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保温一体板计算书分解

石材保温一体板计算书分解
石材保温一体板计算书分解

保温石材幕墙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Ⅰ.设计依据 (2)

Ⅱ.基本计算公式 (7)

Ⅲ.工程信息概述 (10)

1 工程所在地区信息 (10)

2 板材选用信息 (10)

一、风荷载计算 (10)

1 板块风载荷计算(直接承受风载荷) (10)

二、板强度校核: (11)

1 石材板强度校核 (11)

2 石材板剪应力校核 (12)

3 挂钩剪应力校核 (12)

三、拉伸粘结强度验算: (11)

四、机械锚固强度验算: (11)

保温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

Ⅰ.设计依据

①幕墙设计规范: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127-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138-2001

《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139-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建筑瓷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CECS101:98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T17740-1999

《钢结构防火涂料》 GB14907-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范》 JGJ99-9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高处作业吊蓝》 GB19155-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②建筑设计规范: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JGJ/T97-95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21-9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160-2004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4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 JC/T902-2002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6500-2010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 CECS154: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 CECS180: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018-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膜结构技术规程》 CECS158:200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85-2010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17742-2008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

③铝材规范: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穿条式》 JG/T175-2005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 JG/T133-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5237.3-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GB5237.4-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GB5237.5-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 GB5237.6-2004 《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 YS/T431-2000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GB/T3880.1~3-2006 《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 YS/T437-2000

《有色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 YS/T459-2003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GB/T16474-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GB/T16475-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份》 GB/T3190-2008

《建筑装饰用铝单板》 GB/T23443-2009

④金属板及石材规范:

《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 JC830.1、2-2005 《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 JC/T872-2000

《建筑幕墙用瓷板》 JG/T217-2007

《建筑瓷板装饰工程技术规范》 CECS101:98

《铝幕墙板、板基》 YS/T429.1-2000 《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 YS/T429.2-2000 《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GB/T17748-2008 《铝塑复合板用铝带》 YS/T432-2000

《天然板石》 GB/T18600-2001 《天然大理石荒料》 JC/T202-2001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GB/T19766-2005 《天然花岗石荒料》 JC/T204-200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18601-2001

《天然花岗石板材》 GB/T18601-2009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 GB/T17670-2008

《天然石材术语》 GB/T13890-2008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范》 DB 11/T512-2007

⑤钢材规范:

《钢分类》 GB/T13304.1、2-2008 《钢铁牌号表示方法》 GB/T221 -2008

《钢及合金术语》 GB/T20566-2006

《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 JG/T178-2005

《不锈钢棒》 GB/T122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280-2007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T4226-1984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4237-2007

《不锈钢丝》 GB/T4240-2009

《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G/T200-2007

《不锈钢小直径无缝钢管》 GB/T3090-2000

《擦窗机》 GB19154-2003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 GB/T12754-2006

《低合金钢焊条》 GB/T5118-1995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2008

《建筑幕墙用钢索压管接头》 JG/T201-2007

《耐候结构钢》 GB/T4171-2008

《高碳铬不锈钢丝》 YB/T096—1997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GB/T4172-2000

《合金结构钢》 GB/T3077-1999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8162-2008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GB/T13912-2002

《冷拔异形钢管》 GB/T3094-2000

《碳钢焊条》 GB/T5117-1999

《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 GB912-200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及钢带》 GB/T3274-2007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699-1999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2000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20878-2007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11253-2007

《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板》 JG/T234-2008

⑥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建筑密封材料术语》 GB/T14682-2006

《建筑密封胶分级及要求》 GB/T22083-2008

《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胶》 JC/T484-2006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JC/T882-2001

《彩色涂层钢板用建筑密封胶》 JC/T884-2001

《石材用建筑密封胶》 GB/T23261-2009

《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粘带》 JC/T942-2004

《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 JC/T887-2001

《非结构承载用石材粘胶剂》 JC/T989-2006

《工业用橡胶板》 GB/T5574-1994

《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 JC/T881-2001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 JC485-200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GB/T13477.1~20-2002 《建筑用防霉密封胶》 JC/T885-2001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16776-2005

《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 GB/T19686-2005

《建筑用硬质塑料隔热条》 JG/T174-2005

《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 JC/T973-2005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 JC/T482-2003

《聚硫建筑密封胶》 JC/T483-2006

《丙烯酸建筑密封胶》 JC/T484-2006

《绝热用岩棉、矿棉及其制品》 GB/T11835-2007

《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PF)》 GB/T20974-2007

《建筑绝热用聚氨酯泡沫塑料》 GB/T21558-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 GB/T529-1999

《石材用建筑密封胶》 GB23261-2009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531-1999

《修补用天然橡胶胶粘剂》 HG/T3318-2002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JC/T486-2001

《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 JC/T914-2003

《中空玻璃用复合密封胶条》 JC/T1022-2007

⑦门窗及五金件规范:

《封闭型沉头抽芯铆钉》 GB/T12616-2004

《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 GB/T12615-2004

《紧固件螺栓和螺钉》 GB/T5277-1985

《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3103.1-200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T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B/T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T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 GB/T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T3098.1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 GB/T3098.19-2004 《紧固件术语盲铆钉》 GB/T3099-2004

《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GB/T16938 -2008

《铝合金门窗》 GB/T8478-2008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GB/T16823.1-1997 《十字槽盘头螺钉》 GB/T818-2000

《地弹簧》 QB/T3884-1999

《铝合金门插锁》 QB/T3885-1999 《平开铝合金窗把手》 QB/T3886-1999 《铝合金撑挡》 QB/T3887-1999 《铝合金窗不锈钢滑撑》 QB/T3888-1999 《铝合金门窗拉手》 QB/T3889-1999 《铝合金窗锁》 QB/T3900-1999 《铝合金门锁》 QB/T3901-1999 《推拉铝合金门用滑轮》 QB/T3902-1999 《闭合器》 QB/T3893-1999 《外装门锁》 QB/T2473-2000 《弹子插芯门锁》 GB/T2474-2000 《叶片门锁》 QB/T2475-2000 《球型门锁》 QB/T2476-2000 《铜合金铸件》 GB/T13819-1992 《锌合压铸件》 GB/T13821-1992 《铝合金压铸件》 GB/T15114-200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QB/T6414-1999 《建筑门窗五金件插销》 JG214-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传动机构用执手》 JG124-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旋压执手》 JG213-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合页(铰链)》 JG125-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传动锁闭器》 JG126-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 JG127-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滑轮》 JG129-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多点锁闭器》 JG215-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撑挡》 JG128-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通用要求》 JG212-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单点锁闭器》 JG130-2007 《建筑门窗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 JG168-2004 《钢塑共挤门窗》 JG207-2007 《电动采光排烟窗》 JG189-2006

