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及其干预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

大学生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及其干预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洋
指导教师 张大均教授江琦副教授
摘要
自四十年前认值tson和Friend提出负面评价恐惧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从负面评价恐惧
的测量工具、遗传特质、注意偏向及其在学习等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
但这些研究普遍关注的是外显负面评价恐惧,2006年Teachman应用IAT测验对青少年内隐
负面评价恐惧的测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开始了负面评价恐‘嗓的内隐效应测量。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了大学生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及其可改
变性。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研究一:探讨内隐负面评价恐惧的存在性及其与外显负面评价恐惧的关系。以Greenwald
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AT)为测量工具,探讨了76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其研
究结果表明:
(I)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客观存在。
(2)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被试的性别无关,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被试对内隐负面评价
恐惧没有程度上差异。
(3)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被试的年级无关,即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被试对内隐负面
评价恐惧没有程度上的不同。
(4)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被试的来源无关,即无论被试来源于城镇还是来源于农村对内
隐负面评价恐惧没有程度上区别。
(5)大学生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外显负面评价恐惧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研究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与阂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50名大学生被
试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做干预研究,旨在探索内隐负面评价恐惧的可改变性。本研究结果表
明:
(l)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这种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可以通过闽下评价
性条件反射技术加以改变。
(2)阂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对于减弱己经存在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效应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负面评价 恐惧 内隐联想测验评价性 条件反射技术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内隐攻击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张坷
指导教师张大均教授江琦副教授
摘要
现有的研究表明,己有的内隐攻击胜研究多涉及家庭和媒体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却很少涉及际关系对其的影响。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又多仅停留在其特点、原因、调适、发展趋势等外部探讨上,很少涉及人格特征等内部自理因素。此外,偷申分析中的人格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会给个人带来或焦
虑或安全的心理反应,而人格的形感拜口发展会受侄弓人际关系的影响。但现有的社会自学以及其他领
域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中,绝大部分研究者仍采用纯粹的问卷形式对人际关系状态洲予调查。

因此本研究以人际关系为自变量,对其和内隐攻击胜的关系进布于了初步的实验探讨。
本研究首先利用自编人际关系问卷,将人际关系进一步具体化为人际关系亲疏(即亲密度),使其具备更好的可操作性,并以此作为将大学生被试进行人际关系分组的依据;接着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程序,测量不同人际关系大学生的内隐攻击胜,以探查在按人际关系分组.后的大学生中是否仍存在内隐攻击性;然后更换1产T不到字的目标刺激,继续探查在不同敏感程度的实验祠料下,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其内隐攻击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最后使用夕卜显攻击性问卷(AQ)对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进行施测,以探查人际关系与外显攻击睦是否存在相关,同时验证内隐和外显攻击性间不在相关。
本文用一个预研究和四个正式研究来初步探讨了不同人际关系与内隐攻击胜的关系。预研究主要是被试(自变量)的选择,采用根据社会测量法原则按同伴提名法自布乖编制的问卷对参加实验的大学竺扛进行钡啦分组;研究一首先探查不同人际关系的大学生是否都存在内隐攻击胜,采用自编的内隐联想测验(IAI,)的实验不黝树各组大学生的内隐攻击胜进布邓红量;研究二和研究三探讨了不同材料类型和属J幽水人际关系与内隐攻击陛之间关系的影响,采用自编的内隐联想测验(IAr)程序更换不同的实验材料,再分别对各分组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进行测量;研究四主要用于探讨人际关系和内隐攻击吐与外显攻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修订后的外显攻击胜问卷(AQ)对参与实验的被试进行测量,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夕湿攻击胜与人际关系和内隐攻击胜的关系。
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l)人际关系不同的大学生在词汇材料上存在内隐攻击性;
(2)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内隐攻击性在祠料属性(强弱)上不存在差异;
(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内隐攻击性在材料类型卜存在一定差异;
(4)人际关系不同的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5)人际关系与外显攻击性间也不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人际关系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赵欣
指导教师张大均教授刘副教授
摘要
幸福是每个人都关心和追求的目标,幸福感是心理学中用来衡量自我幸福程度的概念。
社会幸福感从社会层面研究个体的幸福感,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任务,表明个体在社会关系中适应的好坏及其程度,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融合。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面临求学、就业、人际关系等

