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百问百答

《政府经济学》百问百答
《政府经济学》百问百答

《政府经济学》百问百答

问题1:什么是政府经济学?如何才能学好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政府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为研究对象。

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政府经济学属应用经济学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研究政府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题,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以及规章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不同国家政府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一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以外,需要强调以下具体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就要求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一方面,能够运用政府经学基本原理,分析政府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就其存在的问题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政府经济活动实践,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以校正和发展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经济学研究和学习常用的方法。实证经济分析的任务,是回答经济运行中"是什么"的问题题,而规范经分析,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题。在政府经济学学习中,通过实证经济分析,准确把握我国政府经济活动的现状与问题题,就有可能为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通过规范经分析,解决政府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问题题,如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能够理解政府经济决策中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把握政府经济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3、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就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同时,在政府经济学学习中,还应注意各种政府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把握政府经济行为的前因后果,理解政府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制订和实施的理论依据,提高学习效果。

问题2: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问题3: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即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而提高另一部分人福利水平的目的。既然这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就需要政府干预。即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问题4: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市场失灵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根据经济学原理,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条件下,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很多,每一个企业都不能操纵、控制市场价格,只能接受市场价格,这种市场价格是通过供求双方的竞争形成的,各种生产要素可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有关交易的信息是透明的。在此情况下,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企业生产能够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即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垄断竞争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条件。

在垄断条件下,无论具体程度如何,都会对市场机制形成扭曲,不能有效调节供给和需求,达不到资源合理配置目的。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各种垄断产生的竞争的不完全性,资源配置难以达到最优配置状态,就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对市场垄断的治理,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利用法律手段打击或限制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第二,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府管制,价格由政府控制或指导,并对服务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限制这类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提供,需要政府组织生产和提供;

3、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体现为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对其它企业和个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在有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得到反映,成本没有的补偿,利益没有得到回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必然出现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的问题题,形成资源量浪费或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构成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

4、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克服的。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交易信息的充分性,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但在自发性的市场交易中,一方往往很难完全掌握另一方有关的信息。为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性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就需要政府干预,通过制定实施法律制度,要求交易双方公开公平竞争、等价交换所需的信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5、市场的不完整性。市场的不完整性所形成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体系不完整,某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甚至不健全,不能有效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就需要政府干预。较为典型的是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

6、收入公平分配。市场在收入公平分配领域的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阶层和各成员之间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即使在经济运行达到所谓“帕累托效率”的条件下,市场不会自动实现收入公平分配。而市场则强调效率,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向效率更高的地区、部门、产业、企业以及个人集中,反而进一步扩大收入在各个领域的差距。但任何经济运行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如果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特别是在相当部分成员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必然引发大量社会矛盾,犯罪率居高不下,游行、示威、罢工连续不断,甚至引发政局动荡,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最终有损于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权衡选择,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7、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市场不能有效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是指自发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均衡,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特别是在解决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宏观经济问题题方面,市场本身无能为力。从市场运行过程分析,其主要利用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活动,调节供求关系,以合理配置资源,而对有关宏观经济变量难以进行自觉、有效和主动调控。

问题5:什么是竞争失灵?

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问题6:什么是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问题7:什么是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问题8:什么是洛伦茨曲线?

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问题9:政府失灵的表现是什么?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失灵的存在和有效配置资源的需要,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合理性的依据。但并能从中得出这样的推论,即政府可完全解决市场失灵,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也就是说,政府并不完全可以解决上述市场失灵现象,还有一个政府失灵的问题题。主要表现在:(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此种状况,既包括政府主观原因所形成的信息有限性,也包括因客观原因产生的信息有限性;(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效;(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立法机关与政府关系、以及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即在制定实施经济政策中,政府未能有效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决策,中央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行为,或者政府未能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关系,以致出现政策执行偏差的问题题;(4)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问题10: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是什么?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再分配,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2)经济稳定和发展,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3)资源配置,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问题11: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是什么?

(1)政企分开,各行其道。政企分开,各行其道,要求政府明确划分政府资源配置与非政府资源配置的界限,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主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独立决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多少、何时生产等生产经营问题题。而政府主要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调节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从事宏观经济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市场经济体条件下,政府财政以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即公共财政。而我国现行事业单位制度、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及其资金供给,与公共财政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政事不分、政社不分,使政府职能存在明显“越位”现象;(3)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如何处理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关系,是一个较为独特的问题题;(4)政府职责分工的规范化、法制化。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不仅要划分政府整体资源配置界限,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问题题,还需要解决政府内部职责分工、走规范化、法制化道路。(5)、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

问题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明确界定政府资源配置范围,将不属于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转移出去,由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政府不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主要为企业个人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承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自主经营;(2)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改革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社会团体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解决政府财政资金供给战线过长,公共服务效率不高,政府经济职能越位的问题题。(3)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划分财政支出范围。根据公共物品原理,凡受益范围是全体居民,这些公共物品的提供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其支出范围是中央财政;凡受益范围是某一区域内的居民,这类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属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如受益是跨区域的居民,则由其上级政府负责提供,支出也归其负担。(4)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5)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完善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配合必要行政手段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调节、控制经济运行,实现其宏观政策目标的能力。(6)推行电子政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提高经济管理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电子政务的发展,必将对政府经济活动产生革命性影响。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发布政务信息,处理公共事务,密切政府与企业、个人联系,减少行政审批环节,降低管理成本费用,大大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

问题13:什么是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问题14:什么是经济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问题15: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个量的问题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

问题16:目前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题是什么?

1、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步伐,取消企业亏损补贴;

2、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消除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主要以法律制度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

3、界定政府财政投资范围与方式,不再投资一般性竞争领域,对国有控股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利用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管理,不干预企业日常事务;

4、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承担行业管理职能,减少政府对企业直接干预。

问题17: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

2、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3、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参加国有企业管理。

4、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

5、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问题18: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公共物品的公共提供是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共提供产品,用于公共消费。以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非排他性决定了人们在消费这

类产品时,往往都会有不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乘者,这种情形不会影响他人消费这种产品,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反对(由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点所决定)。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就不可避免。这样,私人企业如果提供公共物品,就无法收回成本。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个人消费“量”是不确定的,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竞争市场上一般无法提供这类产品,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物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

问题19:什么是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问题20:什么是消费的竞争性?

消费的竞争性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中受益。或者随着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问题21:什么是俱乐部物品?

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问题22:什么样的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供给?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指的是没有政府介入和强制的个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形。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

(1)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

(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4)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需要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产权。

问题23:什么是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有哪些类别?

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外部效应的类别包括:(1)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2)消费的外部经济性。指企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消费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的积极影响;(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消极影响;(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指企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消费行为,对其他企业和人产生的消极影响;(5)公共资源问题题。公共资源有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这种资源的使用不受限制。比如有很多人或公司在一个大油田采油,显然,某个人钻取的越多,别人能够开采的石油量就越少。更重要的是,由于多一眼井,地下压力减轻,能够从地下抽取的石油的总量也会减少,所以,多打一口油井,给单个企业带来的收益和给全社会带来的收益,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差别。这是现实经济中一个典型的外部性问题题。

问题24:什么是庇古税?

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问题25: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

问题26:科斯定理的含义、意义及局限性是什么?

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基础上的。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成本,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问题27:政府对外部性问题题的治理与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政府对外部性问题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非市场化方式常用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罚款或收税、财政补贴、公共管制、法律措施、税收减免、押金制度等;市场化方式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产权界定和保护(科斯定理)、可交易的许可证、一体化等。

问题28:什么是管制?与收税、排污权交易手段相比,管制在消除外部不经济性方面有哪些局限性?

管制,就是有关当局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直接规定当事人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管制可以是对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或排放量)直接进行控制,也可以是对生产的原料和能源投入的前端过程进行控制。管制手段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环境管理手段。管制的前提是有一系列污染控制法律,然后根据这些法律对该工厂或消费者确定污染物的排放种类、数量、方式以及生产工艺中的相关指标。管制系统包括管制指令生成机构、执行机构以及制裁、监督机构。

与收税、排污权交易手段相比,管制在消除外部不经济性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为:(1)政府为了控制各种类型的污染源,必须了解大量的污染信息,这使管制的信息成本变得过大,以至失去有效性;(2)为适应新的生产工艺和环境状况,管制需要不断地制定生产工艺和产品的详细规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很难对新技术做出及时反应;(3)政府管制很难发现和解决大量小型而分散的污染源。总的说来,管制手段靠牺牲经济效率来实现环境目标,它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但也是一个必要的工具。实际中,应该将它与其他更有效率的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并尽可能多地采用税收、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手段。

问题29:什么是公共选择?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政府通过资源配置,组织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决策机制与企业个人微观经济决策之间存在根本区别。在微观经济决策中,主要通过价格机制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问题30:什么是全体一致原则?它有什么利弊?

