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9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9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9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绪论: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火热的话题。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技术创新的主题,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支生力军川。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还可能远远超出一般人的预料。对于企业而言,能否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想在夹缝中继续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要逐步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探索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在稳定经济增长、减少失业、带动技术进步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机制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概括的介绍,界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总结归纳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分析研究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构成,提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应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运作机制和扩散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机制对策

第一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1.1技术创新的定义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e1之后,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开始研究技术创新问题,并形成了技术创新研究的热潮。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技术创新的概念仍然没有统一的界定。综合各家的观点,笔者认为,国务院在1999年8月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作出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对技术创新的界定是比较准确的,决定中说:“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一个强调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 以技术及其相关活动为手段,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概念。

1.2技术创新—企业腾飞的羽翼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的源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驱动力。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创新才是企业和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把创新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而言更具有重要意义。张皓若同志在19%年6月指出,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不仅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且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有效转化。

1.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1.3.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广泛性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广泛的大众参与性。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涉及的领域广泛,与市场的联系又极为紧密,所以,在创新工艺、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品上都表现出广泛性,在许多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多样性体现在其更多地接近市场和直接面向消费者。从方式上说,包括工艺创新、研究与开发、产品(服务)创新和技术转移等;从创新成果看,既有大量的工艺创新,也有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渐进产品(服务)。当大型企业在传统的产业创新中占有一定优势的同时,新兴产业则要求更加活跃的技术创新,这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1.3.2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充分的活力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一方面,中小企业创造了相当数量的技术创新成果。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比大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其从每单位销售额所能获得的专利成果约为大企业的两倍,似乎更属于“研究密集”型企业之列。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能够研发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因为小企业比大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性。

1.3.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与外界的合作

技术转移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技术转移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资料表明,小企业比大企业更适合进行技术转移活动。中小企业的技术成果的应用和商业化方面需要与外界机构的密切合作与联合,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指导。

第二章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2.1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况

我国中小企业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国有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相互之间有一些交叉。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需求的拉动和竞争的推动下,中小企业迅猛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技术创新活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上升。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改善经济结构和城乡关系、扩大就业和保持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特别是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从总体上来说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综合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在下列几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2.2.1创新体制和制度主体定位模糊

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正在转型中的国有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已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组和改造,但国有企业固有的体制缺陷依然存在,经济实力较弱,技术创新积极性一般不太高。二是大量政府办的科研院所和学校的院办、所办、校办企业。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产权边界模糊,组织结构松散,缺乏合理的动力机制,很难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它们理应发挥的带头作用。三是大量存在的私有或多种经济成分的中小企业。这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一般较低,但它们具有很大的制度优势。四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们的立足点和生存的基础就是依赖其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它们一般对于新技术开发具有较高的热情,而且正在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对于前两类企业,体制制约非常明显,有些地方政府还在直接参与企业创新决策,尚未走出通过行政命令推动技术创新的怪圈。从召开创新动员大会,规定多少创新项目,争取创新技改资金,到分配使用资金,政府大包大揽的结果是企业的创新意识得不到牢固树立,企业无法确立其创新主体的地位,因而造成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企业的技术进步活动和产品升级换代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的要求。体制和制度制约的另一个方面的表现就是我国科研组织和管理一直以科研院所为核心,它极大地阻碍了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的有效结合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限制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2.2.2技术创新法律体系不完善,政策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首先,我国还没有一部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法,更没有专门的技术创新法。这与现代经济生活中技术创新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同时,与技术创新有关的一些巫待法律调整的领域还无法可依,例如风险投资、基础研究、科技投入等方面;同时,许多科技立法还只是行政法规、规章乃至政策文件,权威性不高,约束力不强。即使已有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力。各级地方政府对所属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割据,弱化了竞争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使相对资源不足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环节上享受技术创新成果的优势得不到真正体现。现行某些政策也不利企业进行技术投入。

