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作农业新模式介绍

稻鸭共作农业新模式介绍

稻鸭共作农业新模式介绍

稻鸭共作与稻田养鸭的区别

稻鸭共作是在稻田周边围网,将鸭子放入稻田圈养,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达到中耕浑水的效果;同时鸭的粪便又可以作为肥料。稻鸭共作与传统稻田养鸭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的稻田养鸭是将鸭子早放晚归,流动放养,种稻与养鸭两个环节分离,未能充分发挥鸭子的功能,水稻的种植仍主要依靠化肥、农药、人工和机械等进行;稻鸭共作则是鸭与稻“全天侯”同生共长、互利共作,种稻与养鸭完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功能和鸭子的役用功能,生产过程不施化肥、农药。稻鸭共作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结合,在环保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稻鸭共作技术的优点

稻鸭共作的有机稻田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稻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各种生物得以滋生,稻田青嫩杂草、害虫、蚯蚓、田螺、蛙类等为鸭子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天然动植物饲料,鸭子生产迅速,肉质鲜美。鸭子不仅起到松土、清除害虫、清除杂草的作用,其排出的粪便还是稻田的有机肥料。稻鸭共作生产出的有机稻米口感好,品质佳,市场销路好,价格是普通稻米的3—4倍,其鸭子售价也比圈养鸭高出l/3以上。稻鸭共作技术是农牧结合的一种新模式,也是发展高效有机农业的新途径。

1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具体形式: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是:1、圈舍的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北方地区在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3、猪呼出大量的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产量可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经济效益:1、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平米可增产2-5公斤,增收5-6元,年节省

化肥开支约200元;2、温室育猪可提前150天出栏,降低成本40-50元;3、沼气点等年节电60元,节煤130元。4、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人大麻将,女人玩纸牌,邻里吵架和打骂”的陈陋风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农村庭院面貌整齐、清洁、卫生,完全改变了“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旧面貌。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二)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经济效益:1、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2、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多米,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3、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现有规模: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三)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一级学科代码:0710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二级学科代码:071005 二级学科名称:微生物学) 一、培养目标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活跃、应用前景广阔,对其它学科影响最重要的生命科学之一。它的许多理论和实践方法不仅正被广泛应用于其它生命科学研究中,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以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态学等多个层次丰富着新的理论和技术,微生物学目前的研究内容涉及固氮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农药及芽胞杆菌分子生物学、放线菌及链霉菌分子生物学、微生物-植物互作及分子生态学、蓝细菌分子生物学、动物病源微生物与分子病毒学、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植物病源微生物学、应用真菌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学等。 微生物学不仅是现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又是处于生命科学前沿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独立学科。 二、学习年限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祖国,关心时事,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热爱专业,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等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分子微生物学 2、杀虫、抗病微生物学 3、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微生物学 4、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 5、食品微生物学 6、应用真菌生物学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浅析中国稻作的起源

浅析从考古学中观察中国稻作的起源 摘要: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馑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稻作起源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理论阐释 一、问题的提出---何处为稻作的起源 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一起并列为世界考古学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而稻作农业的起源也是中国考古学探索的重大课题。学者们比较倾向于把稻作起源看作是人类的创造,它起源于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印度起源说、东南亚起源说、长江下游说、长江中游说、华南说甚至淮河流域说。 上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使学界认为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的中心。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9000~7800年前的栽培稻,学界又将稻作起源的中心移到了长江中游。与此同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9000~7000年前的稻谷。1993年起,在湖南澧县八十挡、道县玉蟾岩陆续出土了炭化稻谷,后者年代可达一万年以上。无独有偶,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和浦江上山遗址也分别出土了8000年前到10000年以上的稻谷。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稻作起源,何处是摇篮? 二、从考古学来观察稻作发展