全体一致原则,是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即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收,以提供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全体一致原则,就要求社会成员就每个人纳税份额和公共物品的提供数量达成一致意见,其选择过程表现为在一系列的纳税份额组合中寻找均衡点,直到最后达成协议。

全体一致原则的优点是,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也可达到林达尔均衡。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承担自己应分摊的税收或费用,公共物品供给量可以达到最具效率的水平。但其缺点是该原则存在两个问题题:(1)假定人们在投票时是诚实的,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表露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要;(2)找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税负分担比率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两点解决起来都有一定困难。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中之所以存在所谓“免费搭车”的问题题,就是因为有人不能真实地表露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只愿意从政府得到公共物品服务,但不愿意为之纳税。再是为了达成全体一致,就税收分摊比例进行反复协商,随着社会成员的增加而难度增加,甚至不可能达成一致。

问题31:什么是投票悖论?

投票悖论是指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

问题32:什么是票决循环?

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 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则会出现A和B选择,A 获胜,B和C选择,B获胜,A与C选择,C获胜,B和C选择,B获胜,……,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法在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问题33:什么是直接民主?

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问题34:中位选民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中位选民理论是说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为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问题35: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政治家、公务员和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有何不同?

代议民主制度或间接民主制度,即社会成员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代表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从事选举和任命政府负责人、审查和批准政府收支等决策活动。在代议民主制度下,通过公共选择来决定政府经济活动的机制和过程有其特点。

1、政治家的行为。在代议民主制度下,假定选民在政治上具有单峰偏好,全民投票是为了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政治家追求的是选票数量的最大化。则政治家就必然采纳中位选民赞成的计划,以争取最大数量的选票使自己当选。在现代社会,具有相同政治倾向或利益的人结合在一起,形成政党,为争取更多的选票,取得执政权,各政党及其政治家就要努力使本党的竞选纲领和政策主张,得到中位选民的支持。对于政治家和政党在竞选中的行为和动机,A.汤斯作了精辟的归纳:(1)政党或政治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而不是追求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或者公共利益;(2)政党或政治家是凭选票的极大化才能实现自我利益的;(3)政党或政治家是一起提出的竞选纲领或可供选择的提案来争取选票的;(4)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

2、政府公务员的行为。代议民主制度下,政治与行政分离,争取选票,赢得选举是政治家的事,而政府公务员则是职业行政管理人员,政治上中立,无论谁赢得选举,掌管政权,公务员都为政府管理服务。与企业家等其它社会阶层相比,政府公务员有其相对固定的等级与报酬,他们从事政府公共管理事务,不可能以追求个人收入的最大化为目标,而更多地关注官职、特权和公共声誉等。但官职、特权和公共声誉等往往与公务员所掌握预算规模大小呈正相关,因而,尼斯卡宁认为,官僚们的目标是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3、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利益集团,是指那些由于特定利益而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特别是意见表达功能的社会群体。这些特殊利益集团既可能是长期存在的,如制造商协会、工会等,也可能是由某于具体事件而临时形成的,如某一环境污染事件的受害者等。这些利益集团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公共选择的结果更有利于自己。特殊利益集团影响公共选择的途径主要有:第一,向议员等决策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表达本集团的愿望,进行劝说和游说,以影响其投票决策。第二,以游行、静坐、示威、罢工等形式,向政府或立法机关施加压力,力图在公共决策中达到其目的。第三,直接或间接地向议员或政府官员行贿,以达到改变公共决策,维护自身利益。因此,特殊利益集团活动的结果,使资源配置向某些特定的人群倾斜,难免损害其他人利益。且普通劳动者一般都是弱势群体,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问题36:在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议会如何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批准和监督?

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是议会的重要职权,成为政党斗争的焦点之一。预算是政府年度财政收支的基本计划,是政府履行内外职能的经济基础,构成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过程中,如何协调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有效处理政党之争,对整个政府经济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预算在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地位,议会对预算和决算审查、批准,成为议会政党斗争的焦点之一,各政党及其他利益集团都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预算资金安排施加压力,使资源配置更

符合自己的利益。第一,在议会中设置专门机构审查政府预算,加强对预算控制。第二,在审查的基础上,批准、否决预算,或者要求政府修改预算。

除对预算和决算审查、批准外,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也是议会的重要职责。在执行机构方面,一般是通过议会下设的检察、审计机构进行,或者经议会授权的有关机构开展监督业务。

问题37: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具有哪些重要影响?

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制定符合执政党利益集团的各项经济政策。(2)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取得选民支持,争取连选连任。(3)制定、实施某些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它社会阶层利益的经济政策。

问题38: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人大如何对政府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监督?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与批准。《宪法》赋予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各级政府预算审查、批准和监督的权利。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的程序。(a)各级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经济进行初步审查。(b)国务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本级人大代表审议。(c)在人大代表审议的基础上,先由财政经济委员会就预算草案通过决议,然后就预算草案提交大会表决,经各级人民到表大会表决通过的预算草案,便成为各级政府执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预算文件。(d)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在向所属单位批复预算。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的权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决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本级总预算草案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决定;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设立预算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各级人大常委会会对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4)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决算的审查与批准。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的执行结果。根据《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决算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决算草案经本级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自批准之日起20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各部门应当自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决算之日起15日内向所属各单位批复决算。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中所必须做出的部分调整方案。

3、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经济立法与监督。除审查、批准政府预算和决算,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外,经济立法与监督,则是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调节、监督主要途径。全国性法律立法权由全国人大行使,地方人大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度。

问题39: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存在的问题题有哪些?如何加以解决?

从我国建国以来对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与监督的实践分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加强预算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提高预算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题,包括预算编制时间较短,内容粗略,人大难以进行有效审查、监督;在现行财政年度制度下,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与预算执行之间存在偏差;人大对政府预算执行日常监督力度不足,对政府行为约束性不强,等等。针对目前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批准与监督存在的上述矛盾,在近期内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题。第一,适当延长预算编制、审查时间,提高预算编制质量。第二,适时调整预算审议、批准的时间。第三,加强人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评估分析和财政报告,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问题40:政治协商制度对政府经影响的途径有哪些?

政治协商制度对政府经影响的途径有:(1)政府就重大经济决策问题题,通过政协组织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进行协商,听取意见;(2)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在视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政协组织,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题,成为政府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3)在每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政府经济问题题提出的议案,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办理,对政府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问题41:如何完善与健全有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

1、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制民主制度,人大代表代表其选民参加社会事务管理,参与公共选择过程,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是我国公共选择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我国人大制度的现状分析,加强对政府监督的重点有:(1)加强预算编制监督。通过部门预算等预算制度改革,要求所有政府收支一律纳入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透明度,有利于人大对政府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督。(2)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即重视对政府预算的日常监督,要求政府向人大及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题,保证人大批准的预算任务能够实现。(3)加强预算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完成预算任务或违反预算法律的有关机构和负责人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4)加强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监督,减少失误,提高政策效益。

2、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除立法机关的监督和制衡外,在政府体制内的决策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对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建立相应的决策程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实行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即政府重大经济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通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尽可能减少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失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的途径。随着我国社会公民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再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日趋复杂,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途径,成为我国公共选择则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1)正确认识政府失灵的普遍性。如没有必要的制约和制衡,政府失灵的有可能使其决策偏离了社会公共利益,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2)扩大基层民主,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是我国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3)扩大基层民主,使社会公众对关系等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政府经济活动有知情权、决策权,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4、加强政治协商,提高公共选择水平。在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下,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具有专业人士密集,联系面广,社会影响广泛的特点。在政府经济管理中,加强政治协商,是我国公共选择制度的重要环节。(1)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透明度,主动征求各方意见。(2)利用政协组织人才密集的优势,委托其研究政府经济决策的有关重大事项。(3)进一步提高政协议案办理质量,重视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意见在政府经济决策中的地位。

问题: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1、政治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国家机构的行政效率。实际上,政局要保持稳定就必须加强国防的力量、增加行政管理支出,而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就使政府支出的规模超常规扩大;对于后者,若一国的国家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多;

2、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物价水平、征税能力和政府的经济干预;

3、社会性因素。如社会福利事业的扩增、人口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支出规模。

问题42:政府支出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政府支出项目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政府支出绩效衡量方法的多样化。目前,各国政府在分析政府支出绩效时,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成本——收益”分析法。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2、最低费用选择法。有些政府支出项目,如政治、国防之类的支出,其成本容易计算,但绩效却难以衡量,况且,这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不可能以任何形式进入市场交换。这类政府支出项目,就不可能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测算政府支出绩效,而只能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来对其进行分析。与成本收益分析法相比,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表现在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

3、公共定价法。对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公共定价问题题也是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题。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的价格。政府通过公共定价方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

问题43:什么是政府采购?它有哪些特点?