⑧相关物理性能级测试方法: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139-2001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091-2000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132-2001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试验方法》 GB/T13448-200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18244-2000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T15227-2007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 GB/T18575-2001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18250-2000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4-2008 《建筑外窗采旋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11976-2008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2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2008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7-2002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8-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

Ⅱ.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2).风荷载计算:

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采用,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1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W k=βzμsμz W0(GB50009 8.1.1-1)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W k=βgzμs1μz W0(GB50009 8.1.1-2)

式中:

其中: W k---垂直作用在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6.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βgz=1+2g I10(Z/10)-α

其中g为峰值因子,取值2.5,α为地面粗糙度指数,I10为10m高名义湍流度。经化简,得:

A类场地: βgz=1+0.6×(Z/10)-0.12

B类场地: βgz=1+0.7×(Z/10)-0.15

C类场地: βgz=1+1.15×(Z/10)-0.22

D类场地: βgz=1+1.95×(Z/10)-0.30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2.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μz=1.284×(Z/10)0.24

B类场地: μz=1.000×(Z/10)0.30

C类场地: μz=0.544×(Z/10)0.44

D类场地: μz=0.262×(Z/10)0.60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3.3条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

一、外表面

1. 正压区按表8.3.1-1采用;

2. 负压区

—对墙面,取-1.0

—对墙角边,取-1.4

二、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注: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μs1(1)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小于或等于1m2 的情况,当非直接承受风载荷的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大于或等于25m2 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25)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构件的从属面积小于25m2 而大于1m2 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

μs1(A)=μs1(1)+[μs1(25)-μs1(1)] l ogA/1.4

本工程属于B类地区,故μz=(Z/10)0.30

W0---基本风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表E.5给出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

(3).地震作用计算:

q EAk=βE×αmax×G AK

其中: q EA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βE---动力放大系数,按 5.0 取定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根据相应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1采用.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规定:

1.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6度:αmax=0.0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7度:αmax=0.08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7度:αmax=0.12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8度:αmax=0.16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抗震设防烈度8度:αmax=0.2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抗震设防烈度9度:αmax=0.32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60g,抗震设防烈度9度:αmax=0.45

G AK---幕墙构件的自重(N/m2)

(4).作用效应组合:

一般规定,幕墙结构构件应按下列规定验算承载力和挠度:

a.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γ0S ≤ R

b.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S E≤ R/γRE

式中 S---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S E---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R---构件抗力设计值;

γ0----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应取不小于1.0;

γRE----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1.0;

c.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d f≤ d f,lim

d f---构件在风荷载标准值或永久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

d f,lim---构件挠度限值;

d.双向受弯的杆件,两个方向的挠度应分别符合d f≤d f,lim的规定。

幕墙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应的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

S=γG S GK+γwψw S WK+γEψE S EK

2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

S=γG S GK+ψwγw S WK

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 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S Wk---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S Ek---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

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W---风荷载分项系数;

γE---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ψW---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ψE---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

进行幕墙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时,作用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取值:

①一般情况下,永久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γG、γW、γE应分别取1.2、

1.4和1.3;

②当永久荷载的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其分项系数γG应取1.35;此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效应仅限于竖向荷载效应;

③当永久荷载的效应对构件有利时,其分项系数γG的取值不应大于1.0。

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①一般情况下,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W应取1.0,地震作用于的组合系数ψE应取0.5。

②对水平倒挂玻璃及框架,可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W应取

1.0(永久荷载的效应不起控制作用时)或0.6(永久荷载的效应起控制作用时)。

幕墙构件的挠度验算时,风荷载分项系数γW和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且可不考虑作用效应的组合。

Ⅲ.工程信息概述

1 工程所在地区信息

幕墙类型:石材幕墙

工程所在地区:南京

基本风压:0.400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抗震设防烈度: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设计地震分组:第1组

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

标准反应谱法(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取为:0.08

2 板材选用信息

板材料:石材

石材名称:MU110

石材板规格:620.0mm×900.0mm

石材板厚度:12.0mm

石材板支撑形式:短槽式

一、风荷载计算

标高为10.0m处风荷载计算

W0:基本风压

W0=0.40 kN/m2

βgz: 10.0m高处阵风系数(按B类区计算): (GB50009-2012)

βgz=1+0.7×(Z/10)-0.15=1.659

μz: 10.0m高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区计算): (GB50009-2012) μz=(Z/10)0.30

=(10.0/10)0.30=1.00

μsl: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墙面区)

1 板块风载荷计算(直接承受风载荷)

板块(第1处)

该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l=1.200

μsl=-1.000+(-0.2)=-1.200

该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l=1.200

风荷载标准值:

W k=βgz×μz×μsl×W0 (GB50009-2012) =1.659×1.000×1.200×0.400

=0.899 kN/m2

因为W k≤1.0kN/m2,取W k=1.0 kN/m2,按JGJ102-2003第5.3.2条采用。

风荷载设计值:

W: 风荷载设计值(kN/m2)

γw: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1.4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2.4 规定采用

W=γw×W k=1.4×1.000=1.400kN/m2

二、板强度校核:

1 石材板强度校核

用MU110级石材,其抗弯强度标准值为:8.0N/mm2

石材板抗弯强度设计值:3.70N/mm2

石材板抗剪强度设计值:1.90N/mm2

校核依据:σ≤[σ]=3.700N/mm2

A o: 石材板短边长:0.620m

B o: 石材板长边长:0.900m

a: 计算石材板抗弯所用短边长度: 0.620m

b: 计算石材板抗弯所用长边长度: 0.900m

t: 石材板厚度: 12.0mm

G AK:石材板自重=336N/m2

m1: 四角支承板弯矩系数, 按短边与长边的边长比(a/b=0.689) 查表得: 0.1526

W k: 风荷载标准值: 1.000kN/m2

垂直于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

q EAk: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 (kN/m2)

q EAk=5×αmax×G AK

=5×0.120×336.000/1000

=0.202kN/m2

荷载组合设计值为:

S z=1.4×W k+1.3×0.5×q Eak

=1.4×1+1.3×0.5×0.202

=1.5313kN/m2

应力设计值为:

σ=6×m1×S z×b2×103/t2

=3.68N/mm2

3.68N/mm2≤3.700N/mm2强度可以满足要求

2 石材板剪应力校核

校核依据: τmax≤[τ]

τ:石材板中产生的剪应力设计值(N/mm2)

n:一个连接边上的挂钩数量: 2

t:石材板厚度: 12.0mm

d:槽宽: 4.0mm

s:槽底总长度: 50.0mm

β:系数,取1.25

对边开槽

τ=S z×A o×B o×β×1000/[n×(t-d)×s]

=1.5313×0.62×0.9×1.25×1000/[2×(12-4)×50]

=1.335N/mm2

1.335N/mm2≤1.900N/mm2

石材板抗剪强度可以满足

3 挂钩剪应力校核

校核依据: τmax≤[τ]

τ:挂钩剪应力设计值(N/mm2)

A p:挂钩截面面积: 8.00mm2

n:一个连接边上的挂钩数量: 2

对边开槽

τ=S z×A o×B o×β×1000/(2×n×A p)= 1.5313×0.62×0.9×1.25×1000/(2*2*8)

=33.378N/mm2

33.378N/mm2≤104.000N/mm2

挂钩抗剪强度可以满足

三、拉伸粘结强度验算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规范,外保温粘贴面单位面积的系统组合荷载的理论数据仅为3.0KN/㎡。

12mm石材的组合荷载:

S z=1.4×W k+1.3×0.5×q Eak

=1.4×1+1.3×0.5×0.202

=1.5313kN/m2

耐水状态下EPS板与专用粘结砂浆之间28天拉伸粘结强度为0.1Mpa=100KN/㎡。

考虑粘结砂浆在EPS板上的粘结面积为40%,则620x900单张板拉伸粘结力为:0.62x0.90x0.4x100=22.32KN

面层重量及可变荷载引起的剪切力为3.0KN/㎡+ S z=4.5313 KN/㎡。

620x900单张板所受剪切力为4.5313x0.62x0.9=2.53KN

项目所在地10m高处最大负风压值为2.74KN

安全系数K=拉伸粘接力/(剪切力+负风压引起拉拔力)

K=22.32/(2.53+2.74)=4.236

四、机械锚固强度验算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层数为1~3层,其中最高高度为10米。根据国家行业标准JGJ149-2003的规定及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TJ 86-2013《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要求,单个锚栓至少能提供不少于0.3KN的抗拉强度,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对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计算参数

项目相关信息如下:

项目所在地:南京

地面粗糙度:B类

设计年限:50年

基本风压:0.40KN/㎡(50年一遇)

抗震烈度:7度

保温板挂高:10m

保温板分格尺寸:a=高度=620mm;b=宽度=900mm

(二)、10m处保温系统锚栓力学计算

1、10m高度处风荷载计算

由于保温板质量较轻,因此不用考虑地震产生的水平荷载。计算荷载时只考虑负风压产生的拉拔力。

1)、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1.659×1.000×1.200×0.400 =0.899 kN/m2

因为W k≤1.0kN/m2,取W k=1.0 kN/m2,按JGJ102-2003第5.3.2条采用。

2)、水平风荷载设计值

r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rw=1.4,由于保温系统属于是建筑外维护结构,因此参照相关的幕墙规范风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为1.4.

W: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

W= rw*Wk=1.4x=1.4KN/㎡

2、20m处保温锚栓强度校核

由上述风压设计值以及保温板分格尺寸(620x900mm)可以计算出单块保温板所受的风荷载的大小:

F=a*b*W=0.62x0.9x1.4=0.781KN

普通锚栓强度校核

基材为混凝土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1.25F/0.80=1.25x0.781/0.6=1.627个/㎡

根据单块保温板边缘锚固情况,实际使用个数为2个/㎡,满足要求。

基材为实心混凝土砌块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1.25F/0.59=1.25x0.781/0.3=3.254个/㎡

根据单块保温板边缘锚固情况,实际使用个数为4个/㎡,满足要求。

基材为实心混凝土砌块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1.25F/0.59=1.25x0.781/0.18=5.424个/㎡

根据单块保温板边缘锚固情况,实际使用个数为6个/㎡,满足要求。

注:1.25为锚栓受荷不均匀系数。

以上计算考虑保温板上的负风压全部由锚栓承担,但实际因采用了粘结和锚固结合的方式,一部分负风压可由粘结砂浆抵抗,因此实际使用锚栓数量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一体板与干挂石的优缺点陈述

