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上课讲义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上课讲义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上课讲义

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岗厦北枢纽位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处,汇集了地铁2、10、11(东延线)、14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公交首末站等常规交通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其中,既有2号线沿深南大道东西方向地下敷设,车站设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东北侧绿化带内;10号线为南北方向,沿彩田路地下敷设;11号线东延线与14号线也均沿深南大道东西方向地下敷设,在岗厦北站设站。

未来岗厦北站是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14号线四条线路的换乘站。其中2号线已建成通车,10号线正在施工,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为近期规划线路。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工程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①地铁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岗厦北站,东西长约365.4米,南北宽约222.7米,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上方局部设置夹层;

②地铁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轨道东侧开挖区域(简称东配线地下空间):地下一层为地下空间,地下二层为配线区,东西长约235米,南北宽约37米;

③地铁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轨道西侧开挖区域(简称西配线地下空间):地下一层为地下空间,地下二层为配线区,东西长296米,南北宽约53米;

④岗厦北站~岗厦站区间地下空间(简称岗岗区间地下空间):地下一层,南北长约398米,东西宽约32米;

⑤接驳公交首末站:设置于枢纽东北角2号线岗厦北站上方绿地内。

(2)工程总平面布置

岗厦北枢纽车站部分以新建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14号线与已建2号线地铁换乘、集散及市政过街功能为主,兼顾商业,为地下三层结构,地下一层局部上方设置夹层。地下一层主要设置四线换乘站厅、设备房、地下商业及夹层过街回廊;地下二层为2号线站台层,11、14号线站台层、10号线设备层以及东西配线轨行区;地下三层为10号线站台层;其余车站东、西、南侧分别为地下一层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岗厦北枢纽总建筑面积为224119.38m2,其中轨道

交通部分为126815.32m2(含自然形成物业空间),地下空间物业开发94806.06m2,地面公交首末站2498m2。

图1 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平面及线站位图

(3)车辆工程

列车类型:A型车,8辆编组;

车站站台计算长度:186m;

最高行车速度:①10号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②11、14号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km/h。

(4)线路工程

线路正线为双线,1435mm标准轨距。

①10号线:DK3+796.160~DK4+417.182,0.621km,双线;

②11号线东延:CK0+766.827~CK1+484.163,0.717km,双线;

③14号线:CK0+000~CK0+899.200,0.900km,双线。

(5)供电

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供电利用10号线的福田党校主变电所,从福田党校主变电所拉35kV电缆至枢纽供电,本工程不再设置主变电所。

(6)工程占地

枢纽永久占地主要有风亭、冷却塔、车站出入口及下沉广场式出入口、地面公交首末站,永久占地总面积约40723.07m2。

工程临时占地面积约214131 m2,施工期将分三个施工阶段临时占用现有深南大道、彩田路的道路及绿化带,绿化树种将被迁移,并在施工期结束后恢复。

3. 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深圳市在新的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雏形。本项目位于福田中心区,属于深圳市中心城区。

根据《深圳市总体规划》、《福田中心区法定图则》、《莲花村地区》法定图则和《福华新村地区》法定图则,福田中心区呈中心轴对称形态,轴线从北至南连接莲花山、少年宫、市民中心、水晶岛、中心城和会展中心。区域以商业、商业办公、行政办公以及绿地为主,规划建成全市商务、行政、文化、国际性都市中心区;莲花村地区功能定位是:以居住为主,兼有部分办公等功能,为深圳市中心区周边地区大型综合住宅区之一。片区内各地块土地利用性质主要包括居住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商业性办公用地、政府/团体/社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等;福华新村地区定位为,中心区配套居住商业区,该片区的主要土地用途为:居住、商业、行政办公及配套等。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深圳市必须大力构筑与区域合作、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

岗厦北枢纽的建设,必将创造出以轨道交通枢纽为中心的一体化的城市新型中心区,实现城市与轨道交通互动、协调发展的目的,进一步推动福田中心区建设成为国际性的城市中心,促进集约型城市目标的实现,为把深圳建设成国际化都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2)工程与轨道交通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2012~2040)》,未来全市将形成由20条线路构成、总长753km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目前轨道一期、二期工程及三期工程轨道11号线、7号线、9号线已经开通运营,全市城市轨道交通开通里程达到285公里,全面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

2015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10号线被列入近期建设线路,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5年)》(上报稿),11号线东延和14号线被列入近期建设项目。未来岗厦北站是既有轨道2号线、10号线(三期线路)、11号线东延线(四期线路)、14号线(四期线路)四条线路的换乘站。

本项目涉及的各条线路的正线走向和车站站位布置等工程内容均符合各阶段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总体分析,本工程的建设符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和《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上报稿)。

(3)工程与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工程所涉及的各条线路在设计范围的区段线路走向、车站站位等与规划基本一致,敷设方式均采用地下线形式,落实了规划环评的意见。线路均沿着城市道路走行,且环评中对临近的敏感点均采取了振动防治和降噪措施,项目符合规划环评要求。

(4)工程与深圳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本工程所涉及的各条线路在设计范围的区段正线和车站均采用地下形式,除风亭、冷却塔、车站出入口及下沉广场式出入口、地面公交首末站外基本不占城市用地,永久占地的占地类型主要为绿化用地和部分建设用地。相对城市道路、轻轨等公共交通方式,有效的节约了城市里宝贵的土地资源,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5)与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的相符性

本项目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根据深圳市生态功能区划,工程全部位于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建设区(301),属于深圳市优化开发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生态环境现状

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所在区域现状为城市建成区,工程周边主要以建成道路、写字楼、办公楼、绿化带、城中村为主,区域生态系统属于城市生态系统,交通繁忙,人员流动较大。

图2 工程所在位置卫星图

深南大道两侧

彩田路两侧

图3项目区周边现状

(2)声环境现状

车站风亭敏感点均位于4a类区内,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7.6dBA~69.3dBA、61.4dBA~62.3dBA,全部敏感点昼间达标,全部敏感点夜间超标6.4~7.3dBA。

公交首末站敏感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7.4dBA~61.8dBA、52.3dBA~53.7dBA,昼间超标1.8dBA,全部敏感点夜间超标2.3~3.7dBA。

公交首末站北、东、西场界位于2类区内,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3.7dBA~64.6dBA、57.4dBA~58.3dBA,3处场界昼、夜分别超标3.7dBA~4.6dBA、7.4dBA~8.3dBA;南场界位于4a类区内,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7.1dBA、60.3dBA,昼间达标,夜间超标5.3dBA。

(3)环境振动现状

本工程沿线敏感点现状主要振动源为彩田路,昼、夜Vlz10分别为51.9 dBA~56.0dBA、50.6 dBA~51.4dBA,现状环境振动满足昼间75 dB、夜间72 dB 标准要求。

(4)水环境现状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分布。

(5)大气环境现状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工程距离深圳市荔园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约4公里,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发布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该监测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与臭氧六类主要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规定,该区域空气质量较好。

工程所在位置位于深圳是主要交通干道交口,因此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主要污染源是上述交通干道大量运行的机动车,主要污染物为机动车排放的汽车尾气。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

