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发表时间:2019-04-03T09:39:56.7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作者:王兴刚高淑明[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王兴刚高淑明(德州联合医院;山东德州253000)【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心肺运动试验具有十分重

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心肺运动试验是指通过对患者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气体、通气参数进行分析,以及监测运动中的代谢指标等,来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心肺运动试验,又称为CPET,其作为心肺功能评估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心肺功能试验具有灵敏性高、安全、无创,以及相对廉价等特点,对心血管疾病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临床心血管病学;应用价值;前景[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190-01

一.传统心肺疾病检查方法的缺陷心肺疾病是人们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早期常难以被病人所察觉。在起初生病时,一些心肺疾病处于静息状态下处于代偿状态。而病人在运动状态下,才会出现一些病理变化。传统的心肺疾病的检查方法,通常使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肺功能仪等检测静息状态下的心肺系统的运行状况。这种方法虽然用途比较广泛,但是由于不能很好的反应心肺系统总体的功能状况,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导致错误的诊断,以及延误对病人疾病的治疗。因此,作为一种检查心肺疾病的方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仪,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手段会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导作用,但是对于后续的治疗并无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传统心电图运动试验对于某些心肺疾病的检查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其对于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导致的心肺功能的改变又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在这种传统的心肺疾病检查方法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并且其对后续的治疗并无十分明显的帮助的情况下,对于新的心肺疾病检查方法已经是迫切需要。在心肺疾病的检查中,心肺运动试验是一种准确率高,对病人身体损伤小,相对较为简便,且能够对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有积极作用的方法。在使用心肺运动试验进行心肺疾病的检查中,无论是在静息状态还是在运动状态,都能较为准确的检测全导联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同时,还能够检测病人的肺通气等指标的变化。对于心肺疾病检查来说,心肺运动实验能够实现对病人的心肺功能的整体的评估,并且具有较为强大的有点。例如,对病人的身体损害较小、灵敏度较高,以及相对廉价。再者,心肺运动试验对心肺疾病患者后期的治疗和康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一)心肺运动的试验在冠状动脉筛查中的应用随着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广泛的运用,其在冠状动脉筛查中的作用逐渐显露出来。心肺运动试验与传统的检查方法相比,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心肺功能的相关参数,提高医生诊断的精准度,帮助了解更多的病人心肺疾病方面的信息,对病人以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冠状动脉筛查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心室功能的衰退几乎总是先于临床表现,传统的心肺疾病的检查方法可能无法很好的查出疾病,从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理。而采用心肺运动试验,能够通过检测相关的变量,发现冠心病患者潜在的心肌缺血而造成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因此,心肺运动试验,对于冠状动脉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外,心肺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在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评估作用。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变冠心病患者的心扉功能。而心肺运动试验,能够对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行相对客观的、安全的,以及有效的评估。从而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状况具有相对清楚的了解,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二)心肺运动试验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检测心肺实验运动对慢性心里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判断作用。心肺运动试验在检测病人的各项指标的过程中,如果病人处于一定的运动负荷的状况下,其能够通过各项指标的状况反映出心肺的储备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和同步性。从而实现对病人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多器官多功能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而在研究中,发现心肺运动试验对慢性心里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具有良好的评估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心肺运动试验除了应用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后外,还能够对心脏移植的时间进行预测,并且对心脏疾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再者,心肺运动试验相对于其他的心脏疾病检测的方式来说性价比较高,且对患者的伤害较少,其还能够对患者的运动强度进行相关的评估。相对于传统的心电图负荷来说,心肺运动试验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都有教好的改善。(三)心肺运动试验在鉴别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中的作用心脏神经官能症在医学上,又称为心血管神经症,其主要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循环系统失调。心血管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主要的发病人群在中青年女性。在鉴别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中,由于其症状较多,进行的检查相对较多,并且显示的异常结果相对比较少,常被误认为冠心病。再者,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排他性的诊断,医生需要排除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变后才能确定诊断。而心肺运动试验在鉴别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具有较好的优势,其具有便捷、无创的特点。不仅能够节约病人的时间以及财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疗资源。并且,对病人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病人能够及时的发现心脏神经官能症,医生就能够根据其诊断进行及早地治疗,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再者,心肺运动试验对病人后续的康复治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的前景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医疗水平也实现了巨大的发展。虽然,在临床心血管病的检测和诊断中,心肺运动试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心肺运动试验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心肺运动试验在诊断心肌缺血方面并没有较为权威的统一标准。再者,不同的心肺运动试验的参数标准对不同的人群、年龄等并不具有一致性。因此,对于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还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四.结语

