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不惑知天命的最好解读

而立不惑知天命的最好解读
而立不惑知天命的最好解读

而立不惑知天命的最好解读

三十而立,三十立什么?

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

立身,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我认为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每个人的各方面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中国劳动力过剩更加剧了这种过高的要求,这只是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立业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到社会责任所必备的。

立家,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还认为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至于是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每个人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哪个为先哪个在后。年轻人必须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

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人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事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经历了许多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烦恼,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四十岁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

对外,他明白了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四十岁的人,不再年轻,缺少了对社会那种幻想和迫切投身于社会中的激情,生活的经历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稳,挫折让他明白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那就必须正视它,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想。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对内,他明白了自己。所以,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是妄想;有愿望,而不奢望;有作为,而不妄为。有理想,想是应该,但关键在打理,去实践;有愿望也可以,关键在于切合实际;有作为,关键在适度。四十岁的人,是最讲实际的年龄段的人,人生走过一半,机会和机遇少了,不应该再犯过错而走迂回的路了。

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抚养子女责任。首先,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不单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辛勤工作,才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次,四十岁的人,其父母年龄都大了,做为四十岁的人,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尽早去尽孝;还有,四十岁的人,子女都处在学习阶段,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即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为社会延续和发展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四十岁的人,是人生辉煌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

“五十而知天命”。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当作神,天能决定人类命运。在孔子的学说中,还保存有“天命”的观点。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因果报应,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乐天知命,丝毫强求都没有,到五十岁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切通达了。不管这个说法对否,也不管还有多少说法,我认为,“天命”很简单,就是你该怎么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说白了就是人生观而已。“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开来,指必然性或命运。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大体基本轮廓依稀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应该不变了。到了五十岁,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

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三十岁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是跳跃式地上升,四十岁的人生轨迹到了高峰,五十岁的人生轨迹就相对平稳了。如无特殊情况,很难再出现大的波动了。五十岁的人,走过人生的大半,他们正处于人生最清醒的阶段,他决不会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现实。而且还十分清醒地预测到自己的未来,会十分平静地工作和生活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事业,无论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水平、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决策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诸方面都达到自己人生中的相当高的水准,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在经济上,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也具有一定的财力;再者,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练、有了丰富的阅历,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尽管每个人的实力、财力、能力有差异,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尽相同,但就每个人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较,五十岁时,这几方面应当说是处于高水平状态了。五十岁的人,决不会再埋怨别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习惯了自己应扮的角色。

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五十岁的人,还没到退休年龄,但也不是遥不可及,这时,都会想到要继续工作十年,还要尽到社会责任;五十岁的人,其父母都年迈了,时常为老人繁杂、琐碎的生活杂事去奔波,因为他们还要尽到家庭责任;五十岁的人,孩子正处于读书和就业的关键时候,孩子的前途,往往是他们最关心和事情,他们必须尽到当好父母的责任。五十岁的人,每想到自己未竟的责任,都油然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不敢有任何懈怠,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五十岁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阶段,成功和辉煌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时常伴有一些压力,但他们都能很坦然地面对,因为他们了解了社会,可他们更知道自己!

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

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生气,心里依然平静。胡适说:耳顺是能容忍“逆耳”之言,听“逆言”不觉得“逆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到了这个岁数,不管听到什么言论,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激动,而冷静地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绪顺应客观环境,顺应事物规律,学会不暴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达到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境地。我认为,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控制和把握自己,六十岁,可以说,就到了或者说是接近了这种境界。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人生就是三个时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本领,学会做人,这大约到二十岁左右为一个阶段,我称之为生长期;二十岁左右工作到退休,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阶段,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做贡献,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我称之为贡献期;从退休起,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到以家庭角色为主,享受养老金,享受子女的抚养,我称之为收获期。六十岁的人,明白了这些,就乐于接受这个现实,他们清楚知道,每个年龄段的人就应该有那个年龄段的人应有的生活。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决定和影响着生命,所以六十岁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健康快乐地生活,不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是对社会一种贡献,起码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消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大于向社会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在工作时,所从事事业中的角色,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退休了,相应的角色也变化了,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变成以家庭角色为主了,相应地把原有的角色还给了社会,例如,你工作时是什么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教师、医生……退休了,就一个称呼:退休人员。至于利,你退休后的养老金必然少于在岗位时的薪酬,根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再多的财产,当你离开人世时,也都留给子女了。唯有身体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别人替不了,你健康快乐,别人也左右不了。

六十岁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经历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迹,成就的却是自己丰富的阅历、涵养、修养。六十岁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脚步慢了,却可以细细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旅途中各种景色,享受于向社会提供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就感中,享受于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中,享受于品味酸甜苦辣的回忆所带来一番别致感觉中,六十岁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只有晚秋才有它与众不同的风采!