政府采购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

1、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性资金,属政府筹集的税收等公共资金;

2、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政府采购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的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采购管理的公开性。政府采购是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的,整个采购过程全部公开,接受社会有关各方监督;

4、采购范围的广泛性。政府采购从汽车、办公用品到军火武器无所不包,涉及货物、工程及劳务等各个领域;

5、采购的数额巨大。政府始终是国内市场最大的客户。

问题:政府采购一般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竞争性原则。通过竞争,投标人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商品和劳务,并想方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和投标价格,实现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

2、公开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指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法律、程序及过程都是公开的,以保证政府采购的客观公正性;

3、公平性原则。公平性,指参加政府采购投标的人都公平竞争,机会均等,不能有任何的歧视。

问题44:常见的政府采购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政府采购的方法较多,常见的主要有:

1、公开招标采购。公开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按法律规定,在有关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发布招标广告,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经过投标人投标,及开标、评标和中标,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采购所需的货物、工程及劳务;

2、选择性招标采购。选择性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直接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进行招标采购的方法;

3、限制性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因进行特殊项目采购,需要与供货方商谈有关细节,但对谈判程序的适用条件加以严格限制,并对谈判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的采购方法。

问题45: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哪些意义?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其多方面的意义,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的角度分析,主要有:

1、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有效发挥财政监督作用。财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过程,可以直接监督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题,发挥应有的监督功能;

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政府采购中,通过投标人公平竞争,为招标单位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劳务,可大大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发挥财政支出的宏观调控功能。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政府可通过选择采购的商品、投标人等方式实现国家的宏观政策目标。

问题46: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有什么差异?

政府部门的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这两类投资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1、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非政府部门的私人投资,以企业或个人为主体,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进行投资。而政府部门是公共投资的主体,各级政府不仅具有强有力的、无偿性的税收等收入手段,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国家信誉,这就使得政府所进行的公共投资具有广泛而雄厚的资金来源,并能集中性地迅速加以使用,可以进行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大型建设项目,是私人投资所无法比拟的;

2、投资效的评价标准不同。一般而言,私人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实现私人投资的价值增值,因此,其投资评价的标准,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出发点是企业或个人的微观利益。而政府公共投资则不同,它所追求的是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以投资项目本身的微观效益为标准。政府可以投资哪些项目本身只有微利,甚至无利可图,但社会效益好且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项目;

3、投资范围不同。由于各个投资主体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投资所追求的收益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企业和个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选择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回收较快的私人产品为投资对象,而政府的公共投资主要用于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而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不愿、无力或不适宜投资的领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范围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由大量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产品,从而使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工并不总是十分明确,还存在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交叉投资部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发生转变,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条件的变化,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领域也可能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存在这由原来的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私人投资或私人投资转化为公共投资的可能性。

问题47: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是什么?

政府公共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

第一,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部门,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不愿、无力或不适宜投资,市场机制难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这就需要政府投资发挥作用,克服市场失灵,通过市场私人投资和政府公共投资的共同调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第二,通过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虽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不同,但作为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的一种方式,在一国的经济中,

国有企业往往占据一些关键产业部门,并且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题。政府公共投资,有利于加强国有经济对重点产业和领域的控制。国家通过这些产业的控制,提高其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

第三,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投资的总量扩张或收缩,以及投资结构调整,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政府公共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直接调节自身投资规模,间接调节私人投资规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其二,通过调节政府投资结构,并进而影响私人投资结构,以促使社会投资结构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问题48:阿罗不可能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问题49: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和用途是什么?

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有按政府职能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按其功能分类和其他分类方法。按政府职能对政府财政支出分类,可以分析一定时期内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重点,以及政府职能的变迁;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析政府预算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以及政府对市场运行干预的广度、深度;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按其功能分类有利于体现政府各项支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可分析资源在不同领域的配置状况。

问题50:公共投资的范围和政府涉入的原因是什么?

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但同时又是微利或无利的项目,主要包括着基础产业投资和农业投资。

政府涉入的原因是:

1、基础产业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决定着其很难单纯依靠私人投资主体的力量来完成,而应当由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共同完成;

2、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由于其自身的产业特点,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时常受到自然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政府加以扶持。

问题51: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不同于一般商业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的限制;

2、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财政投融资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本为公共投资筹集资金。

问题52:行政管理性支出和其他购买性支出的区别是什么?

作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与其他购买性支出相比具有特殊性。

1、公共行政部门所提供的行政管理,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管理,其数量与价值都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确定,其管理对象和接受管理的主体不具有排他性,因而行政管理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其支出也必须由政府财政予以提供,因而政府提供经费的来源,是向全体社会成员收取的税收;

2、从直接生产与消费社会财富的角度看,行政管理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

问题53: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风险分担功能。社会保障凭借社会的共同力量,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的原理在于:把个人的短期较大的、难以抵御的风险,转化为长期较小的风险,并由社会共同分担。如果社会保障不能分担社会成员的风险,它便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2、收入再分配功能。要想使社会成员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达到社会公平,需要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使处于劣势者得到补充的社会产品份额。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通过资金的筹集与支付,使社会产品的分配更加趋于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

3、维护社会稳定功能。构成社会的最基本要素是人,如果人不稳定,社会就无法稳定,因此,社会稳定的关键就在于人的稳定。社会保障是对人们生存权的一种保障,当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尽其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后,不仅能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还能在失去劳动能力后为社会所养、所帮,这就为社会消除了不稳定因素。而社会的稳定反过来会为人们的生产与创造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使人们更好地发挥其创造能力;

4、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稳定经济增长,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问题54:社会救济的功能是什么?

1、解救功能。当公民生活困难、并且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来摆脱贫困时,社会救济就成为帮助这部分公民暂渡难关的主要手段。社会救助的解救功能是其最基本的职能,是社会救济存在的基础;

2、辅助功能。社会救助的者有些并非是缺乏劳动能力,而是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等使其无法施展其劳动能力。因此,社会救助在解救灾民贫困者日常基本生活的同时,还能积极扶助其恢复生产,实现自救;

3、稳定功能。在实施社会救济的过程中,受救济的对象得到国家或社会的帮助,实际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群社会成员遭遇不幸都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此同时,社会中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都依赖社会而生存,社会救助的保护作用,将能够促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4、激励功能。社会救助不仅为困难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并且给受助对象一种精神鼓励,而这种精神鼓励往往又是受助者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激励功能也是社会救助区别于慈善事业的本质特征之一。

问题55:社会保险与普通商业保险的区别是什么?

1、社会保险是政府兴办的保险,它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而商业保险是企业兴办的,它以盈利为目的;

2、社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是强制保险;商业保险是通过商业原则建立的,不具有强制性,是自愿保险;

3、社会保险除了被保人交纳的保险费外,还有一部分政府的资助,其保险支出额度与被保险人交纳的费用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具有社会福利性;而商业保险支出的额度则完全取决于投保人交纳保险费金额的大小,不具有福利性。

问题56:政府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分别是什么?

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从宏观方面加以解释的有: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和怀斯曼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从微观方面加以解释的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皮考克和怀斯曼认为政府支出的变化要受到公民意愿的影响,即政府支出的变化与社会抉择问题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考虑,他们将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并且认为外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认为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因素会制约着政府支出规模的增长。鲍莫尔将整个社会分为两个部门,并得出结论:作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是越来越大,负担必然越来越重的结论。

问题57: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及各自的优劣分别是什么?

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

1、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简便易行,也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实现收支为基础,使得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调剂能力较差。同时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后,还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2、完全基金式。这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内,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这种模式中,进行长期预测的科学管理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由于时间跨度大,储备基金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的压力非常大;

3、部分基金式。这种方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金,凭此确定收费率。这种模式兼具前两种的优点,为广大国家所采用。

问题58: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题是什么?

