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第一章课件

语言学第一章课件
语言学第一章课件

Linguistics

●Why study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Lyons,1968).

the process of linguistic study

1st : O bserving & questioning

2nd: Formulating hypotheses

3rd: Verifying the hypotheses

4th: Proposing a theory

Four principles in linguistics study:

●exhaustiveness

●consistency

●economy

●objectivity

(大连外语考研)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a brilliant and fascinating exploration of the basic weapon by which man has advanced 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

-----Mario Pei马里奥·佩

●“We sometimes overlook the fact that th ere is much that we can know

and need to know about our universe and ourselves. By the same token, we are too prone to reject knowledge for which we cannot find an immediate practical application.”

Chapter 1

When we study human language, we are approaching what some might call the “human essence”, the distinctive qualities of mind that are, so far as we know, unique to man. (Noam Chomsky, 1972, Language and Mind)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

●“Chomsky is currently among the most-cited writers in all of the humanities

(behind only Marx, Lenin, Shakespeare, Aristotle, Plato, and Freud) and the only living number of the top ten.” (Pinker,1994)

● 1. What is Language?

●Definitions of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Language as system

Sound

< Phonology 音韵学

Structure

meaning

●Definitions of Language: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is instrumental; it is social and conventional.(P3)

2.Origin of language

●The …Divine? origin:

●The “bow-wow” theory “汪汪理论”

●Imitation of the sounds of the animal

●Onomatopoeic

Problematic (P9)

●The “pooh-pooh” theory噗噗理论

●instinctive sounds of pain, anger and joy.

●interjections

●Problematic (P9)

●The “yo-he-ho” theory“哟-嗬-哟理论”

rhythmic grunts

●Problematic (P9)

● 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Design features (本质特征)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P4)

●Language distinguishes human beings from animals in that it is far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any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2.Design features

2.1 Arbitrariness

2.2 Duality

2.3 Creativity

2.4 Displacement

● 1. Arbitrariness

●--Ferdinand de Saussure 索绪尔(Swiss)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logical, intrinsic)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At lexical level:词汇层面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Shakespeare in Romeo and Juliet

Can onomatopoeia change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language?

●at the syntactic level

●language is not arbitrary at the syntactic level.

●(a) He came in and sat down.

●(b) He sat down and came in.

●(c) He sat down after he came in.

Arbitrariness and convention

●Duality(双重性)

●Duality means that language has two levels of structure, the primary level

and the secondary level.

●At secondary level are elements which have no meaning but which combine to

form units at primary level which do have meaning.

●Secondary level is made up of meaningless sounds, and primary level of

meaningful words.

●Does the traffic light system have duality?

Creativity (创造性)

Recursiveness (递归性)means that one sentence can expand into endless possible sentences in a way of recurring.

Displacement (移位性)

●Displacement enables us to talk about a wide range of things.

Unlike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human language is ()(电子科大2003考研)(p8)

A.Stimulus free

B.Stimulus bound

C.Under immediate stimulus control

D.Stimulated by some occurrence of communal interest

4. Functions of language

1 Informative(信息功能)

2 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

It embodies the use of language to express, establish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The ways you talk to different people show your social status.

3 Performativ e (施为功能)

It means that language is also used to “do things”, to perform actions.

It is primarily to change the social status of a person, or the state of a thing.

4 Emotive function(感情功能)

It is the use of language to reveal some feelings and attitudes of the speaker.

5 Phatic communion (寒暄功能)

It refers to language used for maintaining social contact rather than exchanging information or ideas.

6 Recreational function (娱乐功能)

It refers to the use of language for the sheer joy of using it.

7. 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

The metalingual function is used to clarify meanings or what the other person

has said.

5. Important Distinctions

1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2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3 Langue vs. parole

4 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

1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描写式和规定式)

A linguistic study is descriptive if it describes and analyses facts observed; it is prescriptive if it trie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behavior.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t any one time is a synchronic study;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s it changes through time is a diachronic study.

__________ studies a particular state of language;

__________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a language.

Parole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_______: abstract

_______: specific

_______: stable and systematic

_______: subject to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constraints

As a social product, langue is a set of conventions that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seem to abide by. Parole,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concrete use of the conventions.

