 2、东边蒋琬路将来是步行街,场地内部需要增加一条机动车道,并结合布置40个停车位供游客使用。 3、广场南端正对着长花灰韶高速路的连接线路口,是未来灰汤度假区的门户位置。 4、广场东临紫龙湖,湖岸线较长。对岸是紫龙湾温泉大酒店。 二、设计思想 1、设计目标:打造大气、优美、温馨、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休闲广场 2、设计理念:“三带迎宾” 设计绿青黄三条景观带连接南端主入口的沸玉广场和北端商业区的紫龙广场。 “绿带”指蒋琬路东边的机动车绿道,夹在两侧的绿化当中,引导游客驾车进入生态停车区。“青带”指中间由青石板和青砖地面为主的步行景观道,是游客从入口广场进入商业区的主要道路,种植带和微地形隔离机动车道,可横向进入滨水带。 “黄带”指滨湖的木质栈道,是游客休闲观光和亲水活动的场所。 三、总体设计 1、空间结构 三条纵轴一条横轴、两个广场 三纵轴就是三带 一横轴联系停车场到滨水区的木平台 南北两个广场:沸玉广场和紫龙广场 2、交通分析 人车分流 “绿带”是车行道,包括停车场、南端车行出入口、北端度假别墅区专用出入口; “青带”是主要人行流线,主要流向北端的商业区,有三个人行出入口; “黄带”是休闲观光的人行流线。 3、种植设计 绿道两侧种植香樟、栾树等较为高大荫浓的乔木。 车道与人行区的隔离带选用斑竹、凤尾竹、红枫绣线菊、金桂等色彩丰富和四季变化的树种,并配以景天、甘野菊、八角金盘等地被植物。 滨水区种植水杉、垂柳、荷花、鸳尾等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 四、具体景观设计 南广场八景 1、灰汤沸玉 沸玉广场中石阵喷雾景观,寓意温泉形成的“灰汤沸玉”景观。

优秀居住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上海青浦赵巷8号地块景观设计任务书 编制单位:上海龙湖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正文部分 一、项目概况 二、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三、景观设计要求 四、景观设计工作内容及目标 五、景观各阶段设计成果要求 六、景观各阶段设计成果及数量 七、景观造价控制 八、景观设计范围及时间进度安排 九、合作方式 附件部分 一、政府文件(批文、意见书等) 二、图纸资料(基础资料、条件图等相关图纸)(应同时提供电子文件) 三、规范规定 四、其他支持性文件(报告、表格等) 五、参考项目资料

一、项目概况 1.用地概况及分析 1)用地位置:本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嘉松公路西侧,与“绿地国际 山庄”项目隔路相望。 2)用地现状 ●用地概述:距市中心(人民广场)约25公里,约30分钟车程。 ●用地四周及范围简述:北至淀浦河桥;西至崧塘河;东至嘉松公路; 南至规划7号路(嘉松路以东已建成段路名为“业锦路”)。地块被 规划6号路(嘉松路以东已建成段路名为“业煌路”)分隔为两部 分,总用地面积约19.65公顷。 ●用地现状的地形地貌:场地平整。 ●绿化植被:场地内现有农田、零星树木、水沟、水塘。 ●气候气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降水丰沛、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左右。冬季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 3.5℃;夏季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8℃。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 时。全年无霜期约230天,日平均气温在10 ℃以上的共计约233天。 年均空气相对湿度约80%。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雨日 约132天。降雨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夏季约占40%、冬季占13.0%, 约有70%的降雨量集中在4~9月,降雨强度多以中小雨为主。5~9 月为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秋雨三个雨 期。春季始于3月;夏季自梅雨开始,进入盛夏后,高温干燥,形成 伏旱;秋季金风送爽,时有连绵阴雨;冬季晴朗少雨,偶有寒潮侵 袭。 ●水文地质:不详。 ●噪音:区域内无噪音源;地块的噪音源主要是嘉松公路所带来的交通 噪音。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对成绩评定(百分制填写) 毕业设计作品阐述毕业论文 分值: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内容摘要:城市商业景观往往是市民和游客集中的场所,是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商铺和街道围合成线形空间,融城市文化景观和现代商业气氛为一体,对市民和外来游客都很有吸引力。它既是市民放松、休闲、娱乐、购物场所,也是游客感受当地文化、体验风味小吃和购买地方旅游纪念品的最佳选择。商业景观设计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工环境建设系统交融的公共开敞空间。科学的、合理的、艺术的商业景观设计是平衡生态系统、改善环境、创造区域文化特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市文化;商业景观;自然;人工 Abstract:city commercial landscape is often the public and tourists centralized place,is the embodiment of city culture, the shops and streets around the synthesis of linear space, into the city cultural landscape and modern commercial atmosphere as a whole, are very attractive to the public and visitors. It is not only the people to relax, leisure, entertainment, shopping,but also tourists feel the local culture, experience the local snacks and souvenirs to buy the best choice. The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gree of civi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 blend of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and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of public open space. Th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rt in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balance of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creat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important way. Keywords: city commercial culture; landscape; nature; artificial