石材保温一体板的优势: 1.质量略高:石材厚度可以降低到10mm,超薄石材都是采用机械化进行生产的,杜绝了 人为操作和工作环境对其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板材的质量。另外,机械化生产好克服了涂料和保温施工的凹凸不平整、色差、开裂、粉化等难题,从而提升了装饰的要求,使其更加完美。 2.成本略低,跟传统的的外饰和保温相比,超薄石材保温装饰一体化还有着低成本的优 势。一般如果想要达到保温和装饰的效果,那么人们需要买两种板材,即保温板和装饰板。 3.工期短:施工工期短,类似湿贴工艺,不需要龙骨直接板材挂接在墙体上。 石材保温一体板的劣势: 1、工艺有限制,因为石材厚度不够,磨边倒角都有难度,直角,圆弧等造型根本无法实现。 2、石材变薄,石材强度受损较大,不适合较高楼层使用,安全隐患极大。 3、施工工艺类似已经淘汰的湿贴法,直接锚固在结构上,对于陶粒砖、红砖墙面无法使用 胀栓固定。同时无法形成自身的结构体系,几乎没有抗震性能,一旦发生地震,墙面损失极大。 4、国家规范明确规定,外墙干挂石材使用厚度,光面不低于25mm,烧毛等处理面不低于 28mm。 5、一体板用的是聚氨酯保温,此种材料的防火性能未能得到建筑师公认,不便大面积推广 使用。一般家装,或外墙底部局部使用较多。 普通干挂石材的优势: 1、干挂石材幕墙有明确的规范规定,工艺及施工都有国标限制,监理方有明确的监督施工 质量的依据,有利施工严格顺利的进行,不给工程遗留安全等隐患。 2、干挂石材有几十年的施工经验积累,完全从湿贴石材进化而来,适合高层及超高层使用, 很多工程超限100m高度的建筑业敢于使用干挂石材,可见其安全性已经得到设计师及业主的信任。 3、工艺成熟,各种复杂造型都轻松处理,完美展现。 4、因为保温与石材自身分离,单独施工,保温性能与石材面材不发生关系,保温性能有保 证,保温材料使用A级防火岩棉,造价比一体板的聚氨酯保温低,保温厚度可以任意增减,方便设计师灵活掌握。 普通干挂石材的劣势: 1、因为干挂石材需要保证自身体系的强度、抗震等性能,钢龙骨必不可少,钢龙骨成本较 一体板有所增加。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中卫地下室侧壁DQ1) 项目名称 构件编号 日 期 设 计 校 对 审 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基本资料 2 计算 (1)荷载计算 (2)内力计算 (3)配筋计算 (4)裂缝验算 荷载说明: 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 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 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 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 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 2.1 荷载计算 2.1.1 墙上竖向压力 平时组合(kN/m ):1.200×0.000+1.400×0.000=0.000 准永久组合( kN/m ):0.000+0.500×0.000=0.000 2.1.2 侧压荷载计算 (1) 土压力标准值(kPa) 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 地下室顶面,标高-1.800, 总埋深1.500,全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300 -1层底,标高-5.700,总埋深5.400,地下水位以上2.500,地下水位以下2.900 ===p k g h ??0.518 1.513.5=p w 0=p 0=p w 0

石材与瓷板幕墙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

石材与瓷板幕墙工程结构设计计 算书 项目名称: 未命名工程 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 审核者_____________ 批准者_____________ 设计单位: 未命名公司

目录 一.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幕墙设计规范 2.建筑设计规范 3.铝材规范 4.金属板及石材规范 5.玻璃规范 6.幕墙设计规范 7.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8.门窗及五金件规范 9.《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10.土建图纸 二、基本参数 1.幕墙所在地区 2.地区粗糙度分类等级 3.抗震烈度 三、幕墙承受荷载计算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3.作用效应组合: 四、幕墙立柱计算 1.立柱型材选材计算: 2.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3.立柱的内力分析: 4.幕墙立柱的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5.幕墙立柱的挠度验算: 五、幕墙横梁计算 1.横梁型材选材计算: 2.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 3.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4.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5.横梁的挠度计算: 6.横梁的抗剪计算: 六、石板的选用与校核 1.石板板块荷载计算: 2.石板的抗弯设计: 3.石板的剪应力校核: 七、连接件计算 1.横梁与角码间连结: 2.角码与立柱连接: 3.立柱与主结构连接 八、幕墙埋件计算(土建预埋) 1.荷载及受力分析计算: 2.埋件计算: 3.锚板总面积校核: 4.锚筋长度计算: 九、幕墙焊缝计算 1.受力分析: 2.焊缝特性参数计算: 3.焊缝校核计算: 十、立柱连接伸缩缝计算 十一、耐候胶胶缝计算

A级防火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

、A级防火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 A级防火外墙石材保温装饰一体板[原创] 近日,公安部消防局下发通知,明确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范围,并要求各地公安消防部门加强对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监督管理。 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范围内的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均应将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纳入审核和验收内容。对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范围以外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全部纳入抽查范围。在新标准发布前,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 随着易燃、劣质保温材料的建筑施工和事故的频频发生,不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得国家相关部门终于开始重视起建筑保温的规范问题,生活低碳、建筑节能等涉及民生的问题也是“十二五”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2011年3月15日这个公安部的通知虽然暂时采用了“一刀切”的处理方法有些匆忙,但也反映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节能尤其是外墙保温的整顿决心。相信这个暂时的通知也是在防止建筑保温事故进一步扩大而相关建筑保温材料的管理条例、标准、图集等出台前的权益之计,否则目前

