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袁申根、杨威、张巨怡

指导教师:刘海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1102班

学号:13、33、14

完成时间:2013年11月

摘要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在高频范围内,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就要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由于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高,相对频带窄,所以一般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

本次课设报告先是对高频功率放大器有关理论知识作介绍,在性能指标分析基础上进行单元电路设计最后设计出整体电路图,在软件中仿真验证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课设体会。

关键词:三极管;LC谐振;谐振频率;谐振电压放大倍数

ABSTRACT

High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circuit,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signal attenuation

in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process requires a higher transmitter power output,

the communication distance farther, the greater the output power required. In the high-frequency range, in order to obtain enough high-frequency output power, we must use high-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As the working frequency of high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high, relatively narrow band, it is generally used as a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 load circuit.

The first class report introduced the theory related to the knowledge of high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final design of a unit circuit design the whole circuit, in the software simulation mee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 is analyzed, finally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lesson.

Keywords triode:LC resonance; Resonant frequency; Resonance voltage amplification factor

目录

第1章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1)

1.2 课程设计基本原理 (1)

1.2.1 基本原理 (1)

1.2.2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2)

1.2.3 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2)

1.2.4 丙类高功放原理图 (3)

第2章设计方案

2.1 总体电路图设计 (6)

第3章电路仿真

3.1M u l t is u m软件简介 (7)

3.2 Multisum仿真电路 (8)

第4章实物制作及其调试

4.1 实物制作 (9)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二:PCB电路图 (12)

附录三:实物图 (12)

第1章 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内容:设计高频功率放大器。 要求:电源电压V V cc 12=。输出功率mW P

O

500≥,

中心频率MHz f 100≈,效率%75>η,负载电阻Ω=50L

R 。

1.2 课程设计基本原理

1.2.1 基本原理

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座位发射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丙放的三种工作状态

1.2.2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 欠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和截止区,ic 波形为尖顶余弦脉冲,输出功率与效率均较小,集电极好散功率大,输出电压不稳定。 ● 过压:晶体管会工作到饱和区, ic 波形为双峰凹顶曲线,输出电压稳定。 ● 临界:晶体管工作在临界区。 ic 波形为尖顶余弦脉冲,输出功率与效率均较大,应力求丙放工作在此状态。 ● 调谐特性:

● 回路从谐振至失谐。过压→临界→欠压 ● 负载特性:欠压→临界→过压

在欠压区ic 随负载电阻增大,略有下降,但在过压区,ic 波形凹陷程度

随着负载电阻增大而加深。

放大特性:随着输入信号电压幅值Ubm的增大,ic的幅度和宽度均增加,,放大器由欠压进入到过压工作状态,进入过压后随着Ubm增大ic脉冲宽度增大,且凹陷加深。

1.2.3 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如果VCC、VBB、vb 3个参变量不变,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就由负载电阻Rp 决定。此时,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电压、功率、效率等随Rp而变化的特性,就叫做放大器的负载特性。电压、电流随负载变化波形如图1-4所示。

1.2.4 丙类高功放原理图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1)放大管是高频大功率晶体管,能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2)输出端负载回路为调谐回路,既能完成调谐选频功能,又能实现放大器输出端负载的匹配。

(3)基极偏置电路为晶体管发射结提供负偏压,使电路工作在丙类状态。

(4)输入余弦波时,经过放大,集电极输出电压是余弦脉冲波形。

第2章设计方案

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三种工作状态中最高者。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能力,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可是若仅仅是用一个功率放大器,不管是甲类或者丙类,都无法做到如此大的功率放大。

综上,确定电路设计由两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两级甲类放大器,第二模块是一工作在丙类状态的谐振放大器,其作为功放输出级最好能工作在临界状态,因为此时输出交流功率最大,效率也较高,一般认为此工作状态为最佳工作状态。

总体电路图设计:

3.1 Multisum软件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电路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仿真技术来完成。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代替了大包大揽的试验电路,大大减轻验证阶段的工作量;其强大的实时交互性、信息的集成性和生动直观性,为电子专业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并能保存仿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为整机检测提供参考数据,还可保存大量的单元电路、元器件的模型参数。采用仿真软件能满足整个设计及验证过程的自动化。 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与设计的 EDA 工具软件。作为 Windows 下运行的个人桌面电子设计工具, Multisim 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设计环境。