2.2.3激励机制欠缺

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其成功与否要以产品的市场实现程度为衡量标准的,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惯性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都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创新主体地位不容易确立。单从外部机制看,政企不分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地方政府没能很好地从计划体制下的直接介入式管理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服务,企业没有充分的决策权,创新的自主性大受影响。从企业内部看,制度再造缓慢,产权界定模糊,法人治理存在严重缺陷,经营者重速度、轻效益,不愿着力向内挖潜、改造和创新,党的十五大关于允许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的提出,为落实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指明了道路:但在企业的具体落实上存在很多困难,技术参与分配的创新机制无法形成。技术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对此,应充分认识到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同时,必须处理好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的关系,在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福利的同时,以足够的激励强度保证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另外,市场的整体规范化程度不高,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名牌企业与仿冒企业利益差别不大,进一步弱化了创新的制度约束和市场压力,造成企业难以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增强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第三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实质是建立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内在机理与工作方式以便实现子系统的高度衔接。针对于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此总结了一些技术创新的机制。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从各方面对企业进行强有力的激励;其次,技术创新目标设定与项目选择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决策机制的建立健全决定着技术创新项目的成败与收益,是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的保障。有了这些基础后,技术创新便可以投入运行,运行过程还需要靠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来推动技术创新决策得到切实实施。通过激励机制、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扩散机制相辅相成,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创新机制体系。

3.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我们都知道,任何机制的运行都需要动力源,激励机制可以为技术创新源源不断的提供动力源泉。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要把市场实现程度作为人才激励的重要依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构建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刺激作用,包括逆向激励和正向激励两个方面。逆向激励,指的是中小企业或员工在外部生存与发展竞争环境驱使下从事技术创新。正向激励,指的是企业或员工为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和认同,而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针对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国内外好多专家学者都曾做过研究,也曾提出过各种模型,如技术推力模型、市场拉力模型等。笔者认为,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应该包括产权动力机制、市场和政府动力机制和企业内部动力机制三个部分。

3.1.1产权动力机制

在当今科技成果产业化、智力成果权利化和知识产权国际化的时代,中小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当前,盗版假冒

伪劣现象比较严重,保护知识产权的外部环境欠佳,多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又不足,有的甚至缺乏维权的意识。所以更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技术创新的权益,防止公司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在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中小企业他们为了规避政治风险,大多都是集体经济,集中做事,并没有清楚地界定投资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因此投资者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企业家经营决策的自主性也就被遗留下来的产权不清问题严重制约了。为了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发明的积极性,唯一的方法是从法律上确立私有产权的地位。对未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而言,更应加快建立产权制度,创新产权激励的条件。这种做法可以使资产所有者与资产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关系,资产所有者因此成为资产能否增值的最直接的当事人,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又会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

3.1.2市场和政府动力机制

飞速发展现代科技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品生命周期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伴随着的是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深化又推动着科技的发展。然而市场动力机制在技术创新方面虽然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但市场并不能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在创新中发挥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的财政、金融、信贷支持,给予这些中小企业必要的财政帮助。另一方面,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支撑、信息咨询、投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

3.1.3企业内部动力机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动力是企业盈利及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力。因此建立内部动力机制应着重考虑如何才能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获得归属感和满足感。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员工营造良好氛围和发展通道,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企业就有了发展的不竭动力。当然,要想真正意义上对他们进行多层次的鼓励其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拥有高素质,发散性的思维的他们,不仅仅需要在物质利益上得到与他们的劳动相等价的满足感,而且他们对事业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工作环境、发展机会、培训晋升也特别看重。现实中,一些企业仍然实行所谓的家族帮,并未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凝聚力。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主人翁的创新意识慢慢也会被磨灭。

3.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

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运行载体,是制度安排的重要体现。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根据技术创新战略对技术创新进行科学决策与实施的过程。当中小企业激情昂扬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时,还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作为保障。决策机制的实质,就是要在高度自主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内部技术创新决策制度上,使技术创新成果既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同时技术创新的成果又具有市场潜力和竞争性。针对于决策机制的建立,现在的首先要做的就是使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项目决策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决策过程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各个实施环节以此来调动全体员工对技术创新的参与和监督积极性。身为企业家,他们作为企业创新的核心人物,应积极探索并大力发展创新源和潜在的盈利机会,提出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目标,制定中长期和短期的技术创新规划。对于技术难度比较大的项目可聘请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专家以及技术市场中介组织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论证。对于难度适中或偏小的项目则直接由技术委员会集中决策。最后,技术创新中心根据决策结果全面领导和组织技术创新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奖惩制度来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当决策程序形成后,应依据技术创新投入运行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意见进行动态的调整。有些时候,一部分中小科技企业在改革开改初快速决策,以便紧跟市场。由于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他们也需要建立科学、民主、谨慎的决策机制。

3.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运作机制

所谓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运作机制,就是建立和协调组织内部和外部各单位、各部门