心肺运动试验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是通过监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心率(HR)、分钟通气量(VE)等来评价心肺等脏器对运动的反应。由于运动需要肺、心脏和肌肉等脏器密切协调的工作始能完成,因此,心肺运动试验是唯一将心与肺偶连,在运动中同时对他们的储备功能进行评价的科学工具(见图示)。它具有无创、定量和敏感的特点,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预测健康人在特殊环境下的风险 目前,健康体检均是在静态下做的各项检查,它不能预测在特殊环境下的意外风险,如运动和高原。心肺运动试验是观察机体在剧烈运动下的心肺反应和细胞有氧代谢的能力,因此,它是在实验室里观察运动状态下的风险信号。高原空气中的氧分压降低,对人体的影响类似运动,理论上说,心肺运动试验可评估机体承受高原的能力。 二、预测发生高血压的风险 观察人体在运动时血压的变化可预测日后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日本学者Miyai等[1]研究了726例血压正常、无心脏病史的健康人在运动时血压的反应,并随访平均4.7年,结果发现,运动时血压反应过度的人在3.6-6.9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反应正常人的3-4倍。 三、诊断冠心病

心肺运动试验作为一个无创检查,从心电和心功能二个方面来判断运动状态下的心肌是否缺血。研究显示,1、2、3支冠状动脉病变时,该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50%、72%、80%,特异性分别为54%、58%、62%。 四、诊断心功能不全 心肺运动试验目前在国外已公认为是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的“金标准”。根据根据最大摄氧量(VO 2 max)可将心功能定量分为4级,A级>20ml/min/kg,无或轻度心功能不全;B级=16-20ml/min/kg,轻度-中度心功能不全;C级=10-15ml/min/kg,中度-重度心功能不全;D级<10-15ml/min/kg,重度心功能不全。 五、评估手术风险 心肺运动试验可用于评估手术风险及心脏手术或移植的手术时机。国外研究 证明,当VO 2max>20ml/min/kg,心肺并发症的风险很小,当VO 2 max<15ml/min/kg, 手术后常常出现并发症。 六、指导慢病管理 运动康复是很多慢性疾病在稳定期的重要治疗内容之一,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它可提高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心肺运动试验在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是任何检查都替代不了的。具体作用是:运动风险评估、制定运动处方、评价运动康复效果。 七、指导运动健身 运动的生理效应与运动强度成正比,但过高的运动强度又蕴藏着意外风险。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运动风险也不同,心肺运动试验可帮助确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以达到最佳运动强度和最低的运动风险。 心肺运动试验概述

平板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平板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一.前言 平板运动试验是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检测方法,虽然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但是方法简便实用、无创伤、安全,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病检测手段。 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狭窄到一定程度时,静息状态下患者不发生心肌缺血,但当运动负荷增加伴心肌好氧量增加时冠脉血流量不能相因增加,即引起心肌缺氧,心电图上可出现异常改变。 运动负荷量分别为极量与亚极量两挡 极量:指心率达到自己的生理极限的负荷量。以最大心率粗略计算为:220-年龄数; 亚极量:指心率达到85%-90%最大心率的负荷量。临床上多采用亚极量运动试验。 运动能力:即运动中最大耗氧量,通常用最大代谢当量(METs)表示。 根据年龄预测运动能力(METs)的公式: 男性:18.0-(0.15*年龄) 女性:14.7-(0.13*年龄) 二.平板运动试验概念:是一种让受检者在活动的平板上走动,根据所选择的运动方案,仪器自动分级依次递增平板速度及坡度以调节负荷量,直到受检者心率达到亚极量水平,分析运动前、中、后的心电图变化作出实验结果,来评定心脏情况。 三.运动负荷试验的临床操作 1.运动实验前应描记受检者卧位和立位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血压作为对照。 2.运动中通过检测器对心率、心律及ST-T改变进行检测,并按预定的方案每3分钟记录心电图和测量血压一次。 3.在达到预期亚极量负荷后,使预期最大心率保持1-2分钟再终止运动。 4.此后每2分钟记录1次心电图,一般至少观察6分钟。 5.如果6分钟后仍未ST段恢复运动前图形,应继续观察至恢复为止。 四.运动平板心电图的作用 1.对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心病病人运动诱导心电图ST段水平下降;心绞痛发生。 2.评估冠心病病人的心脏负荷能力 3.PCI或CABG后再狭窄的判定 4.检测心梗病人有无存活心肌或缺血心肌 5.评估功能性早搏的鉴别:运动中早搏是否增加?运动中早搏减少,功能性可能性大。心动过速:运动中心率增加大于100次/分, 6.评定心脏功能,安排病人活动量,制定体育疗法运动量 7.评价窦房结功能 五.适应证 1.冠心病的诊断 2.功能性早搏的鉴别 3.窦性心动过缓查因 4.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价 5.疗效评价 6.用于康复治疗,运动处方制定 六.绝对禁忌证 1 .急性心梗(2天内)或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 2.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测试前准备 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运动心肺试验需要在受过运动生理基础知识培训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参加 1. 2. 3. 4. 5. 6. 实验室准备 实验室温度要求在21-23摄氏度,此外尚必需配置复苏设备包括:常规抢救用药及静脉注射装置;氧气筒和抽吸装置;气管内插管和喉镜;DC 除颤器。 仪器定标和系统质量验证