Competence is the language user’s intuitive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

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utterances.

A speaker’s competence is s_____, but his performance is often influenced by p___________ factors.

Where does the knowledge of language come from?

Chomsky’s solution is to invoke the innate properties of the min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pairs of distinction?

Similarity:

Difference:

Saussure looks at language from a ___________ point of view;

Chomsky looks at it more from a _____________ point of view.

According to Saussure and Chomsky, which should be studied, the abstract knowledge or the actual speec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two distinctions lies in defining the task of linguistics, which is to discover langue from instances of parole, to discover the language knowledge of the speaker from his performances.

华南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1.第6题 下列文字中,属于表音文字的是() A.纳西族东巴文 B.汉字 C.俄文 D.古埃及圣书字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題得分:2.0 2.第14题 下列属于常见语义角色的是() A.施事 B.主语 C.宾语 D.介词短语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15题 开口度越大,元音的舌位就越() A.前 B.闭. C.高 D.低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4?第16题 [i]是一个() A.舌面元音 B.舌尖元音 C.卷舌兀音 D.舌根元音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17题下列属于形声字的是() A?玻、家 B.济、好. C.闻、汗 D.美、机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19题 [u是一个()元音。 A.前、高、圆唇元音 B.后、高、圆唇元音 C.前、高、圆唇元音 D.后、低、圆唇兀音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7.第24题 不同的民族语言,语音系统是有差别的,这说明语音具有()

A.生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个人属性 D.自然属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題得分:2.0 &第25题 “他读书”中的"书”和"我看报”中的“报”之间的关系为()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 C.线性关系 D.语义关系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趣得分:2.0 9 .第26题壮语属于() A.印欧语系 B.汉藏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闪含语系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27题 [b]是一个() A.双唇浊音 B.双唇清音 C.双唇鼻音 D.轻唇擦音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31题 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 A.重位 B.时位 C.调位 D.音质音位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32题 语序是一种() A.句法畴 B.语法畴

新版简明英语语言学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知识点: 1.*Definition: pragmatics; context 2.*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3.*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 theory 4.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5.*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考核目标: 识记:*Definition: pragmatics; context 领会: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综合应用: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 theory;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一、定义 1. Pragmatics语用学: Pragmatic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是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语用学也可以看作是一中意义研究。(它不是孤立地去研究语义,而是把语义置于使用语境中去研究的一门学科。) 2. Context 语境:The notion of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这个概念对语言的语用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认为他是由言者和听者的共享知识所构成的。 二、知识点 6.1.2 pragmatics vs. semantics语用学与语义学 二十世纪初,Saussure’s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开始,同时也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调,即语言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在的系统来加以研究。 语用学和语义学既有相关性又有相异性。两者都是对意义的研究。传统语义学把语义看成是抽象的,内在的,是语言本身的特性,不受语境的影响。因此传统语义学只研究语义的内在特征,不把语义研究置于语境中来考察。语用学研究的是交际过程中语言意义的表达和理解。语用学家认为不把意义放在语境中来考虑就不可能对语义进行充分的描述,因此在研究语义时是否考虑语境便成了传统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Semantics 和Pragmatics的区分 Pragmatics studies how meaning is convey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pragmatics considers meaning in context, traditional semantics studies meaning in isolation from the context of use.

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 1:[单选题]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A:聚合关系 2:[单选题]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D:谱系分类3:[单选题]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D:内部曲折D 4:[单选题]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C:上下义关系参考答案:C 5:[单选题]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参考答案:D 6:[多选题]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 A:是对立关系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参考答案:AD 7:[多选题]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 A:开口度的大小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参考答案:ACD 8:[多选题]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参考答案:BCE 9:[判断题]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参考答案:错误 1:[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 3:[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B:中美洲的马雅文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 4:[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 5:[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A:都是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6:[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音 7:[单选题]4、"洋泾浜”()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8:[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A:意译词 9:[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A:组合规则的发展 10:[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1:[判断题]10、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语替换。正确 2:[判断题]9、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参考答案:正确 3:[多选题]8、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C:词序很严格E:虚词的作用很重要 4:[多选题]7、书面语和口语() B:基本上是一致的D:是一种语言的不同风格变异E:可以互相转化参考答案:BDE 5:[多选题]6、"读书”、"写字”、"打乒乓”中的"书、字、乒乓”() A: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D:语法意义相同参考答案:AD 6:[单选题]5、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C: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7:[单选题]4、中古英语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语言学概论考试(B)评分标准与答案