本次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为地铁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岗厦北站,东配线地下空间、西配线地下空间、岗岗区间地下空间和公交首末站等。

(2)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

1)生态和城市景观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工程所处地区环境特点,纵向范围与工程涉及范围相同;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整个线路评价范围取线路两侧300m。

2)声环境

地下车站风亭、冷却塔周围50m以内区域;公交首末站场界外1m,有敏感目标时扩大到敏感目标处。

4)环境振动

按照HJ 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第8.1.4,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轨道中心线两侧各60m以内区域。

5)地表水环境

按照HJ 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第10.1.3,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为车站和地下空间的污水排放总口。

6)大气环境

按照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第11.1.3,本次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施工期为施工场界周围100m内区域;运营期风亭周围50m 以内区域。

7)固体废物

工程车站、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等场(站)界内。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见下表:

表2 本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工程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的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的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设备、材料、土石方运输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植被及城市道路;工程弃土如不加防护,将会产生水土流失;工程占地不可避免地减少沿线生态系统内绿地面积,使植被覆盖率下降;风亭、冷却塔、出入口和公交首末站等地面工程如设计不当将造成景观影响。

本工程是深圳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及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提升城市交通及环境水平的有力措施;是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展示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目标的重要途径。

(2)主要污染源及其影响分析

1)噪声源

运营期本工程车站、地下空间的风亭、冷却塔等固定设备产生噪声和公交首末站车辆进出噪声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如各种大型挖土机、推土机、空压机、钻孔机、打桩机等;各种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彩田立

交的拆除和恢复,施工期设置钢便桥代替彩田立交阶段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已有道路破碎作业、矿山法施工爆破作业等施工噪声。

2)振动源

工程建成运营后,列车车轮与钢轨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轨枕、道床传至隧道结构,再传递至地面,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干扰。

根据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期产生施工作业振动的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重型运输车、压路机、钻孔-灌浆机、空压机、风镐等。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区段在进行施工爆破时会对周围产生一定的振动影响,盾构施工地段在施工过程中在盾构机顶进过程中有轻微振动。

3)水污染源

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工作人员和乘客生活污水以及地下空间商业餐饮的含油污水等。工程本身水污染物性质简单,排放量少。

施工期污废水主要来自雨水冲刷产生的地表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包括基坑开挖、地下连续墙施工等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的冷却水和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用水、食堂下水和厕所冲洗水。根据水质情况可分为含油废水、生活污水、高浊度泥浆水等。

4)大气污染源

本工程牵引类型为电动机车,因而沿线不存在牵引机车废气排放;地下车站排风亭排放带有异味的气体和地下空间商业餐饮排放的油烟可能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废气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很小。同时轨道交通的建成运营可以减少沿线公交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对改善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2017年9月底前实现100%公交纯电动化,公交首末站内进出的公交车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及沙石灰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中引起的二次扬尘以及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挥发性恶臭、有毒气味的化工材料如油漆、粘合剂、沥青等都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5)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车站乘客候车、运营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地下空间商业餐饮产生的垃圾等。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地下车站、地下空间产生的弃渣;彩田立交拆除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期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本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敏感区,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

(2)工程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工程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分布。

(3)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声环境保护目标15处,受车站风亭影响的敏感点10处,全部为居民住宅;公交首末站附近敏感点5处,包含1处幼儿园、1处机关单位、3处居民住宅。

(4)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环境振动保护目标4处,均为高层住宅或商住楼。

(5)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大气环境保护目标10处,全部为居民住宅。

3.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

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地铁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岗厦北站采用明挖法,东、西配线地下空间采用盖挖法,岗岗区间采用半明半盖法、盾构法结合,北环电缆隧道局部改迁采用矿山法施工。

(1)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影响

工程施工期的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设备、材料、土石方运输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植被及城市道路,增加城市道路负荷,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地区交通车辆的通行;施工期拆除彩田立交设置钢便桥会对城市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工程弃土如不加防护,将会产生水土流失。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如各种大型挖土机、推土机、空压机、钻孔机、打桩机等;各种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彩田立交的拆除和恢复,施工期设置钢便桥代替彩田立交阶段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已有道路破碎作业、矿山法施工爆破作业等施工噪声。因此施工作业噪

声对工程附近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3)施工期环境振动影响

产生施工作业振动的机械主要有:重型运输车、钻孔-灌浆机、空压机、风镐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对施工地点附近居民造成一定影响。矿山法施工地段在施工过程中爆破期间有轻微的振动,盾构施工地段在施工过程中在盾构机顶进过程中有轻微振动。

(4)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

1)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相应增加。

2)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及沙石灰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中引起的二次扬尘。

3)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挥发性恶臭、有毒气味的化工材料如油漆、粘合剂、沥青等都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5)施工期水环境影响

地下区间施工过程中排放工程废水;地下车站开挖作业、连续墙围护结构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设备运转中的冷却水及机械洗涤水,为含有一定油污的生产污水;施工人员宿营地排放的生活污水。

(6)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

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如不妥善处置,将会阻碍交通、污染环境。

运营期:

(1)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影响

本项目地面工程包括风亭、冷却塔、车站出入口及下沉广场式出入口、地面公交首末站,永久占地不可避免地减少沿线原有城市绿地面积,使植被覆盖率下降,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有一定削弱。

本工程车站主体工程位于地下,运营期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小。工程景观的影响主要因素有:在车站附属地面建构筑物(风亭冷却塔、出入口)的景观影响,下沉广场式出入口景观影响,地面公交车始末站景观影响及恢复后彩田立交桥。若设计的建筑风格、外观与周边环境不能相互协调,难以融为一体,将会给人一

种突兀感,破坏城市局部地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2)声环境影响

1)风亭、冷却塔敏感点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10处敏感点全部位于4a类区内,经预测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7.6dBA~69.3dBA、61.4dBA~62.4dBA,敏感点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中4a类区昼间70dBA标准要求,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值为6.4~7.4dBA。

2)公交首末站敏感点

①居民住宅

4处敏感点位于2类区内,经预测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7.5dBA~61.8dBA、52.6dBA~53.8dBA,其中1处敏感点昼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GB3096-2008中2类区昼间60dBA标准要求1.8dBA,全部敏感点夜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GB3096-2008中2类区夜间50dBA标准要求2.6~3.8dBA。预测超标主要由于交通噪声较大现状值超标,本工程实施后环境现状未恶化(较现状增加不大于0.5dB),预测值与现状差值0.1~0.3dB。

②特殊敏感点(学校、机关)

1处幼儿园为特殊敏感点,执行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1处敏感点位于2类区内,经预测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7.6dBA~61.8dBA、53.8dBA,其中1处敏感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超过GB3096-2008中2类区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要求1.8dBA、3.8dBA。预测超标主要由于交通噪声较大现状值超标,本工程实施后环境现状未恶化(较现状增加不大于0.5dB),预测值与现状差值0.1~0.2dB。

3)公交首末站场界

工程运营后,公交首末站北、东、南、西场界均位于4a类区内,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4.6dBA~58.3dBA、52.8dBA~56.5dBA,4处场界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中4a类区昼间70dBA标准要求,北场界、东场界夜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GB3096-2008中4a类区夜间55dBA标准要求0.9~1.5dBA。