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仪器使用前需要进行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分析器的定标。先进的仪器系统的定标过程已经完全自动化。流量传感器的定标过程是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通常为 3L )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即用标准容积修正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得到容量定标系数)。气体分析器定标是使用含有已知浓度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标准混合气体,校正氧和二氧化碳分析器,具体方法1. 一点定标法(使用一种定标气体),2. 两点定标法(使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定标气)。采用接近生理范围的气体进行两点定标,是保证气体分析器准确性的最好方法(通常为26% 氧, 1. 4. 5. 不稳定心绞痛; 6. 急性肺栓塞或者肺梗塞; 7.II O -III O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8. 快速室性/ 房性心律失常; 9. 严重身体畸形未纠正者; 10. 严重的主动脉狭窄;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 12. 13. 14. 15. 1. 2. 3. 4. 充血性心力衰竭; 5. 低血压和休克; 6. 肌肉骨骼损伤; 7. 严重疲劳,头晕,乏力,全身不适,身体疼痛和持续数日的疲乏等。

运动方案 功率负荷的表示方法: 功(Work ):表示为千克 . 米(KPM ,1KPM= 移动1 千克重物,垂直距离为1 米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功率 能量 这是一种进行性多阶梯试验,功率以1-6 分钟间隔增加(图)。现在多推荐1 分钟斜坡式递增(ramp )运动方式,使运动更均匀,运动参数变化连续和减少判断者之间的分析差异。运动中功率递增的方式,a 为阶梯状,b 为斜坡状。 恒定功率运动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发表时间:2019-04-03T09:39:56.7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作者:王兴刚高淑明[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王兴刚高淑明(德州联合医院;山东德州253000)【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心肺运动试验具有十分重 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心肺运动试验是指通过对患者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气体、通气参数进行分析,以及监测运动中的代谢指标等,来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心肺运动试验,又称为CPET,其作为心肺功能评估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心肺功能试验具有灵敏性高、安全、无创,以及相对廉价等特点,对心血管疾病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临床心血管病学;应用价值;前景[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190-01 一.传统心肺疾病检查方法的缺陷心肺疾病是人们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早期常难以被病人所察觉。在起初生病时,一些心肺疾病处于静息状态下处于代偿状态。而病人在运动状态下,才会出现一些病理变化。传统的心肺疾病的检查方法,通常使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肺功能仪等检测静息状态下的心肺系统的运行状况。这种方法虽然用途比较广泛,但是由于不能很好的反应心肺系统总体的功能状况,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导致错误的诊断,以及延误对病人疾病的治疗。因此,作为一种检查心肺疾病的方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仪,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手段会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导作用,但是对于后续的治疗并无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传统心电图运动试验对于某些心肺疾病的检查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其对于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导致的心肺功能的改变又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在这种传统的心肺疾病检查方法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并且其对后续的治疗并无十分明显的帮助的情况下,对于新的心肺疾病检查方法已经是迫切需要。在心肺疾病的检查中,心肺运动试验是一种准确率高,对病人身体损伤小,相对较为简便,且能够对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有积极作用的方法。在使用心肺运动试验进行心肺疾病的检查中,无论是在静息状态还是在运动状态,都能较为准确的检测全导联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同时,还能够检测病人的肺通气等指标的变化。对于心肺疾病检查来说,心肺运动实验能够实现对病人的心肺功能的整体的评估,并且具有较为强大的有点。例如,对病人的身体损害较小、灵敏度较高,以及相对廉价。再者,心肺运动试验对心肺疾病患者后期的治疗和康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一)心肺运动的试验在冠状动脉筛查中的应用随着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广泛的运用,其在冠状动脉筛查中的作用逐渐显露出来。心肺运动试验与传统的检查方法相比,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心肺功能的相关参数,提高医生诊断的精准度,帮助了解更多的病人心肺疾病方面的信息,对病人以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冠状动脉筛查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心室功能的衰退几乎总是先于临床表现,传统的心肺疾病的检查方法可能无法很好的查出疾病,从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理。而采用心肺运动试验,能够通过检测相关的变量,发现冠心病患者潜在的心肌缺血而造成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因此,心肺运动试验,对于冠状动脉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外,心肺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在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评估作用。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变冠心病患者的心扉功能。而心肺运动试验,能够对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行相对客观的、安全的,以及有效的评估。从而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状况具有相对清楚的了解,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二)心肺运动试验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检测心肺实验运动对慢性心里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判断作用。心肺运动试验在检测病人的各项指标的过程中,如果病人处于一定的运动负荷的状况下,其能够通过各项指标的状况反映出心肺的储备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和同步性。从而实现对病人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多器官多功能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而在研究中,发现心肺运动试验对慢性心里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具有良好的评估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心肺运动试验除了应用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后外,还能够对心脏移植的时间进行预测,并且对心脏疾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再者,心肺运动试验相对于其他的心脏疾病检测的方式来说性价比较高,且对患者的伤害较少,其还能够对患者的运动强度进行相关的评估。相对于传统的心电图负荷来说,心肺运动试验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都有教好的改善。(三)心肺运动试验在鉴别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中的作用心脏神经官能症在医学上,又称为心血管神经症,其主要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循环系统失调。心血管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主要的发病人群在中青年女性。在鉴别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中,由于其症状较多,进行的检查相对较多,并且显示的异常结果相对比较少,常被误认为冠心病。再者,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排他性的诊断,医生需要排除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变后才能确定诊断。而心肺运动试验在鉴别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具有较好的优势,其具有便捷、无创的特点。不仅能够节约病人的时间以及财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疗资源。并且,对病人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病人能够及时的发现心脏神经官能症,医生就能够根据其诊断进行及早地治疗,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再者,心肺运动试验对病人后续的康复治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的前景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医疗水平也实现了巨大的发展。虽然,在临床心血管病的检测和诊断中,心肺运动试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心肺运动试验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心肺运动试验在诊断心肌缺血方面并没有较为权威的统一标准。再者,不同的心肺运动试验的参数标准对不同的人群、年龄等并不具有一致性。因此,对于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还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四.结语