一系
列重大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研究中,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更为鲜见。因此,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
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并据此编制了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大学生社会幸
福感问卷,探讨了我国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1)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为一阶五因子结构: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
社会和谐。自编的大学生社会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我国大学生社会
幸福感的工具。
(2)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3)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
为:社会整合维度三年级时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大二年级的水平;社会认同维度一年级时
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大三年级的水平。
(4)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整合、社会和谐维度在性别上达到显著差异,表现为男
生显著高于女生。
(5)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维度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
为:社会整合维度,工科学生的社会幸福感显著高于理科和其他类专业的学生;社会认同维
度,文科学生的社会幸福感显著高于理科和其他类专业的学生。
(6)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干部的学生。从诸因子上来看,在社会整合、社会和谐维度存在显
著差异,都表现为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干部的学生。
(7)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表现为:在社会认同维度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社会和谐维度上
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8)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维度在不同的家庭月收入上存在显著差
异,具体表现为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学生的得分最高,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学生
得分最低,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9)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和谐维度在每月生活费上存在显
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维度上,每月生活费200元以下的学生得分最
高,600元以上的学生得分最低,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和谐维度上,生活费为
400一600元的学生得分最高,200一400元的得分最低,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10)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且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

生社
会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幸福感 父母教养方式

大学生自我分化特点及其促进研究
发展与教育,。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安晓鹏
指导教师张大均教授吴明霞副教授
摘要
青少年人格独立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从依附父母到逐渐摆脱这种依附,并不断走向成
熟的过程,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国外的研究认为,青少年及“后青春期”大学生要实
现人格的完整和独立,建立家庭以外的亲密关系,发展良好的社会情感,需要具有在心理上
和原生家庭分离或分化,在对父母的依恋和自我的独立之间获得平衡的能力。这被称为自我
分化(Self一Differentiation)。研究者还发现,自我分化的水平会对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产生
重要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对今后的社会适应和个人发展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
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特点以及低自我分化大学生的干预研究是一个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
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国内鲜见这方面的系统研究。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自我分化大学生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团体辅导
的作用进行探讨。首先对40名社交焦虑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对其自我分化水平有了初步了解,初步总结了低自我分化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对471名大一至大四文理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考察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招募自低自我分化的大学生,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制定提升自我分化的团体辅导方案并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在
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1)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平均水平处在正常范围,但情绪反应维度均分低于平均水平3.5
分,仍有38.9%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2)大学生自我分化在自我位置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大学生的自我位置得分显著
大于女性学大学生的自我位置得分。
(3)大学生的自我分化在总分、情绪反应和情感断绝因子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卷入融
合因子虽然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事后比较发现二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三年级。
(4)大学生自我分化在生源地(城乡)、专业、恋爱经历方面没有差异。
(5)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提升自
我分化水平的团体辅导干预方案是科学、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大学生 团体辅导 自我分化

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及其特征分析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文
指导教师张大均教授江琦副教授
摘要
自2004年Luthans开始对心理资本展开研究

以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心理资本是超越人
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组织竞争优势工具,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员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缺乏专门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我们难以对教师心理资本的特征开展系统研究。己有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与个体的工作绩效等工作结果存在显著相关,那么,教师心理资本与其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等工作结果是否也存在显著相关呢?本研究拟对教师心
理资本的概念、特征、测量工具以及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的关系进
行探索性研究,为丰富和发展教师心理学积累资料,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性发展提供科学
依据。
本研究以心理资本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因素分析和路径分
析等方法,对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作了操作性定义,编制了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运用
自编的问卷初步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特征,初步揭示了中小学教师心理资
本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和转换工作意愿之间的关系。
整个研究分为“问卷编制一特征分析一关系研究”三个部分,根据研究结果与分析得出如
下研究结论:
(l)以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资本是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在内的四
维结构。自编的《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中小学教师
心理资本的调查工具。
(2)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在性别、学历、学校类型和学校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中
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在年龄和教龄方面差异不显著。
(3)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对转换工作意愿
产生负向影响。并且,心理资本作为整体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和转换工作意愿的影响比
单个心理资本维度的影响要显著。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心理资本 特征分析 关系模型

中学生学业拖延的问卷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左艳梅
指导教师张大均教授
江琦副教授
摘要
学业拖延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业任务计划和执行之间的差距,外在表现为时间
的不合理利用而没有按时或匆忙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非理性行为,不仅包括学生延迟完成作
业,还包括延迟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补救和总结。学业拖延是衡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
指标,研究中学生的学业拖延有利于指导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
绩,并能丰富学业拖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目前对学业拖延结构的理论探讨不多,缺乏适合
我国中学生实际的学业拖