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

七十从心所欲,很简单,就是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得不违反规矩,那么,应该怎样去做,我认为应该是: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从心所欲要不逾矩。

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对外界,没什么抱怨了,养老金多少不计较,孩子是否常来不在乎,对物质生活没过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够住就可以,对自己,有兴趣的事,就去做,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

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遇到失意的事,不计较,甚至对疾病的伤痛也能坦然面对,默默承受,总之,不管是遇见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

从心所欲要不逾矩。从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规矩,对哪些事要合乎规矩呢?我认为就是三个字:情理法。一般来说,违法的事,谁也不会去做,如何讲情讲理,倒是应该注意的,和老同志、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在家庭内部之间,要多讲情少讲理,甚至在家庭中就只讲情,别讲理了,没有什么谁对谁非了,老两口相伴健康地度过余生,就是幸福了。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你感兴趣,只要你高兴,只要你快乐就行。

有人说:六十岁的人,当官不当官的一个样,七十岁的人,有钱和没钱的一个样,这话有一定道理。七十岁以后,人人一个样,都是追求身体健康,身体健

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别追求高寿,要追求高生命质量,高的生命质量,才是完美的人生。人在中途,七十岁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对前七十年已经度过,对七十岁以后,又是新的起点,总把自己放在人生旅途中,就会感到来日方长,就不会感叹自己年老力衰来日苦短了,就会高兴过好每一天,向前看,新的一天,总会有新的生活内容,也总会有新的快乐,你就会看到生命的一份希望和念想,记住来日生活的美好。

“尽人事,知天命”的哲学及现实意义

“尽人事,知天命”,请结合《论语》,阐述这一思想的哲学价值 和现实意义 摘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就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凡事尽力而宽容,至于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一笑置之,保持一颗平常心,满怀敬畏和感恩。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至于后事如何,则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了,只能看命数如何了。 关键词:孔子;人事;天命 人们经常会听到“尽人事”和“知天命”,但却不清楚其中的玄机。“知天命、尽人事”和“尽人事、知天命”这两句俗语都是存在的,而其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却是有区别的。“知天命,尽人事”指在最坏的处境下,竭尽全力拼到最后。这是知命又不认命的豁达与不妥协,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态度。“尽人事,知天命”指尽人事之后,才知道天命如何,尽人事之后,才知道顺天命;这是尽人事知天命的两层意思。但这句话还有第三层意思,也就是“尽人事而知天命,知天命而不懈怠人事”,即生命不屈不折的一面。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不去强求,但保持沉稳而不失积极。理清了其中的条理,我们就结合论语,从孔子这一位圣人的天命观去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左传·文公十三年》提供了这样一个君子“知命”的例子: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郊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也,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 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这里的“君子”是指孔子。邾文公对是否迁都这件大事,通过占卜来做最后决定。占卜的结果是有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面临这样的两难情况,邻文公的左右劝他以自己的“命”为重,而邾文公则认为:自己的“命”在养民,有利于民的事也就有利于己。邾文公以自己为君的使命重于个人的性命,孔子认同他“知命”。 “当孔子告诉我们说他在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天命’,或者说,他知道了对于他来说是天所注定了的东西。他的意思也许是说,他对于力所不能及的东西,以及真正属于他的自主行动领域内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理解。”他的天命是什么?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转变时期,其时“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韩诗外传·卷第二十五》)。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当时的社会却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政在大夫、庶人议政。孔子志在恢复天下有道的秩序,“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孔丛子·记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于是他“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韩诗外传·卷第二十五》)。正因为天下无道,他相信自己受德于天,秉承天命,坚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人当以行道为职,此属天命,但天命人以行道,而道有不行之时,此亦是天命。”对他来说,“天命就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每逢他遭遇生死磨难时,天命总是给予他信心和力量,他自信天是支持他、站在他这一边。“孔子周游列国,在卫,被围于匡、浦;过宋,遇司马桓魅伐木;适楚,厄于陈、蔡,三次蒙难,三次脱险,在他看来,都是靠老天保佑。” 儒家所谓命是经过主观努力之后仍不可能超越的客观限制,必须尽人事,才能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前定的。就孔子而言,类似伯牛有疾而将亡这种事,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