之间关系,以此来激励各个单位、部门进行技术创新的组织体系与制度安排。通常来说,战略、决策机制导航着技术创新,那么组织机制对技术创新起着基础和支撑的作用。也就是说,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成本、促进知识创新流在组织内和组织之间的有效流动与扩散、快速有效地满足市场客户对技术的需求等这些都依赖于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建立通畅、良好的技术创新运作机制,关键在于处理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特别要注意发挥核心创新组织的骨干作用,这样才能最终完美的实现预定的目标。

一旦有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决策机制,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就可以进入投入产出过程。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是各项技术创新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循环方式与运作流程。它的本质其实是对技术创新进行集中管理,将上层建筑和下层的基础工作都联合起来,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的有序、稳定、规范的运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运行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一个以企业经营总战略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战略,接下来就要研究市场前景,挖掘创新源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创新项目,最后通过决策机制进行选择。当技术创新进入投产阶段时,我们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要进行资源投入,并确保资源充足与到位。接下来就要开始技术创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我们都知道研发成果直接关系着下游环节以及创新的最终效益,所以我们还应组建一只专门的研发项目团队,将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可以是企业外部如大学也可以是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与其它职能部门人员组织到一起,共同开发,使技术成果在开发时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潜力。最后需要做的工序就是获得产出,并投放市场,实现效益。通过这样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过程,企业的技术创新运行过程就可以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实现了。

3.4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

创新成果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扩散效果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当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有效扩散的时候,新的产业也就形成了、经济结构也就递升了、经济水平也就提高了。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主要由采用者、供给者、中介渠道、创新成果的特性、扩散方式及周围的环境等因素组成。通俗的来讲,技术创新扩散就是技术创新成果从输出到输入再到输出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的输出首先是由技术创新者提供的,创新成果的输出是由采用者实现的,这样在供给者和采用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传播和转移的中介渠道。因为通常情况下技术创新成果在扩散途中会受到政策、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各有关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下就形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会随着这些要素的关系及其作用程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其实更多的在于创新的扩散。大量中小企业存在的市场类似于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各种信息传播是都是快速而又自由的,顾客非常了解产品价格及品质。因此一旦技术创新使企业的成本下降或产品品质提高,我相信一定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所有的市场,迫使整个产业内的旧技术立即被淘汰,这样新技术也就在最大范围内扩散完毕。也就是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扩散。

结束语

中小企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经济到了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环境和国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同时也决定了国内各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只有创新,中小企业才能在"新常态"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机制。在分析了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扩散机制。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到国内外多种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机制的研巧也是一个持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在下一步研究中,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超势和新特点,针对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创新、中小企业人才机制创新化及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不断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创新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致谢

光阴茬再,犹如白驹过隙,论文写作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了。该论文的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王

新梅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论文顺利的进行。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论文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王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

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还要感谢和我同班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写

作中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并指出我论文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白玫主编.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辜胜祖主编.高技术产业经济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永谦等.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政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5.魏江,许庆瑞.技术创新的概念、内容和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4,6

[1] 王国进.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J].重庆工商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6):9-12.

[2]张家骕.论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J].南方经济,2001(9):29-31.