延问卷,且对父母与学生学业拖延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编制中
学生学业拖延问卷,研究中学生学业拖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是该领域有价值的研究
课题。
本研究旨在考察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在己有研究
基础上,结合个案访谈、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等结果,提出了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理论构想。根
据该理论构想,编制了中学生学业拖延的正式问卷。通过对1095名中学生的测量,考察了中
学生学业拖延的现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l)自编的《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中学生学业拖延由延迟计划、延迟执行、延迟补救和延迟总结4个因子构成。
(3)中学生学业拖延各因素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在学业拖延总分及延迟计
划、延迟执行和延迟补救上高于女生。
(4)中学生学业拖延及各因素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呈现出初一至高一不断升高、高二
骤降、高三又升高的趋势。
(5)流动儿童在延迟计划和延迟总结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学习重视
程度越高,学生学业拖延总分和维度分越低。父母与子女关系在学业拖延总分和延迟执行、
延迟补救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对子女学习重视程度与父母与子女关系之间存在二级交互作
用。
(6)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信任鼓励型、溺爱型、忽视型三种教
养方式对延迟计划有直接效应,它们能够预测延迟计划5.9%的变异量;信任鼓励型和忽视型
两种教养方式对延迟执行有直接效应,能够预测延迟执行10.3%的变异量;信任鼓励型和情
感温暖型两种教养方式对延迟补救有直接效应,能够预测延迟补救10.7%的变异量;信任鼓
励型、溺爱型和情感温暖型三种教养方式对延迟总结有直接效应,能够预测延迟总结4.4%的
变异量。
关键词:中学生 学业拖延结构现状 父母教养方式


亲子关系中的积极错觉研究
摘要
目前对积极错觉的研究集中在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中,认为恋爱关系中的双方会把对方理
想化,从而把伴侣看作比自己更优秀,这种积极错觉有助于增加双方对恋爱或者婚姻关系的
满意度。亲子关系和恋爱、婚姻关系一样,也是影响人们获取情感的重要途径。Mu卿认为亲
子关系可能和婚姻关系一样,也存在积极错觉,但是对于亲子关系中的积极错觉研究还缺乏
理论和实证研究。本研究选取125组家庭,通过对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以及他人印象进行特
质等级评定,以主客体互倚模型为研究范式,探讨积极错觉在亲子关系中的作

用。研究结果
得出了如下结论:
(l)学生对父亲印象和母亲印象的评定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表现为在对父亲印象上,女
生对父亲的印象显著高于男生;在对母亲的印象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家长对子女的评价
不存在性别差异。
(2)学生与家长在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以及关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
异;具体来看,居住地为农村的学生与家长的自我印象、对父母的印象、对他人印象以及关
系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城镇的学生与家长。
(3)在自我印象上,学生的自我印象显著低于父亲和母亲的自我印象;在亲子印象上,
学生对父母的印象显著高于父母对学生的印象;在对他人印象上,学生和父母对他人的印象
不存在显著差异。
(4)学生对父母的印象高于父母的自我印象,且差异显著,表明学生对父母的评价比父
母的自我评价更积极;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印象高于对同年龄其他孩子的印象,且差异显著,
表明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评价比对他人孩子的评价更优秀。
(5)父亲对学生的评价低于母亲对学生的评价,且差异显著,表明母亲看待学生比父亲
看待学生更积极;父亲与学生的关系满意度低于母亲与学生的关系满意度,且差异显著。
(6)父母自我印象显著的预测了学生对父母的印象;学生的自我印象显著预测了父母对
学生的印象;学生与父母双方各自的印象与对对方的印象可以显著地预测自身感知到的关系
满意度。
本研究表明,积极错觉现象同样发生在亲子关系中,且对亲子关系的满意度有积极的预
测作用。
关键词:亲子关系 积极错觉 主客体互倚模型 关系满意度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特点及其与学业情绪的关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鲁朋举
指导教师张大均教授刘衍玲副教授
摘要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就目标理论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心理学家提出了
不同的观点。中学生的学业成就目标是学生在学业情境中从事学业成就活动的目的,学业
情绪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探讨二者
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中学生的学习。
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和开放式调查所获得的资
料,构建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结构,编制出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问卷,通过问卷调查考察
了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并探讨了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
综合研究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
(l)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为一阶六因素结构,分别为:任务趋近目标、任务回避目标、
比较趋近目标、比较回避

目标、社会趋近目标、社会回避目标。
(2)自编的《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正式问卷)的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9,
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拟合良好。可以作为测量我国中学
生学业成就目标的工具。
(3)大部分中学生更多地采取了除比较回避目标以外的其它五种目标,同时也说明了中
学生在学业成就目标上采取的是多目标,而非单一目标。从总体上看来,中学生的学业成就
目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来说,女生更倾向于任务回避目标,男生更倾向于比较回
避目标和社会回避目标。中学生在任务回避目标、比较回避目标、学业成就目标上的年级差
异非常显著。初二学生的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年级。
(4)除了与平静、放松、厌倦、无助的相关不显著外,学业成就目标与其它情绪的相关
非常显著。任务趋近目标与积极唤醒情绪正相关(自豪除外),与消极情绪负相关(焦虑和恼
火除外);任务回避目标与各种情绪都存在相关,与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情绪正相关,与积极低唤醒情绪负相关;比较趋近目标主要与消极高唤醒情绪正相关;比较回
避目标与各类情绪相关都非常显著,与积极情绪负相关、与消极情绪正相关;社会趋近目标
与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情绪正相关;社会回避目标与消极情绪正相关。
关键词: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发展特点