Multisim的特点:(1)直观的图形界面: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绘制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所需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拖放到屏幕上,轻点鼠标可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测量数据、波形和特性曲线如同在真实仪器上看到的一样。(2)丰富的元器件库:Multisim大大扩充了EWB的元器件库,包括基本元件、半导体器件、运算放大器、TTL和CMOS数字IC、DAC、ADC及其他各种部件,且用户可通过元件编辑器自行创建或修改所需元件模型,还可通过liT公司网站或其代理商获得元件模型的扩充和更新服务。(3)丰富的测试仪器:除EWB具备的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双通道示波器、扫频仪、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和逻辑转换仪外,Multisim 新增了瓦特表、失真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尤其与EWB 不同的是:所有仪器均可多台同时调用。4)完备的分析手段:除了EWB提供的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噪声分析、失真分析、参数扫描分析、温度扫描分析、极点一零点分析、传输函数分析、灵敏度分析、最坏情况分析和蒙特卡罗分析外,Multisim 新增了直流扫描分析、批处理分析、用户定义分析、噪声图形分析和射频分析等,基本上能满足一般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要求。网络分析仪和频谱分析仪。(5)强大的仿真能力:Multisim 既可对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分别进行仿真,也可进行数模混合仿真,尤其是新增了射频(RF) 电路的仿真功能。仿真失败时会显示出错信息、提示可能出错的原因,仿真结果可随时储存和打印。

本次课程设计电路就是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绘图并仿真。

3.2 Multisum仿真电路

通过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了一个如A图所示的频率为10MHZ,振幅为800mv的正弦波。通过甲放产生了如B图所示的振幅为6V左右的正弦波。最后通过丙放产生一个如C图所示的,振幅为9V左右的正弦波。

第4章实物制作及其调试

我们用AD软件画好原理图,做好元器件封装,通过电器规则检查确认无误。导入PCB。通过参考实验室实验班的布线。将布好的PCB图印入PCB板上。

经过打孔、腐蚀等工序,最后将元器件焊接在板子上。

结束语

回顾起此次高频课程设计,至今我们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这次实验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参数的计算有点复杂,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各个参数的意义和各个参数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还不能马虎,否则,算出来的可能就是错误答案。而参数不对,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杨翠娥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3] 《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何中庸译,科学出版社?[4]《模拟电子线路》,康华光主编,高教出版社?[5] 《高频电子线路》,胡宴如耿苏燕主编,高教出版社

附录PCB电路图

实物图

top层

Bottom层

模电课程设计-OTL音频功率放大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OTL音频功率放大器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701班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09-6-25

目录 引言 (3)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3) 1.1 设计任务 (3) 1.2 设计要求 (3) 二. OTL音频功放满足的具体性能指标 (3)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3) 四.原理图元器件清单及原理简述 (4) 4.1 总原理图 (4) 4.2 元器件清单 (4) 4.3 电路原理简述 (4) 五.安装与调试 (5) 5.1 元件的安装 (5) 5.2 元件的调试 (5) 六.性能测试与分析 (6) 6.1 波形测试 (6) 6.2 主要参数的测试与计算 (6) 七. 个人心得体会 (7) 八.参考文献 (7)

题目OTL音频功率放大器 设计者蔡白洁张振山 指导教师李艳萍 引言 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 )电路是一种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过去大功率的功率放大器多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以解决阻抗变换问题,使电路得到最佳负载值。但是,这种电路有体积大、笨重、频率特性不好等缺点,目前已较少使用。OTL电路不再用输出变压器,而采用输出电容与负载连接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使电路轻便、适于电路的集成化,只要输出电容的容量足够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也能保证,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 它的特点是: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有输出电容,单电源供电,电路轻便可靠。两组串联的输出中点”可理解为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任务: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OT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4. 通过一个OT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进一步加深对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理解,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1.2 设计要求: 1.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实用,经济并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合理选用元器件。 2.广泛查阅相关的资料,不懂的地方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讨论。认真独立的完成课题的设计。 3.按时完成课程设计并提交设计报告。 2 OTL音频功放满足的具体性能指标 1.设音频信号为vi=10mV, 频率f=1KHz。 2.额定输出功率Po≥2W。 3.负载阻抗RL=8Ω。 4.失真度γ≤3%。 3 方案设计与论证 要求设计一个由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元件组合而成的OTL音频功率放大器。其中,二极管T1构成前置放大级,对输入信号进行倒相放大,二极管T2,T3的参数一致,互补对称,且均为共集电极接法,保证了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力强的优点,作用是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在明确了电路接线的基础上,在电路板上进行仿真模拟,并按照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对该功放的主要参数计算。电路在12V的直流电压下工作,在负载为8Ω