长江下游稻作农业的酝酿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全新世初开始到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时期,稻子开始在野生资源富饶的环境里被驯化和栽培,但是它在人类食谱中的比例很小,狩猎采集仍然是主要的经济形态。第二阶段是良渚文化时期,由于社会复杂化的原因开始强化稻作生产,并开始取代野生资源成为主要的粮食来源。第三阶段,随着良渚酋邦的解体,强化稻作生产的社会机制消失,马桥文化的先民又倒退到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下面我们从考古发现来观察这一曲折的发展过程。 1、经济背景 长江下游地区的许多史前遗址均发现了稻谷遗存,在这些遗址中都同时存在大量的野生动植物遗骸。从目前发掘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来看,动物群利用的资料相对于植物比较完整,下面对各主要阶段的重要遗址动物统计资料进行一番比较。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野生动物骨骸,计有各类动物61种,其中哺乳类34种、鸟类8种、爬行类6种、鱼类10种、软体动物3种。利用最多的为各种鹿类,数倍于猪的数量。在这些哺乳动物中狗和猪被鉴定为驯化物种,而它们的数量在经济发展中并不呈持续上升趋势,家猪的数量甚至表现为持续的下降,和鹿类利用的增长正好相反。从遗址动物群总体数量统计来看,猪等家养动物占12%,野生动物占88%。 2、水稻 稻谷的形态学分析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河姆渡的稻子处于形态变异和分化的初期,表现为类籼、类粳及中间类型的原始混合体。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稻子中大约有50%出现有别于野生稻的变异,但是仍然是颗粒小、结实率低的原始栽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具体形式: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是:1、圈舍的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北方地区在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3、猪呼出大量的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产量可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经济效益:1、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平米可增产2-5公斤,增收5-6元,年节

省化肥开支约200元;2、温室育猪可提前150天出栏,降低成本40-50元;3、沼气点等年节电60元,节煤130元。4、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人大麻将,女人玩纸牌,邻里吵架和打骂”的陈陋风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农村庭院面貌整齐、清洁、卫生,完全改变了“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旧面貌。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二)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经济效益:1、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2、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多米,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3、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现有规模: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三)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

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略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刘蕊蕊 摘要:农业,伴随着人类起源而生产。农业,与人类共存。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已种植在世人心中。中国农业也随着历史的脚步辉煌了千年。农业文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在中国大地的上空。而随着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颗明星也将永不陨落,愈闪愈烁。中国的农业正在向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中国的农民都变成专业农民,中国的全体农户都变成专业的现代化的专业大户。 关键词:意义;作用;举措 自原始社会时期,栗、稻等农作物首先诞生于我国,它孕育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农业也一直前进。当今,科技竞争发展,我国正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但在这期间,农业依旧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本源。 一、发展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业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农业稳定发展了,农民生活稳定了也将使各行各业全面地,均衡协调地,科学合理地,和谐持久地飞速向前发展。只有这样,中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待遇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只有全体人民都富裕了,党和国家的收入才会更多,这样祖国的各项公共开支才会更加有保证,各项制度才会更加完善和更加健全,全体人民的日子和生活才会越过越好和越过越幸福。 就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为例谈谈发展农业的的具体重要意义: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分布着黑土,黑钙土等土壤类型,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被玉米大豆所代替并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开垦了数百万公顷的耕地,成立了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东北地区林木蓄积量大,木材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农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黑土地开发、湿地保护等,东北地区还发展特色农业,使农业走向网络时代,以当地特、优、名农产品为主,用现代化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发展形成了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可见,农业发展有着可观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由于农业的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可持续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且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东北地区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接轨。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带动了中国部分经济飞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综述-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综述 高军 目次 一、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史 二、中国稻作起源地研究的学说争鸣 三、判断稻作农业起源地的标准 四、稻作起源的原因分析 五、普通野生稻进化为栽培稻的历程 六、中国稻作起源的阶段 一、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史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作为中国农业起源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的展开而开始,故而,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史可以参照中国农业起源的研究史。 中国农业起源的研究比世界农业起源研究晚了将近六十多年。一般认为1866年在瑞士湖上居住遗址发现粟等农作物遗存后,西方的学者就开始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而中国对农业起源的探究则与考古学被介绍入中国属于同时期。中国考古学家对农业起源的探索始于对殷墟遗址的发掘。在对殷墟发掘后,徐中舒著名的长篇论文《末耜考》,胡厚宣在20世纪30年代也撰写了《甲骨文所见的商代农业》1,对当时的农业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发掘技术发面的影响,早期考古学家对于农业起源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考古资料的初步解释,特别是将考古材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应证的所谓“二重证据法”的阶段,所探讨的也主要是中国农业起源的大致时代和农业起源后的几个发展阶段。稻作农业起源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未从农业起源的研究中作为独立的研究方向出现。这是中国稻作起源的萌芽阶段。 到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做到稻作农业起源研究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稻作起源研究在以著名农学家丁颖为代表一批学者的努力下,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丁颖先生1926年于广州东郊犀牛尾的沼泽地发现野生稻。1933年发表《广东野生1胡效月,安成邦:《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综述》,《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陈淳/郑建明 【英文标题】An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Paddy Agriculture CHEN Chun ZHENG Jian-ming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olog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保留字段】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文明与国家起源理论探索及对中国实践的启示》,批准号:01JA780003。 【作者简介】陈淳(1948- ),男,浙江奉化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 郑建明(1971- )男,浙江金华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研究生。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 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谨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呼吁,中国的农业起源研究要摆脱一味寻找最早栽培谷粒来确定农业起源时间和地点的模式,从人地关系的互动来了解农业起源的潜因和具体进程。 古代经济史研究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archaeological theory and unearthed data,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domestication of rice was started in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 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