关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考

关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考 对于儒学提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感觉我还没有掌握其内在的含义,但是就我这几天的学习,对于其中的一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比较深的感触,对此,我将展开我的讨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全章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对于此,钱穆先生有注,必也圣乎:此处圣字作有德有位言。仁者无位,不能博施济众。有位无德,亦不能博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三十而立之立。达,如是闻非达之达。己欲立,思随分立人。己欲达,思随分达人。孔子好学不厌,是欲立欲达。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此心已是仁,行此亦即是仁道,此则固是人人可行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譬,取譬相喻义。方,方向方术义。仁之方,即谓为仁之路径与方法。人能近就己身取譬,立见人之与我,大相近似。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之亦犹己。然后推己及人,此即恕之事,而仁术在其中矣。子贡务求之高远,故失之。从钱穆先生的注解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子贡这位已经居于社会上层地位的弟子的仁的要求。他要求自己的杰出弟子在处于社会上位的时候,不仅要想着自己的成功还要想着帮助别人成功。此外,还要能近取譬,以及推人,换位思考。 “仁者,人也”,人之所以成为与自然界诸多动物不同的一个生命的原因,我想其本质正如孔子所说的人有仁的成分。相比于动物的生活,人类在利他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人类社会的,通过社会的分工,人类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率,经过漫长的历史,量变带来质变,人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与动物不同的生命,这种生命之所以不同的基础正是归结于孔子所言的“仁”。 我们可以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分工的合作社会群体里,如孔子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由于诸如基因,生长环境,后天习惯,甚至是胎儿期有没有听过音乐开发大脑都会使得一个人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能力使得不同的人处于社会中不同的地位。这让我想起了北京大学一名退休教授钱理群曾经说到:“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对于钱教授所提出的现象,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对这种现象给出了一个鲜明的关于的仁的判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在《论语宪问》中有说到:”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对此钱穆先生有评注,君子或偶有不仁,此特君子之过,亦所谓“观过斯知仁”也。小人惟利是喻,惟私是图,故终不能为仁。 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要求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君子作要求的。在中庸孔子讲得更为直接:”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些能成为君子的人,必然是身体各方面机能优秀的人才,如果这些人抛弃了仁的要求,与他们竞争,自然大多数人是竞争不过他们的,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这些人往往会成为社会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管控约束,任由自由的利己主义的泛滥,社会的资源财富必将集中于他们的高智商,对于人类社会的根基也将是根本的破坏,这也是我们看到中华文明史是第一次社会大动乱的根本原因,礼崩乐坏,当社会的高级人士抛弃了仁之道,社会必然会陷入水火之中。但是正如钱教授所提到,他们的高智商已经不是

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九十老童呗。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妪几乎都是五官缩蹙、须稀发疏、雌雄难辨,更常常遗东忘西、耳聋口拙、问南言北,上厕所忘拉裤子,出门不认儿女,令人忍俊不止。不是老童是老圣? 十岁不愁:玩是儿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包括成年人因贪玩而无所事事者多是被称为没心没肺、游戏人生。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闹,是发泄。 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过于贪玩,国人则称之为顽石劣性,因为他们认为玩物丧志。正是:少年若天性,成长使之然。孩子们都是塑造出来的。 二十不悔:中国人喜欢讲自古英雄出少年。纵览历史少年才俊代代辈出,他们或为国为民血战沙场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无怪乎伟人感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世界寄托在你们身上。 “二十”无暇?当然不是。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赌资雄厚,学性方勃,顽劣尚存,自谓热血,确有不少摇摆于正邪之间。无论跌倒或撞的头破血流,总会一言蔽之:无悔。再用年轻时最爱表述的爱情宣言——噯情ゼ跑徿套如果我爱你是×,那么我不想我√。如果因√而失去你,那我宁愿×一辈子——讲这话时一定不会想到,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苦。青春的赌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那些老时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人,几乎都是把有限的青春作为无限的赌资任意透支而糟蹋了。 三十而立:自2000多年前老夫子说他三十即建功立业后,三十就成了中国人特别是父辈衡量男儿(子孙)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养活自己。在孔夫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众多的儒家学究们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背负着祖宗、下牵引着儿女的男人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又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标杆。古时的男人一定比今天的男人成家立业的早,他们十五六岁即可婚娶,二十来岁即儿女绕膝,不到四十不乏儿孙满堂。三十而立也是应当之事。今日青年略略有些麻烦,即便二十多岁读完大学,依然为找工作奔波,为买房子蜗居。为减轻生活负担丁克,为躲避人世纷争偶居。漂泊不定的事业确定了他们漂泊不定的人生。 四十不惑:人生四十多喜欢说半辈子过去了,听的多了见的也多了,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看不透的了。此语很有点北方谚语“年过中秋月过半”,意即这一年这一月过了中秋过了十五一眨眼剩下的岁月也就过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岁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灵会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之痕。就像西方心理学家把记忆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高一三班杜若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能就近取自身做比喻,将心比心,可以说是行仁的路径与方法了。) 在有幸阅读《论语·雍也》后,挑出了几句我最喜欢的。 胡锦涛在演讲中引用中国先哲孔子的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中国自己要发展,也希望同其他国家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这体现了一种合作共赢,互帮互助的意识。 那时,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圣人:假如有广博地给人民好处并且能救济众人的人,怎样呢?可称得上仁吗?孔子的回答非常肯定:怎么只止于仁,一定是圣人啊!尧舜他们还怕做不到!这仁者,自己想要建立的就要帮人建立,自己想要达到的就要帮人达到,能推己及人,可说是行仁的方法了呀。 子贡这一句,将“仁”设置得过高,以博施济众来请教孔子是否是仁的境界。而孔子却认为这是“圣”的境界。 我们暂且不讨论这是什么境界,这个博施济众却要达到什么境界才算“仁”或者“圣”呢? 子张曾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这就说明了“博施济众”和“惠”源于“仁”,又是“仁”的具体实现形式。 即为“博施”就要达到如同《大道之行也》中所讲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样的境界,可能才算“仁”以致“圣”。 济众就是要做到使民不受饥寒、水旱、病痛、虫患等等之苦,而有解救之法。依这样的标准来考察,确实是连尧舜也要感到困难的了。 仁的境界便是由“恕”而进“忠”而达“仁”。仁者人也,故人是爱人,而爱人的方法就是“忠恕”,所以忠恕是行仁之方。行忠恕即是仁。而不是先有“恕”,而后“忠”,再达“仁”。 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为人处世准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句是从“欲”的角度来讲,后句是从“不欲”的角度来讲,这两个方面不存在感情色彩的问题,更不存在对立,有机不可分地统一在一起,完整组成了儒家的一条道德准则。 如果一个人想要仁德,除了要做到自己通达事理,也要渲染别人做到通达事理,助人成功,也就是助己成功。看来从孔子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仁德,除了要自身具备“五者”,还要有别人的责任啊。孔子的辩证关系看来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懂的啊!