IT从业人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耗竭关系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陈燕
指导教师余林副教授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职业对于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耗竭现
象的普遍性,也在近些年引起了心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注意。以往的职业耗竭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警察、医护人员、教师等人际服务行列,对于非人际服务行业却鲜有研究和报道。
rr行业从业人员正是属于非人际服务行业,这是该研究选材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成为了近年心理学界的热点,自从黄希庭教授等编制了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后,学术界更多关注在这个领域的实证研究。目前为止,研究
对象多为普通高校大学生、中学生等青少年。对于成人尤其是某专业行业领域如IT行业的从
业人员却鲜少有研究报道。
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职业耗竭量表、控制点量表、员工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以及工作一
家庭突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452名rr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时间管理倾向和职业
耗竭的现状做了初步了解;随后探讨了控制点、工作家庭冲突与时间管理倾向和职业耗竭的
关系;并

就控制点对于职业倦怠以及时间管理倾向和家庭工作冲突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本实验在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
IIT从业人员的时间管理倾向:IT从业人员与以其他员工被试相比,在时间安排、时
间自控、混乱倾向维度上差异显著。
ZIT从业人员的职业耗竭现状:rr从业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在情绪耗竭维度上,IT从
业人员的检出率为15.7%,与其它职业人群相比,IT从业人员在情绪耗竭上的检出率高于医
护人员但是低于教师和警察。在人格解体维度上,rr从业人员的检出率为46%,低于医护人
员和警察,但是高于教师。在成就感降低维度上,IT从业人员的检出率为37.8%,远远高于
教师和警察,低于医护人员。
3IT从业人员的职业耗竭的3个维度在性别、年龄、学历、健康状况、从业年限、收
入水平,职位等几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来。不同性别、工作年限、健
康状况、收入水平对于rr从业人员的情绪衰竭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同年龄、学历、职务对于
成就感降低维度有着明显影响;年龄、学历、专业背景、职务级别、收入水平、加班状况对
于人格解体子维度有显著影响。
4不同性别、年龄、职务、从业年限、收入水平的IT从业人员在时间管理倾向的目标
设置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rr从业人员的时间安排子维度差异显著;不同
年龄、学历、职务的lT从业人员的时间自控子维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年龄、学历、性别的
IT从业人员的混乱倾向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加班时间、不同健康状况的lT从业人员的时间管理倾向不存在显著差异。
SIT人员的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自控、时间安排以及目标设置三个子维度上与职业耗
竭各维度之间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与控制点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与家庭工作冲突之间显著负相关(P<0.05)。控制点与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自控、时间安排以及目标设置三个子维度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职业耗竭各维度以及家庭工作冲突之间显著负相关(P<0.05)。时间管理倾向四个维度对职业耗竭的三个维度的回归效果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目标设置、时间自控、时间安排对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以及人格解体都起着正向的预测作用,混乱倾向对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以及人格解体起着负向预测作用。混乱倾向对情感耗竭的影响,目标设置对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影响,以及时间自控对人格解体的影响分别为四因素中最大的。6IT从业人员控制点对时间管理倾向、职业倦怠、家庭工作冲突的调节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结果,为我们揭示了

下面的规律:IT从业人员通过控制点的调节作用,调节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耗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控制点还可以直接调节职业倦怠状况和家庭工作冲突。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 职业耗竭 控制点 家庭工作冲突 IT从业人员

大学生社会比较中自我评价的补偿效应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丽推
指导老师余林副教授
摘要
社会比较是将自己同他人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所得到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是一个人
了解自己和评价自己的途径之一。
社会比较是影响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需要保持对自己较为
积极的自我评价,个体通过社会比较来维持自己的自我评价。
1.社会比较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2.社会比较中是哪些因素在对自我评价产生着影响呢?
本研究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展开,查阅整理出关于社会比较和自我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补偿效应的作用—当人们(本研究的被试为西南大学在校大学
生)在进行社会比较后,如果感到社会比较的反馈信息使自我评价受到了威胁,个体便会无
意识的对自我评价进行补偿,以维护整体良好的自我评价。
本研究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检验了社会比较对当代大学生自我评价
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分为两个实验,以在校大学生为实验样本,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
法,多角度地验证了自我评价的补偿效应。
在实验一中,通过呈现不同的社会比较信息,形成不同的社会比较类型(上行社会比较
和下行社会比较),检验了不同的社会比较信息(类型)对被试自我评价的影响。
在实验二中,通过激活不同的社会比较情景,检验在不同的社会比较情境(合作和竞争)
下,不同社会比较类型(上行社会比较和下行社会比较)的补偿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即社会比
较情景对被试自我评价的补偿效应的影响作用。
本实验在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实验一:
社会比较方向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产生了影响,在面对上行社会比较时,大学生对
自我评价进行了补偿,补偿效应发生在非相关比较领域的自我评价上。
实验二:
社会比较情境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产生了影响,与合作情境相比,在竞争情境下进
行社会比较后,大学生更倾向于对非相关比较领域的自我评价进行补偿。
关键词:社会比较 我评价 补偿效应 竞争合作