(3)环境振动

本工程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10号线环境振动评价范围内共涉及敏感点4处,均位于彩田路两侧,经预测,列车振动在各敏

感目标建筑室外0.5m内地面的振级VLz10为65.9~66.4dB,VLz max为68.5~69.4dB,全部敏感点环境振动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75dB、夜间72dB标准。

(4)地表水环境

地铁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工作人员和乘客生活污水以及地下空间商业餐饮的含油污水等。主要污染因子为SS、COD、BOD5及动植物油。车站和地下空间普通商铺的生活污水约116.1t/d,地下空间餐饮商铺的餐饮废水约181.6t/d。污水处理不当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5)大气环境

运营期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风亭排放的异味和地下空间商业餐饮排放的油烟。随着时间推移,风亭排风异味影响显著减少,下风向0~10m范围,可感觉到异味;10~20m范围异味已不明显;20m以远基本感觉不到异味。地下空间商业餐饮排放的油烟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6)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营期车站和地下空间普通商铺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4t/d,地下空间餐饮商铺的餐厨垃圾约1t/d。上述固体废物处置不当,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4.不同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生态、噪声、扬尘、污水等,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时,将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本次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内容纳入标书,明确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同时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约束。

(2)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车辆走行线路应进行统一分流规划,以防造成交通堵塞;同时对施工机械和施工运输车辆走行路线也进行统一安排,颁布有关限制规定,以确保城市交通的畅通和正常运行,并应提前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出安民告示。

(3)施工期加强对隧道上方建筑物的监测,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地表沉降控制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

(4)按照国家标准及深圳市规定,通过施工现场合理布局,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远离敏感点布置,场地四周设围挡设施;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加强维

修保养;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并做好宣传工作,妥善处理市民投诉,在敏感地段设置移动式声屏障等措施,确保施工噪声不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环境。

(5)做好施工期排水工程,重要工点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砂池,将含泥沙的雨水、泥浆经沉砂池沉淀后方可排放;施工人员临时驻地厕所设临时化粪池,将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6)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洒水清扫制度,对临时堆土场、散装建筑材料堆放场要采取压实、覆盖等预防措施,并及时回收清运工程垃圾与弃土,运土卡车要求完好无泄漏,装载时不宜过满,所有工地出入口要设置清洗车轮措施。

(7)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尽快清理并平整场地,恢复原有的或规划的地貌及功能,以减少对于城市交通、绿化及景观的影响。经过植被恢复、生物量恢复后将不会对地区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8)本工程土石方量较大,挖方共3871525 m3全部为工程弃方,土石方原则采取即挖即运的方式,如未来得及运走,雨前应采取覆盖措施。土石方应根据《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清运至指定的受纳场所。目前深圳余泥排放地点由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下设的余泥渣土排放管理办公室统一协调,按规划规定的排放场地排放。施工后期填方均来自商品土,共577618 m3。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设计已对排风亭、新风亭风道内设2m长消声器,活塞风亭风道内设3m长消声器,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可满足噪声相应标准要求。

公交首末站的噪声影响方面,建设、设计部门应选用声学性能优良的电动公交车;加强站内车辆管理,严格控制车站营运时间;在首末站周边设置乔木绿化林带,以降低噪声的传播和干扰;在站内空闲地带、出入通道两侧、候车区周边设置城市绿地、种植草坪、花卉,以减少高密度客流产生的人群噪声。

(2)环境振动

通过对列车运营振动影响预测,预测结果均能达到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3)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排水量少,污水水质单一,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地下空间商业餐饮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处理后均能够满足水质满足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三级标准,可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

福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对附近有居住敏感点的风亭将风亭风口背向建筑,并对风亭周边进行绿化隔离。地下空间商业餐饮的油烟废气必须采取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车站风亭、冷却塔、出入口、下沉广场、立交桥等地面构筑物设置,其结构形式及外观应与彩田路和深南大道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对景观产生影响;同时做好枢纽工程周围环境的绿化设计。

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

◆施工期:

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器械润滑油跑冒滴漏可能会对土壤、地表水环境产生污染,但影响均为局部并且轻微,不会造成环境风险事故。

地下车站、地下空间明挖施工使用的辅助材料如油脂、钻孔泥浆添加剂以及机械油污发生泄露、遗漏,进入地下水中,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

通过环境监理机制,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约束,防范环境风险。

◆运营期:

本工程列车车辆均采用地铁A型车辆,电力牵引,无任何货运,车上不设置厕所及卫生间。运营后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商业餐饮废水全部通过污水管道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正常状况下不会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从技术上均是可行的。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主要包括:绿化工程、植被恢复,风亭设置消声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空气处理等。

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本工程建设虽然带来一定的环境损失,其中施工期造成的临时性损失比较突出,但通过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可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而工程

运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巨大的。总之,本工程是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相统一的建设项目。

8.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环境监测计划详见下表。

表3 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测方案

(2)环境管理制度详见下表。

表4 环境管理计划

(3)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本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实施,监理单位设置专职/兼职环境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期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环境保护监理。

1)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内容

机械、运输车辆、开挖等施工噪声,施工作业场扬尘的预防,施工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水排放与处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及处置等控制措施。

2)施工期环境监理方法

采取以巡查为主,辅以必要的环境监测,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与施工期环境监测的结合。旨在通过环境监理机制,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约束,使环保投资发挥应有的效益,使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达到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①建立环保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和各项管理制度;在施工现场建立监理工作站,完善监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办公及实验设备安装、调试,监理站应选在靠近环境敏感目标、重点控制工程集中,且交通方便地段。

②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保护生态以及治理声、振动、水、气、渣污染治理工程措施,分析研究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执行标准,确保减振措施、水气治理措施等的落实。

③组织现场核对,按施工组织计划及时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单位所在标段的环境保护工程内容、技术要求、执行标准和施工单位环保组织管

理机构、职责和工作内容。

④了解全线施工组织计划,跟踪施工进度,对重点控制工程提前介入、实施全程监理;对重点控制和隐蔽工程进行监理;及时分析研究施工中发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在权限规定范围内按程序进行处理。

3)环保监理工作手段

①环保监理对各段、点施工中严重违反规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向施工单位及时发出限期整改,补救指令或报请业主发出停工指令。建议工程款结算应与环境监理结果挂钩。

②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要分析原因、追究责任、运用经济手段或其他强制性手段进行处理。

③因监理工程师未认真履行监理职责,造成的环境问题,应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理。

④定期召集监理工程师协商会,全面掌握全线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对重大环境事件会商处理意见。

⑤经常保持与建设、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的密切联系和配合,定期向业主报送规定的各类报表,按规定程序处理变更设计。

4)应达到的效果

①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环境监理工作,以规范了施工行为,使得生态、景观环境破坏和施工过程污染物的排放得以有效地控制,以利环保部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环保监督管理。