众多的有机保温材料厂家不是都要倒闭了,那将带来或多或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国外的建筑节能发展了这么多年,对于防火等级不高的但保温效果更好的有机保温材料不也是有限制的使用吗?所以关键还是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规范化才是解决建筑事故的重中之重。防火不是一个简单的用什么材料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否则我们国家建筑保温的精英们也就不会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防火构造了。 外保温材料分有机和无机两种,有机的保温材料如EPS、XPS、PUR等,虽易燃、可燃,但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无机的保温材料如岩棉、泡沫玻璃等,虽不燃,但质量较重、保温效果较差。本来两类保温材料各有优劣,客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节能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产品或搭配,现在因为少数不良厂家和施工商单纯考虑成本而使用劣质的保温材料和混乱的管理造成建筑事故的不断发生,最终导致国家相关部门的严厉的、不够科学的政策出台,我想这对规范的企业是不公平的,希望新的政策能尽快落实并出台。 石材保温装饰一体板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选择不同的保温材料来复合,单纯从技术角度而言,A级防火外墙石材保温装饰一体板中的无机保温材料和超薄天然 石材的复合要比有机保温材料的复合相对简单,主要是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较一致,而且无机保温材料的强度要高些。保温装饰一体板作为以后外墙保温和装饰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工厂化生产,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WQ1计算书 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 ,浮容重γ` = 11kN/mm ,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地下水位设防高度为4400mm; 2、地下室参数:覆土层厚h1=800mm,地下室侧墙计算跨度Lo=3400mm,临水面保护层为50mm;地面堆载q=10kN/mm ,侧壁厚度d=285mm,截面有效高度ho=235mm 3、材料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 N/mm ,钢筋抗拉强度为fy=360N/mm ; 挡土墙荷载工况示意图 计算:1、荷载计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 堆载折算为土压力q1=K×q=0.50×10=5.00kN/mm 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q2=K×γ×h1=0.50×18×0.80=7.20kN/mm 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q3=K×γ`×(h2 + h3)=0.50×11×(1.00+3.40)=24.20kN/mm 水压力q4=γw×(h2 + h3)=10×(1.00+3.40)=44.00kN/mm 2、支座弯距计算,按单向板底端固定顶端简支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 m1=q1×Lo /8=5.00×3.4 /8=7.23kN.m m2=q2×Lo /15=7.20×3.4 /15=5.55kN.m m3=q1×Lo /15=24.20×3.4 /15=18.65kN.m m4=q1×Lo /8=44.00×3.4 /15=33.91kN.m 3、强度计算:土压力及水压力均按恒载考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按支座调幅0.8计算 m=0.8×1.35×(m1+m2+m3+m4)=70.56kN.m ξb=0.8÷{1+360÷[20000×(0.0033-<30-50>×0.00001)]}=0.5283 《砼》规公式7.1.4 x=ho-√(ho -2×m/α1/fc/b)=235-√(235-2×70.559928×1000000/1/14.3/1000) =22.03mm<ξb×ho=124.15mm As=α1×fc×b×x/fy =1×14.3×1000×22.03/360=875mm ,根部实配 12@75,As=1508,承载力满足要求。 4..裂缝计算:地下水位取常年水位,根据勘察报告取为黄海高程4.0m 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 ,浮容重γ` = 11kN/mm ,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

一体化孔板资料讲解

一体化节流式流量计操作/选型指南 冀制00000154 河北省标准计量技术发展中心

一体化节流式流量计 目录 1、前言及外观介绍 2、工作原理及依据 3、产品特点 4、量程扩展说明 5、技术参数 6、型谱 7、安装和维护 8、系统构成及设备选配 9、流量范围 10、前后直管段 11、主选差压变送器及流量积算仪特点 12、宽量程10:1计算书

1 前言及外观介绍 标准孔板和喷嘴作为节流件的流量测量装置是目前工业生产及贸易结算中应用最广泛的流量测量装置之一,是唯一不需实标的流量测量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等优点,在目前的所有流量测量方法尤其蒸汽计量中仍占有最高的使用比例;但传统节流件不足之处是流量测量范围小、安装复杂以及堵、漏、冻等问题。 本产品力求充分继承传统节流件的优点,并利用现代技术和产品克服其缺点,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准)免维护并有标准依据的流量测量方法。 一体化节流式流量测量装置外观介绍: 一体化流量测量装置外形

2 工作原理及依据 充满管道的流体经过管道内的节流装置,流束将在节流件处形成局部收缩,于是在节流件前后产生了压力差(差压),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差压与流量间为函数关系 q m=C/(1-β4)0.5επ/4d2(2ρ△P)0.5 q m:质量流量;C:流出系数;d:节流件开孔;β:直径比d / D;ρ:流体密度;ε:可膨胀系数 计算与加工方式完全符合GB/T 2624-1993 国家标准 3 产品特点 3.1 节流装置和差压变送器甚至压力、温度变送器做成一体,节约安装、维护工作量及费用。 3.2 采用抗冻式设计,对于蒸汽测量不需防冻液和保温处理,没有冷凝弯带来的水柱误差。3.3 可在线补偿流出系数C、膨胀系数ε、工况管道内径D、工况开孔d等,使量程比达20:1。 3.4 45度取压阀便于清理取压孔(脏污或易结晶介质堵塞取压孔),也便于系统的在线维护。 3.5 节流件采用锻制不锈钢一体加工,确保了节流件的强度,并使可能的泄漏点为最少! 3.6内嵌蒸汽计量专用软件(GB/T 2624-1993)和天然气计量专用软件(SY/T 6143-1996,AGA8)。3.7采用HART协议作为信号传输,充分发挥了智能变送器的优良性能。使量程得到实质性的扩展。 3.8提供不间断电源仪表箱,断电后系统仍可工作10~30天。 3.9预留压力传感器接口,避免了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成本。 3.10采用防盗式取压阀和排污阀,适用于贸易结算。 4 量程扩展说明 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管道内的节流装置,在节流件附近造成局部收缩,流速增加;在其上下游两侧产生压力差。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 q m=C/(1-β4)0.5επ/4d2(2ρ△P)0.5 q m:质量流量;C:流出系数;d:节流件开孔;β:直径比d / D;ρ:流体密度;ε:可膨胀系数其中节流装置的流出系数C由Stolz方程给出。当采用角接取压时: C=0.5959+0.0312β2.1-0.1840β8+0.0029β2.5(106/R eD)0.75+0.090L1β4(1-β4)-1-0.0337β3式中,R eD为管道雷诺数,R eD=4q m/πμD;μ为流体动力粘度;D为管道内径。 当介质为可压缩流体时,计算可膨胀性系数的公式为: ε=1-(0.41+0.35β4)△P/KP 式中,K为流体的等熵指数;P为节流件上游的绝对静压。 d=d20(1+λd(t-20)) D=D20(1+λD(t-20)) 式中,d20、D20分别为20℃时的节流件和管道内径;λd、λD分别为节流件和管道的线胀系数。 其中C和ε随△P(R eD)变化曲线见表1、表2,宽量程计算书见附表。

超薄石材保温一体板施工组织设计

超薄石材保温一体板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绿能建筑装饰工程

目录 一、综合说明 (3) 1、工程综合概况 (3) 2、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3) 3、工期期限 (3) 4、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3) 5、公司简介 (3) 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5) (一)主要施工方法 (5) (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14) (三)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 (14) 三、劳动力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4) 1、劳动力计划 (14) 2、进度计划保障及安排 (16) 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23) 四、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3) 1、质量保证体系 (23) 2、质量目标 (25) 3、技术方面的保证措施 (28) 4、在产品加工方面的保证措施 (29) 5、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32) 6、工程质量预控法 (36) 7、超薄石材复合保温板细部施工要点 (37) 8、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41) 五、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41) 1、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保卫体系 (42) 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43) 3、安全技术管理控制流程 (43) 4、施工违章处罚条例 (45) 5、安全施工保障措施 (46) 6、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48) 7、动用明火申请、防火安全措施 (49) 8、脚手架安全使用技术措施 (50) 9、吊篮安全技术使用措施 (51) 10、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53) 六、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57)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7) 2、安全生产岗位责任 (57) 3、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60) 4、现场文明管理措施 (60) 5、用电安全措施 (61) 6、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62) 7、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63)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