高频电路习题功率放大

高频功率放大器 (一)填空题 1、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调谐回路的作用是、、。 2、高频功率放大器中谐振电路的作用是、、。 3、设一放大器工作状态有下述几种:甲类,乙类,丙类。效率最高。 4、丙类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不失真是由于。 5、高频功率放大器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其中是发射末级的最佳工作状态。 6、高频功率放大器负载采用电路,作用是。 7、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整是指保证放大器工作在状态,获得所需要的 和。 8、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输出电流为波,经负载回路中选频后输出为 波。 (二)选择题 1、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是指。 A)信号总功率B)直流信号输出功率 C)二次谐波输出功率D)基波输出功率 2、高频功率放大器功率增益是指。 A)基极激励功率与集电极输出功率之比 B)集电极输出功率与基极激励之比 C)不能确定 3、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三极管作用是。 A)开关作用 B)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规律,将直流能量转变为交流能量 C)A和B 4、为使高频功率放大器有较高的效率,应工作在状态。 A)甲类B)乙类C)丙类 5、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为。 A)余弦脉冲B)正弦脉冲C)方波

6、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最佳工作状态是。 A)欠压B)过压C)临界 7、某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若要求输出电压平稳,放大器应选择在什么状态下工作。A)欠压B)过压C)临界 8、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最佳工作状态是。 A)临界状态,此时功率最大,效率最高。 B)临界状态,此时功率较大,效率最高。 C)临界状态,此时功率最大,效率较高。 D)临界状态,此时功率较大,效率较高。 9、为使放大器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则基极偏压应为。 A)负偏压B)正偏压C)正负偏压皆可 (四)问答题 1、解释为什么丙类放大器的效率高? 2、丙类功率放大器为什么一定要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 3、为什么低频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类状态?而高频功率放大器则可以工作于丙类状态? 4、高频功放的欠压、临界、过压状态是如何区分的?各有什么特点? 5、已知高频功放E C=12V,谐振电阻R P=130Ω,ηC=74.5%,P1=500mW,θC=90?。为了提高效率,在E C,R P,P1不变的情况下,将θC减小到60?,并使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试求:(1)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什么状态?(2)提高后的效率η'C=?(3)集电极耗散功率减小值△P C=?(4)采用什么措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已知:γ1(90?)=1.57,γ1(60?)=1.80) 6、设某晶体管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已知电源电压E C=36V,集电极电流导通角θ=70?,I C中的直流分量I c0=100mA,谐振回路的谐振电阻R L=200Ω,求放大器的输出功率P1、效率η。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系 综合课程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5081112 学生姓名姜昊昃 指导教师邱新芸 设计时间2011.06.20~2011.07.01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5081112学生姓名(签名): 设计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一、设计实验条件 Multisim软件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一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的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 中心频率fo=6MHz,η>65%; 2.已知:电源供电为12V,负载电阻,RL=51Ω,晶体管用2N2219,其主要参 数:Pcm=1W,Icm=750mA,V CES=1.5V, f T=70MHz,hfe≥10,功率增益Ap≥13dB(20倍)。 三、设计报告的内容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2.前言(绪论)(设计的目的、意义等) 3.设计主体(各部分设计内容、分析、结论等) 4.结束语(设计的收获、体会等) 5.参考资料 四、设计时间与安排 1、设计时间:2周 2、设计时间安排: 熟悉实验设备、收集资料:2 天 设计图纸、实验、计算、程序编写调试:4 天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3 天 答辩:1 天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1.2 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一个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中心频率fo=6MHz η>65%的高频功率放大器。 2. 前言(绪论) 我们通过“模电”课程知道,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放大器可以按照电流的导通角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类、乙类、甲乙、丙类等工作状态。甲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为360度,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约等于180度;甲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介于180度与360度之间;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则小于180度。乙类和丙类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 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上述几种工作状态中最高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能力,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可是若仅仅是用一个功率放大器,不管是甲类或者丙类,都无法做到如此大的功率放大。 综上,确定此高频电路由两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两级甲类放大器;第二模块是一工作在丙类状态的谐振放大器,它作为功放输出级,最好能工作在临界状态。此时,输出交流功率达到最大,效率也较高,一般认为此工作状态为最佳工作状态。 3. 系统原理 3.1 高频功率放大器知识简介 在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线电信号发射过程中,发射机的振荡器产生的高频振荡信号功率很小,