②负责控制与主体工程质量相关的有关环保措施,对施工监理工作起到补充、监督、指导作用。

③与环保主管部门一道,贯彻和落实国家和深圳市的有关环保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出第三方监理的作用。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符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作为集多条轨道线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岗厦北枢纽的建设对于增强深圳市的城市辐射力、促进中心区的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确保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及四期如期建成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是包含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等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枢纽,轨道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它以电力驱动,公交首末站采用纯电力公交,无大气污染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私家车、出租车的尾气排放量,有利于改善城市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最新)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 “大干100天”劳动竞赛办法 一、活动目的 根据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意义重大、工期极其紧迫、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的特点,以及目前工程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深圳地铁枢纽工程劳动竞赛管理办法》(深地铁[2009]513号文)的指导下,特开展“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本次活动是继09年开展“大干四季度”劳动竞赛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之后,又一次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其主要目的如下: 1、平南铁路新线于1月10日晚拨接开通,其便线已于1月16日拆除完毕,制约枢纽工程建设的平南铁路问题已全部解除,平南铁路所占压的场地,已具备全面开工的条件。 2、由于枢纽工程没有现成的可利用的城市排水管网,且整个枢纽工程位于低洼处,为此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枢纽工程的市政排水管网,使其具备向外排水的条件。 3、在推进枢纽东、西广场主体工程施工的同时,要加快枢纽周边道路的建设速度,尽快形成顺畅的疏解道路,为东、西广场的安装装修工程提供良好的进场条件。 4、根据枢纽总体工期策划,在3月底要对部分工程的土建结构进行中间验交,为此需在雨季来临之前的施工黄金季节开展大干活动,加快施工进度,使其达到中间验收条件。 拟通过此次劳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工程力量的投入,在抓好安全、质量和文明

施工的同时,紧紧抓住年初旱季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全力推进枢纽工程的建设步伐,形成枢纽工程建设大干快上奋勇争先的局面。从而实现今年年底配合国铁提前建成通车而提供西广场的换乘条件,并确保按期完成枢纽工程其它各项政府责任目标。 二、活动依据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南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深圳地铁枢纽工程劳动竞赛管理办法》(深地铁[2009]513号文) 三、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2010.1.21~2010.4.30(100天) 四、适用范围 本活动适用于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施工合同(BT-B1)范围内的在建工程。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大干100天”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竞赛活动顺利推进,并收到实效,特成立“大干100天”专项领导小组,并在专项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本次活动的组织机构与“大干四季度”中的组织机构完全相同。具体如下: (一)领导机构 组长: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王敏远副总经理、中铁南方公司张淦华副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枢纽项目部部长杨树云 副组长:枢纽项目部副部长容建华、中国中铁深圳地铁枢纽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沈建湘 成员单位:地铁公司企管部、安质部、合约部,中国中铁深

交通枢纽工程PPP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交通枢纽工程PPP项目建设管理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一、建设方案概述 我们已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了完整的建设运营方案(附后)并承诺:本概述已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建设运营方案的核心内容,如存在概述与建设运营方案主题内容不一致之处,以后者为准。 本项目采用PPP模式运作。PPP项目公司按照建设-移交-运营(BOT)模式实施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秋大道和环湖路PPP项目,完成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及运营维护、移交工作。因本项目特许经营期内的运营收入不足于弥补项目公司的投资成本,按照PPP模式,应给予项目公司适当补贴,以确保项目的合理运营。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本项目采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运作。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授权宜宾市翠屏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作为项目实施机构,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投资建设合作人,指定的政府出资方代表宜宾市戎腾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标人设立项目公司,由宜宾市翠屏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与中标投资人签订《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秋大道和环湖路工程项目PPP协议(框架和主要条款)》(以下简称“《投资合作协议》”),并组建PPP项目公司。 (2)项目的土地、设施权属于招标人所有。 (3)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项下的投融资、施工总承包建设、竣工移交以及质量缺陷责任期内的整改修复,并将完好的设施移交给招标人。 (4)由市政府按照PPP项目协议的约定及时、足额地向项目公司支付运营补贴,且政府方将运营补贴的支付纳入跨年度的区级财政预算,并委托项目公司对本项目进行运营管理。

xx客运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客运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平面布置 (3)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平面及临时设施布置 (3) 第三章工期目标及施工组织机构 (5) 一、工期及质量目标: (5) 二、项目组织机构 (5) 第四章施工准备 (8) 一、前期准备 (8) 二、技术准备 (8) 三、劳动力和主要施工机具、物资计划 (9) 第五章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11) 一、施工部署 (11) 二、场平施工 (11) 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23) 一、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3) 二、施工过程的保证措施 (24) 第七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5) 一、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5) 二、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28) 三、环境保护措施 (30) 四、民工工资保证措施 (33) 第八章施工工期、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5) 一、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35) 第九章夜间、雨季施工措施 (39) 一、夜间施工 (39) 二、雨季施工 (39)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客运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图》及地形图; 2.GB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4.贵州省公安厅关于民爆器材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施细则; 5.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明示的规范、标准及其他有关规范、标准; 6.当地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及交通运输条件; 7.现场实地踏勘所获取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8.我公司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 9.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及相关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法令、法规及有关规定。 2、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及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切实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围绕重点项目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4、采用平行流水及均衡施工方法,坚持对工程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运用网络技术控制施工进度,抓住关键线路,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5、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6、严格遵守安全防护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安全会议,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安全检查制度,使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7、制定施工方案时,首先考虑环境保护措施,注重文明施工,把确保交通畅通、周边秩序良好、居民正常生活作为施工组织的前题,树立