地下室外墙计算(WM-1)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基本资料 地下室层数1地下室顶 标高(m) -1.20 墙宽L(m)1.000外地坪标 高(m) -0.15

层高表 层层高(m)外墙厚 (mm) -1层7.250400 板边支撑条件表 板边顶边底边侧边 简支固定自由支承方 式

土压力计算方法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0.500 水土侧压计算水土分算 地下水埋深(m)0.550 土天然容重18.00

(kN/m3) 土饱和容重 (kN/m3) 20.00 上部恒载-平时(kN/m)0.00上部活载- 平时(kN/m) 0.00 上部恒载-战时(kN/m)---地面活载- 平时(kPa) 0.00 砼强度等级C35配筋调整 系数 1.0 钢筋级别HRB4 00竖向配筋 方法 按压弯 外纵筋保护层(mm)50竖向配筋 方式 对称 内纵筋保护层(mm)15裂缝限值 (mm) 0.20 泊松比0.20裂缝控制 配筋 √ 考虑p-δ 效应 ㄨ 1.4 计算选项信息

XX项目装配率计算书参考模板

XX项目装配率计算书 一、工程简介 XXX项目位于XXX,北临XX路,南临XXX路,由XX路分割成两个地块(1#和2#)。该项目总占地面积XX㎡,1#地块用地面积为XX㎡,为居住用地,容积率为XXX;2#地块用地面积为XXX㎡,为居住用地,容积率为XX。 1#地块采用装配施工的楼栋有X号楼、X号楼;2#地块采用装配施工的楼栋有X号楼、X号楼。各楼栋预制范围见下表:

二、装配率计算依据 该项目装配率计算是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进行计算。

三、装配率计算 (一)1#地块:X#;2#地块:X#、X#装配率计算 (1)主体结构 1.1竖向构件应用比例计算 q =V1a/V×100% 1a 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V ──建筑±0.000标高以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 1a 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 V──建筑±0.000标高以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 本项目外墙全预制,部分内剪力墙预制。预制和现浇混凝土量统计如下: 1.2主体结构(水平构件)的比例计算 q =A1b/A×100% 1b 式中:q1b──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A ──建筑±0.000标高以上,各楼层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 1b 件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A──建筑±0.000标高以上,各楼层建筑平面总面积。 本项目楼梯、阳台、空调板采用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卫生间楼板和楼梯、电梯前室公共区域楼板采用现浇。水平预制构件预制范围为2层到32层。

最新干挂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可编辑)1

最新干挂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可编辑)1一期酒店裙楼幕墙装饰工程 干挂石材幕墙-结构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深圳蓝波幕墙及光伏工程有限公司 7>2013年4月

目录 一、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1.幕墙设计规范: 1 2.建筑设计规范: 1 3.铝材规范: 1 4.金属板及石材规范:2 5.玻璃规范: 2 6.钢材规范: 2 7.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3 8.门窗及五金件规范:3 9.《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4 10.土建图纸:4 二、基本参数 4 1.幕墙所在地区: 4 2.地区粗糙度分类等级: 4 3.抗震烈度: 5 三、幕墙承受荷载计算5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5 2.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6 3.作用效应组合: 7 四、幕墙立柱计算 8 1.立柱型材选材计算:9

2.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11 3.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12 4.立柱的抗弯强度计算:13 5.立柱的挠度计算:14 6.立柱的抗剪计算:15 五、幕墙横梁计算 16 1.横梁型材选材计算:17 2.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20 3.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22 4.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23 5.横梁的挠度计算:23 6.横梁的抗剪计算:三角荷载作用下24 六、短槽式(托板)连接石板的选用与校核26 1.石板板块荷载计算:27 2.石板的抗弯设计:28 3.短槽托板在石板中产生的剪应力校核:29 4.短槽托板剪应力校核:29 七、连接件计算30 1.横梁与角码间连接:31 2.角码与立柱连接:33 3.立柱与主结构连接35 八、幕墙埋件计算后补锚栓39

保温装饰一体板发展现状及趋势

保温装饰一体板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保温装饰一体板是一种融装饰、节能、防火、防水、环保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化学建材。其特点就是把传统的必须在现场离散技术生产的工艺部分在在工厂完成,具有质量批次稳定,产能提升,不受施工环境影响等优点。它不仅是节能环保、适用性广、相信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引言 当前,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建筑技术发展重点之一,我国已经把建筑节能列为宏观发展计划之内,并颁发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强制性地全面推行建筑节能。随着建筑节能技术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节能也在不断的提高。通过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建筑中大力推广运用,外墙保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单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节能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仍是气话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特别是北方寒冷的地区,多采用火力发电的余热和燃煤锅炉供热,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国家普遍重视保温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力求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开展建筑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推广非常必要的。在建筑中,热损失主要通过门窗和墙体散去的,其中墙体的散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所以改善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可以使热能在建筑内部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至于很快散失。可见,发展墙体保温技术和推广使用技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必要途径。 根据(建筑节能十二五的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建筑节能形成1.16亿t标准煤节能能力,较十一五期间提升15%左右。而墙体保温材料将成为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且保温材料的发展导向必须坚持防火安全与建筑保温同步发展的道路。 1 保温装饰一体板产品现状及优势 目前国内的外墙保温系统发展很快,保温装饰一体板为一种新型的围墙保温材料更是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温装饰一体板在国内以后越来越受到重视,参与企业日见增多,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就、地区都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标注化、精细化的生产企业。 1.1产品特点 保温装饰一体板是一种融装饰、节能、防火、防水、环保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化学建材。其特点就是把传统的必须在现场离散技术生产的工艺部分在在工厂完成,具有质量批次稳定,产能提升,不受施工环境影响等优点。装饰板与普通的氟碳漆板、真石漆、水泡漆等饰面材料相比寿命长,饰面效果、绿色环保;与木质、PVC材质装饰材料相比具有防火防水等性能优势;与石材装饰材料相比具有无色差、无辐射、性价比高等优势。保温装饰一体板与传统保温材料薄抹灰系统相比,具有装饰效果好,施工快捷等特点。 1.2.1优异 保温装饰一体板聚有九特性,成品性能突出. 1.耐水—吸水率低,不易变形 2.耐火—阻燃更加安全 3.耐污—表面光洁不易沾污 4.耐刮—漆面致密不易刮伤 5.耐摩擦—漆膜坚固,摩擦无痕