1、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够宽,保障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所有制差别和城乡差别;

2、社会保障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管理。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政出多门。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按地区和部门分开进行,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管理机构,又无规范管理办法;再次,社会保障基金统筹由各地分散进行,统筹的层次和办法缺乏统一性,既有市、县统筹,又有省级统筹。具体的统筹形式多种多样,各地、各行业的统筹办法自行确定,各不相同,非常不规范。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处于无序的运转状态;

3、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国家和企业负担沉重;

4、社会保障基金收缴难度大,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的正常进行;

5、社会保障基金总量不足;

6、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制度的改革滞后;

7、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缺乏总体协调与宏观控制。

从上述矛盾和问题题,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法制和基金运行机制,应当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问题59:如何改革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社会保障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在政府预算中健全社会保障预算;

3、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

4、建立城乡有别、区域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

5、开征社会保险税;

6、加强社会保障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

7、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8、加大政府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问题60:社会保险税的含义和开征意义的是什么?

社会保障(保险)税是强制征集社会保障基金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只所以会被广泛采用,是因为:

1、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性,并且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深化,其费用支付的延续性与增长的需要,要求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与税收的征收方式相似,带有明显的税收化倾向,而这种税收化的倾向,能够保证社保基金筹资的顺利进行与征收的固定化。对我国来说,这种方式筹集基金有利于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充足的来源。

问题61:财政补贴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所谓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财政补贴具有以下特征:

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来制定;

2、灵活性,财政补贴不是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的,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政策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

3、时效性。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是为国家政策目标服务的,必须依据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需要来制定。当国家的某些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问题62:财政补贴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价格补贴。所谓价格补贴,指的是国家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和实现其他政策目标,而由财政向企业或居民支付的、与价格政策有关的补贴。在我国,价格补贴的项目主要有:第一,农副产品价格补贴。第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第三,日用工业品价格补贴。第四,工矿产品价格补贴;

2、企业亏损补贴。所谓企业亏损补贴,是指国家在国有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为了维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给与的补贴。在我国,此类财政补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策性亏损补贴;第二类是经营性亏损补贴;

3、财政贴息。所谓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4、税收支出。所谓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5、除以上财政补贴项目之外,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我国还存在一类重要的财政补贴就是职工生活补贴。此类补贴是政府为了保证职工的某些基本消费不因物价的上涨而受到影响而给与的职工个人补贴,如住房补贴、水电补贴、煤气补贴、降温补贴等等。

问题63: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1、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从接受财政补贴的主体看,主要是企业和个人。当财政补贴直接或间接地支付给企业或个人时,将直接增加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企业的投资需求。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社会产品的需求对生产与供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财政补贴对社会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影响,最终会间接、迂回地反映到社会供给总量与结构的变化上来。首先,财政补贴对居民个人的消费需求总量与结构的调节,为企业供给总量与结构的调节提出了要求或依据。其次,财政补贴对企业投资需求总量与结构的调节,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能力或物质基础,从而为社会供给总量与结构的调节提供了可能性或物质基础;

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与主导作用,是通过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实现的。当政府财政补贴介入市场后,原有市场价格体系将发生改变。在补贴品可以替代的情况下,人们更多的倾向于购买更多的补贴品,相对减少其他商品的购买量,从而产生了财政补贴的替代效应。在替代效应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会促使被补贴的产品的生产量相对扩大,而非补贴产品的生产量相对减少,相应改变了产品供求结构,亦使资源配置情况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在市场自发的调节作用下,追逐自身最大经济效益成为生产者最终的活动目标。那些具有外部经济的部门,尽管可能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效益外溢化,往往被投资者和生产者所忽略,致使全社会配置于那些具有外部经济的部门的资源总量,低于社会优化水平,而配置于具有外部不经济部门的资源总量,高于社会优化水平,从而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通过对具有外部效益的活动给与一定的财政补贴,可以有效地弥补其效益损失,鼓励更多的生产者从事这些经济活动,从达到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的目标;

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在自然垄断存在的领域,其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却无法通过市场价格进行公平有效的配置。因此,政府对此类生产企业通常都要采取价格管制手段,通过低价政策,向整个社会提供其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向社会中的中低阶层提供社会福利。为了避免实行低价政策而给相关企业带来亏损,政府必须向其提供财政补贴,以维持此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进社会福利;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较多的投资会趋向于那些利润高、附加值大的行业,而利润低、风险大的行业可能因缺乏资金而萎缩,从而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政府有责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趋于合理。政府进行产业结

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财政补贴。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补贴,直接或间接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

问题64:财政补贴的局限性有哪些?

作为一种政策工具,财政补贴既有上述积极作用,也有其局限性,而正是这些局限性或消极作用,使得财政补贴成为许多国家进行财政改革的主要对象之一。

1、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调控功能。由于财政补贴是在价格之外对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进行补偿,就直接掩盖了接受补贴商品的真实成本、价值及其与相关商品的比价关系。如果长期、过度地进行补贴,势必使价格背离价值的状态长期化、固定化、合法化,必将造成不合理价格体系的进一步扭曲,使价格信号失真,不仅不能解决价格不合理引发的各种矛盾,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并造成整个价格体系的紊乱和商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实行价格补贴,意味着价格在低水平上的凝固化。这种不正常的低水平价格,对生产和消费都会带来消极作用,既影响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加大供需矛盾;

2、财政补贴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大量的企业亏损补贴,使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甚至还可能造成政策性亏损掩盖经营性亏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合法化,这对于准确考核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十分不利。同时,政府对企业亏损进行补贴,其实质仍是政府行政干预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阻碍着企业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也不利于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

3、财政补贴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财政补贴反映在政府财政上,不是使财政支出增加,就是财政收入减少。而过多过滥的财政补贴,会进一步加剧财政收支的矛盾,而且还有可能挤占其他财政支出项目,使财政支出结构恶化。长期、过度的财政补贴,必将使政府财政背上沉重的补贴包袱,影响政府职能的全面实现。

问题65:制约政府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则该国政府能够获取的财政收入总额也就较多,其占GDP的比重也较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社会产品匮乏,国民生产总值低,政府取得的收入就少,其占GDP的比重也就小;

2、收入分配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收入的规模也会随着政府收入政策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3、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收入已完全货币化,而货币收入必然受价格对币值的影响,因此,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政府收入的增减。

问题66:我国财政补贴存在哪些问题题?这些如何加以解决?

进入90年代以来,与价格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国家对财政补贴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题:

1、财政补贴数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财政补贴数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目前,我国财政补贴总量较大,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其他财政支出的安排,而且也是财政连年出现赤字的原因之一。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财政补贴规模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然偏大,因此,我国还必须努力控制财政补贴的总体规模;

2、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在我国,财政补贴存在于日常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价格补贴一项,列入政府预算的补贴项目就由二三十项。主要包括用于稳定人民生活的农副产品价格补贴;用于支援农业生产的农用生产资料补贴;用于人民生活的工业品类补贴等。地方政府在国家统一规定之外,还自行出台了许多补贴项目。在市场经济中,大量财政补贴项目的存在,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也就是说,目前的价格补贴大量存在的现象,使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大

幅度偏离价值,而价格信号的失真,又加剧了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供求矛盾。一些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补贴进行地方保护,保护本地的落后产品,导致大量的资源低效配置;

3、现行的企业亏损补贴制度不规范,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的亏损补贴,不仅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还包括很多经营性亏损补贴。这造成实际操作中难以区分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因而也就无法对企业形成硬的预算约束,无法迫使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财政的企业亏损补贴明显下降,但地方政府出于维护本地区的就业和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对经营业绩不佳和亏损的企业仍然采取保护的态度,因此,企业亏损补贴仍然居高不下。且这种补贴本身的随意性很大,存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讨价还价的问题题;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领域中的职权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责的明确划分为前提。但是我国在财政补贴领域中还存在着中央和地方一部分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不明确的问题题,其中主要是农副产品补贴,特别是粮食问题题。由于对中央和地方在粮食流通方面的实权没有相应的明确界定,粮食产销和补贴责任的落实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题,尤其是粮食丰收、粮食市场暂时供大于求,或者在粮食价格发生波动,以及初现自然灾害,粮食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时,事权和职责不够清晰,就会影响财政补贴责任的落实,进而影响各级政府独立预算的运行。

问题67:我国财政补贴制度改革应主要解决哪些问题题?