景观设计方案任务书

金山天源佐岸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总则 1.1用地简况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境内历史文化悠久,与青城山风景区共同成为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本工程地块位于柏条河与二环路交界处,该地块东临50m 宽城市道路二环路,南临15m宽规划道路,规划道路外侧为柏条河,西临24m宽跨河规划道路,北临15m宽规划道路,高压线从地块东部穿过。 二环路为都江堰旧城中心向外辐射的新区环路,现状路况较好,为城市快速干道,沿二环路内侧将为城市新区的大片居住、生活区。柏条河至西向东环绕本工程基地而下,先后穿越用地西侧规划道路及东端二环路,现状水质洁净,河岸植被层次丰富,沿河景观秀美,即将与本工程同期开工,打造为城市生态带状公园。本工程沿河岸线长约300M,具有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 整个场地为一类似梯形地块,临河边为梯形斜边,基地用2 45393.40 m地面积为。 1.2工程背景本工程为商品房工程,按照建设单位及现状规划的设想, 拟将小区规划为既能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而其本身也能溶入自然环境中的商住小区,成为经二环路、沿柏条河进入都江堰新

区的一个重要景观商住小区。 本工程东侧利用退二环路的25m用地及高压走廊下的不可建用 地进行整合,打造小区与城市共享的绿地公园,即为小区及城市双方面提高景观品质,又可屏蔽道路噪音。公园下部利用现状地形与二环路的高差架空作为地下车库,节约土方成本。 工程南侧为临河城市生态带,利用建筑退河岸线40m与滨河道路间的用地打造区内沿河的第二层次景观带,并考虑层层退台的低层洋房,与沿河景观互为呼应,又能充分提升临河住宅与众不同的品质。 基地内部的建筑采用南北朝向的主体布局,根据地形划分为四个围合院落,并特别注重院落内部、院落之间的的通透视线及开阔空间,为避免一般设计中仅照顾临河住宅的景观面,本设计旨在体现各幢建筑中的景观“均好性”,因而分三个层面打造整个小区的环境层次。一是公共部分,在小区中部打造一条由南到北通向柏条河景的步行景观轴。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收放有序的系列轴线空间。北侧临规划道路配置底层商业用房及物管用房,作为小区与城市过渡空间,南侧临河以观水广场为轴线收束点,与沿河景观带溶为一体,南北端点之间为涉水公园,是小区独有的特色景观,并向东、向西延伸至每个院落绿化之中。二是院落部分,每个院落均形成半围半透的格 局,各个院落因空间围合方式不同,景观主题不同而各具特点,并注重“围”中有“透”,使院落景观中渗透有公共景观。三是

西乡樱花湖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西乡樱花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一、公园概况 西乡樱花湖位于西乡县城北席家沟,因盛产素有果中“玛瑙”之称的樱桃而得名,距今已有200多年。沟内樱桃树以天然形成,经人工种植,逐渐形成规模,面积约20多公顷。樱桃树每年3月初为开花季节,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为果实成熟期。鉴于樱桃花期、挂果期较长,气候适宜,是休闲旅游的最佳时期。 二、设计理念 我的设计的区域为樱花湖的步行街景观设计,思路是现代简约风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设计成交通便利和景观美化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景区。 三、场地分析 场地优势: 樱花湖的樱花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初步形成了覆盖湖面的格局。 存在的问题: 1、人工开发过重,造成了湖岸周围地表裸露,严重使湖的面积减 少。 2、自然植被过分单一,环境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植物种植缺乏规划,茶叶种植和樱桃种植属于人们自发混合种 植。使得景观效果受到影响,不能形成很好的观景效果;在 坡度大的区域种植茶叶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四、设计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气候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樱花湖的水体景观为主,和岸边造景相结合,充分运用乡土树种,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使景观与当地自然风景相和谐,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成为自然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亲水的设计原则: 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樱花湖作为中心水体也是整个景区的主景,因此,水景布置在这里体现的重点就是“借景”,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樱花湖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3、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生态度假景区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

小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前言: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块,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人口规模7000~15000人,户数2000~4000户,用地10~35公顷。 居住小区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而组团绿地是结合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公共绿地,面积不大,靠近住宅,居民尤其老人和儿童使用方便。由于住宅组团的布置方式和布局手法多种多样,组团绿地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也就千变万化。要求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不同的功能区域中间以绿化或小路隔离,互不干扰,各得其所,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游憩环境和社会交往场所。 一、设计要求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 3、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It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商业街设计说明

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则 项目背景 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米,东西最宽约356米。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平方米。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的新型住宅区。地块为不规则条形,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33960平方米.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2公里。设计依据 (1)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求。 (2)用地红线图 (3)甲方提供的该区域地形图及相关电子文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 (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建设场地及自然条件 ⑴该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拥有绝佳的商业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 第二章总体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而本案位于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区域位置好。而且地块紧邻新宁河,有着极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随着县城的开发进程的日益加紧,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加快,就要求有新型的住宅区形式的出现,综上几点,无疑也大大的推动了本案的大力发展。