深圳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工程临时设施施工方案 - 副本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 工程概述 (1) 1.2 设计概况 (1) 第二章平面布置的规划 (1) 2.1 总平面布置依据 (1) 2.2 总平面布置原则 (2) 第三章现场办公、生活区临时设施 (2) 3.1 办公区设施布置 (2) 3.2 办公区临时设施的具体做法 (3) 3.3 管理人员生活区临时设施布置 (4) 3.4 管理人员生活区临时设施具体做法 (5) 第四章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场地未定) (6) 4.1 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布置 (6) 4.2 工人生活区临时设施具体做法 (7) 第五章现场生产设施布置(连续墙施工阶段) (9) 第六章现场平面管理 (10) 第七章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 第八章附图 (13)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项目+0.00 以下土建工程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具体位于前海合作区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桂湾四路、听海大道围合区内,且东侧毗邻地铁11 号线前海湾站。对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较高。 1.2 设计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西部填海区桂湾片区一单元,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桂湾四路、听海大道围合的20ha (包括近期和远期)用地内。近期用地约10ha ,由东至西平行布设地铁1 、5 、11 号线及其3 条线的前海湾站。其中地铁1 号线(罗湖一机场东)、地铁5 号线(前海一黄贝岭)现己投入运营,地铁11 号线(福田一松岗)目前正在施工阶段,计划2016 年6 月实现通车。本项目设六层地下室,地下结构由纯地下室部分和上塔楼、裙楼的地下投影部分组成,塔楼地下结构形式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车库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地下工程用途包括停车、商业、枢纽大厅、换乘通道及设备用房等,总建筑面积约42.3 万平方米。基坑工程规模:前海枢纽近期工程基坑总长度约830m ,宽度约100m,深度约30m。南北向采用1.2m厚地下连续墙隔断,共计8个基坑,目前施工T4基坑。 第二章平面布置的规划 2.1 总平面布置依据 施工总平面的规划和管理是工程现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主要是: 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岗厦北枢纽位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处,汇集了地铁2、10、11(东延线)、14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公交首末站等常规交通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其中,既有2号线沿深南大道东西方向地下敷设,车站设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东北侧绿化带内;10号线为南北方向,沿彩田路地下敷设;11号线东延线与14号线也均沿深南大道东西方向地下敷设,在岗厦北站设站。 未来岗厦北站是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14号线四条线路的换乘站。其中2号线已建成通车,10号线正在施工,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为近期规划线路。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工程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①地铁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岗厦北站,东西长约365.4米,南北宽约222.7米,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上方局部设置夹层; ②地铁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轨道东侧开挖区域(简称东配线地下空间):地下一层为地下空间,地下二层为配线区,东西长约235米,南北宽约37米; ③地铁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轨道西侧开挖区域(简称西配线地下空间):地下一层为地下空间,地下二层为配线区,东西长296米,南北宽约53米; ④岗厦北站~岗厦站区间地下空间(简称岗岗区间地下空间):地下一层,南北长约398米,东西宽约32米; ⑤接驳公交首末站:设置于枢纽东北角2号线岗厦北站上方绿地内。 (2)工程总平面布置 岗厦北枢纽车站部分以新建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14号线与已建2号线地铁换乘、集散及市政过街功能为主,兼顾商业,为地下三层结构,地下一层局部上方设置夹层。地下一层主要设置四线换乘站厅、设备房、地下商业及夹层过街回廊;地下二层为2号线站台层,11、14号线站台层、10号线设备层以及东西配线轨行区;地下三层为10号线站台层;其余车站东、西、南侧分别为地下一层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岗厦北枢纽总建筑面积为224119.38m2,其中轨道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学习资料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 作者:赵巍 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与城市功能相匹配,构建可持续发展、高标准、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交通发展目标。本文旨在解析综合交通枢纽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交通枢纽与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辞海》的解释为“比喻冲要的地点,事物的关键之处”。以此类推,交通枢纽自然是交通的“冲要地点”和“关键之处”。一般认为,交通枢纽地处于两条或几条干线运输方式的交叉点上,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枢纽从宏观上,指交通节点所处的区域或城市,即交通枢纽城市;微观上,指交通节点上办理客货中转、发送、到达的多种运输设施(包含线路、站场、交通工具、信息等)的综合体。 交通枢纽的形成受区位、政治、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发展的影响;反过来,交通枢纽对于地区之间的联系、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又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大型海港或河港、空港往往都会形成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城市按汇集的主要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公路河海枢纽,如上海、天津、汉堡、纽约;铁路公路内河枢纽,如南京、武汉、莫斯科、法兰克福;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如北京、东京、巴黎;内河公路枢纽,多为中小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是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所组成的交通枢纽。随着城市规模大型化、人员流动高度化、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城市交通流量密集,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成为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点。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间交通之间的衔接关键节点,其规划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重庆市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程

重庆市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2011年3月

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重庆市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程 (2)建设单位: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3)项目类别:交通运输与物业开发 (4)工程总投资:760273.39万元。 (5)项目范围: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程北靠三峡广场,南接石碾盘、小龙坎片区,西南侧与沙坪坝公园紧邻。 (6)主要工程内容: ①成渝客运专线改建:DK295+962(桥头)~DK297+336.81(隧道口),线路长1.414km。主要工程内容:客专场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侧式站1座,岛式站台1座;普速车场设到发线2条(含正线),设侧式站台1座,岛式站台与客专场共用,拆除既有到发线及站台,1道左侧新建450m×11.5m×1.25m基本站台1座,2道与3道间、6道外侧分别修建450m×11.5m×1.25m中间站台各1座。站内新建AT所1处,场坪尺寸37m×34m。车站内用于排水的既有盖板箱涵和拱涵7座,均改建为框架排洪涵,用于车站排水。 ②高铁站场上盖及物业开发:铁路上盖内容包括成渝客运专线沙坪坝站房、商业主力店、商业精品店、高层商务公寓楼、写字楼、商务酒店、高层住宅和休闲绿化广场。总建筑面积共695000 m2,其中地面有460000 m2,地下有245350m2。 ③道路工程:新建及改建道路9段,分别为:站西、站东路(改建)、站东路下穿道(新建)、站东路下穿匝道(新建)、天陈路下穿道(新建)、天陈路北段(改建)、天陈路南段(改建)、站南路(新建)、东连接路(新建)、西连接路(新建),道路总长5.599km。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

? ?登录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站| 自贡市人民政府网站登录 返回主站 ?首页 ?组织机构 o机构职能 o权力清单 o领导班子 ?政务公开 o工作动态 o通知公告 o方案公示 o业界动态 o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o总结公报 o法律法规 o财政资金 o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o民生工程 ?机关党建 ?办事服务 ?重点领域 o棚户区改造 o农村危房改造及保障性住房 o公共企事业服务 o重大项目推进 ?项目信息 o招标信息 o中标候选人公示 o重点项目系统 o招标澄清补遗 o预售许可 ?执业资格 ?工程造价

o规范定额 o人工信息 o材料价格 o造价指数 o造价指标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政务公开/ ?通知公告/ 政务公开政务公开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方案公示 ?业界动态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总结公报 ?法律法规 ?财政资金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民生工程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中央扫黑除恶第10督导组督导及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电话[2018-09-12] ?自贡市城乡建设档案信息中心关于清退1998年以前档案保证金的公告[2019-01-25]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四川博意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资质审批决定的通告[2019-01-23]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担保公司担保市场管理的通知[2019-01-17]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缴纳的通知[2019-01-17]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工程担保公司年度审核登记工作的通告[2019-01-17]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自贡市格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资质审批决定的通告[2018-12-28]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18年第二、三季度施工图审查质量动态监管工作情况报告[2018-12-27]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富顺金沙燃气有限公司申请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公示[2018-12-27]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 一、枢纽的功能定位 深圳北站是京广深港客运专线的重要车站之一,也是深港莞都市圈重要的对外门户。深圳北站是集口岸、高铁、公路客运等多种对外交通方式于一体满足对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出租车、小汽车、慢行交通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接驳需求以及龙华新城周边的出行需求。 深圳北站枢纽定位为区域性铁路枢纽、深圳市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目标是: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综合、布局合理、换乘便捷、运作高效的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枢纽的区位优势也为龙华城市副中心发展打下基础。 图1 深圳北站的地理位置 二、枢纽的总体布局 深圳北站综合枢纽总体布局的特点是空间多层次立体化布局与平面十字形结构布局相结合。 1、平面总体布局:以铁路站台及与之垂直联系的东、西广场的步行平台为十字形轴线。东广场是以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为主导的主广场,西广场是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副广场。其中,如图2所示,东广场的东北象限布设常规公交接驳设施,东南象限布设出租车接驳设施;西广场的西北象限布设长途客运汽车接驳设施,西南象限布设社会车辆及出租车接驳设施。 图2 深圳北站的平面总体布局

