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孔子(又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的拓荒者。孔子对我国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由他的弟子汇编而成)一书中。
一、论教育作用 ; 二、论教育对象; 三、论教育目的; 四、论教育内容;
五、论教学方法 ; 六、论道德教育 ; 七、论为师之道 ; 八、简评
一、论教育作用
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庶”:即充足的劳动力;
二是“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因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三是“教”: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安分守纪。“富而不教则如禽兽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关于教育在个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著名论断。这一理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生就比平民聪明、高贵、优越的思想,成为人人都可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但在《论语》里,孔子把人的智力分成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这里他把人性分成三等:上智、中人和下愚。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说明孔子在认识论上存在先天决定论的错误,是其人性论的一个缺陷。
二、论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的办学方针,意思是指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他说:“自行束修(一束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据史籍记载,孔子的弟子来自不同国籍,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阶层,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有教无类”与奴隶制社会“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教育等级制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
三、论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优”是指有余力(或优秀)的意思。这句话的含义

是:为官从政尽职尽责,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丰富的知识,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应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即出仕为官。
孔子认为只有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取得官职俸禄,即“学也禄在其中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有无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
孔子培养的弟子大多参与了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但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是有条件的,他告戒学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教育学生只有在国家有道时才能从政,邦无道,不能行道时,要退而隐其身。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成为推动当时人们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是对奴隶制世袭制的巨大冲击,有利于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学而优则仕”还是科举制的理论来源,二者有密切联系。
四、论教育内容
《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献、品行、忠诚和守信教育学生。
文献主要指传统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
品行、忠诚和守信实际上是指道德教育。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道德教育没有专门的教科书,而是贯穿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文化知识也是为道德教育服务。
“文”的基本内容包括“六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书”是孔子亲手编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教科书,除《乐》散佚之外,其他儒家经典成为汉代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使用的基本教科书,它们与四书一起成为隋唐之后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1、《诗》
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诗歌选集,由孔子编辑整理而成,取其精华305篇,概称“《诗》三百”。
《诗》的特点是合乎周礼,内容纯正无邪。诗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民歌)反映各地平民和贵族的风俗习惯,多为抒情诗;“雅”(宫廷诗歌)反映贵族的生活和政治情况,有史料价值;“颂”(庙堂诗歌)歌颂祖先的功劳,格调庄严肃穆。
《诗》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书》
又称《尚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夏商周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3、《礼》
又称《士礼》或《仪礼》,孔子认为三代之礼,周礼比较完善,他依据周

礼加以改良,编辑成一部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作为教材。他要求学生“立于礼”。“夫礼,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知礼是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他要求弟子不仅学会礼仪,而且要理解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
4、《乐》
又称《乐经》,与《诗经》相联,前者是曲调,后者是歌词。同时《乐》与《礼》也是密切相关,礼乐经常配合发挥为政治服务的作用,礼是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用以规范人的行为,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乐则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崇高的品格。孔子要求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在秦朝焚书中散佚。
5、《易》
又名《周易》或《易经》,是一部占卜用的卦书,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6、《春秋》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根据鲁史和周史编辑而成,记载了上讫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14年(前481年)共242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和灾异等方面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后人为便于学习,进行了阐述和补充,称为《传》。流传至今有《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
孔子教学内容结构图
*基本内涵——四教:“文、行、忠、信”
*课程设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教材名称——六经:“诗、书、乐、易、 春 、秋”
孔子确定的教学内容有以下特点:
1、偏重社会和人文科学,《六经》中包含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文学和音乐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
2、不设宗教科目,侧重以政治和道德知识教育学生,从而抑制了宗教的迷狂,有助于形成“以道德代宗教”的中国文化模式。
3、轻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所传授的知识局限于做人和从政,“君子谋道不谋食”,认为君子不必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有不利影响。
五、论教学方法
1、学、思、行并重
“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也是求知的唯一途径。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学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弗思何以得?”。在论述二者的关系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不主张那种白日做梦般的思考。孔子强调“学以致用”,就是“君子学以致其道”。
这种学、思、行并重的思想对后来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2、启发诱导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孔子认为

,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
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是“开其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是“达其辞”;“复”是“再告知”。
这里隐含两层意思:
一是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时,再给以及时的启发;
二是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孔子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方法。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用反问方法引导对方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其高足弟子颜回感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因材施教(即“量力性”原则)
孔子首先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方面的差异,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往往能用一两个字就能概括其个性特点。孔子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谈话法和观察法,他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其个性和特点,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人,先后就教于他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有72人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特殊才能,称为“七十二贤人”。
4、不耻下问、虚心笃实
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首次将学与问联系起来。在他的教导下,颜回是最好学和虚心的学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这种好学的态度经常受到孔子夸奖。同时孔子认为,学者治学必须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他反对在治学过程中妄加猜测、专横武断、固执己见和自以为是,因而提出治学的四原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博约兼顾(或由博返约)
孔子主张学生要“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他主张知识面广并不意味着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他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时就能左右逢源;但过于驳杂就会分散精力而不易深入,所以必须有一个中心将知识贯穿起来,能够“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博约兼顾就是要在“博”的基础上“约”,在“约”的统帅下“博”。
六、论道德教育
孔子主张培养

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道德品质修养,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无论何时何地君子都应保持仁德。他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是行有余力的事情。孔子根据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德育原则。
1、立志
孔子十分重视立志的作用。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鼓励学生“志于仁”、“志于道”。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要求学生有安平乐道的精神,“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的激励下,孔门弟子中有很多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
2、力行(重视道德实践)
孔子要求弟子不管治学还是修身都必须身体力行,注重实践。他平时考察学生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而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求学生“言必信,行必果”,主张“慎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过其行”。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如“子路无宿诺”,子路答应办的事情从不过夜。
3、中庸
孔子要求弟子为人处事应遵循中庸之道。朱熹注解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他认为中庸是君子必须具有的一种品质,“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的行为处于中庸之道,小人却背离中庸之道。
4、克己内省
孔子要求弟子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省察和批评;当个人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应该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在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怒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消除矛盾。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改过迁善
孔子要求弟子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论为师之道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这是教师的首要条件,“学而不厌”才能使教师不断增长知识和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他一生为师,从未停止过学习。孔子终生好学乐学,达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诲人不倦是教师

最宝贵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孔子的高足弟子子贡赞美说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孔子是“诲人不倦”的典范,无论谁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孔子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些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3、爱护学生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充满深厚的感情。孔子反对学生对教师唯命是听,唯唯诺诺,对教师的话“无所不悦”,而主张他们“当仁不让于师”,即在仁义面前,对教师也不必谦让。孔子对学生的发展抱有乐观态度,认为学生可能会超过老师,提出了“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著名论断。
4、温故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既要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指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负有传承文化知识的使命,同时又要开拓创新。
5、教学相长
孔子在教学中还经常与学生进行切磋,蕴涵着“教学相长”的命题。在《学记》中我们会详细探讨这一原则。
八、简评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第一,他首次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第二,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先驱;
第三,他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下移;
第四,他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为封建官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五,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了“六书”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第六,他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结合,首倡启发式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等;
第七,他重视道德教育,把“仁”作为最高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第八,他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如立志、中庸、自省、改过迁善等;
第九,他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以上经验和原则后来为他的弟子更系统地总结在《学记》一书中,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总之,孔子作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的地位早已确立,无

论批孔还是尊孔都是片面的,只有客观地评价孔子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益。
教育在经过500余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因此,在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其中《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学记》是对春秋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反映了2000多年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并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