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唐桂梅
指导老师余林副教授
摘要
文化层面的个人主义/集体

主义理论,体现在个体人格层面即是自我构念理论。
“自我构念”,其核心内涵即是如何从个体与他人关系的角度来定义自我。在西方个人主
义文化背景下,通行的规则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鼓励个体发现和表达自我不同于众的独特
个性,即倡导的是独立型自我构念;而在东方文化集体主义背景下,通行的规则是倚重与他
人相互依赖的关系,自我被看成是个体周围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即倡导的是互依型自我构念。
与个人主义相对应的是独立自我构念,与集体主义相对应的是互依自我构念。独立自我
构念和互依自我构念是两个独立的维度。现有研究表明,在独立自我构念和互依自我构念下
面共包含了六个独立的因子,即自主性、个人主义、行为一致性、自我本位、集体尊重和关
系依赖。
目前对个体自我构念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跨文化领域,以同一文化背景下个体为被试
的深入研究还很少。在国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研究也并不成熟,对
个体自我构念特点的研究则更少。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东西方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西方个人
主义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推
动力量,他们的自我构念有何特点及变化,也是文化价值取向如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
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
本研究遵循理论分析一问题提出一工具修订一问卷调查一实验实施一统计分析一得出结
论的研究思路。首先,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外自我构念研究中广泛使用的自我
构念量表(SCS)进行了翻译和验证;其次,运用修订后的自我构念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含
部分研究生)进行了施测,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国内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构
念特点;最后,采用文化启动的实验方法,对大学生个体在文化启动条件下的自我构念特点
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
通过分析讨论,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l)翻译的自我构念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及信效度,可以作为自我构念进一步研究的测
量工具。
(2)国内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构念互依性高于独立性,以代表集体主义文化
价值观的互依型自我构念为主导。但对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3)国内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构念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和专业差异。差异主
要体现在独立自我构念维度上。在专业上,英语专业明显高于其他专业,中医和中文最低。
在地域上,东部高校学生明显高于西部高校学生。也即,个体受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越
大,其自

我构念的独立性越高。
(4)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种文化启动条件下都有变化。相比集
体主义文化启动条件,个人主义文化启动条件的启动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独立型自我构念 互依型自我构念 自我构念特点 文化启动

负数加工的SNARC效应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瞿雪峰
指导教师余林副教授
摘要
数字加工机制与空间表征的研究一直是数学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在正数空间表征领
域,研究者围绕心理数字线假设,以及数字空间表征的距离效应、大小效应和SNARC效应,
几十年来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负数空间表征领域,个体发展论认为心理数字线上
的表征既包括正数部分,又包括负数部分,数字空间心理表征类似数轴,负数表征在左,正
数表征在右;而系统进化论则认为心理数字线仅包括对正数的心理表征,不包括负数心理表
征,对负数来说,仅对负数的数字部分进行空间表征,负数按照其绝对值的大小从左自右的
表征在心理数字线上。由于基础理论的相互争论、系统研究的缺乏、研究范式不统一等问题,造成对负数加工的空间表征认识不全面。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拟采用SNARC效应研究中的快速大小分类法,以及正数、负数交替呈现的范式来研究负数的空间表征和表征的方向。
本研究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左右手对相同数字段做出的不同反应时来区分个体发
展论和系统进化论,如果左手对小数字的反应时小于右手对小数字的反应时,右手对大数字
的反应时大于左手对大数字的反应时,则实验结果支持个体发展论,相反则支持系统进化论。
根据实验逻辑主要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经典快速大小分类法的研究范式,使用
材料为两位负整数,以此探讨纯负数段的表征方向。实验二采用经典的快速大小分类法与负
数正数交替呈现相结合的实验范式,把负数纳入整个数字段,从整体上探讨负数在整个数字
段上的表征。
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负数的空间表征符合个体发展论的预测。数字在心理数字线
上的表征既包括正数也包括负数,以O为中心,心理数字线类似心理数轴线,数字按照其实
际大小表征在心理数字线上,负数表征在心理数字线的左侧,正数在表征在心理数字线的右
侧。
关键词:负数空间表征 心理数字线 SNARc效应 个体发展论 系统进化论