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 三、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浅谈鸭稻共作模式的优势

浅谈鸭稻共作模式的优势 1、推广鸭稻共作模式的意义 鸭稻共作项目充分利用空间与时间生态位,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以稻养鸭、以鸭种稻,不盲目追求水稻高产而忽视环境问题。并全程质量管控体系,整个生育期不施用农药和化肥,使水稻生长达到绿色、有机标准,通过打造品牌、销售有机鸭和有机鸭稻米,提高销售价格。 2、基本情况 友谊分公司2017年发展鸭稻共作模式面积470亩,放养鸭子5640只(一亩平均放养鸭子12只),稻田选择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水田。项目落实六个管理区8个示范点,通过友谊分公司电商平台,鸭稻田产出的“十八团”长粒香大米远销深圳、上海等城市,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以绿色有机产品为卖点,目前大米卖到20元/公斤,实现农产品每年线上销售16万元以上,改变了种植户只卖原粮的思想。以友谊分公司第四管理区为例:第八作业站1号地,面积60亩。该地号已实现三年有机栽培标准转换期。土壤有机质45.6g/kg,pH值6.96,碱解

氮206mg/kg,有效磷21.6mg/kg,速效钾211mg/kg。 3、技术措施 3.1水稻栽培技术 品种:中龙粳1号 施肥管理:全程施用有机肥料,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4 月25 日,基肥采用有机肥500公斤/亩;返青肥、穗粒肥分别施用黄腐酸有机肥10 公斤/亩。 防病防虫: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分别喷施EM 菌500倍活性液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减轻并逐步消除土传病害,并且在孕穗期及抽穗期施用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等气传病害。今年该地块病害没有发生。虫害采用诱杀灯及鸭子两种方法防治,地号内设置4盏诱杀灯,放养鸭子500只。 田间除草:打浆平地,通过机械作业,使本田杂草基数减少。人工除草分为三个阶段,在6月15 日至6月20日第一遍、7月8日至7月10日第二遍、8月1日至8月3日第三遍。在各阶段的生产时期管理人员及时拔除大草。在6月初--7月初田间放入鸭子,可以消除部分杂草;周边池埂杂草全部使用镰刀清理,不使用化?W除草剂。灌水管理:采用井水灌溉,附近无污染源,单排单灌,杜绝串水灌溉。 3.2鸭子放养技术