天津师范大学考试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0.5 分,本大题共10 分) 1.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2.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3.历史稳定性(稳固性)全民常用性(全民性)构词的能产性(能产性) 4、增添删除(删减) 5.渐变性不平衡性 6.清浊,舌位高舌位低 7.时位调位重位 8.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圆与不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10 分) 1.语音:2.历史比较语言学:3.条件变体:4.性: 5.方言词: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30 分,每小题6分) 1.分析下列句法结构中歧义出现的原因并加以分化(6分) A 爱慕的是小王: 分化:别人爱慕的人是小王;小王爱慕的是别人。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小王”的施受关系不明。 B 王熙凤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分化:别人也不知道王熙凤哪儿去了,王熙凤也不知道别人哪儿去了。歧义出现的原因是“王熙凤”的施受关系不明。 C 修了一条乡村公路 分化:把一条(坏了的)乡村公路修好了;修出(成)了一条乡村公路。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路”到底是表示结果还是表示受事关系不明。 D 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 分化:这个灯笼已经挂上去了,挂上去的时间是一天。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还没有挂上去。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动词“挂”既有“持续”的语义特征,又有“完成”的语义特征。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6分) 春眠不觉晓花落知多少答案略 3.分析下列各词的结构类型,并指出各语素的性质:(6分) 学员:附加式(派生词);词根+后缀。 烟头儿:附加式(派生词);词根+词根+后缀。 秋千:单纯词;双声词。 Returns:附加式;词干+词尾。 blackboard:复合词;词根+词根。 抗菌素:复合词;前缀+词根+词根。 4.下列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试将它们进行分类(6分) 印欧语系:西班牙语、波兰语、印地语、德语、意大利语; 阿尔泰语系:哈萨克语、满语、蒙古语; 南岛语系:高山语; 南亚语系:佧瓦语; 闪——含语系:阿拉伯语 汉藏语系:苗语。 评分标准:错一项扣一分。 5.用语音术语描述下列辅音(6分) (1)[v] 唇齿浊擦音。 (2)[L] 舌尖中浊边音。 (3)[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4)[p h] 双唇送气清塞音。 (5)[x] 舌面后(舌根)清擦音。 (6)[z] 舌尖前浊擦音。 四、简答题:(每小题10 分,本大题共30 分)

《语言学概论》大纲

河北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0010390 课程英文名称: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学分:3 学时: 54 适用对象/专业:英语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英语语法,英美文化概况 授课语言:英语、汉语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负责人:张玲玲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和类别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为报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考课程之一。课程通过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了解语言学传统分支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了解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和主张;旨在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修养,言语交际效果和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2.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的属性、功能、起源和内部层次,掌握

英语语言学基本特征和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了解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社会、文化、语境、思维等外部因素的关系,同时了解部分主要语言学流派,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既能借助语言学理论整理和吸收语言知识,又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评价语言,并为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主要内容: 1.1 Why Study Language? 1.2 What Is Language? 1.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1.4 Origin of Language; 1.5 Functions of Language; 1.6 What Is Linguistics? 1.7 Main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1.8 Macrolinguistics; 1.9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基本要求:掌握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和语言学里一些重要区别性概念。了解语言学的概念和意义。 重点:语言以及语言学的定义;语言的定义特征;语言的功能;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等。 难点:语言的定义特征,尤其是任意性与移位的定义特征;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等。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主要内容: 2.1 How Speech Sounds Are Made? 2.2 Consonants and Vowels 2.3 From Phonetics to Phonology 2.4 Phonological Processes, Phonological Rule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语言学概论课程简介