己所欲 勿施于人

己所欲勿施于人 相信大家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非常熟悉,它出自《论语·卫灵公》。原句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是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是要别人也通达事理。 这就要我们将心比心,不把自己视为恶、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却施于人,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行径当然是对别人的严重侵犯。 但是,自己认为善、快乐、幸福的东西,难道就可以强加于人了吗?要是别人并不和你一样认为它们是善、快乐、幸福,这样做岂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严重侵犯。 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大至在信仰问题上,如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焚书坑儒”;小至在思维方式上,在生活习惯上,在艺术欣赏上,在文学批评上,人们很容易以自己所是为是,斥别人所是为非。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吧,逢年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有时不得不接受长辈给自己夹的不喜欢的菜,这非常无奈。 人们总喜欢“己所欲施于人”,似乎认为,以“己不欲施于人”是明显的恶,出发点就是害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却是好的,是为了助人、救人、造福于人。熟不知在人类历史上,以救世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主张的是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最先出于朱熹对论语的集注,就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春秋时,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还没停。 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 晏子走近,若有所思的望着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 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有意的追问:「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 晏子知景公没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的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你怎么都不去想想别人啊!」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推己及人,就能想到别人的难处,就不会将自己的意念强加于他人。同样,只有推己及人,才能与他人更好的交往。 从自身出发,转化仰视与俯视的角度为平视,把他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仅仅只是生活中的某个与你相关的角色,平等回来了、尊重出现了,自由还会遥远吗?己所欲,勿施于人,还会有难度吗?

知天命之年的感想

知天命之年的感想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后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要求,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可是世上又有几人能够达到呢。到了知天命之年,才猛然想起是不是该对照一下了呢。而立之年,总是那么雄心勃勃的,总是胸怀世界,放眼天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路跌跌撞撞、潇潇洒洒,有“立”起来的,也有“倒”下的。蓦然回首,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一转眼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了。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什么是天命?生命走过了半个世纪,可还是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天命!回头看看,三十而立,“立”了吗?按照孔夫子的标准没有“立”,因为自己至今还是一凡人、俗人,既没有成专家学者,也没有成明星名人,更没有成圣人。只是在三十岁的时候,自己已经自食其力,有了自己每天都需要干的工作,并且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独当一面。并且把社会分给自己的角色扮演的很好。按照普通百姓的标准,这算不算“立”呢?“四十不惑”,这个“惑”指什么?虽然在四十岁时已对很多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对很多事情也能够进行反思。对很多的观点也不去人云亦云。但是还是不能说“不惑”。这个世界太精彩,这