在华中农业大学,你不可不知道的50个真相

在华中农业大学,你不可不知道的50个真相 华中农业大学你不可不知的50个真相NO.01我们学校有多个别名:“湖北农务学堂”,“华中植物园”,“南湖农垦培训学校”,“帝国养猪种地职业技术学院”......如果你听到这几个名字,别弄错了,其实说的都是一个学校。NO.02华农的前身可追溯到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学校前身华中农学院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原南昌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在1952年组建而成。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至今已历经118个年头。华农100多年前的风貌。NO.03国家211,中国农林类高校前三,重点大学该有的都有。园艺学专业全国第一,兽医学和畜牧学全国第二。NO.04华农图书馆的汇雅书邨是个好地方。NO.05逢年过节在家,华农学子都需要回答一个亘古不变但是每年都要回答的问题: “读的哪个大学啊?” “华农。” “哪个华农?” “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 “哦,毕业以后是要耕田种树?”(大妈您真的知道华农是哪个嘛?)NO.06南湖是华农人口口相传的情人湖。静谧清新,

树木葱茏,清风拂面,想起它就想起美好的初恋,一路牵着的手,两个人一起散步,永远走不到路的尽头。 有没有带心爱的她来到这个浪漫的地方?NO.07作为农林 类的高校,华农的男女比例接近1:1,然并卵,有很多华农 人还是没找到对象。NO.08华农男女比例最悬殊的是工学院,男女比例约为7:1,真是华科男女比例再现,有些班级甚至是和尚班。但别慌,我们有假面舞会帮你找到真爱。NO.09华农有三宝,早操、听力、环湖跑。这三样总是虐得你不要不要的。NO.10南面是华农著名的试验田基地,每年春季的油菜花,是全武汉闻名的春景,有“三月到华农看菜花”之美誉。当然,看妹子的更多。NO.11华农有着全国高校中最长的湖岸线,长达8550米,学校四周有3/4以上的边界被湖 水包围,是名副其实的“三面环水”。NO.12 武汉各大高校中,只有华农有如此魄力,把食堂改成了自习室——标准的学累了吃,吃完了睡,睡醒了再学。NO.13华农有早操!华农有早操!华农有早操!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操是以前的教授编排的,学校会另外教。老实说,动作有点傻。NO.14一到秋天,华农的银杏超级美!并不输于武大的樱花。摄影:Por_una_CabecaNO.15 早操要好好学,国庆的时候要选人参加11月的校运动会开 幕式的广播操比赛,有综测加分。NO.16华农的校歌是由著名声乐家喻宜萱女士和朱再庵先生共同创作。大家对喻宜萱

生态农业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

生态农业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 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 三、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