1、财政补贴应尽量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从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看,不需要过多的政府干预,当然也就不需要政府财政补贴这一干预手段过多地使用,干预市场机制的运行。政府在使用财政补贴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市场机制干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其规模,优化补贴结构。我国财政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包袱。因此,在改革中应始终坚持缩小财政补贴规模的原则。财政补贴的规模大小,不仅取决于社会对补贴的需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应当将减少财政补贴规模与调整财政补贴项目、优化补贴结构结合起来,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选择适当时机,取消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财政补贴项目,特别是企业亏损补贴,健全市场经济必备的补贴,从而优化财政补贴结构;

3、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具有政策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应当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充分运用财政补贴的这些特点,配合各个阶段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各种经济杠杆或政策工具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必须综合运用各经济杠杆,发挥其合力作用,才能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也才能够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不能寄希望于某一种经济杠杆就能完成对经济的调节,必须使财政补贴与其他经济杠杆配套实施,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特有功能和优势,同时还要防止不同经济杠杆之间相互抵销其作用;

4、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由于我国财政补贴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题,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问题题上还存在着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不清,使得地方政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预算;有的财政部门对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不严,造成一些单位冒领、挪用财政补贴款项等,致使财政资金流失、使用效益不高等。这些问题题的解决,就必须加强财政补贴的管理,严格划分各级政府在财政补贴管理上的事权和支出范围,严格控制财政补贴支出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财政补贴规模,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

问题68:什么是政府收入?研究政府收入的意义是什么?

所谓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研究政府收入的意义就在于:

1、政府收入是政府理经济的重要环节。只要政府收入政策设计合理,就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进而使财源更加充裕;

2、政府收入是政府进行公共支出的前提和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的部门,公共物品的生产需要消耗资源,这就必然形成政府的公共支出,而政府公共支出的前提,就是必须先有收入;

3、政府收入也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由于政府收入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和所有者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的,所以,政府可以通过运用收入手段,调节市场经济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从而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问题69:政府收入的内容有哪些?

1、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首先表现为政府拥有课税权;

2、公共收费。公共收费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它是以政府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为前提的,根据受益大小和服务成本来收费;

3、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政府依靠资本所有权取得的收入。国有资产是政府投资及其收益形成的,或者是凭借法律规定和接受馈赠取得的财产和财产权力;

4、债务收入。当税收、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等收入无法满足政府财政支出需要时,就有必要预支“未来”收入,即举借债务。举债的主要形式是发行政府公债。公债的发行实质上是一个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不论政府举债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还是筹集建设资金,这种分配的结果,都表现为国民收入从认购者手中转向政府手中,在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的同时,减少了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财力。一般而言,政府因发行公债而产生的债务负担,尤其是利息负担,要靠未来政府收入的增长来解决,因此,通常又把公债视为未来的税收。

问题70:什么是“税收三性”?

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

1、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无偿性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2、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并非是一种自愿缴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固定性,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标准,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税收固定性是政府公共收入的需要,它既包括在征收时间上的连续性,也包括征收比例的限定性。“税收三性”是政府税收区别于其他政府收入形式的基本标志,也是鉴别一种公共收入是不是税收的基本尺度。

问题71: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GD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指标。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

1、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2、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

3、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

问题72:组织政府收入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应当包括:

1、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是组织政府收入的首要原则。它是指在组织政府收入时必须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扩大政府收入的来源。只有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使财源充裕,为政府收入的增长开辟丰富的财源。因此,政府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资金积累水平;

2、利益兼顾的原则。经济关系的核心体现在物质利益关系上。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创造和实现的国民收入,要经过一系列分配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直接关系到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实际上是一种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体现着国家与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同时,还制约着其他分配形式的分配份额和比例。因此,筹集政府收入必须遵

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兼顾和处理好国家与有关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3、合理负担的原则。合理负担原则主要体现在组织政府税收收入的原则中。所谓合理负担原则,就是指在组织政府收入时,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要坚持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对企业的税收还应保证机会均等。所谓机会均等是指基于竞争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以达到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目标。合理负担原则作为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之一,是一定时期经济关系和政府财政分配关系的反映;

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政府在组织收入时不仅要讲求公平,同时还必须讲求效率。在这里效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其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问题题。

问题73: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对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在影响政府收入规模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2、收入分配政策对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制约和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政府收入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是受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客观条件,而在这个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分配政策调节分配结构的可能性。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收入的规模也会随着政府收入政策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3、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政府收入规模的影响。

问题74:什么是直接税?直接税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的特点是:

1、税负不易转嫁。直接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最终所得,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其税收收入的增减变动对物价不易产生直接的影响;

2、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直接税税收收入与国民收入的关系较为密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增减变动的情况,税收弹性大。这同时也使其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不容易保持税收的稳定;

3、税负较为公平。与间接税相比,直接税没有隐蔽性,税负更加公平,尤其是具有累进性质的所得税,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

4、计税较复杂,征收管理难度较大。直接税(特别是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的计算比较复杂,对企业征税,涉及到核算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等,存在着核算上和管理上的难度;对个人征税,涉及到计算个人的收入、免征额、扣除额等,再加上纳税人数量众多,税源分散,税额小,也造成了税收征管成本高,难度大。

问题75:什么是间接税?它有哪些特点?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是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主要是对商品征收的各种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间接税的特点是:

1、税源普遍,收入相对稳定。间接税的课税对象是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它对商品流转的各个环节都征税,即道道征税,使得税源非常普遍,并且间接税不受或较少受纳税人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直接影响,收入随经济的增长而自然增长,因此税收收入相对稳定;

2、税负隐蔽,征税阻力相对较小。间接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往往是不一致的,纳税人可以通过价格手段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因而使税负具有隐蔽性,征税阻力较小;

3、比较难于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这一方面是由于间接税一般实行比例税率,而比例税率本身很难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另一方面是由于间接税容易转嫁,特别是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的商品更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此类商品往往生是活必需品,低收入阶层的需求量最大;反之,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较大,相对供给弹性较小,税负不易转嫁,因此,间接税的实际结果,将使低收入阶层承担的税负相对较重;

4、征收管理简便。与直接税相比,间接税的计税依据单一,税额计算简单,容易征收,便于管理,征收费用较小;

5、能够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间接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与市场活动直接相联系,因而使得政府能够通过制定间接税的征税政策,如征税范围、差别税率以及税收减免等,直接贯彻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意图,通过税收直接影响商品和劳务的供需对比状况,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问题76:税负转嫁的特征是什么?

所谓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税负转嫁作为一种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这是因为,征税本身是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一种侵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纳税人必然会千方百计地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以维护和增加自身的经济利益。因此,税负转嫁,不是纳税人被迫进行的,而是其自发的、主动的自主行为;

第二,税负转嫁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对税收负担的一种再分配,也就是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客观结果,必然是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

第三,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相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税负转嫁引起的。当纳税人要将其税负转嫁出去时,会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等方法,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供应者,从而影响商品的价格上升或下降,因此,税负转嫁总是和价格紧密联系的。

问题77: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有:

1、税收制度。影响税收负担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税收制度。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决定着该国的税收负担总水平以及单个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水平。税收制度中所规定的税种、税率、纳税环节、减免税政策、起征点和免征额、税负转嫁等,直接决定着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2、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影响着税收负担的总量水平和税收的来源;

3、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税制的结构和税收的来源,从而对税负结构和税收负担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4、观经济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除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管理宏观经济外,还必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必然对税收负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政府的职责范围。政府通过税收形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数额和比例,总是受政府所承担的职责范围的影响和制约。通常,政府的职责范围越大,活动领域越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大,要求财政集中和支配的社会产品数量与比例也就越大,社会的税收负担水平也就越高。

问题78:税负转嫁的条件有哪些?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1、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

2、税种差别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而言,对商品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

3、课税范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难以实现税负转嫁;

4、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谋求利润的最大化,税负转嫁虽然也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也会发生矛盾。

问题79:税负转嫁的效应是什么?

1、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

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A政府) 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社会公共权力)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多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政府收入;B政府支出;C宏观经济管理) 四、简答题 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 政府经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5、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6、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7、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2、外部正效应指的是()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3、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4、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A公共安全;B医疗卫生;C法律秩序 2、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B物价稳定;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4、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 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B 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5、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稀缺性;B使用不受限制 四、简答题 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再分配(2)经济稳定和发展(3)资源配置 五、论述题 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量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 2、试论政府经济调节能力的有限性。(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4)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以上要点还要适当展开说明,具体可以参考书本p32) 第三章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2、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3、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C、皮衣 2、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3、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免费搭车的问题 4、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分析中,个体是()D、价格调节者和产量接受者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消费的非竞争性B、消费的非排他性