[3]赵耀莺.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J].经济师,2002(1):188-189.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作者:————————————————————————————————日期: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我国共有中小企业约2930万个.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近50%。出口总额的60%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创新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政策环境不优越等,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特点 由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一些独具的特点。 (1)中小企业具有人员少、机制活、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等特点。大量的实践表明,众多的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最初都是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由于中小企业有着人员少、机制活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市场化经营中,思想束缚少于大企业,其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在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成为行业巨人的成功范例已屡见不鲜。如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占到国内汉字印刷排版系统市场的80%以上。此外,在中国53个科技-T业园区中。众多的民营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活跃在“孵化器”中,提供着高新科技产品和实用新型产品。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 机制研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 于树江 1 戴大双2武春友2王云峰1 (1.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30 2.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3)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分析了产业演进过程中创 新所起作用。微观机制中,企业的创新行为,使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对比发 生变化,促进产业集中度的调整,同时不断构筑、调整所在产业的壁垒。 产业在创新过程中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导入、积累,产业技术结构也始终处 于变动、调整之中。这样,在创新过程中,产业演进通过产业市场结构、 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表现出来。同时,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技术结构又 决定着创新的模式与特点。 关键词创新产业演进市场结构创新模式技术结构 1 引言 本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他特别强调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熊被特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三种理论,即技术推动说、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以及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毫无疑问,熊彼特的工作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和起点。[1]现代经济增长已从自然资源时代、资本时代发展到了创新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产业的成长过程中,创新活动影响着产业的市场结构与技术结构的演进,而创新的模式与特点在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析研究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对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创新推动产业市场结构的演进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企业的发展、行业的演化都伴随着市场结构的演进。根据克拉克森的定义,市场结构是指:“市场或产业结构涉及影响竞争过程性质的那些市场属性,因此,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规模的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2] 市场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每个产业从整体上表现出区分于其他产业的竞争属性,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等就是指市场结构的整体性而言的。动态性是指产业是不断演化的,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演变,推动了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未来的市场竞争地位,所以可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导致市场结构变化的核心要素。[3] 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度量。产品差异主要是由企业造成的,所以一般主要探讨市场集中度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 创新与产业进入壁垒 于树江,1973年生,讲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管理。E-mail:。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与发达国家比存在很大差距。差距形成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技术创新资金匮乏,创新实力普遍不强。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年销售收人的5%以上,一般企业应在2 %以上,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每年研究与开发费用一般只有1%的低水平投入。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其进行技术创新的一大问题。一方面,在国家抓大放小政策影响下,很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以及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方面得不到政府的有力资助与支持;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本应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也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更不用说资助其进行技术创新。这就造成中小企业既得不到商业银行的支持,也不到政府的支持的两难境地,从而其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实力严重不足。另外,中小企业到主板市场融资不仅成本高而且进入难度较大,大量的中小企业达不到上市的要求,这也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2.创新人才较为缺乏,尤其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也是导致中小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原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技术创新,它包括创新项目的预见、决策、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等众多环节,而作为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在战略思维能力、理性决策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冒险精神等方面都还不能很好满足技术创新对经营者能力的要求。也正是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经济管理知识的专门、系统学习,加之中小企业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及社会认识偏差等原因,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吸引或留住创新所需要的人才,人才流失和紧缺现象严重。 3.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和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缺乏、技术创新体制环境的不完善也给其带来较大的技术创新障碍。缺少专门的中小企业基本法,缺少各种中小企业的特别法,特别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规,使得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性程度不高,不能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充分激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由于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创新成果被盗所遭受的损失也比大企业要大得多。另外,在司法上,我国中小企业的保护也存在不足,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国有中小企业与非国有中小企业相比,实际上都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这种司法保障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资料

引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 本文引用自管理之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 明确企业的技术创新定位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定位之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就很清楚了。我们先来看一下企业的总体战略,考虑到定位学派、环境学派的贡献,我们应该看到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竞争结构对企业行为和效益的影响。对于追求最大盈利的企业来说,常常要面临两次选择:(1)选择企业应从事的行业;(2)在行业中选择企业的定位:是以低成本为主导还是以高差异为主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也是如此,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技术水平在竞争对手中的地位、优势和劣势。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希望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达到这个地位可能要经过的道路。然后我们在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时就会有的放矢,并且可以更集约地使用资源,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否则,企业的技术创新就可能漫无目的,其创新效率和效益也不会很高。如果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目的是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和不断创造新优势,那么技术创新的定位比要达到具体的指标更加重要。因为一旦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被确定,其技术创新战略和企业的战略就有了较清晰的轮廓。技术创新首先要明确的是,创新的目的主要是降低产品的成本还是提高产品的差异性,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当然这两种主要目的会有一定的整合,提高产品的差异未必一定要增加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的差异性。迈克·波特认为企业可以在广泛和狭窄两个不同的范围上,同时或者分别采用两种最佳的定位:差异领先和成本领先,因而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自己的技术创新定位和达到该定位应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应该首先明确定位而不是确定具体的目标,这是由技术创新的性质决定的。技术创新的创造性、不确定性,易受市场、环境、技术发展影响等性质决定技术创新以具体的目标为指导是不合适的。比如,把创新定位使产品达到某种具体的性能就

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

(一)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 技术创新动力的产生是各个环节上下反馈、相互协同的过程。所谓技术创新动力,是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某种力量或各种力量的集合。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内因和外因的耦和系统。其中内部力量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外部力量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条件,外部力量通过内部力量起作用。目前大量的研究者主要从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和评价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的现状和局限,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1)已有的成果大多侧重于对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的研究,虽然已经意识到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因此而建立起来的各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基本上是内外动力因素“拼凑”出来的;较少真正从系统学的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并分析其运行机理。(2)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技术创新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属于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缺乏相应的非线性协同作用的描述,对这些动力因素之间的协同机制与综合作用尚未有深入地探讨。 针对以上两点局限性,目前研究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的研究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内部动力因素、外部动力因素、合力因素。董洁、朱茜指出内部动力主要来自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类型及规模、创新型企业文化;外部动力主要由科技推