地下室外墙计算原理及方法

地下室外墙计算原理及方法 1、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地下室,根据使用功能及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要求,地下室的层数1至4层不等。 2、地下室外墙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荷载情况、防水抗渗和有关规范的构造要求确定。《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规定,箱形基础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05)规定,承重钢筋混凝土外墙的最小厚度为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考虑到由于强度等级过高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一般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低不宜高,常采用C20~C30。有的工程地下室外墙有上部结构的承重柱,此类柱在首层为控制轴压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较高,因此在与地下室墙顶交接处应进行局部受压的验算,柱进入墙体后其截面面积已扩大,形成附壁柱,当墙体混凝土采用低强度等级,其轴压比及承载力一般也能满足要求。 3、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荷载,竖向荷载有上部及地下室结构的楼盖传重和自重,水平荷载有地面活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荷载。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对地下室外墙平面内产生的内力值较小。在实际工程的地下室外墙截面设计中,竖向荷载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墙体配筋主要由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确定,而且通常不考虑与竖向荷载组合的压弯作用,仅按墙板弯曲计算墙的配筋。 4、地下室外墙的水平荷载组合:见图11.12-1外墙水平荷载 (1)地面活荷载(取10KN/m2)、土侧压力; (2)地面活荷载、地下水位以上土侧压力、地下水位以下土侧压力、水压力; (3)上列(1)加人防等效静荷载或(2)加人防等效静荷载。 图11.12-1中的各值:见p475 荷载分项系数除地面活荷载的为1.4外,其他均为1.2。 5、地下室外墙可根据支承情况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由于地下室内墙间距不等,有的相距较远,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一般把楼板和基础底板作为外墙板的支点按单向板(单跨、两跨或多跨)计算,在基础底板处按固端,顶板处按铰支座。在与外墙相垂直的内墙处,由于外墙的水平分布钢筋一般也有不小的数量,不再另加负弯矩构造钢筋。 6、地下室外墙可按考虑塑性弯矩内力重分布计算弯矩,有利配筋构造及节省钢筋用量。按塑性计算不仅在有外防水的墙体中采用,在考虑混凝土自防水的墙体中也可采用。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只在受拉区混凝土可能出现弯曲裂缝,但由于裂缝较细微不会贯通整个界面厚度,对防水仍有足够抗渗能力。 7、有窗井的地下室,为房屋基础能有有效埋置深度和有可靠的侧向约束,窗井外墙应有足够横隔墙与主体地下室外墙连接,此时窗井外侧墙应承受水平荷载(1)或(2),因为窗井外侧墙顶部敞开无顶板相连,其计算简图可根据窗井深度按三边连续一边自由,或水平多跨连续板计算。如按多跨连续板计算时,因为荷载上下差别大,可上下分段计算弯矩确定配筋。 8、当只有一层地下室,外墙高度不满足首层柱荷载扩散刚性角(柱间中心距离大于墙的高度),或者窗洞较大时,外墙平面内在基础底板反力作用下。应按深梁或空腹桁架验算,确定墙底部及墙顶部的所需钢筋。当有多层地下室,或外墙高度满足了柱荷载扩散刚性角时,外墙顶部宜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20mm的水平通长构造钢筋,墙底部由于基础底板钢筋较大没有必要另配附加构造钢筋。 9、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与基础底板的连接,因为外墙厚度一般远小于基础底板,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常按铰支座考虑,外墙在地板端计算时按固端,因此底板上下钢筋可伸至外墙外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设计总概况: 1.规模:本工程是一栋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面积约3000㎡, 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6.5m 和2.5m,纵轴轴距为4.5m ;框架梁、柱、板为现浇;内、外墙体材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 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 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 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 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 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四层框架结构。 1.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气象资料 A.基本风压值:0.35kN/㎡, A.基本雪压值:0.25kN/㎡。 B.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为1.2m; C.室外气温:年平均气温最底-10℃,年平均气温最高40℃; 2水文地质条件 A.土层分布见图1-1,地表下黄土分布约15m ,垂直水平分布较均匀,可塑 状态,中等压缩性,弱湿陷性,属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fak=120kN/㎡。