置业顾问百问百答

置业顾问百问百答 1、我不喜欢期房,为什么不等建好了再卖? 购买期房有四大优势: (1)价格优势。开发商之所以乐意以期房出售,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募集资金。在期房的销售中,房地产开发商都会在价格上给予较大的优惠。一般来说,买期房比买现房在价格上可优惠10%以上。因此说,在如今利息连连下调的今天,买期房其实也是一种投资。 (2)户型设计上的优点。从市场角度来看,房地产开发商们对设计是十分看重的,因为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的,所以相对而言,期房大多避开了当前市场上现房的设计弱点,因为现在的现房多是前几年设计的。 (3)可抢占购买先机,优先选择好房子。人们通常会发现,去一个已经建好的现房项目买房时,往往那些层次好、朝向好、户型结构好、景观视野好的房子基本上都已经是名花有主了,余下的多是或多或少有些缺陷的房型。而买房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住房的层次、朝向、景观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到采光、通风,进而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如果是买期房,则可以在买主很少的时候就介入,占据购买先机,优先选择综合品质较好的房子。 (4)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买期房如果买得合理、适当,其升值潜力比现房要大。在一些尚未形成规模的地带,当时的期房售价较低,随着开发住宅的增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各种相关条件得以改善后,房价也会相应上涨,买期房者可以从中得到升值的好处。 2、购买现房有什么好处? (1)即买即住。购买现房,可以马上装修入住,不像期房需要等它建好验收完才能入住。对于尚未有房子的客户,还可以省去从购买期房到入住这段时间的租金支出。 (2)品质有保证,买得踏实。购买期房,由于房子尚未建好,你看不到它的真实面貌,只能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售楼人员的介绍去判断,不够专业的话很容易走眼;而对于现房,你可以进行原汁原味的现场考察,房子优劣一目了然。(3)避免纠纷。购买期房,易出现不可预计的情况,有可能与开发商产生纠纷,如交房时发现与设计不符或质量不过关等,而现房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正因为如此,现房销售将成为以后的流行趋势。 3、为什么说投资房产时很好的选择? 现在银行存贷款来利率持续下降,把钱放在银行就只能等着贬值;买股票吧,有谁不是在眼巴巴的等着解套?炒外汇?那风险就更大了,谁能预测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千变万化呢? 您说现在国家限制房价,炒房的个个都哭丧着脸?这个您就有所不知了,中央要限制房价,地方政府可是一个劲地 在努力抬升房价,要知道,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有很

2销售知识百问百答

销售知识百问百答 1.你们的价格太高,你们可以优惠点吗? Q:The price of your product is too high, can you give me discount? 你对我们的产品有了解吗?如果你还不是很了解,那你也就不能判断我们的产品是不是贵了。实际上,我们的价格很合理,和那个产品比起来使你看起来我们的产品更贵呢?在现有市场上,同档次的产品还没有比我们更便宜的,一分价钱一分货。 A:Did you know our product? If you don’t know much about it, you can’t judge whether our products are expensive or not. Actually, the price is reasonable , which product is cheaper than our product ? In the shared market, our products in same grade are not cheaper than us. The quality of our product is match with the price . 2.你们的产品好不好,质量能保证吗? Q: Can you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duct? 答:当然有保证,连质量都不能保证,我还敢上门啊?我想寻求的可不是短期的生意,我们需要的是长期 的合作。 A: Sure,high quality give us confidence to do business with your company. Long-term cooperation is what we need most instead of short-term cooperation. 3.出了质量问题怎么办? Q:How do your company deal with the problem on quality ? 答:我们公司在这个行业做了7年了,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碑了,所以我们会仔细分析,如果确实是我们的 质量问题,您放心,那就按合同协议办事,决不让您有任何后顾之忧,我们的服务队伍也会竭诚为您服务。A:We have 7-year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auto led light. High quality and perfect service earn us great reputation. We will ha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f our product is unqualified,we will deal with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contract. You have no need to worry about following problem. Our team will provide you great service. 4.质量跟XX比怎么样啊? Q: Comparing with XX ,What is your advantage of your product quality ? 答:我可以这样说我们公司的产品,同档次的我们性价比最高,同价格的我们绝对是最好的。为什么这样 说呢,我们走的是高端市场,厂房也是自己建的不要房租费,同行业比的话,价格绝对是有优势的,这样 才能在以后将要发生的价格战中不至于束手无策。 A: The advantage is that our product is the most cost-effective among products of same kind. Reasonable price helps us avoid being at a loss in price war . 5.你们的价格能不能在低些呢? Q:Can you give me lower price ? 答:您想的是低价格的东西还是利润高的东西啊,可以说我们的价格绝对是最低的了,比我们还低的,只有两中可能,一:跟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的,二:质量是没什么保证的。能做到我们这种性价比还不是随便就 能做到的,有实力的.有句话叫: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X老板您看我们是不是在销售策略上多谈一些呢? Q: Low price and high profit, which aspect your company like best? Absolutely, the price is lowest. Two factors lead to a lower price of product,one factor is its lower grade, another factor is poor quality. We are always committed to offer our customers with cost-effective products.There is a old Chinese saying that it’s wiser that we earn money , not save money. Mr X,i think we can have a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sale strategy. 6.说实话,我们没听过你们这个牌子啊。 Q: To be honest, we are strange to your brand of product.

政府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 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答: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个量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 2、试论政府经济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答: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4)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在直接民主制度下,试分析全体一致原则和多数裁定原则的利弊。 答: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的优点是,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也可达到林达尔均衡。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承担自己应分摊的税收或费用,公共物品供给量可以达到最具效率的水平。但其缺点是该原则存在两个问题:(1)假定人们在投票时是诚实的,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表露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要;(2)找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税负分担比率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全体一致原则相比,多数裁定原则下存在对少数人利益的损害,构成一种决策成本,特别是在简单多数原则中更为明显。 论述政府支出增长的宏观和微观模型 答: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从宏观方面加以解释的有: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从微观方面加以解释的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认为政府支出的变化要受到公民意愿的影响,即政府支出的变化与社会抉择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考虑,他们将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并且认为外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认为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因素会制约着政府支出规模的增长。鲍莫尔将整个社会分为两个部门,并得出结论:作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是越来越大,负担必然越来越重的结论。。 2、论述政府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劣。 答: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有“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这种方法需要有准确的成本和效益,但是在政府支出的大多数项目中,这个条件难以满足;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是针对成本容易计算,但绩效却难以衡量的政府支出项目,在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公共定价法主要针对某些没有明确的收益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定价来确定成本和收益的政府支出项目,通过设计“公共定价法”来衡量它们的成本与收益,并可直接提高它们作为准公共品的绩效。 1、论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及各自的优劣。

销售说辞百问百答

销售百问 目录: 项目规划: 1、你们的开发商、投资商是谁?在北京(全国)实力怎么样? 2、曾经开发过什么项目?获得过什么奖项? 你们项目的规划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单位是那家啊?简单介绍一下? 你们项目的园林设计单位的全称?他们的设计风格是? 3、你们的项目得过什么奖项目吗? 4、你们项目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啊? 如“银达广场”有什么含义吗? 5、你们的项目占地面积多大? 6、建筑面积呢?配套面积是多少? 绿化率、容积率、建筑密度、使用率分别是多少? 容积率3.2,绿化率35%,建筑密度17.5%,使用率75% 7、地上、地下的面积各是多少? 地上264043平方米,地下48024平方米; 8、你们项目的总投资额是多少? 我们自身开发实力强劲,并无向银行借贷,项目总投资额约xxx个亿左右。 9、你们项目以前的用地是什么地啊?居民区?工厂?荒地? 荒地 10、你们项目的工期是怎么安排的?什么时候竣工交房啊?统一管理吗? 我们项目共项目分两期开发,交付使用日期为2008年XX月前;,二期工程2010年底交付使用,两期工程统一管理; 11、一期、二期分别占地多少面积?绿化率是多少? 一期建筑面15万平米。绿化率达35%; 12、一期、二期各有多少栋楼?多少层? 一期共有四栋楼,6 7 8 9号楼,6 7 8号楼32层,9号楼23层; 13、一期的开盘时间?什么时间可以交楼?什么时间可以入住?