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构成[1]。陈勇星、屠文娟等依据系统论、并运用理论力学的空间汇交力系合成法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研究进行分析,指出内部动力因素包括长远发展需要及其持久力、经济利益目标及其驱动力、企业价值与文化及其感染力、主观创新价值及其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保障力和创新激励机制及其催化力等六个方面;外部动力因素包括市场需要及其拉动力、市场竞争及其压力、市场资源及其约束力、科学技术及其推动力、政府措施及其引导力和创新合作者及其支持力等六个方面[2]。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自然与科技等七个方面的环境因素。国家科技环境总结和概括为十个具体因素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模型由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环境系统层包括宏观环境和国家科技环境,动力系统层包括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以及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系统层。从综合的角度,及合力的作用层面对这些因素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做了分析。 贺灵、邱建华等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并选取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外部影响要素中的外部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市场竞争的强度、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要素重要性相对较大。[3]企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在外部动力的推动下而开展,其创新行为必须迎合外部市场需求及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又要主动采取措施对外部动力要素施加影响,如企业要通过创新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改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卢荻、王天骄则通过构建模型及运用实证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效的激励机制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因此完善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激励不足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职工能力的发挥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而从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来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明显不足。 1.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企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适应技术创新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也还没有形成。其主要表现:一是没有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缺乏不断创新、承担风险,把企业办强、办大的内驱力;二是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许多企业不了解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企业内部激励措施不力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 2.财税政策不能有效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对企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有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国家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拨款也在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我国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缺陷:首先,财政政策没有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设计相应的激励政策;其次,财政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商品化的支持不足;第三,财政政策的一些方面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对企业通过投入创新增加的利润所得,企业在开发高技术产品中承担的风险,财税政策都没有给予重视和规定,这极大地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 3.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而知识

浅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1

浅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内容摘要]要使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必须建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本文在对中小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其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两条途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可通过建立市场机制“逼”企业创新,和提供提供一些资金层面等的政策支持促其创新,从企业本身来看,引进和培养和技术创新人才、选用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形成相应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必须是研发投入的主体,决定选题立项时的取舍。其次,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把握技术创新方向,组织和推动创新活动。第三,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选择成果运用时机,提供产业化保障。最后,是技术创新风险承担的主体,同时也是利益的最大享用者。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何?能否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很多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远远没有得到体现。这可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执行能力以及技术成果的产出和应用的情况中表现出来。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是指中小型企业拥有的能够投入到创新过程中各类生产要素 的能力,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和技术设备的投入。我国中小型企

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明显偏低;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匮乏。而且从技术创新装备投入来看,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站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站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占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占11%。因此,从技术创新的投入来看,中小型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主体。中小企业作为真正技术创新主体的差距。 我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主体,在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中却显后劲不足,原因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是缺乏相应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本文主要就如何建立相应的动力机制阐述看法。二、原因分析 到目前为止,有些中小企业还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技术创新还未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发挥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关键原因在于市场尚不健全、政策环境尚不完善,技术创新还没有完全成为企业上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创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可以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从全球实践来看,到目前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大都来自企业本身。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企业的研发机构和研究人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策划

第七讲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策划第一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策划和选择 一,什么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所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简言之就是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谋划。技术创新战略 3 类,划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 1,自主创新战略是指以自主创新为基本目标的创新战略,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基本上都是率先创新。

2,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 3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 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可演变为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统一认定的标准,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创新与知识和能力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和能力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技术创新的主体工作及主要过程都是通过企