我国稻鸭共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稻鸭共作技术的现状、对策及前景 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安全更是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重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稻鸭共作技术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生产出优质健康的稻米及食用鸭,发展前景尤为可观。但是,我国稻鸭共作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文总结经验,寻找对策,以期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稻鸭共作技术;技术特色;现状;问题;对策;前景 1 稻鸭共作技术的概念 稻鸭共作技术是由传统的稻田养鸭发展而来的,在水稻生长季节,向稻田里放养一定鸭龄、一定数量的役用鸭,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除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鸭子的活动产生的中耕浑水作用可以促进稻田的养分物质循环,增强植株的抗性。鸭子的粪便则为稻田提供了必要的肥料,除使用必要的有机肥外,基本不需要追施化肥。同时稻田为鸭子提供食物、水源以及栖息的场所。稻鸭共作技术使一片稻田同时生产出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稻米和鸭肉,是种养结合、降本增效的生态型立体式种养殖结合模式。 2 稻鸭共作的技术特色 2.1 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已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而稻鸭共育通过充分发挥鸭的“役禽”效应,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稻田里的害虫、浮游和底栖小动物,为鸭子提供了丰富的饲料;稻的茂密茎叶为鸭子提供了避光、避敌的栖息地。同时,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多种害虫,减少了对水稻生育的危害;鸭的排泄物是氮、磷、钾养分齐全的天然肥料。这种互惠互促的良性循环关系,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发展生态农业极为有利。 2.2 能增强水稻自身生长活力,有利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 鸭在稻丛间不断踩踏,起到了中耕的作用,使杂草明显减少,有着人工和化学除草的效果;鸭子吃草觅食,浑水松土,通气增氧,减低土壤有害物质危害水稻,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深扎;鸭过稻动,壅泥培土,增强水稻抗倒伏的能力。稻鸭共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形成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的生产体系。 2.3 能够达到省工节本高效的要求,有利于发展高效农业 试验对比结果,稻鸭共育比单纯种稻平均增产4.93%,每公顷增收节支 4 273.5元;对1.54万hm2中心示范方统计结果,平均增产4.36%,增收节支3404.1元,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从而提高了种稻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有关情况汇报一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有关情况汇报 一、研究方向 1、土地经济管理 主要研究内容:地租理论、土地价格和价值定价理论和方法、土地利用原理与方法、乡村-城市土地流转动力学机制和管理原理、土地利用方式转换—土地产权变化—土地收益让渡的互动规律和决策、土地市场运行运用规律、土地产权与制度、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的福利变化和估算等理论和实务。 2、土地利用规划与信息管理 主要研究内容:土地利用演变机制、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土地开发整理保护、土地复垦、土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城镇发展与非农土地利用控制、土地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 3、土地资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农业资源最优利用模式、环境优化理论、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资源利用福利评价与制度变迁、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同进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前沿性和综合性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注重前沿性和综合性,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和系统性 2、层次性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与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拉开档次,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开档次。这在短期内难以做到,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多样性 从教学形式来看,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用自学、课堂讨论、专题报告、做读书笔记和报告等多种形式。 4、开放性 受时间和经历的限制,我们的研究领域和知识面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为了搞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工作,我们将在教学上进行三个层面的开放: (1)面向校内开放。一是请经济贸易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的老师主讲有关课程;二是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这比较容易,而且已经做到。 (2)面向国内开放。我们将利用各种机会,邀请国内的专家教授做专题报告和短期讲授。这已经起动,我们恳求在座的各位专家教授给予帮助和支持。 (3)面向国外开放。邀请国外专家教授讲课。这方面我们要向一些兄弟院校学习。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1)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一.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玉蟾岩遗址发现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栽培古稻,其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鉴定结果,表明12000年前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为食物。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经出现。牛栏洞遗址的植硅石年代为距今11000—8000年。(3)这3处遗址都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可见当时的种植水稻的方式是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类似。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发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农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时期。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显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 稻作农业是对栽培稻的耕种。现代植物学、遗传学、农学的研究已经揭示出,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经人工培育驯化以后,改变其遗传性状而来的。普通野生稻是一种多年生的可食用植物,栽培稻则是一种一年生的粮食作物。要把普通野生稻培育驯化成栽培稻,其中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生产力水平还十分原始的情况下,这个过程更要漫长。那么,我们的远古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如何把野生稻培育驯化成栽培稻的呢?1994年中美联合考古发掘了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两个遗址以及大约同一时期湖南省的考古学家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掘,都为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初步线索。仙人洞是一个洞穴遗址,其附近的吊桶环是一个临时营地兼作猎物屠宰场的自然岩棚。在这两地的发掘发现了三个时期的堆积(1)。旧石器时代晚期只见于吊桶环下层(即j~o层),碳14测年未校正数据约在公元前1.8万年以后。中石器时代(或归属旧石器晚期之末)包括吊桶环中层(即f~1层)和仙人洞下层。以上两个时期主要出土打制石器,未见磨制石器,也无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包括吊桶环上层(即b~e层)和仙人洞上层,碳14测年约公元前1.4万~前9000年(未校正),最大的变化是新出现少量的磨制石器或局部磨制石器,特别是新出现了较多陶器。其显著的特点是栽培稻、磨制石器和陶器共存。 同时还提取了两地三个时期的野生稻植硅石,结合花粉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仙人洞和吊桶环先民从采集野生稻到学会人工栽培水稻的漫长变化过程。