一期开盘时间2007年8月下旬,2008年9月交楼使用; 产品位置: 14、你们项目具体位置在那? 15、你们项目四周边界是那几条路? 周边交通状况: 16、有什么公交车可到达? 目前,公交线路322、342、728、846、928、938支4区间多路可直达市区; 17、营运时间一般几点啊? 大部分公交路线的营运时间为早6:00至晚10:30; 18、项目附近有什么高速路、公路? 京通、京哈、京津唐等5条高速路,运河大街、通香路、通马路等5条一级公路和朝阳路、朝阳北路、潞苑北大街、六环路等5条主干路; 19、我们开车从市区出发,应该怎么走才能到你们项目?(自驾车路线) 20、从你们项目去首都机场方便吗? 十分方便,向北可达机场高速路; 21、你们项目距离市区、中心商圈有多远的路程? 距离国贸13km,天安门20km,首都机场16km; 区内交通: 22、小区内的道路系统是如何设计的?有什么特点吗? 23、小区内设有班车吗?如果班车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24、你们的小区有几个出口?主要出口是那个? 有2个出口,西侧和北侧出口,主要出口是西侧出口; 25、每栋楼都直通地下车库吗? 26、地下车库有几个入口和出口? 27、朋友有来停车方便吗? 28、人车分流吗?具体怎么分啊?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政府支出相对量 2、购买性支出 3、转移性支出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趋势 A、不变 B、增长 C、减少 D、无法考察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 B、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 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3、下列支出项目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 4、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 A、等于一般贴现率 B、小于一般贴现率 C、大于一般贴现率 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国际性因素 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 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 3、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 A、经济活动的地位不同 B、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 D、支出的目的不同 4、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 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D、机会成本 5、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 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 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6、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竞争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和用途。 2、政府采购的含义及其与政府支出绩效的关系

2019春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 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A.各级政府 )。 2.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B.社会公共权力生 )。 3.1776年亚当·斯密( C.《国富论》 )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5.( C.寡头垄断 )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竟争。 6.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量,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足以控制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时所产生的垄断属于( B.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 )。 7.( c.对政府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8.(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不能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9.(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协调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不完全能够实现。 10.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人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上述政策选择属于(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 11.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以(A.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社会不愿意提供或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为主要职能。 12.按照公共物品的(B.性质)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用品和准公共用品。 13.按照公共物品的 ( A.收益围 )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14.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D.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15.按照外部效应的( B.最终结果 )分类,可将外部效应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16.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 C.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7.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A.詹姆斯·布坎南 )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18.我国预算年度是( A.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 19.按照( B.政府职能 )划分,政府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2o.按照( A.经济性质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1.按照( C.预算管理体制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22.按照( D.预算编制方法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23.在“成本一收益”法中,( C.净现值(NPV))是评价政府支出绩效的关键,将直接决定一个项目是该实施还是放弃。 24.为便于使用,社会贴现率仍然是以( B.一般市场利率 )作为参照标准。 25.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 A.最低 )生活水平需要。 26.政府收人按( A.收入形式 )分类,可分为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及捐赠收入等。 27.( B.政府性基金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28.政府收入按( C.财政管理体制 )分类,可以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地方收入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

房地产销售百问百答

销售百问 1. 项目地理位置? 路网格局? 2. 开发商背景? 3. 承建商名称及资质? 4. 建筑设计公司及设计理念? 5. 物业管理公司及资质? 6. 项目所在地区及周边规划? 7. 社区、组团内有什么配套? 8. 社区道路规划布局? 9. 政府提供哪些基础配套? 10. 项目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居住理念?服务理念? 11. 小区规划布局具体情况? 12. 项目总占地多少亩? 13. 各组团占地面积多少? 14. 各组团总户数? 15. 各组团的动工时间、开盘时间、交房时间? 16. 南、北地块的动工时间(目前销售人员的统一说辞)? 17. 项目总建筑面积? 18. 项目绿化面积? 19. 项目容积率? 20. 公摊率? 21. 户内使用率? 22. 各种户型有无使用率的差别? 23. 基本层数?

24. 园区规划休闲场所是否有适合不同年龄的需要? 25. 社区里的水景是怎么做的?它是循环水吗?会出现‘死水’吗? 26. 小区内的商业配套如何? 27. 商业街的规模如何?多长?共有多少商铺? 28. 商铺的招租主要对像是哪些? 29. 商铺会不会对小区的住户有影响? 30. 附近有无大型的酒家?卫生情况如何? 31. 业主出入口的设置是否受商业街影响? 32. 会所设在哪里? 33. 会所有健身场所? 34. 会所有哪些设施? 35. 会所的产权归谁?(开发商) 36. 会所何时可全面交付使用? 37. 会所是否位于最早入伙区域? 38. 会所是否收入会费?收费标准? 39. 会员可否带朋友入场? 40. 有哪些项目需要另外单独收费? 41. 有无免费娱乐设施? 42. 会所里有公用游泳池吗? 43. 社区里的水、电有无应急措施? 44. 小区的天然气是怎么收费的? 45. 房屋产权的年限是多少? 46. 签了确认书后还能更名吗,收费? 47. 能退房吗?有没有违约金? 48. 交房面积与合同面积不同怎么办?

政府经济学练习题C 2

政府经济学练习题C 一、单选题 1、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A、经济实力雄厚 B、自然垄断 C、政府保护 D、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2、国民收入再次分配的主体是()。 A、政府 B、社会 C、市场 D、非政府组织 3、乱扔果皮影响他人的外部性属于外部性类型中的()。 A、消费活动产生的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B、生产行为产生的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C、消费活动产生的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D、生产行为产生的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4、一般而言,现代政府支出规模主要呈现为()趋势。 A、增长 B、削减 C、保持稳定 D、无法考察 5、美国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古典自由主义 B、现代自由主义 C、供应学派 D、凯恩斯主义 6、从学科根源上看,现代政府经济学发源于()。 A、政治学 B、财政学 C、社会学 D、统计学 7、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瑞典 D、英国 8、俱乐部物品的特征为()。 A、竞争性与排他性 B、非竞争性与排他性 C、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D、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9、以下观点不属于公共选择理论的是()。 A、阿罗不可能定理 B、理性的无知 C、投票循环 D、需求决定供给 10、国民收入再次分配的主体是()。 A、政府 B、社会 C、市场 D、非政府组织 二、多选题 1、当前主要国家对经济性垄断进行管制的主要措施包括()。 A、控制企业合并 B、控制虚假广告行为 C、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D、禁止限制性协议行为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体系包括()。 A、谋求发展 B、实现均等 C、保障民生 D、整合社会 3、我国现代公共决策体制优化的基本目标是()。 A、民主化 B、高效化 C、科学化 D、规则化 4、属于新经济自由主义传统的学术流派包括()。 A、奥地利学派 B、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C、供应学派 D、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5、内部性导致的政府扩张主要包括()。 A、决策信息不完全 B、官僚机构和利益集团的存在 C、财政幻觉 D、缺乏监督 三、简答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四、论述 试述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