业自身知识与能力支持实现的;自主创新过程本身也为企业提供了独特的知识与能力积累的良好环境。 (4)高投入和高风险性。企业为保证始终有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创新产品,必须能够持续进行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将创新贯穿于企业整个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较高的资金和强大的人力投入。同时,由于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就是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创新链上的资源分布聚积于中部。 (4)被动性。这主要是指竞争的被动性,包括技术积累、营销渠道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被动,这是由模仿创新者只做先进技术的跟进者来决定的。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1技术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理论概述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论述始于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 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有很多,最早出现的是技术推动模式,也是由熊彼特提出。他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 产生的,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驱使技术创新 活动得以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动因。1966年施穆克勒提出了需求拉动 模式,这一理论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源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信息是 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莫厄里和罗 森堡在提出了“技术推动――市场拉”双重作用模式。此后,许多学 者研究发现,政府行为,企业家创新偏好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张刚等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 而傅家骥教授将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分为包括国家的宏观激励、企 业内部的激励的两个层次和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与结构、政府 政策和企业制度的'四大因素。 2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2.1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影响因素 (2)企业制度存在缺陷。相当一部分企业中还是国有股占主导,政企关系仍然不清,致使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界定不明确,不能

为实施创新的企业提供有效激励,更无法保障创新的生产效率,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企业产品创新机制研究

企业产品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 企业产品创新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领域,现有研究文献已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但对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面临的难度认识不足,提出的措施不力。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薪酬激励是第一位的,或者是基础性的,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根本途径是实行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制度,如此,企业内部才能形成支持性的创新文化。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研究文献颇丰。但到目前为止,对如何着手进行技术创新,学术界未能形成一致看法。 关键词企业创新/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

THE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PRODUCTS ABSTRACT Enterprise product innovation is a widely studied area,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put forward the basic frame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but it fa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chanism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insufficiency, proposed measures ineffective.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alary incentive is the first, or is the basis of the fundamental way, perfect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to carry out the management of competition system, so, enterprise can form the support of innovation cultur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so highly valued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has. But so far,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 how to proceed, academia has not formed consensus. KEYWORDS Enterprise innovation,creativity mechanism,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全球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日趋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在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面前,技术创新己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而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能否健康、稳定成长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中小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拥有充沛的活力,与正处于改制阶段的国有大型企业相比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创新更有动力。截至2004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既。我国GDP的5.既、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叽、税收的46.器以及出口总额的62 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繁荣昌盛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体制改革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量的研究开发活动集中在大学、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而这些科研机构不具备将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权力与能力,导致了大量的创新成果无法在实现其最终价值。反观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规模、技术的限制,自主创新的能力较低,以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为技术创新主要模式,对技术转移的依赖性很高。

中小企业对各类科技成果的大量需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大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而中小企业在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也从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组织企业的研发工作,促进了科研体制的改革。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技术创新的实践与研究在世界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国际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城市、产业、企业创新体系的构筑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而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细胞和系统,只有依托基础科学,瞄准技术轨道,提升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和自主创新,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

新人才大量涌现。 企业界对国家明确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对国家以后将重视发挥企业在科技攻关中的作用及有关规划,对国家出台的鼓励企业创新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和产业升级结合的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装备产业发展等政策都非常支持,寄予厚望。需要切实解决的根本问题一是如何按产业化原则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国家创新战略中的地位;二是如何提升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资源的效率。其中涉及政策体系、政策重点及政策执行机制等方面。 一、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创新主体的认识不足、地位不明确。首先是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是灵魂”,创新是国家强盛之本,是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振兴之本。特别是一些企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还没有到位,缺乏在的动力,因而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技术投入少,没有成为创新主体。除了大型龙头企业外多数大中型企业一是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基金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城镇污水污泥堆肥好氧发酵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 集成配套技术 企业名称:甘肃金桥污泥资源化科技有限公司报告人:企业法定代表杨浦 、企业概况 甘肃金桥污泥资源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 是甘肃省及西北地区唯一从事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的专业化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承担了甘 肃省循环经济水专项技术攻关项目课题: “污泥无害化资源 化研究与应用。” 公司现有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 团队学业专长涉及给排水、机械设计、固废生物处理等,公司主要成员曾在新疆地区长期从事工农业废渣循环利用和有机肥料生产;对有机物料的堆肥发酵、生物降解积累有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承担基金项目一一“污泥好氧发酵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集成配套技术”的研发,很快便能进入角色。 项目技术研发主要取得以下进展: 1、遵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