2、国家铁路及城市轨道布局:国铁站房采用“上进上出”的客流组织方式,国铁站台设于地面层,旅客进出大厅设在站台上方高架平台层。城市轨道4、6号线高架于平台层上方,5号线下穿铁路站台层。 图3深圳北站的国铁、城市轨道布局以及接驳设施立体布局 3、东广场接驳设施立体布局:以连接铁路车站、地铁站、接驳设施和城市步行系统的步行平台为中轴线,北侧设置公交专用场站、南侧设置出租车专用场站,立体布局上结合接驳设施进行上盖开发。东广场在竖向上分为地面层(标高78m),夹层(标高84m)和高架层(标高90m)的三层空间,如图3、4所示。 图4深圳北站东广场接驳设施立体布局 北侧公交接驳设施中高架层和夹层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长距离公交场站,高架层为上客区,夹层为下客区,主要为组团间公交接驳服务;地面层设置短距离公交场站,主要为组团内公交接驳服务。 南侧出租车接驳设施,利用高架层、夹层和地面层分别布设服务不同区域的两组接驳场站。其中,高架层和夹层的场站主要服务由玉龙路进出枢纽的远距离出租车,高架层下客区,夹层为上客区和车辆排队等候区;地面层场站主要服务由新区大道地面辅道和上塘路方向进出的短距离出租车。 4、西广场接驳设施立体布局:纵向布局也采用三层设置,其中地面层与东广场高架平台层同标高。地面层中轴以步行广场为主;长途客运汽车场站设置在

于家堡交通枢纽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天津于家堡中心商务区位于海河北岸,北至新港路,东、西、南三面环水。城际于家堡站为地下二层,车站规模为3台6线。于家堡站交通枢纽工程以城际铁路车站为核心,配套建设规划的城市轨道线路B1、B2、Z1三线的预留车站工程及公交车辆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等市政工程。 于家堡站交通枢纽分为公交中心工程、枢纽控制中心工程、出租车停车场工程、社会车停车场工程、轨道交通换乘站工程五部分,总建筑面积190900m2,其中,新建公交中心工程,位于堡京路西侧,布臵在地面层(半下沉式),设臵公交首末站,规划6~10条公交线路,占地面积3200m2。新建枢纽控制中心,位于堡京路西侧,建筑面积8000m2。新建出租车停车场工程,位于B1线东侧,布臵在地下一层,蓄车位约100个,建筑面积17900m2。新建社会车停车场工程,位于城际站场西侧,布臵在地下二层,停车位约550个,建筑面积39700m2。新建轨道交通B1、B2、Z1线于家堡站,位于铁路站房东西两侧,建筑面积122100m2。 于家堡枢纽工程城际车站站台位于地下二层,基坑深度22.5m;B1、B2线车站与城际车站平行,B1线车站紧邻城际车站,与城际车

站基坑深度基本一致,B2线车站及B2线车站与城际车站之间的社会车停车场基坑深度略浅为17m;Z1线车站与以上三站垂直,基坑深度29.5m;其余配套的出租车、商业等工程位于地下一层,基坑深度11m。其示意图如下: 本工程分四个施工标段,其标段划分示意图如下: 本工程基础维护结构采用T型地下连续墙结构,深度为-61.5米。主体支护体系采用AM旋挖扩底灌注桩及MPE垂直插入钢管柱施工功法,其中HPE钢管柱垂直插入技术为国家专利技术。主体施工采用盖挖逆施,结构施工采用钢骨混凝土梁支撑结构,主梁高度为2.2米,宽度为1.8米。顶板混凝土厚度为800毫米。目前本工程主体施工负一层底板及顶板施工基本完成。 以下为本工程效果图: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竣工验收配合方案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竣工验收配合方案 3.4.1竣工验收配合方案 3.4.1.1竣工验收配合组织机构 按照层级及职责分工,项目公司设立工程竣工验收配合工作委员会、施工单位以及专业施工承包单位设立竣工验收配合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工办公室。 (1)工作委员会 主任:项目总经理 副主任:项目总工程师 成员:项目部负责人 (2)工作小组 组长:项目部负责人 副组长: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组员: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安全质量环保部、合同管理部、财务部负责人 (3)组织架构图 3.4.1.2竣工验收配合内容 (1)根据项目合同,组织、督促项目部投融资建设单位和各分包商,严格履行合同,按照项目合同约定的土建、设备安装、调试的里程碑工期目标完成施工任务,按照有关验收标准准备好各项文件,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2)按比选文件《工程规范与技术要求》的有关标准准备

好各种竣工资料,并按甲方确定的竣工验收日期报送,项目部派相关人员参加验收。 (3)项目公司在备全所有的竣工资料后,上报甲方、地铁公司和监理机构,申请工程验收。 3.4.1.3竣工验收配合的组织(包含人力\机械\材料配置) 竣工验收配合组织下设技术室、材料室、财务室、调度室及维护组,调配适量的质控、技术、机械、财务等相关人员以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物资材料等。随时对运营单位进行配合,配合范围包括技术、人力、机械和设备等方面全方位的配合。如果运营单位要求提供技术、机械等方面的支援。我公司将尽全部力量予以协助,协助运营单位进行工程抢险和抢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工办) 土建工程验交工作小组 装修 工程 验交 工作 小组 常规 设备 及安 装工 程验 交工 作小 组 系统 设备 及安 装工 程验 交工 作小 组 档案 资料 验交 工作 小组竣工验收配合工作小组 竣工验收配合工作委员会 图3.4-4组织架构图

最新妈阁交通枢纽建造工程装饰装修项目技术规格书

妈阁交通枢纽建造工程装饰装修项目技术 规格书

妈阁交通枢纽建造工程装饰装修项目 技 术 规 格 书 施工单位:

技术规格书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项目 第一节概况及施工项目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澳门海事博物馆及嘉路一世船坞的南面,妈阁圣地亚哥炮台北面,工程共有三层地库,一个大广场地面层,分别是广场层及花园平台层,地库三层设为仃车场,地库一层及二层交通换乘枢纽。 2、施工工期土建项目的施工日期拟为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日,机电系统的竣工日期拟为2018年8月16日。 3、施工主要为仃车场和墙身都涂上环氧树脂漆,候车区地面及地铺铺地砖,一半墙身镶上磁砖,另一半墙身和天花则上油黍,而一层高于地面部分主要用镀铝材料和石材建成,各项装修配套施工。 二、施工项目: 1、工程数量分单是按照预定的环境及施工情况以定,所有工作需按照图则,技术规范,有关澳门规章的要求。 2、搭建工棚、进场临时道路或通道、进场临时道路或通道。 3、水泥砂浆和非结构性的混凝土,B20细石钢筋混凝土平整层,平均厚度约30mm厚。 4、停车场地台、斜坡地台、行人道地台、房间地台,其完成面将涂刷环氧树脂地坪漆,平均厚度约30mm至80mm厚。