北斗商学院——销售百问百答话术系列文章

北斗商学院——销售百问百答话术系列文章 做销售,最主要的是要时刻掌握主动权,与客人接触时,不要“等”,要主动出击,特别是婚礼销售,拥有一份专业优质的话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话是敲门砖,话说的好,成单事半功倍。 本文主要破解客户对婚礼的各式疑问,以及如何应对的参考技巧,希望婚礼人们灵活运用,多开大单!《销售百问百答话术》为系列文章,我们将定期更新,请持续关注。 销售百问百答—服务篇 1、如果定完单后对策划师有不满意的可以退单或是换人吗? 可以,而且现在我们家有大概XX个人左右,叫做客户经理,他们只坐在那给新人打回访电话其余什么都不做,他们会询问您每一阶段的满意度等,比如说策划师今天跟您打了个电话沟通过策划案等的事情,我们的客户经理就会给您电话对他进行满意度调查,那么这个调查的结果是和策划师的升级和绩效直接挂钩的,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通过合影好评、短信好评对策划师进行考核的,所以他肯定会服务好客户的!(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具体操作) 2、我们的婚礼就剩一个月了还来得及吗? 先跟客户确认是哪天婚期,然后查下公司的婚礼档期情况。确认可以接。 然后跟客户说:的确很紧张了,但是没问题。您放心,我给您走加急单,让公司一路绿灯先给您执行。 我们这边会这样安排,我们订单后,我先帮您选司仪策划师会在3天内跟您联系确认看酒店的时间,然后看酒店一周内出策划案,确认最终方案跟见司仪一起,然后确认下单就可以了哦。 您放心,我们一定给您办的非常棒的哦! 3、你们后期会不会有隐性消费? 先给客户讲清楚了套系里都有什么东西,要告知客户不要隐瞒。告知客户套系里有什么没有什么,还需要什么。比如套系里有没有地毯,椅背,没有没有香槟塔,但是要跟客户讲清楚了,为什么没有,比如地毯,香槟塔酒店会提供。所以套系里就没安排。 然后告知客户什么是隐性消费,隐性消费是婚礼所必备的东西,但是套系里没有,后期不得不加的消费叫隐性消费。现在我们的套系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现在的套系可以办一场不错的婚礼。 因为人的想法都是会变的,如果您后期对现在的套系内容所呈现的效果不满意,您想呈现跟好的效果,比如要加灯光或者,花艺要求更高,或者对后期需要加摇臂跟5D2之类的您可以再跟策划师定哦。 如果您对套系的内容不满意,有要加或者要减的东西时我们都有单项报价,您可以根据自己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精简版)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一)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什么?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1)交换最优条件。2)生产最优条件。3)产品混合最优条件。 (二)简述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答: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1)公共产品的提供。2)垄断。3)外部效应。4)市场的不完全。5)信息不完全。6)优值品、劣值品。7)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8)分配问题 (三)什么是公共产品?其与私人产品相比有哪些不同属性? 答:公共产品指需要通过财政机制向社会提供,满足作为群体的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的产品。 公共产品属性:1)不可分割性。2)非竞争性。3)非排他性。 (四)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主要有几种? 答: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的对付外部效应的常用方法有:1、征税或罚款。2、补贴。3、政府管制等。政府管制的形式主要有两种:A、管制外部效应水平。B、管制生产过程。 (五)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1)利用市场机制。2)政府管制 (六)垄断可分为几类?垄断为什么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答: 1)自然垄断。2)行为垄断。3)法定垄断。 垄断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垄断厂商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好处:垄断厂商的利润进一步提高,因为最后一单位产量给他带来的收益大于他支出的成本;消费者的福利进一步提高,因为他实际上对最后一单位产量的支付低于他本来愿意的支付。在垄断条件下,虽然厂商能获得垄断利润,但消费者损失了消费者剩余,两者相抵,整个社会的福利遭到了净损失。除了上述效率损失外,垄断厂商没有动力去改善管理,创新技术也是一种效率损失。垄断导致低效的资源配置,这是政府干预的主要原因。 (七)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是什么? 答:1、财政政策的目标指国家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所要实现的目的。它构成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财政政策中的主导方面。 1)财政政策最终目标:确立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要求,即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 2)财政政策中间目标:A、物价相对稳定。B、收入的合理分配。C、经济适度增长。 2、财政政策工具,亦称财政政策手段,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1)国家预算。2)税收。3)公债。4)财政投资。5)财政补贴。6)公共支出。 (八)简述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答: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交换为标准,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这类支出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政府一手付出货币,一手得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公共投资性支出两大部分。 转移性支出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与购买性支出不同,转移性支出与商品和劳务交易行为没有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的而采取的资金转移措施。这些公共支出并不反映政府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发生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政府只起中介作用。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再分配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目标的实现。 (九)简述财政支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 1)经济效益原则。2)公平原则。3)稳定原则。 (十)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答: 1)标准差。2)离散系数。3)分组计算法4)洛伦兹曲线。5)基尼系数。 (十一)简述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及其筹集模式。 答: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看,大多数国家实行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担的办法。 分为三种模式:1)基金制模式。2)社会保险税模式。3)混合制模式。 (十二)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1)税收收入。2)债务收入。3)国有资产收益。4)政府费收入。5)其他收入。 (十三)如何理解现代税收原则的含义? 答: 1)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公认的税收的首要原则,这一方面由于公平对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另一方面由于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是不可或缺的。人们对税收的公平原则做出了许多种解释,大体区分出了两个子原则,即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2)效率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即为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讲究效率要求尽可能增加所得和尽可能减少所费。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税务行政效率。 3)稳定经济原则。稳定经济原则也称作“机能财政原则”。这一原则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宏观调控思想的一个表现,现在已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杠杆,发挥引导和保持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的作用。

政府经济学模拟题一

政府经济学(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理论的产生,使政府干预理论得到发展。 A. 市场失灵 B. 政府失效 C. 看不见的手 D. 供给创造需求 2.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区别没有体现在( C )。 A.是否具有可分割性 B.是否具有排他性; C.是否能为人们带来效用满足 D.是否具有竞争性 3. 下列哪些属于集权政府公共决策的目标( C ) A. 社会利益最大化 B. 体现全体选民的权益 C. 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 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4. 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的主要区别是(D)。 A. 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 B. 非价格竞争数量不同 C. 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程度不同 D. 以上都不对 5.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不包括(D)。 A.政策时滞 B.挤出效应 C.调控的间接性 D.只能作用于经济总量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6. 一个人的福利对他人福利产生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性。 (×) 7、“税收要依据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为经济主体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是税收的公平原则。(√) 8. 在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管制中,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民有民营方式在实际招标投标过程中,容易发生参与投标的企业相互串通合谋的问题。 (×) 9、“税收是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重要杠杆。”是税收作用之一。 (√) 10. LM曲线左移代表放松性货币政策。 (×)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11. 限制垄断立法与管制企业的共性与区别。 答:共性:限制垄断立法与管制自然垄断企业的共同出发点都是要维护和增进公众福利。区别: (1)、限制垄断立法只是依据法制来影响市场结构与竞争关系,主要防范企业限制价格竞争和阻碍对手自由进出的合谋垄断行为,保护和促进竞争,并不涉及企业的内部经营方式。 (2)、管制企业,需要政府不断地监管企业营业状况,规定企业的某些重要内部营业指标,如规定和限制价格、限制新企业加入等。 12.简述公共支出的财政挤出效应 答: 公共支出的财政挤出效应则是指政府的旨在增加社会福利的某些支出项目可以减少公众有关的支出,从而使得公众实际可支配的收入趋于增加。比如政府增加社会保险方面的公共支出,那么就会对私人部门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挤出效应:(1)个人相应减少本来准备用于退休养老的储蓄(支出),从而增加了现期可供支配的收入;(2)与此同时,那些本来需要支付较高费用赡养双亲的人们,现在由于政府的养老保险支出代替了他们的支出,这也使得他们可供支配的实际收入趋于增加。 13. 简述公共产品的含义和特征。 答:公共产品的含义和特征。 答:公共产品是指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公共产品的特性: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享用。 (2)受益的非排他性。任何消费者都可以不付任何代价消费该产品,对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来说,其无法将拒绝付费者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可以排他,但由于排他成本过高而在经济上不可行。 (3)消费的非竞争性:某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和妨碍他人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享用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即增加一个人享用该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14. 私人及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为什么效率低下? 答:(1)造成公共物品缺乏供应或供应不足。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引发了“搭便车”行为,“搭便车”的存在使得通过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2)造成公共物品的利用不足。对纯公共物品来说,由于其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若采取市场供应的办法,将不付费者排除在外,只会造成已经生产出来的公共物品的闲置,造成社会的福利损失。 (3)某些种类的公共物品不适合由市场力量供应。诸如国防、法律等并不适合由市场力量供应,因为由市场力量供应可能会导致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的产生,会导致社会不公正。 15.简述内部性的含义及与外部性的关系? 答: 1、内部性含义 内部性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这种现象称为内在效应或内部性。

商铺销售基本知识和技巧

商铺销售基本知识和技巧 4、如何做商铺专家级的物业销售员? 答:住宅销售和商铺销售是不同的。买住宅多半是为了自用,买商铺则是为了投资。商铺是非迫切需求的产品,客户对于该类产品要非常认同才出手投资,商铺销售人员除需要象售楼员一样要熟练掌握有关物业的所有资料信息,及有关房地产政策、建筑、城市规划、物业管理、物业开发及心理学、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具备投资分析的头脑,了解投资客的心;了解并能详细分析物业的商业价值所在。 对于本项目商铺的推销,主要先体现在分析“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在确保“风险”小的前提下,再来给客户分析实际“收益“。实际上讲的内容是类似的,但在先分析了“风险”小的情况下,放松了客户的戒备心理。 ——对于“风险“方面,本项目的要素: 1、步行街物业的规划,“百货主力店+步行街群”。物以稀为贵。加上其有成为特殊景点的可能,更是超人气所在,人气足的地方,投资风险小。 2、百货等品牌公司领衔进驻。他们也是经过周密调查市场才选择这里,跟他们失败的风险小。 3、地段好,生意机会长久。同时这里是株洲的商业中心区。独立铺位,方正好用,经营灵活。 4、2—3年租金一次性回报。2、3年内不担心没租金收,同时小首期,风险小 ——对于“收益“方面,本项目的要素: 1、比较福田深圳梅林“家乐福”、彩田“新一佳”辅营区,特别是宝安翻身大道的天虹百货周边辅营区的租金比较(特别强调该区域铺位想租都租不到) 2、比较40年的铺王的租金收益及铺位的升值价值。 5、如何把握第一次性成交? 答:买商铺的客户的目的性较强,而且较冲动,因此第一次的接待至关重要,往往第一次不成交的话,一般很难回头。因此,第一次介绍完毕一定要客户表态,对于犹豫不决的客户,要逼一逼。买商铺通常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需要也能够立即作出判断,常常来一次就能确定购买。所以,不要相信客户说“回去商量”或“下次再来”的托辞,要尽可能的留住客户长一点时间,传递的信息要充分,说话的语气要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