《语言学概论》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英文名称:Linguistics Outline 学分: 3 总学时:54学时。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 内容介绍:《语言学概论》是语言理论基础课,它从理论上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问题,属于普通语言学的范围。它跟属于个别语言学范围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不同。 适用专业及层次:中文系及其他各系本科生。 教学方式:多媒体电子讲稿和板书相结合的启发式讲解。作业次数:10次。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选用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参考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徐志民.欧美语言学简史[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高名凯.语言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布龙菲尔德著.袁家骅等译.语言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徐通锵胡吉成主编.《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9]刘伶黄智显陈秀珠主编.语言学概要[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0]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2]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3]戚雨村主编.语言学引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14]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对比语言学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对比语言学 比较:同类语言中亲属语言之间求共性 对比:不同语言间e.g.汉英对比求个性 1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共时对比 2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的历史比较,找出演变规律,以建立语言学史. 3象限:不同语言间的历史比较,一般限制亲属语言之间,目的在于谱系分类,构拟原始古语。 4象限:共时的语际之间的对比。有三种类型 A、多种语言对比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倾向性的规律 B、多种语言对比以便找出语言的以便建立语言类型学 在A 、B 中对比的语言愈多愈好,对比的语言愈不同愈好 C、两种语言对比,目的在于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 给出解释(一般说来解释都归于民族精神和历史)

e.g. .第1象限名动形的区别 “不”—剔除n 不-桌子* “很”—剔除一般的v 很-看*/喜欢书 “加宾语”-剔除adj 很-好 e.g. 第2象限上古和近代汉语的区别比较 上古-国代-中古-近代-现代汉语 注:汉语小词类分25种 1.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兼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重在其异,找出产生的原因,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注:对比研究要切割小类-小类动词-动词× 英语心理动词-汉语心理动词√ 注:汉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英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二者对比,发现问题-1篇论文、 注:历时是动态的过程解释答案可能要 共时是状态的过程回到历史中去 1.3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2”研究对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释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 “5”运用对比语言学原理、方法已经运用其他一些语言学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探索不同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用在于检索完善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检索某种语言学理论的可行性;可对语言进行比较准确精细的分类,促进语言普遍现象研究。 注:理论对比是双向的对比应用对比是单项的对比 e.g. x (被动范畴) x (被动范畴) X(a) X(b) A(xa) B A语言的被动范畴在 B语言中是如何表现的 “6”探讨对比语言学应用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和对比的语言有关的语言活动中去,特别上应用于外语教学或其他语 言教学活动中去。

西华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加*为重点,加粗是关键词、要点、考点。 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的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的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 语言结构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新闻编辑学课程总结

《新闻编辑学》课程总结 一、学年学期: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二、任课教师: 三、授课专业、班级: 文学与传播学院201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2级播音接本 四、课程描述(课程性质、学时、考核方式): (一)课程性质: 《新闻编辑学》是新闻编辑学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探讨新闻编辑工作产生发展的过程,研究新闻编辑工作规章和方法、技巧的应用科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报纸编辑工作的特性、稿件编辑、版面安排、报道组织、图片编辑等知识,培养进行报纸编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时:36学时 (三)考核方式:考试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1.在备课方面做到认真充分,仔细研读教材,搜集该学科的网络与图书资料,把握好最新的学术前沿,上课时灌输给学生。由于本门课时效性较强,在备课时注意关注当下的热点新闻,从多种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分析,针对热门新闻事件,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课上与同学们展开讨论。 2.课上注意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资源,将课件、板书、影像资料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3.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课下通过对新闻栏目的研究分析来巩固课程的理论学习,并且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将课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真正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编辑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效果 1.通过这一个学期的课程,同学们对新闻编辑学这门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新闻编辑能力,对日后从事编辑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区别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区别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内部的各个方面的获得和认知情况,下设中文信息处理、应用文公文写作、语言获得方法研究等专业。文字学的话,就比较窄了~主要是各种字体,从古至今~ 但是要是从考试角度的话,考试内容应该差不多,都要考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更侧重于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而“汉语言文字学”则侧重于古代汉语和文字方面,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大多设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下面,是其一个分支。 2.对外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区别也不是特别大。如果你报考了“现代汉语”专业,日后当然可以进行外汉教学(或者你报考了“对外汉语”专业,那是肯定确定以及一定要进行现代汉语方面的研究的)一个是侧重于对语言的考察,一个侧重于对文字的专研和了解,比如篆书,甲骨等。两个方向考的书目步一样,文字学比较冷门。一个研究语言包括方言研究,普通话和方言的对比等,文字学主要研究文字,包括篆书,甲骨文等。通俗一点来讲,对外汉语主要学习怎么教外国人,汉语言文字学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研究理论问题。祝您好运!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是学语言学的东西,主要是一些语言学的理论,分支,流派,应用语言学的内容很多,包括心理语言学,语言教学等等。主要还有就是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东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面还有些方向,现在比较火的是对外汉语。很多人考这个专业也就是冲着这个方向