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本电路设计采用前置放大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相结合的放大模式,前者采用TL072对电压进行放大,后者采用性能优良的TDA2616对电压和电流放大,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形失真尽可能的小,效率尽可能的高。在前置放大和功放之间加上一个滑动变阻,就保证了音量可调,在滑动变阻器之前再加上一足够大电阻,这样保证了信号不失真。除此之外,加上相应的旁路电容又使得电路具有杂音小,有电源退偶,无自激等优点。根据实例电路图和已经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im11软件模拟电路,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 关键词: TL072 TDA2616 性能优良音量可调杂音小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要求 (2) 1.1设计任务 (2) 1.2设计要求 (2) 2 系统设计 (3) 2.1系统要求 (3) 2.2方案设计 (3) 2.3系统工作原理 (4) 3 单元电路设计 (6) 3.1前置放大电路 (6) 3.1.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6) 3.1.2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9) 3.1.3 前级放大电路仿真 (10) 3.2后级放大部分 (10) 3.2.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3.2.2电路仿真 (13) 3.2.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5) 3.3音源选择电路 (15) 3.3.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5) 3.3.2电路仿真 (16) 3.3.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6) 3.4电源 (17) 4系统仿真 (20) 5 电路安装、调试与测试 (21) 5.1电路安装 (21) 5.2电路调试 (23) 5.3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23)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汇总考试重点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汇总 1-1、无线电通信发展的三个里程碑:①Lee de forest 发明电子三极管,②W. Shockley 发明晶体三极管,③集成电路、数字电路的出现。 1-2、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框图): 答:通信系统由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设备以及信道组成。 输入变换器将要传递的声音或图象消息变换为电信号(基带信号); 发送设备将基带信号经过调制等处理,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射功率,再送入信道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 接收设备用来恢复原始的基带信号; 输出变换器将经过处理的基带信号重新恢复为原始的声音或图象。 1-3、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及超外差式接收机方框图。 1-4、在无线电技术中,一个信号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数学表达式、波形图、频谱图。 1-5、地波传播时,传播的信号频率越高,损耗越大。 1-6、无线通信为什么要用高频信号?“高频”信号指的是什么? 答:高频信号指的是适合天线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射频信号。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主要是:(1)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就越宽,信道容量就越大,而且可以减小或避免频道间的干扰; (2)高频信号更适合电线辐射和接收,因为只有天线尺寸大小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接收效率,这样,可以采用较小的信号功率,传播较远的距离,也可获得较高的接收灵敏度。 2-1、在LC选频网络中,串联谐振又称电压谐振,并联谐振又称电流谐振。 2-2、对谐振回路而言,回路的Q值越高,谐振曲线愈尖锐,通频带愈窄,对外加电压的选频作用愈显著,回路的选择性越好。

2-3、在并联谐振回路的两端并联一电阻时,会使回路的 通频带加宽 。(选择) 2-4、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时常采用抽头接入的目的是为了减小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回路的 影响,若接入系数p 增大,则谐振回路的Q 值 减小 ,带宽 增加 。 2-5、按耦合参量的大小,耦合回路一般分为 强耦合 、 弱耦合 、 临界耦合 。 2-6、在耦合回路中,反射电阻的值永远为 正 ,反射电抗的值与原回路总电抗的性质相反 。 2-7、耦合回路的调谐的三种方法(简答),根据调谐参数的不同,耦合回路的谐振可分为 部 分谐振 、 复谐振 和 全谐振 三种。 2-8、耦合回路中,部分谐振的条件是:固定次级回路的参数及耦合量不变,调节初级回路的 电抗,使初级回路达到 0111=+f X X 。 2-9、什么是耦合回路的谐振?对于耦合回路,常用的调谐方法有哪些? 答:对于耦合谐振回路,凡是达到了初级等效电路的电抗为零,或次级等效电路的电抗为零 或初次级回路的电抗同时为零,都称为回路达到了谐振。 常用的调谐方法有三种:(1)调节初级回路的电抗;(2)调节次级回路的电抗;(3) 调节两回路间的耦合量。 2-10、滤波器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LC 集中参数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 和 声表面波滤波器 等四种。 2-11、压电效应有哪几种?并分别对其进行解释。 压电效应有正压电效应和负(或反)压电效应两种。当晶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就在它对应的表面上产生正负电荷,呈现出电压,称为正压电效应。当在晶体两面加交变电压时,晶体就会发生周期性的振动,振动的大小基本上正比于电场强度,振动的性质决定于电压的极性,这称为反压电效应。 3-1、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以 调谐回路 作为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具有 放大 和 选频 功能。 3-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有: 增益 、 通频带 、 选择性 。 3-3、表征晶体管高频特性的参数分别为:截止频率、特征频率、最高振荡频率。(m a x f f f T <<β)(简答) 答:βf 是晶体管β值随频率的升高而下降到低频0β值的0.707时的频率。频率继续升高, β 值继续下降,使它下降为1时的频率,即为特征频率T f 。显然βf f T >。频率再继续升高,使晶体管的功率增益降为1时的频率,称为最高振荡频率max f 。因此有βf f f T >>max 。 3-4、在单调谐放大器中,矩形系数越接近于 1 、其选择性越好;在单调谐的多级放大器 中,级数越多,通频带越 窄 、其矩形系数越 小 。 3-5、单调谐放大器经过级联后电压增益 增大 、通频带 变窄 、选择性 变好 。 3-6、单调谐回路的 带宽 与 增益 的乘积为一 常数 。 3-7、反向传输导纳Yre 的存在有可能会引起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自激,为了克服自激,提 高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在电路中可以采用 中和 法 失配 法来消除或削弱晶体管的内部反馈作用。 3-8、晶体管的噪声一般有四种,即 热 噪声、 散粒 噪声、 分配 噪声和 闪烁 噪声。(注 意哪些是白噪声,哪些是有色噪声) 4-1、常用的无线电元件有 线性 元件、 非线性 元件和 时变参量 元件。 4-2、模拟乘法器的应用很广泛,主要可用来实现 混频 、 检波 和 鉴频 。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丙类功率放大器 院系: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报告成绩: 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思路 (1) 三、设计过程 (2) 3.1、系统方案论证 3.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3.2、模块电路设计 3.2.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端采用自给偏置电路 3.2.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端采用直流馈电电路 3.2.3匹配网络 3.2.4 VBB 、Vcm、Vbm、VCC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影响分析 四、整体电路与系统调试及仿真结果 (11) 4.1 电路设计与分析 4.2.仿真与模拟 4.2.1 Multisim 简介 4.2.2 基于Multisim电路仿真用例 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14) 5.1 晶体管的选择 5.1.2 判别三极管类型和三个电极的方法 5.2电容的选择 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17) 6.1、设计体会 6.2、设计建议 七、结论 (18) 八、参考文献 (19)