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以肺血管异常生长和增殖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功能障碍为特征,在安静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压(mPAP)>25mmHg的疾病。1, 2肺动脉高压目前尚缺乏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手段,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侵入性有创心导管检查,确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通过无创检查手段及时准确评估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心肺运动试验(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 的评估系统即是基于整体理念应运而生的一种能客观、定量、全面地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用于评估多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检测工具。3可分为非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Non-invasive cardiopulmonary test, NiCPET)和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invasive cardiopulmonary test, iCPET)。它始于20 世纪50 年代,最初用于心脏功能的临床研究,继而推广至多脏器疾病的评估。而近期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CPET在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CPET不仅能够用于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耐力测定,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4还能发现患者肺内通气灌注匹配及气体交换异常,辅助诊断卵圆孔未闭和运动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并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和制定肺康复运动处方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可以实时、动态、客观地反映个体在运动状态下多系统的功能情况。测定仪器、运动器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该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领域极为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

测定技术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 测试前准备 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运动心肺试验需要在受过运动生理基础知识培训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参加心血管急症处理培训学习,技师和医师熟悉运动过程中正常和异常反应并能够认识或预防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突然事件。 受试者准备 1. 试验应在餐后 2 小时进行、禁烟,运动前 12 小时不进行过分的体力活动; 2. 确定患者病情属运动适应证范畴,排除运动禁忌证; 3. 暂时停用干扰运动反应药物,如 b - 受体阻滞剂等。 4. 安静时 12 导联心电图和静态肺功能测定; 5. 运动中连续记录心电活动和血压; 6. 详细说明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如何运动。 实验室准备 实验室温度要求在 21-23摄氏度,此外尚必需配臵复苏设备包括:常规抢救用药及静脉注射装臵;氧气筒和抽吸装臵;气管内插管和喉镜;DC 除颤器。 仪器定标和系统质量验证 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仪器使用前需要进行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分析器的定标。先进的仪器系统的定标过程已经完全自动化。流量传感器的定标过程是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通常为 3L )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即用标准容积修正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得到容量定标系数)。气体分析器定标是使用含有已知浓度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标准混合气体,校正氧和二氧化碳分析器,具体方法 1. 一点定标法(使用一种定标气体), 2. 两点定标法(使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定标气)。采用接近生理范围的气体进行两点定标,是保证气体分析器准确性的最好方法(通常为 26% 氧,其余氮气; 16% 氧, 4% 二氧化碳,其余氮气)。

现代的测试系统配备了系统测试质量验证手段,仅需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和一种标准定标气体(浓度通常为 16% 氧, 4% 二氧化碳,其余氮气),即可检测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 禁忌症与并发症 禁忌症 1. 吸入室内空气情况下 PaO 2 <45mmHg ; 2.PaCO 2 >70mmHg ; 3.FEV 1 <30%pred ; 4. 近期心肌梗死; 5. 不稳定心绞痛; 6. 急性肺栓塞或者肺梗塞; 7.II O -III O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8. 快速室性 / 房性心律失常; 9. 严重身体畸形未纠正者; 10. 严重的主动脉狭窄;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 12. 未控制的高血压; 13. 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运动受限; 14. 室壁动脉瘤; 15.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并发症 1. 心动过缓的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