去的。文字学相对于要枯燥些,他们的课程设置很多和古汉有关,一些训诂,释意,说文之类的内容。在我们学校,我们两个专业有些课是差不多的,像语音学,中古汉语,只有这两门课重合。同为二级学科。语言文字学主要修习“小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应用语言学主要学习现代语言学,包括:修辞、应用语言学(其下还可细分,如:计算机语言学)等等......请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区 2008-10-14 13:00:45 xqyrlq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Wed Sep 10 10:05:32 CST 2008 由湖南的 xqyrlq 提出的问题问题:请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区别内容:1 应用语言学专业与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区别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2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怎样的区别,应该怎样选择比较好;3专业方向会影响录取吗?谢谢你好,应用语言学专业更侧重于应用,而语言文字学更注重本体研究。在课程设置上,语言文字学对古汉语有更多的偏重。在录取工作中,我们是按照专业录取,而不是方向。对外汉语专业 1.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则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 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相关名词解释 1.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族语言的分支。 2.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社会方言”。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 4.语系: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 8.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10.地域方言: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13.借词:也叫外来词,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14.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指那些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一翻译原词语的各个成分,不但把原词语的意义,而且把原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来的那些词。 15.意译词: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民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 16.双语现象: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的产物。 17.语言转用: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8.洋泾浜语:这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际时所使用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19.克里奥耳语:作用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20.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功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22.非克里奥耳化: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的现象和过程被称之为非克里奥耳化。 23.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24.语言政策: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和政令的形式,就被称作语言政策。 25.语言规范化:指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 26.民族语言政策:主要指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 1.语用: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 2.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语境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境有狹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是言语内部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广义的语境既可以包含狭义语境的内容,也可以包括言语外部的交际场景和杜会文化背景。语用学中所说的语境,一般是指广义的语境。

新闻编辑学课程建设总结

新闻编辑学课程建设总结 中文系《新闻编辑学》优秀课课题建设组 新闻编辑是新闻业务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新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与把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因此,该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新闻学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新闻学专业必修课程,新闻编辑学要紧讲授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规律、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宏观新闻编辑业务与微观编辑业务两个层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力争反映中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趋势,并以案例教学和模拟新闻编辑部的情境教学方式,辅以相关实验环节,使学生全面把握新闻编辑工作的各项差不多业务。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章,分别是:新闻编辑工作概论、新闻稿件的组织、选择、与修改、稿件的配置、新闻标题制作、报纸版面设计等内容。 新闻编辑是新闻业务的重要内容,是新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与把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因此,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新闻教研室的相关老师关于该课程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力争为学生制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向学生传授适合时代进展的新闻编辑学知识,力争使课程反映中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趋势,并以案例教学和模拟新闻编辑部的情境教学方式,辅以相关实验环节,使学生全面把握新闻编辑工作的各项差不多业务。 自2005年12月《新闻编辑学》作为校级优秀课程建设立项以来,课程建设小组的成员的教学和研究等各项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大了对该课程的建设的力度,在课程的建设中,我们要紧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所选教材进行了调整。在对02、03级新闻学专业的教学中,我们选用了由蒋晓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新闻编辑学》,该教材体系科学、内容充实,且跟踪新闻编辑实践的前沿问题,具有时代特色,比较适合在教学中使用,也较适合于学生自学。然而,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也发觉该教材关于专科时期的教学更加适用,而在本科教学时期,其深度与权威性则明显的