一、设计目的 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由分立元件发展到集成电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本放大器是组成各种复杂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弱电控制强电在许多电子设备中需要用到。放大器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加。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而且,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所以,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能高效率的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研究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设计简单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仿真,以及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发展的展望。 二、设计思路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图2-2-1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图,为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V BB 应设置在功率的截止区。 输入回路 由于功率管处于截止状态,基极偏置电压V BB 作为结外电场,无法克服结内电场,没有达到晶体管门坎电压,从而,导致输入电流脉冲严重失真,脉冲宽度小于90o。 由i C ≈βi B 知,i C 也严重失真,且脉宽小于90o。 输出回路 若忽略晶体管的基区宽度调制效应以及结电容影响,在静态转移特性曲线 (i C ~V BE )上画出的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一串周期重复的脉冲序列,脉冲宽度小于半 个周期。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

1 引言 Protel99SE是应用于Windows9X/2000/NT操作系统下的EDA设计软件,采用设计库管理模式,可以进行联网设计,具有很强的数据交换能力和开放性及3D模拟功能,是一个32位的设计软件,可以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等工作,可以设计32个信号层,16个电源--地层和16个机加工层[1]。通信电子电路是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在无线电广播和通信的发射机中,为了获得大功率的高频信号,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按工作频带的宽窄,可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以LC并联谐振回路作负载,因此又把它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以传输线变压器为负载,因此又把它称为非谐振功率放大器[2]。实习的目的是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实际开发所需的技术,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理论课知识,增加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通信电子电路应用的理解,提高对电路制造调试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提高对常见电路故障的分析和判断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辩证思维能力。 1.1 实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射系统电路和接收系统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各个单元模块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2)学习PROTEL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路印刷板的设计与开发方法。用Protel99SE 绘制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板PCB。 (3)掌握实际电路的制作技术与焊接工艺。学习电子焊接的基本工艺、操作和元件的基本识别方法。 (4)实践操作,制作电路模块,将电路原理图转换为现实中的电路板并焊接定性。并调试电路板,查找排线路故障。 (5)通过实习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实际开发,并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理论课知识,增加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通信电子电路应用的理解,提高对电路制造调试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提高对常见电路故障的分析和判断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

模电课程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雷锋 学号 52305105121520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核电一班 指导教师王老师黄老师 2014年 6月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 (1)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学习 (1) 四、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 1.题目一: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2) 2.题目二:单管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7) 3.题目三: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1) 4.题目四: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4) 5.题目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1) 6.题目六: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3) 五.综合性能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26) 1.题目二: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26) 六、总结 (29) 七、参考文献 (29)

一、设计的目的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实践,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基础性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及综合性电路设计和仿真。 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课程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 结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学习 Multisim7是一个优秀的电工技术仿真软件,既可以完成电路设计和版图绘制,也可以创建工作平台进行仿真实验。Multisim7软件功能完善,操作界面友好,分析数据准确,易学易用,灵活简便,因此,在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