某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莱茵苑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护城河,通过形式丰富的驳岸处理手法将吧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化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将商业街区的建筑形式与沿河绿化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景观画面。 形式丰富——沿护城河250米的河岸处理分成多种类型。 下沉式的河边散步道——比地面标高低90㎝的河边散步道,夹于绿树成荫的两边,既是沿河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该街区独有的散步环境。 木制观景平台——结合地形将原本较为局促的空间扩大为观景平台,通过平台挑出低矮的驳岸,伸出水面,将商业空间融合到舒适的水面环境,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也成为沿河风光带的一处亮点。 亲水码头——街区中心广场与河岸的交接处,设计了下沉的亲水码头,结合中心旱喷广场、下沉小广场及河边散步道,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不同的空间感受。 特色景观链——通过狭长的地下光带贯穿整个商业街区,作为景观联系带,串联各个景观节点。设计时,青石板铺装中夹毛面玻璃,玻璃覆盖暗藏灯光的凹槽,局部还注入流动的水,这样的组合既形成了材质上的多种对比,又使整个商业街区内的“发光水系”与护城河的水系并列穿行,在夜晚结合音乐喷泉,无形之中为商业气氛注入了无限活力。 人文特色——再现扬州民俗风情为整个商业街区的文化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概念,运用具像的雕塑、生动的浮雕等景观元素来体现了扬州地方文化色彩,为整个商业街区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情趣性雕塑主题:民间艺人、街头评书、市井再现等,让人们与这些栩栩如生的“扬州人”亲密接触,增加了商业街区的人情味和情趣性。 功能与景观紧密结合——商业街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使用需求,结合景观设置了小型表演舞台、儿童活动空间、购物休憩空间等,将该街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场所。街区中心广场的设计,结合了水景幕墙为视觉焦点,同时也是小型舞台的背景,提供了市民多种娱乐活动的场所。同时在街区东侧较为开阔的地方,设置了以花坛堆砌的儿童滑梯、沙坑、趣味景墙、景观架等系列设施,为孩子们创造了活动场所。 人性化设计——绿色停车场的设置:机动车停车场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分街区两侧设置,保证整个商业街内的步行系统。且设计以绿色大乔木和低矮灌木围合停车场,将停车空间隐于绿色之中,保证了商业街的美观。 休息空间的组织:配置姿态优美的景观树组,围合较为安静的休息小空间,人们在树下可坐可憩,并可与铜像雕塑亲密接触。在整条商业街中,有秩序地排放了花坛、街灯和座椅组合的街道小品,既美观且实用,有效的解决了街区休息功能的需求。 街道家具的设置:组织多种街道家具如:景观树池、座椅、标识牌、街灯、电话亭、彩旗、垃圾桶、情趣雕塑、花坛、喷泉等,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尺度、视觉感受及使用便利性等。

十大经典养老养生度假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分享

十大经典养老养生度假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分享 养老养生度假区规划设计国内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整理出十个比较典型的项目,并对各个项目的养老养生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 1、梵天净土,碧水意境——贵州梵净山养生度假社区 养生方式与养生理念:佛教养生+冷泉养生 以原生态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佛教文化为根本,以傩文化为特色,强调在大自然中感受佛教养生精髓,利用佛教素餐、佛药、参禅活动等加强人身心的调整,同时发挥傩文化的养生特色,游客在此可听傩戏,学做傩类工艺品等有益放松的活动。 项目地点: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 用地规模:总体规划2.2平方公里,详细规划240亩 形象定位:梵天净土,碧水逸境 山水休闲梵净山,佛教养生第一湾 享梵天之乐,享净土之美空间布局:一带、三区、四门 一带:滨水湿地休闲景观带 三区:由南到北的三大功能分区:南区:梵净山?旅游休闲集散区,中区:傩仪风情小镇(傩仪部落),北区:梵净养生谷四门:重要景观节点,一区一门+梵净山山门 2、道家经典,养生水城——山东庆云宫养生度假区 养生方式与养生理念:温泉养生+道教养生+酒庄养生

将温泉泡浴、温泉疗养、温泉饮食养生、道教养心、枣酒、葡萄酒等养生方式与原生态的田园景观、生态种植、绿色食品等相结合,打造北方最有特色的道家养生地,高端养生度假区。 项目地点:山东省庆云县 项目范围:900亩 三大提升理念:将两河环绕的景区提升为上善若水北方第一水城;将庆云宫道观提升为庆云福地旅游度假区;将传统道文化提升为结合现代养生理念与度假需求的“养生道”。 主题定位:道源灵光,养生福地 形象定位:道家经典,养生水城道家文化体验地,北方休闲养生城 空间布局:一心,两带,四区 一心:庆云宫道文化核心 两带:湿地景观带、田园风光带 四区:民俗风情区、温泉体验区、清修疗养区、田园养心区 3、礼佛养生,善养之家——湖北石门弥陀村文化养老社区 养老养生方式及理念:孝道体验+佛教养生+休闲静养 以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礼佛养生,休闲度假”为特色,通过佛教文化、孝道文化和茶禅文化的展示与体验,以及人性化无障碍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一个养老养生的休闲静养之地。 项目地点:湖南省石门县弥陀村形象定位:礼佛净地,养生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