语言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辅导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辅导 导言部分 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3、语言学发展的简要历史,大致有三个阶段: (1)语文学阶段(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现代语言学的发展阶段(成为边缘的、交叉的学科)。 4、语言学的分类:(1)描写语言学或共时语言学;(2)历史语言学或历时语言学;(3)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语言存在于社会中,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存在于社会中,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语言。掌握这个社会的语言才能真正进入这个社会。 (2)语言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语言还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使人与人之间取得联系的手段,是维系社会联系的纽带。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语言不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2、人类社会信息传递有哪些其他方式?与语言有何关联? 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1)人们自身的面部表情、手势、躯体姿势等可以在人际交往时传递一些信息。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挥手表示再见,鼓掌表示欢迎,等等。 (2)还有一些借用其他物质载体的信息传递手段,如文字、旗语、信号灯、数字符号等。在这类信息传递手段中,文字是最重要的。但相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第二性的,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可见,语言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是维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3、思维和思想二者有何不同? 思维就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及认识现实的能力;而思想是人们运用大脑机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成果,这二者是不同的。也

最新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题: 1.双唇、浊、鼻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 前、半高、不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 2.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齿间、浊、擦音的国际音标是__________,双 唇、不送气、浊、塞音的国际音标是__________,舌尖中、送气、清、塞音的国际音标是。 3.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 4.汉语的七大方言是、、、、、 、,其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5.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语素,而把词尾叫作语素。 6.世界上的语言从语法结构角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 和复综语,汉语属于。 7.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8. 和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9.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 10.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 是和。 11.语言符号的和是它的两大特点。 12.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 13.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 做。 14.一般说来,地域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上。 1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 由充当的。 16.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1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 感性。 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 义,称为。 19.语音的、、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 三个方面的属性。 20.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 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3.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四川大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简荇题 □语言及语言学基木常识LplJ ?语言学,linguistics,研究语言的科学。 ?研究任务:描写现象,祸示规律,帮助人们系统深入地了解语言,以便应用。即加深对语言的理性汄识。 ?主要研究导向: 内部:切分语言,分析构成,研究组合和聚合规律; 外部:语言功能、语言发展、语言本质、语言与相关学科。 ?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交义学科众多。 内部语言学:语言学木体研究——传统; 外部语言学:语言学交叉学科——新兴。 ?语言学研究的操作方法:观察,分类,描述;假设,推理,验证。语言学是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准科学。?简单语言学分类:历史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应川语言学;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 ?语言学基木区分——语言和言语: 语言,系统性,抽象性,普遍性言语,零散的,其体的,个人的 语言是具体言语赖以存在的芑义结合的闶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言言语两者关系是对立统一 ?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其他功能(语言即身份语言即历史) □语音特点[p46] ?声音的本质:振动 ?语音物理属性:语音与任何声音相MI,本质是一种振动 音闻:快慢;音强:振幅;音长:持续;音色:乐器和演奏方法 ?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曲人的发声器宫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声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胜利特性。发音器官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动力源[动力部分]:肺、隔胶、气管、支气管(吸气音、弹舌音、颤音) 发音部位L发音部分h喉头、声带(音色) 鸣腔[共呜部分]:口腔、鼻腔(口音、鼻音) ?语音的心理属性:语音感知、语音归类、语音发音、语音解读 ?语音的社会属性: 音义结合的方式:约定性、民族性、地域性 语音运用及归类:不民族的语音系统-语音总量、特殊语音、语音间关系 □音位理论[p571 ?音位:从语音的社会功能区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最小的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音位学缘起:音的无限与表达作用的有限;语言记录与分析的需耍;从实用角度进行的归类法 ?音位确立和音位变体 确定音位的标准及方法:区别特征、音感差异、辨义功能对立性差别/非对立性差别;环境变体/自由变体 ?音位理论的重大贡献:乐器的弦与演奏的技术 ?最重耍的音位标准——区别特征:能够区別意义的语音特征 ?汉语普通诏的区别特征:有叽/无叽,鼻音/L1音,唇音/舌音,舌尖/舌面,塞/擦, 送气/不送气,前/后,高/低,圆/展 ?音素、音位、音位变体:<描写的目的与抽象程度的差异〉 音素是从听感概括出来的简单语音类别;音素必然隶属于某一个音位。 音位是从区分意义作用概括出来的语音单位,具体表现为一个杏代表性的音素或者一组音感相近的音素。 在交际中,音位以音素的形式出现:这些音素就是相应音位的音位变体。 ?音位类别:音质音位(音段音位)/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f调位、重位、时位1 □音位组合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