第六章高频功率放大器习题

习题6.4 某一晶体管谐振功率放大器,设已知24Vcc V =,0250C I mA =,5o P W =,电压利用系数1ξ=。试求P =,c η,P R ,1Cm I ,电流导通角c θ。 解: ()00.25246C P I Vcc W ===?= 583.3%6 o c P P η==== 211122cm o cm cm P V P V I R ==,()24cm V Vcc V ξ== ()22 112457.6225 cm P o V R P ==?=Ω ()12250.416724 o Cm cm P I A V ?=== 根据波形系数 1100.417() 1.670.250 Cm c C I g I θ===,查表得78c θ=? 习题6.9 高频大功率晶体管3DA4参数为100MHz T f =,20β=,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20CM P W =,饱和临界线跨导0.8/cr g A V =,用它做成2MHz 的谐振功率放大器,选定24Vcc V =,70c θ=?,max 2.2C i A =,并工作于临界状态。试计算P R ,O P ,C P ,c η,P =。 解:

()0max 00() 2.2(70) 2.20.2530.5566C c c I i A αθα==??=?= ()1max 11() 2.2(70) 2.20.4360.9592Cm c c I i A αθα==??=?= max min 0.8/C cr C i g A V v ==,min max 2.2110.88540.824cc C C cc cr CC V v i V g V ξ-==-=-=? ()240.885421.25CM cc V V V ξ==?= ()1110.959221.2510.191522 O Cm Cm P I V W ==??= 0240.556613.3584CC C P V I ===?= 10.191576.29%13.3584 O c P P η==== ()13.358410.1915 3.1669C O P P P W ==-=-= ()121.2522.15390.9592 cm P Cm V R I ===Ω 复习提纲 1. 超外差接收机的结构框图 2. 并联谐振回路部分接入方式的有载Q 值、电容、电感计算(书上的公式) 3. 信号源和负载在并联谐振部分接入的目的和作用 4.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特点:什么是负载、具有哪两个作用。 5. 丙类谐振功放的集电极电流是什么形状的脉冲,功率放大器的电压输出波形是什么形状 6. 衡量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7. 双边带DSB 调幅波的公式和带宽计算 8. 谐振功放在EC 、Eb 、Ub 不变时,增加谐振电阻RP ,则将进入何种状态,动态特性曲线的斜率将如何变化。 9. 三端式振荡器的构成法则 10. 根据调幅波的波形计算调幅度,参考课后习题 11. 已知包络检波器的负载电阻,电压传输系数,计算检波器输入电阻 12. 已知载波功率和调幅度,计算上边频功率和总功率 13. 振荡器的稳定条件:幅度稳定条件,相位稳定条件 14.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产生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克服不稳定的措施是哪两种。 15. 为了保证调幅不失真,调幅系数的取值范围 16. 高电平基极调幅的工作状态为欠压还是过压? 17. 大信号包络检波过程上利用检波二极管的什么特性和检波负RL 、CL 的什么特性来实现的。 18. 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在考虑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后,选择性的变化 19. 包络检波适合哪种调幅 20. 丙类功放中集电极电流随工作状态的变化有何种变化

高频调谐放大器,LC振荡电路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通信0704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通信电子线路综合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①较全面了解常用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原理及方法; 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电路的设计; ③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的方法; ④提高正确地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2. LC振荡器的设计;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初始条件: ①电路板及元件,参数; ②通信原理,高频,电路等基础知识。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5天。 (1)方案设计,时间1天; (2)软件设计,时间2天; (3)系统调试,时间1天; (4)答辩,时间1天。 指导教师签名: 2010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

目录 目录 (1)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1) 1.1 主要技术指标: (1) 1.2给定条件 (1) 1.3设计过程 (2) 1.4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调试 (5) 2 LC三点式反馈振荡器设计与制作 (6) 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工作原理分析 (6) 2.2 主要设计技术性能指标 (10) 2.3 基本设计条件 (10) 2.4 电路结构 (10) 2.5 静态工作电流的确定 (10) 2.6 确定主振回路元器件 (11) 2.7 电路调试 (12) 3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与制作 (13) 3.1设计要求 (13) 3.2确定功放的工作状态 (13) 3.3 基极偏置电路计算 (14) 3.4计算谐振回路与耦合线圈的参数 (14) 3.5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 (15) 3.6 电路调试 (15) 4 心得体会 (16) 5 参考文献 (17)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8)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老师:韩杰、龚淑君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同组学生姓名: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输出功率、中心频率、末级集电极效率、稳定增益或输入功率、线性动态范围等基本概念,掌握实现这些指标的功率放大器基本设计方法,包括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电路设计,回路及滤波器参数设计,功率管的安全保护,偏置方式及放大器防自激考虑等。 2、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选频回路、滤波器的调谐,工作状态(通角)的调整,输入、输出阻抗匹配调整,功率、效率、增益及线性动态范围等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技能。二、实验原理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原理图如下图图1所示。电路中电阻、电容元件基本上都采用贴片封装形式。放大电路分为三级,均为共射工作,中心频率约为10MHz。 图1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一极(前置级)管子T1采用9018或9013,工作于甲类,集电极回路调谐于中心频率。第二级(驱动级)管子T2采用3DG130C,其工作状态为丙类工作,通角可调。通角在45°~60°时效率最高。调整R W1时,用示波器在测试点P2可看到集电极电流脉冲波形宽度的变化,并可估测通角的大小。第二级集电极回路也调谐于中心频率。第三级(输出级)管子T3也