在中石器时代的吊桶环中层内g层,骤然出现有大量野生稻植硅石。仙人洞下层也发现有野生稻植硅石。说明这时人们大量采集野生稻成为其食物来源的主要部分。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仙人洞上层出土有近似栽培稻的植硅石。特别是吊桶环上层内自下而上各小层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比例变化更能说明问题,由下部e、d层稻属植硅石野生稻、栽培稻大约各占一半,至中部c层的栽培稻植硅石比野生稻的多得多,上部b层出土大量稻属植硅石可能都属栽培稻(2)。由吊桶环逐层的稻属植硅石分析显示,在中石器时代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从零星到大量存在。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栽培稻时仍继续大量采集野生稻,两者比重随年代发生此长彼落的变化,直至完全取代野生稻。估计经历时间达数千年之久。这些发现对稻作农业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玉蟾岩也是一个洞穴遗址。地层堆积厚1.5米,共分6层,2层之下为文化层。1993、1995年进行了两次发掘,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1.2万—前l万年,发现有烧火堆,以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为主的打制石器,骨锥、镞、铲、钩和角铲之类的骨角器,在文化层低层出土少量火候低、厚胎的夹砂粗陶器(复原一件绳纹敞口尖底的釜形器),大量半石化的陆水生动物遗骸和植物果核等。最重要的是还在近底层发现公元前l万年左右的稻谷4枚,经鉴定兼有野、籼、粳稻综合特征,为演化中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实物标本。同时,土样分析表明也存在水稻硅酸体,说明已开始少量栽培最原始的水稻(3)。这一发现对探讨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从以上考古发现可以初步看出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起源的概略线条。从大约公元前l万年前的全新世气候转暖的时期起,普通野生稻广泛生长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人们提供了天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二)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二) 2011-02-12 信息来源: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 【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概述 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是以户为单元,以山地、大田、庭院等为依托,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并围绕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是以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串联种、养、加工等产业,广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按模式化、标准化运作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猪粪和农村秸秆等废弃物下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后供农户烧饭点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利用沼肥浸种、施肥、喂猪、养鱼,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池—农业生产这种往复循环的生产模式,其中沼气是核心环节,其本质是强化农业生态体系中微生物还原功能,成为农业各产业之间、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链条,在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和土壤形成四个方面均比以往生态农业有着新和更广泛的意义。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的技术要点 “猪-沼-果(鱼、菜)”生态模式技术是以农户为生产主体,通过发展养殖业,将畜禽粪便直接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利用发酵残余物种果(或养鱼、或种菜),来提高产量和品质,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目的;利用沼液喂猪,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猪的育肥周期,降低成本。该模式操作简单,投资少,生产出的农产品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可减少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内容:建一“三结合”沼气池、养一栏猪、种一园果(或养一塘鱼、或种一园菜)。技术要点及操作方法:1.沼气池:做好沼气池的规划,将沼气池与猪栏、厕所连通修建,粪便自流入池,最好将沼气池建在猪栏下面。沼气池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造和试压验收。2.猪栏、果园(鱼塘、菜园)建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非常迅速,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论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华西村为例 【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华西村的探索和实践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华西村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农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的兴起既迎合了新千年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巨大潮流,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外大规模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农村资源众多,乡村田园风光千姿百态,大江南北农耕、渔牧、茶果、林木应有尽有,风情各异。5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富厚底蕴的中华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 截止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359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我们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以游助农”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河北的野三坡,江苏的华西村,杭州的龙井村、广东四会市的观光农业园等众多乡村旅游地的兴起与发展足以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的广阔.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所具有的、与其它旅游类型有明显差异的特点是乡村旅游地——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乡村旅游特点与农村发展的联动关系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乡村旅游集第一、第三产业于一体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乡村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把农事生产操作、农作物与农业科技展示、农产品系列加工与旅游者的活动融为一体,并向旅游者充分展示农业艺术及良好生态环境的新型旅游的形式。做为一个乡村旅游地,它首先应该是一个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基地,是第一产业的像征。同时,它又是一个集食、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属第三产业的范畴。它既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又要体现和突出农业生产性的特点,它把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进行有机的交融和联系,从而达到农业生产为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促进农业生产之目的。 (二)乡村旅游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 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游客大多只停留在静止的,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且重游率低,回头客少。乡村旅游却不然。乡村是一个集农事知识、生物知识、农作物知识、高新科学知识为一体的大课堂,诸多乡村文化沉淀形成的乡村旅游文化亮丽多彩,田园风光随季变化,四季特色明显,农事生产品种各异,内容繁多。这一些都不断的刺激和吸引游客旧地重游,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观赏田园风光的千姿百态,参与不同的农事活动。乡村旅游所具有的强的生命力和较长的生命周期必然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催化剂,促进和带动农村的发展并成为农村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