个世界太复杂。没有一双慧眼能让我把这世界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昨天,好像还在昨天,还在寻寻觅觅的寻找那一双能把世界看清楚的慧眼。转瞬之间,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不由得不知所措,惶惶然。什么是知天命啊,有人说:天命就是人一生的命运,一般人五十啦,历经坎坷,终于练得随遇而安,即所谓知天命也!不知孔夫子的原意是怎样解释的,我想大概是指看透了上天给自己安排的命运吧。这算不算安于天命的无奈选择呢? 其实人在50岁时是黄金时期末期,虽然积累一定的知识,但精力将要开始衰退了,此时开始认命了,对于理想和达不到的东西不过分追求了。是啊,人到了这个年龄,已经没有了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少了痴迷癫狂。看淡了功名利禄,饱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把远大的理想抱负,也看成了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事情。与人相处也少了些争强好胜,针锋相对,而多了一些宽容,理性。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也能够理性面对,心态少了浮躁,趋于平和,生活更加从容。不知这算不算知天命呢!其实。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天命,才能够安于天命,关键在一个“知”字,而最难的也是一个“知”字。有多少人懵懵懂懂,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活着,也没弄明白活着究竟要干些什么,今天想这样,明天想那样,有多少的机遇都轻易的放过,而到了晚年,仍然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听过一句话,叫:“三十不立,四十不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学习总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在不断地刷新。从一开始也就是知道的最久的含义:自己想要建立就要先帮助别人建立,自己想要达成目标就要先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这是我们接触最广,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含义。直到上次听课恍然明白了其第二种含义,即自己欲望(即目标)实现以后再去帮助别人,即立人和达人。当我直到这个含义以后不由得对古人的智慧以及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发出了赞叹。这方面的含义很好理解,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理解就是“达则兼济天下”。这其实也就是道了,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很多知名的富豪喜欢做慈善。但是他们做慈善的目的是什么?这恐怕就要用行仁义的逻辑来考虑了。 而在今天听董事长解读张载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有一个新的了解,而这个理解似乎更符合儒家仁义道德的思想。就是自己想被怎样对待,就要这样对待别人,你想让别人把你当老师,那就要先做别人的学生,说的再直接一些,你想怎样让自己的儿女对待自己,那就要先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你想得到怎样的待遇,就要先用这样的待遇对待别人。这可以说是榜样作用,但更多的,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推己及人,也就是把别人当人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侍奉君主该有的礼节对待君主,以对待同僚该有的礼节对待同僚,同理,长辈、同辈、晚辈,这可以理解为“仁”的一部分。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美是不是就是立人和达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美在这里是别人想要的、喜欢的事物,君子做别人喜欢、想要的事情,帮助别人,因为自己本心要求自己,这是本心的要求,别无目的,即由仁义行,换句话说,己所欲,施与人,就是推己及人。

【免费下载】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

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 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九十老童呗。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妪几乎都是五官缩蹙、须稀发疏、雌雄难辨,更常常遗东忘西、耳聋口拙、问南言北,上厕所忘拉裤子,出门不认儿女,令人忍俊不止。不是老童是老圣? 十岁不愁:玩是儿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包括成年人因贪玩而无所事事者多是被称为没心没肺、游戏人生。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闹,是发泄。 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过于贪玩,国人则称之为顽石劣性,因为他们认为玩物丧志。正是:少年若天性,成长使之然。孩子们都是塑造出来的。 二十不悔:中国人喜欢讲自古英雄出少年。纵览历史少年才俊代代辈出,他们或为国为民血战沙场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无怪乎伟人感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世界寄托在你们身上。 “二十”无暇?当然不是。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赌资雄厚,学性方勃,顽劣尚存,自谓热血,确有不少摇摆于正邪之间。无论跌倒或撞的头破血流,总会一言蔽之:无悔。再用年轻时最爱表述的爱情宣言——噯情ゼ跑徿套如果我爱你是×,那么我不想我√。如果因√而失去你,那我宁愿×一辈子——讲这话时一定不会想到,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苦。青春的赌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那些老时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人,几乎都是把有限的青春作为无限的赌资任意透支而糟蹋了。 三十而立:自2000多年前老夫子说他三十即建功立业后,三十就成了中国人特别是父 辈衡量男儿(子孙)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养活自己。在孔夫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众多的儒家学究们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背负着祖宗、下牵引着儿女的男人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又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标杆。古时的男人一定比今天的男人成家立业的早,他们十五六岁即可婚娶,二十来岁即儿女绕膝,不到四十不乏儿孙满堂。三十而立也是应当之事。今日青年略略有些麻烦,即便二十多岁读完大学,依然为找工作奔波,为买房子蜗居。为减轻生活负担丁克,为躲避人世纷争偶居。漂泊不定的事业确定了他们漂泊不定的人生。 四十不惑:人生四十多喜欢说半辈子过去了,听的多了见的也多了,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看不透的了。此语很有点北方谚语“年过中秋月过半”,意即这一年这一月过了中秋过了 十五一眨眼剩下的岁月也就过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岁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灵会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之痕。就像西方心理学家把记忆描述成痕迹线段,于是,这些线段记忆帮助四十年阅历的人参悟人生,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会因蛊惑而沸腾,不会因诬言而颓废。