采用3DG130C,工作于丙类,通角调在60°~70°左右。输出端接有T形带通滤波器和π型阻抗变换器,具有较好的基波选择性、高次谐波抑制和阻抗匹配性能。改变短路器开关K1~K4可观看滤波器的失谐状态,为保证T3管子安全,调整时应适当降低电源电压或减小激励幅度。改变K5、K6可影响T3与51Ω负载的匹配状态。匹配时,51Ω负载上得到最大不失真功率为200mW左右,二次谐波抑制优于20dB,三级总增益不小于20dB,末级集电极到负载上的净效率可达30%左右,考虑滤波匹配网络的插入损耗,集电极效率可达40%以上。开关K8只有在接通后才能使功放达到预定效率,但实验时,为了使R16对末级管子T3起到限流保护作用,K8不要接通,而R16上的电压降也不必扣除,这只使功放总效率略有降低。电源开关K7用于防止稳压电源开机或关机时电压上冲导致末级功放管损坏。 三、主要仪器设备 10MHz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板、BT3C(或NW1252)扫频仪、高频信号发生器(QF1056B 或EE1461)、示波器、超高频毫伏表(DA22)、直流稳压电源(电压5~15V连续可调,电流1A)、500型万用表(或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主要测试指标:功率、效率、线性动态范围 实验准备与仪器设置 1、实验板: ●开关K7用于防止稳压电源开机或关机时电压上冲导致末级功放管损坏,所以稳压电源开 机或关机前,开关K7必须置于关闭(向下); ●短路开关置于K1、K3、K6、K9、K10,否则滤波器失谐,影响T3与51Ω负载的匹配状 态,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2、电源: ●为保证T3管子安全,电源电压最高不超过+15V,实验时设置为+14.5V~+15V。 实验内容与步骤 4)用信号源及示波器测功放输出功率及功率增益 (1)适当改变信号幅度(200~300mV左右),使51Ω负载上得到额定功率200mW。(2)在测试点P2观察电流脉冲,宽度应为周期的1/3左右。 (3)从输入输出信号幅度求得功放的(转换)功率增益。 (4)比较滤波器输入输出幅度,估计滤波器插入衰减。 5)用双踪示波器观察电流电压波形 (1)比较功放末级发射极电流脉冲波形和负载上基波电压波形的相位。 (2)比较功放第二级发射极电流脉冲波形与集电极电压基波波形的相位,并分别画出波形。6)高频功放效率(主要是末级)的调试与测量 (1)用示波器观看第二级发射极电阻电流脉冲宽度。 (2)用示波器在第三级功放发射极电阻上观看其电流脉冲波形。 8)功放线性观察 (1) 调幅波通过功率放大器 将中心频率为10MHz、调制度为60%的调幅信号电压加到功放输入端,适当调整输入信号幅度(200mV),使51Ω负载上输出调幅波峰值功率不超过功放额定功率200mW,用双踪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报告解析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郭二珍 学生学号: 07 系别: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届别: 2015年 指导教师:廖晓纬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2014年3月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郭二珍 指导老师:廖晓纬 电气学院10级自动化 1、绪论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 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 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的功率放大器。采用了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输入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大的输出频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得到扩展。OCL 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还具有输出功率大、外围元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收音机、电视机、扩音器、伺服放大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功率放大器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1)甲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的中点,输出的是一种没有削波失真的完整信号,但效率较低。(2)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和IB=0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界处,放大器只有半波输出,存在严重的失真。 (3)甲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高于乙类工作点处,克服了乙类互补电路产生交越失真,提高了效率。 因此,本设计可采用甲乙类互补电路。

2、内容摘要 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Ui等于200mV,负载电阻R L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2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80Hz~10KHZ o 功率放大电路实质上是能量转换电路,它主要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的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要小,功率器件的散热较好。 本设计选用的是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 此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甲乙类,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交越失真”。 由于两管的工作点稍高于截止点,因而均有一很小的静态工作电流I CQ。这样,便可克服管子的死区电压,使两管交替工作处的负载中电流能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克服了交越失真。 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一般包括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前者为后者提供一定的电压幅度,后者则向负载提供足够的信号频率,以驱动负载工作。 因此,需要设计两部分,即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

高频功率放大器思考题与习题填空题1为了提高效率

第二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思考题与习题 一、填空题 2-1、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多工作在或状态。 2-2、为了兼顾高的输出功率和高的集电极效率,实际中通常取θc = 。 2 -3、根据在发射机中位置的不同,常将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网络分为、、三种。 二思考题 2-1、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欠压状态。为了提高输出功率,将放大器调整到临界状态。可分别改变哪些参量来实现?当改变不同的量时,放大器输出功率是否一样大? 2-2、为什么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要工作于乙类或丙类状态?为什么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谐振回路为什么要调谐在工作频率? 2-3、为什么低频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类?而高频功率放大器可以工作于丙类?