刻板印象信息编码与心理表征方式的实验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卜清
指导教师

余林副教授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刻板印象被看作是可以影响群体与群体成员信息加工方式的一

种认知结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特别是这种认
知结构究竟是如何影响后继信息的编码、判断、推理以及行为决策等加工过程以及群体成员
之间的知觉和行为。就目前刻板印象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者们围绕刻板印象认知加工的探
讨主要集中在刻板印象的信息编码和心理表征的认知加工方式(机制)方面:在刻板印象信
息编码领域,逐渐形成了图式过滤器模型、联想网络模型和灵活编码模型三种主要模型;在
刻板印象心理表征领域则逐渐涌现了抽象原型模型、具体样例模型和混合模型这三种核心理
论。尽管研究成果丰富,但各种结论、观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对于核心理论问
题的探讨并未达成一致与共识。本论文的问题提出和实验研究部分正是在比较、区分这些理
论争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对刻板印象信息编码方式的探讨,主要是围绕在不同的认知资源背景下,个体对一致信
息与不一致信息的编码方式是否不同,究竟存在怎样的差异而展开的。图式过滤器模型和联
想网络模型均认为:在低认知资源情境时,个体会倾向于对一致信息进行概念编码,同时完
全抑制对不一致信息的加工;而在高认知资源的情况下,二者则出现争议,分别支持刻板印
象对一致信息和不一致信息进行概念编码,同时完全否定对另一方信息进行编码的可能性。
灵活编码模型虽然并没有涉及高认知资源条件下刻板印象信息编码方式的正面探讨和明确界
定,但它指出,在低认知资源时,个体会同时促进对一致信息的概念编码及对不一致信息的
知觉编码。在这一点上,灵活编码模型与前两种模型之间也产生了根本差异。针对刻板信息
编码的理论分歧,本研究通过创设高认知资源的实验情境,考察被试对刻板一致信息与不一
致信息进行概念编码的倾向性;通过操控低认知资源的实验条件,考察被试是否同时存在对
刻板一致信息和不一致信息的编码加工过程,编码方式存在什么差异。通过这种研究逻辑思
路,不仅能够有效地对刻板印象信息编码的三类理论模型进行区分,而且有利于在一定程度
上解决编码模型之间的理论争议。
通过比较、区分刻板印象心理表征方式的主要模型分歧则发现,抽象原型模型和具体样
例模型均各自支持抽象原型信息和具体样例信息是刻板印象表征的唯一方式,完全否认另一
类信息的存在。混合模型综合了前两种模型的优势,假定抽象原型和具体样例同时存在,可
以在不同条件下获得表征,并通过引入“知识增加”的概念来阐述“优先原则”,认为描述
个体特

征的知识被作为抽象信息还是样例信息来表征,依赖于知觉者对该目标的经验丰富程
度。在经验水平较低时,即刻板印象形成初期,个体被激活的是特定的样例行为;而当经验
水平较高时,即刻板信息后续加工阶段,由于抽象概念己经形成,判定不再依赖样例的激活,这一提法更符合个体信息加工规律,有利于解释更多的数据。但该模型本身仍然存在疑虑和值得推敲之处:l、对信息形成不同阶段的表征方式提出质疑;2、知识增加以及知识增加类
型对表征方式的影响。这些疑虑既没有在其模型中得到清晰的阐述和体现,也没有得到己有
实证研究数据的直接支持和具体探讨,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澄清和深入探讨。为了解决争
议和质疑,本研究将通过两个启动范式实验,探讨在刻板印象形成或激活初期以及后续刻板
信息加工中,刻板印象在个体记忆中的表征方式;知识增加以及知识增加的类型是否会影响
知觉者对后续刻板印象的判断。本研究在分析心理表征领域的理论争议之外,也有助于区分
刻板印象的不同表征阶段及明确知识增加对表征的影响。
在对刻板印象信息编码和心理表征领域存在的争论焦点进行区分、比较的基础上,本研
究明确了相应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拟解决的研究任务,并设计了具体可行的实证研究来
达到研究目的、检验研究假设,并据此对理论模型进行区分。本研究选取191名有效被试,
以性别刻板印象为实验内容,通过施测刻板印象信息编码和心理表征的四个实验,初步分析
刻板印象信息编码和表征单元理论中存在的主要分歧,并为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线
索,为群体及其成员的后续信息加工、为个体知觉和行为的解释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实证研究阶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预测验,是对正式实验中用到的性别刻板印象
配对材料和职业性别刻板信息知识阅读材料进行筛选、预测,检验其适用性及科学合理性;
第二部分通过创设高低认知资源的实验水平,探讨刻板印象在不同情境下的信息编码方式及
认知资源对刻板信息编码的影响。这部分包括实验一和实验二;第三部分刻板印象加工不同
阶段下的表征方式,并考察知识增加以及知识增加类型对表征的影响。这部分包括实验三和
实验四。
本研究的结论表明:
(1)在高认知资源时,个体倾向于对刻板不一致信息进行概念编码。认知资源越丰富,
编码加工的程度就越深,正确性也就越高。
(2)在低认知资源情境下,对刻板一致信息和不一致信息的编码都是存在的。个体会
对刻板一致信息和不一致信息分别采用概念编码方式和知觉编码