B.抗震设防等级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地震设计分组为第 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C.常年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8m ,地质对水泥具有硫酸盐侵蚀性。 D.采用独立基础, 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 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独立基础的挖土方量是最为经济的,而且基础本身的用钢量及人工费用也是最低的, 整体性好, 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因此独立基础在很多中低层的建筑中应用较多。 二、设计参数: (一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为一般的建筑物,破坏后果严 重,故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耐久等级二级(年,耐火等级二级, 屋面防水Ⅱ级。 (三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应进行必要的抗震措施。 (四设防类别丙类。 (五本工程高度为15.3m ,框架抗震等级根据GB50223-2008《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高度不超过24m 的混 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六地基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图1-1 土层分布 第二章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 第一节结构设计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1计算方法 1.1计算简图 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窗井外墙顶边按自由计算。 墙板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按固结或铰接考虑。 ③墙板的支承条件应符合实际受力状态,作为墙板支座的基础和内墙(或扶壁柱),其内力和变形应满足设计要求。 1.2计算荷载 图一地下室外墙压力分布 地下室外墙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地下室外墙自重、上部建筑(结构构件和围护构件)竖向荷载、地下室各层楼板传递的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包括土压力(地下水位以下为土水混合压力)、地下水压力、室外地面活荷载引起的侧压力、人防外墙等效静荷载。 2计算中需注意的问题 2.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1]第5.8.11条和《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2005版)[2]第2.1.6条对室外地面活荷载,建议取5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该规定适用于有上部结构的地下室外墙,且当考虑消防车时消防车重不超过30吨。其出发点是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即一般情况下汽车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行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室外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有明确规定),消防车更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进行消防扑救(因消防云梯车在工作时受云梯高度和仰角的制约必须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距离)。 但是,对于没有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或处于上部结构范围之外的地下室外墙,以及消防车重超过30吨的,笼统地按5kN/m2计算是有问题的,应当根据车道与地下室外墙的位置关系、地下室顶板覆盖层厚度及其应力扩散角、车辆轮压按实际情况计算。 2.2计算水压力时,当勘察报告提供了地下室外墙水压力分布时,按勘察报告计算;当勘察报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和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则相对更为简化,要求验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 如果勘察报告提供了抗浮设计水位,在计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应按抗浮设计水位计算。 2.3计算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时,对采用大开挖方式施工的地下室,当没有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土压力取静止土压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静止土压力系数宜通过试验测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对正常固结土,静止土压力系数可按表24估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1-sinφ(φ为土的内摩擦角)。当基坑支护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时,除考虑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共同作用的情况外,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系数K乘以折减系数0.66计算(文[1]第5.8.11条,文[2]第2.1.16条)。例如,北京地区静止土压力系数K一般取0.5,乘以折减系数0.66后即为0.33。 2.4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对地下室外墙的侧压力时,土的重度应取有效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水重度(取10kN/m3),不应用天然重度减去水重度计算有效重度。

石材保温一体板计算书分解

保温石材幕墙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Ⅰ.设计依据 (2) Ⅱ.基本计算公式 (7) Ⅲ.工程信息概述 (10) 1 工程所在地区信息 (10) 2 板材选用信息 (10) 一、风荷载计算 (10) 1 板块风载荷计算(直接承受风载荷) (10) 二、板强度校核: (11) 1 石材板强度校核 (11) 2 石材板剪应力校核 (12) 3 挂钩剪应力校核 (12) 三、拉伸粘结强度验算: (11) 四、机械锚固强度验算: (11)

保温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 Ⅰ.设计依据 ①幕墙设计规范: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127-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138-2001 《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139-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建筑瓷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CECS101:98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T17740-1999 《钢结构防火涂料》 GB14907-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范》 JGJ99-9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高处作业吊蓝》 GB19155-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②建筑设计规范: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JGJ/T97-95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21-9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160-2004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4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 JC/T902-2002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6500-2010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 CECS154: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 CECS180: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石材结构计算书

第一章、建筑工程概况及设计参数和依据 一、建筑概况 1、项目名称:海德广场一T型挂件四点支撑石材结构计算书 2、建设地点:东莞 二、设计采用规范及依据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金属、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10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127-2001 三、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此幕墙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第二章、计算说明 此部分位于塔楼立面,标高位于22.150-133.550m之间,为石材板块,后面支撑为钢结构支撑,石材板块大小为1.000×1.267m,石材厚度为30mm。

第三章、荷载计算 一、风载作用 最大计算高度133.550米,以133.550米计算风荷载标准值。W K :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kN/m2) βgZ:瞬时风压阵风系数,βgZ=1.556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表7.5.1 石材面板的大小为1.000×1.267=1.267m2,按照1.267m2计算。μs1(A)=μs1(1)+[μs1(10)-μs1(1)]×logA-0.2 =-1.0-[1.0×0.8-1.0]×log1.267-0.2 =-1.179 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此处取-1.179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表7.3.3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1.927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7.2.1 W 0:东莞地区基本风压,W =0.650kN/m2 取50年一遇,C类地区计算风荷载标准值 W K =β gz μ Z μ S1 W =1.556×1.927×1.179×0.650 =2.298kN/m2 风荷载设计值 设计值W=1.4×2.298=3.217kN/m2. 二、石材面板自重荷载作用 1、单位面积石材幕墙自重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规定采用

薄石材复合保温一体板,安装施工工法

外墙薄石材复合一体板施工工法 1 前言 外墙保温装饰板是建筑幕墙与建筑外保温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将传统的外墙装饰面层和保温层合二为一的建筑材料,为保证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的安全设计、节能设计,规范外保温装饰板施工做法,目前已有部分指导规范。其中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T/T287-2013给出了保温装饰板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和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编制《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外墙保温装饰板做法)》DB11/T697-2009给出了外墙外保温装饰板的施工和验收规定;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制的《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导则》RISN-TG028-2017规定了3类保温装饰板装饰面板、5种锚固方式、5种保温材料,更加规范了保温装饰板的外墙外保温工程应用。但因保温装饰板在建筑市场上应用的案例较少,在建筑市场上仍属于年轻产品,保温装饰板系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没有得到实践考验,一般业主和设计院对外墙保温装饰板外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担心,对使用寿命提出了质疑。 薄石材复合保温系统是指在工厂将保温板与薄石材复合成装饰保温一体化的板材,在工程现场通过挂贴方式将薄石材复合保温板固定于建筑外墙的外保温构造系统装饰面层。构造示意图如下: 图1 薄石材复合一体板示意图 本工程总结了在外墙薄石材复合一体板实际施工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具体措施,在薄石材保温装饰板系统的安全性、耐久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深化设计,结合现有规范的要求,在石材加工制作、龙骨锚固设计、安装节点处理、防护液保护、块材缝隙处理等方面进行深

地下室墙体计算

地下室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1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 1.2设计合同。 二、工程概况 2.1功能布局:平时作为地下汽车库,战时作为人员掩蔽部。 2.2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 三、地下室: (一)荷载(标准值): 1、顶板恒载 按实际板厚和覆土厚度取值 2、顶板活载 按规范相关规定取值 3、人防荷载部分:(以下取值未特别说明均根据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6级人防) 由表4.8.2,顶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顶板覆土h≤0.5m时qe1=60kN/m2, 顶板覆土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