5、房间地台,用于铺贴地台砖,平均厚度约45mm至70mm 厚。 6、非结构钢筋混凝土室内墙C35/10,包括平直及曲弧金属模板连固定配件,符合BS4449规定的带肋钢筋,其抗拉强度不少于460Mpa,包括截断,屈曲,成形,弯钩,锚固,搭接,间隔器,在必要时进行密封件及焊接,运输及吊运,所有需符合承揽规则及编号0091/D/S/1031图则内所述技术规格及规章,以下的厚度: 150mm、180mm、200mm、250mm、375mm、500mm、650mm、700mm、750mm等,各种大小和厚度不一的实心带孔混凝土砌块,用1:4波特兰水泥沙浆砌筑,有需要时可使用1:4:4的水泥石灰沙浆。 7、装饰用天然花岗石板:窗台、门坎、台阶饰面、顶盖、底座,高密度及强度黏贴剂铺贴黏贴厚度平均约10mm。 8、铝合金氟碳漆喷涂落地玻璃窗、消防栓小型单扇门、单扇及双扇防火预制门。 9、较佳安装及固定铝质双语字牌 10、护栏、栏杆、扶手、栅栏、活板门、金属楼梯及台阶。 11、聚氨酯树脂基膜防水及隔热基层、保护层、乳胶/乳胶/防水沥青、薄膜,天面执行防水系统-保护地面层R/C楼板,其覆盖层由底至面层等、房间的地台及墙体覆上高度最高为600mm。 12、垃圾房、水泵房、等候室、贮物室装修。 13、粗批荡内墙粗批荡、外墙粗批荡、抹灰室内墙体抹灰、室外及围墙墙体抹灰、室内天花板抹灰。 14、室内装饰面无釉光滑墙身砖、玻璃马赛克。 15、乳胶漆涂刷于天花。 16、坡屋顶饰面金属薄板金属薄板、平滑镀锌板-热镀锌钢板。

关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规划和建设的思考

关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规划和建设的思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交通机动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的交通需求总量。这种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的不断增长与交通设施供应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它是产生诸如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环境恶化等交通问题的根源。任何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要以解决交通供需矛盾为前提,遵循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用地的制约。 虽然我国大城市的一些铁路车站、汽车客站以及公共交通车站等等这几年来经过改、扩建和城市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周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一些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仍然存在功能单一、与城市交通衔接差、旅客步行距离长、交通标识不明显等问题,所以,一些车站在功能上从过去相对单一的对外交通集散逐渐演变成城市网络交通的汇集点,与城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系统、长途汽车客站、社会与出租车等整合一体化发展成为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 另外,我国高铁发展迅速,各地区纷纷兴建高铁、城际快铁等,加之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给我国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客运站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车站地区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城市的重要增长极。于是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兴建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站,并企图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是城市可以在市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未来大都市功能布局,在城市的空间战略上形成“多核心”的发展格局,并通过合理配置地区功能,强化空间形态和景观的建设,使其在对外、对内交通设施、资源、功能服务等方

面起到城市核心的辐射作用。 高铁、快铁、地铁的开通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一剂良方,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城市能更好更快发展的充分条件,对城市综合可以枢纽站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建设也是决定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这里的规划与建设是多方面的,包括宏观方面的城市功能定位、空间结构的选择、产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种微观的规划。对综合客运枢纽站的规划建设具体要遵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交通顺畅 综合客运枢纽站区域是各种交通汇集的复杂地区,规划必须保证区域内的交通应与周边地区与城市的整体道路交通相衔接,保证交通的快速、顺畅、安全,各种交通流线之间可以便捷的换乘。 2、与城市相互协调 由于综合交通枢纽站所在区域是未来城市的重要区域,并为城市各主要公共功能区所环绕,因此枢纽站区域的总体结构应该充分考虑与周边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使地块的空间结构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整体协调。 3、多元功能配套 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站建成运营后会带动地区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成为区域中集聚活力的核心,所以应配置综合性的服务功能、商务、商业和居住功能,使地区发展成为都市副中心,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和经济活力。 4、规模适中 对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站的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预测客运站建成后的交通量,这就要综合评价城市建筑密度、城市容积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出行率等等多种因素。由于涉及到多种交通混合汇集,所以应对各种交通量进行预测,同时还应预测各种交通工具换乘所产生

(完整版)深圳北站

深圳北站 特征码标签特征码 深圳北站是深圳目前唯一的特等站,站址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占地240万平方米。深圳北站是深圳铁路两主三辅客运格局最为核心的车站,也是当前我国建设占地最大、建筑面积最大、接 驳功能最为齐全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我国铁路新型房站的标志性工程。 深圳北站是深圳铁路四主四辅客运格局(四主为深圳北站、深圳站、深圳机场东站(规划)、深圳坪山站,四辅为福田站、西丽站(规划)、深圳东站、平湖站。)最为核心的车站,也是深圳当前建设占地面积最大、接驳功能最为齐全的特大型综合铁路枢纽,成为我国铁路新型房站的标志性工程,是深圳市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客流 量最大的火车站。 深圳北站是已开通的广深港客运专线(京港客运专线南段)、厦深铁路(杭福深客运专线南段)和规划中的深茂高速铁路,在建的昌 吉赣铁路,规划中的赣深铁路的交汇点及客运枢纽站,和深莞城际铁路(规划中)经停车站,于2007年动工,2011年6月22日试运营。 深圳北站设11个站台(2个侧式站台和9个岛式站台,共20站

台面)20条股道,预计年发送旅客达到5200万人次。其中往广州方向每日发车133对,往香港方向发车60对,最小发车间隔仅为3分钟。 车站位置 2015年,该车站开行深圳北始发往京广高铁,广深港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南广铁路,贵广铁路,渝利铁路,郑西客运专线, 合福高铁沿线的客车。另外逢每周一,五,六,日还会开行至北京西 站和上海虹桥站方向去的高铁动卧。 2018年,将会开通由深圳北站开往香港西九龙站方向去的城际 列车,深圳北站将成为广深港客运专线、新衡阳方向高、中速铁路、 以及杭福深客运专线厦门方向的起讫站,至2020年每年旅客发送量将达到4450万人次。 深圳北站工程有两大亮点。一是与传统火车站相比,深圳北站将公交、地铁、出租、长途客运、小汽车等城市交通形式全部整合进来,旅客在站内就可以享受零换乘的便捷。 二是与国内的火车站都采取的从上层进站、下层出站的人流组织形式不同,为了配合枢纽以步行人流换乘集散交通层为中心的流线组