方式。
(3)在刻板印象形成初期,个体对特定样例的激活更快,人们在长时记忆中对刻板信
息的表征方式以具体样例信息为主。
(4)在刻板印象的后续信息加工中,个体以抽象原型信息作为表征的主要依据。
(5)知识的增加,不论增加的知识类型是具体知识还是抽象知识,均只对刻板印象抽
象信息的表征产生影响。此外,与具体知识增加所达到的效果相比,抽象知识的增多更有助
于个体生成抽象概括的刻板信息。
关键词:刻板印象 一致信息 不一致信息 信息编码 心理表征

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唐桂梅
指导老师余林副教授
摘要
文化层面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体现在个体人格层面即是自我构念理论。
“自我构念”,其核心内涵即是如何从个体与他人关系的角度来定义自我。在西方个人主
义文化背景下,通行的规则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鼓励个体发现和表达自我不同于众的独特
个性,即倡导的是独立型自我构念;而在东方文化集体主义背景下,通行的规则是倚重与他
人相互依赖的关系,自我被看成是个体周围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即倡导的是互依型自我构念。
与个人主义相对应的是独立自我构念,与集体主义相对应的是互依自我构念。独立自我
构念和互依自我构念是两个独立的维度。现有研究表明,在独立自我构念和互依自我构念下
面共包含了六个独立的因子,即自主性、个人主义、行为一致性、自我本位、集体尊重和关
系依赖。
目前对个体自我构念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跨文化领域,以同一文化背景下个体为被试
的深入研究还很少。在国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研究也并不成熟,对
个体自我构念特点的研究则更少。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东西方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西方个人
主义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推
动力量,他们的自我构念有何特点及变化,也是文化价值取向如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
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
本研究遵循理论分析一问题提出一工具修订一问卷调查一实验实施一统计分析一得出结
论的研究思路。首先,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外自我构念研究中广泛使用的自我
构念量表(SCS)进行了翻译和验证;其次,运用修订后的自我构念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含
部分研究生)进行了施测,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国内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构
念特点;最后,采用文化启动的实验方法,对大学生个体在文化启动条件下的自

我构念特点
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
通过分析讨论,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l)翻译的自我构念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及信效度,可以作为自我构念进一步研究的测
量工具。
(2)国内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构念互依性高于独立性,以代表集体主义文化
价值观的互依型自我构念为主导。但对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3)国内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构念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和专业差异。差异主
要体现在独立自我构念维度上。在专业上,英语专业明显高于其他专业,中医和中文最低。
在地域上,东部高校学生明显高于西部高校学生。也即,个体受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越
大,其自我构念的独立性越高。
(4)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种文化启动条件下都有变化。相比集
体主义文化启动条件,个人主义文化启动条件的启动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独立型自我构念 互依型自我构念 自我构念特点 文化启动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的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朱琳
指导教师余林副教授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
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并强调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民族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形成我们的“精
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体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
的主要内容,而青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重视对青少年价值观现
状及教育对策的研究是国民教育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充分了解青少年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现状和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青少年教育中以更符合个体发展规律和心
理学规律的方式实施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现有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少,已有的实证
研究主要侧重于具体某方面的描述,缺乏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研究和整合研究。
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探
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等统计方法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初步的分
析,编制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采用自编的青少年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发展特点进行了考察。综合研
究结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本问卷适用

于12一23岁的青少年,由五个分问卷构成,包括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
发展价值观、国家价值观、荣辱观。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信度为0.94,具有较好
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测量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工具。
2、从总体上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中等偏高程度,呈现比较明确、积极的状
态。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维度上看,发展不平衡,并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国
家价值观得分最高,政治价值观得分最低。
3、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因子发展不平衡,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段、
区域、家庭来源的青少年,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
4、教育对策:重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均衡发展;教育中要重视和遵循青少年
两性特点;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城市的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从学校、家庭、理论和社会实践多角度多方式地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培养。
关健词: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特点 教育对策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构念信效度及全国常模的制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征澜
指导教师余林副教授
摘要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赢得青少年就赢得未来。青少年是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价值观不仅影响其自身生活和学
业的成败,而且还将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走向,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和中华
民族的复兴。而且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因此,坚持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到目前为此,关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测评工具和常模制定的科学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这并不适合新时期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模制定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本研究将制定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国常模及等级分布表,不仅可以对当前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做个普遍的调查,还能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域性测查提供一个参照标准,还能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区域性测查提供一个参照标准,使得问卷测试的结果解释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从而为相应的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青少年健康精神面貌的发展
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研究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更好地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
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首先验证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的信效度,以建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量表全国常模为目的,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
区域9省市的20多个单位选取大中学生4107名进行了正式测量,并用4107名被试的测量结果,建立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常模。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初步建立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全国性别和年级常模。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度效度 全国常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研究—以中学生家庭为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青秋蓉
指导老师余林副教授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障社会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它是
社会的巨大进步,目标切合实际,具有更民主、自由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态势,这样的价
值观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帮助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从家庭教育的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
家长是如何对子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帮助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编制出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评定问卷并
进行实际测量,了解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特点。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访谈、专家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
的构想模型。然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
育的理论构想予以验证,并得出相应的正式问卷。最后,从社会人口统计学角度分析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特点。本研究结果表明:
(1)本研究编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
要求,可以作为测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有效工具。
(2)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问卷可分为三个分问卷:政治价值观的