术政策》[2009]23号、环境保护技术文件《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有关污泥堆肥处理处置有关规定、标准,完成基金项目技术的研发和集成配套,并且达到工程应用水平。 2、建成甘肃省首例城镇污水污泥治理项目——张掖市 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处理处置示范工程。 3、通过产、学、研攻关协同创新合作完成: “高效功能菌群生物反应器、好氧发酵污泥处置技术”的整合、集成。 、项目概况: (一)基金项目执行期,我公司完成以下主要技术内容: 1、项目申请时提出的项目技术路线创新点,关键技术 及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都已完成,具体情况将在以下相关章节中详细介绍。 2、专利技术“污水污泥堆肥物料多功能处理机”通过 委托加工,实现产品化,作为关键设备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程。 3、项目技术:《城镇污水污泥生物堆肥处理处置及污染 防治集成配套技术》的组成:好氧发酵工艺中的物料调质、含水率、C/N 比、通风量、堆温等的参数控制;污染防治措施:除臭、重金属钝化,以及堆肥土地利用技术等,都已达到工程应用的程度。示范项目填补了我省城镇污水污泥处理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齐振彪 林 景 【摘 要】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五大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它们分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机制、组织运行机 制、激励机制、协调合作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 【作者简介】齐振彪(1957~),男,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继续教育部主任,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林景(1986~),女,华中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学生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指企业的技术成果商业化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交互作用的运行规律。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目的在于使技术创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包含的创新组织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方式,以及创新组织与外部环境 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根据许庆瑞等专家的研究,技术创新机制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包括三部分,即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它们构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三大基本要素。第二层次,包括决策机制、竞争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发展机制和信息互动机制等。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把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的总体模式描述为:是在企业创新战略导引下,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三个子系统交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总体模式图示 上图总体模式表示,中小企业经营目标是制定创新机制的出发点,中小企业根据经营目标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而作出技术创新决策。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包括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对技术创新战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约束机制,包括逆向控制与约束,保证技术创新战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运行机制则保证技术创新战略得以顺利实施。激励机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也是运行机制的前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运行机制的条件和保障,只有三者的相互促进、统一协调,才能保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根据创新机制的内涵,结合其内容进一步展开研究,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框架包括战略决策机制、组织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协调合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相 互关联的机制构成。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机制 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运行载体,是制度安排的重要体现。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根据技术创新战略对技术创新进行科学决策与实施的过程。技术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研发能力与资源的制约性等,使技术创新决策具有风险性。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减少和避免决策风险,就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决策机制。 政府的政策为中小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供了产业政策的指导和规划作用。可以说,中小企业要搞好技术创新工作,首先要对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即在战略思想上,紧密围绕国家提倡和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实现从生产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资本为第一资源向知识为第一资源转变,从追求技术产品数量和质量向追求产品的技术含量转变,从市场价格竞争向技术创新竞争转变,从“人本主义”向“智本主义”转变,从以管理人、财、物为主向管理知识、技术转变,树立正确的技术创新观念,实施科学的创新战略。 科学决策就是要统筹考虑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把事前的信息收集与预测、事中的研究与选择、以及实施的验证与反馈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兼顾,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沿着良性运行的轨道开展。 然而不少中小企业受“经济人”的利益驱使,以单一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决策依据,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抛弃了,使环境成本外部化,给社会和生态带来消极破坏作用。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还有赖于政府这只“有形手”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激励。比如,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遇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提出开发绿色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但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投入与市场风险都是不确定性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使企业成本增加而降低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政府需要从制度上、政策上加以引导,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融入产业发展的政策之中,鼓励中小企业做出 ? 59?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Management Vision ?Intemet fortune ?网络财富 管理视野加的自信乐观。 第四,增加社会福利,完善老年人口的医疗援助制度,改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水平,应该举全社会之力。一方面国家政府要妥善处理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事宜,保证国民晚年的看病就医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和团体也要发光发热,补充建设社会公益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最后,老年人自己也要 增加独立性,社区可以发挥老年人社会参与作用,广泛建立互助关爱组织,互相看望,互相帮助,真正实现人群的健康老龄化。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晚年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模式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缩影。对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测量评定是为了更好的发现期间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养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确保老龄社会的顺 利过渡,为和谐社会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辑辉,张钟汝.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2]谢坚钢.老年人在医疗改革中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10. 