尽人事知天命的哲学及现实意义

尽人事知天命的哲学及现实意 义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尽人事,知天命”,请结合《论语》,阐述这一思想的哲学价值 和现实意义 摘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就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凡事尽力而宽容,至于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一笑置之,保持一颗平常心,满怀敬畏和感恩。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至于后事如何,则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了,只能看命数如何了。 关键词:孔子;人事;天命 人们经常会听到“尽人事”和“知天命”,但却不清楚其中的玄机。“知天命、尽人事”和“尽人事、知天命”这两句俗语都是存在的,而其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却是有区别的。“知天命,尽人事”指在最坏的处境下,竭尽全力拼到最后。这是知命又不认命的豁达与不妥协,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态度。“尽人事,知天命”指尽人事之后,才知道天命如何,尽人事之后,才知道顺天命;这是尽人事知天命的两层意思。但这句话还有第三层意思,也就是“尽人事而知天命,知天命而不懈怠人事”,即生命不屈不折的一面。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不去强求,但保持沉稳而不失积极。理清了其中的条理,我们就结合论语,从孔子这一位圣人的天命观去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左传·文公十三年》提供了这样一个君子“知命”的例子: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郊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也,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 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这里的“君子”是指孔子。邾文公对是否迁都这件大事,通过占卜来做最后决定。占卜的结果是有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面临这样的两难情况,邻文公的左右劝他以自己的“命”为重,而邾文公则认为:自己的“命”在养民,有利于民的事也就有利于己。邾文公以自己为君的使命重于个人的性命,孔子认同他“知命”。 “当孔子告诉我们说他在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天命’,或者说,他知道了对于他来说是天所注定了的东西。他的意思也许是说,他对于力所不能及的东西,以及真正属于他的自主行动领域内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理解。”他的天命是什么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转变时期,其时“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韩诗外传·卷第二十五》)。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当时的社会却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政在大夫、庶人议政。孔子志在恢复天下有道的秩序,“方今天下道德寝

一起学《论语》6.30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起学《论语》6.30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起学《论语》6.30 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白话】 子贡说:“如果能广施恩惠并且能救济民众,怎么样呢?可以称得上是仁了吗?”孔子说:“这何止于仁呢,一定是圣人了吧!尧舜之圣,大概都感到力量有所不足!仁者,想要自立,便会帮助别人也能立;想要自己

通达,便会帮助别人也能通达。能反求于自身,然后推己及人,这可以称得上是行仁的方法了。” 【释词】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施,给与、施与。济,救助。钱穆:“子贡谓能广博施与,普遍救济,如此必合仁道。”伊川程子曰:“博施济众,仁者无穷意,乃圣人之极功也。” 可谓仁乎:子贡以为博施济众就是“仁”,然而孔子认为这不仅不是仁,而且超越了仁,到了“圣”的境界。 《四书改错》:“圣道该忠恕,而由仁达圣,则必从强恕求仁,以驯至乎圣。大凡圣道贵博济,必由尽己性、尽人性以至于位天地育万物,并非驰骛。故《大学》明德必至亲民,《中庸》成己必至成物,《论语》

修己必至安人、安百姓,《孟子》独善其身必至兼善天下。夫圣道未成,亦必先力推忠恕,而后可以成圣学。”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言此何止于仁,必也圣人能之乎!此处“圣”字指有德有位而言。仁者无位,不能博施济众;有位无德,亦不能博施济众。 其犹:大概尚且。 病:心有所不足。此是本章一个转换点。虽尧舜之圣,有德有位,如果博施济众,亦将感其力之不足。以是求仁,愈难而愈远矣。孔子以“尧舜犹病”点明子贡求仁已远,不如退而求诸己身,登高必自卑,由近而及远也。 立、达:己欲立,思随分立人;己欲达,思随分达人。犹如能明明德,才能新民。反求己心,推己心于人。以己及人,就是仁者之心也。孔子好学不厌,是欲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原文出处及全文翻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原文出处及全文翻译 意思: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三十而立打一字(谜底:莘)】 读解: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