家庭
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竞争价值观的家庭教育。政治价值观的家庭教育分问卷包括
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维度;社会价值观的家庭教育分问卷包括社会和谐、
可持续发展、热爱中国、精神文明四个维度;竞争价值观的家庭教育分问卷包括改革开放、
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四个维度。
(3)年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中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得分是初一最高,其次高一,再次初二,最后高二,即表现为初一>
高一>初二)高二,初一和高一之间不显著,但其他各年级之间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4)性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
拓创新、艰苦奋斗、精神文明教育四因子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家长在对不同性别的子女实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精神文明教育的时候是不同的,但在问卷总
分上,只有“政治价值观的家庭教育”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
(5)家庭居住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从整体上看,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在其家庭居住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艰苦奋斗维度上,农村>
城镇>城市,且差异显著。
(6)亲子关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表现在:非常亲密>比较亲密>比
较疏远>一般,其中比较疏远与一般之间不显著,其余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7)从总问卷、分问卷及具体因子来看,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在是否
独生子女、家庭状况、父母文化程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家庭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点

大学生隐性自恋及其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璐
指导教师郭成教授
摘要
自恋这一主题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颇爱关注。在中国,自恋的研究并不多见,涉及隐性
自恋的研究更是少有,但是自恋文化在中国古已有之。这种自恋心理对每个个体都产生着深
远的影响。同时,当今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崇尚自我独立的思潮不断蔓延,个体的隐性或
显性的自恋心理也变得日益突出。因此,自恋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变量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
注。美国心理学家campben有关自恋与恋爱的关系研究表明,个体自恋的人格特征对其恋爱
质量、恋爱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大学时期,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恋爱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其自恋的人格特征及其与恋爱关系问题己经成为这一群体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关

于隐性自恋人格的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隐性自恋的初测问卷,经过初测和统计分析,形成正式问卷。最后,使用自编的大学生隐性自恋问卷和洛克一华莱氏 (Lock一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问卷对 139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论:
1.大学生隐性自恋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包括自我优越、人际敏感、自我欣赏、自
我保护四个因素;
2.自编的大学生隐性自恋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
用着测量大学生隐性自恋的工具;
3.总体上,大学生的隐性自恋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的隐性自恋在各个因素上发展不均
衡,人际敏感显著高于另外三个因素。
4.大学生的隐性自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l)大学生隐性自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隐性自恋,差异具体表
现在自我优越、自我保护两个因子上,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2)不同学科的大学生隐性自恋具有显著差异,文科的学生隐性自恋表现最为明显,具体
到各个维度:在自我优越、自我欣赏因子上,大学生得分存在文科>艺术>理科的趋势;在人
际敏感、自我保护因子上,得分则存在文科>理科>艺术的趋势;
(3)不同年龄的大学生隐性自恋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自我优越、自我保护因子
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而各年龄阶段在各因子上的发展水平也不同。
5.大学生隐性自恋与其恋爱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即隐性自恋明显的大学生在恋爱中获得较低的满意度较。其中,自我优越、人际敏感、自我保护因子均与恋爱满意度呈显著负相
关,仅自我欣赏因子与恋爱满意度的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隐性自恋 恋爱满意度关系 大学生差异

高校教师心理授权的特点及相关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宋亚杰
指导教师郭成教授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教师主体意识,培养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成为此
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心理授权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新型的管理技
术逐渐受到各方重视。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西方教育改革的进行,授权也从企业管理领域
进入学校教育领域。但是目前我国关于高校教师心理授权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高校教师心理
授权的测量与评价工具还比较欠缺。因此,开发出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的高校教师心理授权
的测量工具,探讨我国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授权的发展现状等对于深化和丰富教师心理授权研
究以及提高高校教师心理授权均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首先,对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