作者简介:顾玮玮(1985—),女,江苏南京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学,文化社会学。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田 珊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和保证企业持续创新的积极性。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目的就在于 为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利的企业内部制度条件与外部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以促进我国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产权;预期;障碍;构建 一、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按照诸生产要素及外部环境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探讨并形成了一些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几种: (1)技术推进模式。这一理论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产生垢,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动因。通过技术创新,让科技成果走向生产,并因创新的成功,而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全新产品,创造出全新的市场需求。 (2)市场拉引模式。这一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源自市场需求,具体讲就是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它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适销产品,这样市场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3)技术推——市场拉综合作用模式。这一模式是在综合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强调二者的配合与协调,认为企业既要寻找技术上的可能性,即技术支持,又要确定市场机会的存在与否,即市场需求支持,技术创新活动是在这两方面的支持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4)技术规范——技术轨道模式。这一模式是英国经济学家道西提出来的,他认为,根本性创新会带来某种新的观念。这一观念一旦模式化,就成了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就固化为某条技术轨道;一旦形成技术轨道,在这条轨道上就会有持续的创新涌现。 (5)N——R关系模式。这一模式是日本学者希腾优提出的,他认为技术创新的动因在于社会需求(Need)和社会资源间(Resourses)的矛盾或“瓶颈”。N ——R关系模式和市场拉引模式类似,都是从社会需求入手,认为技术创新是对社会需求的一种适应。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因素1.产权制度安排—技术创新原动力形成的企业基本制度 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有效的产权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只有产权受到保护和足够的尊重、能够较好地得以实施,公平、有序的竞争才有可能存在,经济增长才有可能出现。否则,产权严重残缺,其运行的交易成本无限高,尤其在受到国家严重侵权的情形下,则充分竞争不可能存在,经济效率也必然低下。自由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的真正有效意义取决于其相关制度安排,特别是政府制度安排。没有现代政府制度,就没有现代产权制度。在21世纪理解“政企分开”,不应停留在1980、1990年代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不再干预企业这样的简单角度,而需从更加本质的“自由企业制度”角度来理解,从“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角度来理解。 2.企业产权制度形成的演进—技术创新原动力形成的几种基本形式 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政企分开的改革,90年代开始呼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确立“自由企业制度”的理念,并以此改革政府,建立现代政府制度。没有现代政府制度,就不会有自由企业制度,也不会有现代企业制度,更谈不上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美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美国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一条线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美国所倡导和维护的自由企业制度。美国的经济决非由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统治,而充满无数颇具活力的中小企业。报告说,1989年美国有1350万个非农业独资业主、180万个合资业主和420万个股份有限公司――总共1950万家公司。这些公司绝大多数规模小,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其创办正是得益于自由企业制度的法律保障。 3.利益格局安排—技术创新原动力形成的几种基本力量 现代产权制度的确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存在着政府间的竞争,制度变迁(包括产权制度变迁)就有可能出现,竞争的加剧将改变产权结构以及企业组织结构,并带来一系列的更有效率的新制度安排。可以预料,随着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间的制度将越来越趋同,而现代产权制度会成为胜出的主流制度。而在中国,随着分权所导致的地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的现代产权运动进程不仅会一直进行下去,并且各地方争夺资源的竞争将会进一步改变中国现有的各项制度安排。 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1.企业技术创新预期收益的影响因素产权及产权所产生的的利益关系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当然,企业之所以进行技术创新,在这里首要追求的是创新所带来的垄断利润,这是由企业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是由企业产权利益关系所决定的。再次,要明确创新动力的激励机制。企业和企业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阅读次数:60 发布日期:2010年2月20日编辑:本网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技术创新的时代。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的加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现实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对社会的贡献愈加突出。据统计,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左右;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可见,中小企业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长久不衰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了先进技术、核心技术,谁就能占领市场、获得优势地位。唯有积极创新、不断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胜各路对手。 但在我国,由于条件限制、自身缺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重重困境: 一、创新人才短缺,员工素质不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保守思想,使得大部分高素质人才选择了相对

存在着很多问题: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低,彼此独立、协同程度低且行为不规范、服务功能单一,没有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间的技术、信息交流。 四、法律保障不力。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视不够,尚未形成完善的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而且,一些已制定的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多问题:1.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如按所有制性质分别立法,导致了各种不同经济成分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2.没有专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没有把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到应有的高度。 现在,中国已经站在了WTO的门槛内,正是中小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国外竞争对手鱼贯而入之日。加紧技术创新、壮大自身实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关系中小企业命运的攸关大事。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努力吸纳高素质人才,鼓励产学研联合。利用媒体、舆论,宣传创新、开拓精神,促使人们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鼓励高素质人才投身中小企业创新事业。同时,中小企业应采用高福利、高薪的方式,吸引技术人才的加入,壮大智力资本。产学研的联合协作是一种很有效的资源互补方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从高校、科研所获得智力支持,提高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所可以通过帮助企业技术创新,了解市场、明确市场需求使科研活动、科研项目更符合实际,更能有效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改变长期以来科技与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