20160107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274999.html,/pages/ggcy/myzj/16214.shtml 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 2016-01-07 08:54 来源: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一、背景介绍 广州市目前已经建成开通9条(段)、266公里地铁线路,包括一~六号线、八号线、广佛线和APM 线路。按照国家对我市上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各线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我市目前在建地铁共11条(段)、298公里,其中广佛线燕岗至沥滘段、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九号线一期、八号线北延段、十三号线首期、十四号线一期、知识城线、二十一号线、四号线南延段等10条(段)已开工建设,计划明后两年陆续建成;十一号线(43.2公里)正积极筹备动工。在建线路全部建成后,我市地铁累计运营里程将达到564公里。 为满足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的需求,我市近期启动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和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的研究工作。为尽快落实线网规划优化和建设规划,履行相关报批程序并及时启动相关新线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规划委、广州地铁集团等单位,在优化后远期线网规划基础上,初步拟订了新一轮的新线建设计划,以作为编制建设规划的基础。 为做好该项工作,特开展公众咨询,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增强对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共同做好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工作。 二、市民意见反馈渠道 (一)电子邮件:xyljsgh@https://www.360docs.net/doc/6d1274999.html, (二)传真:市发改委:83123634;市国土规划委:83369251;地铁集团:83106611; (三)信函:市发改委:广州市府前路1号4号楼510室,510032;市国土规划委: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警安街1号保利康桥18楼,510230;广州地铁集团: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618号12楼,510335。 意见反馈需在传真首页、信封、电子邮件标题处注明“广州市新一轮建设规划方案咨询意见反馈”。 接受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6年1月22日24时。 三、远期线网规划情况 按照审批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分为远期线网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下主隧道及地面道路(一期)工程四标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河南浩创工程有限公司 郑东综交隧道及道路四标临电施工方案常辉河南浩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通过现场临电安装、从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实体配电着手,在明挖隧道工程施工中起到了指导电工班实际操作的作用。 关键词:临时;电缆;配电;容量。 一、编制依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工程概况 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下主隧道及地面道路(一期)工程位于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区核心区东广场。 主隧道为单向组织的环路系统,中间2车道为通行车道,两侧2个车道为进出地下车库的交织车道。采用单孔箱涵形式,结构净宽15.5m,全长约2915m。 本标段为第四标段,包括主隧道ZX0+000-ZX0+041.303段和ZX2+209-ZX2+914.844段,连接隧道ALA0+140-LC0+293段和连接隧道BLB0+045- LB0+197.894段,动力北路部分路段道路工程以及相关的雨污水管道、通信管道工程、绿化灌溉工程。 工程主要用电设备为降水潜水泵、塔吊、混凝土作业、钢筋加工场、护坡支护以及现场生活、办公照明用电。 本工程施工用电总电源在施工现场内,供电容量暂定2个500KV A,分为1#变压器与2#变压器两个作业区,目前用电回路已确定。用电负荷见用电机械设备表。 三、配电线路及电气装置 3.1配电线路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书

1项目概述 1.1 建设目标 1.2 建设内容 1.3 建设周期 1.4 投资概算 2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分析 2.1.1深圳交委对行业监管需求 2.1.2北站枢纽运营管理需求 2.1.2.1 北站枢纽高效运营需求 2.1.2.2 北站枢纽应急疏导需求 2.1.3北站枢纽使用者需求 2.1. 3.1 信息服务级别 2.1. 3.2 信息服务类型 2.2 数据量需求分析 2.3 性能需求分析 3总体建设方案

3.1 总体建设原则 3.2 建设目标 3.3 建设任务 3.4 项目边界 3.5 系统总体框架 4场站智能管理子系统 4.1 系统概述 4.1.1非运营车辆入场许可系统 4.1.2出租车入场诱导系统 4.1.3关键点位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4.1.4停车场诱导及信息发布系统 4.1.5停车场寻车系统 4.2 系统接口 4.3 配置要求 4.4 工程量清单 5车辆智能管理子系统 5.1 系统概述

5.1.1出租车运力需求预警分析系统 5.1.2蓝牌车取证系统 5.1.3假、套出租稽核系统 5.1.4车辆出场诱导系统 5.2 系统接口 5.3 配置要求 5.4 工程量清单 6客流智能管理子系统(文讯) 6.1 系统概述 深圳北站作为新一代典型的城市交通综合枢纽,其承载了多种的城市交通运输工具的接驳和换乘,具有巨大的客流量流通特点。特别是随着高铁运行的开通,城市间的人员来往趋于频繁,在重要的节假日,站内聚集大量的客流,如何有效、安全、便捷的进行客流的疏散和接驳成为目前综合交通枢纽面临的统一问题。 深圳北站聚集了高铁、地铁、公交、的士、长途等众多的运输资源,需要建立面向各类客流特点的疏导机制,建立完善的客流流动检测机制,更好地发现枢纽内的客流动向特点和规律,形成有效的引导。 客流管理子系统是基于视频设备的通道型客流监测系统,通过在站内的各主要客流流通通道安装监测设备,对来往的人流进行统计。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 一、城市性质 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 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 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保护历史传统文脉。重点保护与修复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特色的空间载体。凸显现代特色风貌。以珠江文化生态带、传统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为重点,打造传统与现代呼应的城市名片。统筹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多元、包容、创新精神的文化创意之都。 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公交优先,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优化公共中心体系。全面提升“花城”、“绿城”、“水城”魅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 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镇村规划编制,实现城乡规划全域覆盖。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健全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从粗放到集约,强化组团发展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各组团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促进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协调互动,完善城市功能组团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职住相对平衡,强化紧凑集约发展,构建舒展的紧凑型多中心网络型空间结构。 重点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分流外来人口,提升人口素质。优化用地开发强度,引导居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的相对平衡,保障城市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 继续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十字方针,促进城市空间发展从拓展增长走向优化提升,形成“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 一、一个都会区 是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地。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医疗健康、商务与科技信息和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优化布局区域及城市高端功能;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提升都会区用地效益和环境品质。 二、两个新城区

综合铁路交通枢纽论文

摘要 综合铁路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是近几年来我国在城市规划及领域广泛开展的一项工作,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虽然有一些实践基础,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结合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需求,从城市空间一体化层面,阐述了枢纽的建设内容,整理出枢纽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流程,并归纳总结了枢纽建设的一般程序,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际高速铁路规划建设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以高铁客站为代表的综合交通枢纽。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将铁路客运站与长途汽车站、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站、公交始末站、出租停靠站)、社会车辆、自行车停车场等高效衔接、融为一体,形成大型的综合枢纽。它承载了与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成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的综合性枢纽。目前,国内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且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交通枢纽有北京南站枢纽、上海虹桥枢纽、广州南站枢纽、天津西站枢纽等。这些枢纽在前期的规划研究、过程中的指引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都总结了一些经验。那么如何能够高效地推进枢纽规划的实施,稳步地开展枢纽设计流程,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思路,便成为目前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需要探讨

1、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论文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再加上城市的集聚效应,大量的人口涌入到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和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出行次数迅速增多。使人们对交通运输设施设备的需求相应增加对运输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伴随 着人们对交通运输设施设备以及运输能力需求的增长通事业飞速发展,尤其是铁路和城市交通。铁路方面,近年来我国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铁路里程不断攀升,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运输能力不断增,基本缓解了以往运能不足 的问题。城市交通方面,目前我国己经基本形成了“大型公共交通为主,其它交通方式为辅”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各大中城市都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和城市地面公交系统。在城市交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交 通拥堵,噪音、空气污染等。问题的产生虽然和交通需求总量的不断增长与 交通设施供应滞后之间的矛盾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再既定的交通供给水平下,一体化运输水平较低,已有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没能实现有效的衔接。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输过程的一体化,要求多种运输方式间分工协作、互相配合,要求形成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 促使了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现,传统铁路客运站开始向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转变。随着城市的发展,过去在城市边缘的铁路客运站逐步被包含在 了城市内部,有的甚至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区,如深圳罗湖客运站、北京客运站、武昌客运站等,铁路客运站的功能也逐渐发生变化,已经不仅仅是承担衔接 内外交通的任务,更是融入到城市内部交通系统里,要承担起衔接城市内部 各种交通方式、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换乘的重担,铁路客运站渐渐发展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