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现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岁的人, 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 立身,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我认为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每个人的各方面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中国劳动力过剩更加剧了这种过高的要求,这只是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立业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到社会责任所必备的。 立家,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还认为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至于是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每个人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哪个为先哪个在后。年轻人必须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 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人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事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经历了许多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烦恼,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四十岁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 对外,他明白了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四十岁的人,不再年轻,缺少了对社会那种幻想和迫切投身于社会中的激情,生活的经历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稳,挫折让他明白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那就必须正视它,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想。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对内,他明白了自己。所以,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是妄想;有愿望,而不奢望;有作为,而不妄为。有理想,想是应该,但关键在打理,去实践;有愿望也可以,关键在于切合实际;有作为,关键在适度。四十岁的人,是最讲实际的年龄段的人,人生走过一半,机会和机遇少了,不应该再犯过错而走迂回的路了。 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抚养子女责任。首先,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不单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辛勤工作,才换来整个社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教育思想浅悟 饶平县凤洲中学林汉群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万世师表,创造了许多至今仍不失智慧光芒的教育理论。不揣浅陋,本文试图理解和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不分等级、贫富贵贱、善恶、智愚,应一视同仁,均应给予教育,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并首先创办私学、招收平民学生。在孔子的弟子中,有极贫穷的,如颜回;有父亲被看作是“贱人,品行不好”的,如仲弓,他都尽心教诲,成为后世的楷模。 有教无类是教育事业的崇高境界。几千年前的我国教育家就倡导这样的教育公正观念,今天,我们更应坚持这样的教育思想,并在教育实践中贯彻执行这一教育原则。但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偏爱“好生”,歧视、丢掉“差生”的现象。如辅导课、一些测试只给好生,落掉差生,认为“差生难教”。实际上,差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呵护、帮助,更需要老师“雪中送炭”。如果说师爱施于优秀生,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师爱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因此,爱可爱的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不可爱”的学生。 因材施教 孔子很注意了解自己的学生,“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针对高柴智力较差、曾参较迟钝、子张较偏激、子路行为粗俗的特点实施教育。《论语·为政》篇载:针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人的不同情况,同是关于“孝”的提问,孔子给予不同的回答。《论语·颜渊》篇还载:针对颜渊、仲弓、司马牛的不同情况,同是向孔子请教“仁”,孔子给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孔子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教育,为后人树立了因材施教的典范。 我们是新时期的教师,应借鉴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1)作为科任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方法,对程度不同的学生, 1

你真的懂什么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三十而立这句话,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节点!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早在几千年前孔子提出了这些人生的重要节点,时隔至今我们还依旧挂在嘴边,可你真的懂它们的意思吗? 三十而立是否就如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三十岁要有车有房有事业才算而立?四十岁不困惑不迷惑不被诱惑就是四十不惑?五十岁生命过去一半,感叹时间飞逝岁月愈短就是知天命?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三十而立,指的并非你物质而立,而是,你是否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你的精神是否独立!在这个鱼龙混杂,纷繁复杂的世界,你是否有自己正确的坚持!当别人为名为利追逐,迷失了本心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守住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本真!是否还辨的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好,什么是坏!是否能把握自己的原则让自己的心不因外物而动摇!是否能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公和困苦!如果可以,那才算你三十而立! 我们身边有的人,三十岁,已经买了房,买了车,当然大部分是依靠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也有自己奋斗所得,我们在努力过好平凡的日子,可天灾人祸,悲欢离合,你是否能扛得住,是否挺得过去?你真的三十而立了?是不是只是物质而立?

四十而不惑,简单而言,只有两个字,选择!你再也不像年轻的时候,有各种选择恐惧症,你有自己清晰的判断,有对事物透彻的看法,即使选择再多,再复杂,你也能明白自己要选择的是什么,什么是适合你的,没有疑惑,没有迷惑,这才算不惑!我们知道,四十岁是人生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时候,父母已经老去,孩子尚未成年,我们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孩子的就业,房子的贷款,工作的压力,有了小积蓄,身边各种的诱惑和盘算,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不惑谈何容易?多少人,四十岁,风华正盛,或者贪污落马,或者眷恋女色,毁了婚姻家庭,贪图名利,损失了财富!四十岁,你真的能做到不惑吗? 五十知天命,更简单了,一句话就可概括: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五十岁的人,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起起落落,这时候已经明白,人生很多事情人力难控,很多事情,并不能按照我们期望的发展,顺其自然才是天命所归,这时候的我们学着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的过日子!但这顺天命并非随天意,自己无作为,我们应该做的是尽人事,听天命!尽人事为先!不苛求任何,不再倔强,学会顺其自然的生存!才是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这句话非常简单,但是做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的难!耳顺,什么话都能听进去,那需要多大的心胸和多广的知识面!年轻的时候,我们阅历少,血气方刚,总有很多事看不下去,接受不了,总有很多人很喜欢或很讨厌,我们很容易开心或者难过,失恋了喝酒喝到断片,难过了可以痛哭一场,开心了可以嗨一整晚,可是,六十岁的人,见惯了