2-4、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与低频甲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线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区别?动态特性的含意是什么? 2-5、一谐振功放的特性曲线如图题2-5所示,试为下列各题选取一正确答案: (1)该功放的通角θ为:(a)θ>90。; (b)θ=90。;(c)θ<90o。 (2)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系:(a) 由E c、E B决定;(b)由U m、U bm决定;(c)由u BE max、u CE min决定。 (3)欲高效率、大功率,谐振功放应工作于:(a)欠压状态;(b)临界状态;(c) 过压状态 (4)当把图P4.l中的A点往上移动时,放大器的等效阻抗是:(a)增大;(b)不变;(c)减小。相应的工作状态是:(a)向欠压状态变化;(b)向过压状态变化;〈c〉不变。 图思 2-5

2-6. 采用两管并联运用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当其中一管损坏时,发现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约减小到原来的1/4,且管子发烫,试指出原来的工作状态。 2-7高频功率放大器当u b=U b cosωc t时,uc=U cm cos5ωc t,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为了使输出功率最大,应调整哪一个参数?如何调整? (2)若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在保持P。不变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应如何改变电路参数? (3)为实现基极调幅,放大器应调整在什么状态?为实现集电极调幅,放大器又应调整在何状态? (4)若放大器工作在过压状态,分别调整哪些参数可退出过压?如何调整? (5)为实现对输入信号的线性放大,应如何调整电路参数和工作状态? (6)为实现对输入的限幅放大,又应如何调整参数及工作状态?

功率放大器设计(DOC)

电子电路设计实践 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系别: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1级1 班姓名:腾伟峰 学号:201151746 指导教师:张全禹 时间:2013年3月17日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高频功率放大器 1设计要求 1.1 已知条件 +VCC=+12V,晶体管3DG130的主要参数为PCM=700mW,ICM=300mA,VCES≤0.6V,hfe≥30,fT≥150MHz,放大器功率增益AP≥6dB。晶体管3DA1的主要参数为PCM=1W,ICM=750mA,VCES≥1.5V,hfe≥10,fT=70MHz,AP≥13dB。 1.2 主要技术参数 输出功率P0≥500mW,工作中心频率f0≈5MHz,效率η>50%,负载RL=50Ω。 1.3 具体要求 分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通过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甲类功率放大器和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工作状态和计算出电路中各器件参数,利用电子设计工具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分析电路的特性。

2原理分析 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这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如甲类功放的θ=180,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 90o,效率η可达到80%,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图 1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图 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

1.原理说明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它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件。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如甲类功放的θ=180o ,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50%,而丙类功放的θ<90o ,效率η可达到80%。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高频功率放大器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 1.1高频功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1.1.1 功率关系: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O P ,使之一部分转变为交流信号功率1P 输出去,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消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电极耗散功率C P 。 根据能量守衡定理:1o C P P P =+ 直流功率: 输出交流功率:221111 1222 c c c c L L U P U I I R R = ?== C U -----回路两端的基频电压 c1I ----- 基频电流 L R ----回路的负载阻抗。 1.1.2 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 1 101 122 c c o CC c U I P P U I ηξγ?===? 其中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1c c L CC CC U I R U U ξ= = 0o c CC P I U =?

模电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张浩学学号:201130903013 7 学 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 级: 电自1116(实验111) 题 目: 模电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张光烈职称: 2013 年 7月 4 日

1、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设计任务目的与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 指标:频带宽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模电这门课程主要讲了二极管,三极管,几种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频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OTL电路和OCL电路。有用继承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专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本实验设计的是一个OTL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复合管无输出耦合电容,并采用单电源供电。主要涉及了放大器的偏置电路克服交越失真,复合管的基本组合提高电路功率,交直流反馈电路,对称电路,并用multism软件对OTL 功率放大器进行仿真实现。根据电路图和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m 软件模拟电路,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 3、整体电路设计: ⑴方案比较: ①利用运放芯片 LM1875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分别接+30v和-30v并且电源功率至少要50w,输出功率30w。 ②利用运放芯片TDA2030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只需接+19v,另一端接地,负载是阻抗为8Ω的扬声器,输出功率大于8w。 通过比较,方案①的输出功率有30w,但其输入要求比较苛刻,添加了实验难度。而方案②的要求不高,并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选取方案②来进行设计。 ⑵整体电路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