论语30句及其翻译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无邪’。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学有所立,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悟了道,懂得了天命;六十岁时不管听到什么,耳顺没有烦恼了。,到七十岁达到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而不会超出规矩。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子路,我教你,你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悟了道,晚上就可以死了。 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通晓道义,而小人通晓明了于利益。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能的人就向他的优点看齐,见到不贤人就反省自己身上是否有同样的缺点毛病。 8、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迟早问题,一定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来做同伴。 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的快乐,象水一样是活泼的流动的。有仁德者的快乐象山一样是宁静安详的。智者活泼,仁德者宁静。智者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爱的人自己想介立不移,也帮助人站立于世间。自己想通达,也帮助人通达。

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发愤就不会受启发,不认为不对而寻求正确也不会受启发。举一个角告诉他,不能反过来知道有三个角,那么他的心就会迷惑不能平复。 12、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个月不知道肉的味道。说:想不到作为音乐能美到这个地步。 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茶淡饭喝水,弯曲胳膊睡觉,快乐就在其中了。不道义却富足而且高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一样,终究会散去。 1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坦坦荡荡,小人常常戚戚忧忧的。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心胸弘大而刚毅。担子重大,道路遥远;把仁德作为自己的担子,不也是很重吗?死了以后才停止,不也是道路遥远吗?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三军可以攻击丧失其主帅,匹夫不可以丧失志向。 1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孔子说:天气寒冷,然后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迷惑,仁爱的人没有忧郁和忧患,勇敢的人不畏惧。 19、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说:战胜自己的欲望,恢复到礼义,就是仁。一天战胜自己恢复到礼,天下都归属于仁。为仁在于自己,难道在于别人吗? 20、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人际关系处理得好,整个天下四海以内的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兄弟。

“尽人事,知天命”的哲学及现实意义

尽人事,知天命”,请结合《论语》,阐述这一思想的哲学价值 和现实意义 摘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就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凡事尽力而宽容,至于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 一笑置之,保持一颗平常心,满怀敬畏和感恩。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至于后事如何,则不是我们所 能左右的了,只能看命数如何了。 关键词:孔子;人事;天命 人们经常会听到“尽人事”和“知天命”,但却不清楚其中的玄机。“知天命、尽人事”和“尽人事、知天命”这两句俗语都是存在的,而其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却是有区别的。 知天命,尽人事”指在最坏的处境下,竭尽全力拼到最后。这是知命又不认命的豁达与 不妥协,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态度。“尽人事,知天命”指尽人事之后,才知道天命如何,尽人 事之后,才知道顺天命;这是尽人事知天命的两层意思。但这句话还有第三层 意思,也就是“尽人事而知天命,知天命而不懈怠人事”,即生命不屈不折的一面。知道 自己的能力所及,不去强求,但保持沉稳而不失积极。理清了其中的条理,我们就结合 论语,从孔子这一位圣人的天命观去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提供了这样一个君子“知命”的例子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 “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 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 “命可长也,君何弗为?” 郊子曰: “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也,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 五月,邾文公卒. 君子曰:“知命”。

这里的“君子”是指孔子。邾文公对是否迁都这件大事,通过占卜来做最后决定。占 的结果是有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面临这样的两难情况,邻文公的左右劝他以自己的“命” 为重,而邾文公则认为 : 自己的“命”在养民,有利于民的事也就有利于己。邾文公以自 己为君的使命重于个人的性命,孔子认同他“知命”。 当孔子告诉我们说他在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天命',或者说,他知道了对于他 来说是天所注定了的东西。他的意思也许是说,他对于力所不能及的东西,以及真正属于 他的自主行动领域内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理解。”他的天命是什么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 中国社会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转变时期,其时“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 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 五》 )。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他说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在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 氏》) 。当时的社会却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政在大夫、庶人议政。孔子志在恢复天下有 道的秩序,“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 (《孔丛子?记义》);“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于是他“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 (《韩诗 外传?卷第二十五》)。正因为天下无道,他相信自己受德于天,秉承天命,坚持“人能 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 语?述而》)。“人当以行道为职,此属天命,但天命人以行道,而道有不行之时,此亦 是天命。”对他来说,“天命就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朝闻道,夕死可矣” 语?里仁》)。每逢他遭遇生死磨难时,天命总是给予他信心和力量,他自信天是支持他、 站在他这一边。“孔子周游列 国,在卫,被围于匡、浦 ; 过宋,遇司马桓魅伐木 ;适楚,厄 于陈、蔡,三次蒙难,三次脱险,在他看来,都是靠老天保佑。” 儒家所谓命是经过主观努力之后仍不可能超越的客观限制,必须尽人事,才能知天命, 天命不是完全前定的。就孔子而言,类似伯牛有疾而将亡这种事,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 (《韩诗外传?卷第二十 (《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